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范文

时间:2023-03-12 01:27:09

散文集

散文集范文第1篇

无可置否,这本破书与整个书房布局格格不入,我也曾多次把此书拿掉,藏到一个角落,使书房雅观。但每每抬头见,心中便极为不安,所以只能“舍雅取安”。此举,皆因此书与我有着极大的渊源。

这本散文集原是父亲的。父亲有些文化,颇爱读书。以前居住在旧屋地方窄小,出入都觉不便,自然没有什么书房。父亲所有的书本用一个蛇皮袋装着,置于一角。在刚会走路的时候,我就喜欢去翻那个书袋,因为看不懂,也只是翻翻而已。真正开始读这本书还是小学的时候,那时我已识些字,把蛇皮袋的书全倾了出来,除了这本散文集还有一本《鲁迅全集》,这两本书算得上是我对文学的启蒙书籍,在日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创作风格。

这本散文集被我找到的时候已经没有皮,书名至今仍是个谜。犹记得第一次读这本散文集,读到的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从大人的嘴里得知,洪水是可怕的,猛兽也是可怕的。我看到这题目便乐了,迫不及待地往下读。然而那时识字还不多,遇到很多生僻的字,内容也觉得极为深奥,至于文章的主旨更是模糊不懂,远没有读小人书那种乐趣,便撇下不读了。后来上了中学,教材中有朱自清的《背影》《荷塘月色》、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才记起此书中都有收录,便觉得此书十分了不起。再回读《洪水与猛兽》方知此洪水不是彼洪水,此猛兽亦不是彼猛兽,实际上写的是当时中国的新思潮以及军阀,便对此书甚是喜欢。

中学的时候,我把此散文集以及《鲁迅全集》带到学校去,放在床头,成了枕边书。那时我睡的是上铺,还没关灯的时候就倚在墙壁上读书,有时还没看完就关灯了,就打开手电筒窝在被子里继续看,看倦了便置之于枕边,酣睡过去。翌晨醒来,发现书已经掉到了地板上。经年累月,这书的边角竟磨去了不少,甚至脱出几张,乱了页码。暑假的时候放假在家,偶遇停电,百无聊赖时往往也用此书来消遣。那时用的是煤油灯,亮度比起蜡烛还是可以的。一个不当心,煤油灯就倒了,弄得书湿了前面的一部分。就这样,这书经历了各种磨难,变得十分沧桑,不变的是我仍爱不释手。在中学有过一段时间,学校管理不好,宿舍经常失窃,倒也没啥值钱的东西被盗。说起滑稽,丢的竟然是洗衣粉、洗发水、衣架、漫画等,《鲁迅全集》也被顺手牵羊拿走了,而那本散文集却依然还在,我疑心这是书本太过破旧的缘由。因为脏和破旧而没有被盗,也算是因祸得福吧。

也是由于此书的影响,使我今日的创作风格偏向于严肃、朴实,不喜欢“明媚的忧伤”而喜欢“荷塘的月色”,不喜欢“四十五度仰望天空”而喜欢“窗台赏竹”,不喜欢拖沓臃肿的辞藻而喜欢朴实自然的流露。

散文集范文第2篇

散文集《青青麦子》(江苏文艺出版社)收录了新生代作家张佐香被初高中语文试卷命题者选用和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近百篇。全书共分“梦见月亮的南瓜”、 “细数梦里飞花”、 “盛满幸福的篮子”、 “流年里的光和影”、“灯光,高挑精神枝头的花朵”、“思想的树叶”“穿越时空的声音”这七辑,前三辑主要是捕捉自己故乡的风物与家庭生活的美,传达作者对平凡生活的挚爱,后四辑则转入了对人类精神内涵与历史的哲理思考。在“穿越时空的声音”一辑中,作者在历史的长河中纵横开合,从人格与人性的角度审视了王维、孟浩然、李白、陶渊明、杜甫、纳兰性德、坡、屈原、嵇康、屈原、司马迁、瞿秋白、苏武和文天祥这些古今文化名人,用自己独有的价值观重新诠释了他们的人生,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让人不由自主的思索:人活于世,究竟是要通过获取极大的物质财富与社会地位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是固守清贫坚守自我成就自己的道德圆满与人格追求呢?这是当今社会青年一代最纠结的抉择,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烦恼与痛苦滋生的根源。

“心灵是什么?心灵是思维的器官,情感的渊薮。心灵的高度决定人格的高度与灵魂的高度。”“一位作家要想成为大师,就必须翻越“权”和“钱”这两座大山。”“真正意义上的大师必须以永远的特立独行的怀疑精神挑战权威和传统。” “‘尊严’这个词,犹如一座耸立着的山峰,时时警示着我们:热爱生命,干净做人,存真存善存美。”散文集《亲亲麦子》中,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张佐香熟练地运用她深沉蕴藉而又洒脱率真的文字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灵魂有思想,有道德有尊严有自信,听从内心的感召去伪存真干净做人,唯此才能成就人生的圆满。在如今武侠、魔幻、言情、校园、漫画等快餐作品充斥校园,中国人普遍存在信仰与道德双重缺失的现实社会,这种浩然正气无疑会引领着那些迷惘和失去信仰的的人们皈依人类的“精神家园”。这正是张佐香带给我们的答案与启示。

张佐香以女性的视角用诗蕴的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和自身独特的心灵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她热爱乡土家园,在细腻的捕捉了大量关于自然界的灵感之后,赋予了万物以灵性,在她的笔下,故乡的鲜花、绿草、柳絮、野菊,蔷薇,乃至南瓜、韭菜、豆荚,都成了美的载体和富有精神力量的睿智的思想者。生活中的她恬淡平和与世无争,在平凡的生活琐事与家庭亲情之中追寻着人类的本真与生命的深刻内涵,即使在剥豆种田做饭这样的劳作中也时时体味着快乐与幸福;她有着真诚质朴而深沉蕴藉的品格,摒弃了名利、权势和金钱为上的人生观和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念,从文学和人性人格的角度反思纳兰性德、杜甫、嵇康等人的人生意义,坚守着文学的内在价值,既不标新立异也不媚俗。诗一般的语言与至真至情至性的情感水融,文字之美与思想之深刻兼备,文学艺术之美与哲理的思辨相得益彰。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张佐香散文集《亲亲麦子》犹如一泓清澈的泉水,浇灌着人们心中对真与善、爱与美的追求与坚持;又如一股清风,吹醒了人们被金钱与权势蒙蔽了的心灵。读这样的一本书,不仅仅可以享受到馨香的文字扑面而来的惬意与舒适,还可以听到亲切质朴的故事,感受纯朴的乡土气息,淳厚的风土人情,更能够使人经受一次次灵魂与心灵的清洁与净化。

散文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菲律宾;东西文化;家园意识;菲华社会商业化

在文学和现代意义上,“茶”早已不仅仅是单纯满足生理需求的饮品,在文学中它超越了物质本身的价值而得到了文化层面的升华,成为中国文化的展现和象征,成为恬淡平和人生态度的诠释和中国文人精神气质的寄托。”在菲华文学中,秋笛以散文著称,她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花茶》中她对于“茶”的文学诠释显示出她独有的精神追求;秋笛对于“茶”的文学和文化意义上的精心描写引我深思,秋笛借用对茶的文学描写表達了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互释:以东释西彰显东方中华传统文化的善良、勤劳美德,以西释东表现出西方基督教文化博爱、和平的精神信仰。在东西文化互释的双重影响下表達对菲华社会中华人问题的深思和追问,从而体现出菲华社会整体华人的心声。

一、东西方文化影响

“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菲律宾受到了东西方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印度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西班牙文化(天主教)和美国文化(新教)等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菲律宾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并与本土文化撞击和融合,形成了一个多民族与多元文化的国家。”秋笛女士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多元的文化、殖民历史背景下的菲华人社会更显现出非同一般的社会生活状态,秋笛身为华人站在异域的土地上用华人身份来反观菲华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颇能引人深思。

