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医疗方案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01

卫生医疗方案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目标。覆盖全县13个乡(镇)145个村(居)委会所有村小组,农业人口367710人,参合率原则上不低于90%。

(三)工作原则

1.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列入政府任期目标和年度财政预算,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财政、农业、民政等有关部门配合,全社会支持,广泛动员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

3.实行以大病住院统筹为主,同时兼顾一般门诊治疗,实现互助共济、风险共担、人人受益。

4.资金实行全县统筹,以住院统筹帐户与门诊统筹帐户相结合,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确保可持续运行。

5.建立定期公示制度,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高资金运行透明度。

二、参合对象范围及权利和义务

(一)参合对象

本县辖区内的农村户籍人口(含外出务工、经商、上学的农村居民)均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原则上以户为单位,已参加城镇居民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则上不允许再参加新农合。

(二)参合人的权利

1.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基本医疗服务;

2.按规定的补偿比例享受报销减免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和体检费;

3.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报销的公正性、合理性;

4.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5.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和投诉。

(三)参合人的义务

1.按规定每人每年缴纳2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费;

2.遵守和维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及本实施方案;

3.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机构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4.妥善保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关文书、凭证、证书。

三、组织管理

(一)调整充实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调整充实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卫生工作副县长任副主任,县卫生、财政、民政、发改、审计、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广电、劳动和社会保障、扶贫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乡(镇)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代表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制定合作医疗实施方案;督促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履行各自的职责;指导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安全。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负责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为参合农民提供医疗保健技术服务;财政部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调拨、管理,根据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提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收费票据,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民政部门负责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解决五保户、农村贫困群众、贫困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费用;人事部门负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的人员及机构编制和对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加强对农村卫生人员资源的调研,逐步解决农村卫生人员缺乏的问题;审计部门负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审计,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专款专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药品市场监管,净化药品市场,打击非法经营药品及销售伪劣药品行为;广播电视宣传媒体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党在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方针的宣教工作,采取正面宣传手段,报道典型事例,为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作用;农业、畜牧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加大生态农业建设力度,做好动物、植物的检验、检疫工作,减少高毒农药、剧毒鼠药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农产品及动物源性食品;发改部门认真监督检查医疗机构的诊疗项目、药品价格执行情况;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好各自职责,协调配合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县卫生局局长兼任,承担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日常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日常工作;对定点医疗机构实施监管;负责定期向管理委员会汇报基金的收支使用情况;建立健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及报销程序;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和基础台帐,确保台帐表表相符,数据真实;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负责全县基金专用帐户的管理;办理医疗费用的审核与结算;负责有关统计报表的上报;做好信息及信息管理等工作。

各乡(镇)也要调整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组织辖区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发动工作;审定本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年度工作计划;负责本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资金筹集工作;负责对本辖区定点医疗机构实施监管;定期检查、督导辖区内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情况;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检查监督本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适时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对参合者分村、组、户造册建档;做好基础资料收集、统计报表填写和信息管理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负责辖区内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补偿资金的核销工作,每月规定抽查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做好基金使用情况的分村公示等日常工作。

(二)调整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成立由县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人和农民代表为成员的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下设办公室在县监察局,办公室主任由县监察局局长兼任。职责是在县监督委员会的领导下,审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款专用情况,督查和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违规违纪行为。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监督委员会,职责是监督检查其经办机构的工作,收集与反馈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各村委会聘请村委会干部、村小组干部、村民代表等人员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员,职责是监督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行为和参合农民补偿报销行为。

四、资金筹集与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适当扶持、政府对困难弱势群体进行资助的筹资机制。同时,大力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多渠道筹措资金资助困难弱势群体。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一)筹资水平

1.农民个人以户为单位,每人每年筹资20元。

2.乡村集体经济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持。

3.中央财政按参合人数每人每年补助40元,省财政按参合人数每人每年补助40元。

(二)筹资时间

每年1月1日至11月30日缴纳次年度参合费,农民群众可在规定时间内随时缴纳下年度参合费。

(三)筹资方式

1.定点滚动式筹资。在县、乡、村三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及县、乡合管办设置定点收费点,参合农民发生补偿时,动员群众用补偿金交纳下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

2.推行“筹资集中宣传月”制度。规定每年10月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集中宣传月,各乡(镇)、村委会组织工作人员集中进行宣传和收缴参合费,提高农民参合意识。

3.民政救助筹资。民政部门用医疗救助资金及其它符合用于医疗救助的民政资金,帮助无力缴费的农村低保对象及边境行政村农民缴纳参合费。

4.社会团体救助筹资。红十字会、残疾人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积极筹集资金,帮助困难群众、残疾人缴纳参合费。

(四)资金管理

1.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向参合农户开具*省社会保险费缴款收据。对上年已参加的农户,在其原有的合作医疗证上标明参合年限、交款金额并签字;对新参加的农户,及时发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同时,在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上标明参合年限、交款金额并签字。对未继续参合的农户,其当年参合待遇自行终止。

2.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将参合农民缴纳的参合费集中缴存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专用银行帐户,并分村、组造册列表,及时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基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审制度。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全县统筹、总量控制。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年度补偿的测算工作,避免透支风险,确保基金安全运行。

五、基金分配和使用

(一)基金分配。提取当年筹资总额的3%(人均3元)作为风险金后,余下部分为医疗基金。医疗基金用于保障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基本医疗及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当年筹资总额的67%(即67元)用于大病统筹补助、30%(30元)用于门诊统筹补助。

(二)补偿范围及标准

1.门诊费用报销

(1)门诊不设起付线,设立封顶线,每人每年门诊最高补偿200元,其费用实行现场减免补偿。

(2)处方限值和报销比例: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单处方限值不超过50元,报销比例为40%;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单处方限值不超过40元,报销比例为45%。

(3)各定点医疗机构的处方总值超过处方限值的必须由患者签名同意,否则该处方不予以报销。

(4)原则上县级医疗机构的门诊不予以报销。但因病情需要在乡级定点医疗机构由于设备所限不能开展检查,到县人民医院或保健院检查发生的检查费给予25%减免补偿。

(5)慢性病门诊报销补偿:根据《*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慢性病门诊管理办法》规定由县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病情证明,报县合管办审批后方能报销。单次门诊费用补偿:不设起付线,不分医疗机构级别,均按门诊医药费用标准的40%给予补偿,每人每年累计补偿封顶线为1000元。(3)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乡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80%,县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70%,县外定点医疗服务机构45%,县外医疗服务机构30%。

(4)住院费用报销封顶线:每人每年报销总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00元。

(5)实行乡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管理权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参合病人按乡级报销比例进行报销。

(6)县内非定点医疗机构、县外营利性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住院发生的费用不予以报销。

(7)大额住院费用的补偿。不设起付线,设立封顶线。补偿标准:一次住院费用在4-6万元的(含6万元),按50%的比例进行补偿;在6-8万元的(含8万元),按60%的比例进行补偿;在8万元以上的,按70%的比例进行补偿。计算方法为:每次住院补偿额=(每次住院费用-不予补偿费用)×大额住院费用补偿比例。封顶线:每年每人累计补偿不超过8万元,按照补偿比例可一次性补偿至封顶线。

3.特殊病种报销

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限价收费和一次性定额补偿政策。

(1)乡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住院正常单胎分娩每例限价收费400元以内,报销400元;正常多胎分娩每例限价收费600元以内,报销400元。

(2)县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住院正常单胎分娩的每例限价收费600元以内,报销500元;正常多胎分娩每例限价收费800元以内,报销600元。

