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6 04:41:19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人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特性所在,作为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从师的基本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

一、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误区

1.培养方案的误区

第一,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备的本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教育和管理学生等技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训练工程。而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学,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运用。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忽视和削弱师范性课程的状况,这导致了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太少,基本上还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老三门”课程外加教育实习。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2%左右,表现出严重的比例失调。

第二,目前高师院校尚未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完全纳人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得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能从时间、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得到根本的保证。无法达到规范化、实效化。而非正规的训练无法认真考核,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

第三,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分散在各系院开设,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统一规划,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很难得到系统的培养。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的了解,影响到指导师范生从师技能训练的质量。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这也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四,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却未走进高师的课堂,培养的高师生不能适应中小学新课改的需要。造成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高师生教师职业“适应期”的延长。

综上所述,高师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并没有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得到高度的重视,是目前高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示范性教学缺失,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每一堂教学都应有强烈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高师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高师院校各科教师对学生示范教学的意识薄弱,他们认为那是教学法老师的事情,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唯一的较为正规、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其中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说课、评课、教育实习等内容,而这些教育实习的内容大都在大四才开始安排,且只有8周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上课的学时不到8节,实际锻炼的机会太少。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达到强化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匆匆走完这一过程,势必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3.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考核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院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系等部门应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课堂教学与课外开展的技能训练、各种比赛应结合起来,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训练内容上来说,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训练链。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重视课程课堂教学,忽略课后技能的训练活动。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比较规范以外,对于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比较随意。

二、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1.构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师范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环境。必须尽快把高师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明确地作为任务和指标纳人学校各部门和各学科之中,要求各方面都来关心,给职业技能训练创造宏观的环境条件。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等教育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有计划、分阶段地纳人整个课程结构中,并要突出加强学科教学论这一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建设。

要整合高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增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紧贴基础课程改革实际的新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增设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要打破过去“老三门”的设置框架,分化设置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砚类进行设置。从直接相关的范畴来看,高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连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要改变那种各科“自我完善”、脱离教学实际的被动状况,实行学科间的交流交叉、相互渗透制约,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这也应当成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整体改革的方向。

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人曾说过师范院校要“两代师表一起抓”。学校最大的财富就是师资力量,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师范教育氛围,起到示范和熏陶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富有艺术性地讲课以及所展现的扎实基本功,不仅令学生佩服,往往也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2.强化师范性特色,突出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养

学校应结合教育专业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强化高师生对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立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有适宜的训练实施计划和具体的训练规范和考核标准,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是高师生技能训练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教育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仅通过坐在教室读教育理论著作来领悟教育科学其效果较差。高师应把面向中小学、深入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时间延长为半年,半年的教育实践时间就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教育改革、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提供了机会。教育实践能使高师生在与中小学的接触中体会青少年心理,认识教育对象;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提高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在与领导的交往中学习学校管理,领会教育法规政策;提高从教能力;在实地的教育调查中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培养能力型、创新型的高师生。

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育教学实习真正落在实处

教育教学实习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要真正充分地发挥起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作用。要强化教育实习的质量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备课钻研教材、写教案、试讲的训练不要停留在表面的操作上。实习时间最好能延长到一个学期的时间。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目前,高师毕业生教师职业技能欠缺,新课改对师资素质的高要求与高师毕业生质量规格间形成一定的反差,导致高师毕业生时教师职业的“适应期”延长,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慎重研究,锐意改造。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人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特性所在,作为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从师的基本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

一、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误区

1.培养方案的误区

第一,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备的本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教育和管理学生等技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训练工程。而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学,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运用。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忽视和削弱师范性课程的状况,这导致了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太少,基本上还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老三门”课程外加教育实习。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2%左右,表现出严重的比例失调。

第二,目前高师院校尚未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完全纳人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得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能从时间、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得到根本的保证。无法达到规范化、实效化。而非正规的训练无法认真考核,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

第三,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分散在各系院开设,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统一规划,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很难得到系统的培养。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的了解,影响到指导师范生从师技能训练的质量。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这也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四,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却未走进高师的课堂,培养的高师生不能适应中小学新课改的需要。造成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高师生教师职业“适应期”的延长。

综上所述,高师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并没有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得到高度的重视,是目前高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示范性教学缺失,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每一堂教学都应有强烈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高师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高师院校各科教师对学生示范教学的意识薄弱,他们认为那是教学法老师的事情,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唯一的较为正规、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其中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说课、评课、教育实习等内容,而这些教育实习的内容大都在大四才开始安排,且只有8周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上课的学时不到8节,实际锻炼的机会太少。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达到强化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匆匆走完这一过程,势必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3.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考核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院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系等部门应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课堂教学与课外开展的技能训练、各种比赛应结合起来,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训练内容上来说,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训练链。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重视课程课堂教学,忽略课后技能的训练活动。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比较规范以外,对于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比较随意。

二、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1.构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师范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环境。必须尽快把高师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明确地作为任务和指标纳人学校各部门和各学科之中,要求各方面都来关心,给职业技能训练创造宏观的环境条件。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等教育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有计划、分阶段地纳人整个课程结构中,并要突出加强学科教学论这一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建设。

要整合高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增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紧贴基础课程改革实际的新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增设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要打破过去“老三门”的设置框架,分化设置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砚类进行设置。从直接相关的范畴来看,高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连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要改变那种各科“自我完善”、脱离教学实际的被动状况,实行学科间的交流交叉、相互渗透制约,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这也应当成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整体改革的方向。

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人曾说过师范院校要“两代师表一起抓”。学校最大的财富就是师资力量,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师范教育氛围,起到示范和熏陶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富有艺术性地讲课以及所展现的扎实基本功,不仅令学生佩服,往往也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2.强化师范性特色,突出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养

学校应结合教育专业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强化高师生对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立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有适宜的训练实施计划和具体的训练规范和考核标准,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是高师生技能训练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教育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仅通过坐在教室读教育理论著作来领悟教育科学其效果较差。高师应把面向中小学、深入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时间延长为半年,半年的教育实践时间就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教育改革、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提供了机会。教育实践能使高师生在与中小学的接触中体会青少年心理,认识教育对象;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提高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在与领导的交往中学习学校管理,领会教育法规政策;提高从教能力;在实地的教育调查中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培养能力型、创新型的高师生。

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育教学实习真正落在实处

教育教学实习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要真正充分地发挥起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作用。要强化教育实习的质量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备课钻研教材、写教案、试讲的训练不要停留在表面的操作上。实习时间最好能延长到一个学期的时间。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人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师范性是高师教育的特性所在,作为体现师范性标志之一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高师院校的毕业生缺乏从师的基本技能,不能很好地适应中小学教育,师范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要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对高质量教师的需求。

一、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误区

1.培养方案的误区

第一,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指运用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必备的本领。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钻研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教学、口头语言表达、书面语言表达、教育和管理学生等技能。这是一个系统的培养训练工程。而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学,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运用。师范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在相当程度上存在忽视和削弱师范性课程的状况,这导致了涉及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太少,基本上还是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老三门”课程外加教育实习。课时仅占总课时的12%左右,表现出严重的比例失调。

第二,目前高师院校尚未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完全纳人高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之中,使得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不能从时间、师资、教材、教学设备等方面得到根本的保证。无法达到规范化、实效化。而非正规的训练无法认真考核,达不到预期的培养训练的效果。

