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范文

时间:2023-02-22 05:07:50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模式;设计原则;设计模式的选择

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技术的最新进展之一,它针对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能够复用已有的、优秀的解决方案,因此提高了软件开发质量和代码重用性。

1 设计模式概念

设计模式是“对一些经过定制、能相互通信的对象和类的描述,用来解决特定场景下某个普遍的设计问题。”GOF经典设计模式使用类图、对象图、交互图等显示类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和通信。其中类图用来描述各个类、类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象图描述对象结构,而交互图描述的是对象间发生关系的流程。

设计模式种类众多,在GOF经典设计模式中,达23种之多,设计模式分类主要是根据目的准则和范围准则。目的准则说明模式是用来完成什么工作的,根据目的准则,模式可分为三种:(1)创建型:设计模式与对象创建无关,把对象的创建和其它部分的代码分离,从而创建对象会更加灵活。例如设计模式中的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创建者模式,原型模式,单例模式;(2)结构型:模式结构清晰,主要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但是模式的每一部分的结构都专门负责完成某一职责。例如设计模式中的外观模式,适配器模式,模式,装饰模式,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3)行为型:行为类模式主要描述类或对象之间的交互,以及类和对象的主要职责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状态模式,策略模式,职责链模式,命令模式,访问者模式,调停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迭代器模式,解释器模式。范围准则关注模式的制定主要用于类还是对象,其中“类模式”处理类与类之间的继承关系,这种关系是静态的,而“对象模式”处理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动态的。设计模式种类繁多,如何选出一个针对特定设计问题的模式是十分困难的。因此选择适合特定设计问题的设计模式,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2 设计模式的选择

设计模式是面向对象的高层次解决方案,它不会过于关注具体问题的细节,所以应该把现实世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抽象,设计模式在选择对象和决定对象粒度方面都能起到作用。

⑴选择合适的对象。设计模式的对象来源于现实世界的抽象模型,针对具体问题描述,进行抽象,创建类和操作。但是在这些分析模型中得到的一些层次较高或较低的类,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比如数组等,设计模式能够确定这些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的类。

⑵决定对象粒度大小。设计模式能够决定对象的大小和数目,例如,外观模式能够使用对象表示完整的子系统,享元模式的对象粒度最小且数目众多,抽象工厂模式能够生产其它对象的对象。这些设计模式为对象粒度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每一种设计模式都是为解决一类问题而出现的,例如:桥接(Bridge)模式属于结构性模式,其意图是分离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使这两部分相互独立,不会相互影响;解释器(Interpreter)模式属于行为模式,它的意图是给定一个语言及其语法语义,并定义一个解释器,用来使用这些语法语义表示这个语言的含义;生成器(Builder)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的意图是把复杂对象的构建和它的表示分开,使得同一个创建过程可以含有不同的表示。只有了解了设计模式的意图,才会比较容易地选择出,适合实际问题的一个或多个设计模式。

尽管设计模式在粒度和抽象层次上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具有一些关联,根据目的和使用范围不同,对设计模式进行了分类。分类能够指导应用设计模式的目的和范围,目的准则中的创建型模式与对象的创建有关,结构性模式关注于类或者对象的组合,行为性模式描述了类或者对象的交互关系和职责分配,范围准则是以类和对象来划分的,类模式是研究类与子类之间的静态关系,而对象模式关注的是对象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果确定了业务逻辑的目的和元素,就能缩小设计模式的选择范围,能够快速获得适合的设计模式或者模式组。

3 设计原则

⑴单一职责原则,即不能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简单的说就是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在软件设计中,秉承着“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让一个类仅负责一项职责。

⑵里氏替换原则,如果对每一个类型为T1的对象o1,都有类型为T2的对象o2,使得以T1定义的所有程序P在所有的对象o1都换成o2时,程序P的行为没有变化,那么类型T2是类型T1的子类型。包含4层含义:①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是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②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但是不能覆盖父类的非抽象方法。③当子类覆盖或实现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即方法的形参)要比父类方法的输入参数更宽松。④当子类覆盖或实现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即方法的形参)要比父类方法的输入参数更宽松。

⑶依赖倒置原则,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低层模块,两者都应该依赖其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细节,细节应该依赖抽象。

⑷接口隔离原则,接口中的方法应该尽量少,不要使接口过于臃肿,不要有很多不相关的逻辑方法。

总之,原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在软件设计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不能完全照搬这些原则。对于接口隔离原则来说,接口尽量小,但是也要有限度。对接口进行细化可以提高程序设计灵活性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如果过小,则会造成接口数量过多,使设计复杂化,所以一定要适度。

[参考文献]

[1]刘奎,袁兆山,陈刚,宋淼,王一雄.基于XML的设计模式描述及其存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6).

设计模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生成 猜想 分析

1. 引言

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十“无中生有”的过程。看上去。在这轻描淡写的涂抹以“生有”之中,凭的全是经验,是直觉,是一时的灵感.设计好象无“法”可循.设计方法似乎也只是无稽之诚。然而.如果没有方法.教师对学生岂不无从教起?成功的设计师们岂非灵感永存?显然不会,故,设计方法是有的,而且,理性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当然.由于建筑不完全是一种理性对象,它包含大量的非理性、思想性、审美价值的内涵.所以对于设计方法而言,是复杂矛盾而又灵话当变的.可谓“千回万转路不定”.乃“法无定法”之法。

现代设计方法论涉及的领域很广,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科等都对其产生影响.进而由它们所决定的设计作品中所具有的科学化和人情化的程度.是评价设计优劣的关键。具体而言之,国际建筑思潮、建筑学派、建筑美学、环境心理学、建筑心理学、建筑现象学、生态建筑学、仿生建筑学等哲学思想范畴对建筑设计有影响之外,建筑设计方法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行为建筑学、建筑类型学、建筑符号学、建筑形态学、新陈代谢论与共生论、建筑装饰理论、模式语言理论、图式思维理论、科学设计程序理论等。以上的学科都与设计结果的良莠有直接关系。同时.新方法新理论的出现使现代设计方法论所形成的体系逐步扩大.在设计方法的新旧关系上,与其说是“取代”.莫如说是“层积”。愈积盛丰,品类愈多。综合化.多元化共生是现代设计方法的特点.历史上那种单一的理论或方法控制局面.统领“全军”的情况是不太可能再出现了,要完成一项堤计,其设计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2. 模式

