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01 21:15:08

项目管理技术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1篇

《项目管理技术》杂志是一本面向广泛读者群体的权威参考书。除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司高层管理者、项目经理以及研究人员之外,本书还适合其他关心项目管理的人员阅读,特别是大学管理专业师生。在当今社会,项目管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进行日常工作的必备能力,因此本书对于学习、掌握和实践项目管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该杂志主要涉及建筑、工程、航天航空、制造业、信息技术、能源、金融、交通、电信、教育等领域。这些领域不仅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政府发展的重点领域。本书的内容可以帮助企业和机构管理者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熟悉各类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提高项目质量,有效控制项目成本和时间。对于这些领域的项目经理和实施者而言,本书也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管理和执行项目。

该杂志还适合咨询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阅读,这是因为项目管理在政府部门和咨询服务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政府部门通常需要制订并执行各种政策和计划,通过项目管理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计划目标,提高行政效率。咨询服务机构的工作则要求他们帮助客户规划、管理和执行各类项目,因此项目管理技术是咨询服务行业必备的核心技能。

该杂志是一个拥有广泛读者群体的重要参考书,无论是从事哪一行业,无论是担任何种职位,了解和熟悉项目管理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熟悉项目管理的实践方法,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2篇

《项目管理技术》(CN:11-5007/T)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建议

1.信息化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我国根据本身的国情需求,建立符合自身项目管理需求的信息化体系。但是,目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与国外先进的技术水平相比,还存在一系列直观的问题。

1.1缺乏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已经注重引进信息化管理,并且大力的应用与现实的项目管理当中。但是,其中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大都直接引荐国外的产品,有的以国外软件为基础,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修改。在引进软件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昂贵的费用,这也抑制了一些中小企业对此应用的脚步。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自身项目管理的需求,研制和开发自己的应用软件。其中,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技术支持,稳定的信息化系统等都是需要注重的问题。

1.2缺乏技术人员的支持

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当中,技术性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不仅要拥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还要掌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在信息化应用与项目管理之后,还用有能力项目的各种方案,设置担负系统维修维护的责任,可以说在信息化建设当中他们是充当“多角度”的人才。但是,目前这种技术性的骨干人才还是略显匮乏的。

1.3管理体制约束应用范围

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主要着重于项目的安全预测,根据项目数据方案计算施工所需成本,预测安全隐患、制定质量标准。而我国目前一些企业,受到管理体制的影响,往往不具备这些预测的能力,反而在施工过程中衡量成本控制、质量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化管理造成了约束。从国家的体制来说,在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局限,政府相对于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政策和制度还不够看重,在执行力方面还略显薄弱。在项目管理实际工作当中,多数管理人员仍旧凭借自身的经验处理问题,凭借人力在计算工程中的数据整合,这难免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工程数据中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1.4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中无论是施工规模、施工强度、施工所需材料和数据的深度和技术要求都在不断的提升,陈旧的信息处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但是,一些管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不必要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提高了工作危险性。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的冷漠主要原因有,信息化建设具有信息透明化的特点,这在会损害一小部分人员的自身利益;新技术的引进,在前期使用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磨练才能够熟练使用,很多员工对此存在倦怠的心理;引进新技术必然会存在附加实物,比如技术维护人员、维修工具等等,从中会产生大量的费用,这也是一些企业决策人员不愿引进新技术的根本原因。

2.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

2.1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项目管理都会面对设计的范围广、工作任务量大、信息多重复杂等特点。然而工作人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变相的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影响质量标准。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它利用网络媒介增强参与方之间的交流速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管理这也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发现问题,代替了以往“人工查证”的形式,减少工作量,并且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迅速、准确的解决。因此,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对于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2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企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对企业利益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在建筑行业中这种风险更是显而易见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从项目的开展,到风险的预测、风险分析、风险排除都会有详细的分析,也可以给出风险控制的提示,管理这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减少企业损失。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对企业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出指示,并以科学的手段为项目管理做出分析,提高了项目管理的管理水平。

2.3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

发展国民经济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到首要目标,然而国民经济的信息化也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符合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时代步伐,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对于管理多个项目、国际投资项目等工作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得经济发展近在眼前。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竞争力,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国家推行信息化发展的根本需要。

3.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化应做的准备

3.1做好技术支持工作

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的技术支持工作,首先要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企业要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根本,除了要培养员工关于信息化技术的操作、维护、更新、数据库建设等技能以外,也要加强员工自身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实际演练、外派学习等方法加强员工的职业技能,增强工作质量。加强员工的自身素质,培养员工与企业齐发展的价值观,这样才能使员工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专心于信息化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也是企业素质的提高,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3.2做好自身管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建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方向,开展新事物要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为此而付出努力,产生工作的动力。在明确方向的同时,还要建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相关计划,只有做好了充足的基础工作,才可以展开新的工作,以此更好的运用信息化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其次,要有充足的资金准备。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充足的资金准备才能够放手的做工作,不会因为资金原因中断新技术的投入。最后,要做好基础物资的准备工作。及时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提供风险预测,但是还是要加强避免人为破坏的风险。生产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奠基石,如果基础材料出现问题,必定后患无穷。因此,要做好基础材料的安全工作,选取符合质量要求的基础物质。做到做出计划不浪费,采购物资不无贪污、选取物资严格把关、物资入库有专门人员看管等工作,对于那些在基础物资“动歪脑筋”的人员严惩不贷。

