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建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10:56:12

世界建筑论文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1、现行建筑结构抗震(理论)技术存在的错误:世界各国采用的抵抗地震破坏的建筑物体的基本类型,都是以吸收地震能量为主的插入式整体结构(对地球而言),即将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设计为绝对不可分割的刚体插入地球,因而建筑物抵抗地震破坏力的受力分析和设计,就不得不从结构整体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地震破坏力是通过土层和岩石冲击建筑物的基础并直接将冲击力传递给上部结构,上部结构的作用力(荷载)加上地震产生的内力又反作用于基础,因而建筑物基础的强度设计要求,应是地震力和上部结构反作用力的叠加。

地震破坏力是往覆水平剪切力,上部结构的反作用力是垂直于地面的。这样两个方向互相垂直,并处于运动冲击状态的作用力,在一个平面上会交了。地震破坏力以强大的往覆水平推动力,推动着(抓住)建筑物基础做水平往覆运动,因而很容易分析,在这两种力的会交面上,实质上形成了远大于地震破坏力的往覆剪切力。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插入式整体结构中是很难达到实际抗震设计要求的,现在的建筑物一般都是偏于保守的理想设计和建造,因而投资也在大大增加,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地震灾害中,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依然是很严重的,进而也无法摆脱和减轻地震灾害,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历史的教训足已充分说明,插入式建筑结构体系受到了严峻的检验,即似地球为相当好的惯性参考系,又将建筑物体插入地球,形成不可分割的刚体。在过去的年代,建筑物还处于低层范围时,问题还不严重,而在现代化高层、重型建筑中,仍然是采用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在实际的地震灾害中存在着严重的隐患。插入式整体建筑物结构体系在正常情况下,即非地震静止状态,是没有问题,而在地震灾害爆发时,插入式整体建筑物体系的结构受力传力路线明显发生混乱,建筑结构设计的极其重要的力学原则:

(1)、不论在任何情况下,结构的传力路线必须清楚。

(2)、以当地的最不利外界因素为设计依据,如很多地区必须考虑可能发生的最大地震破坏力。这就是说建筑物抵抗地震破坏的正确条件是:运动中建筑结构内力的传递必须正确、清楚。

插入式整体建筑结构在地震时,将地震破坏力直接传递给上部结构,使上部结构发生摇晃,由于上部结构是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因而在摇晃中产生的巨大能量没有释放点,而被迫返回基础,地震又很快的不断的冲击建筑物的基础,向上部结构输送地震能量。这样上部结构返回的作用力,同基础传来的地震内力发生冲撞,冲撞最厉害的集中点,就是能量集中释放的突破点,也是结构的破坏点,通常都在基础与上部结构的交面上,破坏的形式是剪切破坏,而整个建筑物不是倒塌就是倾斜。

目前,许多国家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方案中,已经出现了新的结构,如:美国纽约的42层高层建筑物,建在于基础分离的98个橡胶弹簧上,日本的建在弧型钢条上防地震建筑物,前苏联的建在与基础分离的沙垫层上的建筑物,以及在中国已经获得了美国、中国和英国发明专利权的,刚柔性隔震、减震、消震建筑结构与抗震低层楼房加层结构,都十分成功的应用于工程实践中,都明显的在建筑结构体型上,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吸收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总之都在建筑设计的结构方面设法摆脱在地震灾害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内力的结构体系。其实质都反映了对“似地球为相当好的惯性参考系”为指导理论,所制定的现行抗震硬抗、死抗地震打击设计规范的动摇,本质上也是改变了建筑结构受力体系,而不在似地球为绝对静止不动的惯性参考系了。

1、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与地震场地效应的问题现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根据结构力学和建筑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而来的。结构力学和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将地震破坏力简化并规定为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中的水平运动力,对建筑物的水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硬抗平衡,这一规定实质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

其一:地震爆发时,首先是大地在做往覆水平运动,由于建筑物基础插入大地,因而必然随大地的往覆水平运动而运动,建筑物上部结构也因此被迫运动,但是建筑物上部结构的运动形式不是水平运动(因而根本就没有受水平的作用),而是因基础在受地震水平力运动中,产生的运动力传递到上部结构,迫使上部结构沿地震受力方向,作反方向S形式倾斜摆动;

其二:地震爆发时的冲击波只有两个方向,而现在所有城市的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是根据城市的道路按东西南北方向和建设的需要各自排列的。将建筑物上部结构视为受水平运动,也只能有30%的建筑物的结构抗震设计受力方向与地震冲击波受力方向相同,而70%的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受力方向与实际地震冲击波的冲击方向,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当地震爆发时,只有少数正好与地震冲击波方向协调一致的建筑物不一定破坏,而大多数与地震冲击波方向不一致的建筑物,自然就很难逃脱地震冲击破坏倒塌的后果。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破坏,主要是对建筑物基础产生的水平往覆冲击剪切力,从而使基础被冲击破坏失去稳定后,造成上部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地震冲击波首先是破坏了基础,而不是破坏上部建筑结构,所谓万丈高楼从地(基)起,就是这个道理。基础都破坏了,上部建筑自然就保不住了;

其三:城市中建筑物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反映在超高层、高层、多层和轻重型建筑之分,而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又以基础深度的差别体现在地震冲击波的大小上,基础越深、越大,受地震冲击波的冲击自然很大,在加上城市地下建筑设施不少(如:地下建筑、地铁、地下大型管道等),都是构成城市地震场地效应发生互相变化的种种直接因素。现行抗震设计中,都没有考虑地下建筑设施的自身抗震,以及对地面建筑物基础和地基的地震场地效应所产生的严重问题。

2、现行建筑结构抗震桩基设计与地震场地效应的严重问题现行抗震设计中的桩基础的设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端承桩类型,另一种是摩擦桩类型。端承桩是将深层的地基反作用力通过桩传递给地面,构成对上部建筑物作用力(压力)的平衡。摩擦桩是通过桩基础与一定深度的地基土层十分紧密的挤压结合中产生足够的反作用力,通过桩传递到地面,构成对上部建筑物的作用力(压力)的平衡。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两种类型的桩基础在对上部建筑物的作用力(压力)构成平衡的充分条件是:静力荷载,即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成立的。

在端承桩中,端桩是反作用力的顶点,桩身是传递反作用力的通道,桩身四周的土层是给桩身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稳定作用,由此,可以定义:桩端的承载力,桩身的强度是和桩身四周的土层构成了端桩基础的整体,缺一不可。

在摩擦桩中,桩身的强度与桩身四周土层紧密挤压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构成了摩擦桩基础的整体,也是缺一不可的。这两种类型的桩基础在地震爆发时,强大的地震水平往覆冲击波,完全改变了上述状态,使端承桩在地震冲击波中,使端承桩的承载力发生水平往覆运动,不但失去对桩身的稳定,反而对桩身构成了往覆水平冲击,其结果:端承桩不是破坏,就是下沉失稳。随着端承桩的破坏和失稳,建筑物上部结构自然也就处于破坏倒塌的危险境地,而摩擦桩的危险就来的更快了,地震冲击波迫使摩擦桩桩身必须与四周土层与桩基松开,失去摩擦桩身必须与四周土层紧密挤压的必要条件,并且土层对桩身构成水平冲击力,随着摩擦桩中四周土层与桩身摩擦力的解除和改变,桩不是破坏就是失稳,其上部建筑物随之处于时刻会破坏和倒塌的危险之中。

3、现行予应力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严重问题所谓予应力建筑结构,是人为的在建筑结构的主要承力构件中,对主要承力构件中混凝土施加予应力,一般是通过对结构中承力构件的钢筋进行张拉,利用钢筋的回弹力挤压混凝土来实现的。根据对承力构件中钢筋的张拉,与混凝土的先后关系,又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两大类。

从建筑结构中的予应力构件,到予应力结构的发展,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了,在建筑结构中应用予应力构件和发展予应力结构的优势,在很多城市的建设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推广和应用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确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动力学问题需要特别注重,所谓建筑结构动力学方面的问题,也就是地震爆发时,地震冲击波迫使建筑结构产生振动的动态反应,地震冲击波冲击建筑结构,使其产生的内力在结构中传递,而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力学模型是:1)予应力张拉两端的固端成支座,是不允许有任何改变的;2)予应力构件或予应力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其构件和结构是不允许发生水平推动,振动弯曲和上下振动的。也就是说,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只有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设计的使用要求。因此可以定义: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安全使用条件,是不能承受任何外力(尤其是地震冲击力)的静力使用状态。

地震冲击波在建筑结构中,将无情的迫使建筑结构中的所有梁、柱、板、墙体等受力构件发生变形,即地震冲击力能完全改变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两端边界条件,使其构件和结构中的予应力偿失。任何在使用中的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当予应力衰退和偿失后,其构件和结构必然破坏。因此,在地震设防城市的建设中,是不能使用予应力构件和予应力结构的。但是,现在许多城市的建设中都使用了予应力结构,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应尽快在地震爆发之前,采取补救措施,否则,后果一定是十分严重的。

综上所述,现行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建筑结构体系,是与地震冲击波相对抗、硬抗(死抗)的捆住地震内力的结构体系。从结构动态平衡的根本原理来分析,这种与地震力相对抗的结构体系的静态平衡在地震中完全破坏了。也就是说,现行的建筑结构体系,只能满足静态(无地震冲击波)状况下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衡。当地震爆发时,建筑结构内力的静态平衡被破坏了。这就是现行建筑结构体系抵抗不了地震冲击破坏的根本原因所在。现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只是加大了建筑结构的刚变,使其增加了对地震冲击力的对抗力(死抗力),没有从结构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去寻求,建筑结构与地震冲击波的动态平衡,建立一个与地震内力相适应(不是相违背)的“释放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动态平衡体系”。

