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范文

时间:2023-02-28 05:34:00

文献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焦虑症;文献计量学;CNKI

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是一种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过分紧张、提心吊胆、恐惧不安或者发作性惊恐为主要特征的情绪障碍,伴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等[1]。焦虑症是最为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普通人群终生患病率 5.10%,女性(6.60%)多于男性(3.60%)[2]。我国12个地区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焦虑症患病率为1.48%,占全部神经症病例的6.7%,居第四位[3]。近年来焦虑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焦虑症易迁移、难治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梳理国内焦虑症相关研究,更加深入分析研究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分析文献全部来源于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在进行文献检索时采用精确、高级的检索方式,发表时间限定为200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以篇名“焦虑症”为检索关键字,共获取全文2769篇。对检索到的文献利用 Microsoft Office Excel兼 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1.1 以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篇名为检索条件,以“焦虑症”为检索词,共得到200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所发表的文献2781篇,剔除主题不相关文献10篇,重复文献2篇,共得可分析文献2769篇。根据文献计量学方法的相关指标运用Excel 2003对所获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1.2 参考相关文献,结合本文研究主题,共确定发表年度、发文学科、研究层次、作者分布、发文机构和基金资助等六个研究项目。

2.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年度分布情况

分析2000-2015年的发文数据可知,发表文献数量在2000-2005年呈缓慢增长,2006-2009年有小幅增长,2010至2015年出现大幅增长,并在2014年达到数量顶峰,发表文献为288篇,占总文献的10.40%,总之,在2005至2015年期间,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国内焦虑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而各界对它的治疗也将愈来愈重视。

2.2研究内容情况

由表1可知,焦虑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病学方面,共1387篇,占总数的50.09%,其次为中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心血管系统疾病、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中西医结合的相关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焦虑症的中医学研究也达到了419篇,多数论文还进行了案例的症状分析与原因分析,这使得焦虑症的相关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而焦虑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比较薄弱,只有60篇,占总数的2.17%。与其他相关症状类似的躯体疾病进行比较,发现焦虑症病人的生理变化以及相关调查分析的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焦虑症研究的发展。

2.3 研究层次分布情况

经检索,2769篇焦虑症相关文献分布于18种研究层次之中,且发文量超过50篇的研究层次降序排列依次为:工程技术(自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大众文化、大众科普行、业指导(社科)、基础研究(社科)、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行业技术指导(自科)。其中工程技术(自科)所占比例最为突出,占总篇数51.50%。由此可见,焦虑症以工程技术(自科)这一研究层次为主。

2.4 作者分布情况

作者发文量是衡量研究者在某一领域研究成果的指标之一,也是有效传播其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经文献统计发现,有关焦虑症的个人发文量5篇及五篇以上作者共38人,发文量共259篇,占总发文量9.35%。其中吴文源、李春波、袁勇贵三位作者关于焦虑症的个人发文量在15年里均超过10篇,经百度相关查询得知三位对于焦虑症研究均有数年历史,为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2.5 发文机构分布情况

检索分组发现,机构发文量15篇及15篇以上共8个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总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发文量共181篇,占总发文量6.54%。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这8个机构中, 2个为精神卫生中心或者精神病防治院,占比25.00%;4个为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占比50.00%;其余2个机构为高等院校,占比为25.00%,具体情况见表4。通过对文献作者单位的分析可知,精神卫生中心及各级各类医院是焦虑症研究的主要力量,相关的医药大学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相对弱于前者。

2.6 基金资助情况

在论文受基金资助情况中,前2名都是国家资助基金,特别是国家自然基金,其发文数量远远领先于其他基金资助的发文数量;发文量在1篇以上的14个省市级基金中,广东省有4个基金列入其中,其次是湖南省3个、上海市2个,江苏省、浙江省、四川省、山西省、河南省各1个。发文数量的多寡同各类基金的资助力度有关,有基金资助发文量总数为104篇,其中国家基金资助的发文数是46篇,占发文量的 44. 23% 。国家基金资助力度大,资金充裕,研究内容丰富深入,故发文数量多。地方资金资助相对有限,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及深度,故论文数量相对较少。

3.结论

通过对2000-2015年间国内焦虑症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可知,在此期间,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在2014年达到数量顶峰288篇;焦虑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病学方面,且焦虑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比较薄弱;焦虑症以工程技术(自科)这一研究层次为主;吴文源、李春波、袁勇贵三位作者为该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精神卫生中心及各级各类医院是焦虑症研究的主要力量,相关的医药大学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相对弱于前者;基金资助以国家资助为主,且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地方资金的资助,反映了国家和地方对焦虑症研究均较为重视。通过对焦虑症研究文献的分析,在彰显焦虑症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揭示了该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如该领域比较固定的研究者较少,多数作者知识偶尔涉足此领域,研究内容需向多学科、多领域拓展,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05-107.

[2]SH EN YC. Psychiatry [M]. The 4th edition.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1: 460-462. Chinese.

[3]沈渔主编. 精神病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678-682.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2篇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文献计量学/发展阶段/现状/趋势

目前可获得的文献资料表明,中国大陆文献计量学相关论文最早出现在1964年,张琪玉、王恩光分别在《综合科技动态(第二分册)情报工作》的第5期上发表文章,介绍了美国编辑出版的“科学引文索引”。但文献计量学在我国的真正兴起和传播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研究、教育和实际应用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已成为图书情报与科学评价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

1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

我们根据统计资料[1][2][3],编制了表1(不含港、澳、台的文献数)。根据文献数量的增长变化、研究的成果和进展,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我国大陆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发展初期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

表1中国文献计量学文献数量分期统计表

附图

1979-1982年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特点主要是论文数量较少,而且异常分散。这一时期只发表了149篇论文,年均文献量只有37.3篇。从内容来看,主要是翻译、介绍、吸收和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缺乏自主性的系统研究。与国外相比,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起步阶段很短,只经历短暂的4年之后便迅速进入了相对集中的发展阶段。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

1983-1987年的五年,我国文献计量学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其主要的标志是将文献计量学搬上了大学的讲坛,开始了正式的专门教育。1983年,武汉大学为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了文献计量学课程,并编写出《文献计量学》教材。同时,这一时期的研究比较活跃,发表的论文数量增长很快,达到353篇,年均文献量为70.6篇,比上一时期增长89.3%;在内容上,既有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评述,又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的应用性研究,或者验证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中文文献方面的适用性等。

1988年以来,我国文献计量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其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应用并重,特别是在科学评价和科技管理方面的应用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取得了许多标志性的成果。一是在1987年,赵红州等人利用美国的SCI进行统计分析,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的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二是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国家科技部的资助课题,建立“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进行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三是《文献计量学》等几部专著或教材相继出版,“把文献计量学的有关知识体系化了,使文献计量学的研究由局部知识的创造进入系统知识体系的形成阶段”[4]。这一进展已经成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历程的重要标志。同时,从表1来看,1988-2000年发表的论著数大幅上升,总数达到2032件,年均文献量为156.3件,是发展初期阶段的2.21倍。这些都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正处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和专业教育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现状和成就

2.1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基本稳定,并形成了本学科的核心情报源

根据统计资料[2][3],我们编制了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论文数增长较快,而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83年比1982年增长31%,进入发展初期阶段;1988年首次突破100篇,达到118篇,比1987年增长37.2%,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1979-2000年的22年间,我国大陆共发表文献计量学论著2534篇/部(含著作),每年平均文献量达到115.2篇/部,而且1988年以来基本上处于稳定,最高的是1991年达到227篇。这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达到了一定水平。同时,这些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与离散规律,的期刊达到225种,图书28种,涉及的作者达1783人(含合作者)[2]。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与应用的文献增长和核心作者、核心期刊的分布基本上符合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即文献增长按指数曲线上升;80%的论文集中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而20%的论文又高度分散在80%的一般期刊中,等等。其中,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有39种期刊,发文数量占论文总数的70%左右;而发文50篇以上的重要核心期刊只有10种,它们依次是:图书情报工作、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世界图书(B辑)*、情报学刊*、情报杂志、农业图书情报学刊、情报业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为已停刊)。这些核心期刊都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园地,在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有的还设有“文献计量学”专栏,如《情报学报》,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还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以上事实不仅说明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它在情报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

表2中国文献计量学文献数量的年代分布

附图

*含《世界图书》核心期刊测定专辑中的论文

2.2确立并提高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地位

目前,文献计量学已被公认为国际图书情报领域内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成为情报科学研究的主流,体现了当代学科定量化的趋势。1981年,White和Griffith[5]指出:“包括引文分析在内,文献计量学几乎构成了整个情报科学的一半,而且是生气勃勃的一半。”这说明国际情报学术界对文献计量学的高度重视。在这种国际背景下,随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知识的普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献计量学也得到了国内图书情报界的普遍承认和重视,作为情报科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加强,同时还逐步被社会所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展,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方面得到佐证:①1992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科委等单位联合制定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的国家标准中,正式确认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三级学科地位;②在最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的情报学部分,在“信息”、“情报”等大条目之后,紧接着列出的第一个分支学科就是“文献计量学”,并安排11个词条作了较详细的介绍;③一些学术刊物或检索工具开辟专栏,报道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和国外进展,例如《全国报刊索引》(哲社版)从1989年起不定期增设了“文献计量学”栏目,《情报学报》也从1988年起不定期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专栏;④在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中,文献计量学早在1983年就被正式列入了教学计划,成为本专业教学的必修课程,武汉大学还设立了文献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研究生方向,招收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⑤提高了认识,成立了学术组织。通过多方面的宣传、讲授和深入研究,现在人们对文献计量学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9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其工作范围包括: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和情报计量学;其基本任务是:确立学科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研究规划、提供研究选题指导,组织研究分工和协作,开展学术和信息交流,宣传和推广研究成果等,这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有了学术组织保证,由分散的个体的研究逐步过渡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研究阶段;⑥最近几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连续资助了10多项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方面的研究课题,促进其研究上规模、上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深入发展。

