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范文

时间:2023-02-24 08:44:26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范文第1篇

《世界地理研究》(CN:31-1626/P)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世界地理研究》主要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这一主题,刊登有关全球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事象的空间格局及动态趋势;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的空间运动规律;国外区域开发、城乡建设、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世界地理教育改革和世界各国地理学发展动态等;同时刊登反映中国经济国际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

世界地理范文第2篇

考点1:海陆分布特点及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考纲解读】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地球表面积约5.1亿千米2,其中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海底地形高低起伏。海底地形高低起伏,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等类型,大洋底又可分为海岭、海盆、海沟等。其特点见图1、表1。

五种地形特征各异。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地形类型有平原、高原、丘陵、山地、盆地五种。其判读的基本规律如表2。

【考点透视】

本考点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两个:①地形类型的判读,如2009年福建文综卷37题第1问、2009年山东文综卷26题第1问,均要求直接判读出地形类型;2009年安徽文综卷34题第(3)问、2011年海南地理22题,则将地形类型判读做为解题关键。用小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设置试题情境是此类试题的共同特征,常与地形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相结合进行考查。②借助等高线、河流、注记等图中信息进行地形特征的描述。

例1:(2011年全国文综卷)读图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解析:判读河流入海、等高线数值可知图示区域为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从等高线的数值及疏密可知其地势低平;结合河流流向可知其自北向南倾斜。

参考答案: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方法归纳:地形特征的描述思路:地形特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海拔范围、组合特征四个方面进行描述。其中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为必答要点,其余两个要点则根据试题分值再确定是否需要描述。

考点2: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况

【考纲解读】

七洲四洋面积排序。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经纬网格全球定位。每个大洲所跨越的经纬度是不同的,决定了经纬网格的定位的精确性(表3)。

【考点透视】

本考点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三个:①七大洲、四大洋面积的排序应用,如2007年重庆文综卷第1题;②七大洲、四大洋的区域定位,如2010年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③在区域定位的基础上考查具有水平分布规律的地理事物特征,这也是该考点的高频考查方式,如2011年山东文综卷第5、6题。

例2:图3所示甲地区为某国主要农业区,政府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将乙地区的水资源调到甲地区。读图判断,图示地区最可能位于:

A. 美国东南部 B. 澳大利亚东南部

C. 巴西北部 D. 秘鲁西部

解析:东南信风大体处于南半球低纬度,加之该地区位于大陆东岸,四个选项中只有B符合。

参考答案:B

方法归纳:区域定位。区域定位是解答区域地理试题的根本。准确确定区域的位置,需要熟练运用以下与区域位置表述相关的词语见图4。

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定位不仅仅依靠经纬度的绝对定位,更多的是通过地理原理、规律以及区域特征等判断具体区域。因世界区域定位要求相对较略,故只要地理事物存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就具备区域定位的功能。如图5所示。

考点3:全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考纲解读】

多种气候特征鲜明。表4为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气候类型,应结合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进行记忆。

气温降水时空分布。气温的分布包括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如表5所示。降水分布亦存在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按照世界各地降水量各月(或各季)的分配情况,一般可分为五种地区,如表6所示。

【考点透视】

本考点为高频考点,在每年十余套高考试卷中均有体现,且所占分值大。考查角度主要有两个:①单纯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等,如2011年广东文综卷第40题第2问; ②在判断气候类型的基础上考查气候对其它地理事物的影响,如2011年海南地理卷第4题。

例3:(2011年海南地理卷)图6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下图中的气候资料,与上图中R城市气候相符的是:

2.Q地降水量多于其周边地区,主要是因为Q地:

A.距海洋近 B.气旋活动频繁

C.多地形雨 D.多锋面雨

3.图中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A.牧场辽阔 B.灌渠纵横

C.陡坡梯田 D.水田密布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在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大,而由图可知,R城市的年降水量较少,仅为300mm左右。所以综合以上信息可知B选项正确。第2题,Q地降水量明显多于周边说明其下垫面与周边地区不同,应为地形的影响导致降水的增多。第3题,此区域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适合草类植被的生长,因而这里的农业活动多为畜牧业,故其典型的农业景观为牧场辽阔。

参考答案:1.B 2.C 3.A

方法归纳:根据气候要素统计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北半球七月份左右气温高;南半球一月份左右气温高。

(2)以温定带: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值,确定热量带(表7)。

(3)以水定型:根据降水量和季节分配确定降水类型,最后确定气候类型(表8)。

考点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考纲解读】

两类国家差距巨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全方位的差距(表9)。

【考点透视】

该考点主要作为背景知识渗入试题,一般设计为选择题。通常与产业转移这一新增考点相结合,考查产业活动(农业、工业)中各区域所具备的相对优势。自2007年新课改第一次高考以来,该考点在各新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如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第1~5题。

例4:(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为其中国整车生产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2.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A.研发中心 B.一般零部件厂

C.核心零部件厂 D.整车厂

解析:第1题,跨国公司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故日本汽车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日本该公司在中国建有整车生产厂,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可以为其整车厂提供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2题,日本汽车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影响了中国的整车生产,说明日本公司生产的是控制整车生产的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生产对技术要求高,主要布局于发达国家;普通零部件生产对技术要求低,追求劳动力成本低,故主要布局于发展中国家。

参考答案:1.B 2.C

方法归纳:区域发展的相对优势。经济发达地区(国家)的相对优势在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广阔、对市场信息反应快捷、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国家)的相对优势在于土地租金、房价、劳动力价格低以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原材料优势、政策的优惠等。

