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1 11:25:11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1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以标准化建设为龙头规范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的各项工作,确保全县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主要目标

“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企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改造和在役化工生产装置安全设计诊断,年内全部完成并正常运行;危化企业及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信息化(技术防范)建设确保实施到位;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部进入实质运行,一般化工企业年内全部通过三级标准化验收;按照危化品类型及危险程度在园区建立4个应急救援站,成立相应的专业技术救援队伍,救援器材配足配全,确保应急响应快捷;完成绿叶等18家企业年度执法检查计划;确保全年不发生较大以上或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三、工作措施

(一)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夯实危化企业安全工作基础

2012年度已通过省安科院三级标准化验收的盐城双昌等11家危化企业,要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的11项A级要素、55项B级要素的要求,实质运行;已通过省安科院初验的盐城建巨等10家企业要按照初验要求抓紧整改,确保在今年第一季度通过验收,继而进入实质运行状态;其他危化企业、农药批发企业以及19家加油站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通过三级验收;一般化工企业要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确保在年内全部通过三级标准化验收。

所有通过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年内至少开展一次自评,形成标准化自评报告,并在年底前将自评报告报县安监局危化办备案。

(二)以自动化改造为抓手,不断提高危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2013年底前,完成对在役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设计诊断,对未经专业设计单位设计的在役化工生产装置,由企业委托化工设计单位或安全评价等专门机构,对其安全设施设计是否符合相关设计标准、规范进行诊断,对存在设计缺陷的生产装置,由具备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对其装置布局、工艺技术及流程、主要设备和管道、自动控制、公用工程等进行设计复核,对装置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实施隐患整改。

对澳洋、绿叶等16家已经实施自动化改造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常运行,规范操作,严禁空运转现象的发生;对嘉德等6家未改造到位的企业,要根据工艺特点,装置规模、危险程度等情况,安装相应的自动控制系统,确保在今年6月底前正常运行,否则责令企业停产整改。

(三)以落实应急救援阵地为抓手,做活全县应急救援演练工作

根据化工生产企业的产品类型及危险程度,在澳洋园区内,澳洋科技、同泰、绿叶、圣奥4个公司建立应急救援站,成立相应的专业技术队伍及组织体系,配足配齐应急救援物资,建立委托救援机制,一旦发生事故,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救援到位;要切实加强园区消防站建设工作,24个消防站人员必须在岗在位,同时要做好基本技能的演练工作。全县所有化工企业要搞好应急救援演练工作,今年8月底前必须实演一次,演练时危化办将派员指导、监督、见证,演练总结报县安监局危化办备案。

(四)以健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为抓手,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为落实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一方面从统一使用五本隐患排查台账(专家、厂级、车间、班组、较大隐患)入手,各企业要按照台账填写要求规范记录,严格执行;另一方面重点抓好“两重点、一重大”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建设工作,年内全县所有化工生产企业必须接入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成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实施动态监控、预警预报。

(五)以严肃五项制度为抓手,规范企业安全监管的行为

1.法人履职制度。危化品生产企业法人履职制度一年两次,其中上、下半年各一次;危化品使用企业一年一次。以会议形式分期分批组织所有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书面述职,并进行专家测评与书面测试,测试成绩将予以通报。

2.开停车报备制度。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不出事故,所有化工企业必须实行开、停车报备制度。停车需有停车方案,停车前到县安监局危化办备案;开车前必须经专家检查,确认是否具备开车条件,并有可行性的开车方案,到危化办报备后方可开车。

3.专家检查、督查制度。一季度,组织对化工企业责任制落实情况、主要负责人履职报告制度执行情况、企业自聘专家落实、标准化创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二季度,对企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持证上岗情况、反应釜、蒸馏釜(精馏釜)加装泄压装置及使用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情况、夏季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三季度,组织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报警装置、化学剧、不防静电工艺管道、危险工艺生产装置、首批重点监管60种危化品种及高危储罐、罐区自动控制设施、责任险缴纳情况进行督查。四季度,组织对化工生产企业自聘专家检查出的隐患整改、“五本台帐”使用是否规范、冬季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4.“双非”处罚制度。2013年将加大“双非”打击力度。凡是非法建设项目(含技改项目)和非法生产企业一经查实,立即责令停产整改并立案查处;证照过期的企业应立即停止生产,否则按非法生产论处;对责令停产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采取联合执法方式,坚决打击非法违法行为。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2篇

(一)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要充分运用责任的手段,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源共同加强安全生产,明确和落实各级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决防止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衰退现象;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制度,使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在履职岗位职责的同时,承担应的安全生产责任。一要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督促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职工培训,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二要突出政府监管责任。坚持“守土有责”的属地管理责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监管责任,加强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防止失控漏管。要进一步理顺部门协调机制,形成责任严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要突出职工行为主体责任。全面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和先进工作方法,督促职工自觉接受安全生产教育,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本领。

(二)强化“三项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主体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既是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企业的法定义务,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遏制重特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途径。要及早出台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评估细则,采取强力举措,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一要全面推行责任告知。各镇街、园区和监管部门要准确掌握所辖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逐企告知安全生产责任,送达安全生产告知书,督促企业依法保证安全管理、装备、培训等措施和投入落实到位。二要推行责任承诺。年初,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就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内容,向各镇街、园区或监管部门作出承诺,向社会和广大群众作出承诺。要加强对履职情况的督查,对履职不力的要督办落实到位,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三要推行责任报告。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定期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年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要报告履职情况。对践诺不力的单位,监管部门要对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对发生责任事故的单位,一律停产整顿,经专家评估合格后方可复产;对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事故要上升追究等级。

(三)强化隐患整改,进一步健全风险预防机制。要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预防理念,着力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在高危重点行业组织开展打“三非”(非法建设、生产、经营)、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生产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活动;以安全环保为标准,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推动化工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安全和环保水平。结合贯彻《校车管理条例》,建立校车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技术标准和监管措施,切实做好学校校车安全工作。加强施工作业现场监管,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严厉打击工程招投标、转包、分包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要建立重大隐患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和经常化;要认真开展事故分析,落实整改措施,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四)强化依法治安,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水平。依法治安,就是要用制度保障安全生产,制度不仅要建立到位,更要执行到位、落实到位。今年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制定贯彻国发文件的意见。国务院文件提出了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前置审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三同时”、安全生产失信惩戒等新制度。区安委办要结合我区实际,抓紧研究提出贯彻意见报区政府审定下发。各镇街、园区和部门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并抓好落实。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打非”专项行动。加强日常执法、重点执法和跟踪执法的结合,依法强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从重处罚和厉行问责的“四个一律”措施,切实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和法律的严肃性。三是积极贯彻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要按照法律规定,加快理顺职业病防治职责,形成责权一致、运转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管体系。同时,要统筹抓好企业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危害检测、职业病患者治疗等各项工作,争取我区职业病防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认真做好综治平安和法制创建工作。目前创建工作正牌重视阶段,安全生产工作也纳入平安创建工作的范围,各科室要把创建工作与平时的安全检查结合起来,认真组织开展创建工作特别是办公室,要负责起局综治平安和法制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按要求进行宣传发动,落实责任,牵头负责,需要各个科室协助,各科室要积极配合,确保我局有关创建工作顺利、正常开展,取得实效。

