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复习提纲范文

时间:2023-02-26 22:09:31

世界史复习提纲

世界史复习提纲范文第1篇

阅读能力;问题情境;思维能力;

发展线索;学习重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79—01

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编写学习提纲

阅读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是历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教材时容易遇到很多困难,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把握不住教材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把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及提纲导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并让他们尝试编写学习提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逐渐学会了模仿教师编写学习提纲。在此基础上,我给他们提供了更多自编学习提纲的机会。如,学习新课前,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学习提纲。学完一个单元后,则让他们编写该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纲,并引导其概括出历史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学生若想编写出科学的学习提纲,首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要把握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其次,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以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然后,在掌握了编写知识点的方法后,可运用这种方法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提纲,并归纳出这些历史现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尝试编写复习提纲,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力。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并不需要进行思考和理解。为此,教师应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贯通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各种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入手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某种结论,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在讲有关“美国内战”的内容时,教师可这样设疑:20世纪80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在美国建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中,最受美国人民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之家的林肯为何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高的威望呢?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与结果如何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进行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够启迪他们的思维,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理清发展线索

世界史复习提纲范文第2篇

一、定位准——高效复习的前提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要明确,主要是帮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为第二轮、第三轮复习打下基础,所以重点要放在史实复习上。那么,什么样的史实是我们要认真复习的?我认为至少要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

1 学习主体。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学习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别。

2 学习依据。课标是中考复习的方向,经过多年的磨合,命题一般不会游离于课标之外。所以,教师必须深刻理解课标,按照课标细化史实。同时还需认真研究中考题,包括本地区近几年的中考题和对本地区有借鉴意义的其他地区的中考题,找出经常考的史实,让学生重点掌握。

二、梳理顺——高效复习的保障

重点史实找出以后,就要完成布点工作,如何实现史实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离不开科学的梳理和归纳。梳理时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方式,这样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最初的整体表象感知到各个部分的具体认识再到整体的理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感知。围绕教材单元主题特征,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回忆相关概念、单元特征和结构。如在复习《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时,教师司先总结上一单元的内容,然后自然过渡到这一单元的主题《近代化的艰难起步》,紧接着可以表格的方式简明扼要地解释近代化的内涵及其三个维度。

在以上表格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先进仁人志士追求经济工业化、攻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历程。这一历程是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行的,因此称之为‘近代化的艰难起步’”。此时大部分学生对“近代化”这一重要概念有了两次学习的机会,对“近代化”和“艰难”的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打开教材,让其熟悉本单元教材中的每一课。

2 逐个突破。围绕前面整理的史实要点。教师以课为单位进行逐个梳理,列出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同时还要考虑到一些细节知识,如京师大学堂、照相、电影、《中报》、商务印书馆、习俗等,做到抓大也不放小。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让学生在教材中快速地找出知识点及与知识点有关的图片史料,教师对重点、难点和易混点进行精讲点拨。如“自强”,教师追问:“课文中谁要自强?”学生答:“清政府,清政府要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样的引导便于学生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目的,便于他们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又如讲到“张謇”时,教师问“张謇是洋务派吗?”有的学生不大确定,教师从张謇当时的身份出发引导学生。使学生知道张謇是民族资本家。通过教师对重点、难点、易混点和常考点的提示和点拨,学生对史实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

三、记忆牢——高效复习的目的

学生对大量零散的史实虽然有了具体深刻的认识,甚至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如不及时复习记忆,可能会很快遗忘。如何把大量的史实记牢?除了及时记忆外,还需一些方法和技巧。

1 构建动态的知识结构。如何把无序变为有序、把凌乱变为有条理,非常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先分类、再归纳、最后形成结构。结构的形成遵循着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遵循着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需要基于学生对本单元史实的学习,需要师生共同构建,需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需要重视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构建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结构。

