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理念范文

时间:2023-10-20 17:20:24

文物保护理念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1篇

一、文物保护原则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力度得以进一步的加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同时其还承载着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信息,所以其具有长期保存的价值,而为了将这些历史遗存得以长期保存下去,必须遵守一定的保护原则,从而使保护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1.不改变文物原状

在长期的文物保护工作中,人们将不改变文物原状作为其保护原则之一,不改变文物原状是指在文物保护工作当中,使文物原有的形状、颜色、结构、材料和工艺都不进行改变,使文物保存原有的形态和制作工艺,使其能够反映当时的文化特征。

2.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的原则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考古现场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属于文物保护的特殊场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遵循少干扰、可再处理、可逆性和事先取样的原则,从而确保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

3.选择文物保护材料的原则

能够称之为文物的都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对文物进行保护过程中所利用的材料也需要具有特殊功能,与普通的保护材料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对其保护材料进行选择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仅要具长期耐久性、性能最佳,同时还要具有可逆性和不改变外观的原则。

二、文物保护理念

1.保护为主,全面发展

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当中,其工作的核心即是要以保护为主,即把遗产本体和原生环境的保护和保存放在首要的位置,这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文物保护工作得以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由于在我国长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当中,始终将保护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对文物的利用更为重视,所以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呈现一种怪现象,在对遗产进行申报和建设工作中处于极其积极的态势,而当申报完成后,则对遗产的保护工作处于弱势,这就使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由于保护工作的不利,则直接影响到遗产的开发利用。所以在文物保护工作当中,需要我们坚持以保护为主,全面发展的理念来进行。因此在实际文物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二点,其一,要充分的理解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即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的关系,是互为目的的,所以在保护工作中需要将保护为主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过程当中。其二,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进行文物保护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对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教育,从而努力提高文物保护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使文物得到永久的保护和利用。

2.抢救第一

“抢救第一”是弥补文化遗产保护缺憾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不可再生性理念在工作中的体现。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遗存,有着不可再生的突出特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遗产保护工作的社会环境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给文化遗产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许多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险情;各种对遗产的“建设性”破坏事件时有发生;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严重短缺;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人才匮乏等。这些已成为保护文化遗产时不我待的紧迫任务。因此,文化遗产的文物保护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保护抢救工作已刻不容缓。首先,必须改变守摊吃饭的陈旧观念,要认识到文化遗产不可再生性及保护抢救的紧迫性。其次,要坚持遗产保护的经常性,保护也是一种抢救,要注意日常保护的连贯性,不能片面地强调遗产的大修,日常养护及时,会避免大修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害,从而延缓它的寿命。

3.合理利用

“合理利用”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在确保遗产安全和永久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遗产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用保护提高遗产的利用率,以利用促进保护的规范化。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物,其存储的信息不会自动释放出来,需要我们去挖掘、去认知、去揭示、去升华,而其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又决定了在利用的同时,要考虑其利用的合理性,即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教化作用,使其珍贵的信息资源尽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这应该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要树立在保护、抢救、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的理念。

所谓“合理”,一、利用是否合理,要掌握一定的尺度,确定一个保护破坏之间的界限,超越了这个尺度,影响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即是不合理的;二、利用的目的是重在经济效益还是应发挥文物的社会教化功能。显然,前者是不合理的,而后者的利用如果危害到保护,同样也是不合理的,只有将上述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的“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教化功能,即教育、科学、艺术等功能,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但利用必须树立“合理保护”理念,在适度的前提下,将保护贯穿于利用的始终,绝不能是进行无节制、非理性的利用。

三、结束语

利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正确的引导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保护工作的原则和理念得以得到具体的实践和落实,确保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化和具体化,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得以传承下去,从而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景慧.从文物保护单位到历史建筑――文物古迹保护方法的深化.城市规划.2011.09.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2篇

古建筑文物;村镇;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78-01

1引言

我国是世界文明大国,几千年以来遗留在神州大地的古建筑文物群极为丰富,它们的伫立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进步,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以及科普教育的实践场所,是艺术课程的“活教材”,同时也是打造旅游胜地的物质基础。很多地方的古建筑文物已被国家甚至世界列为各级保护单位,如笔者所在的嵊州市仙岩镇就有西鲍祠堂,岩头部队旧址,天竺寺旧址等几处市级文保单位,还有马寅初墓省级文保单位,都已成为嵊州市的文化财富,具有极大的开发、考古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村镇的快速建设,一些农民急切想改变居住环境,加之又缺少对文物的保护理念,至使许多古建筑文物被拆毁,还有一些因管理不善造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因此,做好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现结合本人工作实际,粗浅地谈谈对有效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几点可操作性措施。

2现行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

现行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体现在:一是广大村镇农民严重缺乏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对文物保护工作配合不力,支持不够,只顾眼前改变居住环境的个人利益,对古建筑文物大加改造甚至拆毁,最为常见的就是对古建筑文物进行彻底翻新破坏现象。二是古建筑文物在防火防盗上保护措施不足。由于国内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具有可燃、易燃,有些配备了灭火设备设施,不是数量有限就是破损严重并不能利用,一旦疏于管理起火,扑救工作十分的困难。在防盗上也存在保护力量环节的相对薄弱。三是在对古建筑文物保护规划时,过份精力集中在单个建筑,忽视整个建筑群的有机融合和遗忘周围历史环境的变化,体现不出历史文化街区之功能。有些虽然提出有“历史文化保护区”口号但落实又不到位,致使多处古建筑文物遭受到破坏。四是对古建筑文物保护与改造再利用上走样,有维修的不缮与改造利用略显表面化的外观改变,周围环境保护改造动作让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意义韵味。

3实施村镇古建筑文物保护主要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述指出的当下村镇古建筑文物在保护上存在的问题,通过结合笔者长期的工作经历和查阅相关资料,对有效实施村镇古建筑保护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主要措施。

3.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乡镇村民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理念: 由于村镇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较为看重眼前经济利益。作为基层文物管理人员,比如笔者所在的嵊州市文管委组织的村镇专职文保员或者协管员们,应主动承担起义务宣传的职责,紧紧围绕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策略“保”和“用”同等重要的两字,宣讲好保护的目的、重要意义和古建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宣传揭露欺人本质的封建迷信,从而增加广大村民与农村干部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与积极参与投入进来,才能确保古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发挥出其在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作用,发挥它作为宣传教育,文化娱乐的作用, 纠正村镇私自折出、破坏古建筑行为的发生,把文物保护维修当作房子来居住或生产之用。

3.2科学合理规划编制,依据古建筑文物现状进行分类齐驾管理: 我们可以根据古建筑文物不同的现实状况,在不破坏和改变文物性质与用途比如室内办厂、做宿舍等,对它们进行分门“保”“用”的管理。对古建筑本身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且内部又保存有原状的完整艺术品的,可以规划开发为本地开放参观游览的陈列馆;对古建筑文物的建筑本色价值保存得较好,但内部却没有任何东西的,注意在维修时不能改变原状,可以利用办历史、艺术性类的博物馆;一些价值不高、年代较近的保持原状作文化馆、图书馆等;对成片,年代较晚,价值较低的民居、寺院等古建筑,保持文物外观风貌,改善内部设备,集中展示供旅游文娱活动之用;对当地实在不能保存或难以保护的,可迁至较好地点, 成为有特殊风格的古建小区[1]。如象古居民村、古作坊区等等。

