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制度范文

时间:2023-02-26 07:23:58

什么是制度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1篇

乙: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人们把生产品当作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制度叫商品制度。

甲:商品制度是怎样产生、发展的呢?

乙: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存在。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大家共同占有生产资料,集体进行生产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在这种条件下,是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到了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开始出现商品生产。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但在社会经济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由于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不同,他们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同一种商品在市场上只能按照同样的价钱出卖,这就出现了两极分化:少数生产条件好的赚钱发财,成了资本家;大多数生产条件差的亏本破产,成了雇佣工人。最初的资本主义关系,就是在小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制度发展到了顶点,一切都成了商品,不仅劳动产品普遍成了商品,连劳动力也成了买卖的对象。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制度,反映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甲: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实行商品制度?应该怎样认识它?

乙: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样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对于集体经济的产品不能无偿调拨;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的经济联系,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国家在职工间进行的消费品分配形式,也还利用商品货币形式。因此,仍然要保留商品生产,实行商品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劳动人民已经基本上挣脱了私有制的锁链,因此,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已不再体现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消除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缩小了商品交换的范围。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下,还有它的历史作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制度,仍然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痕迹。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仍然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价值规律还起作用,商品流通还必须通过等价交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在这些方面,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商品制度中的资产阶级法权,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必须在无产阶级下加以限制。到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商品制度就消亡了。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2篇

互联网企业普遍实行了与国内其他行业不同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制度。说来好像是因祸得福,因为国内的公司法和证券法没有设计外资进入后的退出机制,而新创业的网络公司无法得到国内的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至少早期如此),所以,所有得到外国风险投资的网络公司不得不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司制度,在海外注册,再通过错综复杂的合法机制安排,从而可以既在国内经营,又可海外上市,风险投资在理论上有了退出机制。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下来,互联网业竟形成了国内其他行业所没有的行规,积累了别人所没有的制度资本。

这种制度突出承认和保护了无形资产的价值和作用,企业未来成长和获利的能力的价值,以及员工在企业未来成长中的价值和作用,并确认了创始人、投资者和经营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确认了董事会、经营团队和员工的责任和分工,也就确认了企业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

与传统制度下大股东、资本方强势垄断一切相比,这种制度加强了CEO 和经营团队在公司战略制定和执行中的角色和地位,使利益各方的作用相对平衡,能够各自发挥所长。

这种制度的特色还有一些,但我印象深刻的主要就是以上几条。综合起来看,它回避和克服了国内现有企业制度的部分弊病,突出了无形资产在网络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将企业参与者各方的权利、责任和相互监督机制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固定下来,这就使得公司内部各方利益的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不必先是语焉不详,然后是无休止地博弈内斗,提高了合约权益实现的可能性。大家都有各自明确有限可靠的权益和实现机制,剩下的就是如何通过长期艰苦的劳动去把它们实现了。

虽然业内大家都承认和采用了这种制度,但在公司成长过程中对待它的态度、执行程度和坚持性是不一样的。真正优秀的公司通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已经把公司制度和公司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血肉相连的公司基石,并在成长中不断加以完善。曾经优秀过但近年表现一般的公司,故事可以不同,但说到底都是违背了公司基本制度,回归传统了。还有大量的未能起飞或者起飞了却飞得歪歪斜斜,弄不好又坠落了的公司,相当一部分都是在执行公司基本制度上阳奉阴违,缩水掺假,似做非做,形似而神不似,因此导致人才流失,士气不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缺乏创新和执行力不强。至于那些其他产业中试图转战网络的资本和人物,十个有九个对互联网业的基本制度不熟悉、不承认、不接受,或者只是接过旗帜,实际上还是搞传统的那一套。本来就不懂网络,又是后来者,再缺乏制度资本,无法吸引一流人才,无论资本如何雄厚,其他资源如何丰富,来头如何显赫,实战结果无一例外的只有失败。

所以,在我心目中,互联网业游戏规则的第一条就是:接受并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实行现代高科技企业制度。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3篇

这里有最知名的学者,最具吸引力的话题,最系统而亲切的讲座,最深度的交流……《新人力》杂志从2012年9月刊开始将开设必修课栏目,我们将邀请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领域最权威学者对读者朋友们感兴趣的学科、困惑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析。这里将成为不多见的平面媒体“讲坛”——名家荟萃的大讲堂和HR自己的知识沙龙。同时,希望广大读者针对您关心的问题以微博的形式与我们联系。

【编者按】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你能准确向员工解释工薪条上有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扣除”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企业要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这些往往是企业HR的工作。因此,“五险二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企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是HR必备的业务知识。本刊从第342期(2012年9月刊)开始,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潘锦棠教授系统讲解“五险二金”知识。

一、养老保险简史

人类历史上可能存在弃老行为,为了节省极度匮乏的生存资源,子女将老人丢弃在荒山野岭之中让其随风而逝。流经中国湖北郧县的汉江,其两岸悬崖石壁上有大量年代不详的低矮山洞,门栓在外,人工修凿痕迹明显,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曾经的“弃老洞”或“寄死窑”;日本、韩国、印度也有“弃老山”和“弃老国”的传说。

