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2-27 17:40:38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一、抓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加大检查力度。学校制定了《阳光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成立了以教务主任为组长的常规工作检查督查组,每月开展一次检查,每周开展一次督查活动。在检查之前,教导处召集检查组成员,确定检查内容、形式以及具体要求,以表格形式将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培优转差情况、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课堂教学效果逐一检查评比,然后将检查结果以通报形式打印发至全校,让每位教师了解自己,对比他人,找差距、找不足,同时学校还针对每次教学常规检查和督查情况组织反馈交流会,使检查的效果真正落实到实处。

2、加强备课创新。备课以教材分析为主,做到备课、上课、练习、检测四统一,备课过程中做到“四个要”,即“钻研教材要深度、教学环节要清晰、作业练习要精选、单元检测要严格”。教务处坚持每学期进行一次校级备课评比展示活动,让教师相互促进提高,教务处、教研组长负责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和提高备课水平。

3、加强教学评价机制创新,重奖重罚。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坚持抓好“两个环节”的评价。一是在学校每月组织的各种常规检查中,必须进行量化评分,市教育局和办事处的检查评价结果得到肯定的双倍奖励,出现问题,上了通报的双倍处罚。二是期中、期末考试对学科教学质量进行横向+纵向对比评比,横向考评成绩以曙光小学为标准,优分率+及格率+均分=教学成绩,以百分点为单位,少一个单位扣1元,多一个单位奖3元;纵向考评以期中成绩为标准,每多一个单位奖3元,每少一个单位扣3元,六年级毕业考试按照科任教师与学校签订的质量结账方案进行结账,办事处奖励后学校再进行同等奖励,这一系列的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导向作用,调动了广大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近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把精力集中放在抓课堂教学效果上,提出了符合校情的起点教学策略:“低起点,快反馈,细分析,必落实”,即:教学知识起点必须照顾到中差等生,每节课重点、难点必须当堂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学生没有弄懂的地方必须仔细分析,保证每节课教学内容必须落实。同时学校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随时检查教师教学内容是否和备课一致,现场出题检查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达标,知识点是否落实,并做好记录与科任教师及时沟通,及时总结,促进提高。

三、抓基础、促平衡,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1)六年级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没有1—5年级的基础,六年级再怎样拼搏也是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将1—5年级定位为“地基”,将六年级定位“大厦”,抓六年级的同时将1—5年级也纳入“三年规划”,即语、数主科科任教师必须做好三年教学循环,从一年级带至三年级一轮回,从四年级带至六年级再轮回,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连贯性,也保证了教师评价机制的合理性。这种模式在我校抓质量提升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始终持之以恒的抓牢学困生的补救工作,我们借鉴许多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转差经验,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科学困生补救计划,做到学科补救及时,辅导耐心细致,每学期只要能转差一名学生我们就会对这位教师进行肯定,并把转差成绩纳入教师考核内容,由于转差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学生的及格率也有了稳步提升。

四、抓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素质。

近年来,我们把年青教师的培养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和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学校把“怎样提问”、“怎样布置、批改作业”、“怎样进行反思”、“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等浅显与课堂有关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分解到各年级各年青教师,大家围绕这些研究课题,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学校每周组织一节观摩课,课后教师围绕这四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三年的不断探索,我校承担的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成功结题并得到专家的肯定,与之相应的我校青年教师王海燕、陈莉、宋海燕等人的优质课在市级比武中获奖,王玉娟、曹永平、肖艳丽、王华荣等教师的论文获部级奖。课题研究不仅促进了我校教师素质的提升,也带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质量意识的提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立足校情、科学谋划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改革评价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上只是结合我校实际谈的几点不是成熟的见解,不周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阵地建设要“活”。

阵地即班级的板报、园地、活动角等。众所周知,班级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德育阵地。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健康向上、活泼新颖的班级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活”在建设阵地的人是“活”的,不是一成不变;“活”在阵地内容是“活”的,不是僵硬的;“活”在阵地建设物质来源是广的。

板报一期期的展出,凝聚了四组学生的辛劳。每组出一期,按学校要求,中队长负责协调,宣传委员监督,小队长全面负责,两天内拿出样稿、内容,一周后评比,集体团队奖一个,创意奖一个,抄写、绘画、编辑奖各一个。学生趣味浓了,劲儿足了。虽然有时不那么完美,但学生认真、吃苦、合作精神有了,这难道不是成功吗?

学习园地做到每月更换。优秀作业展览不是班主任说了算,每小组推荐三位同学的优秀作业,由班级里五位作业不太认真的同学担任评委,张榜公布后,再由他们说出评比过程。为什么让他们担任评委?让他们分析?目的,我想这里也就不言而喻了。

争章园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星”,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学生特点而提出,在期中或期末考核。是本学期人人争取的,有“英语星”“电脑星”“勤于收集资料星”“消防安全星”等。另一类叫“闪闪星”,它是随机性的,如“勤劳星”“进步星”“支持班级工作星”“奉献星”“互助星”等。“勤劳星”奖给集体大扫除、值日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同学;“支持班级工作星”奖给听从班组长分工且认真完成的同学;“奉献星”奖给那些捐献图书多的,捐献花草美的,捐款捐物积极的同学;“互助星”奖给在学习上积极辅导后进生的同学……这一促动下,调皮的同学听从分工安排,学习优秀的学生能主动帮助后进生学习,班级图书柜都放不下学生带来的图书,植物角一年四季鲜花飘香,班级刚办起电脑辅助教学设施,就有同学带来鼠标垫、遮盖布……

书带来了,管理就得跟上。个别学生有疑虑,新书弄丢了怎么办?借了不还怎么办?那可是我爸妈花了好多钱买的书啊。实际上,我早已安排好。带来的书逐一登记,价格多少,有无破损……一一登记在册,每本书上都盖了我的签名章。每人一张借书卡,按学号为序装订成册。方便了班级小图书管理员的登记,也方便了学生借阅。学期结束了,一本本书完璧归赵。

晨会、班队会等活动要“新”。

这些课不是老师的训话课、布置任务课,应是学生自己的舞台与活动的基地。班主任要精心组织,搭台子让学生唱主角,做到周周有新意,日日不相同。

把晨会课还给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农村孩子对消防安全知识是陌生的,在火灾中不会自救。我把这一任务在晨会课中完成了。引导学生在中队长主持下,每小队充分利用队报队刊、班级图书、上网学习收集资料等学习资源,划分任务,小队长把任务再分到每个队员身上,每周四人,3—5分钟内带领大家学习消防安全知识。领讲人根据内容多少可增可减,形式要多样。在中队长和四个评委监督评比下,每周评出一名最佳主持人奖,颁发奖状、奖品。在第十一周讲完后,全体同学参加消防安全知识小测试,成绩合格的,颁发“消防安全章”。讲的同学都能充分准备,在晨会课上,有读的,有问的,有做游戏的……众彩纷呈,掌声不断。学生学到了消防知识,锻炼了自我能力,又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落实,何乐而不为呢?