3.3注重修缮维护管理,加强对古建筑原有风貌本色的有效保护: 由于我国古建筑用材主要以木材为主,年代久远木材的腐烂会导致古建筑受损严重,为了保护它们持续地伫立在神州大地上经受得住风吹日晒。因此,村镇古建筑文物管理机构要精心组织安排,投入人力,物力与财力,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在维修和修复中要坚持以保持古建筑本身,以及所代表的历史性和美学性为原则[2],不得任意对其进行脱离原真性的变动,特别是将原具有艺术价值的彩绘、图案等改装成现代的艺术。对那些的确需要整体搬迁的古建筑群,在新的地址上修建仿历史文化街区时,应利用现代科技尽量回到古代建筑风格的恢复中去,将维护过程中环境人为的损坏程度降到最低。

3.4加强消防防盗工作,务必将古建筑安全置于重要日程管理上: 由于村镇远离市区,一旦古建筑发生火情或者被盗,短时间内获得急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各级文物单位的村镇管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做好预防工作和靠前管理,要及时发现与掌握到对古建筑不利的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发动广大村民的力量,共同参与到对古建筑的群防群策管理中来,对消防器材的合理布置,有效的探测报警系统的投入与使用,可疑人员的观察等,做到发生火灾或者被盗的机率极小,尽可能减少对古建筑的损坏。

3.5加大保护人才培养,提高对古建筑文物保护能力水平的研究: 目前我国在古建筑文物方面的研究涉及很少,底子薄弱,专业人才缺乏。因此,要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理论知识的培训,特别是专业人员的培养,可以吸收国外的先进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提高他们的保护政策理论研究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充分探索解决新时期下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新的保护局面。

4 结语

总之,从现在开始,各级村镇文保员或者协保员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断地向广大农村居民,村社干部宣传加强古建筑文物保护的种种益处,提高他们对古建筑文化保护意识,同时也让群众文化渗透到广大农村中去,从而使古建筑能保护传承下去,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开发益处。

参考文献

[1]朱兆阳.开封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研究[D]. 河南大学, 2011 .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物保护意识,导向,文物陈列,文物保管

文物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损坏很难修复,甚至可能永远消失,为一个国家的文件与历史带来损失。文物保护意识就是从文物保护或管理者、乃至全社会从思想层面加强对文物的保管与陈列管理工作,从而减少各类对文物的损伤,延长和持久性保护文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达,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积累与保护越来越重视,也随之产生和形成了文物保护科学[1]。本文介绍了文物保护科学,并探讨了在文物保护意识指导下的文物陈列与保管方法。

一、文物保护科学

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相对较新的科学体系,主要研究相关的文物在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产生的自然蜕变规律,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文物保护技术与方法。这门科学一方面要研究文物本身的特性、陈列环境和保护方法,还要综合考量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类的文物保护意识相对重要,它是指导和有效保护文物的重要内在因素[2]。

目前在全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于一些相对贫穷的国家,都提高了对本国古老文明的开发和保护意识,文明和历史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国际上已经有绝大多数的博物馆建立起了与文物陈列与保护相关的专业部门。但是,在这些部门对于相关文物进行技术研究和设备更新时,是否能够以更加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做指导,更加重要。“预防性保护”是近些年来提出的重要的文物保护理论,即从意识层面提高文物相关工作者观察和了解文物的频率,树立随时上报的思想,以保证文物在自然蜕变的初期即被发现,从而及时进行修复和保护,减少损伤[3]。

尤其是博物馆中的讲解员和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身处文物陈列与保管的两大专门机构,可以说是与文物接触最频繁和最广泛的工作人员,他们有大量的时间观察文物,随时了解文物的变化情况,这部分工作者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可以从最直接的角度察觉文物的自然蜕变,及时发现问题并通知相关部门,从而及时修复,减少损失。也就是说,相关博物馆可以改进流程,利用文物讲解员和保管员的示范作用即时了解文物的蜕变破坏情况,并通过讲解员和保管员向有关部门反映和报告,并以他们的相关工作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从而提高对文物的保护。当然,这种流程并非唯一的文物陈列与保管有效途径,相关的文物产业工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就职的博物馆提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意见。

二、文物陈列与保管方法

“预防性保护”意识对文物的陈列与保管具有重要意义,也需要每一个人以该保护意识为导向,正确的树立文物保管理念。目前,预防性保护意识已经被全世界文物保护类人员公认,并已经成为国际文物保护的重要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根据笔者多年的文物管理经验,总结了如下的文物陈列与保管方法:

1、全面培养和强化文物陈列与保护意识

提升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意识是从根本上改变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路和理念,因而各博物馆应对相关工作者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意识强化。

2、细致观察文物

文物相关的各管理人员应细致观察自己所分管的库房或陈列展厅的文物变化,随时了解和发现文物的病变情况,并及时上报。当然,要有效了解文物的变化,就要首先对文物的特性和变化趋势有充分的认识,比如青铜器上有不同的锈迹,但一些是会伤害文物本身的,而一些是不会的。

3、调整和管理好温湿度

对文物陈列展厅和保管库房中的温湿度要定期监测,并及时调整。相关的工作人员要知悉不同文物的存放温湿程度,适合的环境等,将怕潮的文物存放于干燥环境,金属类文物要尽可能避免其表面的电化学反应等。一旦发现保管的温湿度超出安全标准,应迅速向相关的负担单位进行汇报,并配合进行环境调节。

4、预防虫害

文物的虫害也是影响文物陈列与保管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物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可能造成文物受损的害虫种类,并学习这些虫类的生活习性,掌握灭虫方法。一旦发现虫害,应及时果断的对虫害实施控制,减少损失。尤其是有机材料制成的文物,比如纸质、布料等,都是发生虫害的主要资源,在有效灭虫的基础上,还可通过不适于虫群生长的温湿度等减少虫害的发生,预防为主。

5、注意防霉

由于文物的长期陈列与保管,极易发生霉变,从而造成对文物的影响和损伤。目前各博物馆中多采用防霉剂来预防文物发霉,但长期使用一种防霉剂,一些霉菌可能产生抗体致使防霉剂不起作用,因而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防霉剂的更换。

6、卫生的清洁也很重要

文物陈列与保管的卫生与清洁可能直接影响到文物的蜕变和受损,比如包装上可能存在害虫,文物搬运时可能由于工作人员手部的不清洁等造成文物保管的不安全。因此一方面相关包装不要带入库房或展厅,另一方面工作人员要做好自身卫生清洁、戴好手套、穿好工装,从而减少危害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文物保护是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环节之一,不容忽视。各种文物保护手段和方法都应基于现代化的预防性保护意识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陈列与保管效果,为国家的文明延续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司军梅. 图书资料意识与文物保护意识及其实践[J]. 家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12):260-262.

