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赏析范文

时间:2023-02-25 12:06:32

散文赏析

散文赏析范文第1篇

第一步,广泛查阅资料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讲析散文只谈教师个人的理解是不够的,资料可说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参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能够把我们个人对课文的理解与众人的理解结合起来,印证观点,拓展思路,使我们能够在讲析课文时做到全面把握、居高临下。同时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也在参阅之列。一篇文章往往是一个人创作风格的缩影,是一个人某一时期心理或思想的反映,参阅这方面的资料,能够帮助我们全面细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笔者在讲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曾参阅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对朱自清的论述。了解到朱自清的散文风格是:文字优美,清丽隽永,擅长描写,情景交融,如诗如画。这些恰恰是笔者对课文《绿》的理解,这些论述可以起指导梳理作用。同时笔者还翻阅了朱自清的生平,了解到写作《绿》时作者正是年轻有为,社会形势也相对较好,所以作者会看山山秀,看水水美,在《绿》中表现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怀。

第二步,下大功夫钻研教材

散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即散文选材广泛。大至国家政治历史风云,小至一方山川草木,都可信笔挥洒,点染成篇。同时一篇好的散文都有一个统摄全篇的中心,或深刻的思想,或浓厚的感情。教师分析教材时应把握散文的这一特点,从看似杂乱的选材中,理出明晰的线索,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内容与灵魂。

一般来说,一篇散文中往往有一句话可做文眼,即透过这一句话,可窥视散文的旨趣。如朱自清的散文《绿》开首说:“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这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文中写的是绿,表达的是对绿的惊诧之情。从内容到中心,一览无余。

对教材中某些精彩的片段,教师还应该能够背诵,只有这样,赏析课文时,才能信手拈来,以作征引,使课堂语言更好地体现所讲散文的特色,也因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所讲课文。

第三步,确定讲析重点

赏析散文的美应该是散文的重点内容。那么散文所体现的美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可以总结为语言美、意境美、形式美。谈到散文的语言美,朱自清曾做过这样的概述:“可讽刺,或委曲,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冼炼,或流动,或含蓄。”如鲁迅的散文语言尖锐泼辣,周作人的散文平和淡泊,徐志摩的散文浓艳华美,冰心的散文清丽典雅,等等。语言美是最外在的美,是我们能够直接体会到的。讲读一篇散文,可通过读、析、引三步来充分体味散文的语言,读即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诵读,多读才能通,才能培养语感,才能更容易切近某篇语言文字所散发的特殊的意蕴。在有所感的基础上分析语言的特点,使感觉明朗化;在分析的过程中,恰当地引用原文,课堂语言尽可能体现文章语言特色。总之,一篇散文的语言美是第一位的,美的语言能引发学习的兴趣,能营造美的意境。讲出了语言美之后,意境美也就随之而出了。

散文的意境美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应善于借助文章的语言,披文入情,点拨启发,挖掘出语言后面深层的所思所感,或热烈奔放,或含蓄朦胧,或清幽深远,或空灵飘忽,意境是弥漫在字里行间的像雾像云的东西,难以捕捉,需借助语言分析来理解。

一篇美的散文,它的形式必须也是美的。散文的形式十分自由,开合纵横,不拘一格。如杨朔的散文是形式美的典范,他的散文结构上层层深入,曲折有致,往往“卒章显其志”,发人深思。再如,吴伯萧的散文《记一辆纺车》以一辆纺车为线索,选材布局以小见大。朱自清的散文《绿》结尾重复开头,结构圆转,余韵袅袅。总之,精致巧妙的形式是散文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作者不凡的艺术功力。

当然,具体到讲析某一篇散文,在语言、意境、形式三方面应根据实际有所侧重。

第四步,选择恰当的教法

笔者认为学习散文应赏析结合,讲练结合。学习一篇散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遣词造句、择取材料、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赏析结合,以赏为主,以析为辅。在投入的欣赏中,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旨趣。同时多赏少析,避免肢解文章,让学生完整地体会散文贯通全文的文气之美。实实在在感觉到美,为美所震慑,或为美所陶醉,也是引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赏析可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如听录音、看录像等等。

散文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散文;语言赏析;美感

人称散文为“美文”,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语言美”。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美”,它像诗话,凝练、优美、含蓄、形象;它又像口语,淡浓都有,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而我们的语文教学,语言的感悟学习也是重要目标。在课堂上,我们应扣住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让学生“品”起来。散文比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其他文体更能体现语言的魅力,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感,增加文笔情趣的重要途径。

根据散文语言的特点,我们可以这样赏析散文语言。

一、在比较中体会散文语言的“本色之美”

散文的语言尤以本色为重。我们接触的散文作品都是作家思想、感情、气质、素养和美学趣味的自然表现,他们对事物的观察、感受、选择和评价都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现的。因为好的散文,应该是语言最富有艺术个性,最能体现作家语言风格的本色之作。散文语言的本色之美,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加以体会。

如先秦时代,历史散文《左传》和《战国策》文采各异,前者委婉,辞采极富,而后者纵横驰骋,雄辩恣肆。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相比,它更善于比喻,也更形象。魏晋南北朝的散文绮靡风华,色泽浓丽,讲究雕琢,而只有陶渊明的散文语言清新,独树一帜。唐宋家虽都倡导古文,但语言却各具特色。韩愈文从字顺,柳宗元清新秀美,欧阳修婉转多姿,苏轼挥洒自如,而王安石的语言则显得劲峭有力。

现代散文更是如此,“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因此语言的本色之美也更浓。鲁迅和冰心虽同处一个时代,语言风格却迥乎不同。前者“简练的像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人”,而后者却如“星珠”和“春水”,“文字是那样清新隽丽,笔调是那样轻俏灵活,充满着画意和深情”,充满着“母爱”。

再把冰心早期散文《寄小读者》和以后的《三寄小读者》相比,我们也可以发现,她早期的语言“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而以后的虽然保持着温柔婉转的特色,却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即使在一篇之中,也可以有比较的地方。如果我们能结合作品,加以比较就能领略到散文细微处的精妙。

二、在咀嚼中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之美

好的散文,语言里面往往含有一种他特别的“韵味”,它总是寓丰富的内容于不言之中,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境,令读者联想,深思,得到比语言所能传达到的更多的享受和启迪。散文语言的这种含蓄之美,只有深入作品,咀嚼再三,才能品味出来。

如《爱莲说》说的是“花语”,但细细咀嚼,我们就能品味到“花语”之中暗含着对世间争名夺利者的厌恶。

初读《为了忘却的纪念》,难免感到文章的语言有许多隐晦、曲折之处,既是“纪念”,怎么又说是“为了忘却”?既是“悲愤时时来袭击我的心”为什么又想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要将他们忘却了”……可如果我们反复咀嚼,却觉得其味无穷,因为我们品味到的是作者极其深沉的爱憎情感。

赏析散文语言的含蓄之美,除了咀嚼文章的这种弦外之音、无言之言、缘外之语以外,还应咀嚼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警句。他们往往是作者将丰富哲理融注到精炼的词语中创造出来的。仔细揣摩,我们能从中获得启迪和美感。

还是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有“原来如此!……”蕴含着强烈的复杂的情感:悲痛、愤怒、控诉,感叹号表示出于意外的震惊,满腔怒火和无线悲痛。删节号中隐藏着难以述尽的千言万语,无尽仇恨。