班队会可谓是多姿多彩,有主题队会,在诗、歌、竹板声中,明理知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如《负荆请罪》一文学完后,举行了“将相杯”课本剧表演赛,“多看电视,还是少看电视”的小小辩论赛,“我的心愿”“珍惜时间”等即兴演讲会;有实践劳动课,如除草、整理苗木等;还有一些看电影,看戏剧,看图片展活动。

晨周会要创新,这是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是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迫切要求。

对学生的激励要“真”。

在上述的争章、颁奖活动,都是我班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和竞争机制。“真”表现在班主任的表扬、奖励是从内心深处流露的,不是假惺惺的;表现在每一次评比是公平、公正的,让每一个学生心服口服;还表现在班主任说到做到,绝不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出尔反尔的老师,是叫人不相信的老师。我班设立这些奖项,为的是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活力。重视每位学生的进步,使他们学得主动活泼,体会到成功的欢乐。

争章园地里,星最多的一学期达到15枚,次次有一得一,同一个星有第一批,也有第二批,有优秀生,也有后进生。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得双“优”加“”达到5次奖一本本子,有语文簿、数学簿、英语簿、练习簿等作业本选择,特别对作业有进步的同学,哪怕一点点进步,就及时打上“”。就这么一个小小激励措施,大大促动了学生写字态度的端正。

班级卫生是班主任较为头疼的问题,怎样解决?一是制止学生乱丢,二是值日生及时打扫。这两个解决了,卫生也就解决了。我首先进行合理分工,挂衔上岗。“长”就有“班长”“中队长”“区长(保洁区)”“组长”等,“官”就有“门官”“灯官”“车官(车棚管理)”“水官(班级饮水机管理)”“书官(图书管理员)”等。总之,有管理的就有“官”或“长”。学期结束,评出“群众”最满意的“官”或“长”,没有名额限制。

管好学生的手不乱丢垃圾,不可单靠压制学生,关键在于引导、激励。学生平时爱用透明胶带粘去作业中的错误,同时,地下就多了一些废胶带。除了说教,我还出了一项激励措施。把已用了的胶带再盘起来,新胶带用完,就应有一盘旧胶带,学生凭这一盘旧胶带到中队长那儿换一盘新胶带。一周后,很难在地下找到乱丢的胶带了。

家访的工作要“实”。

现在的家庭教育比较薄弱,特别是现在的农村家庭教育,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增多。爷爷奶奶们注重他们吃和穿,教育已力不从心。重点又落在学校教育上。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家校要联合,要互相了解,但要真正做到合二为一,班主任的家访工作要“实”。

中午、晚放学、双休日、节日都是家访的好时间。当然家访不是等学生出了问题再去,一是学生不高兴,二是家长也不快活,三是自己在气头上话讲不好。每周工作时,我就安排好一周家访的任务,结合班级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并且事先告知学生,“家访绝不是告你的状”。这样,大大有效地增进家校的联系、家长与老师的理解以及学生与老师的沟通。

老师精力是有限的,利用电话也是个有效的办法,省时省力。也有时路中相遇而谈,有时家长校访,及时了解,及时解决,不失时机地做好家访工作。

家长会是集中学习、互传互教的好办法。怎样把家长会开成个务实的会?首先约请家长的到来就得下点功夫。提前两周就召开班级动员会,一周前下发通知,通知说明本次家长会召开的目的,也将具体安排一一告知。一天后,陆续收回家长签名的回执,收不到的,我又一次电话通知,所以到会人数都达96%以上。

家长来了,会的内容又怎样实在呢?结合当前教育的形势,针对班级学生的共性寻找切入口。一次,我抓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英语学习两个问题而召开一次家长会。首先家长进入英语课堂了解自己孩子学英语情况,由此为切入口,重点讨论。面对面交谈后,重点又进行一次家长问卷调查,让家长增强家教意识,促进自我良好习惯的养成。本次问卷由我独立设计,在其他任课老师的协助下,调查问卷共设计20条,37问,涉及了方方面面,重点调查家长平时有没有抓,怎样抓孩子良好习惯养成和英语学习。

会后,许多家长反映,这次家长会让他们认识到许多问题,学到不少教育方法,这是一次务实的家长会。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

我校按照省教委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设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开足规定教时,教师要按教学大纳和教材进行教学,要把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提升到执法的高度来认识,在增强执行教学计划意识和自觉性的同时,学校严格管理,以保证全部课程特别是音、体、美、品、自、劳,课程的落实和质量的提高,将“两操一活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轨道。使活动课落到实处,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促使学生主动发展。使活动课实现由随机无序到规范化的要求。

(二)严格过程管理,规范教学环节

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我校以《莘县教学常规量化评估》为准则,重环节、讲过程、看实效。教务处把抽查、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序进行。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学生要认真预习,做到难点分明,听讲有重点,上课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或复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35分钟要质量。课后要留书面作业(音乐、体育除外),学生作业要注意整洁、美观、正确、规范,坚决杜绝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教师对作业要全收全改,精批细致,做到不错批、漏批。对作业存在的问题要作好详细记录,并及时予以纠正。辅导学生要讲方法,重实效。要将课内辅导与课外辅导相结合,集体辅导、个人辅导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素质。

(三)抓教研教改、促质量提高

教研教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成功之路,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组织了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身边或外地经验,并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积极探索出合适的教法。①注意上好每一堂课;②每学期安排教学活动月;③安排好听课、评课、教案及作业展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④要求教师写心得体会或教学论文。教研、教改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

一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教研教改活动,以教研教改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年来,我校各项教育教学评估是独占熬头的,安庆玲老师的论文获得省级科教成果一等奖,李颖、刘俊艳、范丽红、耿艳芬、黄保国、贾庆华、郭燕、杨倩玲等许多老师的论文获得市县级一、二、三等奖,李婷、杜长虹老师的优质课也获得了县竞赛一等奖。我们学校被评为“莘县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学校”。

(四)着力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

教育需要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提高师资质量,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校做到“五个重视”一是重视培养骨干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抓好学科带头人。二是重视培养常规教学积极分子,以点带面。三是重视发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潜能,搞好传、帮、带。四是重视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做到因人制宜,合理任用。五是重视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经考核合格的学校报销相关费用,否则费用自理。这样,全体教师能积极参与培训,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五)积极开展活动,着重培养能力