第三,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分散在各系院开设,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统一规划,高师生的职业技能很难得到系统的培养。高师教育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尤其是缺乏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的了解,影响到指导师范生从师技能训练的质量。教育实习的指导工作,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这也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第四,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却未走进高师的课堂,培养的高师生不能适应中小学新课改的需要。造成师范院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高师生教师职业“适应期”的延长。

综上所述,高师生的教学职业技能并没有在学校的培养方案中得到高度的重视,是目前高师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2.示范性教学缺失,对实践环节重视不够

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每一堂教学都应有强烈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高师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高师院校各科教师对学生示范教学的意识薄弱,他们认为那是教学法老师的事情,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也是唯一的较为正规、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的实践机会,其中包括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说课、评课、教育实习等内容,而这些教育实习的内容大都在大四才开始安排,且只有8周时间,时间短,任务重。学生实际在教育教学实习过程中上课的学时不到8节,实际锻炼的机会太少。如此短的时间要完成全方位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等实习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很难达到强化高师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匆匆走完这一过程,势必影响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3.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考核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师院校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各系等部门应该各司其责,齐抓共管。课堂教学与课外开展的技能训练、各种比赛应结合起来,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训练内容上来说,应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形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的训练链。而实际情况是,各部门重视课程课堂教学,忽略课后技能的训练活动。除了普通话水平测试考核比较规范以外,对于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比较随意。

二、加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1.构建高师生职业技能培养体系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不是孤立的教学环节,而是师范教育教学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高师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环境。必须尽快把高师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明确地作为任务和指标纳人学校各部门和各学科之中,要求各方面都来关心,给职业技能训练创造宏观的环境条件。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中等教育提供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师资,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必须把教师教育类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特色课程,有计划、分阶段地纳人整个课程结构中,并要突出加强学科教学论这一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建设。

要整合高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增设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紧贴基础课程改革实际的新课程,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在考虑课程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继承性的同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做出迅速反应。在考虑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小型化、专题化、案例化、即时性的课程内容,保证信息的强度、浓度和时效性。如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外教育专题、教育社会学专题、管理学专题;微格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件制作、演讲与口才、名师个案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等。增设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和研究,突出师范性,达到促进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之目的。

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要打破过去“老三门”的设置框架,分化设置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分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砚类进行设置。从直接相关的范畴来看,高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

连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要改变那种各科“自我完善”、脱离教学实际的被动状况,实行学科间的交流交叉、相互渗透制约,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这也应当成为高师教育类课程整体改革的方向。

各科教师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有人曾说过师范院校要“两代师表一起抓”。学校最大的财富就是师资力量,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师范教育氛围,起到示范和熏陶的作用。教师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富有艺术性地讲课以及所展现的扎实基本功,不仅令学生佩服,往往也会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对学生的正面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高师院校各科教师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2.强化师范性特色,突出教师教育职业技能培养

学校应结合教育专业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强化高师生对教师职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立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中心,有适宜的训练实施计划和具体的训练规范和考核标准,使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训练,这是高师生技能训练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

教育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仅通过坐在教室读教育理论著作来领悟教育科学其效果较差。高师应把面向中小学、深入中小学第一线的教育实践时间延长为半年,半年的教育实践时间就为高师生更多地感悟教育改革、感悟课堂教学、感悟教育对象提供了机会。教育实践能使高师生在与中小学的接触中体会青少年心理,认识教育对象;在与优秀教师的交流中提高素质,巩固专业思想;在与领导的交往中学习学校管理,领会教育法规政策;提高从教能力;在实地的教育调查中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培养能力型、创新型的高师生。

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教育教学实习真正落在实处

教育教学实习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要真正充分地发挥起培养学生从教技能的作用。要强化教育实习的质量管理,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备课钻研教材、写教案、试讲的训练不要停留在表面的操作上。实习时间最好能延长到一个学期的时间。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考试招生 问题 对策

一、江西高校考试招生的现状分析

随着高考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的考试招生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江西高校在全国范围的招生中面临很大的压力,全国高校招考办公室给我们江西省的计划招生人数也严加限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江西高校绝大部分都进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的本意是为一些高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名额招生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各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现象,不能从制度上保证考试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存在严重的地区歧视,高校把眼睛都放在了经济发达地区,重点中学,而江西正好不在此范围内,无疑中政策也给学生这样的误导,“上重点大学一定要上重点中学”。由此可见,江西高校考试招生的问题明显。

二、江西高校考试招生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

1、唯分数论

近几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过分强调学生的分数,当然这也是中国大的教育背景影响使然,学生的分数越高就“好学生”,就可以进入一本、名牌大学就读,就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找个“好工作”,老师和家长这样认为学生肯定也这样想,最后这些在中国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优等生成了中国教育的败笔。事实上,211大学出来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职院校的学生实习期就有5000多的工资,这也证明了分数的高低与能力无关,最多只能证明学习能力强,而与国外的考试相比,他们更注重学生全方面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2、一考定终身

自从1977年教育部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每年考试成为中国学子必经之路和必过难关,上线和落榜,演绎人间无数悲喜剧;一考决定了被考人今后生活和事业发展轨迹,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一考定终身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近年来问题学生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最后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无疑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表示现在的试题难度多变,很多课程的学习要依靠平时的积累,一次考试并不能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有实力的同学发挥失常分数低,实力一般的同学心态好超常发挥,由此可见,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急需改进。

3、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

由于区域、城乡入学机会的差距,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学生考一个重点大学要考试的分数要比北京、上海的考生高几十甚至上百分,当大城市的孩子在玩橄榄球的时候,江西的孩子在埋头苦读;当北京的高中生在接受素质教育的时候,江西的考生在进行高考宣誓;中小学教育更是如此,作为家长,中国有提供九年义务教育,你完全可以接受国家这个大大的惠民政策,可是国家又规定年龄没到6周岁不可以入学,即使只差几天也不可以,家长没有办法,为了让孩子早点入学选择私立小学,与此同时,近年提出的小升初的政策又规定,孩子户口在哪,小学就在哪读,中学只能就近入学,但很多家长还是想选择教学质量好点的中学,由此中小学教育的择校现象突出。

三、对江西考试招生提出的几点建议:

1、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2、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3、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4、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逐步减少特长招生,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5篇

师范生免费教育事关广大师范生的权益,事关教师教育改革的大局,事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职能,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为此,应当科学界定、理顺政府、学校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做好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制度设计奠定基础。

一、师范生免费教育中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师范生免费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主体是政府和师范生,两者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服务协议实际上是一种民事合同。其特点主要如下。

1.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长期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如果把教师培养看做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和全面提升将是一个缓慢的自发过程。国家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机制来调控教师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有利于保障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2.学生选择的自愿性

任何符合规定条件的考生,都可以依照本人意愿,报考试点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大家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

3.师范生权利与义务的相对平衡

作为民事协议,师范生的权利与义务应是大致对等的。当前,大家非常关心师范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据中国教育新闻网2007年5月14日的调查,参与调查的257人中40.47%的网民关心“就业去向有什么规定”,“如何报考、录取”(19.46%)、“其他师范大学什么时间能享受这一政策”(26.85%),关注“免费的力度有多大”的仅有13.23%。这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对师范生的权利与义务及其机会成本的权衡。

