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3-10-20 17:19:31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1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继续推进文化遗产事业的当务之急。笔者认真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读本及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以提高认识,指导工作。结合会议讨论,现将自己的思想认识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解放思想,突破桎梏,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在文化建设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宏伟目标,为新时期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社会结构与发展道路,决定我国面临诸多重大而独特的社会发展议题;面临诸多难以取舍的两难选择与结构矛盾;面临社会文化色彩浓厚与相对性特征鲜明的社会需要冲突;面临截然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发展环境、发展需要、发展抉择与发展机会,这些都对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科学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家知道,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长期以来由政府包办,由于政府财力投入有限,使得诸多文物处于濒临损毁状态。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重组,我们文物保护管理方式明显滞后于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要解决文物保护事业如何成为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力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积极力量,成为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积极力量,成为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力量,成为提升我省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积极力量这五大课题,就必须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机制,将新的社会力量整合到文物保护领域。

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服务功能,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与我省丰富的文物资源相比,我省文物、博物馆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导致文化遗产资源应有的作用未能得到全面发挥。一方面,各级政府在履行职能和推进职能转变方面,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领域,而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改革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从而造成政府在社会管理职能方面的转变明显滞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足,并且存在着许多体制。同时,政府在提供均等化的文化服务方面仍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文物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表现为对文物保护的投入不足、对文物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价缺失等。目前,除旅游热线上的一些文物景点、景区外,大量文物保护单位残损严重,没有得到及时维修、保护和对外开放;大多数博物馆硬件设施严重不足,陈列水平较低,安全防范能力弱,单位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另一方面,一部分文博单位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有的过分注重门票经济,有的由于自身的一些困难,缺乏主动的社会服务意识,长期游离于社会教学体系和公共服务以外,导致社会不关注,自身也很难融入社会,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不能使大众共享,造成孤芳自赏的现象。

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我省文博行业社会服务功能,对全社会共同关注、保护我省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应该重点做好的工作:

一是适应博物馆免费开放的要求,全面提升博物馆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功能。对建馆时间较早的市县级博物馆、纪念馆,全面提升陈列展示水平,配套基础设施,在经费、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既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方面的主体功能,又要挖掘潜力,充分调动当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家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对各市县近年来投资建设的一批新馆,对于基础建设、陈列布展等核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我们应该主动和各地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使他们尽快对社会开放,尽早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二是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社会服务的功能。对于已经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应该使他们充分融入当地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人们关注、参与当地的文物保护。对于当地群众的一些正常诉求,只要内容健康、思想向上,我们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都要充分的尊重他们的想法,积极配合当地的活动。

三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物信息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可以利用我们信息化建设采集的大量文物数据,通过互联网、文物会展、信息查询等方式,免费、及时的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物信息服务,扩大文物保护的社会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利用我们专家学者知识密集型的优势,开展文物鉴定、文物知识普及等方面的工作,为社会提供各种文物信息服务;可以利用我们的文物优势,大力开展文博产业活动,通过编辑出版文物图书,推出文物精品展览,制作高质量的影视作品,进行文物仿、复制等活动。

三、改善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的内外环境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其中之一就意味着对政府管理体制的重大改变。这一改变也同样影响到文物保护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改变文物管理旧体制的机遇。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也对我省文物保护新机制提供了极好的参照。文物保护既是政府责任,也是全民的责任,引入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是一种一举多利的新机制。在这样一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一主多元”管理机制下,政府是我省文物保护事业中的主导力量,其余的部门是文物保护中的主助力量。

政府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加强宏观管理和规划能力,加强法制建设和执行能力,转变自身职能、提供优质服务,建立文化遗产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建立健全文物安全控制体系,加大人财物支持等方面。相对于别的部门,文物保护是一个弱势部门,只有我们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才能更多的获得领导的支持,才能获得各个部门的配合,才能更多的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更好的激励市县各级文物部门更好的完成工作。

