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6 13:32:43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反思问题;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47-01

针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而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运算之外,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度。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同时要求老师要在家教学课堂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促进效果,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老师在课堂与学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思想灌输,理论学习与德育学习互相融会贯通,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1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

1.1 对小学德育渗透观念意识淡薄。

小学数学课程上的教学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在感性认知上通过实践基于一定的引导作用,而在德育教育问题上的挂念渗透意识淡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方法布局多元化、形式内容单一,就会造成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感,从而削弱了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老师本身对德育观念理解上存在偏差,认为提升数学学习效率,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的首要服务目标。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学习习惯的对错等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普及。很多老师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中来,很难适应现代教改下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实践过程中变化出现不伦不类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不会达到教改要求下的知识吸收,也不会达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效果,进而导致德育渗透工作很难更好的在小学数学学科中得以实施和运用。

1.2 德育渗透方式单一,学生兴趣感不浓厚。

教改后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少、形式多,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要积极地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的机会。很多情况下老师恰恰忽略了在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地位,主观上操控课堂,让学生们被动的吸收数学知识的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学生们在直接吸收知识的状态下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会有直接的影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德育灌输也就无法正常进行。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较强,找好小学生的兴趣切入点极为重要。在教学环节中老师只顾死板的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其中的德育渗透内容及时的向学生做引导。老师对数学学科中开展德育渗透的内容不能及时的进行正确认知,只讲解数学理论运算知识的教授,不掺杂实践生活的课堂活动就会在内容上略显空泛。实践内容的思想引导才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育,让学生对数学学科贴近生活的道理有一定的认知。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策略

2.1 加强德育认知观念,丰富数学渗透方式和方法。

首先校方要加强教师内部队伍建设,对教学进行课改教学目标观念的渗透和普及。校方加大力度对德育渗透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措施,促进教师对其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教师提起重视的前提下,就会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流程做规划革新。开展数学课堂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就是数学学科中最好的德育渗透途径之一,对吸引学生兴趣感作用较强。老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编制特点和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创设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以适应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为主线,让情景教学情结搭载德育意识功能。学校要积极配合老师开展团体实践活动,走出课堂在实践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算能力。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参照物,更好的吸收教学内容。在情景活动中对学生的德育观念进一步加以引导,促使学生自愿接受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知识的吸收过程。加强德育认知观念,丰富小学数学渗透方式和方法,促进德育工作的在数学学科中的有效落实。

2.2 注重小学数学学习评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对小学生这一生源群体来说,渴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认可和赞许。对于来自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认可尤为重要,这是满足小学生刚刚萌芽羞耻心理的阶段。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开朗的面对每次成功与失败等德育教育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的运营评价体系,开展数学学习小组合作式解题方式。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整体水平相当。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数学题进行审题、分析、探讨解题方法,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与同学分享整个解题过程,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融进每个小组的学习氛围例,对学生们的看法和解题思路做及时的更正和观念上的正确引导,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老师细心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和肯定,在学生们思想错误表达时避免正面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找到一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批评教育,避免引发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在老师对学生不断肯定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合作意识、思想创新能力等德育教育观念的渗透。

3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与德育渗透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融汇贯通。在创新能力、语言表达、感性认知思维等德育教育内容方面都有所提高,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大力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迫在眉睫,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做贡献。不仅仅是小学数学一门学科,其他学科也与德育教育内容息息相关。这就要求小学的任课教师首先要全面提升自我职业道德素质,在自身具备高水准德育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观念渗透教育。

参考文献

[1] 曹羽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J].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文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04).