总之,几百年来,人类所推行的静态(加大刚度)的建筑结构体系,违背了地球地震的客观规律。因此,给人类自己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人类为了在地球上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得从根本上解决适应地球地震客观规律的建筑结构体系。因此,一种与地震力相适应的“释放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动态平衡体系”的动态平衡的力学理论的建立,并制定新的建筑结构释放地震冲击波的设计标准(在也不是对抗的标准),将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二、释放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体系1、释放地震内力建筑结构体系的理论基础我们从现代地球物理学家关于地球板快运动理论的力学分析中,以及对地震客观规律的不断揭示,更进一步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力学见解,我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在运动中自身求得内力平衡的结构体系,它有两个阶段的运动规律:

(1)、地球内力的平衡阶段:地球结构体,在自转和围绕太阳周转运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力,在平衡阶段,地表运动处于内力平衡,地球运动处于静止状态,此阶段可似地球为惯性参考系阶段。

(2)、地球结构体系处于内力平衡阶段后,其内力仍然在不断的增加,而地球结构体不能承受日益增大的内力,而在运动中,通过地球板快的运动,地震和火山等形式释放出来,以求得新的内力平衡,这个阶段是地表的活跃阶段。其不断增加的内力将在地球内力集中点释放出来,此阶段可似为非惯性参考阶段。地球内力平衡过程中的这两个阶段,在地球内部不断循环下去,形成了地球生态平衡的必然规律。

人类是在地球生态的环境中生存的,因此,人类必须遵循地球生态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规律去发展。从人们开始认识到对过去认识的不足,即理论上的不足和错误,又不断的在生活实践中,提高了对地球生态环境的认识,进而不断的揭示自然规律,掌握和运用规律为现代人类和将来造福。应该明确的指出,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提高和深化,其指导人类如何适应地球生态的科学理论,也就随之进入了更高的阶段。

2、释放地震内力建筑结构体系新技术的应用:已经获得中国、美国和英国发明专利权的新技术“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建筑物消震装置”和“高层建筑隔震消能装置”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插入式刚箍捆住地震内力的建筑结构体系,将建筑物整体有机的隔离成两个受力体系,这样地震破坏力的传递媒介改变了,由直接传递转化为间接传递。不言而喻,“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将大大减少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冲击,反之,上部结构对基础的作用力也大大减小。

新技术的设计依据是以柔克刚的动态平衡原理,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能十分有效的大大减弱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打击破坏。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在研究抵抗地震灾害方面,都从过去只是单纯考虑建筑结构加大刚度的硬抗(死抗)方式,而向建筑结构隔震减震的方面发展了。原因十分清楚,过去几百年来建筑物硬抗地震灾害方法的不断失败,告诉和启发人们要寻求一种适应地震客观规律的抗震方式。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以柔克刚,才能达到建筑物在地震冲击中的动态平衡,而不被破坏,反之,以硬抗来对抗地震的打击,即以刚克刚设计的建筑物是根本抵抗不了地震的打击的。因为人们设计建筑物的刚度,不可能达到(保证)比地震破坏力还要大得多的程度。否则现代的专家们去研究建筑物的消震、隔震与减震,不就失去意义了吗?

“建筑物消震装置”发明专利技术,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地震爆发时对建筑物基础的安全保护,其形式是沿建筑物四周一定距离内,在基础底面到地面的位置,设置“建筑物消震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从任一方向完全切断地震波冲击基础的传力路线,使基础处于安全保护之中,基础都安全了,上部建筑自然也就安全了。如果是高层建筑,还要结合采用另一项“建筑物抗震减震装置”发明专利技术,将更加有效的保护高层建筑的安全使用。该技术还可以用于50—80年代旧建筑物的消震保护,特别是对大会堂、大礼堂、展览馆、影剧院等,对无法抗震加固的大型建筑和古建筑的消震保护是十分有效的。该发明专利技术是在不影响旧建筑物的继续使用,不用搬迁的情况进行,比常规抗震加固安全,还节省40%左右的投资,用于新建筑中,比常规设计节省20%左右,并能完全达到地震设防要求。该专利技术已经成功的应用于中央党校、国务院二招等旧建筑的加高和消震减震工程中。创新科技经评审已列为中国北京市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国家科委成果办发文向全国推广,中央电视一台、二台、十台均新闻和专题报道。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属实用类文本。而学生认为本文就是说明文,只是换了个说法。这一说法激发了教者的探究兴趣,也确立了本文的教学设计切入点。高二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说明文,对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了然于心,自读能力较强。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2.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掌握文体特点。

3.领悟作者寄寓文中的深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主要观点和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者用幻灯片显示一组精美的建筑风光图片,让学生在对建筑美的品味中进入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明确学习方向

本文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它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什么区别?

(设计说明:从体裁特征入手解读文本是本文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文体特点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便于仿例写作。)

【明确】自然科学小论文(学生一般回答说明文),对第二问,教师可以先卖个关子,明确学习目标。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那么什么叫“中国建筑”?

(设计说明:初读本文,会有文不对题之感,强调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确文章写作对象。提示学生,在“中国”与“建筑”之间加一个字来明确概念,应加“的”还是“式”?)

【明确】第1段指出了“中国建筑体系”涵盖的区域,第2段指出这个体系“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已经基本形成,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所以这里的“中国建筑”是指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建筑,应该是“中国式建筑”。

(2)图文共赏析,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请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作者介绍的中国建筑的九点基本特征,然后,幻灯片显示图片:一幅四合院设计图,一幅木结构梁架示意图,一幅故宫博物馆外景图,请同学结合文本,分组探究图中可以反映中国建筑的什么特征,随机体会本文语言简洁严密的特点。

(设计说明:对课文的解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梁思成先生笔下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目了然,但是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不容易读懂课文,图文匹配法使得文本图文并茂,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向学生介绍梁思成先生的著作《中国建筑史》及王其均先生主编的《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供有兴趣的同学课外深入学习。)

(3)中国建筑的这九点特征是并列关系,那么能不能随意打乱它们的写作顺序呢?

(设计说明:从写作顺序上体会本文的科学性,让学生意识到文章条理清晰合理的重要性。)

【明确】不行,文中先介绍了中国建筑的整体特征,然后介绍结构特征,最后介绍装饰特征,在写作顺序上是由整体到局部,对局部的介绍又是由下到上,由内到外写的。条理是非常清晰严谨科学的,与我们作为游客的由外到内的观察视角不同,展现了作者作为建筑学家的成竹在胸,运筹帷幄的气度。

(4)理解中国建筑的“文法”。

在第14段里,作者提出了中国建筑的“文法”一说。“文法”就是“语法”,我们知道汉语有语法,英语也有语法,什么是中国建筑的“语法”呢?

(设计说明:文章用了四个自然段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问题,通俗易懂。学生不存在阅读上的困难,教师只点出最重要的内容,使得课堂教学更紧凑更高效。)

【明确】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也就是中国建筑呈现出中国特色的原因。

(5)探讨“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1.文章写到这里,我们看到作者对中国建筑的范畴做了界定,特征作了介绍,成因作了阐释,结构非常完整了,作为说明文,对于写作对象已经解说的非常清楚,可以结束了。但是作者又谈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这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明确】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而形式的不同正是缘于各民族建筑的“文法”的不同。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重在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课文对“可译性”的问题阐述得非常清楚,关键是为什么要谈“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一问题,这正是本文真正价值之所在。这种“挑刺”的问法易激起学生求证的欲望。)

2.各民族建筑之间“可译”可能给各民族建筑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呢?

【明确】从利的方面讲可以促进本民族建筑风格、建筑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的交流,让本民族建筑特色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从弊的方面分析,这也可能导致本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被其他民族建筑的风格和文化替换而至于消失。

3.作者谈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个问题,最终要表达什么意思?

【明确】由第20段第一句可知,作者希望“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在新建筑中尽可能融入中国元素,保持建筑的中国特色。

4.作者用了“若想”这个词,可见他是在呼吁,我们先来看一看当时的情况。对这种现象你怎么看?(幻灯片显示反映建国初期,不少人在建筑风格方面一味追求西化,大量毁损中国传统建筑的情况的背景材料。)

【明确】学生可畅所欲言,一般会从民族大义的角度讲要热爱本民族建筑风格和文化;从实用的角度讲中国传统建筑不适应现代生活需求了,建筑风格应与时俱进;从文化的角度讲,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其文化内涵超越实用价值,应妥善保护。

重点应该是体会到梁思成先生的爱国热忱与知识分子的责任感。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至此,学生可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区别了。

(6)结合本文谈谈自然科学小论文有什么特点?

【明确】1.“小”。选题较小,内容较浅,篇幅较短(先对一般学术论文而言)。

2.科学性。材料真实可靠,观点实事求是,语言简洁、严密、明晰。

3.创造性。能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新见解,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四、布置练习:探寻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气息

【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范畴 自然科学小论文

特征 “小”

成因 科学性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每个地域有着其各自的历史,自然在当地也保留着历史的积淀。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在现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进行研究分析。

二.地域性主义的批判

世界全球化趋势下的标准化商品生产使得城市形象趋同,中国的建筑设计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从罗马柱涡卷花纹的滥用到各样标准“方盒子”的冷漠外表,再到现今中国随处可见的传统建筑符号,中国陷入了抄袭的怪圈。设计师们将设计简单的理解为符号堆砌,以为这就是紧跟世界设计潮流。但他们忽略了设计只有经过民族文化的积淀才有立足点,否则没有特色只会成为空有其华丽外表的空中楼阁。在不断研究和探索中,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中而新,西而新,中而旧,西而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而新”。笔者认为真正的设计不应当仅仅满足于盲目跟风世界潮流,迎合业主需求,而应当着眼长远,挖掘建筑潜在价值,用建筑所散发出来的文化魅力去感动社会,引导社会审美方向,这才是建筑设计的根本。而地域性的应用正是建筑设计未来的强大生命力。