社会参与文物保护要着重从社会捐赠、文物建筑的保护与维修、文物保护单位的看管保护、博物馆建设、保护设施建设、文物旅游基础设施、会展业发展、文物衍生品制作经营、文物研究与宣传、志愿者服务十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素质、提高能力,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是新时期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规划财务处的重要职责是充当领导的参谋、助手,做好全省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规划,管好、用好各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制定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是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制定和编制保护规划,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统筹兼顾,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因此,突破思想上的一些桎梏,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用于规划编制;广开路子,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功能;利用各种方式,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关注、支持、参与文物保护事业,等等,都需要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要求、目标去统领规划编制,以更好的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好的去指导工作。

在规划编制中,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重大专项为抓手,保证文博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重大专项以解决文物保护的战略性和瓶颈问题为目标,具有局部带动整体的作用。以重大专项为抓手,既是前期战略研究工作的深入和细化,又是规划纲要编制的重要基础。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视,以后几年,每年投入我省的文物保护经费将逐步增加。经费的增加,对我们管理的要求也进一步加大。如果我们还是按照经费稀缺时期那种粗放式的管理办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胡子眉毛一把抓,撒胡椒面,很难从根本上扭转我省文物保护工作的局面。经费的增加,使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并通过努力,逐步消除制约我省文物保护科学发展的一些制约因素。因此急需建立一套项目库系统,全面反映我省文物保护经费需求,合理规划文物保护项目,使用好文物保护资金,项目库系统包括“需求项目库”、“规划项目库”、“实施项目库”三个子系统。需求项目库全面反映我省文物、博物馆各项事业的经费需求,规划项目库是在需求项目库的基础上提炼出的重大专项和拟实施的项目,实施项目库是在规划项目库的基础上,各项业务工作准备完善、具备实施的项目。项目库管理办法的实施,必将推进我省文物保护工程的科学发展。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2

 

为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精神,始终坚守文物安全底线,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千方百计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展示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我市文物保护成果。

二、活动时间

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

三、组织机构

设立以张改过为组长、刘淑娟、曹淑莉和马博为组员的自治区60大庆工作小组,负责筹备、实施60大庆宣传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一)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策划推出“保护长城  爱我中华”长城摄影展,组织文物保护志愿者走进学校分享“我”与长城的故事等系列主题活动,扩大文物资源开放,实施可移动文物资源共享工程,鼓励各方力量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千方百计让文物“活”起来,献礼自治区60大庆。

(二)实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又好又快完成红果子段明长城的维修工程,督促、指导县区做好兴民村明长城的维修及长城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编制,争取年内通过验收。以此次长城修复工程为契机,向广大群众展示我市长城保护成果,推动石嘴山长城向外宣传,展现宁夏作为“长城博物馆”的风采,体现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的文物保护成就。

(三)持续改善文物安全状况,确保文物安全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及《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完成文物法人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整改文物安全大排查所发现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市文物安全协调机制的建立。利用普法日多地点、多形式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加深市民对《文物保护法》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社会对文物保护的认识,进一步确保文物安全,为自治区60周年大庆营造安全稳定的文物保护氛围。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大力推进

高度重视自治区60大庆宣传工作,积极争取主管局和政府支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无遗漏、无差错。

       (二)统筹协作,提升质量

工作小组成员要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对接落实、全力以赴推动工作,统筹协作,提高活动质量,干好60大庆宣传工作。

(三)集思广益,积极创新

工作组各成员要集中所内优势资源,结合安排的工作多学、多看、多思,积极创新,实现组内工作创新合力,推动此次工作圆满完成。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3

