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3:30:29

生产运作论文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债务融资是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方式既能解决企业资金压力,又能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导致破产的境地。文章首先对债务融资及其利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并对企业如何防范债务融资风险提出了建议。

论文关键词:债务融资风险防范

债务融资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筹资方式之一。通过债务融资,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经营资金的问题,而且可以使企业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企业对资金需求,带来财务效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财务危机,面临破产。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企业债务融资,并建立风险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债务融资的涵义

企业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企业所需资金的行为。

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企业来说有利有弊。债务融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主要包括:(1)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主要体现在债务融资率的资金成本低于权益资本筹资的资金成本,以及企业通过债务融资可以使实际负担的债务利息低于其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2)给投资者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即当企业资产总收益率大于债务融资利率时,债务融资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3)可以迅速筹集资金,弥补企业内部资金不足。债务融资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来说,手续较为简单,资金到位也比较快,可以迅速解决企业资金困难。(4)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债务融资不具有股权稀释的作用,通常债务人无权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对企业经营活动不具有表决权,也无对企业利润和留存收益的享有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控制企业的能力。

债务融资的缺点主要包括:(1)增加企业的支付风险。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必须保证投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甚至会发生亏损。(2)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表现在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同时,如果债务融资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的话,短期内企业必须筹集巨额资金还债,这会影响当期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3)过度负债会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甚至会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能力。企业一旦债务过度,会使筹资风险急剧增大,任何一个企业经营上的问题,都会导致企业进行债务清偿,甚至破产倒闭。(4)长期债务融资一般具有使用和时间上的限制。在长期借款的筹资方式下,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对借款的使用附加了很多约束性条款,这些条款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企业自主调配与运用资金的功能。

二、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债务融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以及企业在日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偿付风险。债务融资风险产生于企业债务融资行为,其成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对债务融资风险认识不充分。债务融资风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二是日后的偿付风险。从目前来看,企业管理层十分注重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关注能否筹集到资金、筹集到多少资金、筹集资金的条件是什么,但对于筹集到的债务资金如何利用、日后如何偿还、怎样偿还缺乏较为详细和成熟的考虑。投资项目一开始和中途变更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经常出现,投资决策失误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2.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投资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决策失误项目失败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很快建成并形成生产能力,无法尽快地收回资金来偿还本息,就会使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危机。但是,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财务危机的案例却经常发生。“秦池”、“飞龙”等企业失败几乎都由于“投资失败”。

3.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企业在筹措资金时,可能面临利率或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利率和汇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资金成本的大小。近几年,由于国家实行“双紧”政策,即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货币的供给量萎缩,贷款的利息率不断提高,这也使得企业所负担的经营成本提高。同样,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变动也给企业带来了外币的收付风险。

4.银行对企业的债务监督不充分。我国企业的高负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高负债并没有发挥债权的治理作用,它不但没有能有效地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反而扭曲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对银企关系的制度设计以防范金融风险为主,由此导致了认识的偏差,认为银行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只能以外部监督为主,银行参与公司内部会引起更大的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参与公司治理。所以说我国银行债务对企业的约束是软性的。

5.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现行的融资制度仍然没有完全的市场化,大部分银行和上市公司都是国家控股,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一些银行受国家的干预,其贷款决策具有一定的行政性,由于国家参与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融资契约关系的建立,导致国有企业具有内在的高负债动机。同时,对于经营管理者来说,由于经营成功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好处,经营失败,自己却不会损失许多,因此,在企业经营时,往往喜欢冒巨大的风险。

三、防范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企业树立正确的债务融资风险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要树立企业独立承担风险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将越加分明,再依靠政府支持和帮助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因此,企业首先要有独立承当风险意识。另一方面,对于债务融资不仅要考虑融资过程中所造成的风险,更要考虑日后的偿付风险。事实上,日后的偿付风险才是企业债务风险考虑的重点。

2.优化企业的债务融资行为。企业应确定适度的负债比率、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企业适度负债经营是指企业的负债比例要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企业来说,选择债务融资的比例不一样,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例可以适当高些,负债比例就可以高些;相反,对于经营情况不是很理想的企业其比例就要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筹资风险。我国企业目前的负债比例高,为了缓解外界的压力,应该降低资产负债比例。同样,企业还应对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和债务偿还期限进行合理的安排,防止企业日后经营过程中的本金和利息的偿付风险。

3.充分考虑市场利率、汇率走势,做出相应的筹资安排。针对由于利率变动带来的筹资风险,企业必须深入研究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时期及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正确把握未来利率走向。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对必须筹措的资金,应尽量采取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当筹资不利时,应尽量少筹资或只筹措经营急需的短期资金。当利率处于由低向高过渡时期,应根据资金需求量筹措长期资金,尽量采用固定利率的计息方式来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同样,对于筹资外币资金带来的风险,应着重预测和分析汇价变动的趋势,制定外汇风险管理策略,通过其内在规律掌握汇率变动发展的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筹资风险。如筹集美元之类的外汇资金要尽量减少,因为相对于人民币而言其贬值日益明显,否则将产生更多的外汇损失。

4.考虑银行参与制度。要使银行对企业的监控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可以考虑建立银行参与制度,将银行纳入企业的管理层,从而提高银行对公司的治理。同样,站在银行角度也要加强对贷款资金的适时监控制度,把制度重点放在加强主办银行对借款企业的外部监控上。例如对负债比例较高的公司,主动要求自己作为主要的债权人列席公司的重要会议,使其尽可能充分地获取关于企业经营和投资决策的信息,实现较好的风险控制,以防止不良债权的产生。

四、总结

债务融资既是一项财务策略,更是一种筹资战略。企业在考虑债务融资时,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考虑融资规模、融资方式和还款期限等,更要认识和考虑债务融资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只有在正确认识债务融资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和严格执行有效的债务融资风险防范对策,使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债务融资的最佳作用,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鄂秀丽,季小杰.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财务与会计,2005(7)

2.郭燕枝.试比较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1)

3.胡玉明.中国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制度性分析.经济评论,2001(1)

4.李慧丽.企业债务融资风险及控制决策.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5)