养老,应该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特有的行为。乌鸦反哺,羔羊跪乳都只是人类移情想象。养老最初是家庭内部的事情,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代代相继。工业革命以后,各行各业兴起,劳动力流动频繁,子女远离父母,原来农业社会常见的大家庭让位于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出生率下降,家庭养老不再完全可靠,其他养老形式应运而生。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现代养老保险也是从欧洲大陆起源的,开始先有行业发放的养老金,比如1889年以前就有法国为老年海员发放养老金,奥地利与比利时为老年矿工发放养老金;同时,商业人寿保险也开展起来,在此基础上,政府出面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德国是第一个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1889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老年、残疾、死亡保险法》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从此以后,养老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接连出现,从欧洲、澳洲、美洲一直蔓延至全世界,目前约有170个国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二、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特点

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的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由于劳动力新陈代谢需要和国民休息权的实现,会永久离开工作岗位,失去原先由雇主支付的工资收入,这就需要由政府负责建立一种制度,强制性地要求国民在年轻时共同集款,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年老退休后统筹互济,从中获得养老金,这种制度就是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之一。与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相比,养老保险有如下特点:首先,养老保险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参保人参加工作起就要缴费,而兑现是在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中间往往有几十年时差。其次,养老保险是实际享受人数最多的险种之一。最后,养老保险费用的收入支出庞大。在所有险种中,养老保险的费率是最高的,养老保险支出相应也是最高的,收支金额比其他四项保险的总和还多。

三、养老保险制度内容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由以下要件组成: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保险支付、保险水平和遗属年金等等。

覆盖范围

覆盖范围也称制度覆盖范围,即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所规定的什么行业或个人可以参加这种养老保险制度。从主办者(比如政府)的角度来说,养老保险只对覆盖范围内的人负责;从个人角度来说,只有被纳入覆盖范围才有资格参加保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不是人人都能理所当然地被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也不是一开始就全民覆盖。纵向来看,养老保险建立初期,覆盖面较小,只覆盖少数行业或少数行业的劳动者,然后逐步扩大覆盖面。比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刚开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覆盖范围很有限,只有“工人职员一百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工厂、矿场及其附属单位,铁路、航运、邮电的各企业单位与附属单位,工、矿、交通事业的基本建设单位,国营建筑公司”被纳入覆盖范围, 现在已经覆盖到了“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横向来看,世界实行不同养老保险模式的国家,覆盖面也不同,比如实行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的国家覆盖面最宽,保险覆盖全民;而实行社会保险型的国家,一般有选择地只覆盖“在业雇员”等。

资金筹集

养老基金需要多方共同集资,集资方主要有国家、企业和个人。不同的国家集资渠道有所不同,有的国家(英国、德国等)由国家、企业(雇主)和个人(雇员)三方集资;有的国家(新加坡、法国等)由企业和个人集资;有的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完全由企业负责,个人不缴费;有的国家(智利)则完全由个人负担。

资格条件

不同国家对获得养老金的条件有不同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或工龄)、国籍或居住年限。组合条件满足才能领取养老金,比如在满足退休年龄的前提下还要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等等。

退休年龄是最主要的条件,只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确定保险费率,达到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等都是以法定退休年龄为依据的,提早退休,养老保险金就可能不够支付;延期退休,可能损害参保人养老金利益。当然各国都有些特殊规定允许在一定条件下提早或延期退休。目前世界170多个国家中平均退休年龄为男性60.6岁,女性58.8岁。

缴费年限(或工龄)也是重要条件,只有缴够最低年限,才能在退休后领取退休金,否则养老保险基金会收不抵支。比如我国规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在个人不缴费的养老保险计划中,规定工龄的原理相同,虽然明着不缴费其实工薪一部分已经被按月扣除,扣除必须达到最低月数,养老基金收支才能平衡。

保险支付

收缴保险金的目的在于支付保险。在满足了各项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后,养老保险利益最终就要落实在养老金的支付上。保险支付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养老保险制度不同,支付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企业职工养老金(退休金)支付原则主要有:“普惠发放”、“缴费关联”(或“就业关联”)和“收入关联”。

“普惠发放”就是养老金支付一般以年龄、国籍或居龄(居住年限)为根据,到规定养老年龄,无论其过去收入高低和就业年限长短,都可以得到一份数量相同的养老金;

“收入关联”,即养老金高低与工资收入挂钩,过去收入越高,养老金就越高。

“缴费关联”,即养老金支付以保险费缴纳为条件,所交保险费越多,养老金就越高。缴费多少往往与就业长短、收入高低有关,因此,“缴费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就业收入关联”。

保险水平

保险水平是指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退休金。衡量保险水平有绝对值,即所得退休金能过上怎样水平的生活;也有相对值,即用“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示。