    论文摘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我国基本国策的今天,从宪法角度来考察和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当今世界,“法治”己成为时代潮流,我国也将“依法治国,建设时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宪法,作为我们的追求目标。而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又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起着纲领性的指导作用。只有将国家、政党、政府的行为都纳入宪法的框架之内才符合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依法治国就是依宪治国,只有尊重宪法的权威,在宪法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的要求制定大政方针,才能彰显我们党和政府推进法治的决心。因此,从宪法的角度来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很有意义也是很有必要的。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革,我国1982年宪法至今己进行了四次修改,通过了四次宪法修正案。在所有的修改中,尤以2004年3月l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指导意义最大。它不仅从宪法的高度指明了我们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稳固的经济基础和广泛的社会基础。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入宪,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在2004年的宪法修改中,序言第七自然段的“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从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并列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政治制度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思想。而思想的统一,是社会和谐稳定所必不可少的。这一规定的重要意义更在于,我们党更加注意将自己的领导地位“宪定化”,从而将党的活动进一步限定在宪法规定的范围之内,最终将党所代表的人民意志通过宪法和法律转化为国家意志,党的领导地位的理顺,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是因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我们国家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其执政现实是历史形成的。然而在法治成为时展潮流的当今,如何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如何巩固加强而非弱化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和谐社会的理想就难以实现。而将党的领导地位和指导思想法定化尤其是“宪定化”,进而从宪政的高度看待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权,便是解决这一时代难题的钥匙,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政治之基。

    二、宪法有关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稳固的经济基础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在2004年被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宪法的这一修改,明确了私有财产的法律地位,并进一步扩大了受法律保护的私有财产的范围,使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有了宪法依据,也稳定和增强了公民创造财富的信心,从而为社会财富的增加注入了无限的动力,更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

    私有财产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其他一切权利的物质基础,它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被称为公民的三大基本权利。中国古人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私有财产权得不到保护,公民就会缺乏为财富而奋斗的热情,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财富的积累,那样的社会即便勉强称得上“和谐”,也只能是低层次的和短暂的和谐,很难想象在一个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的社会会有真正的和谐。对于此,我们有着深刻而痛心的教训,在计划经济“一大二公”的年代,国家漠视甚至任意践踏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甚至将对私有财产权保护的追求看作是与社会主义相悖的东西加以批判,其结果是人人自危,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无恒产则无恒心”,正是由于缺乏依靠保护合法私有财产而打下的经济基础,最终导致了人心浮动、社会动荡的严重后果。这也从反面证明了没有对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有力保护,和谐社会的构建只能是一个遥远而幼稚的梦。随着中国公民的私有财产的迅速增加,要求得到国家法律的有效保护足广大公民的普遍愿望,宪法理应对公民的私有财产保护作出规定,从而为通过制定物权法等民事法律对私有财产权给予保护提供宪法依据。民富才能国强。公民私有财产的大幅度增长,也是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缺乏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人们对财产权的实现及其利益的享有都是不确定的,这便很难使人们增加投资置产的信心和创业的动力,进而严重影响到社会财富的增加,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2004年的宪法修改中,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修改,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因为在此之前,国内外许多人士都对我国宪法中没有人权保护的条款颇有微词。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改善公民人权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却没有在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中写入人权保护的条款,这一方面给不了解真相的人以误解,同时也不利于把人权的保护提升到宪政的高度。中国在根本大法中首次明确规定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充分认定了人权的重要法律地位,也有力回应了某些人对我国人权态度的曲解。更重要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入宪,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极大拥护,它为保护弱势群体的人权提供了宪法依据,这必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争取到最大多数人的支持,同时也使和谐社会的构建获得了最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同时宪法第十四条增加了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规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国家稳定都极为重要。这是因为。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人下岗失业、社会两极分化等是国家面临的严竣问题,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社会稳定器”发挥作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不可能的。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国家而言,这一制度的建立尤为紧迫。而从宪法的高度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加以规定,足以显示出党和国家对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视这一规定也是对作为人权之一的社会保障权重视的突出表现,这对贫困阶层、弱势群体尤为重要,体现了我国追求共同富裕、关爱扶助贫困民众的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宪法有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的规定,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广泛的社会基础,而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又会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同时也勾勒出了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