[2] 何佳珂. 文物保护立法与文物保护意识――以京、渝、蓉名人故居保护为例[J]. 法制与社会,2011,7(7):71-72.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遗产监测;病害肌理;环境研究;保护材料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石质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石质文物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石质文物的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多年来,中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国外建立了广泛联系,并组织国内外专家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 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西安交大和玲的《透气性POSS基聚合物保护砂岩的研究》以POSS为起点,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酯异丁基聚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获得用于保护岩石的POSS封端共聚物(简称P1)和刚柔兼具的共聚物(简称P2);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在溶液中的组装胶束、膜表面动态吸水性与热机械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孔隙度的砂岩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P1和P2有望作为有效的砂岩保护材料。戴仕炳的《石质建成遗产表皮材料学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结合我国及德国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石质文化遗产表皮材料学检测技术体系,为石质建成遗产日常维护及保护修复提供依据。蒋德强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的研制》采用改性醋酸纤维素材料为主要黏结剂,并结合能够与基体中残留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硅单体,制备出了一种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正常挥发干燥,不用去除基体中的水分,同时具有一定透气透水性的溶剂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有效地解决了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的加固问题。所研制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足千手观音造像的砂岩加固。

陈卉丽的《大型石窟寺石质本体保护修复 以大足千手观音保护工程为例》对千手观音造像石质本体勘察研究、石质本体修复工艺及典型病害修复案例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修复与研究同步的思路为石窟寺石质本体保护修复提供了有益借鉴。黎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石质彩绘的修复》对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本体石质彩绘的修复技术和保护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石质彩绘本体修复保护分为前期调查、实验和本体修复等三个阶段。周伟强的《户外大型石质文物表面污染及其微粒子喷射去除技术研究》介绍了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清除技术研究过程中遵照文物保护相关原则理念及其研究基本程序,相继完成了污染调研评估、微粒子喷射清洗作用机理、去除模式、技术安全性、清洗效果测评等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填补了相关技术空白。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5篇

作为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典型代表——丹阳市,地处南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交汇地带,具有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因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丹阳市历史文化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丹阳历史文化保护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保护策略,以期对同类城市有所启迪。

1.概况

1.1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丹阳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在历史上曾是春秋吴国季子封疆和南朝齐梁帝王故里,古时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历代名人辈出,城市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南朝帝王陵墓及其石刻公认为全国文物之瑰宝,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墓碑和唐中和铜钟则为江苏乃至全国所罕见。至于古之丹阳八景、练湖二十四景、七峰山房等则可与其他江南名胜相媲美,众多的古建筑、古墓葬又代表着丹阳历史文化之丰富。丹阳境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文物控制单位23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300余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项。

1.2保护工作概况

丹阳市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出台了《丹阳市文物保护办法》、《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职能》、《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加强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视地下考古挖掘工作。

对文物进行普查并分批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修复一批重点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成功发掘一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等。

(3)对历史地段进行控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4)重视重点文物的规划控制,完成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

(5)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和研究。

2.存在问题

2.1保护框架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度、认识和要求在不断提高。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格局、城市环境风貌、大量非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资源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不局限于单纯的保护,而且更注重突出文化主题,促进历史文化活力的再现。

然而,非历史文化名城由于保护框架还很不完善,屡屡出现“漏保”、“欠保”的现象。以丹阳为例,在本次规划以前,丹阳没有编制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仅编制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九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由于缺乏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系统指导,丹阳历史文化的保护内容主要停留在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实行保护措施,而对城市格局、传统风貌等缺乏保护意识,对区内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缺乏有力措施。

2.2保护理念与机制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引导城市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丹阳历史文化保护出现了城市建设对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不够、历史街区保护与周边发展协调不够、文物古迹保护与周围城市环境融合不够的“三不够”的问题。目前,由于大规模旧城改造强烈的冲击,老城区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对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采取的是简单化保存的措施,造成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除了南朝陵墓石刻,对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停留在对文物个体实施保护阶段,文物保护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同时,在现阶段,由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尚未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城市建设未能有机结合,作为城市重要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3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城市总体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历史地段一直存在“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两者在同一空间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对历史地段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对旧城进行改造,导致历史地段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

从丹阳的实际情况来看,老城区保护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丹阳老城风貌已不复存在;政府虽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但保护效果却并不明显。西门大街虽然仍保存着古运河码头、胡家住宅、林家大院、正义坊、城隍庙遗址、警钟楼、三思桥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建筑,但由于没有对历史街区进行系统的保护,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有效监控和保护,居住在古建筑内的部分居民乱搭乱建、出租房屋,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累积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社会结构也趋向于老龄化、贫困化,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3.思路与对策

3.1科学架构保护框架,全面展现历史文化内涵

科学构架保护框架的意义在于将城市历史传统空间中那些真正具有稳定性、积极意义的东西组织连接起来,并将历史要素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进来,形成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展现传统特色文化内涵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框架。

3.1.1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保护框架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构成。

(1)自然环境要素

指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物候条件。

(2)人工环境要素

指人们建设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指对丹阳以内城河、护城河为骨架的传统空间格局和传统民居、特色街市以及各类文物点所反映的人工环境特征的保护。

(3)人文环境要素

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体现,指对居民的社会生活、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包括历史人物、、岁时节庆、传统文化等。

3.1.2保护框架的构成结构

保护框架的结构包括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它们相互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特色。

节点――人们感觉和识别城市空间的重要参照物,指对山水、寺观、民居、楼阁、古塔、古墓葬、古井、古木、牌坊等的保护。

轴线――人们组织生活,体验历史的主要通道。主要指历史街道。

区域――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地段或各街区,人们在其中活动能得到特殊的感受。主要指西门大街历史街区。

3.1.3保护框架主题

在概括提炼丹阳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城市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和单个文物保护点的保护,整体地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为突出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确定出保护框架的主题有:

主题一:“江南文物之邦”——突出丹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景观风貌的保护。

主题二:“吴文化发祥之城”——突出丹阳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展现吴国早期古城址——葛城遗址、春秋吴国季子封疆的魅力和内涵。

主题三:“齐梁文脉体验之城”——突出保护齐梁石刻及古墓葬等,展现丹阳齐梁文化。

主题四:“红色革命战斗之城”——突出保护丹阳的革命遗迹,展现丹阳红色文化。

主题五:“文人雅士寄寓之城”——突出保护名人故居、故里等,展现丹阳名人文化。

3.2创新保护理念,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之路。

一是确立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理念,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在服务发展中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地位和水平。

二是树立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理念,促进文物管理方式的转变。按照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利用—再保护”原则,以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载体,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业,促进文物再保护,以此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工作新机制。通过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历史文化大保护的新格局。

3.3采取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策略,促进城市历史与现代共生。

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继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和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出发,采取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策略,妥善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使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互协调,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促进城市历史与现代共生。

整体保护有利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整体提升地区的价值和魅力。但同时历史地段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人们生活的物质载体。因此,一方面,我们应积极保护历史地段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应采取有机更新方式,解决人民生活需求同历史环境中生活设施匮乏、人口密度过大等不利的客观问题。保护和更新的意义都在于其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发展成为既富有历史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城市生活功能的城市环境。

因此,无论从丹阳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还是从旧城改造的难度来看,采取“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策略,有利于解决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的难题,促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和谐发展。

4.结语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6篇

作为非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典型代表——丹阳市,地处南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交汇地带,具有广阔而美好的发展前景。因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素有“江南文物之邦”的美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丹阳市历史文化保护所面临的挑战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丹阳历史文化保护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保护策略,以期对同类城市有所启迪。

1.概况

1.1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丹阳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建城史的江南文化古城,在历史上曾是春秋吴国季子封疆和南朝齐梁帝王故里,古时名胜古迹众多,境内历代名人辈出,城市文化积淀十分丰厚。

