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07 07:49:57

人生礼仪

人生礼仪范文第1篇

1.下定送鞋履。在中国婚礼中,鞋子充当比较重要的角色。在古代,为了表示男女有别,男子为乾,女子为坤,因此,女鞋被称作“坤鞋”。结婚是人生的大事。汉代妇女出嫁时穿木屐,屐上施以彩画,并以五彩丝带系之,以示吉祥(见《后汉书・五行志》)。在南朝时,凡娶妇之家,在下聘礼时,须先以新鞋一双为礼。

清代光绪年间,在宁波、鄞县一带,其婚姻民俗中,有下定送鞋履之习俗。当地婚俗,先派媒人在男女两家传讯请示,如果经过卜吉,谈妥婚事,于是男方向女方送礼,谓之“送日子帖”。这时,女家要派人请男家曾祖母、祖母鞋式。由女家根据大小长短式样,精心制作。到下定时,男家备簪珥、钗钏、丝帛及牲畜、酒饼等送往女家。女家举行酒宴款待,回帖时,在答礼中除其他礼物外,必以做好的鞋履加锦膝蔽、绣袋五串置回箧中。带回男家,以表未来媳妇孝敬之心。

2.赠鞋显女红。新娘做鞋不一定自己穿,有的地方作为新娘嫁妆中必备之物。在陕西商洛一带,在未出嫁前,要亲自动手给男方家中的所有成员每人做一双鞋。成婚日在结婚仪式结束后,新娘必须当场将自己做的鞋分给男家每一个人,得鞋者当场试穿,并加以评论。做鞋,除显示姑娘的女红手艺外,还在于表明自己过门后能够尊老爱幼,与全家和睦相处。

在壮族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筛鞋”婚俗。青年结婚,女方送新娘到男家的众姐妹,称为“送亲”。“拜堂”后,由送亲者唱“十说歌”。尔后,主人家在正厅里摆开筵席,举行“敬茶”、“敬酒”仪式。以后送亲人起身告辞,这时,一个男后生捧出竹筛,来到席上“筛鞋”。送亲人先要推托谦让,最后才把随身带来的礼鞋献到米筛中,表示礼轻意重,作为留念。男方收到礼鞋后,把红纸封包放在米筛里,边旋着筛子,边递到送亲人面前,嘴里还唱着答谢歌。送亲人收下封包,辞行作别。

在举行婚仪时,新娘除凤冠、霞帔外,还须穿着色彩鲜艳的婚鞋。一般鞋面为粉红或大红色,鞋尖处还着双喜图案或牡丹之类象征吉祥的花样,以图吉利。

如在闽南,新娘出嫁时必须穿绣鞋。旧时女人从小缠足,新娘两脚须用白布从脚趾裹至小腿,再用一条约半尺长用五色线绣有花边的布连脚裹上。脚上穿一双红绣鞋,鞋面绣有龟鹿等图纹,表示婚后能福禄寿齐全。

婚俗中的婚鞋,有的是请人制作的,也有自己做的。在浙江南部地区,新娘上轿前做上轿鞋是一项求吉活动。“上轿鞋”是新娘上轿时穿的红绿布鞋帮软底鞋。有的地方是请亲戚女客中所谓福气好的人做,也有的地方则在出嫁日清晨五更,新娘穿戴凤冠、蟒服,坐在一桶谷上,足踏米筛,和一位未婚少女,一起用红绿布缝制。须在天明之前做好、置于米筛内,待上轿时穿用。

在福建惠安县崇武半岛上的大乍村。那里住着惠安女,她们穿自制的绣花鞋,其形似拖鞋。鞋面用红布绣花而成。鞋底用旧布裱叠成约一寸厚,后来有人直接用旧鞋底内衬旧布而成。这种鞋因是以结婚时上轿必穿而得名,俗称“踏轿鞋”。以后逢喜事,如生子、娶儿媳、孙子满月时才穿。最后一直穿入棺中。就这样,形成“一双红鞋穿到死”的民俗。

3.婚鞋种种。婚鞋,在江苏海州地区叫喜鞋。民间姑娘出嫁,俗穿喜鞋,鞋面布都用红色,质料有布有缎,鞋头或绣花或不绣花。建国后,皮鞋日多,新娘亦有时兴穿皮鞋、皮靴,色有红黑,跟有高低,鞋帮有镂花或不镂花。男子结婚所穿第一双鞋,必为新娘亲手制或新娘所购买,式样则以当时流行当令鞋。

在浙江龙泉地区,历代传承,对新娘新郎鞋有一定的规范,如新娘鞋,一般用粉红色或橘黄色绸缎做鞋面,请爹娘双全的姑娘或见三代的婆婆纳鞋底、织鞋底、绣鞋面,鞋面上绣双凤采牡丹,鞋底里面糊一白布,布上绣双喜字样。这双鞋新娘上花轿穿。到婆家落轿要穿着,只穿三天就不穿了。但是新娘头生子女,在弥月时,新娘要穿这双鞋去见众客人,这表明她是头生之母。新郎鞋,一般黑色布,呢为鞋面,都请爹娘双全的女子,或见三代的婆婆制作此鞋。新郎可以把此鞋穿破为止。

对婚鞋的称呼,各地不同,有几种叫法:

一是黄道鞋。古时结婚要选黄道吉日,新娘在结婚上轿时穿用的用黄布折成的鞋,亦叫“黄道鞋”。到夫家后再换红色婚鞋。

一是踩堂鞋。有些地方是指女子结婚拜堂时所穿的鞋;也有些地方则指新娘从上头到开脸时所穿的鞋,薄底、红帮绦里,绣满喜庆花卉。开脸后,要另换鞋,将踩堂鞋扔到床底最里边,让其烂在床底,不见人,以示新娘此生不二次嫁人。另有一说,踩堂鞋早烂早生孩子。

一是睡鞋。旧时女子结婚时洞房上床所穿之鞋,为软底鞋。上床时须由新郎帮助脱下。鞋内有画,脱鞋后由新郎新娘同看。

人生礼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格林童话》;风俗民俗;人生礼仪

周作人认为:童话的本质与神话、世说实为一体,童话研究当以民俗学为依据。[1]《格林童话》是世界童话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它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本身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因为《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大多来源于民间,包括了信仰、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相关知识,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本文将以民俗学为理论依据,从风俗民俗学角度对《格林童话》作品中展现出的与人生礼仪有关的民俗文化内涵作细致探讨。

民俗文化有口头民俗学、风俗民俗学、物质民俗学三大类。人生礼仪包含在风俗民俗学中。人生是由若干阶段组成的,当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时,需借助于特定的仪式来进行,这些仪式被称之为“人生礼仪”,又称“通过礼仪”。 仪式的主要目的是标记或帮助人们顺利地度过这些关键时刻,从而完成人生角色的转换。人生中的重大仪礼包括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等。民俗学家把人生礼仪的结构分为分离仪式、通过仪式和(再)进入仪式三个部分。

在《格林童话》中,一些故事在结构顺序方面就映射了前工业时代德国民众的人生礼仪结构――每一位孩子的人生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过很多阶段,有的是由孩童步入成年,有的是由未婚步入已婚等等,每个阶段都会有特定的仪式伴随着 。

一、分离仪式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阶段,例如从出生到成年、从成年到订婚再到结婚等等。每到一个特殊阶段,人们都面临着脱离前一个阶段进入后一个阶段的转折。因此,仪式的开始首先是分离。在《格林童话》中,分离仪式的进行有被迫分离的,也有主动分离的。

例如在《两兄弟》这篇童话故事里,哥哥是个金匠,弟弟则是靠编扫帚为生。弟弟有两个孩子,是双胞胎。有一天弟弟的两个孩子不小心吃了给金匠准备的金鸟的鸟心和鸟肝,在得知事情真相后,为人嫉妒、心狠手辣的金匠对弟弟进行了报复,谎称他的两个孩子和魔鬼勾结在了一起。编扫帚的父亲因为害怕魔鬼,便把孪生兄弟丢到了森林里。当孪生兄弟被其父亲丢到森林的那一刻起,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分离仪式便开始了,这标志着这孪生兄弟将要脱离前一个阶段的生活,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新生活。只不过在此篇故事里,孪生兄弟的分离仪式是被迫的,由父亲帮忙完成的。

