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0:09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1

[论文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化背景下人权文化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文化权利日益扩大关注的必然结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公民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对发展我国人权和文化权利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化权利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近年来持续性的文化热点。国际社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作一项关乎人权与发展的科学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球化背景下人权文化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文化权利日益扩大关注的必然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发展人权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一、保护工作是世界人权文化发展和国际社会对文化权利日益扩大关注的必然结果

2001年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强调,条约是为“充分实现《世界人权宣言》和1996年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及关于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的两项国际公约等其他普遍认同的法律文件中宣布的人权与基本自由”和在“参照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文件中涉及文化多样性和行使文化权利的各项条款”的基础上制定的。《宣言》前言提出:“参照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文件中涉及文化多样性和行使文化权利的各项条款,重申应把文化视为某个社会或某个社会群体特有的精神与物质,智力与情感方面的不同特点之总和”,并特别强调人权和文化权利是文化多样性的保障和有利条件。其第5条关于“文化多样性与人权”原则特别指出:

文化权利:文化多样性的有利条件

文化权利是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和相互依存的。富有创造力的多样性的发展,要求充分地实现《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3条和第15条所规定的文化权利。

在《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中还要求:

“进一步认识和阐明作为人权之组成部分的文化权利所包含的内容。”

2002年9月联合国教科义组织伊斯坦布尔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在遵守普遍承认的人权的前提下,必须采取措施使无形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在各国得到认可。”

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前言强调,条约是在“参照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书”的基础上制定的。《公约》所遵照的“国际人权文书”主要是《世界人权宣言》以及《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该《公约》还强调:“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理念是建立在普遍人权理念之上的。

人权,顾名思义是指人的权利。根据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人权包容了公民、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的整个领域。文化权利与公民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和社会权利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其独立性。根据《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规定,文化权利包含以下内容:参加文化生活权,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权,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保护权等。但一般来讲,文化权利的重要方面指的是文化参与权、文化平等权、文化自决权和保护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等。

自二战以来,文化权利作为“独立的、可实施的权利”受到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非政府组织的认真对待;尤其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落实文化权利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形成了以权利为中心的理论方法,在这种背景和目标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足于发展人权和落实文化权利,领导制定了系列的文化发展规划及《武装冲突情况下保护文化财产公约》(1952)、《国际文化合作原则宣言》(1996)、《关于全民参与文化生活并为此做贡献的倡议书》(1976)等20多部维护文化权利的国际公约、宣言、劝告书和解释性文书,形成了一个关于文化权利的理论系统。这对促进人类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维护全体人类的自由、平等和尊严,为更多的人享有文化权利和捍卫文化多样性,为更多的少数人群体享有文化或多文化公民身份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系列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文化权利,尤其是文化平等权、保护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特定文化权利的实现

1950年,t.h.马歇尔将人权发展阶段描述为:18世纪是公民权利的世纪,l9世纪是政治权利的世纪,20世纪是社会权利的世纪。我们认为,2l世纪是文化权利的世纪。文化权利在新世纪被重视主要有四个原因:(1)gdp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人们对文化消费需求增长;(2)现代化发展要求公民文化素质与之相适应;(3)民主政治使公共管理由权力理性走向权利理性;(4)知识经济对人创造能力的要求和尊重等。这四方面原因促进了文化权利在新的世纪受到普遍关注,促进了文化权利事业的发展。

“文化权利是属于特定文化的人的权利,因这些文化而形成。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文化权利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有利条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促进文化平等权、文化认同权、文化经济权益等文化权利的实现。”

(一)文化平等权

人类文明是由各种不同文化组成的。全世界有数量众多的不同文化,不同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文化的存在价值和势力之间的关系是不平衡的。在人类历史的任何一个特定时期、任何一个特定地方,都可能存在着多数与少数、统治与被统治、霸权与屈从的不同文化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弱势文化。作为弱势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面临着文化空间被挤压、甚至是被“文化灭绝”或“文化群体灭绝”的威胁。以语言为例,据儿童基金会统计,目前世界上大约有6,000种语言,其中2,500种正濒临消亡,还有更多的语言正在丧失使它们作为实用语言存在的生态背景。针对这种情况,国际社会积极提倡文化平等和加强对弱势文化的保护,这对文化平等权利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提倡是有其现实意义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歧视和文化压迫势头有所发展。理论上的表现就是文化帝国主义,如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理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以及福山历史终结论等。文化帝国主义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物质条件方面的优势,运用经济和政治的力量,宣扬和普及自身文化的种种价值观、行为模式、制度和身份,并通过文化思想的渗透来控制相对落后的国家,使这些国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地。因此国际社会在20世纪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大力提倡的保护文化遗产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理念,是对文化帝国主义的一种批判,也在很大范围和程度上保护了不同文化之间应有的平等权益。

(二)文化认同权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也是许多民族、群体、社区的基本识别标志。世界上原本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在各自文化的熏陶下,在宗教、语言及生活样式等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成基本一致的观念。这种一致的观念形成了不同文化的人们对自己文化的普遍认同。