4.师范大学将与政府形成授权委托关系

试点师范大学作为独立法人,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规定的办学自。同时,试点师范大学作为公立大学,具体承担对师范生的培养和部分管理等任务。试点师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应是授权委托关系。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定协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履约管理,并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

二、政府要承担主要责任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政府除了为师范院校招生、培养和教师教育创新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外,还应为师范生的出路和发展予以切实保障,这也是政府在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制度设计的重点。

政府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加强信息沟通。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当科学规划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师范大学提供师范生的数量、质量以及学科专业等方面的需求信息和标准。要加大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高中优秀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为师范生免费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政府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中央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收学费、住宿费,并补贴生活费。政府要加大对师范大学的支持力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以及“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等要进一步向师范大学倾斜。政府也可以考虑建立“教师教育基金”,基金不仅包括财政拨款,还可以对社会捐赠开放,以吸引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投入师范生免费教育和继续教育领域。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基层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依法保障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对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建立专项补助津贴。

政府要加强对师范生在服务期的管理、监督和服务期后的专业发展等工作。在当前实施师范生服务期制度,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人事、编制、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做好毕业师范生的接受和调配、管理、监督等工作;师范生所服务的中小学负责师范生的教学评估和考核等工作。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省级政府可建立专项周转编制;在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进修、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政府要加大对师范大学改革的支持力度,作好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师范生免费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确保高素质中小学教师的供给,关键在于师范大学的改革和教师教育体制、模式的创新。近年来,一些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和优势的师范大学,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选择,或通过扩大非师范专业的招生比例,或通过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并轨招生,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突破传统师范大学的原有人才培养体制。师范大学的发展方向也在日趋综合化,为在综合化平台上培养高素质教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师范大学的改革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师范大学实现转型的根本标志,不在于学科是否齐全,而在于建立起教师教育新的范式,将专业教育与教师养成相剥离,实现学士后的教师教育,即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化,从而完成传统高师深层结构的真正转换。战略转型顺乎潮流,应乎人心,不可逆转。国家要明确师范大学的发展方向,从政策、体制上支持师范大学实现战略转型,这既是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战略举措,也是应对大规模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必然选择。

三、师范大学要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师范大学要把好师范生入口关。招生方案的设计是关键点,既涉及师范生生源质量的问题,也有师范生招收数量的问题,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矛盾。在招生上应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方案是在师范生、非师范生并轨招生的基础上进行二次选择,录取后享受免费师范生政策的优惠条件。另一个方案是将师范生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各省市自治区或部分省市自治区。目前,实行自主招生和直接录取相结合的方式,较为妥当和切实可行。在2007年招生来源计划中,北京师范大学面向内蒙古、陕西、山西、新疆等14个省(自治区)直接招收师范生350多名,在其他省、直辖市则坚持师范生、非师范生并轨招生,录取后一年内由学生自主选择读免费师范专业。

师范大学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优化培养环节。在师范大学已经推进战略转型的情况下,师范生的培养已不可能再按照传统师范大学的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养成混合培养的体制和模式进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受传统结构、体制的束缚,师范大学的战略转型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在各专业学院并存,教师教育资源分散,本应承担教师养成任务的教育学院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这不符合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趋势。因此,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师范大学必须建立起教师教育新的范式,将专业教育与教师养成相剥离,实现学士后的教师教育,即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化。“十一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将整合教育学科资源,实现制度创新,成立教育学部,推动教师培养重心上移;将推进“4+X”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升教师教育层次,形成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争取将“4+2”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移到体制内,面向全国高校招生,实现学士后教师教育。同时,进一步发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尝试培养教育博士,最终形成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在内的多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培养体系。应对师范生免费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将实施以下几种教师教育模式:主修师范专业模式,也就是免费师范教育模式;辅修师范专业,包括选修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或攻读双学位;“4+2”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即非师范生在第三学年下学期经申请并通过考核,在完成第四年专业学习后,进入教育专业硕士阶段学习2年,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师范大学要构建精品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当前,教师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比较突出。师范大学要面向新世纪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农村的教育实际,加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力度,重点支持农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延长教育实习时间。北京师范大学将依托现有的20多所附属或实验学校,再积极创办一批附属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在全国建立一大批基础教育研究和实践基地;实行导师制,由本校教师和中小学优秀教师组成导师组,指导师范生的学习、教育实习与研究。选拔一批优秀免费师范生,进入励耘优秀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海外(境外)学习计划,选拔优秀免费师范生到海外(境外)学习或见习,拓展国际教育教学新视野。

师范大学要积极引导师范生服务中小学教育,积极辅导毕业生,畅通就业及继续教育、国际化等渠道。要加强师范生的师德和就业观教育,成立师范生指导委员会或拓展就业指导部门的功能,做好毕业生的跟踪、工作指导和服务、服务期满后的发展等工作,尤其是重点做好师范生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持续发展的系统设计。为此,建议解除对应届本科师范毕业生报考教育硕士、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限制,改革目前教育硕士的选拔、培养方式和学籍、学位管理方式,允许师范大学面向全国中小学在职教师自行组织考试和录取。

四、师范生的权利和义务

师范生在入学阶段主要承担的义务就是要与师范院校签订服务协议,承诺毕业后履行服务义务,服务中小学教育10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师范生毕业时一般回生源所在中小学任教。毕业时未落实教师岗位的免费教育师范生,由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中途退出师范专业、未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安排或其他情况不愿履行协议内容时,应该退还所享受的国家资助经费的本息,并交纳资助经费50%的违约金。退还资助经费的方式也可以借鉴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

师范生在学期间享受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所读高校规定的有关学生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除享受免收学费、住宿费和补贴生活费、实习补贴优惠外,师范生还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国家奖学金和高校设立的奖学金的权利。师范生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享有选择不同模式的教师培养模式的权利。

师范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学校规定的科目,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巩固专业思想,自觉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规范。

师范生有要求政府落实教师岗位和深造的权利。对于任教服务期满、愿意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师范毕业生,政府部门要落实相应的教师岗位;到农村任教的免费教育师范毕业生在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时给予优惠政策;师范毕业生因身患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及时到基层服务时,可以申请服务暂缓,暂缓期不得超过两年。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6篇

从新中国成立到二十世纪末,我国的师范教育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免收学费,发放各种补贴等等。特别是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国家对于教育投入的增加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教师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院校,使得录取线居高不下,“师范热”持续升温。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很多学校的师范专业开始由不收费转为收取标准不一的学费和其他费用,这就使国家对师范专业的优惠政策得不到体现,师范专业的优越性在逐渐地丧失。最近几年,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大中城市对高校毕业生需求的逐步减少,众多本科生、硕士生不能从事适合所学专业的工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由于众多的社会原因,大批的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经济落后地区工作,基层教育机构人才缺乏,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急需大量的专业教师。据资料统计,仅广东一个省就缺3.8万名教师,而且教师的总数目前还在下降,高校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也在下降,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制度上保证农村教育的师资需求。为此国务院在2007年5月出台了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提出从2007年秋学期起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中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其主要的精神是: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交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之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在这个办法中国家明确地规定了免费师范生享受的优惠待遇和所应承担的义务。这是一个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的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可以激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热爱教育事业,做终身的教育工作者,而且可以长期地充分保证基础教育师资来源。

