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宣传方案范文

时间:2023-10-25 17:14:28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1

Keywords: Yunnan Province; Traditional handicraf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s; National minority

2011年,我??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其中第35条提出,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1]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指出,“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统工艺企业,建设传统工艺展示、传习场所和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传统工艺的宣传、培训、研讨和交流合作等”。[2]自2005年以来,云南省启动非遗建档保护工作,形成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如何对这一重要档案发掘利用,学界进行过相关研究,如黄经庭《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3]、刘青《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播研究》[4]等,但未涉及非遗档案的发掘问题。该问题的研究,可对展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珍贵价值,做好其非遗档案的发掘利用工作提供启示。

1 发掘意义

1.1 有利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是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以手工劳动创造的制作工艺[5]。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产品市场需求萎缩、从业人员减少和断代传承问题严重等方面。“由于学艺艰辛、收入不稳定等原因,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传统手工艺。”[6]为保护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云南省依托非遗保护名录的申报建设,积极开展建档工作。从传承视角看,建档只是基础性工作,开发利用档案并最终让非遗生存延续下去才是最终目标[7]。具体而言,发掘利用对其保护意义表现为:一是实现传播性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的开发,可以“把手工艺的观念、思想推向社会”。[8]同时,还“可拓宽生存和发展空间,促进其传承发展”。[9]二是实现活态性传承。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可在“不违背手工生产内在规律前提下,将传统手工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在参与生产实践过程中得以保护和延续”,[10]实现其活态性传承发展。

1.2 有利于推进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极其丰富,制作成果主要有漆器、木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陶器、瓷器、服装、刺绣、染织、皮革和剪纸等。其非遗档案记录了这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法、生产经验,以及产品形式,发掘利用不仅可展现其作品所蕴含的民族审美思想、艺术观念,同时还可研发创新特色品牌,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在发掘利用实践方面,如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后,西双版纳州文化馆同时在玉南罕、玉问、玉拉三家建立了三个传习户,以传承人玉南恩为核心,依托传承人非遗档案,对曼飞龙艺人进行培训,研发创新陶艺产品。近年来,所生产的陶罐已由原来 20元卖到 70 元,并形成产业化规模生产,收入由原来的 2000 ~ 3000 元/ (人?年) 变为 1万~2 万元/ (人?年)[11]。又如云南省个旧斑锡产品依据其非遗档案进行研发创新,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今已拥有工艺品300多种,先后在昆明、北京、青岛、浙江等地建立了7个销售点。2010年,斑锡的产值从原来的100多万增长到了500万以上,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12]。

2 存在问题

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云南省各民族地区依托其非遗档案,开展发掘利用工作。如德宏州文化馆利用非遗档案开展第一批至第四批部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非遗档案展览,展示了部级阿昌族户撒刀锻制技艺、省级景颇族织锦技艺等保护项目,以及省级葫芦丝制作技艺传承人杜德光等非遗档案。200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省文化厅编撰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收录了230位传承人,其中对诸多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的自然情况、成长经历、生产工艺、特色作品,以及荣誉称号等进行详细介绍[13]。2011年,大理州拍摄的《剑川木雕――匠心独运》,对这一民族品牌进行宣传。总体而言,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以下滞后问题:

2.1 资源建设不完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建档局限性问题。从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建档情况看,主要依托保护名录进行建档。就建档范围而言,云南省现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有10000多项,而入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并进行建档的只是其中的部分项目。如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89项,云南省5项;第二批共518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97项,云南省5项;第三批共191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26项,云南省1项;第四批共153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29项,云南省1项。而省级、州(市)级和县(市、区)级保护名录建档也存在着数量限制问题,其资源建设局限性问题十分突出。二是资源分散性问题。关于非遗建档主体,2005年《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第8条规定:“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行政区域文化行政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a代表作项目的申请。”[14]在此体制下,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艺术研究所、寺庙、民间个人等都可进行申报建档[15],这就造成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保管的分散性,极不利于这一档案文献的整体性发掘利用。

2.2 利用方式陈旧性问题。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利用工作看,普遍存在方式陈旧性问题。以普洱市为例,迄今为止,普洱市共有各级非遗保护名录597项,其中,部级有5项,省级有43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09人,其中部级有3人,省级有54人。目前,普洱市文化局已设置专门档案室,对国家和省级等重要非遗进行建档保护。从利用方式看,首先是提供非遗档案查询利用。调研情况显示,除部分宣传报道和编研需要查询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外,公众查阅利用较少。其次是实物展览,2012年,市文化馆设立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对省级非遗名录拉祜族葫芦笙、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等进行展示。再次是编研出版。2012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普洱市编写的《普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汇编共刊载400余项普洱市非遗项目,对其中36项传统手工艺进行详细介绍。普洱市的非遗利用情况在云南省各州县具有普遍性[16]。除上述方式外,其发掘利用方式还有影视传播、网站平台展示等。如2015年,云南卫视录制播出的《手工云南》;以及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对部级、省级传统手工艺保护名录和传承人的展示介绍等。总体而言,其发掘利用工作存在着宣传、展示多,传承活动相对少的问题,这极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活态性传承,以及特色产业的发展。