南朝帝王陵墓及其石刻公认为全国文物之瑰宝,孔子所书的延陵季子墓碑和唐中和铜钟则为江苏乃至全国所罕见。至于古之丹阳八景、练湖二十四景、七峰山房等则可与其他江南名胜相媲美,众多的古建筑、古墓葬又代表着丹阳历史文化之丰富。丹阳境内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6处,文物控制单位23处,古文化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300余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3项。

1.2保护工作概况

丹阳市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出台了《丹阳市文物保护办法》、《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职能》、《城市建设规划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加强了对文物古迹的保护,重视地下考古挖掘工作。

对文物进行普查并分批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修复一批重点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划定了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点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成功发掘一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等。

(3)对历史地段进行控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

(4)重视重点文物的规划控制,完成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

(5)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的宣传和研究。

2.存在问题

2.1保护框架不完善,难以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关注度、认识和要求在不断提高。历史文化保护的对象已不仅仅局限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格局、城市环境风貌、大量非文保单位历史文化资源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已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也不局限于单纯的保护,而且更注重突出文化主题,促进历史文化活力的再现。

然而,非历史文化名城由于保护框架还很不完善,屡屡出现“漏保”、“欠保”的现象。以丹阳为例,在本次规划以前,丹阳没有编制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仅编制了《南朝陵墓石刻保护规划》、《九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由于缺乏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的系统指导,丹阳历史文化的保护内容主要停留在对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实行保护措施,而对城市格局、传统风貌等缺乏保护意识,对区内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缺乏有力措施。

2.2保护理念与机制相对落后,无法有效引导城市建设

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导,丹阳历史文化保护出现了城市建设对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不够、历史街区保护与周边发展协调不够、文物古迹保护与周围城市环境融合不够的“三不够”的问题。目前,由于大规模旧城改造强烈的冲击,老城区的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由于对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的保护采取的是简单化保存的措施,造成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除了南朝陵墓石刻,对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主要停留在对文物个体实施保护阶段,文物保护缺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同时,在现阶段,由于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尚未建立,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城市建设未能有机结合,作为城市重要资源的历史文化遗产未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2.3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城市总体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历史地段一直存在“保护”与“发展”的基本矛盾,这两者在同一空间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延续城市文脉需要对历史地段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城市发展需要对旧城进行改造,导致历史地段不断遭到“建设性破坏”。

从丹阳的实际情况来看,老城区保护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丹阳老城风貌已不复存在;政府虽然划定了西门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但保护效果却并不明显。西门大街虽然仍保存着古运河码头、胡家住宅、林家大院、正义坊、城隍庙遗址、警钟楼、三思桥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建筑,但由于没有对历史街区进行系统的保护,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有效监控和保护,居住在古建筑内的部分居民乱搭乱建、出租房屋,破坏了古建筑的原有风格。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西门大街历史街区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同时也累积了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和弊端,社会结构也趋向于老龄化、贫困化,与城市发展进程极不协调,与现代化的城市形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3.思路与对策

3.1科学架构保护框架,全面展现历史文化内涵

科学构架保护框架的意义在于将城市历史传统空间中那些真正具有稳定性、积极意义的东西组织连接起来,并将历史要素与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进来,形成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展现传统特色文化内涵为目标的城市空间框架。

3.1.1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保护框架由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构成。

(1)自然环境要素

指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包括地理条件和气候,物候条件。

(2)人工环境要素

指人们建设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指对丹阳以内城河、护城河为骨架的传统空间格局和传统民居、特色街市以及各类文物点所反映的人工环境特征的保护。

(3)人文环境要素

人们生活风貌的环境体现,指对居民的社会生活、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的保护。包括历史人物、、岁时节庆、传统文化等。

3.1.2保护框架的构成结构

保护框架的结构包括节点、轴线、区域三部分以及它们相互关系所共同构成的城市景观特色。

节点――人们感觉和识别城市空间的重要参照物,指对山水、寺观、民居、楼阁、古塔、古墓葬、古井、古木、牌坊等的保护。

轴线――人们组织生活,体验历史的主要通道。主要指历史街道。

区域――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地段或各街区,人们在其中活动能得到特殊的感受。主要指西门大街历史街区。

3.1.3保护框架主题

在概括提炼丹阳历史文化风貌特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对城市整体历史文化环境、重点历史地段和单个文物保护点的保护,整体地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物质形态和文化内涵。为突出保护丹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确定出保护框架的主题有:

主题一:“江南文物之邦”——突出丹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历史景观风貌的保护。

主题二:“吴文化发祥之城”——突出丹阳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展现吴国早期古城址——葛城遗址、春秋吴国季子封疆的魅力和内涵。

主题三:“齐梁文脉体验之城”——突出保护齐梁石刻及古墓葬等,展现丹阳齐梁文化。

主题四:“红色革命战斗之城”——突出保护丹阳的革命遗迹,展现丹阳红色文化。

主题五:“文人雅士寄寓之城”——突出保护名人故居、故里等,展现丹阳名人文化。

3.2创新保护理念,探索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之路。

一是确立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理念,为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领导责任制,在服务发展中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工作的地位和水平。

二是树立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变的理念,促进文物管理方式的转变。按照文物保护工作“保护—利用—再保护”原则,以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为载体,大力发展文物旅游业,促进文物再保护,以此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工作新机制。通过领导重视、部门配合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历史文化大保护的新格局。

3.3采取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策略,促进城市历史与现代共生。

坚持科学发展观,从继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和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环境出发,采取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策略,妥善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使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建设相互协调,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促进城市历史与现代共生。

整体保护有利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整体提升地区的价值和魅力。但同时历史地段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人们生活的物质载体。因此,一方面,我们应积极保护历史地段的历史价值;另一方面,我们也应采取有机更新方式,解决人民生活需求同历史环境中生活设施匮乏、人口密度过大等不利的客观问题。保护和更新的意义都在于其能否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能否发展成为既富有历史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城市生活功能的城市环境。

因此,无论从丹阳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还是从旧城改造的难度来看,采取“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策略,有利于解决历史地段保护与发展的难题,促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城市和谐发展。

4.结语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7篇

政府多投入,社会广参与

发达国家的文物保护,往往是从保护城市建筑开始的――从上世纪30年代起直到上世纪末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系列保护机制。

文物保护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这些保护资金一部分来源于政府,一部分来源于社会的广泛参与。

比如,美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采用国家公园制度,保护经费由联邦政府拨给国家公园管理局,还通过税费减免和降低门票等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进行投资。

在英国,保护资金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专项拨款和贷款外,还有非政府组织的捐赠和志愿者个人的捐款。

目前,我国对文物的保护投入主要是政府,还没有形成政府、社会各方参与共同投入的机制。由于投入机制不健全,财政投入不足,使文物保护效果大打折扣。

文物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是主要责任者,因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吸引社会广泛参与,鼓励以个人名义设立基金。

分级保护,完善体系

世界上众多发达国家都有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以世界上最重视文物保护的国家之一意大利为例,甚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保护机构网络。

在意大利,文物保护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类似于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切按原样保存,保护原物不得改变;第二级指具有特色的建筑,室内外不可改动,但结构可以更新;第三级是地方价值建筑,仅保存外观,室内可以改动,以利于更好使用;第四级指一般建筑,只要原样不改可以重建。