3.3做好信息化意识的深入工作

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普及信息化知识,实现信息化深入人心的工作尤为重要。因此要大力开展信息化的宣传工作,解放思想,对于那些陈旧的思想要解决,排除员工对计算机技术怀疑和抵触的心理。但是,不能用强硬的手段让员工接受新技术,要以用事实证明信息化技术的优越性,这样才能使员工放下思想包袱,更加信任信息化技术,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信息数的应用和拓展工作中,从而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4.总结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遵循科学技术发展是必然的途径。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有着重大意义,它也顺应着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步伐。然而引进信息化技术需要企业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新技术更好的被利用,为企业创造更多利益。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传统的人力劳动,为企业节省资金,为项目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江:论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资讯,2012,(28):139.

[2]周巍,陈宏伟:浅析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J].现代企业文化,2010,(11):151-152.

[3]樊红艳:谈既有建筑工程信息化改造[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11):55-56.

[4]周立杰: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37.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4篇

1.利用其雄厚的资本优势和技术研发能力,美国四大私人企业Monsanto、Pioneer、Syngenta、AgrEvo占据了美国由APHIS批准的田间试验的大部分。美国农业生物技术商业化程度高,其农业生物技术的市场份额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亚太地区是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最快的地区,预计到2015年其农业生物技术市场将以复合年均增长率14%的速度增长。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服务组织(ISAAA)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增至1.75亿公顷,增加了100倍以上。同时该组织还介绍,印度尼西亚将在今年批准种植转基因甘蔗,菲律宾于2016年将批准种植黄金大米。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大大缓解了因全球资源稀缺、能源危机、效益衰减等问题所引起的粮食短缺,引发了全球“第二次绿色革命”,对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情况。中国农业生物技术起步较晚,但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生物技术的创新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见表1)。通过加大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赖型”转变,农业生物技术从单纯的实验技术逐渐实现向农村田间推广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优化了农产品结构和质量。2013年中国转基因作物面积位居世界第六位,位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印度和加拿大之后。中国转基因作物包括棉花,抗病毒木瓜以及小面积种植的转基因白杨等,其中白杨的转基因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大多依靠政府投资,各大科研院所等非赢利性研发机构作为主体来承担项目实施。目前我国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各类研发机构已超过200家,研发人员有1万多人,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的一条完整的农业生产价值链。

二、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面临的困境

1.项目管理意识淡薄,忽视财务风险。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持,这种资金投入方式容易造成项目承担单位管理不到位。归根到底,科研人员作为创新主体和管理主体很难两者兼顾。目前,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大都是科研机构中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来担任,他们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较高,但是相对缺乏项目管理的意识和经验,很难把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质量、时间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容易忽视项目的财务风险,对于货币时间价值、投入风险、成本效益等思想认识不足。因此,常常把项目推入困境,最终导致项目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在决算审计中,出现很多项目验收延期和项目决算超预算的情况。2.项目创新标准缺乏,项目效益难以横向评价。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创新性没有统一标准来衡量,因此造成项目创新性评判没有切实依据。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主要分为两类以关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方面的“硬”技术创新和关于新生产方法(方式)、新组织、新经营管理模式、新市场、新过程和新服务的“软”技术创新即管理技术创新两类。目前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集中在为了改进农产品和技术而进行的创新研发,偏向渐进性创新和方法导向性创新,如某品种植株优选及扩繁技术研究,某鱼毒素检测技术研究。在审计过程中很少碰到根本性创新和目标导向性创新,市场导向作用没有真正发挥,而这两类创新与农村生产和社会实际需求联系更加紧密,研究成果对于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更为深远。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缺乏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办法,也是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与其他科技项目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地域性,与土壤条件、气候、水资源等密切相关。研究的对象涉及广泛,包括景观植物、农作物、家禽和海产品等。因此,每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尽相同。此外,项目申请轻视前期准备和调研,对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没有进行细致分析,往往以项目经费申请为最终目的,容易忽略项目完成后的效益评价。