2.3研究范围拓宽,几个主要领域的研究取得进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选题范围不断拓宽,既有理论、方法探讨,又有广泛的应用研究,以及国外研究进展的评介等。特别是其应用的范围很广,远远超出了情报学、文献学、图书馆学的范围,涉及到科学学、科技管理、科技史、人才学、预测学、未来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具体专业学科领域的应用更广,至少有化学化工、农业科学、采矿冶金、建筑科学等50多个专业,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开展过应用研究。具体来说,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基本上包括主题,这些主题的重点次序是:引文分析与核心期刊、集中与分散定律、文献统计与应用、文献计量学总论、引文分析方法、在科技预测与管理中的应用、在人才评价等方面的应用、文献增长与老化率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研究是其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重视。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除了图书情报领域的各个方面之外,还广泛应用于科学学、科技管理、预测学甚至科学技术领域当中。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文献计量学指针用于评价科学生产率、评价科技人才、成果质量、科研机构(包括大学、研究所、科技产业公司等)乃至整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与影响力等,从而使决策者能够进行有效的定量化管理。这方面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文献计量学冲破传统的局限,增强其渗透力和辐射力,大步进入“科技圈”;“管理圈”、“决策圈”,在更大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进一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承认和重视。

2.4文献计量工具和研究手段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文献计量学是一门定量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资料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资料来源工具和原始资料的获取渠道。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就开始编制《科学引文索引》(SCI)。这一大型索引的出版和发行,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有力工具,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引文分析所必需的大量资料,有效地推动了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被誉为文献计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没有SCI就没有现代的文献计量学。对于国内的情况来说也是如此。我们早就认识到,如果不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解决文献计量工具问题,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就不可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此,笔者特别强调“开展我国文献计量工具和手段现代化的研究是我们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应当引起国内情报学界的高度重视”[1],并提出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引进和开发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②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③开展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兰州大学图书馆靖钦恕、钱家秀研究馆员经过艰苦努力,在国内首次编制了《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尽管这部索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仍然不失为“我国自编中文科学引文索引的可贵的先例”。计算机辅助的文献计量研究是在新的形势下实现文献计量学突破的重要途径,可用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来实现文献计量学研究的规模化、模型化和现代化。特别是从1988年开始,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建立于“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同时利用美国的SCI、EI和ISTP等工具对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每年发表一本统计分析报告,召开一次新闻会,公布其统计分析结果,在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了“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出版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光盘和网络版;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数据库也具有一定的文献统计分析功能。这些都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大规模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现代化工具,大大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主要标志和重要成就之一。2.5文献计量学教育起步很快,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文献计量学研究开始后不久就很快将其搬上了大学的讲坛,正式开始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教学活动。早在1983年,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就率先把“文献计量学”列入了教学计划,为情报学、图书馆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各个层次的学生开设了“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究”(硕士学位课)课程,并出版了有关的教材。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3所大学开设了这一课程。武汉大学等单位还招收了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模和合理的层次结构。通过课程教学,既宣讲、普及了文献计量学知识和定量分析方法,又为这一学科培养了专门人才,从而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

2.6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研究力量

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不同学科的作者人数一直呈增长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献计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大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相继涌现出许多核心作者,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目前,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队伍已经基本形成。从作者群的构成来看,他们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领域,在知识结构上各具特色和优势,其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令人可喜的是,这些核心著者以中青年居多数。他们以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情报意识,从不同角度对文献计量学的许多问题进行着各个方面的探索,其研究十分活跃,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据统计,在1964-2001年间,我国共有1783位作者在225种期刊上发表过文献计量学论文。这是一支人数不算少的作者队伍,且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队伍已初具规模,并基本形成了一支骨干研究力量[2]。

2.7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文献计量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其研究是一种国际性的科学活动。因此,要发展我国的文献计量学就必须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事实上,我国学者早就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交流关系,与国外著名的文献计量学专家Garfield、Braun、Egghe、Rousseau等都有通讯联系;每两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研讨会从

第一届起就有国内学者赴会、参与国际交流;第9届国际信息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年会将于2003年在北京举行;在国内举办的有关国际研讨会也是两年一次,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每次会议都有国外代表参加研讨和交流。国际刊物Scientometrics是发表国际文献计量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学术园地,1993年我国著名科学计量学家赵红州教授被聘为该刊国际编委;《国外情报科学》、《国外图书情报工作》等刊物发表了不少文献计量学方面的译文,正式出版了《科学计量学指针》、《情报计量学引论》等译著,我国学者与美国、德国、比利时等的合作研究有的已经开始,有的正在筹划中。这些都促进了我国学者与国外专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有利于我们吸收、借鉴国外的成果和经验,从而推动了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全面发展。

3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3.1科学化趋势

1969年,英国著名情报学家阿伦·普里查德(AlanBritchard)正式提出了“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这一术语,以取代当时已有47年历史但却很少使用的“统计书目学”(statisticalbibliography)名称。这一术语的提出标志着文献计量学的正式诞生,真正开始从学科的角度来研究文献计量问题。在其后的30多年中,国际文献计量学获得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图书情报领域最活跃的一个分支学科,代表着情报科学的主流方向和学科发展趋势。在这种科学化趋势的影响下,在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和发展中,我们也特别强调要提高文献计量学的科学性和精确性,要确立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地位。因此,我们着力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论述文献计量学的学科内容,从理论、方法和应用三个方面构建了文献计量学的学科结构体系。当前,文献计量学发展的科学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继续深化和完善文献计量学的学科结构体系,使之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化水平较高的学科;二是要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研究“计量学”学科群的体系结构,包括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三计学”的关系问题;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科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会有正确的实际应用,才能合理地、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当前文献计量学广泛应用之时,更要重视它的学科理论研究和建设,真正实现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这是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3.2信息化趋势

所谓信息化趋势,主要是指从文献计量向信息计量发展的趋势。

正如文献与情报、文献学与情报学的关系一样,文献计量学(bibliometrics)与信息(情报)计量学(informetrics)也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6]。可以说,文献计量学是信息(情报)计量学的基础,而信息(情报)计量学则是文献计量学的发展方向。情报科学定量化研究的论文可分为4大类:①文献计量学及其应用;②情报检索理论;③情报学理论研究;④情报经济学与情报成果评价。其中有关文献计量学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在整个定量化研究工作中占有很大比例,论文数占46.6%[7]。可见,文献计量学是情报信息定量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正在朝着信息(情报)计量学的方向迈进。从计量单元来说,文献计量学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篇、册、本为单位的文献单元的计量上,而开始深入到文献的内部对知识单元和文献的相关信息进行计量研究,如题名、主题词、关键词、词频、知识项、引文信息、著者、出版者、日期、语言、格式等都已成为计量的对象。早在1980年,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的小森隆通过对塑料、橡胶和纤维的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分析,成功地预测了高分子材料的产品结构及发展前景。陈光祚教授研制的电子出版物具有信息计量功能和知识项聚类功能,为文献计量学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途径。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全文数据库,它的文本中的任何知识单元甚至每个单字都是可以检索和统计的。这样,就有可能使文献计量学的计量单元从一篇篇文献而演化到文献中的各个知识单元,甚至单字一级,从而使信息计量分析成为可能,并达到新的分析深度。这是一个重要进展,表明文献计量学已经发展到文献信息计量阶段,并继续向信息计量学境界发展。

3.3网络化趋势

最近几年,在有关网络或文献中出现了两个新的英文术语,即webmetrics和cybermetrics,可以直译为“网络计量学”和“赛博计量学”(或计算机计量学)。但由于计量的对象是网上的信息或计算机控制的信息,而非“网络”或“计算机”本身,因此可以将此意译为“网络信息计量学”或“网上信息计量学”。据目前见到的文献报道,webmetrics术语是阿曼德(T.C.Almind)于1997年提出来的。1997年,阿曼德等人在《万维网上的信息计量分析:网路信息计量学的方法探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webmetrics这一术语,并认为文献计量学的各种方法完全可以用于万维网上的信息计量分析[8]。关于另一个与之十分相似的术语cybermetrics,目前在因特网上已出现了以该词命名的电子期刊或学术论坛,这主要是由西班牙科学信息与文献中心(CINDOC)组织和出版的。若从它的研究对象、方法、内容和目标等方面来看,网络信息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织、存贮、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由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计量学等相互结合、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边缘学科,也是信息计量学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根本目的主要是通过网上信息的计量研究,为网上信息的有序化组织和合理分布、为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网络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从而改善网络的组织管理和信息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促进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计量学是在当前特定的科学背景和技术条件下迅速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必然会为网络管理的定量化和科学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定量依据,而网络管理定量化的实践需求又会促进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全面发展[9]。

3.4自动化趋势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手段逐步从手工统计分析向计算机辅助的统计分析过渡,出现了明显的自动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计算机辅助的文献信息计量分析的研究不断增加,取得了不少成果,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文献计量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实现了套录资料重组建库以及多种资料统计分析功能;计算机辅助计量分析方法的建立和成熟,标志着我国信息计量研究的方法体系已基本形成,并日趋完善。特别是我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等一批数据库光盘或网络版的研究成功和出版发行,为文献信息的自动化统计和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条件,将大大促进自动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3.5实业化趋势

通过对文献计量学的长期研究、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人们对文献计量学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明显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特别是在科技评价、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其研究成果和计量资料不仅可以为有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和支持,而且还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乃至综合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因而受到国家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1987年,赵红州等人利用文献计量方法,排出了我国主要大学的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并受到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家科委专门下达资助课题,要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进行更大范围、更系统的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对我国科技水平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以及主要大学、科研院所的科学生产能力和学术水平作出客观评价,并逐步形成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新闻会,公布有关统计结果;还有的单位在建立有关数据库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展统计评价和分析咨询服务;有的还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科研定量评价和统计信息咨询服务公司,发展成为信息咨询服务业的一种新的类型和形式。这一重要进展表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某些内容和方法正在由课题研究向实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国家科技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实业化趋势是我国文献计量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6国际化趋势

如前所述,我国文献计量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取得了重要进展。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推动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必然会呈现出国际化趋势。无论是科学研究的选题、研究目标的确立、研究方法的选择,还是研究成果的发表、交流和应用等,都必须立足世界,站在国际前沿和水平上来展开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推动我国文献,计量学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我国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和发展[J].情报学报,1987,6(6):466-472.