但也有分离仪式是自己主动完成的。如《刺猬汉斯》这篇故事里,刺猬汉斯的分离仪式便是自己主动完成的。汉斯从生下来就是一只刺猬,他只能躺在火炉后面生活。在躺了整整八年之后,汉斯父亲赶集时给汉斯带回来了一个风笛,汉斯在拿到风笛之后又要求爸爸为自己准备了一只钉了铁掌的公鸡。当这两样东西备齐的时候,汉斯便骑上公鸡,带上风笛以及猪和驴主动告辞父亲,离家进入了森林之中。当汉斯告辞父亲,骑上公鸡进入森林的时候,汉斯的人生分离仪式也开始了,并且他的人生分离仪式是自己主动完成的。这标志着汉斯的人生礼仪已经脱离原来的模式,即将进入下一人生礼仪阶段。

在《格林童话》故事中,有很多篇故事都涉及到了人生礼仪中分离仪式这一阶段,如我们所熟知的《白雪公主》,当白雪公主被好心的猎人放了逃进森林之后,她人生的分离仪式也从此开始了。再如《蜂王》这篇童话故事中,开篇就直接写到“从前有两个王子,出门闯荡,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再也没回家。”以及《三根羽毛》《金鹅》《小偷何师傅》《强大的汉斯》等等故事都涉及到了分离仪式。只不过在人生的分离仪式上,有的是自己主动进行的人生分离,而有的则是因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最后导致被迫进行人生的分离仪式,但结果都是相同的,分离仪式一开始,人们就面临着脱离前一个阶段,开始进入下一阶段的转折。

二、通过仪式

“被分离出来的人们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考验或训练,然后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这期间的人们处于两个阶段的中间状态,因而是危险的。既有可能被别人伤害,又有可能伤害到别人。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被隔离起来。当人们认为他们已经经受了足够的考验,或失去了危险性,或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之后,才会被允许进入到下一阶段。”[2]因此,在人生礼仪的结构中,“通过礼仪”是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性作用的,它既承接了人生的上一礼仪阶段,又为开启人生下一礼仪阶段做好了准备。

例如上文提到的《两兄弟》,当两个孪生兄弟的分离仪式完成之后,他们开始进入了人生的下一礼仪阶段,即通过仪式。孪生兄弟被迫离开家庭,走入森林之后,经历了长时间的、无数的考验和磨难。刚进森林时,孪生兄弟迷路了,被一位好心的猎人收养并抚养他们,还教他们打猎。在这个过程中,孪生兄弟处于两个阶段的中间状态,需要经受足够的考验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因此养父猎人把他们带进森林,考验他们的打猎技术。当两个孩子都照猎人的要求完成涉猎之后,他们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了,这才允许进入到下一阶段。

又如《白雪公主》,当白雪公主走进大森林,跑进七个小矮人的木屋里时,白雪公主的分离仪式已经结束,开始正式进入下一个礼仪阶段――通过仪式。但是,处于这两个阶段的中间状态的白雪公主是危险的――她被继母伤害的可能性极大,只有当危险解除的时候,白雪公主才可以进入下一礼仪阶段。因此,白雪公主被隔离在了森林中七个小矮人的小木屋里。在处于两个阶段的中间状态中,白雪公主确实发生了三次危险,第一次危险和第二次危险都被小矮人解救了,但第三次危险发生的时候,小矮人解救不了了,直到王子的出现才解救了白雪公主,这时白雪公主真正失去了危险性,开始进入下一礼仪阶段。

在通过仪式完成之后,人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仪式的阶段。

三、(再)进入仪式

通过仪式完成之后,“重新被社会所接受的人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我们会看到一个全新的人,无论是他的服装、服饰、发型,还是他的思想观念、责任、义务或权利,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3]所以,(再)进入仪式又可以象征着一个新生命的重新诞生。《格林童话》故事中涉及到的人生礼仪的故事中,都真实地展现了这一变化、蜕变的过程,这也是一个人一生所要经历的不同阶段后才能够可以进入的过程。

在《两兄弟》这篇故事里,孪生兄弟两人已经完成了分离仪式、通过仪式这两个阶段,最后展现出来的便是他们思想观念、责任上的改变,即他们告诉养父猎人,他们已真正学成了本领,可以到世界上去闯荡、去证明自己了。这也是他们的养父所希望看到的,通过仪式一完成,他们便转换了自己的思想观念,开始担当起肩上的责任。这是一个新的生命面貌的诞生。

《白雪公主》的(再)进入仪式,则是义务和权力的改变。当白雪公主被王子解救之后,已经脱离危险就进入了(再)进入仪式,这时白雪公主与王子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当白雪公主与王子结婚之后,其身份由公主转变为王后,其权力以及义务也会随之改变。

西方学者范根纳普在《通过仪式》一书中指出:“任何社会里的个人生活都是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序列”。[4]如前所述,《格林童话》很多故事的确保留了人生礼仪三段结构的痕迹。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出德国自中古至19世纪前的民间人生观念:人要从孩童阶段进入成人阶段,就必须经受一种生命形态的质的蜕变,从而才能开始新的生命阶段的生活。透过民俗这一时代的镜子和社会的窗口,我们也更能领会到这些童话故事编创背后更深刻的社会文化动因。

参考文献:

[1]钟书河.周作人文类编(5)[M].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663.

[2]、[3]、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94,194.

[4]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M].金泽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90.

人生礼仪范文第3篇

一、明确长幼尊卑,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古代人民对长幼尊卑有严格的规定,虽然有些属于封建思想的一部分,但其中有的精华还适用于现代社会,所以在讲课时要引导学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如讲到《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的“申之以孝悌之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一句时,可重点讲解“孝悌”一词,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孟子也把孝悌视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古人尚且如此,我们现在的社会更必须提倡孝悌。可引导学生,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讲究孝悌呀,对父母要孝顺,对兄长要尊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孝顺就是听父母的话,好好学习,节约花钱,珍视父母的劳动,决不能和父母顶嘴等等。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

如讲到《滕王阁序》中的“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一句时,可重点讲解“趋庭”一词,它在课本中的释义是: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可以引申到古人对走路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步”指跨出两跬步的距离;“行”就是现代汉语的走;“走”指跑,疾行;“奔”指疾走,快跑,比“走”的速度要快;“趋”是小步快走,以示对长辈或上级不敢造次,表示恭敬。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的时侯,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虽然现在是现代社会了,不要求大家在长辈或上级面前小步快走,但对长辈或上级尊敬还是必须要求的。

二、学习谦敬辞,体会中华传统美德

我国历来就有文明之国,礼仪之邦之称。人与人相交往、相称呼,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礼仪称谓。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要表示谦恭,用谦辞,谦辞不是代词,但在意思上相当于“我”,使用时代替了第一人称。在称呼别人时,要体现出对对方的敬重,即要用敬辞,虽然敬辞也不是代词,但意思上相当于“您”,代替了第二人称。古人在交往时对自己表示谦卑,对别人表示敬重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儒家传统文化对人们日常行为的影响。谦词、敬词的使用,不但体现了使用者自身的素质,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成为人际关系的“剂”。那么老师在讲课时,可适时引导学生注意文明礼貌。

如讲到《荆柯刺秦王》中的“北蛮夷之鄙人”这一句时。可重点讲述“鄙”字。古人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等等,表示谦虚。那么我们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是不是也应该要谦虚啊?比如学习有了一点进步,不要自吹自擂,某件事做成功了,也不要吹嘘,为人处世要低调等等来引导学生。

还有尊称对方的“雅、贵”等,“雅”指对方的举动。如雅教:称对方的指教;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求对方指正批评。“贵”指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年龄,这个很容易弄错;贵姓:问对方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指对方的儿子,有祝福之意;贵校:指对方的学校。教师在讲解这些词时,可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尊敬他人,讲究文明礼貌。还可以结合学校的一些学生不文明的现象具体讲述引导。

三、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尊重他人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涉及到了我国的传统礼仪文化,遇到这些知识点时,重点讲解,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伟大。如讲到“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时,重点讲解“拜”字,它是古代晚辈对长辈或下级对上级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这个礼节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古人尚且如此注重礼仪,何况我们今人呢?所以我们中学生要学会尊重他们。尊重他人不只是体现在言谈方面,更要看行动,如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乱丢垃圾,不乱花钱等等。