(3)县外医疗服务机构住院正常分娩每例限价2500元以内,按同级住院补偿规定报销。

(4)县内定点医疗机构剖腹产、宫外孕、难产每例限价收费2500元以内,按住院比例报销,县外医疗机构按同级住院比例报销。

(5)参合农民在同一年内患同一种疾病连续转院治疗的,只减第一次住院的起付线,以后报帐不再减起付线。

(三)补偿范围

1.参合人员在当地医疗机构就诊,确因病情的需要发生的各种检查费、化验费、放射费、手术费、抢救费、护理费、监护费、治疗费、住院床位费等。

2.符合住院条件,但因特殊情况无法收治的晚期癌症、中风瘫痪、骨折牵引等患者,由当地定点医疗机构按规定承办的家庭病床的检查、治疗、药品费。

3.确因病情需要安装的人工器官(如人工心脏膜、人工喉、人工关节、人工晶体、心脏起博器等)和进行人体器官、组织移植,须报县合管办批准备案后,方可按住院比例报销。

(四)非补偿范围

1.打架斗殴、酒后闹事、服毒、自杀、吸毒、公伤、交通事故、犯罪行为所致的疾病。

2.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怀孕而导致疾病、计划生育手术费以及流产、引产等。

3.就医交通费、陪护费、自购药品费、营养费等,在就医过程中指明要药或使用非自身疾病药品费用。

4.在个体诊所、游医、药贩、厂矿医院就诊的费用。

5.按摩、医学美容、假牙、假肢、配眼镜等特殊医学费用。

6.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六、就医程序和报销程序

(一)就医程序

1.参合农民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身份证》或《户口簿》或村委会出具的身份证明在我县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就诊,发生门诊费用或住院费用都实行现场减免报销制,参合农民结账时只需支付个人自负部分。

2.参合病人可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治疗,在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就诊不实行转诊制度,确需到县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者,须经县或乡(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出具转诊审批表,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所在地就诊的,不需要办理转诊审批手续,但必须由村委会开具外出务工证明,否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予以报销。

(二)报销程序

1.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可以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就诊,享受现场补偿报销实惠。

2.乡村医生于每月25日前,将参合群众的处方、发票等报销凭据及相关报表报乡(镇)合管办,由乡(镇)合管办按规定进行核销,并将补偿费直接兑现给乡村医生;实行乡村一体化的卫生室,住院病历由乡(镇)卫生院录入、存档,门诊处方继续由乡(镇)合管办录入;乡(镇)卫生院每月28日前,将当月的门诊、住院记录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后,并将相关报表报乡(镇)合管办,由乡(镇)合管办按规定进行核销,并以转账的方式兑现补偿费。

3.各乡(镇)合管办每月30日前,将补偿报销资金汇总、建账造册报县合管办核对,数据相符后,上报县卫生局和县财政局核拨补偿资金。

4.县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先由患者自行垫付,再持就诊医疗服务机构提供的住院发票、出院证明、费用清单及患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转诊审批表或外出务工证明、户口簿或身份证或村委会出具的身份证明到县合管办办理报销手续,由县合管办审核后,直接兑现补偿资金。

七、医疗服务

(一)定点医疗服务机构

1.村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全县145个村卫生室。

2.乡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全县13个乡(镇)的15个卫生院。

3.县级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计生服务站、*县七乡医院、*县现代医院。

4.县外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州人民医院、*州中医院、*郑保骨科医院、*州丹凤女子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人民医院。

(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管理

1.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省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试行)》,超出以上检查用药范围的,须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申报审批。药品执行《*县卫生局关于在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实施药品统一竞价配送工作的通知》(富卫通〔20*〕55号)和《*县卫生局关于印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富卫通〔20*〕56号)精神,按招标价的15%上浮收费,自负药品费用超过15%的,由定点医疗机构承担。

2.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要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一张处方以治疗一种疾病为准,药品量一般病为三日量,慢性病为七日量。

3.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要因病施治,并按补偿报销比例为参合患者垫支补偿费用,不符合或超出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的金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

4.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与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合同,明确双方责任、义务、权益和违约罚则。

5.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必须造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登记册和住院登记册,并有病人或者家属签字确认补偿资金记录。

6.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科学控制医疗费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自觉接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指导和监管,改善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功能,为参合农民提供价廉、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八、监督、评价与指导

(一)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县、乡(镇)合管办公示补偿报销情况,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

(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要定期或不定期对乡(镇)、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进行督查,了解合作医疗的实施与运行情况。

(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投诉与举报。县合管办设立服务咨询电话,并向社会公布。监督举报电话:*76-6129696。

(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定期审计制度,年末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与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五)县合管办定期对试点工作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指标主要内容为:参合率及弱势群体的覆盖情况;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补偿及群众受益情况;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了解参合农民对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适时举办业务培训班,不定期对乡(镇)进行技术指导与跟踪研究,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用药治疗情况进行检查。

(六)群众有监督、举报的权利和义务。

九、工作经费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

十、考核与奖惩

(一)县人民政府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进行年度考核,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将此项工作列入目标管理,对所属单位进行年度考核,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效好的予以表彰,对达不到规定覆盖率目标的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

(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在医疗服务中存在超范围、超标准用药、虚开发票等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按照《*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暂行管理办法》、《*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处理。对参合农民弄虚作假、涂改、转借、买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证》等违规行为,取消其当年的参合资格,收回合作医疗证,退回补偿费用,并处予补偿费用一倍以上的罚款,坚决杜绝补偿中的不正之风。同时,对上述违规违纪的行为予以曝光,在全县进行通报,情形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十一、其他事宜

(一)本方案由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本方案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

2.住院费用报销

(1)住院费用报销设起付线和封顶线,起付线内的金额由个人支付。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2篇

20*年度是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从试点阶段转入全面推进阶段的关键一年。为贯彻落实20*年*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关精神,确保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序推进,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健全和完善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承受能力和医疗费用收支情况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保障农民身体健康,提高全市农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年度(20*年9月1日—20*年12月31日)各乡镇(街道)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村覆盖率达100%;农村常住人口参合率比上年有所提高。

三、指导原则

(一)坚持自愿参加、多方筹资原则。农民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省、*市、*市人民政府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支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原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低,资金有限,主要用于补偿农民大病住院费用,以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原则。解决农民住院医疗费用补偿,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既提高抗风险能力,又兼顾农民受益。

(四)坚持管理与监督分离原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财政专户储存,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实行民主监督和组织监督制度,随时审核,定期公开帐目,取信于民。

(五)坚持便民利民原则。合理设置定点医疗机构及报销审批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便民、利民。

四、工作措施

(一)组织管理

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合管委),由市长任主任,市委分管副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副市长等为副主任,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人、乡镇长、街道主任、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调整落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由市纪委书记任主任,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任副主任,成员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代表组成。

各乡镇(街道)、村、定点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人员有变动的,要给予调整充实。

(二)筹资标准

根据中央、省有关精神,今年农村人口以户为单位,农民个人缴费标准仍保持每年(12个月)每人10元,中央、省、*市和*市财政对我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的每年每人补助由去年的40元增加为50元,合计为60元/人,全部进入基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计划,将政府承诺资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以建立稳定、长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继续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同扶贫、计划生育和医疗救助等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推进和发展;参保对象是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革命“五老”人员和计划生育“二女结扎户”的父母及其两个女儿和享受贡献奖的农村一女户的父母及其女儿,其个人缴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

20*年我市作为省级试点市,实施年度从20*年9月1日—20*年8月31日止。按上级工作要求,20*年度起应按自然年份调整实施,即20*年度实施从20*年9月1日至20*年12月31日止,共16个月。按中央、省政府规定参合对象每人每年(12个月)10元标准计算,20*年度(16个月)参合对象个人应缴纳13.33元,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参合对象缴纳13元/人,余下0.33元/人由市财政按全市实际参合人数给予补助。

(三)基金管理

1、管理方式

严格按照《*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执行,加强对合作医疗的基金管理。筹集到的所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全部进入基金专户储存、管理,实行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管好、用好基金,不得挤占挪用。一旦发现有挪用或贪污浪费基金等行为的,要依法严处。

2、规范资金收缴方式

农民个人缴费及其它经济组织资助、扶持的资金,按年度由各乡镇(街道)政府负责向参合对象或团体进行收缴,并出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专用收据,同时及时存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当年的市财政补助的经费由市财政部门根据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际人数和资助标准核定后,全部提前拨入基金专户。

3、合理确定补助方式和补助标准

在坚持大病统筹为主的原则下,根据上年实际情况科学分析,按筹资总额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农民就医可能增加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住院医药费用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及时调整,既要防止补助比例太高使基金透支,又不能因支付比例太低使基金沉淀太多,影响农民受益,损害农民参合积极性。

