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21:21:31

巴金散文

巴金散文范文第1篇

有人说,好的散文清新得像萋萋芳草,绚丽的如同璀璨的霞光,纯真得犹如初生婴儿般的吻,深邃得仿佛韵在骨子里的事。

巴金写的《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带我进入了巴金他心灵深处的那一片深深的爱国情怀,文中开头两段:说了故土对巴金的养育之恩,故土给了巴金的扶持?给了巴金的衣食?给了巴金的苦乐?给了巴金的亲人?给了巴金的朋友?给了巴金的幸福?给了巴金知识后痛苦的源泉……写的最后一段话: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我恨你,又不得不爱你。这句话巴金把他的内心世界,说的十分透澈。恨他,是因为要离开他,却不能挽留住;不得不爱他,是因为巴金对故土十分的喜爱。矛盾的心理,不得不让巴金走进痛苦的深渊。

还比如说:读巴金写的《我的梦》,带我进入他那坚持写文章的理想。巴金他也有放弃的想法:有一个心理在阻挡他前进的理想,在敲击 他心中竖立的信念,在关上窗户,迎来“放弃”的客人,把“信念”赶走在门外。但是巴金从不受心中的阻拦,把那个阻挡的心理推开;把竖立的“信念”修的更加坚固;打开窗户,迎来“信念” 的客人,把“放弃” 赶走在门外。为了写出更好的文章,巴金放弃了常人所拥有的:光明?爱?自由?幸福,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抛弃了。而选择了整天在书堆中,勤奋的写文章,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不断的努力、坚持、奋斗、克服……我认为巴金他坚持写文章的想法是那么伟大!让我不得不十分敬佩巴金。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不计其数的人也像巴金一样,有着永远不放弃的信念,为了考上好的大学而努力学习,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而努力奋斗,为了登上高峰而努力坚持,为了心中的梦想去克服困难……

巴金散文范文第2篇

今天,我读了《巴金散文卷》里的一篇文章,叫《小端端》小端端是巴金的外孙女,她生活在成人之间,缺少小朋友。

在这篇文章里有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三年前,我称它为填鸭式教育,一样是灌输,只是填塞进去的东西不同罢了,是啊,我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虽然作业不多但我同样感到很累, 很累。

巴金爷爷真么理解小学生,是因为他也是受过填鸭式教育的人。但是现在这种教育理念是很难改变的。这也正是我的痛处。

巴金爷爷经常和朋友一们聊起这种教育理念,。有的说:孩子给功课压得喘不过气来,思想上毫无生气;还有的说:我们不需要培养出唯唯诺诺的听话子弟。意见很多,可是大家都愿意看到孩子活泼些。

巴金爷爷还说,他上学时最怕考试,走进考场万分紧张,从“死记”和“硬背”得来的东西一下子忘得精光。

我不能批评巴金爷爷说他笨,但是从“死记”和“硬背”得到东西的确很难。

我作为一名小学生,渴望得到一对翅膀,一对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的翅膀,我也渴望得到自由,但是我的只渴望能化身为一颗种子,永远的种到我的心里。

巴金散文范文第3篇

在上一个学期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在做摘抄时,在上学期我做摘抄都是选用《巴金散文》,这里面讲了很多故事,也有作者平生经历的事,也有许多作者的感受。在巴金的散文上我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巴金的很多文章写到“爱国”二字,他还多鼓励那些青年多读书,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有比喻的修辞手法,他向我们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他用他那生动的语言来给我们描述当时社会之黑暗,在他写到爱国诗篇时,又是那样的激情彭湃,很快就能让人听到他的心跳声,看见他的赤诚血液在流淌着,那时我们的心是相通的,我们的心紧紧的抱在了一起,我们超越了时光,仿佛我也回到了他的那个年代,在我苦闷时他的文章又激励我前进。我们甚至超过了年龄的界限,我们成了一对要好的朋友,忘年交!

我虽赶不上巴金的文笔,但我可以感受到他的精神,一种我从没见到过的精神,一种近似爱国又高于爱国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不是人人都有的,不!应该是说这样的精神是为数不多的人才拥有!那些没有真正的爱国情操的人是不配拥有这种精神的。作者是一个无神论者,他不信鬼神,不怕妖魔。但在他的文章里还是写到了妖魔鬼神,不过他是把他们暗喻成一个个社会的黑暗。这就是我们的巴金,一个看见什么就说什么的人,他还写过很多悼念他人文章。他写这样的文章时就不那么愤慨激昂了,而是那么的严肃。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悲痛的心情,这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时我读过巴金文章后的感想,相信你们读过后一定也会有这些感想的!

巴金散文范文第4篇

《机器的诗》记述了巴金访问公益的行程。他写道:“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 我和三个朋友一路从会城到公益。”一路上,秀丽迷人的侨乡大地令巴金心旷神怡,他说:“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景般的美:那样茂密的绿树,那样明亮的红土,那一块一块的稻田,那一堆一堆的房屋,还有明镜似的河水,高耸的碉楼。”

轮渡载火车过江,是新宁铁路在中国铁路史上的首创。巴金用浓墨重彩,描写这当时中国唯一的奇观:“到了潭江,火车停下来,车轮没有动,外面的景物却开始慢慢的移动了。这不是什么奇迹。这是新宁铁路上的一段最美丽的工程。”接着,巴金详细叙述了渡江的经过和工人的操作,他写道:“我看着这一切,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道真正的诗。”