2 复习联系化。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在西方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下进行的,本单元与世界史联系相当密切。这需要教师提醒学生在构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时必须把联系的观点统一于结构构建之中,同时将多种记忆方法融于结构中。如构建本单元知识结构既要联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又要联系两次工业革命;既要联系日本的明治维新,又要联系启蒙运动;既要联系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又要联系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但这种联系在第一轮复习中是画龙点睛式的,没必要面面俱到、事无巨细。

3 理清结构内部的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梳理,明白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最终形成便于吸收消化新知识的知识结构。如本单元学生从结构中很容易得出近代化历程特征:从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开始,经维新派发动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孙中山领导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掀起批判封建思想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呈现出明显的层层递进、由表及里、循循深入的历史特征,即从最初学习西方的武器技术到追求政治体制和思想解放。

四、迁移活——高效复习的归宿

本单元史实通过前面几个步骤的学习,即由总体感知到史实的具体梳理,再到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知识结构的构建。学生对史实有了透彻的了解,但是对史实的了解与将对史实的了解转化为解题能力还不能划等号。如何把掌握的史实转化为解题能力,离不开必要的训练,那么什么样的试题既有利于学生迁移能力的提高,又有利于对所学史实的及时巩固?如选题太难起不到巩固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后续复习的积极性;如选题太容易,学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进而感觉历史复习简单,同样造成复习的低效率,尤其后一种现象对历史教学危害极大。如在七、八年级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注重课堂教学,在期中、期末考试前整理出复习提纲让学生机械地强化记忆,然后再讲一些常考的题,最后学生成绩还不错。成绩不错是因为知识点被机械地记忆和考试题缺乏创新。这种看似很好的结果导致教师不能认真反思平时的教学,更不能与时俱进地改进课堂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离开提纲就不会看书,崇尚死记硬背而忽略能力的提升。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第一轮复习的试题?这样的试题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能反映本单元的主题特征;能反映本单元的重大事件以及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能起到梳理、记忆史实的作用。

世界史复习提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历史专业;培养模式

当今中国高等院校历史学院(系)承担着重要的史学专业研究和中学历史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历史人才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史学专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以及中等教育阶段国民历史素养的培育。众所周知,史学对于提高国家凝聚力,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发展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启迪民众人文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见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工作事关国计民生,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笔者历史教学工作中的经历以及思考,探求本科生培B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培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笔者供职单位的历史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生大多属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入学前中学教育基础比较扎实,具有较强能力,学风普遍较好。但是通过笔者对近六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考核、日常交流、论文指导等方式,发现学生理应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是有欠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毕业论文质量差和师范生基础技能薄弱。

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高。毕业论文是历史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之后专业基础知识和史学研究能力的总的体现,这往往直接反映其大学四年学习的效果。学生论文写作经验较少,既缺乏对专业研究的充分了解,也缺少写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平时的论文作业大多因循陈说,未能深入研究。

师范基础技能缺乏。笔者供职单位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历史教育专业,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力军。但根据笔者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以师范技能为基石的历史教学素养相对缺乏。三字一话水平参差不齐,语言表达能力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更不用说熟悉和掌握讲课能力。尽管笔者单位在历史教学上的课程配备相对丰厚,但仍然出现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未能密切结合的缺点。

此外,笔者通过其他途径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还发现如下问题,如课堂提问,学生往往翻教材念书,缺少必要的复习预习; 课堂讨论大多没做课前准备,照本宣科,而对相关领域研究一知半解乃至缺乏了解。考试复习多考临时突击,造成基本知识面狭窄,常识性错误屡见不鲜,主观题成为教科书的翻版。课程作业以拼凑成文的情况居多,而往往缺失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钻研。

2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缺失

上述种种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否定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历史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而亟待解决则是他们某些核心能力的培训。