4、继续探索简便的报账方式

农民在本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仍先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并垫付规定报销费用,定点医疗机构每月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核销。市管理中心应及时审核并由财政专户支付定点医疗机构的垫付资金,保证定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转。市管理中心在审核诊疗项目和费用账目时,如发现定点医疗机构有违反相关规定的,不予核销,已发生的不合理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自行承担。参合对象到*市级以上或市外公立医院就医,先自行垫付有关费用,就医后凭正规发票等有关手续到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按相关规定及时审核报销。

(四)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要将新农合工作同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市卫生局要切实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监管,制订和完善诊疗规范,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严格控制医疗收费标准,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向农民提供合理、有效、优质、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机构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立足于为民、便民、利民,端正医德医风,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千方百计为农民节约合作医疗经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和优势,积极运用中医药为农民提供服务。

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要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具体的服务人群、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医疗费用支付标准以及医疗费用审核与控制内容的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

(五)加强农村药品质量和购销监管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要加强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管,保证农民用药有效安全。市物价局要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销售药品的价格监督,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市卫生局要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用药行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按照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药物目录使用药物,严格控制农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五、实施步骤

(一)完善机构,明确职责(20*年6月上中旬)

市调整充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同时也调整充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各乡镇(街道)相应调整充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领导小组和村级管理小组;各定点医疗机构调整充实合作医疗科。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

(二)数据分析,制定补偿方案(20*年6月中下旬)

在上级新农合管理办公室的指导协助下,由市合医中心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对20*年度新农合补偿数据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测算20*年度住院医药费用补助的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6月底报市新农合管理委员会或市政府审批后执行。

(三)宣传培训,动员部署(20*年7月上旬~8月中旬)

1、对乡镇(街道)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人员、定点医疗单位人员进行规章制度和业务再培训学习。

2、20*年7月上旬,筹备工作准备就绪后,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动员大会,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3、市动员会后,各乡镇(街道)、村层层召开动员大会,主要领导亲自动员,亲自部署。

4、20*年7月份,各乡镇(街道)组织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采用分片、包村、包角落、包农户的办法,分别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挨家挨户分发宣传材料,向农民宣传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意义和参合农民的权利、义务以及具体的补助办法。

5、通过市有线电视台、《**》开辟专栏、出动宣传车、分发宣传小册、悬挂宣传标语、印发宣传彩页和公开信等形式进行宣传推动。

6、20*年7月中旬-8月中旬,组织市合作医疗管委会成员及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人员到各乡镇(街道)检查指导工作进展情况和宣传发动效果。对宣传发动效果差、参合工作进展慢的单位予以督查。

(四)启动实施(20*年7月~8月)

1、20*年7月1日开始,各镇乡(街道)负责落实合作医疗参加人数,以户为单位进行造册登记,负责收缴农民个人缴纳的合作医疗费。实行工作进度定期报告制度,乡镇(街道)合作医疗办公室每十天向市管理中心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统计数字,报市管委会和市领导。对工作进度缓慢的乡镇,将予以通报批评。

2、7月初开始进行筹资交款工作,8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完成参合对象登记造册、缴交参合款任务,并将农民个人的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款缴至市财政局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政社保专户。之后,核发合作医疗证,整户中有人员变动(包括增加和减少)的,乡镇(街道)合医办应负责把原《合医证》收回重新核发;农户中没有人员变动的,原来《合医证》可继续使用。

3、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统计核对全市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及时划拨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

4、市财政局及时与上级财政部门联系协调,落实上级补助我市参合对象经费。

5、20*年9月1日启动就医与报销程序。

(五)检查评估,完善制度。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痛苦指数医疗服务费用控制措施

接受医疗服务毕竟不是一种让人愉快的过程,形成的往往是一种痛苦感知,尽管医疗服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但不同就诊人员对诊疗方案还是会产生自己的感知和判断,当诊疗方案低于患者期望的标准时,患者便产生一种痛苦的感知。患者对诊疗方案的痛苦感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同时对诊疗方案的选择进行干预,进而影响到医疗费用的变化。

一、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与意义分析

1、医疗服务利用痛苦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痛苦的解释有五种:一是指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一种心理状态;二是指使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的事;三是指疼痛苦楚;四是指使疼痛苦楚;五是沉痛、深刻。在医疗服务利用中,既有因期望未得到满足的精神痛苦,也有因诊疗方案可能会对身体造成疼痛和伤害的身体痛苦,因而可以将卫生服务利用痛苦定义为: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因诊疗方案的措施未达到预期标准而使患者产生的某种心理不适,或者损伤性诊疗措施对患者造成身体的器官损伤超过期待水平造成的疼痛苦楚。从此定义可以看出,只要是诊疗方案措施使患者在精神上或肉体上产生的负面感知超过预期,就会产生痛苦现象。

2、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

由于痛苦属于一种心理和生理上的感知,在诊疗服务过程中针对相同的诊疗方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痛苦感知。造成对诊疗方案的痛苦感知与患者的经济压力、对诊疗方案的认同程度、文化感知、生理损害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等相关。以上影响因素之间又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如疗效越好的药品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小,但价格也就越高,高端诊疗技术对生理损害的程度较小,但相对医疗费用支出也越大,同样对中医与西医的诊疗措施、药品的感知也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形成较大的差异。

如果将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程度和影响关系综合成一个指标,反映在一次诊疗过程中患者对诊疗方案措施的痛苦感知,就是卫生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痛苦指数的构建,首先是要明确影响患者对诊疗方案措施感知的要素,如经济承受力、诊疗方案的认同程度、社会文化习俗的认同、预后生存质量损失、就诊过程满意度和心理期待要求等等。然后根据要素的影响作用,确定不同要素的感知方向,如医疗费用支出越高经济承受力越低,其痛苦程度越大;诊疗方案和文化习俗的认同越高,痛苦程度越低。最后利用有关的统计学指标量化方法确定影响要素的权重,并对其进行加权综合获得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

3、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意义

任何一位患者总期待在就诊过程中获得较理想的救治效果,尽力避免在诊疗过程中不期望事件的产生,这种就诊心理会影响到患者最终的就诊评价。从表象上看,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如果患者不得不接受痛苦指数较高的诊疗方案,那么患者预后的满意度就会偏低,进而会导致医患纠纷的产生;二是影响患者对就诊方案的选择或者是诊疗方案的修改,对诊疗方案的选择或修改会导致两种结果,要么重新选择诊疗机构,要么对诊疗方案的措施进行调整,其最终走向是医疗服务成本的多元化走向;三是导致延伸性的医疗服务问题,如基本医疗保险对诊疗项目和药品处方过于基本化,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会增加自费项目比例,或者医患之间达成某种利益协议,对诊疗项目和药品进行分解、替换;四是因经济和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造成的,还会导致未就诊率和自我治疗比例增加,影响患者医疗服务利用。

因而,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可以分析患者未就诊率问题、医疗纠纷的产生问题、医疗成本变化问题、患者就诊机构选择倾向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患者的痛苦指数,涉及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问题。另外,与痛苦指数对应的是幸福指数,即患者参与医疗服务利用以后的某种满足感,这对于研究改善和提高群众的健康保健水平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对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

通过对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定义和意义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痛苦指数可能会影响到医疗纠纷、医疗成本和就诊机构选择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最终结果就是对医疗费用的影响,也就是说,要改善患者痛苦指数,最终的结果是医疗费用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会推动医疗服务费用的增加。

1、痛苦指数诱导的医疗纠纷会导致医务人员服从患者意志

从医学专业性角度来看,患者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正常的医疗服务行为假设下,医生所给予的诊疗方案具有较科学的针对性。但由于患者经常从自身的痛苦感知情况,对医生的诊疗方案进行干预,在缺乏有效的医疗纠纷化解机制的情况下,医生为了规避医患纠纷,就会根据患者的意志和要求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医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会造成医生主动控制医疗费用的难度增加,这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现象比较普遍,而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期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首诊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担负起首要责任,这无疑是非常不利的。