三、在诵咏中感受散文语言的声韵之美

好的散文语言要征服的不仅是读者的眼睛,还包括读者的心灵,因为它所描绘的不只是客观的景物,更是作者的情思。它所抒发的也不只是主观的感受,更是朴实无华的真理。为此,散文作者都很注意把这种意图通过声韵表达出来。

他们往往使散文语言带上一种自然的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并运用一些变化的句式加以协调,以便让读者、听者“循声而得情”,也就是说从声韵的变化中体味作者的感情,从而引起读者自身感情的波动,与作者产生共鸣。散文语言的这种声韵之美,有时光凭肉眼是觉察不到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深有感受。

诵读的时候要以作品为根据,读出文章的语言节奏,即文句的长短、散整,语势的疾徐、直曲,字音的响沉、抑扬,并调动有关知识,展开想象和联想,争取达到“文若己出”的境界。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不仅具有立体感、朴素美,而且还具有声韵美。如文章多用叠音词(迷迷糊糊、蓊蓊郁郁、曲曲折折、悄悄、田田、阴森森、峭楞楞),大大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反复朗读,得到的是多方面的享受。课文的四、五、六段,如能读得纯熟流畅,那么就能体味到文章的美感,欣赏到荷塘月色之美,同时叹服作者精确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从多方面状物绘景的功力,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技巧,以及作者向往高洁、美好事物的情思。

散文赏析范文第3篇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

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子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我们的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索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至今还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

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

常听有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略有删改)

赏析:

这篇散文撷取了生活中让人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温暖”的几件事来叙写,无论是雪天里抱起滑倒在马路中孩子的中年女人,还是雪地里帮助拖车的乡亲们,事情虽小,但以小见大,在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一种力量,热情赞美了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在结构上,作品采用了明暗两条线索,文中的“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到的、雪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到温暖。作者恰到好处地将看似散乱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景物描写生动传神,文中有近十处描写雪景的句子,作者灵活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抓住雪花的特征来写,被感动的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地抒发了感怀,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譬如“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一句,用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进行对比,有力地烘托了中年女人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热情似火的品质。文末“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一句,深情地赞美了雪花,进一步抒发对带来温暖和希望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散文赏析范文第4篇

刘亮程(1962~):生于新疆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做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风中的院门》、《一个人的村庄》、《库车》等。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和“乡村哲学家”。

【原文】

我改变的事物

刘亮程

我年轻力盛的那些年,常常扛一把铁锨,像个无事的人,在村外的野地上闲转。我不喜欢在路上溜达。那个时候,每条路都有一个明确去处,而我是个毫无目的的人,不希望路把我带到我不情愿去的地方。我喜欢一个人在荒野上转悠,看哪不顺眼了,就挖两锨。那片荒野不是谁的。许多草还没有名字,胡乱地长着。我也胡乱地生活着,找不到值得一干的大事。在我年轻力盛的时候,那些很重很累人的活都躲得远远的,不跟我交手,等我老了没力气时,又一件接一件来到生活中,欺负一个老掉的人。这也许就是命运。

有时,我会花一晌午工夫,把一个跟我毫无关系的土包铲平,或在一片平地上无辜地挖一个大坑。我只是不想让一把好锨在我肩上白白生锈。一个在岁月中虚度的人,再搭上一把锨、一幢好房子,甚至几头壮牲口,让它们陪你虚晃荡一世,那才叫不道德呢。当然,在我使唤坏好几把铁锨后,也会想到村里老掉的一些人,没见他们干出啥大事便把自己使唤成这副样子:腰弯了,骨头也散架了。几年后,当我再经过那片荒地,就会发现,我劳动过的地上有了些变化,以往长在土包上的杂草现在下来了,和平地上的草挤在一起,再显不出谁高谁低。而我挖的那个大坑里,深陷着一窝子墨绿。这时我内心的激动别人是无法体会的——我改变了一小片野草的布局和长势。就因为那么几锨,这片荒野的一个部位发生变化了:每个夏天都落到土包上的雨,从此再找不到这个土包;每个冬天也会有一些雪花迟落地一会儿——我挖的这个坑增大了天空和大地间的距离。对于跑过这片荒野的一头驴来说,这点变化算不了什么,它在荒野上随便撒泡尿也会冲出一个不小的坑来。而对于世代生存在这里的一只小虫,这点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有些小虫一辈子都走不了几米,在它的领地随便挖走一锨土,它都会永远迷失。

有时我也会钻进谁家的玉米地,蹲上半天再出来。到了秋天就会有一两株玉米,鹤立鸡群般耸在一片平庸的玉米地中。这是我的业绩,我为这户人家增收了几斤玉米。哪天我去这家借东西,碰巧赶上午饭,我会毫不客气地接过女主人端来的一碗粥和一块玉米饼子。

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却永远不会为某一件事去忙碌。村里人说我是个“闲锤子”。他们靠一年年的丰收改建了家园,添置了农具和衣服。我还是老样子。他们不知道我改变了什么。

一次我经过沙沟梁,见一棵斜长的胡杨树,有碗口那么粗吧。我想它已经歪着身子活了五六年了。我找了根草绳,拴在邻近的一棵树上,费了很大劲把这棵树拉直。干完这件事我就走了。两年后我回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那棵歪斜的胡杨已经长直了,既挺拔又壮实。拉直它的那棵树却变歪了。我改变了两棵树的长势,而现在,谁也改变不了它们了。

我把一棵树上的麻雀赶到另一棵树上,把一条渠里的水引进另一条渠。我相信我的每个行为都不同寻常地充满意义。我是一个平常的人,住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注定要闲逛一辈子。我得给自己找点闲事,找个理由活下去。

我在一头牛屁股上拍了一锨,牛猛窜几步,落在最后的这头牛一下子到了牛群最前面。碰巧有个买牛的人,这头牛便被选中了。对牛来说,这一锨就是命运。我赶开一头正在的黑公羊,让一头急得乱跳的白公羊爬上去。这在我只是个小动作,举手之劳,羊的未来却截然不同了:本该下黑羊羔的这只母羊,因此只能下只白羊羔了。

当我50岁的时候,我会很自豪地目睹因为我而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的大小事物。在长达一生的时间里,我有意无意地改变了它们,让本来黑的变成白的,本来向东的去了西边……而这一切,只有我一个人清楚。

我扔在路旁的那根木头,没有谁知道它挡住了什么。它不规则地横在那里,是一种障碍,一段时光中的堤坝,又像是一截指针,一种命运的暗示。每天都会有一些村民坐在木头上,闲扯一个下午。也有几头牲口拴在木头上,一个晚上去不了别处。因为这根木头,人们坐到了一起,扯着闲话商量着明天、明年的事。因此,第二天就有人扛一架农具上南梁坡了,有人骑一匹快马去胡家海子了……而在这个下午之前,人们都没想好该去干什么。没这根木头,生活可能会是另一个样子。坐在一间房子里的板凳上和坐在路边的一根木头上商量的事,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

多少年后,当眼前的一切成为结局,时间改变了我,改变了村里的一切。整个老掉的一代人,坐在黄昏里感叹岁月流逝、沧桑巨变。没人知道有些东西是被我改变的。在时间经过这个小村庄的时候,我帮了时间的忙,让该变的一切都有了变迁。我老的时候,我会说:我是在时光中老的。

【赏析】

文学给予你另外一双眼睛

马 以

“我改变了什么?”若是每个人都如此询问自己,会得到一些怎样的答案呢?