保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制度设计,养老金水平要求高,缴费费率就要相应提高;要求低,费率就可以低一点。一般认为,70%~80%水平的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可以使职工保持与退休前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当然这里可能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各项养老金总和替代率,而不只是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国际劳工组织《最低社会保障标准公约(1952年)》规定,参加养老保险30年的雇员,基本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不低于40%。

遗属年金

遗属年金是在参保者去世后惠及其没有收入来源的遗属(主要是配偶)的生活补助金。遗属年金水平一般相当于逝者原养老金的50%~75%。

人物简介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4篇

被效能告诫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服效能告诫,可在接到效能告诫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效能告诫决定的同级纪检监察部门申请复核,复核决定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

什么是诫勉教育

诫勉教育是指对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机关效能建设的有关规定,情节轻微,不够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机关效能投诉中心给予的一种通报教育手段,被教育者应写一份书面检查,并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项。

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即一切行政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职责,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依据,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接受法律监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对违法失职行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它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办事权限合法;二是办事程序合法。

什么是失职追究制

机关工作人员由于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国家、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损失或造成不良影响的,必须追究其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

什么是否定报备制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指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对其管理和服务对象的要求或申请事项予以否定或不予办理的,经办人员或部门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范化文书及时地向分管领导报送或向上级机关报备的制度。该制度的订立和执行,有助于消除“中梗阻“现象,防止出现、违章办事等错误行为。

什么是服务承诺制

指机关特别是一些“窗口”单位,为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在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向管理和服务对象作出服务质量和服务时限的承诺,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并接受公众监督的制度。作出的服务承诺必须践诺,违诺应予相应的处理或处罚

什么是“四牌”

“四牌”即工作牌、职责牌、去向指示牌、办事指南牌。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机关效能建设的要求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哲学之辩;历史之辨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132-06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历来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究的话题。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曾多次指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Ⅲ历史似乎是为了印证伟人的结论,随后不久便上演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这使得人们更加渴望破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谜,对其研究更是到了几近疯狂的地步。纵观前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仍存在着重大的理论不足即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只是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本身进行探究,而对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却很少涉及。历史地看,我们的前人也正是没有理性地把握好二者的逻辑关系才导致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如此之大的曲折和失误。为此,本文拟从哲学和历史两个维度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逻辑关系提出探索性意见。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哲学之辨

要彻底理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逻辑关系,就必须从哲学层面对二者进行深刻地剖析。从哲学维度上看,二者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有趋同性又有趋异性。所谓趋同性即二者之间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二者有机地统一于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当中。从某种程度而言,整个马克思主义史就是一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对于二者的趋同性或统一性是广大学者普遍认同的,在此不多做论述。笔者想强调的是二者的趋异性。“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既然作为两个专业术语表述出来。那么就必然意味着二者之间是不同的。尽管二者都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但我们不能否认相比较而言“什么是社会主义”更趋近于理论性。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更趋近于实践性。这就给我们两点启示:首先,“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并不是像我们平时所表述的那样“什么是在前,怎样建设在后”,而是恰恰相反,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由于其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必然统帅着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离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去孤立地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毫无疑义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们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合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先验化情节,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并随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深化“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其次,把理论研究的重点始终放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上,这既是我们科学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性条件,又是我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根本价值之所在。对此,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起点和终点。才能理性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才能把握住深藏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之后的历史规律。才能真正发挥指导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作用。

第二,“什么是社会主义”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分别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不同环节,处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就整个认识过程来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范式。就某一具体认识而言,往往要经历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指导实践两个阶段。对此,在《实践论》中曾有过明确的说明,“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把对社会主义的考量置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考量社会主义的基本路径。其中。“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属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通过大量的社会主义实践占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抽象出有关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理论,并在总体把握这些概念和理论体系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完整地再现社会主义的多样性。“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属于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把人们对于社会主义的概念、特征、本质、实现方案等认识应用于社会主义实践当中,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进而起到既指导实践又检验理性认识真理性与否的双重功效。也就是斯大林所说的:“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6篇

【作者简介】徐崇温(1930― ),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摘 要】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问题。邓小平尤其是他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南方谈话”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把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为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它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新之处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的层面,使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所用。

【关键词】邓小平;“南方谈话”;创造性贡献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2―0012―05

20年前的1992年初,邓小平以88岁的高龄,前往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所回答和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中,首要的是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探索与解决历程

虽然早在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就已经由理论发展为实践,在二战后社会主义在欧亚一系列国家取胜以后,社会主义更由一国实践发展成多国实践。但在这几十年里社会主义国家所经历的曲折发展、所遭遇的种种危机和挫折,特别是在1989-1991年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却说明人们对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在建立新中国以后,开始时照搬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遇到不少问题。1957年开始,又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使我国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以后又发生了“”。事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总起来看,这主要就是不完全懂社会主义。因此,我们提出的课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1158

提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并不意味着否认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或否认我们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所采取的政策并没有完全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不能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事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2]313

在1985年的几次谈话中,邓小平曾经多次提到这个问题。例如说:“我们冷静地分析了中国的现实,总结了经验,肯定了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3]115-116。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光我们有,苏联也有,也没有解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3]139

那为什么从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来,人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都没有完全搞清楚呢?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路又好在哪里呢?