当代人权制度和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权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但国际社会对文化认同权的认识经历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82年墨西哥城世界文化政策大会通过的《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才正式宣布了“文化认同的权利”。会议认为,无论就个人或就群体和国家而言,对文化认同权的肯定,对文化问、包括少数文化的相互尊重和日益增强的意识已经成为一种永久的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反映了一个民族、群族、社区和国家对自身特征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维系一个群体或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毫无疑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维护少数人成员的文化权利,可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和文化同一化过程中的竞争力,为维护少数人群体的文化认同权起到作用。

(三)文化经济权利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包括三方面:继承人(文化宿主)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相关的精神与经济权益的保护。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传统医药、农业、技术技能、生态知识以及传统音乐、故事和设计等文化表达形式,往往是特定人群的集体性文化创造,具有经济价值或潜在的经济价值,这必然产生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权益进行保护的内容。数年前我国东北赫哲族某乡因《乌苏里船歌》著作权归属问题起诉著名歌唱演员郭颂案就是一个因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和经济权益而引发的法律事件。

从国际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经出现了一股掠夺潮。一些西方人在世界各地民族地区或村寨大肆收集文化资源,然后制成文化商品或申请专利,再凭借着知识产权保护的旗帜,反过来向文化资源原产地倾销,在大肆破坏文化资源和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沦为其文化殖民地。这是后殖民主义的一个时代内容。

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然要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权利。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一种智力成果,对它的保护应该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行动计划要点》强调:制定保护和开发利用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特别是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和战略,反对文化物品和文化服务方面的非法买卖。

三、保护工作对发展我国人权和文化权利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权观与文化权利观。根据马克思主义对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关系的理解,人权结构中经济权利是基础,政治权利是保障,文化权利是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要达到真正普遍的人权,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途径。人权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意,促进人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追求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先进和优越的一个重要标志。1985年邓小平第一次非常明确地肯定了社会主义同人权有着本质的联系。中国政府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没有生存权、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这是我国政府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人权事业的发展。1997年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签署了《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4年我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我国以宪法为核心已经形成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的法律体系,制订的有关确定和保障人权的法律法规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件。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斯德哥尔摩《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明:“鉴于享受和参与文化生活是每个社区中所有人的一项固有权利,因此各国政府有义务创造一个有助于充分行使《世界人权宣言》第27条规定的这项权利的环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的一种积极义务。作为人权和公民文化权利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家有义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主动保护”,有义务通过积极的行为增强人们获取非物质文化资源和享有这种权利的能力。经济、政治和文化权利的共同实现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民的权利意识有了明显增强,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少有的“权利意识”是个补充,也促进了文化现代化。当前我国政府正致力于建立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现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将包括三个方面,即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法是现阶段立法工作的重点。随着将来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尤其是民间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益保护将有更多的保障。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2

引言

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 艺术 和 科学 价值的遗物和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聪明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对于探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 教育 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

2 文物古迹可以推动 旅游 事业的有序和谐 发展

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充分利用它、保护它,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为吸引众多的游客,旅游界必然会注重文物的保护工作,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的 经济 效益。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态。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应。为了使文物能长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新问题。WWw.133229.Com我国的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应对于大量的文物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缺少经费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和保护而惨遭毁灭。文物既然能为旅游区(点)带来经济效益,那么,旅游景区(点)就应该从其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区内文物保护。加强文物保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生动鲜活地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受到了 教育 ,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可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熟悉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使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3 文物事业和旅游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物遗迹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守的原则,文物事业和旅游事业两者不可偏废、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办法,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要使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体。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行。

一是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各地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提升文物对发展旅游业战略地位的熟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细化的责任分工,不断增强政府宏观监管能力,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进行。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文物和旅游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形成既有利于旅游事业发展,又合理保护文物的良好格局。三是要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及超负荷地接待,以免文物受损。同时在旅游区醒目地段设立警示、宣传、标识,以增强游人保护文物自觉性,同时对有意破坏、损毁文物的行为,必须采取经济、行政、 法律 等手段,予以严厉查处。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3

关键词 文化旅游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经济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可以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渊源流传,同时也能带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我国经济的机构。因此,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前提下,通过文化旅游角度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给我国带来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方面的发展。

一、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我国居民从单纯的物质享受转变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在文化旅游产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色,通过文化旅游可以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同时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过来可以大大的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实文化旅游的内容,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的丰富

文化旅游注重对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的欣赏和学习,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我国居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传统的节日、地方的风俗习惯、少数名族特殊文化礼仪等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这些财富的存在,可以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存在,提升了地方旅游产业的等级,由传统的旅游转向文化旅游,由传统的物质享受转变为精神教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丰富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旅游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由于之前的内容单一或者是地方特色限制,往往形成的规模比较小,居民对于文化旅游的范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比较单一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可以延长文化旅游路线,扩大文化旅游的范围。例如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的结合,将革命老区串联在一起,让居民可以在旅游之中感受党从创立到发展再到建国的奋斗历程,体会新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增强了我国居民对于我党以及我国未来的信心。这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撑下的文化旅游规模的扩大,其现实教育意义远远的超出了经济效益,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文化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可以长久发展,保持兴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改变了原有文化旅游的意义

