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信息检索范文

时间:2023-02-21 02:13:55

文献信息检索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可视化;面临的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072-02

1 前 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激增,信息检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传统的信息检索大多集中在关键字匹配方面,对其语义的处理涉及的不多。因此,虽然有较高查全率,但查准率却不高,同时无法实现人机交互。对于互联网这样一个分布的信息空间,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是实现人机交互学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可以代替人来完成繁杂的信息收集、过滤、聚类等任务,实现信息检索系统的智能化。

2 信息检索可视化研究方向与状况

近几年,国内关注信息检索可视化的专家学者也逐渐增多。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学者关注面向网络及大规模信息资源的检索可视化技术、各个具体领域的可视化、各种算法的改进等具体问题。国内现今对于信息检索可视化的研究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2.1 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主要是对国外现有的信息检索可视化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的引入式学习。李春旺分析了国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可视化信息系统,FilmFinder、CoBrowse及WAV系统。最后阐述了当前信息检索可视化研究的主要任务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文燕平在总结分析了已有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WWW信息检索可视化的一般原理,并指出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实现需要始终坚持以支持信息检索为目标的原则。张学福在文中论述了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基本问题,包括:信息检索模型、信息内容描述、可视化映射技术、可视化显示技术、全局映射与局部映射、实时可视化和人工参与的可视化等。

2.2 技术开发

曹锦丹等分析了传统信息检索系统的不足及可视化信息检索的优势,介绍了一种将信息检索与信息可视化集成用于网络信息资源可视化检索的新工具――WIDAS,并与其他几个可视化检索系统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对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发展及前景作了讨论。张会平等将信息可视化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应用到跨语言信息检索领域当中,提出了跨语言信息检索可视化模型,并介绍了一个实例――澳门法律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曹艳讨论了信息检索可视化交互和视觉设计,结合Aqua browserLibrary阐述了信息检索可视化在图书馆OPAC中应用的意义,讨论了书目信息检索与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融合需关注的一些问题。张学福借助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研究非一般意义上的概念空间,即以对象内能够描述对象内容的词为概念,通过词共现方式构建的概念空间,研究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一般意义上的概念空间、效果如何等,为构建基于概念空间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打下基础。

2.3 实际应用

复旦大学图书馆采用VRML及JAVA提供逼真的图书馆场,实现了书库三维漫游和图书可视化。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合作研究的中文文本可视化表示机制,能以直观的方式组织和表示文本及文本集,都属于信息资源描述的可视化。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开发的“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原型系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的成果之一。

3 信息检索可视化面临的问题

3.1 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

国内对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尚属雏形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结构,目前主要偏重于对国外问题的跟踪研究,对信息检索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在商业软件方面,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2 将现有可视化技术综合

信息检索可视化是一种信息的可视化,它没有内在的、固有的结构可以继承,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缺乏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将用户的检索需求、检索兴趣等考虑进去,以及原型系统多而投入使用的产品较少。由于信息检索可视化没有一种内在的结构可以继承,造成了信息检索可视化方法的多样性。将现有可视化技术进行综合也是我们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3 全文可视化

随着可用全文数据库越来越多,为全文进行可视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全文可视化相关的问题有以下一些(当然不是全部):如何将为全文可视化和为数据集可视化综合到一个可视化环境中,并从数据收集可视化到全文可视化平稳转换;如何为全文可视化研发新的可视化模型;在全文中如何计算及计算对象间的相似度;如何构建有意义的语义框架。

3.4 评价

科学的可视化需要有一种结构来评价可视化,但信息可视化由于是抽象体的描述,在把它映射到二维空间后,对它的评价缺乏一种固有的准则。这是信息检索可视化的负面影响。有许多问题,如可视语义框架的效率评价,视觉空间和用户行为中隐喻的影响,模糊、导航中的方向障碍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信息检索可视化结果的评价。

4 信息检索可视化的未来展望

从发展上看,由于信息检索可视化具有以往检索系统不具备的许多优势,对于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实现与用户的直观交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网络信息检索的可视化将成为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情况看,信息检索可视化与智能化的研究与应用正趋向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的发展方向。信息可视化作为智能化检索的一种重要工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在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心、企业资源计划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有利于这些不同领域中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的形式从专家型向大众型转变,真正使信息和人类的知识成果得到充分的利用。随着可视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可以预料,未来的互联网将是可视互联网。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检索可视化及其应用的研究对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发现和利用无疑会起到一个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旺.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6):4446

[2]文燕平.信息检索可视化实现原理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4):1013

[3]张学福.信息检索可视化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3740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2篇

关键词 MeSH;Emtree;主题词;主题词表;主题词检索法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80-0211-02

医学主题词检索法是医药文献作息检索的重要手段,即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医药文献信息检索领域,主题词检索法都仍在继续使用,并且与时俱进,持续发展。医学主题词表是情报检索语言(通常是主题词语言)的具体体现形式,规范的医学主题词表是二次文献标引的重要依据,根据信息检索原理,标引与检索是信息存储与获取的两个方面,标引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检索。因此,医学主题词表是用户与标引人员间的“指南”。在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医学主题词检索法是医学文献信息的重要方法。PubMed与Embase是医药领域最常用的二次文献检索系统,都包含MEDLINE资源,且都具有医学主题词表,本文以这两个检索系统为例,对医学主题词检索法进行研究。

1 PubMed与Embase

根据2012年最新数据表明,PubMed中经过MeSH标引的MEDLINE期刊有5627种,Embase包括MEDLINE在内的期刊有7961种,这些期刊全部经过Emtree标引。PubMed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免费检索MEDLINE文献的检索系统,它的学科范围包括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覆盖护理学、药学、牙科学、生化学、细胞生物学、卫生保健和兽医学等学科。Embase是全球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献数据库,包括各种药物和疾病信息,除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外,还覆盖如药物研究、药理学、配药学、药剂学、药物副作用、毒物学人体医学(临床与实验)基础生物医学、生物工艺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保健策略与管理、药物经济学、医疗公共政策管理、公共职业与环境卫生、药物依赖性及滥用、精神科学、替代与补充医学、法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

2 MeSH与Emtree

医学词表编制的质量决定了对检索系统的检索效率。PubMed系统所用词表为MeSH,Embase系统所用词表为EMTREE,因Embase工作人员参照MeSH于1988年编制了Emtree,这两个著名的医学词表有共同之处,但区别非常明显。对医学词表的比较研究,有益于深入了解检索系统,而且可以加深对情报检索语言的理论研究。

MeSH与Emtree这两个词表最大的不同是专指度的差异。专指度是指主题词与文献主题概念的切合程度,揭示主题词在表达文献主题的深度和精度方面的能力。词表的专指度直接影响检索系统的查准率,较高专指度的词表能够帮助用户获得更高查准率的检索结果。而专指度的高低与词表的主题词数量直接相关,主题词越多说明词表的专指度越高。如表1所示的收词量上来看,Emtree收录的主题词是MeSH的2.4倍,同义词也多出了七万多条,从这一角度能够反应出利用Emtree检索比利用MeSH检索会获得更高的查准率。