2、痛苦指数感知的群体差异性导致诊疗方案的多元化

由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影响要素构成的复杂性,使得患者对诊疗方案的感知存在较大的差异。感知差异的多样性,使得不同患者对诊疗方案的评价也不尽相同,进而使患者最终可接受的诊疗方案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诊疗方案多元化为医疗费用控制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也使得单病种限价措施的实施有一定的阻力,增加了统一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和对医生诊疗方案合理性的评估难度。在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和一切为了患者的医疗服务宗旨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医生与患者之间对医疗方案的可接受问题,无疑对医院的服务规范化管理战略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3、痛苦指数的双向调整破坏医疗服务资源利用的均等化

为了改善痛苦指数,诊疗方案往往会在医患之间进行博弈,诊疗方案的调整无非是使医疗费用向两个方向变化,对于经济承受力较低的患者,可能会要求更为保守的诊疗方案,尽管这种调整可能会增加患者的生理痛苦,甚至是预后的生存质量,这对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比较常见;对于经济承受力较强的患者,多数会强调疗效更好、诊疗手段更先进和对身体生理损害更小的诊疗措施,这种现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成为主流趋势,其结果就会造成医疗资源过度利用,推动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医疗服务费用的两极化发展,与我国当前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方向是相背离的。

三、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缓解机制与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及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可以看出,患者对痛苦指数的感知会影响到诊疗方案的正常实施,不仅影响到自身医疗服务的利用,也可能会影响实际的治疗效果,因而要减少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就必须采取有效的缓解机制,合理控制医疗费用。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上近年来基尼系数不断提高,对于大部分的群众来讲,造成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感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因而要缓解低收入群体的痛苦指数,就必须提供廉价高效的医疗服务,这就需要做好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我国近年来一直在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通过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项功能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集中,有效地缓解了当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今后应该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做好基本药品目录实施工作,加大政府保障力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经济困难群体的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也能够有效解决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

另外,强调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不仅仅是指医疗基础条件的完善,还应该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调整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扩大基本药品目录范围,将更为舒适性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支出范围,特别是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项目要逐步扩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医疗主要解决的是经济因素造成的痛苦感知,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则是改善因就医不适、生理性损害造成的痛苦感知。

2、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发挥医疗保险的二次分配调节机制

社会医疗保障属于二次分配范畴,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不仅能够增强群众疾病风险抵御能力,而且也通过医疗保险基金的调节平衡医疗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由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公务员医疗保险等多种保险制度,还有民政部门实施的医疗救助制度。尽管我国医疗保险的多样化有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医疗保险需求,但是在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之间,保险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公务员医疗保险和附加补充医疗保险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居民医疗保险,这对于提高医疗服务利用的均等化是不利的,今后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实现城乡统筹和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对保险制度之间的保障水平进行适度调整。

3、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协调

除经济因素以外,对诊疗方案的感知差异,特别是带有身体损伤性的诊疗方案的怀疑,也与近年来医患双方缺乏信任有关。另外,医生的服务质量和态度,以及患者在服务过程中的排队等候等问题,也是导致患者形成痛苦感知的重要因素。因而,医疗服务提供方首先要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使患者在一个充满信任的和谐就医环境中完成诊疗过程,在此基础上,才有助于医患之间的真诚沟通,使患者能够从内心接受医生的诊疗方案。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是前提,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是寻求理解并降低患者痛苦指数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沟通使患者即使面临有身体损伤性的诊疗方案,也不会造成医患纠纷,控制医疗费用的目标也就最终得以实现。

4、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提高医生对诊疗方案的主控权

医生之所以不愿意与患者之间就诊疗方案产生冲突,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医疗纠纷问题,在没有医疗费用控制硬性标准,并不会对诊疗效果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时,除首诊制度进行特殊的转诊规定以外,高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往往会采纳患者降低痛苦指数的要求,尤其是那些患者要求提高诊疗待遇的方案更容易被医生采纳,医生对诊疗方案的主控权受到一定的抑制。患者单纯追求降低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对诊疗方案的干预,往往会增加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难度,加上医疗机构本身对经济收入的追求,医疗费用过快增长问题也就缺失了医生这一道控制阀门。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可以缓解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的被动性,使医生能够更好地坚持更为合理的诊疗方案,达到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主动权。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医患纠纷的产生也是医患双方对诊疗方案的一个博弈过程,即双方各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建立医疗纠纷化解机制,也有助于实现医患双方的博弈均衡,使双方最终受益实现相对平衡。

5、建立先进诊疗设备价格监管机制和共享机制

医疗服务利用痛苦指数的形成,也与先进诊疗设备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除了前面提到的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基本药品目录,可能会使患者产生轻微的痛苦感知以外,具有微创伤和较小生理损害的先进诊疗设备,也是患者降低痛苦感知程度的一条重要途径。大部分无痛苦诊疗设备也往往是伴随着高额医疗费用的,无论是从医疗保险机构控制保险基金支出,还是国家宏观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需要,都在相关文件政策中对高端先进诊疗设备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避免因大检查、大处方造成医疗资源过度利用。要在患者的痛苦感知与医疗费用控制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则需要建立一种先进诊疗设备的价格监管机制,并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建立设备共享机制,一方面防止医疗机构垄断性高额收费,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提高先进诊疗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其单次服务的收费额度。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胃溃疡;治疗方案;成本;效果

[中图分类号] R969.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a)-118-02

Use the project that the medicine economics compares three kinds of treatments infection stomach ulcer

LI Yo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Kaifeng, He'nan Province,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se the project that the medicine economics compares three kinds of treatments infection stomach ulcer, and the result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with the choice for the medicine reasonably in clinical. Methods: Three projects were used to cure the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digest ulcer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through gastro scope. In this article, we used the method of medicine economics to analysis the cost-effectiveness of three treatment projects. Results: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ev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reatment protocols with different cost. Conclusion: The drugs with well curative effect and low cost need be selected from lots of medicine and methods of therapies.

[Key words] Medicine economics; Stomach ulcer; treatment protocol; Cost; Effect

消化性溃疡是主要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就不能彻底治愈消化性溃疡。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结合了经济学、生物统计学、流行病学等研究成果为一体的研究手段,根据同一诊断的不同治疗方案,研究其成本、效果、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药物治疗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药物经济学分析,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治疗时,不仅要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要尽量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文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分析比较方法对经我院胃镜检查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三种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根据三种治疗方案的治疗费用、治疗结果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此为参考,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提醒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应以科学为依据,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2009年经我院胃镜检查确诊为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90例患者,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18~75岁。诊断治疗用药等诊疗完整,疗效指标结果明确。

1.2 治疗方案

第一组(30例):奥美拉唑胶囊20 mg,qd服用;枸橼酸铋钾胶囊2粒,tid服用;阿莫西林片0.5 g,qid服用;甲硝唑片0.2 g,tid服用。4周为一疗程。

第二组(30例):法莫替丁片20 mg,bid服用;阿莫西林片0.5 g,tid服用;枸橼酸铋钾胶囊2粒,tid服用;甲硝唑片0.2 g,tid服用。6周为一疗程。

第三组(30例):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片0.4,bid服用;硫糖铝片0.75 g,tid服用;瑞贝克片8万U,tid服用,甲硝唑片0.2 g,tid服用。12周为一疗程。

1.3 分析方法

1.3.1 成本-效果分析:是针对同一诊断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将两种治疗手段所耗费的成本进行比较,成本低的治疗方案是最优的。但是如果不同的治疗方案所需的成本比较接近,那么治疗效果好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成本-效果分析将这些不宜用货币来表示的卫生服务的结果直接用其卫生干预措施后的效果指标来表示[1],然后对各方案的成本和效果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2]。本文衡量指标按道理讲应该以治疗效果为衡量指标,但是由于治疗效果不能以数字表示,故采用以单个疗程结束时幽门螺杆菌的消除率为衡量指标;成本为单个疗程结束后并达到衡量指标时所花费的总费用,评价指标为成本-效果比。

1.3.2 成本确定:本文所指成本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所产生的药品费用和检查费用的总和,完全用货币单位表示。随机抽取的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因而不包含护理费和床位费。三种方案的费用见表1。