开发学生潜力,发展学生特长,开展活动是最好的突破口之一。我们学校十分重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切实做到有计划,落实目标和措施;有安排,落实时间和活动进程;有组织,落实指导老师,建立责任制;有场地,落实器材,开放活动场所,确保活动正常化、系列化。结合创新教育活动,积极组织体运会、庆“六。一”、艺术节、小发明、小制作、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也陶冶了品质,开拓了视野,锻炼了能力,增长了才干。: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 课堂交流 策略

一.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加强小学科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凸显小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从目前来看,小学科学课堂交流缺乏应有的有效性,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调动。改变这种现状势在必行。

二.小学科学课堂交流无效性的具体表现

1.交流形式化

目前,小学科学课堂上存在一种虚假现象――教法先进,表面繁荣,教学效果却收效甚微。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新型教学法,但是一节课下来,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学到的知识少之又少。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出现偏差。

2.交流随意化

真正有效的交流应该建立在教师准确把握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但由于教师没有对课程内容做充分准备,导致课堂交流存在随意化现象,教师想到哪就教到哪,生硬地实施师生交流,效果可想而知。

三.加强小学科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策略

1.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加强课堂交流有效性,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里的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教师还要备教材、备自己、备学生,不仅要深入把握、钻研教材内容,抓住教学重难点,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现有基础,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小学科学课程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准备好各种教具和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获得知识,这是加强课堂交流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2.准确定位自身角色

毫无疑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但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准确定位自身角色,这也是保障课堂交流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一是教师要树立“服务者”意识,要从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促进者。具体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卸下心防,积极参与课堂交流;二是教师要树立“学习伙伴”意识。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如果教师放下身份,与小学生平等相处,必能让小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与尊重,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3.积极关注课堂交流过程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实施为加强课堂交流有效性提供了有利契机。首先,教师要深入把握课堂内容,摒弃那些浮而不实的小组合作;其次,在确定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分工小组,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安排好小组组长,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有事可做,比如发材料、做实验、记录过程、讨论发言、总结汇报等,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组合作的主人,促使每个学生都在小组中积极发言,表达所思所想,这对提高课堂交流有效性大有裨益。再次,教师还要对小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让他们围绕课堂主题进行交流与讨论,不要遍地开花,这样难以得到交流成果。

四.结束语

小学科学课堂的主人公是每位小学生,教师不能在课堂中占据绝对的控制地位,将学生视作观众或看客,这样只会抹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做好备课工作,把握小学生的现有情况,并安排他们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促使他们围绕课堂主题积极交流与沟通,并汇报成果。这一系列做法都有利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交流有效性,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王行斌.打造高效课堂,展现科学魅力[J].新课程,2011(9).

[2]洪春燕.浅谈小学科学课中的习惯养成[J].新课程学习,2011(6).

[3]尹晓.小学科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蔡其勇.小学科学课堂的科学哲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5]黄崴.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一、摘掉“官帽子”

2016年7月11日,中共滨州市委办公室印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市编办等部门〈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标志着滨州市普通中小学去行政化和校长职级制改革正式启动。按照文件要求,取消全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不含职业学校、幼儿园)学校和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行政级别,中小学管理人员归口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以后新设立的中小学校和新聘任学校管理人员不再执行行政级别。截至2015年12月,已有368 所中小学参加校长职级制改革,275名中小学干部完成去行政化,已选聘校长336名,副校长637名,核定教师编制数3万多名,交流轮岗965人。行政级别取消后,更好地理顺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有效加强了教育部门对学校的直接领导与宏观管理,淡化了校长的“官本位”意识,校长摆脱了行政事务的各种“规定动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研究教育教学、规划学校发展、探索实现教育理想理念中,校长角色由“职务”向“职业”转变。

二、打破“天花板”

取消校长原有行政级别后,随即建立并实行校长职级管理制度。校长职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二级校长各设一等、二等、三等3个等次,三级校长设一等、二等2个等次,共四级9等。全市特级校长岗位数控制在全市校长总数的5%以内。一级校长一等岗位数控制在该职级岗位总量的30%以内。各县区可根据学校的学段类别、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具体情况,在职级总额内适当调控职级比例,原则上高中学校不设三级校长。各级各类学校评定校长职级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达到相应的要求。同时,申报各职级校长应具备最低任职年限,其中三级1年、二级3年、一级6年、特级9年。校长任职期间的学校发展水平、教育质量、社会评价、教学业绩和学术成果等作为职级评定的重要条件。2015年10月8日,滨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校长职级评审认定的有关要求。11月,滨州市教育局校长职级制改革办公室完成了市直中小学及全市高中学校共20名校长的职级评定工作,综合考虑校长的学历、任职年限、专业技术职务等基本条件得分、办学满意度测评、述职答辩和材料得分,13人拟评定为一级二等校长,7人拟评定为一级三等校长。各县(区)中小学校长职级评定工作将参照市直及高中学校校长职级产生流程、方式全面启动。校长职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建立了校长梯次晋升的轨道,拓展了校长成长的空间,为呈现校长办学综合业绩、考核校长履职状况提供了抓手。

三、创立“新机制”

实行中小学校长开选聘、竞争上岗制度。现任校长与其他参加竞聘人员同等参与选聘和竞争上岗。实行聘期制度,校长聘期原则上为3年,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聘任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聘期内校长一般不作调整,聘期期满且考核合格的,经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同意后可以续聘。同时,完善校长考核评价制度,校长聘期内实行学年度考核和聘任期满考核,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校长职级评定、岗位聘用、职级薪酬发放及评优的重要依据。校长职级实行定期晋升、破格晋升和诫勉降职制度。截至2015年底,除博兴县主抓“县管校聘”省级实验区工作外,其他各县(区)及市直中小学校均已完成校长选聘,共聘任校长273名,副校长521名,其中新任校长38名。聘任制的实施,打破了校长“终身制”,有效解决了流动难、办学自主性不高的问题,强化了校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办学主动性,让校长既有干事创业的动力,也有提升教育质量的压力。

四、制度“激活力”

实行校长交流轮岗和职级薪酬制度。符合校长任职条件且在职在岗的校长,除特殊情况外全员参与交流轮岗。校长原则上3年1个聘期,受聘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3年为1个任期。在同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1个任期,可以申请交流轮岗;满2个任期,应当进行交流轮岗;满3个任期,原则上进行交流轮岗。校长交流轮岗,原则上在同一县(区)域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同一学段内交流。建立以职级制为核心的校长职级薪酬制度,校长职级薪酬纳入绩效工资发放。具体标准及发放办法是:以上学年度县域内教师应发平均工资收入作为基数,不同职级等次的校长职级薪酬按如下比例发放:特100%;一级一等80%、二等70%、三等60%;二级一等50%、二等45%、三等40%;三级一等30%、二等20%。副校级领导职级薪酬标准按所在学校校长职级薪酬标准的30%-60%纳入绩效工资发放。学校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执行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截至2016年底,中小学校长、副校长职级薪酬均已列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待职级认定结束后即可兑现。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对于激发教育工作活力、促进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改革“同步推