有谁会想到自己曾经改变了一片草的长势、树木的生长、树上麻雀的行动、水在渠中的流向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即使想到了这些,谁又能坚信自己这些行为都“不同寻常地充满意义”?大概在刘亮程之前,没有人会这么去想。然而在我们读了他的这篇《我改变的事物》之后,会这么去想的,恐怕就不止一两个了。

很显然,刘亮程这篇文章的最大贡献,就是指引我们发现了那些经常为我们所忽视的生活意义。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些生活小事中度过,而大部分的人又都觉得只有在“做大事”时生活才有意义。但刘亮程仿佛是将我们拉到了显微镜前去观察生活,发现原来一些再简单、平常的举动都在使这个世界发生改变。我们不能无视这些改变,更不能否认这些改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沉甸甸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说“我是在时光中老的”。

“文学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文学作品?”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疑问。

在这篇《我改变的事物》里,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其中一个答案:文学能给予我们另外一双看待世界和生活的眼睛。比如此文就给予了我们一双发现平常生活意义的眼睛——有了这样一双眼睛,我们必将更加肯定我们的人生价值,并且必将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诗意。

我们常说文学贵在创新。那么文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别人不曾留意的,你留意到了;别人不曾想过的,你想到了;别人不曾说过的,你说出来了……而做到这些,需要的就是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敏锐感知力和洞察力——“每个冬天也会有一些雪花迟落地一会儿——我挖的这个坑增大了天空和大地间的距离”,这就是“敏锐的感知”;“坐在一间房子里的板凳上和坐在路边的一根木头上商量的事,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结果”,这就是“敏锐的洞察”……一个人这种与众不同的感知和洞察,就是因为一双与众不同的观察、看待事物的眼睛。

对于初中生而言,我们的眼睛才刚刚开始注视这个世界。显然,我们对世界缺少洞察力,但我们肯定不缺乏感知力。与逐渐“习惯”了这个世界样貌的成年人相比,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反而更为新奇、灵敏。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是初中生,也可以写出非常精彩的作品(许多同学的佳作早已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珍视自己对世界的那份独特感知——在文章里写下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切实体验与感受。

【原文】

热斯坦巷早晨

刘亮程

不是我——是他们,在热斯坦巷的早晨醒来。穿过麻扎的阳光斜照进巷子,照在那些踮起脚尖便能望见的低矮房顶。拉客的毛驴车摇着响铃走过。最早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看见巷子里多少年不变的土路上,站着一个陌生汉人。她扶着门框,探头朝外看一眼,又缩回身去把门关住。

一连两个早晨,天刚亮我便起身,跑到热斯坦街的那条小巷子里。我不知道我想看见什么,只是有一种隐隐的冲动,想赶在他们醒来之前,一个人静悄悄地走过那条巷子,一直走到麻扎那头,再回过身。

每次我都晚来一阵。我在路上听见清真寺的喊唤,那是在召唤人们做一天的早礼拜,巷子里突然变得安宁。出去的男人悄然回来,跪在一块方布上,朝西念拜。女人扫净院子,探身朝街上看一眼。那一刻,我清楚地感觉到,他们的生活,朝我不知道的一个方向推开窗户。他们享受着我看不见的阳光雨露。

热斯坦巷的早晨就这样开始。洒过水的地上尘土不起,男人做完一天的早礼拜,神情释然,着手忙尘间俗事:给毛驴添草、清扫驴圈、烧炉打铁、烤馕、戴帽子上街。

我没有可信仰的东西。已经好些年,我不知道一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结束。我有时睡到上午10点,有时躺到12点起床。没有谁喊我醒来,醒来了也不知要做什么。这样的生活,我说不出它的不好。已经好些年,我仰起头,看见的仅仅是烈日、尘土和无精打采的闲云。偶然有一只鸟飞过,就让我十分高兴了。

热斯坦巷的男人们,高捧双手,仰目西天时看见的肯定比我更多。他们不告诉我。

告诉我了,我真会相信吗?

我只是一个过客,偶尔短暂地看见热斯坦巷的早晨,看见他们的一天,竟然这样开始。只是看看,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我依旧会在自己的早晨沉睡不起,睡过上午、中午。在我没彻底睡醒之前,我并不希望被谁唤醒,不论它是鸡鸣狗吠,还是真主的声音。

在另一个夜晚,我和小兰走进热斯坦巷的昏黄月光。我让出租车停在路边,车灯熄了,我独自走到那片大麻扎旁,静静伫立。已经过了深夜一点,一天最后的晚礼拜也做过了。热斯坦巷沉睡在月色里,高低起伏的麻扎和旁边的低矮房屋连在一起。

我又来晚一步,没有看见这一巷子人怎样睡去。我没听见清真寺做晚礼拜的喊唤。那个时刻,他们被什么声音召唤,全部的,跪入黑暗,身影一起一伏,口中的默念声振荡着空气。月亮升起,照着那些永远看不清的黑色背影。然后,整条巷子,几乎挨着地的窗户,窗户里的灯光一个个熄灭掉。我站在他们留给我的黑暗中,静静站立。月光厚厚地铺在地上,涂在残缺的拱北(墓)上,一片昏黄。好像起风了,插满在麻扎上的树枝轻轻摇晃,或许是我的身体在摇晃,觉得脚下空空的,像要飘走似的。

回到新城宾馆时,街上、大院里,依旧灯火通明。月亮高挂在天空,像跟我们没关系的一件东西。它的辉光,已经照不到这块地上。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夜的梦,看见从没见过的人们,一群一群,围坐在那里,说着我听不明白的话。他们从不抬头看我,我也看不见自己。不知道看见这些的那双眼睛,藏在哪个黑暗角落。头顶是一弯银白新月,我在那样洁净的月光中,仍旧找不到“看见”新月的那个我——他不在那里。

或许,这就是我的库车之行。我并不在那里。一切都像一场风,一场梦。它们并不能改变我的生活。

但是,在我依旧不会被谁唤醒的长梦中,我会反复经历我正短暂经过的一切。我会回到偶尔途经的那棵红桑树下,一年一年地,过我未曾过过的漫长日子。我会早早醒来,千百次地走进那座新月高悬的清真寺,跪在我不认识的人中间,一遍遍地默念我从未念想过的陌生真主。

我在那样的尘土中会有孩子,会有完整的属于身体和心灵的早晨夜晚,会有信仰和对神灵的虔诚敬畏。

如果我真的失去过什么——那就是我正看见却从未经历的一切。

【赏析】

被唤醒的生命

姜 蕾

文章从热斯坦巷的早晨写起。早晨最先醒来的是他们——那些男人和女人,以及穿过麻扎(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的阳光、拉客的毛驴车、迎着暗红曙色开门的阿依大妈……都先于“我”这个“陌生的汉人”而醒来。当地人早早醒来固然是为生活而奔忙,但更是为了做一天的早礼拜。当“我”看到那些男子朝西念拜、女人净扫院子时,顿生出“他们的生活,朝我不知道的一个方向推开窗户。他们享受着我看不见的阳光雨露”的感悟。

这片“阳光雨露”,“我”却难以享受,它只属于那些有信仰的人们。而因为“没有可信仰的东西”,所以“我”不知晨昏,拿中午当清晨;只看见尘俗,没有看穿世俗的眼睛;浑浑噩噩,整日不知该做些什么……更可悲的是:“这样的生活,我说不出它的不好。”

但是这一切被一个宁静的夜晚的所见和这个夜里的所梦所打破。这个夜里,“我”想象中的晚礼拜的情景让“我”觉出了“脚下空空”、“身体摇晃”,只能落荒而逃,逃到那片“月光找不到的地方”,逃进时尚的新城宾馆。但“梦”并未放过“我”,它让“我”看出了自己与“那群人”的距离,它让“我”明白:自己不在那群看见“新月”的人当中。