(五)强化应急处置,进一步提升事故救援水平。要整合现有资源,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配合和协作,加强救援能力建设、队伍建设和协调配合,提高防范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做到科学施救。要加强应急救援的实战演练,组织危化品等重点行业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解决上下贯通不畅、企业衔接不紧、反应不敏捷等问题,提高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要健全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完善“反应迅速、机动灵活、处置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着力提升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积极筹建区安全生产监测和应急指挥中心,利用现代化管理、监测和指挥手段,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3篇

一、基层工商干部履职风险的类型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反失职、反渎职力度的加强,法律法规对工商干部履职的要求也越来越明晰。目前,就基层而言,履职风险来源主要是散见于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政府的行政性规定。这些法律法规和规定,主要是从五个方面对工商业务干部的履职标准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如果对它们理解不深、重视不够,履职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

1、行政许可行为引起的履职风险。就注册登记条线而言,风险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对前置审批把关不严谨。表现在工作上就是需要前置审批文件的,没要;不需要的,乱要。这两种行为,一方面可能是业务不熟;另一方面,就是个别人员,存在靠山吃山和雁过拔毛的卡、要思想。二是对登记事项把关不严谨。对需要审查的事项轻易放过,更有甚者,帮助企业做假。例如,不认真审查有限公司的出资行为,甚至帮助、参与公司的虚假出资行为。三是对细节审查不严谨。虽然法律法规对工商部门的要求是形式审查,但是,如果是很明显就能看出存在问题的,工商部门的审查责任将无法回避。四是对许可审批的具体环节不清楚。不在规定的时限内,按规定的程序办理手续。目前,较容易出现问题的是不按规定办理变更、注销、吊销手续。

2、行政处罚行为引起的履职风险。从工商部门的实际情况看,一是因行政处罚程序不当带来的风险。如在行政处罚中不按程序进行送达,在做出责令停业、吊销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按规定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等。二是在处罚中的不廉行为带来的风险。一些执法人员经不住当事人的不择手段的利诱,接受当事人的吃请和礼品,被拉下了水,不按规定进行处罚。三是随意增减处罚幅度带来的风险。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随意加大或减少处罚的幅度,结果是以罚代管,当事人继续从事非法经营行为。

3、行政强制措施引起的履职风险。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只有《行政处罚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条例》、《直销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10余部法规,赋予工商部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实际上,一些执法人员为了办案方便而超范围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普遍存在。这种不按规定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一旦给当事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必然会引发行政诉讼,一旦败诉就会有一个责任追究的问题。

4、行政确认行为引发的履职风险。工商部门的行政确认行为主要是对外或提供证明。近年来,工商部门在探索新的监管思路上有了很大突破,尤其在信用监管方面。对单位和个人来讲,我们监管信息,必须有根有据,必须有的权利,特别是在一些有关企业商业信誉的事项时,要慎之又慎。在企业档案查询方面,要严格按照档案查询的管理办法,认真审查查询人员的资格,不能将企业的商业隐私供无关人员查询。在对外出具证明时,只能就事论事,就材料而出具证明,不能超过职权,随意为企业的经营情况或产品作担保。从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人员,更不能有向社会推荐企业产品的行为。

5、行政监督行为引发的履职风险。工商部门除市场准入和行政执法外,还承担着许多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在许多高危行业、重热点行业监管上,责任不可小视。例如,在对危化品销售监管上,必须认真监管到位,保证检查的质量和数量,在职责范围内,确保检查工作落实到位,切不能闭门造车,该检查的不检查,该签字的不签字,出了事故,后悔莫及。

二、基层工商干部履职风险的形成原因

研析上述风险的类型,我们不难发觉履职风险形成的两大重要原因:

(一)客观原因

一是法律法规分工的不完善。随着《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实施,工商部门的职能领域得到了扩展,但同时也带来越来越大的执法风险。在这些法规中,有些条文对部门责任的规定并不明确,导致部分不应由工商部门承担的责任却往往由工商部门“买单”。由于工商部门监管的领域太广,承担的责任太重,且无证与无照存在前扣关联性,多数地方都会将责任划给工商部门,而其他许可审批部门却依然可以稳坐“钓鱼台”。二是某些政府部门的压力。某些政府部门为了招商引资,对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登记。有的地方专门出台文件,限制甚至阻止工商部门对一些企业进行正当的执法检查。如果工商部门不遵守当地的“规矩”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如果违心地执行“规矩”则又会承担渎职风险。三是执法软硬件条件的限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日用商品品种繁多,单是容易引起责任事故的食品就有上百种,要在现有的人力状况下实现对辖区流通领域内所有商品类别的监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装备方面,工商部门无产品检测机构,严重地制约了工商部门职能的发挥。

(二)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部分人员思想素质差。部分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低下,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份和权力,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除此之外,外界的利益诱惑也对一些意志薄弱的执法人员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二是认识上不够重视。当前,多数工商干部没有树立起责任风险意识,认为无论是行政赔偿还是职务犯罪离自己都还很遥远;三是工作责任心不强。虽然目前建立了各种责任制度,但真正能够落实的寥寥无几。由于责任追究制并未落实到人头上,导致部分工商干部责任心不强;四是工作程序不到位。基层工商部门普遍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认为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就是好猫;五是业务素质不够高。有一部分工商干部不加强业务学习,不及时更新知识,干什么工作都凭借老经验或是跟着感觉走。六是小团体利益作祟。某些单位负责人为了小团体和个人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必将导致责任的追究。

三、工商干部规避风险的思考及对策

有岗必有权、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有险,法律法规既然赋予了每个工商干部监管市场秩序的权力,责任当然不可推托。当然,只要我们依法行政,认真履职、尽职,再大的风险也是可以避免的。

就组织而言,可从四个方面帮助干部规避风险:

一是分清责任,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今年以来,泰州工商系统积极向泰州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出台了《泰州市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明晰了各个部门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方面的职责,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这就有利于从法律上保护基层一线从事监督的工商干部。

二是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强化政务督查。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及承办人员基本情况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示,实行“阳光政务”,尽可能避免暗箱操作。同时,要加大政务督查力度,抓好“三个结合”:督查与交叉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他查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对登记材料、案卷等及时进行随机抽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是建立执法权力制约制度。实行案源发现录入报告制。办案单位要建立案件登记台帐,详细记载案件来源、发现时间、汇报时间、立案时间、调查人员、经办人等,便于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相关人员追究责任。同时实行执法过程相互制约,即严格落实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共同操作的法律规定。推行重大案件集体会诊制。以合理把握处罚尺度,做到公正合理,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克服行政处罚中畸轻畸重现象的发生。实施强制措施规范管理制。对查封、扣押及罚没物资建立详细的清单,采取专人专管,指定场所保管,以避免出现违规使用等情况。

四是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对本系统内的职务犯罪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使执法人员不能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对本系统执法人员中出现的违纪、违规倾向也不能轻易放过,要通过思想教育、劝戒引导等方式方法及时纠正干部的错误观念和思想。

就个人而言,可从四个方面,自觉规避履职风险:

一是树立掌权为民、执法为公的思想。我们工商干部的职权是组织上赋予的,组织赋予我们权力,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如果我们把它异化为个人捞取好处的权柄时,就违背了组织授权的初衷,与依法治国的原则背道而驰。作为基层工商干部,直接接触各类管理对象,受到的诱惑、面对的人情更多,更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时刻自我警省,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切实做到警钟长鸣。

