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范文

时间:2023-11-24 00:57:51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篇1

一、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学写综述的目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法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1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进行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步骤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

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2、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文献内容讨论和分析)、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文 献内容讨论和分析)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四、其他要求

1. 法学本科学生撰写文献综述,其选题要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题目范围要适中,不宜过大;

2. 每篇文献综述至少收集并阅读15篇/部以上相关主题文章或书籍,并反映在参考文献中。

3. 基于法学研究的特殊性(法律法规、案例为法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建议学生在阅读文献(第二手资料)时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文献中有所反映。

文献综述篇2

论文关键词:旅游,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引言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学的一个研究课题被反复讨论过,它通常被研究者用来描述产业组织的空间分布。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之所在。2001年以来,国内关注产业集群的学者与日俱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组织也积极地宣传产业集群,倡导在我国发展集群,并开始尝试研究发展集群的政策问题。2003年,有学者提出了旅游产业能否形成集群的问题,自此,旅游产业的集群现象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但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理论基础缺乏,研究体系尚不完善。鉴于此,本文拟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现象。

一、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概况

在我国文献综述,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旅游现象,虽然时间并不长,但却有许多与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的思想呈现出来。为全面了解国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作者检索了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数据库进行检索。采用“标准检索”模式,通过对题名中包含“旅游”和“集群”进行查询,检索到从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的相关研究文章共计240篇。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到198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到34篇;“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到5篇。对这240篇文章按发表年份进行主题分类,见表1:

表1 10年来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情况分类统计一览表

 

文献主题分类

2003-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共计

百分比

一般研究

1

2

9

5

9

3

29

12.1%

形成与发展

5

9

7

9

6

4

40

16.7%

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4

1

6

3

4

1

19

7.9%

应用研究

8

10

22

41

42

5

128

53.3%

其他

1

1

2

9

11

24

10%

合计

19

23

46

67

72

13

203

100%

百分比

7.9%

9.6%

19.2%

27.9%

30%

5.4%

100%

 

文献综述篇3

摘要:文章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关于内部控制相关文献,并从4个方面对内部控制文献进行了述评,最后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内部控制 国内文献综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问题逐渐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研究进行系统地回顾。

一、关于内控理论研究

(一)控制论

吴水澎等(2000)从控制论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做了多层面的理解,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即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

(二)委托理论、组织学理论

程新生(2004)以委托理论、组织学理论解释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以科学决策和效率经营为核心,以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监督约束机制为纽带,建立治理型内部控制,指出对治理效率和经营效率的共同追求推动了内部控制演进。

(三)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关系

谢志华(2000)指出为了控制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继产生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等框架。从历史回顾和逻辑推理的角度,探讨了三者本质的相同性,以此为基础,对三者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基于风险管理的整合框架。这既避免了企业管理体系的交叉、重复,又实现了各种管理体系的一体化。

(四)管理学和审计学

扬胜雄从经济学、管理学、审计学等相关理论研究入手,提出内部控制研究只有运用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并以管理控制口径来定位,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并形成有效指导内部控制实务的理论成果。

二、关于内部控制的实施

邓春华(2005)通过采用探索发、归纳推理法、实证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困境,并将之与国外和台湾地区的公司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并对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朱荣恩(2001)认为我国应该注重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加强对内部控制实务的指导,运用业务循环法来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同时要重视内部管理控制与现行体制、法规的协调统一,重视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内部控制的宣传。

陈志斌、何忠莲(2007)通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建立分析框架,针对我国提出建立统一的内控标准体系,并适当地引用信息机制和声誉机制,强调责任主体的落实和监督检查,家里严格的问责机制和承贷机制,以保证内部控制标准的有效实施。

三、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

内部控制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王立勇(2006)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探讨了如何运用可靠性理论提高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评价的效果。采用模型评述企业管理层在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和评价时,应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图设计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框图。

构建内部控制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张谏忠,吴轶伦(2005)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宝钢的运用为案例,详细说明了宝钢运用调查问卷,作业层级评价标准分析风险控制点,制作“风险控制矩阵”并实施整改的过程。

其他方面,陈汉文、张宜霞(2008)认为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是为相关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而我国内部控制的法规建设一直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我国企业传统的体制和习惯等控制环境因素难在短期内得到改正。通过比较详细评价法和风险基础评价法。为我国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提供建议。