库车之行改变不了“我”的生活,但它改变了我的“梦境”——我的精神生活因此而生动。由此,作者得出最终的感悟:“如果我真的失去过什么——那就是我正看见却从未经历的一切。”这“一切”,就是一种信仰、信念,一尊心中的神。

散文赏析范文第5篇

阅读一篇散文作品,首先使人感到触目惊心的,不是小说里所展现的纷纭复杂的人生画面,而是一颗至诚至挚、至纯至真的心灵,在瞬间启开时所透出的思想之光和感情浪花,让人获得深刻、新奇的思想与智慧的启示。它主要有“自由性”,“抒情性”,“暗示性”三大特征。

赏析散文,我认为首先要抓住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自由性)”。抓住了这一特点,也就抓住了散文的纲。散文的“形散”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意味着引导学生理解了散文如何选材的问题。散文的“形散”的第二层含意是指它的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叙述事情的发展,或描写人物的形象,或托物抒情,或发表议论,可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度,采用多种表达方式,不拘成法。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就是一篇托物抒情的散文,写于1943年3月,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的诱降。反动政府阴谋制造“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文章一起笔,就直接照应题目,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这样直抒胸臆,造成的效果非常明显,使人感受起笔峻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出,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样,这样写也有点明题意,总起全文的作用,可以说,文章一开头就卓尔不凡。

散文教学,其次要抓住散文的“文眼”。“文眼”常是作者立意和凝聚点,它既是文章思想内涵的凝结,又是全文脉络的纽带,起一动万随,制约全篇的作用。如朱自清的《背影》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使思念父亲的深情笼罩全文,是总摄全篇的“文眼”,全文皆在映照之中。所以扣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

在散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意境。意境包括“意”和“境”两方面的内容。“意”即境界形象,是作者笔下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具体形象的,恒定的。如何分析散文的意境呢?第一,从散文表情达意的重要特点(抒情性)入手,借物言志,寓情于物,思想感情与艺术境界紧密相合,是散文表达的特点。如《井冈翠竹》的最后一段,散文的意境达到了高度的思想境界。“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的人是革命的人”。作者借毛竹抒情言志,把描景写人,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创造出新的意境。第二,分析意境还可从语言文字上下功夫,通过锤炼语言,推敲文学,来获取意境。比如《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散文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典雅华丽,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了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以及对现实的苦闷与怅惘之情。下面择要赏析它的语言美。①动词的锤炼美。“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泻”一“浮”,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充满了动感。“湾湾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字,仿佛一位丹青妙手在展纸描绘,自然贴切地写出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美,之真。②数量词的点缀美。如写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树缝里也漏看一两点灯光”,“一丝”,“一道”,“一带”,“一两点”,写出了淡淡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特有的风韵,起到了丰富,润色,强化形象的作用,渲染了一种幽美的意境。

在散文教学中,抓住了“形散神聚”的特点,就抓住了散文教学的纲。扣住了散文的“文眼”就找准了理解全文的突破口,深入分析散文的意境,就能使学生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散文赏析范文第6篇

作为中国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诗人于坚以《尚义街六号》《档案》等作品闻名诗坛,从80年代成名以来,于坚始终走在中国诗坛的前列,并对中国现代诗歌带来积极的影响。而近年来,结合他个人在云南大地上的游走经历创作的散文随笔《棕皮手记》《人间笔记》《云南这边》等的出版,使他在散文方面又大放异彩。

本文就是以于坚的散文集《云南这边》为例,对于坚散文在内容、语言、思想性等方面的特点做出一些分析。

1.标题释义:

这本散文集被命名为"云南这边",对其内涵,作者在第一篇作品《春天・荷马・山神的节日》的开头就做出了简要的解释:"时间的两个边境,这边,人们所谓'现代的'一词所指的种种。那边,落后与过时,土气与贫穷。"而从后文看来,作者所描述的几处地点显然是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即"落后与过时"和"土气与贫穷"的,似乎被冠以"云南那边"更为合理。在我看来,这个标题本身就是对现代文明背景下所形成的常识的解构,"这边"和"那边"所代表的进步与落后,其标准显然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为背景的,而在作者看来,云南大地的"落后"可能也同时意味着较多地保留了人类最初生活的面貌,而这些基本的东西,应该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在此,时间的两个边境被调换,甚至时间的划分也被消解,作者的叙述只在不同的空间展开,与时间无关。同时,就"这边"与"那边"给人的感觉而言,"这边"在空间上是更接近叙述主体的,因而能带给人更多的亲切感,而这也应该正是于坚对于这片神秘大地的感觉。

2.语言特色:

于坚的诗在语言方面追求口语化写作,因而具有了世俗化、平实的特点。与之相应,在散文创作中,其语言风格在平实以外,往往透露出深邃的思想,哲理性强。而且,他的散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诗歌的自然延伸,因而也不失隽永。

在《春天・荷马・山神的节日》中对云南中部高原上的梨花的描写:"犹如一盏盏白色的山灯,在没有人知道的时刻被神的火把点亮了。"红色的山地,金黄色的油菜花,紫色荞麦花,绿色的麦地…..在这样的色彩对比下,白色的梨花点缀在一个个山头,这是一幅多么绚丽的图景!而作者的比喻又将这些静态的图景写活,使得整个高原都随着山灯一样的梨花被点燃,在脑海中跳跃,经久不息。在这篇散文中,随后的对于大地颜色的描写也十分奇特:在太阳落山后,"我看到,大地不仅内部,它的表面也是黑暗的。黑暗的,我是作为一种新的光来说的。"在作者看来,当夜幕降临,事物自身也会发光,而对于大地,它的光是黑色的,虽然是黑暗的,但却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充满生机。这种黑色的光是与白昼时太阳的光相对而言的,色彩不同,却同样孕育生命。

除此之外,书中类似于"空气中透着蓝的寒气"等在写实的基础上又充满想象力的对于色彩的描写还有很多,由此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于颜色的敏感把握力和奇诡的想象力。

3.思想性:

于坚散文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思想深邃,而这样深邃的人生思考往往是贯穿于口语化的文字之中,因为具有现实基础,所以不会显得刻板,常常发人深省。

3.1常识的解构。书中哲理性的一个突出表现就在于作者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生活方式的质疑和在现代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各种常识的解构。在散文《滇东北,雄狮大峡谷》中,作者就"基本的"和"旧的"这一组概念进行了辨析。"我以为我的感情不是对必然死亡的事物的怀念,而是对基本的东西被'前进'所普遍遮蔽的恐惧,基本的东西必然是旧的东西,它与旧不同的是,它是有生命的,比旧更长久的。"而在作者看来,在这个夸张的时代,人们所追求的东西都不是基本的,例如床与总统套房,都是为了睡觉,但人们显然会为了后者奋斗而对前者嗤之以鼻;一只碗和一个盘子与一桌酒席,都是为了吃饭,但大家都喜欢酒席……在前进过程中,这些基本的东西被遮蔽,被认为是旧的、过时的,进而被抛弃、遗忘。明确了这二者之间的区别,也许我们的生活能够变得更为脚踏实地。