建筑设计并不是一个严格遵守逻辑秩序的过程,但它仍强调理性的意义。判断、选择、再判断、再选择……贯穿了整个设计过程。面对被选择项,如何作出决策,是直接影响设计成果质量的重要因素。决策就应该确定某种标准。在一般情况下,决策标准往往是理性的,需要多种知识背景辅助判断,例如调研资料、相关学科、设计先例等。然而,这种理性是建立在主观条件上的理性,因为这种判断必然要借助人本身的思维模式,或者说是建筑师或一个团队特有的设计模式。

3. CAG模式

GCA即Generator-Conjecture-Analysis (生成-猜想-分析)的缩写。它由建筑师达克( Darke )由“猜想-分析”模式发展而来。GCA模式认为,首先,建筑师在设计时,先有一个特殊的“生成”阶段。Generator从字面上可理解为一种“发生器”。“生成”所涉及的是产生某个解决方案的概念或是目标。达克认为,这些概念或目标是建筑师进入其问题的起点。任何一个特殊的生成起点都可以在设计过程中通过理性分析来判断它的可行性。类似于我们在设计起步之时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我们在绝大部分时候都可以依随我们自己的“发生器”分析下去,做下去。这种“发生器”在刚刚进入设计过程中时,往往知识建筑师自己加诸于自己的某种限制,这里所说的限制其实是某种提示,因为对于设计而言有很多时候,没有限制才是最大的限制。这样的“发生器”并不需要十分明确,它不是某个具体的设计,而是产生这一设计背后的概念。

“猜想”涉及设计问题的架构,其实也就是最初的设计。“猜想”不是基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而是大部分基于设计师个人已存在的认知能力。在最初的设计里,设计所需的资料及设计本身都是不完全的,而且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以生成——猜想这样的方式来理解设计则更加能令人信服。“生成”和“猜想”这两个阶段实际是一种重要的设计策略,它将某个设计任务的无数可能性降低至设计师可以把握的数量范畴,使设计真正成为建筑师能主动控制的活动,而不是寄希望于广阔而空泛的基础调查研究而自然“推导”出某个设计结果。

4. 实例详释——江苏武警总队机关迁址工程投标方案

4.1 项目概况

4.1.1 地块概况

所规划武警总队迁址地块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南侧,马东广场西南角。地块北望奥体中心,与南北方向有较大夹角。用地面积124000平方米(含用地50600平方米)拟建规模约57700平方米。土地性质为军事用地。

4.1.2 指导思想

规划方案奉行风格力求创新,融入河西整体,立足现有环境,着眼未来发展的要求,以建设园林式现代营区为目标,以期建设成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营房设施配套,环境整体优美”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特征的高科技军事建筑。

4.2 发生器与猜想

4.2.1 周边环境——武警总队新址位于南京河西新区马东广场西南角,规划区东北方向是江山大街,西北方向是燕山路,东南方向是江东南路,西南方向为规划路,,南北走向,呈不规则四边形,南北方向长约460米,东西长约185米,整个基地地势平坦,无明显高差。

设计模式范文第3篇

记得一次参加微软的架构师培训,期间讲到设计模式,有人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什么东西比设计模式更重要?”老师是一位有多年丰富实践经验的开发者,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到:“比模式更重要的是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RP)

“就一个类而言,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也就是说,不要把变化原因各不相同的职责放在一起,因为不同的变化会影响到不相干的职责。再通俗一点地说就是,不该你管的事情你不要管,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多管闲事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

例如:参考图1中的设计,图形计算程序只使用了正方形的Area()方法,永远不会使用Draw()方法,而它却跟Draw方法关联了起来。这违反了单一原则,如果未来因为图形绘制程序导致Draw()方法产生了变化,那么就会影响到本来毫不关系的图形计算程序。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如图2,将不同的职责分配给不同的类,使单个类的职责尽量单一,就隔离了变化,使他们互不影响。

开放―封闭原则(OCP)

“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应该是可以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这个“不修改”的意思是“你可以随便增加新的类,但是不要修改原来的类”。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就好多了,其实这里还是一个隔离变化的问题。

例如:如图3,有一个客户端程序通过数据访问接口操作数据,对于这套系统来说,一开始计划使用的是SQL Server或Oracle数据库,但是后来考虑到成本,改用免费的MySQL,那么对于客户端程序来说,后来数据的扩展对它没有任何影响。

图1 相互影响的设计

图2 修改后相互独立的设计

图3 通过接口实现OCP设计原则

图4 依赖于细节的开关设计

图5 修改后的通用的开关设计

图6 相互影响的操作

图7 通过接口使三个操作相互独立

依赖倒置原则(DIP)

“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关于这个原则,还有种说法是,“高层不应该依赖于底层,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其实怎么说都是对的,关键就是要理解一点,只有抽象的东西才是最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依赖的是它的稳定。

例如:参考图4的设计,一个开关跟灯直接连接在一起了,也就是说开关依赖于灯的打开和关闭方法,那么如果我想用这个开关也可以打开其他东西呢,比如电视、音响。显然这个设计是无法满足这个要求了,因为我们依赖了细节而不是抽象,这个开关已经等价于“灯的开关”,而无法操作其他的设备。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设计一个通用的开关呢?参考图5的设计,现在我们不仅可以打开灯,还可以打开电视和音响,甚至未来实现了“开关接口”的任何东西。

接口隔离原则(ISP)

“不应该强迫客户依赖于它们不用的方法。接口属于客户,不属于它所在的类层次结构。”这个说得很明白了,就是不要强迫客户使用它们不用的方法。如果强迫用户使用它们不使用的方法,那么在这些不使用的方法发生改变时,客户往往不知如何应对。

例如:参考图6的设计,在这个设计里,取款、存款、转帐都使用一个通用界面接口,也就是说,每一个类都被强迫依赖了另两个类的接口方法,那么每个类有可能因为另外两个类的方法(跟自己无关)而被影响。拿取款来说,它根本不关心“存款操作”和“转帐操作”,可是它却要受到这两个方法的变化的影响。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参考图7的设计,为每个类都单独设计专门的操作接口,使得它们只依赖于它们关系的方法,这样就不会互相影响。

替换原则(LSP)

“子类型必须能够替换掉它们的基类型。”对于这个原则,通俗一些的理解就是,父类的方法都要在子类中实现或者重写,否则就不能算作继承。如果违反了LSP原则,常会导致在运行时的类型判断违反OCP原则。