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是指建筑设计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如气候、材料)和文化特点(如工艺、生活方式与习惯、审美等)的适应、运用与表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地区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才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性,从而形成各地的千姿百态的建筑形式。如:北方建筑多坐北朝南,以阻挡大风降温天气,同时保障日照时间和季节性通风。而南方建筑却相差很大,高温且雨季长,故人们更加注重防潮、降温和通风的效果。在云南甚至存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可见地域性对建筑设计的重大影响。接下来我主要以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具象分析影响建筑设计的自然条件因素,天人合一性,民族化以及建筑的“再设计”。

三.民居建筑发展的状况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且民风各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民居建筑的演变也不一样。例如相对封闭的高山雨林地区、高海拔地区,他们的民居建筑发展缓慢,功能简单,相对原始;其他地区发展较快,从江南水乡的民居建筑到北方的院落式建筑都有了几千的传承发展,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但随着乡村经济的繁荣,地域性民居建筑也在翻新改造,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织其中,已经影响了建筑地域性特色的发展,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规划指导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合理发展方向。

四.民居建筑地域性的意义

我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形成了地域风格不同的民居建筑样式。在当前,如何传承、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意义重大。

地域性民居建筑具有生态旅游价值

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式建筑,热带山林地区干阑式建筑,草原地区牧民的毡房和帐房,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建筑以及北方汉族聚住区的庭院式建筑等,发展到今天这些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一体,别具风情,不但成为了都市人热衷向往的原生态世界,而且丰富了乡村的旅游资源,更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的发展。

地域性民居建筑能促进本地区的文化精髓得以继承和发扬

民居建筑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载体。各地区的民俗民情及,留存至今的文化元素,都可以在民居建筑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布局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尊卑关系;客家土楼城堡式住宅具有着群居性和抵御性的特征;藏民建筑无论在形体结构上、色彩上、材料使用上以及内部功能布置上都有着鲜明的民族宗教思想意识;徽州的民居建筑无论在选址还是结构造型处处体现了儒家的文化思想。因此,地域性民居建筑是一段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地域性民居建筑与自然生态资源系统关系密切

民居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往往就地取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例如木材建筑、竹子建筑、石头建筑、土木结合建筑以及蒙古包建筑等,都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人类的居住环境质量与建筑材料的使用、改造自然的程度息息相关。人类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需要对自然生态资源更好的保护和建设,这样既利于当代,又福祉后代,形成对自然生态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让人居环境更加和谐。

也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在现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结束语

地域性民居建筑的表达形式主要从建筑的形态、结构、施工技术、艺术形象等各方面着手,而且这种表达形式与社会的历史、政治、人文、自然条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应该利用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与当地材料资源相结合,在民居建筑的建设中广泛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措施,让当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使当地民居更具特色。因此,地域性的民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要不断的完善建筑结构空间的布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昭 冯四清 地域性建筑的设计理论分析 [期刊论文] 《安徽建筑》 -2012年4期

【2】刘石磊 风景旅游区度假酒店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学位论文] 2008 -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3】王铮 丁超 地域性建筑思潮对于建筑创作的影响——从建筑细部角度出发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 -2013年17期

【4】邱鲤凡 当代地域性建筑形式对文化的表达研究 [学位论文] 2008 - 厦门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5】刘书宏LIU Shu-hong 以建筑符号学来看台湾本土的建筑风格 [期刊论文] 《山西建筑》 -2009年19期

【6】王红 陈静WANG Hong CHEN Jing 基于地域性的低能耗墙体技术研究——以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例 [期刊论文] 《建筑科学》 -2013年2期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素有“建筑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每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建筑盛会“第24届世界建筑师(UIA)大会”将于2011年9月25日~10月1日在日本东京盛大举行。届时,世界上约130个国家的约1万名建筑师、研究学者、技术者及建筑相关企业者将聚集一堂。日本是首次承办这一盛会,大会期间将同时举办展示企业最新技术和产品的大规模国际展览会,提供企业形象和产品展示,行业最新动态了解,与日本同行沟通交流的全方位功能。这也是行业、企业向世界信息,弘扬品牌的一个绝好的机会。

2006年7月成立的UIA2011东京大会组委会,在2008UIA都灵大会后正式接过大会主办工作。大会以“DESIGN2050”为主题,全球范围地、高层次地探讨近未来环境应有的姿态。针对2050年排炭量减半、超高龄化社会等的人类课题,探讨建筑、产业、市民等各界如何共同设计未来和谐社会。

每三年一次的全球性建筑界的全方位论坛

现代建筑通过环境、城市和人的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活动。建立可持续社会,创造有魅力的城市,实现人类生活的不断向上,是21世纪对建筑的效果和责任的要求。

在“建筑,城市,环境”等诸多问题上,今天的亚洲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从亚洲区积极地向国际社会发出信息论点,是市民社会给予我们的使命。

大会会期

(1)期间:2011年9月25日(星期天)~10月1日(星期六),共7天

(2)地点,

主会场:日本东京国际论坛中心,丸之内地区,日本桥地区

副会场:国立代代木竞技场,国立奥林匹克纪念青少年综合中心,其他

(3)主办:国际建筑师协会(UlA)/UIA2011东京大会日本组委会(JOB)

大会主题:DESIGN 2050

聚焦2050年的世界视像,探讨明天的城市,建筑应有的姿态,孕育出“DESIGN 2050”的大会主题。

构思理念的原点可以上溯到1933年的第4次近代建筑国际会议(CIAM),当时建筑学家柯布西埃所提倡的“雅典”的理念对世界建筑界和各产业界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并在随后召开的UIA芝加哥大会上,从“可持续未来”的概念中形成了之后被社会所广泛认知的“可持续设计”。

着眼未来的“DESIGN 2050”正是演绎了上面的理念,提倡面向21世纪的新。以“地球,环境”,“信息・文化”,“生命,生活”为副题,展望2050年,建设地球和人类的共存富饶社会,形成新的价值观,创造21世纪的新生活方式。我们不是单纯地在现在的延长线上追求未来,而是跨越现在,以未来的视点构思描绘出未来的理想像。

环境、能源、经济、人口、粮食、教育等21世纪我们所必须解决的众多课题,并不是建筑界所能够单独解决的。正因为这个原因,通过UIA2011东京大会,我们跨越国界、宗教、民族、性别、世代、产业等种种隔障,呼吁更多的地球人共同参与,汇集智慧与技术具现化“DESIGN 2050”的主题。

大会副题之一:地球,环境

大会将针对地球温暖化,节能、实现低碳社会所面临的课题,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水资源、农业等方面所产生的环境问题研讨技术性解决提案。大会将展示在这些领域中日本所研发的先端技术和解决方案。

大会副题之二:信息・文化

对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全球化信息社会中,经济、城市、交通等应有的发展趋势进行研讨,从信息化时代的文化角度,广泛探讨城市景观、文化交流、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大会副题之三:生命・生活

随着世界人口的爆发性增长,发达国家人口急速少子高龄化、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农业渔村的地域社会、医疗等,对21世纪生命与生活所相关的广泛课题进行建设性议论。从生物多样性等,聚焦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命体。

大会包括主旨讲演,主题展览,论文/设计发表,各种论坛等内容,由UIA及UIA加盟协会的活动,各种展览会,面向市民的活动,面向年轻建筑师和学生的活动,建筑关联团体活动等组成。

嘉宾及演讲主题

1.克里斯托,维拉第米罗夫t贾瓦塞夫ChristoVladimirov Javasev(艺术家/美国)

Christo和搭档Jeanne CIaude一起,开展了一系列艺术活动,在日本茨城县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同时竖起1000多把伞的“Umbrella”(1984~1991),用布将德国帝国议会议事堂包起来等……体现把艺术作为城市与自然环境中的风景的表现主题,他将在大会就“环境与艺术”展开论述。

Christo1935年6月13日生于保加利亚,1958年逃亡到巴黎,这年的秋天和Jeanne Claude相识,共同开始了他们独特的创作历程。1964年移居纽约,之后陆续开展了“ValleyCurtain哥罗拉多州,1970―72”“被包裹着的巴黎,1975―86”“Umbrella,日本,美国,1984―91”等艺术活动,实现了以布为主的变化景观的创作。现在正在进行的活动包括1977年开始的“Mastaba,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1992年开始的“Overthe River,哥罗拉多州”,在JeanneClaude的突然去世后,仍致力于这两个活动实现的准备工作。

2.吉格米,尤泽尔,辛莱Jigmi YoezerThinley(不丹王国首相)

Jigmi以提倡重视GNH(国民幸福总量)来取代GNP(国民生产总值)为口号,把人类的幸福放在经济成长之上的首要地位来考虑,着力推动SlowLife生活。将在大会上讲述“面向2050年的可持续性”主题。

Jigmi生于1952年,父亲是历代国王的重臣。197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回国后作为公务员历经各种官职,1988年在国民议会的阁僚侯补信任投票中以最高票数进入阁僚评议会并担任外交部长,任期中他兼任阁僚评议会议长,2008年3月在首次实施的普选中取得胜利,成为不丹历史上首任民选首相。

3.维拉迪米・斯拉佩塔Vladimir Slapeta(建筑家,历史学家/捷克)

Vladimir是捷克的建筑家、建筑史学家。他的父亲也是著名的建筑家。他将从安东尼,雷蒙设计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的Jan Letzel,到和日本有深远联系的捷克建筑家们所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向来宾介绍涉及公私两面的建筑逸事。

Vladim1947年生于捷克,1972年布拉格工科大学毕业,1973年起在附属的大学任职,现任布鲁诺及布拉格的工科大学的建筑学科教授,加拿大建筑中心的客座特待生和柏林艺术学院成员。

1992年他被授予AIA名誉会员,1997年被授予RIBA名誉会员。著作包括:Czech Functionalism 1918-1938(AA伦敦),Brno Functionalists(赫尔辛基),BATAArchitecture(Zlin)等,出版了奥地利的建筑家Adolf Loos等众多的捷克建筑家的研究论文。

4.克里斯托夫,因根霍芬ChristophInqenhoven(建筑家/德国)