问题主要出在从马克思到列宁,在时代特征上发生了变化,而有些人的思想认识却没有摆脱教条主义的影响,没有能够紧跟时代特征的这种变化与时俱进。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设想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充分发达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他们关于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主义应采措施的某些论断也是在此基础上提出来的。而列宁所处的时代,则是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极不平衡和跳跃式的发展,使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也使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上突破,俄国的十月革命就是在此基础上取得胜利的。但是,由此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并不是奠基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而是奠基在经济文化较不发达的基础上。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时本应从这个实际出发,但人们却习惯于照搬马克思恩格斯原先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所提出的某些论断,这就表现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不完全清楚。

而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他在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作为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方法的失败教训之后,得出结论说,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从而就从原先的基本上是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应用于俄国的思路,转变为从俄国的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提出和实行以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逐渐过渡的思路,这就是新经济政策。他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列宁认为,这就意味着“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4]75,302,367

归结起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不完全清楚,突出地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片面地从生产关系上去规定社会主义的特征,由此产生不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如何,盲目追逐更大更公更高更纯洁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左”的倾向;二是在片面地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绝对对立起来的意义上去规定社会主义的特征。结果就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又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原则”来固守,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来加以反对。到了“”中,反革命集团更把这种倾向发展到荒谬绝伦的顶峰,提出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就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解决。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把坚持社会主义同坚持解放思想结合起来,他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2]312这就是说,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时候,要自觉地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同坚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同坚持当代世界的实际结合起来。

经过多年的探索,邓小平在1988年的几次讲话中才宣称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

例如,在1988年5月18日,他说:“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过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现在才解决。”[3]261

在1988年6月22日,他说:“在‘’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5]74

在这些年所发表的讲话和政策文件中,邓小平不断地阐述着我们党为解决这些问题所作探索以及探索到的解决办法,而在“南方谈话”中,则把这种探索到的解决办法集中起来,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高度来加以展开。

二、“南方谈话”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首先从正本清源地确立发展生产力在坚持社会主义中的首要地位入手。早在1980年5月的一次谈话中,他就强调指出:“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2]314讲坚持社会主义,同样离不开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因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3]264-265后来,邓小平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作“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3]328。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把我们党对于这个问题所作多年探索集中起来,提到新的高度:

一是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和前提,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邓小平在那里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并且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3]370

二是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作为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的标准”。

三是强调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为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3]371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为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提出的这些重要思想,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创新意义。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论“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又反映了当今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到和平与发展的特征,把发展生产力(以赢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通过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起列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

邓小平强调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则既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的设想,又强调了生产的社会化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超越的历史经验,从而破解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20世纪的世纪性难题。

在现实生活中,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解决,更具有开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道路的指导意义。仍以他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为例,实际上,这正是牢牢抓住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经受住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了党的这条基本路线。

三、“南方谈话”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解决

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的主要思想是要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应该说,早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就说过社会主义社会又相适应又需要不断解决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中某些不完善的方面和某些环节上的缺陷,虽然不需要用根本性质的变革去解决,却仍然需要及时地不断地加以调整和解决。人们都认为这个理论观点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奠定了基础。后来,苏联东欧一些国家则提出和进行过一些经济改革措施。但为什么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呢?原因在于,的着眼点不是看倒底是什么东西在阻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是认为需要解决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不完善的方面”和“某些环节上的缺陷”,主要是指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存在,解决的办法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一系列“兴无灭资”的方针政策,如“拔白旗、插红旗”,“割资本主义的尾巴”等等“左”的做法,这当然解决不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而国家的一些经济改革措施,则没有弄清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诸种事物,到底要改革的是什么、要坚持和保卫的又是什么,头发胡子一把抓的结果,或则在捍卫社会主义的借口下,使改革限于只是在原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上修修补补,或则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混为一谈打着改革的旗号根本抛弃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与此相比,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其创新之处首先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明确地区分开来。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2]250;“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3]116;需要改革的是那些束缚和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做法,其中包括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所以,邓小平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是一种围绕着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具体体制的改革开放。

其次,是把资本主义也区分为制度层面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的层面,认为后者属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这就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恢复到其本来位置上,避免了形而上学的绝对对立。邓小平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而“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的方法来发展生产力。现在看得很清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3]149因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情况下,吸收资本主义中一些有用方法来发展生产力,既不等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也不会使社会主义重新回到资本主义去。

而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更把我们党对于改革开放的这些探索,上升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从计划和市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的角度加以系统的分析,提炼和总结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370;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3]373

邓小平“南方谈话”所提出的这些原则,为接着召开的我们党的十四大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了基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邓小平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它包含有许多精辟的科学论断,更其重要的是史无前例地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它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划时代的创新发展。