设计模式范文第4篇

目的设计出一种适合中国人文化传统、经济状况、身心状态、情感需求的养老模式。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阅读、整理近7年的相关文献约195篇;采用讨论法与分析法,文章作者多次碰面、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确定方案思路。结果设计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内容包括孕育机制、组建方式、运行方式3个方面。政府、社区、公司与私人4种力量可以促成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形成。组建田园之家包括构建“田园之家管委会”与单个“田园之家”两方面。“田园之家”选举产生家委会,实行民主、自我、义务管理。结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具有自立、自助、互助、积极、健康老年等养老理念,适合国人养老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

中国面临严峻的老年化问题,据预测,2010~2019年,我国平均每年净增老年人口近800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量将达2.4亿;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的预测,2025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比重达21%;2033年突破4亿,比重达27.7%。如此大规模的老年人口在任何国家或地区都未曾出现过[1]。如何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银潮,这是关注养老问题的学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研究养老模式,也是为了对即将到来的养老挑战,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或对策。在探讨中外现有养老模式利弊的前提下,提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理论的基础下,如何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将此养老模式加以运用,并进行推广,就变得很有意义了。模式设计重点要解决3个问题:该田园之家养老模式何以生根?何以成形?如何运行?第1个问题,是探讨该养老模式背后,促使它形成的机制问题;第2个问题,是探讨按照此养老模式理念,如何保障建成1个中式学练养疗的田园之家单元?第3个问题,是探讨这样的养老之家是如何运行的?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资料在设想设计一种适合国人诸多具体情况的养老模式之前,研究组成员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以核心词“养老模式”下载了中国知网(2009~2016)核心期刊论文195篇。经过认真研读之后,主要参考的论文资料如下:姜玉著《中国养老服务模式研究》[1],李长远《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比较及优化策略》[2],时华等《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动因、模式及困境》[3],李洪心等《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4],乔琦等《非血缘关系的多代居——德国新型社会互助养老模式案例及启示》[5],肖金花等《特大城市可持续养老模式设计研究》[6],卢德平《略论中国的养老模式》[7],左美云等《养老模式分类的全景图:一个房车模型》[8],李哲等《〈黄帝内经〉中养生原则在养老保健中的应用》[9],狄爱生《养老模式的变革取向:“医养结合”及其实现》[10],陈芳等《我国“自我养老”模式研究述评》[11],王霞等《医疗服务融入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中的探讨》[12],郜凯英《PPP模式应用于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13],仉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14],孙文华等《“低龄老龄化”形势下“以老养老”的机构养老发展模式——针对上海市的实证研究》[15],王栋明《对构建养老新体系和服务新模式的思考与建议》[16],胡宏伟等《“嵌入式”养老模式现状、评估与改进路径》[17],汪大海等《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问题——“鹤童模式”的经验与瓶颈》[18],蒋迪刚等《产业化养老的开发模式与布局探索——以舟山市为例》[19],卢布等《54321养老产业模式研究——兼论农区养老主题小城镇建设》[20],尹孔阳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多元化养老模式的选择》[21],龙耀等《南昌市小金台社区老年人养老现状与“楼(院)式”养老模式调查研究》[22],田素庆《阿昌族“上奘”宗教实践与现代养老模式构建》[23],邓大松等《国外居家养老模式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24],王贝芬《社会化养老模式研究综述与展望》[25],佚名《明天我们如何养老“美日台新韩”模式谁能解困中国》[26],潘凌飞《西方国家的居家养老与自助养老服务模式》[27],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28]等。

1.2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讨论法与分析法3种方法。研究组确定研究方向与思路之后,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认真阅读、比较、摘录笔记,然后一起讨论、分析。经过多次讨论、分析与综合之后,提出了“设计‘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方案。

2结果

本研究认为,“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内容包括孕育机制、组建方式和运行方式3个方面。

2.1孕育机制孕育机制主要是指促使田园之家养老模式诞生的力量及方式。大体有4种力量,促成田园之家的孕育诞生。1)由县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出面,构建1个或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养老村镇;2)由社区出面,搭建1个或一批可以容纳几百上千人的养老社区;3)由公司出面,构建1个或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山庄;4)由私人组团,抱团养老,构建1个或一批可以独立运作的田园养老之家。

2.1.1政府构建政府构建,是指由政府出面选择地点,进行规划,构建1个或一批可以容纳千人以上的养老村镇。开建之前,可以预先调研,在该级政府所辖范围内,了解未来5~10年内,到养老之家生活的需求人数,然后按照需求,设计1个或一批可以容纳多个田园之家的养老村;同时,按照既定规模,设计并建设好菜市、超市、运动场、医院等相关功能设施。建好之后,面向社会招租信息,指导退养大众,按照“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进行组团租用。政府在该地设立管委会,指导协调田园之家的日常运行。政府以成本价将养老的场所租赁给养老团队使用,养老成员在田园之家产生的生活、娱乐、服务等消费,由成员自己承担。

2.1.2社区搭建社区搭建本质上属于政府构建范畴。按照田园之家的要求,社区主要是指临近大城市周边的社区,才具有构建毗邻田园养老之家的地理条件。社区搭建与政府搭建相比,规模小一些,但在整个养老系列设施的功能需求和设计方面,与养老村镇相似。投入使用时,建议以招租方式进行,欢迎各方人员组团来开展自己的退养生活。

2.1.3公司营建公司营建,是指由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单位,出资修建档次比较高的田园之家养老山庄及其配套设施。主要面向对居住环境、养老环境要求比较高的人群。修好之后,可以以比养老村镇、养老社区高的租金租与养老团体。公司营建的收益,主要是从租金与配套服务的消费方面来获取。仍然要求按照“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操作方式来进行。

2.1.4私人组建私人组建,主要是关于退养人员如何由零散的退休人员组织成1个共同生活团队,并集体实践养老的过程。这是完全独立的、民间的田园之家的构建模式。私人抱团组建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是生活场所之类的“硬件”类问题;二是成员构成、生活安排、养老理念、管理模式等“软件”类问题。老年生活场所,对于私人抱团养老的人来说,既可以租用由政府、社区、公司修建的养老场所,也可以自己以多种方式构建。如由其中的1人、多人或全体,出资或集资买地修建、买房改建、团购、团租等。构建生活场所的每种方式各有利弊,因此,运用何种方式,完全由抱团人员的兴趣、经济实力、身体状况等因素决定。比如,租住的好处之一,就是只要成员身体健康条件允许,就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改变居住地点,顺带实现短距离的旅游式养老模式。当然,无论是政府构建、社区搭建,还是公司营建,最终都需要这样1个抱团组建的养老团队来开展养老活动。