如讲“稽首”时,要具体的讲,它是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双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接触地,停留一段时间。这是古时对别人表示最尊贵的一种礼节,为“九拜”之一。常用于儿子对父母。讲解这个礼节时,可让学生回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丕拜母时的礼节。可见古人是何等的尊重父母,那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做呢?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人生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色彩民俗语汇;诞生;婚姻;丧葬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众多的民俗活动中总是会涉及到一些色彩问题,不同的民俗活动形成了不同的民俗色调,在有关民俗活动中若出“黑白颠倒”的现象可是要受到世人非议的一件大事。同时,人们往往只是知道在某种活动中应该是怎样的,不应该是怎样的,只是作为一种传统相沿习,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民俗内在的文化意蕴。

诞生、婚姻、丧葬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三大礼仪。在古代任何一项都有其特定的一系列程序、仪式,不同的仪式在人心理上产生的情绪是不同的,因而在整个礼仪中这种心理情绪会以某种色彩基调得到渲染。考查一下不同的礼仪中所积淀下来的色彩民俗语汇,会对此产生更为深入的认识。

一、色彩民俗语汇与诞生习俗

诞生是人一生的开端,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极为重视子嗣的国度里,更是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一件大事。尽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自己的一套庆生礼仪,但有一些习俗却是相当普遍的,如“挂红布”,“送红蛋”,“食红蛋”,“系红腰带”等。“挂红布”是指婴儿降生后要在门口挂上红布,以向乡邻报喜。这一习俗产生很早,《礼记・内则》中就有“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于门右”的记载。“弧”,即弓;“”,即佩巾,后来由红布来代替,可见挂红布原来是特指“生女”的,后来成为一种普遍意义的报喜之象征。挂红布除了报喜的作用外,还有一层意义,即向外人表示不要随意进入打扰,以免带来邪气冲撞了新生儿,比如孕妇、著孝者不能靠近新生儿和产妇。而用选用红色本身也带有祛邪的意味。产妇在生产期间要“系红腰带”也是同样的道理。

各民族中几乎都存在类似的卵生神话传说,因而不约而同地形成了诞生食红蛋的习俗。同时古人还认为鸡蛋是有神性的,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因而“食红蛋”只能是“鸡蛋”,而不能是别的蛋。蛋的神性则来自生蛋的鸡,古人以鸡为百禽之长,为古代“五牲”之一,祭祀活动中也常用鸡血,由此人们推之鸡蛋具有鸡一样的神性效应。种种原因使“食红蛋”的习俗在民间不断被强化。

二、色彩民俗语汇与婚姻礼仪文化

从古自今婚礼都被看得及重,行婚礼之日应该是人生最喜庆的日子,传统中的红色在这一天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从定亲到结婚,每一程序都被红色主导,结婚也被称为“红喜事”,因而形成了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红”系民俗语汇。首先从“谋合二姓”的媒说起,《礼记・曲礼》曰:“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坊记》曰:“男女无媒不交。”没有媒人男女双方是无法谈婚论嫁的。传说女娲是最早的媒人,之后又产生很多媒的称呼,如“伐柯人”,“冰人”“月下老”“媒婆”等,而人们最乐于接受的却是“红娘”。“红娘”这一称呼出自元王实甫改自唐元稹《莺莺传》的杂剧《西厢记》,剧中的极力撮合张生与莺莺的丫鬟红娘以其聪明善良的性格打动了世人,这一人物形象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媒人的代称,并且取得了取代其它称呼的地位,同时这也与介绍对象“牵红线”的说法暗合,与婚礼以“红”为喜庆代表的整体基调相合。

按《礼记・婚义》中的说法有了媒之后要行问名、纳吉之礼,这在民间俗称“发红庚”,也叫“下帖”,“换庚”。也就是男方家取得女方生辰八字请人进行占卜,如果八字相合,则男方就可以将双方各自的姓名、生辰八字并排写在一张红纸上送往女家,称“发红庚”,表明可以议婚。议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下红定”,即男方把财礼送往女家以聘定女方为妻。何以把财礼称“红定”呢,按黄庭坚《子瞻诗句妙一世》诗云:“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任渊注:“今人订婚者多以红缠酒壶。”《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次日担许口酒,以络盛酒瓶,……又以花红缴担上,谓之缴担红,与女家。”概以此称“红定”。

婚礼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红色民俗语汇更是不胜枚举,如新娘新郎要“戴红花”,“穿红衣”,门前要贴“红喜联”,“挂红灯”,“放红炮”,屋内要“点红烛”,新娘要蒙“红盖头”,从下轿到进入夫家双脚不能着地,要“走红毡”,以示娘家与夫家同为姑娘之家,不有界限。据考,此俗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有:“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入,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秀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同时主人家行婚礼要给下人发“花红”,即赏钱,旧时风俗,插金花披红绸是表示喜庆的意思,名为“花红”,因此在喜庆时给仆役的钱物也叫“花红”。现在仍有此称,意义却有所扩大,如职员所得奖金或年终分红也都称为“花红”。

下面说一说古代婚仪中最有特色的“红盖头”。盖头习俗究竟起于何时,有人考证说此俗源于“以扇障面”的婚俗,而这种婚俗则始于魏晋[1]。宋代则是盖头代替了扇子,南宋江已很普遍。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二十“嫁娶”对此有了明确的记载:“(新郎新娘)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盖头,民俗学者有各种解释,如遮羞说、抢婚遗意说、禳解邪煞说、降太喜神说等各种民间说法,而另有一种解释似乎更合情理,认为该俗根源于宋儒道学的影响[2]。考查一下宋代的服饰可以发现,盖头在宋代是妇女普遍的一种头饰,或直接盖在头上或系在冠上,一般用皂罗制成,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外出活动都不离头。其作用不仅是遮阳或防尘,也是为了遮羞,以防男子窥视。因结婚乃人生一大喜事故而取红色成为“红盖头”。由此可见,宋代妇女是不可以随意地“抛头露面”的。南宋是儒家道学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时期,其宣扬的“存天理,灭人性”,“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论调成为当时妇女行为的种种禁锢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操纵下,自然出现了盖头蒙面的婚俗。

其实,古代的婚姻习俗是经历了一个由“黑”到“红”的一个转变过程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尚红的,古代迎亲多在夜间进行,而且有“乘墨车”的习俗,迎亲者服饰也以墨色为主。古人以夜为阴时,黑为阴色,正与娶妻所谓“阳往而阴来”相呼应。而人类文化学家则认为这种礼俗出自古代动夺婚之遗,也有一定道理。后来虽仍有夜间迎亲现象但也早已由尚黑改为了尚红。

三、色彩民俗语汇与丧葬文化

民间与婚嫁的“红喜事”相对称的是“白喜事“,即丧事。为何丧事也称喜事呢,这可能要追源到古人的死亡观念。在以往的几千年里特别是佛教传入以后,其宣读讲的“轮回”“转世”的观念成为下层民众精神生活的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加之统治者大力推扬,以及人们认为死是生命的终结,而是人生旅途的一种转换,即从“阳世”转到“阴世”,因此,人从死去的一刻起就意味着踏上了新的旅途,开始了一种新生活。如果前世修得圆满来世就可以投生为富贵人家,虽有封建迷信的色彩,却也体现了一种豁达的生死态度。

与婚仪中的“红”相比,丧礼中则以“白”为主,这是几千年留存下来的至今保持得最本色的古风。这也体现了国人心中不变的孝道。色彩民俗语汇在丧仪中主要体现在丧服,如“白服”,“白孝带”,“护白鞋”,“白布约髻”等名称上。丧事服白由来以久,《高帝纪》:“寡人亲为丧,兵皆缟素。”《苏武传》:“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皆白服,曰上崩。”《荆轲传》:“白衣送至易水上。”可见,不只是丧事,凶事也服白,是一种不好预兆的象征。《周礼》中还规定丧服所用白布必须是粗糙的未漂染的白麻布,以表示生者放弃世俗享乐而以清苦的自我折磨的生活来面对死者的亡魂。因此,丧服禁忌穿戴彩色或艳丽的服饰。“白布约髻”是很早就存在的丧礼,《周礼・问丧》中已有关于此的记载。具体指用白布从发髻后绕一周打结。现在丧礼中亦有此俗,只不过没有了发髻只好系于额上,而更为普遍的做法是在腰上系“白孝带”,以男左女右的传统分别系于左右两侧,这可能是礼仪不断简化的结果吧。丧事中穿“护白鞋”也是后代才产生的,古人丧礼中要白服,白鞋,后来则直接在鞋面上挂块白布即“护白鞋”以代之。

可见,色彩与民俗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同时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不同色彩的信仰本身也是民俗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色彩与民俗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互融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语言上的体现就是色彩民俗语汇,这是两种文化长期磨合的结果。