第一、实践能力。虽然接受了史学方法、历史文献、史学论文撰写等研究性课程以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史学基础性课程的教育,但学生比较缺乏学术研究的实践。仅就撰写学术论文而言,尽管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以论文作为成绩考核标准之一,但很多学生平时的课程作业往往拼凑成文,质量不高,甚至他们大学时期写过的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就是最终的毕业论文。只有少数学生可以通过选题、搜集史料、完成论文这样系统的研究过程从而培养自身科研能力的学生尚属少数。同时,学生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也比较缺乏。除了大四学生参加的教育实习外,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他们既不熟悉基础的备课、讲课技巧,也不了解中学教育的特点,因而毕业后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必备的技能,积累教学经验。不管是史学学术研究还是历史教育技能,没有实践的配合,理论学习只是成为学生敷衍考试,应对毕业的无本之木,死记硬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主动性学习能力。由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定标准的宽松,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相应学分。这样造成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整体偏弱,那些无人监督、评定的学习任务如课外复习、预习,阅读课本以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历史教学技能的锻炼等往往失去应有的重视。尤其考验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论文撰写上,问题多多。如笔者曾经发现学生撰写论文时“写中国史的不看古文史料,写世界史的不看外文史料”的现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研究者应以“竭泽而渔”的态度广泛搜集,但学生大多追求省时省力,不愿看原始资料,甚至连本校图书馆馆藏资料情况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说通过搜集整理史料深入研究。总之,主动的锻炼自身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本应成为学生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由于主、客观等因素制约,长期的能力锻炼实际上被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所取代。

第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本是高校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仍然停留在中学死记硬背的层面。笔者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往往注重书面考试的考点,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教材知识,忽视前沿研究;注重因循旧有模式,忽视转换研究角度。此类问题显然不能单纯归咎于课程设置和理论传授的欠缺,更重要的显然是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从平时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毕业论文的情况而言,学生显然还没有从掌握基本知识点的低级学习上升到利用基础知识进行专业分析的高级学习。

必须强调的是,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学生从事史学研究的基础,它也为学生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体制更强调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理论导向整体趋向更新、更多元、更有时代感。同时在网络迅猛发展、经济高速运行的今天,中学生素质有很大提升,拥有更大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他们不再满足课本有限的内容,对当下中学历史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历史教育加强对于未来中学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3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的问题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某些核心能力的缺失,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自身,它说明我国人才素质培养工作、高校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需要从下自学生上至高校教育体制等诸多层面去找原因,对学生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学方法、系院班风建设、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乃至社会对高校历史学的认识等方面具体考察问题所在。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上,我们需要从学校、教师、班级、学生自身角度上找不足。学习积极主动性需要客观压力和主观动力两方面共同协作。

3.1 教育管理机构客观压力的缺失

中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和高考制度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严进宽出”模式。通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严苛考验后,学生往往不再愿意保持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而中国高校教育管理尚未建立起立足人才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成熟模式。因而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承担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并最终融入社会的核心任务,而实际上被简化为通过基础知识的考试,获得文凭。

就考试而言,高校学生的考试体系主要以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主要考试内容,同时教师往往o出复习提纲,或划定复习范围。这样的考试方式有利于突出重要的基础知识,但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广博知识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效果不明显。虽然论文是几乎所有课程主要考核方式之一,但学生拼凑成文的情况比较多见,甚至连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也并不熟悉。因而更高层次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仅仅在脑子里留下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就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大多数高校学生并不担心学分不够以致无法正常毕业、获取学位。这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论文质量等方面有明显下降。前述问题不仅由于考试制度问题,更因为从学校、系院乃至班级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监督管理氛围和体制。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学校、学院最大压力在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而提高学生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的难度与前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加之着眼于学生研究能力、思维模式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核体制建立和完善难度较大。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和观点往往见仁见智,很难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必将是我们未来探讨高校历史人才培养体制的重要课题。

3.2 学生主观动力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仅来自严格的高校教育考核、监督体系的约束,更需要班级乃至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良性的激励机制。

高校教育的核心在于任课教师,他们不仅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更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做好研究规划,乃至人生规划。这无疑体现高校教师独有的优势与价值。但由于当前教师考核机制和职称评定体系更侧重科研成果,这使得应以教书育人为本的高校教师不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连基本的备课、讲课质量都开始下降,更不用说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研究、人生诸多层面的规划。因而课堂之外,没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与忙于科研的老师之间失去应有且重要的交流。近年来,笔者供职的学校在综合各系院毕业生对各自专业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数据时发现,历史系的评价在全校排名开始走低,这与向来重视师生交流以及教学质量的系院传统相悖。所以,较之掌握的有限基础知识,学生丧失了高校教育最具价值的部分。

