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2-22 13:14:10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强化环境质量监测,为全面达小康和生态市、生态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继续做好国控、省控和市控环境水监测点的监测工作。我区市控断面三个点(浮桥、前湖、紫霞湖)做到1、7、11月采样;小康断面两个(前湖、紫霞湖)每单月采样;其它水体(7344工程8个点)1、7月监测。当月15日前报送报表。

2、进一步规范降尘、硫酸盐化速率和大气降水监测。保证降尘采样缸不干缸、不溢水,每月23日收放降尘缸。在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基础上,以现有降尘和硫酸盐化速率监测点为基础,争取增设点位。使有代表性的监测点达到三个以上,为控制尘污染和检验二氧化硫减排效果提供技术支持。严格执行国家降水监测规范,确保降水监测数据准确。每月17日前报送报表。

3、做好我区环境噪声监测工作。做好区域环境噪声(46个点)、功能区噪声(3个点)和交通噪声(28个点)监测和上报工作。开展区长目标要求的水体出入境的监测,完善数据资料。功能区噪声报表于2、5、8、11月20日前报送市站;交通噪声、环境噪声于5月30日前报送报表。根据本辖区全面达小康环保质量目标要求,及时开展相关噪声达标区(含沧波、余粮片)复测工作,为全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5%提供技术支持。

4、尽快形成辐射监测能力。

二、强化污染源监测能力,为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提供技术支持

5、强化污染源监督监测。按照本年度的污染源监测清单开展对工业企业和大宾馆饭店的监督监测。节假日及八小时以外的抽测频次不低于全年监督监测总频次的30%。

6、做好建设项目的验收监测。及时做好对重点项目和“三同时”的验收监测,为项目验收和餐饮一条街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7、做好投诉监测,及时维护市民环境权益。及时做好件的监测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尽早形成油烟快速监测能力。

8、强化应急监测响应系统建设。加强应急监测能力配备,具备初步应急响应能力,形成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中心、各区县环境监测站为节点的全市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能力。

三、做好专项性监测,扩展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切入点

9、做好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按照市污染源普查办公室的技术要求,按时开展污染源普查相关工作,做好清查、普查工作。对生活源及工作源做好相关普查员辅导工作和填表指导。认真审核普查数据。

10、严格执行环境监测报告制度。一季度完成污染源监测清单及监测工作要点的修订,并上报市监科处。3月份完成《区域重点污染源排污状况年报》及辖区内《2007年环境质量报告》。

11、积极开展监测科研,年底前完成一篇专题调研报告和《中山陵景区水污染治理能力评估》监测课题报告。

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监测人员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12、严格质量管理,完善质量体系。做好质量手册的改版工作。定期做好质量体系内审和评审,更新质量文件,确保质量体系的现行有效。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和标样考核。争取通过率达100%。

13、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每季安排一次业务学习。学习环境监测法律、法规、监测技术规范、执法程序等业务知识。积极参加持证上岗考核。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委省政府、xx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以改善我市环境质量为核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注关切,努力推进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公开,以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环保系统政务公开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能力,全面完成《中共xx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办〔2017〕x号)文件中涉及我局的环保政务公开工作任务。

三、主要任务

(一)出台环境保护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2017年底前出台环保系统主动公开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逐步推进网上办事服务,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办公室、行政审批科牵头,会同相关科室落实)

(二)加大重点领域环境信息公开力度。

1、全市空气质量监测信息。每天公开城市空气质量指数范围、空气质量级别及首要污染物等内容。(总量科负责,环境监测中心配合)

2、全市水质环境信息。要切实按照《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公开方案》(环办监测〔2017〕3号)要求,按月公开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信息。(污防科负责,环境监测中心配合)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及时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除项目外,全面公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全本公开环评文件和批复文件。(行政审批科牵头,会同辐射科落实)

4、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信息。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规定,全文公开建设项目验收信息,全文公开验收批复文件。(综合科负责)

5、环境污染费征收信息。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每季度对应征收企业名称、征收时段、征收额进行公示。(环境监察支队负责)

6、国控企业污染物自动监控信息。依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及时对辖区内国控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排污信息进行公开。(环境监控信息中心负责)

7、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信息。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环境保护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和xx市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办法的通知》(许政【2012】55号)要求,及时将企业信用评价信息进行公开。(环境监察支队负责)

8、挂牌督办和行政执法信息。挂牌督办通知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后及时公开。(政策法规科牵头,环境监察支队负责)

9、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检测信息。按照相关规定,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污染源监督性检测信息及时公开。(总量科负责,环境监测中心配合)

10、核与辐射安全信息。做好核与辐射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三阶段(受理、拟批复、批复)信息的及时公开。(辐射科负责)

11、环境事件信息。加强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应对情况及调查结果。公开群众举报投诉重点环境问题处理情况。(环境监察支队牵头,会同监控中心、办公室落实)