二是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范性文件的学习。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各项规定,是我们从政行为的准绳,我们每一项行为的作出,都必须于法有据。所以,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对每一位工商干部来说,尤为重要。必须认真地学习它,理解它,在工作中运用它、执行它,严格按规矩办事,再大的风险,都能避免。

三是踏踏实实地做好监管工作。基层工商工作,面广量大。在探索高效监管服务的路上,各项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一线干部,不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善于做好各项工作。在日常监管中,要善于把握重点,有质有量地做好检查工作。对一些容易发生事故的行业、区域进行重点监管。检查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该做记录的要做记录,该向上级报告的要及时报告。在面对突发重大安全事故时,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度和警惕性,及时做好检查工作。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4篇

目标任务:围绕“一个目标”,即确保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继续下降并控制在市安委会控制指标之内,确保不发生较大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和继续减少,确保安全生产四项相对指标继续下降(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率);落实“两项责任”,即落实政府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监管覆盖率、隐患整治率、创建达标率“三个百分之百”;完善“三大体系”,即完善安全监管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力求“四个突破”,即力求在提高全民安全素质、监管执法效能、本质安全水平、队伍监管能力上取得新的突破。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开展安全文化大宣传大普及活动,大力营造重安全、讲安全、抓安全的浓厚氛围

1、加强安全群众化宣传。围绕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大力开展安全政策法规与安全常识“五进”、安全文化进基层活动。围绕“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主题,精心组织好第12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大力宣传十关于安全生产的新部署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围绕“讴歌十年历程,谱写安监新篇”主题,重点抓好安全发展“双十佳”评选、安监成立十周年主题征文、安全生产先进事迹巡回报告等活动,全方位展示我县安全生产战线干部职工精神面貌。

2、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组建安全生产志愿者宣传服务队,广泛开展安全宣讲服务活动。加快建立安全诚信评价标准和考核激励机制,命名、评选一批安全诚信企业。依托公共文化资源,建立一批独具特色的安全文化主题广场、主题街道,扩大安全宣传影响力。建立安全生产举报电话。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新闻、信息公开、事故和救援工作报道机制,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

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继续推进安全教育进党校、进中小学校、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动员组织安全监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和企业讲安全生产课。突出抓好高危行业“三项岗位”人员和班组长、农民工安全培训,确保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培训率、特种人员持证率100%。加强县、乡两级安监机构的执法人员和乡镇、村支“两委”负责人安全监管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其履职履责能力。

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两个规定”,进一步强化各级各方面齐抓共管安全生产的工作格局

4、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监督检查、严厉打非治违等措施,确保企业安全投入、管理、培训等政策措施落到车间、班组、岗位。通过实施分类指导重点监管、严格事故责任追究等措施,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的,采取约谈、黑名单、挂牌督办等方式,促使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上至负责人,下至每个岗位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个管理层、每个员工都具备识别风险、排查隐患、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5、推进党政领导安全责任落实。协调组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认真学习贯彻《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制订出台我县落实“两个规定”实施细则和具体办法,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明晰职责分工。建立安全生产排名通报、责任事故“说清楚”等制度,健全乡镇场、县直重点职能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安全生产述职评议制度,加强“两个规定”落实情况等重点工作专项督查,推动安全责任落实。

6、推进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监管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例会调度、矿山整顿关闭、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责任追究沟通协调等部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增强工作合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创新,在安全监管任务重的乡镇推行安全生产网络化管理,确保安全监管的全面覆盖。

三、广泛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治理活动,不断改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条件

7、深化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态关和营运驾驶人从业资格关。强化对道路及重点路段和春运等重点时段,以及校车、客车、危货运输车和渡船等重点车船和客运站场的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建立健全道路安全隐患动态监控机预警预报体系,严查超速超员超限和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快道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加强危桥险段治理,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

8、深化矿山安全整治。继续加强地下矿山火灾、水害治理的建设安全管理。突出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加快非煤矿山井下安全避险系统建设和机械化改造。按照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作的要求部署,通过“关闭、整合、整改、提升”等措施,加大无证无照开采、不具备安全条件及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矿山关闭取缔力度,重点抓好县银铅锌矿、省县大泊水铅锌矿地下矿山“六大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

9、深化烟花爆竹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整治。深化烟花爆竹“三超一改”、违法分包转包等治理,大力推进烟花爆竹生产技术革新和药物性能改良及机械化生产。加大危化品生产工艺、装置设施、重大危险源等自动化控制改造,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城市工业灾害防治,健全危化项目审批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危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市场准入,限制落后、淘汰的化工项目落户城市。

10、深化建筑施工和消防安全整治。加强对升降设备、起重设备、脚手架专项治理,严厉整治借用资质和挂靠、违法分包转包、以包代管等突出问题,严防倾覆、断裂、坠落等事故。深入实施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继续深入治理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和“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火灾隐患。

11、深化职业危害安全整治。完善职业病防治部门协作机制,抓紧建设职业卫生监管队伍和支撑机构。加强职业病危害申报、职业卫生许可、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开展矿山、建材、化工、机械、木制家具、冶金等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专项治理,督促企业落实职业卫生主体责任,改善作业环境。

12、深化其他行业领域安全整治。做好水上交通、冶金、机械、建材、轻工、商贸、旅游、电力、特种设备、民爆、水利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四、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大执法大治理行动,始终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

13、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协调推动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全面开展“有计划、全覆盖、规范化”执法检查,确保执法检查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深入推进乡镇安全生产委托执法,探索在重点乡镇和工业园区设立安全监管执法队伍,确保每个乡镇能办1-3起行政处罚执法案件。充分发挥专家、中介机构和企业相关专业人员的作用,推动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专业化,提高执法检查质量。

14、深化打非治违工作。运用集中执法、专项督查、等方法,加强对乡镇场“打非”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落实停产整顿、从重处罚、关闭取缔、严肃追责的“四个一律”措施。针对矿山非法开采、烟花爆竹非法生产、成品油非法经营、长途客运安全监管等难点问题,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执法机制,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2-3次大的联合执法行动,始终保持打非高压态势。健全打非有奖举报、非法“黑名单”、案件查处移交等制度,增强打击效果。

15、严格安全事故查处。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要求,严肃查处每一起安全事故。做好事故原因分析、通报工作,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用典型和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认真执法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制度,严肃查处迟报、瞒报事故行为。

五、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16、大力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继续在重点行业领域和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全面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通过加强督促指导、培育样板企业、建立以奖代补政策、强化动态管理等措施,推动达标活动纵深开展,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水平。年底,力争全县所有高危企业、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实现三级以上达标,道路运输、电力等行业和规模以下工贸企业实现三级以上达标。

17、大力推进基层安全示范建设。进一步丰富安全示范创建内容,完善示范创建帮扶机制,激发基层开展示范创建的积极性,力争1个乡镇实现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授牌,1个乡镇(社区)实现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社区)授牌。推动安全示范创建向示范学校、工地、企业、公路延伸,力争所学校实现省、市级安全文明校园授牌。加强对已命名的省、市创建单位的复查和动态管理,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