[2] 张维忠,王芳.论数学文化与数学学习[J].课程教材法,2004(11).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一、引言

有句话说“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可见学校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挣脱出来,注入完善的、科学性的内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教育模式。数学虽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却蕴含着丰富德育内容。可以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使得小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的知识,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学科教材中

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注入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内容。做到有机结合,自然渗透的效果。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社会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萌芽期,所以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工作从此刻开始,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学科是沙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而小学生犹如长在沙土里的嫩草,吸吮着沙土中的水分。因此,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而数学教材是教学工作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也是授课的依据,更是小学生获取知识与理解做人的来源,由此,编制科学有效的数学教材为课堂授课提供有益的方式。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德育教育应该只是和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有关,以目前的教育内涵来看,这种观念是落后的,也是十足错误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有教育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来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具有原则性的教育。

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知识,渗透德育教育。诸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注释、解析中,融入不少进行德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以及由说服力的数学数据或知识点。将德育因素融合数学知识进行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无论是在备课中,还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找准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数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要授课的内容加入生动的德育元素。重要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联系教材,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善于将渗透德育教育延申到课堂内外。

四、课堂内外相结合,通过数学活动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数学活动渗透德育。要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实践性,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将知识回归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归宿,学生要有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如在学习乘法估算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每个人一天的用水量,回学校后估算全班60人一天的用水量,再估算全校三千多人的用水量。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思想就会在小学生们小小的心灵扎根。又如,在学生学过统计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我校附近的垃圾场影响环境的现象,最终总结出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比如,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时,督促小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这样做,不但能扩大小学生的信息源,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也能满足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例如:教学“长方体认识”,可以先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长方体实物,如:火柴盒、粉笔盒、砖头等,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列举长方体实物(书柜、木箱、厚书、铅笔盒等),通过感知实物,学生对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感受美、享受美。

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德育渗透,培养良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科学性与逻辑性很强,但可以让小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从中养成严格、认真的好习惯。显而易见,小学生计算粗心,错误率高。而提高计算能力就一定要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不要抄错数,看清是什么运算,加减时注意进位和退位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简而言之,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善于捕捉,时时注意、注重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数学学科的的德育教育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最终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齐建华.数学教育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07

[2]管建福.小学数学教学艺术[M]2000

[3].cn/xxsx/jszx/xskcbj/

[4]吴建华.[J]教育导刊,2010(01).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由数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然而,人们却很容易疏忽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对学生德育教育是政治教师的事,与我们数学教师没多大的关系。事实上,传授数学知识、培养数学能力与进行德育教育这三方面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它们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其重要性,提高自觉性和目的性,并不断地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新方法。

一、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随着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能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是考核一名数学教师是否具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容之一。

二、小学数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着眼点

1.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逐渐培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尤其是在一、二年级更为重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审题习惯、验算习惯、总结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各学科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2.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基础知识教学。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都要用数学,这是大家熟知的事实。数学知识具有应用广泛性的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从近处入手,着眼于未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如教师在讲平行四边形的易变行性特征时,学校安装的可伸缩的自动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明天的应用,使他们亲身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现实意义。

3.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数学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则的运用都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稍有疏忽往往就会使解题过程前功尽弃。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学生望而却步,因而教师在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优化学生认知结构的同时,也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练吃苦耐劳的品质,在解题的实践中形成实事求是、不懈探索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的美感。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数学中处处存在美,只要认真挖掘就可以发现相当可观的美育资源。不仅有数的美、形的美,更具有对称的美、立体的美。因此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教师通过形象的比喻、巧妙的启发,以及生动的语言、精心的板书诸多方面,尽量体现数学中美的神韵,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

5.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把有关数学史料引入课堂,既开拓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实践和认识的进程中,许多中国数学家以科学务实的精神,百折不挠、奋力拼搏,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的一些伟大的数学成就更是一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催人奋发的好教材。如古代秦九韶公式、刘徽的极限思想、祖冲之的圆周率等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顽强拼搏,在攀登“哥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数学家吴文俊获得了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并担任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主席,成为首个担任被誉为“数学界的奥林匹克”大会主席的中国人……“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旦主体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潜能更是不可估量的。当然,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喧宾夺主。