四、内部控制披露的研究

内部控制披露的重要性方面,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2000)和饶盛华(2001)分别对亚细亚和郑百文两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发现这两家公司由小到大、从盛到衰固然有其战略、决策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但其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监督缺乏。由此他们建议所有上市公司都要建立健全其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外部监管力量。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方面,李明辉、何海、马夕奎(2003)对我国2001年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流于形式,且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动机不强。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审核方面,陈关亭、张少华(2003)认为我国应当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该报告发表审核意见。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方面,杨春方(2009)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企业内部因素如出口强度、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财务状况:以及外部因素如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情况显著正相关。

五、启示与展望

综观多年来我国学者有关内部控制的研究,内部控制的研究是紧跟实践的发展而日渐繁荣的,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

文献综述篇4

关键词:盈余预测;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盈余预测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建议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3日

一、盈利预测的特征分析

魏刚、陈工孟(2001)运用一系列误差衡量标准,比较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与香港本地企业之间盈余预测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的外部所有权越大,其盈余预测的精确度却越小。

杨萍(2010)以2006~2008年的年度业绩预告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预测值的精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及其修正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业绩预告的精确性在逐渐增强的同时及时性在减弱,而与之相关的准确性并没有因此得到普遍的提高。与“自愿性”业绩预告相比,“强制性”业绩预告的准确性明显较低。

徐宗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1993~1996年的盈利预测数据,对盈利预测的准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利润实际完成数超过利润预测数,表现出稳健预测的特征,并且在1988年徐宗宇对盈利预测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检验,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预测准确度与公司规模正相关、与预测期反向相关、与新股发行定价正向相关。

姜硕、李祥艳(2005)运用两种误差衡量标准,比较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1年盈利预测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已比较精确。在用绝对预测误差模型解释精确性变异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统计回归结果的解释力较强。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对于模型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是无偏的,并且其制定过程也是显得比较理性,盈余预测与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正相关,而且不同行业有很大的区别,并与债权融资正相关。

二、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研究

张亚丰(2008)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主要因素,从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的可预测性、财务分析师的专业能力和激励行为特征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影响独立盈余预测质量的主要动因,并指出只有通过改进会计信息系统及完善交易主体激励相容约束机制才能最终提高盈余预测的质量。

徐宗宇、邵清芳、陈维良(2012)以2010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本Jones模型和线下项目法分别计算线上项目操纵性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操纵性应计利润,考察了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以及终极控制人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线上项目盈余管理程度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终极控制人更倾向于通过隐蔽性更强的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2)当终极控制人性质为非国有时,终极控制人更有动机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陈旭东(2007)采用决策有用性的观点,定义了盈余质量,认为盈余质量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决定盈余质量属性背后的因素,从会计选择与股权结构的关系入手,探讨了盈余质量是如何被决定的。通过理论分析表明,股权结构通过两种竞争性的效应,侵占效应和协同效应影响高质量会计报告的供给和需求。

程小可(2005)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环境研究了盈余结构在公司业绩预测中的增量效应,即盈余结构在盈利预测与经营性现金流预测中相对总括盈余而言的边际作用;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数据对设计出的盈余结构业绩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论显示:盈余结构项目在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方面,均比总括盈余具有更加显著的预测能力,并且盈余结构在现金流预测方面也具有显著的经济学意义。

三、盈利质量的评价方法研究

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a)实证表明,我国证券分析师的(年度)盈利预测比随机游走模型(年度)盈利预测准确;徐跃(2007)发现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季度盈利预测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比利用年度盈利的一元时间序列模型所获取的年度盈利预测更加准确。吴东辉和薛祖云(2005b)利用财务分析师的公开盈余预测进行套头交易策略研究,以及王征、张峥和刘力(2006)对六大券商财务分析师的投资评级进行组合研究,都证明了财务分析师预测的经济价值,而且在统计上显著。

徐泓、蒋砚章、刘雅萍(2005)以净利润作为衡量企业年度盈利的主要指标,建立基于中期报告的各种盈利预测模型,设计的预测模型分为综合运用年报数据预测和中报数据预测两类,并对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进行差异检验,从中提炼出最佳预测模型,以扩大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张雁翎、陈涛(2007)以随机抽取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1,000家被并购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检验效力问题。本文通过三种验证各模型效力的实证方法比较了6种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研究发现,第一类误差的方法认为Healy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和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能有效地检验出盈余管理行为:预测误差标准方法则认为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是最优的模型;而根据对操纵性应计部分的短期效应的实证则认为Healy模型、修正的琼斯模型、KS模型和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是较优的计量模型。在综合考虑各种实证结果和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认为前瞻性修正的琼斯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检验盈余管理行为的效力最强。