18、大力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广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全面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重点抓好体系建设基础性工作,建立以企业分级分类、信息化管理为基础,以企业自查自报为核心,以健全完善隐患排查报送标准为支撑,以教育培训为保障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加强重大安全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评估、备案、登记、建档工作,做到整改监控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完善重大安全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制度,形成持续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19、大力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县、乡和企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督促重点企业加大应急投入,完善应急预案,充实应急救援队伍、物质和装备,提高企业初次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预案管理,整合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各应急单位之间的沟通协作,强化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和备案,确保各层面应急预案的评审备案率达到100%。加强应急宣传、培训和演练,各乡镇场和有关部门年内至少要组织1次大型综合应急演练,各高危企业和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年内至少要组织2次应急演练,提高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

六、加强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提升安全监管履职能力

20、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尤其是乡镇安全监管队伍建设,监管任务重的乡镇至少有2名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其他乡镇至少有1名具体负责的兼职监管人员,着力解决乡镇安全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强安监部门领导班子及队伍建设,优化安监队伍结构,大力提升业务素质和履职水平。争取省市的支持,加大地方投入,大力提高安全监管执法装备。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5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暨安委会全体成员会议精神,认真总结汲取近期全国各地安全事故教训,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五一节期间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现将加强五一节期间企业安全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各地、各企业要认真贯彻中、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坚持行政一把手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安全工作人员为岗位责任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安全生产行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主管科室全力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市经信委系统安全生产“一岗双责”、“重特大事故上报处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度,严格监管,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一方平安。

二、认真排查安全隐患

全市经信委系统要深入分析本地区、本系统企业安全生产现状,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节前全市经信委系统要全面、扎实、有效地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尤其加强各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岗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各企业要不断的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整改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各区县经信委、各园区经济发展局对检查中存在的重大隐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单位,应按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果断措施责令改正或报请停产整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三、突出重点,抓好危化行业等安全事故防范

加大全市范围内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尤其是危化行业以及烟花爆竹行业的隐患整治力度,凡从事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使用、运输、存储的单位,要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强化现场监控。危险、危害性较大的企业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组织好应急抢险队伍,并做好平时的应急演练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四、加强节日期间安全保卫和稳定工作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6篇

一、危化品安全监管方面

(一)严厉执法,深化危化品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1.扎实开展危化品领域“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建立“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开展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审批情况专项检查,重点查处未批先建、重大变更不履行审批手续等非法违法行为。

2.督促危化品企业严格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深入开展“治违”工作,重点治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使危化品企业“治违”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

3.按照__危化16号文内容要求,继续开展危化品领域年度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危化品“老、小、差、危”企业,加大非事故处罚力度,促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要求变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二)突出重点,大力提升危化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4.推进危化品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进一步加大对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非民用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力度,督促当地政府认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企业转型升级和搬迁关闭时间表、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持续推进办法,做好过渡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限时关闭化工企业危化品的排查,其所存危化品必须在关闭前清理完毕,强化设备设施拆除过程安全生产工作。充分利用行政许可这一抓手,稳步推进危化品经营单位个转企工作。

5.加快危化品企业安全条件提升综合整治。按照《__市提升危险化学品领域本质安全水平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完成__年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开展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排查,督促企业聘请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在役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进行设计诊断,及时完成设计缺陷的治理工作。全面完成涉及15种危险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应用改造;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以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工作完成60%以上;按要求推进涉及第二批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新项目涉及“两重点一重大”装置,在设计阶段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引导和督促企业按照《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要求,规范企业危化品安全信息收集和过程危害分析、规程制度完善和培训教育、承包商管理和特殊作业管理、设备设施维护和变更管理、生产准备和事故应急管理等过程管理,提高和规范安全管理水平。

6.推进化工园区(集聚区)规范化管理。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和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督促各地加强化工园区(集聚区)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确保监管力量和素质适应日常监管工作要求。按照浙政发〔__〕27号要求,落实化工园区(集聚区)定期开展区域性安全风险评价工作,落实重点目标的安全监督监管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容量。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开展化工园区(集聚区)规范化管理调研活动,研究落实 “科学规划与建设、建立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严格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安全措施。认真学习上虞化工园区安全监管经验,积极推行强制更新设施设备、强制淘汰落后工艺、强制落实生产自动化改造、强制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强制开展安全培训等“五项强制”措施。对“老、小、差、危”危险化学品企业集中区域,应按照“三个一批”,即淘汰关闭、扶持提升、发展培育一批要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7.开展穿越公共区域的危化品输送管道专项治理。进一步查清城镇危化品输送设施的分布走向、物料名称、权属单位、安全现状和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完成危化品管网全面检测、安全风险评估,确定各类管网的安全状况和安全风险等级等工作。按照国发〔__〕40号文件要求,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开展危化品输送管道违章占压和防护距离不足以及各类管道铺设重叠交叉等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

8.强化危化品使用企业监管。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总局令第57号)规定,开展相关企业的排查,推进各项工作措施,明确申报办证时限,及时完成许可任务,落实安全监管。继续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使用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危化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等八类企业落实安全现状评价、相关人员持证上岗、作业场所符合要求等措施。

(三)明确任务,着力推进危化品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9.全面完成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以安全标准化各项安全措施有效运行为重点,突出企业车间、班组岗位安全标准化建设;以落实安全规范、严格安全管理、运行安全体系为主要内容,利用企业自身力量,全方位推进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以督促企业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标准化自评为推手,促进各项措施落实。鼓 励有条件的三级安全标准化企业,积极争创二级、一级安全标准化。进一步简化微型危化品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考核内容,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促进此类企业开展安全管理规范化建设。

10、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和《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管理办法》要求,督促企业完善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企业自查自纠自报、监管部门督查督办督导的管理机制。推行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逐月逐级向安监部门报告制度,建立四级危化品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报专用邮箱,对隐患排查、治理、销号进行动态管理,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危化品企业“先走一步、更深一层”的要求,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分析和控制,即风险点排查治理活动,自觉开展风险点(危险源、事故)预警告知活动,实现安全生产关口前移、主动预防、前瞻防范。

11.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按照《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考核,每年开展一次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估,严格按照评估等级,实施分类监管。积极参与“黑名单”和“十佳诚信”企业评定,促进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自我约束机制,自觉建立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

(四)打牢基础,努力加强危化品企业安全监管。

12.严格按照省安监局等三部门《关于提高我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人员安全生产从业条件的指导意见》要求,督促企业落实从业人员岗位条件,特别是安全管理负责人更应率先落实;严格执行危化品企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加大化工专业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能力培养。推广海宁做法,开展企校合作办学(班),实施订单式、定向型化工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13.继续按照《关于印发<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专家安全检查制度>的通知》要求,督促企业签约相关专家参与安全生产检查,或由镇(街道、园区)统一聘请专家为企业提供常年服务,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企业安全保障水平。

14.以县或化工园区(集中区、化工企业集中的镇和街道)为单位,推行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月度例会制度,通过开展工作汇报和经验交流、上报隐患排查治理月报,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15.完善《__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记录本》相关内容,进一步帮助企业弄清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促使企业把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等要求融入到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之中,提醒企业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理,推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6.根据《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要求,督促企业按时、按要求将年度安全费用使用计划和上一年度安全费用的提取、使用情况报县(市、区)安监局进行备案;严格按照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危险化学品专业事故统计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危险化学品事故简报表》和上半年、下半年本地区危化品事故统计表。

17.开展对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考核。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危化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考核,进一步推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并对考核结果通报公布。对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落实危化品监管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坚决纠正办事拖拉、工作肤浅、消极怠工的行为。