秋笛作为菲华社会的知识分子,她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经验,对社会、人生、生活的认识有着独特的真知灼见。在她的散文集《花茶》创作中可以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对她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她身为一名华人,中华传统文化在家庭和父辈言传身教的熏陶下使身在异国他乡的她对血脉亲情的乡愁怀有深深的眷恋;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自小在浓郁的宗教环境中成长,教会学校的教育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奠定她对上帝的笃信,这种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造就了秋笛以跨文化的“双重视角”来关注菲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华人的生存状况。她用基督教博大无私的仁爱精神来感化身在异乡华人的故国家园情怀,又对菲华社会商业化的冲击表现出华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二、家园意识

菲律宾在东南亚诸国中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灿烂的文化和文学艺术成就,在椰风焦雨的自然环境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神秘的国度。自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船队环球旅行来带菲律宾群岛为起点,以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方开始在菲律宾长達3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西班牙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西班牙殖民者长期致力于在菲律宾推行天主教;引进传教士、建立教堂、创办教会学校等。秋笛1945年生于马尼拉,虽然身为华人自小接受教会学校教育,毕业于圣公会中学,获圣都马斯大学医学学士学位。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让她用基督徒博大无私的爱心来爱她周围的一切人。在《花茶》开篇《感谢神》(代序)中引用《圣经》的经文:“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只是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从《感谢神》中可以读出基督教文化对于秋笛的影响,神的爱已深深渗透到她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她用一颗关爱心和感恩心来表達她对于神的感激之情。在《回家过圣诞》一文中秋笛叙说兄妹之间的情深义重和期望有爱意的人世间。“圣诞是爱的季节,多花些时间去爱你的朋友、亲人、兄弟,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不是很好吗?圣诞也是个期盼的季节。小孩子们期盼圣诞老人送他礼物,基督教徒期盼耶稣的爱能充满每个人的心,期盼基督的道理能唤醒沉迷在罪恶中的人,让他们不再作恶,让百姓有好日子过!”她用基督式的“博爱”来关爱世人,期盼用爱使人世间的一切变成爱的世界。这典型体现秋笛基督教价值观,基督教倡导“博爱”理念已成为她的精神食粮,她在这样的精神食粮中汲取着有益的营养,坚持自己作为“师者”精神操守和道德良知,宣传基督“爱”的博大和无私,希望营造一个到处充盈着爱的世界。

秋笛虽然在菲律宾出生和成长,但至今她同她的外子及三个孩子都持有中国国籍,体现出她对中华文化认同和追求,她在《花茶》中所关注的华人社会生活显示出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锐的特点,体现出菲华社会的诸多矛盾之所在。菲律宾马尼拉的生活并不能掩盖她对祖国的浓密的情意。在《花茶》中秋笛通过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表達了自己的心声。“葡丝,没有坟墓,没有墓碑,很痛苦,你知道吗?刚才我好想念马仔,家里没有人,我他想,要是有墓碑,我可以到墓园去看看他,但是,什么都没有。难道我要跑到海边去?也不知道他流浪到何去?……我真不该听他的话把骨灰撒到海里去,但那是他的愿望,我答应他,我不能食言。……他说,把我的骨灰撒到海里,让我飘到菲律宾,飘到中国去。……”这是秋笛已去世的好朋友妻子的一番话,从这段话里可以读出移民美国一家人的双重痛苦,无论对于已逝去或活着的人都反映出漂泊海外游子渴望落叶归根的精神归宿,故国家园永远是海外游子的灵魂归属地。这种心有所系魂有所归的感受对于常年飘泊在海外的华人是一种真实的心灵写照。

三、菲华社会商业化

“中菲两国是隔海相望的邻国,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自中国的唐代就已开始。”菲华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和菲律宾的交往主要通过海上商业贸易,从唐朝到宋元贸易来往世态良好,特别是明中叶以后,随着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中国海外贸易空前繁荣。菲律宾是海上之路的必经之地,晚清以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由于生活所迫,一部分人离开家乡下南洋——也就是现在的东南亚地区。至此在南洋的华人开始了他们寄人篱下的异域生活,华人也面临着人生的重要抉择。“对菲律宾而言,华人是外来民族,中华文化是外来文化,他们于本土文化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只有经过长期的碰撞,融合,才能逐渐形成新的文化。对于华人而言,由最初的“落叶归根”思想到最后的“落地生根”的夙愿的转变,客居异国他乡的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那么容易。”中菲两国的商贸来往中华人获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功,华人要想真正融入菲律宾社会生活首先必须克服的就是政治和文化上的认同,但是,菲律宾的本土文化受到西方基督教文化长達3个多世纪的影响,尤其是西方商业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不知不觉中也发生着某些变化。“都说中国人是最重礼仪的。菲律宾现在的华人,婚、喜、寿、庆、丧的繁文祷节,搞得人头昏脑胀。然而,待人接物的礼仪,却好似渐渐流失了。”从文中所举的列子可以读出华人子弟做人最基本道德伦理渐失的背后不仅仅有外在的客观原因:菲律宾政府教育机构对华文学校中文课程的压制和干涉,而且在主观上家庭教育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早已超脱出中华传统那种“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式影响。礼仪是需要用爱心和真情来培养的,秋笛在《渐逝的礼仪》一文中通过今昔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说明为人师、为人父母岂有不懂礼仪之重要;若为人师、为人父母不懂礼仪、不尊重他人、无感恩心、无羞耻心何谈教育好下一代,培养出有出息的下一代。唯有用真爱去浇灌精心培育华人子弟,他们才可能有美好的未来。

菲华社会在西方商业化的冲击下,华人的中华传统文化也相应地发生了某些变化;菲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华人社区不如先前那样和谐共生,菲律宾当政者为了经济利益驱动不惜损害华人子弟的精神。在《变相鸦片》一文中秋笛对菲娱乐公司在华人区开设的做法表達出身为华人师者应有的愤慨,同时也对菲律宾政府的不作为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指责和批驳。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当政者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不惜损害国家未来的栋梁,这是极为不人道的行为,也难怪秋笛女士会发出那么大的愤慨并且这也和华人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离学校太近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恋上了就像爱上了鸦片,如何戒?”的确是残害华人区学生的精神鸦片,作者的这种为华裔学生担心和对政府的指责反映了菲华知识分子的心声,显示出菲华社会华人在异国他乡生存的困境。传统文化中的婚姻、爱情观念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冲击下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秋笛在《花茶》中对此进行了反思性的审视和批判,例如在《悲剧电影》中关于爱情的描写是一曲悲伤的哀歌,男主人公因为爱情陷入无尽的伤痛。同样在《雨中哭泣》中秋笛一改传统文化中“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抒写,在商业社会中金钱占据中心地位,金钱对人的诱惑使真正的爱情变成了痴情男移情女的“商业爱情”。纯洁的爱情一旦掺杂太多的功利性因素在内于是就变得面目可憎了。在《曲终》一文秋笛抒写了现代菲华社会中的婚姻问题复杂性,志伟母子为了金钱不惜欺妻骗婚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悲剧下场,这同时也显示出女性贤妻良母的传统美德在现代商业利益的冲击下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秋笛以优美的文笔抒写了菲华社会在东方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双重影响,菲律宾的完盘西化使中华传统文化遭受巨大冲击和发生着某种变化。但身为华人的秋笛既对优良传统文化丧失而痛心却又希望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大爱来拯救日益混乱的社会。她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东西方的文化观念,用发自心灵的声响来为菲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她的《花茶》需要人们耐心的细读,从中品味淡雅的清香和余音绕梁的回响,聆听来自菲华社会群体真正的心声。

