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

时间:2023-02-28 01:18:30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1篇

摘要:

通过分析学院数控技术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手段。经过整学年开放式实训教学模式的试运行,证明了开放式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实训教学模式几点思考。

关键词:

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模式

0引言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基础,能方便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同时也是提高制造业中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的重要技术之一。数控技术实训是现代职业技术院校实训教学课程安排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数控技术实训的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确保毕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将数控技术实训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就要努力寻找一条更适合中心当前发展形势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指导实训,手脑并用,科研成果与实训内容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1学院数控技术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普通实训课安排周期短

学生普通金工实训课一般都安排在基础专业课之后,数控实训课一般都要安排在专业课和金工实训课之后进行。这样学生先在基础理论上有所认识,有所掌握,进行金工实训时就有很强的针对性,避免实训过程中的盲目性。目前中心安排的普通实训课周数远不及数控技术实训课程安排的多,没能突显普通实训课锻炼基本功的用途。

1.2数控技术实训课实训内容不丰富

数控技术是工科类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实验、实训的方式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实训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控技术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控制等多学科交叉型科学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控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很快,而数控技术的掌握又需很强的实训性,这就给实训内容带来很大的困难,先进的、前沿的,深入的教学内容没有办法实现,大大制约了数控技术实训课程的发展。

2数控实训采取开放式教学手段

2.1多媒体与网络技术

目前中心也在积极探讨制作重点突出文字精练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制作要小巧、方便、简捷,例如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自动装夹、对刀操作等内容,应用flas代替繁琐的文字叙述,也可以设计制作交互式课件,方便学生在实训中实现人机交互,形象生动模拟机床的加工状态,学生深深体会到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受自主控制的感觉。

2.2软件仿真技术

数控加工的仿真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在学生的实验课中都已多次涉及,在踏入实训中心进行真机床数控技术实训训练之前,还是很有必要进行仿真技术的应用学习。

2.3实际操作训练

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视工科实际操作训练的环节,数控技术实训最终还要靠实际机床操作来完成。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实际的教学计划安排实训,对于跨专业选修和社会化培训学员,我们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采取事先应用我们的网络资源构建实习的虚拟机床做好加工前的所有准备。

3开放式数控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开放式数控技术实训课程的试运行选择了机械工程学院数控专业学生,让学生选择数控实训的内容正好与岗位需要相关,在实训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能力来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很好的结合实际需要,不但能有目的的学习,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训时间安排比较人性化,学生提前来预约好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以及选择实习指导老师等相关事宜,利用校园互联网中心网页上相关内容,学生先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功课,最后按预约时间内在指定数控机床上完成自己的加工任务。

4发展数控技术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

4.1强化管理,统筹学院教务处、各系部和中心各职能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

数控实习实施的具体计划由各系各专业教研室负责,这样可能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协调的过程,必须梳理好各院系各专业教研室与中心的关系,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把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建设作用,让数控专业理论更扎实,促使实训质量不断提高。

4.2“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实训中心的力度

学院引进技术服务型企业进驻,共建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资质、技术指导力量以及相对稳定的产品,利用真实的零件加工和加工环境来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崇尚技术的理念。

4.3大力推行产品式数控实习教学新举措

实训中心就是以提高技能,提高工程实训能力为宗旨的教学单位,所属教学设备都是实际生产型。提高这些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设备的价值,就是要做到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创造出最多的劳动产品。让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让消耗型的数控实习变成生产型的产品加工,这样能解决数控实习成本高纯消耗的问题,又从一线零件加工中学到很多工程实训方面的知识,可能还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4.4投身科研,在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

现在工程中心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提高科研能力,推行科研强化师资战略。让学生参与进各个科研课题中,从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专业知识的融合,也可以动手参与加工,理解专业知识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从实训出发检验了老师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交流互补,相互学习,这就是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实训能力最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京秋.金工实习的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教育,2008,14(6):1-3.

[2]方喜峰,张胜文.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方案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2005,24(6).

[3]魏保立.数控技术课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训[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

[4]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耿习琴,郝小忠,高珏.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其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37(5):77-80.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 程序编制 实践性教学模式

1引言

数控技术是 现代 机械加工制造中的关键和基础技术,是装备国民 经济 的重要手段。随着 计算 机技术的飞速 发展 和 工业 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培养和充实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技能型数控人员,已经成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首要任务。为此,《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和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2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十余年的数控技术教学实践中,作者以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为契机,在传授数控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数控技术实践性教学模式。

2.1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提出

《数控技术》是比较偏重实践性的课程,特别是一些相关的程序、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听起来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是很高。在教学中加强课程与专业的联系、课程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笔者认为,运用现代教学理论,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应用性学科教学质量,是《数控技术》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2.2实践性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这是开展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

2.3实践性教学三法

授课过程中,除了讲解、提问和答疑等常用的方法外,笔者结合《数控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探索并完善了以案例式教学法、探讨式教学法和现场式教学法为代表的实践性教学三法。

2.3.1案例式教学法

案例式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列举实例,提高学生临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情境进行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像一个真正的老师那样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综合的观点来审视 教育 现象,案例答案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学生面对教学实践中的不可预期性问题的应对策略和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例演示,学生不仅接触到各种社会现象,而且这些针对性的演练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在经济的大舞台上施展才华无疑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本文介绍在《数控技术》授课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如图1所示的切削零件,通过示例,介绍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用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指令编程,加工螺纹为m60×2,工件尺寸见图,其中括弧内尺寸根据标准得到。