表1三种方案的治疗费用

Tab.1 The treatment cost of three treatment projects

1.3.3 效果的确定:本文以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Hp培养基尿素酶试验均阴性为Hp清除[3]。治疗结束半年后同样采取Hp检查,结果仍为阴性的认为根除。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清除率、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种方案的治疗结果

Tab.2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three treatment projects

三组部分病例于疗程结束后1年,做了随访,第一组20例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20.0%;B组18例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1.1%;第三组15例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20.0%,三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组患者用药后未出现不良反应,第二、第三组患者各有1例出现恶心,应用吗丁林后好转。三组治疗后均未出现耳鸣、头昏等副作用。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复查肾功能无异常。

2 结果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达到同一治疗效果而所耗费的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4]。而成本-效果比(C/E)则表示单位治疗效果所花费的成本,当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时,有的方案可能花费的成本很多同时所达到的效果也很理想,但患者的治疗成本确增加了,这时就要考虑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花费的成本即增长的成本-效果比(C/E),它代表了一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个方案的比较而得的结果[5],为此,将三种治疗方案由高到低进行排列并以最低成本(方案第三)为参照,其他两种方案与之对比而得到C/E。见表3。

3 讨论

3.1 应为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从表3可以看出,三组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患者实际所支付的治疗费用确存在明显差异。可以发现,按平均费用来算,每治疗一个HP感染的患者,第三组治疗费用最低,患者当然最满意。部分患者因为广告的大力宣传和药店零售人员为促销而引起的误导,强烈要求首选第一方案,虽然其治疗结果很满意,但为治疗所支付的成本确大大地增加了。因而,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以科学为依据,为患者在消除疾病的同时优选合理的治疗方案。因此,综合进行分析,我们平常在医院治疗Hp感染的患者时,最佳治疗的方案是先选用第三组,若第三组无效再改选用第一或第二组,这样即可避免大处方的出现,而也合理的分配了国家的医疗资源,同时又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社会效益,这样医患关系怎么会紧张呢?

3.2 切实做到合理用药

人们对医疗的需求随着社会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会越来越高,但是人们的需求增长速度和实际的卫生事业的发展速度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什么呢?因为两者的发展步调是不一致的。因而我们临床医师的责任就在于为患者选择疗效好、成本低的药物,这也是所有国家、组织(如社会保险机构)、医疗单位、家庭和个人面临和关心的共同问题。改革开放以后[6],全国用于全民的医疗保健费用在加快增长,这样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从我们自身做起,选择最优治疗方案,控制医疗成本,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明确诊断后在药物的遴选上一定要遵从有效、合理、经济的原则。用最低的医疗成本收到最好的治疗效果,从而使药物经济的研究推动药物的合理利用[7]。

[参考文献]

[1]李良寿.临床医学研究原理与方法[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25.

[2]陈洁.药物经济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96.

[3]上海潘托拉唑临床验证协作组.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1):22-23.

[4]王秋梅.治疗抑郁症3种药物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师,2005, 8(1):52-53.

[5]薛冬.成本-效果分析在3种心绞痛治疗方案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1997,8(6):270.

[6]胡兵.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药房,1998,9(5):202.

[7]李大魁.医院环境下的药物经济学工作[J].天坛药讯,2004,16(2):1-3.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5篇

王 忠:一是切实抓好“百院建设”。确保每个市(自治州)至少有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1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1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确保2020年全省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达到4.8张,其中每千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3.3张,社会办医1.5张。二是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确保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确保2020年全省每千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1.2张。三是切实抓好社会力量办医。强化政策扶持,大力促进社会办医;坚持“非禁即入”,全面放开准入条件;下放行政审批,将社会力量举办500张床位以上综合医院审批权下发到市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社会办医预留发展空间,积极引导促进社会力量兴办一批高水平、规模化医院。

记 者:如何构建“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

王 忠:一是着力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五大建设工程”,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医疗服务网络,切实解决医疗卫生资源短缺这个最突出的短板。二是着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完善并严格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大力引进培养人才,鼓励人才到基层服务,切实突破人才短缺这个最大瓶颈。三是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等级医院建设和重点专科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五是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方式。以推进分级诊疗和卫生信息化为手段,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记 者:贵州“医疗健康云”已经正式上线,在创新发展智慧医疗方面,贵州还会有哪些具体措施?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6篇

1 研究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的意义

当前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医药执业人员参与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并能够协助这些决策过程,使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达到最合理的利用。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多点,随机长时间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方案(如手术治疗)以及不同医疗或社会服务项目(如社会养老与家庭照顾等)的成本。效益或效果及其效用,评价其经济学价值差别的学科。药物经济学不仅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关注药物治疗的成本、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药物经济学的服务对象包括医药,医疗保健体系的所有参与者: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服务的供方、医药服务的供方、医生以及病人、医疗保险公司,并以最大限度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为目的。

2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2.1 成本-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CEA):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成之一,主要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效果比值法:是成本与效果的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平衡成本和效果。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点,采用单位效果所花费的成本所产生的效果来表示(C/E),对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比较。(2)增量成本效果比值法:当有的方案可能花的成本很高且产生的效果也很好,这时就应考虑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花费的成本,即增加的成本-效果比(C/E),它代表了一个方案的成本-效果与另一个方案比较而得到的结果比。比值越低表明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需追回费用越低,该方案实施意义越大。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特点要求终点是成本、效果。结果单位是临床效果指标,结果是成本效果比例,不能进行疾病间比较,不能与非医疗开支比较。

2.2 成本-效益分析法(Cost-Benifit Analysis,CBA):成本效益分析是比较单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之间,或其他干预所消耗费用的成本和由此产生的结果值(效益)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成本和效益均用货币来表示。效益可是多方面的,比如,如果效益是挽救了生命、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或降低了发病率,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开发研究生物工程制剂如疾苗、菌苗等有治愈性疾病功效的药物产品或根除疾病的某些药物产品,那么那些生存者的货币金额值、改善的生活质量或避免因发病所消耗的全部卫生资源的货币价值就是效益。成本效益分析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即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他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特点要求:成本、效益、结果单位用货币值单位表达。结果表示成本投资的净效益,与不同疾病间能够比较,疾病与非医疗间开支能够比较。

2.3 成本效用分析法:(Cost UtinIity Analysis,CUA)分析法:它是在结合考虑用药者意愿,恰好和生存质量的基础上比较供选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分析的发展,与成本效果分析有相似之处。在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合理性,从某种程序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性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症状改善、体重增加)。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都与生存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比较时兴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特点分析、成本、效用、结果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结果表示成本效用比值,能够进行疾病间比较,不能与非医疗开支间进行比较。

2.4 最小成本分析法(Cost Minimization Analysis,CMA):又称为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的一种特例,它要求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他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它要求药物的质量、厂家、产地完全相同,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完全相同,选择成本最低的治疗认为成本最小是最理想的方案,所以应用范围较局限。特点:分析药物效果相同,结果是货币单位。结果表示成本差别,不能进行疾病间比较,不能与非医疗开支比较。

3 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中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出发点,哪些成本应包括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和如何进行成本测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关键,因为它将直接影响研究的结果和结论。分析的观点应站在病人和社会的观点立场上,分析要素成本。成本项目的评价问题应注意:非市场项目和社会间接成本的估价问题;成本分摊问题;投资性成本如何计算;隐性成本的测算都应注意合理性。样本的选择:样本大小合适,要适合给定的统计学差异需要的最小观察数。减少偏倚问题:注意选择偏倚,与混杂偏倚依从性问题:在一项药物经济研究中,如果不依从性的比例很大,如在10%~20%甚至更高,则应仔细分析原因,对研究的质量也应该进行评价。在单中心与多中心研究中应注意综合考虑,注意其真实性与合理性,确保分析结果的研究质量[2]。