[2]大会秘书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与评价研究学术研讨会参考资料(二)[C].2001.12.

[3]孟连生,丁颖.中国文献计量学核心文献、核心著者与核心期刊[J].图书情报工作,1998,(4):21-24.

[4]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88.

[5]WhiteHD,GriffithBC.Authorcocitation:aliteraturemeasureofintellectualstructure[J].JASIS,1981,32(3):153-172.

[6]邱均平.我国文献计量学的进展与发展方向[J].情报学报,1994,(6):454-463.

[7]张保明.我国情报科学定量化研究的进展[J].情报学报,1986,5(3-4):294-305.

[8]AlmindTC,elal.InformetricanalysisontheWorldWideWeb:methodologicalapproachestowebmetrics[J].JournalofDocumentation,1997,(4).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踝足矫形器;文献计量学;CNKI

引言

2016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号)首次从国家层面支持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业态大力发展,以期发挥功能障碍者的最高潜能,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观点,对国内踝足矫形器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为科技工作者选题提供参考。

1研究思路

根据《GB/T16432—2016康复辅助器具分类和术语》定义,康复辅助器具是供功能障碍者使用的器具、设备、技术、仪器和软件,其作用是改善、补偿、替代人体功能和辅助行治疗以及预防残疾的产品。该标准将康复辅助器分为12个主类、130个次类、794个支类。

1.1踝足矫形器

矫形器是康复辅助器具的一个主类,矫形器(Or⁃thoses)是指用在体外,矫正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的装置。矫形器分为脊柱和颅部矫形器、腹部矫形器、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器和混合力源矫形器等5个次类。踝足矫形器(Ankle-FootOrthosis,AFO)是下肢矫形器的一个支类,其定义是“围绕踝关节及足部全部或部分的矫形器”,主要功能是对踝关节运动进行控制,帮助解决儿童足内外翻、脑瘫、偏瘫及不完全性截瘫等问题。

1.2文献计量学

文献计量学是揭示人类文明进程的定量研究手段。文献计量学有3个基本规律。洛特卡定律是指少量作者写大量本领域的论文、其余大量的作者分别写本领域的少数论文。布拉德福定律是指总是有少数核心刊物大量发表相关文献,其他大量刊物各自发表少量文献。齐普夫定律是指,在一篇足够长的文献中,将词汇按其出现的频次递减排序,那么序号r和其出现频次f之积近似为一个常数[1]。

1.3研究用资料

在中国知网“主题=矫形器”搜索,可以查到的最早相关论文是狄亚于1984年发表在《中国医院管理》的《现代假肢、矫形器技术与医学的结合问题》。知网能检索到最早的“踝足矫形器”论文是张德福、廖维靖于1993年发表在《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性电刺激的评价》。2017年8月25日以“主题=踝足矫形器”在中国知网全网搜索,统计到2017年7月的数据,得到212篇文献。剔除掉篇政策、新闻报道、杂志征稿、科普等类文献,对183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其中期刊论文(含会议论文)177篇;硕博论文5篇。

2统计与讨论

对183篇论文从发表年份、发表的刊物、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2.1发表时间

按年份统计的国内踝足矫形器文献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文献最多的是2011年和2013年,其中2011年21篇(包括5篇会议论文)2013年21篇(包括4篇会议论文),其次是2008年也有19篇论文(包括9篇会议论文)。列第3的是2007年,该年数是16篇。

2.2期刊

按的刊物统计的结果,统计中考虑到了刊物名称的变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曾用名《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中国临床康复》《现代康复》。统计结果很好地符合了文献计量学中的布拉德福定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2篇、《中国康复》10篇、《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0篇,这3家刊物发表了全部相关论文的20%以上。

2.3作者与单位

对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发现了发表踝足矫形器论文较多的2个团队,分别是牟翔团队、张惠佳团队。牟翔教授来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康复科,从1986年开始从事康复医疗工作。该团队的论文作者有易南、王冰水等。在中国知网检索“作者=牟翔”,得到论文117篇。张惠佳医师来自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在中国知网检索“作者=张惠佳”,得到论文167篇[2]。对论文单位进行统计,发表踝足矫形器论文较多的2个单位,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要作者有王彤、孟殿怀等。王彤教授擅长神经、骨关节疾患的康复。在中国知网检索“作者=王彤”,得到论文246篇。北京博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等单位也发表了数篇踝足矫形器方面的论文。结果表明,关于踝足矫形器对作者的统计结果符合洛特卡定律。

2.4关键词

对关键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符合齐普夫定律。论文作者通常设计对照组,观察踝足矫形器的功效。可以看出,踝足矫形器主要用于脑性瘫疾/脑瘫、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还有作者配合使用A型肉毒毒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2.5发展趋势

检索到的硕博论文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踝足矫形器的发展趋势。踝足矫形器有各种材质、各种型式。早期设计时多依据设计人员的经验,病员佩戴舒适性差易疲劳,减弱了功效。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应用人体扫描技术建立踝足模型,应用有限元技术进行步态分析,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踝足矫形器。

3结语

从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国内已经逐步形成使用踝足矫形器的核心团队和核心作者。但总的来说,这些团队和作者尚不占据绝对数量,各医疗和科研单位大有可为。文献计量学的基本规律,可以用以指导科技文献的研究,统计结论为科技工作者选定科研方向提供指导。科技工作者要重视文献计量学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蒋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张惠佳,颜华,刘宏,等.踝足矫形器矫治脑瘫患儿尖足初步疗效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4(3):169-171.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4篇

中医药期刊是国内中医药学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近年来我国将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于中医药期刊评价领域逐渐增多,其中尤以《湖南中医杂志》、《四川中医》、《中国针灸》在此方面的应用较多。2005年,《湖南中医杂志》分别搜集整理自创刊20年来,该刊公开发表关于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学、风湿病及脑血管病相关文献,并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分析整理,总结出了20年来该杂志在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学、风湿病及脑血管病等领域的贡献及特色,为该刊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4~7]。杨俊玲等[8]应用该方法对《四川中医》2004~2006年间公开发表的2462篇文献的作者、引文、基金支持、地区分布及载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有基金支持文献199篇,占总文献约8.1%;有引文的论文1606篇,引文率为65.2%,且引文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内科相关文献量一直占据首位;针灸推拿、实验研究类文献呈增加趋势;作者机构分布以地方医院最多,高校及附属医院次之。此外,为了评价针灸学方面各期刊地位,朱秀美等[9]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针灸》2000~2001年引用中文期刊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杂志在这一年里共引用中文期刊文献1394条,分布于255种中文期刊,其中前5名依次是《中国针灸》,《上海针灸杂志》,《针灸临床杂志》,《针刺研究》,《中医杂志》。

2经典传承

中医学的传承尤以《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医籍的传承为核心,目前文献计量学在该领域应用偏少,有部分学者将其应用于以分析整理《伤寒杂病论》中。为了解《伤寒杂病论》方防治疾病谱,宋俊生等[10]系统整理了1989~2008年间,国内《伤寒杂病论》方及其加减方临床防治病症情况的18388篇文献,统计出疾病种类1405种,其中居前5位的系统是中医病证、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孙宇田等[11]则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49~1978年间公开发表关于《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方文献进行整理,结果发现大承气汤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明显优势,特别是肠梗阻、阑尾炎、急性坏死性肠炎为高频病种,值得借鉴。此外,另有学者研究了我国近50年来《伤寒杂病论》研究论文的文献情况,通过对全国72种中医药杂志及学报,总计7895期,共刊登的《伤寒杂病论》16075文献进行文献分析,统计出了文献总数、每年文献数,文献地理分布、机构分布,各类研究文献数等基本数据[12]。另外,朱爱松等[13]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毒”的论述进行系统研究,发现该著作中共提到“风毒”“寒毒”“热毒”等40种毒邪,其中热毒、毒气、虫兽毒、风毒、食毒的出现频率较高,进一步完善了中医“毒”之学说[13]。

3证型研究

“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核心。目前文献计量学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中医证候学研究领域,也是目前文献计量学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张书河等[14]通过检索《中国中医药信息网数据库检索系统》(1984年~2002年)关于血瘀证文献8848篇。通过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发现关于血瘀证文献中出现治疗疾病前几位的是“冠状动脉疾病”、“头痛”、“中风”、“痛经”等疾病,其证型主要是“气虚”“阴虚”“阳虚”“肝气郁结”“肾虚”“气滞”等。有学者通过搜集文献,对979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疾病中医证候脾肾阳虚证最常见,共326例,占33.30%;其余依次是热毒炽盛证286例,占29.21%;肝肾阴虚证167例,占17.06%;阴虚内热证108例,占11.03%;气阴两虚证38例,占3.88%[15]。另外,任婕等[16]通过对搜集1986年至2005年间关于更年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共2449篇,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进行了规范分析,结果发现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阳虚证、心肾不交证、肝气郁结证较多见。

4临床治疗

文献计量学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呼吸、消化系统等内科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妇科疾病及中医外治法等治疗领域,近年来该领域的发表的相关文献逐年增多。