%2451

n1 t0101(换一号刀,确定其坐标系)

n2 g00 x100 z100(到程序起点或换刀点位置)

n3 m03 s400(主轴以400r/min正转)

n4 g00 x90 z4(到简单循环起点位置)

n5 g80 x61.125 z-30 i-0.94 f80(加工锥螺纹外表面)

n6 g00 x100 z100 m05(到程序起点或换刀点位置)

n7 t0202(换二号刀,确定其坐标系)

n8 m03 s300(主轴以300r/min正转)

n9 g00 x90 z4(到螺纹循环起点位置)

n10 g76c2r-3e2a60x58.15z-24i-0.94k1.299u0.1v0.1q0.4f2

n11 g00 x100 z100(返回程序起点位置或换刀点位置)

n12 m05(主轴停)

n13 m30(主程序结束并复位)

2.3.2探讨式教学法

探讨式教学法的实质,首先就在于它不仅是“教”或“学”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全体参与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参与到你的整个教学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师生交往、交流、互动、对话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出现在学生面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所以教师应该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设计适当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

《数控技术》这门课知识点多,相辅相成,完成一个项目需要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编程学习阶段,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实践的结果表明,在互相讨论又各有其责的学习氛围中,对知识的提高与巩固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如,在讲授绝对坐标编程和增量坐标编程两种编程方法之前,通过学生讨论,预测出其不同的用法,在这个预测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对两种编程方法的不同有了初步认识。此时讲授起来,学生易于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也高。

方法一:用绝对坐标编程

n001 g92 x0 y18 lf

n002 g90 g02 x18 y0 r18

f100 s300 m03 lf

n003 g03 x68 y0 r25 lf

n004 g02 x88 y20 r-20 m02 lf

方法二:用增量坐标编程

n001g91 g02 x18 y-18 r18

f100 s300 m03 lf

n002 g03 x50 y0 r25 lf

n003 g02 x20 y20 r-20 m02 lf

2.3.3现场式教学法

因数控技术本身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现场式教学力度,突出技术的应用性,并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

对于机床操作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摸、多动机床,尤其是手动(jog、ing)工作方式,对于缺乏实际经验的学生来说,其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便于控制手动的安全性。

数控编程是数控机床学习的重点,在了解数控手工编程指令的基础上,可由教师指导学生装夹工作,指明欲加工的内容和将要使用的刀具,用单步运行的方式逐段运行程序,边运靠边讲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3.1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首先,学生应转变被动的学习观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增强主体意识和自我建构意识,主动参与教学、积极思考、大胆探究。其次,要加强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学习合作关系,沟通交流,共同探究。

3.2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本人要具备 科学 研究和创新的基本能力,而且教师必须站在知识的前沿,用自身的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教师还应提高教学的专业化程度,组织好研究性课程。

3.3 网络 教学资源的建设

实践性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是开放的,因此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重要保障。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应保证内容丰富、开放和动态,以提供研究性教学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教学网站中应当构建一个开放、互动的教学平台,并创建各种虚拟的研究环境,为学生参与和自主开展课题研究创造条件。

3.4数控仿真实践教学

由于数控设备投资较大,并且操作过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通过引入数控仿真教学,使学生在机房能够模拟数控机床加工工件,并且基本上与实践加工现场相似,这既能节约数控实践教学的成本,又满足了大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具体教学过程:运用caxa、solid edge、mastercam等三维软件进行零件建模,并自动生成刀具轨迹和nc代码(或者根据图纸手工编程)后在南京宇航、vnuc仿真软件上进行仿真加工,以验证程序是否正确,同时又能熟悉机床操作面板各个按键的作用;此仿真实践教学过程既体现先进制造技术内涵,又充分培养学生设计、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结束语

作者主要从事数控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并主持相关科研活动。多年来,通过实践 总结 ,摸索出实践性教学模式在数控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让课堂充满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享受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的体验感受和乐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大胆创新等综合能力。2004年,作者获新疆大学《数控技术》讲课比赛一等奖,《数控技术》课被评为新疆大学精品课程,并于2006年申报自治区精品课程,这是实践性教学模式在数控教学领域成功的一个例子。

参考 文献 :

[1]赵庆聪,张键,陈元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践性教学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07,(35):224.

[2]秦曼华.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训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13,(4):22.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3篇

《数控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编程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以后从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工作及开拓新的技术领域打下必要的基础。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信息量大,且实践性强。同时由于该课程在整个机械类课程体系中一般在最后一学期讲解,相应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致使学生毕业后接触到数控加工时感觉很吃力。我校《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先纯理论教学,后实训教学的方法。讲解理论时基本上使用静止的图片解释复杂的电气组成和机械组成的时空关系,而学生对机床的电气元件和机械零件理解不深,没有感性认识,所以理解就很困难。例如在讲述机床的电气控制工作原理时,其复杂内部控制以及在工作状态下的控制关系是非常抽象的,单凭教师的口述,根本无法连贯地将元件及系统运动情况展现,而现有的数控电气实训设备也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对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想象能力较差的学生根本无法提高其学习的兴趣,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所以,如何提高《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我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重点。

2《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几项措施

2.1合企业需求和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校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广泛,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差距,这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数控技术》课程目前采用的教材一般先对电气和机械部分讲解,理论知识强调过多,到后面的电器控制回路和机械系统控制分析时,感觉联系不大;同时学生基础较差,对高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我校数控专业学生大多数毕业后进入一些从事机械加工和电子产品生产的公司,而目前的《数控技术》教学数控技术理论部分的知识内容和实践知识部分分开在不同的学期进行教学,学生学完理论知识不能及时的付诸实践,等到另外一学期上实训时,理论的内容基本上都遗忘了,两者严重脱节。因此,结合生产实际,应将理论和实训操作部分放在同一学期内建议分前十周后十周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连贯性。

2.2过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以其全面生动的声、像、图、文等综合课程信息颠覆传统的干巴巴的文字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学中应制作大量易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的电器和机械控制系统课程动画素材,运用多样的教学载体,从挂图、教具到实物、动画;从板书到多媒体课件;努力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以追求最好的教学效果。