三、从财务决策角度改进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的措施

1.提高财务决策在项目管理中的参与度。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就是三大类资源——质量、时间和成本的分配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分配资源,避免浪费关键在于要财务的参与。目前财务决策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把财务数据放在事后的例子比比皆是,没有财务决策的项目管理注定是没有旗帜的战役。提高财务决策在项目管理中的参与度是解决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财务决策应该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始终。在项目前期的预测与分析、项目进中的财务分析与监督、项目结束后的结算分析中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业生物技术创新是走在科技前沿的排头兵,前沿意味着存在更多的风险。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需要财务决策的参与,提升财务决策对项目管理的参与度是必然趋势。2.加大财务和审计监督的系统性。对于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内部财务监督要与外部审计介入相结合。首先,要紧紧抓住内部控制这个关键点,把财务监督检查作为项目管理中一种经常性的控制方式,从制度上确立财务监督的核心地位,保证财务监督对项目实施有效控制。其次,需要积极借助外部第三方的力量,帮助承担项目单位提高项目管理质量。由于每个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涉及几十万到上百万,经费支出活动繁杂,有时还会涉及到其他协作单位,单单依靠单位监督很难实现面面俱到。为弥补内部财务监督的不足,应适当借助独立性较强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的力量,对涉及财政资金较大的项目实施审计。通过第三方的工作,客观公正的角度来发表审计意见,提高项目监督力度。再次,可以实行外部审计评价制度,建立专家库,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效率加以评价,不断提高内部监督工作的质量。最后,应适当开展交叉审计,相互复核工作底稿,使审计真正具有公正性、独立性、客观性。通过内外部共同监督,强化财务监督的控制职能,尽早发现并克服各类风险,保证项目在完善的监督框架体系内有序进行。3.完善项目的财务预算及分析。财务决策的重要原则就是要考虑必须且只考虑相关成本。财务预算是项目申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量项目成本和申请经费的主要依据。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项目的工作量和消耗的费用无法进行准确的估算或者预算,这对于经费的预算、管理和监督造成困难。在编制项目预算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调研工作。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应遵循项目相关性和经济效益性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预算细目,合理分配细目预算。预算科目应该从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两大类出发,逐一细化,分类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及时对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允许调整的预算科目,应该根据实际项目支出更新预算;对于不允许调整的预算科目,如直接材料、设备采购,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此外,财务人员应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指导科研人员正确进行各类细目费用的测算。4.落实项目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是指有效率地应用资源以提供有效益的服务或产品。从财务决策的角度来看,每年国家对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而这些项目经费是否真正使用到位,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公共服务目的的实现。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有利于强化资金使用效果,规范科研经费支出行为。通过把绩效考核作为项目管理的一种手段,引入到项目验收的过程中,有利于改变专家听汇报,验收流于形式的局面。针对每个项目设计不同的考核关键点,从制度、执行、效果和保障等多个角度制定科学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改善提高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四、结语

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作为国家大力提倡和重点发展的领域,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每年得到的财政资金数目巨大。这意味着如何管好这些经费、如何用好这些经费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引入财务决策的管理理念是农业生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升级的重要标志,加大财务预算、监督、审计、分析的力度,提升财务决策参与项目管理的高度,才能助推生物技术在农业创新领域应用的深度。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业主项目管理;技术管理;工程建设阶段

[ Abstract ]: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project quality, progress and cost target, where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management means. The owner in the project’s needs, in the course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he project still needs detailed monitoring,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changes in a timely adjustment of the target, I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oject management experience, as well as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 learning, project each phas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echnical problems.

[ Key words ]: owner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manage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中图分类号:TU71

电信网络安装管理

1.绪论

目前,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对道路、水利、市政以及公共设施的投资越来越大,如何管理好这些项目的建设,造出高质量的基础设施,造福百姓,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由于这些项目大多数是政府投资,或者金融机构投资,需要有专业的组织来管理这些项目,这些专业组织组织就是项目管理公司或者代建公司。也可以称为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因为他们代表的是业主即投资人的立场。

业主方项目管理需要技术管理支持,而且是贯穿项目的各个阶段,对于项目是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建设项目的发展,对项目阶段的划分,基本分为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标采购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各个阶段有可能同时进行。

2、工程设计阶段

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由业主项目管理团队按照业主需求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设计单位根据设计任务书和业主提供的外部条件资料,进行项目的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经政府部门和业主审批确认后,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业主审核确认,作为项目施工的依据。

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在设计阶段主要技术管理工作内容有

2.1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项目设计任务书的编制依据是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业主项目管理团队应尽量征询所以项目相关方的意见,这也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提倡的做法,满足所有干系人的需求,尤其是项目的最终使用者,他们对项目的需求是最关键的。这个工作应贯穿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以下几方面需要技术人员特别注意:项目建设地点的水文、地质、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团队技术人员应对项目拟建设地点进行地质勘查和水文地质条件资料的收集,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对设计成果的质量和设计进度影响很大。比如地勘资料不准确,造成设计人员选择结构形式和基础处理的方案时造成影响。市政交通、供水、供电、通信、供气等供应能力因素;现阶段,各城市的建设速度都很快,城市基础设施也变化非常大。所以,业主项目管理团队应对项目拟建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情况详细进行详细调查。不仅包括路由设置,还要包括具体的供应能力参数以及供应时间。我曾经参与的武汉灾备中心项目就是因为交通恶化供电问题,项目启用时间将大幅度延后。主要工艺、设备选型意见;抗震、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

基于运行经验,业主方面对项目的主要工艺流程或设备系统类型有意向时,应在项目设计任务书中表明,因为主要工艺流程和设备及系统的选择会对其他方面如空间、供电、供气等有很大影响,应及早提出。如业主对项目抗震、环保节能要求高于本地区的设计规范规定,应在设计任务书中提出,如数据中心的抗震级别、建筑物的LEED认证要求和绿色建筑要求等。

建设工期和里程碑进度要求;业主方面如对项目的投入运行时间有明确要求,或对项目的地下部分建设进度有具体时间要求,在项目设计任务书中应明确,要求设计人员在选择工艺和设备类型时考虑施工进度的限制。

2.2方案设计及施工图的审核

业主方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和施工方对图纸的审核重点不太一样,应注意以下几点:

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是否完整;

对规划部门、消防部门和人防部门的意见是否完全满足;

对业主的在环保、节能方面的要求是否考虑完全;

