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散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16:34:19

什么是散文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1篇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可以说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所谓“散文其形,诗意其质”,即是对这种文体的简明的概括。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它具有散文的一般特点,如篇幅短小,题材广泛,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形散神聚,博而不杂等。但与一般散文相比,它的语言更注意凝练隽永,内容的跳跃性更大,而且具有诗歌所要求的意境,常在有限的篇幅里蕴含丰富的哲理,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散文诗是一种近代文体,是适应近、现代社会人们敏感多思、复杂缜密等心理特征而发展起来的。虽然中国1000多年前就有类似散文诗的作品,欧洲在16、17世纪不少作家就写过很有诗意的散文,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流行起来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第一个正式用“小散文诗”这个名词,和有意采用这种体裁的是法国诗人波特莱尔。他认为散文诗“足以适应灵魂的抒情性的动荡,梦幻的波动和意识的惊跳”。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诗是一个引进的文学品种。1915年 2卷 7期的《中华小说界》刊登的用文言翻译的屠格涅夫的四章散文诗(当时列入“小说”栏,译者刘半农),是外国散文诗在中国的最早译介。1918年 4卷 5期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刘半农翻译的印度作品《我行雪中》的译文,文末所附的说明指出它是一篇结构精密的散文诗。“散文诗”这一名称从此开始在中国报刊上出现。对于这一文体的性质和特点,《文学旬刊》在1922年曾有过理论探讨,西谛(郑振铎)、滕固、王平陵等人都发表了意见。与诗歌相比,散文诗不分行、不用韵,句子整散不一,错落有致,不必像诗歌那样讲求比较严格的韵律。有诗的意境,语言合乎自然韵律,又有诗的艺术特色。

因此,散文诗有自己独特的气质,那就是把诗和散文二者的"最佳美学特点"溶化成为自己的特点。散文诗以表现主体心灵律动为其突出特色,这就决定了任何散文诗都以强烈的抒情性为其主导倾向。没有主体情感渗透的作品,甚至抒情意味淡薄的作品,都很难成为优秀的散文诗。

五四时期的刘半农、徐玉诺、许地山、焦菊隐、徐志摩等人都有散文诗发表。鲁迅、郭沫若、茅盾、朱自清、冰心、郭风、柯蓝等作家创作的散文诗在中国新文学中有相当的影响,其中思想和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2篇

艾煊:散文与散话

人们觉得散文很容易写。在小学和初中读书时,作得通,出校后又有了一些或深或浅的生活经历,有这两项资本,便可执笔写出散文了。恰好我们大地上的千家报纸群正等米下锅,于是一切通畅可读的文字,便以散文的面貌,大量快速地进入了媒体市场。

散文,不需塑造人物性格,不需讲述完整故事,不需编造起伏跌宕的情节。人们便以为它比小说容易写。散文,不必太考究音韵律,所以它也容易写。但小说可以酣畅地叙事,诗可以缠绵地抒情。散文何能?散文的空间在何处?散文是小说和诗缝隙间长出来的闲花野草,是夹缝中的艺术。

散文生长于夹缝中,它的边缘又漫漶、朦胧、摸不着边际,谁都可以搭上边,攀上亲,什么样的文字,标示为散文。

许多人误以为散文很容易制造。但要想写出一篇真正好的、耐读的艺术散文,那就需要多方面的长期修养。最根本、最基础的,是文字的修养。而点恰恰常被写散文的人们所忽略、视。

文字的功能极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几乎都需要它。许多人际交流的场合,都需要文字作品介人。散文,文字有什么高要求?说来也简单,散文只是要求发挥文字诸多功能中的那么一种功能,艺术功能。

散文最基本的、也可以说是惟一的材料和工具,就是文字。因此,散文对文字的要求,远远高于小说对文字的要求。

陆文夫:真情实感是为文

对散文也很难下什么定义,有些国家把诗歌和戏剧之外的文体都称之为散文,连小说也包括在内。中国人好像也是把诗歌和戏剧之外的文体归入散文,只是不把小说包括在内,但也认为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故事。

