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学范文

时间:2023-03-14 12:29:31

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市场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美学现象应运而生,审美趣味日趋多元化,审美与生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趋势。这一审美文化现象的渊源、流变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是美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在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前期,审美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审美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

譬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审美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如魏晋)的佛教和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带着审美意识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在手写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发展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为审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它以“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与“生活”拉开距离,审美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

与那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审美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审美艺术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审美艺术作品也就被看作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这样就把审美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桂冠。总之,这一时期把美学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美学与生活的距离。

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人们的审美活动逐渐发生变化。最初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艺术的张扬开始的。观众欣赏电影的时候,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的出现,预示着美学生活化的开始。尤其是“电子文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美学观念走向“新生代”。在这场美学观念的时代变革中,审美似乎没有了边界,甚至那些低俗的、过去不可能与艺术沾边的“现成物品”,也成了审美艺术品。当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省美术馆里收藏着一个普通的、谁家都有的盥洗池,作为一件艺术珍品供人欣赏时;当美国“捆绑粘结”艺术家H·哈蒙德把破布、丙烯酸树脂、石膏粉、木头、泡沫橡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捆绑胶粘在一起,创造所谓“女权主义者的艺术”时,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

但是,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做出解释,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作艺术品的人,实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物,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它就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德国着名艺术理论家克劳斯·霍内夫在讨论当代艺术时指出:“在西方世界,不仅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一般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艺术本身同时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结果是艺术家们不再感到与社会截然对立。”

在过去审美是一种经验,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审美。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玩“艺术”。在后现代社会,似乎成千上万的主体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艺术成为了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波普艺术、卡拉OK、各种群众艺术晚会……观众和演员常常合二而一。此时,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美学,美学就是生活,美学与生活再一次走向融合。

二美学观念转变的原因和基础

美学发展演变的原因极其复杂,然而也有规律可寻。美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的动因既有自身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

首先,经济的影响。恩格斯曾说: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包括审美需要)的关系。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前,自然不会意识到审美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后,审美活动的重要性无疑被提上日程。过去是为了“身上衣衫口中食”,现在却是要美化自己、美化生活,通过“生活的美学化”来更大程度地解放自己。此时,人人都开始从美学角度发现自己、开垦自己。其结果导致生活成为一门艺术,或者说被提高为艺术。

其次,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剧,对美学的平民化、民主化起了催化作用。在哲学方面,本质主义的解体,现象的多样性被重视,多元 思维的建立等,也对美学观念的转型产生影响。尤其是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更为美学观念中的民主化、平民化及美学与生活的贴近和同一提供了理论前提。此外,艺术的自我消解,自然美、社会美的相应崛起,也使传统美学以“艺术”来抵御生活这一带有明显局限性的美学观念遭到质疑。

不难想象,既然“艺术”本身已经自我消解,那么,精英审美对于通俗审美的排斥也就成为了不可能,审美与生活的同一也就顺理成章了。从社会角度看,生活美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在古典美学时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分工,造成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分离,美被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强化。进入当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日益融合,生活美由隐而显,也是必然的。从劳动过程看,在古典美学时期,人们往往更重视精神产品,轻视物质产品,劳动过程也被区别为“动脑”和“动手”两部分;而在当代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逐渐合一,同样也导致了“动手”的魅力。

最后,技术的美被发现。从技术层面上看,电视转播、互联网等的出现,空间距离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几乎不复存在。伯恩海姆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审美艺术观和现实观。”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在古典美学时代,由于以文字为基本媒介,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需要通过文字的转换联系,需要借助于思维、理解、想象而完成创作或接受,审美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

而在电子文化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它们有时直接合二而一,混为一体。读者简直用不着思维、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直接感受就是,直接看、直接听就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存在,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在审美上,现实与影像也处于新的关系中,你去裁缝店做衣服,可以先在计算机屏幕上逼真地做出衣服的样子,顾客还可以参与设计,这种非现实的虚拟图像,可以丝毫不差地转换为现实。这样,古典艺术那种从外面去认识或把握现实的状况被取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现实自身的活动。于是,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那样神圣、神秘和永恒,那样具有唯一性。机械制作、大量复制、随身听……把创作和欣赏带入了新的境界。这样,就把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联系起来,美学与生活的距离就此泯灭。

三美学生活化的发展前景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作为一个突出的带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现象,无疑体现出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内涵。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下面从正负两方面价值取向谈一谈初步看法。

首先,从积极方面看,审美植根于日常生活,对张扬个性、解放思想、加强民主等人性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彰显自我,丰富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美学生活化”更新了原有的日常生活内容,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封闭性,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的热情,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它的传播与普及,引导人们树立起科学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其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另外,“美学的生活化”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文化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生产能力、文化生产手段的效能和文化产品的数量和水平,从而使高雅审美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和受众。由于“美学生活化”演绎的世俗神话让大众含蓄地解放自己心中的无意识冲动,使人们在轻松幽默中发现小人物大世界,让普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同样充满了惊喜和阳光,并且打破了精英审美对审美意识的垄断,消除了审美特权,促使主流审美、精英审美都在各自的现实实践中寻找并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其次,从消极方面看,靠市场机制的运作来进行审美产品的生产、制作、流通和消费并实现生产者的商业利润,这种商品性特征改变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审美活动披上了一层经济的外衣。传统美学的权威性、崇高性和严肃性逐渐被庸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所取代。其审美内容往往平面化、无深度。有的为了迎合大众趣味,把平庸化的东西奉为新潮,而深刻、崇高的东西反倒显得落伍,从而导致一种“媚俗”的倾向。

外来审美文化中还有不少色情、暴力以及俗不可耐的广告语等文化垃圾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缺乏判断力的青年一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像电影、电视之类通过画面来显示意义,观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考的可能性受限,使观众更容易受到表面逼真性的蒙蔽。现实的状况也让我们不能否认,由于过多地关注人生快乐与轻松,缺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使美成为点缀、成为装饰、成为广告、成为大众情人,美就这样被污染了,这是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的。

总之,“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这一审美文化现象,还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其长处与短处并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初衷和目的是积极的。美学的目的就是用真、善、美去娱人,至于它涉及现实功利关系,实在不是其本意。在审美艺术的仿真能力被现代技术超越的情况下,审美艺术的社会和认识功能只能是以前少数人所规范和垄断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的消解。工业化使原来那种少数人垄断的知识霸权和资本利益服务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转变为新的审美艺术。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语境下,一个国家的审美意识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其它国家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地吸收有利于本国美学发展的审美意识。同时,我们还应该融入到这个全球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融合与创造,将精英审美和大众审美结合起来,在两者共存的前提下共同发展,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克劳斯·霍内夫:《当代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生活美学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和市场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大约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种新的美学现象应运而生,审美趣味日趋多元化,审美与生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不清。可以说,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的趋势。这一审美文化现象的渊源、流变以及发展前景如何,是美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一美!学与日常生活的渊源

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自美学思想产生至今两千余年来,美学与生活一直有着很深的渊源。

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口传文化时期、印刷文化时期和电子文化时期。在不同的文化时期,审美与生活由合一到分离,最后再次走向融合。

在口传文化与手写文化前期,审美与生活曾经是混沌一体、不分彼此的。那时审美是生活的一部分,譬如渔猎时代的弓箭既是工具也是心爱的审美艺术品(如果当时有所谓的“审美”观念的话)。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是模糊的,或者说当时审美还没有从生活中分娩,人的审美意识还萌动在生活实践的母胎中。

譬如中国古代的玉璧以及佩戴的各种美玉,既是当时的审美艺术品,同时也是祭祀用品和某种观念的象征物,具有原始宗教、伦理道德、政治活动的实用意义。即使到了孔子那个时代,审美仍然很难同生活分得那么清,诗、乐、舞,并不是后来人们观念中的纯粹艺术。甚至中古时期(如魏晋)的佛教和石窟壁画、雕像,很难说当初有多少人是带着审美意识把它们当作“艺术品”去塑造的。西方亦如是,古希腊戏剧当初也是酒神节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在手写文化后期,纸张出现了,审美意识逐渐“独立”了,此时审美与生活开始疏远。这对审美艺术的独立发展是一个重大促进,特别是印刷时代的到来,为审美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时,它以“精英化”、“贵族化”甚至“神圣化”姿态与“生活”拉开距离,审美被供奉在高高的奥林匹亚山顶上。人们认为,正因为审美与生活不同,它才是审美艺术,而且,似乎离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越远,越是高高在上,就越是好的审美艺术。

与那时的社会状况和精神理念相应,审美活动被认为是高于生活的创造。审美艺术品被认为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产物,是超越凡俗的圣果。审美艺术活动因为是精英者的活动,是人上人的活动,是高雅人的高雅活动,审美艺术作品也就被看作与凡俗生活不同的高雅、特殊、精贵之物。这样就把审美艺术家与普通人隔离开来,给艺术家戴上天才桂冠。总之,这一时期把美学与生活区别开来,强调美学与生活的距离。

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人们的审美活动逐渐发生变化。最初的苗头是从电影艺术对视觉艺术的张扬开始的。观众欣赏电影的时候,就如同进入生活。电影的出现,预示着美学生活化的开始。尤其是“电子文化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人们的美学观念走向“新生代”。在这场美学观念的时代变革中,审美似乎没有了边界,甚至那些低俗的、过去不可能与艺术沾边的“现成物品”,也成了审美艺术品。当加拿大多伦多市安大略省美术馆里收藏着一个普通的、谁家都有的盥洗池,作为一件艺术珍品供人欣赏时;当美国“捆绑粘结”艺术家H·哈蒙德把破布、丙烯酸树脂、石膏粉、木头、泡沫橡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捆绑胶粘在一起,创造所谓“女权主义者的艺术”时,具有传统美学观念的人目瞪口呆。

但是,某些具有超前观念的理论家做出解释,说那些把种种“现成物”当作艺术品的人,实际上是在从事一种非常严肃的事业。他们实际上是在扩大或重新创造人们的审美观念,现成物品转换为艺术品的奥秘在于审美态度。在这些理论家那里,任何对象,无论它是人工制品还是自然物,只要对它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它就成为一个审美对象。然而,当什么东西都可以为艺术的时候,艺术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了,艺术消失于生活之中或者说与生活融为一体了。

德国着名艺术理论家克劳斯·霍内夫在讨论当代艺术时指出:“在西方世界,不仅人们对当代艺术的一般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艺术本身同时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美学原则几乎完全被抛弃,结果是艺术家们不再感到与社会截然对立。”

在过去审美是一种经验,而现在所有的经验都要成为审美。过去只有少数“精英”才能做“艺术”、玩“艺术”,现在却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可以玩“艺术”。在后现代社会,似乎成千上万的主体突然都说起话来,他们都要求平等,艺术成为了一个众人参与的过程。大地艺术、观念艺术、广告艺术、波普艺术、卡拉OK、各种群众艺术晚会……观众和演员常常合二而一。此时,创作与欣赏的界限消失了,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消失了,审美与生活的界限消失了,审美活动与现实活动的距离消解了。于是,生活就是美学,美学就是生活,美学与生活再一次走向融合。