关于巴金此次公益之行的情况,台山市所有的地方史著作、文史资料和新旧报刊均无记载,巴金作品集中亦无注释。经多方探查,2003年初,我才在江门市找到一位曾接待过巴金访问新会的老先生欧阳可羽(1918年生,曾任江门霹雳通迅社记者),承老先生赠送了西江师范学校校刊,我得以了解巴金公益之行的相关背景资料。

巴金此次公益之行,为的是探访没有见过面的笔友――新会人黎健民(又名黎百强),时任设在公益火车站二楼的新宁铁路工人子弟学校校长、西江乡师校董。1922年至1927年,黎健民在会城编辑《民钟》月刊。巴金在上海求学时读了这份杂志,因为志同道合,他于1925至1927年,即21岁至23岁时,在《民钟》上发表了《俄罗斯的悲剧》、《杂感》等十多篇著述和译作,同时也结交了一些志趣相投的笔友。

1933年春,新会县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洪有赴山东、河北考察乡村教育,返程时途径上海。陈洪有在上海劳动大学读书时因学习世界语而认识巴金,故邀请巴金来新会参观学校。巴金应邀于5月31日抵达西江乡师所在地现江门市蓬江区环市镇篁庄村委会。巴金在学校参观三天,创作散文《庶务室的生活》。6月3日至5日,巴金由西江乡师教师陈毓就、梁朝令和叶渠均陪同,访问了会城近郊天马(“小鸟天堂”所在地)、茶坑(梁启起故里)和天禄乡,创作散文《鸟的天堂》和《农民的集会》。每一位1967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人,都在小学五年时学过《鸟的天堂》。

6月6日,巴金的笔友李元觯会城律师)、吕绍谦(新会大泽吕村学校校长)和一位工友陪同巴金去公益访问,并创作散文《机器的诗》和《朋友》。7日下午,巴金离公益返回篁庄,继续访问西江乡师,创作散文《谈心会》,9日去广州。

巴金散文范文第5篇

新时期是现代散文的复兴期,大陆的改革开放、两岸关系的解冻缓和,促进了散文的复兴、繁荣和汇流,酿成了方兴未艾的“散文热”。中老年作家大多有新的超越和建树,散文新秀成批崛起,给散文注入了更新鲜的创造活力。学者、诗人、小说家等加入散文创作队伍,更增强了散文艺术的扩张力和整合力。总之,新时期的散文,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形式日趋复杂多样。但我们仍可以梳理出:新时期的散文经过深层次的审美追求,表现主体与鉴赏主体的相互刺激,散文的美学主流由分散走向集中。它既继承了我国散文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与时代相一致的新的美学因素。而新时期散文融入的新的美学因素则主要体现在审美心理的流变上。具体表现为:

一、价值判断

由普遍意识、普遍情感、普遍规律到自我的回归与消解。这里提到的价值判断,是新时期散文所反映出来的思想特色,它是欣赏作品的审美中表现主体与接受主体相互刺激和调节下统一的结果。从刘白羽的《巍巍太行山》、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这一类表现人们普遍心声的歌颂和悼亡散文,发展到巴金的《回忆萧珊》,再到冯子秋的《婴儿的诞生》,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投射到散文中的社会功利价值,已从普遍的心态逐步过渡到个人心灵的渲泻。《随想录》的开头记叙了巴金和友人黄裳的对话,巴金告诉黄裳,他要把《随想录》当做遗嘱来写,他要把心交给读者。正是在这篇文章里,巴金深情地回忆了自己在1927年的巴黎生活,一个又一个地提到他所敬重的法国伟人:卢梭、雨果、左拉,而他特别强调伏尔泰、左拉为冤屈者发出抗议之声的举动。在这种回顾中,巴金开始了自我解剖的工作。他不再人云亦云,不再丧失自我。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受灾难。”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起的一座个人的“”博物馆“。

《随想录》对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正是它的独到之处。清醒的自我忏悔意识,使巴金率先提出了许多至今看来仍不乏生命力的思想命题。他率先倡导自我忏悔的反思。1978年,中国社会尚处于拨乱反正时期,以控诉为基调的“伤痕文学“以及”暴露文学“在文坛盛行,但巴金超越个人苦难的诉说,率先提出每个知识分子乃至每个人都应反思自己的责任。他更多地从道德的角度进行自我解剖。

此外,学者散文如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文化苦旅》则大多已表现出在历史文化的反思中消解着“自我”(对历史文化的客观研究和阐释)的倾向。审美价值判断的走向,导致了新时期散文的写“我”和求“真”,尤其是表现了当代人在审美上对自我的重新发现和肯定,以个体参与生活及主观心灵对生命的一种穿透的折射。

二、情感判断

由外化转向内化。当然,这里所谈论的,是指新时期审美主体(表现主体和接受主体)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的心态以及他们要求表现主体所要达到的艺术境界。新时期的散文,从悼亡之作开始,到巴金喊出请讲真话,发展到异域它邦的游记散文,再到女性作家所表现的个体对生命的体验,直接在字面上显现的真情在不断地减弱;可在读者看来,隐含在散文中,透过字里行间显露出的表现主体的感情,却越来越浓了。新时期散文中的小品文在增温,比如台湾作家刘墉的《生命的四季》之类的文集在大陆的走红,正是接受主体审美情感判断由外化转向内化的结果,这无疑反映了新时期散文的发展态势。