我小时侯读过《古文观止》,长大后便认定像《滕王阁序》那样的文章是散文。后来读冰心的《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认定这是白话散文。再后来读鲁迅的《秋夜》《风筝》《过客》,又觉得散文与小说,与短剧有些难分。《过客》虽是散文,却用了短剧的形式,那《风筝》可以发展成短篇,《过客》简直可以成为中篇或长篇小说!再后来又有点概念不清了,觉得有些古诗词都像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概念不清了一个时期之后,又有点清了,看起来那些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美的短文都可以称之为散文。

贾平凹:散文的看法

一、中国的文学愈来愈走向世界,散文要破除框式,搞中西杂交。弄通弄懂什么是民族传统的东西,什么是外来的现代的东西,融会化合,走出一条极民族化的又极具现代意识的路子。散文之所以是散文,只有这么开放,才能坚实独立文坛,也才能在目前诗的散化、小说的散化的趋势下,保持自己的纯洁。

二、散文应该是美文,不仅是写什么,而还要怎么写。有人将散文当作写小说的训练,或应景之作,敷衍成篇糟蹋散文的面目。散文的身价在于它的严肃和高尚,要扫除一切陈言、潜心探索它的结构、形式、文字、反复试验和实践,追求它应有的时空。

冯骥才:趣说散文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谓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

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

一个人给大地弹射到月亮里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

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的,也不像小说和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那么散文呢?它好像天上的云,不知由何而来,不知何时生成。你的社活,你的心,如同澄澈的蓝天。你一仰头,呵呵,一些散文片断仿佛片片白云,已然浮现出来了。

我喜欢这样的散文:它是悟出来的。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3篇

中国散文的一兴一衰,皆是真情的一得一失。上世纪60年代初期之所以产生一批散文名家和名作,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高潮,依赖的便是真情的勃发。但不久,社会生活的不正常,散文顿跌于套式,后一场文化革命使人的虚假恶性发展为疯狂,文风以唯美主义又更演变为一种声嘶力竭的空喊,以致于从此声名狼藉。现在的散文要振兴,关键是为真情招魂。

唾弃轻而狂的文风,有人却走向另一绝地。使散文的题材狭窄,精神脆弱。仅写于花花草草。矫揉造作,充满女人气,男不男女不女的二性子气。小、巧、甜腻。振兴中华,紧要的是振兴国民性,增强民族的自尊自强自立的素质。散文要以此为己任,让时代精神进来,让社会生活进来,张扬大度、力度,弃去俗气、小气。

中国的文学愈来愈走向世界,散文要破除框式,搞中西杂交。弄通弄懂什么是民族传统的东西,什么是外来的现代的东西,融汇化合,走出一条极民族化的又极具有现代意识的路子。散文之所以是散文,只有这么开放,才能坚实地独立文坛,也才能在目前诗的散化、小说的散化的趋势下,保持自己的纯洁。

散文应该是美文,不仅是写什么,还要怎么写。有人将教文当作写小说前的训练,或应景之作,敷衍成篇糟踏散文的面目。散文的身价在于它的严肃和高尚,要扫除一切陈言。潜心探索它的结构、形式、文字,反复试验和实践,追求它应有的时空。

当前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非常重要时期,社会的结构,人们的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和松动,社会走向多元化,人们的兴趣趋向多样化。严肃文学的地位似乎在下降,而通俗的、商品性的文学正走向高潮。散文要正视这种现象,要站在信息前头,但一定要独立思考。艺术要顺势而发展,却绝不是可怜地迎合。重在征服。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4篇

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散文本身就是美的艺术品,文字是它的载体。教师通过散文教学来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描写了什么形象和是怎样描写的,创造了什么意境和是怎样创造的;并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他们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散文教学 音韵美 语言美 意境美

新的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利用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优势,让学生清楚什么是美,衡量美的尺度是什么,从而指导学生去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一、通过朗诵,感受散文的音韵美

在散文教学中,优美的朗诵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情感和思维等诸多因素,使文章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上,形成立体思维,多方面感知材料。正如叶圣陶所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快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

二、品析词语,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作者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浅语都是从口语中来。从达意上说,平易易懂,从修辞说,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后,节奏明快,不平淡,有浓厚的抒情味。作者还善于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如春风拂面,说“像亲的手抚摸着你”,如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等,这些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蕴籍深厚,句外有意,朴实清新中有隽永的意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的表现力。