二美学观念转变的原因和基础

美学发展演变的原因极其复杂,然而也有规律可寻。美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它的动因既有自身方面的,又有社会方面的。

首先,经济的影响。恩格斯曾说: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这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指出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包括审美需要)的关系。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前,自然不会意识到审美活动的重要性。但是,在物质生活水平高度繁荣之后,审美活动的重要性无疑被提上日程。过去是为了“身上衣衫口中食”,现在却是要美化自己、美化生活,通过“生活的美学化”来更大程度地解放自己。此时,人人都开始从美学角度发现自己、开垦自己。其结果导致生活成为一门艺术,或者说被提高为艺术。

其次,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剧,对美学的平民化、民主化起了催化作用。在哲学方面,本质主义的解体,现象的多样性被重视,多元思维的建立等,也对美学观 念的转型产生影响。尤其是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更为美学观念中的民主化、平民化及美学与生活的贴近和同一提供了理论前提。此外,艺术的自我消解,自然美、社会美的相应崛起,也使传统美学以“艺术”来抵御生活这一带有明显局限性的美学观念遭到质疑。

不难想象,既然“艺术”本身已经自我消解,那么,精英审美对于通俗审美的排斥也就成为了不可能,审美与生活的同一也就顺理成章了。从社会角度看,生活美是始终存在的,只是在古典美学时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分工,造成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分离,美被从艺术的角度加以强化。进入当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日益融合,生活美由隐而显,也是必然的。从劳动过程看,在古典美学时期,人们往往更重视精神产品,轻视物质产品,劳动过程也被区别为“动脑”和“动手”两部分;而在当代社会,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逐渐合一,同样也导致了“动手”的魅力。

最后,技术的美被发现。从技术层面上看,电视转播、互联网等的出现,空间距离以及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几乎不复存在。伯恩海姆说:“计算机最深刻的美学意义在于,它迫使我们怀疑古典的审美艺术观和现实观。”人们已经注意到,日常生活正日益显示出与艺术条件的同一性。在古典美学时代,由于以文字为基本媒介,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需要通过文字的转换联系,需要借助于思维、理解、想象而完成创作或接受,审美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

而在电子文化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作者与对象、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联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它们有时直接合二而一,混为一体。读者简直用不着思维、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直接感受就是,直接看、直接听就是。由于电子媒介的存在,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清。在审美上,现实与影像也处于新的关系中,你去裁缝店做衣服,可以先在计算机屏幕上逼真地做出衣服的样子,顾客还可以参与设计,这种非现实的虚拟图像,可以丝毫不差地转换为现实。这样,古典艺术那种从外面去认识或把握现实的状况被取消,艺术活动本身就是现实自身的活动。于是,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那样神圣、神秘和永恒,那样具有唯一性。机械制作、大量复制、随身听……把创作和欣赏带入了新的境界。这样,就把审美体验与生命体验联系起来,美学与生活的距离就此泯灭。

三美学生活化的发展前景

“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作为一个突出的带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的现象,无疑体现出美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时代内涵。但由于日常生活中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复杂性很难对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下面从正负两方面价值取向谈一谈初步看法。

首先,从积极方面看,审美植根于日常生活,对张扬个性、解放思想、加强民主等人性的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彰显自我,丰富和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美学生活化”更新了原有的日常生活内容,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封闭性,激发了大众强烈的参与愿望和体验的热情,拓宽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它的传播与普及,引导人们树立起科学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促使其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另外,“美学的生活化”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文化市场,极大地提高了文化生产能力、文化生产手段的效能和文化产品的数量和水平,从而使高雅审美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和受众。由于“美学生活化”演绎的世俗神话让大众含蓄地解放自己心中的无意识冲动,使人们在轻松幽默中发现小人物大世界,让普通人觉得自己的生活同样充满了惊喜和阳光,并且打破了精英审美对审美意识的垄断,消除了审美特权,促使主流审美、精英审美都在各自的现实实践中寻找并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其次,从消极方面看,靠市场机制的运作来进行审美产品的生产、制作、流通和消费并实现生产者的商业利润,这种商品性特征改变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传播方式,使审美活动披上了一层经济的外衣。传统美学的权威性、崇高性和严肃性逐渐被庸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所取代。其审美内容往往平面化、无深度。有的为了迎合大众趣味,把平庸化的东西奉为新潮,而深刻、崇高的东西反倒显得落伍,从而导致一种“媚俗”的倾向。

外来审美文化中还有不少色情、暴力以及俗不可耐的广告语等文化垃圾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缺乏判断力的青年一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像电影、电视之类通过画面来显示意义,观众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考的可能性受限,使观众更容易受到表面逼真性的蒙蔽。现实的状况也让我们不能否认,由于过多地关注人生快乐与轻松,缺乏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使美成为点缀、成为装饰、成为广告、成为大众情人,美就这样被污染了,这是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的。

总之,“美学生活化,生活美学化”这一审美文化现象,还处在动态的发展变化之中,其长处与短处并存。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初衷和目的是积极的。美学的目的就是用真、善、美去娱人,至于它涉及现实功利关系,实在不是其本意。在审美艺术的仿真能力被现代技术超越的情况下,审美艺术的社会和认识功能只能是以前少数人所规范和垄断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的消解。工业化使原来那种少数人垄断的知识霸权和资本利益服务的传统审美艺术形式转变为新的审美艺术。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语境下,一个国家的审美意识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其它国家的影响。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地吸收有利于本国美学发展的审美意识。同时,我们还应该融入到这个全球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审美意识形态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于融合与创造,将精英审美和大众审美结合起来,在两者共存的前提下共同发展,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克劳斯·霍内夫:《当代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生活美学范文第3篇

高悬的深衣、竹简上的一句心经……这个申城史上最热夏天,有了喜玛拉雅“汉唐雅集”文化展,而有了别样的气息。汉唐距离我们,已有千年,展览源自一个朴素的念头:既然我们的耳朵已经接受了《百家讲坛》的洗礼,那我们心向往之的国学,就不该再停留于字里行间。

此次展览的中心,是汉唐的生活美学,作为一种实践美学的范式,它真真是值得、并且能够为我们所亲近、体验的。西方人相信:忘记生活世界,终将被生活世界所遗忘。这个夏天,就让我们回归那个盛世里的“生活世界”。

汉唐文化关键词

书法:隶法推汉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而我们的汉字书法更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草书即是在汉代所创。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后代的影响远远深远。楷书大家欧阳询、怀素的癫狂草书、颜真卿、柳公权的变法新意,他们的字至今仍被每一位学习书法的爱好者所临摹。

印章:印宗秦汉

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被统称为汉印,其文字的点画比秦篆来得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上一改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唐门的布局方正平直,没有之前那些印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简牍已退出使用,印章不再受面积所限,印体变大,并出现了新的印章门类鉴藏印和斋馆印。

服饰:诗礼外化

如今日渐兴起的汉服热,已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这千年前的事物。的确,经历了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完善的衣冠体系正式形成,并普及到了民众,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其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到了唐,更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茶: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最早起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茶、马,指的是贩茶换马,因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并衍生出丰富的茶文化、茶具文化。

器具用品

陶器在我国有着上万年的历史,在新时期时代开始大量出现,标志着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到了东汉,先人又创制了瓷器,至今China一词既是中国之意,也是瓷器的意思,其重要性和代表性不言而喻。唐代在器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造诣上达到了高度成熟。以黄、褐、绿三色为主的唐三彩陶器,色釉有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的效果,被人们视作珍品。

乐器与曲子

秦汉隋唐时期也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乐府在汉武帝时代受到十分的重视。汉代宫廷最有代表的音乐是“相和歌”,我们熟悉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这首歌曲,就被认为是相和歌的正声。唐代则是乐器发展的最高峰,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古琴谱,现存丘明所传的《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隋唐燕乐最为光辉灿烂,燕乐,又称宴乐,盛况空前。

最美汉服:读书人穿的衣裳

汉服,又称汉衣冠,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被称为汉装、华服。汉服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三代两汉,文物相沿,周之深衣,即汉之朝服,有《礼记》之《深衣》、《玉藻》,《仪礼》之《丧服》为佐证。

那么,汉服到底长什么样,没有照片我们有石像!汉魏石像至今存在,让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风貌。可惜衣冠始终是难以保存的东西,要说文物那几乎是全都荡然不存了。好在,我们有一群有心人,从古籍中寻思,以现代人的诚意来制作,带来了改良汉服,“诗礼春秋”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这是一个为中国读书人设计服装的品牌,大分两类,一为礼服,一为常服。礼服有法服、婚服、社交礼服之分。法服者,体法备要,用于祭祀天地,祭祀先圣先贤,祭祀先祖;婚服则显明传统;社交礼服亦有别于既有之形容,另有新制。

常服则分修闲服和时服,修闲服则用于琴棋书画禅茶武等各类雅集。之所以名为“修闲”,而非“休闲”,是因为中国人的闲情逸致莫不是修身养性,发明心地。而“时服”则相对“时装”而提,它将本着中体西用的原则,领袖中国潮流。

自古以来,国人崇尚读书,求知上进。知识分子以读书人自许自不必论,天下父母谁不以读书期勉子弟?无论工农、商学兵优,凡能开卷有益,知德趋进,又何妨称其为读书人呢?在中国文化中,衣冠是诗礼外化之展现,诗的浪漫和礼的高贵也是服装追求的极致,读书人自然是诗礼精神的最佳代表。读书是国民最基本的要求,愿同天下读书人相互策进,以使读书永为国之风气,诗礼永为国之精神!

茶马古韵:一壶黑茶清凉意

尝过了红茶、绿茶、花茶、果茶,你知道黑茶吗?事实上黑茶的起源年代,可追溯到唐时茶马交易中早期。当时茶马交易茶的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由雅安出发人措马驮抵达至少有2、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遮阳避雨的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导致了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黑茶。

对于喝惯了清淡绿茶的人来说,初尝这诞生于马背上的黑茶大概会觉得难以入口,但只要喝上两三回,你必然会对其独特的浓醇风味欲罢不能。如果你每到夏季,会有少气懒言、踝热乏力的现象,那么更推荐你来喝它,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这韵味谁不爱?