为确保校长职级制改革扎实深入推进,滨州市将县管校聘、“交流轮岗”、绩效工资改革与校长职级制改革同步实施,在全市全面推开,相继拟定印发配套文件,从体制设计、组织实施、配套跟进、督促落实等多个方面对全面推开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进行统筹布局,强调整体推进、协调联动、务实高效。一是对教师编制和岗位进行了重新核定,全市中小学核定编制教职工3万余人。二是建立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岗位“总量控制、动态调控”机制。全市所有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编制通过校内直聘、校内竞聘、跨校交流等方式进行聘任岗位,并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截至2016年底,914名教师实现了交流轮岗,补充新任教师654人,中小学教师借调教育系统外返岗277人。三是将中学高级和中级岗位比例设置上限分别提高了5个百分点,小学高级和中级岗位比例设置上限分别提高7个百分点。改革后新增中级岗位723个,高级岗位1248个,新设中、高级特设岗位57个。四是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北海新区率先试行绩效工资改革,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将于2017年开始执行;邹平县财政已将绩效工资纳入财政预算,按规定程序报批后实施。其他县区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借鉴试点县区经验,开展绩效工资改革试点。同时,为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滨州市政府印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调度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了启动推进校长职级制等重点改革项目的部门责任,严格落实改革督察责任和督察工作要求,确保“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

尽管全市教育类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去行政化”以后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要真正实现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

笔者认为,一方面,应从根源出发,重新明确事业单位的职责。一是明确定责,法无授权不可为。抓紧修订完善行政组织法,合理划分和规范各级政府的事权、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使各级政府和事业单位之间既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协作配合。杜绝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权限交叉重叠等问题的出现。从根源上去除事业单位的行政化。二是重新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企业三类组织形态的职能定位,将相互交叉的职能剥离归位:将政府职能中对于事业单位和企业微观管理的职能剥离出来,分别还给事业单位和企业;将事业单位承担的政策制定和监管的职能还给政府,将事业单位提供的不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产品和服务交由企业提供。通过职能剥离归位,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三类组织的职能更加清晰明了,按照各自的职能定位履职尽责。三是合理界定,因地制宜、量力而为。充分结合事业单位工作实际,认真对照主管部门“三定”、事业单位分类阶段调研档案材料、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材料、事业单位近三年工作总结以及年度考核材料、主管部门报送的清理规范意见和分类意见等材料,确保职责界定准确合理,维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应从实际出发,调整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方式。一是改革资源配置方式。财政拨款是政府对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的重要控制,也是事业单位行政化的重要诱因。要将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权下放给公共服务对象和相关当事人,由服务对象面向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公共服务主体购买公共服务,使各种公共服务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竞争机制,这样促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分嗟男问缴希公共服务对象拥有公共服务的选择权,服务的质量、数量、品种、标准、价格等由相关当事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并进行年度更新。二是改革公共财政支持方式。财政拨款是政府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控制,也是事业单位行政化的重要诱因。要将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权下放给公共服务对象和相关当事人,由服务对象面向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所有公共服务主体购买公共服务,使各种公共服务主体具有平等的地位,形成竞争机制,这样促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控制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从分权的形式上,公共服务对象拥有公共服务的选择权,服务的质量、数量、品种、标准、价格等由相关当事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并进行年度更新。作者单位:滨州市编办 E:CSQ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6―0043―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农村小学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正深入我们每位教师心中。校本培训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也要结合农村小学实际,做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与时俱进,将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农村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选择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要特别关注“校”和“本”。基于以上特点,农村小学校本培训要紧密结合乡村实际,以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先导,重点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内容,实践中强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探讨,要研究教材,深入探讨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案例,改进教学方法,以课堂为阵地,把课改实验的课堂变成教师学习的学堂,使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上来。所以说,学校才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为此,学校要精心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新课程课堂行为变化》等内容,从农村小学实际出发,从提升农村小学教师专业素养,夯实农村小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重点,不断充实培训内容,从而使每位教师不断提升教育理念、深化对新课程的理解。

二、拓宽校本培训的渠道,不断提升校本培训水平

1. 以联校培训促进校本培训工作在片区内的交流互动。学校之间可通过组织教师相互听课、集体备课、教学讨论的方式强化校际交流,相互借鉴、学习、提高,促进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

2. 通过结对帮扶培训,为农村小学校本培训注入新活力。为了不断提升农村教师业务水平,要扎实搞好城乡结对帮扶工作,让城乡学校、教师牵起手来,互通有无,共同促进,共同成长。在结对帮扶工作中,从学校层面来说,农村小学要有重点地和城市小学就办学理念、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规范办学行为进行交流;从教师层面来说,结对双方学校的年轻教师、骨干教师要通过备课、上课、辅导学生、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心得及存在的问题展开交流;在结对帮扶中,农村学校要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听评课、课题研讨、校园文化建设等交流活动,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有重点地解决课堂上的具体教学问题为切入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此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3.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不断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近两年来,国培计划深入农村各校园。农村小学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置换培训、短期集中等培训活动。教师要通过网络平台、和外县区学校互动交流、走出省外大学集中培训学习等途径,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参训教师要在和西部兄弟省市乃至全国教育同行的交流中,深入探讨教师专业成长、新课标的落实、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微课程教学等课改最新动态,在培训结束后在本校、片区内进行交流,全面落实以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三、积极实践,让课堂成为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阵地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7篇

1、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组织开展三次面向社会招考中小学教师工作。经过严格的考核、政审、体检等程序,共招聘了87位教师;同时,绿色通道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人。

2、完成20__.9—20__.8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

3、完成20__年招考教师试用期满考核、进编、工资套改。

4、贯彻落实教育均衡发展,将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理念融入教师的教学、融入学生的学习,我们组织乡镇共25位教师参加了第三批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教师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5、进一步完善、充实教师档案材料,迎接区委组织部档案工作检查。

6、组织全区813位教师参加全省《新世纪教师素养》统考,806人顺利取得合格证书。

7、完成了两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八百多人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