12、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公示。涉及环境保护行政审批、处罚、许可及时公开。(行政审批科、辐射科、生态科、政策法规科、总量科、环境监察支队等相关科室、单位负责)

(三)对照《xx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任务分解表》明确的工作分工,积极支持配合各牵头单位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及时向牵头单位反馈工作进展情况。

(四)积极稳妥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依法依规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主动公开的,应当告知申请人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属于依申请公开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予以书面答复。在处理内容比较敏感、答复难度较大、社会效应预期复杂的申请时,牵头科室(单位)组织好协调会商。

(五)加强舆论回应。发挥好局门户网站、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和手机客户端作用,加强政策解读宣传,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大力支持媒体及时、准确、客观报道环境问题。(环境监控信息中心会同机关各科室落实)

(六)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出台重大决策部署,主办科室应将相关解读材料应在局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和相关媒体。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法规政策和重大措施,由相关业务科室报局领导通过新闻会、接受访谈等方式宣讲政策,释疑解惑,传递权威信息。(业务科室牵头,会同环境监控信息中心落实)

(七)提高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水平。及时公开部门规章和政策性文件清理结果,对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都要按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政策法规科牵头,相关责任科室落实)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科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工作,在局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办公室牵头负责,业务科室按职责落实)

(二)加大考核监督力度

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强化政务公开工作考核评估,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局绩效考核体系,加大分值权重。年底前对各科室、单位落实政务公开情况进行检查。(办公室牵头落实)

(三)完善激励问责机制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目标任务完成及工作情况

(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推动减排。

今年市政府下达给区政府的减排任务是:沿滩区污水处理厂要加快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年底前开工建设。为完成这一目标务,我局将按环保部门在减排工作中的定位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管理的通知》要求,已向区政府报送了《关于建设沿滩污水处理厂有关事项的请示》和《关于建设沿滩污水处理厂有关事项的汇报》为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

(二)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工作。已规划仙市镇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基础设施建设以基本完成,软件材料正在上报中;规划仙市镇箭口村、华丰村、黄市镇凤凰村、联络镇海涛村、刘山乡利民村5个村创建市级生态村;仙市镇仙滩社区创建省级人居环境生态小区;箭口村创建市级农业生态小区;规划建设25个生态家园,正在上报软件资料之中。组织编制和实施《市沿滩生态区建设规划》,正在起草当中。

(三)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强化环境管理,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1、在春节即“两会”期间,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安全工作,专门安排了节假日值班,24小时开通“12369”环保热线电话,及时受理人民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投诉,加强了对污染源监督管理和污染防范,强化了对涉及危化品的企业现场巡查。

2、开展了对市卫生纸厂的污染治理设施和污染隐患的检查工作,强化日常环境管理,保障治污设施正常运行,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3、认真开展了污染隐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企业储酸池、储污池是否存在泄漏、垮塌隐患;原材料、产品是否存在漏雨、进水的隐患,特别是沿河的企业是否存在因汛期涨洪水造成原材料、产品库房进水的可能及处理措施;检查了企业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转情况;认真开展了沿滩区医疗废物和医疗废水专项检查工作,对区内涉及危险废物产生的5家工业企业和16家卫生院进行了检查,掌握了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数量和处理处置及管理情况。

4、完成了全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检查工作。检查了四川省新特水泥有限公司铯-137放射源的使用管理情况和10个医疗单位的射线装置的使用情况及感光材料废物处置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以文书的形式提出了整改意见。

5、认真开展了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监督管理工作。下发了《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加强噪声污染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强化了巡查,较好的保障了中、高考的顺利开展。

6、强化了环境执法。5月7日,对威远奕宏物流有限公司驾驶员郑永华在沿滩区王井镇黄桷村8组违法倾倒气田水的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了2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7、认真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4月10日,对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督导组发现“四川省新特水泥有限公司烟尘超标排放”的问题,发出了《限期整改决定书》,坚持了每周2次的现场巡查,督促了企业的及时整改和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

8、上半年共接到污染纠纷和件14件,全部都做到了及时处理,处理率100%,无重大和群访。

9、6月18日在锦湖石化重庆有限公司(工厂)顺利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实战演练”计划。提高了企业的应急反映和我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置协调能力。

(四)继续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的量化管理。按照《全国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及变更申报登记表》,对企业继续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换发排污许可证,准确追踪掌握企业排污动态,加强排污总量控制。上半年完成了区内16家工业企业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工作。对完成了资料报送和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监测的废水、废气排放企业核发了排污许可证,共发出正式排污许可证15户、临时排污许可证1户。完成了60户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工作,并完成了其中有污染物排放或超标排放的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量的核定和排污费核定工作。现共征收排污费13.5万元。

