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4 11:22:30

小学课程设计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课程;课程模式;综合理科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94-1.5

教育和科学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基本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学说一直是治理社会的主流思想,相比较而言,自然科学一直未占有重要地位。直至近代,伴随着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传入,中国才在西方的船坚炮利中惊醒,试图在教育中、在科学中寻求富强的道路。而科学课程也恰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产生、发展,走向高潮。

一、从技艺教育到科学教育

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鸦片战争前后,西方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他们利用各种特权创办教会学校、印刷出版大量书籍,将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知识输入中国。这些教会学校不仅引进了西方近代学制,而且引进西方近代科学主义设计模式下的自然科学课程,主要科学课程有:格致、化学、生物学、天文学、量地及航海技术等等。教会学校科学课程的设立,虽然主观上具有宗教渗透和文化侵略的性质,但客观上对我国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和近代科学课程的设计产生了“样本”效应,使中国的科技知识教胃逐步课程化。

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真正开端始于清末洋务运动,这是国人主动将近代科学技术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的科学教育实践。当时的洋务学堂课程安排已经涉及算学、物理、化学等依照西方近代分科主义课程设计的科学课程,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科学教育的先河。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洋务派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基本思想指导下,只是孤立地学习西方的某些技术或者抄袭西学的现成的理论,其科学课程多是设计制造及技术的学习,因而这一时期的科学教育仅是“制造的科学教育”,并未真正从技艺教育中独立出来。

二、“中体西用”与“近代分科主义”的杂和

中日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后起的维新人士接受了洋务派的教训,在学习“西艺”的同时加入了“西政”内容,同时注重基础科学知识的学习。

1902年在官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学制系统文件,称《壬寅学制》。在《壬寅学制》中,“寻常小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为“算学”;“高等小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有算学和理科(自然课)两科;中学堂所开设的科学课程有算术、博物、物理、化学四科。

《壬寅学制》颁布后不久即被《癸卯学制》所替代。1904年,清廷颁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癸卯学制》。在科学课程设置方面,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开设科学课程“算术和格致两科”;中学堂开设“算术、博物、理化二门科学课程”。

自此,历经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近代学制建立时期的近四十年历史风云,我国科学课程以西方近代分科科学课程设计模式为蓝本逐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统治阶级企图让科学来为经学服务,把科学嫁接到中国封建体制下,以挽救摇摇欲坠的王朝统治,这势必是行不通的。

三、从分科主义课程到综合理科课程的初步尝试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开始着手改革封建教育。民国初年的课程设计废除了清末的读经讲经课,有些课程名称虽然相同,但课程内容却进行了改革,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丰富。

在科学课程设计上,该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堂应开设“算术”,高等小学堂开设“算术”和“理科”(自然课);中学堂开设“数学”、“博物”、“物理化学”三门科学课程。这一时期的科学课程,仍是以近代西方科学体制为基础的科学课程。虽然“博物”、“物理化学”都具有综合课程学科的倾向而非纯粹的学科科目课程,但“博物”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物理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又被严谨地分化在不同的年级里,如“博物”,《癸卯学制)规定中学堂第一、二学年教授植物和动物;第三、四学年讲授生理卫生和矿物。这样课程就没有丝毫综合和融合的味道。因而这种课程安排仍旧是地道的分科模式,“综合性”只是一种表象,并未突破清末所确立的分科主义课程设计传统。

1923年颁布了《新学制中小学课程纲要》。该学制对民国初年规定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学校系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初中采用混合制,自然科学为一门课,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三门理科教材――物理、化学、生物仍分别编写;另一种是三门科目混合成一门理科,合编教材,其内容主要是物理、化学、生物,各占约1/3,还有矿物、气象、地质等内容。

综合看这一新学制,科学课程设计上突破了以西方近代分科自然科学体系为基础的分科主义课程设计取向。初中科学课程采取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模式,打破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界限。高中科学架构中,既有综合理科课程,又有分科科学课程,并以科学概论为核心。这种科学课程设计模式突破了洋务运动以来所确立的“中体西用”式的狭隘的科学课程设计取向,初步尝试将科学之本质与科学教育相结合。这也是我国近代历史上首次真正意义上将综合课程类型引入我国学校课程体系,是我国自然科学课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四、从综合科学课程到分科主义课程的回转

1927年“四一二”事变,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并且重新制定了教育政策,颁布了各项教育法令、法规。在学校科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1928年5月21日,国民政府颁布《整顿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戊辰学制)。该学制基本保持了1922年“新学制”的基本框架,科学课程设计上没有新的突破。1929年,针对早先“新学制”课程标准中选科过多、缺乏标准及科学素养有所下降等问题,教育部于8月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

1932年的《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与1936年的《修正中小学课程标准》中规定在初小中将社会、自然、卫生三科合并为常识科。自此,常识科这一课程名称在小学课程设置中正式出现。在中学设置方面,则改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式的“综合中学”体制,完全取消了综合理科课程设计模式,改为欧洲式的单科体制,按分科主义设计模式,在初中及高中确立了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等典型的分科课程。

至1940年的《中小学课程修订标准》与1948年的《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设置基本没有变化;初中部分自然科学则采用混合教学,如将植物与动物并为“博物”科,物理、化学并为理化科。可以说这是对初中综合理科课程的一次回归。

从民国1927年到1948年的课程标准来看,科学课程设计消解了1922年“新学制”综合科学课程模式,而走向以分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分科科学课程设计模式。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问题;优化建议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小学教育更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实现全民素质的提高,我国对小学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小学课程改革便是其中一项。小学课程设计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但我国的小学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对目前我国小学课程改革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一、小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对课程改革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在改革中呈观望姿态,在国家课程改革的号召下,不少教师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培训,包括对新课标、新方法以及新理念的学习。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了理论学习,并不能将理论知识系统化,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也没有太强的针对性,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很好地将课程标准理论应用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来。另外,一部分教师甚至对小学课程改革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新的教学观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理解肤浅,以至于无法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只能继续采用老方法。这么一来,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古板而陈旧,课堂上只要端端正正坐上一节课就算完成了任务,一节课下来几乎全是教师在讲,学生的发言机会以及和教师的互动机会少之又少。这种教学方法一旦长久下去,势必会对学生的主体性造成影响,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僵化现象,并会降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的状况。

2.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少且活动效果差

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这个时候的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充满生命、愉快而丰富的过程。这种感觉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深刻体会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比较严谨,学生就往往像无法思考的空壳,不能发挥出主动性与创造性。小学生课程改革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现象而设计的,但事实上,很多教师无法完全理解新课改的真谛,在教学中机械性地套用理论,表面看着课堂足够活跃,其实只是形式化了而已。也就是说,真正让学生动手实践与自主探讨的机会是非常少的,即使有这样的机会,由于教师无法围绕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或无法及时总结指正,整体活动也收效甚微。

如果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很好地与老师进行互动,导致课堂活动无法发挥作用的话,说明教师所设计的活动或所提问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内容涉及的知识范围太广,让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迎合教师。有的时候学生就某些问题提出质疑,但是针对的方向不正确,这同样需要教师的安排,如果教师能够安排好课程,一切自然不成问题。所以说,为了进行小学课程改革,除了要增加学生的讨论活动外,还应注重活动的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与探索能力。事实上,这一点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

二、小学课程改革的优化建议

1.转变对小学课程改革观念的认识

传统教学观念受学生升学就业的影响,注重知识传授却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或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整个课堂都用来教授新知识,导致课堂内容重点不明,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知识,越来越像无法思考的躯壳。所以,随着小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领导和学校教师都应该转变对小学课程改革的认识,更新课堂教学模式,抛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迎合新时代的需求,进行全新的教育。事实上,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在小学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通过积极学习而转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理论学习和死记硬背,而是通过适当提问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力。

2.更新小学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课堂改革的推进需要教师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系统的知识,培养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在课堂上多多设置活动与操作环节,即使是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学方法不同的话,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就具体方法来说,可以利用主题报告、小组合作、课堂答辩等方法来进行,为了提高新课改的实践性与教育性,也可以开展更加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知识竞赛等。

我国小学的课程改革政策虽然进行了多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然有很多困难和阻力需要解决,有很多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的探讨与改善。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挑战、进展缓慢等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问题而无法解决。所以,必须正视这次挑战,勇敢地迎接挑战,真正发挥小学课程改革的优势,排除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为全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昱西.新疆民汉小学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叶丽萍.农村小学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4.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3篇