三、联想和想象,感受散文的意境美

意境,是散文的生命和魅力所在。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意境,就是作者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文章中所描绘的具体物象完美地结合起来,达到水融的境地。散文的“意”是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必须有所寄托,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因事明理,这可寄托的景、物就是“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如《春》在意境表现上就具有鲜明的特色:诗情与画意的结合,和谐地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作者对春天深沉赞美的感情,不是直抒胸臆地“直说”,而是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春天的各种风景画来抒写的,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彩。如对花的描写,既绘形绘色地描绘了各种果树的花,又这样描绘盛开的野花:“野花遍地都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作者赏花的的欣喜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一切“景语”都是“情语”。由于感情的倾注,这些小野花儿都仿佛变成了富于感情的活灵灵的小动物了,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画面的境界也因此抹上了一层浓郁的抒调。

总之,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获得健康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毛美、郑蓉芳主编:《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2.杨辛、甘霖主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5篇

鉴于考纲并无任何变化的特点,在备考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扣紧考纲中的四十个考点,逐一训练到位。但是,又不可以平均使用时间,应针对近两年来学生的测试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复习:

一、古代诗词鉴赏

考纲规定“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古代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是目前学生备考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应将诗词鉴赏中的“表达技巧”分解为古代诗词鉴赏中的抒情手法和描法两大类。然后应把每一大类再细分小类,抒情手法分为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描法分为细节描写、白描、象征、虚实结合、烘托、动静结合等。这部分的复习备考要做得细致具体才行。

二、文言语句翻译

考纲规定“翻译文中的句子”,对这类试题考生往往自我感觉良好,但失分颇多。为此,考生应注意以下九点:

1.翻译文段或句子时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注意所译文段或句子中的实词的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3.遇到文言特殊句式要调整;

4.要补出文言语句中的省略成分;

5.要懂得一点文化常识;

6.要了解修辞现象;

7.不必翻译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和专有名词;

8.删去只起语法作用而无实在意义的结构助词和语气词;

9.古今词义相同,但由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所以应该用双音节词翻译单音节词。

复习时,在上述注意事项的基础上,配合以试题,加强训练,方可见功效。

三、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

考纲规定“能理解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三篇文章,即《植物睡眠之谜》《沙尘暴》《铜奔马正名》,扣紧考点,仔细研究三篇文章及文后所设的试题,会发现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时欠缺的是“形式逻辑”常识,而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对形式逻辑常识只字未提,致使学生解答自然科学类文章、社会科学类文章试题时感到模糊茫然。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从形式逻辑角度解读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章,应该先说清概念,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什么是概念的外延;再说清判断,什么是判断的质,什么是判断的量,什么是判断的模态;最后说清推理要遵守规则,并要合乎情理。做了上述必要的铺垫之后,学生阅读这两类文章的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

四、散文阅读

考纲规定“能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考纲的“题型示例”中刊登了曾经检测过的两篇散文,即《报秋》《绵绵土》。散文阅读的主观性试题历来是考生答题时深感困难之处,可以说散文阅读主观性试题分值高、判分严,考生丢分多。为此,备考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研究四种题型。

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研究“词语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研究“句子理解型”试题;依据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即表达技巧)”,研究“表现手法题型”试题;依据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研究“主旨理解题型”试题。

2.从近几年来看,考生丢分最多的是“表现手法题型”。因此,教师要扣紧考点,做具体的解读。

表现手法包括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散文涉及表达方式之中的叙述、描写与抒情;

2.写作方法,如类比、烘托、反衬、抑扬、象征、白描、寓庄于谐等;

3.布局谋篇,可以检测文章整体的布局谋篇,也可以检测文章局部的布局谋篇;

4.修辞方法。考纲的文字表述概括性极强,高三师生备考时必须将每个考点具体化。

五、作文

2008年高考语文共十八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八道,材料作文八道,话题作文两道。于是有人得出结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即将谢幕。这一结论的前一句话是对的,后一句话不妥。考纲“题型示例”共列十一道作文题,其中话题作文五道,命题作文三道,材料作文三道。由此看来,考生在备考作文时,还是应该关注三种作文题型,“话题作文”仍然没有过时,不可忽视。命题作文,要训练学生审题时抓住题眼,即抓住题目中能显示文章思想意义和情感倾向的关键性词语。要培养学生对词语式标题、短语式标题和句子式标题的审题能力。