5.周苹英.适度负债,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12)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文献研究进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到2010-07-21)中的“经济与管理科学”子库,通过对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检索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从发表年代、发表期刊、主要内容、单位及作者、文献被引用率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勾勒出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年份分布

统计发现,2002年以前我国没有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论文。2002-2003年我国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有3篇。这段时期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贫乏的现象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我国农业保险在1982年恢复以后,基本在商业保险框架内试验,国内并没有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因此当时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非常少。

2004-2009年中央连续6年的一号文件中都关注“三农问题”,重点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这个时期国内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展开,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业保险专项款10亿元,开始在吉林、内蒙古、江苏等6个省份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2008年,又增加了1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的开展,我国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迅速发展,2007年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数量比2006年增长了80.77%,2008和2009年发表相关论文分别为75篇和102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即(2002-2003年)起步阶段、(2004-2006年)缓慢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二、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在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经济论文中,发表在期刊中的论文有303篇,2篇以上的有30种期刊,共发表文献134篇,占期刊发文总数的44.22%;其中属于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有15种。在发表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中,数目在5篇以上的期刊共有9种(见表1),其中有5种是国家学会、科研、行业主管单位主办的全国性刊物,有4种由相关省级学会主办的刊物。

三、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内容分布

在检索的文献中,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的论文有140篇,占论文总数的41.67%。从论文研究内容上对这140篇经济论文进行分类,研究内容涉及到九个方面(见表2),体现的研究特点为:

(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问题的研究已趋于成熟

通过分析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就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首先,学者们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指出了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吴扬(2003)《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当前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选择》,指出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欠缺风险保障制度,与国外相比我国并没有对农业保险提供支持政策,政府的支持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学者们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此类论文数量占统计论文的12.89%,论文总数的第3位。其中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庹国柱、朱俊生(2004)发表的《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问题探讨》,论文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再次,学者们还对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体系、发展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此类论文占统计论文数量的第2位,共35篇,占统计论文总量的25%。其中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曾忠东(2004)发表的《关于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探讨》,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指出我国应尽早建立与市场机制、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的设计,探讨了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二)基于地方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研究论文较为丰富

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全国各省发展政策农业保险存在差异,都在探索适合当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道路。在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中,按照内容分类统计,以研究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论文数量最多,共有41篇,占统计论文总量的29.29%。引用次数最高的是顾海英、张跃华(2005)发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通过对上海实施农业保险的历史经验进行调研,分析了上海农业保险运作成功的几个关键做法和模式。

(三)我国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领域非常全面

通过分类,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的相关经济论文按内容可以分为9个方面,见表2。邢鹂(2004)的《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围绕中国种植业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产风险的评估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全国及29个省市自治区主要粮食产品、主要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风险和社会损失率进行了研究,厘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险费率,模拟了不同政府补贴率和保障水平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户收入的影响。林人慧(2006)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主导地位探析》,分析了政府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指出我国应实施政府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王敏俊(2009)的《影响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613户小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浙江613户小农户的调研,对影响小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表2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论文的内容分布

四、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主要产出单位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论文的产出单位主要有30个(在2篇以上),共发表相关论文121篇,占总数的36.01%。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高校,共93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76.86%。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农业类院校数量最多,占高校总数的41.94%。科研单位发表文章13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10.74%,这些科研单位以农业部、财政部、农科院下属科研机构为主。相关部委6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4.96%。地方部门9篇,占主要产出单位的7.44%。

在前10位的产出单位见表3,共数量67篇。在前3位的产出单位分别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5篇;南京农业大学,8篇;中国农业大学,7篇。在排名前10位的产出单位,有4所农业类院校,由此可见,高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是我国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力军。

五、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的基础文献

一个作者的研究论文或专著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其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依据。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对杰出科学家进行客观评价的观点,作者的被引用频次与其学术成就成正比。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的文献,被引用频次在10次以上(含10次)以上的论文共16篇,占该类论文总数的11.43%;5-9次共有29篇,占20.71%;1-4次共有95篇,占67.86%。引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文章,共13篇,这些文献是构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文献。这些论文中引用频次最高的是邢鹂(2004)发表的《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引用频次在42次;其次是顾海英、张跃华(2005)发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引用频次在35次;再次是吴扬(2003)发表的《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当前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选择》,引用次数为29次。这13篇文章,文献来自核心期刊(2008)有9篇,占69.23%,可以看出,核心期刊中论文的质量和引用率要高于其他期刊。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数量及论文长度与引用率的关系

(一)作者数量与引用次数

研究表明,多位作者提高了论文在同行中被认知的可能性,故合作可获得较多引用次数。通过统计,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共137篇。其中1位作者的论文占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论文(137篇)的57%,所占百分比最高,其平均引用次数为3.79次;2位作者的论文数量占31%,其平均引用次数为6.38次;3位作者的论文数量为12篇,其平均引用次数为5.58;4位作者的论文仅有2篇。从统计结果显示1-2位作者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88%。但是从平均引用频次来看,2位作者的平均引用频次最高,其次是3位作者。

(二)论文长度与引用次数

研究结果显示,论文长度与引用率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论文长度的增长,年均被引用次数增多。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论文以3页最多,占论文总数的26%;其次是2页的论文,占23%;4页的次之,占19%。如图2所示,论文长度为8页的论文平均引用次数最高,其次是论文长度为6页的论文,可以看出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论文中,论文页数与平均引用次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七、结论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政策性农业保险 文献 研究进展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截止到2010-07-21)中的“经济与管理科学”子库,通过对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检索方法,对检索到的文献,从发表年代、发表期刊、主要内容、单位及作者、文献被引用率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勾勒出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年份分布

统计发现,2002年以前我国没有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论文。 2002- 2003年我国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有3篇。这段时期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贫乏的现象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状况是相一致的。我国农业保险在1982年恢复以后,基本在商业保险框架内试验,国内并没有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因此当时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非常少。

2004-2009年中央连续6年的一号文件中都关注“三农问题”,重点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这个时期国内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展开,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