这一办法的实施对于师范院校来说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良好机遇,对于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机遇和挑战并存,免费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师范院校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完善教育教学体系,而音乐教师教育又由于自身专业的特点,更要依据基层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条件和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方案。

本文将从几个层面对于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如何应对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及如何认识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培养目标――专业方向的定位

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和指令性,它不同于我们过去制定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免费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之后必须到基层中小学任教,而且要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且从教应在十年以上。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必须是能在最基层的中小学工作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

在2005年颁发的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指导方案》中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培养规格中要求:学生应系统地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能够胜任音乐课堂教学、指导课外艺术活动,具有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具有现代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

教育部的指导方案是我们制定免费师范教育培养方案的指导性原则,我们应在此基础上更加明确免费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可否这样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地掌握从事学校音乐教育所必备的音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能够从事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的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

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途径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手段和工具,在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必须考虑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和限制。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年,随之同步的课程改革也获得极大的收效。特别是教育部《普通高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出台后对于高师音乐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起到规范和整合的作用。但是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机制要求我们必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应在充分考虑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前提下,立足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构建一个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也不同于普通师范音乐教育的免费师范教育课程体系。

免费师范生的课程建设我们提出这样一个理念:依据培养目标和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以现有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尽量减少开课数量,精炼教学内容,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融汇,着重培养学生从教能力。

由于免费师范教育就是培养基础音乐教育的师资,所以我们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依照我国现阶段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课程设置要少而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训练教学技能,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深入到基础教育的一线学习体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课程开设过多,学生负担太重,没有独立的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我们来看一下国外大学的情况。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要求本科生在四年内修完128学分,32门课程。其中16门专业课,8门选修课,8门核心课程。①而我们现在音乐学师范专业要求本科生四年要修完150学分,比世界著名大学还多出四分之一。这对于我们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精神很不利。在免费师范生的课程总体设计中可否压缩总学分,减少课程门数,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目前我国大学的有些课程越教越专,越教越窄,越教越细,过分地强调专业性。这对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十分不利。我们应对现有课程进行认真的筛选,有些课程可能在音乐学学科中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知识结构中并不占重要地位的专业课程,宁可舍弃。我们来看一下俄罗斯的《国家教育标准条例》,其中规定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开设如下课程:音乐教育史、音乐教育教学方法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外国音乐史、俄罗斯音乐史、民间音乐创作、视唱练耳、和声、复调、乐器主修、合唱理论与合唱改编。此外还开设音乐基本理论、艺术指导、合唱教学及乐团合唱实践、乐器选修等课程。②他们的课程设置充分地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点,结构科学合理,内容简洁明晰,值得我们在制定免费师范生培养方案时认真借鉴。免费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既不同于音乐学专业,也不同于普通的师范专业,课程内容应更加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可否在声乐课中增加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歌曲演唱,训练范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还须要掌握多种声乐演唱形式的排练方法;钢琴课重点训练学生伴奏能力,增设手风琴和电子琴的教学内容;视唱练耳中增加如何训练儿童的音准和提高看谱即唱的能力;合唱课中增设合唱队排练的内容;在众多的理论课中除了使学生掌握知识之外还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唱、能弹、能教、能组织各种活动的全能人才。

总理在今年教师节接见会上提出:“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多注重认知,而认知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内容。”温总理的这番话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提出了方向,也应是我们制定免费师范教育培养方案的指导方针。

管理机制――培养目标实施的保障

我们必须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来保证教师培养目标的实施。首先应增加学生接触基础音乐教育实践的时间。教育部在《实施办法》中提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使学生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国外有许多大学在这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如英国在一年的基础师范教育课程中,要求学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留在学院本部,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三所不同的学校参与实习教学。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让免费生在就读期间尽量多地接触中小学教学实践,可否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采用3+1的模式,既,前三年把所有课程基本学完,第四年专门从事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每学年都应到中小学去见习,还可以聘请工作在基层的中小学教师作为兼职教师给学生讲课,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所在地举办的和基础音乐教育有关的活动,如教师培训,教师技能比赛等等。

改革现行的选修或主修制,过去各院校大都在大三学年实行选修或主修一门专业,在免费师范生中应取消这种做法。免费师范教育和普通师范教育不同,普通师范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有多种选择,而免费师范生将来一定要去基层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对他们来说不一定要有多高超的专业技巧,而需要具备全面的音乐教学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而把一门专业技能作为主修的方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难以树立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决心。

学生培养目标的变化也要求我们招生专业考试的方法与其相配套。应适当调整考试科目和内容,在免费师范生的招生专业加试中不设主科与副科,在声乐考试内容中增加自弹自唱;在钢琴考试内容中增加即兴伴奏;在视唱练耳考试中增加看谱唱词的内容。还可增设特长加试,专业不限,内容包括各种乐器演奏、舞蹈、指挥、表演等等,综合考察学生音乐潜质,提倡一专多能。我们可以借助高考的指挥棒,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的音乐专业学习中就开始接触和教师教学基本功相关的训练。

研究生培养――新的挑战

《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这项政策给我们的研究生招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我们过去研究生招生来源主渠道是本校的本科毕业生,从2008年并轨之后所有师范专业的学生都是免费生,按国家规定都不能报考音乐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生生源成了问题。没有充足的优质的生源,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我们应开辟新的研究生招生渠道,开通非免费师范生报考渠道以及吸引外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

利国兴邦――对免费师范教育的认识

国家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其目的是进一步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使教育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在部属师范大学率先实行免费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和影响,可以最大程度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并推动教育创新特别是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今后国家还准备将把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作为评价师范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对在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部属师范大学给予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这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历史的机遇,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做好试点工作,特别是在音乐教师培养方面探索新的模式,做出我们的贡献。

本世纪中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年内即将完成,这一纲要将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将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我们将又一次面临教育改革的大潮,让我们以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为契机,做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开拓者而不辱使命。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8年。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2007]34号。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育部办公厅,2006年。

[4]格雷厄姆•维尔奇《从研究视角看音乐师范教育的境遇与面临的挑战》,音乐教育北京国际论坛论文集,2006年。

[5]周海涛《大学课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6]孙晓婕《俄罗斯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体系》,《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第1期。

①周海涛《大学课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②孙晓婕《俄罗斯音乐教师的教育培养体系》,《中国音乐教育》2008年第1期,第37页。

③格雷厄姆•维尔奇《从研究视角看音乐师范教育的境遇与挑战》2006音乐教育北京国际论坛论文集,第100页。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learning,PBL),是以项目为对象,将学生分组,然后各组学生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项目,教师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

1项目教学起源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16世纪末期的欧洲,是由意大利建筑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的设计教堂、纪念碑、宫殿等建筑的“竞赛”演变而来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改进,到1763年,项目教学观念正式成为学院派的教学方法。1765-1880年,项目教学法成为常规的教学方法,并且由欧洲传入美国,从最初的仅在建筑学中应用发展到在工程学中广泛应用,从而掀起了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次发展浪潮。1880-1915年间,项目教学法在手工培训、工艺美术等学校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学校中,学生必须完成“毕业项目”,并且获得学校教师的认可才可以拿到毕业证书。1915-1965年,美国的教育家Kilpatrick发表了题为《项目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论文,重新定义了项目教学法,引发了世界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掀起了第二次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浪潮。1965年以后,项目教学法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家凯兹与查德撰写了题为《启迪孩童的心智:项目教学法》的专著,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儿童教育领域,掀开了项目教学法第三次研究的浪潮的序幕。在这一时期,项目教学法逐渐完善,成为了一种重要教育模式,并成为一种探究式学习形式被大力推广,其学习理念从大学教育推广到中小学教育。