2.3强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程实训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加强实训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训方法和实训技能,能熟练地运用电器基本回路和机械系统组合满足实际需要的数控加工系统以及编制数控程序和进行加工操作。同时加强实训教学,能加深学生对一些基本理论的理解。在理论讲解过程中穿插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地理解复杂、难懂的结构和原理,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引导进行改进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校现有的机械加工设备和电气实训设备为我们的实训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比如介绍机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时,由于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学生仅仅通过看图和教师的讲授往往不易看懂、弄明白,可以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穿行机床结构拆装实训,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形象的了解各类零件工作的实质。同时数控技术应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及软件进行仿真加工,对复杂零件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自动编程,通过相应的数据传送通道将其输入到数控机床内,进行自动加工。

2.4建立试题库,学习评价,考核标准多样化

通常在机械类专业及其它相关学科专业的班级开设《数控技术》课程,工作量由几位老师承担,考试一般是各任课教师各自出题,难免具有片面性,且题目保密性差,因此各班成绩也无可比性,教学效果不明显。考试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通过考试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育质量。通常实行教考分离是比较有效的措施。因此建立试题库并使用试题库进行考试是非常必要的。建立试题库既能为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使的考试科学化、规范化,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又有利于监控教学质量,是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考教分离同时还必须注重平时学习成绩考核,利用理论成绩、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训并重的学习评价考核方式。例如对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的能力表现等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记入成绩。

3总结

本文针对数控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模式和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通过对《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可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MOOC;教学改革;机床数控技术

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功能的不断提升,基于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功能的“互联网+”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变革和发展,有效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2011-2020年)规划》和《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对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发展提出了整体的部署和明确的要求,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技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广度与深度,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改革要求。[1]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教育模式,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又称为“慕课”,是基于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在线课程模式,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实现方式多样化、学习主动性强等特点,学习者可以基于自身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能够有效提升教与学的互动性和开放性。本文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教学为例,对MOOC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2]

一、“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特征

“互联网+”就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其并非简单的叠加。《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通过将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入融合和演变,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成,促进了社会生产能力水平和创造力水平的发展,是在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和社会发展形态。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可以面向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群提供开放式的优质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行为和学习效率,并有效推动了传统“课堂教育”方式向现代“智慧教育”的转变。“互联网+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电子计算机与网络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它以受教育者为主体,通过多种网络交互方式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通信。[3]“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并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简单应用,而是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与变革,其主要的特征如下:第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育领域中存在着诸多不同教育层面的跨界交互,并在跨界交互过程中得到了新的教育形态。该模式将教学、课程、考试、管理、考核、就业等教育元素通过互联网有效整合连接为一体,实现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升级。例如微课、MOOC、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4]、云端大学、翻转课堂等线上课程教学方式就是“互联网+课程”的典型代表。[5]第二,“互联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创新性和开放性,并使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变革和进步。互联网可以将网络视频、虚拟现实、智能移动通讯、在线语音、云搜索、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创新教育新模式,通过集成丰富的网络资源,构建不同类型的创新性教育众创空间和学习平台。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决定了“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解决传统课堂教育的局限性问题,使教育资源可以走出学校,实现共享。第三,“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不同教育主体间的关系优化和结构重组,使学习者在充分掌握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条件下,具有独立的受教育选择权和教学质量监督权,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机构三者之间的作用和角色发生了改变,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能够得到更充分的体现。“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共享平台,可以摆脱课堂教学的位置和时间局限性,为实现随时随地与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

二、MOOC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意义

基于MOOC的开放式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是“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教育共享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途径。MOOC的概念是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和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于2008年提出的。[6]斯坦福大学于2011年将《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免费共享于网络,多达16万名学习者对此课程进行了网络学习,这标志着MOOC取得了重大突破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7]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于2013年5月加入了在线教育平台edX,这标志着MOOC教学模式正式被引进中国。2013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宣布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诸多国内高校共同建立中国的MOOC在线教育平台。[8]2014年5月,由教育部创建的中国大学MOOC在线教育平台正式投入使用,为学习者提供了免费优质的知名高校MOOC教育资源。教育部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推动了开放在线课程的进一步认定和推广。随着MOOC发展浪潮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推进,中国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机遇。MOOC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大规模性、微课程性以及分层教学,学习者可以基于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学习任务,不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但是,MOOC是无法取代正常教学环节的,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并非相互矛盾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以传统教学环节为主,MOOC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具有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MOOC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MOOC教学质量高,教学资源多样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通过MOOC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课程的讲授者往往是学校的教学名师,课程制作精良,教学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并有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接受跨文化、跨国界的课程教学,有效减少了外界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习视野。2.MOOC学习成本低,无须缴纳教学费用MOOC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在线教学,其注重的是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受教育者的学习过程,课程结束后并不提供任何学分和学位,也不需要交纳任何的学习费用,因此极大降低了学习者的受教育成本,有利于推进全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真正实现“有教无类”。3.MOOC促进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水平素养由于MOOC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在线课程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影响力得到了充分扩大,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和班级。因此,要求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能力,并掌握新的在线课程教学技巧。4.MOOC推动和深化了在线教育创新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在线教育而言,MOOC强化了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与师生之间的互动模式,有利于创造性地开展更深入高效的在线教育策略,克服传统在线教育存在单向传输性和课程多线性,缺乏教学交互性等缺点,对推进教学改革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MOOC环境下《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建设