巴金对自己身上曾经有过的软弱、人云亦云、违心地批判自我和批判友人等,有着深深的内疚和痛苦――我怎么忘记了当年的承诺呢?我怎么远离了自己曾经赞美的人格?我怎么失去了自己的头脑,失去了自己的思维,甚至自己的语言?――这是可以想象到的巴金的内心一个又一个的精神自责,在开始写作《随想录》时不断地折磨巴金。但,正是这种精神的痛苦,成了他晚年写作的动力,这与当年在巴黎写下《灭亡》中的片断时的精神状态颇为相似。用他自己的话说:“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今天我回头看自己在十年中间所作所为和别人的所作所为,实在不能理解。我自己仿佛受了催眠一样变得多么幼稚,多么愚蠢,甚至把残酷、荒唐当作严肃、正确。我这样想:要是我不把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一个总结,从彻底解剖自己开始弄清楚当时发生的事情,那么有一天说不定情况一变,我又会中了催眠术无缘无故地变成另外一个人,这太可怕了!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于是,历史的风风雨雨,一个个朋友的坎坷命运,自己人生的复杂体验,在他的笔下一一呈现。由此可以看出,《随想录》中充斥着多么浓烈的自我情感。

决定写《随想录》,是巴金道德人格的复苏,他对“”、反右运动的反思,他对现实的思考,他对自己的解剖,而这把手术刀,便是道德。他所做的忏悔,他所发出的呼吁,大多数与他所感到的良心自责有关。他之所以反复鞭挞自己的灵魂,就是因为当他重新审视自己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现时,看到那些举动,同他当年为自己确立的道德人格的标准,有着明显的差距。因此,他需要做出表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时期散文的总体审美趋向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讲真话”与自我感情的披露,这种态度也将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巴金《随想录》

巴金散文范文第6篇

“五四以来,继鲁迅的杂文之后,我国最伟大的现代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出现的第二高峰”,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随想录》作为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散文珍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关键字:随想录;巴金;特点;散文

巴金的《随想录》是在用真实的话语来表达燃烧在他心灵的深情,“真”“情”“美”就是这部著作的特点。

一、真实自然

真实是散文的生命,这是人尽皆知的,巴金的《随想录》自然也不例外。读过《随想录》就会明显感受到“真人真事,真情实感,真知灼见”乃此巨著的生命之所在。《随想录》正是巴金用全部的,真实的,坎坷的人生境遇来倾吐的作品。坚持用真实现身说法,充满真情的流露,奉行着我所谓讲真话不过是把心交给读者,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巴金的《随想录》之所以被推崇为“当代散文的巅峰”,就是因为他的每篇散文里,句句都是情感真挚的真心话。

《随想录》中提到的都是真人真事。巴金是从十年浩劫这场噩梦的折磨后重新站起来的老者,噩梦中充斥着谎话、空话、浮夸,没有个人真正的思想,也不许有个人真正的思想。所以从恶梦中惊醒后,这位老者认为自己应该义无反顾地“讲真话”。他在《随想录》中说,他在十年浩劫中承认过“”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甚至在批斗会中也说过“打倒巴金”的话,也说过一些无辜者的坏话,因此他时常提到“欠债”“还债”等诸如此类的话,如今他要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要讲心里的话,正是这位老者的心声。老舍的惨死,妻子的含冤离世:为保全自己把小狗包弟送上解剖桌等等事件的陈述是老人在无力地呐喊一“博物馆是用多少受难者的血与泪建起来的”。

在《文学的作用》中,巴金说:“文学有宣传的作用,但宣传不能代替文学;文学有教育的作用,但教育不能代替文学……”这就提示我们要正确认识文学的作用――塑造灵魂,塑造的过程要讲究方法。一句“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就指出了创作需要深入生活寻求发现创作题材,这是一个合格作家创作优秀作品的前提。

《随想录》中有很醒目的三篇随想《小端端》《再说端端》《三说端端》。端端是巴金老人的外孙女,三篇文章从上小学的端端谈到上中学的端端,可见巴老对外孙女是多么疼爱。这三篇谈了一个核心的问题――教育。巴金认为外孙女学业负担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可取,家长的启发辅导对孩子非常重要,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大好时光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多玩玩,张扬个性,而不是一味地死读书。这种教育理念到今天也是很先进的。

二、以情感人

以情感人是巴金《随想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对故友或亲人的怀念是《随想录》的一个重要主题,早已过古稀之年的巴金就自己的记忆所及,对师长、朋友和亲人进行追述或怀念,朴素平淡的字里行间流动的是真挚的感情,散文《怀念萧珊》当属最佳之作。刘锡庆曾经评论:“巴金的‘怀人’楚楚动人,特别是《怀念萧珊》,正气磅礴,情如泉涌,全然是用血和泪流成的‘圣文’。不仅祭奠了亡妻,同时也祭奠了所有在浩劫中殇逝的英魂。”巴金用渗着血和泪的文字深情哀悼含恨死去的妻子。萧珊的善良美丽和她在中遭受到的非人折磨,留给人们深长的思考。在《怀念老舍同志》《怀念鲁迅先生》等怀念性散文中,在《把心交给读者》《说真话》《愿化泥土》等议论性散文中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强烈的感情。张丽君有过这样的评论:“这些情,有的是怀念曾经与他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发妻的,有的是纪念文坛挚友和前辈的,而更多的是抒发了他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正义和真理的爱。这种爱正是强烈感情的源泉。”巴金说过有感情必须发泄,有爱憎必须倾吐,而这种发泄和倾吐的情与爱让读者常常感受到一种高尚人格力量的震撼。刘勰的《文心雕龙・口音》中有“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之说,美国的苏珊-朗格也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巴金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与倾注恰好印证了这些观点。