(五)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切实提高“三同时”执行率。继续把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作为调整优化全市产业结构,从源头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途径,坚持严格环保审批制度。推行优质服务,提高审批效率,对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均按向社会公开承诺的办理时间进行审批。上半年共审批项目28项,通过28项,还为拉动内需发展项目、灾后重建和民生工程项目开辟了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坚持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检查,提高“三同时”执行率。

(六)扎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上半年监测站对对全区大气、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源、噪声等情况进行了列行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完成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申报监测共19个单位。

1、今年在省补资金的支持下购买了30万元的监测仪器,新购置设备21台套。较好地提高了我区的环境监测能力。

2、按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承担了沿滩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牵头衔接工作并承担了沿滩工业园区的环评监测任务。本次监测同富顺环境监测站、市环科所的同志一道。集中25天时间,完成了对工业集中区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和土壤的环评本底监测,共监测项目37个,获得原始数据550个,为编制工业集中区环评规划,提供了环境质量现状第一手数据资料。省环科院现以完成沿滩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的初稿和省环保局审批前的第二次公示。

3、城市空气质量实现了半自动监测,长年达二标,空气质量好;饮用水源和釜溪河流断面按要求进行了定期监测,因受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全区1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均不达Ⅲ标,因受釜溪河上游来水污染釜溪河流断面地表水质长年达不到Ⅳ标;今年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沿滩区城区环境噪声及交通噪声有所降低。按时完成了市控和区控的重点污染源的监测;通过监测及时的反映出了我区环境质量状况。

(七)完成了全区污染源普查任务。5月7日,市污普办主任、市环保局副局长李建军为组长的专业人员,按照验收标准严格考核,我区第一次全国污染源工作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并以91分的好成绩名列全市第一。

(八)牵头实施了环境治理民生工程。区环保局作为环境治理民生工程的牵头单位,在区民生领导组的领导下,及时召开了相关部门的协调会议,分解落实了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工作联系机制,较好的推动了工程顺利开展。

(九)政务工作任务。

1、扎实开展了环保宣传教育。今年年初我局以送明信片的形式进行环保宣传。“六.五”世界环境日围绕今年“减少污染-行动起来”的中国主题,通过发资料、发短信、集中宣传、全面动员等形式多样集中宣传。共向社会各界发放宣传资料等200本;宣传画20套;向区、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村组干部、绿色社区、企事单位、学校等各行业人员发送明信片600百余张,手机短信40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接待群众咨询800余人次。全区宣传点共写标语共20幅,制作环保工作成果展板15张,发各种宣传资料近11000余份,设置环境污染投诉点1个,公布投诉电话:12369,接待咨询群众4000人次。

2、政务信息完成任务较好,至今已报送各类信息29条,市环保局专刊、《沿滩信息》、《政务信息》、《日报》、《今日晚报》等采纳信息共22条次。行政效能、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确保了依法行政。

3、今年6月,区人大教科文卫委专题调查了《环保法》的贯彻执行情况,对我区环保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

(八)加强“城考”基础工作。完成了2008年环境统计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工作,“城考”自查得分76.69分,比上年增加0.93分。

(九)积极上报争取环保项目

以项目实施年为契机,根据环保今年的投资重点,新编制包装对上争取项目5个。其中:环保能力建设项目1个即:沿滩区环保局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项目;5月份编制上报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代补”项目资金项目4个即:黄市镇红旗村为重点的碾子滩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项目、富全镇新房村为重点的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项目、瓦市镇沱湾村为重点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永安镇柏祥村为重点的蛋鸡养殖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项目。

(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通过课题调研,形成了《如何实现我区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等3篇调研报告,为我区饮用水安全、主要污染物减排、如何确保我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现实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意见;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广聚民智,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回顾总结领导班子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根源,理清了下步工作思路,明晰了工作目标。班子成员带头互相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共识,进一步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步工作要点

(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环保宣传教育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的污染防治宣教面还不够宽。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的宣传开展不够,落实防控措施较差。

2、要完成今年市政府下达的“沿滩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并在年底前开工建设”的任务十分困难。

3、我区“城考”质量考核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城市功能区地表水质和集中式饮用水源不达标以及无污水处理设施。

4、个别乡镇对环评工作重视不够,未批先建的新上项目,特别是在发展规模化养殖方面尤为突出,导致环保投诉时有发生,要责令搬迁或停产、停业十分困难,也不利于经济发展。

(二)下步工作要点

1、进一步加强对《环保法》的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扩大《环保法》宣教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纷围。

2、扎实推进污染减排,确保目标任务完成。做好统筹协调服务,为促进沿滩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推进管理减排发挥好职能作用。

3、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积极主动搞好环评审批服务,控制好“两高一资”的新上项目,严把环评关,促进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积极协调沿滩工业集中区规划环评审批,力争在七月底前完成。:

4、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确保环境安全。强化环境监督检查,污染治理成果,加强突发环境事故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防范环境风险,确保全区环境安全。

5、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编制好《市沿滩生态区建设规划》,广泛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争取“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政策,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搞好环境综合整治。

6、努力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拓展环境监测领域。强化重点污染源、集中式饮用水水的源监测。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监督性工作。

7、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载体,努力推进“五大建设”。即加强思想、作风、组织、业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和执行好机关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使我局环境保护工作更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基层环境监测是我国监控环境要素的基层部门,监测的主要对象包括大气、土壤、水源以及生物污染和电磁辐射等等影响环境质量的环境要素,环境监测机构为我国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质量管理是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助于保障基层环境监测机构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从70年代末的SQC即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经由80和90年代的QA/QC即质量保证和控制阶段,发展到现在的TQ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基层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立足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需要,注重对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通过防控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各方面的满意。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保障了环境监测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监测的成本,提高了基层环境监测的信誉度和竞争力。我国正处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逐步实施阶段,目前在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质量观念存在的问题

由于监测机构属于事业单位,缺乏足够的动力来落实好质量管理工作。我国基层环境监测在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认可体系的利用上有很大的不足,许多基层环境监测机构只是走形式,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却没有发挥该体系应有的作用,养成了许多基层环境监测人员弄虚作假的意识和习惯。

2.质量管理制度上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基层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制度还处于落后的状态,全面质量管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和落实。在质量管理的观念、技术规范和人员考核等制度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3.基层监测站受当地政府的干预

当前我国开展乡镇和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态等方面的评比,致使有些基层环境监测受到当地政府的影响,难以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和质量报告的准确、真实。

4.监测人员难以满足环境监测的需要

我国基层环境监测存在着缺乏足够的人员,尤其缺乏高级人才的问题。现有监测人员不仅数量不足,而且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够。人员组织架构存在严重的不足,关键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基层环境监测机构也缺乏人才的相关规划,监测队伍整体缺乏能力和活力。

5.基层环境监测能力不足

一方面基层环境监测的硬件设施不足,难以保证监测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的问题逐渐突出,监测机构的任务重、压力大,往往为了能够完成任务数量而不能保证监测质量。

6.基层环境监测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

随着监测机构任务的不断加重,基层环境监测要完成诸多的工作任务需要足够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基层监测机构由于资金不足的原因严重制约了监测工作的开展。

7.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

我国基层环境监测的资源使用率低,突出表现为大型仪器和设备多处于闲置的状态,我国环保规划为基层环境监测机构配备了相关的各种设备来提高硬件水平,但TOC测定仪等很多大型设备却没有很好的得到利用。

二、解决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国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我们需要切实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质量管理的水平,保障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

1.更新监测机构质量管理的观念

基层环境监测机构需要以领导层带动机构全部人员更新质量管理观念,相关人员要参与环境监测质量手册的制定和修改,要树立起质量管理每个职工有责的观念。不仅保证实验室和质量管理人员有质量意识,还要通过培训、宣传等一系列方式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在思想上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环境监测涉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覆盖了很广的知识面,这对环境监测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还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探索来解决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我国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不够,实践经验比较少,管理观念、方式也比较落后,需要基层监测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另外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针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来给予适当的嘉奖或惩处,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3.排除政府行政的干扰

针对各地政府对环境监测数据和报告的重视,要向可能给予干预的政府领导传输质量管理观念,通过各种灵活的方式来保证监测资料的真实、准确,避免各地政府为了地方利益而干扰环境监测工作。

4.制定可行的制度

我国基层环境监测通过20多年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但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制度还不足以满足要求。全面质量管理需要基层环境监测结合自身情况,将环境监测相关事项全部纳入体系内,健全各项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

5.重视质量管理的具体执行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基层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主要有以下方面:

(1)优化布点方面

环境监测点位需要根据具体的对象、条件和污染性质等情况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布,不仅保证环境监测信息有代表性,更要确保覆盖范围的完整性。

(2)采样过程

环境监测采样过程中的时间、频次和采样方法也都需要依据相关规定和具体情况来合理选择,要求采样过程能够保证采样信息详细、准确的反映出采样对象的具体状况。

(3)分析测试方面

分析测试需要使用国内相关标准,特殊需要使用其他标准时需要做等效性实验。

(4)数据处理方面

数据处理中必须规范的做好相关记录,对数据的计算等处理过程需要严格遵照质量手册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

(5)综合评价方面

对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的评价和报告,需要根据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并结合监测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

6.加强质量管理的监控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具有指导工作的实际作用,而具体工作的开展必须依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对质量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全体人员加强质量意识,还需要通过监督手段来保证执行的成效。

(1)基层环境监测机构需要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来对环境监测工作和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跟踪、控制,在全程监督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来改进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奖惩机制提高全体人员工作的热情。