2.3 数字化建设滞后问题。主要问题有:其一,已开展基础性建设,但数据库建设滞后。如普洱市文化馆对非遗传承人建立了专门档案,建档材料包括:证明书、授权书、推荐表,传承人调查报告、专题片光碟、电子文档和图片光碟,以及代表人命名文件等。从建档材料看,开始重视申报电子文件的建档,但尚未开展专题数据库建设[17]。2017年,作为部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白族扎染技术完成了数字化采集工作,对其进行数字化归档,但也存在着专题数据库建设问题。其二,宣传介绍性利用多,系统性专业性展示少。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建设为例,该网站设计了首页、组织机构、新闻公告、政策法规、保护名录、传承人、信息公开、申报指南、学术视野等栏目。其中,保护名录包括第1批至第5批部级、省级保护名录;传承人包括第1批至第5批部级、省级传承人的简要介绍。如第1批部级传承人,傣族剪纸传承艺人思华章的介绍共一个幅面,包括图片和文字两个部分,其中,图片包括作者像,以及两幅剪纸和一幅作品图片;文字则简要介绍了思华章性别、籍贯等自然情况,简要成长经历,主要剪纸成就,成果参加的各种展示,以及获得的荣誉称号等[18],介绍简要,不能满足其手工艺传承发展的现实需求。

3 发掘路径

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掘利用首先要做好宏观保障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发展的精神,做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的发掘利用工作。二是鉴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建档主体的多元性,建议由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牵头,成立由非遗保护中心、文化局、档案局、文物局等部门参加的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规划协调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工作。三是加大经费支持与人才建设力度,以保障其发掘利用工作的长期开展。如2010年起,云南每年从省级财政专项安排20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工作。此外,云南省文化厅还举办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培养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保护与开发人才。具体发掘利用路径如下:

3.1 完善资源建设工作。其一,拓展建档范围。为打破非遗名录建档的限制性,建议依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19],整合协调非遗保护中心、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分工合作,将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的,以及濒危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建档保护。其二,加强资源共建。一是构建资源共建体系。也就是依托各级非遗保护中心或档案馆,通过整合协调机制建设、目录体系构建等方式,将各单位或个人保存的非遗档案纳入其资源建设范围,最终建成省级、州(市)级和县(市、区)级四级资源体系。这一资源体系的建设首先可以了解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档案分布情况;其次,便于档案部门对各单位建档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最后,可依据其资源分布情况,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资源开发进行协调规划,共同做好其发掘利用工作。二是开展数据库建设工作。建议各保管单位利用申报建档电子文件,开展本单位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依托当地档案馆或非遗保护中心,进行数据库资源汇总,构建地区数据库,最终完成全省非遗档案数据库建设工作,以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档案的数字化开发提供数据库资源基础。

3.2 创新发掘利用工作。

3.2.1 重视宣传教育,强化形象性发掘利用。基于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实践性的特点,建议对其进行形象性开发利用:其一,实物展览。也就是依托文化馆、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等保管机构,设置主题展厅,集中展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产场所、用具,以及特色产品等,以起到展示宣传的效果。其二,影视传播。如2011年,剑川木雕被列入第三批部级非遗保护名录,为宣传这一民族品牌,当地政府拍摄纪录片《剑川木雕――匠心独运》,讲述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展示木雕工匠精湛技艺,介绍精美木雕作品,在传播宣传这一特色民族工艺品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云南卫视拍摄《手工云南》,分10集集中展示云南少数民族雕刻、编结、印染、刺绣、髹饰、金工等手工技艺。该片开播仅三天就创下了网络点击量逾60万的纪录[20]。其三,网站展示。网站展示有两种类型:一是静态展示,即按照特定专题,以文字、图片等方式,介绍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类型构成以及现实发掘价值等。二是动态展示,以专题片播放或特色数据库开放的方式,以文字、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全面展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生产场所、制作方法、工艺精品等,这对形象了解其制作工艺,更好地宣传、培育和传承这一民族传统手工艺有现实意义。

3.2.2 注重传承发展,实施活态性发掘利用。活态性传承首要问题是传承,其核心是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不破坏非遗核心内容的原则下对其进行现代化开发[21]。活态性传承有两个重要元素:一是传承;二是创新。鉴于此,可从两方面开展活态性利用工作:其一,开展传承活动。云南现存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方式主要有家庭传承、拜师学艺式传承、课堂教育传承、民间技艺培训传承等,这些传承方式都涉及其非遗档案的利用问题。为此,建议加强对传承人建档的指导,建立健全传承人非遗档案,以便于传承人在家庭传承、拜师学艺式传承等活动中,利用文字、声像等非遗档案进行传承。同时,还可利用传承人或各单位保存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编制专业教材、课件等,开展课堂教育、民间技艺培训等活动,传承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其二,推进创新发展。传统工艺只有主动融入实际生活,生产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竞争的产品,才能在具体生产实践中得到活态传承和保护[22]。为此,建议利用其非遗档案,研发特色产品,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制作模式,进行品牌性创新发展。如建水紫陶利用非遗档案,研发创新特色产品,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及水平与宜兴紫砂陶、钦州坭兴陶、荣昌陶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陶,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23],在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这一民族特色工艺的活态性传承保护。