巴金《随想录》强调了人的独立思考精神。在《随想录》中巴金意识到,在“”中自己是“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认为这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最大悲痛。在《真话集・十年一梦》中引用林琴南翻译的《十字军英雄记》中的一句话“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后巴金认识到没有思想没有自我是多么可怕。如果他所说的“奴在心者”所危害的只是自己,还不至于真切而透彻的话,那么他对自己在“”对其他人所造成的伤害的自省与剖析则是他对自己毫无掩饰的解剖。“一个作家,一部作品,唯有包含了反思与责任意识,才能真正撞击读者的心灵,激起读者的共鸣。才能用文学之光照亮人类思想的前行之路,反思与责任也是未来作家们必须牢记的准则。”

三、美的洋溢

《随想录》更是一部很美的散文集。美在清新、朴素、含蓄、抒情的文笔,美在个性张扬的思想与创作方式。读巴金的作品,如同在倾听作者说梦论事。娓娓道来,文词简洁,寓意丰富。《随想录》的语言无需华丽辞藻的铺排渲染,重在朴素的审美意识。普通的话语,平实地叙写,亲切流畅的韵味,于朴素中脱出优美,乃是更高境界。

一个“随”字,既是巴金平和近人的处世风格,亦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从题材看,可谓信手拈来,150篇随想包含各种题材,针砭时弊、讴歌怀念……一个“随”字更是巴金情绪的透视表,那笑、那喜、那忧、那哭、那人、那事、那景……这些文字只是记录巴金随时随地的感想,是巴金个性的张扬,既无系统也不高明,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无技巧――艺术的最高境界。

巴金散文范文第7篇

他是我熟悉的长者。此时此刻,他那清癯的面庞、满头的白发、儒雅的神态,连同那一本本的著作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1922年3月,徐开垒出生于宁波城内一个银行职员之家。这是一个带有开明色彩的封建家庭。他在当时宁波最大的小学“翰香小学”毕业后,进了著名的“效实中学”。1936年10月,在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一朵偶然的生活浪花,激起了他最初的写作灵感。他写下了一篇短文《两个泥水匠》,投寄给上海叶圣陶、丰子恺等人主编的《新少年》半月刊,结果不但很快发表,而且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稿件中,名列榜首。不久,他又写了第二篇作品《这是事实》,再次在《新少年》上发表。这两篇作品的发表成了徐开垒从事文学创作的发端,也是他走上散文创作道路的起点,如他自己所说:“由于这两次鼓励,决定了我以后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的命运。”

1983年8月,徐开垒参加中国作协上海分会组织的一次活动,来到了他的故乡宁波。一个夜晚,我到他下榻的饭店去看望他。他告诉我,这是他第三次回故乡。“我的老家就在灵桥脚下的君子街,从药行街穿过用石板铺砌的小巷,就是我家的寓所。这次我去看了这古老的住宅。我在这里度过了十五个年头,记得每到上学时分,我就在巷口等候我的小伙伴同去学堂。母亲对我的学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她一声声叮嘱我一定要读好书。而老师的不倦教授使我打下扎实的文学基础。 ”说到小学里的语文老师张守瑜,他感激得动容。宁波是他童年生活的家园、文学生涯的摇篮。岁月悠悠,家楼安然。这里的每一扇门窗,都曾记录他儿时的叫喊与欢笑,这里的一景一物,都会唤起他甘美的回忆与缠绵的乡情。

离别故乡去上海后,徐开垒由初中升入高中,又由高中考入暨南大学文学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风雨如晦、大夜弥天的“孤岛”时期,他在柯灵主编的《文汇报 •世纪风》副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散文篇什,抒诉民众疾苦,描摹世态炎凉,呼唤黎明的降临。

1949年徐开垒进文汇报社,担任记者、编辑,文艺副刊《笔会》主编。《竞赛》《雕塑家传奇》《新安江灯火》《围垦区随笔》等散文作品唱出的是对新生活、新人物的颂歌,跳荡着明快、昂扬的旋律,充满了催人奋发向上的新生活的澎湃热情和新时代的强烈气息。

时期,他被迫离开报社,搁笔达14年之久。在百卉流芳的春天,他回到报社工作,重新担任文汇报《笔会》副刊主编。他作品基调更深沉了,风格更明丽了。《幽林里的琴声》,是徐开垒自“”以来的第一篇作品。这篇作品成为徐开垒向新的散文创作目标迈进的起点。继他的小说特写集《孟小

ZHEJIANG CELEBRITIES浙籍名人

2000年,徐开垒在楼外楼金秋笔会上。

Xu Kailei at a writers’ get-together, a cultural program sponsored by Lou-wailou Restaurant, in the autumn of 2000

妹》于1981年出版之后,反映他散文创作历程的《雕塑家传奇》散文集也于上世纪80年代初问世。接着他的新的散文集《圣者的脚印》《鲜花与美酒》以及《笼里》又相继出版。这是徐开垒散文创作在更高水平和层次上的回归。