材料作文,要在训练写作的过程中反复提示学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练习材料作文的类型要全面,既要练习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作文,又要练习单一材料和多则材料作文,既要练习事例材料和寓意材料作文,又要练习古代典籍材料和现实生活材料作文。

话题作文,要让学生练习三种模式:一是传统模式,即包括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具体要求;二是解释话题式,即话题的材料就是话题的解释,也就是将材料、提示语和话题三合一;三是直接话题式,即无材料,无提示语,只出现话题。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6篇

本刊顾问,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历任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等。

阅读现代散文,我是从读报刊文章入手的。我上初中时,家里订有一份《人民日报》,大人看正版,我看副刊。那时报上的名家有秦牧、杨朔、刘白羽、方纪、魏巍等。当时《人民日报》开了“笔谈散文”栏目,一直到现在还流行的“形散神不散”就是那时提出来的。但我一直觉得这个观点是个伪命题,是自搭台子自唱戏,抓住一个“散”字自以为很妙,就衍伸开来做文章。

对报刊的阅读随时代的发展又增加了网络阅读,更加快捷,信息也更多。如十前,我们对内官僚腐败对外示弱,舆论很不满,我在网上看到普京对内低调对日强硬的几条新闻,随即写成短文《普京行走在空旷的大街上》,还有在网上看到某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竟是一首6000字的五言长诗。正值春节,大年初一无事,便写了一篇《为什么不能用诗作报告》刊发后,瞬间即点读数十万次,新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空间。其实阅读与写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因果关系,你阅读了别人的东西,又转化为作品服务他人。阅读是面,写作是点;阅读是吃进草,写作是挤出奶。在报刊、网络上的阅读是撒大网,如羊在草原上吃草,大面积地吃,夏牧场不够吃又转到冬牧场吃,一般草场约十亩地才能养活一只羊。我就是一头阅读散养的羊。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散文出现了一个高峰。我从中学到参加工作,这一段时间一直读的是“革命散文”,虽也有艺术性好一点的但总不脱解说政治的套子。直到“”结束,我读到了198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现代散文选》,比较集中地读到了30年代鲁迅、朱自清、徐志摩的作品,让我知道了文学,特别是散文第一要“真”,要有真情实感。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并不是必须担负说教任务,审美才是它的本行。他们对情和景的解读方式几近完美,这对读了多少年“革命”散文对我无异于一种文学回归,是我的“文艺复兴”。30年代散文中还有一篇对我影响很大的是散文家夏丐尊翻译的一篇散文《月夜的美感》。这篇文章是我读陈望道先生所著的《修辞学发凡》时读到的,他在书中作为例文使用。我却如获至宝,作为范文研读。这是一篇少见的推理散文,而且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写法的文字。作者好像决心不让你先去感觉,而是让你来理解月色的美,在理解中再慢慢地加深感受。一般文人最不敢使用的逻辑思维方式,倒成了作者最得心应手的武器。我写的后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夏感》,还有刻在黄果树景区的《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散文,都是得力于这个启示。

从此我开始了山水散文写作,追求清新、纯美的风格。现代散文,我认为最好的是朱自清。朱自清之前我很崇拜杨朔,他的许多篇章都背过,但后来就很快就放弃了这种模式。我小学时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的第一本散文集是秦牧的《艺海拾贝》,他的《社稷坛抒情》,还有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都是几千字的长文,也都曾背过。1988年,我把长期阅读散文的体会编辑出版了《古文选评》、《现代散文赏析》与《新诗56首点评》合为一套“学文必背丛书”。这是强调读而后背的,广读精背,这是一个笨办法。

有阅读就有思考。作品是思想和艺术的载体,读多了就会分出好坏、深浅,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在对大量古今散文作品阅读后,我思考了三个问题。

一是什么是散文的真实?第一,散文是表现一个真实的“我”必须是真人、真事、真情。不是小说,不能随心所欲编故事。第二,散文有它独立的美学价值,不能注解政治,套政治之壳。

二是怎样突破平庸。也正如冯牧先生说的:“我不喜欢一些‘心灵探险式’的散文。杯水波澜,针眼窥天,无病。这些散文不关心现实,只关心自己的情趣。这不应该是我们散文写作发展的总体趋势。”1998年7月我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以这一年为转折,我的散文写作由山水题材转入政治散文。