黑茶是些什么茶

花卷茶

安化黑茶中一个独特品质的产品,也叫千两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记载,是我们的前辈和商人通过多少年经商经验及长途运输艰难中而慢慢总结的一个紧压产品,因用花白梗原料(现代黑毛茶二级、三级偏上等原料)制作和花格篾篓包装而得名。通过几十年的不断进化,花卷茶不论是茶的叶底、汤色还是口感、香气都与原来的捆包茶有着鲜明的对比,从而受到消费者和茶叶收藏家的钟爱。

花砖茶

是以以花卷茶为基础,创制于公元1958年。花砖茶的制造沿用了花卷茶原料的配方(花白梗原料)和采用有砖边的花纹,但其制作流程已得到了完全的改变,生产产品的周期也大大缩短。因此、花砖茶品质的形成与花卷茶(千两茶)品质形成有着根本的区别。

茯茶

属六大茶类中的黑茶中最具特色的产品,茯茶作为黑茶中的贵子,最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其中具有的“金花”成分。所谓“金花”,就是在原料的加工中通过发花这么一道特殊的程序,专门在黑茶的砖块中培养一种叫做“冠突散囊菌”的冠突曲霉物质,俗称为金花。金花干嗅便具有一种黄花的淡淡的清香味道,而将带有金花这种特殊菌类的茯茶泡饮时,那种花香变融入茶汤之中,化作茶的滋味而更加醇厚微涩,清纯不粗、口感强劲。当然,金花还可以有效地促进调节新陈代谢,起到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其药效有如土茯苓,加上茯茶的口感特别,并以“茯”字命名,因此有人误以为茯茶中有茯苓的成分,但实则是金花的菌花香和其独特的药理作用。

书画:以形写神的奥妙

传统的中国书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要的是“绝似又绝非像物者的真通”。

向往唐式“农禅”生活

唐代有一位怀海大师,事马祖道一门下,于百丈山开堂说法二十余年,人称“百丈怀海”。大师禅风朴素自然,自身则终生劳作、耕田不辍,身体力行“农禅”生活。其名句“灵光独耀,迥脱尘根。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及名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本次汉唐展上的书画作品,就有今人作品的怀海大师偈句、诗及画像。

书画作者说汉唐书画

展上几幅极有汉唐气质的书画,均是褚大为作品。褚大为不喜甜俗,他偏爱画僧”贯休”式的绘画风格,认为其多少代表了一种汉唐之韵。

贯休是晚唐五代的画僧,“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便是他的名句;因“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而得名“得得来和尚”。贯休擅画罗汉,他所画的罗汉“其画像多作古野之貌,不类世间所传”,至今无人能及。展中画幅上的怀海,就来自于此。

当然所谓汉唐之风,最重要的还在于法度。褚师认为,书法史一般人都注重的是所谓的字体流变,甲骨文、金文、简牍、小篆、隶、行、楷、草。其实深层次地想,这些变化都是跟当时代的审美观一致的。唐人尚法所以有楷书,宋人尚艺所以有黄庭坚,时人的审美观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做着微调和平衡,我们现在看汉唐之美,也会有新的视角。

唐人励志故事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百丈禅师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徒弟们下地劳动,并发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但岁月不饶人,转眼老禅师到了两鬓苍苍,颤颤巍巍的风烛残年。虽然体力不支,但他仍然不听众人的苦苦劝告,坚持亲自下田劳动。

有一个僧人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他趁老禅师入睡的时候,把老人下地劳动的工具偷走藏了起来,心想这下师父就不用再下田了。

老禅师醒来后发现工具不见了,又看到徒弟们面有喜色,便猜测了缘由。他便对徒弟们说:“我没有什么德行,怎么敢让别人来养着我呢?我既然发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该终生遵守。现在我没工具下地干活,违背了誓言,就只好用绝食来谢罪。”徒弟们只好赶紧把工具又放了回去。

据说百丈怀海禅师在九十四岁时,还与弟子们一起劳动。也许正是老禅师的知行合一,身体力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老规矩才能一代代传了下来。

善琏湖颖:一管妙笔甲天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国画、练书法的,心里都有一个愿望:想着能有一支好笔,一支大家口中的羊毫、狼毫当礼物就最满足了。而毛相传就是由秦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创制的。

此后,蒙恬到往湖州善琏居住,又对毛笔进行了改良,“纳颖于管”,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据《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州人,其地名善琏村。如今湖笔制作技艺已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除了日常使用之外,湖笔也更多地担任起成为国礼的光荣任务。

好料出好笔

即便不熟悉毛笔的人,也能说出羊毫、狼毫、兼毫这些专有名词。这是从原材料给笔进行的分类,湖笔分为羊毫、狼毫、紫毫、兼毫四大类。毫就是毛,羊毫自然是羊毛做的,制成的笔性能柔和,挥洒如意,宜写正、草、隶、篆、行各种书法及泼墨山水、写意花卉。而羊毫湖笔在选料上有一个特别的要求,必须要用杭嘉湖地区的山羊毛,而且最好是山羊胡须上的毛,因为这个部位的毛很少损伤,可以保留完整的锋颖,锋颖的好坏是决定了一枝毛笔笔头的好坏。

所说的狼毫,可不是拿狼毛做的,这里指的是黄鼠狼。狼毫笔劲健有力,宜书宜画。羊毫狼毫混合的称为兼毫,兼毫笔,刚柔相济,使起来得心应手,适用写硬毫类各体书法。紫毫则是兔毛做的,富于弹性,圆转如意,适用写中小楷书,工笔、人物画像、工业制板等。

工艺有名堂

湖笔制作从选料到成品的主要工序包括笔料、水盆、结头、装套、镶嵌、蒲墩、择笔、刻字八道,每道大工序中又有若干道小工序,可达一百二十种。善琏湖笔制作工艺精细而复杂,一支笔要做2、3个月,所谓“毫虽轻、功甚重”就是形象写照。

制作笔头的关键,是要把锋颖做好。首先把最适合做笔锋的羊毛挑选出来,一只羊身上这样的毛并不多,需要工人依靠肉眼挑选,“千万毛中选一毫”来成就。其次是水盆工序,这道工序一般由女性来承担,她们也被称为水盆娘娘。在当地的善琏湖笔厂里,技师们扔按照传承下来的古法手工制作每一支湖笔,拿酒精灯、松香来结头,做到毫毛不落:粘合剂采用的是六角菜熬成的浆糊,很值得一看。

老法师教你挑湖笔

你会听到人们用三义和四德来称赞一支好的湖笔。三义指的是精、纯、美;四德说的是笔头具有的“尖,齐、圆、健”四大特色。不过,当地的老法师会告诉你,这两个标准落实起来判断性不强,显得外行;内行人则是把肩架齐、黑子明,作为细看评价标准。一支好的毛笔,主要看锋颖的长度,锋颖越长,这个毛的质量越好,锋颖就是笔头上面颜色比较深的那一截,行家的话就叫黑子,用湖笔的话来说,就是湖颖。一支好的笔里面,顶上面绝对没有杂毛,而且使用起来抱拢不散,不分叉。而当湖颖从开始,要求笔头平齐,就叫肩架齐。

Tips:

初次使用前,要用温水浸泡1、2个小时,让笔头浆糊散去,回复柔软即可。平时用完后,最好挂在笔架上进行自然晾干,随意插在笔筒里对笔的伤害是很大的。

汉画像石:汉代生活“百科全书”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灿烂辉煌的时代之一,而汉画像石就是从这片时代的沃土上生长出的一株艺术奇葩。这门古代石刻艺术,始于西汉中期,在东汉形成高潮,而在东汉末年,随着汉王朝的衰亡,画像石这种艺术形式也随之衰落,直至消失。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被誉为两汉时期的“百科全书”,是我国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题材纵横丰富

画像石主要用于墓室、石棺及与墓葬有关的建筑装饰,内容丰富、雕刻精美,雕刻有浅浮雕、深浮雕、平面凸雕、阴线刻、圆雕等。画像内容反映了汉代人的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生产劳作、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等。丰富多彩的画像石在题材内容可大致分为四大类:

1 天上仙界题材

为了死后能够得道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骑乘工具。这些内容的画像表达了墓主希望死后能升仙和享受仙境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这种仙境生活实际上就是墓主生前现实生活的延伸和继续。

2 人间现实生活写照

如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等画面,广泛地反映出墓主生前拥有的各种财富资产情况,从山林田池到宅第高楼等,构成一幅完整的庄园经济图。

3 祥瑞的吉礼物象

吉礼,为古代五礼之一,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画像石上出现许多祥瑞的吉礼物象,是当时社会和人们期盼吉祥、太平、安康的一种表现形式。

4 装饰纹样

画像石一半都有边饰,边饰有单边饰、双边饰、三边饰,还有少量的四边饰或无边饰。边饰纹样构图布局大致相近,主要以蔓草状云气纹为主,兼有勾连云纹、窃曲龙纹等等。

《吕梁汉代画像石选》

吕梁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蕴藏着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三晋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汉画像石墓集中分布区域之一。吕梁汉画像石是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的巅峰期作品群,其雕刻与绘画紧密结合的独特艺术手法,洗练飘逸的风格,恢宏雄大的气魄,使其成为汉代艺术园林中风韵卓然的奇葩。本书由王金元、刘晋平、王双斌,三人共同将吕梁汉画像石中精品结集出版。

作者简介:

王金元,山西省平遥县人。文博副研究员。在《文物》、《文物季刊》、《文物世界》等专业刊物上、专业文章二十余稿。曾获“山西省先进文物工作者”称号。

刘晋平,山西省临县人。现任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副馆长。

王双斌,山西省平遥县人。文博助理馆员,先后在《文物》、《文物世界》、《三晋考古》数篇。

晋砖汉瓦:古老中国的建筑美学

在本次的“汉唐雅集”中国文化展上,上海吴昌硕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一代宗师篆刻和书画家吴昌硕先生的曾孙吴超先生,专程为本次展会亲手制作了限量版的“昌硕公真印拓面扇”,并且将收藏的“晋砖汉瓦”珍品拓面扇完整端出,得以让爱好者近距离鉴赏,感受古老中国的建筑美学。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西汉初年,经过了7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逐渐恢复,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西汉时期的宫室台榭之类建筑,在继承秦代基础上,规模更为壮丽宏大,以国都长安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北宫、桂宫、建章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每处能容“千乘万骑”,可见当时建筑的规模之宏伟。

脚下的砖

在西汉前期,空心砖比较流行,但由于空心砖制作复杂,不宜大量生产而小条砖具有制作容易,承重性强,砌筑方便,应用灵活等优点。因此,至东汉时期,小条砖逐渐代替了空心砖,并且在尺寸上逐渐规范化,长、宽、厚的比例约为4:2:1,使其在砌墙时可以灵活搭配。为配合条砖的使用,还创造了多种异型砖,如榫卯砖、企口砖、楔型砖、曲面砖等。魏晋以后,小条砖的应用更为广泛,产量也随之增加了。

顶上的瓦

汉瓦是在秦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与秦瓦相比,汉瓦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更加丰富,制作也日趋规整,纹饰图案井然有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文字瓦当的大量出现,不尽完善了瓦当艺术,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领域和研究范围,更加鲜明的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思想意识形态。总之,汉代瓦当以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时代特征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把中国古代瓦当艺术推向了最高峰。

汉印:源远流长的篆刻艺术

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家所重。

汉印有三大形式

玺 “玺”是印章最早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一系列等级制度,在少府中设置了专门掌管印章制度的“符节令丞”。当时规定皇帝独称“玺”,其材料用玉,臣民只称“印”,且不能用玉。汉代基本沿袭秦制,但制度已略放宽,也有诸候王、王太后称为“玺”的。

印 “印”最早见于秦官印中,不过都是一些地方官用印才称为“印”。《汉旧仪》中也规定:二百石至六百石的都“印”,而一般姓名印都称为“私印”,新莽私印又有称为“印信”或“信印”的。