注释:

[1][2]李晖.掩扇・却扇・盖头―婚仪民俗研究之二[J].民俗研究,2001(4).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概论[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

[2]叶军.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人生礼仪范文第5篇

中原油田幼教中心于2007年4月组建礼仪课题实验园,由主管幼教工作的张慧英主任担任课题组组长,十家幼儿园参与,承接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礼仪、品格素质教育实践研究”中的子课题“幼儿礼仪、品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研究”。

自承接课题以来,在张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十家幼儿园的老师们积极参与,探索研究,创新实践,交流总结,群策群力,围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各项规定勇于钻研,谋求发展。以总课题组提供的教材为实践蓝本,结合本园实际,开展礼仪、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我们紧紧围绕礼仪课题,从环境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三个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

一、环境建设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礼仪课题组把创设礼仪教育环境、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本礼仪文化、创设具有鲜明特色化的礼仪环境作为课程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我们从爱的教育入手,有计划、系统性地为幼儿创造一个整体的教育环境,完善情感教育机制,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课题实践中,将物质、精神环境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物质环境的创设:从幼儿园的外部环境到内部环境,处处彰显礼仪园的特点。置身优雅、舒适的礼仪教育环境,让人不自觉中就会检点自身行为,修饰自己的言行;干净整洁的茶艺室,茶香袅袅,弥漫着茶文化的久远与厚重;简单易懂、而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让人感受生活的真谛,顿悟人生的得失;温馨而经典的励志警语,时刻警醒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

幼儿园悬挂着“家长日常行为规范”、“教职工礼仪行为规范”;宣传栏内设有专门的礼仪活动展示专栏。幼儿园走廊设计礼仪文化宣传版面,自编自创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三字经”,使孩子和家长通过观看版面内容学到很多的礼仪常识,让环境在儿童礼仪养成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精神环境的创设:在幼儿园内形成礼仪实验园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氛围,从而使整个幼儿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

晨间接待是礼仪实验园的一大亮点。每天早上,礼仪宝贝身穿园服,肩披绶带,端庄挺拔地站在幼儿园门两侧,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幼儿和家长,一声声“叔叔好!”“阿姨好!”“小朋友好!”,深深地感染着孩子,也净化着家长,使得小朋友成为课题实践研究的“小小宣传员”、“小小监督员”,一批批“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新苗在实践中涌现。

教师亲切的问候,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给入园的每一个家长带来了舒心和愉快,构成了和谐、温馨的氛围,同时也营造了礼仪幼儿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课程建设

以总课题组提供的教材为实践蓝本,结合本园实际,开展礼仪、品格教育的实践研究。

1.课程开设的前期准备:

家长教育: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让家长了解开展幼儿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意义,使家长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培训:对教师队伍进行礼仪培训,有效提高教职工学礼、懂礼、守礼积极性,进一步将外在的学习内容内化。

2.以礼仪、品格教育为主线,积极创编礼仪教育园本课程和教案,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1)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坚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渗透礼仪教育内容,以礼仪、品格教育为主线,积极创编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2)挖掘民俗、民族文化,围绕中国传统节日设计主题活动,走进家庭、社区,亲身体验节日礼仪,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文化熏陶。

(3)通过开展争创“礼仪宝贝”教育活动、“幼儿交往礼仪”、“幼儿生活礼仪”、“我与文明手拉手”、“小手牵大手”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观念,继而养成良好的礼仪道德行为。

(4)学习茶艺、插花、礼品包装等。在六一的大型茶艺表演中,孩子们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将传统的茶文化表演得淋漓尽致,我们的孩子正用一双双小手托起博大精深的中华礼仪。

3.确立了“以爱心教育为主导,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的教研课题,以品格教育为主线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

(1)通过爱心教育,使礼仪品格在幼儿心中得到升华。礼仪园开展了“小手拉小手团结友爱向前走”为革命老区小朋友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3个月的时间,我们8000多名孩子每天少吃一块冰糕,少买一张帖画,一分一毛,积少成多:一刀一剪,一针一线,制作手工品义卖,汇集起来,共计6万8千多元,并确定河南新县田铺乡中心幼儿园和清丰县纸房乡中心幼儿园为援助单位。我们的园长、家长和教师代表,带着新的桌椅、床、电脑、图书、光盘、玩具、演出服和油田8000多名孩子的爱心,对贫困幼儿园进行了援助。通过这些活动,中原油田的小朋友已经成了一个爱心形象群体。

(2)2008年5月在汶川地震后,礼仪实验园抓住这个教育契机组织了一系列大型活动,有“点燃生命之光”祈福、“众志成城抗灾害、同心协力献爱心”捐款、“节约一毛钱”爱心义卖、“灾害面前我会做……”主题活动、“地震了……”实地演习等,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关爱他人。

(3)“九九重阳节”看望孤寡老人、关爱长辈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快乐,懂得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爱生命和生活。这些关爱活动感动了社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三、教材建设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挖掘教师专业潜力,提升了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加速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1.于2008年3月承接了中央教科所《礼仪、品格、素质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新版《礼仪教育》教师用书编写任务,完成了六个主题课程。

这六个主题课程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共创编出24个子主题,设计出教学活动157节,其中自编儿歌38首、自编故事25个、自编歌曲15首、自编礼仪三字经14首,自编情景剧1个,自编游戏5个。

2.参与编写了《家长手册》小班下册、中班下册、大班下册的“锦囊妙计”栏目和“亲子游戏栏目”的活动方案设计,共设计活动方案30篇,已经有7篇入选。

3.自编教材。在课题研究中,为了更好地将礼仪深化为教师和幼儿的日常行为,教师们自编自创了许许多多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礼仪三字经,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礼仪教材。

四、收获思考

随着礼仪、品格教育的全面展开,我们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形成老师、幼儿、家长良好礼仪行为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赢得了社会对我们礼仪课题的肯定。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礼仪行为得到规范,同伴之间团结友爱、文明谦让、互相合作,养成了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了幼儿“讲文明、懂道理、守信誉、善交往”的良好品质。

家长:家长的礼仪行为在幼儿礼仪行为养成教育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提升了家长素质,和谐了家园关系,赢得了家长对礼仪、品格教育的认可。

教师:通过礼仪、品格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幼儿、家长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各种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认同,赢得了社会对我们礼仪课题的肯定;树立了中原油田幼儿园良好的口碑。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礼仪、品格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我们总结形成了中原油田自己的幼教工作的理念:我们中原油田幼儿园的工作目标是,培养和塑造幼儿的品格。工作措施和方法则是,从培养幼儿的智力品格、行为品格、思想品格、道德品格入手,通过五大领域的教学、礼仪常规的培养、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油田文化教育及感恩教育、爱心教育,为幼儿养成有品行、有品位、有品格、有品德的健全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们中原幼教人的幼教理念。我们认为这也是通过做这个课题我们收获的最大的精神财富。

人生礼仪范文第6篇

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傣族历史悠久,拥有属于本民族自己的文字。傣族的结婚礼仪和其他民族相比也特色鲜明,研究傣族的结婚仪式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傣族的文化。

[关键词]傣族结婚仪式 拴线 文化内涵 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075-01

一、订婚仪式

傣族现在的订婚仪式不再像以前那样隆重,但基本形式还是被保留了下来。首先是男方准备订婚礼物,礼物主要有烟、酒,还要有糖,意为让女方心里甜蜜。

订婚当天,由女方家主持订婚,订婚酒席也是由女方和女方家属来完成。大家都穿着现代化的服饰,男女双方的男性亲属长辈坐在靠近屋子的最里面一张最大的桌边,桌上有烟、酒和各种菜肴,来进行商榷的家长主要是男性,女性是不允许参加的。男方家长左下方,即靠近门口的方向,女方家长坐上方,意为男方“求”女方。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场面十分热闹,期间男方亲属中的小辈要给女方的亲属递烟、进酒,这属于义务。

双方家长围坐桌边主要商量结婚的时间,时间是按照傣历根据男女双方的出生日期商定出订婚日期。等家长们商定的差不多了便要把订婚的这对男女叫来桌前,长辈向其询问双方是包办还是自由恋爱,询问完后,双方各自回到原位,长辈们则继续喝酒谈天,这样的宴会会持续到晚上。