(2)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校准和维修,关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通过监控手段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资金,并挖掘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提高各项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成效。

总结:

基层环境监测有助于保护地区环境,也是保护地区经济发展的命脉。质量管理是我国基层环境监测需要不断研究、深入探索的工作,只有采用各种有效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和方法,才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环境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晓丽,束平. 关于环境监测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0,(01)

[2] 原二军. 今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确定[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04)

[3] 董明朝,何华,刘玉梅,肖功云. 环境监测体制创新思考[J]. 科技创业月刊, 2010,(02)

[4] 姚琳琳,方小萍. 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09)

作者简介信息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20__年,在市环保局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下,___市环境信息中心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按照《十五国家环境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要求,以技术为依托,以服务为宗旨,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努力规范全市环境信息机构的建设,积极推进___市环境信息化的进程。在过去的一年里,___市环境信息中心重点加大了环保网站的对外宣传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重视环保、共同关注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中心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我中心全年的工作情况及明年工作要点总结归纳如下:一、二五年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1、把信息化建设提升到重要位置,形成一把手抓信息化的工作体系,推进全局信息化建设。环境信息中心是以环境信息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全供单位。担负着收集、存储、加工和传递市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治理、自然保护、环境管理以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信息,为相关工作部门提供环境信息等工作。

2、强化局机关内部网络管理,进一步做好对国际互联网、___市政府网环保网站、局机关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软硬件维护工作。完善局域网的网络设备,对网络线路进行定期检查、调试、维护,排除网络传输故障,保证了网络的正常运转。

3、继续完善基于DOMINO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环境信息中心对已发现的程序缺陷和不适合我局具体工作的方面进行了修改,为全面启动我局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4、积极推进政府的上网工程,对___环保信息网站进行了改版,收集大量文字资料,并且不断及时更新内容、增加新内容,网络开辟环保信息动态、环保法律法规查询、环保常识、空气质量日报等等,提供信息、技术指导。据统计,截止目前,共环境信息586条,其它环保动态环境信息200余条;制作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政务公开”等专题栏目。其中政务公开栏目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栏目,增强了目前所有机关处室、各直属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的透明性。

5、对各科室人员所遇到的各类网络、计算机的问题进行了及时指导,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我们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了全员培训,增强了机关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了各科室的工作效率,也为信息中心能够将人力资源再分配集中力量为全市环境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提供了保障。

6、派一名同志参加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环境信息管理暨技术应用交流会,此次会议是继20__年首届全国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交流会以来又一次重要的全国性环境信息化交流活动。了解了环境信息化热门技术与环境信息管理的最新成果和环境信息化前沿技术与管理应用经验,为推进“十一五”期间环境信息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___市环境信息中心的两篇论文《___环境监测局域网站实用技术的探讨与研究》、《基于A技术的“___环保”公众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被编入《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实践》一书中。

7、根据局污染控制科要求,制作了安林公路周边、殷都区、林州市污染源位置演示文稿。为环境监测中心站制作了内部网站,在全站实现网络化沟通方式,通过对监测工作的自动化控制,监测数据信息在局域网络内部实现快速交流与传递,提高了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使网络资源的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可以及时了解监测工作的整体状况,实现监测工作的网络化运行机制。

二、20__年的信息化规划和发展目标

20__年,我中心将全面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方针,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围绕全市环境保护的中心工作,以网络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应用技术为保障,努力提高环境信息为环境管理提供服务的能力,开拓创新。针对20__年工作的完成情况,20__年我中心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继续巩固各项基础工作,做好技术支持,确保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提高网络信息系统及其软硬件的维护、管理和应用的水平,在技术支持和服务上不断有所作为。积极参与局机关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信息中心的技术优势,开拓应用领域,认真完成环境信息中心制定的各类日常工作任务。

(二)制定和逐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制度,规范业务工作流程,努力使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提高环境信息中心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整体水平。继续巩固和完善各处室与环境信息中心信息传递渠道,强化环境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网络中心”的地位,建立并规范信息采编制度,作好环境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处理和决策支持工作,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服务。

(三)采取V方式实现我市全环保系统联网。建立我局公共互联网站及基层单位子站,以加强环保政务公开的力度,更好地为___市经济建设服务。

(四)加大科研力度,开发更新、更好的实用软件,为环境管理提供更有效的高科技 技术支持。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上半年我市环境保护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抓重点项目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一些重点整治项目进展偏慢,如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进展还不如人意。二是环境监管在一些地方还不平衡,有的地方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环境意识淡薄,“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污染治理积极性不高,有的久拖不治,有的做表面文章,蒙混过关,影响了全局工作。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污染治理设施未建成就擅自进行生产,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污染治理设施建成未经环保部门验收就擅自进行生产,造成污染环境。三是*处于经济后发展地区,经济欠发达,水污染治理资金缺口较大,一些项目因缺乏治理资金,环保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下阶段,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下阶段工作要点:

(一)认真抓好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抓好畜禽养殖、沿江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安全监管等工作。*年要完成剩余的23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5个重点饮用水源保护项目建设。加快安丰溪污染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实现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安丰溪水质改善,达到Ⅳ类水质目标。重点完成垃圾运转站、污水泵站、南纺工业污水管网建设。

(二)认真实施主要污染总量控制减排工作。加大对总量控制减排工作的领导,制定工作责任制,领导分工挂点制度,加强对各地总量控制减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年总量控制减排工作任务的完成。认真落实建设项目区域限批制度,严格把关,源头控制。

(三)加强环境违法整治工作。抓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的专项行动,加大重点企业的挂牌督办力度。继续开展矿山企业环保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城市、镇、村饮用水源地上游和城乡居民集中居住区周围的矿山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和“三同时”执行情况。对上年大检查中存在问题的矿山企业加强监督管理,促其整改落实到位。加大对“十五小”的监管力度,遏制工业污染反弹。

(四)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监管。年底,所有省级工业园区及县(市、区)自行开发的工业平台全部要进行环境影响总体评价,依法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入驻园区的建设项目也要全部执行环境影响评价等环保制度,办理环保审批手续。

(五)加强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加强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人员配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建设。根据市长环保目标责任制要求,争取*年内在国家和省上配套的140万元的基础上,投入80万元,配套购置一辆应急监测车辆,配备相应的应急监测设备,提高污染应急事故处置能力。加强危险源、化学危险品和辐射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做好危险废物安全转移工作。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海口市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自2000年我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我站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总书记关于“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连续监测,定时监测和严格的管理相结合,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才能针对性地加强监测管理”的批示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的精神,紧紧围绕国家总局提出的“两个说清楚”的要求和市局的中心工作,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扩大监测工作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使环境监测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方式、服务质量有了很好的改进和提高,切实履行了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为环境决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一、 主要工作业绩:(一)充分发挥监测职能,推动环境监测实现新跨越环境监测工作是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它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近几年来,我站充分发挥监测职能,为我市环境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1、环境质量监测(1)空气环境质量:利用美国热电子公司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在四个国家认可的监测点位,开展so2、no2和pm10三个空气污染因子监测,并在原先周报的基础上,从2000年6月5日开始,利用自行研究的预测模式,开展了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工作。2000年至2003年9月底,全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平均值分别36,36,35,35,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一级标准。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统计,2002年我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47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通过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日报、预报,不仅促进了我市的环境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的环境意识。(2)环境水体:为了说清楚本市水环境质量状况,以80年代开始我站就开始开展全市主要江河、湖库、排污沟渠和近岸海域的常规监测工作。2000年起,按照总站要求,开展饮用水源月报,2002年6月,开展假日海滩海水浴场周报,今年初,又开展了国控断面水质月报工作。监测结果表明,我市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国控断面水质达到相应的环境功能区水质标准,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属全国24个饮用水源优良的城市之一。此外,按照国家要求,我站对全市区域噪声、交通噪声、降尘、降水进行了例行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环境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参考,3年多来,在政府的不断整治下,我市区域噪声、交通噪声污染持续下降,2000年为57.5分贝和68.2分贝;2001年为56.7和68.2分;2002年为56.3分贝和68.1分贝;均小于国家有关标准。2、污染源监视性监测。根据环境管理需要以及我市巩固“环保模范城”和“一控双达标”要求,对影响我市环境质量的污染进行了定期和不定期监测,获得了大量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同时,对重点工业污染企业兴业聚酯厂、欧化印染厂、森强五金配件厂、海口糖厂等单位的排放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其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反弹。特别是在我市防治“非典”期间,加强了对防治“非典”医院排放废水监测力度,由每月一次增加到十天一次,及时为市局提供了监测数据,满足上级单位的决策和管理的需要。3、为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服务的监测工作。我站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治理工程工作,努力为环境监督管理和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几年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监测19家。污染治理工程竣工验收监测72家。噪声监测及噪声污染治理委托监测上百家。还进行污染纠纷促裁监测以及委托监测等,共出具监测报告400多份。此外,加强流动污染源的监控力度。从2000年开始,选派四位同志在机动车年检线进行线上同步监督,同时,每年开展2次以上机动车尾气路检。有力地消除了机动车冒黑烟现象。4、利用各种表征手段,积极做好监测数据的活用。几年来,先后组织编写了《2001年海口市“一控双达标”技术报告》,《1990-2000年海口市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1996-2000年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海口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总结分析报告》、《2001年海口市环境分析》、《2001年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2年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制了近20份环境监测简报,利用各种表征手段,及时反映环境监测信息,较好起到了环境监测的“前哨”和“阵地”作用。5、环境监测领域进一步扩大。一是开展了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二是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始起步,在2002年开展了我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工作,该工作属于国家环保总局开展的我国中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一部分,汇总了大量数据。三是固体废物的监测工作将逐步开展。四是开展了有机食品安全和环保产品的检测工作。6、环境监测科研工作有进展。近几年来,在做好全市环保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我站主动承担一些科研课题,2000年完成了“海口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多媒体版的研制,2001年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之一《示范城市机动车污染评估》有关工作,完成了《海口市机动车污染分担体系研究》和《海口市机动车数据库》的研究工作,该项课题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评为国内研究先进水平,总局颁发了科技成果证书,2002年承担了《海口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汇总》课题。今年,又承担了《海口市环境功能区划研究》、《海口市龙塘水源保护区建立研究》和《海口市大气、水环境容量测算研究》等研究工作,通过开展环境科研,既提高了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同时锻炼了队伍。(二) 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见成效面对飞速发展的环保新形势的挑战,我站领导班子成员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境监测队伍作为首要工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抓落实。第一抓教育。