在很多国家,文物保护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管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比如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绿岛公园,明文规定游人不能带走任何自然生成物体,包括贝壳,违者将被高额罚款。在新西兰的卡巴提岛,有人上岛观鸟前,必须经过一天的培训,洗澡消毒,不许自带食物和背包,岛上也没有明显的建筑设施。

完善立法和教育理念

在文化遗产保护上,最重要的还是立法。

在欧美国家,不仅是立法保护,法律保护体系和监督体系也同样完善。

早在1913年,法国就制定了《保护历史古迹法》;1930年,英国制定了《古建筑法》;1943年,德国立法规定改变历史建筑周围500米环境要得到专门的批准。

意大利专门立法对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成片保护,房屋拆迁、维护必须依法,不得擅自修缮;俄罗斯立法在世界遗产区域内不准乱拆乱建。

与此同时,很多国家都有专门的机构对文物进行管理和保护。

比如,俄罗斯有遗产委员会,墨西哥有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意大利有文化遗产部,均是专门保护机构。

在西方国家,文物教育也很普及。西班牙中小学都开设了世界遗产保护课程,并且有不少文化遗产保护和古迹修复学校,培养专门的古迹修复人员。

文化遗产保护,最终还是要依靠全民意识的觉醒。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物;陈列;展览;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前言

文物是对历史的记载,因为不能够再重复的被制造出来,所以显得尤为珍贵,也因为文物关乎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对人类具有极高的纪念价值和促进发展的意义。通过文物的展览,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并且陶怡情操,但是在陈列展览的过程中有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针对文物在陈列展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文物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有效的保护文物,使其在展览的过程中不受损坏,让人们在参观文物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历史,提升对现代生活的认知,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一、文物陈列管理意义

文物是社会文明发展中遗留下来的不可复制的证明,是人们挖掘和了解历史文明的重要依据,这些文物都曾经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人类世界文明开始的记忆。文物的发现,能够有利于历史学家挖掘和研究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历史社会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避免重复历史上存在的问题。让人们在了解过去生存环境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精神层面的认知。所以,对文物的陈列和管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妥善的管理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对文物资源的破坏,在长久的时间中保证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了解,帮助了社会文明不断进步,是建设社会文明的重大举措。

二、文物陈列展览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追求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当前,有一小部分博物馆,盲目追求社会反响和社会效应,选择长途运输并不符合博物馆自身初期的构建目的的文物进行展览,这样的方式让文物在转运的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风险,而且不符合博物馆构建理念的展览,很容易导致人们对文物本身失去兴趣,进而出现文物被搁置的情形,让管理人员无心管理,导致文物保存不善[1]。

(二)文物在陈列环境中受到破坏。文物在陈列展览中经常会出现化学损伤,这些损伤源于陈列环境的外力刺激,比如说有环境对文物的氧化情况,还有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对文物在陈列过程中出现的损伤,光照刺激对文物的损伤等等。首先,文物展览的环境必须要处理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对于书籍、纸张类的文物,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会导致文物出现过早的老化,书籍和纸张会出现变形、褶皱等情况,书写在书籍或者是纸张上面的文字也会出现模糊和消失的情况。而对于一些特殊的材质,比如唐山皮影,是用驴皮制作的,如果温度和湿度没有控制好,会使皮影卷曲走形,使文物受伤害;其次就是光线的破坏,主要是紫外线的光线会改变文物的色彩结构,会迫使文物的本身绚丽的色彩都消失不见,影响了原本文物的审美价值;最为严重的就是氧化的破坏,这项对文物的损伤是非常难以监管的,只要有空气接触的地方就会出现氧化的侵害,当文物受到氧化侵害后,会导致文物永久性的消失,比如敦煌壁画在长期的氧化过程中受到的氧化伤害,已经不能修复。

(三)缺失对文物保护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就面临着对文物保护理念缺失的问题,人们对文物保护以及管理意识不强,导致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比如在陶瓷文物展出的过程中,人们大声喧哗和跑跳,都会导致陶瓷制品内部受到剧烈的震动,从而形成裂痕,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损伤还破坏。管理人员对陶瓷制品等的管理疏忽在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损伤的形成,没有防范和预防文物破坏的意识存在,就是对文物损伤留下后患。

(四)文物陈列场地空间设计。为了保证文物在陈列展览的过程中减少损耗和破坏,需要对文物陈列的场地和空间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划。首先要设计一条流畅、宽敞的参观通道,观众可以通过设计好的参观路径进行参观,避免反复流转过程中人员的拥堵对文物造成破坏。还要为文物设计具有保护作用的展示台、展示柜等辅助展示工具,能够减少人员在参观中对文物的破坏,还能减少空气、光线等物质对文物的损坏。

三、文物陈列展览的管理措施

对于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要进行严格的制度拟定和理念培养,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正规的培训。首先,要求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树立文物保护意识,理解博物馆对文物的展览是为了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弘扬历史,树立正确的办展理念;其次,就是对博物馆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文物管理的专业知识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如何正确的进行文物的保护和处理,尽可能地排除对文物造成损害的因素。最后是对文物保护理念的传播,一般的博物馆管理人员没有非常完整的文物管理知识体系,对于他们保护文物的理念培养十分重要,要求管理人员充分融合自身对文物的热爱情感,在进行文物管理的时候深刻的体会保护和管理文物所需要的客观环境。文物的提取过程中要注意库房和展示厅的光线差异、温度差异,以及湿度差异等等,要保证展览文物实际展厅的要求能够与存储文物的空间要求相一致,保证在提取的过程中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文物,对文物造成伤害。在运输的前期,要进行对文物的良好包装,保证不能复制的文物可以在没有腐蚀、污染和损伤的情况下进行运输,要隔离空气、水源、光源等等自然损伤物质,保证运输的过程不破坏文物本身,不能够破坏文物的色彩,做好防盗的措施,为运输车辆安装防盗密码锁等设施,还要对运输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和考察,要求运输人员不会监守自盗。提取和运输的过程要极度小心,保证文物的安全和艺术赏析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人们对文物展览的喜爱主要是体现出对历史的关注,在关注历史和学习历史经验的同时提升自我发展意识,所以文物的展览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社会文明和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文物展览等文化事业的发展要越来越重视。只有保护好文物,管理好文物展览,才能提高我国国民的精神文化素养,为实现又好又快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柏林.坚持以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形式开创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新局面――以北京自然博物馆为例[J].博物馆研究,2014,02:55-60.