2007年,我国中央财政首次设立农业保险专项款10亿元,开始在吉林、内蒙古、江苏等6个省份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工作;2008年,又增加了1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的开展,我国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迅速发展,2007年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数量比2006年增长了80.77%,2008和2009年发表相关论文分别为75篇和102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经历了3个阶段,即(2002-2003年)起步阶段、(2004-2006年)缓慢发展阶段、(2007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

二、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

在题名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经济论文中,发表在期刊中的论文有303篇,2篇以上的有30种期刊,共发表文献134篇,占期刊发文总数的44.22%;其中属于2008年中文核心期刊有15种。在发表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主要期刊中,数目在5篇以上的期刊共有9种(见表1),其中有5种是国家学会、科研、行业主管单位主办的全国性刊物,有4种由相关省级学会主办的刊物。

三、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的内容分布

在检索的文献中,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的论文有140 篇,占论文总数的41.67%。从论文研究内容上对这140篇经济论文进行分类,研究内容涉及到九个方面(见表2),体现的研究特点为:

(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问题的研究已趋于成熟

通过分析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论文的研究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就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首先,学者们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指出了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吴扬(2003)《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当前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选择》,指出中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欠缺风险保障制度,与国外相比我国并没有对农业保险提供支持政策,政府的支持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学者们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此类论文数量占统计论文的12.89%,论文总数的第3位。其中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庹国柱、朱俊生(2004)发表的《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问题探讨》,论文对我国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再次,学者们还对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体系、发展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此类论文占统计论文数量的第2位,共35篇,占统计论文总量的25%。 其中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是曾忠东(2004)发表的《关于发展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探讨》,通过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指出我国应尽早建立与市场机制、资本市场有效结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的设计,探讨了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二)基于地方农业保险实践经验的研究论文较为丰富

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大,全国各省发展政策农业保险存在差异,都在探索适合当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道路。在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论文中,按照内容分类统计,以研究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论文数量最多,共有41篇,占统计论文总量的29.29%。引用次数最高的是顾海英、张跃华(2005)发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通过对上海实施农业保险的历史经验进行调研,分析了上海农业保险运作成功的几个关键做法和模式。

(三)我国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研究领域非常全面

通过分类,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的相关经济论文按内容可以分为9个方面,见表2。邢鹂(2004)的《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围绕中国种植业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生产风险的评估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民收入可能产生的影响,运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对全国及29个省市自治区主要粮食产品、主要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风险和社会损失率进行了研究,厘定了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保险费率,模拟了不同政府补贴率和保障水平对政府财政支出和农户收入的影响。林人慧(2006)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中政府主导地位探析》,分析了政府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指出我国应实施政府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王敏俊(2009)的《影响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613户小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浙江613户小农户的调研,对影响小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表2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论文的内容分布

四、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主要产出单位

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论文的产出单位主要有30个(在2篇以上),共发表相关论文121篇,占总数的36.01%。其中数量最多的是高校,共93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76.86%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农业类院校数量最多,占高校总数的 41.94%。科研单位发表文章13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10.74% ,这些科研单位以农业部、财政部、农科院下属科研机构为主。相关部委6篇,占主要产出单位发文总量的4.96% 。地方部门9篇,占主要产出单位的7.44%。

在前10位的产出单位见表3,共数量67篇。在前3位的产出单位分别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5篇; 南京农业大学,8篇;中国农业大学,7篇。在排名前10位的产出单位,有4所农业类院校,由此可见,高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是我国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力军。

五、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的基础文献

一个作者的研究论文或专著被引用次数成为评价其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力的重要依据。美国著名情报学家尤金・加菲尔德对杰出科学家进行客观评价的观点,作者的被引用频次与其学术成就成正比。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的文献,被引用频次在10次以上(含10次)以上的论文共 16篇,占该类论文总数的 11.43%;5-9次共有29 篇,占20.71%;1-4次共有 95 篇,占67.86%。引用频次在15次以上的文章,共13篇,这些文献是构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文献。这些论文中引用频次最高的是邢鹂(2004)发表的《中国种植业生产风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研究》,引用频次在42次;其次是顾海英、张跃华(2005)发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作――以上海农业保险为例》,引用频次在35次;再次是吴扬(2003)发表的《从“负保护”到积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当前中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选择》,引用次数为29次。这13篇文章,文献来自核心期刊(2008)有9篇,占69.23%,可以看出,核心期刊中论文的质量和引用率要高于其他期刊。

六、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数量及论文长度与引用率的关系

(一)作者数量与引用次数

研究表明,多位作者提高了论文在同行中被认知的可能性,故合作可获得较多引用次数。通过统计,引用次数在1次以上、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论文共137篇。其中 1位作者的论文占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论文(137篇)的57%,所占百分比最高,其平均引用次数为3.79次 ;2位作者的论文数量占 31%,其平均引用次数为6.38次;3位作者的论文数量为12篇,其平均引用次数为5.58;4位作者的论文仅有2篇。从统计结果显示1-2位作者的论文数量最多,占总论文数量的88%。但是从平均引用频次来看, 2位作者的平均引用频次最高,其次是3位作者。

(二)论文长度与引用次数

研究结果显示,论文长度与引用率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论文长度的增长,年均被引用次数增多。通过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的分析发现,论文以3页最多,占论文总数的26%;其次是2页的论文,占23%;4页的次之,占19%。如图 2所示,论文长度为8页的论文平均引用次数最高,其次是论文长度为6页的论文,可以看出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论文中,论文页数与平均引用次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七、结论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经济研究分为起步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发表的相关经济论文主要分布在30种期刊中,其中属于中文核心期刊有15种;研究内容非常全面,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实证分析等一些基础性问题的的研究已趋于成熟,基于各个地方农业保险实践的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论文产出单位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相关部委,其中农业类院校是研究的重要力量;在有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济研究论文中,论文的引用频次及论文的页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程刚.“管理世界”被引用的定量分析[J].管理世界,2001(1).

[2]钱贵霞, 解晶等. 中国奶业经济研究进展―――基于引用率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林良夫,金佩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基础文献统计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1(10).