双层幕墙的RWE总部,办公区与中庭以格子组合布置的手法取得自然采光与通风的最大限度利用的德国航空中心等,从环保型建筑初期就开始提倡该理论的德国建筑家将在会上就“2050年的环境与建筑”展开论述。

Christophl 960年生于德国,1978~1984年分别在AachenI科大学,杜塞尔多夫市艺术学院学习建筑,1985年在杜塞尔多夫市设立建筑事务所。代表作包括:德国航空(法兰克福),欧洲投资银行(卢森堡),Breeze Tower(日本大阪),丝瓦络思基总部(苏黎世),1 BIigh(悉尼)等,现在进行中的Stuttgart中央车站获得了GlobeHolcim Award金奖。

5.大卫,阿贾耶David Adjaye(建筑家/英国)

领导英国现代建筑的坦桑尼亚出身的建筑家Adjaye,把每天变化中充满生命力的城市的状况通过建筑体验进行表现,将通过自己的最新作品莫斯科经营大学院等讲述设计手法。

Davidl 966年生于坦桑尼亚,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1994年设立合伙人事务所,2000年设立以伦敦为据点的Adjaye建筑事务所。现在作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近作包括:莫斯科经营管理大学院SKOLKOVO(俄罗斯)等。预定15年完成的Smithsonian国立非洲系美国人历史文化博物馆(美国)正在进行中。

6.桢文彦Fumihiko Maki(建筑家/日本)

如同代官山hill side terrace作品一样,常常以强烈地意识着城市设计,与社会的联系中来进行建筑的设计,代表着正统派近代主义者的建筑家桢文彦,将朝着东京宣言对Design2050进行统括。

桢文彦1928年出生,先后在东京大学,哈佛大学学习,此后执起教鞭,1965年设立桢综合计划事务所,1962、1984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奖作品奖,1993年获UfA金奖,普利兹克建筑奖,2001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奖大奖。代表作包括:hill side terrace(东京),SPIRAL(东京)等,现在以日本为主,包括南北美、亚洲、欧洲等项目正在进行中。

7.SANNA: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建筑家/日本)与西泽立卫RvueNishizawa(建筑家/日本)

201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第12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的综合监导,负责Lausanne的劳力士运营中心设计等,活跃在国际上的SANNA将通过自己的作品讲述Design2050。

妹岛和世1956年出生,1981年日本女子大学大学院毕业,在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工作后,于1987年设立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1995年和西泽立卫一起设立SANAA。

西泽立卫1966年生,1990年横滨国立大学大学院硕士毕业,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1995年和妹岛和世一起设立SANAA,1997年设立西泽立卫建筑设计事务所。

代表作包括:金泽21世纪美术馆(石川),TOLEDA美术馆玻璃展馆(美国),D10R表参道(东京),STUD剧场(荷兰),NEW MUSEUM(美国),ROLEX运营中心(瑞士)。现在正在进行卢浮宫美术馆兰斯分馆的设计工作。主要得奖包括威尼斯双年展第9届国际建筑展金狮奖,日本建筑学会作品奖,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美术部门奖,2010普利兹克建筑奖等。

8.安藤忠雄Tadao Ando(建筑家/日本)

安藤忠雄大会首日公开讲演“向年轻人讲述‘何为建筑’”,向担负着2050年的社会重任的年轻一代,讲述未来的建筑。

安藤忠雄1941年生于日本大阪,1969年设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在于环境的关联中不断地提案新建筑应有的形象。代表作包括:光的教会(茨木),淡路梦舞台(兵库),FABRICA―Benetton艺术学校(香川),Fort Worth现代美术馆(美国),东急东横线涩谷车站(东京),21―21design site(东京)等。1979年安藤忠雄凭“住吉的长屋”(大阪)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1993年获日本艺术院奖,1995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03年获文化功劳者,2005年获UIA金奖,2009年获文化勋章等。著作包括,《讲述建筑》、《连战连败》、《建筑手法》、《建筑家安藤忠雄》等。为了恢复阪神、淡路震灾中被破坏的自然,设立了“濑户内Olive基金”,从2004年起参加大阪的“樱之会,穿越平成”的樱花植树活动,2007年起担任将东京湾的垃圾填海地变成森林的“海之森林募金”事业委员长,向国内外传递活动信息。

9.UIA学生竞赛审查委员长:隈研吾Kengo Kuma(建筑家/日本)

通过审查,向下一时代的世界的学生提示今后城市与建筑应有的形象。

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横滨,1979年东京大学建筑学科大学院毕业,2009年起任东京大学教授。主要作品包括:森舞台/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获1997年日本建筑学会奖),水/玻璃(获1997年美国建筑家协会Benedlctus奖),石的美术馆(获2000年国际石之奖),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获2001年村野藤吾奖),近作:Gteat BambCO Wall(中国)、长崎县美术馆(长崎)、三得利美术馆(东京)、根津美术馆(东京)等,同时还有很多大规模项目正在进行中,Besancon艺术文化中心(法国),Granada Performing Arts Centre(西班牙)等。

大会日程安排

(1)9月25日(星期天),

UIA理事会

欢迎宴会(国立代代木体育中心第一体育馆)

(2)9月26日(星期一):开幕式

基调讲演:Christo VIadimiroyJavasev

特别讲演:CMStoph Ingenhoven

公开讲座:安藤忠雄

主题研讨

学术内容(/设计发表/内容)

WOrk Programme

UIA委员会

建筑相关团体的活动

(3)9月27日(星期二)

特别讲演:SANAA妹岛和世+西泽立卫

主题研讨

学术内容(/设计发表/内容)

Work Programme

各国协会发表

学生竞赛结果发表(委员长隈研吾)

建筑相关团体的活动

表彰式

(4)9月28日(星期三)

基调讲演Jigme Yoser Thinley/桢文彦

特别I讲演:David Adjaye/VIadimlrSlapeta

主题研讨

学术内容(/设计发表/内容)

WOrk Programme

UIA委员会

各国协会发表

建筑相关团体的活动

闭幕式

(5)9月29日、30日(星期四、五):UIA总会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获得世界认可 勇攀建筑高峰

油菜、麦子、大豆,还有大白鹅、白鹭、鸽子,这样的美景不是在画中,不是在桃花源,而是在位于杭州转塘镇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中国美院在杭州已经80多年,与这座秀美的江南名城浑然一体。2004年美院在转塘镇象山校区,以非常谦虚的形象、非常震撼地设计建成了第一期,2007年建成了第二期。而亲自为这两期工程进行设计的,就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很有个性却不张扬,前卫却不失传统气息,现代又充满田园风味,包容、诗意、传统,传递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气息,这是象山校区给人的印象,也是王澍当初设计时希望让人们感受到的。

校园里所有的建筑都不加修饰,只使用四种建材的原色:青瓦、钢筋、水泥、原木(竹)。有的楼像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置身其中,犹如身在古镇周庄;有的楼一面墙上有上百扇窗户,却错落排布,没有两扇是尺寸一样的,从任何一扇窗户看出去,都是一幅天然山水画。朴素的砖墙、石墙、夯土墙、水泥抹灰本色墙,简单的砌筑方式,随自然而变,生趣盎然,间杂以简易木作、钢构,体现出人与山水共存的本色。“山水校园”是王澍当初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只有这样的风格才最能适合江南水乡、人间天堂的杭州。

王澍的设计并不只有中央美院象山校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上海“世博会”宁波馆、宁波艺术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凭借这些代表作品,他先后获得了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5年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2008年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2010年他与妻子陆文字一起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如今,他更进一步,荣获了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成为获得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第一位中国公民。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获奖者将得到10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从1979年至2011年已颁给33位建筑师。对于世界上的建筑师而言,获奖意味着至高无上的终身荣耀。

守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

其实,对于王澍获奖大家都感到很突然和吃惊,不仅是因为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往年都是在3月底才公布奖项的归属,更是因为很早之前就已经把颁奖典礼定在了5月25日的北京。一般来说,选在哪个国家颁奖并不意味着哪个国家的建筑师会得奖,而这一次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

对于王澍来说,获得这么大的肯定,令他异常兴奋:“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确,这十几年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只有王澍一个人明白。

“我这么多年在探索过程中感到有些孤独……真诚地思考、认真地工作,把理想坚持足够久的时间,最后一定会有某种结果的。”王澍在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确,许多人把设计师称为“孤独的稻草人”,而对于建筑设计师来说,他们连站在他们肩膀上的乌鸦都没有。珠宝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好歹是为人而设计,而建筑设计师整天对着的除了图纸、尺子就只有那些冷冰冰的建筑材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正是因为王澍守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才让他取得了今天的辉煌。“能持续地以非常真诚的态度去创作,而不是把它当成生意,就一定会有某种结果产生。我觉得做建筑必须真诚,而且要坚持足够久的时间,因为在中国诱惑太多。”正如王澍所言,持之以恒和真诚对待是他成功的秘诀,毕竟在如今急功近利的社会能够静下心来做事的人太少了。

传承中国文化继承建筑传统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文化造就了同样辉煌的建筑史。不管是绵延不断的万里长城,还是气势恢宏的故宫,都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但到了当代,中国建筑仅偶尔在世界建筑舞台上闪光,很多人都感叹中国建筑已经辉煌不再。深思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很多中国的设计师只是一味地追随西方的潮流,而丢失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精髓。

的确,两方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洛可可风格都让人所推崇,概念式风格如今也大行其道。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中国也有着自己的建筑风格:南方的干栏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如何将我们自己的建筑风格传承并发扬,是我们中国设计师最应该做的。此次主澍“零的突破”,正是因为他的建筑设计一直基于传统的中国建筑。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设计这件作品时,王澍很好地吸收了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让建筑存在于山水之间而不突出。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这件作品不仅让他开始在中国建筑界崭露头角,而且也让他在2004年获得了中国建筑艺术奖。