摘 要:对小学主题班会课程的构建作为研究的重点,对其创新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核心目的是通过小学主题班会课程体系的优化创新,构建科学性的班会活动,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化的课程构建,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主题班会设计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学;主题班会;课程创新;班主任

在小学课程项目优化设计的过程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是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及生活的主要人员,同时也是班级的领导者、教育者以及组织者。所以,班主任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育体系优化革新的背景下,教育管理部门赋予了小学班主任更多的任务,认为他们是小学生日常思想道德以及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在教育体系优化中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为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而通过主题班会的构建,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学习情感进行综合性分析,实现对阶段性学习状况、生活状况的总结,在小学课程教育创新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主题班会课创新意义

(一)主题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基本形式

对于主题班会而言,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明确性的教育计划、教育指向以及教育内容,而且这种课程形式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教育进行计划分析,还可以通过专业性的策略引导,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通过主题班会的设计,可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活动场景,使小学生直接参与,班主任进行引导,从而实现主题班会设计的最终目标。

(二)主题班会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在主题班会活动构建的过程中,其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计划内容,通过系统性、科学性地引导,可以丰富教学活动,使学生树立集体价值观念。而且,在主题班会设计中,也可以通过亲切、平等、宽松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活动意识,提升班级学生的凝聚力。

(三)主题班会可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主题班会构建中可以充分展现出班主任的个人才华,也可以提升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实现班主任与小学生的稳定沟通,促进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

(四)主题班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目标,在现阶段的小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中由于教学目标的局限性,导致一些课程项目的设计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而通过主题班会课程设计,可以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引导,实现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小学班会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班会设计的科学性

在小学主题班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其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使课程创新体现出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班会设计中的科学性原则而言,主要是在课程设计中,将学生的年龄、认知规律作为重点,使班会主题设计具有科学性。而且,在科学性设计原则的遵守中,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第一,课程准备阶段,需要及时指出班会的主题,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进行演讲稿、交流提纲以及活动资料的多元分析。第二,在课程实施阶段,需要在班会上进行学生的自行组织,通过自由讨论进行班会主题的阶段性设计;第三,在班会课程总结阶段,班主任需要进行总结性的讲话,促进班会教育效率的稳定提升。

(二)班会设计的教育性

在班会课程项目设计中,可以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能力的稳定提升。在班会活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特定的主题项目,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班级学生主题活动以及班级具体项目的设计,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式,实现教育工作与教育形式的稳定融合,通过针对性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进行教育活动的创新,实现教育体系的针对性及时效性。

(三)班会设计的自主性

班会课设计中,其自主性原则项目的设计需要班主任及时保证班会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的主观态度得到改善。而且,教师在这种教育背景下需要在班会活动设计中进行教育指导,为班会活动的设计提供稳定支持。

(四)班会设计的趣味性

在班会活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作为重点,使小学生在表现意识、注意力转移中提高自身活动素养。通过班会活动的设计,将趣味性教学作为基础,可以充分满足小学生对活动项目的基本需求,将趣味性活动作为载体,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参与主题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为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强化提供良好支持。

(五)班会设计的艺术性

班主任在班会设计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互动参与环境,使学生在丰富的环境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班会活动形式设计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丰富的背景下构建多元化的文艺形式,使学生在丰富情感氛围下得到自主能力的稳定提升。例如,在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等活动项目设计中,可以通过艺术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情感的强化,使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综合提升。

三、小学主题班会课的现状

(一)班会模式的随意性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现阶段小学班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其班会的模式过于随意,缺乏一定的主题性,而且在班会课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先总结,后希望”的固定模式,其具有十分明显的形式主义,使小学班会课程的设计失去原有价值。虽然在教育革新背景下,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减负,但是,在小学教学中,学生的课业压力仍然较重。一些教师为了抢占n程,会利用班会课。而且一些班主任在班会课程设计中,其时间、主题的设计过于随意,失去了主题班会活动设计的核心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以及学习负担。

(二)班会主题的节日化

在一些小学学校班会主题设计的过程中,其存在较为严重的节日化特点,其中的节日化主要是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围绕节日、纪念日开展。例如,在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中小学班主任会举办一次主题班会。如果没有节日或重大活动的出现也就不会或是很少开展主题班会。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班会的设计失去了原有“育人”的价值,而且削弱了原有教育体系的教育功能,对小学班会课的创新造成了严重制约。

四、主题班会课的创新途径分析

(一)及时转变教师对班会主题的认知思维

伴随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在主题班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教育体系的优化发展,在教育资源设计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活动的项目开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创新主题班会课程设计中,班主任需要转变以往灌输者、指导者的身份,通过对班会主题活动的点评及指导,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指导,使学生在班会中提升自身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认知思维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稳定支持。而且,在小学主题班会课创新设计中,需要将小学生作为主体,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活动项目的设计及课程资源的优化,充分凸显小学生在班会主题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职能,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创新提供稳定支持。

(二)注重主题班会设计的创新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生班会课程设计中,班主任需要在组织活动、指导主题以及班会活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创新,对学生的差异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对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综合性分析,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将学生学习、生活等作为基础,明确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为小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提供稳定支持。同时,在主题班会设计中,需要将活动的创新作为核心,构建创新性的主题活动,避免主题“庞大、虚假、空泛”现象的发生,通过微小、有创意以及真实主题活动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小学生总体素养的有效提升。

(三)设计多元化的班会主题形式

对于小学班主任而言,在主题班会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单一性班会活动的设计,而是需要在多元化班会活动设计的基础上,构建差异性的主题活动形式,为小学生活动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支持。通常情况下,主体活动的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模式:第一,会议模式的构建。在小学主题班会设计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会议模式的构建进行班会形式的创新。如,在班会中设计演讲故事比赛、小小辩论会等多样化的课程形式,通过这种漫谈式、表演式以及辩论式模式的构建,实现教育体系的稳定优化。第二,趣味性模式的构建。在趣味性主题班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个性能力进行稳定提升,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主动参与活动,展现学生的才华,实现主题班会课创新的目的。第三,访问模式的构建。班主任在班会主题设计中,可以通过访问模式的构建,进行交流汇报、畅谈活动的设计,通过这种活动形式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在F阶段小学主题班会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主题活动设计作为核心,并在多元化教育体系创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育实践的作用,通过德育机制的稳定构建,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班主任而言,需要在班会活动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通过反馈发现学生的特点,创设针对性的活动环节,从而为小学班会主题活动的设计提供支持。同时,在主题班会构建中,为了实现其整体结构的创新性,需要强化班主任的监督职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班会的设计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其价值,为小学生个性以及活动意识的强化提供稳定支持,促进教育体系的稳定、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鲁川.让中小学主题班会回归本原:兼与丁如许老师商榷[J].思想理论教育,2011(10):28-32.

[2]游爱娇,赖文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理念的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8):123-125.

[3]李玉明,梁秀香.我国中小学班会课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5(1):28-31.