    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在原来“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之后增加了“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规定,使得和谐社会的大致轮廓跃然纸上: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物质生活充盈富足的社会,而且是精神生活健康向上的社会,是政治制度合理高效的社会。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l9日《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所说:“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所谓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所谓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所谓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是对宪法所规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具体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有机统一的。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提升物质文明的层次,才能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建设合理高效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只有发展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精神文明,才能不断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依据宪法所规划的宏伟蓝图而进行的。只有在宪法框架内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才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如果说宪法的相关规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律依据,为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路径和方向,那么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宪法条文的具体化,它阐释和丰富了宪法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宪法。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4

我市历史积淀深厚,遗留下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物。为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力度,提高文物保护意识,依法保护各类文物,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物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群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民居、古祠堂等)。

文物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加强文物保护与管理,对于弘扬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爱国热情,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文物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物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古建筑(尤其是古民居、古祠堂)、古遗址及风景名胜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活动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同时,由于少数村组文物意识缺乏,对古祠堂的破坏性维修造成文物不断受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代表我市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用具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各乡(镇、区)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二、加强文物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大局,一手抓抢救保护,一手抓管理利用,深入探索和解决文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方针:文物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

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立足于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2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物保护制度,文物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文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三、突出重点,扎实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一)开展第*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市文物部门要按照国家、省、**市文物局关于开展第*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具体要求,在前期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争取20**年**月底前完成以市区、乡(镇、区)为单元的文物资源调查,20**年**月底前完成普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并建立数据库,公布普查成果。凡有重要发现,应根据价值及时申报和核定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并采取保护措施,依法予以登记、建档。各乡(镇、区)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认真宣传发动,积极配合市文物部门开展普查工作,切实把第*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精、做细,落到实处。

(二)加强基本建设中的文物考古发掘。凡在文物保护单位和已普查登记的文物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立项论证、选址的基本建设项目,要事先征求市文物部门的意见。凡重要项目和村镇建设,要尽量避开文物保护区。在实施项目建设时,建设单位须提前会同市文物部门在工程范围内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工作,项目勘探率必须达到100%。凡是勘探中发现的文化遗存,应逐级上报,申请考古发掘。

(三)加强对大遗址和重要文物的保护。对已公布的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根据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传统特点,确定性质和发展方向,认真编制或修订保护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防止无序开发,并按程序报批后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同时,切实保护文保单位原有的总体格局和传统风貌。

(四)加强文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开展文物仿复制品及文物工艺品生产,开展“以文补文”和“多业补文”活动。文物利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今后,凡我市境内涉及文物开发和利用的项目,要听取有关方面专家意见,进行科学论证,提高决策科学性,并履行报批手续。

(五)加强旅游业发展中的文物保护。文物资源是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二者相互促进。要坚持文物的有序利用原则,旅游开发必须有助于文物本体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使文物保护与旅游事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六)发挥文物博物馆的独特作用。在切实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教育作用、历史借鉴作用和科学研究作用。要强化服务意识,从尊重历史出发,实施陈列精品战略,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面向社会、大众和广大青少年,不断推出符合时代精神、内容和形式的展览。要积极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社会教育手段,逐步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社会化,加强文博单位的综合实力,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文物事业健康发展。

四、加强领导,加大投入,为文物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文物管理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对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由市长尚英照任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温雪景和市政府副市长章勇任副主任,市政府办、发改委、文物、财政、建设、国土资源、规划、公安、文化旅游、广电、招商、司法、工商、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区)、相关考古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乡(镇、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定期研究文物保护工作,支持文物事业发展。