在王澍的作品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建筑融合得最好的莫过于上海“世博会”宁波滕头案例馆。外观为一座上下两层、古色古香的江南民居的宁波滕头案例馆竟然是用“瓦片墙”与“竹模板”围起来的,这一设计不仅让中国观众啧啧称奇,也让国外游客惊叹不已。

对于自己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王澍说:“传承传统集中在创造性地传承上。传统是死的,它不会说话,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用创造性的方式与传统对话,之后形成一种传承关系。就我个人而言,你的文化中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不是套一个中国传统符号就说是传统了。”正如王澍所言,他十多年来一直感兴趣的都是如何用小料做出大空间。对此,他说:“中国建筑传统很重要的是工匠技术。很难想象,要是没

有这种工匠技术,这个传统还能维系,因为‘活’的继承就是要工匠来继承。我们做现代建筑的时候,一定要给传统工匠留出大量的‘活’、大量可操作的机会。”

才华横溢个性张扬

当王澍获奖的消息传到他的硕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齐康耳中时,齐康院士感慨万千。他说,“那个奖很大,中国人没拿过。”而在他的印象中,年轻时的王澍是个有才华、有个性,常常“不守规矩”的人。

在齐康的记忆里,王澍个性张扬。“论文答辩时,他把论文题目《死屋手记》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我说你不要贴啊,贴了你的论文通不过。但是他不听,一直在那贴。”张扬的王澍当时还口出狂言,“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齐老师算半个”,得罪了不少评委。后来,王澍的论文答辩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并没有授予他硕士学位。说起这段往事,电话那端的齐康语气平和,“当时学位委员会有人跟我说,这小子怎么这么狂啊。但我觉得年纪轻的人狂一点没有什么关系,现在的年轻人就缺少这种狂。我前几年去杭州的时候,遇到王澍,还问过他,‘你还认不认我这个老师啊’,他嘿嘿一笑,‘我当时年幼无知嘛’。”

在导师眼中如此,在校友的眼中,王澍却是另一番模样。在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眼中,王澍在当时是个不折不扣的校园“潮人”。 “我们一同组织过文学社和北极诗社,他喜欢思考,爱搞哲学研究,当年一起在诗社聊天时感觉他对传统建筑学有很多想法。”杨涛回忆着说,“那时的王澍长发飘飘,有意识流的气质,风流倜傥,我们一起出了第一本学生论文集,他是论文集的主编,当时也有一篇文章入选。”

尽管在校园中王澍有些个性张扬,但当他走出校园,面对建筑设计时,他所展现的是他性格的另一面。在王澍设计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时,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党委书记吴昌政跟他有着几面之缘,而王澍给他的印象是:话不多,但很有理念。

当年参与图书馆建造的开发商王春年也表示认同:“当时我们的理念是建筑能保证至少十年不落后,规划中的图书馆前面有个人工湖,后面就是山,于是想在山水之间做。个过渡,而拿到第一稿时我们就很满意,没做什么修改,有一部分建筑延伸到水中,整体线条流畅,外观是白色,和学院整体的建筑风格很匹配。后来这个建筑获了奖,暑假还有很多师生来参观。”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征稿栏目

1.前沿聚焦: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资源产业学科前沿、生产实践前沿问题的观察性、前瞻性论文。

2.工作研究:发表农业、林业、环保、食品业、旅游业、自然资源产业等有关科研、管理、推广工作中的总结性论文或调查报告;行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法和经验性论文。

3.资源•产业:刊登农业、林业、土地、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相关产业经营、创新与发展的论文。

4.环境•安全:刊登生态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与治理有关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论文;以及森林安全、作物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安全、人居安全方面的论文。

5.经济•管理:刊登生态经济、农业经济、林业经济、旅游经济、绿色食品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各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有关论文;行业管理、企业管理、科技管理、管理工程、管理咨询、管理控制等方面的论文。

6.生态•旅游:刊登绿色生态、生态工程、生态控制;生态旅游、旅游规划、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建设的论文。

7.园林•园艺:刊登园林设计、风景园林、园林工程、园林技术;花木园艺、果蔬园艺、育种栽培方面的论文。

8.动物•畜牧:刊登动物科学、动物保护、畜牧科技方面的论文。

9.农林•植保:刊登植物保护、植树造林、森林工程、土壤肥料等方面的论文。

10.建筑•材料:刊登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绿色材料工艺、材料分析、材料加工方面的论文。

11.能源•技术:刊登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替代能源技术、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方面的论文。

12.食品•加工:刊登绿色食品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储运流通方面的论文;农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绿色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论文。

征稿对象

欢迎全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硕士博士研究生、管理人员等积极赐稿!

稿件要求

1.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理论性、科学性、实用性。

2.文稿内容格式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3.论文篇幅一般以3000-6000字为宜,参考文献不少于6条。

4.来稿文责自负,严禁抄袭和一稿多投。

5.编辑部在收到稿件后5日内回复,全部稿件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一个月内没有收到用稿通知则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确认。

6.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E-mail、邮编等信息,以便本刊编辑联系有关事宜。

7.投稿方式: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附件发送或通过邮局投寄,并请注明:投稿《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

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中建大厦1804号邮编:430074

E-mail:

网站地址:Http:∥

电 话:027-87614121传 真:027-87185680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随着人们对装饰标准与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必然要求住宅建设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实现住宅产业的现代化,进而要求其内部设计要打破以往的盒子式设计,使功能空间更加明晰,住宅部件设计向系列化、集约化、智能化、配套化方向发展。中国室内设计发展到现在也已具有一定规模,虽然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它的发展在当下也呈观察思考23现出新的时代特征。

1.多元性。进入21世纪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的增加,世界已联成一体。室内设计也不例外,各国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优秀设计涌入中国,各种流派、各种不同风格的设计影响着中国的室内设计,每种设计不尽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彰显出个性。而中国的设计师在相互交流中汲取营养,相互渗透,有利于在国内形成一个蓬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2.复合性。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材料的不断出现,新的设计理念的提出,传统设计观念不断受到挑战和突破。技术与艺术,传统与现代,外来文明与本土文化,不同地域的各种设计,形成了不同组合方式的复合性设计。它不是各种形式的任意的拼凑,也不是任何无次序的权宜变通,它是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设计观念的融合,是多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设计语言的体现。

3.时效性。新设计替代旧设计,新材料替代旧材料,新理念替代旧理念,中国的室内设计也慢慢跟上时展的步伐,由八九十年代流行的盲目模仿欧式的设计到现在影响深刻的亚设计流派;由最初的“生存意识”进展到现在的“环保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识”,中国的室内设计在其中寻找契机,寻找突破,紧跟着时展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的现代化设计与建筑设计已率先打开国门,无形中也将推动室内设计迈向更高的水平。

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要走向世界,较国际水平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同发达国家的装饰行业相比,我国室内设计行业还不规范,室内设计师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带有中华民族特性的室内设计,其个性还不鲜明,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等等。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装饰行业不规范我国现阶段对固定资产的投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每年的产值都在2000亿人民币左右。

在如此巨大的消费刺激下,装饰公司也多如牛毛。在装饰行业的众多公司中,其专业水平良莠不齐,优秀企业不多,行业管理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够规范,全国各地发展不平衡,无序从业多于规范从业,设计人员“鱼目混珠”,这些直接导致行业的恶性竞争。而马路边拿锯拿斧的“装修游击队”也声称“我们是搞装修的,我们也可以设计”。

有的室内设计公司为了竞争常常推出免费设计等等。要知道,室内设计也是一种劳动,也具有价值,如果让这种价值为零,就等于在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室内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建筑设计原理、施工构造和艺术审美各方面学问的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不了解设计的专业知识、设计规律、设计美感,就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因此,我们必须规范行业运作,加强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业监管,并严格按照市场规律来操作,才能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二)室内装饰与其他项目设计分散在欧美发达国家,一名优秀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一名优秀的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名家具及饰物设计师;

而一名家具设计师很有可能是一名能工巧匠,其专业领域的联系性非常强。而中国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却是分离的,院校的专业设置是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分门别类,这种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了割裂几个联系非常强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专业领域连贯性。建筑师完成土建结构设计后就将建筑毛胚甩给室内设计师,而室内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家具时多半只能选购市场成品,这种关系结构不利于内外一体化的优秀室内建筑作品的问世。这就是我国室内设计现在为什么普遍还是“湿作业”的原因了。

欧美国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实现了住宅产业一体化、集约化、工业化,实现了省时、省力、省消耗,高品质、高质量这样“三省二高”的标准,提高了建筑的综合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从建设到入住的工期,降低了成本。他们的做法还避免了那种设计师拿到建筑毛胚房,首先要对空间进行功能布局,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修改,而拆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凿洞造成材料浪费的现象。从协调性的问题来考虑,这种建筑各个环节相互剥离的设计模式也制约了设计师对全局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要出一个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无疑也提高了建筑成本。

(三)室内设计创新精神缺乏任何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活动,都离不开思想这个内在的发动机。而其创作的思想并非源于创作者本人一时心血来潮或异想天开,而必定是受到他所在的时代的精神和以往历史思想沉淀的影响。室内设计理念的发展应是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同的文化特色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说到底没有对人类文化的深刻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解,是根本不可能奢谈创作的,室内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室内设计这一概念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多元性、复合性的特点。但是,当你真正站在这么多的风格、流派面前时,却发现其中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只能从一个建筑设计、装饰设计中,或多或少看到国外这类或那类风格特点的影子。

一般而言,现今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是建立在以往民族传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但是,我们大部分设计者却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抄袭,对风格、流派的表面接受替代了自我创新,“拿来主义”成了设计的主旋律。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的“套用”。我们应该扭转那种很多设计师仅看中设计的表层的形成,而忽略其深层次精神的局面,而是要民族元素的融入、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创新。