[4]Montpetit, E, A. Blais and F. Martial. 2008, what does it take for a Canadian political scientist to get cited? [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9, P802-816.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4篇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学研究重点课题《地方院校提升传播影响力路径创新研究》(编号:Zd201110);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学科共建项目《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视域下的高校传媒互动模式探究》(编号GD10XXW02)。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高校学报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高校学报编辑,既是学报这一特殊商品的生产者,又是学报这一特殊商品中单个产品——学术论文的组织者,这两者都带有经纪人的色彩。

按照《辞海》解释,经纪人是资本主义市场上的一种中间商人。分一般经纪人和交易所经纪人,一般经纪人在旧中国也称“掮客”,是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以获取佣金的中间商人。而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角色,不是传统商业意义上的经纪人,从事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买卖”,获取的也不是商业意义上的“佣金”。学报编辑是通过编辑本人如经纪人般发现商机的慧眼,发现和判断学术论文的价值,然后以如经纪人般沟通、营销商品的动机和能力,通过编辑加工润色,实现学术论文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长期以来,高校学报一直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作,高校学报的编辑基本上只管编辑,市场意识淡薄,由此使得高校学报编辑身上的经纪人色彩一直被忽略。而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的市场特征越来越明显,印记在高校学报编辑身上的经纪人色彩越发凸显。

一、高校学报是特殊的商品

要认清高校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色彩,首先得厘清高校学报的商品属性,这样才能将隐藏在高校学报编辑身上的经纪人色彩充分挖掘出来。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的论述为: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要成为商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做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1]

从马克思的商品理论可以看出,高校学报首先是经过作者、编辑和印刷工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无论作者的论文撰写,还是编辑的策划、组稿、校稿和印刷工人的印刷,都凝结了作者、编辑、印刷工人的劳动,具有商品的价值。其次,学报生产出来后,承载了学术论文的信息,对需要获取相关学术信息的消费者又产生了使用价值。再次,学报通过发行,使相关学术信息得以传播,实现了劳动产品的交换。

学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报刊发的学术论文所承载的信息传播价值以及学报编辑在编辑过程中所投入的带有创造性的劳动上。商品的生产,是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消费者去购买,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的。而消费者(读者)之所以购买学报这一特殊的商品,目的是为得到学报所承载的学术论文的信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基于学报这一商品的特性,编辑在编辑过程中,策划、约稿、编稿等一系列活动,都是产品生产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报编辑不能只生产产品(学报),且要清楚终端受众(读者)的需求,充分考虑到读者市场的消费需求、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否则,其生产的东西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定处于被动地位。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报的市场特质展示得越来越明显,高校学报的编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还需具有适应市场需求的选题把控能力和市场运作能力,因此,高校学报编辑须树立商品意识,融入经纪人的色彩,提高营销能力,以适应市场经济对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早就对高校学报这类学术期刊作过明确的解释:“新闻出版事业,除了它传递的信息、搭载的内容具有意识形态的作用外,它的所有环节都是一个产品生产的过程,符合一切物质生产过程,是一个出产品的单位。不管你是图书,不管你是报纸,不管你是期刊、音像产品,它本身都是产品。”[2]因此,学报不同于其他商业、工业产品,其纸张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其价值是通过纸张所承载的学术论文而产生的,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且学报又是一种通过发行实现其价值的劳动产品,所以说,学报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高校学报编辑在不同的环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经纪人角色在不同环节也有着不同的意义。

1. 产前环节的体现

就学报产前而言,论文的作者是这一单个产品的生产者,编辑是挖掘、组织者。

综观我国高校学报,以综合类期刊为主,然而,无论是综合类期刊还是专业期刊,稿源大多来自不同的专业,即便是同一专业,也有着不同的方向。就高校学报编辑部工作而言,不可能给不同的专业配备相应专业的编辑,每位编辑都有可能接触到与自己不相关的稿件。即使高校学报编辑是编辑专业和某一门学科专业的专家,也只是某一个学科方向的专家而已,而编辑要应对的货(稿)源,却来自不同的专业和方向,在其选题策划、组稿、约稿的过程中,必须具有经纪人一样的素质。

有学者认为,策划和创新已成为现代学报编辑的重要职能,现代学报编辑当具有中介、创新和策划三大职能。中介是学报编辑的基本职能,创新和策划则是实现中介职能的条件、前提和灵魂。[3]而高校学报编辑在学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这就要求高校学报编辑必须具有经纪人敏锐的“商业”嗅觉,唯如此才能站到更高的高度,紧跟时展的脉搏,把握相关理论研究的前沿,使高校学报刊发的学术论文真正具有创新性和理论价值,才能生产出读者喜欢的文化产品,激发读者的消费欲,极大限度地占有读者市场。从现实角度看,编辑的实践活动也充分证明,谁的文化产品在引领读者需求上技高一筹,谁就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综观目前我国的高校学报,由于办学专业设置雷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学报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内容似曾相识,形式大同小异。造成如此状况,主要是编辑在充当组织者角色时,没有充分发挥经纪人应有的作用。只有主动出击,有意识地进行选题策划,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和选稿,这样生产出来的学报,才能站到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接近读者这一消费群体,在竞争中赢得市场。

高校学报要想最大限度地赢得市场份额,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是其支撑,而好的学术论文的组织,又离不开编辑这一经纪人的精心策划。因此,在这一环节,高校学报编辑的经纪人角色表现得十分明显。

2. 产中环节的间接生产、桥梁作用

进入到产中(编辑、加工、校对)环节后,学术论文这一单个产品才融入了高校学报编辑的直接劳动,对学术论文价值的再创造,使高校学报编辑又成了这一环节的生产者。所不同的是,高校学报编辑在这一环节不是学术论文的直接生产者,而是在尊重论文原意的前提下,通过编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对论文这一单个产品进行二次创造,实现其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与企业产品生产不同的是,企业产品可以有具体的工艺规程、用料计划和质量标准。产品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某一个具体操作者。编辑的工作可大不一样。编辑进行的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对稿件这类“产品”,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非常明显,编辑在生产过程中,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其产品的质量。所以说,编辑在编辑活动中是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对提高高校学报的传播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编辑在其编辑过程中,不能被动应付稿件,更要担当起加工者的角色。一个称职而优秀的编辑,要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根据对市场信息的掌握,通过自己的策划,有目标地选择作者,指导作者,与作者共同完成作品创作。[4]