3.2.3 依托数字人文,创新特色数据库建设。“数字人文”是指围绕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特定研究对象知识本体数字化保存和应用所进行的相关信息资源采集、加工、组织、服务、研究、教育等活?拥淖艹?[24]。应用数字人文理念,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数据库建设路径为:其一,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建议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数字化采集、标准化等培训与建设力度,为特色数据库建设奠定资源基础。如2017年,云南省文化厅、云南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年云南省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影像记录骨干培训”正式开班,开展数字化影像记录培训工作[25]。2014年,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了数字化采集工作组,系统性开展非遗数字化建设工作。其二,共建特色数据库。其特色数据库建设可设计不同模式,或以某种传统手工艺,如刺绣、木雕、造纸等构建数据库;或以非遗保护项目及传承人构建特色数据库等。如2014年,云南省图书馆共享工程通过招标建设的方式,完成《传统纳西东巴造纸工艺专题数据库》建设,在其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三,特色数据库共享。数字人文在重视“各类社会组织协同参与”[26]数据库建设的同时,更重视开展其“服务、研究、教育等活动”。为此,建议依托建设单位网站平台,利用特色数据库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展览、专题数据利用,以及教育培训等开发工作。此外,还可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等,在国内外实现这一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播共享。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2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非物质性或无形性、活态性或动态性、传承性或延续性等特点,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二、档案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历史

一般来讲,地方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记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档案资料,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尚保存着诸多完好的非物质文化信息。很多特殊载体的档案,如剪纸、刺绣、皮影、面塑、纸扎、布贴、香包、印染等等,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日益凸现。档案馆在保存历史史料的同时,辅之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文化信息,不仅是对馆藏的丰富与发展,而且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进而实现对历史的全面记录。

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1、为申遗提供全面、完整的相关资料和鉴定凭证。第一,档案馆可利用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调出第一手材料,为项目的申报提供大量翔实有力的佐证。第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在申遗中,就可能出现大量无考证的记录,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原始记录就可为申报材料提供真实性鉴定。

2、建立、保存申遗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从申报材料的填报、鉴定、审批到确定等一系列活动将产生大量的档案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便是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该类档案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如存在地域、历史、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现状、价值、濒危程度等方面以及申报过程的详细记录,使调阅者通过档案就能大概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和申报的全过程。

3、对传承人进行立档保护。主要是对传承人的各项信息进行登记保护,比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作品以及与作品有关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等背景资料。这些档案的建立和保存将为未来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极大的方便和依据。

4、提供全新的利用模式。档案馆通过相关设备的支持,以观看、收听的方式,让利用者有机会直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包含的信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客档案馆,举办讲座、表演等活动;开发馆藏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档案,丰富利用者的视野,使其全面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3

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课题组以发放表格与会议座谈的方法,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保护单位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四大部分:项目概况(名称、传承时间、传承地域、入选名录级别、所属类别、项目简介等),传承群体情况(传承人数量、平均年龄、代表性传承人数、传承代数、传承人级别、传承方式、传承谱系),保护现状(保护单位的名称和性质、专职保护机构、专职保护人员、专门保护制度、立档、传习场所、传习活动、保护资金、传承补助金、商标注册、专利保护、立项研究),需求与建议。

2调查结果

2.1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共54个项目,其中包括41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13个省级项目,传承区域位于贵州、重庆、云南、湖北、内蒙古、青海、甘肃、安徽、湖南、河南、天津、山西、浙江、北京、江苏、福建、深圳、上海18个省(自治区)、市。本次调查的中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有中医针灸(2项)、中医养生方法(2项)、中药炮制技艺(2项)、老字号传统中医药文化(2项)、中医诊疗方法(8项)、中医传统制剂方法(12项)和少数民族医药(26项)7个大类,其中少数民族医药类项目涉及8个少数民族,包括傣族(2项)、彝族(1项)、藏族(4项)、苗族(3项)、瑶族(2项)、蒙古族(11项)、土家族(1项)、畲族(2项)。