各专业间的协调是否一致。

2.3风险评估工作

项目管理团队应根据设计方案和市场情况对项目的技术风险做出评估,供项目决策部门参考使用。如有必要,可邀请有关技术专家组织方案评审。

3.招标采购阶段

招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业主对项目的建设需求和设计图纸编制招标文件,通过招标等形式选择合适的施工承包企业或者材料设备供应企业。

关于业主方项目管理团队在招标采购阶段主要技术管理工作内容,招标阶段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是招标文件编制,招标文件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工程承包界面划分;技术规格书;主要技术标准。

3.1工程承包界面划分

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程项目,比如幕墙、供电、通信工程,或者专用设备,比如电梯、柴油发电机等,业主有可能进行直接采购,这就要求项目管理技术人员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必须把各个承包商或供应商的承包范围划分清楚,为便于投资控制,这项工作从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后就可开始,随着设计进度逐步的完善。

场区内整体土方平衡调配和园林景观堆山造型的范围;园林景观一般单独分包,和总包的范围应分清。

电力、电信等部门和施工总承包的界面应划分明确,并应明确各自的调试范围和总体调试负责人。

结构承包商和精装修分包商间的承包范围划分,应明确各自的施工范围及验收标准。比如,隔墙的砌筑和粉刷,卫生间防水等位置。

电梯设备供应商和电梯安装的界面划分;是否要求土建单位提供预留预埋等。

3.2技术规格书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6篇

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下的自动化,使在多个参与者之间按照某种预定义的规则传递文档、信息或任务的过程自动进行,从而实现某个预期的业务目标,或者促使此目标的实现。除盐水处理项目如果把每一个流程的传输放到计算机与互联网上进行,不仅方便省时,而且使流程固定,更加规范,提高项目的效率,减少错误的发生,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项目管理系统就是按照一系列过程规则,使文档、信息或者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极大的提升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协同性、准确性,使公司可以把重点工作放到如何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人员,最小的成本完成质量最优的项目。因此,在此对上述除盐水安装调试流程进行建模。工作流中主要有案例、任务、路由等要素,每一个要素的运用都使工作流更加明确更加形象。案例:工作流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处理案例,水处理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案例。每一个案例的生命周期都是固有的。项目本身也是有一个生命周期的,从项目开始立项就是生命周期的开始,项目竣工时就是生命周期的结束,其中在这个生命周期中可以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任务:任务是工作流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泛指一个工作单元。只有确定了任务,才可以构建工作流。可以说任务是一个工作的逻辑单元,必须是完整执行的。但是任务的整体性又依赖于它所存在的环境。上述流程中安装超滤设备如果外包给了别家公司,对于甲方来看任务是一个整体,但是对于乙方来看他可以把任务再分割,再定任务负责人。路由:沿着特定分支的路由决定哪些任务需要执行,一般情况下共有四种基本路由结构。顺序路由就是最简单的一个接一个的执行;并行路由(AND-split——AND-join)是两个以上的任务同时被执行,并且互不影响;选择路由(OR-split——OR-join)是两个或者多个任务之间存在选择;循环路由是指多次执行同一个任务。

2关系数据库工作流引擎

对于工作流来讲,工作流引擎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的核心,是工作流的动力。有了引擎的驱动,工作流才能按照我们设置的流程进行。现在有很多公司开发了各种各样的工作流引擎,但是关系数据库作为驱动的引擎是实现比较容易的。采用数据库驱动的方式实现工作流引擎,以低成本实现了工作流的核心功能,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强等特点。本文中数据库采用微软公司的SQLserver2008。在工作流引擎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于工作流的过程模型的描述。过程模型是工作流引擎控制信息来源,工作流系统提供了串行、并行、选择及循环4种基本路由的方式,水处理项目管理的实际业务流程都可以用上述的基本路由及其组合来描述。具体实现方案:流程定义表与任务定义表用来描述流程和任务的信息。为了防止对任务的重复定义,任务与流程都是相对独立的,对任务的定义不依赖于特定的流程,这是因为同一流程的不同步骤可能要用到相同的任务。类型字段是用于标识任务的类型,在系统中将任务的类型作了如下划分:人工任务,指由操作人员直接控制执行的任务;自动任务,指不需要人员参与,直接由工作流引擎激发相关程序来执行的任务;循环任务,连接一个循环过程并控制其运行的任务;路由任务,不执行实际的工作,而是为实现复杂的路由关系而定义的任务。对于每一种任务,系统在数据库中为其自动生成相应的相关数据表,用以定义与该任务相关的数据信息及控制信息。任务编号、流程实例编号为系统的默认字段,其余信息字段在任务定义时由管理员指定。流程组织表是描述各流程的运作规则。系统中用流程编号字段区别不同的流程,位置字段是用来表示任务在流程中的执行顺序,首项任务的位置数为1,依次向下排列。每一个位置上都可以有多个任务,相同位置上不同任务间的关系用迁移方式来标识。迁移方式分为串行、与分支、与汇总、或分支、或汇总,对应在这四种迁移方式在上节中的Petri网已经有所体现。