同一个生物学或医学概念、术语,在两个词表中的地位有较大区别。通常,Emtree使用更多的词语做主题词,而有可能这些词语被MeSH当作入口词来使用,这样MeSH的概念体系可能更加清晰,同时可以防止相关文献在彼此同义或近义的各个词下的分散。但从总词汇量方面来讲,Emtree的词汇数量远远多于MeSH词汇数量,对于用户来讲,更多的词汇意味着易用性更好。而且Emtree针对药物主题词专门设置了17 个核心的药物副主题词和47 种给药途径,如药物副作用反应、临床试验或药物分析等,增强索引的深度。针对疾病主题词专门设置了14个疾病副主题词,包括恢复、副作用、外科手术、治疗等,帮助用户精确地检索疾病的某一类或几类分支的相关文献, 提高相关性。这些在Embase数据库中的文献记录可以清晰地体现,文献被标引时使用的主题词被分成了药物、疾病和其他三种类型。

3检索效果比较

本文通过对两个检索系统中主题词扩展检索(即包括被检索词及其所有下位词的检索)进行测试,比较分析其检出量之间的差异,进而评价其检索效率,为教学过程中学员理解和掌握主题词检索法示范,最终为用户选取最佳检索平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3.1常见疾病、药物或研究方向等医药概念检索

因PubMed与Embase的基本检索都具有检索词自动转换或匹配主题词功能,故检索结果也同时对比给出基本检索命中文献数。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常见疾病如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检索文献命中率Embase都好于PubMed;常见药物使用商品名芬必得,Embase能够通过商品名匹配到主题词布洛芬,命中文献,PubMed几乎不能识别芬必得,只有使用布洛芬才能命中约为Embase五分之一的文献。生物学领域的转基因动物研究,Embase的命中文献数远远少于PubMed,可以推见PubMed的生物学领域的文献较多。而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研究领域“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在Embase中收录的文献数量可观,而PubMed主题词检索的命中文献仅为它的七分之一多。

3.2专题检索

例:查找相关病毒性胃肠炎(viral gastroenteritis)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方面的文献。为查找到较为准确全面的文献,我们尽量使用主题词检索法和关键词词组相结合的方式。经分析与实际操作。PubMed中“病毒性胃肠炎”没有主题词,但上位词“胃肠炎”有主题词,且它有一个“病毒学virology”的副主题词,故检索式为("Gastroenteritis/virology"[Mesh] OR “viral gastroenteritis”) AND pharmacoeconomics,命中文献数为3。为了扩大检索结果范围,使用“病毒性胃肠炎”的上位词“胃肠炎”,检索式为gastroenteritis AND pharmacoeconomics,命中文献数为62。Embase中“病毒性胃肠炎”这一概念有对应的主题词,故检索式非常简单:pharmacoeconomics AND 'viral gastroenteritis',检索效率也高,命中文献数为77条。

在医药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通过对MeSH与Emtree 两个著名医学主题词表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并结合PubMed与Embase中的主题词检索途径的实例检索,帮助学员理解医学主题词掌握主题词检索法,并能够通过结合主题词表来判断检索系统优劣,最终达到选择合适的检索系统与检索方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晓政的检索特色[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5):136-139.

[2]于双成.逢大欣与李占兵, MEDLARS与EMBASE所用词表的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1996,19(5):38-40.

[3]顾萍.PubMed与检索功能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06,19(11):1975-1977.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本文从任职教育院校改革对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案例教学在文献信息检索课中的运用,提出了适应任职教育教学需要的案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随着军队院校按照“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分流”的原则,在兵种新型院校体系中,我院作为炮兵中级指挥院校,教学任务发生了较大变化,岗位任职教育比重加大,对文献信息检索课也将产生较大影响,任职教育是学历后教育,学员的知识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比较强,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应岗位任职教育的需要,必须寻求一种从教学理念上彻底突破的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应能让学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会自我分析,提高利用文献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为此我们将案例教学引入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进行探讨研究。

1 应对变化,认清文献信息检索课面临的新问题

在新的院校体制中,根据总部新的任务规划,我院为炮兵中级指挥任职教育院校。在岗位任职教育中将紧紧围绕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和为军事斗争准备服务以及炮兵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突出炮兵兵种特色,突出炮兵中级指挥特色,强化应用性和针对性。这些变化对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1.1 对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内容的影响

由于任职教育是学历后教育,学员的知识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而对电子信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随着网络信息环境的形成,文献信息检索的教学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网络检索为标志,以计算机检索为主,以手工检索为辅。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网络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检索者可直接索取原文;出现了网络信息检索工具,如GOOGLE、百度等,给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教学带来了冲击。网络信息资源内容庞杂、类型丰富、分布广泛、更新及时。针对这些变化,文献信息检索课就要适时进行变革,以适应岗位任职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1.2 对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方法的影响

任职教育主要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和部队各种轮培训学员,他们主要是以提高任职岗位的军事指挥和谋划能力为目的,学习研究时间相对较多,对文献信息的利用有明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特点,并且对方便、快捷、准确的数字化资源和深层次信息服务的需求更为强烈。在传统教学中往往习惯于把教学的视点放在怎样“讲懂”,而不是首先考虑怎样让学员“学懂”,让学员能将所学的检索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学方式机械,课堂气氛沉闷,使学员丧失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些变化和问题,文献信息检索课应主动应用案例教学,多举例、多演示、组织讨论、在教学中增加互动性,教学风格要生动、活泼、幽默,以适应任职教育教学的要求。

2 把握机遇,实现案例教学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教学任务及培养目标的变化对任职教育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应对变化,实现案例教学在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2.1 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最早采用于哈佛大学,是一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它重视的不是正确答案本身,而是得出有效答案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独立思考,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不依赖权威性结论的良好心理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更注重的是交互式的学习探索过程,讲究的是过程,而传统的文献信息检索课更注重以找到多少篇文献为目的。案例教学力图把学生置于一个实践者的立场上,模拟一种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分析决策。建立真实的对“有用信息”的感受和寻求解决的方案,以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学到解决社会或自身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任职教育是学历后教育,学员的知识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有很明显的优势,因而在文献信息检索课中应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更适合他们注重实践的要求,提高其利用信息、甄别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

2.2 案例教学在提高学员综合信息运用能力中的应用

传统的上机检索操作,主要是针对单个数据库而言,就是根据具体的数据库给出相应的检索题目,通过具体的操作来加深对这个特定数据库的理解。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发现遇到不同的数据库有时竟不知如何下手,如何选择和需要选择哪些数据库的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没有得到重视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又必须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案例教学的优势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首先是提出课题,这是一个“设疑”过程。在教学中可将学员分成几个文献检索课题小组,每组学员通过商议提出一个检索课题。学员分组一般按兴趣自由组合;方便交流。有一个共同的专业方向或者是共同的探索兴趣,准备案例就会更加丰富和深入;同一个大单位的学员有较多的讨论机会,这种方便交流的结合有利于和谐地完成案例。出题时应以某些重点学科或专业在当前探讨、研究的主要课题及学员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为主,可使学员抓住本专业的当前热点课题,通过文献信息检索全面了解其中某个论题的主要内容和当前探讨、争论的问题;同时也兼顾了学员的兴趣爱好,可以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员自主学习,有着很高的实用性。