随着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的普及应用,数控技术越来越突显出其重要性。《机床数控技术》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必修课,教材选用陈蔚芳教授与王宏涛教授主编的《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第三版)》,具有课程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9]该课程主要包括数控技术概论、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计算机数控装置、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检测装置、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系统、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与装置、分布式数控技术(DNC)、柔性制造系统(FMS)等几个模块,如图1所示。其中,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数控程序编程方法、数控插补原理以及数控机床伺服驱动系统。如图2所示为《机床数控技术》的MOOC课程建设思路,具体描述如下:制作、搜集并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包括课件、视频、音频、图片、动画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网站链接等,以不同章节的知识单元为主体,进行知识点的碎片化处理,并根据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地整合化处理,然后将课程资源于MOOC在线平台中,使学生能通过网络移动终端进行自主选择和学习课程资料。以“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原理”章节的难点“数字积分法(DDA法)圆弧插补”为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插补的原理以及课本插补例题的讲解往往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独立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被压缩,无法深入了解数字插补本质原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MOOC在线平台,共享相关课程资料。对于难点部分,学生可以结合课件、视频、动画进行反复的学习,并结合MOOC在线插补仿真软件,进行任意圆弧的插补过程的推导和验算,真正了解DDA插补运算的本质。学生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以后,可以通过MOOC在线考核模块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的独立测试,及时发现自己学习的不足和问题。试题由题库自动随机生成(包括数控概念选择填空题、主观数控编程、插补过程分析、数控机床核心部件设计等),并设有考试时间限制,保证考试内容与结果的合理性与代表性。考试结束后,MOOC在线评估模块会根据考试的结果输出学习效果报告,教师根据效果报告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线课程的优缺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充。MOOC在线教学平台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模块,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与非实时互动交流。教师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群体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解决自己在学习和测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更全面、准确地掌握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总结推送到交流讨论模块中,提供给教师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参考。MOOC在线教学平台的顺利推广需要政府、学校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有力支持,推出合理的MOOC建设激励机制,并配备制作课程资源与维护平台运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专业软件。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实践),应建立实训中心基地和实践平台,保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论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讨论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MOOC教学模式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意义,并以《机床数控技术》课程为例,讨论了MOOC开放在线课程的建设思路和基本方法。MOOC适应了当代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促进传统教育的创造性变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郑勤华,林世员.“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究,2017(23):15-20.

[2]马红亮,袁莉,白雪梅,等.基于MOOC的中外合作混合教学实践创新[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68-75.

[3]赵君,秦懿玟.浅谈“互联网+教育”下的成人自主学习模式———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18-20.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33-35.

[5]郝建新,郭晓静.互联网+背景下SPOC模式电类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09-213.

[6]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5.

[7]蒋汶蓓,李尉宁,黄景文.慕课对高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5-10.

[8]黄健.MOOC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8):3-5.

[9]陈蔚芳,王宏涛.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1-12.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实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938(2016)03-0061-02

引言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生产的基础,能方便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同时也是提高制造业中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的重要技术之一。数控技术实训是现代职业技术院校实训教学课程安排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数控技术实训的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确保毕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学院现代制造业实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将数控技术实训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就要努力寻找一条更适合中心当前发展形势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深化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遵循理论指导实训,手脑并用,科研成果与实训内容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

1学院数控技术实训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普通实训课安排周期短

学生普通金工实训课一般都安排在基础专业课之后,数控实训课一般都要安排在专业课和金工实训课之后进行。这样学生先在基础理论上有所认识,有所掌握,进行金工实训时就有很强的针对性,避免实训过程中的盲目性。目前中心安排的普通实训课周数远不及数控技术实训课程安排的多,没能突显普通实训课锻炼基本功的用途。

1.2数控技术实训课实训内容不丰富

数控技术是工科类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训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实验、实训的方式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实训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控技术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控制等多学科交叉型科学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控技术的更新速度也很快,而数控技术的掌握又需很强的实训性,这就给实训内容带来很大的困难,先进的、前沿的,深入的教学内容没有办法实现,大大制约了数控技术实训课程的发展。

2数控实训采取开放式教学手段

2.1多媒体与网络技术

目前中心也在积极探讨制作重点突出文字精练的多媒体课件,课件的制作要小巧、方便、简捷,例如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自动装夹、对刀操作等内容,应用flas代替繁琐的文字叙述,也可以设计制作交互式课件,方便学生在实训中实现人机交互,形象生动模拟机床的加工状态,学生深深体会到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受自主控制的感觉。

2.2软件仿真技术

数控加工的仿真技术现在已经很成熟,在学生的实验课中都已多次涉及,在踏入实训中心进行真机床数控技术实训训练之前,还是很有必要进行仿真技术的应用学习。

2.3实际操作训练

学院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视工科实际操作训练的环节,数控技术实训最终还要靠实际机床操作来完成。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我们有实际的教学计划安排实训,对于跨专业选修和社会化培训学员,我们在实际操作训练中采取事先应用我们的网络资源构建实习的虚拟机床做好加工前的所有准备。

3开放式数控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结果

开放式数控技术实训课程的试运行选择了机械工程学院数控专业学生,让学生选择数控实训的内容正好与岗位需要相关,在实训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能力来满足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很好的结合实际需要,不但能有目的的学习,而且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训时间安排比较人性化,学生提前来预约好实训时间,实训内容以及选择实习指导老师等相关事宜,利用校园互联网中心网页上相关内容,学生先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功课,最后按预约时间内在指定数控机床上完成自己的加工任务。

4发展数控技术实训教学的几点思考

4.1强化管理,统筹学院教务处、各系部和中心各职能部门发挥各自的作用

数控实习实施的具体计划由各系各专业教研室负责,这样可能就需要一个有效的沟通协调的过程,必须梳理好各院系各专业教研室与中心的关系,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把教学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建设作用,让数控专业理论更扎实,促使实训质量不断提高。

4.2“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实训中心的力度

学院引进技术服务型企业进驻,共建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设备、资质、技术指导力量以及相对稳定的产品,利用真实的零件加工和加工环境来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崇尚技术的理念。

4.3大力推行产品式数控实习教学新举措

实训中心就是以提高技能,提高工程实训能力为宗旨的教学单位,所属教学设备都是实际生产型。提高这些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这些设备的价值,就是要做到培养出更多高技能人才,创造出最多的劳动产品。让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让消耗型的数控实习变成生产型的产品加工,这样能解决数控实习成本高纯消耗的问题,又从一线零件加工中学到很多工程实训方面的知识,可能还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4.4投身科研,在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

现在工程中心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提高科研能力,推行科研强化师资战略。让学生参与进各个科研课题中,从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进行专业知识的融合,也可以动手参与加工,理解专业知识在科研中的重要性,从实训出发检验了老师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交流互补,相互学习,这就是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实训能力最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刘京秋.金工实习的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教育,2008,14(6):1-3.