6.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

数学自身充满着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体现着唯物论的辩证法。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如加和减、乘和除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的,但它们又可以互相转化,反映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总是把未知转化为熟知的问题,或者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这就是数学中的矛盾转化原理。因此重视教材中唯物辩证思想的揭示,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素养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综上,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既应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应具备高尚的人格,这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起点。数学教学中德育功能渗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学能真正为新世纪培养合格的人材服务。当然德育教育功能的实现需要采用与学科教学不同的方法,这种方法不是教,而是化,德育教育是一个化育的过程。它不能只依靠定条条,设框框,而应把握教学中的各种机会加以引导、启发和培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提高学生德育品质的一切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它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小学数学教师在从事教学时,只有做有心人,恰到好处地、适时适度地渗透德育教育,才能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同时,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佳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2]陈素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时代教育,2008,(9).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4篇

P键词:德育;小学教育;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是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践行数学新课标的重要保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渗透德育思想,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实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的切入点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尝试融入德育思想,应该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进而明确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的联系,找准德育的切入点,真正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实践中,让德育之花在数学课堂中绽放[1]。一般情况下,受到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撰人员在编订教材过程中往往会融入部分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与德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契合性,以此为切入点能够逐步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将德育思想融入数学课堂中,不仅能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对中华民族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例如,数学史、数学案例、数学人物故事、部分数学知识等都蕴含着一定的德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明确其中的德育思想,就能够合理开展德育,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绽放,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充分发挥德育作用,加强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将德育思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措施

1.借助教学情境创设渗透德育思想

情境创设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进而受到情境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可以对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思想进行挖掘,并创设有利于德育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接受情境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升自身思想道德认知[2]。

如在对“平均数”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捐款的学习场景:在某一捐款活动中,出于对捐款对象的理解、同情和关怀,某班级一个小组中共有5名学生参与了匿名捐款活动,共筹集善款325元,让学生对某一捐款活动的人均捐款值进行计算。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完成对平均数知识的学习,也能够受到捐款方面德育思想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强化。

又如,在“数学广角――对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田忌赛马”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田忌赛马”的视频或影像,带领学生回顾赛马的过程,进而通过演示对阵图以及总结比较双方的优、劣势,促使学生对每一回合的比赛产生一定的体验。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借助带有优秀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促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产生深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思想

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教材编撰者融入了大量数学文化方面的内容,为德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奠定了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对教材中的德育思想进行充分挖掘,并将特定的德育内容与有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对学生实施德育,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钟表知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教师针对这一教学内容能够挖掘相应的德育思想,让学生在学习钟表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如在完成基础钟表知识的讲解后,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钟表,并要求学生针对秒、分、时进行训练,即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发现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够写多少字、数多少数、完成多少击掌动作、可以转几圈等,然后让学生分析在一个小时内能完成多少这样的动作呢?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明确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数量转换关系,还能够认识到一小时、一分钟的价值,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思想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这一方法在“元、角、分”教学中同样适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可见,对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知识进行充分挖掘,对学生开展德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使学生在完成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呵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与学生生活实际也存在紧密的联系,教师通过合理分析教材内容,加强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对相关知识、思想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在学生的思考和反思中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如在对“比例尺”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比例尺部分的基础知识,让学生使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比例尺的原理形成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分别为学生提供正确和错误两种与教室相关的比例尺数据,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测量对两组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学生联系自身生活中的测量经验对教室进行测量,并完成教室相关比例尺的计算,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明确哪一组比例尺数据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实事求是”和“实践出真知”的德育思想,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必然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成长。

又如,在“图形与变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战国时期铜镜、元代青花瓷、唐代花鸟纹锦等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传统文化中还有哪些物品带有美丽的图案,学生通过思考、查找资料,会对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未来的学习中自觉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4.在数学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

数学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发展体系,但是归根结底数学研究历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其中蕴含着东西方数学文化发展历程中的所有思想。在数学史中也存在一定的德育思想,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能够对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如教师在讲解相关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引入我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刘徽、华罗庚、陈景润等人的故事,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历程的同时也能够适当地将数学学习与爱国主义思想的树立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立志为国、为国奋斗的意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在推动素质教育工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思想形成正确认识,充分挖掘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资源,进而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德育培养,真正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绽放,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 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J].新课程学习(上旬刊),2013(6).