8、20__年教师中高级职称材料审核上报和初级职称材料受理、评审工作。

9、组织落实20__年教师支教工作:召开动员大会、送支教教师到岗、举办支教教师座谈会、赴长丰慰问支教教师及受援学校。

10、完成全区中小学编制核算,20__年人事年报、工资年报。

二、20__年工作思路

人事科力求在完成自身纵向工作的同时,加强与横向的其他层面的结合,使人事工作成为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素质的有效手段。

1、积极推进教师干部交流的人事制度改革

教师干部交流是明年初合肥市的一项重大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人事科将根据市文件精神,制定__区中小学教师干部交流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师干部交流的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将中小学教师干部交流工作与加大教育投入相结合,与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和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与改革学校管理体系、干部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相结合,与充实、培训、提高相结合。推进干部教师合理流动,实现校际人力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我科打算从以下方面入手:

(1)、确定交流对象与范围探索交流的形式

对我区中小学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我区中小学教师干部交流的范围、对象、交流的时间和比例。在充分调研、讨论的基础上探索我区教师干部交流的形式。

设想交流形式:

统筹式交流。教育局根据本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将教师干部交流同学校布局规划调整相结合,制定全区教师干部交流的总体规划,在全区范围内安排交流,交流人员调转人事关系。

协作式交流。教育部门对所属学校合理分类划片,将教师干部交流同教师自然退岗和统筹交流后学校岗位不足相结合,片内学校按交流对象、性质、比例要求,签订协议,明确交流的意向、具体做法和工作进度,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在片内安排交流,交流人员调转人事关系。

支教式交流。受援学校上报需要支教的学科及教师数,城区教师上报支教申请,主管部门选派事业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城区干部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抽调农村薄弱学校积极上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到城区学校学习。在共同体学校之间交流,交流人员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

个人主动交流。凡符合交流条件的教师干部均可提出申请,交流到相对薄弱的学校工作,调转人事关系。

(2)、明确推进教师干部交流过程中的优势和困难

干部、教师交流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发展性工程,办学条件、教师收入、学校管理结构、干部管理权限、评价激励机制等因素都会制约影响教师干部交流的进程和成效。所以,我们尽力用足用活上级的政策和精神,争取各方对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支持,出台必要的配套政策,保证交流工作行之有效地稳步实施。目前亟待解决困难:改善办学条件、均衡教师收入、调整学校管理结构、理顺干部管理权限、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3)、稳步有效地推进教师干部交流的人事制度改革

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提高认识。干部教师交流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是我市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需要,也为提升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将干部教师交流与打造一流教育人才队伍相结合,与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相结合,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单位利益与全局利益相结合。通过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健全各种保障制度,促进教师由超编学校乡向缺编学校流动,促进优秀教师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辐射。

加大

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观念。要认真学习上级关于教师干部交流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积极行动,务求实效。要在广大教师干部中认真组织学习,深入宣传发动,积极引导,提高认识,扫除思想障碍。通过各类媒体确立正确舆论导向,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大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协调配合,制订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健全保障体系,组织干部教师交流工作有序开展。处理好工作推进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坚决杜绝歪风邪气,对在干部教师交流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现象进行严肃处理。

广泛进行调研,切实保证实效。在推进教师干部交流工作的进程中,深入基层主动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加强考核、评估、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切实保证教师干部交流工作健康、稳步的推进,并受到良好的成效。

2、探索“校本培训”的新路子

教师队伍建设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建设。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源泉之所在;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

(1)结合实际,丰富“校本培训”的内容

师德修养、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与反思、教育法律法规理论与实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规范、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新课程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等,都是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热点话题。我们打算根据本区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不同层次的需要,选择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的鲜活性、先进性、科学性、时效性。

(2)广开渠道,拓展“校本培训”的形式

一是通过城乡联动,集中进行培训。如:校本教研、专题学习、交流研讨、课堂教学示范等。

二是进行专题探讨,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如:教师论坛、教育沙龙、远程教育。

三是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进行自主培训。如:学历培训、专科培训。

四是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学校教师发展目标,开展有计划、有针对的系统的培训。如:特色学校的特色教师培训。

(3)加强管理,建立“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

建立校本培训工作备报制度、建立校本培训档案制度、建立校本培训督查制度、建立校本培训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校本培激励机制等。

3、加强科室建设,争创品牌科室

科室是机关的细胞,是机关工作的基础,是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的关键环节。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是联系群众的纽带,是服务基层、为民办事的窗口。在科室建设中,我科打算以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基础,以创新工作为契机,以基层和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科室。

(一)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立科室爱学习、想学习、主动学习的长效机制,围绕提高科室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科室工作实际需要,认真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突出抓好科室工作人员岗位能力的训练。安排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规范学习要求。在学习时间上,除每周参加机关集中学习日活动外,科室每周安排一次的集中学习;在学习内容上,把本科室的业务工作同每名科员的岗位职责相结合,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在学习形式上,集中学习:科室组织学习辅导、自主学习:选择与自己业务相关的书籍自学、科员互学:学习交流座谈、科室互学:参观学习先进科室管理经验,增强科室学习的针对性。-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争做学习型干部,打造学习型科室。

(二)群策群力,创新工作

一是调查研究,在工作思路上创新。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的过程中的稳定性、规范性、时效性尤为重要。所以,科室工作要通过调查拓视野、把脉搏,通过研究找思路、出对策,在工作思路上创新,提高整体工作水平。二是集思广益,在重点工作上创新。人事科每年都有十余项大的重点工作,相同的事情年年做,如何做出新意尤为重要。我们打算以主要负责科员为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其他科员协作为辅,集思广益,围绕科室重点工作,在工作方法上、组织形式上寻找突破口,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规范管理,在工作机制上创新。工作要创新,必须以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保证。人事科工作要防止和克服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工作要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完善岗位职责规范,严明岗位纪律,真正形成一套职责明确、程序严谨、落实有力、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

(三)树立服务基层的意识,打造科室服务品牌

引导科室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群众是否拥护和满意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作为突破口,强化服务观念,改进服务手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经常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以争创文明科室活动为契机,抓好科室人员的仪容、仪表、风纪和科室环境文明等软硬件建设,营造团结向上、奋发有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打造团结协作、行为规范、运转有序、热情高效的服务品牌科室。

教育局人事科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十九日

20__年人事科主要工作月份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区建设;探索;实践

东丰县小学中片学区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依循《东丰县“大学区建设”工作方案》和《东丰县“大学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为指导,依据东丰县2014年度“大学区建设”工作要点,认真组织开展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学区特点、具有本学区特色的大学区管理制模式。学区七所学校本着“平等尊重、相互给予、特色发展、同创共赢”的理念,在“共思”、“共行”、“共进”中提升学区发展品质、丰厚学区发展内涵、打造学区教育品牌。