4.1内科系统疾病

童佳兵等[17]应用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医药防治流行性感冒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从中医学对流感的病名认识,中医对流感病因认识以及流感的中医学病机演变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对流感的流行趋势和预测做出了推断。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属于中医学“肋痛”“黄疸”“积聚”等范畴。王萍等[18]通过检索近4年的相关文献121篇,共搜集到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确诊病例8037例,并对文献中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40种治法进行分类、归纳,结果排在首位的是清热解毒法,占20.78%;其次是疏肝健脾法,占18.01%,清热利湿法,占12.59%;并认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清热解毒为要,疏肝健脾为常。

4.2儿科疾病

肺炎喘嗽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小儿肺炎[19],其发病率、病死率均居首位[20],故肺炎喘嗽的防治尤显重要。中医药在肺炎喘嗽的防治中,疗效确切,体现了整体综合疗效优势[21]。焦珞珈[22]通过搜集1989~2009年公开发表的关于肺炎喘嗽的文献854篇,发现临床中用于治疗肺炎喘嗽的前几位中药依次是杏仁(372次),占48.6%;甘草(347),占45.3%;连翘(335),占43.8%;麻黄(302),占39.5%;其主要症依次为发热、咳嗽、气喘、痰鸣;中医证候分布依次是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风寒闭肺证。黄伟等[23]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国知识网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为数据库,对1994~2008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的677篇关于小儿脑瘫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文献进行文献数量、地区分布、研究方向、期刊分布的计量学研究,发现小儿脑瘫中医现代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河南、广东、江苏等地区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传统的针刺、推拿按摩、针灸及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

4.3妇科疾病

妇科疾病主要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乳腺病等,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到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治疗主要集中在月经病与乳腺疾病方面。为研究我国关于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情况,赖昕[24]对2000~2010年有关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中医治疗月经病的研究文献质量水平较高,但文献以描述性、回顾总结性研究为多,前瞻性研究少;并且发现中医治疗月经病多从肝、肾、脾等脏腑入手,治法主要有温肾助阳、活血化瘀等。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妇女乳腺增生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5]。乳腺增生症中医属“乳癖”、“乳痞”范畴,是生育期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6]。苏群善等[27]通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整理近十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疾病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检2271文献,分别发表在347种期刊上,通过研究认为目前中医药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疾病临床研究水平偏低,中医机理研究欠缺,名家经验收集不足。

4.4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温灸、推拿、穴位注射、拔罐、刮痧等,将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到中医外治法的相关文献逐年增多,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多。王韵等[28]为研究古代关于针灸治疗便秘相关文献,通过搜集整理获得106篇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便秘主要穴位共19个(出现频次3次以上),共97频次,分布于7条经络,古文献中出现穴位频率最高的是太白11次,占11.3%,其余依次是大钟8次,占8.2%,承山8次占8.2%,照海7次占7.2%,经脉选用以肾经、膀胱经、脾经为多。而王军[29]通过搜集整理了1978~2008年关于中国现代推拿临床的治疗病症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现代推拿临床病谱,统计到13类推拿临床病谱,共441种,其中包括西医病259种,西医症状65种,中医病症75种,预防保健与美容类42种。结果发现推拿病谱主要集中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儿科疾病、急性损伤和外因造成某些后果、神经系统疾病等。

5结语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已开始广泛地应用到中医药的各个领域,包括期刊评价、经典传承、证型研究、临床治疗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医期刊评价方面研究较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该领域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整理医史古籍文献方面应用较少,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尚不够全面等。可见,今后文献计量学方法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潜力巨大,中医药工作者应了解、熟悉并掌握该方法,为更好地传承中医药学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作出贡献。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医体质;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7717(2008)11-2484-02

The Bibliometrics Analysis of TCM Constitution

ZHANG YaJun1,2,BI Lifu2,WANG Qi1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2.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Hohhot 010059,Inner Mongolia,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udy status on TCM constitution in China.Methods:The papers of relevant TCM constitution published in national journal were searched from 1978-2007 in CBMdisc.The literatur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with bibliometrics method.Results:345 papers were searched,showing a trend of gradual increase with year.The core periodicalsandauthors of relevant TCM constitution have been formed.Conclusion:The national study on TCM constitution showed the level of growth year after year, but its classification in clinical and applied researchhave to be explored in depth, at the same time need for mor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Key words:TCM constitution;bibliometrics analysis

传统中医对人体体质的研究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内经》中,中医体质理论已初步形成,到了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中,中医体质理论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自20世纪70年代,以王琦、盛增秀等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出版为标志,中医体质学说从此自成体系。近20年来,随着对该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体质学说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为此,笔者对国内中医体质期刊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探索中医体质学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明确中医体质研究的薄弱环节,以便确定正确的研究方向,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

1资料来源与方法

以国内较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为资料来源,对该库1978年-2007年10月收录的与中医体质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用缺省“中医体质”或“体质学说”进行检索,共搜索出文献345篇,对文献年代、作者、作者单位、主要期刊源及研究内容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其文献特征和规律。

2 结果

2.1文献计量及年度变化

对345篇中医体质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第1篇关于中医体质的文献出现在1978年[1],从表1的345篇有关文献的定基比结果来看,中医体质文献在1978-2001年间呈缓慢增长趋势,从2002年起发表的中医体质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

2.2 作者分析

2.2.1 核心作者 345篇中医体质文献共有作者510人。第1作者267人,其中37人写了121篇,较为集中,其中王琦17篇、匡调元10篇、钱会南7篇、龚海洋5篇,其余作者均在3篇以下,形成了以王琦为首的核心作者。

2.2.2 作者合作发文情况 9人合写:9篇;8人合写:3篇;7人合写:4篇;6人合写:5篇;5人合写:3篇;4人合写:22篇;3人合写:37篇;2人合写:86篇;1人写:176篇。

2.2.3 作者所在地区分布及发文量 345篇文献中,有288篇注明了作者单位,分别由韩国、拉脱维亚与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作者完成,具体分布见表2。由于跨省市区的合作较少,因此只计算第1作者所在地址。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陕西、湖南、四川、河南9个省市共发文187篇,占总数的64.93%,表明国内有关中医体质的研究已形成以北京为首的核心区域。

2.3 文献期刊分布

按照期刊发表数量汇总, 345篇文献分别发表在133种期刊上,其中《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和《中医药学刊 》各发表23篇,《新中医 》和《中医杂志》 各发表13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和《辽宁中医杂志》各发表10篇。该6种期刊只占期刊总数的4.51%,刊载文量却有92篇,占总载文量的26.74%,表明这6种期刊是国内刊载中医体质研究文献的主要期刊。见表4。

2.4 文献研究方向情况

表5为345篇中医体质文献研究方向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医体质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疾病的关系、治疗学、文献整理、基础理论、流行病学、小儿体质等方面,共有283篇文献,占总文献量的82.26%,表明它们是当前中医体质研究的热点。在探讨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上,涉及到亚健康10篇,高血压病9篇,男性疾病4篇,中风4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篇,其余22种疾病各1篇。

3 结 论

3.1 中医体质研究逐步发展

从发文数量看,1978-2007年10月中医体质的研究论文数量逐年上升,特别是2002年以来发文数量增长迅速,表明目前的中医体质研究正处于热点阶段。从整个文献分布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由此可以看出,对体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医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3.2基本形成中医体质的核心论坛

某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要形成核心,有两个重要条件[2]:①开辟一个相对持久、稳定的论坛;②促使形成一个较“权威”的多产作者群体。本文研究发现,仅北京中医药大学一家发文量达到48篇,榜居首位,出现了王琦、钱会南、龚海洋等高产作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的核心群体;同时,以匡调元为首的上海中医药大学也活跃在中医体质的舞台上,这为更好地开展中医体质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3.3研究内容逐步由理论探讨向临床应用过渡

1978-2001年基本属于理论探讨阶段,2002年以来开始出现有关于体质与疾病的相关关系的文章报道。如钱岳晟等报道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3];周小军等报道的“鼻咽癌家系体质调查研究护理” [4];袁婉丽报道的“2型糖尿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5];齐向华报道的“173例失眠患者相关因素与体质关系研究”[6]等,涉及范围逐渐扩大,向临床各个学科领域渗透。

3.4文献热点

从文献研究方向来看,文献的热点局限在一般理论及介绍、治疗学、流行病学等极少数领域,相当一部分为重复性的中医体质基本知识介绍,创新性不强,深入研究不够,在体质分类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探讨。中医体质研究属于生命科学范畴,其涉及生理、生化、遗传、免疫、分子生物学等相关知识也是一个复杂与广阔的领域,但本文研究显示此领域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大跨度的学科交叉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盛增秀,王琦.略论祖国医学的体质学说[J].新医药学杂志,1978(7):25.

[2] 白芬兰,白小嘉,李娜.2001~2006年6月我国循证护理文献计量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6,12(4):241.

[3] 钱岳晟,张伟忠,周怀发,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 49-51.

[4] 周小军,田道法.鼻咽癌家系体质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1): 60-63.