(四)设计师队伍膨胀,素质普遍偏低市场的发展、教育的改革使得室内设计变得炙手可热。国内许多没有相应师资的大专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甚24观察思考至在社会上的室内设计培训班、电脑培训班也都加入了“制造设计师”的行列,在短短十年里设计师队伍急剧膨胀。可以想象这样“制造出来的设计师”如何设计出好的作品。这样打着“设计师”旗号的人加入专业设计师的行列,使整个设计市场形成恶性竞争,产生了许多粗制滥造的室内设计作品。这些设计师基础知识缺乏,艺术语言表达不清,设计技术偏低,缺少设计的逻辑思考,浮浅媚俗的追逐时尚,依赖材料、仿造风格,而忽视实际情况;恶性竞争的后果还使许多优秀的设计师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而降低了创新的积极性。要知道真正的设计师除了是专业的能手,还应该是自己思想的忠实执行者,不被外在的意志所左右,将自己的文化品位、艺术素养,经过科学论证后付诸实施的人。

二、中国室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人性化室内设计的理念即以人为本,这是室内设计永远的主题,未来室内设计的发展也将延续与深化这一主题。住宅的核心是人、环境和建筑,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满足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自然性、环保性、亲和性和行动性,以保障人民健康,实现人文、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它的目的是一切从居住者出发,从人性出发,方便人的行为,满足人的需求。要从强化人与外界事物的联系,甚至从人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人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历史及未来着眼来研究,抓住设计的真正意义,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使居住者生活在舒适、卫生、安全和文明的居住环境中。

(二)生态、绿色及环保化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工业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水、空气以及耕地。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或消失,或减少,或恶化。地球已不是人类的乐园,自然环境问题已摆在人们的面前而迫使人类思考。随着人类对环境认识的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中自然景观的重要,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不论是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由整理提供

com/">论文网整理提供筑内部,还是建筑外部的绿化和绿化空间;不论是私人住宅,还是公共环境,生态、绿色、环保成为主题。因此,人们在满足了对环境的基本需求后,回归自然成了我们现代人新的追求方向。

(三)科技智能化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居住条件的要求日益提高,科技智能将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科技智能化设计将成为未来住宅发展的方向。科技智能化提倡“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技术的应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全面提升住宅的居住环境、住宅功能、工程质量、物业管理水平,使科技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进住宅的产业现代化。它要求达到安全防范、信息管理、信息网络化,从而实现住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地进行家庭遥控管理或与外界进行联系。

(四)装饰部件的产业化邻国日本用了二十年来推行其住宅部品,现在住宅的各个部分都有通用部品,而其设计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建筑装饰部品的选择,工作效率非常高。而我国,传统的施工工艺仍主导着我们的施工过程,依然是切、割、锯、钻刷等工艺。各装饰部件也都是各大装饰公司自行设计。这是一套落后的施工工艺,不利于室内设计的发展,而装饰部件的产业化,应该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住宅部件是保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证住宅功能与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对于室内设计标准的控制,装饰成本的降低,施工工艺的便捷,以及建筑装饰产业的现代化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西方发达国家都推行住宅部品,对无特殊要求的住宅,只要将装饰部品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因此,室内设计变得更简单,更便捷,普通大众都可以自行设计。

(五)高度的民族化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它留给了我们丰富的历史遗产,中国幅员辽阔,有着56个优秀民族,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因此,如何传承文明,如何将有中华民族特性的设计呈现于世界,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创作归宿。我国的室内装饰设计发展初期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室内装饰设计到处盛行欧陆建筑风格。但一味仿造的“拿来主义”盛行,丢失了我们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优秀的传统,丢失了我们文化的“根”。随着国家的富强,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中国的室内设计所走的道路,一定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的设计。因为只有地域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进入21世纪,时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审美情趣,而中国的室内设计也从早期的以材料的档次来评价装修水准的误区中走了出来,不断地走向完善,向国际靠拢。

当然,目前室内设计的各种规范还未健全,而室内设计从不规范到比较规范、再到相对规范,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我们相信,这个过程不会需要太多的时间了,室内设计行业一定会走向规范,最终必定会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规范.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06

[2]戴康尼斯.享受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系列[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2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元素建筑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现代建筑设计是建筑艺术的塑造基础,通常在设计中需要表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建筑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在有机结合我国特有的元素,来打造特色建筑,提高建筑美观。

二.对我国建筑文化的理解。

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这种文化既有别于巴比伦的拱券文化,也不同于古希腊的柱式文化。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像从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到的藏居、羌族的碉楼建筑等等,这一些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如颇具有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经济第一的观念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蔓延,大的文化背景成了影响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各地出现了“国际式”文化取代地域性文化的现象,地域型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建筑文化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在受着猛烈的冲击。传统而精美的木工手艺渐渐消失,钟灵毓秀的庭院式住宅被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堆叠的建筑所代替,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真的落后到这种地步,这种完全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地步了吗?我们应该明白不论历史文化还是建筑文化,它们的久远都是衡量历史珍贵性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这些生长于本土的建筑文化,它们之所以能长存这么久远,就是因为它们在适应当地气候、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运用当地技术以及体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均有自身的优点,它是与当地环境和谐相处中形成的,我们应该改良、应该吸纳未来文化的影响,但这不是我们抛弃祖先留给我们遗产的理由。因此在我们这个有着辉煌文明史的国家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建筑与文化有机的结合。

建筑与文化犹如鱼水相依,是人类的永恒课题。建筑,为人类留下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砖瓦木石堆砌得遮风避雨处所;建筑,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先进的文化或是根本利益都是与建筑有着血缘的不解关系。建筑演绎出整个人类社会最具鲜活和充满和谐的韵律,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形象地比喻它是时代进步的镜子,经济发展的缩影。而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集中表现,也正是建筑的个性和特色构成了城市的生命和灵魂。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音乐一旦没有了旋律,自然是噪音,倘若建筑没有艺术情调和文化韵味,那它就失去了灵性,会因为缺少灵魂而成为钢筋和混凝土支撑的空壳子。总之,有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者息息相关,永无终结。

四.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1.现代装饰设计的思考。

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装饰设计,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虽然各国的审美文化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是在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并发展创新出更加心意的东西,其关键在与如何正式传统。发展劲头并创造未来。

现代建筑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是一个时代在经济政治等各个层面的综合反映,从这个角度考虑,现代装饰设计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子,必须得与时俱进,跟现实相结合,从现阶段的经济社会中寻求前进的方向,事实上,今天我们评价一件设计作品的价值,还是两点---技术创新;文化内涵。在很多时候,文化含量还会给设计带来难以估量的附加值。

2.空间设计的应用。

中国已有的传统建筑的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具有围合式的院落空间,这种空间设计最初理念是使外界环境与室内空间形成过渡并增强院落的私密性,而后它逐渐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饿一个代名词,徽派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就都采用围合式院落,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考虑以L形为基础的房屋围合,使建筑中不仅体现了现代生活的空间理念,同时给整个空间带来通透、大气的感觉另外,院落空间的设计同其它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木雕、石雕、彩绘、竹林等等相结合;同时,各种处理手法的应用,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联想和回忆,使有限的空间产生无限的感觉。这样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统一,形成富有特征的空间序列,并且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省用地,川军馆的空间原型是当地传统的安仁古镇庄园建筑,是四川地区颇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形式,它主要的空间特点之一就是多进式的院落组合,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条件,向四周摊开,在单一水平面上形成对院落的环绕或穿越,而川军馆由于受到基地狭长条件的限制,于是建筑采用了一种类似“竹节”的线性空间组织方式,即实-空-实-空的节奏性空间变化。

3.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主要形式。

(1).大气。

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大气,最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

(2).生气。

体现在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自身带来生气。

(3).富丽。

体现在琉璃材料的使用。它寿命长,颜色鲜艳,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在各种环境中富丽堂皇。其较高的成本,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可见,大气、生气、富丽三者,既有其特定的行色,又有其丰硕的内涵,三者结合形成了中国建筑的传统。

(4).重山林风水。

上述三个特点,仅指建筑物本身,未及其环境。若包容环境,中国建筑的传统性还有第四个特点——重山林风水。中国历代的职业风水先生,去除迷信成分,可称得上是选址专家。有山,易取其势,视野开阔,排水顺畅;有林,易取其物,苍柴丰盛,鸟鸣果香;有风,易得其动,空气清新,消暑灭病;有水,易得其利,鱼虾戏跃,鹅鸭成群。故此,若靠山面水,侧有良田沃土,阳光充沛,兼有舟楫之便,当然是公认得宜于人类生存得最佳选址。

中国传统建筑不仅重自然得山林风水,也重人工得山林风水,让人工得与自然得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四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4.围院的平面空间。

从四合院住宅到万里长城虽然空间层次不同,但都属于一样的空间形态——即内向的外封闭的空间形态,共同体现或服务于一个社会系统。国,古为城的广称,即政治机构、军事实力及绝大部分的民众生息,都在一城之中。城外是自然广川,可以村居结庐,造别业,但它不是独立的。从东周起,一城一国或数城一国模式,一直到秦统一中国,仍以城池为“国”,数“国”合为大统一的国家。国中有家,故称国家。但家的空间模式与国相同,只是范围缩小了,可以这样说家是国的单元或细胞,或者说家是国的缩微,国是家的扩大。长城原为御敌戌疆而设,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长城就好比“国”这个大空间的围墙。无论是历朝都城,宫廷、园林和寺、庙、祠、观,还是各地的民居及市肆都以这种围院空间布局为特点。

这种内向层次型的建筑空间模式,尤以传统园林为最。它不但是形式的,而且更是意境的。园林之中,四周有廊、亭、轩、厅等建筑或粉墙,院在内,以树木、假山、池水、墙垣或建筑分割空间。“庭院深深深几许”,令人心旷神怡。

5.轴线的空间设计。

中外建筑单体都讲究对称,但中国建筑、空间布局尤以轴线对称见长。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

中国传统建筑这种空间的形成,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如自然的、地理的、生态的原因等,主观上如中国长期保持的生产方式、经济形态和人文形态等原因。