在药物经济学分析中,收集整理研究资料,计算方案治疗终点的成本确定应真实,进行敏感度分析,注意采集数据的真实性,选择方法多样性,应多点、单盲或双盲增加研究的可信性或实用性,使全社会受益。方法确定,规范操作最为关键,规范操作与国际惯例接轨。在经济评估时,对照均应是同类中最广泛使用的治疗方法。参照物可以是药物也可能是非药物(如手术),如果没有其他替代品,也可做空白对照,但应真实可信。与研究药物经济学的自然属性相结合,减少自由性、伸缩性、随意性,增加可信性与实用性,通过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全方位大面积、多层次、大范围的评价再推荐结果[3],服务于人民大众,为人民大众提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1.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7篇

第1版中以下内容被删除,“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浇黼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新版诊疗方案在诊断及治疗上给予了更加明确的指导。诊疗方案指出,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

在治疗上,提倡中西医并重,西医治疗提倡使用抗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离子通道M2阻滞剂(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在新版方案中,给出了中药选用的参考剂量,对中成药品种也进行了调整,尤其强调了中药汤剂、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不作为预防使用。①疫毒犯肺,肺失宣降证:金银花30g,连翘15g,炒杏仁15g,生石膏30g,知母10g,桑叶15g,芦根30g,青蒿15g,黄芩15g,生甘草6g,水煎服,1~2剂/日,每4~6小时口服1次。中成药:可选择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金莲清热泡腾片等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功效的药物。中药注射液:可选择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②疫毒壅肺,内闭外脱证:生大黄10g,全瓜蒌30g,炒杏仁10g,炒葶苈子30g生石膏30g,生栀子10g,虎杖15g,莱菔子15g山萸肉15g,西洋参15g。水煎服,1—2剂/日,每4~6/小时口服或鼻饲1次。中药注射液:可选择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

信息窗

思源天使善医行举办培训班百名村医受益

3月29日下午,由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天使基金(以下简称“思源天使基金”)主办、善医行村医培训项目部承办的“思源天使善医行村医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北京举行,善医行村医培训项目部名誉顾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思源天使基金管委会执行主任王增峰出席并致辞。

据了解,参加本次培训班的100余名村医,分别来自福建、贵州、广西等22个省区。值得一提的是,10余名荣获2012年度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和“最受关注乡村医生”也参加了本次培训。

“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项目”正式启动

2013年3月29日,由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项目”启动会暨新闻会在郑州召开。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于高血压的规范化诊疗水平,做到临床合理用药,“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为期1年,通过开展中国高血压合理用药现状调查,开展城市巡讲,并出版《中国高血压专家共识及建议手册》作为全国规范化培训教材,并适时出台《中国高血压防治白皮书》,争取覆盖到全国大部分省会城市及部分基层医院,造福更多的患者。

地方采风

皋阳

整治乡村医疗机构环境

日前,安徽省阜阳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开展了环境整治月活动,重点推进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文明示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整治月活动着力解决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医疗垃圾乱扔乱倒、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很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保洁长效机制,明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周边保浩的第一责任人,推进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

据《健康报》

青岛

为卫生院培养全科医师

近日,记者了解到,山东省青岛市计划用3年时间,为每个重点建设的乡镇卫生院招聘3名左右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培养其成为乡镇卫生院业务技术骨干。经招聘考试确定的学员。将参加为期3年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结束后在乡镇卫生院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对未履行培训协议或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不满最低服务年限的全科医师,从当年起。3年内全市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不予聘用。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8篇

【摘要】目的:制定合理的病种费用控制体系,加强病种质量管理和病种费用控制。方法:以病例第一诊断和病情相关因素为分类轴心进行病种筛选和病例组合,利用优化治疗方案确定目标成本计划,并对此加以持续改进和监督。结果:医院建立了病种成本核算体系,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实行单病种成本核算对抑制过度医疗,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病种;费用;控制;成本核算

Promote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by practicing cost control of single disease entity.Guo Yuqing,Chen Xiuyi.(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Guangdong 526021)

【Abstract】Objective:To work out rational criteria for the control of expenses for different disease entitie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medical quality.Methods:Carrying out entities screening and case mix by the first case diagnosed an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Ensure the plan of target cost by optimizing therapeutic scheme.At the same time,improvement continuous and supervision were done.Results:Hospital establish the control system of disease entities,and the medical expenses was controlled effectively.Conclusion:Practicing cost control of single disease entity is important to inhibition over health care,reducing the medical expenses and promoting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Key Words】Disease entities;Expenses;Control;Cost accounting

随着卫生服务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以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医院越来越重视成本核算这一经营管理手段,国内医院成本核算正由粗放型,即只核算医院总成本和科室成本,向更为细致的项目成本核算、单病种核算和药品制剂核算等方向发展[1]。现行的按医疗项目收费的医疗收费体制是引起过度医疗[2]和刺激医疗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按病种付费是克服按项目付费的缺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手段。医院将病种临床路径每一个环节的检查、药品、手术、治疗项目等费用进行测算,确定每个病种各组和不同级别的诊疗全过程的标准费用,制定病种付费标准是实行按病种付费的关键环节,最科学的方法是进行成本核算。本文旨在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对病种成本核算的概念、实施途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概述。

1 病种成本核算的概念

病种成本核算是以病种为成本核算对象,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出每一病种成本的方法。最终目的和意义是通过对单病种从诊断、检查、治疗、治疗效果以及成本费用实行较全面的监控,以达到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理费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增强服务效益的目的。按病种付费引入我国作为医疗费用的一种支付方式,关键是标准成本的测算和诊疗项目标准成本的科学性、客观性[3]。按病种付费是以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标准(ICD-9)将疾病按诊断、年龄、性别等分为若干组,每组又根据病种病情轻重程度及有无合并症、并发症确定疾病诊断相关组分类标准,结合循证医学依据,通过临床路径测算出病种每个组各个分类级别的医疗费用标准,并预先支付给医疗服务机构的医保费用支付方式[4]。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实施,需要探索以病种为单位的医疗费用结算或是以病种为单位的费用预付制度,将有助于推进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或者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促使医院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平衡;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减轻患者不合理负担。

2 病种成本核算的实施

2.1 病种筛选和病例组合方法:国际疾病分类采用ICD-9编码,是以病因、解剖部位和临床表现为分类轴心,未能反映患者的病情和复杂程度,也未能与卫生资源消耗相联系。病例组合的含义是指一些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病人的病情、疾病预后、治疗难度、治疗必要性以及医疗资源消耗强度各方面特征的归类分组。以病例第一诊断和病情相关因素为分类轴心,将第一诊断相同的诸病例归类。经200多所医院病种病例分型的测定(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编码,合并第一诊断相同的疾病划分病种),认为一般医院占病例数60%的病种仅有60种左右[5]。临床发生质量纠纷和超标病例,往往是这些多发病、常见病、普通疾病。分型的方法是采用三条分型线,即可将所有病例按标准规范分为四型,即先用一条中线将病例群划为两部分:“单纯”的和“复杂”的病例群;再用两条辅助线分别将“单纯”和“复杂”病例各划为两个类型:“单纯”病例群划分的两个类型,一类是可以一般性处理的A型,另一类是需要紧急处理的B型。“复杂”病例群划分的两个类型,一类是不需要抢救的C型,另一类是需要抢救的D型。用这样方式划分出的四种不同病例类型的过程,就是病例分型的主要方法[6]。从诊疗行为角度分析病情,四种类型就不会交叉混淆。

2.2 优化治疗方案,制定目标成本计划:制定单病种目标成本计划要经过治疗方案设计和编制目标成本计划两个步骤:第一步,结合循证医学依据,通过临床路径制定和设计治疗方案;第二步,根据治疗方案编制目标成本计划。在优化治疗方案阶段,如果修改了临床路径和治疗方案,也要根据所做的修改,修订目标成本计划。优化治疗方案是目标成本管理的关键,要成立由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组成的“工作组”,通过价值工程过程,在实际临床路径基础上,确定优化临床路径[7],主要侧重于对平均住院日的缩短、贵重药品和卫生材料的选择、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化验次数、增加必要的服务项目,目的是使流程更趋合理、有效和节省。在能最终确定目标成本计划以前,这一价值工程过程会重复多次。在选择贵重药品和卫生材料时,还要与厂家或供货商协商供货价格,或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价格,以降低药品和材料成本。