考点5:不同尺度区域的主要特征

【考纲解读】

不同区域特征迥异。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的重要基本特征之一,在高考中,常常以区域为试题的切入点,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规定,至少必须掌握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六个国家。其中,两极地区必须包括在内。

【考点透视】

该考点是在准确的区域定位基础上,进行区域特征分析、评价。其命题角度有三:①自然环境条件的评价,主要是指区域内的资源环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原料)、旅游资源等。然后依据区域内的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的应用,如2011年四川文综卷第3、4题。②社会经济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区域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劳动力条件、工农业基础、国家政策条件以及相关的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等,如2011年全国文综第36题。③坚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行分析,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过程的影响和治理: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对污染的治理、自然灾害的预防等,如2011年新课标文综卷第36题。

例5:(2011年重庆文综卷)图8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

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干流流速缓慢 B.峡谷险滩广布

C.支流短小急促 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4.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距海远近 D.地形差异

解析:第1题,赞比西河流域处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第2题,干旱地区的植被具有耐旱特征:根系发达,以便从土壤中吸收更多的水分;叶质坚硬,树皮厚,以便减少水分的蒸腾。第3题,赞比西河流域处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支流大部分源于隆达高原,地表起伏小,支流流速慢。干流流经区为山间盆地,地形平坦,流速缓慢。第4题,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分别为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东侧有莫桑比克暖流经过(增温增湿),西侧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参考答案:1.A 2.B 3.A 4.B

方法归纳:不同空间尺度区域的地理特征模式(图9)。

二、思路扩展

1.知识整合

“世界地理”的知识点虽然繁琐,但可利用地理要素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从而减轻记忆量、加深理解,并能提高区域知识运用的能力。如图10所示。

2.复习攻略

“世界地理”的复习不能局限于初中教材知识的重复,应与高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有机整合。站在高考的高度,抓主干知识,突出区域特征;抓区域人地关系,由果溯因,善于发现、总结,归纳区域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性、相互制约性,把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高度,构建区域的完整知识体系,形成分析区域的基本思路。

为此,“世界地理”复习应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是世界地理专题地图的叠加,需要掌握的专题地图及要求如表10。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还应针对练习中出现的区域地图进行重要地理事物的填图训练,将小比例尺的专题地图转化到大比例尺区域地图上,强化地图叠加的效果。

其次,构建区域特征描述模式,力求考场上能够在脑海中描述试题涉及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自然特征往往结合其地理位置,从气候、地形两个决定因子推导出其它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如图11所示。

人文特征大体包括农业(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的农作物)、工业(工业区位、工业优化升级的方向)、人口(再生产类型、数量)、城市(区位、分布规律)、交通(主要的交通方式、交通分布特征)、国土整治等。

第三,运用地理原理、规律对比不同区域在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共性及差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区域内部要素的纵向分析,进而认识区域变化与发展过程及成因;②区域内部要素的横向分析,进而认识区域特征、核心概念和措施;③区域间相同点的分析与比较,进而认识不同区域的共同性;④区域间不同点的分析与比较,进而认识不同区域的差异性;⑤区域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综合分析与比较,进而认识区域的整体性。

三、踩点热练

1.命题走向

“世界地理”作为考点设计试题有两种形式:一是作为背景知识隐性嵌入试题,从这个角度看,大部分试题均与该考点有关。二是以国际时事热点为背景设置试题情境,如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持续性的热点。鉴于新课改提倡“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故“世界地理”试题会通过区域地图、统计图表向考生呈现信息,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症训练

图12是美洲大陆西海岸部分城市1、2月和7、8月降水(单位:mm)资料。回答(1)~(2)题。

(1)下列城市组别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旧金山、圣地亚哥 B.利马、阿卡普尔科

C.温哥华、圣地亚哥 D.阿卡普尔科、拉孔科迪亚

(2)关于图示板块边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板块碰撞形成深深的海沟

B.板块碰撞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

C.板块张裂形成绵延高耸的海岭

D.地处全球主要火山地震带上

命题立意:通过区域图像考查自然环境特征。第1题,要求判断气候类型,并提供了至少三种判断依据:典型月份气候统计资料、海陆位置(东、西岸)、纬度位置。要求考生综合以上三种信息做出正确判断。旧金山、圣地亚哥均为地中海气候,A选项正确。第2题,利用空间位置判断板块类型,进而判断大尺度的构造地貌。读图判断图中板块边界为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故C选项符合题意。

解答技巧:影响气候类型非地带性分布的因素。①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气候和针叶林气候分布。②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③局部环流和洋流: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④人为作用:如在沙漠边缘营造防护林、填湖造田、培育水稻、修建水库等活动都可以使局部地区干湿状况发生变化造成对地带性规律的改变等。

参考答案:(1)A (2)C

目前全球共有30余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为400余座,拥有核电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读图13回答第(3)题,概括世界核电站分布特点。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能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描述有多个角度,如半球位置有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水平方向上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垂直方向上有海拔差异。

解答技巧: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的三层面:①整体特征:从大尺度进行描述,如本题强调的半球位置;②分区特征:从中尺度进行描述,如本题强调的国家类型和海陆位置; ③极值特征:从小尺度进行描述,包括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本题强调的具体区域(西欧、北美和东亚)。

参考答案: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发达国家或地区(西欧、北美和东亚),尤其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阅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14),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苏门答腊岛气候类型是 ,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该岛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5)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是 ,原因是

(6)材料一中A所在海域是台风主要源地之一,当台风中心位于A地时,B城市风向为偏 风。C是一条流经多国的国际性河流,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较 (大、小),原因是 。

(7)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

参考答案:(4)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西(南)部为山地(多火山),东(北)部为平原(多沼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5)沿海、沿河流分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6)西 大 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7)利:地势平坦;不利: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

某海岛学校毗邻某河口和海滨,学生在当地进行地理调查研究性学习。请根据该校学生进行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所获的资料(图15),完成下列问题。

(8)根据材料,分析该岛的地形特征?