章 汉魏将军印一般称“章”。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而在仓促之间刻凿成的,称之为“急就章”。这类印是直接以刀在印面上刻凿而成,往往天趣横生,风格独特,对后世篆刻艺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石不能言最可人

在我国篆刻文化中,印章石占有一个很特别且很重要的席位,自古就与社会文化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历代文人墨客、画师笔匠、商贾官吏,无不以特制的印章留下印记,来表达或证明物之所属或认可的意愿。象征皇权的玉玺,更是皇帝验明正身的宝物,万万遗失不得。

中国的印章石品种繁多,但最著名的印章石莫过于“四大系印石”,即福建寿山石、浙田石、浙江昌化石和内蒙古巴林石。

1 寿山石

以迪开石、叶蜡石、伊利石等矿物为主、并达到图章石雕琢工艺要求的岩石。品种繁多,质地凝腻柔美,通灵湿润,纹理婀娜多姿,有高山石、田玩石和水玩石之分。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作为文化瑰宝,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2 青田石

主要矿物成份为叶蜡石和石英共生矿物,有火始石、高岭石、红柱石,刚玉和少量的绿泥石,明矾石,伊利石、黄玉,白钛石等伴生。青田石的养护,首先要做到三避:避晒、避风、避尘。印质一般温润,细腻,硬度较低,应该避免阳光直晒或强风直吹,以防印石变质变色出现褪色、裂纹,沾上灰尘后会损害印石的自然神韵。

3 昌化石

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黄黑双色巧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按色分有白冻(透明,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为主)等,均为优良品种。色纯无杂者稀贵,质地纤密,韧而涩刀,少含砂丁及杂质。

4 巴林石

石质细润,通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品种较多,硬度比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软,宜于治印或雕刻精细工艺品,为上乘石料。巴林石作为石文化,内涵丰富,它不仅涵盖着赤峰地区远古文明的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蕴,而且将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抹。

简牍:古人的书写乐趣

简牍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历尽春秋,兴于秦汉。作为书写载体的简牍,先人用墨书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记载当时社会发展过程各种事件的一种形式。你或许早已在诸多影视作品中见到过它,但真真实实地握在手里,亲眼目睹及感受简牍的魅力,还真的是极为难得的事。实物与影像、直觉与感观都是不能同语的。在汉唐展的现场,你可以体会古人学习生活的书写乐趣。

不拘形迹形容兼备

本次汉唐文化展上的所有简牍均为俞法鑫教授作品。作品涉及佛经、四书五经及其他经典著作。简牍的尺寸根据马土堆出土的真迹“量体裁衣”,如何使书写上的文字不褐色,在制作简牍的过程中也需要花费不少功夫。每根简上写的字也不一样多,有的写三四十个字,有的只写几个字。较长的文章或书所用的竹简较多,按顺序编号、排齐,然后用绳子、丝线或牛皮条编串起来,叫做“策”或者“册”。

了解简牍,你就会知道,它是古人在竹木上写字而装订而成的册。如果说简牍被称作一种形式,那么书法便是内容了。历来简牍与书法有着相辅相成的联系。简牍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汉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如今出土了一些汉代墨迹,简牍不仅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变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资料,而且在中国书法史上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汉简书写的文字内容或是书信记事,或是公文报告,因而不拘形迹,草率急就者居多。汉简受简面狭长、字迹小的限制。但章法布局仍能匠心独运,错落有致,随意挥洒。汉简的文字,篆、隶、真、行、草各皆有。汉简在书写思想上没有受到那么多的束缚,因此,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最终成为由篆隶向行揩转化的过渡性书体――汉简。在《居延汉简》、《武威汉代医简》中有大量的墨迹出现,这可以和敦煌的《敦煌汉纸墨迹》相比较。体势近楷书、行书等各种书体。从竹木简所看到的书法艺术,是研究秦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

大量秦汉简牍问世以来,填补了书法史上秦至东汉这一时期的空白。我们从简书中可以看到笔画纵横飞动,结构自然浑成,有厚重质感的各类风格的书体。

听作者本人讲他与简牍的渊源

“2011年,我赶赴西北出差,夜里逗留于甘肃的敦煌沙漠腹地,午夜忽然遇见一位老者,高髻长袍,麻带草履,仪态端庄,慈眉善目,一派仙风道骨之相,腋下夹看一长卷走到我面前,将其展开给我看,我一看原来是汉代木简。问他为何将它不于我,老者说:与你有缘,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今天赠送于你,希望你能将其传承并发扬光大。待我又想问时,突然一阵狂风,老者已不见,而后我惊讶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啊。奇怪的是,我在数日后,途经开甘家庄,在市集上遇到一个老头,沿街叫卖一部简,惊讶之下立刻掏钱买下,回去后反复研读,确定为甘肃敦煌悬泉置汉朝木简。”――自此,作者便对简牍研习有佳,不能自已,于是开始了制作、书写简牍的旅程。

香道:养心的学问

汉唐展上参展的听香馆,其馆长仇国桦先生开篇就有两个问题。问题一,中华民族的香火能断么?问题二,有谁不爱香么?这两个问题敲开了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香的启蒙之旅。

自古以来,正所谓”佩服愈盛而明,志意愈修而洁。”百姓以香草香囊为美饰,君子士大夫更用香物陶冶,借外在的佩服修内在的志意。香入茶、香入囊、香入浴、香入席、香制膏、香配服……

寻香要懂史香鼻亦养性

据仇先生介绍,大抵繁荣的时期,香道才被重视,才会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雅集。香道曾有两个鼎盛时期,一为2000多年前的汉朝,一为1000多年前的宋朝。汉初焚香,是为驱蚊,除獐,防瘟疫。到西汉中叶,脂类香料传入中原,深受皇室贵族士大夫的喜爱汉代不只熏烧单一品种的香药,还常用多种香药来调配香气。西汉前期已有混合熏烧多种香药的做法。早期的合香是以多种香药配制的香品,如香粉、香丸等,常有特定配方。到了唐代,品香与琴棋书画得结合,成为文人雅士所钟爱,熏香沐浴焚香抚琴、吟诗作画,成为了墨客们的闲情雅致。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生活中随处可见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铺”、“香人”,还有专门制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

看展的同时,也可以品香识香。古代的人们闻的都是自然制成的香,而今的我们常被合成香或是人工香料所痴迷。人对香气的喜爱是一种自然的本性,香气与人身心也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使用自然香才能修身养性。香气养性的观念发掘了香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讲究“芬芳”、“养鼻”,有别于祭祀中的“燔柴升烟”;同时又不只是一种享受,而是强调香气对身心的滋养。

绣片:服饰上的符号艺术

汉唐展上还有很亮点的一部分是绣片及荷包。刺绣是女红一种,两汉时绣品开始萌芽,唐宋刺绣则施针匀细,色彩丰富,到今天绣品用途更为广泛。

图案寓意多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些装祯精美的服饰残片上,最值得读懂的一项是图案以及其寓意。往往服饰盛载着美好的祝愿和祈福,譬如,如果你正打算送朋友一件新婚礼物,不妨就选一幅有多子、兴家之意的绣片作品,既新颖又吉祥。

梅兰竹菊: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洁、清逸、气节和淡泊的四种美好的品格。

孔雀纹:相传孔雀有九德。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作;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不分散;八,不淫:九,知反复。用来代表天下文明,有修养;也代表高官之意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祥瑞、高贵、权势的象征。

蝶恋花:恋花的蝴蝶常被用于寓意甜美缱绻的爱情和美满幸福的婚姻,表现的人民对于至善至美的生活追求。

梅花: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等美好德行的化身。梅花的五个花瓣象征福禄寿喜财五福。

龙凤呈祥:龙是神圣、吉祥、喜庆之物,是前进、向上、丰美和无所畏惧的象征。凤凰象征美好和平。龙与凤的图案有吉祥美好的含义。

瓜瓞绵绵:瓜,瓜蔓和蝴蝶是传统纹饰中的特定组成,瓞和蝶同音。瓜瓞绵绵,预示家道兴盛,子孙绵延。

三多:以石榴、桃和佛手组合。桃象征长寿,佛手因谐音而寓意福,石榴因多子而寓意多子多孙,三种果实组合寓多福、多寿、多子。

富贵荣华:牡丹是花中之王,花大色艳,雍容华贵,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清莲:莲与藕的组合寓意着连福。

荷花:荷花是圣洁的代表,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汉唐识多宝:龙泉青瓷、青花瓷、紫砂壶

汉唐展上还有什么亮点可看?又该做哪些功课呢?这里给大家介绍三宝:龙泉青瓷、青花瓷、紫砂壶。这三宝的人气似乎一年堪比一年高,所以不得不提,在这里供大家尚作了解。龙泉青瓷似玉,青花瓷形同水墨,紫砂朴直温润。话不多说,一起一睹为快。

青花瓷:明净素雅白地青花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烧成率高。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唐代青花瓷采用了釉下彩绘的方法生产出的新品种。青花瓷有六大特点:其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紫砂壶:阳羡溪头一丸土

相传范蠡扶越灭吴之后,偕西施归隐现在的宜兴,见当地陶业兴旺,遂潜心研制,鼎革造型,于是陶工们视范蠡为陶业祖师,尊称陶朱公。于是,民间便有“人间珠宝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说法。宜兴古称阳羡,水土宜陶,砂壶宜茶。所以,自始就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又无熟汤气,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紫色的砂泥,奶色的白泥,橘色的黄泥,猩红的朱泥和黛色的绿泥,被誉为“五色土”。这些陶土烧成之后的器物,表面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着一种砂质的效果,所以称之为紫砂,它是中国独有的一种陶器。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它不仅是工艺品,也成为日常生活中文人雅士爱茶品茶的生活品之一。

龙泉青瓷:雨过天青梅子泛绿

生活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活美学;食之美;衣之美;住之美;行之美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93-02

长期以来,美学往往是从哲学角度切入,并以高雅艺术居于审美活动的主流地位为依据。它所关注的是美的本质、美感、审美规律、审美心理以及艺术形态中的美与丑等问题。随着当代“生活审美化”与“艺术生活化”愈演愈烈,走向此在,回归生活,重构一种“活生生”的当代美学成为一种新的趋向。刘悦笛先生提出“生活美学”新主张,在生活美学提倡者看来,美既不高蹈于人类生活之上,也不隐匿在人类生活背后,美的始源、存在、本质、规律、意义等直接安放在人类感性的、具体的、生动的日常生活之中。

一、生活美学之“食之美”

许慎《说文解字》卷四上云:“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对“甘”的解释是:“甘,美也。从口含一。”“味”作为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原是指食物酸甜苦辣的味道。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对美的感受――至少是有关美的最初启迪――与“吃”相连。

(一)品出自然生命的味道

《红楼梦》博大精深,关于饮食的描写自然也很精彩,如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出现了一道非常著名的菜――“茄鲞”。曹雪芹用不少的笔墨来写这道菜,有对少时美好生活的怀念,有对贾家奢华生活的揭露,但在客观上也写出了脍不厌细的食之美。四十九回湘云芦雪庵大吃鹿肉,更是野中带雅,是“真名士自风流”。