在开始时,国际上有一些左派和左翼政党曾对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怀疑的态度,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却逐步改变了人们的认识。现在,就连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也认为,在他们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以后也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例如,美国共产党主席萨姆•韦伯在深入观察许多国家的情况后指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尝试迅速跨越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市场关系阶段,结果却造成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而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利用市场机制却加快了经济增长的步伐。他说,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发生了社会主义革命,也会将市场机制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日本共产党则在2004年二十三大的新党纲中,修改了旧党纲中关于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必要的提法,强调指出通过市场经济迈向社会主义,是适合日本条件的社会主义规律性的发展方向;市场经济将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二十年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指引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后,它还将指引我们去夺取更大的胜利。在谈到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时,邓小平不仅谈到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也谈到了共同富裕。例如,在“南方谈话”中他就明确提出了要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贫富差距、避免两极分化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我们一定要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指引下,把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迫切地提上日程,以夺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1] 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列宁全集:第4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编.邓小平哲学思想: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郭彦英]A Crea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What is Socialism and How Is it to Be Built”

XU Chongwen

(Center of Philosoph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Dongcheng, Beijing 100732)

Abstract: What socialism is and how it is to be built is a long-term problem that disturbed the ruling parties in socialist states. Deng Xiaoping, especially with his “Southern Tour Talks”, solved the problem theoretically. The “Southern Tour Talks” lists emancipating and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takes the principle of three “favorables” as “the criterion” to judge wheth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s capitalist or socialist, stresses to always adhere to the “basic line for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and therefore crea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 of what is socialism. Its innovation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build socialism is to clearly separate basic system and specific structures of socialism, to separate the system level of capitalism from its methods in developing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refore employs market economy for socialism.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7篇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表象性解析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在1827年出现以来。各色各样的理论家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界定,其说法可谓是五花八门。1924年英国社会科学家格里菲斯写了一本书《什么是社会主义?》,书中汇集了近百年中(1827年―1924年)出现的260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基督教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讲坛社会主义、议会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工联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市政社会主义、芬尼亚社会主义、合作社会主义、政府社会主义、伦理社会主义、警察社会主义等)。从1924年以来,历史又过去了80多年,在这一阶段中又出现了上百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概念:人性社会主义、参与制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法国式社会主义、佛教社会主义、儒家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基布兹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主义、职能社会主义、基金社会主义、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农业社会主义、21世纪社会主义,等等。

所有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定义,都只侧重于社会主义的某些现象的描述或者说是某些情景的想象。例如,托洛茨基在1920年曾经这样描述社会主义:“公共食堂把食物做得又好又有营养、美味可口,以供大家选择;公共洗衣店很好地为大家洗涤漂亮的衣衫;儿童们吃得饱饱的。健康而又快乐,所有儿童都能吸收科学和艺术的基本营养,就像吸收蛋白质、空气、太阳的温暖一样;电和无线电不是像现在这样以手工业方式工作,而是像一道集中了大量能量的无穷无尽的瀑布那样,听从计划的按钮工作;没有‘吃闲饭的人’……”。

由于提出这些定义的学者们不能了解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不但抓不住社会主义的实质,而且往往连社会主义的外在特征也无法认识清楚,这就导致他们得出了很多荒谬的结论,例如H・斯宾塞讲“社会主义就是奴役”,冯・哈耶克讲“社会主义就是通向奴役的道路”。约翰・穆勒在1869年写的《社会主义残章》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讲:社会主义“就是废除所有政府,而且从财产所有人得到所有的财产权”,社会主义就是“多数对个性的压制”。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科学性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在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同时,第一次对社会主义作了科学的界定。他们由于没有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还不可能从社会主义本身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论述社会主义,而是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中,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中,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中来论述社会主义。他们认为,既然社会主义是代替资本主义的制度,那么,与资本主义制度(私有制、无政府生产、按资本分配等)相反,社会主义制度就应当是:公有制、计划生产、按劳分配。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具有这样几个特点:(1)它是从未来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角度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恩格斯讲: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脱离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它强调社会主义是不断变化的社会。恩格斯讲:“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它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3)它强调社会主义还在多方面有“旧社会的痕迹”。在1875年写成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在经历了“长久的阵痛”这个过渡时期,即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之后,共产主义社会将依次通过两个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只有在第一阶段里,使生产力有了高度发展,道德、精神等方面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之后,才能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这个社会,在经济上,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新的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建立虽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是发展生产力是个长期过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生产力水平及其提供的社会产品仍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在精神上和道德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也将长期存在。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工农、城乡、脑体差别的影响,人们还不能自愿自觉地参加劳动,劳动对大多数人来说,不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和自己内在本质的表现,而是仍然被视为谋生手段。

这些科学论述涉及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也不可能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论述。