[4]杨静,郭学军,臧国军.把课程的育人合力释放出来: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主题班会整合的探索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1(1):44-47.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台湾;语文课程;理念;内涵;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51(2002)05-0044-03

1993、1994年台湾相继颁布了国民小学、中学课程标准(1996、1997年先后实施),这两个课程标准标志着台湾面向新世纪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新课程实施不到两年,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了“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开始了新一阶段的课程改革,1998年颁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后改名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并从2001年实施。

从台湾近几年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国大陆与台湾虽同是汉语文教学,但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风貌。本文将概要介绍台湾近两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情况,以期为国内正蓬勃开展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一、台湾语文课程的理念及内涵

台湾现行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对语文学习领域的基本理念阐述如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作等基本能力,并能使用语文,充分表情达意,陶冶性情,启发心智,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有效应用中国语文,从事思考、理解、推理、协调、讨论、欣赏、创作,以扩充生活经验,拓展多元视野,面对国际思潮,并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工具书,暨结合资讯网路,藉以增进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从上述台湾语文课程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语文学习强调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从多元性、进级性、延续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用的语文能力及良好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为达成此教育理念,《纲要》对语文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分段能力指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涵盖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环境3个层面的10大基本能力,并顾及资讯、环境、两性、人权、生涯发展、家政等6大重要议题的教育。那么,台湾语文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哪10大基本能力?课程目标与10大基本能力是何种关系?下面以表格形式简要作以概括。

课程目标

基本能力“本国”语文

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欣赏、表现与创新

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表达、沟通与分享

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

规划、组织与实践

运用科技与资讯

主动探索与研究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发展学习空间

培养语文创作之兴趣,并提升欣赏评价文学作品之能力

具备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奠定终身学习之基础

应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分享经验,沟通见解

透过语文互动,因应环境,适当应对进退

透过语文学习,体认中华文化,并认识不同族群及外国之文化习俗

应用语文文字研拟计划及有效执行

结合语文与科技资讯,提升学习效果,扩充学习领域

培养探索语文的兴趣,并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

应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语文课程目标涵盖了3个层面的内容,课程目标的第一至第三项属于“人与自己”层面,强调身心发展。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四至第七项,属于“人与生活环境”层面,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语文课程应以生活为中心,在社会互动中,增进学生对本国文化、异域文化的了解,加强人际间的沟通。第八至第十项属于“人与自然环境”层面,强调自然与环境的互动。语文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探索语文、运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10项基本能力与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机对应,完整统一,简明清晰,有助于课程设计者与教学者统整语文学习领域。

二、台湾语文课程的特色

台湾语文课程改革较多受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适应与改善生活环境的学习历程。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健全国民。因此,台湾语文课程无论是设置、规划,还是实施,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人本特色。

1.以“语文学习领域”取代传统的语文学科。用“学习领域”妈代“学科”。纠正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观念,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出上述国民所应具备的10项基本能力。这里的“语文学习领域”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非学科和科目的名称。

2.重视课程的基础建构,加强中小学课程的衔接与进级。由“聆听能力”到“说话能力”的口语表达,及由“阅读能力”到“作文能力”发展书面表达能力的两条发展主轴,来强化语文表达和应用的能力;而以“注音符号应用能力”和“识字与写字能力”作为发展前4项基本能力的基础。这样把中小学课程的3阶段紧密地衔接起来,其中第一阶段(1-3年级),以写字、认字为主,注音符号为辅,课程简短,具有文学性、趣味性,以听说、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第二阶段(4-6年级),教学由听说能力的养成,进级到读写能力,注重文章分析,各册后面的配合单元,提供相似或相异的课外阅读教材,以供比较阅读;第三阶段(7-9年级)为文言文、语体文。两者比率逐年递增。写作文体亦随课程发展进程逐年调整。从课程整体安排来看,呈现出向纵深化发展的趋势。

3.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经验为重心,由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生活知能的培养。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则是“培养学生能带得走的基本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课程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基于未来生活的需要,而非学生被动地适应课程。因此第一、二阶段的课程以“生活语文”为主,第三阶段注重语文能力的进级,强调发挥个人潜能,通过群体合作,进行人际、环境的互动和传达人文情怀。这种课程设计将改变以往偏重知识的记诵、所学的内容无法与社会实际生活配合、以至于“学非所用”的偏狭。

4.提升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及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多元统整功能。融语文思考及解决问题策略于生活重大议题之中,作为有效整合的基石。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即在语文知识构架下,循序完成由文字而文学,由文学而文化的3层进级。跨领域课程统整,包括各科教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以及利用综合活动设计统整课外活动,课程统整意在寻求“现在与过去”、“学校与社会”、“学习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连接,更重视学习(者)的统整,让学生能获得完整、有意义的学习。

5.课程类型多元化,包含正式课程、空白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正式课程:以知识性内容为重点,教学节数国小为80%-90%,国中为70%-80%;空白课程:给课程留出20%左右的弹性教学节数,让教师自主安排多元的相关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加大了,而不是“定食”式的学习内容;活动课程:强调操作性,从体验、验证、应用和实践中学习;潜在课程:积极发挥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重视语文与资讯教育的融合,扩充学习领域。融资讯于语文学习领域是台湾语文课程的重大变革,这也可能是未来台湾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语文学习过程除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策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兴趣、态度,在特定语境中恰当地应用语文,学会应用各种工具书外,更重视电脑教学的融入,这将使语文学习更具多元化、个性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目前这方面的探索多集中在资讯与作文教学的应用上。

三、台湾语文课程的开发

台湾语文课程开发实行的是“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注重启动学校本位课程改革,每个学校因所在社区特质与需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哲学观与教育方针。各校的校长根据学校的条件与需求,将个人的哲学观融入或调整为适合学校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以达成教育目标。学校本位课程的开发主要从3个层面推进。

1.学校层面的语文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新课程重视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弹性和自主。学校设立“课程发展委员会”,于学期上课前整体规划,审查全校各年级课程和教学内容,以确保教育质量。学校课程层面的设计注重考量学校条件、社区特性、家长期望、学生需要等相关因素。结合全体教师和社区资源,来规划全校总体语文课程方案。

2.语文学习领域课程层面的课程设计。在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之下,设立“语文学习领域课程小组”,拟定语文学习领域的课程计划,包括学年/学期目标、单元活动主题、相对应的能力指标、教学时数、备注等相关项目,课程规划重视语文学习领域与其他领域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统整相关学科知识,避免知识支离破碎。

3.班级教师教室层面的语文课程设计。教师根据学生需要与教室情境需求,精心设计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课程方案,编写适应学生能力差异的分级教材,创设变通的学习机会,进行加深、加广或补救教学。

四、结论

从以上对台湾语文课程的理念、内涵、特色等的梳理中,我们看到,台湾语文课程的构建是以生活为内涵,以学生为本位,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学校为本位,发展教师因时因地的弹性教学能力。这对当前我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后改名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Z].1998.

[2]周淑卿.论九年一贯课程的“统整”问题[A].中华民国课程与教学学会.九年一贯课程之展望[C].台北:杨智,1999.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课程管理

受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国家集中管理的课程政策的影响,目前小学课程管理的特征和风格都已经比较稳定。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小学课程管理乃至中学课程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这些管理问题的长期存在对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存在着不可忽略的直接影响。课程管理的完善与否对课程管理的实施效果影响颇大,因此,完善小学课程管理是当前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小学教学管理者应该着重进行小学课程管理的完善。

一、小学课程管理

小学课程管理是指各地的小学根据我国课程管理的政策要求,结合本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生为目标来进行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的活动。完善小学课程管理,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本,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素质、兴趣、爱好。

二、目前小学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我国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中,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管理者们在课程管理方面的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学校只需要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课程就行了,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管理的研究。并且,在部分小学教师的思维里,课程管理并不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故而认为没有必要在课程管理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导致了我们小学校长和教师并不擅长进行课程管理,很少参与课程管理。

2.课程管理的经验不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管理也需要随之进行完善。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的特征和风格都比较稳定,很少进行大幅度的变动。在课程管理改革这一方面,我们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前人的经验教训,课程管理的经验不足。

3.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只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执行的手段过于行政化,往往是直接强制执行上级部门的决策,管理的力度大。在课程管理方面,管理权力往往只集中在校长及教导主任等核心的课程管理人员手中,班主任及其他教师很少有真正的权力。这就使我们在课程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忽略实际情况的现象,进而使课程管理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小学课程管理可采取的相关举措

在进行课程管理改革过程中,我们小学教学管理人员应进行实地调查,充分调查研究该校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指定课程。在课程管理的完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尊重学生,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选择课程的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在学习方面的主动性。

在完善小学课程管理的过程中,课程管理人员应该立足本校自身的现有条件,整合全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课程管理的完善,实现现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从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进行各个学科资源的整合,进行师生资源以及校内外资源的整合,并进行校园文化资源的整合,合理分配,进行充分利用,改革传统的课程教学,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提高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最终实现课程管理改革的目标。

另外,在完善小学课程管理的过程中,小学课程管理核心管理层应该适当放权,将课程管理的权力下放到每一位教师手中(教师是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充分的,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全面),明确每一个教师在小学课程管理中的相应角色,承担应履行的课程责任,以此确保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在课程管理的完善过程中,课程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参加培训,定期开会讨论各自在课程管理中遇到的困难疑问并商讨解决方案。课程管理人员应该改变固有的管理思维,亲身参与课程管理的全过程,而非只是利用行政手段执行决策。各个课程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参与课程管理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在参与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积累相关管理经验,以此来更好地完善课程管理,实现培养优秀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完善小学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完善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小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德智体美的自我发展。作为小学课程管理人员,我们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参与课程管理的完善工作,提高自身能力。完善小学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强小学教师队伍思维凝聚力,完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小学办学特色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王春红.教学经验交流从爱出发,用心教育[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6篇