[2]祁金冰.德育渗透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145.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德育教育 结合 意义 策略

一、 前言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整个教育事业改革的进一步拓展,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在全国得到广泛推广。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便是一个明显的标志。从此,小学数学的培养目标更加的多元化,也更加的具有科学性。它不再仅仅的局限于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更为鲜明和突出的变化时,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更加的紧密,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的数学课堂正在用自己独特的知识魅力对广大的小学生进行的德育的教育与熏陶。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新课改的要求。

古人说“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德育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小学数学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要热爱社会主义,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可以向学生充分的展示数学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比较,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学会科学的数学方法,可以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数学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门充满着智慧与乐趣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集体主义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会是无可替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充分结合将会使我们的学生更加具有数学学科中渗透出来的哲学思想和爱国主义等高尚情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正处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历史时期,在此关键阶段我们更加需要用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更加需要积极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与正义,也离不开对于全体公民的德育教育。小学生在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与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密切相关。而小学数学的独有学科特征正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沃土,可以在对小学生进行知识性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其社会公德、集体主义的教育,加强对其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思想熏陶。这些精神和思想已经成为当今的中国不断发展,不断地增强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科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于科学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我们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涉及到科学技术因素给我们带来的深远影响。国家、社会和公众对于科技的需求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学数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我们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式,大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这些精神和素质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科学技术研究领域有所突破的重要基础素质。

另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得我们的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甚至人类已经开始认为强大的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难题。甚至在生产力第一和科学技术第一的今天,已经出现了科学道德的沦丧与荒芜,人文价值追求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的不再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还是离不开一种健康的思想和强大的道德支撑。而小学数学教学便是加强学生这方面认识的极佳素材。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的穿插科学家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对于人类的热爱,对于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科学道德精神。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学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是促进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领域发展以及改善当前科学道德的重要途径。

三、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现状也促使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种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小学数学的德育教育功能,也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任务和要求是小学的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的内容。因此,小学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正处于一个很艰难地时期。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学数学的文化传承功能,更好的在教学活动中展现当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以及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体系,我们必然应该选择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充分结合。

思想品德教育是一个人的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也是一个民族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一门充满了德育教育因素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的发展前景,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发展潜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小学数学中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进行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科知识的讲授,还可以用极富教育意义的教学素材为德育教育提供材料来源,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在提高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是长期任务。它不仅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必须不断地摸索规律,总结经验,完善实施过程,全面地完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四、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教学环境。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结合教学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营造一种健康、和谐和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二)优化教学内容。

虽然我们一致认为小学数学中渗透了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这些内容并不是很明显的呈现在课本和教材当中的,这些素材需要教师的充分领悟与挖掘。这项工作便需要广大的教师认真的研究教材,及时地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德育教育素材与因素。例如,在古老的中国,我们的先人便提出了勾股定理这一重大的理论发现。这一教学内容便可以渗透出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总之,小学的数学教材基于起德育教育的目标与要求设置了大量的德育教育因素,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该紧抓教材,润物无声的做好德育教育的渗透,要力争做到潜移默化。

(三)联系生活实践。

德育教育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会在空洞的说服和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中我们应该注意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由于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很多东西对于他们来讲是很抽象的,我们不能在空洞的教学素材和无形的德育教育之间徘徊不前,而是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把抽象的教育具体化,让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更加有形的认识和更加具体化的标准。

五、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结合的发展前景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其德育教育是当务之急。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中我们应该注意实效性和有用性,绝不能够蜻蜓点水,应付了事。