2.2传承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时间在100~1000年间,主要集中在100~200年间;传承代数在2~40代间,大多数在4~6代之间。如山西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从南宋时期传承至今已有800余年,现已传承29代。这些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比较长的历史,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要求,体现了传统医药文化的历史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性的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中起着重要作用,每一个项目都有相应的传承人来传承。调查发现,各项目间传承人数量差别较大,在调查的54个项目中,有20名以上传承人的项目有17个(31%),16~20名的项目有6个(11%),11~15名之间的项目有5个(9%),而传承人数低于10名的项目为26个(48%)。目前,中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人数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发展比较好的项目传承人数相对较多,在20名以上,如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技艺传承人数已达到85名,蒙医正骨术的传承人数达到100名;也有项目传承人仅1~2名,如苗医药癫痫症疗法传承人仅1名,赤铜炮制法传承人2名。本次调查的项目共涉及代表性传承人99名,其中部级代表性传承人23名,省级传承人40名,市级传承人14名,县级传承人6名,未经各级政府认定的传承人16名。这些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之间,平均58岁,30岁以下的传承人仅4名。表明中医药类非遗的传承人所面临的老龄化急待解决。目前,后继乏人仍是中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次调查发现,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方式目前仍然以家族相传和师徒授受为主。其中,通过师徒授受方式进行传承的项目29个(54%),如山西的定坤丹传统制作技艺就是以师徒授受的方式进行传承:(1841年)刘定川、王志杰-(1899年)诸效关、庞永富-(1921年)柳子俊-(1971年)柳惠武、宋应龙-(1986年)李建春、杨兆恒、高占龙。而贵州的廖氏化风丹制作技艺则是以父子相传的家族传承方式进行:廖品武-廖光绪-廖耀寅-廖溁龙-廖元辑-廖炯-廖德型-廖铭诏-廖木赓-廖树才-廖熙华-廖小刚。这种以家族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的项目有10个(19%)。家传与师徒授受同时运用的项目有7个(13%),如刘氏刺熨疗法。家传与院校教育均有的项目3个(5%);师徒授受和院校教育同时运用的项目3个(5%);有学院校教育的师徒授受、家族相传和院校教育三者共用的项目最少,仅2个(4%);没有一个项目是仅运用院校教育传承。由此可知,我国中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发展方式主要延续传统的师徒授受和家族相传两种方式,而现代院校教育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方式。

2.3保护情况

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尽管各保护单位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但由于保护条件和重视程度不同,所以对项目的保护情况也不同。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根据单位性质可分为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个人独资、保护协会和社会团体。本次调查的54个项目中有32个项目(59%)的保护单位是事业单位,19个(35%)是企业单位,以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为保护单位的分别是2个(4%)和1个(2%)项目。54个项目中有42个项目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和保护人员。在有专人保护的保护单位中,专职人员数量存在很大差别。专职人员数量最多的有20名,最少的仅1名。而且将专职人员定为1~2名的保护单位有20家,专职人员超过10名的保护单位仅4家。表明各保护单位在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的工作中存在不足。在资金投入方面,54个项目中只有12个项目(22%)曾获得保护资金,数额20~450万元;24个项目(44%)有发放传承人补助资金的记录,传承人1年所得资金补助一般较少,在1000~20000元之间。在有保护资金的12个项目中,7家保护单位是医院或诊所,4家是企业单位。由此可见,医院、诊所和企业在对项目资金投入较为重视,其他保护单位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欠缺。表明目前对项目和传承人的资金扶持不足仍是中医药非遗项目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次调查还了解到,一些保护单位已采取建立档案或清单、举办传习活动、商标注册、申请专利、设立研究课题及举办宣传教育活动等措施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参与调查的项目中有31个项目的保护单位已建立了档案或清单,如广誉远文化档案,对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古籍、资料、档案等进行整理和保存。在54个项目中,44家保护单位有自己的传习场所,并定期组织人员举办传习活动。传习场所大小不一,最大的11547m2,最小的仅15m2;传习活动的周期也各不相同,周期最长每年1次,最短5d进行1次;参加传习活动的传承人数量差别同样很大,最多的有100人,最少的仅2人。在所调查的项目中,有15个项目申请了专利保护,20个项目申请了商标注册,但各保护单位在运用法律保护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方面仍有不足。另外,有28个项目设立了专项对自己所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和保护;39个项目开展过宣传教育活动,但其中21项都是在政府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时才进行;有18个项目、15家保护单位自主进行宣传,但其中仅有7家保护单位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主动向公众宣传自己的保护项目,其余8家单位只是举办培训班,仅针对行业内的人开展,宣传教育面不够广。这反映了目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有不足。

2.4保护单位提出的需求和建议

此次调查中,许多项目保护单位提出了宝贵的意见:①建议政府重视加大项目和传承人的保护资金投入。②开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指导,帮助开展整理立档等工作。③加强民间民族医药的调查和传承工作,政策上扶持倾斜,改革准入制度,使更多更好的中药传统制剂和更多优秀的传统医学传承人能够更好地为国民健康服务。④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良好的传承环境。

3小结

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进行保护。2011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进一步从立法的角度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的保护。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我国的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各方面的不足亦在调查中呈现,需要今后加以改进。①资金不足。雄厚的资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坚实保证,无论传承人的培养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利用和宣传推广都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加强专项保护基金和传承人基金的投入迫在眉睫。②后继乏人。对此,国家可以采取给与传承资金补助、放宽传承人的执业准入等优惠措施,以鼓励传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③传承人缺乏培训。国家应定期开办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培训班,指导传承人如何更快更好地传承、保护、发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④宣传教育不足。政府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运用多样化的方式宣传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保护工作的社会认知度。⑤建立档案不足。各保护单位应积极整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编制档案和清单等方式细化保护内容,将保护落到实处。⑥保护制度有待完善。保护单位应积极建立相应保护制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防止其被不当占有和利用。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4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始终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千方百计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展示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我市文物保护成果。