郦玉敏(2005)评价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正确可行的方法,即体现在盈余质量的三个方面:盈余的预测能力、盈余的持续性和盈余的现金支持,只有盈余的现金支持才具有现实意义。

四、研究建议

通过上文对盈余预测三方面的文献回顾发现:(1)在盈余预测的特征分析中,大家着重研究的是准确性或者是精确性,对于其他的特征没有深入研究;(2)在影响因素方面,研究得比较零散,重点研究某一因素的文献还很少;(3)在评价方法的文献中,对于评价预测模型没有什么创新,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1]魏刚,陈工孟.IPO公司盈余预测精确性之实证研究——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与香港本地企业的一个比较.财经研究,2001.3.

[2]杨萍.基于上市公司业绩预告的盈余预测特征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姜硕,李祥艳.我国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实证研究.会计之友,2005.7B.

[4]吴东辉,薛祖云.对中国A股市场上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实证分析.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1.

[5]徐宗宇,邵清芳,陈维良.试析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4.

文献综述篇5

关键词:企业并购;研究;并购动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global scope can be described in an endless stream,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is also grow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M & A, and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wo time periods from 2002 to 2008 and 2008 to the present. At last,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Key word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research; motivation

一、引言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曾指出:美国几乎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是简单仅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所有大企业都经历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过程[3][1]。在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他们往往通过并购来占领更大市场份额、整合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混合多元并购和大规模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企业掀起了风起云涌的的跨国并购,“以弱并强”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如:吉利并购沃尔沃、四川汉龙收购Sundance Resources等。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绝佳的契机,更是在全球化趋势中把握主动竞争地位的绝佳机遇。

二、企业并购动因

(一)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一般动因的理论研究总结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研究企业并购的理论很多,多数学者均认为并购是多种动因综合推动、动态平衡的结果。西方学者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2]。

(二)当代跨国并购动因的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紧接着2003年全球掀起第6次并购浪潮,我国公司海外并购蓬勃发展,一些学者结合案例研究总结出了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动因。归纳总结之后,窃以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按照时间段可划分为分为2002年-2008年以及2008年至今,在这两个个时间段的并购动因是有所差异的。

1.2002至2008年的并购动因

由于外国学者的理论发展已在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所以在此主要介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2002年-2008年,由于并购数量稀少,缺乏案例,文献也相应较少,中国学者在这一段时间中主要沿袭西方理论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总结,但总结相对松散,鲜有高论,属于幼稚的探索时期。如:叶勤(2002),刘磊(2004)着重指出实现借壳上市是企业并购动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兆吉(2002)的观点是许多企业并购的原因其实是掺杂政府的意志,而并非出于真正的市场原因;由于我国刚刚进入WTO,他认为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还处于萌芽阶段的较低层次,并购追逐小利,距离并购的最高层次归核化并购(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并购)还有很远的距离。谢亚涛(2003)将中国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可以归结为:完全由政府推动下的并购、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资源、获取更多市场机会以及合法避税的需要[4]。刘磊(2004)提到企业由于战略的不同,并购的动因相应出现差异,并认为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其一是包括最大化现有股东持有股权的市场价值;其二是最大化现有管理者的财富。实现这两个目的的一般动因在于获取战略机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共享经验实现互补、实现借壳上市、降低进入新行业和市场的障碍;实现这两个目的的财务动因归纳包括:避税因素、筹资因素、投机因素、企业增值因素。艾青,向正军(2004)依据西方学者的理论将并购动因归纳为五点:价值低估理论、财务协同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市场势力理论、效率理论(并购其他企业从而实现“管理的溢出”产生“1+1>2”的效益);他们认为并购活动是企业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并购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企业并购的最根本动因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杨晓嘉和陈收(2005)站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将并购动机归结为促进融资功能;维护信誉;争取领导宠信稳固个人地位的动机;改善竞争优势;分散风险维护投资安全;规模经济等。

2.2008年至今的并购动因

这一时期明显体现出两个最主要的新的并购动因――主要都和当前经济的大环境有关。从国际方面来讲,欧美国家依然未能挣脱经济危机的泥沼,企业经营困难、资产大幅缩水,因而需要我国公司并购摆脱困境,实现技术产能转化升级;从我国国内来看,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可是过多地消耗了本国资源,因而要“走出去”与外国公司合作获取其他国家战略性资源。