散文集范文第4篇

有人说,好的散文清新得像萋萋芳草,绚丽的如同璀璨的霞光,纯真得犹如初生婴儿般的吻,深邃得仿佛韵在骨子里的事。

巴金写的《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带我进入了巴金他心灵深处的那一片深深的爱国情怀,文中开头两段:说了故土对巴金的养育之恩,故土给了巴金的扶持?给了巴金的衣食?给了巴金的苦乐?给了巴金的亲人?给了巴金的朋友?给了巴金的幸福?给了巴金知识后痛苦的源泉……写的最后一段话: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我恨你,又不得不爱你。这句话巴金把他的内心世界,说的十分透澈。恨他,是因为要离开他,却不能挽留住;不得不爱他,是因为巴金对故土十分的喜爱。矛盾的心理,不得不让巴金走进痛苦的深渊。

还比如说:读巴金写的《我的梦》,带我进入他那坚持写文章的理想。巴金他也有放弃的想法:有一个心理在阻挡他前进的理想,在敲击 他心中竖立的信念,在关上窗户,迎来“放弃”的客人,把“信念”赶走在门外。但是巴金从不受心中的阻拦,把那个阻挡的心理推开;把竖立的“信念”修的更加坚固;打开窗户,迎来“信念” 的客人,把“放弃” 赶走在门外。为了写出更好的文章,巴金放弃了常人所拥有的:光明?爱?自由?幸福,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抛弃了。而选择了整天在书堆中,勤奋的写文章,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不断的努力、坚持、奋斗、克服……我认为巴金他坚持写文章的想法是那么伟大!让我不得不十分敬佩巴金。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不计其数的人也像巴金一样,有着永远不放弃的信念,为了考上好的大学而努力学习,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而努力奋斗,为了登上高峰而努力坚持,为了心中的梦想去克服困难……

散文集范文第5篇

张守仁

美酒要慢饮,佳茗宜细品。古典雅音,你只有静下心来,闭目倾听,才能深刻体会悠远的琴弦声里所包含的那种丰厚的内涵。好书绝不是快餐食品,速读、浮光掠影地浏览,你几乎得不到什么印象。只有慢读、细品,沉溺其中,才能获得艺术上的享受。

这是我读了张于的散文集《手写体》之后的感想。张于是个有才华、有追求、想像丰富、学养厚实的艺术家。散文写作只是他包括绘画、诗歌、书法在内的多方面艺术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

任何作家、艺术家都离不开他出生、成长的家乡。家乡是作家精神的根,是他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始初地,是他父辈流血、流汗的场所,因而也是他写作最丰富、最熟悉的资源。家乡的一切,永远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写作者的文学历程。读了《手写体》,我形象地、艺术地感受到了重庆这座山城、水城、雾都之城的历史和今天。通过这本书,通过书中描写的文艺家们在珞尔迦之夜的朗诵,使我对重庆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它不仅是西南的经济重镇,还和北京、上海、天津一样,同时是一座文学之城、艺术之城。

《手写体》的美,在于它创作的独特性,包括语言风格的独特、想像的独特、文艺氛围浓郁的独特。我想说这本集子是当代散文界的一个新品种,是一种新的艺术散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审美对象。散文之美,首先是语言。《手写体》语言的独特,在于它的简洁、新颖、朴素、形象,更在于它的浓度、密度、饱满、结实。张于像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选择、提炼、打磨他的每一个词语。正如他自己所说:“每一粒新词就是子夜的流萤。”在他的文本中,隽语频出,精彩纷呈,如说“鱼是水的浮雕”,描写雨滴“蜷曲着翻身下土”,叙写山人“看破了粉艳的花瓣”。张于笔下没有“春暖花开”这样烂熟的句子,而说玉兰、碧桃、丁香是“春天的钤印”,是“春天刻下的一枚枚印章”,既形象又生动。我们在他的随笔中见不到熟语、套语、常用语、不必要的外来语,充盈着的是野草一样朴素、露珠一样清新、山泉一样洁净的鲜活词语。他追求一种有难度、有境界的写作。

《手写体》的独特,还表现在作者的想像异常丰富。张于在《我坐夜车穿过这座城市》中,匆匆瞥见深夜车站上有一个卖竹笛的人。由匆匆一瞥展开想像,想像卖笛者用几毛钱一根的竹笛,维持着艰难的生计;想像着几个好事而无聊的少年凑上前去摆弄几下,但他们不懂竹笛,不过玩玩而已;想像着他吹着笛子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呜呜的笛音,不时被强烈的摇滚乐和拖强拉调的流行歌曲所打断;想像着这位民间音乐的最后传承者,用布满老茧和伤口的手,扶住车站上的站牌,孤独地目送着扭头而去的夜车……

张于这本散文集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整本书弥漫着浓郁的文艺氛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既传统又现代。他喜爱《高山流水》这种具有高古之风的雅曲,认为散文应具有古琴曲那样的意蕴和弦外之音。他沉迷于书法、印章和国画,在大自然的水纹和山脉的走向中体现着无穷的变幻。而从书中那些充满色块的画幅上,你能看出他对现代艺术的钟情。作为一个作家,他有一双画家的眼睛,他观察生活时,善于捕捉对象的线条、色彩、光影和构图。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中外真正好诗的知音,这从他文中充满感情地提到的珞尔迦、普希金、阿赫玛托娃、俳句大师一茶、南宋词人姜夔等人就可以体会得到。张于还是民间文化、民间智慧的钟爱者。他对农谚、物候、民谣、传说、寓言、童话、乡俗均有浓厚的兴趣。最后作为散文家,他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涟漪、感情的波澜以及让人难忘的细节……

张于是一位具有众多文艺素养的作家。我作为一个散文的作者、翻译者、编辑者,曾为多位年轻的散文家写序,但对这本散文集,我没有能力进行俯瞰式的评点,因我没有他那样的文艺视野和艺术经验。

经过多年的散文研究,我认为好散文要体现九个字,那就是“要有我,写独特,独特写”。张于的作品,风格独特,文字讲究,意蕴丰厚。我欣赏他这种新的艺术散文。

写下最富有品质的时刻

陈晓明

文学写作在这个时代正在激烈地发生变化,原来作为文学主流的表意方式也在裂变。文学不再是单纯的文字,不再是固定的文体样式。当然,文学要面对读图时代的挑战,应战有各种方式,可以退回到文本最绝对的形式中去写作,可以把书写变成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最近,我们看到了重庆作家张于的《手写体》(重庆出版社2007年6月出版)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汇集了张于写作的文字和他作的油画,不只是书本身的文字――散文、随笔、诗、札记等令人惊异,同样惊人的是那些油画。一个人可以写出优美的文字,也可以作出富有才情的画,而像张于这样,把二者集于一身,印刷于一本书之内,这样的才华着实令人惊叹。

我对现代油画知之甚少,还是谈谈他的文字吧。

这些文字有如此真切的性情,自然平和中透示着个人的情趣。“夏天的最后几个日子已经临近,我记下这些怀水末梢的小事,如像一座园子,一块怪石,一条彻底弋游的从池里溢出的水迹,一个有心人的喃喃独白。”(第12页)这是一些精致的小故事,简略的生活片断,一些偶然或持续的心境,沉着、从容、悠然却又认真。

这些文字对事物有一种亲切的情感态度。《红椿!红椿!》写出了红椿树木的那种存在的姿态与命运,它如此亲切地与作家本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或者说作家本人对事物的态度全然在那里面了。当然,作家的感情纤细中透示着刚强,对时间、季节的变换也总是敏感的思考。“当我们生于秋天,为何要死于秋天?”那是关于古人的《秋声赋》感想,也是关于自然事物在秋天的更具普遍性的哲理的追溯。