(9)根据材料,分析该岛河流有哪些共同特征?

世界地理范文第3篇

1  辉煌的过去

世界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它从全球和区域两个尺度研究世界。前者视世界为一整体,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自然和人文)在全球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空间流动和空间相互作用规律;后者主要研究大洲、洲内次区域、各国及各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及区域间空间联系等问题。世界地理于地理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地理学的任何理论成果和规律,只有通过世界性的地理研究和类型区的比较分析才能得以证实;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只有放在全球的尺度上,方能理清脉络,分清层次。忽视世界地理研究, 就会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虞。这是世界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虽几经沉浮却屹立不倒的原因。

我国世界地理发展大致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上世纪50年代,国际上世界地理学进入发展困难期,在整个地理学体系内的地位有所滑落。但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出于了解外部世界的强烈渴望,区域地理尤其是世界地理学反而获得高度重视,世界地理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亦有所提高。1962年,李春芬先生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区域地理著作《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这一时期中国地理学家还出版了一系列介绍外国地理知识的著作,为普及世界地理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1963年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世界地理学的发展由自发阶段进入到自觉阶段。1966年“”爆发后,高校和研究机构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遭到破坏,许多部门地理和中国地理研究工作陷入停顿,但世界地理则由于当时国际复杂斗争形势的需要得到空前发展和繁荣。在这一时期,世界地理学的研究队伍得到充实,一些著名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或升级,如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外国地理研究室,后来升格为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被陆续开辟,如周边国家和地区政治与军事地理研究、对亚非发展中国家援外项目的前期研究、世界区域与国家地理研究(尤其是东南亚地理研究);涌现了一批优秀研究成果,如中科院地理所推出多部周边国家地理专著。

到了70年代,中国的世界地理基本上完成了向国人普及外国地理知识的历史任务,区域地理学因偏重知识积累传播、轻因果关联探讨的弊端开始暴露,以致学科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李春芬教授因此提出,只有面向问题,有的放矢,才能振兴区域地理学科。围绕当时的国际斗争热点问题,世界地理工作者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了海洋,开展了对世界海洋战略研究和海洋权益的研究。中科院地理所完成了《世界岛国的海域测算》和《东海、黄海和南海大陆架量算》等报告文件,不仅为世界地理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对打破当时国际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春芬先生则先后发表了“拉丁美洲国家为保护本国海洋资源而斗争”和“秘鲁200海里海洋权的地理分析”两文。其中后者作为面向问题的示例,围绕秘鲁200海里海洋权问题把有关区域地理知识有机组织起来,通过综合分析,对发展中国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主张的正义性做出了论证。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世界地理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机遇既来之于开放国门,也来之于开放学术交流。通过与国际社会全方位的交往与学术交流,了解到新的学术动态,接触到新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增强了复兴区域地理学的信心,提高了面向问题的勇气,并在突破旧传统、开拓新领域、创立新观点等方面作了不少努力和尝试。

改革开放,世界各国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亦需要了解世界。为满足“放眼世界”的需要,各洲地理、国家地理、世界部门地理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仍然是世界地理的传统研究领域。不过这一时期在传统课题的研究中,因注入了因果关系分析,涌现了不少优秀成果。十余年中,在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和协调下,先后完成大型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地理卷》、《辞海·世界地理分册》),大型专业丛书(《世界农业地理丛书》、《世界钢铁工业地理》、《世界石油地理》)和世界地理高校统编教材(《世界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等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协作研究成果,为深入了解世界经济发展情况、普及世界地理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

80年代,世界地理研究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从侧重区域分异研究转向对区际联系的研究。研究区际联系,其理论意义在于深化对类型区和区域分类系统的认识,其实践意义在于为各国、各地区共享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时,提供地域相通性的科学依据。基于这种认识,世界地理工作者通过强化区际横向联系的研究,大致开拓了以下新的研究领域:

1)类型区的中外对比研究。世界地理工作者本着服务于国家的开放政策,着眼于吸取发达国家的建设经验,进行了多项类型区的中外对比研究。南京大学的《三角洲国土开发》一书不但汇集了长江三角洲和莱茵河三角洲的比较研究成果,还讨论了水土资源、产业结构、港群布局、城镇体系等三角洲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总结了莱茵河三角洲的整治和建设经验。而且,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典型性、可比性、重要性和目的性四项原则,在对比研究方法论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不同国家的专题比较研究。世界地理工作者将中外对比研究从区域推广至国家层面,“中美两国同类型港口的比较研究”和“美国农业空间结构的变化和我国商品农业基地的选择”等课题,即属此类研究的典型。这类专题性中外比较研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较高的现实借鉴意义。