(华东师范大学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

摘要:当前台湾语文课程有6大特色:以“语文学习领域”取代传统的“语文学科”;重视课程的基础建构;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经验为重心;提升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及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多元统整功能;课程类型多元化;重视语文与资讯教育的融合。台湾语文课程的构建以生活为内涵,以学生和学校为本位,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教师因时因地的弹性教学能力。这对当前我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台湾;语文课程;理念;内涵;特色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02)05-0044-03

1993、1994年台湾相继颁布了国民小学、中学课程标准(1996、1997年先后实施),这两个课程标准标志着台湾面向新世纪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拉开了帷幕。新课程实施不到两年,1997年台湾教育部成立了“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开始了新一阶段的课程改革,1998年颁了《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后改名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并从2001年实施。

从台湾近几年的语文课程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祖国大陆与台湾虽同是汉语文教学,但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风貌。本文将概要介绍台湾近两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情况,以期为国内正蓬勃开展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开一扇窗口。

一、台湾语文课程的理念及内涵

台湾现行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对语文学习领域的基本理念阐述如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作等基本能力,并能使用语文,充分表情达意,陶冶性情,启发心智,解决问题以及培养学生有效应用中国语文,从事思考、理解、推理、协调、讨论、欣赏、创作,以扩充生活经验,拓展多元视野,面对国际思潮,并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工具书,暨结合资讯网路,藉以增进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从上述台湾语文课程理念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语文学习强调以生活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从多元性、进级性、延续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实用的语文能力及良好的语文素养,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为达成此教育理念,《纲要》对语文学习领域的课程目标、分段能力指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涵盖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环境3个层面的10大基本能力,并顾及资讯、环境、两性、人权、生涯发展、家政等6大重要议题的教育。那么,台湾语文课程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哪10大基本能力?课程目标与10大基本能力是何种关系?下面以表格形式简要作以概括。

课程目标

基本能力“本国”语文

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欣赏、表现与创新

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

表达、沟通与分享

尊重、关怀与团队合作

文化学习与国际了解

规划、组织与实践

运用科技与资讯

主动探索与研究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应用语言文字,激发个人潜能,发展学习空间

培养语文创作之兴趣,并提升欣赏评价文学作品之能力

具备语文学习的自学能力,奠定终身学习之基础

应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分享经验,沟通见解

透过语文互动,因应环境,适当应对进退

透过语文学习,体认中华文化,并认识不同族群及外国之文化习俗

应用语文文字研拟

计划及有效执行结合语文与科技资讯,提升学习效果,扩充学习领域

培养探索语文的兴趣,并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

应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的语文课程目标涵盖了3个层面的内容,课程目标的第一至第三项属于“人与自己”层面,强调身心发展。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还要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第四至第七项,属于“人与生活环境”层面,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语文课程应以生活为中心,在社会互动中,增进学生对本国文化、异域文化的了解,加强人际间的沟通。第八至第十项属于“人与自然环境”层面,强调自然与环境的互动。语文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探索语文、运用语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10项基本能力与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机对应,完整统一,简明清晰,有助于课程设计者与教学者统整语文学习领域。

二、台湾语文课程的特色

台湾语文课程改革较多受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适应与改善生活环境的学习历程。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人本情怀、统整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以及能进行终身学习的健全国民。因此,台湾语文课程无论是设置、规划,还是实施,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人本特色。

1.以“语文学习领域”取代传统的语文学科。用“学习领域”妈代“学科”。纠正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观念,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出上述国民所应具备的10项基本能力。这里的“语文学习领域”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而非学科和科目的名称。

2.重视课程的基础建构,加强中小学课程的衔接与进级。由“聆听能力”到“说话能力”的口语表达,及由“阅读能力”到“作文能力”发展书面表达能力的两条发展主轴,来强化语文表达和应用的能力;而以“注音符号应用能力”和“识字与写字能力”作为发展前4项基本能力的基础。这样把中小学课程的3阶段紧密地衔接起来,其中第一阶段(1-3年级),以写字、认字为主,注音符号为辅,课程简短,具有文学性、趣味性,以听说、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第二阶段(4-6年级),教学由听说能力的养成,进级到读写能力,注重文章分析,各册>,!作文体亦随课程发展进程逐年调整。从课程整体安排来看,呈现出向纵深化发展的趋势。

3.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经验为重心,由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生活知能的培养。此次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则是“培养学生能带得走的基本能力,而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课程的设计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基于未来生活的需要,而非学生被动地适应课程。因此第一、二阶段的课程以“生活语文”为主,第三阶段注重语文能力的进级,强调发挥个人潜能,通过群体合作,进行人际、环境的互动和传达人文情怀。这种课程设计将改变以往偏重知识的记诵、所学的内容无法与社会实际生活配合、以至于“学非所用”的偏狭。

4.提升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及与其他领域课程的多元统整功能。融语文思考及解决问题策略于生活重大议题之中,作为有效整合的基石。语文领域自身统整,即在语文知识构架下,循序完成由文字而文学,由文学而文化的3层进级。跨领域课程统整,包括各科教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以及利用综合活动设计统整课外活动,课程统整意在寻求“现在与过去”、“学校与社会”、“学习领域与学习领域”的连接,更重视学习(者)的统整,让学生能获得完整、有意义的学习。

5.课程类型多元化,包含正式课程、空白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正式课程:以知识性内容为重点,教学节数国小为80%-90%,国中为70%-80%;空白课程:给课程留出20%左右的弹性教学节数,让教师自主安排多元的相关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而言,自主学习的空间也加大了,而不是“定食”式的学习内容;活动课程:强调操作性,从体验、验证、应用和实践中学习;潜在课程:积极发挥课程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6.重视语文与资讯教育的融合,扩充学习领域。融资讯于语文学习领域是台湾语文课程的重大变革,这也可能是未来台湾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语文学习过程除指导学生学习阅读理解策略,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兴趣、态度,在特定语境中恰当地应用语文,学会应用各种工具书外,更重视电脑教学的融入,这将使语文学习更具多元化、个性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学习效果。目前这方面的探索多集中在资讯与作文教学的应用上。

三、台湾语文课程的开发

台湾语文课程开发实行的是“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课程开发模式,注重启动学校本位课程改革,每个学校因所在社区特质与需求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哲学观与教育方针。各校的校长根据学校的条件与需求,将个人的哲学观融入或调整为适合学校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以达成教育目标。学校本位课程的开发主要从3个层面推进。

1.学校层面的语文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新课程重视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赋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弹性和自主。学校设立“课程发展委员会”,于学期上课前整体规划,审查全校各年级课程和教学内容,以确保教育质量。学校课程层面的设计注重考量学校条件、社区特性、家长期望、学生需要等相关因素。结合全体教师和社区资源,来规划全校总体语文课程方案。

2.语文学习领域课程层面的课程设计。在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之下,设立“语文学习领域课程小组”,拟定语文学习领域的课程计划,包括学年/学期目标、单元活动主题、相对应的能力指标、教学时数、备注等相关项目,课程规划重视语文学习领域与其他领域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统整相关学科知识,避免知识支离破碎。

3.班级教师教室层面的语文课程设计。教师根据学生需要与教室情境需求,精心设计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课程方案,编写适应学生能力差异的分级教材,创设变通的学习机会,进行加深、加广或补救教学。

四、结论

从以上对台湾语文课程的理念、内涵、特色等的梳理中,我们看到,台湾语文课程的构建是以生活为内涵,以学生为本位,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以学校为本位,发展教师因时因地的弹性教学能力。这对当前我国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民教育>!