名篇《雕塑家传奇》《白玉兰》写的是浙江美院老一代著名雕塑家周轻鼎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生涯。散文集《鲜花与美酒》是生活的赐予。新安江是作家上世纪50年代多次深入生活的地方,作家把新安江与葛洲坝连接起来,用激情和热泪织成那动人的篇章《坝上一家人》。在《生命的乐章》《幽林里的琴声》《团圆》等作品中,作家那炽热的情思,千丝万缕,有时寄托于家事琐闻,有时萦绕于明山秀水,有时交融于浩月幽林,有时凝聚于戈壁绿洲……

他每出版一本集子,都会用钢笔工整地题签后寄赠给我。如今在我的书柜中整齐地排列着他赠予的著作。有几年我在省文联从事文艺研究工作,当他得知我准备写他的散文艺术论文时,很快把一些有关的资料寄给了我。

1976年秋“”被粉碎,徐开垒就到巴金家中约稿。巴金的《一封信》在《文汇报》发表后,就好像文坛复苏的第一声春雷,引起了各方很大的反响。他说,短短半个月内,就引来了国内外几百封读者来信,表示对这篇文章的赞扬和肯定,并抒发了对巴金的感情,单是要他们直接转给巴金的信就达

17

一百五十多封。《一封信》刊出第二年,徐开垒主持的《文汇报》副刊先后刊出了卢新华的《伤痕》、宗福先的《入党》、郑义的《枫》等作品。当时,文坛冰封并未消融,刊发这样的作品需要勇气和魄力。徐开垒态度鲜明,竭力主张发表。作为一位跨越几个时代的资深报人,徐开垒对中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和新中国报纸副刊的昌盛作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徐开垒先生是1988年离休的,但他离而不休,仍一如既往地在文坛上辛勤耕耘。那年应上海文艺出版社之邀,得到巴金同意,徐开垒开始写《巴金传》。他告诉我,“这也是我创作生涯中,用力较大、费时较多、影响较大的作品”。

《巴金传》耗费了徐开垒整整4年的时间,其间他由巴金之弟李济生陪同访问了巴老的出生地――成都,访问了巴金的堂弟、侄子。徐开垒大体上弄清了巴老大家族百年来的变迁。此外,他还不辞辛劳地采访了巴金先生的许多朋友,如上海的钱君、朱雯、赵家璧、师陀、王辛笛、柯灵、王西彦、黄裳等,还拜访了北京的冰心和巴金青年时代挚友、四川大学的老教授卢剑波等人。《巴金传》的写作深得传主本人认同,巴金

年写的《最后的话》中说;“我 3991在

《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一书封面。封面上图为徐开

垒与巴金在一起。

This is the cover of “Ba Ji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a

book by Xu Kailei. In the picture is Ba Jin and Xu Kailei.

为什么坚持在传记的十四卷做事,低调做人。他温文尔雅,对朋友、对

末作为附录与徐开垒同下辈平和朴实,是一个心地善良的长者。

志的对谈呢?我想让读者明这次笔会从上海虹桥开到杭州西子湖

白一件事情,我不能离开人民畔、又到绍兴兰亭,我们朝夕相处,这是

……”1993年,53万字的《巴我与徐开垒先生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次。

金传》终于完成。传记先是在“月是故乡明”。徐开垒对浙江、

《小说界》连载,尔后于1996对故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上世纪八十

年6月出版,2003年先后两次年代初浙江日报副刊约他为“寄语故再版再印。乡”专栏写文章,他很快就写了《岁月冲

2000年9月20日,一场桂花香里的淡不了我对她的怀念――我和我的宁金秋笔会聚集了一批曾经在中国现当代波故乡》一文,回忆了他在故乡的生活文学史上留下了足迹的老一辈学者、文和自己的创作历程,深情地写道:“故乡人。徐开垒从他居住的上海新华路文缘永远在我的记忆之中,因为我的生活从村被接到楼外楼上海虹桥分店参加笔这里开始,我学习文学创作也是在这里会开幕式。他面容清癯,仪态和蔼,显得迈开第一步。 ”1984年应邀在浙江文艺很开心。第二天晚上,钱江晚报记者在他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圣者的脚印》。下榻的金溪山庄采访了他。我记得那天他他在书跋中写道:“这本书由浙江文艺主要谈了如何看待历史散文问题,也谈到出版社出版,我更期待着浙江乡亲们对散文的题材、语言和特色。在楼外楼的厅我热情的关切,与诚恳的帮助。 ”他写堂、席间,在满觉陇的桂花树下,在城隍的《巴金传》在全国各地热销、脱销。阁的茶楼,我们聊当时的文学现象,聊散1992年1月27日他又为《浙江日报》增刊文的欣赏与创作。他多次明确地说:“散写了《我写〈巴金传〉――向浙江乡亲们文是作家直接表达感情的文学形式,汇报》一文。1993年《东海》月刊约他写它比任何文学形式更需要真情实感。”稿,他写了《宁波,我的母亲》一文,抒发他还强调“不要忘记,散文也应当写人了他对故乡的缕缕情思:“宁波故乡,我物”,“散文也可以塑造艺术典型”。的母亲,它永远牵连着我们每一位离乡

参加这次笔会时,他把出版不久游子的赤诚之心。”的散文集《巴金和他的同时代人》送给作为著名的散文作家,徐开垒在散我。打开还散发着油墨香的集子,我发文园地里辛勤躬耕,不懈地探索和追求现他遨游在回忆的大海里,从各个不同散文艺术。他的作品得到许多前辈名家视角,为读者留下了巴金、曹禺、冰心、和评论家的首肯、赞许,被称为“真正的王统照、丰子恺、叶圣陶、柯灵、沈尹散文”。他的散文构思精巧,蕴藉含蓄,默、王任叔等文化名人的印象,一片断、言近而旨远,调高而韵长,其风格清丽一剪影,写得文质并茂,情意深长。与明媚并存,雅淡与疏朗相长。冰心把

徐开垒先生一辈子诚挚处世,认真徐开垒誉为“功力很深的散文家”,确是知人论文的评语。

作为新闻记者,他有机会深入到社会基层的各个角落,结识、采访各种各样的人物与事情。纪实体的特点,是和他从事的新闻记者职业一脉相承的。这是徐开垒迥别于一般散文作家的地方。

1991年春,徐开垒与徐迟在朱雯家作客。

Xu Kailei and Xu Chi pose for a picture at the home of Zhu Wen in the spring of 1991.