二、活动时间

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

三、组织机构

设立以张改过为组长、刘淑娟、曹淑莉和马博为组员的自治区60大庆工作小组,负责筹备、实施60大庆宣传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一)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策划推出“保护长城  爱我中华”长城摄影展,组织文物保护志愿者走进学校分享“我”与长城的故事等系列主题活动,扩大文物资源开放,实施可移动文物资源共享工程,鼓励各方力量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千方百计让文物“活”起来,献礼自治区60大庆。

(二)实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又好又快完成红果子段明长城的维修工程,督促、指导县区做好兴民村明长城的维修及长城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争取年内通过验收。以此次长城修复工程为契机,向广大群众展示我市长城保护成果,推动石嘴山长城向外宣传,展现宁夏作为“长城博物馆”的风采,体现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的文物保护成就。

(三)持续改善文物安全状况,确保文物安全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完成文物法人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整改文物安全大排查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市文物安全协调机制的建立。利用普法日多地点、多形式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加深市民对《文物保护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进一步确保文物安全,为自治区60周年大庆营造安全稳定的文物保护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大力推进

高度重视自治区60大庆宣传工作,积极争取主管局和政府支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无遗漏、无差错。

       (二)统筹协作,提升质量

工作小组成员要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对接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工作,统筹协作,提高活动质量,干好60大庆宣传工作。

(三)集思广益,积极创新

工作组各成员要集中所内优势资源,结合安排的工作多学、多看、多思,积极创新,实现组内工作创新合力,推动此次工作圆满完成。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5

根据会议安排,现对支队“扫黄打非”工作进行汇报。

按照国家、省、市“扫黄打非”工作的决策部署,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市“扫黄打非”办的具体指导下,以净化出版物市场、清除网上有害信息、保护知识产权为工作主线,以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打击网上侵权盗版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五大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全市社会安定、文化安全和经济健康发展,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一、立足行业实际,压实工作责任

支队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全年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在工作中坚持做到由支队长亲自抓、负总责,副支队长具体抓、压责任,相关队室全力抓、细落实。不定期组织召开出版印刷企业经营业主安全生产及法律法规培训会,并与印刷企业、出版物市场经营业主签订了《安全生产与规范经营责任书》,进一步压实了经营业主主体责任。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方式,建立起“扫黄打非”工作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二、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市场监管

按照“扫黄打非”总体目标和工作安排,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始终保持“扫黄打非”高压态势,充分发挥“扫黄打非”主力军的作用。一是坚持做到对出版物市场进行经常性巡查,重点对校园周边书店、车站及路口等游商地摊的出版物市场进行巡查,巡查覆盖率达100%。二是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联合网信、公安、宗教、教育等相关部门重点开展了“净网”“清源”“护苗”整治行动。2019年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xx人/次,检查经营单位(场所)x家/次。全年共办理案件x起,当场处罚x家,立案查处x家,罚款x万余元,涉及出版物市场案件7起,其中“xx案”列入全省“扫黄打非”挂牌督办案,“xx案”被评为全国最佳案件和四川省“十大案件”。全年共收缴违法音像制品(光碟)x余张、收缴非法出版物x本,清理地摊游商x处。全年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三、加强协作沟通,形成整治合力

今年以来,支队针对“扫黄打非”工作开展情况,不定期组织召开“扫黄打非”工作分析研判会议,围绕出版物市场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办工作进行汇商,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扫黄打非”工作情况。积极参与市“扫黄打非”办组织的联席会议,商讨和部署“扫黄打非”有关工作,加强沟通协调,为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四、强化政策宣传,营造法制氛围

支队进一步加大“扫黄打非”工作的日常宣传,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扫黄打非”宣传警示教育和信息报送工作,依托“4.26”知识产权日、“12.4”宪法日等宣传日开展了“扫黄打非”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寺庙、进学校等宣传活动。2019年共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共4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1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2400余副,接受群众咨询16000余人次;制作播放专题宣传片在广电视台宣传1期,在广元日报、新闻网宣传9条,电视台播放公益广告共计50余次,LED屏上投放法制宣传海报12幅、微信公众号普法专栏答题100余人次。

去年至今,支队组织辖区内出版物、印刷市场业主开展政策法规宣讲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5次 ,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围,确保辖区内出版物市场平安稳定。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6

(一)文化市场

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力度,对全县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止目前,累计检查网吧2420余家(次),娱乐场所60家(次),出版物经营场所125家(次),巡查广电市场28家(次),发现违规行为3起,立案查处3起,收缴非法出版物288册(本),取缔非法摊点8处。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促进了我县文化市场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文化活动和文艺创作

止目前,我县共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700余场(次)。开展“春满中原”双节系列文艺活动100余场(次),县城区演出24场(次),“欢乐中原·文明____”大型广场文化系列晚会演出9场(次),“美丽____·幸福家园”文艺比赛系列活动15场(次),“激情飞扬·唱响____”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大型演出2场(次),“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培训班370余期,其中县直培训30余期。