2.2组建方式组建田园之家时,要求退养人员按照“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要求,从人员组成、地点选择、生活起居、学习安排、运动安排、交流娱乐、治疗选择和临终关怀等方面进行协商议定。具体做法:有结伴开展退养生活愿望的人员,可以自由组合成1个10~20人的团队,按照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运作方式来开展老年生活。团队成员主要由同学、同事、朋友和亲人等具有一定感情基础的人员构成,团队里有懂医、懂法、懂管理、懂家务的人更好。首先,可以实现团队成员之间感情的高融洽度;其次,由于是集体养老,可以排遣老年孤独;再次,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信任,可以实现高亲密度;第四,还可以增进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安全感;第五,在一个如同大家庭一样的田园之家开展老年生活,可以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当然,成员可以自由退出。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田园之家成员减少或补入新人时,都必须在征得半数以上的人员同意之后,才能接纳新人。此处面临的问题是:谁来宣传、推广这种养老模式及其理念呢?为了推广并保障田园之家的运行效果,建议由各级医保或社保部门成立“田园之家管委会”,牵头开展田园之家养老理念的介绍、推广、组织与评估等工作。首先,由“管委会”开展该养老模式的理念培训;其次,由“管委会”开展养生知识培训。第1步,开展养老理念培训。聘请专家,安排学时,讲授《“中式•学练养疗•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研究》的有关理论与操作方式。第2步,开展养生知识培训。成员之中,必须有1~2人懂得养生,这样才能在日常的养老生活中,切实可行地推行并保障健康养老。所以,建议“管委会”聘请专家,安排学时,讲授养生知识,特别提倡讲授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养生知识。由于培训班面向退休人员进行,要求学习费用尽量低,最好免费,学完后发结业证。建议“管委会”创造条件,让政府对遵循这一养老模式的团队给予一定奖励。如果政府条件许可,可以出资对提供这一养老模式的单位、参与这一养老模式的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可以看作是政府购买养老的一种新形式。时华等[3]分析,政府购买社区养老服务,是近年来由上而下推行的重点政策之一。至于政府如何进行购买田园之家养老模式的相关服务,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而牵头的“田园之家管委会”,主要负责对不同单位或团队进行审核、评估,并分配赞助金额。对机构的审核,主要是看某养老机构是否具有提供胜任推行田园之家养老理念的环境及设施;对参与该模式的退养人员,主要是审核他们是否已经形成了1个可以运行的团队,同时考察内部成员的养生素养、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消费状况等。具体审核的方式方法,可以在逐年的实践工作中修改完善。如果要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就有必要建成2~3年1次的审核机制,到期进行复查、审核,根据复核结果决定是否继续支持。当然,参与这一养老模式的个人,即使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补助,但只要在这种养老理念的指导下开展老年生活,自己过得健康、快乐、自主,其中的积极意义也是无法估量的。

2.3运行方式由于这种养老模式,主要针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一定经济能力的退休人员。居住条件方面,建议1人住公寓式套一,或两人住套二(含厨房、卫生间),这样就可以具有独立的私人空间。1个10~20人的田园之家,要求聘请1~2名服务人员,主要负责1日3餐,以及其他的生活事务。每顿饭,一般是全体“家”人,1桌到两桌人,共同进餐。日常养老生活中的学习课程,可以由内部胜任的成员免费提供,也可以集体决定集资聘请外面具有资格或能力的人来办班教授。所有的决定必须要经过超过半数以上成员的同意才能进行。其他有关人员组成、地点选择、生活起居、运动、交流娱乐、治疗和临终关怀等方面,在成员的共同协商下,由家长、家委会带领大家完成内外协调或日常事宜。家长及家委会,由田园之家成员民主选举产生,他们的工作都是无偿的。田园之家实行民主、协商、自我、义务管理。一切活动,由于都是经过成员集体讨论协商的结果,费用方面,要求大家共同承担,提倡AA制。这样,才能保证田园之家养老生活的可持续运行与健康发展。当然,这并不排除“家”中的某个人,自愿为其他成员选购并赠送某一生活用品,但这是自愿的、无条件的,不影响AA制的执行。

3讨论

田园之家以“家”为目标,注重了成员之间感情的交流与建设。解决了学者认识到的西方国家养老机构所面临的无情、冰冷的一面[4]。与德国多代居模式[5]相比,相同的是构建了1个大家庭,不同的是基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或国情现状。由于是10~20人组成的团队在一起学习休养,实现了肖金花等[6]提出的“集体自助养老”观念。由于是对每天的养老生活进行关注与安排,这抓住了养老的本质。正如卢德平[7]研究提示,养老模式的本质属于养老方式类型化的问题,具有日常化特点。而本模式就是立足日常生活着眼,开展多维度养老生活。田园之家一切活动的安排与进行,都要征求成员们的意见,要求半数以上的人同意,实行民主管理,这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养老心态。左美云等[8]提出,老年人养老的“主体心态”构成了养老模式分类的一维。因为,他们提出的养老模式分类房车模型图中主要包括了养老服务的地点、经济来源、技术支持以及主体心态4大要素。

田园之家的生活模式,可以按照《黄帝内经》的思想来安排,部分实现李哲等[9]提出的把《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运用于老年人养生保健中的理念。提倡学习、学练结合、学养结合、医养结合,有助于“健康老年化”、“积极老年化”理念的实现。狄爱生[10]撰文介绍,1995年在我国老年医疗保健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上,邬沧萍教授提出“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是实现老年人口的健康长寿,核心是寿命质量的提高,并指出“健康老龄化”是老龄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社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肖金花[6]等介绍,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口号,努力创造条件让老年人回归社会,强调老龄人要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去,以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为原则,使老年人从社会负担转变为社会发展动力。此处,田园之家养老模式别于其他模式的特色之一,就是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养生融入养老,以“健康老年化”为养老目标。提倡无疾而终,实现了陈芳[11]等提出的“自我养老”、“养老靠自己”的理念。并且,一旦实现,就可堪称达到了“自我养老”、“养老靠自己”的最高境界。

设计模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Internet;计算机;程序;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2012)20-0021-01

说到Internet,就会联想到计算机,说到计算机就会联想到程序,然后就想到程序语言,我的毕业设计是一个游戏,使用C#来编写代码,并且使用Unity3D引擎来制作游戏,接下来我主要讨论一下关于设计模式方面的知识。

说到设计模式,本人觉得设计模式是一个优秀的软件设计师必备的知识,一般来说,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软件的需求不断的变化,因此就必须不断的对软件进行修改,而在修改的过程中,可能会改变软件原始的框架设计,然后经过一段时间时候,这个软件很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偏离的原始的框架设计,而且修改软件的难度会不断的增加,因为往往修改软件一个部分之后,该软件的其他部分会受到影响,因此会产生一些无法预料的各种小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小,但是改起来特别的麻烦,一直到谁也不愿意去修改这个软件,最后软件开发商宁愿重新开发一款崭新的软件,并满足所有的要求,于是这个软件的循环又开始了。