落到生活中,一碗简单的米饭,也可以像珍珠一样,颗颗晶莹;新雨后绿油油的春韭,做一盘小菜,也会满口生香……我们时常眷恋的不是昂贵的山珍海味,而是这平常生活中自然的一饮一食,于其中我们品得出生命淡淡的味道,有一些特别的感动。

(二)慢下来,才会“味”出美

上世纪30年代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中对工业时代多有讽刺。比如工厂为了让员工缩短吃饭时间获取更多剩余价值,设计出一种“吃饭机器”:员工坐在工作的地方,机器把面包塞进他的嘴里,然后倒入汤,接着一条毛巾甩过来把他的嘴巴擦一下。内容很好笑,但发人深省,尤其当这渐渐成为我们现在生活的一种状态时。

我们渐渐失去了“品”,失去了“味”,取而代之的是“吃饱”,是“塞满”。汉语里有一个字用得很好――“熬”――小火慢慢地去炖,其色、其香、其美就慢慢弥漫开来,美不可言。

(三)“游刃有余”之美的体验

时代在进步,我们饮食的技法也日益多样和精湛,但仅仅是止于“技”,很难由“技”而“道”。这一点,庄子的“庖丁解牛”说得极好,那是庄子讲美学最动人的一段。其原文曰: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p,砉然响然,奏刀d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二、生活美学之“衣之美”

关于“美”字的起源――或者说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起源,除了“羊大为美”的解释外,萧兵《楚辞审美观琐记》中提出了“羊人为美”的说法,李泽厚、刘纲纪也表示认同。李泽厚、刘纲纪指出,从甲骨文、金文看,认为“大”是正面双臂侧举、两腿分开而立的人,是在进行图腾表演的祭司或酋长,而“羊”则是羊形或羊头的装饰。最初“美”的形态又与“衣”有了密切的联系。

(一)传统服装的魅力――以旗袍为例

说起中国的传统服装,其美的典型当是旗袍。中国人心中是有旗袍情结的,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全以旗袍出现,凸显东方女性的美。二十三身惊艳的旗袍,美轮美奂,烘云托月般把东方女性的温婉风韵与古典气质体现得淋漓尽致。旗袍一领一叉中温柔地诉说着妩媚与性感。

(二)服装的体温

孟郊一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被吟颂了千年,感动了千年。这“身上衣”定是暖的,不仅仅是因它可以御寒,更多的是因一针一线中织进了母亲的挂念与爱意。这“身上衣”也定是美的,因为美不是冷冰冰的,美也是一种感情!后来诗歌中又有“横也丝来竖也丝”之句,以“丝”谐“思”,进一步细化了这种情感。

三、生活美学之“住之美”

美点点滴滴遍布在生活里,除了衣、食,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便是住了。住,又体现出哪些美呢?

(一)温暖的“家”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两句著名的诗:“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家”是什么?源始义是有屋顶可遮风挡雨,有豢养可自给自足;延伸为一个有鸟语花香,充满温情的地方。油漆的木门,鹅卵石的小路;随意地养些花儿,种一竿竹,几棵树;鸟儿在枝头雀跃,鸡鸭在地上觅食;雨来听雨,月满赏月;吱吱呀呀的水井沁出夏日的清凉,袅袅娜娜的炊烟呼出冬天的温暖……这田园诗一般的家,是多么的美!

但是,随着城市风飘进乡村,乡村失去了乡村的宁静,小镇失去了小镇的素朴。道路越变越宽,楼房越盖越多,夜晚闪烁的灯光遮住了星星的光芒……当然,社会要进步,但在现代化的追赶中我们失去了什么?为什么房子越来越大,人却越来越觉得没有了根?从生活美学来讲,这是居住的进步吗?

(二)窗里窗外的风景

美丽的窗户可谓房屋的眸子,房子有了窗,才灵动起来。在悠久的文化沉淀中,东西方都赋予了窗独特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电影《莎翁情史》中,温柔的月光下,年轻的莎士比亚攀着绿油油的藤蔓从小窗爬进了情人的闺房,大胆而浪漫;陶潜的“夏日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悠闲而高致;李商隐在“巴山夜雨”之中,对来日重逢时“共剪西窗烛”的设想,淡淡的伤感中满溢着温情,令人感动……

我们不是诗人,但可以选择“诗意的栖居”;窗子的美,其本身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推开窗子,映入眼帘的是什么,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吗?窗子是一个等待被四季的美景镶嵌的画框吗?钱锺书先生说得好:“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窗实现了屋内之景与外面自然的和谐。

四、生活美学之“行之美”

“行”不仅仅是走路或乘坐交通工具这么简单,在从容的“行”中,我们会看到、听到、感受到很多的美,会意识到生命并不是一定要拼命赶路的样子,可以一边行走,一边欣赏。一个“忙”字――“心亡”,告诉我们,太匆忙,感受美的心灵就枯竭了。在放慢的“行”的艺术中,弯曲的小路和美丽的亭子是很好的印证。

中国古人很有智慧,懂得诗意的生活,懂得寻找和欣赏美,亭子就是一个说明。“亭”的一种解释,“停也”,山腰中或溪流旁常常会有亭子,亭子周围的风景一定很美,而且,这个亭子一定是眺望风景最佳的位置。看古代的山水画,亭子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凡是画亭子的地方,一定是整幅画中景最美的地方。中国有四大名亭――醉翁亭、陶然亭、爱晚亭和湖心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古人游亭赏景,或因亭写诗,或因诗名亭,名人与名亭,相得益彰。

海德格尔将人类生活的世界看作是真理、“诗意”等“安居”其中的“大地”,生活美学使审美和艺术走出了超凡脱尘的精神乌托邦,走向了美与现实的和谐。当然,生活美学的外延和内涵是广大和深厚的,本文仅以较感性的方式,采取以小见大的手法,对生活美学作初步的描述和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参考文献:

生活美学范文第5篇

美是人类天性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艺术活动中,同样也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万物皆静观自得,以一个景观者的姿态去体悟生活。

安居乐业是百姓生活理想的表达,而书房在现代家居生活中担任着越来重要的角色,它不但是休闲、读书的场所,也是工作的空间。如果家中有一间书房,那最理想不过。如果没有专门的书房,也可以选择舒适的角落辟出空间作为书房。现代人将书房赋予了新的理念,休闲、阅读、工作、会谈,只要适合,尽可随心设置。

明末时期的一位美学派人士曾说到:“处士之庐,难免卑隘……净则卑者高而狭者广亦!”美的第一步就是干净。无论“庐舍”大小,“小书房联系大社会”干净整洁的书房透过细节传达出书房主人对这方天地的尊重。

简单、明快的色调例如白色、清柠色、淡蓝色,在大面积的白色基调下,辅以跳跃的小面积的色彩,整个书房中流露出的整洁、快乐和甜蜜,裹着阳光向你扑面而来,整个环境中不论是你拾书而卧,还是沏茶假寐,都透着那股自然。

房舍贵与人相称,开窗之处妙在借景(如果书房有田园树丛美景上佳)。“使经其地入其室者,如读笠翁之书,随乏高才,颇饶别致,岂非圣明之世,文物之邦,一点缀天平之具哉?”书房中家具应与主人相配衬,家具也要巧纳多用,变俗为雅,布置得纵横得当。小天地见大文章,在整个可供现代人喘息的壳内,情趣时尚为先,富贵俗丽则在其次了,“简而文,新而妥”。

生活美学范文第6篇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美学热”退潮以后,关于美学理论创新的话题层出不穷。有关于美学学科基础的反思,也有关于美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更有关于美学学科体系的反思,最终在90年代演化成为轰轰烈烈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这些反思和论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学学科的发展,但是由于它们都是在“理论美学”的范围内展开的,虽然有着一定的学理价值,但是由于这些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远离了大众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实践概念还是生命概念以及生存概念都与大众的美好生活相去甚远,因而我们的美学就不能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不能成为关于大众美好生活的学问。相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相应的审美意识有所觉醒,这正是美学学科大有作为的时候。基于此,我们呼唤一种立足于建构大众美好生活的美学,一种从理论的框架中走出来,研究广泛存在的生活美学。

一、理论关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当代困境

美学作为一门自律的学科的诞生源于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美学》一书的出版。在美学发展史上,《美学》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己开始执掌门户,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问题。鲍姆加通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相应地应该有三门不同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研究“知”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的学科是伦理学,剩下的“情”也应该有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加以研究,鲍姆加通把研究“情”的学科定义为美学。在《美学》的开篇中就谈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比是低级的认识能力,但这种较低级的认识能力也必须有专门的一门学问来加以研究,否则感性认识就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这样,美学也就成了一门有别于哲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的独立学科。美学的独立意味着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关于美学体系的理论思考成为美学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鲍姆加通之后的德国古典美学阶段,康德和黑格尔对美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康德和黑格尔都在鲍姆加通感性学的基础上,以感性作为思考的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问题。他们都立足于各自的哲学立场建构起自己的美学理论。康德在鲍姆加通提供的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想象力这个中介环节,提出了“审美判断力”问题,建构了其先验哲学的美学体系。他从“审美判断力”出发,重点分析了审美心理机制问题,抓住想象力与其他心理机能的相互组合,阐发了美感与崇高感、趣味与天才等问题。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统一是他构建自己心理美学理论的核心。黑格尔则把艺术纳入绝对理念发展的历史,将艺术视为理念外化为主体心灵的感性表现,即美作为理念的感性显现经历了一个有序的发展过程。黑格尔根据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的原则,以艺术美的理念为中心建构了一个庞大而又严谨的理论体系。康德和黑格尔的美学理论体系后来成为中国美学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即审美心理学研究范式和艺术哲学研究范式。再加上希腊的美学传统对美的本质的构建,即美本质研究范式,这三种美学研究范式就成为后来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典范。

西方现代美学打破了以黑格尔美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体系,代之而起的是多元演变的新局面。西方现代美学立足于人本即精神主体来回答美学问题,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出发点,张扬个体的感性、本能、欲望、直觉,并将它们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审美经验问题成为西方现代美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艺术,艺术不过是审美经验外化的产物——审美心理经验是艺术的内在根源,艺术则是审美的外在表现,审美和艺术密不可分。因而我们可以说西方现代美学是以“审美一艺术”为中心课题的。西方现代美学家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美学,而不像古典美学那样来建构一个宏大的体系。这种消解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方式张扬了美学的精神特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内涵,例如存在主义对个人审美之谜的揭示,现象学对审美意向性的阐释等都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但是由于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直接源自于西方现代哲学,而对于大众的审美意识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因而只是具有学理的价值,而对于大众的美好生活没有能够提供多少助益。