原有文化旅游主要是感受地方著名文化的特色,实地的去接受相关文化的教育,丰富自己的视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文化旅游意义也变得多样化。少数名族特殊习惯和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我国多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我国民族之间紧密的联系;节日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可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工艺技术的保护可以传承我国传统艺术,展现我国先辈的超人智慧。

二、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实践

由文章的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规模以及意义等方面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显而易见。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护工作的实践,只有将工作做到位,才能切实的保护这些财富,提升我国文化旅游的档次。

(一)以文化旅游保障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进行

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持久而且代价比较高的工作,除了简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探索、保护工作,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层面的工作需要做到位。很多地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而相反,我国也可以利用文化产业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来宣传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国居民甚至是国外居民来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以及传承。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能单靠政府官方的力量进行保护,地方文化产业集团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部分的资金支持,比如一些博物馆或者纪念馆的建设,或者是对于某些传统工艺产业提供支持等,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去。

(二)改变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提升社会效益在其中的地位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在于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部分产业可以改变传统的功能,而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以及保护。而其中缺失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带动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来弥补。

(三)注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倒退

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地方的开放以及自然人的流动,这期间由于种种不文明行为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可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进反退。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特别注意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加强检查的力度,保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

三、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内容的丰富、规模的扩大以及意义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必要的宣传以及物质支持,因此利用文化旅游为契机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爱民.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大江周刊(论坛),2013,(7):119.

[2]王文馨.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8):248-248.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都在积极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场讨论中旅游开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旅游开发能够继续保持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单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部分陈列在博物馆供人欣赏并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内在精神。旅游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是旅游者在旅行和暂时性停留中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适当的旅游开发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得到延续,并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特性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在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组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社区、群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实物、工具、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③表演艺术;④传统手工艺;⑤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在国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明确定义的是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具有权威性且代表中国政府意见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该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实物、器具和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并指出其范围主要包含: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及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的代表性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具体叙述上有所差别,但只是中西文化表述上的差异,在实际所包括的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认为应该包含一个国家的民间传统和民俗礼仪等,注重在一个国家发展中对于其主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体现,这对于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主要体现在:(l)传承性﹙继承与发展的性质﹚;(2)存储上的易逝性(指容易遭到破坏和遗失);(3)利用上的可持续性(指价值不因物理损耗而减少);(4)地域性(指有地域上的限制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上述主要特征之外,还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多元性等特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进行全面综合的把握,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珍贵的文化内涵,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旅游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旅游者靠文化去与自然景观交流,与人文景观对话,没有文化的旅游是苍白乏味的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但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者与旅游资源的交流,也能更好地提升旅游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传说、口头传统、民间歌舞、地方戏曲、民俗节庆还有传统手工艺品等各个方面,内容丰富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一定地域内人们智慧的结晶,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价值高。这为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基础,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人们更加深入地体验地方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发展。

(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

民族民间文化是旅游产业开发的关键生长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比物质类遗产更为珍贵,因而受到旅游者普遍欢迎,能够为旅游经营者、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了发展旅游,为了拉动经济,或多或少都会促使各级政府以及旅游经营者们自觉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将促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存得到宣传、交流、创新,能够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他们的保护意识。

(三)旅游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

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这些文化遗产引入到旅游开发中,不仅成了弘扬和传播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而且还培育和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众群体。如南京夫子庙秦淮观光带,把绮丽的秦淮风光和独特的秦淮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大批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而且众多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行列。

(四)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其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旅游开发而成为旅游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便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其次,通过产品交换,实现经济价值的转化,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被人们认可和接受,被社会所了解和欣赏,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提升,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构想

(一)认真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就应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对所在地的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详细普查,并建立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现代高科技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整理记录,进行分类建立档案和数据库,作为旅游开发的有形可视资源,对下一步作出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信息上的方便。

(二)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强化旅游者的切身体验

对于民间音乐舞蹈的旅游开发,可以从服饰、道具、形式、内容、风格上加以创新,以更好地适合现代广大观众的口味。对于传统戏剧和曲艺的旅游开发,首先要充分发挥编剧、导演、表演者的创新能力,依靠成功的再创作提升传统戏剧的文化地位和艺术魅力。对于迄今仍有感染力的经典作品,则要通过在文化上赋予时代的活力并在技艺上的精益求精,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以求吸引更多的观众。

(三)在旅游开发中要突出原生态性,精心设计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个性,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按照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开发有据、开发有序的原则,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原生态基因,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原生态性加以创新来设计旅游产品。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样性,我们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规划与开发时,要突出它最具特色的重点开发,注重合理开发与保护。

四、旅游开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

旅游资源调查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之一,是进行资源评价的前期工作,为后续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前提条件,在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旅游资源调查评价阶段可从两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一是在调查时注意对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搜集,二是建立一套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评价体系。应该重新研究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全面评价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人们更深刻认识到它们的价值,意识到它们的珍贵性,从而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最终达到保护的目的。