2008年以后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逐年攀升,并购总额在世界跨国并购总额中显得尤其耀眼,体现出诸多新动因。董庆辉(2010),杨洁、高丽红(2011),杨波、魏馨(2013),李志斌(2013),周君明(2014),徐传谌(2015),张文佳(2015)均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获取战略性自然资源(石油、铁、铝),获取先进研发技术,获取优质资产和品牌,拓展海外市场这几个动因。而董庆辉(2010)、周君明(2014)、徐传谌(2015)从经济意义层面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危机使外国经济持续走软,企业经营困难、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并购不但可以解决被并购企业的燃眉之急,也可以节省我国企业的收购成本,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绝佳时机,收双赢之效。但杨洁、高丽红(2011)着重强调规避贸易壁垒这一动因,我国企业通过并购国外当地企业,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利用原产地规则,取之于当地,销之于当地,就可有效规避贸易壁垒,从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实现达到开辟新市场的目的[5]。相应的杨波、魏馨(2013)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提出两个的观点:从币值上来看,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实际成本下降,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资金基础;从政策方面看,我国政府为了更合理地使用日益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放松了外汇管制,并积极支持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战略,因此使得企业海外并购政策环境日趋宽松。崔瑾(2011)将企业并购的动机按一般动因和政府动因分为两类,他依然持传统观点认为有一般动因包括: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竞争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获取避税优势,降低成本;买壳上市;购买被低估的资产,转卖获利益;以多元化发展的方式,以降低风险等几个动因。苏敬勤p陈静(2012)从东西方的并购动机对比入手得出了中国企业强调获取外部知识产权、管理经验、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等资源。程达军(2013)则另辟蹊径对海外并购中的民族主义动机做了重点分析,并深刻阐述了其严重性。并购完成之后,民族主义依然可能对并购企业的经营施加影响,致使企业退出当地的市场。胡宏雁(2014)则在诸位学者的基础上指出探索当前的新动因: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跨国并购动因。

三、结论

综上,企业并购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它既是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扩张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已对企业并购行为开展了研究,在80、90年代相关理论已较为成熟,国内学者基本是在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作者总结动因研究文献发现:国内文献刊登期刊绝大部分都是非核心期刊,只有4.39%左右的文献出自核心期刊,而由CSSCI收录的文献更是屈指可数,一方面说明这一研究方向缺乏高质量的文献,另一方面则反映出目前国内学者和期刊对这领域研究的重视程度略显不够;在研究方法上,绝大部分的学者都运用了规范研究的方法,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近年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方法已为多数学者所采用,使得文献更具说服力。综述形式的研究也仅仅对并购动因进行了比较松散的总结,多数文章缺乏层次感。

同时,作者通过阅读整理归纳并购动因的文献,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跨国并购的动因是变化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并购对象,不同的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动因也不尽相同。第二,跨国并购是多动因共同推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一个单独的理论可以完全解释跨国并购的动因。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对方的文化,在文化整合的过程中要适时适度地把握好整合的进度;了解当时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做好相应的公关工作;加强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减少双方差异所带来的摩擦,有利于帮助企业顺利完成并购,实现协同效应。

参考文献:

[1]杨继平,吴妙,肖飞.企业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的关系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10:73-75+97.

[2]张文佳.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5,03:3-9.

[3]周绍妮,文海涛.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75-82+97.

[4]杨洁,高丽红.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6:91-92.

[5]杨波,魏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3,06:98-103.

文献综述篇6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中文文献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工具,分别以“临床药学”、“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2008-2009年。英文文献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检索系统(U.S.NationalLibraryofMedicine,http://ncbi.nlm.nih.gov/pubmed/)为检索工具,检索年限同中文文献,分别以clinicalpharmacy、clinicalpharmacist、phar-maceuticalcare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1.2文献筛选与提取

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使用自拟文献提取表提取文献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与第三方讨论解决。共获取中文文献504篇,英文文献885篇,排除动物实验、药物分析、药理学、综述、临床试验等及重复文献,最终纳入中文文献483篇,英文文献576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统计。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进行百分比的运算。

2结果

2.1中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在483篇中文文献中,医疗机构发表的有444篇,占91.9%;高校发表的有23篇,占4.8%;其他机构发表的有16篇,占3.3%。参考相关文献[3,4],将文献研究内容分为以下2类:(1)理论探讨类,包括不含具体案例的临床药师作用及工作介绍,涉及临床药师制的意义、临床药师的作用及工作方法探讨、回顾性分析、展望等;临床药师培养,包括临床药师的培养途径、方法、模式等。(2)临床药师实践类,含有具体案例的临床药师工作实践。