2项目教学法在国内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比较晚,到本世纪初才开始研究,但是发展及其迅速。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却有很多优点。下面我们以乙醇生产工艺设计为例来讨论项目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发酵法生产乙醇工艺一般包括原料粉碎,糊化,糖化,发酵,蒸馏五个主要工段,我们将每班30个学生分成A~E5组,每个组拿到的设计任务都不相同,比如A组设计以木薯为原料年产10000吨乙醇的工艺,B组设计以玉米为原料年产8000吨乙醇的工艺。每组6名学生,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方案,任务分工,把握工作进度,定期汇报等工作。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按工段分工或按单元操作分工,组长组织组员列出完成本项目所需的所有工作,尽可能列的详细,周全,然后提出任务分配方案供大家讨论,根据组员意见做适当修正,最终确定任务方案,如果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预算外任务,组长负责合理的安排下去。这样的过程可以锻炼组长的领导组织能力,锻炼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在意见不一致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为了分工清晰,学生会选择按工段分配任务,五名学生各负责一个工段,组长负责辅助工段及各个工段直接的衔接工作,鉴于蒸馏工段任务量比较重,一般组长会帮忙做一部分辅助设计工作,比如再沸器,冷凝器的设计选型等。任务分配完毕以后,每个学生花费1天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任务提出设计方案,以及一些自己没法解决或把握不准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第二天开工前组长组织讨论各个工段的设计方案,组员积极参与讨论,找出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有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找老师讨论。经过论证,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后与指导教师讨论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从第三天开始进入常规设计工作状态,按计划2周的课程设计通常有7天处于常规设计工作状态。在这期间,每天开工前组长要组织半小时的开工会,每天工作结束前1小时各组组长向指导老师做当天的工作汇报。开工会时讨论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及头一天遇到的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开工会结束后各成员进入工作状态,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查资料文献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则自由找人讨论,可以找本组成员也可以找其他组成员讨论。到收工前1.5小时仍然没解决的问题组长汇总,在向指导导师做当天组内工作进展报告时提出来。每天设计工作结束后各组组员需要向组长做一个工作进展报告,汇报当天自己所做的工作,包括设计方案,工作进度,遇到的问题,需要提供的帮助等。之后,各组组长需要向指导老师做一个工作报告,汇报整个组的工作进展,那些工作正按计划进行,那些工作已经提前完成,哪些工作遇到问题比预期需要多花费多少时间,明天准备做哪些工作,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等。课程设计的最后一天,各组需要整理计算书、图纸、工艺方案,然后总结本次设计所用到的知识如塔板计算理论,哪些设计理念如精馏塔选型时要综合考虑效率、成本和技术实现难度等问题,秉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对精馏塔选型。最后,各组组长要向指导老师做这两周实习的工作汇报,包括设计成果,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值借鉴推广的处理问题的方案等。

3结束语

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义,以便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同时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利用,融会贯通,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进同学间感情。因每个同学的任务都不同,必须独立完成,所以能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非常适宜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作者:张建峰 朱学军 梁静 张洁婧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白顺芳,唐梁兵.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9(12):51.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13

0 引言

项目教学法 (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是以项目为对象,将学生分组,然后各组学生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项目,教师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

1 项目教学起源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16世纪末期的欧洲,是由意大利建筑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的设计教堂、纪念碑、宫殿等 建筑的“竞赛”演变而来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改进,到1763年,项目教学观念正式成为学院派的教学方法。1765-1880 年,项目教学法成为常规的教学方法,并且由欧洲传入美国,从最初的仅在建筑学中应用发展到在工程学中广泛应用,从而掀起了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次发展浪潮。1880-1915 年间,项目教学法在手工培训、工艺美术等学校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学校中,学生必须完成“毕业项目”,并且获得学校教师的认可才可以拿到毕业证书。1915-1965 年,美国的教育家 Kilpatrick 发表了题为《项目教学法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的活动的应用》论文,重新定义了项目教学法,引发了世界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掀起了第二次项目教学法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浪潮。1965 年以后,项目教学法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教育家凯兹与查德撰写了题为《启迪孩童的心智:项目教学法》的专著,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儿童教育领域,掀开了项目教学法第三次研究的浪潮的序幕。在这一时期,项目教学法逐渐完善,成为了一种重要教育模式,并成为一种探究式学习形式被大力推广,其学习理念从大学教育推广到中小学教育。

2 项目教学法在国内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广泛应用的时间比较晚,到本世纪初才开始研究,但是发展及其迅速。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却有很多优点。下面我们以乙醇生产工艺设计为例来讨论项目教学法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发酵法生产乙醇工艺一般包括原料粉碎,糊化,糖化,发酵,蒸馏五个主要工段,我们将每班30个学生分成A~E 5组,每个组拿到的设计任务都不相同,比如A组设计以木薯为原料年产10000吨乙醇的工艺,B组设计以玉米为原料年产8000吨乙醇的工艺。每组6名学生,选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负责组织学生讨论方案,任务分工,把握工作进度,定期汇报等工作。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按工段分工或按单元操作分工,组长组织组员列出完成本项目所需的所有工作,尽可能列的详细,周全,然后提出任务分配方案供大家讨论,根据组员意见做适当修正,最终确定任务方案,如果项目进行过程中出现预算外任务,组长负责合理的安排下去。这样的过程可以锻炼组长的领导组织能力,锻炼团队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在意见不一致时处理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为了分工清晰,学生会选择按工段分配任务,五名学生各负责一个工段,组长负责辅助工段及各个工段直接的衔接工作,鉴于蒸馏工段任务量比^重,一般组长会帮忙做一部分辅助设计工作,比如再沸器,冷凝器的设计选型等。

任务分配完毕以后,每个学生花费1天的时间根据自己的任务提出设计方案,以及一些自己没法解决或把握不准的问题,准备小组讨论。第二天开工前组长组织讨论各个工段的设计方案,组员积极参与讨论,找出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并讨论提出解决方案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向。如果有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找老师讨论。经过论证,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后与指导教师讨论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从第三天开始进入常规设计工作状态,按计划2周的课程设计通常有7天处于常规设计工作状态。在这期间,每天开工前组长要组织半小时的开工会,每天工作结束前1小时各组组长向指导老师做当天的工作汇报。开工会时讨论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及头一天遇到的还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开工会结束后各成员进入工作状态,遇到问题首先自己查资料文献去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则自由找人讨论,可以找本组成员也可以找其他组成员讨论。到收工前1.5小时仍然没解决的问题组长汇总,在向指导导师做当天组内工作进展报告时提出来。每天设计工作结束后各组组员需要向组长做一个工作进展报告,汇报当天自己所做的工作,包括设计方案,工作进度,遇到的问题,需要提供的帮助等。之后,各组组长需要向指导老师做一个工作报告,汇报整个组的工作进展,那些工作正按计划进行,那些工作已经提前完成,哪些工作遇到问题比预期需要多花费多少时间,明天准备做哪些工作,有哪些问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等。课程设计的最后一天,各组需要整理计算书、图纸、工艺方案,然后总结本次设计所用到的知识如塔板计算理论,哪些设计理念如精馏塔选型时要综合考虑效率、成本和技术实现难度等问题,秉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对精馏塔选型。最后,各组组长要向指导老师做这两周实习的工作汇报,包括设计成果,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值借鉴推广的处理问题的方案等。

3 结束语

以项目制的方式进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义,以便毕业后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同时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利用,融会贯通,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增进同学间感情。因每个同学的任务都不同,必须独立完成,所以能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非常适宜用于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白顺芳,唐梁兵.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2009(12):51.