1、“春满中原”双节系列文艺活动:为活跃节日气氛,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传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强化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有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进步,我县在春节前后举办了各项文化活动100余场(次),县直演出24场(次)。其中有在文化馆举办的迎新春“龙马精神”书画展、“我们的中国梦”爱国歌曲大家唱比赛、首届“群星奖”书画大赛、2014新春“情系务工人”戏曲演唱会、我县举办第二届闹元宵唢呐大赛 、2014春满中原“闹元宵”戏曲灯谜晚会,中共____县委宣传部、____县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义写春联送祝福,文化下乡贺新年、普照寺庙会民间戏剧艺术展演、2014元宵节全县民间文艺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双节活动不仅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而且为群众送去了温暖、凝聚了人心。

2、“美丽____·幸福家园”文艺比赛系列活动:今年元旦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局主办、文化馆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爱国歌曲大家唱比赛拉开了我县“美丽____·幸福家园”文艺比赛系列活动的序幕。今年我们共完成了“群星奖”书画、第二届闹元宵唢呐、第三届少儿书画等3项比赛,共举行了15场比赛(含初赛、预赛、决赛)。

3、欢乐中原·文明____”系列文化活动:从5月初开始,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县文化广电旅游局、教育局、公安局、质监局、残联等部门牵头主办了“欢乐中原·文明____”广场文化活动启动仪式、“守护一方平安共建美丽____”、庆“五一”暨“五一劳动奖章”颁奖、“自强、励志、圆梦”、“中国梦·童心飞扬”庆六一、“质量立县振兴____”、“____县迎七一青少年艺术展演”水木清华之夜、“我们的旗帜”庆七一、“万家灯火·电网情深”暨2014年迎国庆65周年等9场大型文艺晚会。

4、“激情飞扬·唱响____”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从今年6月14日 我县召开第二届“激情飞扬 唱响____”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动员会开始,截止9月底,我们经初赛、复赛、决赛、颁奖演出4项内容完成了此次比赛。在县电影院举办了决赛和颁奖2场大型演出活动。

5、文化下乡系列文化活动: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出新农村建设浓厚的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今年,在县委宣传部及我局的精心部署下,在县文化馆大力协助下。我县共完成了“唱响中国梦欢乐进基层—文化进企业、进乡村巡回展演、“我们的节日”、舞台艺术送农民、公益演出下基层等活动56场(次)

6、“教你

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培训:元旦以来我县“教你一招”群众文艺活动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举办370余期,其中县文化馆举办30余期。培训内容有书法、美术、交谊舞、筷子舞、扇子舞、秧歌、戏曲、电子琴、吉他、架子鼓、声乐等多种形式。“教你一招”系列讲座、座谈会举办12期,为我县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展示的平台,获得了文艺爱好者们的支持与好评。“教招、送招”进乡村走进我县17个乡镇,书画、戏曲、舞蹈培训极大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7、文艺创作:创作完成微电影剧本《纪检书记》、《七彩梦》,小品、小戏、歌曲、诗歌、快板书等各类文艺作品80余部。其中微电影《七彩梦》在我县电影院隆重举行了首映礼仪式。由王海斌创作的《暮春时节登濮阳西山》等两部诗歌在濮阳日报刊登。小品《回家》、由刘振峰创作的歌曲《唱响中国梦》、快板《夸____》在____县2014广场文化活动启动仪式上演出。由刘振峰创作的歌曲《文明____》在“激情飞扬·唱响____”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上演出并获得一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开展申报、保护、宣传工作,今年申报的20项非遗项目,被____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承人67人;申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了两项省级项目刘氏麦秆画、大青活,聂氏麦杆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积极申报各项非遗项目的同时,做好现有项目的保护管理工作,完成非遗项目保护工作自查;完成了中央补助地方非遗项目、传承人专项资金申报。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5月24日,应邀赴新乡市河南师范大学进行____柳子戏展演和学术交流;6月14日,为迎接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制作版面、宣传单,深入各乡镇进行非遗项目宣传、图片巡展;组织学生参观非遗项目展示馆,积极配合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活动;参加市举办的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项目展演、展销等活动,广泛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增强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和意识,努力在全县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6月27日,省级项目狮龙斗蛛舞参加苏州市姑苏区举行的“全国舞龙展演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舞龙评奖” 活动中荣获金奖;11月6日,河南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张永俊,非遗中心主任裴景岭和市局副局长王忠民等一行参观了我县____柳子戏展示馆、传习所、稀有剧种录音采集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等,对我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四)文物工作

1、文物安全工作:始终把文物安全放在文物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生命线”的思想,常抓不懈。为了做好文物安全工作,不断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加强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部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督导和安全隐患的排查,重点做好“四查”,即查人防、查物防、查技防、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梳理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对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限期整改,并加强其他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文物安全。全年馆藏文物无安全事故发生。