三是什么是散文的美,怎样做到美?我提出散文的“三层五诀”论。“三层”是描写叙述的美、抒情的美与哲理的美,即形美、情美、理美;“五诀”是形、事、情、理、典,五种表现手法。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7篇

一、讲授法

在散文教学中,讲授法主要运用在背景介绍、作者简介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的讲解中。例如,高级教师程少堂在讲解《荷塘月色》时,运用讲授法介绍了作者朱自清的生平、文章的写作背景等,还讲解了一些写作手法的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通感,借景抒情如何运用,等等。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有系统的、有逻辑的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在一般教学中,要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注意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而在散文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启发性,发挥学生自主欣赏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以作者的视角去体会,去感受,那样学生才能成为能动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学习主体。例如,在讲解通感这种修辞方法时,应该尽量让学生体会语句中的各种感官的描写,味觉上的、视觉上的、听觉上的各种感受都体现在哪,不同感受之间是如何相互沟通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但理解了什么是通感,也能够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二、讨论法

讨论法在散文教学中的运用还是很广泛的,由于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或物有不同的看法,大家通过讨论相互交流而达成共识,形成与作者的感情共鸣,或者个人的不同看法和感受,在同学和教师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共同提高认识。例如,程少堂老师在《荷塘月色》的讲解中,说到《采莲赋》一段曾经被删除过,就“该不该删除”这一问题在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了讨论。学生认为不应该删除,老师故弄玄虚说应该删除,于是学生就积极思考,找出证据劝服老师。

通过讨论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欣赏和学习散文的主体意识,在散文教学中是教学方式很灵活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讨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意见分歧的情况,多数情况下,学生体验的思想感情是围绕教师指导的方向展开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如果产生其他不同的观点,只要没有与大方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相违背,可以保留学生的不同观点。如果一味寻求统一,必定会挫伤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因此,在处理分歧时,需要引起教师的注意。

三、阅读法

不论是抒情还是写景记事,散文在语言上有其他文学形式不可比拟的美,因此在散文教学中抓住语言美是必要的。

朗读分为很多种,有学生自己有感情地读,有教师播放配音朗诵,有学生分角色朗读,等等。程少堂老师讲授《荷塘月色》时,就特别注重朗读。在朗读之前,程少堂老师就提出了“把自己放进去”的朗读要求,让学生认为“我就是朱自清”。他认为,朗读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就添加了对文章不同理解的个人色彩,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慢,就能看到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他要求学生把自己当做朱自清,进入作者的内心,使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流淌出来。这样就使学生完全融入到作者的感情氛围中,去感受,去体验,能够更加真切地理解作者的心境。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8篇

又是一年芳草绿。你好吗,朋友?

处于瞬息万变的新世纪、新时代,求新求变是青春活力使然,办给中学生朋友们看的杂志,当然要越变越新,也要越变越好看。川剧中就有一样绝活叫"变脸",那瞬间变化的一张张脸,真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让人叹为观止。新年第一期,我们就让"阅读广场"变脸为"新课标・新阅读"。其实,万变不离其宗,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的语文学习与新的课程标准精神更贴近,让我们的心灵更加美丽丰润。

那么,什么是新课标精神?形象地说,新课标精神就是为了让你的学习变得快乐而不再是苦不堪言,是让你的头脑变得聪慧而不再是呆板机械,从而使你在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时候,自信乐观,雄姿英发。

好了,不多说了,看看新课文作者的作品吧,他们年龄不同,阅历不同,风格也不同。李汉荣是文学新锐,牛汉是文坛老将,黄蓓佳是美丽优雅的女作家,魏明伦是戏剧文学界奇才。看了他们的文章,对他们有一些了解,然后再学习语文课本中的选文,感受就会大不一样。

李汉荣散文二题

作者小传:李汉荣,20世纪50年代末生于陕西勉县,现在陕西汉中日报社任职。左手写诗,右手写散文。著有诗文集《驶向星空》、《李汉荣诗文选》等。他的散文《山中访友》入选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