[2]孔婷.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J].扬州大学学报,2015(01):22.

作者简介:张建峰(1973-),男,吉林舒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质与分离工程,工业微生物应用。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民国;乡村职业教育;乡村工作;影响;作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9-0092-05

民国时期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文章以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为个案,意在抛砖引玉,展现其乡村工作场景,介绍其职业教育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并为当今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一、民国乡村师范学校的办学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日益疯狂,封建势力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严重。当地官兵土匪对农民的不断欺诈使广大农民的生活变得日益窘迫,农村变得越来越贫困。当时受到西方先进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充分意识到中国最贫困的地方是广大乡村,要想实现国家的救亡图存与富强就必须先改造贫困的乡村生活,要改造乡村生活就需要进行乡村建设,而乡村建设应以乡村教育为始端,通过乡村教育减少农村的文盲率,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进而改变其传统腐朽的思想观念。很多知识分子为了乡村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很多试验,如:萧山东乡教育会从贫困子女的教育入手,后扩展到周边各个学校,徐公桥农村改进实验区的试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村服务部的实验区;后如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促进会首先从该地的平民教育入学,后涉及到农村的其他事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设立[1]等,虽然各个团体组织建设时间与出发点不同,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乡村的建设和发展。

浙江省的萧山湘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保存着许多历史遗址。湘湖与西湖被人称之为是“姊妹湖”,该地风景不亚于西湖,物产丰富却要超过西湖,并且这一带草木繁盛,靠山傍湖,离农村比较近,人口稠密,有利于学校的开办和教育的开展,而紧邻的钱塘江水给该地带来了泥沙,形成大片肥沃的土地,有利于农业的生产。

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不仅肩负着培养乡村教师的历史使命,同时也以开办乡村职业教育、培养农业生产人才为己任。该学校的创办得益于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6年,陶行知深刻感受到乡村教育的落后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制约,并认为乡村师范学校应该为乡村小学培养教师,同时也肩负着对乡村生活进行改造的使命,而让乡村师范学生对乡村改造负责,就应该让其在学校学会怎样运用知识来进行乡村改造。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27年3月陶行知在南京创办了晓庄乡村师范学校,该校以改造乡村社会为宗旨。当时浙江省的教育厅长蒋梦麟非常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邀请陶行知在浙江也创办一所乡村职业教育学校,因此陶行知带晓庄师范的学生去杭州筹办办学事项,并与著名建筑师朱葆初先生一起确定了学校的校址――萧山湘湖。

湘湖师范学校的创立得到了社会名流沈定一的支持,并建议把校址选在湘湖的锭山。沈定一是横跨江浙两界的显赫人物,1921年他从广州回到家乡并在当地积极开展农民运动,成立了农民协会与当地的地主和富农进行斗争,积极进行乡村改造,开办面向农民子弟的农村小学。虽然在1922年被反动政府的大批武装军警镇压,但却给沉睡的农村带来了光明,该地的农民协会成为全国农民运动史上的最先发轫者[2]。由于萧山湘湖地区最早开始了农民运动对乡村进行改造,那么进行乡村职业教育改造也相对容易。

二、办学过程

1928年10月1日,在陶行知先生的亲自指导和参与创办下,浙江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即湘湖师范学校正式成立,该校是第一所以省款开办的乡村职业教育师范学校,1933年8月改名为“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该校创建之始就贯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学校的校歌和晓庄师范的校歌一样,是陶行知作词的《锄头舞歌》,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湘湖师范是陶行知在晓庄学校后又一个实践其生活教育的园地,因此往往被人称为“浙江的晓庄”,而湘湖师范的历任校长大多是晓庄师范优秀的毕业生。直到1934年,浙江省共有省立乡村职业教育师范学校2所,一所是1928年创办的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另一所是1931年创办的慈峪锦堂乡村师范学校。湘湖乡村师范学校起初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相当于高中师范班,属于中等乡村师范学校;后添加招收高小毕业生,属于四年制的简易乡村师范班;其后又招收初中毕业生,并对其进行一年的师资训练,被称为“特科”。湘湖师范的行政组织名称与其他学校的名称有所差异,第一任校长操震球把学校的行政组织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行政、生活、事务和社会改造,社会改造部下设民众教育科。后金海观校长对学校的行政组织进行了改善,分为生活指导部、研究实验部、推广部和总务部,其中生活指导部相当于其他学校的训导处,研究实验部负责湘湖师范创办的小学和周边小学的日常教学工作管理,后将研究实验部改为小学教育部,推广部改为推广教育部,专门负责农村的社会教育和民众学校的管理。抗战后期,又将推广教育部改为民众教育馆,后又成立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负责指导办理民校。

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刚建校时每届只能招到几十个学生,条件十分艰苦,但其师生齐心协力办学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创举。在教学上贯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但湘湖乡村师范是由政府官办的学校,所以受国民政府教育政策的制约,只能与实践相结合灵活地践行生活教育理念。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贯彻“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做成了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这也成为湘湖师范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湘湖师范的目标是给农村小学培养师资,其学生毕业后要留在农村,故其课程设置不仅有关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内容,还有关于农业生产劳动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前两年,所有的课程以农事和工艺活动为中心,上午分班进行文化理论课的学习,下午分组参加社会劳动,如:科技活动、农业劳动等。最后一年的课程以儿童教育为中心,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村办小学。该校全部学生都有自己的农田,他们需要参与种田并进行科学种田。学生在学习农业知识时,也要学习关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比如:下田播种、施肥、浇地和收割等[3]。最后学生还必须在地里接受关于这些知识的考试,这也是该校别具一格的创举。

教学方式采用“弹性制”,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学修完学校要求的课程,经过学校的考试后介绍其到农村小学任教,在实习岗位上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锻炼,然后自选命题写一篇论文,经学校审查合格才能颁发毕业证书,学生才能正式毕业。这种“弹性后制”要求学生必须在附属小学进行实习,其好处是提高其教学水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湘湖乡村师范为了扫除农村的文盲现象,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独特的“小先生”制,即附属小学选出学习成绩优良的儿童向他们不识字的家长(如父母、爷爷奶奶)和邻居进行识字教育,进而逐步减少农村文盲的人数,这种儿童被称为“小先生”。后又为了偏远山区能够享受教育采用了“教育担”的教学方式,即湘湖师生用肩膀挑着上课教具和学习书本上山下乡给偏远山区送去教育,这种方式后被送往远东教育区进行展出。这两种教学方式在乡村推广教育中也发挥了特别大的作用。