三、什么是社会主义:改良性解析

1918年12月28日,德国社会的重要代表人物伯恩施坦在柏林的一次由公民和经济教育协会举办的集会上发表了一次讲演,题目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伯恩施坦引用了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引论中对于社会主义的解释,恩格斯说,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在引用完这段话后,伯恩施坦说:“这一解释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什么?谁只要仔细地检查一下,就会说:这里仍旧缺少对于这,一-内容本身的特性和本质的任何确定说明。只说了社会主义是从什么观点起源的,它表现为什么,但没有说出它实际上是什么?”伯恩施坦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轨道,用改良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论述,所以得出了上述结论。

那么在伯恩施坦眼中,什么是社会主义呢?他讲:“如果我把在这里所发挥的一切总结一下,那么我要给社会主义这样下定义:

“社会主义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认识了自己的阶级地位和本阶级的任务的工人的社会要求和自然意向的总合。”

他又说:“这些要求的精神总合、思想内容,我再说一遍,这就是社会主义。”伯恩施坦的社会主义是所谓“工人阶级在其活动的各个方面所取得的一整批经济和政治胜利的结果”。这样一来,社会主义就成了改良主义。

四、什么是社会主义:现实性解析

列宁将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了活生生的实践,并领导俄国进行了7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对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对社会主义有了很多新的认识,由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一般性认识发展为具体性认识。列宁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

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

他还提出过:

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

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阶级;

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

更为重要的是列宁特别强调根据经验、实践来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他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这些论述深化和丰富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但列宁还没有来得及将这些具体认识上升为一般的理论认识就逝世了。

同志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弥足珍贵的探索,并把一些具体认识科学地上升到一般理论,如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中国式社会主义的理论等。但由于实践与认识的局限,他也没有能够完整、全面、科学地揭示什么是社会主义。

五、什么是社会主义:价值性解析

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就是一种价值的存在,一种向世界宣示其存在的客观价值。古巴是这方面的典型,卡斯特罗讲:社会主义是榜样的科学。虽然古巴在经济上非常贫困,但是其婴儿死亡率却低于许多工业化国家,并且一些在发达国家常见的疾病在古巴被消灭了。古巴的收入水平只是加拿大的1/10,但其婴儿死亡率却与加拿大持平。这令世界银行的专家感到费解,把这称之为“古巴之谜。”

其实,古巴这种“没有经济增长也能使人民拥有健康”的成就主要来自于社会制度的价值取向:全民和公平的医疗保健是政府要实现的三个最高目标之一。毛相麟研究员在2005年出版的《古巴社会主义研究》一书中讲:“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令的规定,这些方针、政策(指医疗卫生政策)可概括为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第一,享有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是全体公民的权利,保障这一权利是国家的责任。第二,全体居民都参与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运作和发展。第三,将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同全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上述第一条。根据这一条的精神派生出两项基本政策:第一,医疗待遇人人平等;第二,全部免费,一切由国家负担。”正是这种价值取向使古巴把社会主义更多地理解为公正的社会制度。

六、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性解析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思想。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为基础,总结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中社会主义的实践,第一次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作了完整论述。1980年5月15日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他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后他多次使用这个概念,并进一步思考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1985年8月,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1990年12月,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2月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明确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由此而产生。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概念中最深刻、最稳定、最高的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全过程,体现社会主义根本目的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制度。有一些制度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但它不一定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全过程,这些制度就不能看作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制度。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要求的模糊认识,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完善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同志在2006年8月15日学习《文选》报告会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作为本质属性,它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也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拓展。社会主义是一个政治生命体,民主是这个生命体的心脏。2008年12月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提出了两个新的科学论断: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8篇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是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我觉得,将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作一概括,现在已经具备基本的条件。

一,老命题新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老命题。

1953年冬,笔者在苏南农村向农民和基层干部宣讲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他们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阅看《选集》,看到总理1953年在全国政协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做社会主义?”(《选集》下,第105页)可见,自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搞社会主义起,从上到下,就普遍发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老命题了。

开始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就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演进为“一大二公三纯”。这基本上是苏联模式,再加上中国的“独创”。“”开始时说,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实际上,这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左”的恶性发展。十年“”结束,大家普遍疑惑,搞了这么多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3页)他提出,搞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进一步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作为基本结论,实际是历史主题提出的,表明了我们党从根本上摆脱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左”的一套,对社会主义在总体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使大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有人发出这样的责难,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清楚,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其实,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的命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他们只是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大体的设想,他们没有并拒绝给未来新社会提供具体方案,认为这是当时实践者的事。十月革命后,在党代会上,有人要求论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指出,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因为还没有可以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材料。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我们不能再多说什么,而应当尽量谨慎和精确。(见《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4卷第60―61页)列宁对社会主义采取了尊重实践的态度和方法。列宁以后,斯大林依照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在苏联搞了以公有制为唯一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并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由于缺乏经验,由于斯大林和联共施加压力,也由于自己的幼稚,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普遍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样,世界社会主义偏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这个现实基础又是各国不同,并不断变化的。因此,社会主义不可能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4卷第337―338页)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实,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按照某位类似上帝的人物提供的具体方案建立起来的,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现达国家的股票交易所、银行、贸易公司、工厂制度、议会等经济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大国崛起》的电视剧对此作了很好的介绍。“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基本的方法。这是“实践论”的通俗说法。要想按照某个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备解答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蒙昧。