[2]方喜峰,张胜文.数控技术应用实训方案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2005,24(6).

[3]魏保立.数控技术课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训[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4).

[4]刘春生.职教课程改革目标取向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耿习琴,郝小忠,高珏.数控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其在工程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8,37(5):77-80.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6篇

1.1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

数控技术是一门集机械制造、电工电子、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等技术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技术,涉及的基础理论知识范围广,且难以理解.因此,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容易枯燥乏味,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体验,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高等院校相当课程的教学学时一再压缩、严重不足是造成一些专业课程“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压缩实践教学课时,学生缺少应有的动手实践,无法理解消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从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1.2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实用性

传统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数控机床的机械本体、数控加工编程基础、数控装置及其轨迹插补原理、伺服系统和检测装置等功能模块展开,主要介绍各功能模块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但课程突出理论知识的介绍,缺少相应的实验验证,学生只了解表层基础知识,对专业深层次的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甚至无法理解,理论教学枯燥乏味,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1.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甚至缺失

数控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其中很多内容的教学,如果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比如,在进行机床机械结构的教学,若辅以现场教学,则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效果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进行数控装置轨迹插补原理和机床伺服系统与检测装置等理论教学时,若增加相应的实验教学,则可以及时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枯燥的理论知识,激起学习的兴趣;而在进行数控加工编程教学时,若辅以数控加工仿真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控代码的理解并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但是众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存在学生多设备少、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等现象,所开设的实验主要是基础性和简单验证性实验,无法开展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

2数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1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随着我国逐步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为了满足智能制造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工科类高等院校应及时调整制造类专业培养工程型人才的目标,重新确定数控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2],着力培养基于技术员级别和工程师级别的两类数控人才.其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课程最终考核要求所有学生必须达到技术员级别应有的能力,而对于既有较强动手能力又有一定工程创新意识的学生则以工程师级别的标准来培养。

2.2构建课程知识体系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目标,并结合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我们对数控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组合,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现场实践教学和任务式网络自学三种形式,其教学内容均包括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加工程序编制基础知识、数控装置、轨迹控制原理和伺服系统等教学模块,但侧重点不同。

3数控技术教学模式探索

3.1理论实践并重,建设网络课程

在数控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我们应坚持理论实践并重的原则[3],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及时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针对数控技术课程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特点,本课题组承担了该课程的网络精品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使有兴趣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网络自学内容,为工程师级别的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3.2实施因人施教,培养各类人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按学生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教学,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企合作资源,实施因材施教的模式,培养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工程师级别的数控技术人才.比如,对熟悉三维数字软件的学生,按数控机床产品结构设计工程师要求进行培养;对数控加工编程感兴趣且熟悉编程软件的学生,按数控加工编程工程师要求进行培养;而对机床结构和电子电路感兴趣的学生则按机床电气工程师要求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适应现代智能制造所需要的各类具有工程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3.3转变考核方式,合理评价教学效果

由于对教学模式作了较大调整,数控技术课程不能再以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80%和平时成绩占20%的方式来评价教学效果.因此,在强调实践能力训练的同时,应及时对实践教学效果作出评价,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课程考核方式调整为期末考试成绩占50%和平时成绩占50%两大部分,其中平时成绩由基础性实验15%、创新性综合实验5%、课外读书笔记10%、作业5%和考勤5%五部分组成.这种考核方式加大了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不仅反映了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反映了学生的课外自我学习的能力,既体现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又突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结束语

通过笔者所在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两个专业教学实践,上述教学模式非常成功,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程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与完善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我国智能制造业培养出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控技术 立体化教学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165-02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国家理工类重点领域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在理工类专业中排名第一,而该课题组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的市场需求也是排名第一,国务院最近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数控设备,限制传统制造设备如普通金属切削机床、普通电火花加工机床和线切割加工机床制造,将淘汰诸如C620、CA630等普通机床。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的使用将会越来越普及,因此机械类专业人才的素质应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科学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因此数控技术课程是在机械专业课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也日趋明显[1~3]。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空间不断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从书本和课堂获取信息外,更多的是从计算机、Internet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和教学组织者不仅要抓好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科学整合,系统开发,努力建设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立体化教学资源是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适合远程传输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软件为教材,以Internet/Intranet为学习和管理环境,以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以媒体素材为基础,适用于多层次教学对象,覆盖教学的全过程各个环节而构建的教学资源体系。立体化教学资源从纸质教材到数字教材,从传统教室到现代化网络,从简单媒体到高技术多媒体;按预定目标设计,对相关的教学资源信息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整合,构建了立体化、数字化、实时性的教学空间。

1 数控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数控教学应由理论教学、作业、实验教学、考试组成。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伴随着大量的实践教学,如:数控编程及加工、插补原理、伺服系统、检测系统、机床本体等。其实践部分通常要求在具有相应功能的实际系统(数控机床)上完成,但由于数控机床价格昂贵,大部分高校都不具备拥有大量数控硬件的条件,再考虑到学生的误操作还可能会危及机床设备甚至于操作者自身的人身安全,所以完全有必要引入高技术的媒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控机床切削仿真。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讲理论部分,再讲实践部分,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理论与实践不同步的问题,主要是教师讲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结合不够紧密。