18.全面开展危化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员工、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以危化品企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用典型引领,促进企业完善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纠正习惯性违章,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五)严格许可,全力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

19.严格危化品建设项目准入门槛。严把危化品建设项目落户准入关,杜绝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化学品、合成氨等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和危险化工工艺的建设项目在非化工规划区(集聚区)建设。加强对涉及国内首次使用化工工艺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无法提供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安全可靠性专家论证书面意见的建设项目不予审批。

20.加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管。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产业布局和选址区域规划符合性、周边环境适应性、工艺技术成熟可靠性等内容;全面落实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使用危险工艺的新建化工装置安装自动化安全控制系统,大型和高度危险的化工生产装置安装紧急停车系统。

21.严格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项目应邀请省级安全专家进行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对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落实整改,整改完成情况要经安全评价服务机构和当地安监部门的确认。

22.严把危化品安全使用、经营许可关。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环节的安全管理,按照经营进市场的要求,严控经营单位数量。严格许可证的注销、吊销和定期公告制度,未按要求办理相关许可证延期的一律予以注销。根据行政许可分工,加强对县级安全监管部门经营许可发证情况的检查和指导。

23.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按照局行政审批管理制度要求,加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工作管理,统一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依据、条件、程序、期限等内容,做到规范行政审批、严格受理条件、提高服务质量。

24.加大行政审批服务 力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思想,主动配合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度的实施;采取重大项目重点办理措施,开展模拟审批与企业按需审批相结合,在承诺时限的基础上再提速20%,不断提高审批效能。

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方面

1.持续深入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工作。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依法加强对涉嫌犯罪的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刑事责任追究的通知》,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完善烟花爆竹“打非”工作体制机制,通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执法行动,加大对非法经营储存烟花爆竹产品的打击力度。切实落实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的“打非”责任,把“打非”工作落到实处。继续深化烟花爆竹企业“治违”工作,强化对烟花爆竹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治理,切实加大处罚力度,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2.进一步推进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促进标准化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落实零售经营规范化建设。

3.深入开展烟花爆竹行业专项治理,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落实安全责任。以专店、专柜、包厢式专间三种经营方式为样式,加强对烟花爆竹经营场所隐患的排查治理,加大对超量存放、超规格经营烟花爆竹产品处置力度,有效降低安全风险。

4.充分利用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在打非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推行烟花爆竹安全协管员制度,在培训、试行、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协助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

5.研究探索烟花爆竹经营(零售)布点规划,按照“保障安全、方便群众、合理布局、诚信设店、总量控制”的原则,科学构建我市烟花爆竹零售经营网络;学习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安全监管计分管理办法,坚决取缔从事非法销售活动的零售经营店,建立安全、规范、有序的烟花爆竹经营秩序,提升烟花爆竹安全经营条件。

三、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方面

1.督促有关企业落实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并落实管理制度。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销售负责人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

2.加强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的条件审查和相关备案等行政许可工作,做好证前审查与证后监管的结合,重点审查企业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的完善性、针对性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易制毒化学品生产、销售、入库(出库)台帐以及原始记录(证明)的完整性、一致性。

3.做好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加强对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数据的审核工作,加大对季报、年报等数据填报的督促力度。

4.配合公安等部门,推进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联合监管工作,积极参与禁毒委及其他部门联合开展的有关活动,认真完成分工任务。

四、应急管理工作要点

1.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要明确履行应急管理的科室、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和分管领导,理顺上下级关系;危化品大中型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确保各项工作落实。

2.加强危化品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按照嘉政办发〔__〕147号文件要求,加强危化品企业市级应急救援基地、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优化人员配置,确保人员实际到位。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技能训练。要以危化品企业员工五项应急技能培训考核为基础,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年度训练、演练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援训练。

3.加强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建设。督促各县(市、区)不断完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手册》,明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处置流程、指挥报告程序、县级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等内容。健全以消防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为主力,危化品企业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骨干,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的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4.深化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的修订、评审、备案工作,重点突出现场处置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所有重大危险源、重点工作岗位、要害部位都要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做到简明扼要、挂牌公示。督促各县(市、区)要在全面落实危化品企业应急救援预案备案的基础上,制作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合订本;有重点、分步骤的推进涉及重点监管危化品使用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

5.不断加强应急救援物资器材的储备。各县(市、区)要定期统计区域内企业应急救援物资器材设备的储备情况,建立应急情况下的调用机制,督促危化品企业配备与其生产相匹配的应急救援物资,加强承担危化品专业应急救援任务的企业或单位应急装备物资的储备。

6.继续开展应急技能比武和应急救援演练。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员工五项应急技能培训考核参考标准》,充分利用第12个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这一平台,督促危化品企业开展技能训练、比武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应急技能训练的积极性。各县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为重点的综合性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建设。

7.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按照《__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落实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分级、安全评估,重大危险源按级申报备案,应急处置预案的演练、评估和完善,完成自动监测监控、自动报警和连续记录等改造工作,确保重大危险源可控、能控、在控。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7篇

2008年,福建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继续呈现出良性发展势头,全省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减少5567起、比上年下降21.9%;死亡减少567人,下降13.5%;受伤减少5062人,下降2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98,下降38.0%。三年来,累计减少事故8127起、死亡人数减少1266人,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安全生产控制目标,并提前达到了福建省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

记者从福建省安监局、福建煤监局等部门了解到,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关键在于政府积极推动监管体制机制的创新。具体做法包括:

一、健全“一岗双责”完善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为了落实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福建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政府及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规定》,依据《安全生产法》和《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及相关法规,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范围、职责内容及相应责任,以及政府、部门主要领导人、分管领导和其他领导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与监管责任,有力推进政府及部门安全监管职责的有效落实。

几年来,福建省还建立了行政“一把手”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度。履职报告包括安全生产组织领导、责任制度、工作部署落实、机构队伍、安全投入、应急管理、事故查处及责任追究等方面情况。各设区市政府和省单列考核单位主要领导每年都必须及时向省政府上报安全生产履职情况报告,由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对履职报告提出点评意见,经省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同意后由省政府安委会进行通报,促进了各级“一把手”履职报告工作的落实。

目前福建全省上下已形成了行政“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首先是省政府每年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九个设区市和相关的省直重点部门、单位,要求行政“一把手”抓好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

其次是定期通报责任控制目标落实情况。由省政府安办将责任控制目标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工作重大问题及时通报各设区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行政“一把手”。

再次是追究“一把手”责任。对发生的各类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都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严肃追究有关当事人、行政和企业“一把手”的责任。

二、全面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

泉州市针对安全生产工作中“政府急、企业不急”的现象,同时根据民营企业多、大部分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等状况,从2008年6月起,开展“三年行动”。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要求,归纳成依法生产经营、组织保障体系、宣传教育培训、维护员工权益、落实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条件、隐患排查治理、安全事故管理等八个方面,并进行细化量化,制定出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级别评定标准。同时采取多方面约束措施,将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被评为C、D级的企事业单位,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予以制约,触动了企业的利益和发展,使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08年7月24日,中国夜行晋江市支行收到了晋江市安监局发出的“企事业单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函告书”。函告书中写到:“在贵行开户的泉州市天益油墨发展有限公司,在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特别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方面不到位,经现场安全评估,企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被评为D级企业。”

晋江农行接到函告书后。表示将对这些问题企业的业务更加慎重,进一步考察他们的贷款还款能力。“这一做法在促进企业整改隐患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资金风险”。

此后天益油墨发展公司立即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公司负责人说,“这对我们真是个沉痛的教训!”