二、结婚仪式

如今的结婚仪式和过去相比也简化了不少。结婚的第一天一般在女方家进行,整个竹楼的客厅都摆满了酒席,在最靠里面有一张小圆桌,桌上摆了给男方准备的新衣裤,一个盘子里还铺满了人民币,桌角还放了两只煮熟了的鸡,一对香蕉,桌上还放着一个塑料盆,里面放了一袋盐,意味着婚姻纯洁幸福,还有许多白色的棉线。婚礼开始,夫妻并排跪在婚礼桌前,接受祝福,一对新人的侧面和背后坐着新娘的亲戚。这时由老人念完祝词就开始拴线了。主婚人将白线从新郎的右肩绕到新娘的左肩,再绕到桌上,表示两人的灵魂被拴在了一起,“波章”则一直念着拴线词,主婚人又用线轻轻拴住两只鸡的鸡冠,这时,后面的新娘家属也前来依次为两位新人拴线,有的则用白线分别拴住新人的左手和右手,线上还捆着一百元的钞票。拴完线后,女方的一位亲属将桌上的衣物双手交给新郎,新郎新娘回卧室,拴线仪式结束。

三、傣族结婚仪式的文化内涵

(一)傣族结婚仪式中人际往来的馈赠关系

在傣族的结婚仪式中,最少不了的就是人际交往之中的馈赠,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馈赠,结婚时女方给男方的馈赠,这些都贯穿在整个结婚仪式之中,人际交往的馈赠相当频繁。当然,这些馈赠交往也不仅仅存在于婚恋仪式中,在其他人生礼仪的仪式中出现得也相当频繁,这些馈赠构成了傣族人生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傣族结婚仪式中体现的伦理道德观

从傣族的结婚仪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原始的那种人与人相互帮助、和谐共处的精神,在傣族的任何人生礼仪的仪式中,村寨中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去主事的那家帮忙,伸出援助之手,这正体现出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美好品德。

傣族女性地位的崇高也是其他民族可能没有的。在傣族没有“男尊女卑”这一说法,女性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高于男性。例如:婚礼的第一天要在女方家完成,婚后男子从妻居等,这都体现了对女性地位的尊重。不仅如此,傣族对女性追求幸福这一权利也是鼓励的,这一点观念相对于那些压抑女性权利的民族来说是十分超前的。在傣族的《求亲歌》里有一句针对父母的歌词:“让她走吧,不要让相爱的年轻人苦恼,不要让诚实的亲家失望……”这句歌词正体现了傣族人民对于男女青年追求幸福生活的鼓励和支持。

四、小结

傣族的结婚礼仪不仅是傣族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更是傣族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但随着汉文化的强势入侵,随着对经济利益的强烈追求,傣族的人生礼仪包括结婚礼仪也渐渐受到冷落,这对保护和传承傣族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保护和更好地传承这一文化迫在眉睫,而这一问题也正是笔者所思考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伯乐.少数民族婚礼的社会功能[J].云南社会科学,2000(4).

[2]陈兴贵.壮族的人生礼仪及其文化内涵[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

[3]杨知勇.云南少数民族婚俗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12月.

[4]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人生礼仪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民俗 寿庆 文化

一、杭州寿诞礼俗面面观

(一)禁忌习俗

寿诞指五十岁以上的诞生礼。一般来说,五十岁以后进入生命年龄的老年期,只有进入老年期以后的寿辰,才是名正言顺的“做寿”,需要设宴酬神请客。此后每逢十年,子孙都要为之庆贺寿诞,名为“做大寿”。因杭州话发音“十”与“贼”谐音,为避讳而提前一年做寿,俗称“做九头”。[1]除去避讳原因,“十”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有到头、到顶的意思,“十全为满,满则招损”,意味着寿将做完。此外,“九”与“久”同音,寄寓了生命长久的吉祥意蕴。[2]以上说法反映出一直存在于民间民俗文化中的语言禁忌意识,可追溯到原始巫术思维模式――将语言理解为所表达之意的本身,对语言魔力保有非凡的信仰。祈求吉利话语是人人乐意接受和刻意追求的,凶语厄运是极力避忌防范的,[3]所以这个图吉利的寿庆习俗才会流传至今。

杭州民间认为人的十九岁、三十六岁、六十六岁是人一生中三大难关。杭谚称:“活到六十六,阎王要吃肉。”六十六寿辰前一日,必须由女儿或媳妇、侄女,烧六十八块精猪肉,切成丁块,用酱油蒸熟;待寿辰之日,一块敬天,一块敬地,其余的六十六块敬父或母。现代社会为父母烹饪六十八块肉的意义已不再是传统的迷信思想,更多是表达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爱护。

(二)仪式流程

杭州民间做寿前夕,寿家预先分发寿帖通知亲友,邀请五族三代亲友皆来庆贺。旧时做寿十分隆重,家中大厅铺设寿堂,寿堂正中悬挂红底金边的“寿”字,两边高挂寿联;下设香案和寿烛,堆叠寿桃等糕点;香案两边成对摆放松柏盆栽,寓意有福有寿。旧时杭人亦有在天竺、灵隐等寺院里做寿。[1]

寿庆仪式的司仪一般由长子或长女婿担任。开场时司仪欢迎来宾后宣布仪式正式开始,亲友按照辈分亲疏以家庭为单位一一诵读祝寿词向寿星表达祝福。寿词祝寿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宋代尤其兴盛。据统计,两宋寿词共约2554首,占《全宋词》总数的12.13%。[4]民间寿词虽艺术价值有限,但起到烘托喜庆气氛的作用,扩大了词的实用意义。我们可以从杭州祝寿仪式中保留的寿词贺寿环节,推想南宋市民社交礼俗的生活化场景。

(三)寿礼寿食

寿诞送礼视亲疏关系而别,通常女婿向岳父母祝寿送礼最丰。寿礼必须是双数,表示“好事成双”,如一套衣服、两串鞭炮、一双猪腿等等,不仅实用而且富有精神象征。礼品一律选择染红或用红色包装,以示吉庆。寿星收礼一般不可全收,只能收其部分,必须回礼答谢,意为彼此享福。现在亲友向寿星送礼以酒类补药、保健食品和带有地域特色的杭州龙井茶叶为主。寿宴结束后寿星按家庭分发礼包,内含寿桃、长寿面和寿糕等,意在共享天伦之乐。

寿诞礼俗的饮食文化也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寿桃是我国寿庆活动中最典型的祝寿物品之一,系面粉裹在豆沙馅外制成的桃形糕点。作为寿诞祥物,寿桃是基于王母娘娘的神仙灵物的文化理解,传达对寿星生命活力的祝福。[5]长寿面亦是祝颂长寿的食物。旧时杭人家中设宴,在别室花厅等处摆设面碟,邀请宾客皆来吃面,名曰“走马面”。面条出锅时不能挑断,越长越好,象征“年有长头,人能长寿”。[6]清代以后杭州民间改良长寿面的口味,常用添加笋片、倒笃菜、瘦肉丝的“片儿川”替代清淡的汤面,在祈盼老人“年寿绵长”的祝愿中增添了地方特色。现在的祝寿食品还包括生日蛋糕,中西文化的交融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

二、寿庆礼俗的民俗学解读

(一)复合型人生礼仪

寿庆礼仪作为标记生命历程的特定人生礼仪,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功能。人生礼仪是巫术和的产物,因而也与巫术与宗教的原理和基础密切相关。凡・遮耐普根据人生礼仪所依据的不同的原理,将人生礼仪分为六种类型。祝寿仪式是一种同时包含四种类型的复合型礼仪:举行寿庆活动祝愿老人长寿安康是通过主动举行或参与某些仪式活动而希望事情能向预定的方向发展的“积极礼仪”;给寿星送寿礼的行为属于建立在接触过的互动关系的“交感礼仪”;向老寿星致贺词的行为属于用语言行为直接作用于对方的“直接礼仪”;寿庆仪式的禁忌习俗属于避讳行为的“消极礼仪”。[7]

(二)寿诞礼仪的功能

人生礼仪是为了标记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时刻,实现社会中的身份角色转换,过渡人们的心理感受。寿诞礼仪可分解出以下三种功能:

1.标记功能

寿庆仪式的象征意义在于标志生命中漫长而曲折的岁月流逝的痕迹。社会的变迁映射在生命历程中,前辈的生命繁衍成家族血脉的链条,具有历史性意义。另外,寿庆仪式可以让家族成员牢记长辈的生辰,起到定期联络家族感情的作用。