在444篇医疗机构发表的文献中,理论探讨类有334篇,占75.2%,临床药师具体实践类有110篇,占24.8%。理论探讨性文献涉及内容排序靠前的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探讨、模式、作用、质量标准与评价、发展;临床药师的教育、作用和重要性、现状分析及发展等内容。具体实践类文献涉及内容排序靠前的是:专科临床药师工作实践、临床药学工作体会与总结、专病药学监护、药学咨询等。

2.2英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在576篇英文文献中,高校等学术机构发表的有409篇,占71.0%;医疗机构发表的有167篇,占29.0%。英文文献检索内容与中文文献有较大差别,无法参照中文文献方法分类。综合文献内容,排序靠前的是:药物经济学、药师(学)服务效果的调查与评价、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药物治疗的质量评估等。实践工作类文献排序靠前的是:药学监护的开展与结果评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治疗与评价等。

3讨论

以相对应的检索词检索中、英文献库,英文文献较中文多,但符合中文分类的较少,而中文则相反,说明对临床药学(Clinicalpharmacy)的概念中、外的范围有所不同。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英文文献的涉及范围较广,泛指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的内容。而中文文献则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针对医院药学的部分内容——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团队的内容。这可能与美国几乎不提“临床药师”,而统称为“药师(pharmacist)”,也不再提临床药学而以“pharmaceuticalpractice/pharmaceuticalcare”代之有关[5]。由此提示,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对临床药学及药师工作模式的认识。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临床药学工作被视为药师的常规工作,是注册药师工作的一部分,并且在培养、工作方法及考核方面已建立起成熟、规范的程序,药学及药师的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并有法律保障,其重视的是所有药师参与对患者全过程的服务,并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反观我国的临床药学,虽然已提倡并开展了30余年,但仍未建立起规范的药师培养方式、有效的工作模式与考核方式,还存在法律障碍,现行的医疗体制也不支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法律、社会、技术基础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根本原因在于药师的工作未得到社会甚至是医院内部的认可。这一切皆有待于法律、法规的完善及医疗体制的改革,如药师法的颁布、临床路径的建立、医师多点执业、实行付费的预付制等,将为临床药学的发展建立客观条件。在对临床药学及临床药师的认识上也应扩大视角,从整个药学服务的全过程及发展趋势来认识和完善医院药学的内容,建立所有医院药师培养的模式、准入标准、工作规范、考核办法,重点是关注患者用药安全,从心理、服务流程、专业的角度,让患者认识和接受药师及其关怀。

中文文献显示,临床药师临床实践类比例较低,仅占24.8%,这与李萍(1982-2007年,24.1%)及史天陆(1994-2008年,23.0%)的报道略有增加[5],研究内容仍以探讨性的内容为主。一方面说明我国的临床药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未被广泛认识和接受,同时缺乏系统的、规范的临床药师培养方式和工作模式,因而有不少文献仍然在介绍开展临床药学的作用、意义以及国外的开展情况,如:重症监护病房中的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住院药房如何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专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体会、国外临床药学教育等仍占较大比例;另一方面,临床药师的主要工作范围也较局限,主要集中于药师参与查房、咨询、用药分析等工作,如抗菌药物的使用与分析、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移植患者、重症监护患者等药物治疗的分析与调整等,其中回顾性分析占有一定比例。而英文文献关于临床药师的工作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的内容详细而具体,包括儿童、老年人、艾滋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的研究、药物治疗结果的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控制药物滥用等,如“Reductionof30-daypost-dischargehospitalreadmissionoremergencydepartment(ED)visitratesinhigh-riskelderlymedicalpatientsthroughde-liveryofatargetedcarebundle”、“Thedocumentationofhealthproblemsinrelationtoprescribedmedicationinpeoplewithpro-foundintellectualandmultipledisabilities”等,重点在于解决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在英文文献的发表单位中,学术机构远多于医疗机构,这与中文文献刚好相反。表明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临床药学的研究范围较广,进行临床药学研究的主要是大学。这可能与国外的药学教育机制是分不开的。在中文文献中,关于临床药学的知识和信息大部分刊登在专业的药学期刊,如《中国药房》、《海峡药学》、《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国执业药师》、《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等,主要由医院药师撰写,平常阅读和使用这些信息的大部分也是医疗系统中的药师或其他药学工作者,而在医学或者其他期刊上极少刊登临床药学及相关内容,因而临床药学概念在其他领域的工作或研究人员中知晓度非常低。这也是我国临床药学、临床药师未得到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