设计模式强调的比较多的是代码的复用,也就是说,我们在写程序的时候往往会多次碰到相似的问题,传统的方法就是再次碰见的时候就重新编写代码,之前编写的代码无法直接使用,或者需要修改一些代码才能使用,于是就出现了代码的copy,使得软件里面多次出现了相似的代码,这样的代码耦合度高、可读性差,而应用设计模式知识来设计框架的时候,这种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缓解。

设计模式还有一个抽象概念,我理解的这个抽象的目的是为了封装变化,抽象的每一种具体实现的方法声明是不变的,但是每一种实现的方法内容又是变化的,而这里的不变和变化就很明显的体现出了框架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设计模式的目的就是解决或者减轻这种问题的影响,使用设计模式的思想来设计软件,能够让软件容纳更多的可变性,也就是说在更多情况下对软件进行修改的时候不会影响到该软件的原始设计,并且随着软件的复杂度增加,修改的难度不会像原来那种开发模式下增加的速度快,也就是说可以减轻开发难度,使得软件更加的清洁。

设计模式思想:

开闭原则:开闭原则是指软件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也就是说,框架设计好之后,可以向框架中添加代码,但是不能修改已经有的代码。开闭原则是设计模式的目标,一个软件的设计越接近于开闭原则,那么这个软件就越容易扩展,耦合性也越低,能够使开发更有效率。

里斯代换原则:这个原则讲的是只要是父类能够存在的地方,它的子类也能够存在。里氏代换原则是达到开闭原则的途径。

接口隔离原则:讲的是尽量把开放给客户端的接口分成几个部分,不要给客户端开放过多的接口,这样的话,每个客户端只能访问到自己需要的功能,不能访问到自己不需要的功能,这样能够使得客户端在调用程序的时候能够不用关心它用不到的功能,使得客户端调用功能的过程变的简单,虽然这看起来貌似没有简单多少,但是在真正编程的时候,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往往客户端会不断的调用功能,这样每次都容易一点,很多次积累起来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迪米特法则:指的是程序之间尽量不要有直接的交流,也就是说要限制程序之前沟通的广度和深度,这么做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降低程序之间的耦合性,使得在一个模块面临修改的压力的时候,尽可能少的或者不会吧这种压力转移到其他模块里面,这样就使得对软件的修改变的简单。也就是说设计模式的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使编程变的简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聚合原则:指的是尽量使用聚集而不是继承,虽然继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继承也会带来一定的不灵活性,继承的耦合度比较高,而聚集的耦合度就相对来说弱了很多,我也是在第三遍认真阅读这一章的时候才真正理解这个意思,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并且在之后的程序设计里面把这个原则的思想加了进去,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依赖倒转原则:指的是程序要依赖于抽象层,而不依赖于具体的实现层。而传统的编程是抽象成依赖于实现层,也就是说,当一个具体的实现被改动之后,很有可能需要更改整个软件的框架,这种工作量是非常可观的,而设计模式的要求刚好反过来,于是这种原则叫做依赖倒转原则,也就是说,抽象层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不会改变的,这样抽象层就比较好的实现了代码的复用。

现在已经有二十多种比较好的设计模式,它们分成几大类:创建模式、结构模式、行为模式。

创建模式是对类的实例化过程的抽象化,一些系统在创建对象时,需要动态地决定怎样创建对象,创建那些对象,以及如何组合和表示这些对象。创建模式描述了怎样构造和封装这些动态的决定。

结构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者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结构。结构模式描述两种不同的东西:类与类的实例。根据这一不同,结构模式可以分为类的结构模式和对象的结构模式两种。

行为模式是对在不同对象之间划分责任和算法的抽象化,行为模式不仅仅是关于类和对象的,而且是关于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

这些设计模式中,每一个都有它适合的地方,但是不要把一种模式硬生生的套在自己的程序里面,应该根据情况的不同做一些变通,也就是说要对设计模式的思想理解清楚。

我觉得在设计模式领域里面的知识中,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基本思想,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了这些最基本的原则,那些具体的模式都是可以很容易就能掌握的。

设计模式最本质的就是扩展性和松耦合,设计模式可以让程序适应软件需求的不断变化,并维持项目的开发速度。

接下来我说一下本人对几个设计模式的理解。

工厂模式:工厂模式用来创建对象,就是把对象的创建任务交给工厂类在做,这样就把对象的创建完美的封装了起来,如果以后改变对象创建方式的时候就不需要改变客户端。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封装了对象创建的可变性。

设计模式范文第6篇

1.1动机的定义动机通常被定义为引发、指引和维持行为的内部状态,是使你开始行动,维持行动,并且决定着你行动的方向。心理学家把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动力,或将动机解释为行为的内在心理原因。而学习动机是动机中的一种,学习动机是指个体由一种学习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或维持学习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所以说学习动机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它可以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它与个人的学习目标有着密切的联系。1.2ARCS动机的相关理论ARCS模式是Keller提出的,这一模式是以期望价值理论为基础,与教学设计的宏观理论结合提出的。研究发现,教学设计中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是关注动机设计。而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当个体认识到活动与个人需要的价值有关系,或与成功的期望有关系时,就会激发起人从事活动的动机。Keller将个体在教学中的期望价值和学习结果引起的心理反应归纳为四类:①是指好奇心和唤起等,称之为注意因素。②是指“成就需要”和“认识到有用”等,称之为切身性因素。③是直接影响到任务成功的程度,即自信心。④是指教学的结果,即满意度。我们要遵从ARCS模式,从这四个方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3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要素分析Keller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注意、相关、自信和满意。(1)注意:注意是ARCS动机设计模式的首要因素。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将注意力有意或无意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伴随自己的学习活动。(2)相关:相关性是指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教学与他个人的需要或目标是有关联的。(3)自信:自信心是帮助学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直接动力。(4)满意:满足感是当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生的积极期望相一致或是相近的时候,学生心理上得到的满足,这也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这四个要素中没有主次之分,它们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可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动机。