教师教育固然是高校历史学生最重要的内容,但由于前者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非常有限,因而建立一套学生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尤为关键,班级管理、班风培养意义重大。据笔者数年教学中的感受而言,班风建设较好的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学风端正,课堂内外与教师的互动更为积极主动,最终学生毕业后个人发展也更为顺利、成功。但就当前历史专业的班级而言,成功的例子并不多,甚至总体而言学生素质有下滑趋势。这一点实际上与班级直接管理者――班主任(辅导员)的经验、责任心的差异直接关连。而就当前教育管理体制而言,由于教育产业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连年递增,一位辅导员担任多个班级班主任的情况屡见不鲜。班级管理本身具有重复琐碎、工作量大、人群复杂等特点,这使得班主任工作难度和压力日趋增大。但另一方面,学校、系院的教育管理体制欠缺对班主任工作的保障和奖励。这使得班主任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因而依托班主任这一基础建立的班级建设无法始终保持一个较高水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没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持续性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素质培养自然缺少一个必需的推动力。

世界史复习提纲范文第4篇

一要掌握一条基本线索: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而开始出现;商周时期,学习本单元。经过了从内外服联盟到天下共主的转变;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也长期延续,但整体趋势是专制皇权日益加强。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商代的内服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

二是秦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三是汉朝七国之乱和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四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宋元时期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清朝达到了顶峰。

第1课从内外服联盟到封邦建国

知识结构:

1.夏:出现公共权力,但保留氏族公社特点。

2.商: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

3.西周:分封制定义:

目的:巩固周的统治(奴隶主的统治)

主体:同姓亲族

宗法制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

作用: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工具:礼乐制度

第2课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知识结构:

1.统一

(1)群雄割据A.春秋争霸B.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2)统一:时间:前221年;人物:赢政。

2、中央集权的确立

(1)确立:A.“皇帝制”:皇权至上、皇位继承制

B.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中央)

C.郡县制(地方)

(2)加强皇权的措施:制定官吏选拔和考核制度;制定细苛、严密的法律。

(3)影响:打破分封制,奠定大一统王朝制度基础。

第3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知识结构:

1.汉初郡国并行,导致诸候尾大不掉,引发七国之乱。

2.汉武帝集权措施:建中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

3.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增强,出现藩镇割据局面;唐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后周世宗改革,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4.宋加强中央集权

(1)措施①收精兵:“三衙”、枢密院、原则;

②削实权:设通判、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财赋大部分运往京师;

(2)影响利:改变藩镇割据分裂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弊:造成“积贫积弱”的后患。

第4课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2)宋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省(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管军政、“计相”管财政。

(3)元:一省制(中央),行省制(地方)

2.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

3.清朝的军机处

(1)清初: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设立军机处

A.特点:军机大臣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

B.影响: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1.君主专制特点:由君主个人全权占有和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其统辖范围内的任何人物对君主都是绝对隶属和臣服的关系。

2.中国封建制度发展的内在逻辑:一方面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各种权力结构和权力关系一步步地集中到皇帝这一权力的轴心上。

二者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3.中央集权化进程大致体现在:

(1)财政上,“利出一孔”,归于中央

(2)剥夺地方人事权,官吏自帝出。

(3)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

(4)军事上,“强干弱枝”,中央宏观调配全国军队,皇帝总揽兵权

(5)意识形态领域,推行“别黑白而定一”的文化专制主义。

4.君主专制的加强突出表现在相权的削弱,以及君王建立有效的权力转移和分散机制上。

秦汉:三公制度

隋唐:三省体制,则把相权一分为三,体现皇权的加强

宋朝:削弱宰相实权(三省长官没有实权)