五.结束语。

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邵隽 浅谈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0年23期

【2】王书鸿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以世博中国馆为例[期刊论文]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年8期

【3】 贾栋 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2012年5期

【4】王金浅谈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年3期

【5】代锋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2008东北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

【6】萧艺 建筑设计与中国元素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年26期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前言

山地建筑的设计理论研究涉及规划学、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设计学和环境学等众多学科内容,它是山地建筑学中的理论构想和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运用中的重要环节,对在山地的环境中进行的科学设计及应用型的理论创作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研究是指导研究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借助新兴的科学技术和媒介载体进行构思、调研、创作和评价活动的技术性理论。

山地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根据在网上的文献资料查阅可知,国外在山地建筑设计方面研究的文献较少,并且只是多数篇幅里的某些内容关于山地建筑设计的研究而已,并没有专门的专著研究资料。他们研究山地建筑的主要方向是从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区域保护的角度进行研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以及联合国高校于1980年赞助成立了国际山地协会(IMS),主要宗旨是为实现人类社会、资源开发和山地环境这三者之间平衡而努力,并同期出版了《山地研究和发展》刊物,从2004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12月11日设置为国际山地日。

2.国内研究现状

此次针对国内研究该课题现状的资料查阅主要是以中国期刊网CNKI的硕士学位论文及博士论文为主,检索的时间范围是从1990年~2010年,检索关键字词有:建筑,山地,设计,技术,理论研究及方法等,综合运用连接法、检索法、浏览法和主题相关等途径进行文献检索。根据查阅的资料可知本课题国内研究进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我国关于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厚,其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的有10篇文献,进入新的社会时期之后,有上百篇文献资料与此有关;山地建筑设计研究文献资料较少,与该课题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有33篇,专著资料2本,期刊论文11篇,研究生和博士论文共20篇。从以上数据得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与山地建筑设计及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只是在部分的文献资料中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出现,这表示在我国该领域的理论研究仍属于盲区。

我国关于山地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内容总结

1.山地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设计理论

形态和空间是设计师进行设计活动直接思考和操作的建筑本体对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地理环境下,如何进行形式调度和空间塑造,将建筑的审美需求和功能需求完美协调,成为山地建筑设计行业重点探讨话题。由于山地建筑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平原建筑的外部环境存在很大的区别,相比之下更具复杂性和敏感性,其面对的地理环境时高低起伏的多样化山地地形,所处不同的地域的山地类型更为复杂化。《山地建筑的形体设计》和《从城市环境保护的角度探讨旧城建筑形态的改造》等期刊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对山地建筑的形态和空间设计进行了理论研究。

2.山地建筑环境与生态设计理论

山地建筑环境与生态设计理论作为生态学中研究生物与所处环境之间共生的关系重要思想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设计指导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何处理日渐紧张的环境与山地建筑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由卢济威和王海松两位先生合作而成的《山地建筑和生态》专著中持有如下观点: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使得平地的资源不断减少,向山体拓展的建筑活动成为发展建筑经济的必然。必须在遵循共生原则和生态原则的基础上,综合地形、水文、气候和植被等因素对山地资源进行开发。此外该文还系统化地指出对山地建筑设计产生影响的外界生态环境因素,并对其发生机制进行阐述,辨析在山地建筑设计活动中进行协调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的研究展望

1.全球化角度下的比较研究

处于21世纪的中国社会已经取得了全新的发展成果,特别是在国际经济贸易交流层面取得较大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世界带来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国际上对山地建筑的研究机构和研究文献不多,然而在山地学、山地生态、

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机构和刊物却比较很多。因此,作为我国的研究学者,应基于全球化的视角对山地建筑设计理论进行研究,互通有无、相互借鉴,汲取精华,积极推进山体建筑研究与国际研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进展。

2.信息角度下的建筑设计与技术研究

当前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科技化高度发展的时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高度的发展成果,山地建筑设计的创作中已经广泛应用图象处理、信息信息、虚拟现实和CAD等技术,但是国内关于建筑设计技术相关的支撑理论较为欠缺。处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加上山地建筑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进行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的过程应与时俱进推进建筑设计理论的更新,加强对新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和探索,催生出更贴近山地建筑新兴的、科学的和本质的建筑设计理念。

3.生态角度下的现代山地建筑设计理论研究展望

生态角度下的建筑设计理念要求注重系统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整体观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是现代环境和生态科学研究的主要思想,在山地建筑的设计领域中,生态式的建筑导向需要越来越强烈。生态角度下的建筑设计理论要求对设计环节更加注重营建观念和营建模式,这是科学的处理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表现,是今后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

世界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 王澍:建筑乌托邦里的隐士 王澍建筑里的画意美学 “建筑帝”王澍正传 王澍:瓦片之上的建筑大师 浅谈王澍的建筑语言 “鬼才”王澍:中国最酷“建筑帝” 王澍“后锋”建筑师 王澍和他的房子 获奖的为什么是王澍 王澍 最后的文人风骨 王澍的非典症候群 王澍:谈谈享受建筑背后的文化和生活 王澍:文人建筑师的生活态度 王澍建筑作品中传统元素的运用 建筑师王澍:边缘的突围 从王澍的作品反思其建筑思想 论王澍建筑中的本土内涵 探讨王澍与他素朴的建筑语言 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王澍 王澍:建筑师必须是思想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王澍:建筑乌托邦里的隐士 王澍:建筑乌托邦里的隐士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徐鹏远")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王澍不仅“扎根于历史背景”,而且对建筑与人的关系具有自己深刻的理解。谈及建筑与商业化这个问题,他直白地表示,自己并不欣赏那种与周边生活街区断裂开的商业化建筑。

我们所生活的国度,常常就像一块压缩饼干,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并存共荣,而且绝非是以标本的方式。

鲁迅说过:“中国社会上的状况,简直是将几十个世纪缩在一起。”余华也说:“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这种强大压缩性的最直观视觉感受就是建筑形态:除了帝国王朝与租界时代残存的遗迹,当代中国的开荒运动正在一种进步和强盛的自我意识支配下,将各个地域的符号风情、各个时代的标签审美进行复制、嫁接,重置前现代与追赶现代的同时,更急切地要呈现出光怪陆离的后现代景观,或者这种杂糅本身就带有后现代意味。与此同时,支离破碎的老旧残垣以及被遗弃的乡村废墟也在这场恣意的狂欢之外,增添了复杂的时空特质。

有人说,如今的中国成了国际建筑师的实验场。然而比起单一领域的专业拓展,这种压缩性的建设样态,难道不更符合人类集体打破时空束缚的欲望吗?通过视觉渲染和想象延伸,人们在这里似乎任意穿越,倘若忽略掉窗外和屋内的现实,便是一方宛如梦境的乌托邦。甚至所谓的现实也未局限于单一的时空,不同形态的建筑内一定包含着不同形态的生活。

只是在这片乌托邦的沃土上一直缺少一位本家的诸侯,不免留有主体性的遗憾(这一点倒从未同步进化入乌托邦)。所以当2012年2月27日,一个叫作“王澍”的名字被写进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名录时,中国的欣喜附带了一种获得占领权的兴奋,因为“一位中国建筑师被评审团选中这个事实,象征一个重大的步骤――承认中国将在建筑思想的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普利兹克建筑奖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而王澍是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他获奖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在建筑设计中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获得了认可。如同该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所说:“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不仅“扎根于历史背景”,而且对建筑与人的关系具有自己深刻的理解。谈及建筑与商业化这个问题,他直白地表示,自己并不欣赏那种与周边生活街区断裂开的商业化建筑,在其看来“这实质上是一种泛主题公园式的开发,只适合于游客,因为它跟生活是割裂的”。王澍认为,建筑设计也需要商业化的成分,但那应该是一种健康的商业化,“应该是在生活过程中自然发育的”。

“狂妄”的年轻人

中学时代的王澍是中国教育概念里典型的好学生:刻苦努力、成绩优秀、沉默寡言。但也许是高考的失利成了意外的转折,又或者骨子里的叛逆开始苏醒,填写志愿时他并没有做一个完全听话顺从的“好学生”。

从小学画的王澍本来想上美术学院,但家里人认为学艺术不容易生存,要求他选择工科。他提了一个要求:学工科可以,但要选一个画画的工科。就这样,王澍一脚踏入建筑领域,他的志愿表上第一志愿是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建筑系、第二志愿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第三志愿是同济大学建筑系,这等于非南京工学院不上,而背后的原因只是因为母亲同事的丈夫是一个海外获奖的建筑师,恰好出身于此。

1981年,18岁的王澍考进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前身为1927年创办的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发源地,著名建筑教育先驱刘福泰、鲍鼎、卢树森等先后执掌该系,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刘敦桢、童等长期任教。如此优良的专业实力当然对于初入山门的王澍有着重要价值,但他渐渐成了这所学校乃至这一领域的“乱臣贼子”。

大二起,王澍就开始自学。丰富的学识、过人的洞察力加上张扬的个性、飘扬的长发,让他成为建筑系学生中的领袖,也成了老师眼中的“后现代模板”。他的好友、建筑家童的孙子童明回忆在校期间:“只见比我们高一届的学生成天模仿王澍,王澍干什么他们干什么,着了迷了。”他疯狂地读书,除了建筑学,《春秋》、海德格尔,对各种文学作品也不设界限,还经常一个下午都在桌前写篆字。

王澍的勤奋源自其不屈人下、不甘平庸的性情。一位同学回忆中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哲学,有一个同学在旁边始终插不上话,后来半夜12点,我发现他一个人捧着黑格尔的哲学书狂读。”

1986年,读研期间的他在北京参加一个会议,会后的讨论以“中国的现代建筑如何走向世界”为题。后生王澍在发言中,竟将炮口对准整个中国建筑界进而否定了这一议题,他称中国目前没有现代建筑理论、没有现代建筑师、没有现代建筑,何谈走向世界。后来,这些批判被他写进论文《破碎背后的逻辑――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点名批评了很多权威。在齐康院士的资助下,王澍将论文印了150份,在全国“地下”流行。当时多数杂志都不敢发表这篇触怒众多名家的论文,只有一本杂志表现出兴趣,但希望能删掉“刺激性”的东西。王澍觉得删除后文章的骨头就没有了,所以宁可不发也不愿删除。

硕士毕业时,王澍用了15天时间一蹴而就一篇两万字的论文,对当时正受狂热追求的现代建筑展开梳理和批判,题目则借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篇《死屋手记》。答辩时,他将论文贴满了教室,并在陈述中大放狂言“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杨廷宝是一个,齐老师算半个”――杨廷宝是系里的老教授,齐老师正是坐在台下的研究生导师齐康院士。论文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认为他过于狂妄而没有授予学位,直到一年以后重新答辩。年少轻狂的王澍面对学位委员会说了一句话:“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委员会三次想颁奖给萨特,都被拒绝了,不就一个硕士学位?又有什么呢?”