2ARCS动机设计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为学生熟练操作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在对学生学习动机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内容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设计提出如下激发动机的策略。2.1教学准备启导阶段——注意策略鉴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及计算机公共课程的特点,将注意策略分为课程教学前的注意策略和课堂教学中的注意策略。(1)课程教学前的注意策略。①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和需求,先向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以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也可以达到,学习与成功是快乐的事情。学习是求知的过程,学习可以让人不断地自我提高和完善,向着有益于生存、健康成长的方向发展。②列举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通过计算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性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明确学习计算机公共课不仅可以为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也为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帮助。(2)课堂教学中的注意策略。①以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布置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然后逐步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关注一些问题或一些教学道具,让学生思考各种可能的答案,即设置悬念。②挑战学生的知道感当学生积极地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进一步挑战学生的知道感,这是在学生已经拥有相当多的有关话题的知识的前提下应用的策略。③提出有争议和矛盾的信息这里可以分组进行,在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并获取一定信息之后,教师可以介绍与他们的结论相矛盾的补充信息,迫使学生认识到问题要比他们预想的更为复杂和多变,刺激学生形成更全面、更完善的探究和理解。2.2新课讲解阶段——切身性策略切身性策略也就是相关性策略。切身性策略就是要建立认知关联,也就是说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动机、目的等相关联。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问自己:学习这些知识对我有什么用?当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需求有着紧密关系的时候,他们便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情况创设学习情境,做到给学生提供的任务情境和学习材料都能设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对他们是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2.3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阶段——自信策略自信心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持久性的最重要因素,教师要让学生保持学习动机就必须想方设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1)分组讨论,组间互评,组内互评,让学生自己设置评价目标和评价量化表,评价自身表现和自我强化(2)设置多样化的创设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3)让每个学生自评。充分让学生体验到他们的成功是源自于自身的努力,而失败也主要来自于努力不够,从而取长补短,再接再励。2.4教学结果评价阶段——满意策略满意是维持和加强学习动机持久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Keller将满意范畴分为内部强化、外部报酬、公平三个范畴。根据这三个范畴教师要做到:(1)提供给学生多种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例如我们要定期举办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和推荐自己的机会(2)运用合理的表扬,给予适当的奖励(3)公开多元化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对学生评价时不能单独从考试成绩来评价,期末成绩要结合发展的和多元化的观点来综合打分。学生也好在了解了评价标准后,积极地结合标准进行反思,弥补缺点,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

3结束语

本文将ARCS动机设计模式与高职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实践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说明了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应用ARCS动机模式的必要性。最后,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计算机公共课的特点构建了一系列的实用高效的ARCS动机策略参考框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及评测检验标准,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设计模式范文第7篇

任锦华,中联部信息办副主任。从1996年起,他以普通文秘人员身份从事机关内网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2006年,中联部《政党外交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系统国产化示范项目,由任锦华作为责任人负责该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成果全面投入应用,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终验。此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电子政务国产化。

本期介绍“三棵树”的业务模型设计,下期将介绍技术实现模型。

设计业务模式

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业务模式的设计,形成最终的业务实现模型,是直接关系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办公业务系统如何建设,办公业务系统将来如何应用的关键。

电子政务主要工作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实现政务需求,信息技术定位就是实现的工具。在所有模型中,设计科学的业务模型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国办公业务模型主要是由国外软件公司提供并控制,由于其业务模型是基于西方几百年短暂文明史形成的机关工作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直接拿到我国使用已被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需要创新符合我国机关实际情况的业务模型,见图1。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业务实现模型总设计图

新一代电子政务业务模型是笔者在十多年电子政务实践经验中归纳、总结和提炼而形成的。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在遵循《电子政务应用业务标准》以及结合“六大业务模式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归纳了业务模型需求、业务模型框架和一系列具体的业务模型。

归纳核心模型

梳理业务资源分类

理清相互关系

我国办公业务的“踪”其实就在办公业务资源,机关单位工作看似千百样,其实都是围绕着不同办公业务资源展开。所以理清办公资源的分类,就理清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对象,就归纳出了电子政务建设子系统的类别。

为此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从实际建设经验出发,对我国机关单位办公资源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从业务资源的分类中归纳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简要分类,从而理出了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任务与相互关系。

我国办公业务的“迹”其实就是办公业务资源的相互关系。机关单位工作其实都是围绕着不同办公业务资源的生成、传递、操作、控制和处理等进行。为此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简要分类基础上,再具体归纳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具体分类和相互的关系,从而在本质上归纳出了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的本质业务模型。另外,在此基础上,以办公信息资源的处理过程关系,又可细化得出更详细业务相关关系业务模型,从而更能指导系统建设。

抽取流程模型内核

创新权限模型

对办公信息资源的处理是围绕着办公信息资源的生成、传递、操作、控制和处理等核心工作,对于这些过程及处理,在传统上是以流程方式进行。而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流程的主体核心在于权限控制。

传统的内制文、外来文等的办公流程直接还原成电子技术化过于复杂,使用起来烦琐,反而降低了办公效率,而且很难穷尽业务需求。基于这一点,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抽取了原来流程的权限内核,创新形成了业务权限模型,以新型业务权限模型,有效实现了业务流程控制,而且更方便地提高电子政务办公的效率。基于这种权限模型,可再细化得出详细的权限模型控制。

技术模型控制

适应传统管理工作需求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在得出了业务资源及关系模型和业务资源权限控制模型后,再结合机关单位办公实际,梳理传统管理工作需求,把机关单位的传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通过技术模型的形式固定了。

还有像传统的规章制度中对文件传阅控制、处理规定等,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就通过查询授权功能在技术上实现。

提炼标准模型

在创新的业务核心模型基础上,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为了保障业务核心模型的有效实现和规划,再提炼了业务标准模型。

统一数据库结构设计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通过数据标准规范,统一了各子系统的数据结构标准,从数据底层实现了标准统一,为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整合提供了统一结构基础。

统一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分类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通过统一各业务及应用子系统之间的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分类,实现了信息资源支撑的统一,从而为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联相互交换提供了统一数据基础。

业务数据标准化保障了业务模型在数据层次的统一,确保了业务模型数据标准。

统一主界面布局与统一应用层次在业务数据标准统一基础上,为了确保业务核心模型在电子技术实现后的规范和方便应用,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又创新实现了系统布局和展示层的标准,还可以为应用层次划分标准,从而方便用户对系统的规范使用。

制定设计模型

创新了业务核心模型,提炼了业务标准后,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针对各种办公业务资源,从业务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又创新制定了基于业务核心模型基础上的业务设计模型,业务设计模型的创新又在于归纳可复用各业务功能模块上面。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中,业务设计模型的创新在于提炼可复用各业务功能模块。以往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块不清晰,系统建设杂乱无章,很多建设工作重复,这不仅仅耗费了大量资金,而且不利于系统的长远发展和推广应用。