[2]周淑卿.论九年一贯课程的“统整”问题[A].中华民国课程与教学学会.九年一贯课程之展望[C].台北:杨智,1999.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7篇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发展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例如,英国从1990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已把“技术”纳入中小学的主要学习范畴。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向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基本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我国社会生产劳动从体制、结构、内容到方式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要在更广阔、更大的范围内与世界上科技与经济强国进行直接竞争,各行各业都需尽快提高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目标的时代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实施、评价以及与之配套的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仪器工具配备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整体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深化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标准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和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课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各种课程观的合理部分,防止了各执一端、顾此失彼和产生片面性。正如廖哲勋先生所论述的:“根据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这种“育人为本”的课程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能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课程观。用这种课程观来审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劳技教育课程。

(一)社会发展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浪潮,其共性是“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社会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加强道德、情感和劳动技术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对现代学校课程弊端的纠正,而且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课程结构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社会人口增长、科技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期与劳动期将更经常地同时与交替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内容。

另外,终身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我们知道,个体态度和技能的形成是不可能靠传授的,必须让学生从小就参加适时、适量、适度的体脑结合的生产与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21世纪是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技术、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人。由于以上发展和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也应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的,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学生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在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

而且,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与劳动经常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如果现在的学生不改变传统课程观下“死读书”和单一注重记忆的学习方式,不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自身发展和学习与工作的需要。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这些急剧的变化,就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了解和驾驭外在人造“工具系统”和构建自身内在“工艺结构”(态度、技能、意志、情感等)的劳动技术教育。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另外,根据现代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劳技教育课程与人脑功能开发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人的双手是“脑的器官”,手的操作要在脑的指挥下进行。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动手操作是其思维和感知觉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手操作的技术性劳动,可促使他们变得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记忆增强和思维精确。多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少年儿童在物化自己劳动产品的精细操作中,有利于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灵活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地锻炼、提高和开发脑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发展需要

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中知识的概念,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与创造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涵已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知识“再概化”的观点和知识走向“世俗化”的理念。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术知识、人力知识。上述前两类知识一般通过学习、传授就可以获得。而后两类则属于隐含性经验知识,蕴含着操作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更强调其中的能力部分。它们需要在劳动实践中通过个体思维、行动、综合体验和内化才能真正获得。

知识的这种发展,使学生“学习最有用知识”的学校课程,自然也要随之变革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内容跟上知识的发展,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使课程加速对教育和学习进程进行改造;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知识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都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使中小学课程体系增加了实践环节,把劳动、技术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破了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学术理性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上述第三类、第四类难以在书本文化课中获得的知识,还可促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世界去理解、探究、创造和发展知识,显然,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知识发展的需要。

一、国内外劳技教育课程发展概况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还及时调整劳技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目的是使其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经济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及时发展变化。国际上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发展的总趋势是:课程目标向以基本技术教育为主线转移,课程内容中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很多国家已把信息技术作为劳技课程的必学项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例如,英国从1990年开始,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我国香港地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已把“技术”纳入中小学的主要学习范畴。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实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面向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基本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性潮流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反思。我国社会生产劳动从体制、结构、内容到方式都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同时,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与技术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已经加入WTO,要在更广阔、更大的范围内与世界上科技与经济强国进行直接竞争,各行各业都需尽快提高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不论在课程目标的时代性、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与先进性方面,还是在课程的实施、评价以及与之配套的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仪器工具配备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整体构建符合时展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二、树立“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人们逐渐深化了课程的本质和内涵,提出了“育人为本”的现代课程观。“育人为本”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标准和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和提高自己的媒体。”这种课程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吸取了各种课程观的合理部分,防止了各执一端、顾此失彼和产生片面性。正如廖哲勋先生所论述的:“根据课程产生、发展的规律,中小学课程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其基本精神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而各有特色的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从而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学生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必然要求。”这种“育人为本”的课程观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是能指导我们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现代课程观。用这种课程观来审视中小学的课程体系,才能认识到在中小学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劳技教育课程。

(一)社会发展需要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浪潮,其共性是“整个教育内容为适应社会科技文化进步和劳动世界需要而演变”;其共同特点之一是加强道德、情感和劳动技术教育;其目的不仅是对现代学校课程弊端的纠正,而且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课程结构的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指出:未来社会人口增长、科技飞速发展并日益深入到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期与劳动期将更经常地同时与交替进行: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将技术和生产劳动结合进整个校内外活动之中,并成为课程整体设计中的内容。

另外,终身教育时代已经到来。终生发展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我们知道,个体态度和技能的形成是不可能靠传授的,必须让学生从小就参加适时、适量、适度的体脑结合的生产与生活劳动和社会实践。21世纪是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不懂技术、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不断更新的人。由于以上发展和变化,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内容也应有所发展和变化。因此,包含技术、劳动和多方面综合科学知识在内的,以培养学生态度和技能为主,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

(二)学生发展需要

现代社会在信息传递、知识增长、技术创新、经济发展、职业流动等方面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这些变化使学生将来的求职、生存和发展,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即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择业、竞争、创业和应变的意识与能力,要具有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足够的生存能力。

而且,终身教育时代的学习与劳动经常是同时或交替进行的。如果现在的学生不改变传统课程观下“死读书”和单一注重记忆的学习方式,不会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也将不能适应未来社会自身发展和学习与工作的需要。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这些急剧的变化,就必须从小对他们进行了解和驾驭外在人造“工具系统”和构建自身内在“工艺结构”(态度、技能、意志、情感等)的劳动技术教育。

在学生亲身参与的与社会一般职业密切联系的劳动实践中,可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天资和才能发挥的劳动项目及职业种类,从而能从小培养他们的职业兴趣、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个性特长。这些兴趣、特长和精神有助于他们将来的择业和创业。

另外,根据现代脑科学的有关研究成果,劳技教育课程与人脑功能开发也存在着密切关系。人的双手是“脑的器官”,手的操作要在脑的指挥下进行。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动手操作是其思维和感知觉形式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手操作的技术性劳动,可促使他们变得注意力集中、反应机敏、记忆增强和思维精确。多方面的研究已证明,少年儿童在物化自己劳动产品的精细操作中,有利于其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灵活而有机的结合,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而能有效地锻炼、提高和开发脑功能。由此可见,中小学开设劳技教育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知识发展需要

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与地位,随着生产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日益显现出来。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已不再是传统中知识的概念,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涵义;已经突破认识和经验的范畴,进入实践和创造的领域。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和结晶,更是从事实践与创造的思想、工具与手段。知识的内涵已包含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西方学者提出了对知识“再概化”的观点和知识走向“世俗化”的理念。

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类,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术知识、人力知识。上述前两类知识一般通过学习、传授就可以获得。而后两类则属于隐含性经验知识,蕴含着操作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更强调其中的能力部分。它们需要在劳动实践中通过个体思维、行动、综合体验和内化才能真正获得。

知识的这种发展,使学生“学习最有用知识”的学校课程,自然也要随之变革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程内容跟上知识的发展,使学校课程跟上时代的发展,使课程加速对教育和学习进程进行改造;最终目的是培养出知识结构和人才素质结构都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8篇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培养一批又一批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而唯应试教育的着眼点只在少数学生的升学;只追求考试科目的高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是为了被动地应付考试。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全方位地推进,才能奏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全体师生和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这是根本的前提;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是核心;提高师资水平是关键;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是导向。四者缺一不可。

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就是要解决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

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规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指第一、第二项含义。

学校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未来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蓝图。课程就是蓝图。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要有各级各类学校分别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要有各种不同的课程。课程蓝图有特点、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可能有特点、有特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每一次教育改革,最终必然要深化、落实到课程这个核心问题上。如果没有课程的实质性改革,而只改学制,或只改教法,这样的教育改革,最后是不可能达到成功目的的。

(一)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的共同特点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当代世界各国对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

1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教育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知识是力量,道德更是力量。人们越来越具有这样的共识:智育不合格者是次品,体育不合格者是残品,而德育不合格者则是危险品。虽然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标准、方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至于如何重视,并不是一定要增设课程、增加课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改进学校德育的方法,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结合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注意潜在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

中小学的"基础",不仅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应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但是最根本的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长的时效性,最大的迁移性。在当今和未来社会,无论是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还是就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言,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在某一领域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又同时需要具备更宽厚更扎实的基础。中小学的学制和课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学制和课时里,抓住了基础,就是抓住了核心、抓住了关键。当然,"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更新。但是这种更新必须恰如其分地选择,"新成果新成就"要转化成为新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科学"要转化为"学科",必须适时、适度,"老知识老内容"是否要从课程教材中删除,如何删除,也要正确定位。