其次是文献信息检索实践。在课题选定以后,教员应引导学员确定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核心内容,帮助学员“析疑”,使其产生检索的冲动,针对检索课题进行操作,如选择数据库的依据;在各数据库中的检索策略、所用的检索词;检索结果;结果分析;最后写成检索报告。由于检索课题是学员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所以他们对检索会有一个预期的结果,为此他们会反复检索、分析和判断,不断修正检索结果,而这个过程也就是不断修正检索策略的过程。这样做,一是学员可通过自己亲自检索的感悟、体会获得第一手的文献信息检索的直接经验;二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讨论、探索最佳的检索效果,实现经验和智慧的共享,使学员的检索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再次是课题小结。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员的“案例”完成后,教员应引导学员进行课堂提问和讨论,因为经历了一个构造案例的完整过程,学员大都能带着问题进课堂,所以听课时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员对各个案例优缺点的点评,这也是一个“释疑”的过程。一方面能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另一方面是对他们在完成案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忽视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加深和巩固了学员的检索知识,提高综合检索能力。

3 教学案例选取时应注意的问题

结合岗位任职教育教学的需求,传统的教学体系需作重大的变革,但又必须遵循文献信息检索课的特色,这样案例教学应是文献信息检索课的主流方法。案例的运用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选取的实例是否恰当,关系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选择贴近岗位任职教育特点、规律、真实、典型、具有说服力的实例,否则将事半功倍;同时不能不加分析过多地使用案例,使课程的讲解成了案例的罗列和堆集,消弱案例在教学中应有的效果。

3.1 案例选择要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可行

案例教学的一大特征就是学员自始至终围绕着课题来开展学习,而案例选得是否科学、是否有价值、课题定得是否合理、是否可行,对教学过程能否进行到底,能否获得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员应结合学员所学专业,从有利于开展文献信息检索教学的角度,认真做好选题的发动工作,为学员提供良好的选题背景。学员有了一个合适的课题,在以后对课题的释疑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学习和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和技能。

3.2 案例选择要充分考虑在网络环境下的运用

选择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介质的各种检索系统和数据库如何在案例教学中体现。学员通过什么样的案例来掌握各种检索系统的应用,从而达到提高检索技能的目的。案例的编写可以根据具体检索系统工具的教学目标来选择,把学员引导到具体的案例研究中来,尝试、探索、讨论和逐步解决各种检索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检索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3 案例的选择要以岗位任职教育需求为目的

案例的选择要以“用”为目的,要适应岗位任职教育的需求,比如结合学员撰写决策咨询报告,分析、评判案例;选用有针对性的或综合性的案例。同时,在应用时,设定难易不等的决策点,并将决策的空间留给使用者,以让其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练习,进入具体的现实情景中,锤炼较为实际的专业操作感觉,提高其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处理实际困境与复杂问题的能力。

3.4 案例的选择要可靠

案例的选择要尽可能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和教员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成功和失败的事实获取第一手的数据和采访案例,并结合实际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供分析讨论的课题。在充分借鉴军内外的具有共性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探索在军队院校特定的宏观、微观环境下案例的特色。

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中实行案例教学,使文献信息检索教学既能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又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并易于被学员接受。但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案例的选择、理论知识点教授与案例分析的有机融合及协调,实习、考试怎样进行等。这就要求教员要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以保证在采用案例教学时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钟晓芜等.院校转型期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信息,2003(2).

[2] 罗敏.案例教学在文献检索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4篇

关键字:文献检索;文献信息检索课;改革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是高等院校文献信息检索课的主要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信息和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日益成为大学生信息检索的重要内容。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一门理论型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1984年教育部发文推广文献检索课程时建议,文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为1:1至2:1。可见,在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更重要一些,它是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检索与利用文献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文检课教学任务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

(一)地位不高,课时压缩

因为不是专业课,一般高校文献信息检索课开设学时都不多,而且近年都有大幅缩减的趋势。虽然学时整体缩减,可是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学目标并未改变,老师该讲的理论知识不能不讲,学生该会的检索技能不能不会,这样,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因承载的教学任务较重而压力陡增因此,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这种文检课学时日渐缩短的现状,很有必要加强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创新,借以缓解文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境,努力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素养,并以此提高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资源有限

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发展往往受到图书馆本身发展的限制,对于一些基础薄弱、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的图书馆,文献检索教学资源备受限制,比如外文数据库的引进是典型例子,外文数据库费用昂贵,是很多图书馆购买数据库时的难题,所以当文献检索课教学提及外文数据库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时,只能用多媒体进行理论讲解,学生不能进行实际操作。

(三)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授课基本思路是:基础理论知识、检索原理、检索工具、检索途径、检索报告这种讲授方法以基础理论和检索工具详细介绍为主,不能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感到乏味,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好,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四)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从事文献检索课教学的教师日常工作在图书馆各部门,开课时集中授课,没有闲暇时间集体备课,研究教学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教师多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学方面的训练,因此在教学方法运用、教材内容理解、教学艺术把握等方面普遍有所欠缺,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是文献检索课提升其课程魅力的重要环节。

二、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改革措施

(一)理论知识最大程度实践化

理论教学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此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要从基础知识的传授开始就采用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1.浅化理论知识:尽可能以通俗易懂的PPT或场景编辑,将复杂难记的专业知识浅化、趣味化,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学生的互动促学作用,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2.简化理论知识:以直观的实践过程来一步步演示深奥抽象的原理、名词概念及检索步骤,一些相对复杂易错的知识与技能可以略过。比如讲解基础知识及图书馆资源利用,就安排学生参观图书馆书库和报刊阅览室,以及到电子阅览室上课;讲解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要让学生从图书馆各类图书和报刊中找到与自己专业及就业方向相关的纸质资源,和各类电子资源,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及利用能力,这样既能让学生理解概念,又可增强他们对本校图书馆相关文献的利用,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将文献检索课教学同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

大多数高校文献检索课使用的教材不分文理,所有的学生学的都是同样的内容,没有和各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学习紧密结合。专业知识是学习文献检索课的基础和准备,同时文献检索课的学习又能够促进,带动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专业特色,使其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紧密联系,做到因专业而异。

(三)强调分类检索方法的灵活应用

学生往往忽略对分类检索方法的应用,由于各专业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不一样,教会学生灵活使用分类检索尤为重要,学生要学习在网络上查询中图法分类表,利用对应的分类号到各数据库中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献。强调使用分类检索结合主题检索,并正确使用逻辑运算制定科学的检索策略,可让学生对比单独使用分类检索和主题检索及综合使用两种检索途径的效果,以突显综合检索的优势,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分类检索方法。

(四)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构造网络同步操作环境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结合检索实例,一边上机操作,一边利用幻灯片讲解,在演示检索的全过程中,学生也可同步进行。这既可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动手去实践。

(五)探索新型网络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是今后图书馆开展文献检索课的发展趋势,它可以拓展教学空间,补充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文献检索课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该课程的网络课件,在图书馆的主页上设立文献检索课教学栏目,让学生可随时调出该课程教学大纲、教案内容、习题和教学视频,遇有疑难问题亦可通过网络向老师咨询。

(六)改进授课的方式方法

加入课堂趣味互动环节,如实践教学“关键词提炼”,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科研创新题目为例,做“砸金蛋”游戏,提炼对一个关键词,就有一个金蛋开花学生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比较踊跃,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总之,文献信息检索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索,只有探索发现新的好的教学模式,才能在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以学校教学改革为契机,开拓创新,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推动文献检索课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宏宇,冯晓丽.高校短学时文献检索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兰台世界[J]2012,(12).

[2]杨晶石,杨杰.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探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J]2012,(12).