明朝:明太祖废中书省,罢丞相不设;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又设军机处

5.秦至清的中央与地方机构

朝代中央机构特点中央机构地方机构

秦传承开创三公九卿郡县制

汉汉承秦制中朝外朝(三公九卿)郡、国并行

隋唐承前启后,有所创新三省六部道州县三级

宋进一步加强二府三司路州县三级

元有新发展一省二院行省制

明空前加强废丞相、设内阁省府县

清达到顶峰设军机处省府县

6.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使得整个国家都处于皇帝的一元化领导之下,皇帝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权力。

正如美国费正清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皇帝把教会和国家的职能集为一身,他是军事也是精神的领袖,是行为的楷模和正义的主宰。他的全能总括了国家的一切主要职能,包括国家对于全人类的尊崇。他是“天下之一人”,是社会政治殿堂前的帅旗。

(1)积极作用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十分残酷;导致了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主义,使科技的运用和发展受到抑制;为了争夺皇权,父子、兄弟、君臣、大臣之间不惜血刃;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伴生物;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线索,一是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注重三个重要知识点:一是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二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三是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三要形成一个观念: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在于古希腊和罗马。无论是古希腊的民主制,还是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元首制,无论是他们创造的法律制度,还是哲人们的政治智慧,都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知识结构:

(一)爱琴文明

1.克里特文明:王宫建筑、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王宫、卫城、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尚武好战

(二)黑暗时代:300年

(三)城邦时代

1.城邦的定义:前8~前6世纪,一种国家形态

2.城邦殖民

原因:多山多岛、人多地少;航海业发达

影响:促进发展,开拓眼界,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基础

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

政治类型:贵族制、民主制(最流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知识结构:

1.发展历程

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贵族制:集体领导的任期制、选举制

民主制: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政治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

2.特点:人民与轮番而治(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置来体现其特点)

3.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只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外邦移民、奴隶、他国公民和妇女没有享受到民利,了这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估的暴力机器。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知识结构:

一、政制发展

1.共和制

(1)贵族共和制: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2)保民官的设置:监督政府,维护平民利益

2.帝制

(1)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

(2)君主统治: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

二、法律制度

1.《十二铜表法》

背景:共和国时期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维护了贵族利益。

评价: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仍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查士丁尼法典》

对罗马法的评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一条线索: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从英国到德国,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后都建立起以议会的设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把握四个重点:

一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与联邦政府的建立;

三是法兰西共和制的确立;

四是德意志统一的完成与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发展。

理解一个重要观点:尽管英、法、美、德各国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不相同,但在形式上都建立以议会为核心的代议制度,并且议会的权力在不断发展。

第8课渐进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知识结构: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大》:给王权设定了界限

2.《权利法案》

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

内容:确立了议会,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

影响: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从人治走向法治)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成为第一任首相

2.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3.两党制逐渐形成,首相和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

三、民主化趋势:1832年议会改革法,扩大的选举范围,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正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美国的新体制)

知识结构:

一、联邦宪法的制定

背景:松散的州际联盟弊端暴露

制定: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原则: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发展:1789年制定出宪法的前10条修正案

二、联邦制的巩固

1.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政体为资产阶级总统共和制,但州权主义观念仍很活跃。

2.内战结束后,美国宪法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联邦的统一。

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1.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国的两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3.两党操纵着美国生活的政治选举。

第10课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知识结构:

一、共和国的建立

1.法国大革命

①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②1791年9月,制宪议会颁布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2.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792年9月,国民大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

二、政体的曲折发展

1.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3.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三、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1875年1月,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法国为共和国,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的统一之路)

知识结构:

一、德意志国家的统一:

1.统一的背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意志境内各地经济连成一体

2.统一的方式:王朝战争

3.统一的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4.统一的意义:结束割据局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

1.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帝国宪法正式颁布

2.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三、“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1.一战后,德意志帝国覆灭

2.1919年8月,魏玛共和国建立(没有共和主义者的共和国)

3.20世纪30年代德国建立起法西斯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学习本单元,要把握两条基本线索:

从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的加深,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各阶层势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中华民族奋起。五个重点:鸦片战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日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理解两个观点: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坚贞不屈,最终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第13课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

一、鸦片战争

1.原因:1840年6月,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2.经过: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3.影响:使中国领土、不完整;中国被迫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产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联合发动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三、清政府的变化

1.权力结构: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2.思想:官员出现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奕欣、张之洞等人发起的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知识结构:

一、运动的兴起

1.背景:人祸(外国侵略者及清政府给人民造成极大痛苦)、天灾(自然灾害)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会)

3.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二、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全盛时期的事件:

1.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与清政府对峙)

2.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3.《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建立四同社会

评价:进步性(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要求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局限性(没有真正实行过,一没有安定的环境,

最主要是绝对平均主义,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是空想,根本无法实施)。

三、天国的衰败

1.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2.重建领导核心

3.天京陷落(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是一次反清(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⑴它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⑵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3)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第15课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知识结构:

一、中日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1.战争爆发的原因

2.爆发及经过

3.影响

4.民族危机的加深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各阶层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救亡爱国的运动,有清政府的军事改革、爱国知识分子的维新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危机严重。影响:)

2.八国联军侵华(时间、目的、影响)

第16课辛亥革命

知识结构: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背景

2.兴中会的成立与同盟会的建立

3.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4.发动武装起义

二、武昌起义及其对全国的影响

1.武昌首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

2.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3.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7课

知识结构: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国际、国内)及导火线

二、过程(两阶段,前后期的主力运动中心)

三、意义(五四精神)

第五单元

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反过来它们又在实践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

二是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

三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

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革命。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

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结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二、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成为国际工人阶级斗争锐利的思想武器,促进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三、巴黎公社

1.公社建立的背景

2.公社政权的性质

第20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知识结构: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革命的前奏

1.二月革命(结果、性质)

2.四月提纲

三、十月革命的过程

1.开始

2.结果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历史意义

第21课新民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线索: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1.中国一大(中共诞生)、中共二大(指明中国革命的任务:反帝反封)、国共第一次合作(了北洋军阀统治)、南昌起义(建军)、井冈山道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重要基础)、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抗战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领导人民解放战争(结束独裁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第六单元

把握一条线索: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首先是从巩固新生政权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构成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政治建设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总之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它既有曲折又有发展。突出三个重点: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制度;三是“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解放的意义。理解一个重要观点:政权的巩固、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祖国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第22课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线索:

一、新中国的成

1.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

2.新中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1954年宪法》中国政治制度基本建立起来(规定我国的根本的政治制度和其他一些重要制度)

2.中国民主政治的三大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线索:

一、“”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曲折)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1.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2.基层民主选举

第24课祖国统一的潮流

线索: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含义)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构想的实施)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第七单元

理清一条线索: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瓦解,六起七十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加强。把握三个重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和瓦解过程及其主要对抗形成“冷战”兴起的原因和表现;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欧的联合自强、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振兴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出现,使世界格局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当今的世界格局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多极化趋势加强。

形成三个观点和认识:20世纪世界格局经历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三次大的变动,每次新旧格局的交替,都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今世界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但不可避免;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根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它自六七十年代初露端倪,七八十年代日渐明朗,九十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更加不可逆转。

第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结构:

一、“冷战”的兴起

1.“冷战”兴起的背景

2.“冷战”的表现

(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兴起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3)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冷战”时期的“热战”

1.朝鲜战争

2.越南战争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线索: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形成的背景

2.过程

3.影响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日本经济迅速腾飞的原因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2.兴起的标志

3.含义及宗旨

4.意义

四、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2.缓和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加强(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意义)

第27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时间主要对手外交政策外交活动

50年代

美国

三大政策,一边倒1.中苏友好

2.独立自主

3.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实践)

60年代苏、美争取两个中间地带

70年代苏三个世界,一条线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

2.中美关系的改善、中日建交(1972年)

3.中美建交(1979年)

上一篇:初中地理复习提纲范文 下一篇:初三化学复习提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