3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人脑加电脑,是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未来学校必将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更加国际化。为了使下一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智能,培养他们独立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是德洛尔,因此该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参阅《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TreasureWithin),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确切地说,此书名应译为《学习--内在的财富》,重在强调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此书中译本再版时,书名已改。此书已用36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也可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四种基本能力的含义可作如下解释。

(1)知的能力(learningtoknow),也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要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博返约的学习方法。

(2)学会做事的能力(learningtodo),也就是要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报告别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也就是说,学会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综合而成的能力,它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因此,学会做事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同处理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密切相关。

(3)学会共处的能力(learningtolivetogether),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参与。现代社会既充满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4)学会发展的能力(learningtobe),也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每个人若要求得有价值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上述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的四大支柱,缺一不可。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学生以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一个目标,两段设计,三级管理,四个结合

在整个课程改革中,课程计划是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起决定性作用的。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构想,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即:一个目标,两段设计,三级管理,四个结合。

1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之纲

正确地规定中小学各学段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一个纲。而培养目标是由该学段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培养目标与教育方针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是同中有异。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各学段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关键。

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这三大要素对学校课程所起的制约作用,是通过教育目标(含总的共同的"教育方针"和各级各类学校既同又异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既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又是课程设计的一个纲。

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这三大要素制约着教育目标,而教育目标进而又制约着教育结构和课程结构。学校课程结构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既全面发展,又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不同的人才,来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课程结构不合理,必然使既定的教育目标不能完美地实现,从而不能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发展和品德陶冶的任务,不能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导致从根本上偏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都属于教育目标的范畴。然而作为教育方针的亚概念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因此,恰当地确定和表述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共同的,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同又异的。所谓"同",是指无论是哪一级哪一类学校,其培养目标都必须同教育方针相吻合,不能偏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谓"异",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为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完成自身的任务。

2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两段设计":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之异同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计,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是小学为一段,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为另一段。而现在的"两段设计"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一段,普通高中为另一段。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按笔者的理解,是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其课程应按九年一贯来设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业时间,而且可以避免学制不统一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普通高中是非义务教育,按笔者的理解,是分流式的基础教育。二者都是基础教育,这是共同性;但是"基础"的含义不尽相同,这是区别。在现阶段的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应当是一个标志。如果九年义务教育是合格的话,那么一个初中毕业生,应当具备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或者说应当打好一个合格公民所需要的共同基础。升入高中,当然还要打基础,但那是为分流进一步打不同的基础。乃至升入大学,也还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即使就业,也还要打基础。同是"基础",其含义其层次显然不是等同的。这里还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越来越有必要也有可能融为一体,统筹设计,在发达地区尤其如此。二是今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结业点必将逐步提高上升,上述课程设计模式也必将作出相应改变。一个国家义务教育的结业点越升高,学生分流的时间也就可以相应推迟。

3加强课程管理的弹性,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中央、地方、学校,各司其职。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改革课程管理体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我国的教育体制(包括课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统得过死,地方和学校的权限太小,伸缩余地太小。这种体制,既不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又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要求各地、各校执行全国统一的一套课程计划,实际上早已行不通。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各地、各校课程改革空前活跃。

在这个问题上,国外的一些做法可供我们借鉴。英国长期以来对中小学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地方教育当局(LEA)和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各有一定的权限。(当然,从传统上看,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英国的中小学校特别是校长在课程管理上权限过大,这应该另当别论,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即使198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以实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法》之后,对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仍然坚持。1989年笔者随国家教委课题组对英国中小学课程情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考察之后,曾向国家教委提出了专门报告,建议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十年后的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14条)。显然,这个决定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这十年的进程说明,即使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政策或措施,要转化为现实,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认识跟不上,因此行动滞后了;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条件不成熟,需要时间准备。可见,正确把握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结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不是容易的事。俄罗斯近年来也一反过去中央统管课程的做法,赋予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领导机关以及学校以一定的课程管理权限。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我国中小学特别是普通高中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做法,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在课程管理的权限上,以及课程开设的门类、年级、年限和课时上,中央、地方、学校各司其职。中央对必修课程和限定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包括科目和总课时)及其标准,仍要统一管理,以体现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也是中小学毕业生质量合格的基本保证。但与此同时,又给地方和学校留有充分余地,以便他们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弹性处理。地方(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遵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制订本地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有权对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提出实施方案。至于各种课程的具体安排,则学校有权根据中央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计划的规定,从实际出发作出决定,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年级、年限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地开发。那种把三级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是片面的,应当努力克服。

4建立整体优化的"四个结合"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既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又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个性,学有特长,各得其所。

为了使学校课程对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产生最好的效应,使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首先要保证学校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达到整体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是系统论的重要定律之一。这里所说的"整体",当然是指结构优化的整体。如果不是结构优化的整体,它充其量只能等于,甚至小于部分之和,严格地说,这样的所谓整体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整体的。整体优化是系统论的重要原则。人们经常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是因为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它们的物质特性大相径庭。因排列组合的结构不同(也即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和效果,这样的例子,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人类社会、在人脑的思维当中,比比皆是。学校课程对于培养人才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学科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的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各门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结果。因为由各门完美的学科构成的课程,并不一定是完美的课程。课程结构是一种系统。任何一种系统,它除了包括构成的"部分"(即因素)之外,还包括联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种种"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系统",是由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关系")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这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E整=∑E部+E联

由此可见,每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即课程的横向联系,是课程结构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40年代初任职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专员时,就论述过学校的课程问题。他说:"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分立就无从指导,无从学习。但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如数学理化偏于逻辑的境界,历史地理偏于记认的境界,公民训练偏于道德的境界,等等。"他认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②。由此可见,叶老已经提出了学校课程的完整性和整体性问题,也即结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所谓结构,就是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及其结合方式、相互关系。

为了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解决好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即教育结构问题。例如,就中等教育而言,从纵向上,要处理好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关系问题;从横向上,要处理好中等教育内部普通中学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和关系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结构特别是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广义的课程结构,不仅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即宏观课程(macro\|curriculum)结构,而且包括课程的具体结构,即微观课程(micro\|curriculum)结构。前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这就涉及课程计划的设计。后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进一步涉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订。狭义地说,我们通常把前者称为课程结构,而把后者称为学科结构或教材结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美国50~60年代的教育改革,只注意了某些课程的学科(具体)结构的革新,而没有致力于课程(整体)结构的改革,这是那次教育改革未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页的图表示了教育结构、课程结构、学科结构这三者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教育结构再好,如果没有整体优化的课程加以配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无法实现。所谓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解决好课程的整体结构问题。课程改革决不只是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的问题。

探讨学校课程结构,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而不是单一的;应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应是动态的,而不是僵硬的。对于中小学课程结构是否实现了整体优化,笔者认为其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做到了以下四个结合。

(1)内容。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相结合,这是相得益彰的课程内容。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从功能上讲,都要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达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目的,这是和谐完美的课程功能。

(2)形态。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也就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这是取长补短的课程形态。

(3)类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必选课程(又称限定性选修课程,或称选择性必修课程)与任选课程相结合,这是动态平衡的课程类型。对于必选课程的归属,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把它归入选修课程(见表1),另一种把它归入必修课程(见表2)。这是因为必选课程具有两重性。对一个学生来说,必选课程中的某些学科群(组)、某些科目是必修的,而另一些学科群(组)、另一些科目则是选修的。换句话说,必选课程的含义,一是必须选(选一组或几组、选一定数目的课程或学分);二是可以选此也可以选彼。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不是主次关系,不是主从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陪衬,更不是附庸。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同等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分流的实现,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9篇

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培养一批又一批富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而唯应试教育的着眼点只在少数学生的升学;只追求考试科,目的高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只是为了被动地应付考试。

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全方位地推进,才能奏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全体师生和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这是根本的前提;而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是核心;提高师资水平是关键;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是导向。四者缺一不可。

加强中小学课程教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就是要解决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一

课程,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定义。从内涵上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课程,也即教学科目,简称学科或科目。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规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狭义的课程仅指第一项含义,或指第一、第二项含义。