一、学区概括

东丰县小学中片学区含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三合学校小学部、大兴小学、五道岗小学、南屯基小学、仁合学校小学部、二龙小学七所学校。学区长侯方旭,联络员朴铁斌。自小学中片学区成立以来,遵循“学区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成员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同分享”的基本思路,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学区各校间网络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教育管理、教师研训、考核评价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促进了各成员校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建设 实施学区工作负责制

科学的管理体系是提升质量的保障,在学区建设初期,我们以“学区教学管理组织体系”为核心,形成三级管理网络,确保大学区发展及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1.以学区长为核心 统一调配学区的优势资源

在学区长的引领下,学区内各校校长共同参与、规划学区整体工作、协调各学校教育资源。采取“任务驱动,工作分担”的策略让每个成员校真正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教研活动中,各校按照计划的时间安排独立组织大学区集备、教学活动等工作,进修附属小学、五道岗小学、二龙小学、南屯基小学分别承担了大型活动现场,三合小学、大兴小学、仁合小学提供教师协调配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大学区教学管理指挥中心统筹安排各校硬件资源及教师资源通过设施资源、课程资源、师资资源等的有效共享,最大限度地共享学区内的教育资源,更增强了各校自主发展的能力。

2.以各校校长为辅 形成学区师培与管理中心

“中心”按照县教育局大学区建设的指示精神,以“大学区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为主脉;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规范常态、调整思路、减负增效、创新发展”为主线,各学校教学校长在“中心”的指导下以常规管理、学科发展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到课程建构、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做好学区整体规 划的落实工作。

3.以组织机构为准 推动学区有效管理体制

2014年3月份成立“小学中片学区管理委员会”、“ 小学中片学区秘书处”、“ 小学中片学区业务研修组”、“小学中片学区学科备课组”。落实小学中片学区管理委员会职责,学区长职责,学区联络员职责,学区管理秘书处职责,学区业务研修组职责,学区学科备课组职责。各个岗位,各位领导能够各负其责,为了更好的便于交流沟通,学区建立了QQ群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学区把各负责学校开展的工作情况纳入到对成员校的考核系列。这种负责制,调动了成员校开展学区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推动了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的开展。

(二)课改模式调研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高

为了全面掌握各基层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状况,督促指导各校课改工作稳步、健康发展。根据《进修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专项调研计划》结合本区教学工作实际,学区管理委员会反复斟酌,缜密思考,拟定了小学中片学区教学模式改革专项调研评估试行方案。并于9月10日在进修附小二楼会议室召开了专项调研启动会。9月12日~9月17日,利用四个工作日的时间,调研组一行11人组成的团队对小学中片学区的七所学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专项调研。采用听汇报、进课堂、看现场、阅资料、查记载等方式全面了解小学中片学区各校工作的情况。9月17日,调研任务圆满完成。此次调研特色:各校潜心探索勇于创新,办学思想鲜活,新理念、新思想与新做法亮点纷呈。做到了:专题汇报,理念新;软件材料,很充分;课堂教学,转变快的特点。七所学校共计听取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中的10节课,并对所有课节都能及时的进行评课,评课各有分工,每位教研员分别与各校的教学校长都负责一个学校的评课活动,现场评课的方式有效的激发了上课教师的热情,明确了“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新方法,但也不拘于这种模式,深刻的体会到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含义。调研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阶段举行开放日 提升能力覆盖广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整体推进课改工作,促进学区成员校之间的均衡发展,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播到学区内各个学校,在这方面我们采用了,学区教学开放日活动。4月1日,在进修附小的会议室举行了中片大学区启动预备会。4月2日,县小学中片学区教学研讨会暨进修附小课改开放日活动在附小如期举行。11月14日组织召开了“小学中片学区‘三疑三探’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研讨会” 由二龙山乡中心校承办。活动中介绍了大学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具体做法,“教以教师导为重,学以学生学为主。”教师们体验到了教与研的快乐。

(四)抓牢培养机制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快

1.骨干教师辐射。完善学科骨干教师、班主任交流制度。骨干教师每学期都进行交流,每次交流4人。交流周在学期每月的第二周进行。这一周包括:听课、上课、作业批改及班主任工作等。每一天当中的第一节课要先听同级部的优秀教师的课,其余时间按课程表上的安排进行工作。交流的教师写每天的工作日志,日志内容包括听课记录、上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等。每月交流教师要完成“四个一”,即一节校级公开课;一个经验交流或专题报告,一篇交流日志,指导一位老师。学期末,学区举行学区交流汇报研讨会,对交流老师进行捆绑式综合评价。捆绑评价的结果纳入教师的年终个人考核,同时举办经验交流会,隆重颁发学区奖励证书。学区奖励证书与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挂钩。这项活动的开展,消除了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加大青年教师培训力度。对于青年教师学区按照计划,及时稳妥地、分批分期选送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鼓励教师自学研修、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实施青年教师岗位成长“三五八十”工程,建立成长档案,通过“指路子,结对子,压担子,给点子”等手段,使青年教师3年熟悉教材教法,5年成为教学骨干,20%的青年教师8年成为学科带头人,10%的青年教师10年成为名师。

(五)开展小微课题 提高课堂改革实效性

结合学区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证明,在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这个总课题框架下,我们学区精选的小微课题是关注学生能力的研究这一内容,各个成员校围绕这一内容制定各自的小微课题,并在8月末完成了小微课题议定书,方案,论证等材料。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使研究尽量地靠近目标,我们采用“讨论―行动―反馈―调整”,即边研究边行动,边反馈边改进,边实践边总结,边收集情报,边修改方案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六)实行信息管理 构建“531牵手联盟”群

小学中片学区的七所学校,相距较远,交通不便,为了有效管理,学区依托学区长所在单位进修附小作为活动的中心,确定了远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学区成立后就建立了学区QQ信息群,并赋予成员校管理权限,各自随时负责上传各负责块的工作资料,学区通过QQ信息平台各种工作指令对负责块的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跟踪。实践证明:远程信息化管理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实现了优质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同时,学区内各校以骨干教师为依托,创建了小学中片学区“531牵手联盟群”,QQ群号为:83548275。教师牵手是按年级与学科,实行学区内任课教师牵手,双方利用网络(博客、邮箱、QQ)、面对面等方式,随时交流沟通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困惑、问题等,以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到目前为止各学区牵手教师已经加入到群中,研讨氛围活跃。为了解决老师上网问题,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合理安排上网学习时间。网络研修分为二方面:一是常规教学管理,以课例研讨为主;二是“531”专题研讨――如自我专业发展、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等。技术支持方面,进修附小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化人力资源优势主动承担着学区示范课的录课、刻制光盘、制作简报等工作,解决各校这方面遇到的难题,受到良好的效果。