同时,编辑的工作,必须以读者作为“落点”,失去了读者,编辑的劳动就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尊重读者,通过了解读者的诉求,理解读者,然后,将有新信息、新观点和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秀作品销售给读者,是新时期高校学报编辑的重要使命。

从表面上看,编辑是在二度创造的过程中履行着编辑的职责,但实际上,编辑的这些行为,都是在处理好文章、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下,以期实现高校学报传播影响力最大化而进行的。作者是论文的直接生产者,读者是论文的直接消费者,而编辑在两者之间起着既是生产者,又是桥梁沟通者的角色。作者、编辑、读者三位一体,才能构成生产商品的一个系统工程。

3. 产后环节的营销体现

产后(印刷、发行)环节,从表面上看,是印刷工人和发行人员的事,但发行量的大小,传播影响力的深远与否,都与高校学报编辑对所有单个产品(学术论文)价值的判断和提升有直接的关系。经纪人追求的是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编辑追求的是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他们运作的单个产品不一样,但其最终目的却是一样的。

细看学报这一文化产品和当前市场的关系,就能清晰地看到编辑在其中所起的经纪人作用是比较明显的。一方面是高校学报读者的“消费”需求,构建了高校学报的销售市场,在编者与读者的需求之间,就包含了编辑在市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学报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而这两个效益的取得,须极大限度地占有市场,而市场的占有,离不开编辑,因为编辑对高校学报这一文化产品的市场最熟悉。此外,尽管目前高校学报编辑只管生产不管发行现象明显,相比之下,只有高校学报编辑较为熟悉和了解读者的需求,可根据自己对读者市场情况的掌握,去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因此,从这一角度,同样可看到高校学报编辑在高校学报这一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起的经纪人角色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基本上仍是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下运作,高校学报编辑的待遇也没有与市场挂钩,学报的发行量和方式也相当狭窄。在这种运作模式下,往往造成高校学报编辑把学报生产中的三个环节分割开来,编辑最大的精力放在产前和产中这两个环节上,只管产品的生产,根本不问产品的市场。可想而知,在这种理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传播影响力必定大打折扣。

结 语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实施,势必带来我国文化体制又一次深层次的变革,高校学报市场化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要在文化体制的变革中取得主动,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办刊理念,把学报生产的三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把最大限度占有读者市场作为编辑的最终目标,如此学报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柳斌杰. 2003年中国出版业政策走向———在“2003年中国书业高峰论坛”上的主题演讲[N]. 中国图书商报,2003-01-10.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5篇

社会上前几年单打独斗的论文“”,如今也“与时俱进”,联合起来,搞规模经营,实行一条龙服务了。据《华商报》载,前不久,西安出现了一个“高校论文集团”,在网上公开广告:“我们的论文全部由各高校研究生撰写,保证唯一性。西安市内可以当面交易,保证信用。价格保证全国最低。保证答辩通过。”末了附注“退款机制”,并在“质量版权”中申明:“撰写论文者全部是西安高校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保证论文是原创,版权归您。”《说明》中还特别引导顾客注意:“集团有两年成功运作经验。”看起来,这家集团俨然是一个组织严密、注重质量、早有成效的现代企业。

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满足消费,消费反过来又刺激生产。“论文集团”的存在且“事业兴旺”,就说明社会上有一个规模不小的论文市场,正是由于论文需要量的日渐增大,才刺激了论文集团的“应运而生”。

的确,如今中国已成了世界第一“论文大国”,好像干什么都需要写论文,什么人都能写论文,以致论文满天飞。在大学里,通常是学一门课要写一篇论文,搞一项调查要写一篇论文,毕业了更得有毕业论文。我在高校当了多年老师,深知这些论文的价值和出处,独立完成且有价值的如凤毛麟角,东拼西凑堆积而成的,还算不错,有的干脆在网上直接下载,把作者名字一改就完事。有的老师也明知这些论文“出身”有问题,或“现实表现”太差,自然也不会太下功夫去批改,随便给个成绩,就皆大欢喜。社会上的论文需求量也很大,干部考核,公务员考试,官员述职,学习汇报,都要写论文,而且动辄五六千字。可大多数官员既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太多兴趣,而且,也知道写完一上交就算万事大吉,也没人去认真阅读批改。既如此,一些官员便成了论文市场的老主雇,“论文集团”便有了大量客户。

且不说“论文集团”败坏社会风气,先问一句: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论文吗?这些论文究竟有什么用处?众所周知,一篇有价值的论文,应该是精心研究的成果,要靠大量研究数据和新观点来支撑,要能给人以启发,对本专业发展有促进。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没有对本专业知识的深入研究,是根本无法完成一篇合格论文的。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论文,或是毫无新意的人云亦云,或是东拉西扯的应景之作,或是全无用处的文字垃圾,或干脆抄袭剽窃,这些论文,除了助长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歪风,实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我们固然要坚决取缔“论文集团”这个怪胎,遏制买“”写论文的腐败现象,同时,也有必要反思一下时下论文写作热的前因后果。从实际出发,那些不需要写的,没有意义的论文,还是不写为佳。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常州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建立于2004年,通过十多年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常州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构建了“面向需求、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三贴近,一深入为主要内容”、以“校内为基础,校外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平台”,“以企业—学生—学校为评价主体”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面向需求,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定位

作为地方性本科高校,常州工学院的以“扎根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因此,学生的培养也应该紧密围绕这一宗旨,为地方的经济,社会,生产的需要,培养需要的人才。而实践性强是工业工程专业一个突出的特点,熟练运用工业工程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是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1]。所以,我们将工业工程专业的定位于“面向需求,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