这些文字对个人的经验有着透彻的表达。《我坐夜车穿过这座城市》,写得如此清晰。透过刮雨器,看见城区的灯火,那些老巷也作为残存的历史,在这个现代化时期遭遇了挤压,而那三只红灯笼,那就是历史最后年月的记忆了。但这样的城市也是我的根,也是我安身立命之处。对城市的虔诚是一种幸福,不管我们对它多么不满,但那就是自身的历史。不用说,张于书写的这座城市就是重庆了。尽管有那么多人书写过重庆,张于的书写并不在乎这座城市的外貌,而在于他对这座城市的感受,它如此贴近它的方式。文中不经意地提到祖父,那就是一种历史了,我的生存经验中被历史化的要素。《放牛巷》也是写城市居住或者感受经验的作品,但这个城市是如此虚化,它几乎没有可感受的完整空间,但零散的叙述中却有如此多的城市碎片涌溢出来,让人想起本雅明的19世纪的拱廊计划。

这本书里还有不少文章是关于西方文学艺术的阅读随感,这些随感写得精致漂亮,同样的感受真切,那是直击艺术本身的言说。“版画的线条沉淀为光――掠美的月光从上面自然拂过,理性的人或沉稳的中年人常常在此驻足不前,玩味着其间的脉络和荡漾。”(第84页),这是在《平面》里关于平面艺术的谈论,显示出极好的艺术感受和独到的体验。这本插图丰富的书,里面谈到的现代艺术家和现代艺术作品不在少数,显示出了作者作为一个画家的独到慧眼和丰富精致的艺术感觉。这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这样的艺术经验与这样的文字的结合,才会造就这样一本书,真正是图与文字的一次天衣无缝的结合。

当然,最可贵的是那种态度,自然而平和、亲切而认真。阅读这样的文字,不只是感受文章或书写符号,而是感受作者的心灵全部,作者的生活最富有品质的那些时刻,这就是无私而真诚奉献的写作。

感伤而唯美的波希米亚写作

李建军

张于的《手写体》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文本。这不仅体现在文本结构上的图文并茂的“双重性”,尤其体现在精神上的飞扬、自由的姿态。

写作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写作,一种是动态的写作,用尼采的话说,前者表现的是阿波罗精神,后者表现的是狄奥尼索斯精神。张于的写作大体上属于后一种。我注意到,在他的文字里,水、风、飞蛾、鸟和歌声,是反复出现的意象。他在序文中说了这样一句话:“鲜有人在意:文字是有体液和流速的――书写中的字型汩汩而去,笔迹就像是水迹。”在《时光的笑柄》中,张于甚至称自己是“一个‘弗吉尼亚时代’的虔诚追忆人,一个流水的布道者和‘飞蛾迷’”。他的文字充满了运动感和变化性。飘忽的思绪,缤纷的意象,闪回的语言,都给人一种流动和飞翔的感觉。张于此书的正标题是“手写体”,我觉得这三个字很有意味:它是一个和印刷体相对应的概念,如果说“印刷体”显示出一种规范的、静态的性质,那么,“手写体”则表现出反规范的、动态的性质,是一种更有个性、更自由的书写风格。

古典的感伤气质,是张于这部著作在精神上的一个特点。一切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都或多或少具有感伤的色彩。这是因为,感伤天然地包含着一种甜蜜而令人陶醉的诗意。张于的文字里也充满了感伤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像无边的雾岚,弥漫在张于的词语的丛林里。很多时候,张于倾向于从一个少年的角度,通过过去时态的叙事,打捞已经沉入时间之河的人生记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记忆,正像他自己说的:“懵懵懂懂之中,一些伤感和无助慢慢地爬上心来,使我的铅笔越写越快,急迫地想抓住一个少年曾经有过的联想、记忆和梦。”我注意到,同《白露几日》《山婆婆与栗子》和《雀儿闹》等追忆童年的文字相对应,张于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图象,一幅题为《回到童年》的抽象主义绘画――它是用铲刀刮出来的,复杂交错的线条狂飞乱舞。作者说,他的这种“涂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回到童年”。这也许是人类的一种永恒的心理冲动。然而,面对着漫长的时间阻隔,负载着种种无可言说的失落和痛苦,这样的“回家”之旅,必然是一次甜蜜而美好的感伤之旅。

唯美是反映在张于文字里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倾向。虽然从整体上看,张于的语言有一种现代主义的气质,有一种飘忽的有时甚至令人捉摸不定的动态感,但是,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一种对古典主义的诗意境界的追求。例如,“我站在语言的痛苦的芒上,哀愁照亮了所有的发光体。”这种唯美的对诗意的追求,尤其体现在对物象的精细、准确、生动的描写上:“只有在青果的暗部和叶角的背面,才能偶尔找到一些短促的水珠。一只花脚小蜻蜓踏在一朵紫薇上,四只漂亮的翅膀已经被这个早晨濡湿了,一折一扇的,活像一只水里的标本。”这种活灵活现的描写反映出的不仅是一个画家对物象精细的观察,而且还有王尔德和福楼拜式的唯美的趣味倾向。

就总体的精神风貌来看,同绘画上表现出的现代主义气质相契合,张于的写作也表现出一种自由、奔放的激情,或者说,也体现出一种执著的波希米亚精神。正像张于通过细致、深刻的论述所说明的那样,“波希米亚”已经不再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而成了一种精神气质和生活方式,甚至成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和世界观:它表达着一种“强烈的边缘感”;它是一种“生活风格和社会境遇”;它意味着对个性尊严的极端尊重和坚决捍卫。卡夫卡说:“人活在世上,必须对某些永恒的东西有一种不变的信心。”张于用他的文字,用他的绘画,诠释了自己对“永恒的东西”的理解,对自由和美的热爱,对“波希米亚”精神的神圣的敬意和执著的守护。

梦幻般散文之境

胡 平

一边欣赏作者的画,一边阅读作者的散文,是种特殊的体验。我读的是张于的散文集《手写体》,书中嵌有不少油画,它们不是插图,而是作者平日美术创作的展览,这些油画表面上与文章无关,却又分明有关,帮助我们了解了作者敏感丰富的心灵,或者映射出散文创作的意境。

有一种人属于天然倾向的艺术家,就像张于。他的文与画中浸透着一种无以名状与无从诉说的力量,如熔岩在地底流淌般寻找着突破和喷发的去处,这来自他个体感性生命的冲动。文与画证实了他生命的存在,却永远不可能使他的灵魂完全安静下来。

卷一部分《花序》是散文集中最晦涩也最能体现张于艺术气质的部分,无论《鸟境》《禁声》《磨石小谣》或《扬琴》,皆具有散文的奇异化之美,表现手法是感受,而不是认识,于是远远离开了对日常生活的重复和传统读写的习惯。在散文的传统阅读中,我们习惯于作者对生活的模仿和呈现。作者照亮了生活,就像魔术师在一杯清水里滴入几滴莫名的液体,生活便顿时显现出令人惊讶的神奇色彩,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认识”。张于不是这样,他的许多作品中,客观事物都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形、扭曲或夸张,突现了作者个人独特的感受,包括优雅、忧郁、内心冲突的反应、自我怜悯的情结,以及突如其来的迷惘,等等。也许这些就是作品的主题,它们突破和重构了事物的表象,强调事物内在的结构,超越了对人的行为表层的描写而揭示其隐蔽的精神向度,摆脱了对瞬间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显然,张于的写作是紧紧盯住了内心生活的创作,他倾听的是自己内心需要的声音,传达的是潜在的真实。

他的画注释了他的散文。画作中几乎不存在对世界表象精细准确的刻画,而大胆使用了强烈的色彩,奔放粗野的线条,扭曲夸张的形体,甚至干脆是抽象出一些奇特的几何图形借以表达他对现实的观感。在这里,事物已被他从日常伦理中分离开来,点、线、面已仅仅追随于个人情绪流动的痕迹。