文献综述篇7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rporat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global scope can be described in an endless stream, the economic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parties is also grow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M & A, and review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wo time periods from 2002 to 2008 and 2008 to the present. At last,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Key words: merger and acquisition; research; motivation

一、引言

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勒曾指出:美国几乎没有一家大型企业是简单仅靠内部积累成长起来的,所有大企业都经历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成长过程[3][1]。在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他们往往通过并购来占领更大市场份额、整合资源、提升自身竞争力。

随着新一轮并购浪潮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混合多元并购和大规模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尤其是 2008 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企业掀起了风起云涌的的跨国并购,“以弱并强”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如:吉利并购沃尔沃、四川汉龙收购Sundance Resources等。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一个绝佳的契机,更是在全球化趋势中把握主动竞争地位的绝佳机遇。

二、企业并购动因

(一)西方学者对跨国并购一般动因的理论研究总结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研究企业并购的理论很多,多数学者均认为并购是多种动因综合推动、动态平衡的结果。西方学者针对性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市场势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等[2]。

(二)当代跨国并购动因的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WTO,紧接着2003年全球掀起第6次并购浪潮,我国公司海外并购蓬勃发展,一些学者结合案例研究总结出了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动因。归纳总结之后,窃以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按照时间段可划分为分为2002年-2008年以及2008年至今,在这两个个时间段的并购动因是有所差异的。

1.2002至2008年的并购动因

由于外国学者的理论发展已在20世纪90年代趋于成熟,所以在此主要介绍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2002年-2008年,由于并购数量稀少,缺乏案例,文献也相应较少,中国学者在这一段时间中主要沿袭西方理论对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进行总结,但总结相对松散,鲜有高论,属于幼稚的探索时期。如:叶勤(2002),刘磊(2004)着重指出实现借壳上市是企业并购动因的重要组成部分。于兆吉(2002)的观点是许多企业并购的原因其实是掺杂政府的意志,而并非出于真正的市场原因;由于我国刚刚进入WTO,他认为我国企业并购的动机还处于萌芽阶段的较低层次,并购追逐小利,距离并购的最高层次归核化并购(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相关并购)还有很远的距离。谢亚涛(2003)将中国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可以归结为:完全由政府推动下的并购、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资源、获取更多市场机会以及合法避税的需要[4]。刘磊(2004)提到企业由于战略的不同,并购的动因相应出现差异,并认为企业并购的直接动因其一是包括最大化现有股东持有股权的市场价值;其二是最大化现有管理者的财富。实现这两个目的的一般动因在于获取战略机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共享经验实现互补、实现借壳上市、降低进入新行业和市场的障碍;实现这两个目的的财务动因归纳包括:避税因素、筹资因素、投机因素、企业增值因素。艾青,向正军(2004)依据西方学者的理论将并购动因归纳为五点:价值低估理论、财务协同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市场势力理论、效率理论(并购其他企业从而实现“管理的溢出”产生“1+1>2”的效益);他们认为并购活动是企业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并购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形式,企业并购的最根本动因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杨晓嘉和陈收(2005)站在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将并购动机归结为促进融资功能;维护信誉;争取领导宠信稳固个人地位的动机;改善竞争优势;分散风险维护投资安全;规模经济等。

2.2008年至今的并购动因

这一时期明显体现出两个最主要的新的并购动因――主要都和当前经济的大环境有关。从国际方面来讲,欧美国家依然未能挣脱经济危机的泥沼,企业经营困难、资产大幅缩水,因而需要我国公司并购摆脱困境,实现技术产能转化升级;从我国国内来看,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可是过多地消耗了本国资源,因而要“走出去”与外国公司合作获取其他国家战略性资源。