2.以“三贴近,一深入”为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内容

(1)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实验根据工业工程专业的课程与知识体系,运用系统原理,设计出一整套相对较为独立又密切联系,能覆盖各门专业课程与知识领域的、基于模拟生产环境的、多种实验形式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接近生产实际环境、内容等的模拟,加强学生对现代工业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贴近生产实际的生产实习结合工业工程专业特点、特别是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构建并实施了“以贴近企业生产系统实际为指导”、“以符合企业实际的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新模式。解决了以往生产实习中存在的走马观花、浮于表面、实习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3)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设计提出并实施“贴近生产实际的课程设计”新模式。该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内容、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解决了以往课程设计中存在的:内容空而脱离实际,既做不到“承上”,更做不到“启下”;过程松散,难以管理;效果不佳且难以衡量等问题。

(4)深入实际的毕业设计确定了“综合训练,贴近专业,结合工程,鼓励创新”的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思想,构建了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该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地方型普通高等学校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选题和过程严重脱离企业、忽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纯理论性毕业论文较多、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普遍薄弱,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和结果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相符等突出问题。

3.整合资源、打造“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以校外本土企业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的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1)以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建成以现代供应链的运作为背景的基于微型工厂的工业工程实验平台。该实验平台模拟企业的实际现状和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基于微型工厂的现代工业供应链系统的模拟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个相对真实的系统中开展各种综合性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活动基地。

(2)通过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加强校外本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依托学院开办的“常州本土化总裁培训班”等面向本土的多层次和类型的培训班,以及教师的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通过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实现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依托这些校外实习基地,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能够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尽可能多的“贴近”或者“深入”实战。避免学生“学”和“用”之间的断裂,实现“学”和“用”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4.建立以企业—毕业生—学校三者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全面监控实践教学质量,明确改进教学质量方向

通过引入企业,学生特别是毕业生的评价,编制了毕业生定期跟踪回访,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制度,企业专家测评制度,监控反馈制度等,建立了真正的“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介入”的“三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形成“方案—评审—运行—监控—评价—反馈—优化”的螺旋式上升的质量监控形态;实现了评价的“校内-校外的结合”,“企业-学生-学校的结合”,“封闭式、标准化的评价与开放式、个性化的评价结合起来”,提高了评价的有效性,客观性。[2]。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该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的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欢迎,从2008届至2014届,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均为100%,本专业江苏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具有了较强的影响力。在2012年学校委托麦可斯数据有限公司对2011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中,本专业的就业竞争力位于学校第三。自2006年以来,共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论文9篇;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22篇。

参考文献:

[1]许彦;王鹏.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型设计与应用.实验技术与管理[J].2014,03(06):203-208.

[2]郑玉巧;杨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12,31(06):34-36.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生产业价格竞争服务竞争价格增值价值链生产服务业PCB企业生产性

论文摘要:强调了在PCB企业中生产业建设的重要性.

PCB企业生产业是属于工业生产业的范畴,它是为工业制造商(者)服务(industriproducerservice),或者说是为生产、商务活动服务而不是为个体消费者服务,也就是说是一种“中间投入服务”,专门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PCB企业生产业是PCB工业发展、进步和社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与走向,是从PCB(或其它)企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分离或独立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产业,它会像今天的“生活消费业”一样蓬勃发展起来。它也会像生活消费业一样,PCB企业生产业也将覆盖着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产品市场、运输、库存、物流、维修与处理,甚至还覆盖短评与介绍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人事、行政保安、物业管理等等。总之,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和不可忽视的“服务产业”。

这种工业生产业对PCB工业生产能带来什么变化呢?

1PCB企业生产业可使PCB--~-业处于良性发展中的一个必要条件

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加上现代通讯、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对时间与空间的突破与进步,使得现代PCB工业生产和相关贸易等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与展开,从而使得相关的中间服务产业,即PCB企业生产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成为PCB工业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加强PCB生产企业内的“生产产业”的各种各样“服务”进行产品生产是提高PCB企业发展和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加强和发展PCB企业生产业可以推动PCB工业生产不断发展与进步。

2使PCB产品的价格竞争走向服务竞争

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从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方向转变与发展。PCB企业之间的竞争战略将由价格竞争走向生产业的竞争上来。由于,科学技术和知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迅速推广和应用,并占有越来越多的比率,创造着越来越大的产品价值,而科学技术和知识大多是通过科研、技术和管理咨询等生产业的投入来完成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将起着把技术进步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所以,生产业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知识(附加值)含量的必由之路。

3它是PCB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来源

在现代的社会化大生产中,企业的利润的主要来源已经不是在产品加工制造上,而是在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市场、服务等的生产链上。大家知道,在PCB产品(特别是新产品方面)生产的上、中、下游阶段都需要投入专门的服务(或服务需求)。

如:产品生产的上游阶段要有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产品定位、设计、市场组织、物流研究与制定等;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游)中要有产品的质量控制、设备的保养与维修等的服务,还有与生产并行的会计、人事管理、安全等的服务;在产品生产的下游阶段,需要有广告、运输、销售等。这些生产在产品增加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的作用与份额,也就是说产品生产的三个阶段的“服务”在产品价值链中占有最大比率。因此,一个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取决于产品生产的三个阶段(上、中、下游)的服务优势。

4它是PCB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内容

在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上可以分为:(1)企业的基本运作(活动)部分,即产品的制造、储运、销售、和售后服务等;(2)企业的辅助运作(活动)部分,如企业的组织建设、人事管理、产品研发、采购等。但是,企业内的这些辅助运作和活动的好坏将决定着企业的基本运作和活动的优劣,或者说只有企业的辅助运作和活动得好,才能使企业内的基本运作和活动得以顺畅进行,也就是说企业内的这些辅助运作和活动才是企业的灵魂,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企业内的产品研究开发、工程设计、销售和管理等等的生产运作和活动是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8篇

1.刊期职业管理人才缺乏

管理人才的缺乏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各期刊社都在叹息没有得力的人才,原有的期刊社管理人员多是上级任命或委派,真正懂编辑、广告、发行等期刊运作的人才不多。据了解,不少期刊社工作人员只有2~3人,由于规模小,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再有,现有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或针对本行业特点和特色的期刊经营培训,借鉴其他兄弟期刊的经验也少的可怜。新时期的期刊管理者要懂运作、经营期刊。