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建构的资源直接源自于德国古典美学,因而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成为美学家们的首要选择。发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是为了批判美学研究中的唯心主义,确立美学研究领域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开创者们对美学学科的论述不多,对于当时的中国的美学家来说就有了可以阐释的空间。这时的美学论争的焦点集中在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一非美学问题上。大讨论中有着一个不证自明的真理:凡是认为美是客观的就是唯物主义的,凡是认为美是主观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力争站在唯物主义阵营中是大家的共同取向。这次美学大讨论虽然在当时是最具有解放意义的讨论,但由于他们把复杂的审美现象划归入唯心与唯物的论争,将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几乎完全哲学化,因而其学术史的意义并不是很大①。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美学大讨论是50、6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延续。各派的美学理论在这一阶段都得到了发展并且树立了实践美学的核心地位。这之后,当代中国美学家们加强了对西方美学理论的翻译工作以及对中国美学史资料的系统整理,为建设科学的、体系化的美学做了多方面的准备。实践美学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取得中国当代美学话语控制权的。实践美学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结合起来,提出用实践来融合认识论美学的主体和客体的二分状态,用实践活动为美学寻找一个可靠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实践美学将西方古典美学研究的三种范式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包容广泛的美学体系。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学和艺术论在实践美学中获得了统一。可以说,实践美学达到了理论美学的顶峰。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则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美学的第三次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后实践美学的代表人物声称自己所建构的美学体系超越了实践美学,他们以强调感性、个体性和超现实性来反对实践美学的理性、群体性和现实性。而实际上,两者的主要区别只是在于其哲学的起点不同,实践美学以“实践”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而后实践美学则以“生命”、“生存”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两者的论争实质上是西方古典哲学和西方现代哲学的争执。实践美学依托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康德的主体性哲学,而后实践美学则依托于西方现代的生命哲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在这场论争中,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讨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哲学的命题上,二者看似针锋相对,但在美学研究的理性化建构上则可以说是殊途同归。

从中西方美学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的建构和艺术审美的研究上,这种从学理分析和美学史资源中寻找美学建构的可能的美学研究方式我们可以称为理论美学。理论美学总是从哲学的高度为美学寻求安身立命之所,极力从理论上论 证人类审美活动的普遍价值,对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特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

与积极建构理论美学大厦相对应的是美学家们对大众审美实践的漠视。这种漠视使得理论美学的建构一直在“高空运作”,而借助哲学话语权建构起来的堂皇的美学理论与人民大众的现实审美活动几乎毫无关系。因而,理论美学在当代的发展遇到了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当前,发展的重要性超越了启蒙,美学的工作中心亟待转移,即美学首先应该积极地介入到大众生活之中,成为建构大众美好和谐生活的学问,而不应该再囿于概念化的范畴内自娱自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建构理论美学的学者们远离了大众生活,躲在书斋里闭门造车,建构了一个个美学体系,而实际上,这些体系对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却无关痛痒,这种美学与生活隔离的状况使得理论美学成为无源之水。因而我们呼唤美学介入生活,在大众的生活中发挥美学应该具有的社会功能。

二、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与生活关学的建立

理论美学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但是由于“美学家只在美学史资源中讨生活,他们满足于根据已有的理论提出新的理论;满足于在逻辑自足中建立各种理论体系,其眼光始终只盯着书本,思想神游于观念王国,没有去关心比观念、逻辑更为根本、更为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本身,没有去研究身边正在发生着的大众审美事实。”[2]因而,美学研究就在逻辑、概念里兜圈子,美学家的这种自娱自乐的努力只能够满足自己的“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而不能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广大的群众不知道美学究竟为何物,不理解美学与他们美好生活有什么关系,不了解美学的存在究竟对自己有什么价值。

美学研究远离大众的倾向遭到了一些青年美学家的批评①,这些批评的确击中了理论美学的要害,美学如果不走出纯理论的“象牙塔”就不能真正的被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如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无关痛痒、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就不会有生命的活力。因而美学走向大众,走向生活是其理论创新的一条新的途径。我们将这种走出理论体系建构的走向大众生活的美学称为“生活美学”。“生活美学”并不是一门新的美学建构方式,它实质上是深入到大众中去、解决大众生活审美难题的应用美学。

美学走向生活或者说“生活美学”的提出是否就是要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感性审美问题呢?这就牵涉到“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区别。“生活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都立足于大众生活本身的审美,都是对理论美学的一种反驳与修正。但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审美主体是不同的。生活美学立足于大众的现实生活,全体大众是“生活美学”的审美主体;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审美主体是发达城市生活中的中产阶级,他们拥有相当充足的金钱,因而在物质极为丰富的发达城市中可以找到他们审美的领地,这只是一部分有钱人的美学。其次是审美活动的出发点不同。“生活美学”的出发点是大众生活中的现实审美现象,并以大众生活的艺术化、大众生活的幸福和谐为最终目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出发点是审美的感官享受和物质刺激,它建立在丰裕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是被物质商品所包围的“消费社会”的产物。最后是审美活动的价值归依不同。“生活美学”所追求的是人生的艺术化,以造福大众的现实生活为价值归依,它是由日常的物质生活向精神生活的升华,是由日常生活的“实用”层面向“艺术”层面的过渡,是由功利实用的劳动向本真存在的澄明境界的提升;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则以直接表征物质满足的享乐的为价值归依,它是物质生活扬弃精神生活的“”,是“消费社会”的审美价值观,是以“审美”为幌子、以“感官享乐”为本质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理论变相。它最终以“技术”来统领审美,审美的人变成了物化的人。

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生活美学”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大众日常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而生活美学的主旨就是要把美学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以及精神生活中的审美问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自己身体的美化、注重自己生活环境的美化,从中获得一种舒心的享受;在人们的日常劳动中,劳动者体会到劳动创造所带来的快乐,这些都是生活美学所关注的问题。在大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美学要担当起培养大众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道德素养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并且弘扬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健康的娱乐消费方向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实现就要求美学关注大众的现实生活、关注大众的审美心理的发展。美学应该逐渐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应该讲,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美的追求是普遍的:从美容美发、服饰、家居装修、旅游再到生活饮食等各个方面。这种审美追求可以说永无止境。大众审美意识的兴起无疑为生活美学的大展身手创造了舞台,这就需要美学超越只关心理论的传统,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协助大众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趣味。大众的审美意识兴起的时代也正是美学应该大有作为的时代。没有现实基础的学科会缺少持久的生命力,美学首先要找到其现实的立足点才能在学理上有所发展。如果美学家没有看到美学的现实的生命力而仍旧在形而上学的“迷宫”中奢谈审美的精神性、超越性、个体性和无功利性,这岂不是美学的不幸抑或美学家的悲哀?因而我们的美学发展要呼唤一种立足于大众立场的现实主义,而不能仅在理论的超越境界里沾沾自喜。

三、理论关学与生活美学要互补

从系统性和体系性出发,理论美学坚持对美学进行学理分析,探讨审美活动产生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提出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并给予自己的解答,这对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的建立,首要的任务就是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并给予理论上的分析,美学当然也不例外。这种学理分析的重要性在于确立了美学的自律,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可能。但是一味地追求理论化、思辨化使得美学这门研究人类感性的学科越来越远离人类的现实生活而成为一门“玄学”。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就显示了这个趋势。近20年来中国美学学科的所谓创新也常常超越了美学自身的范围,无论是实践美学话语权的建立还是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辩驳,其实都是哲学思想的论争在美学领域中的表现。美学理论家不愿意从具体的审美现象出发而热衷于从哲学入手来探讨美学的逻辑起点和美学的基本问题,以哲学修养和逻辑修养的高下来争取美学理论建构的话语权。理论可谓层出不穷,但是美学和人民大众的现实生活的隔膜却依然有增无减。

伴随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大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众以不同的方式在追求着美:建筑装潢、室内装修、美容美发、环境绿化、花卉修剪、影视娱乐等等与审美相关的一些行业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社会大众的审美实践来看,我们的美学正是应该大有作为的时候,而现实的美学研究却是令人失望的。中国当代美学要走出困境,重新获得自己应该具有的学术地位,就应该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养分,拓宽自己的学科领域,展示美学学科积极介入社会的价值;当然,在面向现实生活的同时,美学也不 应该忽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即美学要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不断地寻求理论的创新、发展和突破。这样,美学一方面做好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设,另一方面又积极地介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就使美学能够在学理和生活两个方面相得益彰。

美学是一门“形而上”和“形而下”兼有的学科,它一方面要在“形而上”的层面探讨美学的学理价值,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形而下”的层面探讨大众的现实审美。它并不是一门社会应用学科,而是一门人文学科,这就要求它必须以人为本,追求其超越性和自由精神。各种社会生活中应用美学的发展最终还需要理论美学的成果来支持,而理论美学的研究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立足于现实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在现实审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和概括,从而形成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反过来,这些具有学科形态的美学理论又能够指导现实的审美实践,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因而美学研究应该面向多元:既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美学问题,又要研究具有理论形态的美学问题。事实上,生活美学是理论美学的源头,理论美学的理论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经验,而生活美学又给理论美学提供丰富的审美例证,没有生活美学支持的理论美学是“有学无美”的,没有理论支持的生活美学是“有美无学”的。美学要发展,要取得突破,就必须面向多元,将立足于大众审美的生活美学和立足于学科建设的理论美学统一起来,给生活美学寻找理论依据,给理论美学寻找现实依据。

总之,美学要想走出低谷就必须走出思辨的理论的王国,走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走向对生活审美的研究,在大众的生活幸福和心理健康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这就要求美学家们不仅要在思辨的领域内研究美学,还应该对生活中的实用美学进行研究;要用开放的心态来容纳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不能认为只有理性统摄下的审美才是正确的,而别的审美方式都不可取;要树立大美育的思想,不仅要在学校培养学生的美育观念,更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培养全体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只有这样,美学才能从形而下的角度给人以引导,培养大众正确的审美情操,同时又探究人们的精神追求,从形而上的角度给人以启迪。也只有这样,美学才能够实现从具体的审美事实出发达到对大众终极关怀的目标。作者:刘广新 胡友峰

[参考文献]

[1]鲍姆加通.美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13.

[2]薛富兴.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j].文艺研究,2003(3).