3结束语

文中是对采用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水处理项目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水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通过实践的一个简单实力,设计了一个适合于水处理项目管理的工作流模型,并且利用关系数据库建立的工作流引擎的模型。在实现的过程中,使用了关系数据库作为工作流的引擎,实现了低成本、高功效。对数据库各个表之间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最后实现了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水处理项目管理系统。文中论证了工作流技术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它可以使项目管理的繁琐过程在计算机上得以实现,是项目管理系统的一个发展趋势。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Arcgis技术、土地整理、数据系统、空间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我国约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空间地域分布不一,各个省份地区的面积也只能用大约数字来统计。各级政府通过编制和执行土地整理规划,对土地的配置和利用实施宏观的控制。结合土地的供给和地权管理,对具体宗地的用途实行管理。通过土地整理,依照基层土地规划对土地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有效的配置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率和改善土地环境。土地的永续利用可以保障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整理项目需要结合空间信息、属性信息及时态信息等, Arcgis技术的发展为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了最高效便利的平台。

Arcgis技术的定义和作用

ArcGIS产品线为用户提供一个可伸缩的,全面的GIS平台。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将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数据整合在一起,作为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它能将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用户的需要将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让人们了解所需要的空间信息,人们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可以进行各种辅助决策。GIS能够帮助人们将电子表格和数据库中无法看到的数据之间的模式和发展趋势以图形的形式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地理分析与已有业务应用的有机集成,从而满足决策多维性的需求。

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土地整理是在规定的地区范围,按照相关土地使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利用科学的措施方法,调整土地使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层次,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并增加一定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确保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循环。

土地整理项目首要任务是在资料分析和必要的专项研究的基础上,划分土地利用区,拟定各类用地控制指标,编制规划方案和规划图,对规划方案和图件广泛征求意见并进行论证。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基础数据进行认真的校对;对上级下达的规划指标进行合理的分解;对项目的用地空间布局进行科学的研究,即要进行规划技术指标分析、土地地类适应性评价、地类规划平衡分析等。ArcGIS的应用可以降低以前人为进行土地资源分析和决策所带来的主观因素影响,加强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1 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地籍管理应用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土地整理项目地籍管理包括对土地所属权的第一次登记、多次变更登记等内容,所属权变更统计是目前土地整理项目中一项重要且困难的工作。地籍管理系统可以对土地整理区内土地的所属权、土地生产能力、土地利用、土地等级、地表覆盖、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等各种统计资料及报表等进行管理汇总,

并具有查询、漫游、分析和统计功能。能够在ArcSDE、ArcIMS、Server三种服务端使用查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如属性和空间位置查询、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可以对基础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从而为土地整理区正常的土地管理和规划提供服务。

2.2 Arcgis技术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的应用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就是通过一系列标准范围进行的评定,确定土地最适宜的复垦利用方向和最佳复垦模式。分析方法是GIS最重要的空间分析功能之一,是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等多因素评价过程的主要辅助手段。相对于传统的纯数值评价方法,基于GIS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方法可将数值计算和图形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土地评价单元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联结,由计算机来完成复杂的空间分析与计算,极大地提高了评价效率。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Analyst),可以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以土地利用图斑为评价单元,先把矢量转成栅格,用空间分析模块,再用栅格计算,最后完成土地适宜性评价。适宜性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确定评价分类系统,制定适宜性标准。(2)确定适宜性评价的主导因素。土地开发整理区的土地复垦评价应考虑的因素有土壤条件、土地利用方向、地形地貌及坡度等地形条件。根据适宜性评价主导因子稳定性的原则,应考虑因子的变异特性,找出持续影响土地生产力的稳定性因子。(3)选取评价单元。以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现状调查的基础制图单元划分土地评价单元。对评价单元的土地属性逐一进行分析评定,确定每个评价单元的适宜类型和质量等级。(4)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5)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复垦适宜类型、等级和面积统计。2.3农村居民点撤并论证 实践中反映出阻碍村庄撤并的首要客观因素是耕作半径限制,耕作半径的客观限制是农居点分散布局的本质原因,同时决定着农村聚落的适宜规模。撤并规划直接导致农居点集聚,使耕作半径增大,增加劳动出行成本。于是对于部分农民而言,村庄撤并使其劳动与生活的既有权益受到侵害。基于GIS技术,可以对农村居民点撤并的可行性进行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建立GIS数据库:建立规划区域内的农居点房屋空间数据库,采用CAD文件为基础空间数据;(2)拆迁房屋的空间识别:通过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区域内房屋空间分布密度,位于一定低密度值区域的房屋作为撤并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城镇扩张、交通、环境等因素确定村镇体系空间详细布局;(3)耕作半径演变描述:通过GIS空间分析中的距离分析计算规划前后耕地至最近农居点距离的频率分布。

2.4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现有的一些空间分析功能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进行土地开发整理区土地利用的辅助决策,如复垦方案的优化等。其系统结构主要由GIS平台、空间数据库、文本资料、图形资料库、地籍管理子系统、规划子系统、动态属性管理系统等组成。