接受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的主体都是人,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以内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以人为本,做到尊重人和发展人。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必然会回归到实现人的主体价值上来。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前景是相当广阔的,因为这种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在对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所做出的正确选择,这一选择必将会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

?6.结束语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6篇

一、有效利用教师的魅力辐射促进德育的渗透

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而教师是除父母以外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教师应努力以自身魅力引导学生接受德育。

在课堂中,教师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使用普通话讲课,使用文明语言,注重板书的规范与整齐等可以有效促进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耐心、要仔细,不能厚此薄彼;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微笑常伴,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这样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充分利用显性教学内容促进德育的渗透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认知能力尚弱的阶段,所以小学数学教材中总会遍布插图及趣味题目,对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插图、题目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

如,“北京赢了”这个数学题材就很适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载体。此题目的原文为:在申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过程中,北京获得的票数为56票,多伦多获得的票数为22票,最终北京成功地申请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请问,多伦多获得的票数比北京获得的票数少了多少?在讲完此题之后,第一步,教师向学生描述中国人在得知主办权申请成功之后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情感表现。第二步,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提问:为何中国人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会有如此表现?第三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因为申奥能否成功的标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是否强硬,我们申奥成功则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很强并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听到这样的回答,学生的内心必然激情澎湃,一种“我是中国人我自豪”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三、深度挖掘隐性教材内容促进德育的渗透

由于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有限且隐藏在题目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研究教材,深入挖掘并拓展教材内容中所隐含的德育内容。社会公德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接下来就以社会公德教育的渗透为核心进行举例。

例如:火车某车厢原来一共有40个人,到了一站后,下了23人,上了14人,请问目前这节车厢有多少人?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并将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之后,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转化成道德问题,问一问学生在坐车时喜欢先下车后上车还是先上车后下车。学生的答复必然会是先下后上,此时,教师应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表示肯定,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乘车公德。

四、创设趣味情境促进德育的渗透

小学生对于有趣味性的事物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具有趣味性、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并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孝道是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接下来以孝道的渗透为核心进行举例。

例如:在进行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情境:小明家共有五个人,分别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他自己。有一天,小明的叔叔给了他6个苹果,如果小明分别给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各一个,那么他还有几个苹果?在学生给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又可以创设情境:“假如6个苹果中有4个大苹果,2个小苹果,而其中一个小苹果被小明不小心摔烂了不能吃,那么请问,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分配剩下的5个苹果?”学生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教师可以普及一下“孔融让梨”的故事,在理解之后,学生自然会选择将大苹果给家人,将小苹果留给自己。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接受了谦让、尊老的孝道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必须要不断探索以寻找更多有效措施来促进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7篇

摘要: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思想意识、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学生一生发展。将德育思想与数学概念知识融合,注重学生德育品德培养。但是怎样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基于德育教育思想,就其渗透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德育教育 方法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思想融入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这门课程像一根金线,贯穿教学始终;而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德育意识发展阶段,将其相互融合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帮作用。

一、数学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操理念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抽象化特点,加之小学生思想结构是直观的。因此,想要完全掌握概念知识,具有一定难度。怎样将数学概念转为直观的概念知识,将单调的数字变得形象化,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成为教师重要研究问题。

例如:在牢记公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有关公式背景帮助学生记忆。在“圆周长”学习时,教师可以渗透一些历史知识,让学生知道2000年前,我国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即:圆和直径比率为3∶1。在1500年前,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远远超过国外数学家数值精确。通过圆周率起源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人的伟大。同时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提高文化自信,深化道德情操又掌握了公式,两全其美。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养成