2.期刊规模小,缺乏集团优势

“各自为战”“、小而全”的办刊模式至今尤为突出,缺乏集约效益。目前,我国畜牧兽医期刊仍然是编辑部和期刊社的办刊现状,实力单薄,规模小,自我生产与发展仍是普遍的模式。资源浪费或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的运作模式难求规模效益。再有,同质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内容雷同,没有本地域行业特色,这样削弱了办刊力量,影响了畜牧兽医期刊质量的提高。

3.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畜牧兽医期刊经过几十年发展,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有北大中文核心20种,占畜牧兽医期刊13%。不过从整体来看,还是缺少科学的有效的统一质量评价体系。有的期刊把发行量等同于质量,还有简单地把影响因子作为质量标准。

由于期刊编辑是比枯燥的工作,所以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少。从事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稿与审稿,而有些编辑为了私自的利益,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审核稿件上,这样势必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为了凑版面,使得一些质量不高的论文也被收集到部级期刊或者核心期刊内。这对期刊发展是不利的,长此以往,期刊环境肯定会慢慢地恶化。

5.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长

一些热门的期刊,发表周期一般可以保证,但对于不太热门或者冷门的期刊就到面临严重的挑战。一些期刊由于版面不够而延期到下期出版,这样势必会影响作者的发表时间,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并且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畜牧兽医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一,改革畜牧兽医期刊的运营体制。在计划经济下我国的畜牧兽医期刊主要是由有关科研单位、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等主办的,编辑部设在这些单位。以聚集在这些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学术依托,人员编制、办刊经费、条件设备也由这些单位提供。这种体制有它的优点,在改革过程中应保护这些单位的办刊积极性。

第二,开展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战略研究,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对商品生产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畜牧兽医期刊作为一种商品,有着巨大社会效益,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畜牧兽医期刊的宏观调控主要应依靠法律、政策手段,经济手段,当然也要有必要的行政手段。

目的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为畜牧兽医期刊的市场平等竞争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按照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更好地发展。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首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战略研究。探讨我国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恰当速度,期刊的种类、学科、层次的合理配置,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期刊分类原则和管理办法,建立高素质编辑人员的培养制度,建立激励期刊竞争的奖励制度等等。把对畜牧兽医期刊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第三,规范畜牧兽医期刊的版式和制度。针对当前畜牧兽医期刊的论文格式和编辑的素质问题,要求行业相关部门要成立监督机构,对期刊的发行、出版等全过程进行抽查检验,这样才有利于期刊自身质量的提高,论文质量也会提升期刊的品质。作为主要面向畜牧兽医的期刊,要招聘专业的编辑进行审稿,对论文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不容许为了私自利益而不管论文质量的情况出现。

第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畜牧兽医期刊的发展要多样性、多元化,除了纸制期刊的发行外,也要涉足网络。将期刊转化为电子档,方便读者进行快捷及时的查找,对期刊的检索量也是期刊追求的因素。同时期刊还可以开通官方网站,并制作出网上投稿、查稿版块,让读者能够不通过传统的投稿方式,这样的效率会提高很多,而不延误期刊的发行时间,也会保证发行的质量。

第五,加强期刊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培训。期刊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有高水平经营者,认真分析市场、考察市场,从市场中找到期刊的定位。必须改变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单一的计划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迅速建立期刊后改制时期的人才资源管理新观念和经营战略。

三、结论

对于畜牧兽医期刊而言,要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运作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下要对期刊进行创新式发展,在改制中即要保证期刊的质量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也要保证期刊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当前新闻出版行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CDIO教育理念 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 专业硕士培养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农”领域对应用型和实用性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培养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国“三农”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DIQ是来自美国高校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方面,提倡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主动性把课程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态学习方式。为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本文重点分析CDIO教育理念在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应用。

一、CDIO教育理念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中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急剧增加,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已成为农业推广硕士教育中招生单位最多、学生来源构成最广泛的专业硕士领域[1]。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的教学模式不同于学术性学位,更注重实务训练,侧重于应用,因此,针对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CDIQ是由美国著名的几所理工学院在200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贯穿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其教育理念是让学生主动把课程内容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学生大量参与产品研发与运行的实践活动,主动地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2]。CDIQ教育模式是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CDIQ教育模式是以产品创造及生产全过程为载体,形成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的直接联系,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践参与性的培养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研究和实践有机结合,把知识与能力整合在一起,提供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的平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CDIQ教育模式有利于重点培养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成为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皆具备的专业化和实践型人才。

(二)增强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CDIQ教育培养方法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单向和被动传递信息的方式,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更多地结合实际情况从事操作、运用、分析,切实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农业经济活动中。CDIQ教育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而且通过此模式中学生参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培养在团队中的创新精神与系统掌控能力。

创新人才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CDIO教育模式通过对学生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等四个层面的能力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主动”完成任务,并在协同工作中不断提高团队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式构建

CODI教育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充分运用大学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载体,结合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四个方面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3]。基于这一理念,结合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要求,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构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构思:依据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硕士生的层次及其他客观情况,构思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2)设计: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理念贯彻到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情景实践环节,按照能力培养规划教学内容和运作模式。(3)实现:为保障实践与理论之间有机联系,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改善教学环境、完善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导师队伍。(4)运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运作体系与研究生实践培养评价体系,实现培养能力适应中国农村经济变化的需要。

(一)明确人才定位,依据市场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

CDIO教育模式就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利用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包括个人的终生学习能力、团队交流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5]。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是培养在现代农业经济方面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基于CDIO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以培养为农村服务高层次人才为中心,坚持农业与经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为农村服务的业务能力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培养方案突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贯彻应用性问题的研究,以解决现代农村与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融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提高为一体,提高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增强实践环节,提高应用能力。

为适应国家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的需求,基于CDIO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构思”与理论知识相关的系列可操作性的案例,模拟实际农村经济运行环境,以团队形式,“设计”案例执行的步骤,保障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案例的“运行”中。这种模拟情景的案例教学,可以使农业推广和农村经济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入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为农村农业服务技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构建的农村经济环境中,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系列过程,发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农推广硕士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