(二)形成工作合力。一是集中保存文物。各乡(镇、区)要全面掌握所辖区域内文物的分布及保护现状,摸清底数;对不宜在野外保存的零散石刻,应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全市乡村野外石刻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政〔20**〕8号)要求,尽快移交博物馆收藏。二是完善保护机制。健全“市、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引导各行政村把“爱护文物、保护文物”列入村规民约。建立业余文物保护员奖励制度,充分发挥业余文物保护员的作用。市公安部门要在商城博物馆、唐恭陵和文物犯罪多发区加强防范,确保文物安全。三是打击犯罪活动。市文物、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协作、紧密配合,严厉打击盗掘、盗窃、私打拓片和走私贩私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并加强文物流通领域管理,取缔非法经营文物活动,严把文物市场准入关,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新晨

(三)完善投入机制。各乡(镇、区)和有关部门要将文物保护所需经费纳入预算。要加大对博物馆、纪念馆和重点文物管理单位的经费投入,保障必要的文物征集费用。要抓紧制定完善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鼓励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筹集社会资金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捐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的,要予以表彰奖励。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5

我于2007年8月经组织分配到林业局参加工作。四年来,我爱岗敬业,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踏实完成各项工作,积极参加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组织、指导以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防治水土流失;负责全市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沙漠化工作;指导国有林场(苗圃)森林公园及基层林业工作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入党申请书范文;负责组织、指导林木良种的培育、审定、检疫、检验工作。

组织、指导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拟定及提出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植物名录,报市政府批准后;在部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区划、规划原则的指导下,指导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协调全市湿地保护工作;负责全市濒危物种及其产品出口的管理工作;指导全市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救护、繁殖、驯养工作。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使我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因此,我自愿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正确而光荣的党,是其他任何政党无以论比的政党,它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曲折,曾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从1921年建党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今天。无数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高唱着共和国的凯歌,迎来了新中国的今天,也迎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战争年代的刘胡兰、,新时期的孔繁森、徐宏刚,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平凡中的伟大,震撼了我们年青的心灵,使我们的崇高理想得以升华,我们党虽有曲折的经历,但它光荣的历史,它强大的生命力,象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尽管我们党也受到一些挫折,党内还存在不正之风,但这不是主流,是在前进道路上的问题。事实证明,党能够依靠本身的力量,克服困难,改正错误,更加生机勃勃地前进。

我也深深地认识到,做为青年人只有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党的培养教育和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引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使我们国家早日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而青年人的命运与党的命运息息相关,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将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个人的命运与前途。

近几年来,在党支部的关怀和教育下,使自己在工作方面和思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还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今后会我更加努力地工作,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时时刻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用三个“忠实代表”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入党申请书范文党的任务。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不足,争取早日在思想上,进而在组织上入党。

最后,我诚恳地请求党组织对我进行考验。

此致敬礼!

申请人:XX

2011年8月5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对现实社会的理性思考。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下半叶,以人类运用技术控制和改造自然为特征的工业文明时代到来,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从此使人类生产由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化生产进军,它打破了数千年来以自然生产力为主导的农业文明体系,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提高。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工业文明一些内在的弊端不断显现出来,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等废品给新兴工业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到:“到处都是弥漫着浓浓煤烟”,“肮脏的大杂院”,“难看的城市”,生活富裕的资本家会为自己建造花园式的别墅,然而工人们不得不生活在混乱、肮脏、令人发呕的环境当中。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就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间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对立的社会现实之上,是从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的。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在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之后,分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所导致的近代环境污染的发生过程、涉及领域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马克思披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了减少成本,占用工人的劳动时间,让工人在条件非常恶劣的环境中工作以榨取劳动价值。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用生产技术去剥削并向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在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危害了人类的生存环境。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更加恶化。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制度的层面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现有的生产方式,使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马克思早期受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的思想秉承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特点,对自我意识比较重视,认为自然是“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产物,力图用自我意识来解释自然。即“自然是作为他在形式中的理念产生出来的。①”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对其抽象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黑格尔抛开人及人类社会的抽象谈自然,认为自然是抽象思维的自我丧失,把自然界引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深渊领域。而这种理论在黑格尔的理论中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只能陷入无休止的循环论证之中。而马克思却成功地解释了黑格尔理论的缺陷之处。马克思曾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②”。