3.2东西文明的对比反思。除了对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提出质疑,于坚散文中所表现的反思精神往往超越日常,上升到不同文明之间的比照乃至对于整个人类现代文明的思考。在第一篇散文《春天・荷马・山神的节日》中,标题中的"荷马"就让人联想到了西方的这位伟大游吟诗人,而在文中,作者也确实将阿细人的歌手类比为西方的荷马,他们都是运用古老的语言吟唱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不同的只是:荷马早已淹没在历史中,而阿细人的歌手却从古至今一直传唱着本族的"先基"(歌手们依靠记忆和创造从古代传唱下来的史诗),虽然这样的歌手也在逐渐消亡。将云南本地的这样一批歌手比作西方的荷马,或许能够表明在作者心中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吟唱的"先基"对于本民族的重大意义。而在同一篇文章中,作者将他所见的阿细人的村落比作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中的希腊村庄,指出自己并没有作诗意的处理,"我所见者犹如希腊"。这里就包含了作者对于这些居民原始生活方式的肯定,与之相应的是对现代文明的某种质疑。

而在《哭泣的诸神》中,在介绍了黎广修先生的筇竹寺五百罗汉雕塑群的历史和历来的评价后,为了强调其在反映人生世界的日常和真实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价值,作者将其与大卫、维纳斯相提并论,并肯定了它们的塑造者的巨大功绩。同时,作者指出了这些雕塑被埋没的部分原因:"在西方强势话语的影响下,中国人自己看中国世界的观点甚至欣赏艺术的观点都有点技不如人的自卑感"。

由此不难发现,书中提到的多处西方文化的元素并不仅仅是为了方便说明作者对于云南当地居民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遗产的态度,更重要的是,作者敢于将这些在西方主导的现代文明眼中"土气与落后"的事物看作是伟大的、可以为之自豪的,其中包含着作者对西方强势背景下形成的各种观念的质疑,甚至是对于现代化所标榜的文明与进步本身的思考。

4.结语:

在这本散文集的后记中,作者简述了这本书的写作意图,云南是于坚的故乡,其超越历史和各种意识形态的氛围为作者带来了灵感,通过对早年漫游于云南大地经历的记述,以"大地散文"的形式来表达"一个居民对于栖居之地的敬畏和感激",进而希望引发人们对于现有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对人类栖居之地的关注。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这本散文集在思想性上就超越了一般的游记性质的散文作品,让读者了解这片神秘之地的同时返回自己最基本的"家乡"。

作者简介:

散文赏析范文第7篇

巷子里的阳光

文/王克楠

出了门,便是一条巷子,至少要拐过三道弯,拐过三条宽宽细细的巷子,才能拐到人流叮当的马路上。

我很高兴有那样三道弯,倘若没有三道弯,大街上的尘土就会毫无阻拦地逼入我的院子,那将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巷子是一条漏斗型的死胡同,朝街的方向呈出开放的姿态。不熟悉路况的人,从街上拐过几道弯,走到我家门口,鼻子碰到了墙壁,叹了口气,就无奈地回返了。

看那些无奈的人回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他们一个个像误入迷途的孩子,脸红耳赤地跺跺脚:唉,这鬼地方怎么是条死胡同?

我显然对他们的牢骚不满,这怎么能算一条死胡同呢?我的院子虽小,也能容纳八方来客,你们咋就不到我的院里小坐一会儿,喝一杯淡茶或对弈一局呢?

我站在巷口,最喜欢看的,还是驳印在巷子里的阳光。阳光很好,阳光不会唉声叹气,它从早晨露头,到晚上收尾,不露声色,真个是一位藏在云外的哲人。

早晨的阳光是桔红色的,它比巷子里的懒人要起得早。它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热了。懒人们就会说:你看看,太阳都晒热屁股了,咱也别压床了。

巷子里有几棵树,树干茁壮,树头蓬勃。夏天的午后,树下常有几个退休老人坐在小板凳上闲侃。就是这几棵树,支撑着阳光的舞蹈。阳光穿过蓬松的树头映在地上、墙上,地上和墙上就成了阳光的“舞台”。风是导演,树叶被吹得越厉害,阳光舞蹈的姿势就越激烈,反之,就温柔得很。它或刚猛激烈,或纤细入微,皆是一种自在的景致。

中午的阳光惨白,白晃晃地扎眼,猛烈时,把人的头皮晒得煞痛。因而,中午巷子里很少有人走动。大家坐在自己的家中饮茶,或睡午觉。心里想:就让太阳发泄一会儿吧,它也有委屈焦躁的时候,过一阵子就好啦。

果不其然,一过下午两点,太阳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轻轻地投进小巷子里,投在人们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人们便走出院子,走到树阴下打毛衣聊天,或把有毛病的自行车倒扣在巷子里,没完没了地修理。

傍晚的阳光是有诗意的。它是太阳在一天之中的绝唱,它不知明天早晨还能不能吐着光彩从地的东边升上来。这有点好似人之将逝,还不知下辈子还能不能像活佛似的再转为人类。因而,傍晚的阳光最温柔,最贴人了。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呼它,它也不恼,当然,很少有这样的二半吊子,就像很少有这样的恶丈夫,面对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舍得动她一指头吗?

傍晚的阳光一片深红。它把整条巷子都映得红彤彤的。走在巷子里,会感到有一种被强化了的意味,或者说一种末世的味道。大家该去洗菜的,就过去洗菜,该洗衣的过去洗衣,巷口的棋摊上,依然是那些七嘴八舌爱乱支招的人们,但是,街坊们活动的幅度比白天要小了许多。也许,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已经感受到了与太阳的惜别。

明天还能不能见到太阳呢?老人和病人躺在床上,看着颤颤巍巍的阳光,心想,就要走了,走的时候如果用碗能扣上一碗阳光,躺在棺木里,就永远放着这只碗。

老人们一年中有三季都喜欢坐在巷子里的墙根下,晒“老阳儿”。他们的山羊胡子稀稀疏疏,但脸色红润,一旦阳光晒热了头顶,他们的话闸就打开了,滔滔不绝,无穷无尽,如果凑近了去听,一大堆老故事和昨天讲的基本相似,但他们却像大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恋爱似的向老伙计们眉飞色舞地讲着,阳光扑扑扑地投在他们的脸上,胸上,腰上,和身上的一切部位,阳光点燃了他们不灭的灵感。

——重复又有什么?人生在世不是进行着许许多多似曾相识的重复吗?不是他重复你,就是你重复他;不是历史重复现实,就是现实重复历史。阳光也是重复的,以相同的节奏和相同的色调度过一天又一天,但没有人去烦它,因为它暖人。

我很为那些误进巷子而回返的人感到惋惜,你们至少可以在小巷子驻足一会儿,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

(选自《中华散文百人百篇》)

思考:

1. 巷子是一种象征,结合文章,说说巷子代表了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末尾说“看看小巷子意味无穷的阳光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阳光具有的丰富“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

一旦选择了返身向上,桦就变成了岳桦。而今,不管我们把怎样的情感与心愿给予岳桦,岳桦也不可能变成那些明快而轻松的白桦了,如同山下的白桦永远也不能够站到它们这个高度一样,它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最初的平凡与平淡。因为从白桦到岳桦,作为一种树已经完成了对树本身或者对森林的超越,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而今,与山中的那些树相比,岳桦更像一场风;与那些各种形态的物质存在比,它们看起来却更像一种抽象的精神。

(任林举《岳桦》)

文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岳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品茗有道】

要分析巷子所代表的形象,首先应该了解巷子所具有的情感义和象征义。从全文对巷子的阳光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巷子的喜爱之情。而通过写小巷的阳光,我们可以看出小巷人的生活场景:有绝尘脱世的清静,有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亲人间的温暖,有坦然面对生死的达观,有邻里间的和睦……这样的生活场景不正和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的场景相吻合吗?因此,小巷在这里象征着一个与世无争、恬静安详的“世外桃源”式的心灵归属地。巷子以及巷子里的阳光代表了人们对淳朴内心的追求。