三、乡村职业教育的推广

乡村职业教育推广运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农村人接受职业教育,当时全国所有的乡村师范学校都比较重视乡村职业教育推广活动即民众教育的开展。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在乡村改造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尝试,例如开办湘东乡生活改进实验区、农村合作社、民众茶园、乡村医院等,但是随着时间的证明,除了医疗、医院对农民生活有所改善外,其他试验并没有产生好的效果,甚至有的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该校从以往的失败经验和其他乡村改造中汲取教训,在1934年开始了新的尝试,探索新的方式来推广乡村职业教育。根据该校在1935年第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上的工作报告,以其来介绍湘湖乡村师范学校的乡村职业教育推广。其主要设施如下陈述:

(一)开办乡村青年服务团

湘湖乡村青年服务团是一个乡村青年训练机关,该团在1934年9月开始筹办,其创办动机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就地培养人才。当时在乡村工作的知识分子,流动性大通常在工作几年之后就会离开,这往往造成“人离政息”的局面,为了保证乡村建设工作的连续性,就需要就地培养人才。让当地的青壮年加入青年团并对他们进行综合性训练,使他们学到本领,帮助乡村进行建设进而得到发展。

2.培养具有新思想的农夫。乡村工作的职员大多是拿薪水办事,他们在当地主持工作是为了获得一定的酬劳,农民不看好他们,认为他们工作的目的不是纯粹为了乡村改造,他们之间存在很大鸿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培养既会种地又会主持乡村工作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农民进行沟通,进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3.为了救济乡村的失业失学青年。湘湖当时的小学有10所,但满足不了当地所有儿童的入学需求,而那些即便入学的也很少能读完小学。为了防止这些辍学学生成为小游民,也为了当地的治安着想,所以需要对他们加以训练使其成为日后的有用之才[4]。这是其三个动机,而青年服务团的课程内容却符合当今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例如:让他们学习农事、工艺和劳作方面的内容;还有集团训练类如火警演习、巡防演习等,更符合特定职业的训练,与职业教育的联系更为密切;也有关于医疗、体育、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学习。该青年团的训练期为两年,但至1935年第三次工作会议时已经开办一年,其效果很不错,学生不仅学到了许多科学文化知识,其生产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该团学生毕业以后在当地乡村工作,肯定会为乡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实施全村教育

湘湖的全村教育以全村的民众为教育对象,并以全村参与来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实施全村教育以锭山为例,锭山的全村教育在1935年开始实施,全村六十多位乡农乡妇一起开会决定关于全村教育的事项。其中制定了锭山村民公约,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风俗习惯、禁止和酗酒、全村接受教育等,这些公约对全村的男女老少通用,都需要遵守,选举了七个家长为学董会,并要按时开会讨论教育的相关事项和交流农业生产经验[5]。通过一段时间的开办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半年中他们开过粮食销售合作社、修过路、进行过人口调查等,每项活动都使农村面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乡村得到了发展,使全村的男女老少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乡村充满浓厚的教育气息,熏陶着村里的每一个人。

(三)公民训练班

湘湖公民训练班是针对民众学校偏重知识传授而开办的注重公民训练的组织。起初,该班每周进行两次教学,但由于教与学双方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后,改为每天晚上上课。学习内容分为三大类:习惯、技能和常识,这三类课程中都贯穿着军事训练的内容,让学员了解时事并练习拳术,这也符合公民训练班的开设目的,增强村民的军事素质来保卫自身、保卫村庄,防止土匪,防范盗贼[6]。湘湖所办的几所公民训练班如下表1所示,但各个训练班的时间、课程、教材和结业期各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四)乡村少年团

举办乡村少年团的村庄以石岩为例。石岩乡村少年团是由湘湖乡村学校的三名学生组织,该团成员大多都是少女,授课教师是湘湖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小组教学和“小先生”制,其教学内容包括国语、算术等基础知识,也让学生学习音乐、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内容从易到难不断深化[9]。特别是其“小先生”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很乐意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教给其他人。而“小先生”制的另一优点是小先生都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亲戚拉到他们的教育圈,扩大受教育的群体,从而就有利于全村教育的发展。

四、社会影响及作用

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为农村培养了很多职业人才,为农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33年创办了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分别于1933年在山东邹平、1934年在河北定县、1935年在江苏无锡召开会议。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前两次讨论会湘湖乡村师范学校并没有参加,只参加了1935年的江苏无锡会议,并在会上提交了《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的乡村推广教育》。该份工作报告介绍了几年来湘湖乡村师范学校为乡村建设所做的努力,主要从湘湖乡村青年服务团、湘湖全村教育的实施、湘湖公民训练班和湘湖乡村少年团等几个方面介绍其成功经验。该份报告没有罗列缺乏依据的统计数字来夸耀于大众,也没有将各项教育设施分门别类的详细罗列,而是将各地的成败经验尽量发表出来,以便其他学校参考研究,文字朴实,语言简洁,毫无夸耀之风。

湘湖乡村师范学校立足于农村教师奇缺的实际情况,培养了一大批乡村教育发展所需要的教师,促进了乡村职业教育事业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又间接培养了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乡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所创办的民众学校不仅教会了农民识字,也使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使他们有能力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作为一个教育结构,学校也充分履行了自身的教育责任,其所培养出来的师资在教育行政和教学方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很多学校都需提前预约湘湖师范的毕业生[10]。经研究发现其毕业生的出路主要是小学校长和教员,详情如表3所示: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不断袭扰,其第六任校长金海观带领师生流亡办学,辗转于浙南山区和浙闽边界一带,八年时间内七易校址,但其办学从未间断,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就开始上课,并在该地开展乡村职业教育推广活动。此时学校的主要教育内容也调整为战时教育,开办战时民校,深入民众中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编印小报,实时传播抗战消息,并成立剧团和歌咏团,学唱很多抗日歌曲来教育自己的同时也教育更多的人,使更多山区的人民了解战况并积极参加到后援中,其中的《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等歌曲至今仍耳熟能详[12]。曾经与世隔绝的山村白岩,就不知道当时是抗战时期,通过学校的演出唤醒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在此期间学校颠沛流离,条件差,学生的衣食都成为了问题,校长金海观便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让学生们吃,还把自己的衣服给学生穿。而湘湖在长期的艰苦办学中形成的“苦硬、实干、研究、进取、注重情谊”的“湘师”精神,被上海当时的《译报》以《战时浙江文化界》为题报道说:“最埋头苦干,而最有成绩的要算浙江的晓庄――湘湖师范”。[13]这充分体现了对湘湖师范学校办学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校长金海观的赞扬。在解放战争时期,金海观校长积极支持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投身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14]金海观校长的一个儿子当时也加入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并及时对被特务抓走的学生展开营救。1947年,其学校总结的《本校实施基本教育工作报告》和其独特的曾经为偏远山区的人们送教上门使用的“教育担”被送到远东区基本教育研究会展出。[15]湘湖乡村学校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往往被称为是萧山最知名的教育机构,甚至是浙江乃至全国闻名的新式学校。[16]

当代“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基本问题。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培养文化素质高、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而要培养这些农民就必须通过乡村职业教育。目前我们大力倡导“送教下乡”,使更多的农村人受到教育,但教育要真正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就必须研究出真正适合农村教育的模式,才能为农村建设服务,20世纪三十年代的乡村职业教育推广模式及经验是我们今天深化教育改革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李占萍.河南遂平酷山县立职业学校的乡村工作述评[J].职教论坛,2014(22):93.