[收稿日期]2006—12—01

[作者简介]刘广新(1972-),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博士生。

①徐碧辉在《对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一文中,对这次美学大讨论的弊端进行了探讨,认为“大讨论”在思维方式和哲学基础上都有非常大的缺陷。见《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生活美学范文第7篇

生活美学,从本质上来讲呢,就是感性美学。关于美,我们谈得很多,但很多时候,美学更像是哲学理论,它理性地指导着我们去判断,去评价,甚至还会左右我们的感性体验。但是,我们知道,美首先是来自情感本身的感性价值规定,而美的品格和本性更是感性的,也是“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的理论来解释”的。我们要把作文写出一点生动的美来,大概还是要讲究一点生活美学,也就是说,不是从理论哲学的视角来审视生活,而是从真实的感性经验出发,回归到生活本身。这就意味着尊重生活的本真状态,要着力表现生活本真的、原发的、生动的内容。“美是生活”,这就是生活美学的内核,换言之,美必须是以生活为本质的,美也必定是拒绝被抽象化、概念化的,而是要具体、生动地存在。

真正的美也是必须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的,真正好的写作也必须要是回归到生活本身的,而不是首先便以理性进入写作,并使理论凌驾于现象之上,用理性思考来操控感性体验。回归生活的写作,是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而非以理性的逻辑世界为依托。在作文教学中,若要尽可能全面、丰富、深入地接近生活本质,突破理性视角和理论逻辑所带来的局限,首先要把握的,就是以感性体验进入。“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唯有感性体验才是最鲜活的,也是最灵动的,而以感性体验进入写作,也是真实、丰富的个体性能得到尊重的最佳路径。

以陈洁同学的《送饭》为例。

“我”送饭的经过,让人读来啼笑皆非。一个懵懂的女孩子,不谙父亲的溺爱与母亲的辛劳,跟随母亲一起为住院的父亲送饭,却又因为馋嘴和饥饿把饭吃掉,引得母亲再次为父亲送饭,而“我”在悄悄尾随和观察中,“我”的懵懂也悄悄消褪而去。

情节非常简单,但也非常真实。常态的生活中,小孩子就是这样天真、自然、无心地做了许多让聪明、成熟、机巧的成人感到可爱又可笑的事情,但小孩子的傻,并不会令我们感到不适,而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纯净而且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童真世界。这种傻是朴真的、自然的,而当一个小小的傻问题“老妈也真是的,这会又去给谁送饭呢”进入头脑时,孩子的心灵成长就有了一个转折的契机。这是不是也是常态中少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过程呢?答案是肯定的。孩子心理发展、心灵成长的重要契机,往往不是来自道理说教和成人思维的灌输,而是来自本能的好奇!这就是以感性体验进入,而对真实的感性体验无加矫饰或扭曲的写作,因此,最天真、可爱的形象与最真实、纯净的情感,才得到了最自然的呈现。

以马超同学的《喜欢多嘴的人》为例。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情节简单。上课老师点“我”回答问题,同桌多嘴抢答;街边魔术师玩把戏,有人多嘴揭秘,这些事情实在太寻常了,但如果以理性思维来叙述这两个故事,势必是索然无味的。但是,为什么如此寻常甚至不值一提的小事情,马超同学写来却能令人读出兴味,读出性情,读出气息来呢?我们今天常常会听到一个词语,叫“初体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会有无数种“初体验”,每个人对“初体验”都会有特别深刻的记忆,而初体验和再体验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体验的敏锐度、强度和持久度。这就是以孩子的感性体验进入到生活世界中时,作者的心理反应会比成人更加强烈、持久,而当读者进入到文章时,许多早已钝化、弱化的心理体验便得到了回放,类同的“初体验”便得到了重温,这也是以感性体验进入写作的魅力所在。

再以徐钦雯的《石头剪刀布》为例。

石头剪刀布,大概是最经久的孩童游戏了。石头剪刀布对每个正在长大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游戏的规则与游戏的结果,而是一份时光记忆与情感体验。徐钦雯同学就是顺着这份时光记忆和情感体验进入写作的,而这也恰恰是这个游戏让人所能产生的本能反应。对徐钦雯来说,这份时光记忆是和一个亲密的小姐姐紧紧相连的,而那份情感,也是唯有那个孩童时代才会有的烂漫、清新、可人,小女孩之间的亲密、怄气、等待、和好、分别、写信,在生活中何曾特殊了呢?但唯有顺应生活世界里所历经的那些真切的感性体验来进入写作,文章才会自然而然地生出这种特有的甜美、无邪。而“因为笨可可一直都只会出石头啊……布把石头包起来就是一起了呀”“后悔的情愫像发酵的面团一样在我心中膨胀”“四目相对,她眼睛里有惊讶、矛盾、喜悦……不好意思细看,我仓促地把头缩了回来”“我心中的想念在那一瞬间像炒得热极了的栗子,随时都要蹦出壳似的”等等,这些语言,也才有了它特别的气息。

其次,本真生活的再现问题。对于最普通的人来讲,生活中的意外也是无所不在的,而这些意外也在构成常态的生活状态。应该说,意外和当然是共生的,常态的生活就是既意外又当然的。但往往,我们会把常态倾斜于当然,而在非常事件中去寻找意外之感。事实上,导致写作素材匮乏的,并不是常态生活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常态的生活、自然的情感和本真的认识欠缺足够的尊重,也欠缺常态体验的意识和觉解,进而,在常态生活的再现上,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偏离。

生活美学范文第8篇

翻开一系列的参考书,可以发现关于“乡土”的定义还是很多的,很多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这里所用的乡土的含义主要是借鉴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中关于乡土的理解。从《乡土中国》中的前两个小标题“乡土本色”,“文字下乡”来看,《乡土中国》中的“乡土”,指的是农村、乡村。在《乡土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乡土社会进人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按照形式逻辑来推断,乡土社会作为空间概念,它的逻辑对立面,应该是作为空间概念的城市社会,但是从上面的一句话可以看出,作为空间概念的“乡土社会”,是与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社会”对比使用的。可见乡土社会既是一个空间概念,更是一个时间概念。所以这里的乡土是与城市在空间形态和时间性质上双重同步对立的农村或乡村。乡土生活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这就包括了农村里的农作物、树木花草、河流等等;其二是乡土生活的人文环境,里面包括了农村的经济耕作方式、民间风俗、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等等。

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

(一)乡土生活自然环境怡人乡村最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就属农田了,黄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小麦、雪白的棉花、红色的高粱等等。不同季节农作物有不同的颜色,它们在一年中为农田不断地描绘出不同的色彩。走进一个乡村,进人眼帘的就是庄稼地,还有几个农民在田里耕作,这个时候眼前就出现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乡村里的树木花草也是不容忽视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十个字却凝结了乡村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道路上我们也会看到很多花草树木,可那些花草树木被修剪了若干次,只是为了符合我们自认为的美观,它们已经被动地违背自身自然生长的规律了。而乡村里,树木花草都是自由生长的,与农田、住房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有的树木已经与庄稼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在树下乘凉小孩子在树下嬉戏等等,有的树木已经传了好几代了,他们觉得是祖辈给自己留下的宝贵财富,不允许任何的破坏。乡村自然环境是最贴近大自然的,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心理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大自然的痕迹。春种秋收,夏雨冬雪,他们耕作的收获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所以“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在他们生活中是得到很鲜明的证明的。举例说一下,因为乡村人一直奉行天人合一的理念,所以他们的住房的建造都是讲究风水的,他们会选择风水适宜的地方建造他们的住房。走进一个乡村,你会发现他们的住房是错落有致的农田中很好的点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乡村旅游业在这几年迅速发展。人们利用节假日去农村,感受大自然的馈赠,欣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旅游人类学家彭兆荣(2005)在(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样本》对乡村的解读中认为乡村“理想的风景画”有三种情形,其中之一就是优美的风景画:村庄与自然构成一种和谐关系和有机的整体,游客置身于其中会产生心旷神怡的感受,达到休闲、身心放松和娱乐的目的。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因其贴近自然、贴近人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贴近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而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给城市中生活的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给原本生活在乡村的人一种独特的满足感,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

(二)乡土生活样态的悠闲现代都市的生活即使没有体会过,也或多或少通过电视看到过。忙碌永远是城市生活的节奏,上班途中堵车、熬夜加班、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等等,这些在乡村人眼里很难理解的现象,城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乡村的农民们,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农田里耕作的时候可以和一起在田里耕作的人聊聊家常,可以自己哼哼小调,他们不需要节奏很快,不需要接受别人的管制,只要自己觉得今天任务完成了就可以回家休息。所以你晚上来到乡村,过了一定的时间只会感受到安静的村落,除了偶尔几声狗或者其他虫的叫声。乡土生活不仅仅就是在农田里耕作,在长时间的积累中,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娱乐了方式。传统的乡土生活的娱乐方式有荡秋千、扭秧歌、打铜板、说评书、看花灯等等。农民们在农闲时光就通过这些方式来娱乐,从而获得精神的享受。现代化进程中,一些高科技的产品也逐渐进人农村,如电视、电脑等等,乡村的人们也逐渐通过这些方式来打发自己的时光,那些最原始的娱乐方式在逐渐淡化。传统的娱乐方式是乡村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体现了农耕文明时代传统文化的特性。现代化进程大大冲击了这些传统的娱乐形式,城市里的人们大都寄托于电子产品来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我们可以通过自身体验发现,相比于现代的电脑游戏,传统的游戏有助于人们彼此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释放人的天性,更能体现人们对自由的追求。乡土生活样态是通过乡土人展示出来的,土地是他们的根,他们在与土地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些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则打上了他们实践的烙印,体现了他们生存的本性。他们的生活不是一帆刚顷的,他们在与苦难、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在对自由美的追求中他们展现了他们的生存信念,展现了他们的追求。

(三)乡土生活经济生产方式的悠久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农业时代起,我们的社会就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常见的形态就是“男耕女织”。乡村里的农民主要靠农业来谋生,所以说他们是靠着土地吃饭的,他们生命的繁衍、吃穿住行等生存问题都与土地密切相关。以农耕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牢牢地维系在土地上,由此构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习惯、居住条件和群体性格。他们的生产工具也就是农具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体现了他们勤劳的传统美德。从农耕时代开始,农村人一直过着依靠农具从土里刨食的生活,他们依靠农具进行生产劳作。有这样一句话:人勤劳了地就不会懒,农民们依靠自己在土地上的辛勤劳作换来沉甸甸的果实。传统社会中,经常会看到老牛耕田的现象,人坐在牛上,牛慢悠悠地走着,就这样完成了田里的劳作。当然,现代化的机器已经逐渐取代这些所谓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了,不过在美国,阿米什人却是抵制了现代机器化的生产而采用原始的方式。现代化进程中,在被机器的声音围绕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怀念最原始的耕作方式,会怀念人与自然和谐耕作的画面。乡土生活的耕作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原始的特色,抵制了工业文明带来的危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四)乡土民风的浮朴远亲不如近邻是我们都知道的一句俗语,但是在现在却出现了住了十多年却不知道对面住的是谁的情况。现代社会中,我们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在这个经济人的社会,人们生活在陌生人的城市环境中,所以会出现很多让人寒心的现象。回归乡土去看看,乡土的道德风尚,乡土人的性格正弥补城市生活的空缺。乡土就是一个熟人社会,邻居之间很亲近,他们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相互帮助相应地形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彼此认识,彼此帮助,他们的关系是靠地缘形成的。传统乡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共同体,是一个“熟人社会”。长期聚集而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熟悉,不存在任何个人私密的东西。现代的乡村则在形式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下仍保留了传统乡村的特点。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偶然一次机会来到乡村,感受到乡村民风的淳朴,感受到乡村人的热诚,疲惫的心就会有点释放,就会有种家的感觉,这个时候他们心里就会有一种愉悦之情。在乡土人对道德美的追求中,城里人填补了心灵的空白。乡土生活的淳朴民风也就具有了自身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五)现代化呼咦乡土生活乡村环境的自然之美是人们心之所向的,自然山水是乡村景观框架的基础和大背景。乡村的聚落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巧妙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赋予了乡村恬静之美和自然之美,而这正是城市人所缺少和渴望的,乡土生活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享受,一方面可以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另一方面尤其是对城市居民在商业化的今天,带来精神上的愉悦之情,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找到心理_L的归属感。乡土生活农田景观的形式之美是不容忽视的,农田通常由农作物、小道、水渠等元素形成的。不同地域的农田会形成不同地域的色彩和形式,从而给人带来不同的形式美的美学体验。不同种类的农田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社科纵磺在不同的人的心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反应。农田景观具有韵律美、动态美和自然美的特点。乡土的生产生活也具有自身的美,具有.生产能力,是土地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前提。它给人类提供了衣食之源,使人们对它产生深厚的感情甚至依赖。在乡土生活的人们,对土地有深深的依赖之情,乡土生活反映了人类创造并继承、保存至今的生产生活经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学内容。乡土生活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引起了现代乡土旅游业的发展,通过相关报道,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在节假日去农村,去感受农村的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们对乡村的关注,在现代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但是在旅游业繁荣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不要企图用现代城市文化去改变乡土文化,不要让乡土自身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丧失。江南第一水乡周庄已经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商业的牺牲品,已经失去了自身的本性。我们不仅要发现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我们也需要用美学理论来阐释乡土生活,什么是真正的乡土生活?追求自由,追求人本性的解放才是真正的目的,而非经济利益。