坦率说,这类创作永远不能成为散文和美术的主流,因为绝大多数人们认可的审美方式不会轻易改变。但这类创作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特殊价值,主观派的心理真实仍然是一种真实并且是人类观照自身的一种视角。

《手写体》中最精彩的一些散文存在于卷三《对景》之中,如《莫迪里阿尼:神和人》《他俩不会告别》《楼梯上的陌生人――莫迪里阿尼》等描写现代派艺术大师的文字。这些作品叙述流畅,内容生动,笔端朴素而富于诗意。作者不无神往地娓娓讲述着大师们的命运遭际和艺术生涯,其真其切,令人感喟。

使普通读者最感亲切的一些篇章多收录在卷二《红椿》中,这些文字记载了作者对故乡、亲友、旧人等刻骨铭心的记忆。写到这些时,作者似乎完全忘记了艺术、风格和语言的思虑,直抒胸臆,读时可感到他内心阵阵的悸动。写到祖父不动声色地伫立在孙儿背后窥视习字,母亲带着儿子晨渡海棠,小歇烟雨路,驻足采石场前去看望父亲,都着墨不多,简略中更反衬出徘徊伤感的心绪。《大河里的小事》中,勾画了两个镇上的疯子,武疯子是个长年被铁锁箍在岩石上的壮汉,一个月夜里挣脱铁链,纵江而去,此时作者只淡淡点上一句:很难说壮汉的家人从此是多了一份牵挂或少了一份挂念。街面上女疯子总是独自奶着一个婴儿,家里四壁如洗,过往行人视若无睹,作者也只淡淡点上一句:从来没人问起,谁是孩子的父亲?这就是张于,他更注重形象的创造,意象的组合,多运用暗示和隐喻、象征和通感,使自己的文体具有深藏的层次,在含蓄与朦胧间营造梦幻般的散文之境。

我相信他的美术和散文都是诗。

沉郁而稳重 自然而凄迷

王剑冰

张于曾说:“语言的世界是平的,而平面的图形又是另一个世界,它们用了不同的排列形式来完成相互的交叉。”这样或许就构成了张于多面性的生活方式。他必是有着不止一种激情,而且他把这种激情交叉地运用,不断地把视觉的影像变成色彩或者文字,以精神的向度追寻崇高和完美。

张于是一个画家,他的画泛浮着怪诞的美丽,张于又是一个作家,他的文章沉郁而稳重、自然而凄迷。这恰恰是打动我的原因,这或许不是他的责任和目的,但他确实以他的画作和文章,刺痛了我的情感。“小小的花!这已能唤起我用眼泪都不能测知的深的思想!”这是凡・高被一朵小花打动后的叫喊。读张于的画作和文字,有时也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感叹中其实还有一种忧伤的味道。张于对色彩的理解,同对文字的理解一样,有着一种机诡的、孤愁的、游移的感觉。这一如他对怪才山人的理解。寂寞的庭院里,走来了另一个寂寞的画家张于,他很容易地走入了山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文人对另一个文人的心灵的照射。我们可以看他的文字:“山人在病中画意渐浓,看见枯蝉默然飞去,新叶簌簌落下。他有一种被分开的感觉,生活就是坐禅,就是笔姿的开阖。山人作为曹洞宗的第39代传人,以病态的身姿去冲洗着宿墨,对于笔墨的练习,像是对于禅的循序渐进。他反问自己,是不是病中还有病?如果是误服了哑药,他的偈语式的诗歌何以作答?”一万余字,张于竟然花了两年的时间。可见张于并不是一个写作的张扬者,从这点或许能看到他的人生态度。

我喜欢张于的叙述方式,就像喜欢他在画布上的涂抹方式一样,当然我会长时间地盯着他的一幅画发些难以自解的臆想,但我却会顺着他乡路般散漫的文字,走入他所叙述的世界,关于山野、乡村、关于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关于对东方和西方画家的理解和不理解。丰子恺说:“文人对于自然的观察,不外取两种态度,即有情化的观察与印象的观察。有情化的观察,就是迁移自己的感情于自然之中,而把自然看作有生命的活物,或同类的人。印象的观察,就是看出对象的特点,而捉住其大体的印象。这与画家的观察态度完全相同。”张于是善于观察的,观察是他创作色彩和文字的一部分,而且这种观察早就影像于他的观念和精神中。有时这种观念和精神是难以理解的,带有某种超前性,就像感觉他的气质,对人有种推拒的力量。当然,我还是在《二二年十月九日示儿》这篇文章中触摸到了他温软的部分,这是一个有着丰盈情感的男人,你可能平时难于进入他的内心,而一旦进入,就会如打开一个储满蜜汁的黄橙。

散文集范文第6篇

我虽无缘感受那样的课堂氛围,但《疏影横斜》却为我展示了另一片瑰丽的文学天地。我是怀着学习与欣赏的心态阅读这部集子的,而回馈我的不仅是文字和意境的唯美,还有那一腔纯粹与真挚的情感。《疏影横斜》共分四章,即“浮山梦影”、“天涯萍迹”、“心湖涟漪”、“夜郎留踪”。每一章、每一篇都凝结着作者半生的行走体验与心灵感悟,一翻开它们便不忍放下。

集子的第一章《浮山梦影》讲述的是曾经的岁月,那一篇篇美文就如同一支支久远的童谣,“共鸣”着人的怀旧情愫。我一直以为,怀旧是人的天性,是人生最美丽的怀想和追忆。而文学的怀旧,也许正是用来与流逝的时间抗争的。因而,它不是简单的昨日重现,而是经过漫长的时光过滤之后,所留下的那些最让人心动的往事片段。不管过去的岁月如何艰苦,境况如何不堪,依然免不了要对那个时期经历的人与事记忆犹新。正如淑媛老师所言:“岁月就像一汪静静的水,水底沉落着我残破的梦。”

每个人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怀旧空间,都有让自己充满遐想的往事。那些往事就像窖藏的老酒,时间愈久,便愈发醇厚,愈发香浓,愈发让人经久回味。淑媛老师无疑是一个素稔于文学怀旧的作者,她几乎用了一个章节来讲述那些沉淀的往事,如《沉落在水底的梦》、《路》、《老屋》、《冬夜记忆》、《浮山年俗》等。《路》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乡路弯弯,那里系着父母亲的目光,留着兄长的脚印,洒有姐姐的泪水与汗水,承载着子侄们的希望;乡路弯弯,牵着我对乡土热切的怀想,对故园深情的依恋。纵是山水相隔千里万里,神魂儿却总来来往往在这故乡弯弯的乡路上。”

这样的感触相信很多人都有,我也常常如此。哪怕是一条小河,一片落叶,一弯新月,都会唤醒我儿时的回忆,比如某一年的某一天,梧桐树下的嬉戏:某一年的某一天,油纸伞下的倩影;某一年的某一天,落在手臂上的蝴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浮山年俗》一文,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将地处湘北浮山脚下的故乡民俗尽情展示,让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一方水土”。浮山,即太浮山,武陵山支脉。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就出自武陵,那是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诗情画意所在。作者将着墨的重点放在“浇蜡烛”、“做粑粑”、“办年货”、“吃年饭”之类的纯民俗风情上,写出了中华民族文明传承大背景下独特的武陵年俗文化,看似十分遥远,却又近在咫尺。

淑媛老师来自农村,泥土的气息与草木的清芬,氤氲着她的故乡情怀,她将笔触停泊在亘古的时令点上,唱出婉转的旋律,就像《惊蛰》里写的:“城里人不懂惊蛰,惊蛰只属于乡村,属于乡村的山水田畴,属于乡村的赤脚农夫和村妇,属于山野间牛背上的牧童。男人催耕,女人播种,娃娃得意地骑在牛背上,吹响了牧笛,山村的惊蛰惊出了浓浓的春天的诗意……”如此生动的画面感,分明是一幅水墨《乡村春意图》。