学校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未来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培养,培养需要蓝图。课程就是蓝图。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要有各级各类学校分别来培养;各级各类学校,要有各种不同的课程。课程蓝图有特点、有特色,培养出来的人才才可能有特点、有特色。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每一次教育改革,最终必然要深化、落实到课程这个核心问题上。如果没有课程的实质性改革,而只改学制,或只改教法,这样的教育改革,最后是不可能达到成功目的的。

一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改革趋势的共同特点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了迎接世纪的挑战,当代世界各国对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哪些共同特点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条:

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

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无论哪一个国家的教育也回避不了这个问题,必须首先解决这个问题。知识是力量,道德更是力量。人们越来越具有这样的共识:智育不合格者是次品,体育不合格者是残品,而德育不合格者则是危险品。虽然世界各国道德教育的目的、内容、标准、方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至于如何重视,并不是一定要增设课程、增加课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完善学校德育的内容,改进学校德育的方法,联系社会实际,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结合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注意潜在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

中小学的基础,不仅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应包括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但是最根本的是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具有最强的稳定性,最长的时效性,最大的迁移性。在当今和未来社会,无论是就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还是就个人的全面发展而言,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在某一领域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具有高新水平的人才又同时需要具备更宽厚更扎实的基础。中小学的学制和课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学制和课时里,抓住了基础,就是抓住了核心、抓住了关键。当然,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更新。但是这种更新必须恰如其分地选择,新成果新成就要转化成为新的教学内容,也就是说科学要转化为学科,必须适时、适度,老知识老内容是否要从课程教材中删除,如何删除,也要正确定位。

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人脑加电脑,是未来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未来学校必将更加开放,更加社会化,更加国际化。为了使下一代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智能,培养他们独立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思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国际教育界普遍关注和重视的一个问题。

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国际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是德洛尔,因此该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参阅《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年版。确切地说,此书名应译为《学习内在的财富》,重在强调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此书中译本再版时,书名已改。此书已用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指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也可称之为教育的四大支柱。根据笔者的理解,这四种基本能力的含义可作如下解释。

知的能力,也就是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要学会广博与专精相结合,由博返约的学习方法。

学会做事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在一定环境中工作的能力,善于应付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报告别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也就是说,学会做事的能力,不仅要学会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一种综合而成的能力,它包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的态度,主观能动性,管理能力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因此,学会做事的涵义,在很大程度上同处理信息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密切相关。

学会共处的能力,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一起参与。现代社会既充满竞争,也离不开合作。要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既要尊重多样化的现实,又要尊重价值观的平等,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谅解,加强对相互依存关系的认识。

学会发展的能力,也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每个人若要求得有价值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增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上述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是教育的四大支柱,缺一不可。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教学生以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构想一个目标,两段设计,三级管理,四个结合

在整个课程改革中,课程计划是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起决定性作用的。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构想,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即:一个目标,两段设计,三级管理,四个结合。

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之纲

正确地规定中小学各学段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一个纲。而培养目标是由该学段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培养目标与教育方针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是同中有异。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各学段的培养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关键。

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这三大要素对学校课程所起的制约作用,是通过教育目标含总的共同的教育方针和各级各类学校既同又异的培养目标体现出来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既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又是课程设计的一个纲。

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求这三大要素制约着教育目标,而教育目标进而又制约着教育结构和课程结构。学校课程结构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既全面发展,又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不同的人才,来适应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如果课程结构不合理,必然使既定的教育目标不能完美地实现,从而不能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发展和品德陶冶的任务,不能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导致从根本上偏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可能。

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都属于教育目标的范畴。然而作为教育方针的亚概念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因此,恰当地确定和表述培养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共同的,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同又异的。所谓同,是指无论是哪一级哪一类学校,其培养目标都必须同教育方针相吻合,不能偏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所谓异,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根据自身在整个教育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为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完成自身的任务。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两段设计: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之异同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计,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前是小学为一段,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为另一段。而现在的两段设计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一段,普通高中为另一段。小学、初中是义务教育,按笔者的理解,是普及型的基础教育,其课程应按九年一贯来设计,取消小学升初中的入学考试,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学业时间,而且可以避免学制不统一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普通高中是非义务教育,按笔者的理解,是分流式的基础教育。二者都是基础教育,这是共同性;但是基础的含义不尽相同,这是区别。在现阶段的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应当是一个标志。如果九年义务教育是合格的话,那么一个初中毕业生,应当具备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或者说应当打好一个合格公民所需要的共同基础。升入高中,当然还要打基础,但那是为分流进一步打不同的基础。乃至升入大学,也还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即使就业,也还要打基础。同是基础,其含义其层次显然不是等同的。这里还有两点需要指出,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幼儿园阶段的课程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越来越有必要也有可能融为一体,统筹设计,在发达地区尤其如此。二是今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结业点必将逐步提高上升,上述课程设计模式也必将作出相应改变。一个国家义务教育的结业点越升高,学生分流的时间也就可以相应推迟。

加强课程管理的弹性,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

对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中央、地方、学校,各司其职。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又能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不同办学条件和不同办学模式的需要。

改革课程管理体制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我国的教育体制包括课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统得过死,地方和学校的权限太小,伸缩余地太小。这种体制,既不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又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要求各地、各校执行全国统一的一套课程计划,实际上早已行不通。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后,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各地、各校课程改革空前活跃。

在这个问题上,国外的一些做法可供我们借鉴。英国长期以来对中小学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国家、地方教育当局和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各有一定的权限。当然,从传统上看,在具体实行过程中,英国的中小学校特别是校长在课程管理上权限过大,这应该另当别论,同时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即使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以实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课程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法》之后,对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仍然坚持。年笔者随国家教委课题组对英国中小学课程情况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考察之后,曾向国家教委提出了专门报告,建议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十年后的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条。显然,这个决定是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同时也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这十年的进程说明,即使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政策或措施,要转化为现实,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可能是认识跟不上,因此行动滞后了;另一种情况可能是条件不成熟,需要时间准备。可见,正确把握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结果,一切从实际出发,并不是容易的事。俄罗斯近年来也一反过去中央统管课程的做法,赋予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领导机关以及学校以一定的课程管理权限。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对我国中小学特别是普通高中实行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做法,是可行的。

也就是说,在课程管理的权限上,以及课程开设的门类、年级、年限和课时上,中央、地方、学校各司其职。中央对必修课程和限定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包括科目和总课时及其标准,仍要统一管理,以体现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这也是中小学毕业生质量合格的基本保证。但与此同时,又给地方和学校留有充分余地,以便他们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弹性处理。地方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权遵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制订本地的中小学课程计划,有权对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提出实施方案。至于各种课程的具体安排,则学校有权根据中央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计划的规定,从实际出发作出决定,大力开发校本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校在实现国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办出各自的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

对于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含义要正确理解,它不仅要求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应当分级包括课程设置的门类、年级、年限和课时,更重要的是,下一级课程对上一级课程必须既坚决执行,又创造性地自主地开发。那种把三级课程机械地割裂开来的做法,那种把学校课程仅仅理解为活动课程和任选课程的做法,都是认识上的误区,是片面的,应当努力克服。

建立整体优化的四个结合的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既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又有利于每个学生发展个性,学有特长,各得其所。

为了使学校课程对实现学校培养目标产生最好的效应,使学生全面地和谐地发展,首先要保证学校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而达到整体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是系统论的重要定律之一。这里所说的整体,当然是指结构优化的整体。如果不是结构优化的整体,它充其量只能等于,甚至小于部分之和,严格地说,这样的所谓整体是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整体的。整体优化是系统论的重要原则。人们经常举这样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但是因为分子结构不同,因而它们的物质特性大相径庭。因排列组合的结构不同也即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和效果,这样的例子,不仅在自然界,而且在人类社会、在人脑的思维当中,比比皆是。学校课程对于培养人才所起的作用,不是单个学科的结果,也不是各门学科的作用机械相加的结果,而是各门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结果。因为由各门完美的学科构成的课程,并不一定是完美的课程。课程结构是一种系统。任何一种系统,它除了包括构成的部分即因素之外,还包括联系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种种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系统,是由各个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或者说是关系所构成的有机的整体。这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整∑部联

由此可见,每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即课程的横向联系,是课程结构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叶圣陶先生早在年代初任职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专员时,就论述过学校的课程问题。他说: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分立就无从指导,无从学习。但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每种课程往往偏于一个境界,如数学理化偏于逻辑的境界,历史地理偏于记认的境界,公民训练偏于道德的境界,等等。他认为,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②。由此可见,叶老已经提出了学校课程的完整性和整体性问题,也即结构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所谓结构,就是构成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及其结合方式、相互关系。