2008年以后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逐年攀升,并购总额在世界跨国并购总额中显得尤其耀眼,体现出诸多新动因。董庆辉(2010),杨洁、高丽红(2011),杨波、魏馨(2013),李志斌(2013),周君明(2014),徐传谌(2015),张文佳(2015)均认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获取战略性自然资源(石油、铁、铝),获取先进研发技术,获取优质资产和品牌,拓展海外市场这几个动因。而董庆辉(2010)、周君明(2014)、徐传谌(2015)从经济意义层面进行分析认为金融危机使外国经济持续走软,企业经营困难、资产价值大幅缩水,并购不但可以解决被并购企业的燃眉之急,也可以节省我国企业的收购成本,是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绝佳时机,收双赢之效。但杨洁、高丽红(2011)着重强调规避贸易壁垒这一动因,我国企业通过并购国外当地企业,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利用原产地规则,取之于当地,销之于当地,就可有效规避贸易壁垒,从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实现达到开辟新市场的目的[5]。相应的杨波、魏馨(2013)结合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提出两个的观点:从币值上来看,近年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使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实际成本下降,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了资金基础;从政策方面看,我国政府为了更合理地使用日益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放松了外汇管制,并积极支持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战略,因此使得企业海外并购政策环境日趋宽松。崔瑾(2011)将企业并购的动机按一般动因和政府动因分为两类,他依然持传统观点认为有一般动因包括:发挥协同效应,提高竞争优势;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获取避税优势,降低成本;买壳上市;购买被低估的资产,转卖获利益;以多元化发展的方式,以降低风险等几个动因。苏敬勤?p陈静(2012)从东西方的并购动机对比入手得出了中国企业强调获取外部知识产权、管理经验、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等资源。程达军(2013)则另辟蹊径对海外并购中的民族主义动机做了重点分析,并深刻阐述了其严重性。并购完成之后,民族主义依然可能对并购企业的经营施加影响,致使企业退出当地的市场。胡宏雁(2014)则在诸位学者的基础上指出探索当前的新动因: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跨国并购动因。

三、结论

综上,企业并购是一种复杂的经济现象,它既是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扩张的一种方式,也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重要形式。20世纪60年代国外学者已对企业并购行为开展了研究,在80、90年代相关理论已较为成熟,国内学者基本是在国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作者总结动因研究文献发现:国内文献刊登期刊绝大部分都是非核心期刊,只有4.39%左右的文献出自核心期刊,而由CSSCI收录的文献更是屈指可数,一方面说明这一研究方向缺乏高质量的文献,另一方面则反映出目前国内学者和期刊对这领域研究的重视程度略显不够;在研究方法上,绝大部分的学者都运用了规范研究的方法,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进行描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近年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方法已为多数学者所采用,使得文献更具说服力。综述形式的研究也仅仅对并购动因进行了比较松散的总结,多数文章缺乏层次感。

同时,作者通过阅读整理归纳并购动因的文献,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跨国并购的动因是变化的、动态的,在不同的时期、针对不同的并购对象,不同的跨国公司并购行为的动因也不尽相同。第二,跨国并购是多动因共同推动的结果,目前还没有一个单独的理论可以完全解释跨国并购的动因。

文献综述篇8

关键字:VAR法 非参数法 参数法 半参数法

一、引言

VAR(Value-at-Risk)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风险度量工具。其定义为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资产或投资组合在未来特定时间内的最大损失,或者说是资产组合收益损失分布函数的分位数点。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指定VAR模型作为银行标准的风险度量工具。

VAR根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重大金融灾难。1993年,G30在其《衍生产品的实践和规则》中,竭力推荐各大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中应用VAR方法。1994年10月 J.P 摩根开发出了Risk Metrics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VAR模型的原理和具体计算方法做了系统总结,是国际上对VAR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在VAR 的应用领域,VAR被交易商、非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银行及保险公司监管者以及外汇交易部门监管者广泛应用于投资组合、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分析。

VAR模型可分为三类:1.非参数法,主要包括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等。2.参数法,主要包括方差-协方差法和GARCH族模型等。3.半参数法,主要包括极值理论,CAVIAR等。

二、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一)非参数法

1.历史模拟法

历史模拟法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它利用过去一段时间资产收益资料,估算投资组合变化的经验分布,再根据不同的分位数求得相对应的置信水平的风险值。该方法对收益的分布不作任何假设,不需要进行参数估计,只用到历史经验分布。

2.蒙特卡罗模拟法

蒙特卡罗模拟法根据每种资产的历史数据,得到可能的分布,并估计分布参数,然后用相应的“随机数发生器”产生大量的符合历史分布的可能数据,从而构造出组合的可能损益,最后按照给定的置信水平得到风险值的估计。

1993年,巴塞尔协议条款采用历史模拟法作为市场风险的基本度量方法。其从历史的收益率序列中取样,使用真实的价格,允许非正态分布,能够说明厚尾问题(Dowd1998,Jorion1997),避免模型风险。缺陷在于其基本假设是过去能反映不远的将来。蒙特卡罗法能说明大量风险,包括非线性价格风险,波动性风险,甚至模型风险(Dowd1998,Jorion1997),考虑了波动率的时变性、厚尾和极端事件等。缺陷是计算量太大,而且依赖于选定的随机模型。

(二)半参数法

1.方差一协方差法

方差一协方差法是利用历史数据求出资产组合的收益的方差、标准差、协方差。假定资产组合的收益呈正态分布,求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反映收益偏离均值的临界值,建立与风险损失的联系。