小学中片学区贯彻落《东丰县“大学区建设”工作方案》和《东丰县“大学区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实施学区建设方面作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展望今后,等待我们去做的工作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但我们有信心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学区上下,群策群力,把小学中片学区制定的学区建设实施方案、规划、政策认认真真地落到实处,创设出浓厚的协作氛围,使各校的魅力文化成为整个学区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孙鹤娟,张德利主编.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实践与探索辑(一)[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2]孙鹤娟,张德利主编.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实践与探索辑(二)[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候方旭(1963―),男,吉林东丰人, 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小学超高,本科。研究方向:学区建设与构建区域协作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9篇

此次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管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研究对学校和教师的影响等。采用的是科研主任汇报、查看文本材料、与课题实验教师座谈等方式。通过调研,让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教育科研工作应该突出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而且必须通过课题研究,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受惠于教育科研。

一、延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概述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延吉市建立了基于“学校问题研究”的集体课题和基于“教学问题研究”的教师课题相结合的规划课题研究体系。目前,我市基层学校承担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部级子课题11项、省级课题10项、州级课题13项、市级课题12项;教师个人课题在州级立项的有两个,市级立项的有152个。从我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的选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等来看,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 学校主课题针对性强,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基层学校主课题的研究能够与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创建紧密联系起来,可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主课题研究引导本校的教改方向,能够加快课堂转型的实现。如,延吉市第十三中学的《小班化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延吉市第四中学的《初中大班额环境下满足学生差异需求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等等;二是学校主课题研究体现了学校领导要通过教育科研来成就学校发展的决心和规划,如东山小学的《自主学习方式中教学技艺运用的实践研究》;延吉市建工小学的《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等等;三是学校主课题具有较高的实践研究价值,可通过潜心探索,形成学校的特色,如延吉市公园小学的课题《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提升朝鲜族小学特色办学水平的研究》、延吉市向阳幼儿园的课题《探索主题性区域活动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实验研究》等等。

2. 教师课题切口较小,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通过课题研究造就具有真正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来成就教师的专业成长。所以,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延吉市教师的研究课题都较为切合教师实际、切合教育教学实际,如延吉市教师进修学校中教部历史教研员金兰的课题《学法指导为重的初中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建工小学李慧英的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和方法的实践研究》等等。这些课题都便于操作,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注重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教育科研实效性得到提高

1. 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大多数学校的领导能够带头进行课题研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延吉市中央小学既承担了州级课题《关于建设专业学习共同体,实现高效课堂的研究》的研究任务,又承担了延吉市教育局州级重点课题《延吉市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以“师生共学案”设计与实施为基点 构建小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学校将科研活动与教研活动做了很好的整合,而且学校班子成员全部参与课题组,千美淑校长亲自担任课题负责人,参加课题研究的讨论、交流等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校领导的重视,不仅激发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更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了自己。如,中央小学汉语组的教师全部参与了课题研究工作(有参与学校主课题研究的,也有进行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的),尤其是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与学校主课题研究相衔接,形成了本校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

2. 课题研究扎实有效,课题档案管理规范。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感到,进入“十二五”以来,延吉市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有两方面比较突出。

一方面,大多数学校课题研究方向紧紧围绕课程改革,分别涉及教育评价、课堂转变、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管理等方面,有利于解决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各课题组都能按照科研规范及制定的课题研究计划稳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能够及时召开开题会、教科研工作会议、课题研讨交流会、阶段性成果交流会等,并且课题组成员对本校需要完成的课题研究阶段性目标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扎扎实实地投身到课题研究中去,课题过程研究扎实、有效,基本实现了通过教育科研来促进学校发展的目的。如,延吉市第十三中学金哲校长承担的课题《小班化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该课题能结合朝鲜族民族教育发展的实际,立足课堂,强调实践,注重过程,寻求规律,解决教师与学生全时段、全方位的交流问题,基本构建出了适合本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有效转变,课题研究成果是真实、有效的。

另一方面,通过对每项课题的申报材料、课题的前期论证、开题报告、实施方案、阶段计划、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阶段性总结、自评报告以及学校的课题组织机构、课题的管理情况等全面、详细的检查,可以看到,基层学校注重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基本上能够按照延吉市教科所的要求,把科研课题档案材料分为基础性材料、计划性材料、过程性材料、专题性材料、效果性材料和成果性材料等进行归档,并做到了对教师科研成果的及时登记、建档。应该说,“十二五”课题档案材料的管理比较规范,学校能把科研档案纳入到学校档案的统一管理中。

3. 课题阶段性成果显著,注重科研成果推广运用。尽管目前进行的是课题研究现状的中期调研,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课题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无论是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学生作品、研究案例、学校特色等都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让我们看到了科研兴校的美景。如,延吉市进学小学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的子课题《构建小学活力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实践研究》,其最为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是初步构建了符合进学小学实际的活力课堂“两段六步”教学模式(“两段”指课前和课中两阶段。第一阶段:指学生个体的课前研究;第二阶段指学生小组及全班合作的课中学习。“六步”指的是课堂环节六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检查预留;第二步,合作交流;第三步,展示分享;第四步,拓展延伸;第五步,总结提升;第六步,反馈验收),该课题成果充分体现了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理念的把握和独到的见解,而且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于2012年12月23日,在中国教科院组织的2012年度全国性的课题经验交流和教学技艺展示会上由进学小学的安维民校长做了经验交流,这是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的子课题学校中,唯一一所进行经验交流的小学,也是学校从事课题研究以来,到目前为止我们延边州唯一的一所在全国进行课题成果交流的学校,当时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关注和好评。

三、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少数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重视不够。

2. 部分学校在研究过程中对课题缺乏整体规划,存在着课题的阶段性研究目标和课题的阶段性总结不一致的现象。

3. 部分学校在课题研究上缺少科学的数据对比分析,佐证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证据不足。

4. 部分学校缺少教育科研成果的奖励机制等。

四、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一些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觉得,学校在今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学校领导要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要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领导要明确认识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尤其是要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找到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从而全面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 应广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科研活动,促进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要善于引导教师对课题的有效资料进行总结、提升,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4. 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运用等。

五、反思与展望:我们将再续新篇章

通过调研,我们看到了延吉市“十二五”课题研究基本上实现了向“真”(研究态度、问题、过程、成果)、“实”(实效性)”的转变,课题档案管理也变得更为规范,教师投身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变得越来越高等好的方面。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需要进一步协调统一;奖励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等等。但是,我们坚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必将逐步形成以校本化教科研为重点的教育科研运行机制,形成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研究模式,而且我们会将实效性强、科研价值较大的课题在全市推广,突出科研课题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引领作用,让更多教师得益于课题研究。