2 数控技术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

在数控技术的教学中,以“数控技术”为基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软件(仿真)实验平台与硬件(传统)实验平台相结合,建立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

2.1 立体化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构建以“数控技术”为依托的“课程群”式教学体系。该课程群为“数控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前期基础。课程群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由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机械CAD

/CAM等课程组成,为数控技术课程的学习提供机械制造类的知识.I选用部级规划教材,自制多媒体课件和数控加工的音像作品与数控仿真软件一起进行整合后,组成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保留传统的手工编程部分,适当地增加PRO/E、UG的CAM部分。

2.2 立体化的理论教学模式

(1)选用部级规划教材,自制多媒体课件和数控加工的音像作品与数控仿真软件一起进行整合后,组成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入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保留传统的手工编程部分,适当地增加PRO/E、UG的CAM部分。

(2)以网络为平台组建第二课堂,有效的将课堂从课内延伸至课外,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将上述立体化理论教学资源包在网上,扩展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扩展教学时空,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并利用微博及E-mail、QQ等形式及时与学生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

(3)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在教学方法上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优势,以一个个生产实际中的产品实例来讲解数控编程与加工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3 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及模式

(1)改革了原有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单一实践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采用的理论课+实验的模式,由于数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采用传统的分散实验的模式不利于知识的连贯,因此我们采用理论课+2周数控实践+4周专业课课程设计的模式。在内容上变以往的由教师拟题为学生自主选题,即从选题―设计―制造的过程均有学生完成,教师只是起真正意义上的指导作用。

(2)建立虚拟数控实验系统,改变传统的依赖硬件实验系统的做法。由于数控机床价格昂贵,精度高,各高校普遍存在着台套数少的问题(我校就一台数控加工中心),不可能同时满足30~40人(一个自然班)的实验要求,因此必须采用虚拟数控仿真实验与数控机床相结合的方法。

3 结语

立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各种媒体,将许多抽象的知识编的生动、形象,学生在课堂上没搞太清楚地地方,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课堂再学习,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资源与学生互动。虚拟数控实验系统的建立有效的弥补了数控机床不足的缺点。实践环节的增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数控加工的理解,也增强了动手能力。该方案在我校10级试点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许晓东.国家理工类重点领域专业目录与人才培养政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27-30.

[2] 李培根.关于中国机械与制造工程本科教育的思考[EB/OL].中国高校机械课程网http:/.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管理

由于受经济发达程度的限制和教育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相对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英国发展的较缓慢。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数控专业是我校刚刚起步的专业,也是要重点发展的专业,为了更好的把数控专业办好,更多的培养出实用型数控专业技术人才,校领导积极地去寻找企业联合办学,在实力比较强的铭山工厂建立了分校,开始推行数控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经过几年的摸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这里,针对数控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一下探讨。

一、数控专业工学结合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机械行业发展的很快,尤其是数控专业,企业大量需要能上岗操作的技术型人才。可是传统的教学不能培养出毕业后就能上岗操作的技术型人才,应届毕业生进入工厂大都需要半年乃至一年的实际工作适应期;另外,应届毕业生缺乏企业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很多工厂拒绝接受这种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毕业生的分配情况看,在数控专业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的毕业生人才,近几届的毕业生多数均被企业认可,有些毕业生刚到企业上岗就被送出去继续深造其他的相关专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企业不仅相中了学生的技术水平,更相中了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及他们所具有的潜力和积极向上的品质。

1.工学结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

工学结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机会进行生产一线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实际操练,把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实践,又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再学习寻找解答,得以提高,即“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种学习模式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学习和就业的自信心,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提升。

2.工学结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多数学生不仅学习态度不端正,惰性思维比较强。但在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以上情况大大改观。学生的主动学习代替了被动学习,具有了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的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做事情能力。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学生协作能力。另外,工厂的安全教育和工人师傅热情虚心的指导,更能让学生们踏踏实实的去学去做,培养了学生生存和发展能力。总之,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精神、专业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为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技能型人才。

二、数控专业工学结合教学的课程实施

为了更好地完成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任务,在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时应系统地制定好比较完善的教学计划。以保证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能顺利地进行。

1.模块化教学管理

学生来到工厂即学习又生产劳动。根据数控专业的特点,我校采用了模块化教学管理。每一个学期都有四个教师进行模块教学。学生共分四个大组,每个老师带一组学生,进行四周的教学,四周一轮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工厂的第一学期时,一组同学在教室里进行四周的数控车仿真软件模拟,一组同学在车间进行普车实训操作。另两组分别在教室进行零件测绘,和在车间进行数控车操作。每一模块都集中的全天进行教学,这种集中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更系统更充分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思维引导方式进行教学管理

在制定整个教学计划的同时由任课教师集中系统地制定教学内容。由整体引领局部,制定的教学内容是环环相扣的,而且也是彼此相关的。例如在车间里普车加工的零件,也可以在教室数控车模拟软件下模拟加工,也可在车间数控车床上进行加工。加工出的工件再拿到教室里,由同学亲自进行测绘、绘制图形、标注尺寸,真正地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学好每一个模块,完全达到知识的贯通。

3.团结协作教学管理

在进行每一个组的数控仿真实训教学时,由于同学人数较多,四周的教学任务量也很多。教师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亲自对每位同学做出指导。为了让每个同学都能充分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大组又细化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选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当组长带几个同学,共同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竞争机制,这就必然使每个组都能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互相辅导,把教师安排的任务圆满完成。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不让一个人掉队。这种细化分组的教学措施,收到了特别好的效果。每个同学都能积极热情地去学习。而且在学习中学生受到这种团结协作精神的影响,每个学生都在快乐的学习,促进了他们的友谊,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做人。