3.Arcgis技术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的程序运作

ArcGIS的建库流程为:第一项数据转换、统一数据格式,统一坐标系。第二项建立拓扑关系,设置拓扑规则,进行拓扑构面,形成宗地、地类图斑等。第三项属性检查,即进行数据质量检查,改正错误属性,剔除冗余数据。第四项对相邻图幅数据进行接边处理。本数据库在建立拓扑关系时采用的方式流程是∶新建一个Personal Geodatabas再新建一个FeatureDataset,接着把前面矢量化的文件数据输入,接下来运用Topology工具对此Feature Dataset进行操作,修改悬挂弧段,检查错误等。最后,单击Polygon featureclass frome lines产生拓扑关系,运用此方法可以把检查线文件错误与产生拓扑关系同时进行,不仅极大的减少了工作量,而且还控制了误差率。

4.结语

土地整理项目管理中利用Arcgis技术,能够大量减少人工测绘、制图分析工作。更能直观、正确的体现该区域的土地分布适用状况,给人们调整土地利用方面提供切实依据。基于Arcgis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管理开发和利用也是可行的。我们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就是利用一定的语言,在GIS平台上开发设计土地开发整理信息系统,使土地管理工作更加专业,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高志军王继尧蒋文娟ArcGIS在土地利用调查数据检查中的应用[J]科苑论坛2007.7

[2]贠小苏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项目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如何利用当今先进的制造加工技术、项目管理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促进和加快建筑业的发展、迎接人世后的挑战就成为一个及其迫切的问题。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对项目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计算机技术在各类信息管理中的相关应用

1、在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档案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社会的信息系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档案电子化是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施的重要工作。其主要功能有:(1)信息检索网络化;(2)档案信息数字化;(3)档案管理自动化。

2、在物流业的应用

现代物流是以计算机信息管理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产业,但目前的企业物流尚处于传统的传递、送货阶段。主要应用有:(1)高效率的配送降低物流成本;(2)进行最优控制,降低物流成本;(3)实行智能化管理。

3、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

大型项目的文件信息和资料相当多,项目部可以充分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文字、图像、语言等处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各种日常项目文件均采用计算机编制、修改、排版和打印。项目部的每个管理人员都应经过办公自动化的培训,实现无纸化办公,使文件、资料和报表正规化、标准化,且修改简单,查找方便,管理便捷可靠。

(2)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是对工程的进度进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计划管理技术,它为现代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网络计划技术计算复杂、信息量大,因而利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进行绘图、计算、优化、调整、控制、设计与分析等大为便利。在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通过该软件进行网络进度计划的编制,同时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在考虑留有充分余地的基础上优化资源、支持关键环节的工作、另行编制施工进度控制计划,降低成本、确保施工进度按期进行。

(3)定额预算软件的应用

用定额预算软件只需输入定额号和工程量.软件就能够自动检索出子目的名称、单位、单价及人材机消耗量。计算机通过分析处理自动得出下列内容:①工程费用表;②建筑工程造价书;③主要材料分析表;(多主要材料}I:总表;(虱主要材料差价表;⑥人机材消耗表;⑦人工机械汇总表;⑧次要材料汇总表等。预算软件的运用,能使各项报价准确、合理、快捷,为今后的工程结算、成本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5、改善财务管理

三、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全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共享、信息化管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人、材、物各个生产要素的控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其主要的必要性如下:

(1)项目管理的特点呼唤项目管理计算机信息化

(2)激烈的行业竞争要求推行项目管理计算机信息化

2、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的可行性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二者结合形成的网络技术。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

信息技术的推广、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一个稍微大点的工程项目从物资采购等各个环节以及管理成本中节省下来的开支,将远远超过这十多万元。况且这种一次性的投资,能给施工单位带来多年的信息资源利用和数百个项目的成本节省。

(2)技术方面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利用使施工项目信息能够基于电子介质进行海量存储、高效加工和高速传输,使各项项目参与人员能够通过网络方便地共享信息、协同工作,从而更有效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促进工程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建筑施工领域高新技术含量不高的局面成为可能。

(3)工程应用方面

可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必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条件

1、先进的管理技术与先进组织管理共存

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应该能够为项目带来效益。但是,软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先进管理的技术手段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组织作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难以推行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就难以向管理要效益。只有项目的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都达到与之相对应的程度,科学管理的效益才可能得到发挥。

2、优化管理的效益与项目自身潜力共存

INTERNET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彻底改变传统管理封闭的局面,为项目管理营造了开放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

五、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项目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现是决定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战略成败的关键,现实中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

1、硬件方面的问题

在项目中实现计算机信息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比如购买计算机、网络设备、电缆等硬件设施,安装设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但这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实现的基础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都分。

2、软件方面的问题

寻找一个适合于自身项目的管理软件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市面上虽然这方面的软件种类繁多,但因为从功能到价格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并不完全适合于某一个项目。

3、项目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

事物成败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现有赖于应用先进管理技术的高技术人才。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技术,再加上普及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所以,当前项目管理中能够熟练应用的人才并不多,对项目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培训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4、工作目标分解问题

工作目标分解是面向可交付的成果,对项目元素分组,定义项目范围。其实质内容就是将一个大项目分解为几个相互关联的小项目,小项目可以划分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又可划分子任务,依此类推直至最后将任务划分为最小工作单元。工作划分的目的在于,制定工作分解结构是在对任务制定计划和分配资源。

5、项目目标管理问题

随着相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工期、成本优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可以采用Project软件予以实施。Project提供了多种进度计划管理的方法(如甘特图、日历图、网络图)。利用这些方法,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分解的工作任务之间建立相关性,自动生成关键路径,方便用户对项目进行更有效的计划和成本管理。