近年来,我站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队伍的学习教育活动,首先按照江总书记“发展要有新思想,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的要求,以环保监测工作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党员、干部和职工队伍政治思想教育,其次,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环境伦理、道德素养,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深化其内涵,再次,是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环保监测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教育干部、职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保护热点问题为突破。以制度规范建设为保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把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空间为己任,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监测干部队伍。一是坚持每周半天以室为单位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国家环保总局,总站有关环保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标准。通过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了解形势、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二是组织职工参加市局举办的各类专题教育活动和图片展,提高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三是加强人员素质培训。2000年至今我站派出多人参加了“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辐射监测”、“计量认证”等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提高了职工的工作能力,丰富了职工的业务知识,促进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四是逢重大节假日,组织职工开展游园、“演讲”、知识竞赛、各种球类活动、拨河等,通过这些集体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了大家的团结和友谊,使许多问题在潜移默化中消除了,在全站形成和谐向上的氛围,提高了队伍的凝聚力,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呈现出不少的典型,综合室刘干几年来坚持每年义务献血两次,水室主任黄梅婷、郑爱娟既当主任又当兵,个人顶人半边;党员干部许小刚、何君明等同志主动承担了我市防治“非典”医院排放废水的采样监测工作,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室主任张京福、陈泽源等写材料、赶进度,经常加班加点,从无怨言等等,得到了上级的好评,全站被推荐为国家先进的有2人,省监测系统先进的有12人,其中甘文明同志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监测工作先进站长,郑爱娟同志被评为全国环保系统五好文明家庭,我站党支部被市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第二抓管理。一是在形式上,坚持行政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站长为制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权负责制度管理的文件起草、会议发动、贯彻落实、检查监督工作。每个月初站里都要根据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和难点,确保计划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每月定期召开站务会议,检查上个月的工作落实情况和布置下月工作任务。对室主任汇报的各自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对照工作计划进行相互评比,工作完成不到位的,要解释不能完成任务的原因和理由,并提出限时整改意见。二是在内容上,坚持单位管理与综合管理相结合。从单项内容来看,我站有政治学习制度,业务学习制度,财务管理规定,岗位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奖罚制度;从综合内容来看,“两个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制度”等等,通过这些制度规范大家的行为,把所提倡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障了我站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在时效上,坚持静态管理,动态管理相结合。我站将各种政策、法规、制度全面上墙,上专栏,并将若干制度细化,制成考核表,人手一张自律表,按月填报,作为年终个人考核的依据。从动态管理来看,我站还将规章制度打印成资料,分发给干部职工,要求大家熟读熟记,经常自查自省自警。并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检验大家掌握程度。总之,从各个方面组建一个完整的管理网络,以提高管理的时代效应。几年来,在管理工作方面,我站年年都有新举措,年年都有新内容,年年都上新台阶。为此站里先后被评为“全国环保监测系统先进监测站”、“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先进集体”、“创建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先进单位”等称号,被市局领导赞誉为“班子过硬,干部队伍素质较高”单位。甘文明站长年初还当选了市十大代表参加市党代会。我站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我们的工作离党和政府的要求,离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离我市经济发展,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十五”期间将是环境监测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对此,我站在技术力量、业务素质等方面将面临巨大考验。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务实基础,扎实工作,我们相信,在市政府和市环保局的领导下,通过全站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站的监测工作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二、认真做好今后的工作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大、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第六次全国环保监测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两市合并,做大做强做精做美海口为契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国家总站提出的“两个说清楚”要求和局的中心工作,以强化能力建设,素质建设为主要手段,通过改善仪器装备条件,扩大监测用房面积,加强人员培训和基础技术研究,强化管理,提高效能,切实履行好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一) 总体工作思路以站班子建设为龙头,建立站班子议事程序和各级管理决策权限,健全站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一套运行协调有序的监测管理体系;以自动站改建,无公害蔬菜监测为突破口,完善各类监测仪器设备的配备,确立全省监测技术一流地位;以两市合并,市政府重视环保工作为契机,抓好监测用房建设,构画监测规划蓝图,向省会城市监测站标准迈进,争创优质实验室;以环评监测、排污申报监测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为主要创收渠道,强化各项委托服务监测工作,开源节流,改善干部职工生活福利;以“两个说明清楚”为主要目的,强化报告制度,争取依靠地位,当好环境管理的参谋和助手;以“三个代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切实履行好环境监测的政府职能。(三)工作要点1、 认真做好两市合并后环境监测点位布设工作海口行政区划调整,给海口环境监测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调整后的海口市人口增加近一倍,土地面积扩大了10倍,相应于新的行政区划,原来的监测点位太少,布点不够科学、合理,为了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掌握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科学分析影响质量变化的原因,为污染防治管理、规划及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明年必须加大投入,增加监测点位,优化调整监测点位设置。2、争取财政支持,积极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提高为全局重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一是对照总局印发的《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做好监测用房建设。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逐步配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尤其要做好空气质量自动站改建工作,跟踪政府资金,切实履行合同,做好光谱仪器设备到货验收和人员培训,确保符合日报、预报要求。3、开拓生态监测项目提高对有机食品、土壤等的监测能力,开展“菜篮子”基地环境质量调查监测。逐步具备监测土壤和蔬菜中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的能力。4、加强监测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一是制定培养专业人才的规划,营造吸引专业人才的环境,建立用好专业人才的机制,引导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二是抓好技术培训,积极为监测技术人员创造出省学习交流和进修培训的机会,使他们开眼界,长见识,从中得到启发,增长他们的才干。其次,要坚持新标准和新规范的业务培训。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监测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差距是目标,差距是压力,差距也是动力。我们要时刻看到、想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适时进行调整,努力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监测能力,健全监测体系,完善例行监测,深化污染源监测,开拓生态监测,树立环境监测的权威性,真正使数据反映环境状况和变化规律,切实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为改善我市的环境质量,为巩固“一控双达标”和“创模”成果做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20*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省市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全省环保大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全市环保大会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历史性转变,积极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为构建和谐*作出不懈努力。