在写小巷的阳光时,为了让读者全方位领略阳光的意味,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阳光描写得栩栩如生。

巷子里的阳光是个“藏在云外的哲人”,它是那样谦和深沉,它“不会唉声叹气”,它“不露声色”,只用它温厚的目光抚慰着大地上一切的生命。

早晨的阳光,“像是画家手中的画笔,横一笔竖一笔,紧一笔慢一笔,就把小巷子画滋润了,画热了”。它调出了巷子和谐的节奏与色调,它画出了巷子里最自在的景致,它也催发了巷子茁壮蓬勃的生命,它是巷子里美的缔造者。

下午的太阳,就像“做错事的孩子羞答起来,它把阳光一缕又一缕轻轻地投进小巷子里,投在人们的头顶上,非常轻,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敦厚调皮的情态:只因中午时它“焦躁”了些,阳光猛烈了点,它觉得对不起人们而羞答、愧疚,它在流露出“孩子”活泼的本性时,也只是“轻轻地投”,“恐怕在人们头顶上砸出了包”,作者用“砸”而不用“洒”,体现了阳光天真可爱的本性。

傍晚的阳光,仿佛是“如花似玉、善解人意的爱妻”,“你抓它,捏它,碰它,它一点也不急,你亮开嗓门咋呼它,它也不恼”。作者不但写出了傍晚阳光的柔和,而且从情、性上写阳光——多么温婉,多么柔情,多么宽厚!

散文赏析范文第8篇

第一步:写什么――写了哪些景物?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语文教材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类作品的典型范例。《荷》文之所以美,就在于作品营造出了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而这个意境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来的。文章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但本文的“荷塘”、“月色”显然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

文章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层次分明。写荷塘时又分别写了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和荷下流水(“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写月色时,有直接描写月光的句子(“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又有通过写叶、花来间接写月色(“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些景物,笔者让学生在初读时,就在原文中勾画出来,以明确本文描写的对象。

第二步:写得怎么样――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一步,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分析所写景物的特点。在阅读中要勾画出作者的评价词或评价语,或根据文本自己概括,做好批注。

如第4段,描写月色下的荷塘。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景物特征的词句,然后互相讨论:这些词句分别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作者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去突出这些特征?为了让学生知道怎么概括,笔者通常会举一两个例子。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写出了荷叶的茂密,身姿高挺,荷塘的深广;而“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句则写出了荷花的稀少、明亮、洁白;“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里则把荷香的清馨、飘渺,通过通感的方法形象地展现出来。“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巧妙地把它转化为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使人把花散发出的清香若有若无、轻淡幽香与远处高楼里传出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约缥缈的情形相沟通,从而产生出特殊而美妙的艺术效果。

这样一番指导之后,再让学生去赏析第5段――描写荷塘里的月色的内容,学生大多数能依葫芦画瓢地对一些语句进行赏析。当然,此时学生的赏析未必很到位,体会未必很准确,所以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点拨。对于一些运用了特殊修辞手法的句子,笔者通常会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以体会其妙处。

第三步:为什么这样写――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或感悟?

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这样写景,是因为作者的融情入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要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则需先筛选出文中由景及情的句子,尤其是那些抒情句或议论句。为深入探讨文中情,我们也可以巧妙的引入背景介绍,结合作者心境,做到知人论世。

比如,要理解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所抒发的因置身于良辰美景而生出的“淡淡的喜悦”,以及终究难以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就必须补充时代背景的介绍――1927年4月12日,发动反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荷塘月色是美妙温馨的,这样的景色当然能给人以喜悦。透过一些写景的词语不难体察作者当时喜悦的心情。叶子像裙,裙又是“亭亭的的”;花是“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花香似“歌声”,光与影如“名曲”。这些词语哪个不饱含喜悦色彩?但这种喜悦毕竟是“淡淡的”,没有激动和狂喜。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一个人在苍茫的月光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语中置一“觉”字,文章便增添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自由的人,那就只有喜悦,没了哀愁。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更能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在对美景的描写过程中应该尽是喜悦了吧?也不尽然。看这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的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描写路灯,尽选消极的词语和事物,而且句式舒缓,语调低沉,读者从字里行间似乎能听到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息声。

“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了解了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才能真正领略景物的妙处。所以这一环节对学生最重要的启示是:关注作品的时代背景,关注作者写作时的处境、遭遇等背后的故事。这是读懂借景抒情散文的真谛。

第四步: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写法或手法?

理解了景中之情后,还要引导学生重点赏析作者是如何写景抒情的,包括写景的技巧(描法和修辞手法),抒情的技巧(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在赏析中让学生体会如何更好地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那异彩纷呈的景物,更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如何运用各种写法,让自己的文章更美。

《荷塘月色》一文用了大量的比喻,学生不但要能找出这些比喻,而且还要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比而不那样比。如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作者用“的裙”不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是为什么呢?联系特定的环境就能明白,这是因为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所以用“的裙”作比。

《荷塘月色》也用了非常精彩的通感手法,这也值得学生仔细探究。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这两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叫通感。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有焕然一新、奇趣无穷之感。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它们沟通起来,艺术的魅力也就出来了。但在运用这种比喻时一定要注意掌握事物之间在感觉上的相似之处,或在特定环境下有这种沟通一气的感觉,做到妙不可言却不是故弄玄虚。

另外,《荷塘月色》对月色的描写则采用了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当然,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本文多是以影写月,这也是被历代文人所称道的表现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为什么?就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中,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就会有比较深入的认识,从而为他们学以致用,实现由读到写的过渡。

以上是写景散文的赏析步骤与方法,掌握了这一方法,其他散文也就可以举一反三地参照进行赏析了。当然,要进一步提高赏析的水平,还应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展延伸。教师可指定一篇与课文关系比较密切的篇目和学生一起欣赏,引导学生运用阅读及赏析的方法,进行比较阅读,做好知识的迁移运用。其他指定篇目可由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可从多角度比较阅读:景、情、悟、主题、写法、结构、启示等,做好归类汇总,以点带面。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经常自由阅读,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积累,充实学生感悟。坚持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学生的欣赏以至写作散文的能力必会有明显提高。

散文赏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言游记散文意境美形式美社会美

学习文言文,中学生普遍感到吃力,觉得枯燥无味,纯粹是为了应试而生硬地去学习。学生为了应试,往往只图了解它的中心与大意。身为老师,因为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一般也只从应试的角度出发,传授一些跟考试有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背诵与掌握,淡化了对文言文美的欣赏。实际上,作为我们这种灿烂的古文化,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字面上所表达出的关于作者的认识与情感,更多地能从中折射出一种美的色彩,值得我们去赏析。

文言文的发展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这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里,异彩纷呈、硕果累累的古文化,放射出辉煌璀璨的色彩,滋养着中华儿女,滋养着现当今的华夏子孙。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古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华,感受古文化巨大的思想熏陶。而游记散文更是如此,它在描述自然景物或心中憧憬的美景时,更深的是抒写文人心中的一份真情,它包含了以下几种美:

一、意境美

毋庸质疑,中国的古文化是极其灿烂的,能够入选中学生的必读文,更是名篇中的精华。他们的风格各异,深沉凝重也好,诙谐幽默也行,恬淡清新也罢,都孕育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生活,也都抒发了诗人真挚的情感。这就是文者们所追崇的意境美。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⑴