伤口的深度,就是对生命理解的深度

被火灼伤过,被冰冻伤过,你就彻底知道了火是什么,冰是什么。被爱刺伤过,被恨杀伤过,你就真正知道了爱是什么,恨是什么。隔着遥远的距离,我们欣赏并赞美月亮上的环形山,而环形山正是太空陨石轰击月球留下的伤口。

许多深刻的哲理,是由伤口说出来的。

不曾受伤的人,他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疼痛。

我母亲的手上,有九十多道伤痕,她承受了多少劳动的艰辛和岁月的伤害?当母亲安静下来,我看见她的那双手是多么幸福和满足。当母亲举起双手为我送行,我看见九十多个伤口都在向我说话,为我祝福。

我们常常在河边冲洗自己身上的伤口,我们不知道,河流,也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

不必像保存文物一样保存自己的伤口。

但是,伤口,的确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私人文物。

往事的回溯,未必不是对伤口的凭吊。

透过伤口看世界,我们会发现一些深刻的东西,和一些肤浅的东西。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9篇

1.领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2.学习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领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自读、评点、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阅读“摄影图片”,谈谈你有何发现?有何思考?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习的主体意识)

教师卡片:

Ⅰ.他们坐在汽车里,或坐在客船里,或坐在列车上。

Ⅱ.他们或是逃难,或是打工,或是旅游,或是回家。

Ⅲ.他们或是因为战争、贫困,或是因为想家,或是因为外面世界的诱惑。

Ⅳ.总之,他们在路上。

Ⅴ.他们的神情、姿态各异。

2.导语:刚才我们所尝试的是一种新兴的文体――“摄影散文”的构思与创作。

顾名思义,摄影散文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它兼具了两种表达手段的审美特点――摄影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所以,成功的摄影散文不应该被摄影作品所束缚,不应该成为呆板的毫无生气的文字解说,而应该有新的发现,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使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作家曹文轩的《前方》正是这样一篇成功的摄影散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阅读课文后,谈谈作者有何发现?又有何思考?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文本)

二、阅读“摄影散文”

1.初读,理清思路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然后讨论作者的发现和思考)

教师归纳并明确:

发现 思考

人在旅途 离家欲望

人在苦旅 念家思归

人在旅途 悲悯命运

(播放音乐《大约在冬季》,让学生轻松一下,同时也加深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教师卡片:

Ⅰ.作者从画面上抽象出第一个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Ⅱ.作者从画面上抽象出第二个事实:他们或是离家,或是返家。

Ⅲ.作者从画面上抽象出第三个事实:这是一番苦旅。

Ⅳ.作者是如何思考?如何组材的呢?

Ⅴ.“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首先,如同动物一样,人类的祖先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其次,外面的世界在诱惑着人们;再次,由于种种原因,人不得不离家;最后,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在此,作者点出了“前方”,“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但是,家园之思是人对家园的眷念,是一种近似宗教上的皈依感。所以,“离家”与“归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这对矛盾中,包含了人类精神状况中的三重悲剧:(1)人在“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惦念着正在远去和就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2)“人无法还家”;(3)“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显然,作家指的“家”,并不是指“那个可遮风避雨的实在的家”,而是指人精神的归宿。

所以,作者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精神境遇的悲悯之情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2.再读,鉴赏评价

(由学生评点,交流来完成,张扬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教师卡片:

Ⅰ.离家为什么是苦旅?

Ⅱ.归家为什么是苦旅?

Ⅲ.“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这句话如何理解?

Ⅳ.“人无法还家。”这句话如何理解?

Ⅴ.“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这句话如何理解?

三、学习“写作手法”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曹文轩的这篇“摄影散文”。很显然,它不是一种毫无生气的文字说明,而是将“摄影”和“散文”有机地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它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引导学生由内容到形式全面地学习这篇文章)

教师归纳并明确:

发现 思考

人在旅途 离家欲望

人在苦旅 念家思归

人在旅途 悲悯命运

实 虚

教师卡片:

Ⅰ.作者抓住了摄影图片中“实”的――他们正在路上;他们或是离家,或是返家;这是一番苦旅。

Ⅱ.作者抓住了摄影图片中的“虚”的――由对图片的联想与思考,进而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理解。

Ⅲ.文章“实”“虚”结合,图片和文字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Ⅳ.文章虚实结合的关键,靠的是联想与生发。