[3]史素梅,孙会清.论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与信息素质教育的关系.农业网络信息[j]2013,(3)

作者简介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5篇

>> 文献的网络信息检索简述 试析高校文献检索课的网络检索教学 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文献信息检索教学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文献检索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教学模块的文献检索改革与实践 基于本体的专业文献检索 基于P2P技术的网络信息检索探讨 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化学化工文献检索 基于本体的无线网络文献检索研究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信息检索技术的探讨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改革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思考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文献信息检索相关性的探讨 《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教学设计的优化 探析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参考国内外学习支持系统结构的先进理念、建立了以下体系,为信息检索学习搭建学习情景。教学网站的资源包括:

(1)教学管理:将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考试要求等,贯穿于学期准备、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媒体和学习评估等要素的设计中。

(2)网上课堂:采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视频等软件制作动画演示,结合文本、动态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案和教材。这些电子教材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辅以多维环境技术和分析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交互技术、元数据技术,在检索技术、数据库应用、信息调研等各个教学方面,为学生提供上网、互动、开放、自习方式的学习环境。网上课堂除了在软件制作上突出新颖性、多媒体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内容的新颖性,及时更新有关数据库、网站变化的教案,不断跟踪实用、适用数据库的应用,积累教案。复旦大学文献检索教学网站上,已经有文理医三个专业的教案及数据库、网站教学近30种。电子教案、实习指导出版了三个专业近20版(每月更新)。并且在广域网上开放,无须账号密码即可使用。

(3)学习策略指南:学生带着科研课题进入课程学习,学习支持系统必须进行策略学习指导,以正确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指南围绕课题,从关键词确立到规范检索句法提问式的构造,从数据库检索到专业重要网站的选择和利用,从核心期刊的确立到权威著者的引文分析,从科研论文、综述文献的应用和引用分析研究到撰写,将信息检索学习与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目标密切配合。

在校园网现有全文数据库的资源中,学生不仅从全面系统的数据库入手,系统的获取学术信息,在学习策略的指引下,进一步在internet大环境下,深入各专业数据库和专业协会、网站等进行信息分析研究。将检出的信息融入知识体系,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开展更为全面专业的信息调研。

2.信息资源环境

Internet校园网数据库平台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开展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建构主义学习支持的基础情景。

图书馆馆藏目录体系从个体馆藏到联合目录和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核心期刊确认体系如JCR(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引用报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

全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平台如Web.of.know.ledge,从关键词到文摘到全文及引文检索,从期刊、学位论文到专利文献会议文献,从生物医学到人文理工的一站式多学科权威学术信息的提供。多元信息数据体系Ovid.ebsco.oclc从专业新闻稿,学术期刊专家评估信息到全文,从原始文献到三次信息检索,专业网络信息如中国知识工程基础设施网,中国高等教育保障体系Calis等。

特种文献如生物信息学数据库NCBI.EBI.CIB的序列报告,蛋白质结构预测……;专利文献如美国专利和商标局(www.uspto.gov),中国专利信息网;标准数据库如中国工程技术标准信息网,各国标准网站;学位论文PQDD,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这些资源都构成了信息检索乃至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庞大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体系,为信息检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前景,

3.信息检索教师与平台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根据信息教育的特点,以WEB为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远程教育教学为管理系统,采用B/S、C/S混合体架构结合的体系,建立远程教育平台。自愿参加远程教育的同学,在登记注册后,可以在广域网上自由使用网站资源、网上递交作业、进行网上咨询和交流。在图书馆资源丰富的馆藏、电子资源、完善的文献保障系统的大环境下,为学生构筑信息检索的互动学习网络支架,

在广域网教学网站支持下,学生不受时空的约束,自由的选用任何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行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通过学习支持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环境、远程教育平台、教学网站资源库的学习情景,获取知识,建立和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并且通过信息化教学辅导体系反馈给教师。教师在学习支持系统中,能够保证学生在任何时间内自由使用检索实习机房和实地指导。实习机房维护由文检课教师自己兼任,定期进行网络通畅保障工作包括软件更新、硬件调配等,保证实习基地的设施完备和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木容.对文献检索课网上教学的探讨[J].图书馆杂志 2005(7)

[2]李晓玲.符礼平.王宇芳等.信息检索网上学习支持系统[J]. 图书馆杂志(12)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信息素养 检索与利用 实践训练

1.问题的提出

1984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一些高校纷纷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以下称文检课),至今已30余年。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张羽,2014)。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并能实际运用,对每一位本科院校大学生都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只有较为完整地掌握信息z索方法,学会对有效信息的利用,具备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改善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知识内容,才能在专业学习和职业道路上越走越远。文检课是一门应用性广、实用型强的课程,长期以来,在有关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教学研究中,已有大量的教学研究成果,其理论上研究的成熟度和广泛度高于实际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由于课时少、资源有限、学生重视不够等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传递,但往往止步于让学生掌握一些文献检索的方法和路径,教学过程停留在信息检索层面(谢礼妹,2014),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训练,课程结束时也没有标志性的成果,课程没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课程学完,仍有学生无法独立完成检索任务,或者检索来的结果不知道如何使用或用在何处的情况。本研究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入手,通过组织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实践训练,立足“从做中学”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识别、辨别、筛选和整合利用信息,做到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课程开设的目的。

经实践,在教学中通过“理论讲授+实践上机检索+课题研究报告”的“从做中学”的模式完成学生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该模式构想基于以下几点认识:依据“任务型教学法”,倡导“从做中学”,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与一般研究类院校相比,更加注重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但由于地方本科大学“大多办学时间短,很多必要的改革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中占有重大比例的各科教学改革还没有全面铺开,还没有跟上”(王哲,苏建新,2015),且目前存在着“地方本科大学图书馆在接受信息资源挑战带来转型的同时,又迎来了向应用技术型办学转型的新挑战的双转型”(李全华,2015)。面临着“双转型”的本科院校,由于种种原因,《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的作用未能完全发挥出来,据调查,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此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学不学没多大关系,上课热情不高;教师则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没有学校元素,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毫无吸引力,教学效果不佳; 学习方式恪守学生选课的原则,重视与干预不足(李全华,2015)。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二重二轻,缺乏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重“获取”轻“利用”、重“课堂讲授”轻“信息实践”(李培培等,2016)。除了上述问题在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外,以下为实践中关注到的一些具体实际问题。

2.1教师层面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使用,文检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的内容及检索方式都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现在的大学生,是电子产品伴成长的一代,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和使用程度很高,进校前就养成了用手机搜索解决心中困惑或难题的习惯,所以,在开课之初,一些学生对开设此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缺乏认识的,以为无非就是教学生上网、用搜索引擎、查工具书等。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和手段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上都需要及时更新和提升,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培训和加强教学研讨需要学校重视和个人自觉意识的双重作用。

2.2学生层面

学生重视不够,没有自主检索的习惯和意识,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了解不够,认识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感受不到学习的意义,学习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由于课时有限,学习内容难以面面俱到,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现课程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问题。而且,课程貌似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往往让学生感觉到课程与专业学习无关痛痒、可有可无,因而有的学生上完该门课后还有信息观念和情报意识缺失的情况。

2.3课程定位层面

关于课程性质定位,原国家教委教高司1992年第44号文件对文献检索课的性质定位是“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旨在培养学生“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情报”(李培培等,2016)。这一关于“方法课”的定位,导致学生满足于只懂得获取信息的方法,而缺乏系统完整的信息素养和情报意识。