他就像一只蜜蜂,总是最先寻觅到那植根于生活的沃野上散香滴露的鲜花,最早闻到花的芬芳,吸吮花的乳汁,然后经过加工,酿制成美酒,把鲜花与美酒涯。 ”这是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中的两句诗。徐开垒先生把“鲜花与美酒”作为他的一部散文集的书名。现在我用鲜花与美酒为开垒先生送行,以表达我对他的思念与敬意。

奉献给人民大众。“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天

Journalist and Writer Xu Kailei Passes Away

By Zhang Ke

Three days before Spring Festival this year, Xu Kailei, a veteran newspaper jour-nalist and writer of Zhejiang origin, passed away. Feeling uncomfortable the night before, he was sent immediately to Ruijin Hospital of Shanghai. He lapsed into coma and did not wake up. The 90-year-old man died peacefully. I have known him for years. In my mind’s eye, I can see his gaunt face, silver hair, and gracious manner.

Xu Kailei was born in March 1922 in Ningbo, a port city in eastern Zhejiang. As his father worked in a bank, the family had the money to send him to the largest primary school and a very good middle school for education. In October 1936 when he was a second year student in junior high school, he wrote an essay and contributed it to New Youngsters, a Shanghai-based biweekly edited by Ye Shengtao and Feng Zikai, two preeminent literary masters. To Xu’s surprise, the essay was published as the number one in the same section. Soon, his second essay was published in the bi-weekly. The publishing of the two essays inspired Xu and he made up his mind to be an essayist.

At 15, he went to Shanghai to continue his education. In the 1930s and 1940s, he wrote many essays that were published in the literary page of Wenhui, an influential newspaper of Shanghai. In 1949, he joined the newspaper and became a journalist, editor and later editor of the literary page of the newspaper. He was forced out of the newspaper due to political upheavals. By the tim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came to end and he came back to Wenhui, 14 years had elapsed.

With him at helm of the literary page, Wenhui published quite a few very good es-says and stories that brought repercussions to the national literary circles.

Shortly after the downfall of the Gang

写作《巴金传》时的徐开垒。

This is Xu Kailei during the years of writing “A Biography of Bai Jin”.

of Four in October 1976, Xu Kailei visited Ba Jin and asked Ba to write for the literary page. Ba wrote “A Letter.” Two weeks after

2000年秋,徐开垒在绍兴兰亭留影。

Xu Kailei visits Orchid Pavilion in Shaoxing in the autumn of 2000.

he talked about various aspects of essay writing. It was during this get-together, Xu gave me a collection of his essays about Ba Jin and his contemporaries. It had just come out. I had known him

years and this get-together was the longest time I spent with him.

In the late 1970s and the 1980s, Xu Kai-lei wrote quite a few essays and published a few collections of short stories and essays. I have most of his essay collections and my bookcase at home testifies to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in these years.

Though he worked in Shanghai, Xu Kailei cared about his home province. The literary page of Zhejiang Daily published the publishing of this story in the literary page, hundreds of letters flooded in, includ-ing 150 letters to Ba Jin with the care of the newspaper. In 1977, the literary page published some breakout short stories. As a veteran newspaperman and writer, Xu made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ry prosperity in the 1980s.

The year 1988 marked his retirement from Wenhui, but he was commissioned to write a biography of Ba Jin, at the invitation of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 and with the approval of Ba Jin.

It took him four years to write the biog-raphy. During the time, he visited Chengdu, a central city in southwestern China where he interviewed Ba Jin’s relatives. Moreover, he also interviewed a group of literary mas-ters to know better about people and events in the life of Ba. In 1993, the 530,000-char-acter work was serialized in World of Short Stories. Then it came out as a book in June 1996. It was reprinted twice in 2003.

He came to Hangzhou to attend a get-to-gether of literary masters on September 20, 2000. The next evening, he was interviewed by a journalist of Qianjiang Evening News and I was there. He talked about how we should understand ancient essays and then a few of his essays. In 1984, Zhe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Press published a collection of his essays. In 1992, he wrote an essay about his writing of Ba Jin’s biography and it was published in Zhejiang Daily. In 1993, East Sea, a literary monthly of Zhejiang, published his essay about his hometown Ningbo.