世界地理范文第4篇

读欧洲某半岛图,回答1~3题。

1. 该半岛森林火险等级最高的时期应该是( )

a. 1、2 月份 b. 4、5 月份

c. 7、8 月份 d. 11、12 月份

2. p地为该半岛最高处,海拔2376米,有关半岛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多西少,西部降水大约900~1200mm

b. 西多东少,东部降水大约400~700mm

c. 东多西少,东部降水大约900~1200mm

d. 西多东少,西部降水大约400~700mm

3. 该半岛所在国盛产的农产品最可能有( )

a. 橄榄、葡萄 b. 亚麻、棉花

c. 柑橘、甘蔗 d. 甜菜、黄麻

下图中的圆形阴影部分表示四种农作物在北半球的分布区。读图回答4~5题。

4. 下列农作物类型与典型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水稻、②咖啡、③甜菜、④黄麻

b. ①冬小麦、②天然橡胶、③咖啡、④剑麻

c. ①水稻、②玉米、③小麦、④棉花

d. ①玉米、②油棕、③甜菜、④高粱

5. ②③两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a. 农业生产经营都以家庭为单位

b. 都是粗放型经营

c. 农业生产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d. 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下图是从国际空间站上拍摄到的利比亚东南部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分布的照片。读图回答6~7题。

6. 试判断该种土地利用类型及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 军事基地 国防安全 b. 聚落 人口分布

c. 种植业区 灌溉设施 d. 油田 资源产地

7. 关于该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获得该图像的技术属于gps技术 ②该图像将会成为gis系统中的重要信息 ③该地区为典型的冬雨型气候 ④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是该地区代表性的农业地域类型 ⑤该地区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产地 ⑥该地区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比较丰富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④⑥ d. ②⑤⑥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农作物最适宜生长的纬度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 俄罗斯的南部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地区产量较大的农产品是( )

a. 向日葵 b. 稻米 c. 可可、咖啡 d. 茶叶

9. 小麦在年降水量750mm左右的地区产量最高。假设排除灌溉和农业技术等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列地区最适合小麦生产的是( )

a. 刚果盆地??? b. 北冰洋沿岸

c.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d. 黄淮平原

读“16~20世纪上半叶欧洲移民路线 ”,回答10~11题。

10. 有关16~20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欧洲迁往亚洲的极少,明显受中间阻力——太平洋阻隔的影响

b. 由于欧洲人的迁入与开发,甲、乙、丙、丁等主要迁入国的东部沿海均形成了重要港口城市和人口密集区

c. 欧洲人的迁出,促进了世界种族、民族的融合,促进了世界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发展,使种族歧视日渐式微

d. 当前欧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与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迁出有密切关系

11. 乙国政府通过跨流域调水,在南部地区形成了具有世界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它的特点可用下列哪组图表达( )

1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以盛产优质且廉价的葡萄酒而著称于世。智利葡萄的栽培和酿酒起始于化世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这里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许多企业在智利投资葡萄酒的生产,其产品多出口海外。

(1)说出智利主要葡萄种植区的气候类型,并分析其葡萄种植的优越自然条件。

(2)分析智利葡萄少病害的自然原因。

(3)简述智利葡萄酒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美区域图

材料二 两城市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三 (科罗拉多)大峡谷发育在美国西部高原上,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科罗拉多河在大峡谷底部奔腾不息,有人说大峡谷是科罗拉多河的杰作。

(1)北美洲西部高大山脉成因是________;密西西比河上游每年4月出现春汛,是因为_______;乙城市附近海域洋流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流。

(2)材料二中①、②是甲、乙、丙其中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其中①是_______城,②是_______城。②夏季降水少是因为受_______控制。

(3)加拿大四成以上国土覆盖着森林,其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该国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主要原因是_______ 。

(4)大峡谷岩石从成因上属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岩。试从地质作用过程解释大峡谷如何形成。

(5)五大湖地区是北美著名的传统重工业区,分析其工业发展有利区位因素。

世界地理范文第5篇

被掩埋的古寺传说:

会“唱歌”的西奈沙漠

现时科学家正在竭力解答一个难解之谜――鸣沙现象。声音响亮的鸣沙在世界各地许多沙滩及沙漠上都有。人在鸣沙上行走,脚会深陷沙中,因为沙粒很松散。沙粒数以百万计,表面非常光滑。造成一阵连续的振动,发出悠长的声音,好像音乐。

鸣沙的现象,也可以解释西奈半岛某处埋有一所寺院的古老传说。相传有一所寺院被庞大的沙丘掩埋,但寺院的群钟依旧发出悠长的音调。路经沙漠的游牧民族及其他旅客,有时会听见这种钟声。据说旅客所骑的骆驼,来到这座神秘山丘,听见地下发出的音乐就会吃惊:起初,听到的声音有如竖琴弦线被微风吹动时发出的一样。但在沙层下泻速度增加,移动加剧后,发出的声音就比较像一根湿手指在玻璃上擦划所产生的声音。崩泻的沙层到达山脚时,回响有如远处的雷声,使游客所坐的岩石也震动起来。

约200年前,许多欧洲人到西奈山朝圣后,似乎都证实他们曾在沙漠某处,听见悠长稳定的钟声。这种声音好像是阿拉伯僧侣拿来作钟用的悬吊金属棒被不断急促敲击一样。但听见声音的地方却杳无人烟。

死亡陷阱:真实的流沙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流沙,但对流沙的成分一直所知甚少,直到近年来才获得一点儿知识:这类沙与一般表面参差不齐的沙粒不同,圆沙粒像小小的滚珠轴承,滚动的时候很少摩擦力,因此任何重物都会在圆沙中迅速下沉。另一说法认为,沙粒受到黏泥或其他光滑物质的,使它们受重滑开。