3.对策研究及建议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任务为导向,课题为引领,授之以渔,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无缝对接,把专业学习嵌入信息素养培养中的模式,满足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依据“任务教学法”理论,“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任务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西方,随着教育全球化的推广,逐渐渗透到中国教育领域,经过著名学者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任务型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强调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苏丽敏,2016)。“从做中学”是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为依据,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举世闻名的“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理论。在《明日之学校》(School of Tomorrow)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杜威认为,“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单中惠,2002)。由此可知,依据“任务型教学法”理论,“从做中学”就是由任务驱动,目标引领,让学生在有实际活动的环节中积极大胆地实际动手操作,带着任务(学会某一项技能,掌握某一项技术,弄通搞懂一个道理),带着目的(完成任务)进行实践,任务完成了,目标实现了。将外在的驱动力(任务)变为内在的自觉力(实现目标),提高实际运用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实践性(苏丽敏,2016)。

(1)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和专业性,除了把握内容上的整体完整外,还要注意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紧密结合。学生系统完整地学完文检课所具备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学生日后发展。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检索能力和获取信息的速度快慢决定了赢得机会抓住机遇的快慢。与专业课程学习内容高度融合,才能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稳固和提升,有效解决信息素养与专业学习脱节甚至是两张皮的困境。

(2)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检索能力,把能力的培养嵌入专业教学中。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和保障,校园里的学习是有终点的,而人生旅途中的学习是没有的,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与个人的信息素养息息相关。如英语专业学生的文检课就注重把文献检索的能力培养与英语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程论文撰写、小课题研究报告、学位论文撰写及考研、出国等方面信息的检索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在上完文检课后,已完全能够靠自己的检索能力解决处理好上述各方面的问题,消除上述各方面的困惑与迷茫。

(3)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开展实例教学。用本专业学姐学长们的成功范本进行实例教学,让学生感受科研之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学,学着做,鼓励和指导学生围绕“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等问题进行实践训练,就能实实在在掌握检索技能、具备信息素养、学会利用,为自己的成才之路打好基础。

(4)加强与学生课后的交流和指导,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检索需求,对学生的检索困难或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重方法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知识学习结合,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参与及主动性的发挥。

(5)实际操作并拿出成果申报大学生科研课题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让学生自主设计选题,通过信息检索,分析并模仿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亲身体验科研训练整个过程,避免出现重检索轻利用的情况。

4.“从做中学”实践分析

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相交叉。18课时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分为9次课,每次2课时。理论讲授文献检索基本概念和常识与实践上机操作检索相交叉,在对基本常识有了初步了解的前提下,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会、体验文献检索;有了实际感受之后,再对进一步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介绍,然后做实际操作。检索实习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完成一定量的实习题,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重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注重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进行到一半时将期末课程结业报告的任务布置下去,要求学生明确任务,由任务引领进行实际操作。课程结束时完成课程报告,并在课程结束后,由教师从中挑选出质量较高的课程报告,从申报校级大学生科研课题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入手,帮助学生进一步挖掘和深化课题,指导学生做好项目的申报,用实际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从做中学”的实效。

5.案例分析

案例学习任务一: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关于“天坛”和“紫禁城”的历史背景探究为例,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就课本上不同章节中针对天坛和紫禁城的修建背景和建成时间基本一致且都与明永乐皇帝相关的论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和网络法展_信息检索和探究,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寻求答案,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学习任务之二: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关于被冠以“兵书中的兵书”的“百代谈兵之祖”的《孙子兵法》里所论述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伐谋,其次伐交”等论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军事家认为最好兵法就是不要打战”,通过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信息交流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了解孙子所谈的用兵,其实包含了现代战争里所谓整体战争的理念,他谈兵,却并不强调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的毁灭性的杀伤和打击,相反,他认为这是最下策,战争的目的是取得胜利,而不是杀人越多越好,所以“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了解农耕民族安土重迁的思想和求稳定保和平的美好愿望等文化背景常识。

案例教学三:以《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关于“带着永恒微笑的佛像”的介绍,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在中国已有影响力的本土宗教道教之后佛教还能够深入彻底地进入中国,并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及探究学习的能力。

6.结语

通过文检课上的实际操练,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探究,“从做中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信息素养,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技能,使学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科研训练,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完成学位论文撰写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为学生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羽.文献检索与利用本科精品课程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1):93-95.

[2]谢礼妹.知识服务理念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学中的应用[J].图书馆建设,2014(6):62-66.

[3]季拥政.《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J].青海大学学报,2011(6):99-102.

[4]吴慧华.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启发――以《大学语文》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6(9):70-73.

[5]黄燕华.专业理论知识镶入《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途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7):61-63.

[6]李全华.地方大学图书馆在双转型中的应对与调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1):20-26.

[7]李全华,赵青.地方本科院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需求状况调查――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6):75-78.

[8]单中惠.“从做中学”新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9):77-79.

[9]王哲,苏建新.应用型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新教学模式探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5(9):94-95.

[10]苏丽敏.论任务型教学对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潜在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2):155-157.

[11]李培培,杨昭,王再学,徐云慧.“互联网+”时代特色下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6(1):157-158.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关联理论;信息检索 ;明示推理交际

一、引言

从本世纪80年代起认知科学一直处于为世人瞩目的学科前沿,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认知科学进入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认知语言学,而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语言功能的认知研究,特别是语言在交际中的认知研究是当前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于是也出现了认知语用学。其基本理论基础便是Sperber 和Wilson 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一书中提出的与交际、认知有关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它是近年来给西方语用学界带来较大影响的认知语用学理论。

同时关联理论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对自然话语理解中的诸多语用现象进行解释。从实用的角度看,关联理论的思想也可以对许多实践工作产生指导性的影响,如果应用得当,还能孕育出新型的应用理论和交际策略,其影响范围涉及语言教学、语言测试、企业传讯公关、广告宣传、论辩实践策划、实用说服性话语设计,如竞选宣传、商品促销、买卖等方面。

用关联理论去解释我们每天的交际活动,如信息检索,亲自去了解和体会它的价值,这是我们每一个理论学习者和研究者应该做的事情。

二、关联理论适用于文献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 从学科性质视角分析

从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对象以及任务等视角可以得出结论,语言学的理论可以适用于涉及到语言的地方。对于信息检索而言,除了信息科学的相关技术之外,信息检索语言是信息检索的核心与基础,因此普通的语言学理论应用于具有专用特征的信息检索语言,理论上是可行的。同时关联理论可用于解释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现象。信息行为是人类行为的一种,信息检索语言又源于自然语言,因此,检索语言的设计也应遵循关联原则。

(二)从交流形式视角分析

Sperber和Wilson指出关联理论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形式的交流问题,他们认为关联理论仅适用于明示交流,而不是简单的编码交流。比如两个电报公司雇员之间只需要保证电报内容的编码解码正确即可的交流形式,这种交流方式因无需更多地推理从而不属于关联理论的适用领域。Sperber和Wilson认为关联理论适用于特定的信源与信宿(通信科技用语,指在通信中,从信源接收信息的部件。)之间的交流,比如两个个体之间的交流,也适用于无明确信宿的情况,比如信息生产者与信息用户之间以及广播通信中的信宿等。信息检索可以被抽象为信息生产者借助于信息检索系统的中介与潜在信息用户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从Sperber和Wilson的观点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关联理论适用于信息检索,属于无明确信宿的信息交流情形。