6、信息网络建设问题

通过网络把工程建设的投资方、开发方、设计方、施工方、供应方以及运营方联系起来,对工程管理全面开发应用网络信息技术。

六、提高计算机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应用水平的对策

1、各建设主体(尤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并予以有效实施。建设部将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列为目前的重要任务。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建设领域的工作,不是赶时髦,更不是点缀,而是—个迫在眉睫的紧要问题,特别应加强在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2、在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INTERNET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参与单位人员多(笔者在近年参与的几个学校建设项目都是投资巨大,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大型项目),建设工程文件多(如信函、通知、图纸、合同,进度报告,设计变更记录等),信息量大。

3、开发基于INTERNET的各种应用系统,如电子商务、网上项目管理等,以互联网技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4、第四,继续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当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过程(进度.质量,资金)相关软件的应用。

5、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培训。有了好的项目管理类软件,还必须要有懂行的人员操作才行。目前建设主体各单位中,既懂建筑项目管理又能熟练操作相关计算机软件的技术人员还比较缺乏,必须加强这一块的人力资源培训,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项目部,要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技术操作人员。

七、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要加强项目管理基础工作,夯实计算机技术在优化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基础。项目自身特点决定了优化项目管理的性质,对于重大工程,利用项目管理软件排定施工计划,并做到随时调整关键工序,利用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会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华军.浅析现行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管理[J].广东科技,2007,8。

[2]李红育,李绍伟.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J].办公自动化,2010.

[3]陈富仲.建筑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施工技术,1999.

[4]吉冬梅.浅议计算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2,4.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应用;创新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提升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的创新能力是施工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因此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创新建设工程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以及提升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等有效方式,才能确保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技术有所提高。

1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现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鲁布革冲击”引进“项目法”施工开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如今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日趋完善,对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逐步深入。但从整体上看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 项目管理重视不够: 大部分施工企业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揽项目上,对加强和改善项目管理重视不够,导致对项目管理投入不足,缺乏系统规划和持续改进;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水平低: 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着重视施工技术,忽视项目管理技术的问题,据调查,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项目管理技术的运用率不足20%,大大影响了项目管理效率的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低: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已经颁布实施多年,但是在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实践中贯彻情况比较差,项目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低: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但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

2 项目管理技术在施工企业的应用与创新

加强和改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必须重新认识项目管理技术对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尽快实现由传统的重视施工技术的应用,向重视管理技术的应用转变。

1) 组织结构模式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一般是工作队式,主要靠项目经理的施工经验对项目进行管理,适应了当时开发早期大干快上,管理比较粗放的时代特点,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和建设标准的提高,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项目管理向更加专业化方向转型,单靠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与施工经验已经无法驾驭整个项目的运转,需要集合更多人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和重新整合公司的各项资源,这时矩阵式组织结构便应运而生。它可以使项目管理中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分权与集权有机结合起来,便于企业内部相互协调,信息线路较短,反馈较快,应变生存能力强。其不仅注重项目的成效和人员的团队协作精神,而且还注重跨部门的配合以及比较柔性的管理,进而可以大大提高项目内外资源的有效、合理的配置。在项目管理实践中,施工企业应按照工程项目“三个一次性”( 即项目经理部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性机构; 工程项目是一次性成本中心;项目经理是一次性授权管理者) 原则组建项目经理部,克服和防止项目经理部行政化、固定化、实体化。

2) 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关键是要在充分信任项目经理的基础上,完善项目经理授权、激励、考核、约束机制,进一步推进项目经理职业化。在项目层面,项目经理要主持项目管理目标的层层分解,组织全体员工参与到目标的分解和各自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对目标的完成进行实时监控,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来保证目标实现,对实行目标管理带来的风险予以激励。

3) 以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制为中心的项目管理系统。在竞争激烈的建设市场成本仍然是主要的竞争手段,成本管理关乎到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的生产中心和成本中心,是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项目管理系统应以成本核算为中心,向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延伸,做到既要有事前预测,又要有事中控制,还要有事后反馈,更要持续改进。根据施工项目的工艺流程和成本核算的基本单元,按照过程控制,节点考核的要求,把项目分解为若干分部分项工程和采购、合同、费用、进度、质量、安全、技术、风险等若干管理流程和环节,针对每个环节和流程制定实施和控制步骤,努力使项目管理工作能够量化到指标上。

4) 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施工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因项目的实施而开始,随项目的结束而终止,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点。因此,必须实施基于项目的企业管理流程再造,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都必须围绕项目管理流程展开。按照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生命周期,施工企业要整合管理要素,构架扁平化的企业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次,裁短管理链条,保证管理信号及时准确到达项目管理一线,使项目管理信息迅速真实的反馈到企业管理层。

5) 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把项目管理中各层次和不同的职能部门沟通起来,使物质流与信息流保持一致和同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在实践中,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应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同步进行,在管理信息的分析、生产资源的配置等信息方面,需要在企业层面和项目层面进行不断沟通与传输,如果两个系统不能合二为一或同时实施,仍然无法发挥其最大效能。