[2]盛海.敦煌艺术展示的文化塑形思考――有关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的展览设计与制作[J].敦煌研究,2007,06:66-70.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立法;法律保护

一、前言

贵州省一座小城,有一条长度仅仅三十多米的石铺小路。据当地文史专家介绍,古时黔地不产盐,明代时这座小城曾经是川盐经水路运到贵州的最重要集散地。这段石铺小路,是当年连接盐运码头与盐商会馆的运输通道中仅剩的道路,如果将之与河畔的盐运码头以及城内的盐商会馆组合在一起,应该有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可能。可惜的是,这段小路马上要被拍得这块地皮的开发商拆除。

小路的命运,映射出中国当代许多不可移动文物的宿命。分析这种宿命的原因,主要在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也反映出中国目前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法律规定,在应对这一新挑战方面确有不足之处。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发展道路上,都无法避免城市化建设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之间的冲突。对于如何应对这样的冲突,各国在立法与实践中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有些国家是直接针对上述冲突制定策略;一些国家则是表面上看并没有直接针对性,但强化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综合治理效果。这些成功的理论与实践,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模板。

二、综合治理的保护理念

研究世界上许多国家保持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先进水平的成功e措,给人印象很深的是特别强调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连贯性、可持续性和综合治理的保护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国家注重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本国整体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将不可移动文物的法定保护措施融入社会整体平衡与和谐发展计划。正是由于理念上的发展进步,使得这些国家各个政府部门对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相对统一,因而在工作中配合默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城市开发建设等目的而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悲剧。

欧共体各国在综合治理保护理念的实施方面相对比较全面,在立法、行政、公民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强调整体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打造出较为完善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体系。

1991年,欧洲议会通过议案,决定参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对成熟的法国模式设立法定的欧洲文化遗产日,以期达到在整个欧洲议会领域内提高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改善各国文化遗产保护水平的目的。与之相适应,欧洲各国都强调文物普查的持续性,也就是通过全国范围内不间断的长期文物普查,加强国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并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融入全体国民的“血液”之中,最终成为他们“与生俱来”的核心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措施,欧洲各国政府将综合治理的理念运用于实践,以求最终达到强化遗产在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国家凝聚力,从而在世界范围内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通过综合治理理念的具体落实,提高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社会整体认识的做法,对于像中国这样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社会意识普及程度不高的国家来说,值得借鉴。中国有着悠久历史,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无数不可移动文物有相当部分堪称人类发展史上的无价之宝,作为一个有着如此丰厚的历史积淀而且正在自强不息地寻求复兴之路的大国,中国如果能够将文物保护在认识上提高到强化国家凝聚力和提升国家形象以及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并将这样的理念充分运用于我国的立法与实践,其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积极性和实际参与度,为中国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上升到新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是将成为实现中国人百年强国梦想的精神动力。

三、宪法内容明确国家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至高无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将文化遗产保护内容写入宪法,表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如果将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的宪法条款跟其他条款进行横向比较,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践中,一个国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成就,往往与宪法中相关内容的显要程度成正比。其中较为突出的例子是,并不在发达国家之列的波兰。

波兰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最大成就,是用了短短10年时间,就以举世闻名的“华沙速度”,使在二战末期历史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的华沙古城,几乎完全靠重建得到恢复,并使其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华沙的成功复建,绝对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世界性奇迹。而对波兰宪法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奇迹能够出现的原因。波兰宪法中有两项条款涉及文物保护的内容,分别位列宪法的第5和第6条。其中第5条的内容:“波兰共和国应保护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确保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身安全,维护国家遗产,并确保保护自然环境政策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像波兰这样将保护国家遗产与保护国家和领土完整、保障公民自由和人身安全列入同一条款,远远排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条款之前的做法,使波兰上到政府高官下至普通国民在潜意识上都自然接受了宪法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强调,正是由于宪法这种寓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教育于无形的特殊效果,让波兰无论是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还是结果方面,都大大超越那些只是将相关内容在宪法靠后条款中一带而过的国家,而华沙复建的奇迹,正是这一成功的完美体现。

中国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文物保护的专门内容,将文物保护工作提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与波兰宪法相比,这样的专门规定似乎相对缺少了横向对比联想,对这项工作重要性如何根据宪法定位,也就不像波兰宪法那么简单直接。宪法的特殊地位让我们必须对借鉴外国法律内容持特别慎重的态度,但我们可以借鉴波兰宪法的上述优点,考虑以更周到的方式在中国宪法中更加清晰地反映出中国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四、合理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构及其权限设置

(一)美国的多机构职能互补

美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主要表现出多层次多机构的权力互补:

在国家层面上,首先有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这个隶属于美国内政部的机构负责对全美国家公园的管理,其管理范围除了国家公园的自然景观外,还包括国家历史公园、国家战场公园、国家军事公园、国家纪念地、国家历史街区等人文景观,该机构还曾长期负责对国家公园之外的国有及私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事务。

1966年美国成立联邦历史遗产保护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归内政部管辖但直接向美国总统和国会负责,主要职能就是为国家的各项决策对影响遗产保护的开发项目和政策进行评估,提供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咨询,并负责审定国家历史文化遗迹名录、对遗产保护管理和立法提出改进意见,指导各州及地方政府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规,面向公众开展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

除了上述专职遗产保护部门之外,美国联邦政府对许多部门都有参与历史遗产保护职能要求,如城市规划、住房、税收、交通、环境保护等部门,都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内容纳入的行政法规,因而,在美国任何不利于历史遗产保护的行为都可能面临多部门全方位的执法干预和处罚。另外,这些部门对于有益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也会根据各自权限依法给予奖励。

与联邦机构相对应,美国各州都有历史遗产保护办公室这样的专职机构,其职能是贯彻联邦政府机构的政策法规要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州文化遗产保护特点的方案,并负责督促上述工作的实施。

再往下数,隶属于各州的地方市县只要有需要,都会设置专门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街区委员会,负责相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美国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构设置涵盖了从中央政府到各地民间团体各个层面,而且这些机构在实践中分工明确、权力分配合理,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使美国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完整而系统。

在中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关联不大,有法定义务参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机构,在各级政府中只是各级文物部门与房管建设部门等个别部门而已,而到了县一级政府,则连文物部门的设置都没有。很显然,这样的机构设置明显缺乏政府号召力,不利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全面展开,因此,适当借鉴美国的上述机构配置理念,加强不可移动保护与政府主要任务的关联性,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各级政府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参与度,使中国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得以加强。

(二)波兰政府对文物保护部门权力的强化

以“华沙速度”创造华沙复建奇迹的波兰,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的成功实际上远远超出首都华沙的范围,整体水平也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究其原因,除了前文提到过的宪法保障之外,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波兰政府赋予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相关部门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权力。

在波兰,中央政府负责文物保护的部门是文化和民族遗产部,下属地方省县(市)对应设置专门机构文物保护局。相对于许多国家的同类机构,波兰的文物保护机构拥有“绝对权力”。这首先体现在其所辖地域所有城市规划和新建建筑只要涉及古建或文物,依法必须首先通过文物保护局的审批,不管是多么重要的规划项目,只要文物保护局的审批未能通过,就不能付诸实施,这就意味着,波兰法律并授予了文物保护局“一票否决”的绝对权力。

另外,波兰的文物保护机构拥有“绝对权力”还体现在享有法定独立执法权,无论是中央的文化和民族遗产部,还是下属地方省县(市)对应设置的专门机构文物保护局,只要认为必要,即可依法自行派员直接进行制止和处罚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行为,这种由专门机构直接执法的权力配置,无疑会大大提高执法工作的专业水平与效率。

从中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状况看,由于房管建设部门和文物部门都没有真正意义的直接执法权,在制止破坏不可移动的实际工作中,只能通过协调与有直接执法权的政府部T联合行动,执法效率自然会因此大受影响。而如果出现与执法部门协调上的失误,后果就更加严重。在这一点上,借鉴波兰授予文物保护部门直接执法权的做法,会使中国不可移动保护执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如果更进一步,像波兰那样授予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构“一票否决”权力,效果则会更佳。

五、合理解决城市发展与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冲突

(一)专项立法预防城市发展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损害

在这一点上表现较为突出的是美国。美国联邦政府向来注重用法律的手段对国家进行高效率的管理。1966年的《国家历史遗产保护法》对当时美国境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提供了相当完备的法律依据。