明代朱承爵在论诗时,曾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清代王国唯也曾说过:“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⑵他所提出的“境界”说,即意与境的统一。他认为“境界”应该包括情感与景物两方面,即“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⑶ 在艺术中如果达到情景交融,自然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故事曲折回环,引人入胜。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先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再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并辞去。最后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里人人劳作,生活富裕,和平安宁;这里处处佳景,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这里人人平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这一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对这一点,作者也是清楚的。文章最后写众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其实是一种隐喻,隐喻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存在的。但寄予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渴望摆脱剥削、压迫,追求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⑷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以细致入微的手法,通过形象的比喻,对潭水、岩石、藤蔓、竹树、游鱼等进行生动刻画,把自己抑郁失意的隐痛巧妙地寄寓于凄清幽邃的自然景物中,使情景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全文形似写景,实则写心,往往寥寥几笔,神形兼备,各尽其妙。⑸

游记散文,不是纯粹地写景,而是借助自然的景物,来表达内心的一定情感,在特别景物中融入作者当时的思想感受。文言游记散文,就是这样进行情景交融,从而使景更动人,使情更深刻。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中,我们也应该养成这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相交的写作手法,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达到吸引读者,获得感人肺腑的良效。

二、形式美

艺术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王充所谓“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既强调了美的内容的决定作用,也不忽视形式的积极作用,而是把二者看做有机的统一。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篇中说:如果“义华而声悴”,有好的内容而无好的形式,也不是美的作品。⑹文言文虽然言语相对于白话文,显得有些晦涩。但文言的创作不仅仅只注重内容上的深度与力度,更是十分重视篇幅形式上美的追求。当我们初读一篇文言文时,感觉口齿很不灵活,比较吃力。但真正用心去感悟的时候,就会发现读他们时,有如一首乐曲,韵律和谐,节奏铿锵,气势迷人。诗歌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那文言游记散文同样具有这三种美。现在就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例,来了解这三种美。

1、音乐美

《醉翁亭记》是一篇游记散文,但大量使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样的句子,完全是骈文的写法。作者控驭自如,出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除了21个“也”字的运用,全文还用了25个“而”字,把诗一样的句子散文化,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韵味,又有散文的美感。最为典型的就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而”字的使用,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全文读起来,抑扬抗坠,铿锵悦耳。⑺

音乐美可谓是文言散文的一特色。虽是散文,但文言散文往往是借用了诗的语言表现形式,散中有整,参差多变。本文作者就安排了不少的对句,使句式整饬工整。有单句成对的,如“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有双句成对的,如“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所以作者虽受骈文的影响,但非食而不化,乃是有所创造,融化到笔端,又自然天成,读来倍感声声清朗,具有音乐的节奏感和回环美。

2、绘画美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这篇散文有着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为背景,一泉环绕而过,“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益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一番风光。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有,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其二,朝暮变化之美。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见之朝暮也”,笔触如丝,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亦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雾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其三,四季变化之美。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以醉翁亭为中心,随四季变换,出现了四幅扇面,变化有致,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同时,四幅扇面又是互相映衬的,春光如海映衬了秋色肃杀;夏日繁茂映衬了冬景寒冽。⑻

3、建筑美

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不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

《醉翁亭记》结构上的精巧之处,也很值得我们鉴赏,努力学习的。《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主观感受的“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了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个“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⑼

文言游记散文的这三个美,使得游记散文不是为一则枯燥的自然景物白描,而是让人读起来,有如听首乐曲,有如在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而且音调有致,色彩鲜明,层次琅琅。

学会赏析文言游记散文的美时,我们更要学以致用。在赏析当中,要是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越发的浓厚时,可以乘热打铁,选取几个喜欢的小片段,按组分开,进行作曲活动,把美文改成一则歌曲;或是调动起学生的好奇与绘画的兴趣,对这些优美的画面进行想象,把文字转化为一幅水彩画,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人笔下的这个美,激励学生学习文言的热忱。课后,在学生的练笔中,还可指导大家进行类似的遣词造句,诗化般语言的运用,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安排及全文的结构布局,从而构造出和谐与美感。

三、社会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课改方向是“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的是强调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语文这学科恰恰就是一门非常好的思想教育科。尤其对文篇里头人物事件的分析思考,能得到很大的思想教育意义。

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包括这种的文学创作中,具有理想的性质。在理想中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和美的理想等等。各种理想的形成都是根源于实践。因而,我们在赏析前人的这些作品时,除了赏析文字上的美时,还要去感受他们的一种理想,这又可以折射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实践中来,从中获取更多更深的感悟和认知。

1、人物情感美

文言游记散文,常常是作者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内心的情感世界。在阅读中要体会作家的人生追求和胸襟怀抱,进步的社会理想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理解散文作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来分析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倾向,认识其意义和局限。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上真情流露,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与作者形成强烈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以情来陶冶学生,以情来激励学生。

《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复杂感情。文中山水之乐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作者失意消沉的表现。因为,本文描摹山水,抒写游宴,折射出来的是作者治滁的政绩,有其“与民同乐”的积极一面。文中的“太守之乐其乐”乃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⑽

《桃花源记》里虚构的理想境界,则是为了“避乱”而设想的理想境界。作者不懂得也不可能把他所处的社会改造成人间乐园,只能采取逃避的消极方式。对于这一点我们无须苛求古人,而应看到作者虚构这一理想境界的积极意义。那就是,表现了作者不满统治阶级,憎恶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这一境界的具体化、形象化,反映了劳动人民反对苛征暴敛,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对封建统治的批判和否定。⑾

文言游记散文的作者,往往是由于抑郁不得志,而寄情于山水。不管其中表达的是悲观或是乐观的情感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憎恨,充满了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也表现了要为这一美好的理想的将来而奋斗一生。他们的这种精神世界是值得我们新一代学习的。我们要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来全面地分析这些文人他们当时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情感世界里汲取积极向上的因素,潜移默化地纠正现今比较浮躁虚荣的心灵走向,这有助于学生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的重新确立,并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素质。古人的知识是渊博的,学习他们的渊博,知识是一重点,但更多的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积累和沉淀。

2、思考探求美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思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桃花源记》一课,我们就可以从中衍生出很多的问题,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例如:“渔人为什么要离开桃花源?”“渔人把桃花源中的秘密告诉别人,你对此怎么看?”“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作者在这篇虚构作品中,用了刘子骥这个真名真姓、在当时很有影响的人,意图是什么”等等。

《小石潭记》一文,也可设计一些问题让大家去思考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如“这么美的小石潭,怎么会在这么一偏僻的地方,而不被众人所知?”“景物这么优美的环境,怎到了后来会让人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等。

在赏析文言游记散文时,我们不是只只了解作者笔下描摹了哪些景物,在景物的描摹中,又渗透了作者的哪些情感。我们还要学会赏析,透过这些的景物及其情感,我们从中是否又获得了文本所折射出一些关于当时当地的一些人文世故,是否从中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事的哲学理念等等。

在探讨中,在赏析文言游记散文刻画的人与事的情形当中,调动起我们自己独特的看法与想法,能对其加以更深入的剖析,能更好地领略文人笔下这景与情的相结合,更明了清楚地认识他们的心态情感,更到位地赏析古人这辉煌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在这种思维延伸拓展的教学环节中,大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小组讨论、自由提问、各抒己见,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的更高一个层次。

古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灿烂的一笔,它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人以心灵、性情各方面的享受,给人以美的熏(下转第63页)合理运用课堂即时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邵英春