据泉州市安监局长王金荣介绍,截至2008年底,泉州已对50多家C级以下企业开出了函告银行通知书。“此举极大地震慑了那些盲目生产、忽视安全的企业业主,推动企业自觉整改隐患。”借鉴“泉州经验”,福建省政府安委会制定了《福建省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的指导意见》,自08年12月起在全省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设立工作机构,工作分自查自评、初审复核、分类整改、考核验收等步骤,对全省企事业单位进行级别评定。级别评定分为A、B、C、D四级,2011年底前完成第一轮考评验收,2012年起进行新一轮级别评定和考评验收。对确定为C级的,取消其评优评先资格并督促整改;确定为D级的,由所在地县级政府挂牌督办。

福建省决定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燃气、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冶金、建筑施工、电力、交通、水利、渔业等12个高危行业、重点行业(领域),以及近年来发生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先期开展该行动。

三、积极破解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难题

一个村庄有1名交通安全信息员,每个路段安排1名情报员,同时还有宣传员、责任人、责任领导,全都实现责任“捆绑”到人。这是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实施“捆绑式”管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探索出一套镇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新举措。

2008年以来,庄边镇通过这些举措,境内的每一个驾驶员、每一台车、每一段路段都落实了镇村部门的责任捆绑,一切违章行为都有人管理制止,无牌无证及报废车上路、农用车载客营运等严重交通违章现象大幅度减少。

针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的形势,福建省安监局牵头,多次召集各部门,就高速公路、国省道、农村道路、城市道路交通和客运企业监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的十二条意见。省政府办公厅根据省安监局的建议意见,下发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意见的通知》。按照省政府办公厅的《通知》。福建省安监局又提出了《工作分解落实方案》,对《通知》的工作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进行分解,并以省安委会名义下发实施。

2008年初,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迅速扭转“村村通”带来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现状,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福建省运管局驾培处处长郑小强告诉记者,针对机动车驾驶员的培训、考核、使用管理和日常教育中存在不规范,引发驾驶

员队伍整体素质较差,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福建省安监局及时组织协调交通、建设、农业、交警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征求意见活动,提出了福建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我省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育管理工作意见》。

2007年,福建省安监局与省交通厅、福建保监局联合行文。自2008年1月1日起在福建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和强制实施承运人责任险制度。在推进“道路交通承运人责任险”制度上,由于该项制度涉及多方利益关系,协调难度较大。中国保险委员会福建监管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处长黄彦告诉记者,福建省安监局多次召集交通、交警、运管、保监及客运企业等单位,召开座谈会、协调会、联络员联系会,认真研究,反复协调,最后才统一意见。目前,福建省的道路旅客承运人责任险已在福建省推开。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1579辆省际客车、2439辆市际客车、1426辆省市际旅游客车投保了承运人责任险。

破解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监管难题仅仅是福建省这几年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一个方面。

“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特殊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不可能像有些部门那样,利用手中掌握的管人、财、物等手段加以推动,但安全监管部门本身并不是一点手段和职权都没有。关键是要把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把目前拥有的工作手段用好用足。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有效监管,突出综合协调,突出持续运作。”福建省安监局局长陈炎生说。

这几年,福建省安监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安办的综合协调作用,对重大问题及时分析、及时研究,认真协调解决,树立综合监管的权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比较符合该省实际和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200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福建省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现场会,对福建省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四、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

在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同时,福建省安监部门还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原则,根据本省实际适当下放权力,简化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实现既节约行政成本,又节约企业经营成本的目标,推动企业安全工作和生产效率的同步提升。

为了完成国家安监总局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颁证任务。从2005年11月起,福建省安监局针对时间紧、人手少,而工作量又大的情况,及时创新监管手段,将“权力”下放,在各设区市建立了颁证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颁证前的把关、审查等工作。

具体经办该工作的省安监局矿山处黄德学说:“由于创新工作手段,有效发挥了各设区市安监系统的作用,使得我们及时完成了全省4000多本证的颁证工作。原先,办个证企业要往返福州数次,花不少时间和精力、物力。采取该做法后,既方便了基层企业,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福建省安监局在实施行政许可、日常监管中,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整改难度较大的企业,深入现场了解情况,针对性地采取组织专家论证等办法,逐一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企业按专家要求进行整改并经专家认可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及时予以颁证。

“针对福建省27家合成氨、氯碱企业普遍存在电机未防爆、采用木结构和安全距离不足无法取证的问题,我们采取逐家组织专家论证,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和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的办法,其中23家危化品企业经整改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4家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实行了关闭。应该说,执法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方式,使得我们在工作中比较得心应手,也取得了较好成效。”省安监局监管三处处长周惠珍说。

据悉,近几年,福建全省有50多家存在整改难度较大的安全隐患、而对省里或地方经济建设影响较广的危化品企业,经过省安监局牵头,采取组织专家论证,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和强化安全管理措施的办法,取得安全生产、经营许可证,做到了安全生产。

福建省安监局在日常监管监察中,对发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的企业,在责令其停产停业整顿的同时,采取逐一组织专家帮助指导企业制定整改方案的办法,促进企业及时整改隐患,尽快恢复生产。

此外,省安监局对省重点建设项目,主动提前介入,及时跟踪掌握项目进展动态,指导帮助企业做好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前期工作,避免企业在建设中走弯路,促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五、强化监管监察,煤矿安全创历史最好水平

福建省煤矿资源贫乏,矿井规模小,煤田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稳定性很差,煤炭生产与经济关联度又强。2003年全省产煤仅1347万吨。发生事故79起,百万吨死亡率高达8.09,是该省安全监管的重点。福建煤监局立足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强化有效监察监管,促进煤矿健康发展。一方面,坚决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规范煤矿开发和生产秩序,三年累计关闭小煤矿98个,关闭挂靠井口、硐口498个,2008年关闭矿井的任务也已提前完成。另一方面,不断推进煤矿资源整合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落实“科技兴安”,推进煤矿100%安装安全监控系统并联网,实现远程监察。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加强监察执法,有效地减少煤矿事故发生。2008年,福建全省煤矿发生事故18起,死亡21人,同比分别下降25.0%和38.12%,百万吨死亡率0.98,创造历史最好水平。与2003年相比,事故减少79起,下降81.4%;死亡减少74人,下降80.7%;百万吨死亡率下降87.9%。

六、强化基层基础,打牢安全生产基础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基础,重点在基层。只有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打牢基础,把工作落实到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有效落实。几年来,福建省安监局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促进人人想安全、人人管安全:开展“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建设,赋予乡镇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委托乡镇安监机构行使部分安全生产执法权,提供乡镇安全生产监管手段;制定出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省人大通过了《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监管、执法程序、政务公开、隐患举报等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工作不断加强,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8篇

全年制定省本级地方性法规14部,作出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审查批准的决定6个,修改法规42部、废止14部,废止决议、决定20项;检查6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听取和审议18个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决定7项;开展1次专题询问和9项调研视察;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35人次;确定10个设区的市行使立法权;对78件规范性文件全部进行了认真审查……

这一组组的数字,是省人大常委会2016年工作的量化体现。数字的背后,是省人大常委会不忘初心,为推动龙江振兴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是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在建设法治龙江的征途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更是省人大常委会圆满完成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