研究人员发现,湿沙跟干沙同样可以支撑重量,但湿沙中有水。如果水留在沙中不动,沙不会流;不过,假如水在沙中以某种方式流动,沙就随之流动了。假如沙粒细,上涌水流又急,就变成“超流沙”状态了。这种沙虽然表面看来像混凝土一样坚实,但人一踏足其上立刻就会下沉。水流慢,而沙粒粗的时候,便成为慢流沙。踏上去走几步,通常还能转身再走出来。

如果人在流沙中不是马上下沉,而且还可以露出头来,就可能像在水中那样浮起来。液体浮力的定律,流沙也适用。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本身体积所排的液体的重量。同时,因为流水重,所以人在流沙里比在水中更容易浮起来。

小帖士:

碰到流沙的话,试依照下列的守则去做:第一,不要惊慌,流沙很少取人性命。第二,快叫同伴退后。第三,把背包或其他重物丢掉。第四,身向后仰,伸开四肢有如大鹏展翅。这样就有可能会使你浮在沙上。最后,轻轻地向硬地蠕动或滚动。在怀疑有流沙的地方行走时,最好携带一根木棍,必要时可作救援之用。

定时沸腾的魔泉:斯丘古之谜

冰岛到处有间歇泉,最大的位于岛的西南角。斯丘古泉雾气缭绕的宁静水面,每隔4到10分钟,便会变成沸腾的大锅,猛烈喷出一道高高的沸腾水柱。

斯丘古喷泉像受人控制一样,每隔一定时间,便向空中喷出高达22米的沸腾水柱。几秒钟后,响起一阵蒸气嘶鸣声,喷泉便停歇下来,水面重归平静,上面笼罩着一团蒸气:不久水面又开始起伏,显示另一次喷发快要出现,然后水面起伏加快,中间鼓起冒出气泡。跟着气泡突然爆烈,水柱再次喷出。无怪乎“斯丘古”在冰岛语中意为“翻滚”。

斯丘古泉位于冰岛惠特河旁的地热区,距雷克雅未克以东80千米。这个地区有许多热水蒸气池和热泥浆池,大喷泉也在这里,此泉是喷发力最强的间歇泉。

大喷泉是世界知名的温泉,泉水喷射高度曾达70米。1810年时,此泉每隔半小时喷射一次。5年之后,泉水喷射间隔的时间延长到6小时;到1916年,喷射完全停止。1935年,把泉眼上的水排掉一些后,又恢复每半小时喷射一次。

今天,大喷泉又归于沉寂。有时技术人员为了向参观者展示壮观场面,会把大量肥皂液灌进泉里,提高泉水密度,好像给泉眼加上盖子,使蒸气不能散发。然后抽掉部分皂液,降低压力,泉水随即就喷射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通向大海的四万个台阶

爱尔兰北部海岸的一个海角,数以万计的多角形桩柱拼在一起成蜂巢状,构成一道独一无二的阶梯,直伸入海。火山熔岩慢慢冷却后会成何模样,这是最壮观的实例。

按照神话,爱尔兰巨人芬麦科尔砌筑了一条路,从他在爱尔兰北部安特里姆郡的家门穿过大西洋,到达他的死敌苏格兰巨人芬哥尔在赫布里底群岛的根据地。但敌人狡猾地先发制人,从自己的斯塔法岛来到爱尔兰。麦科尔的妻子骗芬哥尔说,熟睡中的麦科尔是她襁褓中的儿子。芬哥尔听了甚是害怕,担心襁褓中的儿子已如此巨大,其父定然更加巨大。于是惊惶地逃到海边安全的地方,并立即把走过的路拆毁,令砌道不能再用。

虽然科学家已知道贾恩茨考斯韦角是怎样形成的。但因何会流传出这样一个神话却不难想象。单看砌道的规模已令人想到这定然出自超人之手。从高空下望,它确实像沿着275千米长的海岸,由人工砌筑出来的道路,而且还往北延伸150米,进入大西洋。大部分的桩柱都高达6米,有些地方的桩柱还要高一倍多。构成这条路的桩柱数目更是骇人:约有4万根玄武岩桩柱,全都是形成规则的多角形,大部分是六角形,而且还紧密地拼合在一起,要插把刀子进去也很难。

这条砌道给世世代代的艺术家和作家带来不少创作灵感,被赞颂为“造化的祭台与殿字”。

“神足”横跨地球中心:赤道巨足之谜

世界地理范文第6篇

1. 左图等高线中A、B、C、D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 )

A. ②③④① ?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②① ? D. ④③②①

2. 一般而言,热带雨林区因高温高湿,蚊虫滋生,土壤养分淋失,以致农业不彰(好),人口稀少。然而,同属热带雨林区的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农业却比其它热带雨林区发达,它和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为密切( )

A. 在荷兰殖民的时代,联合东印度公司引进耕牛开辟许多农地

B. 地处重要海运中继站,岛民借助粮食作物交易可获得优厚利润

C. 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提供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与降水量

D. 多火山活动,覆盖厚厚的火山灰,提供各种农作物生长时所需养分

图1为某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011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的照片,图2为拍摄地点位置图。读图回答3~4题。

3. 图1景观可能反映( )

A. 全球气候变冷 B. 北极冰盖退缩

C. 生物种群繁多 D. 海洋环境污染

4. 此照片拍摄时,北京时间为( )