巴金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萧珊;巴金;爱;情

几乎每个读过《怀念萧珊》的人,都会被巴金、萧珊夫妇之间至坚至贞的爱情打动,而作者只是用平淡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写下这篇散文。下面,我就以我的视角赏析这篇感人至深的佳作。

一、巴金的萧珊,萧珊的巴金

(一)萧珊简介:

原名陈蕴珍。1936年至上海,入爱国女子中学读书,参加学校戏剧演出,扮演话剧《雷雨》中的四凤,进而结识进步人士。同年始认识巴金,在巴金鼓励下,开始文学创作,处女作《在伤兵医院》发表于茅盾主编的《烽火》杂志。毕业后考取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上海文学》、《收获》编辑,兼事文学翻译。译著有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屠格涅夫《阿西亚》、《初恋》、《奇怪的故事》等,与巴金合译《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普希金的《黑桃皇后》。 1994年,《家书――巴金萧珊通信集》出版;1998年,萧珊和巴金的合集《探索人生》的出版。萧珊曾经以“陈嘉”的笔名发表“旅途杂记”等文章。后经巴金研究会策划和编辑出版《萧珊文存》。

萧珊作为一名翻译家、作家的出色才华、鲜明个性,可以说,不论是从文献价值还是文学价值上看,它都有很多值得细细品味之处。尤其在翻译上取得的很高的成就。

(二)巴金与萧珊的相处:

1936年巴金在上海第一次同萧珊见面;1938年和1941年我们两次在桂林像朋友似的住在一起;1944年他们在贵阳结婚。萧珊在认识巴金的时候,她还不到二十,她读了巴金的小说,给巴金写信,后来见到了巴金,对他发生了感情。他们谈了八年的恋爱,后来到贵阳旅行结婚,只印发了一个通知,没有摆过一桌酒席,极其的简单。后来到了重庆,住在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门市部楼梯下七八个平方米的小屋里。她托人买了四只玻璃杯开始组织他们的小家庭。 1945年十二月,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生于重庆;1950年七月,儿子李小棠出生。1967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单位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1968年,频繁遭到批斗;1972年,萧珊病故,巴金返回上海。

(三)巴金与萧珊的爱情

巴金对萧珊一往深情,写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文章。从巴金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了他们之间至死不渝、患难与共的爱情。而我想对于萧珊,她虽然没赶上爱巴金的一辈子,但她却真真地一辈子爱着巴金。

二、文本赏析

《怀念肃珊》是巴金悼念亡妻的散文,也是他晚年创作中的佳作。它倾注着巴金对亡妻所有的思念,饱含着作者对给萧珊带来不幸的自责与愧疚。全文共分四节。文章写于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一切仿佛如昨日一般,虽然伊人已走,但彼此的爱与思念却未曾减弱一分一毫。巴金在萧珊离开后的那几天,本来无处倾诉的他喜欢求助于笔,可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也许这是情之所至,才会如此不知如何下笔来写下对萧珊那深沉的爱。

接下来,是萧珊在那十年浩劫期间陪巴金一起走过的艰难岁月,因为巴金的原因,成为了“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是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可以看出巴金对给萧珊带来的折磨与痛苦而深深的自责和无奈。那些日子,萧珊不仅要面对人们的白眼,人们的冷嘲热骂,甚至为了保护巴金还被“北京来的红卫兵”用铜头皮带狠狠抽了一下,给押了回来,同他一起关在马桶间里。而萧珊最为可贵之处,是她不仅分担了巴金的痛苦,还给了巴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如果没有萧珊,也许巴金就不会坚持到了最后吧。老话讲,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而萧珊不正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吗。

即使这样,厄运仍然没有放过他们,萧珊在经历这些折磨与毒害,健康逐渐遭到损害,病情日趋严重,可又是因为巴金,萧珊有病之后甚至都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但哪怕到了这时,她担心的是巴金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解决呢,遗憾的是看不到巴金解放了。复得此妇,夫妇何求啊!

而后萧珊住进了医院,巴金尽量来照看她。虽然现实很糟糕,但萧珊仍然坚强面对疾病和生活。命运已如此不公,为何还要她们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连最后一个愿望都无发满足饱经世事沧桑的萧珊。巴金珍视他和萧珊的“最后一合影”,他不愿将骨灰安葬,宁愿放到床前,好像她们仍然在一起。

文章的最后,是萧珊已经走了好久,梦魇般的日子也已过去,但曾经发生的一切将会永远定格在巴金的内心深处。他们的相识、相知、相爱、相伴和她们离别,他们已经不再是两个人了。

三、艺术特色

(一)叙事与抒情的紧密结合。

作者“为情造文”,缘情叙事,记事抒情。他围绕着对萧珊生前不幸的回忆,时而抒发对亡妻深深的思念,时而表达对罪恶势力强烈的憎恨。整篇文章,作者都在叙述自己和萧珊曾经的岁月和萧珊离开之后的情形,但无论在写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巴金流露出对妻子深沉的爱与思念。

(二)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再现苦难历史场景。

比如萧珊的很多话语都很好的表现了人物特点,:“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可以看出萧珊虽然一面自己真的感觉很难,但另一方面,他又想给巴金鼓励和希望,作为妻子,她是如此体贴。“只能有气无力地说几句短短的话,她经常问:‘棠棠怎么样?’”,我们则又看到作为母亲的她,是多么担心和爱护自己儿子。

(三)语言简单质朴。

文章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千变万化的修辞,就是那毫无修饰的言语,却流露出一份伟大的爱情,足以感动他的读者,因为巴金不是在用笔和知识的积淀写东西,而是爱,是情,是心!

四、个人感受

记得第一次读《怀念萧珊》的时候还是在念初中,那个年纪应该是对爱情充满了好奇和憧憬可又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我们也根本不知道什么爱,什么是情,然而巴金的这篇散文却让我眼角湿润的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幼稚。

如果问我读完《怀念萧珊》的感受如何,我只能说是一个“情”字,一份不离不弃的情,一份相濡以沫的情,一份至死不渝的情!