2016年,在省委正确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准确把握、深入贯彻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人大在法治建设和我省振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把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巨大动力,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务实,依法履职。

围绕服务大局,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为全面振兴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持续深入贯彻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聚焦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更好服务全省经济建设中心任务,依法履职,是省人大常委会去年一年工作的重要遵循。

牵牛要牵牛鼻子。龙江要发展,产业项目是关键。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视察。7个视察组分赴全省十三个市(地)和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进行视察,组成人员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省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就进一步增强项目实效、提高招商引资质量、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工作提出建议,推动我省产业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

铁路建设是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建设“龙江丝路带”的重要支撑。常委会就全省铁路建设情况开展了集中视察,强调要抢抓历史机遇、补上我省短板,争取国家支持、构筑合作平台,对加快释放铁路这一重大基础设施在稳增长、惠民生的综合效应起到了促进作用。

路畅民安。重新制定的《黑龙江省道路交通条例》,明确了以招投标方式确定道路运输经营权、优先发展城乡公共客运、简化国际道路运输出入境手续等规定,让人们看到了我省在推进现代道路运输w系建设、促进基础产业发展方面的决心与信心。

转方式调结构是实现振兴的根本途径。为贯彻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我省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促进冰雪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设立黑龙江省全民冰雪活动日的决定》,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合力支持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带动旅游等各业发展。

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审议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等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成长步伐,充分发挥财政支出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大对“五大规划”、“十大重点产业”和“龙江丝路带”建设的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是龙江全面创新的重要引领。重新制定的《黑龙江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着重于强化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等方面作出更加细化和明晰的规定。常委会还开展了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绩效专项视察,指出通过设立创业投资引导、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营等专项资金(基金),加大地方财政支持科技成果力度,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常委会还审议了《黑龙江省税收保障条例(草案)》。

现代化大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是黑龙江省的“品牌”。常委会制定的《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建立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基本农田、生态高标准农田的规划与建设、保护与管理、整治与利用等方面的职责,对于依法保护利用好耕地,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动物防疫条例》的制定,明确将重大动物疫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和管理纳入了法制范畴,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治理雾霾、洁净空气的期待,将制定《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列为重大立法事项,开展了专项视察,两次审议了《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并将草案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

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15年节能减排工作、2016年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组成人员建议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应用、建立秸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能力。龙江环保世纪行督促解决了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氧化塘私设排污管道、大庆油田热电厂超标排污等问题。制定的《黑龙江省森林防火条例》,妥善处理了国有重点林区、垦区森林防火责任划分,以及与地方政府职责的关系。组织开展的森林法和省森林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检查,提出有效化解林农土地权属纠纷、深入推进林业改革、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业等意见建议。制定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为保护和保存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弘扬和展示我省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脉提供了法制保障。

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上发力,促进全面振兴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民生。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大政治任务。常委会重新制定了《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将农村扶贫开发政策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创新扶贫开发资金“折股量化”新模式,细化了各部门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职责、措施、项目产权归属和受益主体等方面的内容,为推动我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推进全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法制保障。积极推进部级贫困县林甸县对口扶贫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争取“两牛一猪”补贴、农村公路硬化改造、泥草(危)房改造、旅游集散中心、对俄旅游扶持、贫困村屯饮水安全等资金,引进泉林秸杆综合利用项目有了实质进展,为林甸县脱贫“摘帽”创造了基础条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守护好食品安全,常委会重新修订了《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体现构建食品安全防线“四个最严”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经营和食品摊贩以及学校、医院等特殊区域食品安全监管作出了细化规定,增加了支持我省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发展、依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等内容。

常委会还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情况、城市民族工作情况的报告,重新制定了《黑龙江省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修改了《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审议了《黑龙江省禁毒条例(草案)》,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一法一例”实施情况检查。

努力破解制约发展瓶颈,省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在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上聚焦发力

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省人大常委会通过检查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法规、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决定等方式,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发展法治环境。

常委会把深入开展行政许可“一法一例”实施及优化发展环境检查监督,作为贯彻落实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优化发展环境重大部署的重要举措,贯穿全年,持续用力。先后7次召开各专门委员会和市(地)人大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适时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推进落实。常委会各副主任带队组成6个执法检查组,分别到省政府的25个组成部门和13个市(地)进行监督检查,着力破解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环境的深层次问题。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行政许可“一法一例”实施及优化发展环境的报告,视察了省政府企业和创业投诉中心。常委会党组将监督检查情况向省委做了书面汇报,省委书记王宪魁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陆昊主持常务会议专题听取了监督检查情况通报,并将情况通报印发省直部门和市(地)政府,对如何整改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常委会指导带动市县乡人大推动各级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监督力度强不强,满意度上看实效。常委会贯彻中央进一步推进预算公开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公开监督工作的意见》。为解决财政预算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屡审屡犯”问题,省委批转了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有关意见。在深入抓好整改问题调研的基础上,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15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了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组成人员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为91.67%。省政府及各有关单位认真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要求,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整改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挽回损失成果显著,责任追究得到强化,建章立制收效明显。

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让公平正义普惠人民,是普法工作的重要目标。常委会着力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听取审议了省政府关于“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和“七五”普法规划意见的报告,作出了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宪法观念,组织了31名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深入推进法治龙江建设、打造全面振兴发展好环境的必然要求。常委会分别听取和审议了省法院关于行政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省检察院关于全省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关于加强行政审判工作的决定》,积极推进行政案件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跨行政区划管理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切实履行行政应诉法定义务。

为提升代表和工作人员素质,省人大常委会固本强基,以加强自身建设激发内生动力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常委会牢固树立尊重代表、依靠代表、服务代表的工作理念,不断健全履职保障机制,代表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

省人大常委会继续举办全省五级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组织40多名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到井冈山革命圣地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激发了全省各级人大代表在促进龙江振兴发展中履职尽责的热情。密切常委会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组织全国和省人大代表基层行活动,了解基层人大代表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组织代表参加好代表接待日、访民日等活动,建立省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精心组织代表闭会期间活动,列席常委会、专门委员会会议,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视察和立法调研等活动。增强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实效,代表提出建议均已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办理的落实率和代表的满意率明显提升。

2016年是全省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年。为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常委会按照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及时研究提出了换届选举指导意见,作出了相应决定,明确了增加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乡镇人大主席专职配备的意见;深入各地调研指导、举办专题培训班、会同省委组织部召开工作会议,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修改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实施细则,强化了代表资格审查工作程序和责任。重新制定乡镇人大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乡镇人大职能,明确了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的职责。

在不断加强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履职制度建设中,针对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出席率低,发言不积极,议案质量不高的现状,建立了常委会委员、专门委员会委员退出机制,制定了改进和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有关意见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守则,实行常委会委员依法履职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召开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工作会议,并起草审议了《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工作条例(草案)》,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

饱满的政治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强烈的责任担当、扎实的工作作风,是奋力走出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的必然要求。常委会大力推进常委会机关自身建设,党组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对我省两次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常委会营造浓厚理论学习氛围,提高干部职工理论素养,增强创新工作、服务大局、依法履职的能力,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风清气正,履职尽责的工作效能明显提升。

常委会应邀对俄罗斯、乌克兰、捷克等国家有关地方议会进行了友好访问,接待9个国家地方议会考察团组,巩固和建立定期互访机制,促进了我省与外国友好地区的交流合作。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9篇