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与批判。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精神的客观实在。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神秘主义同样表达了不满,但是这种批判却具有不彻底性,因为费尔巴哈仅从感性直观的角度理解自然。费尔巴哈的功绩就在于使自然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理论中解放出来,重新对其赋予了自然的唯物主义地位,但是,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同样具有局限性,即始终站在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旧唯物主义立场上看问题。

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进行的无情批判,费尔巴哈过分强调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决定性,却抹杀了人对自然的能动的反作用。在费尔巴哈眼里人在自然面前只能是消极的、被动的,他不理解人不仅仅是“感性的对象”,而且还是“感性的活动”。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这种割裂唯物主义和历史联系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感性的人”只是一种“具有纯粹自然性质的类本质的人,它作为空洞的原始主观性,不是能动地、实践地而是被动地、直观地同自然的客观性相对立”。马克思以实践论的人化思想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明确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③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非实践性的缺陷,创立了科学的生态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人与自然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生态思想都是对纯粹的、天然的自然界的看法。在列举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以及环境恶化带给人类自身的危害之后,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的发生过程、涉及领域及其带来的危害等一系列问题,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因此对自然界、事物,就不能“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突破了那种纯粹的、自然的传统观念。在他们看来,自然界的物质系统演化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及其活动,正确地阐明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所应有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的,自然界在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人类,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因此需要合适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界是优先于人类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自在的物质世界,那么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个物质世界天然就有的,不是人类创造的。马克思说:“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不仅人的物质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而且人的精神生活、创造活动也同样离不开自然界。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指出:“人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总之,人的一切,包括人的肉体和意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的本质等,都与自然界密切联系。

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衣食之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之物,人类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提供的生产生活资料而存活下去,破坏自然环境最终也等于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就是保护好自身。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具体地、历史地放在自然之中来阐述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人类正确认识自身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人类存在于自然界之内,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的凋零衰败会造成人类生存的困难,而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则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只有自然界和谐发展,人类的文明才能生生不息得以永存。

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应保护自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人和动物不一样,动物是被动性的存在物,人则是主动性的存在物,人类具有能动性。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在他们看来,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应该是健康的、合乎人性的。“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是自然存在物,依赖于自然界,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自然存在物,这是由于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提供的现成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而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然条件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求。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具有“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一方面,人类是从自然界中演变而来,并依赖自然界而生存;另一方面,人又把自然界当作自己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与自然的这种互为对象、互为作用的关系,是人与自然辨证关系的最基本特征,必然以人的实践作为中介才能建立起来。

人与自然之间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马克思论述人与自然关系的核心,是我们理解人类史与自然史相统一的关键。人与自然相统一,一方面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改造,人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体现在自然上,依照自己的内在尺度进行生产,使自然成为人的产品;另一方面表现为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双向运动,自然客体主体化,人在“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通过劳动实现的。人类通过劳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改变了自然的面貌,使自然向着更适合人生存的方向变化。

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这表明了劳动与物质变换的关系,首先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前提条件,其次劳动是人类生活永恒的自然条件,劳动的永恒性意味着物质变换的永恒性,劳动终止了,人与自然物质变换也将终止,人类将不复存在。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对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在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政府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将努力建构生态文明作为着重建设任务提到议程上,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物质生产层面、社会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

思想观念层面。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首要的就是要实现人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十报告中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一个理念”,这就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

生态文明思想观念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生态化思想。在价值观念上,要破除把经济价值凌驾于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之上的工业文明的价值观,也要破除那种认为工业增值大、农业增值小的观念。在思维方式上,要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或生态失调作出充分评价,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要打破工业化的思维方式,不能只为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生态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公众参与也是保证政策科学性的重要前提,社会公众均享有参与环境资源保护的权利,平等地参与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并有权对政府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和单位、个人的环境资源的利用行为进行监督。