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完成了业余文物保护员的聘任及换证工作。加强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在朝阳路设立了宣传、咨询台,制作展出宣传版面4块,散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加大了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协助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侦破文物盗窃刑事案件两起。

2、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为了做好我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豫政〔2013〕15号)要求,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制定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组建了普查队伍。组织开展了文物普查培训,对全县17个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及部分国有单位的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使每位普查人员熟悉普查工作流程和相关规范要求,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普查数据的质量。根据省、市工作时间节点要求,组织开展了国有单位调查和国有单位文物普查登记工作,完成了县文物所、单拐纪念馆、图书馆、档案局等国有单位保管文物的认定和鉴定工作。组织开展了馆藏文物的数据录入工作。

3、文物保护与研究:为了确保地下文物安全,经报请省、市文物部门同意后,市、县文物所共同对____县杨韩村遗址古塔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文物勘探与考古发掘,探明了该遗址的年代、分布范围及价值,发掘出土古代砖塔一座,并对其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该塔保存相对较好,历史遗留信息丰富,是濮阳市最早的古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搭建了彩钢房对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开展了文物征集工作,全年征集文物20余件,其中义和团旗、四瑞兽铜镜、契约等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到市文物专家组成员的一致好评。组织编制了《____县小火车站的保护维修方案》,划定了保护范围。完成了单拐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的申报工作,顺利通过省财政厅组织的资格审查、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等环节,在全省入围的145个项目中,我县单拐村建设项目综合排名第五十名,省财政1070万元奖补资金已到位,现委托有关单位进行施工

设计。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田野石刻集中保管前期调查登记工作。(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止11月份,已全部完成了上级下达2014年我县农村电影放映6036场的任务,确保了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每村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的目标。

(六)“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

县文化馆多方筹资110余万元,改建扩建77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为加强文艺骨干的日常管理和培训、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创造了必要的基础条件;举办“群星奖”书画大赛和少儿书画大赛,凭借比赛公正公开、专业评委点评,我馆已将大赛打造成为文化馆的精品艺术品牌活动,成为我县挖掘、培养书画艺术人才的重要渠道。以节日为依托举办的书画、摄影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吸引了大批群众,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我县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

县图书馆新增图书2000余册,报刊100余种,以吸引更多的人群走进图书馆,让人们更加享受到电子阅读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七)单拐纪念馆

编制完成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____)文物消防安全专项规划立项报告》并上报至省文物局;成功申报了____县双庙乡单拐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目前已完成设计并进入施工阶段;单拐村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1270万元的中央文物保护和陈列展示资金已经到位。根据国家文物局安排,文物建筑本体保护维修、环境整治、陈列展示、消防等专项工程方案的编制、报批;做好并顺利完成了国家文物局领导专家来单拐调研指导文物保护工作;新建陈列馆、纪念广场南延工程正在施工,新建停车场项目基本竣工,年内完成投资600万元。1—10月份接待游客28.95万人次。并于9月3日全国首个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纪念馆举行了“濮阳市庆祝抗战胜利69周年纪念大会”和《中流砥柱八路军》临时展。

(一)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且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二)文化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监管手段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规模化程度较低。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7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机构建设

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护,首先应建立专门的森林管护机构。县局资源管理机构、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资源管护机构以及县乡护林防火办负责森林管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对其相关业务实施监督指导。各森林管护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森林管护工作。林区内放牧,采矿、挖药等活动较频繁,存在盗伐林木、破坏植被的隐患,使得森林管护范围广、难度大,森林管护站必须加大管护力度。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生态区位置及管护方式,合理设置。森林管护分站应设在交通要道、人员活动频繁区以及火险、病虫害高发区,同时应本着便于有效管理的设置原则。

二、落实森林资源管护措施

(一)公益林保护管理

按照《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以及《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质量检查验收办法》的要求,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对确定的重点公益林完善现场界定书(包括图、文、表)、林权证、实施方案、管护责任书、合同、重点公益林的相关文件、法律规定、自查抽查资料、资源监测资料(设样地、图文表以及措施)、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实施情况登记簿、管理簿、管护人员的资料、管护授权书等各方面的资料。加强对管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巡护检查保障得力,管护站坚持24小时值班,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出动人员到达现场。监管员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各管护站和管护人员的工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区分地类,采取设立固定样地,定期进行测定,用固定样地与相临林地进行对比,测算重点公益林资源消长变化。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管护站,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在公益林区域设立宣传牌、标志牌等。

(二)征占用林地以及异地植被恢复情况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实施条例》及相关文件,严格征占用林地申报使用程序,按照征占用林地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精神,发挥区域优势,谋求经济效益,营造适生树种。

1.严格申报程序,加大征占用林地管理力度

用地单位在占用林地申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行政许可审批手续,层层上报,在取得上级部门的林业用地许可后,方可进入林区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派出专人对用地单位进行监督,使其严格按照审批林地的内容确定地点、面积、用途等。禁止未申(批)先占,少申(批)多占,越界占用林地的问题。施工单位进入林区以后,派出管护站工作人员严格监督,并与施工单位,签订护林防火保证书,并交纳护林防火保证金,确保林区安全。施工方也必须严格遵守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应规定,不允许无证采伐等违规操作。