统一标准-双技术实现-兼容系统-国产化软件与关系图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从建设的实践中,从功能模块层提炼出了可复用的各业务功能模块,以方便系统的继续发展和建设,局部见图2。

编者后记

设计模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C#;设计模式;模式

一、模式概述

模式的英文叫做Proxy或Surrogate,中文都可译成""。所谓,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机构代表另一个人或者另一个机构采取行动。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够直接引用一个对象,而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模式是常用的结构型设计模式之一,当无法直接访问某个对象或访问某个对象存在困难时可以通过一个对象来间接访问,为了保证客户端使用的透明性,所访问的真实对象与对象需要实现相同的接口。(Proxy)模式给某一个模式是一种对象结构型模式。在模式中引入了一个新的对象,对象在客户端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它去掉客户不能看到的内容和服务或者增添客户需要的额外的新服务。

二、模式的种类

如果按照使用目的来划分,有以下几种:

远程(Remote):为一个位于不同的地址空间的对象提供一个局域代表对象。这个不同的地址空间可以是在本机器中,也可是在另一台机器中。远程又叫做大使(Ambassador)。

虚拟(Virtual):根据需要创建一个资源消耗较大的对象,使得此对象只在需要时才会被真正创建。

Copy-on-Write:虚拟的一种。把复制(克隆)拖延到只有在客户端需要时,才真正采取行动。

保护(Protect or Access):控制对一个对象的访问,如果需要,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使用权限。

Cache:为某一个目标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以便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这些结果。

防火墙(Firewall):保护目标,不让恶意用户接近。

同步化(Synchronization):使几个用户能够同时使用一个对象而没有冲突。

智能引用(Smart Reference):当一个对象被引用时,提供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将对此对象调用的次数记录下来等。

在所有种类的模式中,虚拟(Virtual)、远程(Remote)、智能引用(Smart Reference Proxy)和保护(Protect or Access)是最为常见的模式。

三、远程的例子

Achilles是一个用来测试网站的安全性能的工具软件。Achilles相当于位于客户端的的一个桌面服务器,在一个HTTP过程里起到一个中间人的作用,但是Achilles与通常的服务器又有不同。Achilles截获双向的通信数据,使得Achilles软件的用户可以改变来自和发往网络服务器的数据,甚至可以拦截并修改SSL通讯。另外一个例子就是Windows的快捷方式。快捷方式是它所引用的程序的一个。

四、模式结构与实现

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其核心是类,为了让客户端能够一致性地对待真实对象和对象,在模式中引入了抽象层。

模式包含如下三个角色:

Subject(抽象主题角色):它声明了真实主题和主题的共同接口,这样一来在任何使用真实主题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主题,客户端通常需要针对抽象主题角色进行编程。

Proxy(主题角色):它包含了对真实主题的引用,从而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真实主题对象;在主题角色中提供一个与真实主题角色相同的接口,以便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替代真实主题;主题角色还可以控制对真实主题的使用,负责在需要的时候创建和删除真实主题对象,并对真实主题对象的使用加以约束。通常,在主题角色中,客户端在调用所引用的真实主题操作之前或之后还需要执行其他操作,而不仅仅是单纯调用真实主题对象中的操作。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类的实现比上述代码要复杂很多,模式根据其目的和实现方式不同可分为很多种类。

参考文献

[1] 林舒萍,罗键.设计模式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5(11)

[2] 陈智.在中使用设计模式[J]. 甘肃科技. 2006(10)

[3] 夏浩波.单例模式的设计与应用[J].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1(01)

设计模式范文第9篇

历史的时针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 的发展与完善使我国获取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量信息基础设施。软件设计过程中所运用的设计模式也得以初步显现。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指的是一种运用范围广泛且基于分类编码以及代码设计的一种总结形式。在软件设计中运用设计模式可有效地提高代码的使用率,不仅确保了代码的稳定性而且更加的易于被人们理解并接受。设计模式在当下的今天已经被广泛的用于到各类软件的设计中去。本文接下来将围绕设计模式及其在软件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设计模式 软件设计 运用

设计模式的功能主要是针对面向对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频繁出现的设计中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给出具体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设计模式概念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由Erich Gamma 等人从建筑设计领域引入到计算机领域内的。在当下有关于设计模式尚存许多有争议的话题,但因其可以给出一套完整的软件设计公共语言,使得一些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分享高端设计大师们的宝贵经验,这种争议的声音也就逐渐趋于平静。说到设计模式的作用还远不止以上那些,其最为让人称道的是软件的重构提供了目标。

1 设计模式相关概述

追溯设计模式的起源其是一种源于建筑学的概念,被导入到计算机领域之后其主要的功能是记录软件开发人员发觉出的一系列共性问题以及软件开发人员经验证所得出的成功解,并且理清特定上下文所表现出来的问题及其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案之间的联系。本文所提及的软件设计模式当前多是用于明确设计模式与另外的面向对象设计方式的关系,并且得出两者之间所适应的范围等等。

2 设计模式的具体分类

设计模式的分类大体可以分为行为型、创建型以及结构型。其中各个分支又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

行为型模式可细分为以下几种:备忘录模式、迭代器模式、解释器模式、观察者模式以及中介者模式。

创建型模式可细分为以下几种:原型模式、单例式模式、建造模式、抽象工厂以及工厂方法模式。

结构型模式可细分为以下几种:享元模式、组合模式、桥模式、外观模式以及装饰模式。

3 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的运用

当下国内的软件设计模式普遍都是运用于两个层面。首先,待到整个软件系统结构搭建初步完成后,可以及时的加入满足特殊需求的组件以及给予模块指定的设计使其在功能上更加灵活。软件设计模式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复杂性,这也就使其无法用于相关具体的软件设计,一种原因是由于设计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得不到指导,另一种原因是软件设计模式所对应的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没能够正确的把握设计方向。

3.1 设计模式的一系列步骤

为了使设计模式的效果达到最佳,应充分的遵照下列步骤进行:

(1)抽象化有待进行解决的种种问题,类型实施合理规划拆分。

(2)针对问题所属类型采取适用于这一类型的设计模式。

(3)规划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模式匹配。并且把问题与选择的模式两者进行对比得出相互间共同存在的特性。针对需要解决问题所涉及的整体区域进行所有类及其对应的模式进行通盘归纳,在此过程中一旦发现所采用的设计模式并不适合立即重新返回第三步进行重新设计。

(4)对所采用的设计模式进行变体,所采用的方式可以是对初始结构拓展或修正,以便及时的解决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5)对所涉及到的软件体系进行结构细化使其进一步完善。