以党的十八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按照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强化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管为重点,以设计诊断规范企业安全运行,以可视化管理保障作业环节安全,以专家技术介入支撑企业安全,以巩固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化化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持制度化监管,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市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配套规章规定,完成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推进“两重点一重大”自控技术和监控系统的完备与运行;巩固和深化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推动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一体化建设;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管理水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实现无亡人事故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推进危化领域本质安全提升

1、深入推进危化品本质安全提升专项行动。要继续按照专项行动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列出进度计划,推进设计安全诊断和整改验收工作,按照省市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全面完成未经正规设计的在役化工装置设计安全诊断工作,其中,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设计安全诊断工作必须于6月底前完成。要积极指导和协调,细化落实措施,解决重点工作和普遍突出问题,有序推进工作。

2、强化危化品“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要将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大危险源的企业作为监管重点,开展计划查、重点查、回头查等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全面检查执行落实“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重点检查生产装置和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完善与自控改造以及自控系统投运情况。同时,加强检查督促企业做好危化品储罐安全检验检测和安全类计量器具检验检测以及防雷防静电等专项工作。重点监管危险工艺以不定期检查为主。重大危险源以执法检查为主,要以严字当头,全市一、二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列入市安监局危化处执法计划检查,三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列入市安全监察支队执法计划进行检查,四级重大危险源企业列入本市执法计划检查,加大依法查处违法违规力度。

及时发放市安监局组织编印《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重点危险工艺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2014版)》,组织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规规章和文件政策的学习研究,加大宣传贯彻组织力度,指导督促贯彻落实和依法生产经营。

3、注重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源头监管

凡涉及到新、改、扩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要做好安全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住建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4]76号)和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苏安监[2014]369号)文件精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严格执行文件规定,保证建设项目设计符合规范标准要求。新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要在装置设计阶段积极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消除设计缺陷,提高装置的本质安全水平。

(二)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服务工作

1、做好危化品经营许可工作。

依据《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实施意见》,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工作。按照简化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的总体要求,按照权限要求,做好申请受理、材料审核、现场核查、许可决定等环节,组织做好上报、审批、颁证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管理信息和监管档案资料。

2、做好安全生产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申领服务工作。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7号)规定和省安监局《关于认真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14]356号)精神,进一步核定申领企业,并做好相关协调工作。

按照危化行政许可权限分工意见,按照法定程序和规范要求开展许可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好审批事项的跟踪服务工作。

(三)进一步落实过程性安全监管措施

1、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88号)精神,推动化工过程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执行落实到位。一是结合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督促企业加强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持续改进化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二是以安全培训机构组织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培训为平台,全面推进危险化工工艺操作工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工作;结合《省危险化学行业反恐怖防范标准》宣贯,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设施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培训。三是结合拆除施工、检维修作业等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教育,强化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和承包商安全管理以及应急管理,以可视化管理保障作业环节的安全。

2、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运行管理。在全市已全面完成危化安全标准化达标评审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安全标准化管理,巩固和提升安全标准化管理,将行政许可、现状评价与安全标准化相衔接。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效评估活动,督促企业整改问题和消除薄弱环节,巩固和提高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果。

3、依法组织开展安全监督检查。一是按照分类分级和属地监管原则,结合“两重点一重大”安全监管,认真组织制定计划并依法开展检查;二是配合做好剧毒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安全监督检查;配合做好危化领域职业危害监管工作;三是结合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专项督查;四是组织开展法定节假日、特殊气候以及重要活动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在坚持分类分级监管、安全评价报告、化工专家检查、负责人履职报告和约谈等制度的基础上,总结提炼经验和好的做法,细化工作措施,改进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评价报告质量和安全技术服务水平,特别是通过专家技术指导树立安全管理样板,推动化工领域的整体安全生产。

(四)进一步深化危化专项整治

1、继续深入开展危化品领域“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要求,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快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如实填报排查治理相关信息,并通过信息系统跟踪督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继续深入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按照“化治办”统一部署要求,结合区域环境整治和产业提升改造等行动,继续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工艺装备落后的化工和危化品企业,按计划关闭、转产企业,凡因安全距离不足等无法整改消除隐患的企业,将提请政府予以停产、转产或关闭。

危化企业履职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安全生产法;电力勘测设计;安全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74

[中图分类号]TU195;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1

0 引 言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已陆续进入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均依据《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建立了一套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以体系的持续改进作为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通过新安全生产法与企业安全体系的对比,对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1 新安全生产法中保留的内容

新安全生产法共有113个法条,其中共计38个法条未做修改。笔者发现部分文字内容有所调整,如第二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第七十三条和第八十六条将“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修改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三十九条第二款和一百零二条将“封闭、堵塞”修改为“锁闭、封堵”,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一款和第五十三条将“工伤社会保险”修改为“工伤保险”,第八十条第二款、第八十一条和第一百零七条将“拖延不报”修改为“迟报”,第八十七条、第八十八条和第一百零七条将“行政处分”修改为“处分”。

2 新法有修改的条目及管理建议

2.1 关于方针与机制

新法第三条修改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调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监督机制。”笔者建议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和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通过邀请职工代表参加安全生产监督体系,主动接受所在地政府、电力行业监管和社会监督的方式完善管理体系。

2.2 关于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新法第四条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笔者建议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国家、行业、集团安全法律法规的修编,前瞻性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大力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巩固成果,狠抓落实。

2.3 关于工会

新法第七条增加了工会监督的监督职责,明确了工会的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在有关制度中明确工会有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将新法中工会的5个主要职责和4个监督内容写入企业制度。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如安全检查、制度修编、事故调查等应考虑联合工会共同参与。

2.4 关于安全生产责任制

新法第十九条修改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和落实责任制的方式。笔者建议企业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明确所有岗位的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每年通过目标下达或责任书签订的方式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人。企业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中应明确所有岗位的考核办法,对普通员工可采用红线指标,对重点岗位员工可专门制定考核指标,最后统一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挂钩。

2.5 关于安全生产监督体系

新法第二十三条修改规定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要求和权利,明确了保护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职的措施。笔者建议在企业部门和人员岗位要求中明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应恪尽职守,依法履职。”以及“涉及安全生产的经营决策,应当听取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管理人员的意见。”此外,在企业相关规章制度中还应规定“不得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等。

2.6 关于安全检查

新法第四十三条修改明确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经常性检查的依据和处理的要求,明确要求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向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有关负责人不及时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这对于有关负责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笔者建议企业在隐患管理制度中明确安全检查的要求。“及时处理”的时间建议定为1小时之内,为确保如实,检查过程中核实记录时应有其他见证人。建议企业在隐患管理制度中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有越级向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权利。”

2.7 关于工伤保险

新法第四十八条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新法鼓励企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笔者建议企业对所有在岗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在高危行业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安监总政法[2009)137号),建筑施工属于高危行业,建议已取得施工总承包资质的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研究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2.8 关于安全违法的社会性后果

新法第七十五条修改要求各地安监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企业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企业应及时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投资、国土资源、证券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有关金融机构。笔者建议企业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争创安全生产一级诚信企业,选用分包商时应充分考虑其安全生产诚信等级,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一律予以拒绝。

2.9 关于事故抢救

上一篇:职工代表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营业主管履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