2.GARCH模型

GARCH模型称为广义ARCH模型,是一个专门针对金融数据的回归模型,除去和普通回归模型相同的之处,GARCH对误差的方差进行了进一步的建模,适用于波动性的分析和预测。

为了衡量收益率波动的非对称性,Glosten、Jagannathan与Runkel(1989)提出了GJR模型,在条件方差方程中加入负冲击的杠杆效应,但仍采用正态分布假设。Engle等(1993)利用信息反应曲线分析比较了各种模型的杠杆效应,认为GJR模型最好地刻画了收益率的杠杆效应。Glosten、Jagannathan与Runkel(1993)分析比较了各种GARCH-M模型,指出不同的模型设定会导致条件方差对收益率产生正或负的不同影响。

陈守东, 俞世典(2002)基于不同分布假定下的GARCH模型的VAR方法分析深圳与上海股票市场风险,发现t分布和GED分布假定下的GARCH模型更好地反映出收益率的风险特性。沈兵(2005)利用美元对日元汇率数据,以不同的GARCH模型考察收益率的风险报酬补偿特征和不对称性。刘用明,贺薇(2011)将面板GARCH模型应用于汇率风险的VAR测算中, 通过与一元GARCH模型、多元GARCH模型中的BEKK模型和DCC模型相对比,发现其联动VAR测算的结果优于后三种模型。

(三)参数法

1.极值理论

极值理论是测量极端市场条件下风险损失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超越样本数据的估计能力,并可以准确地描述分布尾部的分位数。主要包括BMM模型和POT模型。

Fisher和Tippett(1928)在研究分布的尾部行为时提出极值理论的概念,并且证明了极值极限分布的三大类型定理,为极值理论的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石。Longin,FrancoisM(1996)首先将极值理论应用于金融风险管理,利用美国股票市场1885到1990年的每日观测值,研究市场回报的极端变动,实证表明回报率服从Frechct分布。

詹原瑞,田宏伟(2000)给出金融资产组合收益或损失尾部分布的二阶展开式的参数估计形式,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用确定临界值并估计VAR的“两次子样试算法”,用1971-1998年的日元/美元汇率验证在极端条件下用EVT估计VAR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王旭,史道济(2001)应用极值方法考虑汇率的急剧变化可能引起的外汇交易巨大损失的风险价值,并与经验分布函数进行比较。周开国,缪柏其(2002)采用香港恒生指数,实证结果发现极值方法要明显优于方差-协方差方法。田新时,郭海燕(2004)基于GPD的VAR模型和其它模型方法,如GARCH(1,1)、GARCH(1,1)-t、历史模拟法、方差-协方差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PD的VAR模型成为VAR度量方法中最稳健的方法之一。

2.GARCH- EVT模型

极值理论忽略了金融资产收益率分布的时变性和集聚性,GARCH模型则关注整个分布。因此,近年来兴起将极值理论和GARCH族模型进行组合,建立GARCH-EVT模型的动态极值理论。

1999年,McNeil、Bystrom、Diebold等学者开始探讨把极值理论和GARCH模型进行组合的可能性。McNeil,Frey(2000)的研究表明,金融资产收益率标准残差序列近似地具有独立同分布的序列特征,如果对损失的标准残差序列尾部使用极值理论建模进行风险度量,就比直接使用损失序列更加科学合理。

封建强(2002)对我国沪、深综指收益率数据分别利用动静态极值方法进行研究,分别计算动静态理论下的VAR值和ES值,并与用传统方法计算的风险值进行比较。极值法较其他两种方法更好,同时动态风险测度相对静态而言能够更灵敏地反映市场价格行为的变化。刘志东, 徐淼(2007)根据极值理论和GARCH模型的优点,建立一种基于GARCH和EVT模型的风险价值度量方法。

三、结束语

VAR模型只关心超过VAR值的频率,而不关心超过VAR值的损失分布情况,且在处理损失符合非正态分布及投资组合发生改变时表现不稳定,不满足一致性风险度量模型的次可加性。因此,期望损失ES和CVAR等新的统计指标也陆续被提出,从而更有效进行风险度量。本文在此不做详述,新指标对风险度量必然更具价值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乔瑞.风险价值VAR[M].中信出版社,2005.

[2] Longin,F.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 of extreme stock market returns[J]. Journal of business,1996,(3):383-408.

上一篇:品管部职责范文 下一篇:交通法规新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