6) 基于沟通与合同的协作管理。工程项目的协作管理分为内部协作与外部协作,内部协作的管理手段是沟通,外部协作的管理手段主要是合同。平等造就信任,信任增进交流,对内引入团队管理技术,把团队内部的沟通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对外根据业主构成特征和项目所处环境,与业主、监理、分包商、供应商等,以履行合同和执行合同作为相互沟通的基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沟通,要充分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以诚相待以消除对项目管理目标潜在的影响。

7) 知识管理与拓展。一个成功项目的产出,除了项目本身为顾客增加的价值和企业的利润之外,还应包括从该项目获得的经验教训和项目信息档案,以积累相关知识,以备未来项目所用。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一套标准化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按照标准的指导,以项目的实施过程为基准,以标准流程为导向,系统地完成对项目主要指标的综合管理。在实践中,施工企业要重视对项目管理方案的回顾,考核项目管理方案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实施的效率性,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

8) 风险防范与管理。控制和减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将项目管理的风险转化为项目的利润,是风险管理和防范的重点工作。控制过程中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分析其风险量,针对风险量大的因素提出解决或者应急方案。在实践中,除要关注工程所处的环境风险、不可抗拒力风险外,还要关注顾客需求识别与变更风险、合同风险、技术方案风险、管理信号衰减风险、管理机构官僚化倾向风险、控制信息失真风险以及社会法律风险等。

参考文献:

项目管理技术范文第10篇

1.工作目标分解不一致,致使计算机技术应用困难

项目目标和约束条件完全一致的项目,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几乎不存在,这就导致计算机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困难。因为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不可能保持不变,工程项目管理的程序也不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要按照不同的工程项目情况开发不同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从而保证工程管理技术与实际问题相一致。

2.信息网络的可靠性需进一步提高

通过计算机网络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实现工程项目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转换,实现信息共享,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工程项目的所有参与者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信息网络技术在工程管理的各个过程中都能得到应用已经成为目标。但是,在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信息网络的可信程度和可靠性并没有达到像银行系统那样能够得到众多客户的信任,项目参与者没有充分的积极性进行信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甚至参与者本身对于在网络上传递信息都不是非常信任,从而,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其可靠性有待提高。

二、计算机应用于项目管理中的基础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目前计算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还是存在某些不足,为改善这些不足现状,计算机应用于项目管理是需满足一些基础条件。

1.先进的技术管理与先进的组织管理共存

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能够为项目带来效益,但它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它必须有先进的组织管理相匹配,才能产生效益,没有先进的组织管理,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甚至得不到有效推进。软件推广应用的关键要素之一是员工的观念和素质,软件推广应用需要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组织和员工的配合,很多同样使用计算机进行项目管理的企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就是技术管理与组织管理不相匹配的原因,只有那些具备极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项目管理中,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2.优化管理的效益与项目自身潜力共存

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项目管理营造了开放的信息管理平台,方案、报表的传递实现了通过网络进行定向、快捷、高效传递,计算机技术方便了人员及时高效沟通,同时也能从网络上广泛浏览下载有用信息,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视频会议,在线讨论等,对于一些重点项目,不同的施工程序和过程的安排会有巨大的经济差异,对于一些时间要求紧的工程,科学安排工期,其经济性差异会是巨大的,对于工地随时发生的各种变化,需要利用项目管理软件随时重新制定计划,调整程序,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软件参与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势便显现出来,同时也可以将项目本身的潜力发挥到最大,此种情况下,便实现了管理效益的优化与项目自身潜力的共存。

三、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趋势

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在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等计算机技术本身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二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计算机在项目管理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计算机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软件操作图形化

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的计算机软件主要通过鼠标操作,用鼠标移动光标点击即可输入命令,键盘则用来输入数据,操作软件主要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化方式而不是字符命令,因为项目管理中以图形居多,所以软件操作图形化是必然趋势。

2.软件窗口化

软件可以同时将不同程序的结果显示在屏幕的窗口中,并可进行调用和修改。比如说可以在制作项目成本曲线的时候修改网络图和有关的数据,从而动态观察结果变化等。

3.软件集成化

软件不断与相关软件进行集成,并且可以对其他软件接口的数据进行输入或者输出,同时可以进行数据的动态连接,是操作变得越来越容易。

4.计算机辅助设计得到极大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能极大提高工程设计的效率,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辅助设计的应用使用户可以建立在设计阶段用到的每个建筑部件的成本数据库,可以迅速的计算出设计变更导致的成本变化,从而确定哪些设计比较合理,可以使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完成项目。

四、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1.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投入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要购买多台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同时需大量的人力去安装这些设施,硬件的投入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必须配备完善的硬件投入。不同的项目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必须要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以综合性的完善的项目管理软件为首选。完善的硬件设施与相应的软件设施相匹配,才能真正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高效应用。

2.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应用

一个工程项目需要所有参与者及时的交流、沟通、讨论和共享,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网络平台,使所有参与者可以及时相互交流,将所有工程项目参与者连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项目有序高效进行,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及信息网络的作用。

3.将计算机应用到工程项目的动态全过程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且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在工程项目的动态全过程管理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了解全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并且可以对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种项目管理也必须现代化,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中,可以使减少人力投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可以使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提高。尤其要注重计算机技术在重大的项目中的应用,利用管理软件排定施工计划,及时调整关键工序,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上一篇:项目管理经验范文 下一篇:工程管理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