4.加强技能考核,实施科学的教学管理

全面考核每位学生,对学生的考核既要重视过程的考核,又要重视结果的考核。过程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劳动纪律和态度,结果考核主要考察学生的技能水平,包括操作能力、工效及加工质量等。教师可根据评分标准评出成绩。学生总成绩中,平时表现和实训成绩可合理设定比率,如20%-30%和70%-80%。这样考核,可培养和提高每位学生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具有多面效果。

5.奖惩分明教学管理

建立并实施奖惩机制,对参加产品生产实习的学生,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贴,表现优异者给予适度奖励。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又能带动学生的好学上进,体现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在工学结合时,应设置一定的淘汰率。这不但能使学生学有动力,练有目标,增强竞争意识,而且还能确保给企业提供合格人才和校内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等等。

三、数控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数控技术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就必须按照一定的培养原则和培养方案去进行。

1.培养原则

提倡个性化原则培养,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应该使每个受训教师的专业技能都得到发展。因教师本人知识经验、实际专业技能和智力水平及个性品质等自身素质的差异,应采取个性化灵活的培养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比如,有的教师对数控装置比较了解,那么可在培训内容设计上倾向于PLC、单片机等方面专业技能培养;有的教师有一定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知识,那么其培养方案重点可放在对编程能力培养上,有的教师对车工技能比较熟练,可重点的培养其在数控车床上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方案

在自我培养的基础上,我校采取的方法有:第一,“结对子”,就是给每一个青年教师选派一个实践能力突出,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作为其导师指导其各项实践工作,使青年教师能迅速提高自我实践能力。第二,让教师全面参与实验室建设和到学校工程训练中心参加工程实践训练。通过这样的方法,使教师对本专业的各项实践工作都有所了解,使他们具备相关的动手操作能力,尤其是对数控机床的动手操作。第三,全员参与专业实习,改变了过去单纯由实习教师指导学生专业实习的方法,变成由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共同指导实习。理论教师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提前进行实践技能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与实习教师共同指导实习,在实习教学第一线边学边教,强化了实习指导能力。

四、结束语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部分学生能够提前走向岗位,半工半读,顶岗实习。这不但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促进。另外,也减少了企业用人的支出,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毕业去向都很乐观,这也给学校的招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并且教师从中也学到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总之,工学结合教学使学校、教师、企业、学生都受益。这种教学模式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张忠华.论教师的职业技能分类及培训原则[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9篇

Abstract: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co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higher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work, to develop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to promote students' occupation ability of action is very necessary. Based on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alty core curriculum as the carrier, on how to develop the employment-oriented,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l of course as the core were studied.

关键词: 数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就业为导向;任务驱动

Key words: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alty;core curriculum;Take the employment as the guidance;Task driv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8-0275-02

1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数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又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学生的职业特点;现在所学知识绝大部分主要为学校学科教学所需,而非为社会职业所需。这样的教育现状最终结果就是或者毕业生能力达不到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或者企业对我们学生的实操水平不很满意。要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现状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出适应企业的要求、适应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差;实行新的教学模式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了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作用不再是普通的讲,而是转变为提出主体任务、进行适当引导、讲授课程原理、提供实物示范、评估教学结果,学生的学习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的进行任务相关信息查询、制定任务计划、完成任务。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教学阶段的主体地位,整个学习阶段以实际的工作过程为基础,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高,学习效果好。

数控技术专业是我院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之一。《工程图识读与绘制》、《机械零件与测绘》、《AUTOCAD图纸设计》、《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维护与拆装》、《数控加工工艺编制》等课程为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工程图识读与绘制》这门课程已作为首批建设学课于2010年完成其课程标准的制订和完善工作,并被定为首批编写示范校建设校内讲义之一,已于2010年9月开始使用。为了更好建设其它核心课程,有必要对已开始建设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及不断完善,带动其它核心课程的建设。

通过相关课题研究,构建“情境”氛围,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将教育教学过程和内容无限延伸。

整个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是绝对的“主角”,这是课程教学效果的保证,学习态度决定一切,而学习兴趣决定了学习态度。

①充分改革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设计中,重点以“企业评价”方式进行考核,激励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课程教学中;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教学新措施的引入以及“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采用任务形式组织教学,每个任务组成员间的紧密配合和充分研讨、交流并共同学习是保证任务成功的关键,同时也达到了学习过程中暂时落后的同学能够有随时、方便的学习和交流,间接地使得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尝到了学习的乐趣。

②使教学环境和未来的工作环境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真实的情境,把传统的课堂教学转移到实训中心中进行。随着学生学习、实践的不断深入,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越来越广,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专业知识的探知欲使得学习内容也得以无限扩展。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建立起了他们的知识框架和学习能力。

2 面临的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有如下几个问题必须值得关注:

①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师资队伍尤其是双师队伍的建设,是本教学模式的关键。它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际项目设计、研发经验和能力,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并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能够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由于项目实践而引发的众多实际现场问题更是对老师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严峻考验。

②课程开发是重中之重:本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体系重构。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思想,打破目前高职课程体系中理论系统性,突出以应用、实践为主的以职业能力为单位划分的课程模块化结构体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应该积极组织开发以“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为主要思想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一门课程或课程模块的教材建设。

③“以学生为主体”是中心:由于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其基本功、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差是本教学模式面临的挑战之一。由此,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正确性、学习兴趣的浓厚性、学习能力的成长性等,不是简单灌输、传授,而是积极帮助、鼓励。

3 结束语

从实践效果来看,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相较之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更符合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规律,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达到了该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而随之得到的实践能力更是“教”不出来的。当然,基于“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课堂任务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教学相长”必然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小敏.程序设计类课程项目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时代,2010(04).