小学管理交流材料范文第10篇

(一)小学科学常用评价方法。国内小学科学中常用评价方法有:1.自评与他评。2.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3.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4.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5.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评价。小学科学的评价方法正逐步改革为多样化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多数研究针对实验器材的运用、呈现活动策略等,但是针对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的评价研究极少。

(二)小学科学中常用评价呈现方式。小学科学中常用评价的主要呈现方式有两类:运用言语评价方式,即是以提问法、口头评价法等方式进行的评价;运用非言语评价方式,一般有作业性评价、科学的标准化测验、制作成长记录袋作为评价、量规表评价。

(三)研究内容界定。将“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研究”的内容可分解为科学室外探究、学生评价两个要素。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的准备工作。在研究开始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统计小学科学中必须在室外进行的探究活动课调查教学现状;分析评价现状;界定研究的可行性;界定研究的内容。

(二)制定“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的初始方案。在探究活动中分三部分进行量规评价:探究活动前的准备、探究过程中的合作和交流、探究结果。评价呈现形式:探究活动前教师展示评价标准,探究过程中根据量规表实行口头自评、互评,探究活动后小组评和自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完成评价量规表。学生评价量规表的评价指标:探究方案的明确、实验材料准备、参与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活动记录、完成分工情况、合作创新精神、探究成果、交流体会。初始方案的预设,因为探究活动前已有评价的标准,学生活动过程中就有了规矩,学生依据标准自我管理以及生生间的相互约束,长久实行有利于养成实验的常规,改善室外活动中因为空间和时间导致教师管理难的问题。学生量规表中有明确探究方案的评价,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对探究活动方案的思考与制定,加强组员之间思维的碰撞。量规表中有完成分工情况、合作创新精神的评价,可以有效地约束每个组员完成自我分工,约束不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通过生生的小组内、小组间的评价,有效解决分组不合作现象。把活动记录和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和交流展示,能较好的建立良性的竞争,养成学生间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关系。也因为有竞争而提高全组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实施对比研究。以五年上册第一节在室外探究活动课教学为例:第二单元光《阳光下的影子》探究活动“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第一阶段:实施传统探究活动教学评价。在一个班只进行传统教学评价,仅教师参与评价和管理。室外活动前教师讲解探究活动方案、活动纪律、做活动记录。活动过程中主要由教师管理。活动后教师大力赞扬表现好的同学,如“不错”、“好”、“很好”、“你的探究记录好”、“你观察得很细致”、“你分析得很透彻”、“你的结论很有创意”等等。批评表现不良同学,“你的记录不好”;“你刚才离开小组活动需要批评”。教学效果:上课流程勉强能完成,但是探究效率低下。教师忙于管理学生纪律,优生满足于表现自我的发现,有7个后进生对探究方案不明确、有5个调皮生活动过程中脱离小组活动。只有2个小组全程合作交流,7个小组由部分优生承担完成,2个小组完不成探究任务。其中完成探究活动的小组有3个小组流于探究形式,属于动手不动脑,不能清晰地知道到底探究了什么,也说不出观察什么现象,从中发现了什么。教学反思:探究活动流于形式,主要由于小组活动前学生对探究方案缺乏思考,中等生缺乏活动目标,参与积极性不高。室外探究活动过程中,各个小组分布范围广,教师评价管理不及时、不能具体到位。活动前后的老师评价为强加给学生的,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弱,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第二阶段:实施“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研究”的方案。实施“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研究”的方案:探究活动前教师展示评价量规表,让学生认真阅读评价量规表,熟悉评价指标。探究过程中激励小组中每个成员以量规为标准实行自我管理,同时活动中小组间的通过口头评价相互监督,探究活动后在交流探究结果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完成量规表,进行小组评和自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教学效果:上课流程顺畅,活动过程中纪律明显好转。经统计分析,大部分优生能带领小组认真探究,更注重小组的合作了;有2个后进生对探究方案不明确;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脱离小组活动。但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只有6个小组全程合作交流,4个小组由部分优生承担完成,1个小组完不成探究任务。教学反思:在探究活动中“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量规表”给了学生评价的准则,让学生能主动评价、学习,提高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能力,而不全依赖于教师的组织和管理。改善室外探究活动的管理。这样教师有时间对优生的启发、对后进生学生辅导。但是这个评价仅仅是给了简单地一个等级评定,而且评价表格过于复杂、强调了个人的评价。额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后进生难以完成,也导致教学时间的增加。解决策略:(1)简化评价量规,一个小组只完成一个评价表格,表格中有小组集体评价又兼顾个人评价;(2)对评价者进行相应的培训;(3)增加教师适宜的定性评价,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他们评价标准有所不同。第三阶段:实施改进后的“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研究”的方案。在两个个班中实施改进后的方案的教学效果:探究活动的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脱离小组活动,学生基本实行自我管理,小组集体感提高,交流汇报积极性高。但每个班都依旧有2个小组独立探究能力有待提高,需教师多时间关注辅导。几个后进生自律能力有进步但仍需提高。在五年级上册继续实施改进后的“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的学生评价研究”的方案,《光与热》、《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五年级共实施评价方案四节课后,学生的自律能力、独立探究能力明显提高,有效提高了室外探究活动学习效率。

三、研究结论

“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评价研究”重点研究通过加强学生评价,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评价量规,解决室外实验教学管理难的问题,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目标。研究获得了能有效针对室外探究活动的评价模式、评价指标、评价方式。1.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评价模式为:探究活动前让学生明确评价量规,探究活动中加强学生评价,在活动后配合小组内、小组间评价和教师的定性评价。2.评价指标具体到探究方案的明确、实验材料准备、参与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活动记录、完成分工情况、合作创新精神、探究成果、交流体会。3.评价方式为:运用量规表和小组、教师的定性评价。通过长时间地实施学生量规评价,让学生能主动评价、学习,而不依赖于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能有效解决室外探究活动时因空间、评价时间等因素影响教学管理难的问题,达到有效提高室外探究实验课教学效果。研究中也有困惑。在小学科学室外探究活动中要很好地实施综合评价,确实有一定的困难。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量规需要很多的时间与经验,要想把所有18个小学室外探究活动都设计出好的量规就更艰巨。目前对科学室外探究活动学生评价的研究极少,即使从网上搜索到一些的量规资料,合适的量规不多。评价量规要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提高学生独立完成探究活动的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实施过程。把要求形成常规,评价才可实施并有效。

上一篇:座谈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下一篇:领导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