数学知识点的深化,是通过一步步知R点学习累计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有充足的信心和勇气;并且要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数学学习过程中,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对学习具有重要重要。学生想要学好数学,首先需要养成勤奋、能吃苦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知识掌握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复习的过程,简而言之,“学”与“习”之间相互督促、帮助。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能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抓住学习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应用题学习一直是数学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一些学生在应用题学习环节中出现学习障碍。这还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形式进行指导、增强学生信心,找到解题方法进而突破学习障碍。让学生发现数学这门课程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随后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进而摸索应用题解题方法,超越自己,提高数学成绩。例如: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多余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根据问题准确选择出所需条件,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例如:动物园中,有5只白猫,其中3只公猫,2只母猫;有6六只花猫,黑猫与白猫数量相同,提问白猫和花猫一共有多少只。其中5只、6只、一共是其关键。

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一种信念,是探索数学应用题解题前进的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会自主寻找方法,也就是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

三、观念价值的渗透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发展阶段,教师怎样引导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语文课程中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而数学教材中,教师只要细心观察,也会发现其中的德育知识,影响着学生的观念知识。例如:数学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就是一段故事,其中数字间的转换、相加、相除;以及人们开凿隧道的团结精神;工人节约用煤;工人超额完成任务等。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方法,教师更要学会渗透有关德育思想,让学生懂得节约粮食、劳动光荣、坚持不懈等美好德育品质

例如:在为偏远山区献爱心教学中,学生计算出班级全部捐款金额;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出平时生活中学生在购买零食上花费的钱。两者进行对此,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概念意义,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合理规划用钱、怎样用钱才是有意义的。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知识的渗透,进而实现知识和德育品德同时进行的目标。

数学教材中包含一些日常用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在教学前,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懂得帮助他人、关爱同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生活情境,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学中,想要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还需要注重方法的掌握、数学知识概念的观察,掌握学生思想意识,使之在无形中渗透德育品质。笔者分别从:数学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操理念、培养学生习惯养成、观念价值的渗透,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起到帮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OL].学周刊,2016(08).

[2]刘翠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

[3]陈驭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之我见[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10).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品德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把品德教育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为数学课堂提供了一定的教学素材,使得数学知识更有说服力,同时通过把品德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培养自身的品德修养。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古语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数学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通过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学生不仅能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事业、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在数学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学生刚入学,就要抓紧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怎样做才是好习惯。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计算及检查的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复习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等。

(三)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学课外学习的机会向学生渗透品德教育,教师适当组织学生开展数学主题活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一项调查,学生对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进行调查、汇总,通过对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垃圾袋使用量进行计算,总结出使用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也对于保护环境有了自己的认识,受到了教育。

二、品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教材,充分挖掘德育内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一些例题或者习题中有许多和品德教育相关的图画、数学材料,把品德教育融入到数学教育中,把数学教学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有机结合,自然渗透。一是结合教材内容,及时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从教材中选择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例如进行数学概念的讲授的时候,教师从引入、得出结论和应用的辩证分析过程中,有机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让学生在变化中求发展,实现知识迁移。二是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数学课堂远远不同于品德教育课堂,往往是通过点滴渗透到课堂中的。教师要结合教学的过程,适时渗透。在选择数学应用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正面的事例,如做好事、节约水电等,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品德教育。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有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心跳、拍皮球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一节课里有多少一分钟,从学生通过对时间的感受,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

2.示范导行,感染习惯。德育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进行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很大,数学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感染学生。通过朴素大方的着装、整齐的板书,流畅的语言表达给学生美的感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关心后进生,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耐心的讲解,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

(二)灵活运用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1.转化法。就是把数学中的原理和方法,转化成学生的一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例如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亲身动脑思考,得到公式和理论,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比较法。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对不同的算式、图形、解题思路进行比较,可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学生通过比较和鉴别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容易理解,学会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感悟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三)有趣的数学课外活动,在提高能力中受到品德教育。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寓品德教育于数学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进行社会调查,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智力上的进步,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德育熏陶。

新课程下的小学生发展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品德。通过品德教育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得学生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可以更好的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有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把品德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中,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王玉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2]彭小叶.课堂上点燃创新之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思考与探索[J].知识文库,2016(11).