(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应从宏观的指导思想上予以重视,将其纳入旅游开发的体系与有形的物质遗产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依托于有形的物质而存在,其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此对于开发者必须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的民族甚至是国家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在做发展战略规划时要有一种责任感,把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要保护非物质文化本身还要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要保护与无形文化遗产创造有关的个体文化还要保护社会群体文化形态。

(三)旅游项目设计中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旅游项目设计是整个旅游开发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力的手段。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不同,旅游开发者在设计旅游项目时就必须改变以前的固有模式创新出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笔者认为在项目设计中让民间组织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来,做到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当地民间组织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更充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它们有深刻的感情,他们不仅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更会以实际行动来保护,而他们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让他们参与到项目中本身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一种保护。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53

[2]周俭,于莉.遗产利用与社会发展———江南水乡古镇遗产再利用的项目研究.城市遗产保护与研究,2004(8)

[3]别金花.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一以上海为例.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4]王鹤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及其知识产权的界定.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国际研讨会,2007

[5]连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悖论与新路径.艺术设计坛,2005,(1):14

[6]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民族艺术研究,2005,(5):67-74

[7]黄萍.数字化管理协同功效实证研究———以“数字九寨”为例.旅游学刊,2007,(8):21-28

[8]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城市遗产研究与护,2004(8)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5

一、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我国居民从单纯的物质享受转变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在文化旅游产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特色,通过文化旅游可以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同时也能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发扬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过来可以大大的促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实文化旅游的内容,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的丰富

文化旅游注重对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的欣赏和学习,其主要作用在于满足我国居民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传统的节日、地方的风俗习惯、少数名族特殊文化礼仪等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这些财富的存在,可以带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因为这些非物质文化的存在,提升了地方旅游产业的等级,由传统的旅游转向文化旅游,由传统的物质享受转变为精神教育。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丰富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文旅游化产业规模化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由于之前的内容单一或者是地方特色限制,往往形成的规模比较小,居民对于文化旅游的范围受到比较大的限制,精神层面的享受也比较单一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可以延长文化旅游路线,扩大文化旅游的范围。例如我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红色旅游的结合,将革命老区串联在一起,让居民可以在旅游之中感受党从创立到发展再到建国的奋斗历程,体会新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也增强了我国居民对于我党以及我国未来的信心。这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撑下的文化旅游规模的扩大,其现实教育意义远远的超出了经济效益,在我国现阶段对于文化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可以长久发展,保持兴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改变了原有文化旅游的意义

原有文化旅游主要是感受地方著名文化的特色,实地的去接受相关文化的教育,丰富自己的视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文化旅游意义也变得多样化。少数名族特殊习惯和利益的保护有利于我国多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我国民族之间紧密的联系;节日等非物质文化保护可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工艺技术的保护可以传承我国传统艺术,展现我国先辈的超人智慧。

二、文化旅游视野下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实践

由文章的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我国文化旅游的内容、规模以及意义等方面的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显而易见。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工作在于保护工作的实践,只有将工作做到位,才能切实的保护这些财富,提升我国文化旅游的档次。

(一)以文化旅游保障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进行

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持久而且代价比较高的工作,除了简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探索、保护工作,还有很多复杂的细节层面的工作需要做到位。很多地方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而相反,我国也可以利用文化产业来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旅游来宣传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国居民甚至是国外居民来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以及传承。另一方面,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能单靠政府官方的力量进行保护,地方文化产业集团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部分的资金支持,比如一些博物馆或者纪念馆的建设,或者是对于某些传统工艺产业提供支持等,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下去。

(二)改变部分文化旅游产业的功能,提升社会效益在其中的地位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在于经济效益,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地方部分产业可以改变传统的功能,而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以及保护。而其中缺失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文化旅游带动的住宿、餐饮等服务产业的发展来弥补。

(三)注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倒退

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地方的开放以及自然人的流动,这期间由于种种不文明行为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很可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破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进反退。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要特别注意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加强检查的力度,保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

三、结束语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6

我市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个,其中部级1个、自治区级12个(其中市本级3个、**县3个、桂平市6个)、县级114个(其中市辖区6个、**县46个、桂平市62个)。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对象579个。馆藏文物9312件,其中市博物馆4111件,**县博物馆2401件,桂平市博物馆2800件。馆藏文物中,一级文物11件,二级文物150件,三级文物1755件。文物保护的基本现状是: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起义地址,是1963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广西唯一一个保护单位,1976年设立管理机构,1980年秋建起纪念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建人题写馆额,馆内陈列太平天国起义将士使用过的兵器,洪秀全的著作、律令,起义的各路将帅杏黄大旗、图表、史料以及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肖像等历史文物300多件。1998年9月中央电视台曾在此拍摄电视剧《太平天国》,并同时在起义地址的练兵场搭建八座吊脚木楼。吊脚木楼至今还存在,但已残破。2003年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共拨款96万元对起义地址古营盘、犀牛潭等遗址进行了抢救性修缮。同年开始,桂平市利用旅游国债对起义地址景区进行了规划建设,使景区周围环境大为改善。目前,太平天国起义地址已成为自治区及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南山寺石刻、贵港市汉古墓群同为1963年2月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大旧址”经过近几年的修缮,已于2006年12月,被命名为全区第四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我市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之一。贵港市汉古墓群南起郁江北岸,北到七里桥(马草江),西从贵糖集团制糖厂起,至风流岭(今石羊塘、大公塘),经旧飞机场(今中山家私城以东一带),东到罗泊湾、南陡村、铁路桥,南北宽2.5公里,东西长7.5公里,散布数以千计的古墓。从1954年到现在,已发掘汉墓500余座,出土文物1万多件。1976年7月发掘的罗泊湾一号汉墓,曾轰动全国,国家文物局首任局长王冶秋亲临现场指导,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现场拍摄了纪录片。一号墓共出土珍贵文物1000余件,其中翔鹭纹铜鼓是目前所知广西最精美的铜鼓,其它40多件青铜器也都精美绝伦。数十件珍贵文物多次被选参加全国文物精品展和出国展览。目前,可见封土堆的汉古墓还有41座,分布市区东郊、西郊、南郊、马安岭。