邓小平一以贯之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直到1987年,他仍然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7页)作为《邓小平文选》“结束篇”的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仍然在进行这种探索,关于计划和市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都是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以后,我们继续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了重要的新进展,把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当然,这种探索远没有最终完成,以后还不断会有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二,从特征到本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逐步展开和深入的,其成果是逐渐积累的。

在1955年就提出,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但后来他又产生“富变修,穷革命”的思想。这样,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就陷入了一种悖论。“”借此大肆鼓吹穷社会主义,并走向极端。在拨乱反正中,邓小平首先批判了穷社会主义论,指出社会主义应当是富的。这是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那末,具体看,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回顾对社会主义的拨乱反正,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从总体上看,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的特征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作了全面概括。这个文献列举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有: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央党校的主要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就是这样。这本发行量很大的书中列举的社会主义特征有四条: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该书认为:“社会主义各个特征的总和,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完整体系。”(《科学社会主义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第238页)概括几个特征,这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从平列的几个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作为对一种社会形态的认识,虽有一定意义,但还是比较表面的,这是延续多年的传统思维。邓小平的思维逻辑是,从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两条根本原则(“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两条根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并见138、142、149页),到突出共同富裕。他把共同富裕从两条根本原则之一,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卷第155页),又进一步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同上第364页)。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全面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从讲特征,到讲本质,到全面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生动地表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在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后,人们不断提问:什么是中国特色?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列举若干条。这些回答,也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更自觉地贯彻某些重要方针。比如,“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就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实现贯彻祖国统一的方针。但是,用这样的方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二是往往把中国特色狭隘地理解为中国独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总体上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

三,扬弃积淀升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些思想理论观点被扬弃,大量的正确思想和理论观点积淀下来,有不少思想理论观点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扬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些理论观点,逐步放弃,如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等,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经常使用,以后逐渐抛弃不用了;另一种是,虽然是新创造的一些概念,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情况的改变,已失去时效而不再使用了,如“乡镇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

积淀,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因为切合实际,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积淀下来了。这是大量的。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治国,以及十六大以来的一些理论创造。这种积淀,是实践检验、历史筛选的结果,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这种积淀,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底蕴更加深厚。

升华,有些思想理论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逐步加深,内涵更加丰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如,共同富裕,1955年,表达了这个思想。后来,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继而又提升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又如,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升为以人为本。将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提升为科学发展观,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思想理论观点的扬弃、积淀、升华,这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过程的生动性和复杂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自觉掌握扬弃、积淀、升华,来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或者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概念和观点,要敢于及时扬弃,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概念和理论观点,其指导作用将是长期的,无所谓新与旧,要作为宝贵财富珍惜;对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要不断充实内涵,提升其意蕴,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当然,这种升华决不是人为的拔高,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跃升。

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热点。存在的问题:一是直线式地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二是满足于提出一些现代化、民族化之类的口号。如果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的复杂的历史进程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就很难总结概括出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四,总的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作了许多回答。现在能不能在理论上作一个概括呢?我认为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概括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用以人为本的中国化语言表达了这个原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基本途径。科学发展的一般要求,就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要切合国家的实际。在我们的条件下,科学发展又有阶段性的针对性。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持久地保持活力。

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点。

社会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比较全面又比较概括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是目前阶段所能达到的认识。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内涵应当有几个层次。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概括。

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促进文化繁荣和人才成长的文化教育制度,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层次。

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及社会组织状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又一个层次。

观察我们社会的现实情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理想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究竟有几个层次,这是一个需要作深入研究的课题。这四条,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又是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每一方面都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困难和矛盾,有待我们去克服,去解决。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9篇

高中新课程理念中,历史教学更强调学生理解历史、运用历史的能力,而历史概念则是学生理解和运用历史的根本。掌握历史概念是历史学习、历史研究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正如黄牧航教授所说:“没有历史概念的研究,历史的研究就无法深入,没有历史概念的学习,历史教学将永远处于蛮荒状态,没有历史概念的传承,学术的薪火就无法传播”。因此,无论历史课程观如何转变,历史概念的学习仍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

所谓历史概念是指在历史表象的基础上,经过人的历史思维能力抽象概括出来而形成的,它反映了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历史概念通常可以分为史实概念与史论概念。史实概念可以分为人物、事件、文献、典章制度与历史遗存等。我们所谈的历史概念,是就史实概念而言。历史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基本要素。历史概念的外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结果,历史概念的内涵,包括背景、影响和启示等。

如何进行历史概念教学呢?其基本要求就是:记忆准确、解释多样、评价多元、理解全面。作为历史学习,基本的识记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好的历史教学,作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历史教学,不应该只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现有的结论,更应该鼓励学生依据新课标独立提出自圆其说的解释;评价也一样,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评价也应该走向多元化;全面理解更是如此,必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深入把握。因此,历史概念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求师生善于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实质。