[3]石国凤.高职高专院校“翻转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

[4]靳芳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5).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品德教育 融入渗透 方法尝试

课改要求教学要“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可见学科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与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同等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把握教材特点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数学课堂内外,使小学数学教学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价值。笔者在这方面做了多年的大胆尝试,体会很深。现在总结如下。

一、把握教材特点巧妙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现行新课程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删繁就简内容跳跃性大创新性、开放性都很强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充分拓展和创新的空间。数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充分把握教材的这种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恰当选取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将思想品德教育主题巧妙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探索、体验和发现的同时受到更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组合图形面积”一节教材内容简单只有一道例题和几个应用性练习。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因题而讲题就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枯燥、呆板甚至僵化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实际教学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引入情境表 扬全班同学都有“助人为乐”的精神用一句赞扬性评价吸引学生眼球迅速聚焦学生思维并适时提出倡议请同学们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帮助王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巧妙地引入了课堂教学内容还紧扣学生心弦使助人为乐意识自然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当然仅仅“流进”远远不够还需要想办法让它生根、发芽。事实上笔者在教学中把“助人为乐”作为贯穿整节课的一条主线围绕愿意不愿意助人为乐引入、要助人为乐先要做什么复习、帮助谁做什么课题、如何助人为乐方法、做得怎么样评价、有什么感受体验等几个问题展开教学环环紧扣整堂课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助人为乐的种子也悄然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甚至开花、结果。

二、利用教材资源适时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与新课改相适应小学数学教材更加注重时代性和教育性通过例题、数学故事、注释、活动等载体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小学数学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塑造师要学会利用教材中的显性德育素材发现、挖掘和把握隐含于抽象数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深入分析这些素材与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加工组织适时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让学生阅读课后的“你知道吗——哥德巴赫猜想”笔者再适当补充介绍世界各国数学家为攻克这一难题做出的不懈努力使学生知道这一领域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是中国人陈景润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热爱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理想信念。

三、拓展课外实践合理延伸思想品德教育

新课改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此相适应小学数学教材特别注重生活性和实践性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题材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这些基于生活的实践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载体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基础挖掘具有德育价值的内容抓住触动学生心灵的“琴弦”选取富有时代气息和生 活气息的课外实践课题精心设计有效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合理延伸思想品德教育实现数学课程德育效果最大化。如针对学生做作业不认真、马虎大意导致做错题的问题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以“小失误带来大损失”为主题的课外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选取不同的角度在课外自主调查用数据表示调查结果并进行简单分析使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实际工作中的点滴失误都有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从而引导学生从一个数、一个字、一个小数点做起培养自己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在修改错题的过程中形成正视错误、勇于改正的优良品质。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也要注意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要把握好“度”分清主次处理好数学知识、技能教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二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揠苗助长不能牵强附会不能因德育而德育。三是要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强德育渗透的艺术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四是要把数学中的德育纳入到整个学校的德育系统中纳入到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系统中加强德育渗透的整体性以形成德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数学德育渗透的效果。 另外还要注意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教师是学生摹仿和学习的主要对象如果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讲德育一方面又用不恰当的言行自毁形象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就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变成学生嘲笑教师、开脱自己的把柄。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修身立行、言行一致、为人师表、诚信待人真正把自己塑造成学生心中的一座丰碑德育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是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下面,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略谈一些浅薄的认识。

一、发挥教师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注重教师言传身教,是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简言之,教师应注重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注重自己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语言,时时处处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自觉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挖掘教材内在美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位伟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拓展课堂教学成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应注重数学教学成果的拓展应用。结合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来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应结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勤俭节约、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教育则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视。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应该不是难事。

参考文献:

[1]小学德育[J].2005年各期.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

[3]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

[4]李纪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工作的渗透[M].

上一篇:信息技术德育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小学音乐德育渗透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