2.规范管理档案、加强异地造林后期管护工作

在临时征占用林地到期后,及时收回林地,林地交回时,按照规定恢复了林地生产条件。在造林完成后,及时落实管护措施,林业工程师对造林地实行全年技术指导,加强后期管护工作,抚育期间将进一步加大肥水投入,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保证造林成效,巩固造林成果。对所有征占用林地的资料统一收集整理,归档,做到科学、规范管理林地。

3.加大木材经营加工的管理

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大木材经营加工点专项整顿的力度,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规范经营、强化监督的原则,特别是对经营点进行重点整治,坚决取缔和关闭无证经营(加工)摊点以及非法设立的带锯、圆盘锯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摊点,对非法经营(加工)木材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处理,严厉打击违法收购、经营、加工无林木采伐许可证,无木材运输证等非法来源木材的行为。

4.强化林木依法采伐管理,切实做好林权发证和流转工作。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和超限额采伐。一是严格按照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凭证采伐。发证人员要严格控制采伐限额,还要加强伐区更新造林的检查验收。二是为了维护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把林权证发放和林权依法流转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发证工作的有力实施;加强业务培训,保证发证工作的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发证后的检查验收和归档工作。

三、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一)抓防火宣传及培训工作,注重社会实效

春防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进行宣传。二是利用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三是设立宣传专栏,固定标语,宣传车,组织宣传队进村入户、进学校社区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群群众的防火意识,初步形成了森林防火工作上下联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一是严禁野外用火。对林区生产施工单位,采取交纳防火抵押金、落实责任人的办法,进行管理。火灾高发期,遇到4级以上的高火险天气,落实监护人员的管理责任。对入林路口、坟场等关键部位集中力量,重点布防。二是对重点林区、风景区等处,加强巡护,严把入口关,杜绝一切野外用火。三是强化督查,消除火灾隐患。实行谁督查,谁负责,谁发现问题,谁解决的挂牌督办制度。四是加强对防火重点特殊人群的管理,对林区内痴呆傻、精神病人等进行登记造册,落实监护责任人,签订监护责任书,五是与林农签订防火责任状。六是实行野外用火许可证制度。对野外生产性用火进行严格管理。

(三)抓预案落实,科学组织扑救

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对预案的启动、部门职责、扑火分工、兵力调配、后期处理做出明确规定,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零报告制度、值班抽查、信息反馈登记等制度,保障组织有序,信息畅通,适时组织,按照预案进行扑救演练。

四、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以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为目标,强基础、苦练基本功。严格按照森林公安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要求,不断强化队伍教育和管理,着力在提高民警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认真落实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二)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严格队伍管理

认真遵守执行考勤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和警车使用管理规定,继续坚持把禁踏"三条红线"、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六个不准"作为队伍管理的重点。提高办案、办事质量和效率,在办案过程中,坚决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现象出现,坚持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维护法律和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贯彻"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责任清晰、执法目标完备、保障措施有力、严格执行一案一卷建档制度,建立办理案件登记台账。

(三)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林业执法威信,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充分利用"特情"和"线人",对森林资源较好、交通方便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较为突出的地区和重点人员实行监控。

五、积极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

文物保护宣传方案篇8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非物质性或无形性、活态性或动态性、传承性或延续性等特点,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二、档案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历史

一般来讲,地方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记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档案资料,特别是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尚保存着诸多完好的非物质文化信息。

很多特殊载体的档案,如剪纸、刺绣、皮影、面塑、纸扎、布贴、香包、印染等等,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由此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档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日益凸现。档案馆在保存历史史料的同时,辅之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的文化信息,不仅是对馆藏的丰富与发展,而且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进而实现对历史的全面记录。

三、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1、为申遗提供全面、完整的相关资料和鉴定凭证。第一,档案馆可利用馆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调出第一手材料,为项目的申报提供大量翔实有力的佐证。第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形性、动态性、传承性的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在申遗中,就可能出现大量无考证的记录,档案馆馆藏档案的原始记录就可为申报材料提供真实性鉴定。

2、建立、保存申遗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过程中,从申报材料的填报、鉴定、审批到确定等一系列活动将产生大量的档案材料。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便是档案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该类档案的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和申报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详细情况,如存在地域、历史、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现状、价值、濒危程度等方面以及申报过程的详细记录,使调阅者通过档案就能大概领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和申报的全过程。

3、对传承人进行立档保护。主要是对传承人的各项信息进行登记保护,比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作品以及与作品有关的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等背景资料。这些档案的建立和保存将为未来的研究和传承提供极大的方便和依据。

4、提供全新的利用模式。档案馆通过相关设备的支持,以观看、收听的方式,让利用者有机会直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中包含的信息;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客档案馆,举办讲座、表演等活动;开发馆藏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档案,丰富利用者的视野,使其全面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上一篇: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范文 下一篇:慢性病精细化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