闲散士人与技艺工匠

1990年,王澍完成了海宁青少年宫的设计建造,这是他的第一个大型建筑作品。1992年邓小平南巡,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各地掀起了发展建设热潮。此时,王澍却心生退意,他已经开始反思快速发展的副作用,反思以西方教育为指导的建筑理念――房屋为主,景观为客。

与妻子隐居在西湖附近乡村里的王澍,游山玩水、读书养气,过着如明末士人李渔一般的生活。“文人风骨不绝,造园一事应尚可为。”

他还经常跑到建筑工地,一呆一整天,跟着工人了解技术和工法,熟悉普通建筑工的沟通交流方式。学院出身、接受完整西方建筑理论教育的他,此时似乎试图回到一种中国传统营造行当的学徒方式:在实际施工中由老匠人传帮带,重视操作经验。日后,每当他的设计在施工中遇到问题时,他都通过与工人当面交流、蹲在地上画操作图的方式解决。他总结自己在建筑方面,只是一个匠人或业余爱好者。“都说中国文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就想把这个传统给打破了。”日后,这种方式也被他用来教自己的学生。

1995年,32岁的王澍重回象牙塔,在同济大学追随导师卢济威攻读博士。1997年,他和妻子一起成立“业余建筑工作室”,之所以选择以“业余”为名,他解释为“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

工作室只有六个人,除了王澍夫妇还有四个弟子,尽管如此,工作室对设计图的要求却比行业规矩要高――根据设计方案做好的施工图必须经过两次修改矫正。不过,这段时间也是王澍建筑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光,生活来源的重担主要压在妻子肩上,“主要靠她的工资在养我,我打零工,偶尔挣一笔。我那种文人的孤傲早年就养成了,认识妻子后,抹平了大半。”

2000年,王澍取得博士学位,以“虚构城市”为题的博士论文再次成为没人看得懂的传奇。以至于业内一度流行对这篇论文进行解读研究。

成名之路

1999年,王澍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个重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彼时,好友童明正在为苏州大学做校园整体设计,王澍建议应该把图书馆剥离出来放在水边,于是童明便带他去见投资方。一开始,王澍给投资方看的所谓设计图只是一张巴掌大的纸上画的方盒子,没想到一年以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背靠青山、四面环水、部分楼体嵌于地下的建筑。王澍阐释这一建筑的理念是“使人意识到,他们是生活在山和水之间。这幢在水中的像展览馆似的建筑物,这幢图书馆的富有诗意和哲理的阅读室,其构思来自中国文人的观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座图书馆曾获得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4年,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期竣工,2007年二期竣工。这是王澍的代表作品,不仅夺得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学术奖,更对他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产生了直接影响。30座大小不一的建筑,因地因景规划,吸收中国传统园林的灵感,以宋画般的写意布局散落在杭州南部群山东部边缘的农田中;现代砖混结构搭配青瓦屋檐、竹编栏杆、木板墙壁,墙面不抹灰,院子只造三面,窗子高低不平,屋顶介于平顶和坡顶之间,700万块从拆迁旧建筑中捡来的不同年代的砖瓦镶嵌于内。可以说,这一作品全面实现了王澍的屋循景势的造园之梦,也充分融合了其在现代建筑中承继中国传统以及环保利用的建筑理念。

2005年,宁波港客运码头候船大厅被王澍改建为宁波美术馆。24米高的外墙是用附近拆毁村庄的40种不同砖块砌成,木墙的一扇扇超大木门则如宁波商帮的传统门板一样可以任意开合,所有的窗户则是无规则图形的深孔,犹如一只只空洞的眼睛。

2006年,王澍在威尼斯双年展上用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和3000根竹子全手工搭建出800平方米的“瓦园”,引起建筑界对当下中国城市问题的关注;四年以后,他又凭借“衰朽的穹窿”一举摘下双年展特别奖。

2007年,他接手了自己迄今为止唯一的住宅项目“钱江时代-垂直院落”,在高层建筑中为住户开辟出可以种树种菜的旧式院落。2008年,这一项目获得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

2010年,对王澍的“瓦爿墙”颇有兴趣的宁波市政府,指定他用这些材料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建造宁波滕头案例馆,最终50多万块旧砖瓦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同年,他与妻子共同获得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2011年又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并受聘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丹下健三荣誉教授。

王澍曾自白:“我很多设计想法经不起严肃问题的推敲,基本上是属于个人的一个顽念,就是有点顽皮的一个念头。也就是情趣。情趣能造就真正的文化差别。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情趣与诗意本来是世人栖居的理想追求,本应在遮风避雨的基础需求得到满足之后逐渐趋近,但在地产泡沫激增、建筑高度商品化的潮流之中,这一梦想却反而显得愈加艰远,于是将情趣放在首位的理念之难得也便显而易见。

而且,王澍至今仍然坚持用铅笔描画设计,拒绝电脑。

乌托邦中的乌托邦

王澍多次说过他最敬重的前辈是童 :“上世纪庚子赔款那一代的留学生,西式建筑素养深厚,但留学归来却有一大转折,全心投入中国传统建筑史。”这种民族主义学术观是那一代知识分子面对西潮东进、国族衰弱的集体特征,具体到建筑界,梁思成是最为著名的代表。除了他对古代建筑的考察和北京城市规划保护,在新式建筑上加盖大屋顶最能体现其民族性的建筑追求。

王澍也认为现代的东西可以和传统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但他同时强调不完全模仿历史上的任何东西,所考虑的是类型和原型,是寻找真实的自然的状态。然而有学者指出,王澍的作品仍旧只是把中国的某些元素如砖、瓦、木与西方的硬边几何体块面结构拼合在一起,甚至在整体外形结构、设计理念上是属于西方当代实验建筑潮流的,本质上与梁思成的大屋顶并无二致。失去灵魂的传统符号以客体身份皈依于西方形式主义的灵魂,只是成为了西方文化内涵的载体而不再具备中国文化的身份,是穿着长袍马褂的蓝眼睛老外。这种建筑满足了外国人对中国特征的猎奇和浅层围观,却不会真正推动传统建筑的现代重生。

有学者进而指出,他所获得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于中国整体建筑设计提高的作用尚有不足,毕竟“一个使用具象传统元素从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建筑师获奖,在一个绝大部分职业建筑师必须采用普世现代语言才能跟当代经济、技术相匹配的从业背景下,属于孤例。”将地域味道抽象表达,以现代建筑语汇对传统空间、建造、基地进行转译,才有可能在普世体系中真正获得一席之地。

比起开风气的探路引领者,王澍更像是一个隐士,更愿意躲在杭州的江南余梦中开辟自己的理想国、桃花源。他拒绝北京上海,每年只接一两个项目,也不指望会对中国建筑界带来任何变革或影响。这当然是个人的自由志向选择,只是比起他宏大的理念和尖锐的批评,这种行动显得微弱。

王澍说过:“大部分建筑师基本上是跟工程师或者办公室文员类似的角色,就是成熟生产线上的高级工人”,他希望这种状况能够改变,但他却更寄希望于理想主义的情怀,而非自己得奖成名后所能利用的影响力与示范性,这是一种文人式的天真,在普适性的行业标准和趋势化的现实环境面前弱小且多少有点一厢情愿。他颇为得意于一位美国建筑理论家给予他“抵抗建筑学”的美誉,但事实上他并不真正立志于抵抗,也一直缺乏与反对对象的真正对垒交锋。

进而,王澍的设计路径依然属于纯艺术化方向,这一点从他仅接手过一件住宅项目可窥一斑。建筑艺术固然也需要和允许观念性的探索和尝试,然而建筑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最终还是要指向实际使用的,何况王澍的大多数作品本身就是公共建筑。宁波美术馆、象山校区、钱江时代等等无一例外,都被具体使用者指出过种种的不实用,就连将象山校区项目交给王澍的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也说过:“在那里办公过日子的人有时会有不同看法。”倘若始终无法获得使用者的认可和满意,那么所有的顽念、情趣、风骨只能是自我欣赏。

王澍恐怕也曾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说过自己的工作不只是某种艺术的美学与趣味,而是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另外的一些可能性,为中国城乡发展、城市建设提供一种积极的范例,特别是乡村文明的保护再造。只是从实际效果来看,他的建筑基本仍在城市范围内进行,并且不具备广泛扩散的充分条件,能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转化为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有利模式尚且存疑。在这一点上,也有学者指出过台湾的情况要好过大陆,他们之中有为农民造房子的人道主义建筑师。

所以,王澍的获奖当然是一个成功,起码表明中国现代建筑进入世界格局的一种可能性,或者至少在当下中国的建筑乌托邦狂欢中拥立起了一位自家的诸侯。

但假使只逡巡于目前所见的范围之内,便只能是在乌托邦中建立又一个乌托邦,王澍本身也只不过是在自己的乌托邦中做了国王、隐士而已。

上一篇:建筑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住宅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