[5] 袁婉丽,胡节惠.2型糖尿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 2602-2603.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文献计量学;研究工具

〔中图分类号〕G250.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2-0101-04

文献计量学研究源自1969年,是美国目录学家Alan Pritchard提出的将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运用于图书及其他交流介质的研究的一门学科[1]。它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的计量方法,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2]。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可定量地、深入地揭示学科动态发展变化规律,是科研人员和信息服务人员深入研究学科或专题的好方法。

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过程中,为保证统计文献全面系统[3],需要对源于不同数据库文献进行检索、汇总,因而会产生大量的文献数据,以往国内由于缺乏文献数据归总和统计的简便工具,导致文献计量学研究工作中存在着文献汇总困难、统计的文献数据不全面、统计方法繁琐等问题。基于上述困难,目前我国公开发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文章所研究数据来源仅是单种期刊[4-6]或少量期刊或单个数据库[7-16],少量源于多个数据库。文献收集齐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所用的数据归总后还要借助其它软件[17-20]才能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操作过程比较繁琐。

本文介绍了在文献计量学研究中,如何巧妙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21](简称NE,下同)对源于多个数据库的大量文献进行归总、统计和分析,解决了以往文献计量学中存在的文献汇总困难、统计的文献数据不全、统计方法繁琐等问题,为文献计量学研究探索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工具。

1文献管理软件NE及其文献计量学分析功能的介绍NE是北京爱琴海软件公司开发的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其核心功能涵盖“知识采集、管理、应用、挖掘分析”等知识管理的环节。利用NE平台可把源于不同数据库的信息集中起来进行管理,保证了统计信息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对文献信息进行全面汇总的基础上,再利用NE提供的信息统计功能对所采集的大量文献信息进行分析统计。

2如何利用NE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2.1建立专题数据库

本文以“基于N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为例阐述专题数据库的建立过程。在新建NE数据库前,先在电脑磁盘中建立一个文件夹,用于保存所有关于文献计量研究文献信息资料。然后利用NE的“新建数据库”功能建立了一个名为“基于N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专题数据库,将其保存至磁盘中的“基于NE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件夹中。为了防止操作过程中的数据丢失,研究者既可利用NE的“数据库备份”功能备份自己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到目标文件夹中,也可选择“打开数据库时备份”或者“关闭数据库时备份”进行备份。

NE题录信息的采集有3种方式:一是过滤器导入方式;二是联机检索方式;三是手工建立方式。“过滤器导入方式”是指将数据库中检索出来的题录信息通过NE“导入题录”功能进行批量采集,该方式信息采集速度快、内容全面,适合大批量的文献题录信息采集。“联机检索方式” 指利用NE内置的常用数据库检索连接文件直接在线检索数据库,批量生成题录信息,该方式简单、省事,但受网络环境影响较大,适合在网速较快的情况下进行大批量题录信息采集。“手工建立方式”是指用手工输入的方式建立题录信息,该方式效率低、繁琐,不推荐使用。

由于从各大数据库导出的文献信息格式不尽相同,使用“过滤器导入方式”采集题录信息时,不仅要选择适当的题录保存格式,还要选择与题录保存格式相匹配的过滤器。笔者实践经验表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简称维普,下同)可选择全纪录格式保存;CNKI在总库中信息保存时选择“自定义”字段全选格式,在信息导入时选择“CNKI-Export(custom)"过滤器;万方学术期刊库(简称万方,下同)以NE格式保存较好,导入题录时用NE-万方过滤器;SciFinder(CA)在信息保存时选择“Tagged Format.txt”格式,导入时选择“SciFinder”过滤器;三大农业数据库(Agris,Agricola,CABI)、EI、SCI在保存时选择RIS格式,在信息导入时选择RIS过滤器。研究者若熟悉过滤器的编写规范,最好在数据库中选择最全的数据保存格式,并根据需要利用NE中的过滤器管理功能编辑出与全纪录格式相匹配的过滤器,这样导入NE后的信息内容比较全,不用在题录信息导入后还考虑缺失字段补全等问题,简化数据处理过程。

2.3文献的除重

文献的惟一性是正确进行计量学分析的基础。由于不同数据库收录的文献范围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因而源于不同数据库的NE中的信息也会有重复的内容。在NE中可直接利用“查找重复题录”功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除重,保证单一信息的惟一性。在的过程中,待的字段可根据用户需要而个性设定,NE默认的字段有题录类型、作者、年份、标题4个字段。选择好目标文件夹、字段及选项内容后,直接点击“查找”即可对目标文件夹内容进行查找,见图1,而后直接一次性删除重复内容即可。

11图1NE中文献的除重11

2.4文献题录信息的适当修正、补全

主题统计和分析是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导入NE中的所有文献题录均无主题字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时,可通过关键词词频统计,或者通过阅览全文自行对研究内容做人工判定,对主题字段进行补全后才能进行主题分析。建议研究者先用NE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观察统计结果中同义词情况,再用NE的批量替换功能把所有同义词均替换成其中的一个同义词,而后利用NE统计功能进行统计,在整个统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工逐条修正工作,多利用计算机及NE各种功能对信息进行处理,既减少了操作的繁琐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信息信息处理的失误率。为了便利研究者对全文进行阅览以便准确把握文献主题,也为了以后更方便管理和查找文献,NE中的每条文献最好都有链接有PDF或CAJ等格式的全文。全文可通过数据库下载后保存在“课题文件夹”中,最后利用NE“批量链接附件“功能来批量链接,但这个工作量比较大,耗时较长,过程繁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本文作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个省事、省时的全文链接办法,下面以CNKI为例来阐明全文直接下载、链接过程:全选NE中的所有需要下载全文的文献检索(工具栏)下载全文选择全文数据库CNKI点击下载之后,NE会自动从数据库中批量下载、链接全文,而后研究者只要保证网络畅通即可,不用再理会下载过程,等下载完全后关闭下载平台即可,见图2。研究者可酌情决定具体从哪些数据库下载全文。

2.5对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NE提供了一个“文件夹信息统计”功能,利用此功能可对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分析。NE中设置的可统计字段包括文献类型、作者、年份、期刊、作者机构、主题、基金类型等共有55项,研究者在实际统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分析需要选择合适的需要的字段,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增添统计字段。在NE操作界面,选中需要进行统计分析的专题数据库,在工具栏打开文件夹,选择文件夹信息统计,系统会弹出一个文件夹统计信息界面,研究者在界面“字段”栏内可根据需要,选择题录类型、作者、年份、期刊等字段,点击统计,NE会自动对所选的专题数据库中的所有内容按需要分析,见图3,利用word或EXCEL对统计结果进行表、图表示。

文献计量学分析通常会以图或者表的形式把信息内容表达出来,以方便研究者或读者进行直观的理解和分析。在NE中,统计后的数据可以以“另存为”(见图3)的方式保存在课题文件夹中,而后再直接导入EXCEL或word中根据研究者的需要以图或者表的形式表示出来,示例见图4。图4是本研究者通过NE对源于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维普、CNKI及万方中研究文献计量学的4 296篇期刊论文的年份统计。由图4可以看出:我国自1981-2011年30年期间,有关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文献发文量基本上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发文量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共有488篇,说明我国研究者越来越认识到利用文献计量学深入研究学科或专题的重要性。同理,研究者还可以通过NE对作者、期刊来源、基金类型、作者机构、主题等内容作系统而方便的统计分析,为科研工作者深入地认识和研究课题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深度的文献信息服务。

图4我国有关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年度发文趋势

3展望

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E对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归总和统计分析是一种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方便的、行之有效的新工具。它的使用让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不再是繁琐的、属于少数人的专利,任何研究者都可以利用它来对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课题或专题进行高质量的文献计量学研究。高校信息服务人员更应该充分利用NE这一功能来有效提高科技查新、专题服务、读者培训等信息服务,拓展信息服务深度,并借助NE便利的文献归总和数据统计功能撰写出更多的有关专题或学科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文章,在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同时为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A P.STATISTICAL BIBLIOGRAPHY OR BIBLIOMETRICS[J].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69,25(4):348-349.

[2]邱均平.文献计量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3]董琳.学科评价之文献计量数据准备[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6):49-52.

[4]唐纪元,尹衍玲,李娜.《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7至2009年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1):108-111.

[5]赵莹,张家琦,郭向飞.2008~2009年《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81-83.

[6]高丹.2009年《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0-73.

[7]朱巧玲,李潇捷,指导,等.1999-2009年国内神经性皮炎文献计量学研究[J].河南中医,2011,(3):302-303.

[8]赵庆龄,路文如.中美土壤重金属污染超富集植物文献计量分析——以印度芥菜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4):370-375.

[9]张稚鲲,李文林.古籍数字化建设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2):45-51.

[10]张燕,王婷,孙成权,等.国际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研究文献计量分析报告(2003-2008年)[J].地理科学进展,2011,(3):369-378.

[11]管永昌.基于CNKI的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研究文献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8):25-28.

[12]孙涵雪,刘旭峰,许昌泰.PubMed数据库中(1979~2008)飞行员与心理疗法文献计量学分析[J].医学综述,2011,(2):297-300.

[13]李红阁,吕建新,倪崖.1989-2009年国内白癜风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1):90-92.

[14]查先进,曹晨.近20年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20):6-10.

[15]周宇梅,王丽琳.2001-2005年我国保险学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7,(3):137-139.

[16]唐勇.我国图书馆虚拟咨询相关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情报,2011,(1):97-99.

[17]马秀文,和艳会.采用文献计量法分析我国蝴蝶兰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安徽农业科学,2011,(6):3761-3762.

[18]张晓鹏,朱晓宇,刘则渊.国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117-121.

[19]郑巧玲,黄汉林,黄永顺,等.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评析国内三氯乙烯职业病危害防治研究状况[J].中国职业医学,2011,(1):17-20.

[20]张燕蕾,沈霞,陈大方.抗精神病药与2型糖尿病相关关系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1):65-68.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知识检索;综述;知识管理;文献计量分析;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G3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1-70-4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Knowledge Retrieval

――Based on Statistic Analysis of CSSCI Source Journals

Wang Pei

(Library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Henan 451191)

Abstract:From literature growth by year,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citation frequency, numbers of the first author’s publication, the first author’s affiliation, keywords frequency, the quantity of papers supported by Foundation, topics of the papers, the paper reviews the papers with the title of knowledge retrieval published in CSSCI source journals are sorted and analyzed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 analysis .