为了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人才,首要的问题是必须解决好整个教育系统的结构即教育结构问题。例如,就中等教育而言,从纵向上,要处理好中等教育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关系问题;从横向上,要处理好中等教育内部普通中学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和关系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结构特别是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课程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广义的课程结构,不仅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即宏观课程结构,而且包括课程的具体结构,即微观课程结构。前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这些课程,各种内容、各种类型、各种形态的课程的相互结合如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应,这就涉及课程计划的设计。后者要解决的问题是,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这就进一步涉及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订。狭义地说,我们通常把前者称为课程结构,而把后者称为学科结构或教材结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美国~年代的教育改革,只注意了某些课程的学科具体结构的革新,而没有致力于课程整体结构的改革,这是那次教育改革未能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页的图表示了教育结构、课程结构、学科结构这三者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教育结构再好,如果没有整体优化的课程加以配合,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无法实现。所谓课程改革,首先就是要解决好课程的整体结构问题。课程改革决不只是增加或减少几门课程的问题。

探讨学校课程结构,应是多角度、全方位的,而不是单一的;应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应是动态的,而不是僵硬的。对于中小学课程结构是否实现了整体优化,笔者认为其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做到了以下四个结合。

内容。德智体美与劳动、技术、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术课程与技术课程相结合,这是相得益彰的课程内容。德智体美劳,无论哪一种课程,从功能上讲,都要做到知识、能力、品德三大功能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种课程,都要达到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品德的目的,这是和谐完美的课程功能。

形态。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也就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学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这是取长补短的课程形态。

类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在选修课程中,必选课程又称限定性选修课程,或称选择性必修课程与任选课程相结合,这是动态平衡的课程类型。对于必选课程的归属,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把它归入选修课程见表,另一种把它归入必修课程见表。这是因为必选课程具有两重性。对一个学生来说,必选课程中的某些学科群组、某些科目是必修的,而另一些学科群组、另一些科目则是选修的。换句话说,必选课程的含义,一是必须选选一组或几组、选一定数目的课程或学分;二是可以选此也可以选彼。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不是主次关系,不是主从关系。选修课程不是必修课程的陪衬,更不是附庸。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同等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分流的实现,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小学课程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衔接 幼儿园 小学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25-02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相邻但又存在很大差异的学段,在教育形式、课程实施、儿童活动方式、生活作息制度和一日生活常规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例如,幼儿园是保教并重的机构,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灵活、自由、趣味性强,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而小学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形式,由国家统一计划、大纲、教材进行的系统教育,教学形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习活动中游戏色彩大幅度减弱。因此,入学初期不少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各种不适应,进而产生自信心不足、容易忘事、精神紧张、情绪不良、过度疲劳、厌恶学习等问题。搞好课程之间的衔接是实现教育衔接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确保儿童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必须做好幼儿园与小学课程衔接。

现实中,我国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中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不少幼儿园大班提前使用一年级数学教材,不仅为小学教师组织实施课程带来困难,还致使幼儿在入学初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同时,数学课程组织、实施方面形式单一,游戏化、多样化不够,有小学化倾向。幼儿园与小学教师间缺乏沟通,小学数学教师忽视儿童的学习心理变化,对数学课程的连续性、系统性考虑得较少。所以,如何有效地将幼儿在幼儿园与小学中获得的数学经验相互衔接,使儿童更好的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数学问题意识以及数学学习态度,成为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本文拟从课程的三方面视野来探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相关问题。

二、概念界定

既然要从课程视野来看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衔接,那么现在我们先来看几个重要的相关概念:

(一)课程的定义

课程的定义有多种: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等。

(二)课程衔接的涵义

衔接性为课程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水平和垂直两个向度,水平关系是课程内同时出现的各种因素的关联,垂直关系是指课、主题或学程的顺利安排。课程衔接即课程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课程的连续性,既包括水平向度又包括垂直向度。

(三)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是将幼儿园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两个阶段数学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从垂直向度来分析,就是要将两个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等联系起来考虑,把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数学课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作为小学数学课程编制的基础;从水平向度来分析,就是要以数学课程为统领,将幼儿园阶段的各领域课程和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有机地加以整合,体现课程的统整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现状及分析

(一)课程目标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它制约着课程设计的方向,规定着课程内容的构成和学习活动方式的性质,它体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目标衔接现状中发现,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不仅关注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对儿童情感态度、数学思考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标也较为重视。案例1可以反映这一点。

案例1:

某教师在黑板上贴了7朵花,用虚线框住两朵。他问:“谁来说说这幅图什么意思?”学生踊跃举手发言,一个学生回答:“原来有7朵花,去掉2朵,还剩5朵。算式是7-2=5。”教师说:“回答得很完整,你真能干!大家表扬他!”同学们拍手鼓励。然后,教师问学生:“你们怎么知道7-2=5?”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7-1=6,所以7-2=5。”“很好,他是这样算的,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算法?”有一个学生说:“7-2=5,是因为5+2=7。”“好,她是找加法这个好朋友来帮忙的,还有没有别的算法?”孩子们努力的思考并回答着。

案例评析:这位教师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考,解决问题,关注了学生运算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锻炼了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及时评价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衔接课程目标应针对两个阶段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将衔接的重点放在生活经验并在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获得事物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逐步形成初步的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儿童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发挥儿童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儿童体验交流、合作和分享的快乐;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运用具体的数和形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培养儿童运用已有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内容是课程的主体部分,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什么内容较适合这一时期儿童的学习。

从教材内容来看,幼小教材存在着数学知识重复,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部分儿童对知识失去了新鲜感,使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为教师组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课程内容的生成看,现在许多幼儿园大班教师和家长不是依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去制定教学目标,也不是依据数学知识本身内在的完整性、统一性和系统兴趣编排教学内容,而是凭主观意志或“拿来主义”去教学,使儿童的学习不系统、不连贯、造成儿童入学后学习的“夹生”状态。教师不仅没有围绕幼儿身边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选取数学课程内容,而且没有让幼儿从生活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如只会背“1+1=2”,而不知其中的意义)来体验数学的重要和趣味,很少引导儿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只是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

而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数学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儿童生活,从生活中抽取素材,让儿童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他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把一年级数学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围绕儿童周边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让儿童从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趣味。结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从生活中抽取直观生动的素材作为课程内容呈现给儿童,让儿童经历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的过程,从而建立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能力。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儿童主动建构、理解数学知识、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和进行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儿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衔接现状及分析

课程实施是把预想的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过程。

在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衔接的现状中,笔者经观察发现,幼儿园大班教师经常以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在玩中学习数学,寓教于乐,儿童很乐意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如幼儿园大班幼儿教师在教幼儿书写10以内的数字时,让他们先学会数字儿歌,幼儿学习起来很感兴趣,除了做游戏、编儿歌以外,幼儿园教师还采用实物操作、图卡练习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而小学教师认为,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时采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没有必要,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大,课堂时间有限,因此他们很少让学生做数学游戏。

教学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对于幼小衔接时期的儿童,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的思维仍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还应重视他们的抽象思维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实施必须从儿童实际出发,依据儿童思维发展的水平与特点,先从外部形式的活动开始,然后在操作过程中促进儿童思维活动的发展,让儿童由直接感知转化为表象,进而构建初步的数学概念。课程实施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游戏化。教师要注意直观性、趣味性,让儿童运用多种感官数学,重点要培养儿童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等初步逻辑思维。幼儿数学教学以游戏作为教学的手段,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构建初步的数概念,体验数学的价值与作用,让儿童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游戏中的简单问题,从而积累数学经验,巩固数学方法。平时要突出直观形象教学,动静结合,编排各类数学游戏,寓教于乐。把游戏贯穿到数学教学中,把抽象、枯燥的数学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是人生教育的根基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良好的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既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数学课程是幼儿园数学课程的自然拓展与深入,是在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建构应着眼于未来课程的全局,把儿童的发展置于终生教育的背景下考虑,以连续整体的眼光看待和规划儿童的发展,把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与人的终生教育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艾丽梅.浅议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6(05)

上一篇:监理安全教育范文 下一篇:绘画教学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