A. 3月1日17时30分 B. 2月28日18时30分

C. 2月28日17时30分 D. 2月28日3时30分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甲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5~6题。

5. 2011年2月乙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关于甲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B. 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C. 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D. 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7. 下图是沿37°N北美洲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沿图中剖面,从①地到②地( )

A. 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 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C. 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到温带荒漠

D. 山体高度增加,对西风阻挡效果增强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第8题。

8. 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 a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 b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 c国利用其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 d国利用甘蔗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

9. 关于下图中四个半岛的正确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个半岛的气候类型均不相同

B. 有两个半岛自然带一致

C. ①半岛附近海域的盐度最低

D. 四个半岛均受到暖流的影响

10. 读下面世界著名海峡图。下列选项中,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 ①白令海峡 ②英吉利海峡 ③德雷克海峡 ④马六甲海峡

B. ①直布罗陀海峡 ②土耳其海峡 ③曼德海峡 ④霍尔木兹海峡

C. ①土耳其海峡 ②直布罗陀海峡 ③霍尔木兹海峡 ④曼德海峡

D. ①英吉利海峡 ②白令海峡 ③马六甲海峡 ④德雷克海峡

11. 图中左图是四幅世界区域轮廓图,右图为三类工业的区位因素三角结构图。发展b类工业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具优势是( )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丙 D. 甲、丁

12. 根据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 7314 公里。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公里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米,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

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分析其原因。并说出酸雨会带来的主要危害。

(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3)指出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成为丹麦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m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相关资料(见表一、表二)。

(1)简述第聂伯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世界地理范文第7篇

1. 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 )

A. 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

C. 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 板块的内部

2. 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

A. 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

B. 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

C. 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海拔数值

D. 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

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 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 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 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4. 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 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 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D. 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下图中的甲群岛呈半圆形带状分布,断断续续,自东向西延伸,长达2 700多千米。该群岛中的M岛为乌姆纳克岛。读乌姆纳克岛周围的海底地形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 图中甲群岛多火山、地震,有关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②位于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③地处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有关该群岛所在地区地理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冬季该群岛地区降水的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②该群岛南部海区的平均水深大于北部海区

③该群岛气温的年较差要大于同纬度的大陆地区

④该群岛南、北海区海水温度差异很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下表为某国家四个城市的有关资料。据表回答7~8题。

7. 四城市中,夏半年盛行风风向基本相同的城市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丙、丁

8. 影响丙地7月降水日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副热带高压控制 B. 气流受地形抬升

C. 受海洋西风控制 D. 受海洋信风控制

下图是“世界局部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 下列因素中,与①沿岸气候类型分布特征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 D. 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10. 图中,①②③三地( )

A. ①地是所在国家人口的主要分布地区

B. ②地气候的雨季在11月至次年4月

C. 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D. ③地为大牧场放牧业

读世界某区域资源、工业、城市、交通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 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的尼亚湾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 接近原料产地 B. 科技力量雄厚

C. 劳动力丰富 D. 便于出口

12. 近年来,该地区来自非洲的游客不断攀升。这里的景观在非洲最不可能看到的是( )

A. 优美的湖滨风光 B. 优美的峡湾景观

C. 极昼极夜景观 D. 林海景观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13~16题。

13.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

A. 北美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14. 以下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记录的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有误的是( )

A. 甲湖泊对丁河流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B. 乙湖泊属于咸水湖

C. 丙河流在该地冬季时流量最大

D. 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

15. 以下为该小组对图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的推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

B. 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

C. 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D. 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

16. 丁河流沿岸四处中最易形成城市的是(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下面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 南极地区多大风,a图中甲、乙两地比较( )

A. 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风

B. 乙地风力强,吹东南风

C. 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D. 乙地风力强,吹西北风

18. b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高 B. 位于背风区域

C. 纬度高 D. 盛行下沉气流

19. 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a图等温线变得更加密集

B. a图0℃等温线向北移动

C. 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

D. a、b两图中大陆面积扩大

读“某岛国示意图”,回答问题。

20. 有关该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北长约200多千米,东西宽约400多千米

B. 位于我国的东南、澳大利亚的西北

C. 冬季商贸船队可借助洋流更快地驶往红海

D. 位于板块边界,受地震、海啸影响大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1)。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2)。

材料4:两大洲地表剖面图(图3)。

(1)图1中X大陆是 。

(2)图2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 。

(3)图3中两幅剖面图对应的大洲分别是:甲 、乙 (填对应的图1中字母),两大洲地形特征的共同点是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10月16日晚上,农业部、教育部、国家粮食局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在浙江宁波主办了“2011年世界粮食日――烛光守夜暨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

材料2: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

材料3:灾害引发的粮食危机紧急情况次数。

材料4:中国粮食生产―消费变化图。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和 洲。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 地形崎岖 B. 低温冷害

C. 灌溉水源 D. 光照不足

(3)1993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1993年, 引发粮食危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 ;其后两者交替上升。

(4)关于2000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量逐年上升 B. 消费量趋于上升

C. 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 缺口不断增大

(5)根据材料2、3分析图中“饥饿热点”地区粮食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3. 2011年9月21日,叙利亚农业部的2011~2012年度农业发展计划显示,叙拟于2011~2012年新开垦570万公顷耕地,其中150万公顷将配套灌溉系统。结合“叙利亚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属于贝鲁特气候类型的是 ;属于大马士革气候类型的是 ,简述两地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

(2)叙利亚南部和东部农业生产有利的气候条件是什么?