(本溪市第五中学辽宁本溪117000)

6位总统和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让哈佛大学校史熠熠生辉。在哈佛350年校庆上,有人问校长,“哈佛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却回答,“让每块金子发光,促进每位学生快乐自主发展”。可见自主学习的重要。林语堂先生说:“课堂应如一片森林,学生应如林中的猴子一般。在其间自由跳跃,主动快乐摘取各种营养丰富的坚果。”只有创设这种课堂,学生才能自主快乐的学习,要想创建这样的一个课堂,就必须合理运用课堂的即时评价手段。运用这种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

一个民主、平等和温馨的评价氛围,有利于反馈信息的畅通和学生自我调节,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所以在评价时切忌教师“一把手”,而应充分民主,师生平等。应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学生参与评价,可使其主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对自身或同伴的中肯的评价可让其产生自觉,能动的反应,易于被快乐接受,产生竞争学习的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评价时要做到“赏识每个学生,感受每一颗心灵”,要注意面向全体,眼神关注教室每个角落,而且语气、态度、表情等方面应注意调控,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得到激励与赏识。在对与错的评价上,无论采用那种评价,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共同营造“宽容”、“严谨”的评风。不要一味表扬,表扬过多则“廉价”,使学生觉得不努力就可获得,从而对此毫不在意。也不可盯住言语的缺点不放一味批评,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当然也不能不置可否,这种不置可否的评价使努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鼓励,也使不辨是非的学生认识不到缺点。长此以往,会使学生缺少上进心或迷失发展方向。只有宽容、严谨、平等的评价,才会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注意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洽

进行课堂即时评价时,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过程,或占用较多的教学时间。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或学习态度等进行的观察和记录,可选用隐性评价。既由教师自己私下进行即可,而不让学生知道。有时教师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设置课堂小组竞争环节。这时的评价规则不宜繁琐,且应让学生熟知,竞争性结果的评价可用显性评价立即展示。比如在教学的同时,将比分无声地记录或粘贴到黑板或其他位置即可,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对于课堂的一些突发事件,若一时没有好方法处理,就不要急于求成,可采用冷处理,待想好后再机智评价。避免应严厉压制使学生局促不安,课堂氛围紧张,破坏课堂应有的和谐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三、在评价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拟定同一评价标准,造成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是极其不好的。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这使得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和轨迹不同,所以评价就应有一定的个体性。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设计有所侧重的不同的评价方法。如有的学生天性胆小,发言不够大胆,就可以把大胆发言作为评价目标,对学习差的同学应多关注他们的进步程度,而对学习好的同学可以将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作为评价目标…

四、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延迟性评价

由于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我们应允许一部分学生进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为此可采用“延迟性评价”,即推迟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考察概念时,有的学生可能很快理解,而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较差一些,针对这种情况可多给他几次机会,等他记好后再给予鼓励的评价。再如,对于一些较难的题目,可提前布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然后考察评价。这样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他逐渐进步。实践证明让评价过程长一点,评价形式活一点、平均时间晚一点,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总之合理处理好以上几点,就能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促进其自主发展,最终使我们的教育像哈佛一样成功。 (上接第62页) 陶。“见到这种美所产生的情绪是心醉神迷,是惊喜,是渴念,是爱慕和喜惧交集。”⑿“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⒀因此,我们在学习文言游记散文的时候,要尽可能地调动起大家的美感来,挖掘出大家关于文字的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使大家能够欢欣鼓舞并充满感性和理性地去学好这比较深涩而又蕴涵着无穷美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我们不应仅把它当作需要考试的内容,加以强逼地无奈地学习,而要用心地去发掘它的美,以纯真自然的心态,真正去领略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美丽璀媚的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6]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202页,第42页。

[2]王国唯:《宋元戏曲考》十五,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233页。

[3]王国唯:《人间词话》六,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第189页。

[4][10][11]吴雁驰主编,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5年1月,第362页,第380—381页,第356页。

[5]陈怀朗主编,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八年级上,语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270页。

[7]〈〈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第147页。

[8][9]《教师用书》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438—439页,第440页

散文赏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标;散文;课堂教学;赏析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散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散文教学更有效呢?下面我结合自己散文教学的实践,谈一谈我在散文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赏析的。

一、语言品味,语感培养

1.从修辞的角度

教师在教学散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去赏析语言,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有这样的句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老城、山、水拟人化,赋予它们以灵性和情感,烘托出了济南舒适、温暖的环境特点,让文章一下子充满了温情的喜悦和恬适的氛围。又如朱自清的《春》中写花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两组比喻生动形象,贴切自然,写出了春花的色彩美和动态美,也写出了花儿繁多、艳丽的特点。

2.从字词精当的角度

对于文中优美的语言,除了引导学生去赏析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品析文中一些用得精当的字词。

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其中“探”写出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探”可否替换为“踩”,为什么?

又如朱自清《春》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个描写春天小草的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钻”字能否换为“长”或“冒”字,为什么?

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写花儿的旺盛繁多、充满盎然勃发生命力的句子:“花朵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其中“挨”“接”“推”“挤”等动词,都值得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品味,从而逐渐培养出语感。

二、细节研读,情感感悟

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一文,有这样的句子:“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出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感情,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品味。

a.“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奶奶到底想说什么呢?为什么她又没有说呢?

b.“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此时奶奶又突然说话了,她的话隐含了什么意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在学生自主思考品析后,他们终于明白此处通过对奶奶动作、神情、语言的刻画,透露出了奶奶同情孙女但又深知自己的儿子、儿媳的为人,左右为难的情态已经通过她的简短的言语,含蓄地批评了爸爸、妈妈重财轻义的行为。

这样,这篇散文中父母重财轻义的形象就更加突显在了学生的眼前,“我”和王芳真诚无私的纯洁友谊这一主题也就在学生的脑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又如《音乐巨人贝多芬》中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他的脸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脸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颌,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透过文字更真切地去感受贝多芬的内

心世界,我抓住关键词依序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a.为什么他的脸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并呈现出悲剧?

b.写他眼睛深邃、眼光凝重不可逼视有何作用?

c.嘴唇紧闭,下颏方形,这样的描写突出了贝多芬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品析探究逐渐明白,贝多芬从小命运多舛,长相矮小丑陋,尝尽了世间炎凉,通过不懈努力好不容易在音乐上取得了一定的造诣,命运之神又跟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双

耳失聪,作为一个音乐人,这无异于是致命的打击,再加上生活越来越窘迫,苦难的压力使他的脸含蓄了许多愁苦并呈现出悲剧。然而,也正是这种种的苦难,造就了贝多芬刚毅、顽强、执着、不屈饶、不妥协的意志和品格,从而使他的眼睛越发深邃,眼光更加凝重不可逼视,紧闭的嘴唇和方形的下颌也充分体现了这些意志和品质。

三、意境分析,内涵领悟

和诗歌一样,优美的散文其意境也很美。抒情散文,作者往往在具体的描绘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创造出深邃的意境,使人在诗情画意中受到陶冶。在托物言志的散文中,作者往往通过对事物的刻画描写来创造意境,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宗璞就是通过对紫藤萝花的旺盛繁多进行描写,由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与永恒,感悟到我们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去面对人生。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写作背景,让他们去真正领悟作品所传达出的深刻的内涵。

以上是我在散文课堂教学赏析中的一些做法与感悟。其实教无定法,学也如此,怎样用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呢?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地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巴金散文范文 下一篇:先秦诸子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