[2]叶炳南.新型农民运动的“最先发轫者”[J].党史研究,1984(1):143.

[3]浙江省湘湖师范.金海观教育文选[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3,4.

[4][5][6][9]乡村工作讨论会.乡村建设实验[Z].北京:中华书局,1935:492,493,498,500,508,511.

[7][8]牟秀娟.南京国民政府乡村师范教育运动述论(1927年-1937年)[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80.

[10]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杭州近代著名学校和教育家[Z].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35.

[11]古M.乡村师范概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68.

[12][13][16]蔡堂根.湘湖史话[Z].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171,172,163.

小学教育实习工作报告范文第10篇

国务院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政策”意味着师范教育由“向学生收费”回归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免费”传统。与以往免费师范教育制度相比,新一轮“免费政策”呈现了新的特征。

“免费政策”体现了较强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重视,体现了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看重。“免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读师范,有利于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从根本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这项政策具有较强的“示范性”意义。

免费政策也体现了明确的导向性。这种导向性,突出表现在“免费政策”明确的目的性――就是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当老师,并充实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以及半年实习期的工资性补贴全部由国家买单;作为一种要求,师范生也要履行到农村中小学工作10年的义务。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农村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有更多的教育人才进入农村地区,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免费政策”突出了“向农村教育倾斜”的政策导向。

但是新一轮“免费政策”也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就农村地区而言,一方面,教育部属的师范院校仅有6所,其招生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即便这些学校招收的师范生都能够如政策设计那样前往农村地区任教的话,那也是4年以后的事情了。对于优秀师资严重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讲,“免费政策”可谓“远水难解近渴”,政策本身对当前农村地区教育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正因为如此,“免费政策”本身能解决的问题也必然是有限的,政策本身就必然会显示出一定局限性。

可以说,“免费政策”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政策,它的积极意义更多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与关注,其象征与示范作用远远大于当前其本身能解决的现实问题。但是,正是这种示范性和导向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免费政策”是对农村教育关注的新起点,是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高的新开端。从这个意义来说,“免费政策”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政策。

把“免费政策”的目标化为现实,需要有效的政策执行。当前,如何把“免费政策”的试点工作做好,尤其是如何在政策试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执行政策,是每一个教育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免费政策”执行的思考与建议

1.把好事办好,需要精心设计配套政策

“免费政策”对于改善一段时间以来绝大多数师范类院校“生源不佳”的现状无疑是一个利好的政策。好的政策设计还需要有关部门(学校)认真执行,才能把好事办好。对于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院校而言,是免费政策的现实受益者,也必然成为政策执行的关键,成为把好事办好的关键。

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相关学校(部门)应该精心设计配套的政策,确保国家免费政策取得应有效果。首先,相关学校应正确解读免费政策,重视政策宣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农村地区教育的“希望工程”,绝非单纯的“扶贫工程”。因此,相关学校不能把免费政策误读为对“农家子弟”、贫困生的简单的经济资助。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的学生也愿意去农村地区执教、锻炼。所以,要在考生“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免费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报考师范专业。其次,相关学校要在上级政策指导下,合理确定的招生规模,避免“一哄而起”不顾实际能力的盲目扩招,那样不仅对本校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带来免费政策的试点、示范作用难以体现的后果,导致政策失败。正确的政策执行方式应该是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实事求是地确定招生数量,坚持把试点办好,注意总结分析其中的经验教训,才有可能把好事办好。同时要健全制度,保证享受免费教育的毕业生在西部农村地区服务10年,以完善的制度保证学生能够坚守诚信,兑现承诺;最后,有关部门和学校还要精心设计、提前谋划师范毕业生未来的“出口”方案,制定毕业生顶岗期间的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终身服务于农村基层学校。完善的配套政策才能最终保证国家“免费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关注农村地区教育,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突出“趋农”教育

既然享受免费教育的毕业生要到农村地区任教10年,那么他们就应该具备在农村地区任教必需的知识、能力与责任心。师范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一个毕业生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对农村地区教育的理解,对农村教育特殊性的认识,对农村教育艰苦性的心理准备都成为了每个毕业生必须面对的课题,“为农村教育服务”也成为其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免费政策能否最终收到实效的一个基本标准。

因此,参与试点的6所院校要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中一项新的课题,认真研究对待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开展免费试点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趋势,把对农村教育特点的研究、农村教育技能掌握以及为了农村教育服务的责任心等“趋农”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的重点内容予以突出。这就要求相关院校在教师的选择、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增强针对性,照顾特殊性,使毕业生能够胜任农村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为吸引其更长时间服务农村教育奠定基础。

3.抓住免费师范生契机,创新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模式

“免费教育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师范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免费政策”重点为农村地区培养师资,为改革农村地区“培养培训分离、高等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并行”的二元结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师范院校应在培养师范生的同时,抓住契机,促进与农村地区教师培训机构的整合,将农村地区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这样,在享受国家“免费政策”为农村地区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同时,师范院校有可能也必须借助免费毕业生的纽带,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达到与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进而通过大学特有的优势实现为农村地区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的目标。

因此,以培养新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应重点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创新农村地区教师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农村地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进一步推进整个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完善。

4.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适时地扩大师范生免费范围

事实上,中国有两百多所师范院校,每年毕业生近30万人,地方师范院校更需要“免费政策”的惠及。部属院校进行师范教育试点只是发展师范教育的一个示范性方向,要大规模为农村地区培养师资,将好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需要在综合性大学和一般性大学发展师范学院和师范教育专业,尤其需要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推广到与农村教育紧密关联的地方师范院校。

一方面,把免费政策适时推广到地方师范学院,能够增强地方院校师范专业的招生竞争力,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为农村教育提供优质师资;能够让当地更多优秀的贫困生上得起大学,促进教育公平;享受免费待遇的师范毕业生未来分配到农村地区任教,不仅有利于缓解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当地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才能够使农村教育真正进入政策受益范围。

另一方面,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才能降低政策的副作用。就农村地区目前的情况而言,对6所部属院校“免费政策”极有可能对其他地方院校的师范专业的生源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其发展速度。这种“重点校”政策造成的副作用,会进一步拉大本已“不均衡”的师范院校之间的“贫富”差距。所以,只有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才能最终避免部属师范院校的“重点校”之嫌,才能根除“免费政策”试点造成的副作用。

当然,将免费政策推而广之,需要部属师范学院先行一步,才能验证政策的效果。但是,这不意味着各个地区不能创新政策执行的模式。推而广之的做法完全可以从区域开展试点开始启动,也就是说,在部属师范院校进行试验、示范的同时,有条件的省(市)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与教育发展的实际同步实施试验,加快推而广之的步伐。

总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免费政策”的特征,理性分析政策本身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相关院校(部门)要把握“免费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的导向,广泛宣传政策的示范性意义,以科学的态度做好试点工作;各地也要以积极能动的姿态,提前做好把“免费政策”推而广之的准备,创造性地执行政策,达到提高农村地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目标。

上一篇:指导老师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下一篇:神经内科实习工作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