随着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开发速度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影响问题渐渐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这些新的问题,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急于修订《国家历史遗产保护法》的内容,而是要求各州依据本州的实际情况,在原有联邦《国家历史遗产保护法》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各自的相关法律法规,这种做法被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效果。

美国各州的上述相关立法各有特色,特点较为突出的有马里兰州制定的《精明增长和邻里保护法案》,该法案强调在全州范围内尽可能控制城市蔓延式发展,以保持能反映美国早期发展风貌的小城镇特色与田园风光,致力于保护历史性社区、农场和开敞空间。另外,宾夕法尼亚州制定的《历史街区保护法》,则对城市开发建设做出明确限制,要求本州各级地方政府在出台任何新的城市规划之前,都必须先划定历史街区并保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这些街区在开发建设中受到损害。

城市化建设发展是目前我们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对于一些因不可移动文物的群体存在而形成特色的城市来说,笔者以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借鉴马里兰州的发展模式,通过地方法规保证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失去原有特色。而对于未形成规模的相对独立不可移动文物,则可以考虑参照宾夕法尼亚州的做法,改变对受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的规定不够详细具体的状况,制定地方法规明确本地区必须加以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附上图纸,详细标明名称、地址和保护区域范围,并将之列为城市改造规划的。

(二)法定保护范围不限于不可移动文物本身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曾经创造过“华沙速度”的发展中国家波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也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样遇到新挑战。非常难得的是,波兰境内没有发生为城市开发建设破坏历史建筑的情况。究其原因,波兰政府最成功之处就是在仅仅感觉到个别现代建筑在视觉上对古城风貌造成干扰的情况下,立即对可能随之而来的现代建筑群对古城景观造成更大视觉影响做出积极反应,在未成事实之前就将其定性为无法弥补的严重损害,并及时采取措施,在严格禁止新建高层建筑的同时,还将所有已经竣工,但可能影响古城风貌的现代建筑物列入警报范围,根据其可能对古城风貌可能造成的视觉干扰进行分类处理。通过这样的法律界定,目前波兰国土总面积当中,已有大约30%被划入文物保护范围。波兰政府因此在法律上几乎完全排除了城市开发建设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直接破坏的可能性。

必须承认,不重视排除破坏不可移动文物景观的视觉干扰因素,是中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缺失。波兰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扩展到视觉干扰因素的做法,对我国确有借鉴价值。

六、严格追究破坏不可移动文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对各国追究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进行比对,笔者认为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议会2003年通过的《原住民文化遗产法》(Aboriginal Cultural Heritage Act 2003(Old))有两个突出特点值得借鉴。

(一)“法定照顾义务”原则

昆士兰州《原住民文化遗产法》第23条对法定照顾义务(Cultural heritage duty of care)进行了非常详尽具体的规定,这一原则的基本含义,在于要求在昆士兰州境内的所有政府机构、民间组织乃至个人(包括非昆士兰居民的澳大利亚本地人和外国人),只要在原住民文化遗产的可接触范围内,都必须承担保护原住民文化遗产的义务。这项义务的设立,意味着所有这些机构组织及个人,不仅要对有自身行为导致原住民文化遗产的损害的作为承担法律责任,而且还可能因未能对他人破坏原住民文化遗产的行为采取及时报警等有效保护措施的不作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项法定义务的规定,等于是给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人和行为布下了的天罗地网,大大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制止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破坏。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法定照顾义务原则对中国有很实在的借鉴价值。“到此一游”是在中国屡禁不止的不可移动文物破坏行为,杜绝这一现象的难度,在于仅凭我们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甚至加上志愿者的人数,根本无法满足及时发现和制止此类行为地点完全不确定之需要。如果能够通过借鉴将法定照顾义务原则植入中国法律,相信“到此一游”的行为在实施时被发现制止的概率会大大增加,这会有效降低此类破坏行为的数量,并全方位提升中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水平。

(二)“毯子”式追责原则

昆士兰议会2003年公布的《原住民文化遗产法》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取消了1992年版《原住民文化遗产法》对被保护对象进行的限制性规定。这一修改的最大好处,是为原住民遗产提供了“毯子”式的法定保护,也就是说,由于取消了保护对象的限制性规定,新颁布的法律会像一条毯子般覆盖住昆士兰州管辖的土地范围,向不管是否是已知的所有昆士兰州境内原住民的文化遗产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法律如此修正最大亮点,就是给政府追究那些破坏“未知”原住民文化遗产行为提供了正当的法律依据。也就是说,即使是事后确定被破坏的文物属于原住民文化遗产,政府对于曾经发生的破坏行为仍然可以依法追究民事乃至刑事责任。从保护文物效果的角度分析“毯子”式保护原住民文化遗产相关条文的优点,最重要的就是有利于强化人民对原住民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由于这一法律规定将原住民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性质未确定对象,同时在时间上规定了可以事后确定被破坏物性质并追究相应法律责任,毫无疑问会使所有人在行为上不得不谨慎面对昆士兰州境内一切看上去有历史感的事物,进而在思想意识上也不得不对原住民文化遗产更加关注。

与昆士兰州1992年版《原住民文化遗产法》对被保护对象进行的限制性规定相仿,《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保法)中有关“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定内容,将实际保护对象进行了专门界定,也就是确定或核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类似这样的限制,首先产生了可能因工作不到位“漏报”文物保护单位而导致重要不可移动文物因不受法律保护而遭受破坏的问题;其次也给某些在城市发展建设中觉得不可移动文物的存在妨碍一己私利,千方百计故意瞒报或者妨碍文物保护单位申报,以求即达到自己目的,又逃避法律追究的破坏者,留下了可钻的法律空子。

借鉴“毯子”式追则原则对中国的相关法律进行合理修正,使未申报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也能得到必要的法律保护,就必要性而言毋庸置疑。而在实际上,《文物保护法》本身已经为这样的法律修正提供了足够的法律依据。《文物保护法》开宗明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按法律常R理解上述规定,国家作为“所有人”,对于保护自己的所有物有着绝对权力,也就是说,无论是否文物保护单位,原本就应该被平等地置于国家的保护之下。

(三)延伸化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追究破坏原住民文化遗产刑事责任的做法不限于昆士兰州,作为普通法法系国家的一员,澳大利亚许多刑事判例都彰显出特别强调保护原住民文化遗产的特点:在澳大利亚,不仅严重破坏原住民文化遗产的行为构成犯罪,有责任申报而漏报原住民文化遗产的行为,也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并受到相应的刑事惩罚。

除了对“不作为”追究刑责之外,澳大利亚的判例中,还反映出破坏原著名文化遗产的犯罪主体不限于个人,而是涵盖了国家机构、民间组织乃至公民个人多个层次,也就是说,即使是澳大利亚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如果触犯了相关法律,也会构成“单位犯罪”而受到刑事责任追究。

中国法律追究破坏文物刑责的规定中,责任主体是个人,而对于机构组织破坏文物的情况,则除了有一些罚款、恢复原状之类的处罚措施之外,基本不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这就给某些破坏不可移动文物的不法分子以持有相关单位红头文件为由逃避刑事责任追究的法律漏洞。而这一法律漏洞,在客观上助长了破坏行为人的气势与胆量,纵容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破坏。