三、关联理论在信息检索相关性研究中应用

(一) 关联理论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信息检索是明示—推理交际的一种具体形式。在信息检索中,交际者就是信息生产者,信息生产者生产信息的过程就是明示的过程, 信息生产的成果——论文、著作以及报告等文档就是信息生产者明示的形式。信息生产者明示的目的是向潜在信息用户传递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在实现该交际意图的过程中, 必然离不开潜移默化地遵从关联理论的明示交际观、认知原则、交际原则。

1、认知原则—提供足够的相关性刺激

信息生产的过程是通过信息生产者编码将信息输入到论文、著作以及报告等文档中的过程。为了使信息检索获得成功, 信息生产者往往使用各种明示手段, 力求向信息用户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以求得信息用户对论著中的信息进行正确的推理。根据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人类的认知倾向于同最大程度的相关性相吻合,据此,信息生产者在著述过程中依据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认知, 以其认为最合适的方式表达出认为能够与其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最大相关性的文档。

2、交际原则—具备最佳的相关性刺激

根据关联理论的交际原则——每一个话语(或推理交际的其他行为) 都应该设想为话语或行为本身具备最佳的相关性, 信息用户将注意力和需要加工处理的信息都放在那些看上去有相关性的信息上面,信息用户期待文档/文档替代物具备最佳的相关性。当文献/替代物具备足够的相关性而值得信息用户进行加工处理,特别是当文献/替代物具有最大相关性时, 该文档/文档替代物就是最佳相关性文档。

下面借助于关联理论的认知原则、交际原则分析以下两个文档替代物(来源于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

例1:于杰.关联理论发展与不足的研究. 华章,2010, (18)

【关键词】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应用;关联理论的不足;

【摘要】本文针对关联理论的创立背景,前人研究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性的研究综述;集中讨论了关联理论的认知与交际、定义与测量;介绍了它在语言因素制约以及二语研究领域如翻译,英语教学等的应用;进而反思指出关联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性的改进方法.

例2:何自然. 关联理论是一种"因错而'对'"的理论吗?——关联理论是非谈. 现代外语,2004,(01)

【关键词】关联理论 不可证伪性 概括性 经验性证据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仲景学子 医学文献 信息检索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002

1 前言

近几年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不过,目前学校“德技双馨的仲景学子”培养过程中,几乎没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技能培养,另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缺失也引起校内专业人士高度关注。因此,如何通过设置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来培养仲景学子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写作技能,也成了比较有价值的课题。

2 南阳医专仲景学子培养的现状

2.1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课程设置现状

自从开始打造仲景学子培养品牌以来,尽管医药护技等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还有一年时间到医院临床实习,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只有四个学期,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尽可能的压缩非专业课比重。而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自学校开展本专科教育以来,一直没有面向所有学生开设。

2.2 仲景学子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的问题

由于课程设计上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空白,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系统教育的缺失,学生普遍没有利用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的意识。暴露出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自我提升和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

3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

3.1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有政策依据

一方面,教育部三次下文要求开设文献检索课。①教育部教高一字(84)004号 关于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②教高一司字(85)065号《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③教高司[1992]44号《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医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均包含“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这一培养要求。

3.2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全国各高校已普遍开设本课程,文献检索课教学经多年发展,“到1998年已经成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周边其他高校已开设本课程,学时16-32学时,学分1-2分。

3.3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仲景学子培养的需要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提高仲景学子信息意识和资源利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融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知识等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利用、评价信息知识的能力,从而能为学生将来自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等奠定基础。

4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原则

4.1 把握好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导向

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重点掌握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4.2 要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课程针对性

课程开设要仔细研究医药护技等各专业的需求差异,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完成共同的知识技能模块教学,按专业有针对性的在内容选择、实践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区分。

5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

5.1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知识模块设计

结合我校实际,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主要由以下6个知识模块组成:第一模块回答“如何利用现代图书馆”这个问题;第二模块回答“如何获取图书杂志等纸本资料”这个问题;第三模块回答“如何进行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这个问题;第四模块回答“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搜索引擎、网络开放数据检索、万方数据库、同方知网、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泉方PUBMED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等;第五模块回答“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写作”这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文献阅读、文献积累与整理、医学论文写作等。第六模块回答“如何进一步学习本课程”这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特种文献、其他中外文检索工具、其他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等。

5.2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条件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课程开设的基础,为此应做好以下5点:一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图书馆就有职称、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等都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二是要对已制订的“课程大纲”进行再修订,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做好教材建设,根据学校实际编著校本教材;四是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工具书库等做好实践教学,并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五是做好课程网站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建立网上学习、评价机制等。

5.3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反馈与评价

应能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学生的兴趣所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动态把握教学进度。应能客观评价学生对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的掌握情况,多次考核综合评定,避免使本课程的学习变成理论应试式学习。

6 结语

设置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尽管已形成共识,但学生信息素质的提高,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论文写作技能的培养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开设本课程只是工作的开始,为完成培养“德技双馨的仲景学子”这一目标,还需要更多的付出和投入。

参考文献:

[1]钮靖,郭琼.基于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141-143.

[2]敬卿,王群.从文献检索教育到面向知识创新的变革――近十年来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31(5):3-8.

[3]黄冬妮.高职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必要性与建议[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3):91-95.

作者简介:黄永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00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9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 研究进展 可视化

引 言

迈入信息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信息检索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融入网络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同时,信息检索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信息检索的理论和实践对推动互联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信息检索的研究状况,本文对2007 -2011年这5年间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

笔者在CSSCI数据库中以“信息检索”为关键词,时间设定为2007-2011年,检索共得到398篇文献,以这些文献为基础,利用文献题录统计与可视化工具来分析信息检索研究的进展情况。

研究方法

作为现今多学科中一种常见的信息或数据可视化形式,科学知识图谱是通过对某学科领域在特定时间段内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者专著的作者、题名、关键词、作者机构等信息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框架、前沿领域和其他有关的信息,也可运用多元分析手段得出某学科领域在特定时期内形成的以作者、文献、期刊、机构等为节点的图谱[1]。由于科学知识图谱能够直观地展现学科知识结构,自20世纪80年代创制以来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深入的发展,出现了较多的知识图谱分析工具。本文选取了Citespace、Netdraw和SATI这三种代表性工具来统计文献信息和绘制科学知识图表,通过对检索到的信息检索研究相关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展现,更清晰地展示这5年间信息检索的研究概况。

研究状况分析

4.1文献总量与年度分布

在这398篇文献中,研究论文有359篇,综述23篇,评论8篇,报告4篇;涉及的学科有管理学、语言学、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其中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是最多的,共352篇;在年度分布中,2007年113篇、2008年100篇、2009年73篇、2010年61篇、2011年51篇,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关信息检索的研究文献在2007-2011年是逐年递减的,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2009年。笔者用同样的检索关建词在CSSCI数据库中查看往年的文献数量,发现我国信息检索的研究是经历了一个又冷到热再组建到冷的发展,有关文献的高峰期是在2004-2005年,之后由热逐渐转冷的过程由图1可以清晰看到。

4.2 文献的期刊分布

这398篇文献分布在32种期刊上,平均每种期刊载文量是12.44篇,其中发表1篇的有10种,发表2篇的有3种,发表3篇的有2种,发表4篇以上的有17种,如表1所示:

这17种期刊都是图书情报类期刊,共发表文献376篇,占所检索出的文献总量的94.47%。这项统计也进一步说明了图书情报类的期刊是信息检索研究文献发表的主要阵地。其中发文篇数在50篇以上的有《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杂志》、《图书情报工作》。

4.3 作者与机构的分布

笔者对这398篇文献的作者进行了统计,共有581人,发表3篇以上文献的作者有38人。表2列出了2007-2011年间发表文献最多的前19位学者,也就是发文总数在4篇及以上的作者及其所在的机构。需要说明的是,表中的数字可能不是每一个学者的全部发文量,因为笔者检索文献时设置了关键词和CSSCI来源期刊等条件。

从表3可以看出,武汉大学以5年发文29篇、平均每年发文5.8篇高居榜首,其次是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从高产机构的分布来看,信息检索研究的主力军还是来自高等院校。

4.4 高被引作者的分布

为更好地显示信息检索领域作者的学术影响力,笔者从作者的被引视角来进行分析。经统计,在2007-2011年间发表的398篇文献中,引用文献共4 291篇次,篇均引文数为10.78篇次。在统计过程中剔除了无效引文和署名为机构或课题组的引文,最后统计出了作者被引数, 2007-2011年被引数在5次及以上的作者,共20人,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被引次数最高的是G.Salton,其次是赖茂生、T.Saracevic、N.J.Belkin、P.Ingwersen、周宁等学者,排除国外学者,国内被引次数排在前列是有赖茂生、周宁、成颖、张晓林、吴丹、马费成、李景、黄名选、孙茂松、曹树金等学者。图2显示的是高被引作者按中心度分布的可视图,中心度越大,在图中表示的圆圈越大,其在信息检索领域的影响也越大,其与被引次数作者的分布基本一致,更形象地表示了被引作者的影响力。

4.5 核心研究主题的分析

为更好地分析和展示近几年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进展,笔者对这398篇文献的关键词作了统计分析。统计发现共有861个关键词(无关键词的文献不在统计范畴),而共现次数越多的主题词就越能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出现频次在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如表5所示:

图3是对共现次数高的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的结果,可以更清晰地表示主题词的分布特征。从表5和图3可以看出,排除 “信息检索”这一关键词之后, 2007-2011年间关键词共现较高的有:本体、跨语言信息检索、查询扩展、网络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搜索引擎、向量空间模型、关联规则、检索模型、信息可视化、语义网、信息查询、智能信息检索、Web 2.0等,这些高频主题词无疑构成了近几年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跨语言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查询扩展、信息检索模型与系统、语义网等是最受研究者关注的。

信息检索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

5.1 信息组织特别是网络信息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滞后

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信息和更新非常快,而且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任何单位或个人都可以在网上随意信息,但信息者不会依据一定的标准或规范去组织他们的信息,而这些呈指数增长却又无序的网络信息增加了信息检索的复杂度。要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 必须从源头上来解决相关问题, 实行网络信息组织标准化、规范化[2]。这方面的问题在信息检索领域还有待解决。

5.2 检索技术和工具的适应性研究滞后

当前我国对于检索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大多是集中在一般说明和比较分析方面, 很少有较具体的改进方案的提出和实现,可以说我国信息检索的技术性研究较薄弱。而且从现在的信息种类来看,人们不仅是要检索文本和数据信息,而且更多地会关注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所以要使人们在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时代获得所需信息, 就必须致力于解决新的技术和新工具的研究问题[3]。

5.3 检索工具评价较模糊,检索语言有待改进

高性能的检索工具会大大提高检索效率, 能为信息检索者节省不少时间, 但面对较多的检索工具时, 检索者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 因此需要一套较完善的检索工具评价指标作为选择的依据[4]。另外,并非所有的检索者都能懂检索语言, 他们更倾向于使用自然语言,而目前的检索结果往往无法满足真正的需求,所以应致力于方便易用的检索语言开发研究, 最终能使检索者用简易的检索语言来达到检索目标。

5.4 文献研究内容冗余、创新性低

笔者所检索到的398篇关于信息检索的文献,有不少是内容交叉、重复率高、可用性差的,使研究成果的质量降低,另有较大一部分仅仅是引进说明或分析比较国外的信息检索成果,与国外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深度差距仍较大。

信息检索未来发展趋势

6.1 个性化发展,对用户体验的关注越来越显著

信息的冗余、雷同乃至信息爆炸等问题时刻困扰着人们,而信息检索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出符合需求的信息,并且不同群体或用户个体对信息的需求欲望愈来愈强烈,这就促使了信息检索要向符合个性化服务的方向发展[5],更注重用户的检索体验,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来处理检索的相关问题。

6.2 智能化发展

智能检索是基于自然语言的检索形式,通过对知识库的推理和搜索,把现代人工智能的技术与方法引入信息检索系统,使后者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特征,其目的是使信息检索系统理解文件包含的信息内容和用户的信息需要,在对内容的分析理解、内容表达、知识学习、推理机制、决策等基础上实现检索的智能化,得到用户能直接加以利用的知识或信息[6-7]。随着计算机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检索的智能化发展是必然趋势。

6.3 融合趋势更加突出

信息检索不仅仅在计算机学科、图书情报学领域作用突出,在医药、生物、农业等领域也逐渐应用较多,现阶段更有与金融商务、电子商务、网络技术等学科融合紧密,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应用工具。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是发展的支持要素,而且信息检索会更融入全球化的发展中,与其他更多的学科和领域相融发展。

6.4 专题信息、多媒体信息等新的信息检索发展显著

专题化信息检索是基于某一信息领域或某一特定用户领域的检索,针对特定的用户群或领域,在标引的过程中可以构建专业词库,大大提高标引的深度和专指度;网络上多媒体信息越来越多,根据用户自身体验,在图像、视频、音频的多媒体基础上进行新技术的信息检索。专题和多媒体信息检索同样也是个性化信息检索发展的重要部分。

6.5 多语言、全球化信息检索发展稳步前进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资源库,包含不同语言信息,随着信息查询用户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全球信息了解的需要越来越强烈,针对这种需求,在网络版叙词表的基础上,利用新的智能检索技术,实现不同语种间的有效转换,可以使用户检索不同语言的同类信息。这种多语言、全球化信息检索也会是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结语

信息检索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8],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我们更应认识到现阶段信息检索领域存在的问题,加强理论研究,大胆实践创新,顺应发展潮流,信息检索领域的研究才能得到真正地长足地提升。

[参考文献]

[ ] 侯剑华.工商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热点的可视化分析[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

[2] 谈大军,陈晓转.1998-2003年我国网络信息检索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现代情报,2004(12):66-69.

[3] 常春.网络信息检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情报杂志,2003(11):93-94.

[4] 韩圣龙.网络信息检索工具评价指标[J].情报学报,2001,20(4):471-477.

[5] 黄如花,张春蕾.网络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知识,2002(4):49-50.

[6] 毕维峰,刘剑锋.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发展趋势[J].现代情报,2007(6):89-90.

[7] 刘宏伟.现代信息检索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趋势[J].现代情报,2006(10):67-68.