**县现有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五烈士纪念塔、六陈镇汉代冶铁遗址、大安镇古建筑群等三个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五烈士纪念塔为全国仅有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塔之外的另一座黄花岗烈士纪念塔,1994年被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陈汉代冶铁遗址位于六陈镇水库附近,共有6处冶铁遗址和1处古矿遗址,是目前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发现最早、最大的古代冶铁遗址,1994年公布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我国岭南冶铁史专家、中国长期研究冶铁技术发展史的科研单位——北京大学冶炼技术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李延洋博士带领的考古队在此遗址进行了考察、勘探,发现了中国碗式冶铁第一炉,经专家通过炭14鉴定,碗式冶铁炉的冶炼水平完全可以达到中原高炉冶炼水平。

桂平市现有宋代窑址、大塘城遗址、太平天国前军指挥所——三界庙、东塔、圣寿寺、上塔村遗址等六个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东塔位于桂平市城东4公里的浔江南岸、黔郁两江交汇处,为“广西第一高塔”。1997年国家文物局及自治区拨款87.3万元,由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塔进行了全面修缮。2003年国家文物局拨款30万元对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进行了维修。大塘城遗址位于桂平市区三角嘴对面即寻旺乡先锋村大塘城屯内。1997年7月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中旬开始,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柱洞292个、灰坑23个、坑5个、汉墓7座、明墓葬1座,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石器、陶器及80多件随葬器物。圣寿寺位于桂平城区以南35公里的麻垌镇白石山,始建于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共分三进,明万历年间修茸,现在的圣寿寺为上世纪末重建。

3、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市114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市辖区共有6个,分别为大南门城楼、罗泊湾宝塔、南山寺、翼王亭、大圩龙岩以及南江古码头,除南江古码头为2004年港南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余5个都是1985年7月由当时的贵县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南门城楼二楼在地级贵港市成立之后为旅游部门办公用房,上述六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文物管理部门曾制定了保护维修规划,由于经费方面原因,至今未实施。

4、597个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对象,我市三个文物保护机构基本上建立了档案,但档案记录不够完整、规范,对文物保护对象的情况的掌握不够详细,没有拟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二、我市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汉墓博物馆至今未建。我市汉古墓群及其出土的文物,在全国全区都有比较大的知名度,2004年月,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专题组在制作《岭南王国》专题片时就到我市采访拍摄南越王国郁林郡郡治布山县。2002年及之前,国家文物局已拨款80万元支持我市建设汉墓博物馆,但由于各种原因,至今都未见开工建设,以至曾轰动全国的罗泊湾一、二号墓无法复原、所出土的文物无地展出,其中最为珍贵精美的出土文物只能由自治区博物馆收藏(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有三分之一为贵港罗泊湾一、二号墓出土文物),大大降低了我市文物大市及汉古墓群的地位和影响力。相对我市汉古墓群规模、等级、出土文物等方面都小和少,发掘时间也比我市迟的合浦汉古墓群,由于其及时建起了汉墓博物馆,其区内知名度及影响力反而超过了我市。

2、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少,工作开展不平衡。我市现有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7个,仅占全区总数的12.21%,其中部级只有一个,仅占广西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个的2.38%,自治区级12个,仅占全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6个的4.34%。地级市建市十年来,没有核定公布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辖区(含县级贵港市)从1986年以来,只有港南区于2004年8月公布一个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至目前,市辖区仅有6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的未公布的579个文物保护对象中,很多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对象,至今没有核定公布,尤其市辖区更为突出,比如:港北区建于清道光年间、本地仅存的工艺精美的石牌坊——永明街节孝牌坊,建于清代的贵城小江村梓潼寺,港南区布山县遗址系列古迹——亚魁牌坊、中山公元驰道牌坊、秦代古驰道,覃塘区三里镇罗村中共广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旧址等等,都没有核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文物保护单位抢救性保护形势严峻。一是古遗址及革命遗址经过长期的雨水冲刷,绝大部分已难认出,就是保护较好的太平天国起义地址的古营盘、古练兵场,其土围墙也基本上只剩下残迹。二是汉古墓葬范围越来越窄,封土堆也日益变小,数量也日渐减少。三是古建筑及历史、革命建筑物,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损毁程度轻重不同,但除了东塔、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等极少数文物保护单位外,其他绝大多数都需要及时修缮,比如圣寿寺前的仙宫牌坊已被山洪冲塌部分,布山县址系列古迹、安澜塔等残破不堪,等等。