2.3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持续改进:单病种治疗方案是通过综合某一病种病情轻重程度相同的同类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要求制定的,由于病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即使两个病情一样的病人,也不可能使用完全相同的治疗方案,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对治疗方案仍要进行个性化处理。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某一病种同类病人的平均成本水平,便形成单病种实际成本。制定临床路径的相关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总结限价病种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临床路径中主要内容要重点考虑,如界定标准住院日;确定病种用药种类、用法、用量和时限;明确医用耗材的适用范围等,且制定的临床路径要随医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医院通过目标成本考核,对医务人员实施奖惩和进行持续改进,通过调整目标成本,开始下一轮的目标成本管理。

3 病种成本核算的监督

医院应加强对按病种付费的管理考核工作,引导临床医生按诊疗规范“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加强医院内的信息网络建设,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功能完善的应用软件及时了解各科室收治的限价病种患者信息,跟踪限价病种的收费项目,统计、汇总医院收治实行最高限价管理的病种数、病例数以及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单病种限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卫生服务信息制度,增强质量透明度。结合病人选择医生和住院费用清单制度的实行,向患者公布有关信息,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使价格弹性发挥导医作用,降低病人择医的边际成本[8]。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成本控制较好的责任中心给予奖励,对成本消耗超过定额的责任中心,要直接扣发员工的工资奖金,将节支降耗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将医院工作重点转到提高技术和改善服务上来。

总之,为保证单病种成本核算能够顺利实施,医院在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下,并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功能完善的应用软件,制订了一整套较完善的临床路径、考核办法和奖惩体系。实行单病种成本核算对抑制过度医疗,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管理,保证医疗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青,程晓明,桂一川.卫生服务成本核算方法述评[J].中国卫生经济,2004,23(1):67~68.

[2] 张鲁忠.过度医疗:一个紧迫需要综合治理的医学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3,24(9):1.

[3] 董军,胡德奎,陈剑伟等.病种费用控制标准实验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9):529~531.

[4] 黄葭燕,陈洁,周武强等.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单病种成本测算[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6):378~388.

[5] 张力,董军,马健等.病例组合方法的研究[J].医院管理杂志,2000,7(2):108~111.

[6] 张力,钱亢,马健等.我院建立计算机病例分型的方法初探[J].医院管理杂志,1999,6(1):27~29.

[7] 郑大喜,马月耳.推行按病种支付医保费用与病种成本核算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4):38~40.

[8] 钟国伟,钟仁昌.医疗服务市场缺陷与强制披露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11):7~8.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9篇

Abstract

We have begun to actualize the controlling of standard cost from 2005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ospital’s cost accounting,improve the hospital’s income,and decline the patient’s expenditure.Namely:Establish the cost criterion,progress cost difference prompting,analysis and cost difference controlling etc,forming a suit of controlling system by feed former controlling,accounting function and feedback controlling of the cost.By circulating for one year,we have obtained favorable effects.

Key words

standard cost;hospital management;cost accounting;hygienic economic

摘要: 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增加医院收入、减轻患者负担,我院于2005年开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即制定成本标准,进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和成本差异的控制;通过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一套成本控制系统。运行1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标准成本;医院管理;成本核算;卫生经济

近年来,医院的发展有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导致病人看病费用明显增加。“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对医院的全面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全国现代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会议可知,当前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门诊、临床科室基本上是亏损的,经营成果好的医院亏损科室占79%,经营成果差的医院亏损科室占94%;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药品和检查,但医疗成本高。因此,新的发展形势客观上要求医院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建立优质、高效、低耗和集约化的科学管理模式[1]。我院在成功开展《406医院三级成本核算办法》[2]、《合理用药评估办法》[3]和《合理检查评估办法》[4]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即制定成本标准,进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和成本差异的控制;通过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一套成本控制系统。运行1年来,成效显著。现将我院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1 建立标准成本控制制度

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降低医疗成本。要控制医疗成本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单病种控制。单病种控制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诊断,所以我院在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同时,首先要明确诊断,以便对费用控制有一个很好的参照标准。

1.1 目的 医院依据标准成本来考核实际成本,把过去以考核医疗收入为主的核算模式变为以考核医疗成本为主的核算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收费,从而有效地遏制“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2 相关指标 标准成本控制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控制3部分。

2 成本中心的成立

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3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成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我院在开展三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因此,一级成本中心是医院,二级成本中心是科室,三级成本中心是单元(即医生组、护理组、检查诊室或个人)。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区分为住院成本中心(临床科室)、门诊成本中心(门急诊诊室)、辅成本中心(辅诊科室)和管理性成本中心(机关部门和职能科室)。我院在考核标准成本时,主要考核三级成本中心,从而达到降低二级成本中心和一级成本中心的医疗成本。

3 标准成本制订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制订标准中,我们实行门诊与住院分开、药品与医疗分开、单病种分开的原则,不同病种制订不同的标准。因此,制订标准是标准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成本的形态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我院在制订成本时,对单病种的变动成本分为药品消耗成本、辅诊检查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固定成本为医疗管理成本。因此,在制订单病种标准成本时,我们组织医院各科室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依据目前成熟的治疗方案提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专家组审定后,由核算部门根据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计算出各单病种的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由于医疗管理成本属于公共消耗成本,它由核算部门根据历史数据和病源结构直接计算而得。药品消耗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药品消耗量同这些药品的标准价格的乘积之和;辅诊检查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检查项目及次数同这些检查项目的内部转移价格的乘积之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其他医疗服务同其相应的内部转移价格的乘积之和。将药品消耗、辅诊检查和医疗服务的标准成本相加,即得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标准成本,再加上医疗管理的标准成本,即可得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病种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单病种标准成本制订还需要根据年度实际核算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4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4.1 成本差异计算 我院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以后,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细化。成本中心以单元为最小单位,成本对象以单病人为最小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第一步,我们以单病人为起点,首先计算每一位患者实际发生的变动成本,即:根据患者药品的实际使用量和药品的标准成本计算药品消耗实际成本;根据患者实际做的检查和这些检查项目的内部转移价格计算辅诊检查实际成本;根据为患者提供的其他医疗服务和这些医疗服务的内部转移价格计算医疗服务实际成本。第二步,把患者进行分类汇总。把患者按科室和单元分类,按单病种进行汇总,汇总后,依据药品消耗标准、辅诊检查标准和医疗服务标准按单病种分别计算各成本中心的单病种的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第三步,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各种成本差异应分别计算和归集,以便于分析、控制和考核各种成本指标。即:药品消耗差异=药品消耗实际成本-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差异=辅诊检查实际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医疗服务差异=医疗服务实际成本-医疗服务标准成本。

4.2 成本差异的揭示及分析

4.2.1 成本差异分为消耗差异(项目差异)和价格差异。

药品消耗差异=标准价格×(实际药品消耗-标准药品消耗)(式1)

辅诊检查项目差异=实际检查项目×标准价格-标准检查项目×标准价格(式2)

医疗服务项目差异=实际服务项目×标准价格-标准服务项目×标准价格(式3)

价格差异=实际消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式4)

4.2.2 成本差异的揭示 差异等于实际成本减标准成本,负差为有利差异,正差为不利差异。差异揭示出来后,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标准不够准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生产操作或管理产生的。对于不够准确的要加以修订,对于由于生产操作管理产生的要具体进行分析。如我院2004年12月泌尿外科组的急性阑尾炎成本差异分析,按单例计算:药品消耗实际成本为1585元,标准成本为700元,药品消耗差异为885元;辅诊检查实际成本为499元,标准成本为250元,辅诊检查项目差异为249元;医疗服务实际成本为1755元,标准成本1700元,医疗服务项目差异为55元。分析其原因:药品消耗差异的产生是由于过多使用高档药品所致,按照专家提出的急性阑尾炎术后抗生素类药品一般用头孢三嗪钠比较适合,而当时泌尿外科组实际使用的抗生素类药品以头孢哌酮钠为主,这是形成药品消耗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要求泌尿外科组改用头孢三嗪钠为主的治疗方案;辅诊检查项目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在检查项目选择上,有75%的患者进行了彩超检查,检查阳性率仅为62%,低于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对三级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彩超检查阳性率≥70%的要求。进而要求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前,通过B超检查能够诊断的病例,不再进行彩超检查。医疗服务项目基本没有差异,基本说明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实践中得出这样一条经验:成本差异的分析一定要由成本中心的医生、护士、技师和卫生经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分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标准成本的控制