物质生产层面。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途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其核心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它的生产过程是由自然界再生产过程(自然生产力)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交织在一起进行的。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指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等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改变旧的发展观,树立新的发展观―科学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而协调发展同样是为了人类发展。科学发展观还强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蕴涵着人类社会代际之间要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环境,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永续利用。

在自然界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遵循生态产业运作的自然规律,生产设施和生产流程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社会经济规律,联系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通过调查研究、定量分析、综合考虑之后,选择最佳方案。

社会制度层面。政府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科学执政理念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庞大的公共资源,政府所主导的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民众的意识倾向,在这种价值取向支配下的公共资源分配决定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

生态文明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社会制度体系。应从经济、政治、法律、伦理、教育等方面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为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相应的法规与机构,以协调和解决在环境保护中人与人的关系。

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如政府出资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机构与组织,将环保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当中;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建立有效的制衡监督机制,树立正确的环境立法理念等。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德]黑格尔:《自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的观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92-02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人们的观念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为科学发展观为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根本指针。

一、科学发展观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要求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面对着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新的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决定着对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是关系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工会就是职工之家,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本质、本体和核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强大动力。为此要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增长,要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要求。

二、科学发展观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的创新理论,它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样是指导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工会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实现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为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指明了思维的方向。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以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要实现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促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因此,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应当以调动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宗旨。第三,要调动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此,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应当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因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大家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反之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锦涛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此可知,在人与发展的关系上,人是目的,发展是手段,手段当然要服从目的,要以目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社会主义管理实践中和工会工作的观念的创新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人,要探讨什么是人的真正幸福,要通过维护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和提高“人的幸福指数”,从而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本内涵

1、维护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目的。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维护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工会工作的基本思想,要求坚持以下理念:

①坚持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工作的开展,必须以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各项工作与实现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

②坚持用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我们的一切决策。该决策是工会政治思想工作的核心,科学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分析和判断,而判断的标准是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好与恶,即能否维护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使决策更好地体现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③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维护人民的利益,绝不应是空洞的口号,必须在工会政治思想工作中具体地落实到解决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上。锦涛书记指出: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各级工会专干要时刻把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中,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体的疾苦,特别维护和发展好困难群体的利益。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工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的核心内容

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会管理工作创新的核心内容,要求确定以下理念:

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一方面,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必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因为人是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将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从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条件;另一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基础,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就难以得到保障,更难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确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必须从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去规划人的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从目前情况来看,是要使人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为此,要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要把促进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的全局性目标和局部性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使最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得以全面发展的宽松环境,形成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激励机制。

③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与全社会的全面发展相适应。任何个人的发展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对个人的发展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良好的社会环境能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只有将个人的发展目标溶于社会、组织的发展目标之中,二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协调和处理好个人与组织、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局部目标与长远全局目标等方面的关系,使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行依法治国与民主管理是工会工作的观念创新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国家的管理主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人民也是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主体,政府机构各级管理者都是人民的公仆,管理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群众对任何部门的管理者都拥有监督、罢免和选举的权力。因此,由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依法治国与民主管理,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树立依法治国与民主管理的观念,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十三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目标,必须有党的坚强领导。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和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事业管理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②实行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参与世贸组织运作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三要加强法律宣传,增强人民群众依法治国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文物保护指导思想篇8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观;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生态观内容丰富而深刻,包括生态经济观、生态社会观、生态环境观,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内在和谐统一,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一、马克思的生态环境观

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强调了自然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自然界的生态机能。马克思认为人起源于自然而自然界是存在于人之前的。人的起源是自然的本质,人是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存在自然界中,依赖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为人类源源不断地供应水源、空气、阳光、食物等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与自然界的破坏,就是对人类本身的破坏。

同时,马克思强调生态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是通过实践劳动来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人类在劳动的基础上发挥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动性。但是马克思还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1]实践活动要在环境的自然承载力之内,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马克思的生态经济观