4、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质量不高,达不到修复如旧的基本要求。根据文物法律法规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应当由同时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其中不涉及建筑活动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应当由取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发给的相应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同时,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但我市的不少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对象的修缮,都没有或很少按这些规定来执行,如圣寿寺、白马双英、梓潼寺等。

5、大量精美、珍贵馆藏文物堆积文物库房。特别是市博物馆,没有展览用房,目前利用的“一大旧址”一楼大厅,不仅面积小,更主要的是不符合珍贵文物展览的技术条件和安全要求,以致数千件文物基本上堆积文物库房及箱柜。

6、馆藏文物保护困难、无法进行修复。市博物馆文物库房暂设在“一大旧址”三楼(顶楼),面积小,文物库架不稳固、摆放密度大,不少文物还只能存放在箱柜里面,库房条件差,无法从湿度、温度、空气等方面满足文物保护的要求,一些铁制类文物氧化速度加快。不少出土瓷器、陶器的裂缝、残损,因无实验房、修复房而无法修复。太平天国起义纪念馆及“一大旧址”陈列的纸质文物等,由于条件简陋,霉烂严重。

7、文物征集成效不大,保护范围很窄小。目前,我市文物管理机构和博物馆从社会上征集到的文物数量非常有限,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古墓葬、古建筑、革命遗址等极小范围,对众多的古民居、坛庙祠堂、桥涵码头、池塘井渠等普通古建筑、军事交通水利等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还没有纳入文物保护的范围,也没有摸清情况。

8、工作条件简陋。市博物馆无办公用房,其对方圆近20平方公里范围内汉古墓的巡查,全靠职工骑自行车去巡查。同时,文物保护的现代科技和设备非常缺乏,文物的勘察、发掘、保护基本上靠原始的手工操作。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对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紧迫性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摆不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真正议事日程,有的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甚至忽略了文物保护工作,有的在开发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中,不注意保护文物资源,致使不少古建筑、古遗址等文物遭受损坏、毁灭。

二是财政投入少。几年来,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经费,基本上是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拨款,一些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公布的保护对象则是所在地的群众自筹,比如**南汉梁嵩状元庙、剿匪烈士纪念塔、畅岩古文化遗址、港北小江梓潼寺等就是由当地群众自发捐款修缮的,市县财政投入极少。经费的紧缺,同时也制约了文物征集工作的开展。

三是人才匮乏。全市三个博物馆现有职工32人,其中本科1人,大专16人,而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18人,其中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5人,在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很多是非博物专业甚至非历史专业的。作为地级市馆的市博物馆,目前只有6名职工,其中为博物专业的只有1人,真正具有中级职称的也只有1人,根本适应不了文物大市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

四是管理体制不顺。国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应由文物管理部门或机构管理,但目前我市有的是园林部门使用,有的是宗教部门使用,这些部门只重使用,轻管理,对文物的保护修缮没有尽到责任,比如南山寺,寺内由宗教部门使用,寺外由园林部门使用,文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入寺内检查文物都不方便,更主要的是寺内摩崖石刻,由的被新塑的佛像所挡,由的被人为所损,寺内燃烧香烛所产生的烟雾长期熏染摩崖石刻。其他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则难以接受文物管理部门的指导。

五是文物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执法力量薄弱。

三、加强我市文物保护利用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保护的紧迫感。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此,保护好和利用好文物,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文物又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保护好和利用好文物,对于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郡新城,贵港市有着较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号称广西文物大市,保护和利用好我市的文物,对挖掘我市深厚的文化资源,打造我市的文化品牌,提升我市的城市品位,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保护的紧迫感,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真正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二)抓紧做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核定工作。要根据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对象的不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分别申报部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要把南山寺、大南门城楼、罗泊湾宝塔、港北区大圩龙岩摩崖石刻、永明街节孝牌坊、覃塘福寿寺门楼、三里村中共广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升格或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南江古码头(广西目前唯一的古码头)等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一批未公布的文物保护对象核定、公布为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三是尽快建设贵港市汉墓博物馆。最好能选择在一号汉墓发掘的地方建设博物馆,最大限度地实现原址保护,充分发挥一号汉墓的影响力。博物馆的定位应以汉文物大市及拥有480万人的实际出发加以考虑,以汉墓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综合性中型博物馆,其功能划分起码有藏品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区。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对受损严重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抢救性保护。对自治区级和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争取自治区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专项拨款,市、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保护经费,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目前,急需抢救性保护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汉古墓群、大南门城楼、翼王亭、安澜塔、南江古码头、圣寿寺石牌坊等等。

五是加强文物征集。每年市、县市区财政都要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文物征集。各文物管理部门和文物管理机构,要加强调查了解,及时把散落民间的珍贵文物征集回来。