(3)该国农业生产容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4)该国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该国所在地区动荡不安,跟该地区的资源有重要的关系,试从资源角度分析其原因。

24. 2011年11月11日晚,第26届东南亚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首府巨港的惹卡巴林体育场隆重开幕。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入下表中。

[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4)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5)请从地理角度说明此时举行运动会的优越自然条件。

25. 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国地形的主要特点。

(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主要条件。

(3)该国2000年前森林覆盖率曾达72.5%,但目前明显降低,试分析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4)试分析全球变暖对该国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11月3日,2011年中国-澳大利亚资源投资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2: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1)图中沿120°E 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 、 和热带沙漠气候。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4)7月份将A区域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

A. 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5)图示A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世界地理范文第8篇

地球表面的最低点是死海。那里的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米。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死海长80公里,最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

1 020平方公里,最深处可达400米。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 400毫米,因此湖面常常形成浓雾。

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由于盐水浓度高,游泳者极易浮起。湖中除细菌外没有其他动植物。涨潮时从约旦河或其他小河中游来的鱼进入死海后会立即死亡。

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澳大利亚联邦简称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的西南部,东北临太平洋,西、南濒印度洋,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组成。澳大利亚四面环海,其海岸线总长

36 735公里。澳大利亚内陆地势大部低平,平均海拔300米,科西阿斯科山为最高峰,海拔2 228米。

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太平洋西部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是一条洋底弧形洼地,延伸

2 550公里,平均宽69公里。主海沟底部有较小的陡壁谷地。1957年,苏联调查船测到了10 990米的深度,后又有11 034米的新记录。

风力最大的地区》》

南极不仅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每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的天数有300天,年平均风速19.4米/秒。1972年澳大利亚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是迄今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风暴强大的原因在于南极大陆雪面温度低,附近的空气迅速被冷却收缩而变重,密度增大。而覆盖南极大陆的冰盖就像一块中部厚、四周薄的“铁饼”,形成一个中心高原与沿海地区之间的陡坡地形。变重了的冷空气从内陆高处沿斜面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因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的速度加大,于是形成了强劲的、速度极快的下降风。

最长的河》》

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 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 100立方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最远的源头是布隆迪东非湖区中的卡盖拉河的发源地。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士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总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开罗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最长的山脉》》

雄据七国的安第斯山脉长约9 000公里,几乎是喜玛拉雅山脉的3倍半。这里山势雄伟,绚丽多姿,是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景观之一。安第斯山脉属科迪勒拉山系,这个山系从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长

18 000公里,是世界最长的山系。安第斯山脉有许多海拔6 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南部山脉中的阿空加瓜山是安第斯山的最高峰,海拔6 959米,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尤耶亚科火山海拔6 723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南美洲多火山,它们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这里共有40多座活火山。安第斯山脉孕育了无比巨大的铜矿,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铜矿,深入地表以下1 200米,庞大的地下坑道总长超过2 000公里,采矿的自动化程度极高,地下生活设施完备。

最大的风浪区》》

好望角是指南非开普敦省西南部开普半岛南端的多岩石海岬。因其位于来自印度洋的温暖的莫桑比克厄加勒斯洋流和来自南极洲水域的寒冷的本格拉洋流的汇合处,因此这里多暴风雨,海浪汹涌。

最大的内陆湖 》》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位于辽阔平坦的中亚西部和欧洲东南端,西面为高加索山脉。整个海域狭长,南北长约1 200公里,东西平均宽度320公里,面积约386 400平方公里,比北美五大淡水湖加在一起还要大出一倍多。里海湖岸线长7 000公里。有130多条河注入里海,其中伏尔加河、乌拉尔河和捷列克河从北面注入,3 条河的水量占全部注入水量的88%。整个里海平均水深184米,湖水蓄积量达7.6万立方公里,湖面年蒸发量达1 000毫米。数百年间,里海的面积和深度曾多次发生变化。里海为沿岸各国提供了优越的水运条件,沿岸有许多港口,有些港口与铁路相连,火车可以直接开到船上渡到对岸。

最大的盆地》》

刚果盆地位于非洲中部,大部分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小部分在刚果共和国境内。面积为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盆地南北均为高原,东部为东非大裂谷,缺口在西部即刚果河下游和河口地段。赤道线从盆地中部通过。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热带森林,有多种珍贵树种和热带作物。盆地边缘矿产丰富,盆地中水资源充沛,因此,人们称刚果盆地为“中非宝石”。

最大的三角洲》》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是恒河三角洲,它宽320公里,开始点距海有500公里,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

世界地理范文第9篇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1~3题。

1.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

A. 北美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2. 以下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记录的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有误的是( )

A. 甲湖泊对丁河流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B. 乙湖泊属于咸水湖

C. 丙河流在该地冬季时流量最大

D. 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

3. 以下为该小组对图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的推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

B. 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

C. 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D. 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

2010年4月10日,历经182天、3.2万余海里的冰雪考验,“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载着完成各项任务的中国第二十六次南极考察队顺利泊岸,安全返回位于上海浦东曹路镇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结合下图,完成4~6题。

4. 我国南极科考队经过的温度带有( )个

A. 2 B. 3 C. 4 D. 5

5. 此次科学考察没有经过的大洲为( )

A. 大洋洲 B. 南美洲 C. 南极洲 D. 欧洲

6. 当我国科学家安全返回上海时,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 上海昼夜等长 B. 新西兰昼长夜短