四、迁移训练

学习了本文的写作手法,许多学生都跃跃欲试了。下面我就出示一幅“摄影作品”,请大家即兴创作,300字左右。

(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尝试创作的)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一篇“摄影散文”的写作,材料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附:板书

发现 思考

人在旅途 离家欲望

前方 人在苦旅 念家思归

什么是散文范文第10篇

一.与文明的不同对话

余秋雨在《文明的碎片》的散文集中回应了曾经令他思考再三的问题:“这片土地、这个时代,给了我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指令,使我坐立不安?”答案就是:“至少有一个最原始的主题: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么是它们的对手――文明?每一次搏斗,文明都未必战胜,因此我们要远远近近为它呼喊几声”。(余秋雨《秋雨散文》)在《寂寞天柱山》中,他用深邃的目光回望天柱山昔日的繁盛,感慨中国历史上不间断的战乱、暴力和强蛮这些“圆目怒睁、青筋贲张的主题”对文明的巨大摧残。在他看来,文明往往是脆弱的,《抱愧山西》、《坡突围》和《都城的脆弱》都揭示了文明与野蛮、蒙昧的对抗,文明被野蛮、蒙昧击败。因此,我们在他的作品中更多看到的是,他试图用自己的努力去整和已经“破碎”的文明,用自己多重的文化思考提醒处于世俗的“日常迷顿状态的人们”。

如果说余秋雨感叹的是文明的脆弱与破碎,那么王充闾笔下的文明则是韧性与恒久,他所看到的是文明对野蛮、蒙昧的瓦解力和征服力。在《文明的征服》中,他用艺术的语言叙述了历史的事实,并深刻地感悟到:“战争的胜利者在征服敌国的过程中接受了新的异质的文明,这种新的文明最后又反过来使它变成了被征服者。”因此,文明在他眼里,没有余所认为的“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有一种近乎天然的消解文明的机制”似的感伤与忧虑,更多的是有一种自我“消化”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

二.生命底色的迥异

《文化苦旅》的“苦”字正是秋雨散文所体现的生命底色。他的苦涩来源于他对历史人生某种洞察及洞察后的困惑和无奈。《道士塔》《阳关雪》通过对一个个古老物象的追根溯源及形象化的追忆和再现,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沉浮沧桑和不以个人情感好恶为转移的复杂无奈。而在《信客》《酒公墓》《笔墨祭》等文章中,他则张罗了一次次美的祭奠,目睹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走向黯淡,体味到人生的不幸与缺憾,痛苦与无奈,字里行间充溢着无法逃遁的苦涩和难以言传的忧伤。中国文化的苦难命运也是他“苦”的原由。《莫高窟》遗迹的碎片,《千年庭院》饱经沧桑的历史,《风雨天一阁》主人更替的悲怆命运……无一不在述说逝去岁月的凄凉背影,表达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与激愤的心情。

如果说秋雨散文给生命描画了一种暗淡、凄苦的冷色,那么王充闾则为生命涂抹上了一道光彩的亮色。他善于把山川景物与对生命的思考结合起来,在山川中形成意象,在“观千载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中融入自己的人生感悟,让自我充分渗入对象领域,使作品闪现理性光辉。无论是《青山魂》中的李白,《桐江波上一丝风》中的严光,还是《留痕》中的苏轼,一生都历经坎坷,命运多舛,然而在作者看来,他们其实是在“走向自由、自在的轻松”,是在超越自我,获得一种新的生命的价值。李白是“把人格的独立视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体现着人类生命的庄严性”。严光背弃了政治与功利,专心于文化的思考与著述,“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文化博大宏富的万千气象”。苏轼更是在多次贬谪的灾难中“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透过这一个个历史故实,王充闾找寻到“个体生命的价值,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获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从而能够站在比同时代人更高层次上俯瞰社会人生,获得一种自我完善感和灵魂归宿感。”(王充闾:《沧桑无语》)

“一篇优秀的历史文化散文,不应满足于只是对历史场景的再现,而应是作家对史学视野的重新厘定,对历史的创造性思考与沟通,从而为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生活提供一种丰富的精神滋养和科学的价值参照。”这是王充闾自己的界定,无疑也是对“南余北王”散文的最好阐释。

上一篇:老舍散文范文 下一篇:冰心散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