文献信息检索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138-04

自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时提出249种专业中的218种在其“业务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1]以来,文献检索课(即信息检索课)陆续地在各大高校被开设。经过15年的发展,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信息检索课教学者为了改善信息检索课教学效果纷纷献计献策,但纵观我国信息检索课这十几年情况,发现关于我国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面的论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为了解该领域这15年来的研究状况及热点,笔者拟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对国内信息检索课教学领域相关文献进行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多角度分析与挖掘,希望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信息检索课教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条件是:题名中包括信息检索且教学,时间范围是1997-2011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23篇。为使数据全面可靠随后用同样的检索条件在维普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434篇。最后对两次检索结果合并去重后得到的442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础数据。

1.2 研究方法

首先,从每篇检索文献中选择“篇名”,“作者”,“关键词”,“单位”,“基金”,“刊名”及“年”的自定义输出;其次通过自编软件将输出的txt文件中转换成excel文件,并进行适当数据整理;第三,用excel软件完成年度发文量统计、机构发文量统计及高频关键词统计等后,用SQL Server2005进行高频关键词于442篇论文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并用Ucinet完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的计算及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图及聚类分析;最后,结合共词网络与聚类结果分析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重点与变化趋势。

2 信息检索课教学论文分布情况

2.1 时间分布

发表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图1所示的是1997-2011年15年间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发文情况见。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之前,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发文都是以位数计;2001-2011年间,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论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2009年达到高峰值,论文数量为61篇。

图1 国内信息检索课教学文献增长趋势

信息检索课教学领域发文数量的增多验证了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检索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逐步在教学计划中增加相关内容和课程,以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目前情况来讲,主要是通过开设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来进行我国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有关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研究也备受教学研究人员关注。

2.2 发文和引文期刊分布

1997-2011年间442篇论文共涉及193种期刊,发文数量在4篇以上的期刊共有24种,其发文篇数如表1。

表1中列举出的24种期刊发文总数为225,占所有论文的50.9%。其中CSSCI类期刊发文数排名为《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论坛》、《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属于医学类期刊的有《医学信息学杂志》、《西北医学教育》、《医学情报工作》及《医学信息》4种。将检索出的442篇文献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序,可计算得其H指数为13。这13篇高被引文献来源期刊及篇数情况为:高校图书馆工作(1篇)、图书馆论坛(1篇)、图书馆杂志(1篇)、图书情报工作(1篇)、图书与情报(1篇)、中国图书馆学报(1篇)、大学图书馆学报(2篇)、图书情报知识(2篇)、现代情报(3篇)。其中来源单位及论文篇数为:广东工业大学(3篇)、南京大学(2篇)、浙江大学(2篇)、江南大学(2篇)、武汉大学(1篇)、大庆石油学院(1篇)、西南交通大学(1篇)、湛江师范学院(1篇)。

从发文与高被引文期刊比较中,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工作》、《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现代情报》这几种期刊在信息检索教学领域论文发文篇数多且被引频次较高。

2.3 研究机构分布

统计表明,这442篇论文来自268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在5篇以上的高产机构如表2所示:

从论文数量上看,东华理工大学以25篇的数量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的是广东工业大学。其中医学类院校有6个,这表明信息检索课在医学类院校受到重度重视。如果在计数时将论文成果归结为第一作者,那么仅统计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得到前15的机构情况如图2:

图2 第一作者单位分布〖〗

图2中列举出前15的研究机构中,广东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也是H指数在13及以上的来源单位,可见,前15的研究机构不仅发文数目可观,而且论文质量也教高。

3 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热点分析

442篇论文共关键词1 650个,去重后得到584个关键词。针对这584个关键词,舍弃如“发展,建议”等太宽泛的关键词,集中一些出现频次较少但实际上反映的是某一研究主题的如“教学博客,wiki”,并合并一些异名同义的如“微博,博客,blog”等处理后关键词为493个。在这493个关键词中存在着一些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等于7次为高频关键词(见表3)共37个。这些高频关键词词频的总数为927,占总体的56%。

利用SQL Server2005统计出37个高频关键词于442篇论文分布情况,形成一个37×439矩阵,并用Ucinet转置得后用矩阵乘积函数Prod可计算得到这37个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共词矩阵借用Ucinet转换后的一个网络图如图3。

图3 Ucinet转换后的共词矩阵网络图

根据图3结果,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集中在高等学校与高职院校,这与教育部在1984年的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规定相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15年来信息检索课教学主要围绕“文献检索”、“信息检索”、“创新”这3个“中心”和以下4个基本方面而进行:

(1)课程改革方面(见图左端区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的产生、存储以及传递方式、检索手段的变化,使得原有手工检索内容被大大压缩和精简,有关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资源、数据库其检索与利用等内容大幅度增加[2]。因此文献信息检索逐渐经历了“信息检索课”、“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医学信息检索(课)”、“计算机信息检索”、“科技信息检索”等一系列的课程名称改革,同时,其教学内容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被不断更新、扩展深化。

(2)教学改革方面(见图右端区域)

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又进一步分为“教学研究”与“教学方法”两个分支。属“教学研究”分支的高频关键词有“网络教学”、“信息检索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属“教学方法”分支的高频关键词有“实践教学”、“案例教学”、“P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3]、“双语教学”。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存在数量多、更新快、形式多样、传播迅速的新特点,这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多样、复杂,要使大学生不断获得最新知识,信息检索课在根据这些特点不断充实、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为激发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自主性,马建春[4]、余恩琳[5]在信息检索教学中成功应用案例教学法,沈固朝[6]、华薇娜[7]引入“引路者”练习与“团队合作式”实践在教学中发挥显著效果。

(3)信息技术支持方面(见图下端区域)

高频关键词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Web2.0。

信息检索课在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都需要技术来支持,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用于课件制作、作业与回收、教学交流与讨论等,尤其Web2.0时代的到来,更是为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注入了新血液。Blog、RSS、Tag、P2P、维基等的出现,不仅让课程分享与交流变得更容易,还能激发学生协作、共造地“织网”,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中,文献[8-10]成功将Web2.0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并发现了其独特的优越性与巨大的应用潜力。

(4)课程目标方面(见图上端区域)

信息检索课的课程目标与信息素质密切相关,属于这一类的高频关键词有“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信息意识”、“素质教育”等。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要求培养具有信息素质的新型人才,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更是信息检索教学研究中一大关注的领域。

4 小 结

经过对收集数据的粗糙处理后,笔者利用自编软件、Excel、SQL Server2005、Ucinet的分析结果得出上述结论,希望能够帮助我国研究者快速了信息检索

课教学的概括及研究热点。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得出结论的样本个数不多,加之在进行关键词处理时,笔者发现一些信息检索课教学论文关键词标引不甚恰当,这对于本研究的结论可能产生一些影响。不当关键词标引修正等是以后研究需要提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福来,郑颖佳,许邦莲,等.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177-180.

[2]袁丽琰.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185-186,188.

[3]张晓峰.信息检索课PBL教学模式中“问题”的选择[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1):81-83.

[4]马建春.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120-122.

[5]余恩琳.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89-401.

[6]沈固朝.我们是怎样开设文献检索系列课程的[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6):65-67.

[7]华薇娜.在文献检索课程中贯穿“引路者”练习的实验及其意义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2):59-62.

[8]陈红勤,陈路平,黎平国.Web2.0时代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检索教学平台的构建[J].现代情报,2008,(12):175-178.

[9]黄慧薇.Blog(博客)技术在信息检索课网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10):208-211.

上一篇:检索策略范文 下一篇:潮流趋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