马克思的著作中体现了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自然生产力是马克思在其实践中提出的。“自然生产力与劳动的社会生产力都是一种资本的生产力,只不过自然生产力是在无机界发生的劳动生产力”,[2]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构成的,自然生产力在参与劳动过程中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和限制,可以脱离劳动时间和实际劳动。自然生产力也有自己的效率即自然生产率。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过程是没有任何劳动者参加的过程,例如,播种在地里的谷种,藏在窖中发酵的葡萄酒等等就是这样。

马克思还提出了他的物质循环理论。他认为人类要实现发展,就要不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人类从自然界索取资源和物质资料,在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进行加工制作,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加工和生产出来的物品用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同时人类在消费完以后又将消费品以另外一种形态回归自然界,实现物质的循环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的统一。马克思指出经济循环和生态循环的双赢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改进设备、生产技术来回收利用废弃物,马克思说:“无论自然力是多么常见,我们均可以将其看作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总能够发挥重要用途,但是其重要性与科技水平与采用的方法相关。”[3]

三、马克思的生态社会观

马克思在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生态人口论。马尔萨斯在1798年创立了人口论的观点,他认为人口增加与食物增加速度是相对比的,生活资料是在不断增加,而人口也是在不断增长,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赶不上人口的增长,这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要想削弱人口论规律的作用,只有通过优胜略汰的手段,比如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人口繁殖力与土地生产力这两个力是不平衡的,当人口数量大于生活资料的数量,自然就会发挥其承载力的作用,来限制人口增加。马克思不但批判了马尔萨斯的观点,同时还借鉴了他的观点,提出了自然资源与人口增长要保持动态平衡。马克思指出,“人口过剩不是相对于谷物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于资本的过剩”,[4]而造成人口过剩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的掠夺。科技的进步可以实现自然资源和人口增长的动态平衡,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通过不断地发展科技,才能够确保人类和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资源枯竭、资源浪费和环境破环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指出,对生产力和劳动力的研究要放在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依我来说,劳动本身,不仅在目前的条件下,而且一般只要它的目的仅仅在于增加财富,它就是有害的、造孽的,这是从国民经济学家的阐发中得出的结论,尽管他并不知道这一点。”[5]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生产领域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强调“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6]马克思进而指出在农业及工业生产中要注重对资源的保护以及循环利用,人们要科学的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他认为出现环境问题的根源是私有制,要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四、马克思生态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但是他的生态观在今天却依旧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他的生态观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和智慧的结晶,而且对于缓解环境压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1、马克思生态观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针

马克思的生态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深远意义。我国建设和谐的生态社会需要马克思的生态观作指导,而且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生态观的继承和发扬。马克思生态观是积极的社会思潮,反作用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良性发展。同时马克思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与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具有导向作用。人民大众要认识到建设生态社会的重要性,积极接受生态观教育,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马克思生态观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马克思在其生态经济观中提出他的物质交换理论,强调在物质交换中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在构建生态社会中要借鉴马克思的观点,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和高效率使用资源,实现资源循的环利用。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先进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提升循环工业经济主导地位,积极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坚持3R原则,提高科技水平,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论是在农业领域还是工业领域实现其绿色、循环发展。

3、马克思生态观对于控制人口,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可持续发展以后代人的利益为核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产生威胁,尽可能的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在马克思时期对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却到处闪耀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光芒。马克思在其生态人口论中明确指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有计划的发展人口。我国存在人口总量大、人口素质低的人口国情。人口的基数大,对资源的需求就多,就加速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我国在发展中要控制人口数量,减少对资源的滥用,促进资源的高效率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国民生态意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4、马克思生态观启发民众增强保护环境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克思的生态观表明人类的生态意识已经觉醒,马克思强调人依赖于自然而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实现人与自然回归的最高境界。我们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是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加强环境保护机制的创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绿色银行。我们要充分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大力传播生态文化,要让全体人民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文化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增强全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马克思生态观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立足于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思想之上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的生态观是一笔财富,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上一篇:防疫期间心理健康知识范文 下一篇:学前教育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