七、结论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大国。跻身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使中国境内存在众多足以傲视世界的不可移动文物。但在我们为自己属于一个如此伟大的民族,有着如此令人自豪的历史感到无比骄傲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我们国家的文物保护立法与实践起步较晚,尚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实。我们应该多看、多学习别人的长处,以使我们国家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水平尽快步人世界前列。

文物保护理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 馆藏体系 文物保存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378-01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时间积淀下,我们的祖先用其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留下了不可再生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瑰宝。它们寄托了我们对先人的追思,更是我们追求先人历史脚步的可靠保障。但是,大部分的文物因为历史悠久,又是从地下挖掘出来的,传世品较少,对于储存的环境非常敏感。而博物馆是储存这些宝贵文物的主要场所,就需要满足各种各样的保存环境条件。

甘肃陇西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重镇,也是一个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从战国时期秦穆公开疆拓土、秦献公设立o道纳入秦国版图,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置史。境内有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等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有战国秦长城、古墓葬群、摩崖石刻、道观寺院等文化胜迹,有李家龙宫、头天门牌坊、李贺墓及李贺南园、读书堂、五李亭、太白井等李氏文化遗址、遗迹,有建于宋代的威远楼、元代的府文庙大殿、府隍庙抱厦、清代的保昌楼、文峰塔、普陀寺大殿、棂星门等古建筑。

近年来,陇西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很快,藏品内涵更加丰富,藏品利用途径与方式日渐增多,这必将给文物在利用过程中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损伤。所以,如何解决文物利用与保护的关系,怎样使文物尽可能得到延年益寿,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文物保管模式中摆脱出来,用系统化、制度化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新形势下用科学的方法使文物得到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博物馆各种环境因素与文物材料作用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现状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是指收藏与展示各类可移动文物的相对独立的空间,包括文物库房、展厅、展柜、储藏柜等小空间。博物馆环境中与文物本身具有直接而密切关系的温湿度、污染气体、光辐射、虫害和霉菌等环境因素,对文物保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文物库房

博物馆馆藏文物内涵丰富,藏品类包括古书画、石器、陶器、玉器等,有的博物馆因建筑简陋,现有展厅和文物库房面积过小且功能区划分不合理,既限制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又使得大量馆藏文物达不到合适的保存条件,文物所需要的温湿度、光照、保存设施及安消防系统都跟不上实际需要。有的博物馆文物库房未配备密集柜架,大部分文物存放在20余年前制作的简易木柜、木架上,部分文物甚至简单置于地上,并未作任何防潮、避光、减震处理,既极易受到温湿度变化、灰尘、霉菌等的侵蚀,又因存放的木柜对文物保护容易因地震等大的震动致使柜架摇晃导致文物堆积严重碰撞破碎,因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博物馆馆舍均为封闭式房间,通风效果极差,且文物库房未安装任何空调或温湿度控制设施设备,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根本无法调控,达不到相关要求规定的馆藏文物保存温湿度标准数值,许多藏品因此而面临着锈蚀氧化、霉变起斑、褪色变色、起翘起甲、发潮变形、虫蛀糟朽等化学性、物理性和微生物性损坏。例如我馆馆藏曲颈蒜头壶由于文物库房的保存环境较差,出土后长期放置于无任何温湿度调节的保存环境中,温湿度的大幅度波动和空气的不洁净,以及与其他铜质器物之间没有条件进行隔离,导致锈蚀产物不能稳定存在,有害锈面积增大,基体受到严重腐蚀;又如馆藏君宜高官铜镜由于受温湿度波动影响,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及水分在文物表层发生反应致使文物本体产生锈蚀并不断生成锈蚀层,表面已从内里向表层泛出粉状锈,预计这些粉状有害锈将继续扩展,最终会侵蚀整个器物。

2、陶器

陶器是馆藏文物中受损数量最多、受损原因最复杂的。陶器是以天然硅酸盐为原料制成的器物和艺术品,硅酸盐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相结合的产物,其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不利的保存环境因素影响下,会发生物理上的机械性损坏,以及陶器表面彩绘层的化学性病害。首先,由于博物馆库房面积狭小、保存柜架与囊匣短缺,部分陶器层垒叠架存放,从而造成陶器不同程度物理损伤;其次,馆藏陶器包括彩陶、素陶、施釉陶器等,其胎体具有多孔性,在地下潮湿环境中的可溶性盐类及其他杂质均可溶入至陶器内部,其表面也会残存污垢或覆盖凝结物。由于所处的环境温湿度变化,渗入陶器内部的盐类,会反复出现重结晶和溶解现象,从而导致文物本体酥化、强度降低和器物表面彩绘层矿物颜料脱落等问题。如我馆馆藏战国彩绘陶敦(一级文物)由于文物库房温湿度波动及光照影响,出现了较严重的文物层状脱落、矿物彩绘层脱落等病害。

3、丝织品

丝织品类受保存条件影响,文物库房内各种材质的文物混合存放在一起,致使文物病害相互传染。文物库房内未配备恒温恒湿设备和其他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设备,文物库房内的温湿度波动范围远远大于相关标准数值的要求,微生物、霉菌与昆虫等滋生情况较严重,致使馆藏的丝织品类出现不同程度的糟朽、褪色、霉变、虫蛀、变形等病害,且病害有加重、蔓延的趋势,急需进行隔离保管。

4、纸质文物

馆藏纸质文物以书画、文献文书古籍等为主,由于文物库房基础设施简陋,通风方式仅靠一台排气扇,采用普通日光灯管照明且大部分文物没有采取遮光措施,同时缺乏基本的温湿度检测仪器和控制调节设备,在温湿度波动及光照影响下,纸张纤维素极易氧化脆化,导致纤维强度下降,形成断裂损伤。馆藏纸质文物病害类型主要有折痕、残缺、污渍、水渍、脱壳、虫蛀、糟朽、霉变等。如馆藏文献文书古籍《大成通志》通体出现霉斑、污渍、糟朽、残缺和封面附着层起皮、空鼓、脱落等问题。

二、预防性保护

预防性保护就是指有效的对博物馆的环境进行检测,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它主要就是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采用先进设备对博物馆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实时测试、及时评估以及适当调控,努力将博物馆环境可能对文物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尽量给文物提供一个安全的有保障的相对稳定的环境,以及尽可能延长文物的寿命,为后世留存更多的珍贵财富。因此,根据《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试行规范》和《各省各级博物馆藏品保存环境参考标准》的标准与要求,应对各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保存设施进行配备或改造,配备密集柜架、密集柜架防滑减震胶垫、木质柜架、保险柜、囊匣、护套、木质书画盒、四轮静音手推车、文物周转案台等等。我国国家文物局要求在藏品管理保护方面要树立环境保护理念、科技保护理念、养护理念,因而在文物的保护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多个理念的融合。文物可能会受到人为的或者自然的损害,这就要求在保护保养文物藏品是要注意其材质的特性进行必要的保管;要定期消毒、杀虫、杀菌,对库房进行定期的检查,最大程度的减少文物保护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在对文物藏品进行提取陈列时,要小心谨慎,进行规范的操作,避免人为破坏;此外还要定期地对馆藏文物的损失情况以及腐蚀程度做相关的了解调查,以便能够做出积极及时的应对措施,使博物馆藏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丽琴、杨璐,文物保护原则之探讨,华夏考古,2011.03;

上一篇:慢性病管理范文 下一篇:土地规划服务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