六是要认真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工作。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本辖区内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线路、文化空间、老字号、优秀近现代建筑、当代遗产及以往工作基础比较薄弱的文化遗产种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数量、分布等量化指标、保存现状和环境状况及变化情况,对符合认可标准、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都要予以登记,编制普查档案,及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的名录,并根据实际情况,核定公布或申报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7

今天的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开得很好。单霁翔同志介绍了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开展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参加会议的各部委都非常重视和积极支持文物保护、普查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领导小组的成立是很有必要的,为普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这次会也很有必要,大大的充实了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内容、目标、工作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请领导小组办公室很好地吸收这些意见,纳入普查的工作方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好祖国的文化遗产,对于维系中华民族血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维护文化多样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开展文物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普查,就无法掌握文化遗产的分布和现状,无从开展保护,所以普查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开展普查工作的重要性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开展文物普查是全面了解国情国力的重要途径。当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开展文物普查,是国家获取重大国情国力情况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普查才能够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文物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了解文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发挥文物自身价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文物普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和国家的重要资源。不可再生是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特性,文化遗产如果遭受破坏就很难恢复,所以要加强保护。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深化,文化遗产的内容不断丰富发展,乡土建筑、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文化空间、老字号等都已列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生态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文物消失的速度加快,文物保护的紧迫性更加突出。而有些地方没有处理好大规模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有些干部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够强。二是过去一些没有认识到的宝贵资源现在逐步凸显其重要性,应当及时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先后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文物普查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贯彻落实上述要求的重要工作。

(三)开展文物普查是加快文物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文物普查,对文物保护事业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所限,包括观念、认识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漏查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区由于条件所限还没有开展普查。这20多年间,在大规模基本建设、城乡建设和文物调查中新发现了大量不可移动文物,另有许多文物因人为或自然原因遭到损毁甚至消失,前两次文物普查成果已不能准确反映文物现存的实际状况。文物底数不清、保护状况不清,已成为制约文物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开展文物普查,不仅可以掌握第一手文物数据和资料,摸清文物家底,为科学制定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重要依据。通过普查,还可以深入宣传文物保护事业和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提高广大干部和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提高文物保护水平,培养和锻炼文物保护队伍。

总之,文物普查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确保这次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要通过文物普查,全面摸清文物家底,真实了解全国文物现状,准确把握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特点,为正确制定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科学、翔实、全面的基础数据;掌握各类文物当前和一个时期以来保存的情况,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服务依据;为文物工作者和各类科研人员提供准确资料,帮助他们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和研究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文物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文物保护,支持文物事业发展;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借鉴国际同行有益的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国际地位。

二、切实做好文物普查关键环节的工作

第三次文物普查任务十分艰巨,普查对象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工作难度之大,前所未有。刚才,单霁翔同志对这次普查工作的安排作了具体的说明,我着重就做好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强调几点。

(一)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和普查标准规范。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确定普查技术标准、规范,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文物普查涉及各个方面,只有文物部门的参与是不够的。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工作方案,才能指导各级政府、各部门下一步的工作。有了标准规范,全国文物普查才能有统一的根据,否则就会参差不齐。因此,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原有工作的基础、试点情况,以及今天会议的精神,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在七月前制定一个完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或者计划,在征求各部门和领导小组成员的意见后下发各地。工作方案应当包括普查的意义、重要性、目标、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需要掌握的一些问题,让各部门都能了解此项工作,做到步调一致,有所依据。此外,要制定文物普查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明确文物的定义、类别、等级。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可登记可不登记的,先进行登记,再作鉴别,以便于文物的保护管理。普查标准规范要出合订本发给领导小组成员,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能动性和水平,使大家既能提出修改意见,又有利于了解文物普查全局。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普查工作任务繁重,需要大批具备专业知识,经过专门培训,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的工作人员。各地各部门要选调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普查机构。分层分批地组织普查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使他们准确掌握普查工作的技术、规范和工作要求。普查培训要有标准,对普查人员要有规范的要求,实行持证上岗,颁发专门的普查资格证书。

(三)充分运用新技术,提高普查的效率和水平。这次普查工作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物普查的时效性、准确性、科学性。充分利用各部门和各地已经掌握的各种资料信息,先将国土、建设、交通、水利、宗教、测绘等部门和有关文物的资料整合起来。规范相关的技术指标,精心设计和建立统一的数字不可移动文物技术平台,提高文物普查的工作效率和科技含量,为实现文物工作的数字化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设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网站,搭建面向公众的网络平台,宣传文物普查工作,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注意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

(四)加强政策研究,形成制度性、政策性成果。普查工作不仅是要新发现更多的不可移动文物,而且要全面调查我国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现状和变迁,获取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各个方面大量重要的基础数据信息。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数据信息,我们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和掌握文物保护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总结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推进文物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提高我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的整体水平。

(五)落实普查经费,提高资金效率。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要求,这次文物普查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担。财政部非常支持文物普查工作,落实有关资金,并将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一定支持。普查办公室要指导各地用好普查资金,将普查的专项经费真正用于文物普查项目。各部门涉及的普查工作主要从本部门的经费中适当安排,特殊项目由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呼吁。各级政府要把普查经费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各级普查机构要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落实文物普查资金,并纳入普查工作计划。