5.1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使成本管理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提高了全员成本意识 对于变动成本,我们按单病种确定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进行监控;对于公共消耗成本,我们按单元(或科室)确定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进行监控。我们制订的合理范围为标准成本上限的10%,下限的25%。脱离标准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当脱离标准差异为负数时,我们认为标准成本控制合理,但负数超过15%时,我们必须提交专家组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分析是否存在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当脱离标准差异为正数且超过10%时,我们认为标准成本控制不合理,据此计算差异率,差异率=脱离标准差异/标准成本,把差异率作为质量考评的扣减权数,质量考评分总数为100分,如果某工作单元的质量考评分为98分,差异率为5%,质量考评最终分为98×(1-5%)=93.10分。根据三级成本核算的要求,单元超劳补贴=单元贡献×提成比(%)×考评分(%)。

5.2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能够找到成本管理的根源,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专家制订的标准治疗方案予以指导,对实际检查、用药应以专家倡导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标准加以控制。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我们运用“例外管理原则”把控制重点集中在那些属于不正常的、不符合专家倡导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关键性差异上。要追根寻源,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反馈给专家组和医疗管理部门。专家组根据实际诊断和治疗情况,认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需要调整的,及时调整,并将新的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反馈给相应的工作单元和卫生经济管理部门。专家组认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符合实际诊断和治疗的,由医疗管理部门对其科室和工作单元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6 效果

我院从去年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以后,大幅降低了医疗收费和医疗成本。仍然以我院泌尿外科组的成本差异来分析,按2005年12月急性阑尾炎病例计算:药品消耗实际成本为652元,标准成本为700元,药品消耗差异为-48元,与去年相比,药品成本降低了58.89%;辅诊检查实际成本为255元,标准成本为250元,辅诊检查项目差异为5元,与去年相比,辅诊检查成本降低了48.90%。由于医院的单病例医疗费用明显降低,2005年度的医疗数据统计显示,收治住院伤病员3142人次,医疗费用平均降幅33%,为患者节省费用累计达400多万元。同时,医院的门诊量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4%,住院病人增加了35%,利润率比往年提高了2%。说明我院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对医患双方来说是双赢的事,单病种费用明显降低,病人的满意度显著上升,就诊率和收治率大幅度提高,给医院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总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静谊,孙汉堂.关于军队医院强化医疗成本核算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2005;24(8):71.

2 钱存荣,闫双银,赵东莉.我院三级成本核算中劳补发放的计算项目和方法.天津药学,2006;18(3):69.

3 钱存荣,闫双银,王丽芳.目前开展合理用药评估的必要性.天津药学,2006;18(1):74.

卫生医疗方案范文第10篇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应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手段,结合流行病学、决策学、生物统计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分析药物治疗备选方案(包括非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或效果,评价其经济价值的差别。它利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为药品的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药品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Analysis,CMA):最小成本分析是在临床效果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何种药物治疗,包括其它医疗干预方案的成本最小。它首先必须证明两个或多个药物治疗方案所得结果无显着性差异,然后通过分析找出成本最小者。由于它要求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疗效、副作用、持续时间完全相同,应用范围较局限。

(二)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成本效果分析是较为完备的综合经济评价形式之一,比较健康效果差别和成本差别,其结果以单位健康效果增加所需成本值即成本效果比值表示。其特点是治疗结果不用货币单位来表示,而采用临床指标,如:抢救病人数、延长的生命年、治愈率等。成本效果分析的比值通常采用两种表示方法:(1)成本与效果比值法:成本与效果比值,即每产生一个效果所需的成本。(2)额外成本与额外效果比值法:是指如果给予一额外成本,是否能产生额外效果。成本效果分析虽然受到其效果单位的限制,不能进行不同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但其结果易于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公众接受,是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常用手段。

(三)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CUA):成本效用分析是成本效果的发展,与成本效果有许多相似之处。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均用货币来衡量成本,并且测量结果也都采用临床指标作为最终结果的衡量参数。所不同的是成本-效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指标,如延长寿命时间、增加体重、降低的血压数等。相反,成本效用分析中的结果却与质量密切相关,注意到病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采用效用函数变化,即常用单位是生活质量调整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而非健康结果变化。可以进行不同疾病药物治疗措施的比较,是近年来受到推崇的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然而,不同疾病影响病人生活的不同方面,通用的生活质量指标不能反映疾病的特殊性,因此,药物经济学研究界对于成本效用分析的合理性尚有争议。

(四)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CBA):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成本和结果均以货币单位测量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成本效果分析所不同的是结果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它不仅具有直观易懂的优点,还具有普遍性,既可以比较不同药物对同一疾病的治疗效益,还可以进行不同疾病治疗措施间的比较,甚至疾病治疗与其它公共投资项目,例如公共教育投资的比较,适用于全面的卫生以及公共投资决策。然而,许多中、短期临床效果变化,例如患病率、死亡率、残疾状态难以用货币单位衡量,有关长期效果的数据资料很少或者很不全面,而且经济学家以外的临床医疗人员和公众很难接受以货币单位衡量的生命、健康的货币价值。所以,成本效益分析在卫生经济学以及药物经济学研究上的应用远远少于成本效果分析。

三、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和现状

(一)药物经济学在各国的应用

药物经济学在国外也是自上世纪70年展起来的,目前国际上部分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芬兰、荷兰、葡萄牙等国已开始强制性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应用;丹麦、爱尔兰、新西兰、挪威、美国、瑞士等国已开始自愿性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应用。

(二)我国药物经济学研究及应用状况

我国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起步较晚,卫生机构对药物经济学评价认识相当有限,调查显示仅有31%的人员了解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评价应用仅限于学术研究和一些外资药厂用于市场营销。我国政府正在日益重视物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药物经济学应用和药品全过程标准化管理高层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指出,“药物经济学研究应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具有积极意义”。他希望全社会共同创造有利于药物经济学发展的环境,促进社会各界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

四、药物经济学对离退休干部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制定合理的成本效果处方,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对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评价,只考虑效果,不顾成本消耗是不可取的;只考虑成本,不考虑效果也是毫无意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成本与效果,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点。在多个治疗方案中,一个治疗方案即使成本较高,但临床效果显着,仍不失为较佳的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最佳的治疗方案未必是实现特定治疗目标费用是最低的。但从本质上或从治疗需要及病情转归的结果看,很可能当时认为成本较高的方案事实上是费用最低的。所以我们在选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时,要综合考虑效果与成本在临床治疗方案评价中的作用,使成本效果分析更加科学化[2]。在给离退休干部临床药物治疗中,要注意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对离退休干部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三原则进行实时辨证,力戒偏颇。

五、药物经济学在控制离退休干部药费过快增长中的实际意义

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比较重视药物的“安全和有效”,而对支付药费等“经济”问题考虑较少。近几年来,我国的药品费用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长,远远地超出了国内生产总值10%左右的增长速度,离退休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医药费用增长幅度更大。造成药品费用激增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合理因素(即不可控因素),如老干部人口增龄、疾病谱改变、慢性病增加、个人保健意识增强、药品成本提高等;二是不合理因素(即可控因素),如药品流通环节价格管理存在漏洞;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存在的弊端;医生不合理的用药处方;患者不合理的用药需求习惯等[3]。药品费用控制要从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即医疗保健部门,付费需求方即病人两方面着手,重点是在尽可能满足离退休干部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控制费用上涨 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核心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保证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特需性,提高其效果费用比。在控制药品费用方面可以采取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药物利用评价,药品价格控制,风险共担合同,严格遵从基本医疗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录,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改革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即费用共担,以及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4]。

六、药物经济学对指导老干部合理用药的前景

上一篇:医疗卫生共同体范文 下一篇:畜牧业基本情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