Keywords:knowledge retrieval;review; knowledge management; bibliometric analysis; research development

1 研究背景

借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精确检索发现:1990年,武汉大学张玉峰在期刊《情报科学》上发表的《基于框架表示的知识检索方法研究》一文,是国内学者涉足知识检索领域研究的开始,是知识检索的萌芽时期。1991―1999年末发现有学者关注该领域,2000年《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在第11期刊载了周受钦、谢友柏《分布式集成信息系统中知识检索方法》,这意味着搁置9年的研究主题重新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为了国内知识检索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1],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12年(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为数据源,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精确检索分析。考虑到CSSCI来源期刊刊登论文质量相对其他普通期刊更高,对研究主题前沿把握更全面,本文拟对检索到45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分析样本[2],其中综述类文献1篇(程慧平[3],2011)。从年份文献增长量、期刊载文量、被引频次、第一作者发文量、第一作者单位、关键词词频、年份基金论文量七个方面,针对国内知识检索领域21世纪以来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以期能够全面分析我国知识检索的研究状况。

2 分析结果

2.1 年份文献增长量分析

从年份文献量增长曲线,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2001―2012年CSSCI来源期刊共发表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的论文45篇,即平均每年不足4篇。关于“知识检索”的研究成为国内图书情报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从趋势上来看正在走向研究的发展阶段,拓展空间相当广阔[4]。

2.1.1 2001―2012年间,国内知识检索研究经历两次高峰期,分别为2006年和2009年,刊载的论文数量为8篇、10篇。

2.1.2 2006年前,国内知识检索发文量处于平稳上升趋势,2006年后,呈现“下降――上升”波浪式增长趋势。

2.1.3 从图1看出,目前我国知识检索研究正处于相对彷徨期,但并不意味着知识检索发展停滞,表明知识检索领域正面临着新的突破,将产生出更新的分支领域,而研究主题上更新的将是新的突破口。

2.2 期刊载文量统计分析

期刊载文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45篇论文主要分布在:G25(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和G3(科学,科学研究)两大学科领域。G3领域仅有1篇:《企业业务流程知识检索方法研究――基于知识模式》。G25领域刊文量前3的期刊分别为:《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刊文量各为8篇并列第一,《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排序第二和第三,刊文量分别为7、6。以上4本期刊刊文共性之处在于偏好知识检索模型(系统)的构建。

按照普赖斯的理论,量为m篇以上的期刊为该领域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的最低刊文量m=0.749×<E:\2015创新科技\创新科技1期\Image\01P12-2.tif>,nmax为刊文量最高期刊的刊文数[5]。根据论文量排名第一的《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各发表了8篇论文,则在知识检索领域核心期刊最低发文量为m的最大整数为3。

因此,可以发现知识检索领域文章更容易在以下期刊上发表:《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杂志》、《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2.3 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论文如表2所示:

2.3.1 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马文峰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杂志上“知识检索研究”,被引频次52,该文回顾了知识检索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其次是,张玉峰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杂志上“论知识检索与信息检索”,被引频次47;第三是,黄红华发表在《情报杂志》上“基于Ontology的知识检索”被引频次37。

2.3.2 《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三本杂志的论文均被引频次位于前三名。

2.3.3 被引频次前10位的论文中,《情报科学》刊文量最高,4篇;其次是《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各刊3篇。第三是《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学报》各刊2篇。

2.3.4 高频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主要集中在2002―2006年。17篇高频被引文献中,2006年占6篇,2005年占3篇,2004年4篇,2003年3篇,2002年仅1篇。

2.3.5 高频被引文献的单位主要来自于武汉大学,这表明在武汉大学国内知识检索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遥遥领先,初显出其权威专家、权威团队的核心著者群地位。

2.4 第一作者发文统计分析

分析的原则同一科研机构不同的部门归为一类,统一命名为同一机构名称[6]。按照普赖斯的理论,量为m篇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量m=0.749×<E:\2015创新科技\创新科技1期\Image\01P12-2.tif>,nmax为发文量最高作者的发文数。根据论文量排名第一的金燕共计发表了4篇论文,则在知识检索领域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m的最大整数为2。通过计算,得到知识检索核心作者是:金燕、张玉峰、王弼佐。金燕系张玉峰教授的研究生,现为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教师。

2.5 作者单位统计分析

按第一作者单位统计论文数量,45篇论文涉及作者单位为26所,其中科研院所2所,高校24所。武汉大学最多,达到14篇,南京大学第二为4篇。按照普赖斯的理论,可以发现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是知识检索领域权威研究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各发表2篇,并列第3名。其他高校或科研院所均为一篇。

2.6 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在关键词的统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思相近表达形式不同的词,如“本体论”、“本体”和“ontology”及“本体技术”等,笔者将此类词统一到一个词上,以便进行简单的规范。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发现知识检索研究的热点和发展动向。对知识检索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和词频排名,表2是出现频率大于2的关键词。可以发现:本体、信息检索、语义、检索模型、检索系统、知识组织、可视化、推理、相似度、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知识表示、知识抽取是知识检索领域重要研究主题。

从关键词来看,知识检索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①知识检索模型;②知识检索基础:信息检索、知识组织、知识表示、知识抽取;③知识检索系统;④知识检索模块:可视化、推理、相似度;⑤知识检索应用领域:数字图书馆。

2.7 基金论文量分析

笔者对论文受到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基金论文数量为23,总论文数量的50%左右。出现了4次增长极,分别为:2003,2006,2009,2011年。

2001―2005年:2003年从2002年1篇增长至3篇,此期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张玉峰教授获得我国首批知识检索专项基金资助,分别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学习的智能检索机制研究”(编号:01BTQ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编号:02JAZJD870004)知识检索子课题,这两项基金奠定张玉峰教授在知识检索领域的开拓者的专家地位。2004年相比2003年而言,刊文下降了1篇;2005年持续下降,仅有1篇。

2006―2010年:2006年基金论文数量为5篇,2007年出现下滑,仅1篇。2008年也仅1篇,2009年再次上升至5篇。2010篇再次下滑至1篇。2011―2012年:2011年上升至2篇,2012年下滑至1篇。

从项目来看,基金论文中国家社科基金资助5项,国家自然基金4项。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分别获得国家自科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各1项;华南理工大学获得2项国家自科基金。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南京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武汉纺织大学)各获得1项国家社科基金。

2.8 论文主题分析

根据45篇论文的研究主题进行分类,结果如图3所示。通过论文主题分析,笔者发现现有论文研究主题主要分布在:知识检索技术、系统、模型、方法、概念、原理、策略、模式、算法、效率、应用、综述。其中,以知识检索技术、知识检索系统、知识检索模型最为突出。可见,国内知识检索研究的热点在知识检索技术、知识检索系统和模型构建。

3 结语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通过对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以知识检索为篇名的论文为分析对象,通过概要梳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 从年份文献增长量来看,国内知识检索研究成果在2006年前的发文量处于平稳上升趋势,2006年后呈现“下降――上升”波浪式增长趋势。

3.2 从期刊载文量来看,45篇论文主要分布在:G25(图书馆事业,信息事业类)和G3(科学,科学研究)两大学科领域。《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刊文量并列第一,《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分别位于第二、第三。知识检索领域研究成果较容易在以下期刊上发表:《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情报杂志》、《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

3.3 从被引频次来看,高被引文献发表时期主要在2002―2006年,高被引文献的单位主要来自于武汉大学,高被引期刊主要分布在:《情报理论与实践》、《中国图书馆学报》、《情报杂志》。

3.4 从第一作者发文量来看,知识检索核心作者是:金燕、张玉峰、王弼佐。张玉峰教授团队是知识检索领域核心科研团队。

3.5 从第一作者单位来看,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是知识检索领域权威研究机构。

3.6 从关键词词频来看,语义本体、检索模型、检索系统、知识组织、可视化、推理、相似度、数字图书馆、知识表示、知识抽取是知识检索领域重要研究主题。

3.7 从基金论文量来看,基金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50%左右。知识检索发文量4次增长年份分别为:2003,2006,2009,2011年。基金论文中国家社科基金资助5项,国家自然基金4项。

3.8 从论文主题来看,国内知识检索研究的热点在知识检索技术、知识检索系统和模型构建。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研究不足,如样本的选取不够全面,仅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篇名进行精确检索,尚未考察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另外,分析样本仅选取CSSCI来源期刊,而知识检索在分类号TP(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学科领域也有研究。未来将通过以知识检索进行主题检索,原因主要在于主题检索是篇名、关键词、摘要的三个字段的逻辑或,这将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最后,希望本文的分析结论能对国内未来继续从事或即将涉足于知识检索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有所启示,也希望自己的研究结论能对知识检索领域的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韩红旗,安小米.1991-2010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3(4):145-148.

[2] 邱均平,马凤.近五年我国图书馆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5):22-26.

[3] 程慧平,陈永超.国内知识检索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1(10):126-129.

[4] 周旖.1988-2005年我国“图书馆精神”研究领域论文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馆建设,2006(6):107-110.