2.社会功能

中国传统的寿庆仪式对于巩固宗法制度、维护家族团结和睦及安定社会秩序有特定的社会功用。寿诞活动其中的流程、习俗等,可以重新强化和整理家族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和秩序――区别长幼亲疏的等级制度,形成尊敬长者的社会道德观念。现代家庭为老人举行寿庆仪式可彰显优良家风,期盼获得大众认可,继而提高社会地位。

3.心理功能

寿诞礼仪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安抚老人面对无常的生老病死时不安的心理状态,用乐观平和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变数。子女在筹办仪式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持家辛劳,借此表达对长辈的养育之恩。

三、寿庆礼俗的文化内涵

(一)生命意识

祝寿活动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层统治集团中已经出现,祝寿故事如南极寿星、八仙祝寿、蟠桃赴会等也家喻户晓。在中国人的生命活动中,先辈们把对寿的崇拜和敬仰注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流传下来,成为一种生命力的象征。[8]珍视生命可谓中国传统的哲学意识,人们在寿庆仪式中感悟生命意义、追思生命之源,珍惜自身宝贵而有限的生命时间,将生命终极关怀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感恩父母、善待自身。

(二)孝悌观念

举办寿诞仪式是表达中华民族孝敬美德的方式之一,祝寿活动体现出儒家孝道文化精神。寿庆礼俗所弘扬尊老敬老的伦理意识,拥有“合乎于礼”的外在形式,强化了中国人的家族、宗族观念,具有永恒的宗法性意义。[9]

寿诞礼俗反映了中国人对于生命持久、寿运永继的强烈欲望和迫切心愿,因而扎根在民间各地流传不息。

参考文献

[1] 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卷一:礼仪生活)[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2] 静.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大全[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刘尊明.宋代的祝寿风气与寿词创作[J].文史知识,1998(3).

[5] 陶思炎.中国祥物[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12.

[6] 通庆楼主.中国寿文化中的饮食[J].食品与健康,2010.

[7]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 王云庄.中国寿文化[J].寻根,2004.

人生礼仪范文第8篇

对礼仪教育的思考是从19*年开始的。我是19*年10月由*师专调入任丘一中的,之前在*师专做了两年秘书工作,到一中后开始教化学课至19*年。在与学生课内课外的朝夕相处中,我比较强烈的意识到:很多学生在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等方面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让人感到不舒适不满意(一男生与女课代表之间发生的争吵促使我更下定了决心改行)。意识到青少年学生在接受高考学科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非常有必要提高文明素养,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后来多种因素促使我逐渐下决心要转移工作方向,潜意识中感觉到我应该做比教化学课更需要我的工作,于是我开始注意查阅积累资料,关注媒体信息和社会的需求。

19*年初我在《中国妇女》杂志上看到一篇报道北京礼仪学院和其创建人的事迹的文章,我一下子感到多年思考的问题的找到了切入点,19*年暑期便去了北京礼仪学院学习。回来后试着跟学校领导讲了我想搞礼仪教育的想法,并把准备的资料都拿给了学校领导,我估计领导不可能同意在学校开礼仪课。因为当时尽管青少年学生非常需要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但重点中学高考升学压力很大,要占用课时来开设礼仪课我想难度很大。出乎我的预料,没想到学校领导很赞成我的思想,领导说学校正在苦苦思索如何开展有效又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德育工作,正在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我的思路和准备跟学校领导的思想一致了。很快校委会就做出决定,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从引导教育学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入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于是学校又派我到国际关系学院、中科院进修学习。

19*年6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尽快改变学校美育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任丘一中比较超前的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正是要在新形式下探索针对性、可操作性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易于接受的德育、素质教育的途径。

礼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礼仪文化遗产,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弘扬我国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2、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待人接物和立身处世是十分必要的。为人处事是青少年人生最关键的一门功课。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培养他们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培养善于合作、热心参与、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更好地发挥才能,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奠定基础。3、礼仪属于德育范畴,属于道德体系中社会公德的范畴,是德育中的基础教育,又深蕴着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综合性、包容性很强,它从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入手,教会人们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青少年学生对礼仪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说,礼仪教育是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是实实在在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好的方法途径。4、礼仪教育是对中小学校德育内容的完善扑充。“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需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过去中小学校围绕升学率这个目标,正常的开设政治课,其他方面就忽视了,出现了德育的薄弱偏差问题,也就出现了受教育者人生成长过程人格、道德素质不完善的问题。文明礼仪教育有益于对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心理、艺术等方面教育的完善与补充。

这就是我们开展礼仪教育的背景、目的、意义。

二文明礼仪课的内容

任丘一中的礼仪教育首先是对值周生培训,第一次培训我记的是在学校体育综合楼一楼阶梯教室,因为是课外活动时间,非值周生同学也可以参加,通知发出后,去听讲座的同学把整个教室都占满了,整场讲座气氛非常好,同学们是带着没听够的遗憾结束的,他们希望继续有这种教育,这给了我很大鼓舞。后来学校又派我去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进修,这次进修收获很大,对现在的文明礼仪课程的诞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进修学习期间,我几乎走遍了所能找到的北京市的大、中、小型书店,在北京的各类书店,我看了大量的社科类图书介绍和部分内容,特别是名人传记、名人明言方面的书让我收益很大,当时我想学生们很有必要补上这一课,对他们的人生会很有益处,礼仪课上要体现这类内容,于是在后来的礼仪课上我加入了配乐朗诵名人明言的内容(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其实有很多有价值的书籍、资料,青少年学生应该读到、学到,这对学生人生成长有很好的启示教育作用,但多种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满足不了这种需要。后来我的礼仪课中增加了这类内容(即补充课外阅读资料)。

在北京国际关系学院进修期间,我走访了北京市一一中学、三十五中、八中、九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北大附中、七十七中、六里桥中学等多所北京市、区重点、普通及职业中学的有关领导和老师,与他们探讨了有关素质教育、学生管理、德育途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及人才培养等问题。又与人民大学的部分学生以素质教育、高考改革、学习成绩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等为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因为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和责任而去,所以从拜访和交谈中,我得到的启发和收获颇多,逐步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讲授的文明礼仪课的内容结构、形式风格、教学目的的整体构思,即:以礼仪常识为主线,渗透德育、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人生成长启示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也确定了这门课综合性、包容性强的特点。(后面要讲到的中小学礼仪教材、教法及礼仪示范课中都能体现)。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构思是成功的。

任丘一中19*年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课堂,高一年级每班每周一节礼仪课。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是在课堂教学上,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应该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正常课堂教学,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体现科学性、普教性、持久性、实践性、创新性的特点。教育具有后置性,素质内化需要过程,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文明礼仪教育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生涯的全过程。

在礼仪课教学中,我们结合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系统地讲解适合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的礼仪常识如举止、谈吐、服饰、社交、家庭、公共、餐饮、涉外等礼仪,并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实践。这些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几乎每一部分都渗透着美育、德育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如举止、谈吐、社交礼仪,培养学生拥有端庄优雅的举止,文明礼貌的谈吐和善于交往的能力,言谈举止给人以美感,掌握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分寸与艺术,也便拥有了一份大方与自信。服饰礼仪以和谐原则教育学生穿着打扮以合谐为美,河蟹原则是世界上通行的着装打扮的最基本的原则,要求人们的服饰应力求和谐。与所处的场合环境相合谐;与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的习俗相和谐;与着装人的身份地位、自身条件相和谐等。通过和谐原则,让学生懂得学生时期着装以大方自然为美,追求名牌奇装异服,留奇特发型、浓装艳抹、珠光宝气与学生身份年龄都不合谐,所以不给人以美感。社交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友爱合作意识,家庭礼仪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例:讲拜访接待礼仪这一课我首先请同学表演拜访接待内容的小品,然后让学生点评,结合学生表演和点评的情况总结拜访接待礼仪的基本礼仪。(教学中意外的发现问题:很多学生把家长当成保姆角色,热情招待自己的同学、客人,理所当然、理直气壮的指使母亲为自己和同学服务,这种现象带有普遍性)于是在教学内容将要结束时,我做了精心设计,给每位学生印发一篇献给母亲的散文:“爱,不需要说对不起”,请朗诵水平高的同学配乐朗诵。许多同学被散文的内容和艺术的氛围所感动。我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爱社会的爱心教育,最后留作业:回家后尽可能多地陪伴父母,尽可能多地帮父母做家务,尽可能多地替父母分担责任,并补充阅读资料(录象示范课中会体现)。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感恩教育,许多父母激动不己地反映,他们的孩子懂事多了,长大了。有位曾经伤害过自己妈妈的女生,回家带着愧疚的心情给妈妈读“爱,不需要说对不起”这篇散文,向妈妈道歉,她的妈妈竞双手颤抖地捧着散文哭起来。从19*年致20*年,我给近10届的学生上过这节课,每届的学生都会产生共鸣,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相似的成长阅历,对父母的情感是相通的。现在在任丘市中小学校,感恩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会上李玉娇等老师礼仪示范课也突出的体现了礼仪课程的综合性、包容性学科特点。