人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果不是有心人,纵是行了万里路,又能收获几何?淑媛老师无疑是个有心人,第二章《天涯萍迹》即可见证。她在扉页中写道:“说是命带‘驿马’,就将走遍天涯,但又如何真能天涯走遍。偶能踏访名胜,游历山水,留下一些美丽的记忆,便是对人生的装点了。”

作者正是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理念来装点她的记忆的。她曾在湘西凤凰品读沈从文,在古城丽江采撷灵韵,还在古罗马斗兽场触摸远去的历史,在巴黎感受卢浮宫璀璨的文明……每一次游历过后,她都要让心与文字胶着缠绵,然后钦乃出一篇篇游记散文。她的文字从容而灵动,就像她游丽江时写的那样:“丽江的诗意与古韵浸润在四方街古老的青石小巷里,流动在那随处可见的碧流清溪中,摇曳在家家户户门口窗前柔柔的柳条上,游动在那一座座或精巧别致,或粗粝朴拙的小桥下,蕴含在柔婉深沉的纳西古乐中(见《美丽丽江》)。”而对于边城凤凰的理解更是别致:“凤凰,这是一个只有在宁静淡泊中细细品味才能读懂的小城,这个小城拒绝张扬与矫饰,拒绝浮躁与喧嚣,宁静、淡定、从容,才是沈从文的凤凰的本色(见《沈从文的凤凰》)。”即便面对古罗马斗兽场,也能表现出哲人式的解读:“在热切的盼望中与斗兽场灰灰的、冷冷的门洞窗洞相对时,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就在瞬间碰撞对接,古今之思,岁月怀想便悠然而来,让人流连、徘徊……”(见《古罗马斗兽场》)

当读到《心湖涟漪》一章时,我渐渐被一种静态的素雅所吸引。那是一种篱外幽兰,暗香浅淡的含蓄之美。作者说:“每当日影西斜,或者月上竹梢,后窗窗棂和窗下书桌上就洒满斑斑驳驳的竹影,神妙而灵动。有的夜晚,我会关了灯,静坐窗前,仿佛是在与竹进行细语轻声的倾谈。”(见《竹窗随想》)这样的心境在她的《关于月亮》中亦出现过:“月亮是冷冷的,她是一个经历了沧桑与磨难的失意女子,寂寞而温婉,对世事,对自身,都只能是圆缺阴晴,听其自然。任你浮躁喧嚣,我自清静无欲,冰清玉洁,自持自守,茫茫苍穹独寂寥……”

作者“心的涟漪”就这样缓缓地荡漾开来,在“莲叶何田田”风景里徜徉,于是,一篇名为《荷》的美文便从她的笔下优雅现身。这是一篇体现淑媛老师婉约风格的倾情之作,出污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在她的引领下走过四季。情与景的交融,荣与枯的对话,为读者带来的是美的享受与心的抚慰。不妨采撷几段——

“又是一日日春风,一夜夜春雨,荷叶出离水面往高里伸展,顺风举起肥硕阔大的叶盘。于是满塘绿色的圆圆的荷伞撑起来了。最喜那轻雨后的荷盘滚动的水珠,有如翡翠盘中滚动的水晶珠,清亮圆润,玲珑剔透。”

“阳光,水乡,荷塘。池水清浅,秋草黄。已是残荷听雨的季节,眼前一片零落萧索。残破的荷叶,折损的荷茎,褪去了翡翠绿的荷塘一片灰青……”

“荷,就这样,走过四季,走过春的明丽妩媚,走过夏的妖娆华丽,走过秋的成熟萧索,走过冬的冷落深沉,犹如人走过一生。”

一切景语皆陪语,散文的美在于文字美、意境美、思想美与情感的交相辉映。对此,集子的第四章《夜郎留踪》便做了这样的回答。

贵州,作者的第二故乡,不仅留住了她的青春岁月和她钟爱的事业,还有留住了她对文学的缱绻深情。她说:“自从踏上你的土地,就把一生的岁月交给了你,转眼已是四十余年。不是故乡,你却给了我故乡般的滋养:虽是异乡,我对你的情感亦如我对故土家园。”

淑媛老师是用她的散文来诠释她发自内心的寄语的,四十多篇讴歌多彩贵州、赞美神秘夜郎的文章,就像四十多个跳动的音符,所流淌出的是一串串优美、经久、动人的旋律。当细读《纳蝉意象》、《品读独山》、《用生命点亮花灯的人们》、《探访长角苗》等篇目时,都会被作者带到那诗画般的意境里。

淑媛老师文笔优美、细腻、生动,一如她的优雅气质跟谦和品格。就像她在随笔《梅花引》中写的那样:“纵然是一棵杨柳,一竿修竹,哪怕是一丛芦苇,只要是在月光下,在水边,其实都是可以造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境的吧?”

其实,淑媛老师就是一枝梅,只是静静地、婉约地开着,一任暗香袭袭。

散文集范文第7篇

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只有真正的思考者,才能安静下来,走进自己的内心,走进生活的深处,去倾听唯美的风景,去发掘心灵的感动。

————作者题记

我一致习惯默默地欣赏他人的作品,做一个纯粹的旁观者,把阅读的感受埋在心里,当我捧着杜文涛新出的散文集《巴山深处》时,不知不觉间就被它深深吸引了,并且产生了一种要对这本文集说点什么的冲动。文涛的散文是阳光、如柔风、似纯真的微笑,更象一壶陈年老酒,细细的咀嚼,静静的品尝,让人回味无穷。

一、用深情的笔墨展示家乡的美丽

杜文涛虽然出生在岚皋,但自小在汉中读书长大,十七岁又回到岚皋,但他对岚皋的感情确是非常深厚的。他用笔真情地触摸着这块土地,用心思考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字里行间搅起一团团滚烫的故乡气息,描划出了一幅幅隶属于自己风格的家乡山水画卷。“这儿有长满松树的太阳梁,生生不息的凉水井,还有花香四溢的耳朳山,和水清如镜,形弯如月的西窑梯田。这儿常年都是鲜亮亮的,鲜亮亮的,除了柔柔的山,青青的峰,就是仄仄的城,静静的河,真好,真好” (《走进岚皋》后记)。他对故乡的山水的描述,不是一种哗众取宠的功利心理,而是以一种平和的、理性的心态来进行叙述。“从河水里漫漫泛起的一缕缕白雾,延伸成一条气势壮观、景象难[,!]得的画面,顺眼望去,活像神话传说中腾飞的白龙”(《后小河村》)。“山廓清纯美丽,几片白云已慢慢地飘过清疏的林梢,捎带地还牵走一缕低悬的雾霭”《雪落神河源》。“雪花儿烂漫,草原被层层白雪遮掩。路旁,挺拔傲雪的麦吊云杉,像一座冰塔,银光烁烁,杉叶刺破了覆盖在上面的团团积雪,舒展着、挺拔着、娇媚着、佝偻着,银雕玉琢,取自天然”。