[5] 韩芳芳,范群,韩青青.我国大数据领域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8):2-7.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科技传播;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50-02

《科技传播》杂志2009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是一本面向科技界、学术界、传播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部级科技类学术刊物, 作为一份综合性的科技类学术刊物,《科技传播》是关注科技传播与社会协调发展、关注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广大知识群体的高级论坛,是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学者、社会科学家以及教育和管理工作者相互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是从事科技史、传播科学、科学社会学和科技政策、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科技传播教育等研究的专业人员的学术阵地。为梳理《科技传播》杂志的发展历程,笔者基于《中国知网》收录的该刊文献,进行文献统计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该刊的发展情况,客观评价该刊的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以《中国知网》文献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为研究工具,检索时间是2014-3-12,统计时段为2009年创刊至2014年第1期,以“科技传播”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并按发文和引文两大类别统计。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为部分数据,不参加平均统计,有些年份没有相应引文指标,作者统计包含所有位次。

2 统计结果

2.1 发文情况

2.1.1 时间分布

该刊自创刊至检索日共发文18352篇,其中2009年发文最少802篇,2011年发文最多4937篇,平均年发文3670.4篇,见表1。

表1《科技传播》发文量年度分布

2.1.2 基金分布

全部发文中,基金论文69篇,占比0.38%,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篇,占全部发文0.07%,占基金论文18.8%。

2.1.3 机构分布

全部发文中,前20个机构合计发文944篇,占比5.14%,其中同济大学157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104篇、中国矿业大学77篇、吉林省电视局55篇、湖南大学50篇列机构发文量前五名。

2.1.4 作者分布

全部发文中,共涉及18288名作者,平均发文1.0篇。其中吉林省梅河口市林业局韩建国发文12篇、广西防雷管理中心邓宁文发文8篇、河北钢铁集团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建、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许春艳、河北钢铁集团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张继军、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刘伟、广东省茂名市气象局冯健俊发文7篇列个人发文量前三名。

2.2 引文情况

引文是一篇完整的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1],它既能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和历史背景, 又能显示一个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多个学科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 还能表明作者对前人成果的尊重以及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的提高、发展与创新。引文情况可以用来衡量期刊的发文质量和社会影响。

2.2.1 年度引文

全部发文中,总引用频次33981,总被引频次6379,年度被引量成上升趋势,2013年达2593次,而引用频次创刊以来上升速度较快,在2012年达高峰,为10030篇,见表2。

表2《科技传播》年度引文数据

2.2.2 引文类型

全部引文中,期刊类型引文引用频次最多,为28240,图书类型引文引用频次其次,为5614,专利类型引文引用频次最少,为7,具体见表3。

表3《科技传播》引用文献类型明细表

2.2.3 期刊引用

学术期刊的被引用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刊物的实力,一般来说,被引用数越多,它在本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和作用就越大。全部发文共引用期刊3493种,前十种引用期刊合计引用1518条,占比4.5%,见表4。全部发文被585种期刊引用,前十种被引期刊合计引用336条,占比5.3%,见表5。

序号 刊名 引用频次 序号 刊名 引用频次

表5《科技传播》被引用期刊排名前十

2.2.4 作者被引

全部发文中,共涉及18288名作者,其中有3991名作者论文被引用,占比21.8%。新华通讯社的刘光牛被引48次,新疆水利厅的王丽被引29次,黑龙江柴河林业局的王建军被引21次,位列作者被引前三名,见表6。

表6《科技传播》发文作者被引前十名

3 讨论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科技传播》杂志自创刊以来,发展比较迅速,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作者覆盖面较广, 说明该刊稿源比较好、已具一定的影响力。编辑部应在巩固重点、稳定现有作者群的基础上, 加强对薄弱和空白地区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刊物的影响, 做到名符其实的面向全国。

基金资助课题,特别是国家基金项目,都经过严格评审和筛选, 一般是本专业的前沿和热点或重点项目, 因此基金论文具有较好的新颖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 故而基金论文可作为衡量期刊学术水平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2]。研究基金论文数量分布状况, 旨在揭示科学研究过程中受到各级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在科学技术期刊质量评价体系中,基金项目课题数量和级别,是评价期刊学术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3]。《科技传播》在创刊以来的这几年发展历程中,基金论文所占比例还比较小,但是也不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论文在该刊发表,因此该刊应该采取措施多吸收好的稿件,加大基金论文的刊登比例,以提高该刊的学术水平和在学科中的地位。

专业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引用和被引用的多少是衡量刊物学术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指标[3],也是研究核心刊的重要方法。通过比较《科技传播》的前十种引用刊和被引刊,发现有3种期刊重合,说明该刊与这3种期刊关系非常密切。《科技传播》作为综合类科技期刊, 应重视参考文献的著录, 应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积极吸纳高质量的稿件, 使刊物保持一定的学术质量,不断提高其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范丽纹,孙良吉,陈继东.2006年《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8(2):240-246.

[2]刘芬. 2007年《情报科学》载文、作者与引文统计分析[J].情报科学,2008(11):1699-1702.

[3]王立名主编.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583-585.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9篇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结合文献评阅对我国期刊医用耗材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我国医用耗材管理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用耗材管理、优化医学装备技术配置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2004-2013年间中国知网(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与医用耗材管理研究相关文献,采集关键词并统计其频次,截取高频关键词,构筑高频关键词词篇共现矩阵,导入SPSS获取相关系数矩阵后使用UCINET生成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并对其进行凝聚子群分析、中心性分析以及凝聚子群密度分析。结果:检索获得样本文献766篇,年发文量在2004-2010年间波折上升,2010年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以频次3为阈值截取获得50个高频关键词,对应样本文献构成50行×766列关键词词篇共现矩阵。社会网络图谱及中心性分析显示,科学管理、高值耗材及质量管理体系等关键词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中心性。同时,质控管理与安全管理、不良事件与安全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与内部控制等关键词对之间联系比较紧密。结论:我国医用耗材管理研究热点是在围绕医用耗材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延伸至库存管理与信息化、成本管理与临床应用评价、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以及准入管理与采购监管等5类互为联系的领域。随着研究工作进一步深入,聚焦热点得以凝练,将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临床技术管理与应用评价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医用耗材;质量管理;文献计量学;社会网络;研究热点

医用耗材又称医用消耗性材料,是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替换人体组织或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经一次使用价值即转化为费用的物资,是医学技术的重要组份[1-3]。随着医学及相关技术的发展,新的医用耗材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医用耗材被应用于临床。此外,人们对于具有较高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保障医用耗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医用耗材不仅成为患者的一项主要开支,也是医院成本控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4]。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医用耗材管理研究,文献评阅启示,我国医用耗材管理研究的文献数量增长较快、内容涵盖也较为广泛。为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医用耗材管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专题及发展趋势,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用耗材管理、优化医学装备技术配置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鉴于目前我国学者对医用耗材的表达各异,也有采用卫生材料、医疗耗材及医用消耗性材料等词,为保证文献收集数量,本研究设计多重检索策略,分别以医用耗材、医疗耗材、卫生材料、医用消耗性材料、医用材料和卫生耗材为题目或主题或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网络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新平台)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2004-2013年收录文献进行检索,结合文献评阅及参考文献追踪,将所获取的全部文献带入统计软件,确定样本文献。逐篇文献进行采集关键词,并通过文献评阅、参考有关数据源对样本文献中未标引关键词的文献进行标引。

1.2分析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关键词频率,排序列表,设定阈值截取高频关键词。将高频关键词依次对应样本文献构建词篇共现矩阵,利用SPSS软件将高频关键词词篇共现矩阵转换为高频关键词相关系数矩阵;导入UCINET6.357软件,运用其可视化功能(Netdraw)构建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凝聚子群分析、中心性分析以及凝聚子群密度分析。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中,某关键词节点越大,表明与该关键词有联系的其他关键词个数越多,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重要;某两个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越粗,表明该关键词对之间产生联系的次数越多,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的可能性较大。凝聚子群用来分析网络中的小团体现象,当网络中某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时,称之为凝聚子群。中心性是指某个关键词在网络中所处地位。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中心性可以由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来描述。本研究中,点度中心度反映的是某个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在某篇文献中的次数;中间中心度反映某个关键词影响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能力大小;接近中心度反映某个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概率的大小。点度中心度越高,中间中心度越高,接近中心度越低,则该关键词在网络中的中心性就越强。凝聚子群密度主要用来衡量一个网络中小团体(即子群)聚集现象是否严重。凝聚子群密度的取值范围为[-1,+1]。该值越接近1,表明派系林立程度越大;该值越接近-1,表明派系林立程度越小;该值越接近0,表明网络中各对象间关系越趋向于随机分布。

2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766篇样本文献,年发文量在2004-2010年间波折上升,2010年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源自206种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收录54种,所刊文献合计为394篇,占文献总数的51.44%。涉及第一作者618位;发文量≥3篇的第一作者有30位,贡献113篇文献;第一作者来自473所单位,主要为医疗机构,占单位总数的92.17%。对所采集的文献关键词经合并同义词、剔除宽泛词,获得371个关键词;用SPSS19.0统计关键词频率,选择频次3为阈值,截取获得50个高频关键词,将高频关键词对应全部样本文献,形成50行×766列高频关键词词篇共现矩阵,其中行代表各高频关键词,列代表各样本文献编号,见表1。

2.1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初始分析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中高值耗材、科学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化管理、库存管理、手术室、风险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关键词节点相对较大,表明其在网络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关键词产生联系的次数较多。同时,质控管理与库存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效期与资质管理、采购管理与集中招标采购以及手术(室)耗材与二级库管理等关键词对之间的线条较粗,表明这些关键词对之间关系较紧密,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中的可能性较大,如图1所示。

运用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进行子群分析,期望子群类别设定为5类,优先条件设定为品质,导出形式设定为以子群类别分组,从而将高频关键词聚合为5个子群类别,如图2所示。以A、B、C、D及E分别表示各子群。在社会网络子群分析基础上,结合文献评阅可将5类子群的聚焦点归纳如下:(1)A类。图1中红色子群,共10个高频关键词,即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骨科耗材、低值耗材、物资管理系统、库存管理、信息技术、医院信息系统、分类与代码以及追溯管理,主要聚焦于信息技术在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库存管理中的应用[5-9]。(2)B类。图2中黑色子群,共8个高频关键词,即物流管理、集中招标采购、检验耗材、采购信息化、准入管理、分析方法以及资质管理和有效期,主要聚焦在医用耗材准入监管及保障体系建设[10-14]。(3)C类。图2中灰色子群,共11个高频关键词,即科学管理、手术室、一次性耗材、二级库管理、流程再造、手术耗材、医疗器械管理、护理管理、需求论证分析、特种耗材和应用与评价,主要聚焦在手术(室)耗材的科学管理,其中对手术(室)耗材的二级库管理模式有较深入细致的研究[15-17]。(4)D类。图2中粉色子群,共10个高频关键词,即成本管理与分析、医院管理、对策与探讨、现状与问题、植入性耗材、综合评价、循证研究、管理规范以及审计和监管,主要聚焦在医用耗材特别是植入性耗材的监管规范以及成本分析研究[18-20]。(5)E类。图2中蓝色子群,共11个高频关键词,即采购管理、质控管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感染控制与清洗消毒以及验收管理和档案管理,主要聚焦于医用耗材的安全管理[21-26]。