三、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务院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文物局,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单霁翔同志担任常务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重大事项先和孙部长、项秘书长汇报。普查工作主要由普查办公室负责实施,可以经常召开会议,协调相关事宜,建立简报制度。地方各级政府特别是省级人民政府责任重大,要高度重视此次文物普查,成立普查工作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国务院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地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深化对文物普查政策、制度的研究。

(二)加强协调配合。文物普查涉及方方面面。各有关部门既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又要相互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文物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各有关部门可单独或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向所在系统布置文物普查工作,涉及文物比较多的部门都应发文。财政和发展改革部门要认真落实普查经费和物资保障。统计部门要协助做好普查数据资料的管理和工作。测绘、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要协助提供已有的数据资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学生实习和科学研究,积极参与普查工作。各类文物使用单位要按照文物法的要求,积极配合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做好普查工作。

(三)加强宣传动员。文物普查是一项社会性工程。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人民群众和专业人员都要提高认识,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这项工作的宣传,使全社会了解文物普查的目的、意义和内容。通过文物普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文物的重要性、保护知识、普查知识、政策法规的广泛宣传。不仅宣传文物普查,而且要宣传文物保护甚至文化重要性。要抓住契机,把相关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文物和文化价值的动员和教育,使大家认识到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宣传计划,通过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组织访谈、专家对话、知识竞赛和网络传播等形式,开展全面的宣传活动,要深入人心,造成声势,形成高潮。

(四)开好电视电话动员会。在9月初召开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电视电话动员大会,会议开到县一级。要在文物普查进入第二阶段的实地调查之前,通过此次动员大会,广泛、深入地动员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全面部署和扎实推进文物普查工作。要抓紧做好会议的准备工作,总结和推广试点经验,在会前形成文物普查工作方案、标准规范和相关政策制度等普查工作文件,提高普查工作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

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篇8

摘要: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加强文物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彰显民族精神、教育后人等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文物保护重要意义发展旅游保护文物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祖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十分重视,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法令、指示和办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都有关于文物保护的条款。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又通过了重新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样就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章可循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在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文物意识以及打击文物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伴随着民众性多方位旅游活动的兴起和旅游业的迅猛超常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异常艰巨;而我国旅游事业的飞速提升,正在向世界级旅游强国迈进,因此,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愈为突出,如何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好二者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和谐共进,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二、文物遗迹遗物是一项主要的旅游资源

无庸置疑,那些色彩纷呈、精美绝伦的大量文物遗迹遗物是一项主要的旅游资源。寻古探胜、求知求新,进而达到增长知识、愉悦心情,是广大旅游者的普遍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人类历史有所了解,更愿以感同身受的体验,去感悟触摸博大精深的文化积淀。而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凸显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遗迹则能予人以直观、形象、写实、生动的感受。观赏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品味,激发活力,同时,那些人类遗存之精美之绝世,能不同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活跃的生活和精神之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物遗迹数不胜数,令世人所仰望,而文物自身所持有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我们要重点以开发历史文化为主要元素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始终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为要旨。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中国的旅游业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海内外游客出行游览,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和满足欲望。为此,保护好文物,对于我国的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那些美伦美奂而享誉世界的文物古迹奇观暂且不论,伊通作为吉林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满族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满族发祥地之一,在这个人口不到50万,幅员仅2300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至今仍然保存着辽金遗址、清代柳条边、御围场、古驿道、革命烈士纪念地以及革命旧址等多处古迹和大量的满族文物,境内有省、市、县各级各类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余处,成为东北亚历史研究中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这种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也势必让我们充分利用文物之优势,打造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研制和开发系列产品,着重发展文物古迹旅游,以推动旅游事业整体推进。

三、文物古迹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

文物古迹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充分充分利用它、保护它,可以推动旅游事业的有序和谐发展。为吸引众多的游客,旅游界必然会注意文物的保护工作,使其尽量完好地展现在旅游者面前,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文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态。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景区(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应。为了使文物能长久地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的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专项资金应对于大量的文物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缺少经费而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与保护而惨遭毁灭。文物既然能为旅游区(点)带来经济效益,那么,旅游景区(点)就应该从其收益中按一定的比例用于区内文物保护。加强文物保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增强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生动鲜活地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教育,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可提升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而使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共识。

四、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物遗迹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守的原则,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两者不可偏废、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要使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体。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实行。

一是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各地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应充分提升文物对发展旅游业战略地位的认识,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细化的责任分工,不断增强政府宏观监管能力,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的进行。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文物与旅游部门要加强沟通配合,形成既有利于旅游事业发展,又合理保护文物的良好格局。三是要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及超负荷地接待,以免文物受损。同时在旅游区醒目地段设立警示、宣传、标识,以增强游人保护文物自觉性,同时对有意破坏、损毁文物的行为,必须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严肃查处。

上一篇:儿童教育方向范文 下一篇:企业人才培养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