结语

西方现代的美学主要构建的是一种与生活距离化的诗化的世界,乡土生活似乎有点不相契合,但是乡土生活这个实体性的世界主张的是塑造本真、自由、和谐和主体性意义上的人和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生活不应该成为弱声部,不应该成为城市化进程的牺牲品,我们要发现乡土生活的特点:作为自然环境的河流、农田、树木、花草、家畜等与作为人文环境的农耕方式、农村淳朴的民风、农村人的性格等等。我们要在认识论上阐述乡土生活的美学意义,并发掘其价值论上的意义。这既有利于乡土生活向积极健康地方向发展也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美学的知识体系。

生活美学范文第9篇

文化生活化

去过田子坊的人可能不一定去过彩同轩,但去过彩同轩的人一定很难忘记这家小店。因为这里不仅提供品质上乘的茗茶与青瓷,更拥有一位深谙古典文化与生活美学的女主人——何采桐。在成为彩同轩的店主之前,何采桐曾在台北外商银行供职并拥有多年的专业投资经验。但稳定光鲜的工作并没有成为何采桐生活的全部,从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她始终忘不了自己的这份初心。

“小时候我就曾经想要报考中文系,但后来还是因为社会和舆论对于‘中文系没出路’的评价选择了经济,念了MBA,去了外商银行,选择了大多数父母普遍认同的职业。”只是成功的事业及投资虽然为何采桐带来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但却并没有让她感受到太多的快乐。

“如果你没有在欲河中走过,你就不能说你无欲。”但当在“欲河”中走过,有了一定经济基础之后,是选择将它们挥霍到物质的东西上?还是选择发展培养自己的兴趣,去学习、去成长、然后收获更多的成长和快乐?何采桐选择了后者。她选择了回归小时候的向往,在田子坊开设了这家属于自己的小店,将“古典文化生活化”。“因为我对茶、对瓷器、对中国的古典文化有热诚,所以我在其中找到了很多的快乐。现在有很多人花很多时间研究西方的东西,但却很少了解我们老祖先的东西。咖啡是很好,但中国茶呢?外国的古瓷很美,那我们的龙泉青瓷呢?不是不好,是不了解,所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店铺成为一个媒介,引起人们对这些事物的关注。”何采桐说自己并没有把自己定义成一个商人,“我所做的不是去完成一个个交易,而是赋予喜欢的东西更多一点意义,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在生活中演绎出来,结识和感染更多的朋友。”

烹茗品人生

“来我这里的客人,一般来了还会再来。抛开生活和工作的杂事,只是安心地喝茶。”与田子坊其他的同类店铺不同,彩同轩中确实见不到太多走马观花的顾客,取而代之的是静静小坐的懂茶人,颇有点“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味。

“茶文化和所有的古典文化一样,都有着一种不断吸引着人们去靠近的美。而真的靠近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它们很深,需要很多时间去研究。”因为懂茶又善于烹茗,不少慕名前来的客人在品茶的同时也跟随何采桐研习茶事,而何采桐的教学通常非常严格。“我教他们的不是怎么去表演茶道,怎么斟茶摆姿势,而是注重引导他们表达喝茶时的感受,要求他们仔细描述茶味、茶香和茶韵。一开始很多人觉得很浮躁很困难,用的词也很单一,但后来就能逐渐静下心来放开表达。虽然看起来一样是在品茶,但其实已经开始往深的地方走。我自己在人生上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起伏,但品茶的过程让我想透很多东西。这并不是说茶本身有什么神奇的功效,而是品茶的过程能让人静心,而静心就能让你体悟到很多原本你想不明白的东西。”

在中国众多的好茶中,何采桐最爱的是一味名为“凤凰单枞”的乌龙茶。“这款茶有200多个品种,10多个香型。因为只有单枞,所以量少,每一株的味道也都不一样。一般人品茶多是品香气,但单枞最迷人的是她的枞韵,这也需要静心。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茶韵是无感的,因此万元和千元的茶叶对他们来说或许并不能品出什么太大的区别。这就如同人生中有很多美丽的风景,但却会因为我们的匆忙而被无心地错过。其实,不论是人生或是品茶,如果能静下心来,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技法臻心法

除了深谙烹茗品茶之外,何采桐对养瓷赏瓷同样颇具心得。其中,又以她最钟爱的龙泉青瓷为最。“因为青瓷的色泽有一种特别的风韵,它的底蕴也非常深厚。以被誉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哥窑为例,这种龙泉青瓷的釉色厚重,开片也会随着茶叶的品种、‘养瓷’的方式和时长发生变化。虽然台湾、韩国日本和台湾也在效仿,但始终无法复制相同的效果和工艺。” 在赏瓷淘瓷的过程中,何采桐还会经常与国内的瓷器师交流自己在品赏海外瓷器时的灵感和体验。“因为龙泉当地的瓷器师虽然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法,但在创新设计方面仍需要更新更多的国际化的资讯和理念,我也一直在用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与他们一起进行创新器形的尝试。”

在赏瓷养瓷之余,琵琶也是何采桐钟爱的另一个“古典”爱好。不同于自幼开始的钢琴学习,何采桐坦言自己学习这项中国古典乐器的过程“很苦很难”。“我小时候连续学了6年钢琴,也参加过兴趣班会很多打击乐器。但即便拥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琵琶依旧很难驾御。因为钢琴每个键的音色基本都是固定的,但琵琶不是。要想弹奏优美的音色,除了需要坚持多年的时间去学习弹拨的指法,更要去理解和感受每首曲目的内涵和情感。”

在何采桐看来,无论是学琴、赏瓷或品茶,这些亲近古典文化的过程都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一开始是学技法,深入之后便是心法。“在学技法的时候你会觉得是它们在驾御你,但当积累并突破这个瓶颈之后,你就能渐渐体会到琴人合一,茶人合一的感受,这就是心法。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应该怎么去泡茶?怎么去弹琴?我的直觉反映就是用心泡茶,用心弹琴,而不是某些具体的过程。”

生活美学范文第10篇

双立人是什么?刀具当然最为有名,但是他们旗下却还有被称为“法国国宝”的珐琅铸铁锅具品牌STAUB以及比利时皇室御用锅具品牌Demeyere,说他们是厨具品牌,可他们旗下还有连大S都爱不释手的个人护理品牌TWEEZERMAN……或者可以这么说,双立人的内涵已经突破了厨房,也突破了品牌定位的范畴,而是更多的倡导着一种生活美学。

采访双立人华中区域经理杨熔熔是在中秋节前的一个午后,她坐在办公桌前,认真的亲笔为双立人的客户们写中秋贺卡,这已经是多年来的传统了,而后,这些贺卡将带着双立人的祝福飞向湖北、湖南、江西、云南、安徽、贵州等省份……

问:“双立人最核心竞争力什么?”

杨熔熔答:“我认为是情感的互动,厨房不是冷冰冰的灶台水槽,而是传达与承载亲情、友情的地方,因为这里最能体现爱,不管是美食本身,还是制作美食的过程。”

工作9年的新人

经常有人这样问杨熔熔:“是什么,让你能够在一家公司连续工作9年?”

杨熔熔的回答是:“虽然已经工作了9年,但是我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一个职场新人,这让我时时刻刻都保持着工作的新鲜感。”

有人这样评论双立人品牌:“这是一家睡觉都在前进的公司,虽然品牌古老,但却非常有活力”,每一年他们都会有新的产品上市,新的品牌策略,新的服务模式,不断会有新的目标,当创新遇上德国公司一贯遵循的严谨、精确传统,对于每一位双立人员工来说,都是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当然,个人也在不断的进步。

双立人的CRM会员管理系统,从无到有,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将客户的数据一个一个的核对出来、汇总、录入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要如何运用这个系统做更多有附加值的服务?如何做客户分析?如何根据反馈完善服务?杨熔熔和她六个省份的团队相信,只有不断的对自己提出要求,这个团队才拥有足够向前走的动力。

事实证明,这样打磨出来的团队是有战斗力的,就拿2011年11月,双立人280周年的派对活动来说,杨熔熔和她的团队一个月没有休息,为武汉消费者奉上了一场以“爱在厨房”为主题精彩派对和一场盛大的促销活动,10天之内就完成了500万元的销售额,这个数据在厨房家用品领域里,绝对算得上惊人的。

从厨房到餐桌,从餐桌到生活

2013年9月23日,由双立人与武汉广场倾力打造的“钻”享派对暨武汉广场十七周年店庆晚会在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闪亮呈现,以双立人厨具为舞台道具,扣人心弦的现代舞台剧——“夺宝奇遇”、“饮食男女”,“我爱钻石”,跌宕起伏的故事诉说着一个平凡的道理:钻石厨房才是享受生活的原点,此外,米其林大厨亲临现场烹饪美食,将视觉与味觉的饕餮盛宴奉献给广大消费者。

这场跨界的派对,为12天的双立人厨艺“钻”家年度盛会画上了休止符,同时,也向大家宣示,双立人不仅仅是一个厨房用具品牌,更融合了生活方式、时尚、美味等永远不会过时的元素,在此背后,整个双立人团队付出良多。

杨熔熔记得,双立人最早的品牌年度主题是“一生锋利”,而后是“摩登厨房”,去年是“爱在厨房”,今年是“厨艺钻家”,由此可以清晰的看出双立人的品牌内涵轨迹,从厨房到餐桌,从餐桌到生活,从强调技术优势到强调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体验是立体化的,每个城市的双立人VIP客户,都有一个名为“锅友会”的小家,在这里,可以做美食美酒交流,享受双立人最新推出的美食菜谱上门服务以及生日、节假日卡片祝福……

上一篇:接受美学范文 下一篇:建筑美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