2.2中心性分析(1)中心性社会网络分析。各高频关键词在社会网络中的中心性如图3所示,方块大小代表着某关键词中心性的高低,不同颜色代表着某关键词所处的子群。安全管理、科学管理及成本管理与分析等关键词节点的方块较大,表明其在网络中的中心性较高。此外,A类子群(红色)中,库存管理节点的方块最大,表明其在A类中拥有最高的中心性;集中招标采购在B类子群(黑色)中拥有最高的中心性;科学管理在C类子群(灰色)中拥有最高的中心性;成本管理与分析在D类子群(粉色)中拥有最高的中心性;安全管理在E类子群(蓝色)中拥有最高的中心性。(2)中心性测度值。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测度值,其中D为点度中心度;B为中间中心度;F为接近中心度,见表2。从点度中心度研判,点度中心度数值最高的前8位关键词依次为科学管理、高值耗材、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库存管理、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以及成本管理与分析,吸引了较多研究者的关注,可视为该领域当前研究的热点。从中间中心度研判,安全管理、库存管理、成本管理与分析、科学管理及采购管理等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数值较高,表明其在网络中处于比较关键的地位,影响其他关键词是否共现的能力较强。从接近中心度研判,安全管理、科学管理、高值耗材、质量管理体系及信息技术等关键词的接近中心度数值较低,表明其在网络中具有较好的视野,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较大。

2.3凝聚子群密度分析对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进行凝聚子群密度分析得到其凝聚子群的密度值为-0.0076,接近于0,意味着网络内各对象趋向于随机分布,表明高频关键词所聚合的5个子群尚不是以派系鲜明的形式存在,不仅每个子群内的对象间联系紧密,不同子群之间也存在着较多联系,如图2所示。

3结论

本研究在对我国期刊医用耗材管理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评阅,探究我国医用耗材管理研究的聚焦热点。结果揭示“高值耗材”、“安全管理”、“科学管理”、“成本管理与分析”以及“库存管理”等关键词不仅出现频率较高,亦在社会网络中处于显著的中心地位,是当前我国医用耗材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同时,热点与热点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表明诸多研究是在围绕医用耗材科学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延伸出若干个相对聚焦专题;随着研究工作深入,方向得以凝练,将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临床医学技术管理与技术评估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计量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运动与健康促进;健康;促进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同时其影响力、文献规范性和检索途径相对有较大的优势、文献量大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收录国内8200多种重要期刊。文献类型包含文献、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词典、统计数据、专利、标准、科技成果、工具书等。目前,中国知网已发展成全球领先的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知网服务的读者已突破4000万,中心网站及镜像站点年文献下超过30亿次,并以每年1825万篇文献量的速度递增。因此,本文研究过程中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CNKI)为工具,对1995年至今我国以“运动与健康促进”为主题收录的论文作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可以充分体现我国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水平和发展方向,也是进行期刊文献计量分析的重要资源的来源。

为了更全面研究我国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期刊文献情况,故本文检索时间截止于2016年4月15日。在采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过程中,检索模式设置为“期刊检索”,检索项定位是“篇名”,检索词设定为“运动与健康促进”,检索时间为1995年2月出现的第一篇相关文献至2016年2月最近一篇期刊文献,匹配方式为“精确”。所得统计结果显示:1995年至2005年收录的期刊文献共26篇,2006年8篇,2007年8篇,2008年7篇,2009年10篇,2010年14篇,2011年15篇,2012年14篇,2013年18篇,2014年19篇,2015年21篇。自1995年起收录的期刊论文共162篇,对检索的论文排查后发现无一无效论文,所选论文均符合研究的要求。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以科技文献的各种外部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与统计学方法来描述、评价和预测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输出必是量化的信息内容。本文主要从文献数量年度分布、载文期刊、发文机构以及高频被引论文等 4 大方面对1995年以来公开发表在 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162篇篇名为运动与健康促进的期刊文献来进行计量分析,以此揭示我国休闲体育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载文数量年度分析

健康是每个人最基本的人权,体育运动是促进人们健康的有效途径。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人的身体、心理方面,还表现在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生命不仅仅在于运动,生命只有在更科学的运动基础上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运动与健康促进包含于运动健康,在充分了解运动与健康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把握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相关文献研究。

文献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和变化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学科或专项研究领域的发展阶段与态势。总之,自1995年至今以运动与健康促进为篇名的期刊文献检索的载文数量的结果来看,从历年文献的数量来看总共才162篇,相对于从1995年至今以运动与健康为篇名的期刊文献检索的载文2010篇而言,运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以运动与健康和运动与健康促进收录的文献大体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也说明运动与健康正在以其更全方位的研究视角进入我们的生活、关注着我们的健康。

2.2 主要载文期刊分析

文献的主要来源是期刊,且论文以期刊刊登的方式更易被学者发现学习研究。由上表知,符合以运动与健康促进为篇名检索条件的论文总共162篇学术论文收录于40种期刊,平均刊载量为4.05篇,其具体分布为:体育期刊123种,占比75.93%;特种医学期刊9种,占比5.56%;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8种,占比4.94%。与此同时,对1995年来对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载文在3篇以上的期刊进行分析归纳,主要有以下期刊《当代体育科技》(10篇)、《体育世界?学术版》(6篇)、《科技信息》(4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4篇)、《价值工程》(3篇)、《体育科学》(3篇)、《青少年体育》(3篇)、《中国老年学杂志》(3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3篇)、《中国体育科技》(3篇)、《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篇)、《湖北体育科技》(3篇)、《体育科研》(3篇)。162篇文献收录于相关的40种期刊中,说明以运动与健康促进为篇名的研究文献分布之广,可见其涉及的研究区域之广阔,说明在此领域还有更多的研究空间。同时针对这收录的162篇论文中研究层次排名第一的是基础研究(社科),占比高达70.37%,其次是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自科),占比7.41%。

2.3 高频关键词

近年来我国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论文总体呈现上升态势,文献数量年度分布趋势符合普莱斯文献增长规律;文献来源种类不多,主要以体育类期刊和其他期刊为主,大学学报类比例偏低,高频关键词以心理健康、大学生以及体育运动为榜首的三个关键词为检索结果分析,出现次数10次以上同时位于第一的是心理健康(39次)关键词,其次是大学生(38次)、体育运动(32次)、健康(23次)、身心健康(19次)、健康促进(19次)、阳光体育运动(11次),可见研究论文集中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方面,而对于青少年及老年运动与健康促进方面研究的文献少之又少,同时权衡中西部体育运动开展情况,政府有关机构应在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中贯彻科学的运动健康促进理念,增强国民健康促进意识,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体育运动是健康促进的积极方式。体育运动对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促进作用、对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促进作用、对健康的身体运动量的促进作用。合理的体育运动对健康有明显的积极促进作用。学者在对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学习过程的同时应了解体育人口的不平衡状况十分严重,表现为:一是,体育人口的地区闻不平衡,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东部和沿海地区及城市里,参加体育活动的较多,而在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特别是比较边远地区的农民,甚至连什么是体育都不明白。二是,体育人口的人群结构不平衡,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即老年人和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多,而中青年则较少。三是,体育人口层次不平衡,高收入阶层参加的体育活动的层次较高,而广大低收入者的体育活动则较相对简单。

3.2 研究建议

第一,政府有关机构应在开展全民健身计划中贯彻科学的运动健康促进理念,增强国民健康促进意识,以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第二,要通过改善运动基础设施,或者通过政策等方面来鼓励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体育运动;第三,抓健康从小孩做起,对中小学的体育活动作出规定,其他课程不得占用体育活动课的时间,必须保证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时间。

【参考文献】

[1]杨桦.深化“阳光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1:1-4.

[2]翁锡全,何晓龙,王香生,林文|,李东徽.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和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新领域[J].体育科学,2010(09):3-11.

[3]乐生龙,陆大江,夏正常,葛军,王人卫,毛丽娟,程蜀琳.“家庭―社区―医院―高校”四位一体运动健康促进模式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1:23-29+35.

[4]汪波,黄晖明,杨宁.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运动促进健康的新理念――王正珍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5(01):7-12.

[5]王志鹏,章莺.健康新概念及其运动促进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05):72-75.

[6]朱莉.排舞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5(02):83-85.

[7]黄亚茹,梅涛,郭静.医体结合,强化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基于对美国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服务平台的考察[J].中国体育科技,2015(06):3-9.

[8]丁建国,安兵,吴卫兵.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临床康复,2004(36):8328-8329.

[9]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37-39.

[10]谭红春.有氧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临床康复,2004(18):3650.

[11]陈佩杰.运动与健康促进[J].体育科研2003(1):46-48.

[12]韩丁.健康促进:身体运动与教育的目标之一[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13]王正珍,王娟,周誉.生理学进展:体力活动不足生理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8):1-6.

[14]毛海涛,吴卫兵,刘晓丹.运动:健康促进的积极方式[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02):96-98.

[15]陈志刚.论冰雪运动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冰雪运动,2009(04):71-74+93.

[16]李晖,张颖.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策略[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6):81-83.

[17]朱斌,毛晓荣,张波,李继军,杜小安.阳光体育运动内涵的深层解析――基于健康促进理论视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3):22-25.

上一篇:现代化思想范文 下一篇:文化翻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