在对自然的描述中,也寄寓了他对家乡的思考和希望。“古老、沧桑、贫瘠的羊角寨这块土地,如今,带着它所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变化,在时代的天穹下,以它巍然的身姿,矫健的步伐,正在追求、奋斗,创造着美好的未来”《今日羊角寨》。“小院,就像一方屏幕,映着社会一角。在仄矮的院子里,高跟鞋、披肩发、喇叭裤、青睐着低小的天地。社会文明的发展表现,将这古朴的院子,融化在了一起”(《直率的天井小院》)。而在美丽的景色中,也蕴含着作者对自然的敬仰:“望着这棵树,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她竟那么素雅而又那么庄重,她合着金色的阳光,把人们的心照得透明,染得金亮。在她的面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到了无视于她的羞耻,感到了她的寂寞地生存的伟大”(《窗外有棵桂花树》)。“寨顶一侧,雾霭中婷立着几株胳膊般粗的茶树,寨上人说它百余年了。仰首凝视,它却无老态龙钟之貌,毅然生机勃发,献着它的绿叶香花”。(《龙安寨》)。“低首细观青翠盈绿的茶丛,毫尖显露,喷香吐翠,雾雨洒在葱明肥厚的叶片上,亮光光像渗出的绿液青油,忍不住随手掐一叶揉碎入口,立时满口生津,淡香如荷,气清萦久。”

在对岚河的描述中,更融进了作者深深的情感。“这是一条美丽的河流,她的名字叫岚河。大巴山是土著岚皋人的父亲,岚河是土著岚皋人的母亲。岚河水蜿蜒曲折袅娜的神韵,给了儿女们姣丽的身姿,岚河水那纯清的翠绿的色调,给了她儿女们爱唱山歌的情致。”《我从岚河上漂过》。“缓缓地漂在岚河上,静静地体察造物者的安排,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处处都美丽得令人心存感激,让人相爱,让人感念。天地间的万物皆有情,人只有在足够宁静的心情时,细细品味这世间的一隅一瞬,才会发现,在某些时候,他们是接近相通的,即使不能相语,也能感受到那一种心契,那一份感动”。在自己的文字王国里,作者常常以一个智者的心态穿行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在他笔下,一朵花、一棵树、一掬水、一抹云、一座山,一条河,也有了灵性,也藏有人间真情和人生感悟,更藏有深深乡土情结,常常会自觉地在心中升起一缕形而向上的岁月沉香。这正如他在序文中所说的:“生存的观念是扩大的宇宙观,文明与生活的高品位,需要我们关怀身外的一切物种。一滴水,一棵草,一个昆虫,他们都应该映入个人的情感观照里,性情所致中。仁人爱物,大自然需要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提升的柔软的心灵,一如与我们为一体的锦绣河山”

二、用智者的眼光观察外面的世界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到过一些地方,但很多人也只是到过而已,把旅途的景物和感想记下来的却不多,杜文涛先生却是“旅途有路勤为径”,他把旅途中的风景、感悟、思考,一笔一笔记下来,并变成了感人的文字。

旅途中,着墨最多的还是自然的美景,看到这些动灵的文字,让人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天险乌江的出口在这里和长河汇合了,两条大江就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江水互相亲吻着,激起淡淡的江雾,卷起层层波涛”《川江旅行记》。“纵目远眺,挻拨的一脉山峰奔来眼底,如同卧虎伏狮,紧紧守卫在关的东北侧。山上林木森森,无路可攀,俨若关口的一道天然屏障,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山峰,好像一个个执枪荷戟、披甲裹胄的武士,威武地卫护着突兀的山关”《娄山关记游》。“水塘对面坐着个老宅子,苍老的灰墙已剥落了一大片,出坑坑洼洼的青砖,黑色的瓦当缝里探出簇簇野草。一阵风吹来,一片柳叶飘在地上,叶脉清晰可触,在古砖铺就的地上,更显出生命被风干的痕迹,如同屋里四百多年前的主人”《走近唐伯虎》。“山是绿的,江水是绿的,山映在水里,水里便长着山,江水碧沉沉的,清澈透明,清得像壮家女那清俊纯净的眸子。船儿驶在江水里,遇上倒影,又似乎驶在山顶上。山上的棵棵树木,丛丛野花,都映得清晰分明。游艇驶来,碧波跳荡起来,山影、树影、花影一齐抖动起来,鞠身弯腰,互相追逐,你拥我抱,倒影也散开了。船儿过了,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倒影又从江底跳出来”《迷蒙漓江》。

旅途之中有苦有乐,有思考、有感悟,这些情绪都在文字中得到了表达。“海水笑了,波光鳞鳞,像睁开了无数双眼睛;沙滩笑了,拌着贝壳的色泽发着闪闪的光彩;椰林微笑了,蹦出了金色的露珠”《漫步三亚湾》。见闻如同撒落于地面的镜子碎片,每片都映着旅途的点点滴滴。“面对凌霄巨石,还有那岩石上前人留下的笔迹,不由得人不跨过时间的隧道,喟叹起遥远的古之幽情。百余年前的琼岛,关山阻隔,孤悬海外,鸟飞尚需半年,一直是朝廷流放逆官的荒蛮之地。到此荒山僻壤水天相连之地,无人不怀着走天涯海角,去而难归之感,难免要产生凄凉绝域的情调了”《走过天涯海角》。而在《梦幻兴隆》观看人妖的表演中,作者也发出了感慨:“人妖,人类畸形的牺牲品。戕害人性,变异性别,宁可以缩短生命的代价换取物欲的满足,让人悲怆,令人惊讶。诱人的外形,包藏着畸异的心灵,说她是女,偏偏是男,说她是人,分明是妖”。

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不可能是纯粹的风景,它总是和特定的人文、文化融合在一起的。就是纯自然风景也会被观赏者注入人文的内涵和美学理念。孔老夫子几千年前就总结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正是这样的具有文化修养的审美主体,带着文化内涵来审视山水,于是就给本是天造地设的山水注入了人文的内容。

三、用文化的内涵为美景添彩

文化资源是一个地方的宝贵财富,只有将文化贯穿于旅游过程中,让游客在自然风光中领略人文魅力,才能达到1+1=3的效果。

岚皋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山区,有南宫山、神河源、千层河、蜡烛山、岚河漂流等旖旎的

自然风光。但长期以来,岚皋的旅游多以观赏自然风光为主,文化与自然风光融合不够,形成资源多亮点少、景区多但知名度不高的现象。

为了增加景点的文化内涵,提升岚皋的旅游档次,杜文涛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他在文广局任职期间,先后出版了8本表现岚皋历史文化、民情风俗、民间歌谣、自然风光、历史传说等方面的书籍,修复了周氏武学馆和双丰桥清代禁赌碑亭,拍了多部电视风光散文片和推介岚皋旅游资源的短片,并亲自为这些新出版的书写文作序,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这本散文集中,他更是把旅游、文化、风景以及对生活、对生命的爱渗透在字里行间,用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感情。“对于游记作家而言,并不会被你表象和宣传所迷惑,他们自有独到的见解和审美情趣,就是一棵树,一泓泉,一根藤,抑或一捧青苔,一片芳草,就会情不自禁展纸抒怀,笔下生辉”(《岚皋记游序》)。“把游过的地方记下来,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一件事,把美丽的岚皋记下来,这是每一位岚皋人应该做到的事。只要时时留心,处处留意,相信你一定能做得更好”。

在《岚皋民间歌谣》中,他透过纯朴平静的文字,表达出一种理性的思考。“岚皋地处巴山一隅,深植人民群众土壤之中的民间歌谣,便是最生动的文化元素。这里的民歌既有秦巴的粗犷豪放,又有荆楚的俊秀柔美,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诙谐夸张,含蓄清爽,滋润着山里人丰腴的生活,展示着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 “山水是故事的主人,故事是山水的翅膀,山水因故事而律动,故事因山水而永恒。走进《岚皋民间传说》,你便走进了岚皋的自然风光,走进了岚皋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以载道,无文而传之不远。白云悠悠,岚水长流,一段时间逝去了,一个空间迭去了,不逝的是那绝妙的物质的非物质的产品,是那美丽的传说,永远的文字;是深植一处的文脉地气,一个民族血液中的特质,一个人骨子中的气节”。“山水亦须文人捧,更须文人来传情”。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可见作者在传承和发扬文化以及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方面可谓用心良苦。