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农户、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建设,高校应主动与当地政府、农村社区、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组织等结成产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教学实践基地。以农推广教学实践基地为载体,通过农推广专业硕士的双导师的实践指导,实践导师提供实践基地所有相关材料,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以自组团队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农村社区或农民中的实际事务,根据实地调研及考察,学生“构思”农村或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导师引导下,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可掌握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使理论研究与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实施”和“运作”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问题解决的效果。通过在课内外实践中贯彻CDIO教育理念,可以培养专业硕士自主学习研究能力;可以培养专业硕士在农业领域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专业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学位论文是培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突出社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价值。将CD10理念中的构思、设计、实现、运作应用于论文写作中,极大增强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农村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选题,结合对问题的分析,对论文内容进行设计,根据实际问题的发展状况,实现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结合,运作论文写作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设计论文的研究对象,在实践中得以解决,最终得出研究结论,这将对实际生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三)完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CDIO教育理念的贯彻,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加强研究生管理,完善培养评价体系建设。CDIO是一种使专业硕士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培养的教学方法,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科学性是对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专业硕士在CDIO教学方法中获得的成效进行具体衡量。对校内项目,在学生完成基于CDIO教学方法完成的项目之后,由指导教师及其他CDIO课程组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评估,及时给出学生反馈意见,根据项目的执行情况给出学生成绩,评析学生参与项目的作用,并肯定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同时要指出存在的不足,便于在后续项目学习中引起注意并加以改进。校外实践由学院与实习实践基地共同负责研究生的实施和管理,对学生评价主要由实践培养基地和第二导师具体指导。在研究生教学管理方面,为贯彻任课教师及导师实施CDIO教育理念授课或指导,实行研究生管理处、研究生培养学院和研究生会三级监控和全面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沈月琴.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2(2).

[2]梁惺彦,张蔚,顾晖.CDIO教学模式下嵌入式课程教学的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6).

[3]祝丽杰.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对外经贸,2012(2).

[4]安强身,柳兴国.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太原大学学报,2013(3).

生产运作论文范文第10篇

1、刊期职业管理人才缺乏

管理人才的缺乏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各期刊社都在叹息没有得力的人才,原有的期刊社管理人员多是上级任命或委派,真正懂编辑、广告、发行等期刊运作的人才不多。据了解,不少期刊社工作人员只有2~3人,由于规模小,也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再有,现有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或针对本行业特点和特色的期刊经营培训,借鉴其他兄弟期刊的经验也少的可怜。新时期的期刊管理者要懂运作、经营期刊。

2、期刊规模小,缺乏集团优势

“各自为战”“、小而全”的办刊模式至今尤为突出,缺乏集约效益。目前,我国畜牧兽医期刊仍然是编辑部和期刊社的办刊现状,实力单薄,规模小,自我生产与发展仍是普遍的模式。资源浪费或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的运作模式难求规模效益。再有,同质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内容雷同,没有本地域行业特色,这样削弱了办刊力量,影响了畜牧兽医期刊质量的提高。

3、期刊质量评价体系

畜牧兽医期刊经过几十年发展,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现有北大中文核心20种,占畜牧兽医期刊13%。不过从整体来看,还是缺少科学的有效的统一质量评价体系。有的期刊把发行量等同于质量,还有简单地把影响因子作为质量标准。

由于期刊编辑是比枯燥的工作,所以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少。从事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收稿与审稿,而有些编辑为了私自的利益,没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审核稿件上,这样势必会影响论文的质量。为了凑版面,使得一些质量不高的论文也被收集到部级期刊或者核心期刊内。这对期刊发展是不利的,长此以往,期刊环境肯定会慢慢地恶化。

5、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长

一些热门的期刊,发表周期一般可以保证,但对于不太热门或者冷门的期刊就到面临严重的挑战。一些期刊由于版面不够而延期到下期出版,这样势必会影响作者的发表时间,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并且也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畜牧兽医期刊的发展策略

第一,改革畜牧兽医期刊的运营体制。在计划经济下我国的畜牧兽医期刊主要是由有关科研单位、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等主办的,编辑部设在这些单位。以聚集在这些单位的专家学者为学术依托,人员编制、办刊经费、条件设备也由这些单位提供。这种体制有它的优点,在改革过程中应保护这些单位的办刊积极性。第二,开展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战略研究,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机制。对商品生产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畜牧兽医期刊作为一种商品,有着巨大社会效益,是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畜牧兽医期刊的宏观调控主要应依靠法律、政策手段,经济手段,当然也要有必要的行政手段。目的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为畜牧兽医期刊的市场平等竞争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按照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需要更好地发展。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首先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科学技术、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战略研究。探讨我国畜牧兽医期刊发展的恰当速度,期刊的种类、学科、层次的合理配置,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期刊分类原则和管理办法,建立高素质编辑人员的培养制度,建立激励期刊竞争的奖励制度等等。把对畜牧兽医期刊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第三,规范畜牧兽医期刊的版式和制度。针对当前畜牧兽医期刊的论文格式和编辑的素质问题,要求行业相关部门要成立监督机构,对期刊的发行、出版等全过程进行抽查检验,这样才有利于期刊自身质量的提高,论文质量也会提升期刊的品质。作为主要面向畜牧兽医的期刊,要招聘专业的编辑进行审稿,对论文的质量要严格把关,不容许为了私自利益而不管论文质量的情况出现。第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畜牧兽医期刊的发展要多样性、多元化,除了纸制期刊的发行外,也要涉足网络。将期刊转化为电子档,方便读者进行快捷及时的查找,对期刊的检索量也是期刊追求的因素。同时期刊还可以开通官方网站,并制作出网上投稿、查稿版块,让读者能够不通过传统的投稿方式,这样的效率会提高很多,而不延误期刊的发行时间,也会保证发行的质量。第五,加强期刊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培训。期刊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有高水平经营者,认真分析市场、考察市场,从市场中找到期刊的定位。必须改变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单一的计划型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迅速建立期刊后改制时期的人才资源管理新观念和经营战略。

三、结论

对于畜牧兽医期刊而言,要改变在计划经济时期的运作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导下要对期刊进行创新式发展,在改制中即要保证期刊的质量不受到外界的干扰,也要保证期刊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当前新闻出版行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上一篇:业务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品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