[2]杨秀琴,马妍骅.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

数控技术教学模式范文第10篇

一、“1”,即开学后的第一阶段就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学什么、如何学、学成以后能干什么,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一年的实习实训中除正常实习实训外,还有专项教育活动,开学第一天就开始参观,参观学校中的实训车间,参观往届学生的实习产品、创新大赛作品和毕业生的毕业作品,还要走出去参观当地的高新企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感性上了解本专业能学到什么,以后工作干什么。

紧接着进行为期两周的数控线切割实习,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经过两周实习后,每个学生都能做出如啤酒扳、世博会会标、动漫图形等钥匙扣挂件,让学生既理性了解数控技术,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产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铺垫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同时,学生进行教学成果展示,让家长参观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让家长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想法。

二、“3”,即在二、三、四年级3年中开展专业技能实训,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和综合技能。

1.二、三年级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

在专业基础技能实训中,采用“滚动式”技能训练模式。即将某一工种通过目标分解、课题化训练,辅以阶段化考核,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水平随时间呈螺旋式上升,最终达到相关工种的等级工训练考核要求。

几年来,我校在不断总结、完善和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出一套既符合职教规律,又与本校实际紧密结合且可操作性强的“滚动式”实践技能训练模式,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题化训练使学生和教师明确什么时期训练什么内容,安排什么样的训练课题,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从而使分解的目标项项有落实。课题化训练的关键是“训练课题与授课计划”,根据实际需要对各个课题进行子课题和学时的分配,同时指导师傅必须对整个训练课题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出通盘考虑,保证训练的系统性、连续性、高效性。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我校将学生技能水平定在中、初级工,并在教学计划中给予足够的时间保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聘请企业单位专家参与,依据企业岗位需要及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规格标准分别对钳工、电工、电子等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在工作分析中注意审阅专业范围,说明综合能力及每一综合能力所属的专项能力,并对综合能力进行阐述,将专项能力排出顺序,划分难易等级。综合能力由易到难,专项能力由浅入深。分析结果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学生人手一份,并按此分析结论进行课题化训练,效果非常显著。

实践证明,光有训练而没有考核,学生很难准确、及时地知晓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水平,只有通过考核才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补救解决。同时,只练不考,学生思想上没有负担,极易缺勤偷懒,使整个实习流于形式,降低质量。同样,如果教师对学生各阶段的实际水平一无所知,不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实习指导和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为此,我们强化严格的实习训练阶段化考核制度,对每一阶段的训练,都模拟劳动部门的等级工考核要求,采取严格的教考分离,使学生逐级考核过关,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技能重修,不允许越级参加训练和考核,这一举措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实习训练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同时也强化了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促进了训练质量的提高。为帮助同学顺利过关,在大力宣传“实习时间是变量,训练内容是常量”的训练原则的同时,将校内所有实验实习场所正常向学生开放,在时间上为学生提供方便,为训练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高质量、高效率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一直是我校实训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如下准则:

(1)训练内容循序渐进。整个训练过程始终强调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不搞突击训练,不搞越级超前,以正常有序的训练确保学生天天有进步,步步走得实。

(2)训练动作确保规范性。学校明确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时时跟班指导,特别在一年级的基本功训练时期,按图示要求训练动作准确规范,精益求精,避免了学生基础打不实而对以后的训练形成障碍。

(3)训练要求保持统一性。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严格按训练目标的各项要求规范学生各个课题的实习期,坚持统一训练、统一要求、统一考核标准。

(4)训练教师保持专职性。所有的实习指导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或企业专业人员,都具有高级工以上的等级证书,以确保实习的质量;另一方面强调整个实习过程必须由一个或一批指导教师专门指导,以确保实习的有序性、科学性、连续性,更加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职责。

(5)训练课题讲求趣味性。每一个实习课题的产品都尽量和生活实际相贴近。克服了实训练习的枯燥性,增强了实习的直观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实习成功的体验和信心;产品让学生做好后,由教师评分后即归还给学生自己所有,让学生使用自己的“产品”,使学生有成就感。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实习效果。

2.四年级进行专业综合技能训练

(1)把对学生的要求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接轨。在企业里,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安全第一”的标语,这就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员工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我校把企业对员工的要求,逐渐转化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主要有质量、成本、规范和安全四个方面,然后进行细化。

(2)要求每个学生均参加校级技能大赛。我校要求四年级学生均要参加数控技术类校级技能大赛,通过大赛来检验我们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同时也作为他的综合技能水平的一项得分。同时,让能够体现本届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学生为代表,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去展示他们的综合技能水平。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部级、省级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三年在省级以上技能比赛中,获一等奖8人,二等奖13人,三等奖9人。认真做好以赛促教工作,通过以上措施,中级工一次过关率达95%,高级工一次过关率达85%。

三、再一个“1”,即五年级1年的企业生产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参加创新大赛

本年级学生要求在企业生产实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或一个团队必须针对自己的实习岗位至少完成一件创新作品,作为他们创新创业能力的一项得分,并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市级、省级创新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毕业设计

根据本专业特点,结合自身实际,鼓励学生所选课题来自于生产实习的企业,原则上一人一个课题,对比较复杂的课题可以团队形式进行毕业设计和答辩,有《基于SolidWorks的万向虎钳设计与应用》《薄壁零件加工的工艺分析》《基于SolidWorks组合球的建模及有限元分析》《基于Solidworks的压印机设计与应用》《非圆曲线配合零件的自动编程分析》等十余项优秀毕业课题进行了公开答辩。

总之,“131”实习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收获了让老师有进步、让学生有发展、让企业满意、让家长放心的可喜成果。

上一篇:机械行业范文 下一篇:传统农业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