在我们的礼仪课中,还有一项特别的内容:每节课用5分钟左右配乐朗诵名人名言,实践证明这项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正确人生观教育的好方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1)配乐朗诵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教学中选用适合配乐朗诵的钢琴曲、二胡曲、轻音乐、中国古典民族音乐,深受学生喜欢,对学生有很好的艺术陶冶作用,对学生疲劳的大脑有很好的调节作用。(2)名人名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醒,给人以启迪,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好的名人名言对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激励启迪作用,礼仪课以艺术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记忆名言,对学生成长一定很有裨益,许多学生从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座右铭(教师本身也会很受益)。(3)名人名言朗诵对语文课教学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名言熟记下来,积累多了,恰当地运用于写作中,会起到画龙点精的作用,这一点已有不少学生从中受益。配乐朗诵也有益于推广普通话。这项内容还发现了许多有朗诵天赋的学生,为学校校园之声播音室选送优秀的播音员。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

能力培养和健康心理素质教育是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及课外实践中的。结合礼仪课教学内容,我们有计划地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培养其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值周活动让学生巩固掌握了电话礼仪、接待礼仪、谈吐礼仪等知识,给学生创造了劳动锻炼、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结合举止礼仪、服饰礼仪、谈吐礼仪开展班级艺术表演观摩课、年级艺术表演观摩课,举办校园艺术节,开展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配合学校政教处(德育处)、团委会开展节日教育活动等。这些活动由礼仪课代表、班干部、特长生同学组织,尽量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同学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有舞蹈、相声、小品、快板书、歌曲、器乐演奏等丰富多彩。有相当多的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乡镇的学生)从未当众讲过话,从未参加过任何文艺演出,但礼仪课给了他们锻炼的机会,不管成功与失败,哪怕是走上台去胆怯激动地说不出话,他们也已经突破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敢于向过去的自己挑战。有些生性怯懦而又内秀的学生,只要引导适当,为他们创造机会,他们都会有相当优秀的表现。很多同学在这些实践中战胜了过去的胆怯和自卑,找到了自信的感觉。组织者锻炼了组织能力,参与者培养了表演、写作、临场发挥的能力,一批非艺术类特长生而又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在活动中也脱颖而出,他们有的考入广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等全国重点大学(这些学生按常规凭高考分数考入全国重点大学希望很小)。有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也发挥出了艺术天赋,得到很好的锻炼,考入大学后更是脱颖而出,成为高校多才多艺的佼佼者。(看录像资料—配乐朗诵《母校颂情》,任丘一中经典作品,介绍20*年教师节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文艺演出)

把礼仪与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首先是重视普教性,在普教过程自然拖颖出优秀学生,重点培养,再影响众多的学生。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有艺术实践的经历,这会给他们留下永久的美好的回忆。学生时期的艺术经历,比成人之后的艺术经历意义重要的多。

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讲,他们有天赋有志向,学校应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发挥锻炼才能的机会,因为一个人光有天赋和志向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实践不可能闪烁出只有经过锻炼才会放出的灿烂星光。

多年的实践证明,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是学校加强德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10余年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

从19*年至今,从任丘市开始,到*市、*省已经有数十万名学生接受了系统规范而又具特色的礼仪教育。我们的文明礼仪课已经深受学生欢迎,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从礼仪课教学效果测评问卷结果和学生反馈资料分析,有90%以上的学生喜欢上礼仪课。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社会责任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的积极的影响。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学生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人越来越多,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懂得了微笑着接受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在任丘市中小学的校园里,富有真情而感人的故事很多,我们的校风在悄悄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看调查问卷和一中学生回访资料)

我们的礼仪教育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年3月—1*9年10月承担并完成了*省“九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20*年获*省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年又承担了全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礼仪美育教育及人文素质培养”。从1*8年-20*年,编著出版礼仪教育著作16本,其中20*年编著出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立项教材《小学生文明礼仪》(6册)、《中学生文明礼仪》(初中版高中版各一册)是目前我国第一套全程礼仪教材,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20*年3月,*市教育局、任丘市教育局共同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未成年人文明礼仪素养实践研究”。我们的礼仪教育实践经验已经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德育报》、*电视台、《燕赵都市报》、《*日报》等媒体均予以专题报道,先后有河南、云南、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山东、天津、重庆、沈阳、南京、*等全国各地的多所学校来人、来电、来涵寻求礼仪教育的经验资料。

我们在任丘一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时,还承受着高考升学率的重压,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坚持“一手抓教育教学质量,一手抓德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思想是正确的,是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的。

如今,发源于任丘市中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已成为*省中小学校德育、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成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行强,又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喜闻乐见的好的方法途径,并在全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20*年7月30日—8月2日,在我们任丘市召开了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华北五省市(区)教育学会工作协作会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会议取得很大成功,与会代表对任丘市中小学任丘市中小学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赞誉。与会专家认为:这种在一个地区形成特色的德育、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具有代表性、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在全国范围内很有推广的价值。

四、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与拓展延伸

思考之一:任丘市的礼仪教育实践是从省级重点高中任丘一中开始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礼仪修养是现代文明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人文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从小抓起。

思考之二:礼仪教育是学生乐于接受、有效可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之一,要收到良好效果,领导的观念,领导是否支持,礼仪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关键;需要建设一支合格的礼仪教师队伍,需要德育专家、学者的理论指导;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全员参与,“合力育人,和谐育人”,让学生“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从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我们意识到:德育需要整合资源。(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德育体系图示),我们目前正向这一目标方向努力。

思考之三:回顾十余年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程,从发源地任丘一中开始,到全市中小学全面推广,逐步走向*市、*省,影响到全国,得益于关键性因素:一是多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德育方面的历史性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指明政治了方向,激励着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实践。二是学生对文明礼仪教育课程的悦纳和出人预料的可喜的成效让我们有了成功的喜悦,坚定了信心。三是各级领导一如既往的支持、专家学者及时科学的指导、教师勤奋不懈的努力让这项系统工程的持续性发展成为可能。四是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促使文明礼仪教育课程逐步向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方向发展。

文明礼仪教育对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道德修养、人文素质修养,对优化育人环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影响,虽然不能用具体的数字来评估,甚至不能言传,却是能够让人深刻的意会到、感悟到的。

人生礼仪范文第9篇

她是国际时尚礼仪专家,培养上百名礼仪讲师,将时尚礼仪传播国内外;

她天生为麦克风而生,她优雅、美丽的魅力,以及幽默风趣的演讲风格,让观众为之倾倒;

她是媒体红人,与国内30多家电视台合作,是70多个电视节目的嘉宾、评委;

她是畅销书作家,曾出版《时尚礼仪大讲堂》、《你的礼仪价值百万》多本著作;

她是新魅力女性培训师、联合国世界和谐基金会和谐礼仪大使、国际小姐选拔赛专家评委……

她的名字是最好的头衔。她,就是周思敏。

微笑是礼仪之本

面带三分笑,礼术已先到。

初次见到周思敏,便被其亲切的笑容感染。军装元素黑色耸肩大衣加上西瓜红休闲鞋,说话时语调温和,“谢谢”二字总是挂在嘴边,言谈举止不乏优雅气质,不知不觉,周思敏已经将时尚礼仪传递。

“时尚礼仪最简单的工具就是微笑,因为人与人见面的第一印象取决于前3.8秒。”3月25日,美丽的林溪湾,在豫商她世界“和谐礼仪 幸福人生”公益论坛的现场,周思敏以一个微笑作为开场白,为嘉宾送上一场关于时尚礼仪与幸福人生的盛宴。

微笑是上天赠送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也是沟通的剂。只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对幸福指数要求越来越高的我们,不屑于微笑,或者忘记了嘴角上扬。周思敏把微笑归为幸福人生的第一堂课,意在倡导一种乐活的人生态度。

在周思敏看来,形象仪表是一个人形象和职业的最好表达,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社交场合,像一张名片,由内而外传递着个人信息。