我始终认为一篇好的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亦或是悲情都行啊,而我想这点正是这篇散文为什么如此受读者喜爱的原因,在字里行间我们无不感受到萧珊对巴金无悔的爱和付出,我们也无不在体会着巴金对妻子不尽的懊悔和思念。尤其读到“我按期把骨灰盒接回家里。有人劝我把她的骨灰安葬,我宁愿让骨灰盒放在我的寝室里,我感到她仍然和我在一起。”心理那种感动已经无法用语言表达,除了感动,更多的是羡慕吧。

人常说,有福同享容易,有难同当很难,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很难;比翼双飞容易,相濡以沫就很难了。可是真情却又总爱出现在后者里,《怀念萧珊》应该算是对此一个不错的论据了。

一句话总结我的感受,也是最大的体验和收获,就是《怀念萧珊》让我体会到了至真至纯的爱,至坚至贞的情。(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辽宁;沈阳;110034)

参考文献:

[1] 《巴金专集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

巴金散文范文第9篇

这是一个堪称伟大的生命。伟大的生命的光辉,在巴金先生最后的20年间闪耀得更为璀璨夺目。他20年的生命内容异常丰富,又异常美丽。陆正伟在这本书里的三十三篇文字(不连年表),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示了巴老晚年整体生命的美的部分。虽然只是部分,却已美不胜收;而其中的坚韧之美,纯真之美与朴实之美,显然更为突出,最能扣动与启迪人心。

许多人可能只知道巴金先生晚年病魔缠身,但未必知道他与病魔顽强斗争的详情。陆正伟在书中多处记叙了老人这方面的不屈精神,颂扬蕴含在这颗非同寻常的灵魂里的坚韧之美。如他不仅抱病参加一些重要会议,而且在会上支撑病体,忍住痛苦,为文学方面的事或别人的事操劳挂心。如他重病之时,仍然艰难地为赠书而签名,“两本书上的十三个字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又如他95岁时,竟还“拖着一条残疾的腿”,依仗助步器进行锻炼。老人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建设鞠躬尽瘁,“廿年呼唤梦成真”,从挚情创建到最终成功,这曲折途径,刻印着老人曾经为此呕心沥血的过程。而渗透在这无数心血里的,亦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坚忍不拔。上述坚韧种种,与巴金先生在毕生创作中一以贯之地守持的人生理想与审美理念其实一致。于是,只要融会贯通,就会因巴金先生的坚韧而生起对于生命之美的许多联想。

再说纯真之美。最晶莹剔透的人生之美莫过于纯真。陆正伟在书中描绘了巴金先生与一些我国文坛享有盛名的文学老人的交往:他们深厚无比的友谊,他们并肩奋斗的业绩,他们在艰危之时的相濡以沫,他们在安乐之所的关爱与共。有风云变幻中的思念,有浩劫过后的重逢,有对文学事业的关切,有对天上人间的思考。无论是同怀前尘,还是共话当下,抑或齐观未来,老友风义相期,难得一朝相聚。此时情景,真是难以形容。陆正伟以浓笔重彩所描绘的老人间的叠叠高情,无不让人顿有感动,并且频生感慨,立起感奋。仔细想去,必能发现巴老与这些老人可以称之为莫逆之交甚或生死之交的情谊,其核心乃“纯真”二字,无不洋溢纯真之美。而巴金先生身上的纯真之美,又总是指向极致。例如他闻知曹禺先生逝世,始则沉默,继而叹息,欲动笔作吊唁之词先行流泪不止,然后强振病体,以抖动的手,十分艰难地为曹禺家属写下“请不要悲痛……”的揪心之语。这极为真挚动人的感情,如蓝天碧云,如深潭清水,是巴金先生才有的高深清澈的纯情,发之于他那颗博大慈爱的真心。

还有质朴之美。书中多篇文字,勾勒巴金先生品格中的质朴一面,也感人至深。如老人平时待人,总是相当实在,十分周全,无论对谁,一视同仁。这一点,在他对待一些普通人的时候最为明显。其中一位老花匠,是上海作协大院里的一名平常职工,巴老天长日久地与他情愫深深。陆正伟记述了巴老与老花匠交往的感人细节,这些细节,渗透着的是一位文学巨匠与一位平凡花匠的浓浓情意,而挺立着的,是人生难以达到的高高质朴。陆正伟还记述了巴老为10个孩子指明生活方向的故事。这10个在校学生自称为“十只迷途羔羊”,一时精神世界迷乱,无所适从,给巴老写信要求指点迷津。巴老“在病中用那颤抖不已的手”,为他们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这封长信,被孩子们誉之为“神秘的金钥匙”,为他们开启了通向崭新的心灵之域的大门。巴老的这一举动很质朴,而表达的又是为孩子塑造善心的质朴的内容。自然,巴老对待平常的老人与孩子的事例,闪耀着他生命之美的许多层面的光亮,但其中的质朴无华,最能显示他人格的魅力,是他生命之美的一个特别闪光的侧面。

巴金散文范文第10篇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著名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被称为中国的卢梭,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被认为代表着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丛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26卷《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

巴金晚年创作的《随想录》是他一生的心血,收录巴金先生结束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这是一部杂文集,也是一部特殊的回忆录、自传。巴金直面“”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上一篇:余光中散文范文 下一篇:散文赏析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