(6)对设计质量实施度量。

3.2 设计模式选取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设计模式的选取至关重要,选取恰到好处的软件设计模式,一般要充分结合以下几点因素。

(1)事先总结出在设计进行过程中哪些因素是非固定存在即可以变化。

(2)充分考虑设计模式对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分析所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否行之有效。

(3)明确反复进行检查的原因是什么,所选用的设计模式是否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4)对设计模式的主要方向实施浏览。

(5)需要对与目相关的模式进行研究。

(6)清晰地了解并掌握模式是如何实现相互关联的。

3.3 设计模式的应用

待到软件设计模式选定以后,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科学方式方法进行设计。

(1)将其所设计的模型实施详细浏览。

(2)深入的对协作、结构以及参与者三部分进行研究探讨。

(3)仔细观察代码示例部分以及观察相关的一系列案例。

(4)选取设计模式相关参与者名字,以使其在全文的运用上更具鲜明的意义。

(5)对设计中所涉及的类进行定义。第六,对应用中的操作名称采取在定义模式中专用,良好的实现在设计模式中的责任与协作的操作。

4 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软件设计面向对象领域工作者们所收获的最有意义的成就就是设计模式概念问世与其所得到的稳定发展。从设计模式由建筑领域被引入计算机领域以来,设计模式概念被提出至今其凭借着表达的清晰性和简洁性备受广泛关注,自身拥有的强大适用性也得到了深入的发掘。实践是检验一切的唯一标准,反观设计模式从出现至今这一路走来,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的运用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检验,时光荏苒相信随着面向对象理论的发展,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的运用也定会愈加完善。

参考文献

[1]G Vanmeerbeeck,P.Schaumont,S.Vernalde,M.Engels,and L Bolsens.Hardware/Software Partitioning of Embedded System in OCAPI -xl.Proc.of the Ninth Int.Symposium o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CODES' 2009),2009(22):26-29.

[2]姜昌A,胡幼华,杨旭丽,张婕洁.一个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真优化包的设计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10(12):16-19.

[3]苏飞,张能立,王紫绮,万小林.面向对象设计模式在B/S 架构Web应用中的运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9(08):09-11.

作者单位

设计模式范文第10篇

设计模式来源于建筑学,是由erichgamma等人在1990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提炼和记录软件开发人员的想法、共性问题和多次验证后的成功解,能够明确表达特定上下文的关系,特性问题和解决方案。就目前而言,软件设计模式指的是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设计方式之间的关系、优劣和其适用范围。

2设计模式的分类

设计模式分为行为型、创建型和结构型。

2.1行为型模式

行为型模式在设计模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客观来讲,行为型模式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要求,并且其工作有积极影响。根据实际要求及其应用,行为型模式包括备忘录模式和迭代器模式。备忘录模式指的是在不破坏对象的情况下,获得对象的内部状态,然后进行保存。该模式适合工作人员,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很多,选用备忘录模式能够避免遗漏;迭代器模式指的是提供顺序访问聚合对象的元素,且不透露内部情况,适用于文档的查找。相对而言,该模式能够满足特殊工作人员的要求,在对待复杂工作的时候能够有较好的工作态度,会趋于理想性工作成绩。

2.2创建型模式

创建型模式要考虑到现阶段的发展社会。目前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很多情况能够根据实际选择设计模式,固有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出现创建型模式,创建型模式包括原型模式和单例模式。原型模式指的是采用原型实例对对象进行制定,在拷贝基础上创建新对象,采用原型模式能够节省工作时间,同时能够结合原对象优势来工作和设计;单例模式指的是类型对应实例,能够访问全局问点,主观来讲,单例模式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具有较为高端的水准,能够完全满足客户要求。

2.3结构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包括享元模式、组合模式、桥模式、外观模式、装饰模式。享元模式能够实现共享细粒度符号对象,能够解决系统因为存在大量共性对象而影响到系统性能的问题。能够削减应用程序中的对象,还能降低内存占有率,增强性能;组合模式指的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表示部门整体关系,组合模式具有一致性;客户端能够一致使用组合结构或者对象,有利于简化客户端的调用,还能够加入新对象且不用更改代码,树形结构比如论坛系统、产品结构或者配置管理系统;桥模式是将抽离和现实部分分离,有独立变化;外观模式指的是为子系统提供高层接口,供其使用;装饰模式能够动态的给对象增加职责,更具灵活性。

3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3.1设计模式的步骤

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应用要确定步骤,这样能够保证在工作中有积极效果。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抽象,适当的划分类型。这个步骤是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应用的基础性步骤,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抽象化,就算选对了类型也无法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其次,根据相关问题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设计模式,通过深化和研究,设计模式的类别有很多,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设计模式,选择针对性模式才能处理好问题。然后要进行规划问题和匹配模式,这个是具体性的应用环节,软件设计在每个方面都需要较高水准,否则在日后很难发挥软件性能。然后将选取的模式变体,最后设计和细化软件体系结构,以上就是软件设计中应用设计模式的具体步骤,要严格执行。

3.2设计模式的应用

选定软件设计模式之后,其具体应用方式要有规范性的准则,所以必须根据相关的程序进行。一是要对设计模式有大概的浏览,了解具体功能和作用;二是研究协作和结构部分等重要分支;三是观察代码的示例部分;四是选择模式参与者的姓名,在定义类后,要设计专用的操作名称;这四个步骤能够更好的帮助设计模式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且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4设计模式的选取

目前,软件设计一般应用于两个层面。首先,初步完成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后,要对系统中另外要求的组件和模块能够灵活的加入相应的设计模板。在软件设计的初步阶段,要使用设计模式对软件的体系结构来进行相关设计。设计模式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很难将软件设计模式应用到具体软件设计中,一是因为没有有效方式进行指导,而是没有真正把握住软件设计模式。更好的选择软件设计模式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第一要考虑到在设计中有哪些因素是变化的,第二是要考虑到设计模式要如何解决问题的,第三要知道检新的原因,第四是要了解浏览模式的意图,第五是需要了解相似研究的模式,最后就是要对他们进行相互关联和一定的研究。

5结语

本文对设计模式及其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有一定的研究,就目前而言,设计模式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在其他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性,其结果也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面向对象领域的最大成就就是设计模式的提出及其发展,设计模式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随着面向对象领域的发展,软件设计模式也会有更加完善的发展前景。在往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深化设计模式,有利于建立针对性方案来进一步提高软件设计,有利于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在日后的工作中,设计模式会有更好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质量体系范文 下一篇:桥梁工程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