例如,“新中国外交”这一历史概念中,包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国家围绕“国家利益”这一外交最高准则,行使、开展外交活动的事实。这里的“国家”包含人口、领土、政府和国际承认四个要素,而“国家利益”的完整表述是“存亡、兴衰、荣辱”。因此,理解“新中国外交”这一历史概念的本质,就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标志性外交事件,并归纳、概括这些事件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从而把握“国家利益”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涵。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边倒”

2.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一条线”

3.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与各国友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风云变幻的国内外环境下,其“国家利益”经历了由存亡到安全到发展的变化,新中国外交方针也经历了“一边倒”、“一条线”、“与各国友好”的三个时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外交格局。

对于历史概念的多样化解释,指的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作出说明。这就要求我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敢于提出合乎逻辑、能够自圆其说的解释方法和结论。如,广东2007年高考第28题,法国大革命是不是一次最重要的革命?学生既可以从“是”、“不是”、“既是又不是”三个角度去回答,只要论据充分、言之有理就可得分。又如,辛亥革命的教学,学完本节后,要让学生知道辛亥革命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就是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国家,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共和?什么是?什么是理性?什么是人文精神?什么是法律精神?什么是和平与发展?什么是制度创新?什么是和谐社会?什么是社会保障等等,都是历史教学中应该解释清楚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价值观。

对于历史概念的多元化评价,指的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出价值判断。在对历史概念评价之前,我们得有一个标准,明确何为好何为坏,何为进步何为落后,然后再把这个评价标准套到我们要评价的历史概念头上。评价的多元化,要求我们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历史概念进行价值判断。如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结果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制定评价标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看,是好事;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是坏事;从国家经济迅速崛起的角度看,是好事;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是坏事。再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教师应该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材说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根据何在?有材料支撑吗?二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辛亥革命这一内容,辛亥革命追求什么目标,这个目标很重要吗?今天我们达到了吗? 要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变为多元化的知识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世界史知识:1912年中国建立起民主共和制度时,整个世界实施这一制度的国家也只有美国和英国,其它的英、德、俄、意、奥、日等国家都是有一名君主尊在王位上的。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说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为什么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但根据1912年中国民众对民主共和的认识,其结论和教材的结论可能完全相反,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并不怎么深入人心。

对历史概念的全面化理解,指的是依据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挖掘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深层次梳理历史概念隐含的规律,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真正体现历史教学的教化功能。例如,对“富国强兵”(人教版选修1第18页)这一历史概念的学习,就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从古到今,大多数国家都想实现富国强兵,但实现富国强兵是需要条件的,实现富国强兵需要哪些历史条件?2.实现富国强兵是需要手段和办法的,从世界近代历史上看,实现富国强兵的国家如英、法、德、美、意、俄、日都采取了什么手段和方法?3.富国强兵的实现不仅会对本国产生深远影响还会改变旧的区域格局,试以商鞅变法和明治维新为例说明。4.富国强兵的实现或失败会给后人留下启示,试以王安石变法和为例说明。5.从德、日的富国强兵之路,谈谈你对我国坚持和平崛起的认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富国强兵”这一历史概念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什么是制度范文第10篇

近日,笔者在某化工企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该企业一线班组经常能看到安监人员忙碌的身影,而工人们一见到这些安监执法人员,就感到十分的紧张、忙乱,如临大敌,有的打电话通风报信。有的怕查出问题甚至干脆暂时将手中的活计停了下来。  看似这种安全检查显得十分严肃认真。但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该企业的安监执法人员,平时很少到现场指导工作,而检查时则“太认真”,当查不出问题时,担心上级领导认为自己的水平低查不出问题,于是就“横挑鼻子竖挑眼”、“鸡蛋挑骨头”地找毛病,甚至摆出找不出问题决不撤兵的架式,说到底就是一个“罚”字,安全罚款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让员工们感到一种畏惧心理,员工也总感到事事都“小题大做”、“吹毛求疵”,使员工们产生了逆反心理,可等你刚检查完后,违章行为照样发生,安全检查没有真正让他们心服口服。  安全工作强调的是制度建设,重在日常管理。查问题、开罚单只是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是全部。如果把查出多少问题、完成多少罚款当日的,用一纸罚单代替艰苦细致的管理工作,甚至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完全是对安全管理工作内容的曲解。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剖析存在问题的根源,注重跟踪隐患整改,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广成功经验,才是确保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有效方法。  安监人员应该有针对性地让职工明白在生产工作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做错了要承担什么责任,还要吸取什么教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调动职工遵章守纪,确保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希望我们的安监人员要克服“以罚代管”的弊端,静下心来,多一份理智,少一份浮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切实做好基础工作,抓好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安全体系的落实、日常监督的到位,而不该是简单的以罚代管。更不能一罚了之,罚而不管,使安全制度变味。

(编 辑 游振云)

上一篇:奖罚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管理与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