四、用激情的诗篇讴歌新的生活。

在文集的最后诗苑小撷里,作者把他的一些诗歌呈现在读者面前。诗歌是精神产物,最能代表人的内心境界。“我热恋着故乡的田野,我眷恋着故乡油菜花开的季节,我留恋着冬热夏凉的玉泉水,我思恋着汉山顶变幻的云层。在这新月皎洁的良宵,我的心儿呀又飞回到了故土;我吟着酒仙的静夜思,渐渐地又在梦中回到了故乡…….。”不堆砌华丽的辞藻,不故作惊人之笔,始终保持朴实平易的风格,但是,却能收到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当我读到诗歌——《望》的时候,内心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感触,轻柔舒缓的诗句背后,暗藏着深情的思念。“越过星星的珠帘,透过旷野的夜幕,我向你的窗口望去,眼光带去我的思念。没看见你的面容,却看见了映在窗纱上的身影。你是在写,还是在读?啊!我多么想变成灯光来陪伴您。”

在《我们是年轻的药材工作者》,作者这样写到:“风在山间喧嚣,雨在沟壑淅沥,走!追风顶雨进山去,志在那白云深处的药场里。我们是年轻的药材工作者,常年战斗在深山林区。山川河流,白云岚气,与我们结下痴恋的情谊。多少次登攀这陡峭的石径,多少次践踏这草丛和荆棘,多少次小鹿给我们引路,星啊、月啊,我们的伴侣”。在朴实无华文字里,细致生动展示了作者的豪情,在平淡中喷发出一种暗流涌动的激情,一种震撼的力量。

虽然这本集子中收集的诗歌不多,并且都是作者早期所写的一些诗,但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依然能感受到涤荡灵魂的洗礼,体味那种诗性的光芒所带来的无言的快乐。

走进《巴山深处》,无处让人不感到作者怀着对生活、对人生、对家乡执著的情感与思考,用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他熟悉的生活、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读来亲切又自然,可爱而厚重。阅读这样的文字,不只是感受文章或书写符号,而是感受作者的心灵全部。

散文集范文第8篇

秋风总像我调皮的小手,

把树叶摘了,

让美丽的花枯萎了。

秋天真是个难忘的季节。

小雨点

滴嗒,滴嗒,小雨从天空落下,

像一个个小蚯蚓在地上跳舞。

沙沙沙,沙沙沙,小雨慢慢变大;

哗啦啦,哗啦啦,看啊,

小雨变成了大雨;

那天正是雨节。

游天门山

今天我陪妈妈去练车,妈妈开车来到天门山。我看见江边的景色很美。太阳高高挂在远处,像个红红的火球从山顶上向下滚。碧绿的山峰就像战士一样立在江边,保卫着我们美丽的城市。黄黄的江水在夕阳的照射下,就像闪闪的金子一样在发光。大大小小的船只划来划去,就像天鹅一样在水面飘浮。

我感觉在梦中一样,突然想起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陶辛之旅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曹昕昊一家去陶辛水韵划船。我们两家划船时,看见荷花,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美丽极了。我们还摘荷叶当帽子呢!一路上我和曹昕昊追追打打,吵吵闹闹,蹦蹦跳跳,可高兴了。

我爱……

我爱书桌,我爱学校;

我爱同学,我爱老师;

我爱小鸟,我爱花朵;

我爱田野,我爱大地;

我爱蓝天,我爱白云;

我爱大海,我爱祖国;

我爱红领巾,我爱天安门;

我爱爸爸妈妈,我最爱我自己。

中秋之夜

中秋月亮大又圆,

嫦娥奔月在喝酒;

丹桂又香又美丽,

月饼多味香又甜;

家人相聚最开心,

中秋时节真热闹。

秋天的果园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丰收了。

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葡萄露出紫色的小脸;柿子挂起红通通的灯笼;石榴伸出大大的脑袋。……

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秋天的田野

秋天到,

秋天到,

田里庄稼长的好。

棉花朵朵开,

毛豆胖乎乎,

高梁举火把,

稻海翻起金色的浪花。

落叶

嚓、嚓、嚓,

嚓、嚓、嚓,

我的脚踩过去了,

爸爸的脚也踩过去了。

沙、沙、沙,

沙、沙、沙,

黄叶从树枝上纷纷落下。

黄叶飞向河面,

像一个个小船帆,

黄叶飞向路旁,

像一个个小蝴蝶。

在爸爸的眼里,

落叶可做成树叶的标本,

在我的眼里,

散文集范文第9篇

有一本童话是我们自己谱写的,那五彩斑斓的封面是每一次的感动,每一次的激励,每一页的文字,都是用一支具大的笔记录下来的,泪水都干完了,只留下一段段熟悉的痕迹。有时候,真想用像皮擦擦掉心中的痛苦,让彩虹变成紫色。每一次眺望远方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许多许多……有难忘的友谊,真挚的变化,诚信的诺言,坚贞的勇气。

纯洁代表白色,当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空飘落之时,是我们童年最美好的时光,放学后,奔向花园,夜幕已经降临了,向草坪处望去,一个洁白的世界崭新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天空没有繁星,却闪烁着光耀,那一定是孩子们用雪把它擦亮了,像玉一样洁白,像雾一样轻盈。沉浸在这毫无瑕疵的世界里,一切的一切都是白的、亮的、纯洁的、美好的。大家眼中闪耀着一种幸福的、无法琢磨的东西,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大呼小叫地奔向花苔、草坪、小树林,用充满爱惜的手指,轻柔地扫动着那些毛茸茸、亮晶晶的雪花瓣,同时,嘴角往上一翘,八颗嫩白的牙齿便露了出来。我们走过湿漉漉的小路,走过一片白雪覆盖的小树林,走过茶花曾经开放的地方,走过那铁树妩媚的身影,欢笑的心情越加浓烈,它的扭曲的石板,所有的尘埃,所有的烦恼,全都被这清纯的世界融化了……啊!这场大雪,带给我们一个白茫茫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

蓝天白云,叶子散发出新的味道,操场上响起同学们的欢呼声、愉快声,教室里稀疏的几个人专心致志地看着书,我悄然地漫步于树荫旁,抬头仰望蓝天,啊!心中的所有不快都一下洗静了,我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梦想的彼岸在向我招手,轻轻地握着手指,却又是紧紧地捏着……

每一片娇嫩的花瓣都充满了水果的味道,就象春天的花园一样,有着不寻常的记忆。太多的痛苦,不想要的就离它远去。走上街上,人山人海,像潮水般涌去,有时候,无法释怀,就只能让泪水从伤痕处流过,街上幸福的人们啊,留些位置给我吧,我也渴望有一支棒棒糖,抹去泪水,去迎接阳光崭新的每一天。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六年级:孙心

散文集范文第10篇

今天我读了《毕淑敏散文集》从中让为感受了很多。

读《毕淑敏散文集》就像在读一份历史上的史诗一般,每一篇里都有令人感触词句,每一篇里都会有一个浅显的人生哲理,就像我刚才看的《提醒幸福》一般,从中,我不难发现他要表达的意思,也就知道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毕淑敏在文中用了劝告,提一醒,暗示等语气告诉我们他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事,在向我们阐述他的观点,启示。一从课堂上,我知道了毕淑敏是一位心理专家。但是,假如课堂上没说,我还猜得出他的职业,因为文中她有用心的开导我们,安慰我们。她似乎将我们内心深处的迷密窥了个七七八八。在我们对他说的话将信将疑的时候,用他那干脆利落的一点,我就释然信服了她。她的每一篇文章像一股清泉,纯净透彻,像一缕阳光,温暖人心,像一群小鱼,自由愉快。她以自己自身的事开导我们,安慰我们,她的付出是巨大的,她是我们心中的楷模。 以上便是我的读后感。

上一篇: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范文 下一篇:写景散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