为了生动地讲解形象仪表,她以刘德华最新电影《陶姐》镜头为例。一天,刘德华随意拿件衣服穿上去公司,结果被人认为是电梯修理工,尴尬之余,他不得不拿出名片证明自己的身份。

通过小故事生动讲解,增强趣味性是周思敏一贯的演讲风格。这样积极调动嘉宾现场互动的激情,现场氛围很快就热烈起来。

周思敏现场指导嘉宾如何进行色彩搭配,如何注重仪态仪表,让每位女企业家都能够在职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

作为幸福人生研习营课程的创始人,周思敏经常探讨女人的幸福与美丽,把美看做一篇流动的乐章,由善良、智慧、知性、大气、优雅组成。她认为让女人美丽的东西一定与其自身素质有关。女人要懂得“筷子哲学”的理论,创造和谐家庭。

“时尚礼仪课最高境界只有两个字:和谐”。无论是服装搭配还是社交场合,抑或人际交往,做到和谐,才能获得幸福人生。

时尚礼仪情结

多年来,周思敏以一位时尚礼仪传播使者的身份,活跃在电视节目、中外企业、重大赛事、各大校园中,每到一处,都能掀起一股学习礼仪的浪潮,引得粉丝纷纷追随。

曾有媒体评论周思敏为“中国时尚礼仪教母”,足以显现她在礼仪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其实入行之前,她是位名不见经传的外企职员。

时间退回到8年前,还在台湾的周思敏拿到一家外企的OFFER,职位是前台。前台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周思敏准备在上班第一天精心打扮。当天,她浓妆艳抹秀发披肩,性感十足。她发现所有同事经过她身边时,会一直盯着她看。

是自己太漂亮吗?还是着装的问题?周思敏不断反思。下班后她跑到24小时便利店,买来数十本职场类的书籍,回家后苦读。第二天,她换上了职业套装,盘起头发,展现一副干练、精致的职业形象。她发现,同事看她的眼神正常了,老板也乐意喝她倒的水了。

这段经历让周思敏发觉个人形象在职场中的重要性。工作中她注重礼仪,凭借勤奋和智慧一步步升职为公司总经理,经常代表公司到国外进行商务洽谈。在多次出席社交和商务场合后,她会用心观察,怎样坐,怎样握手等,这为后来她的华丽转身做了铺垫。

在一些场合,每当她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或将西服和运动鞋一起穿的现象时,推广礼仪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

中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我们要知礼、懂礼、习礼、用礼。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文化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周思敏秉持一种信念:一定要把中国具有五千年礼仪之邦的美誉传递下去。

当周思敏定居北京后,选择北京作为其传播时尚礼仪的阵地。凭着对礼仪浓厚的兴趣,以及演讲的天赋,她潜心研究礼仪,汲取古礼中的精华,剔除古礼中一些等级制度、腐朽落后的东西,加入当今社会人与人交往的元素,形成时尚礼仪,比如“微博礼仪”、“EMAIL礼仪”。

跟一种新事物的诞生一样,大众对时尚礼仪的认知也经历了一个由不认同到认同,再到喜爱的过程。

2008年北京奥运年,是时尚礼仪的蓬勃发展年。这一年,中国要向世界呈现一个新面貌、新气象,各大单位纷纷展开礼仪学习的热潮。周思敏不断接到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航空公司等企业的邀请。两年后,周思敏创作的《你的礼仪价值百万》问世,实操性强的内容深受大众喜爱。

“时尚礼仪不是一件华服,而是将一种风骨融入血脉中。”带着这种理念,周思敏走遍大江南北,走进金融、房地产、通讯、航空、媒体、学校等不同圈子。

美从心开始

1年百余场的演讲,忙的时候3天乘坐5次飞机,电视节目频频露面。从2006年以来,周思敏与全国多家电视台合作,录了上百次节目。周思敏嘲笑自己一脚踏入培训业,一脚踏入电视圈。

这得益于她的一次承诺。

2006年,她被一个学生邀请去湖南卫视《越策越开心》录节目,认识了这个栏目的实习编导贝贝,贝贝认为周思敏平易近人,一直以姐姐相称。临走时,贝贝问她:思敏姐姐,我将来去北京可不可以找你?她说,既然你叫我姐,姐姐我就照顾你,无论何时来北京都可以找我。

3年之后,那位编导去了北京。在他待在北京的7天里,周思敏包揽了他所有的花销,不让他花一块钱,这让对方万分感激。

就这样,周思敏从湖南卫视到浙江卫视,再到北京电视台,央视……周思敏逐渐成为电视红人。这在培新行业较为少见。

“要学会付出,不求回报的付出,上天会给你更多”。周思敏真诚的眼神让人感动。也许,这照应了她的一句话:美,应该从心开始。

她经常告诫年轻人,要知礼懂礼,要传递父母给我们的爱,现代人不知礼,则必失礼。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得到关爱,她和她的讲师团还开展了“思敏礼仪 温暖童心”活动,为贫困学生送去物资用品。

河南是思敏爱心活动的第一站,周思敏还将把这份爱心送给四川、贵州一些山区的孩子。因为,她有一个梦想:在我60岁时,孩子还会记得有一个思敏姐姐把爱带给了我,给我送来了大米、白面,我就觉得我这辈子就没有白活一次。

人生礼仪范文第10篇

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社会上“个人功利”因素和所谓的“实惠”观念对人的影响很大,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趋向“功利化”,一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迷失,面对社会上的道德缺失、拜金等不良现象感到困惑,仿佛就像迷失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认识、去探讨礼、礼仪、礼貌、礼节、修养等问题,正确处理礼仪与道德修养和法律的关系,成为一个被社会发展所接受的守法规、知礼节、重品行的当代大学生。通过对这些社会命题的研讨、分析和评价,让大学生真正明白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做到知礼、懂礼和守礼,知法、懂法和守法,并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下,把自己真正培养成为一个知礼仪、有修养的人,从而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基本的价值理想,并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做到“先义后利”,反对“见利忘义”,促使大学生真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维护人际关系健康和谐的调节器。有位学者曾说过,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在过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该研究者深深体会到,在校大学生正处于所谓的心理断乳期,开展礼仪教育,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不仅关系到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如何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重要的保障。因此,大学期间能否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校园生活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大学生由于不懂社交技巧,交际范围狭窄以及在与人交往时常常受挫,从而使自己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有失败感,进而形成心理障碍,以至于不敢与人交往,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知道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自信心,降低挫折感。在良好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常识、基本技巧和规范,从而学会相互尊重、诚信友爱、平等合作,学会如何通过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逐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行健康顺畅的人际交往,从而使自己的事业走向成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塑造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社会形象越来越显得重要。所谓形象是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对方心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的印象,它不仅仅是指外在的服饰、仪表和举止等等,而且更是人的内在和外在综合素质的体现。孔子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但是从目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的礼仪行为与文化素质的反差比较大。虽然大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但部分大学生道德修养较差,思想水准不高,很大程度上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不仅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更会对自己走向社会后的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自觉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提升修养品味,促进健全人格发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树立文明乐观、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形象,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4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传承本民族优秀礼仪文化,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大学生不断受到外来的多元文化的影响,越来越热衷于接受外来文化,对国外的一些流行时尚、礼仪盲目追求,认为就餐拿刀拿叉就是时尚,用拥抱代替鞠躬、握手就是现代文明。片面理解、甚至误解传统的“礼”文化是封建糟粕,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在青年人中逐渐淡化、消失。高校应该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国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礼仪和良好道德修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全过程。而礼仪的完善和发展同样也促进人类社会能够得以不断健康向前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培养崇高爱国情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5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礼仪素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也就是说,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支撑,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和文明礼仪的国民是不可能实现伟大复兴的。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批又一批具有较高礼仪修养的优秀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他们懂得交往对象之间应该以礼相待,以诚相见,互相尊重,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礼仪教育,培养良好道德品行,让他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成为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礼貌道德规范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不断引导和提高全民族的文明意识,逐步实现人人知礼节,个个守法度。使他们通过在校的学习和后天的悟化锻炼,形成稳定的内在品质结构,有利于把中华民族优秀礼仪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有利于提升我国整体人口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通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大学生自觉地把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礼仪行为有机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成为具有较高道德素质和礼仪修养的、在构建和谐社会能够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代新人。

上一篇:幼儿礼仪儿歌范文 下一篇:饭桌礼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