C. 中山站出现极昼现象 D. 北京昼长夜短

7. 下图为海陆分布状况图,按时间先后,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c、d、b、a B. a、b、c、d

C. d、c、b、a D. b、c、a、d

8. 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红海的形成是由于( )

A. 板块的上升 B. 板块的下降

C. 板块的张裂 D. 板块的碰撞

内蒙古连日狂风大雪导致一列从白旗到包头的普通列车于2010年1月3号晚被困途中,被迫停在商都火车站西18km处,积雪冰冻封住了列车车门,车上1400名旅客及乘务人员被困在车厢内。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消防支队及武警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救援。据此完成9~10题。

9. 此材料反映了( )

A. 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B. 降水和工业生产的关系

C. 降水和交通运输的关系

D. 降水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无关

10. 能正确反映此次降水的天气符号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根据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丹麦地理位置图

材料二 丹麦位于欧洲北部。南同德国接壤,西濒北海,北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海岸线长7314km。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m。距离丹麦日德兰半岛东岸15公里的海中央,坐落着一个树木葱茏,但从外表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岛——萨姆索岛。该岛平均海拔不到30m,小岛根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并且能源基本上来自于可再生能源。11座岸上风力涡轮机和10座海上风力涡轮机日复一日的转动,满足岛上4000名居民所有的电力需求。

萨姆索岛早已实现‘碳中和’(指通过各种方式中和抵消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1)丹麦矿物能源使用量不大,但却是欧洲酸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分析其原因。并说出酸雨会带来的主要危害。

(2)简述丹麦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有利条件。

(3)指出丹麦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其成为丹麦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聂伯河是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第二大河,欧洲第三大河。河流发源于海拔200~350m的分水岭上。流域北面有白俄罗斯山脊,流域南部是亚速海低地。长2200km。流域面积50.4万km2。

材料二 下图第聂伯河流域图。

材料三 第聂伯河相关资料(见表一、表二)。

(1)简述第聂伯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2)第聂伯河流经的主要国家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称,分析乌克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3.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社北京2012年2月13日电:极寒天气持续笼罩欧洲,目前已致逾600人丧命,2过去两天来,欧洲多个地区持续大雪,22国已极寒警报。欧洲最主要河道多瑙河也因厚厚的冰层而关闭了数百公里的航运。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向媒体表示,当前席卷欧洲的严寒天气是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造成的。纳利斯说,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而过去数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在东南欧上空交汇,给该地区带来大量降雪。

材料二 德国境内多瑙-美因-莱茵运河,连通多瑙河(J)和莱茵河(K),如下图。

材料三 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大幅下跌,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十一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1)结合材料,简述欧洲极寒天气特点及其成因。

(2)简述多瑙-美因-莱茵运河的航运价值。

世界地理范文第10篇

下图为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

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②年降水量的多少 ③盛行风的方向 ④雾天的多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1月0℃等温线在日本大体与38°N纬线吻合,而在中国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 )

A. 南北温差大于中国

B. 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

C. 常绿阔叶林分布纬度高于中国

D. 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 关于图中a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寒流流经,等温线向较高纬凸出

B. 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C. 有寒暖流交汇,形成较大规模渔场

D. 若油船泄漏,污染物沿海岸向北扩散

4. b处为亚马孙河河口,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水主要补给源为冰雪融水

B. 河口处形成巨大的三角洲

C. 河流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 干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

5. 关于南美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湿季分明是其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突出特征

B. 西海岸山脉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C. 水分差异是大陆西岸自然带呈南北更替分布的主要原因

D. 地形阻挡是大陆西岸自然带呈南北延伸分布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

[年降水量554mm

耶路撒冷(32°N,35°E)

海拔750m][年降水量230mm

德黑兰(36°N,51°E)

海拔1400m][年降水量312mm

喀布尔(35°N,69°E)

海拔1850m]

6. 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季气温相当,但冬季气温相差约10℃,导致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 纬度 B. 地势 C. 洋流 D. 人类活动

7. 西亚地区外籍工人众多,该地区能够吸引大批外籍工人的原因是( )

A. 自然资源的开发

B. 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

C. 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缺乏

D. 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9.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10. 甲国有该大洲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西非地区是世界上饥荒最严重、经济最贫困的区域之一,人口众多,产业单一,环境恶化。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西非地区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 A地的气候资料。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

(℃)\&25.1\&27.8\&30.2\&31.6\&31.4\&29.1\&26.8\&26.1\&26.6\&27.7\&26.5\&24.8\&降水

(mm)\&0\&0\&2\&25\&46\&121\&218\&234\&165\&65\&2\&0\&]

(1)西非地区地处 (东、西)半球,西临 洋。

(2)A地的气候类型是 ,成因是受 带与 带交替控制。尼日尔河中上游的汛期主要在 (季节)。

(3)西非地区大多数轧棉厂的布局属于 导向型,其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轧棉厂产品出口海外市场的最主要运输方式是 。

(4)试综合分析西非地区成为世界饥荒最严重区域的原因。

12.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K表示1月份某局部地区20℃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判断该等温线西半段走向,并说明理由。

(2)甲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

(3)P、Q两城市都位于沿海,但气候差异很大,请说明P城市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3. 2011年11月11日晚,第26届东南亚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省首府巨港的惹卡巴林体育场隆重开幕。结合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填入下表中。

[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

(4)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一篇:信息素养范文 下一篇:医学与哲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