一、工作目标

20*年,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按年度计划要求得到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饮用水源安全得到保障,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环境生态功能基本稳定。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各削减4%,镉、砷排放量各削减10%,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6%以上,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大于80%。

二、工作重点

(一)认真贯彻国务院和省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工作力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确保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贯彻落实到位。加大《*市‘*’环境保护规划》、《水口地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蒸水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实施力度。加强检查督办,全面完成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拟定“*”期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由市人民政府与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后实施。组织对本届政府任期环保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二)认真落实污染物减排目标。按照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省市政府《决定》要求,认真抓好现有污染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落实污染减排措施。强化环境影响评价,严格环境准入,加强“三同时”监管,落实“三同时”保证金制度,严控新污染增量。

(三)加大重点流域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关闭境内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15小”企业,取缔现有年生产能力10吨以下的小炼铟企业。继续加大对水口山地区(含松江、松柏、柏坊等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去年整治的基础上,年内彻底关闭、淘汰该地区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涉镉、涉砷、涉铅企业,停产整治和限期治理一批超标排污企业。加强对湘江*段及其支流造纸、化工、有色金属等重污染行业的环境监管,突出整治金甲岭地区盐卤化工企业。开展对湘江*段沿岸企业堆存废渣的整治,逐步消除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对水环境安全的威胁,切实保护湘江干支流水质。加强枯水期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对沿江沿河排污企业的监管,对重点企业实行限产限排,保障饮用水源安全。

(四)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和转移联单制度,对全市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进行整治,重点查处一批无证经营、非法转移的企业。协助有关部门督促相关单位加快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年内建成投入运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开展伴生矿放射性污染调查,出台《全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全市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五)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按照省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开展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环保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强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严格项目审批,依法严厉查处各种生态破坏行为,加强矿山和选矿区生态保护与恢复整治。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开展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采样和分析测试工作。

(六)强化城市环境保护。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30%,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协助有关部门督促相关单位加快*市城西污水处理厂、耒阳市污水处理厂、常宁市污水处理厂、耒阳南京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常宁市仙岭南坡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城西污水处理厂、耒阳市南京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启动耒阳市污水处理厂、常宁市污水处理厂、常宁市仙岭南坡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工作市,着力解决宾馆酒楼、餐饮排档的油烟污染和娱乐噪声扰民问题,抓好机动车尾气治理和清洁能源推广,鼓励发展液化天然气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实施全市环境保护基础性工程,按照总局和省局要求做好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准备工作。

(七)加强环境执法,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意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以严格执法促进环境问题解决,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以解决当前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案件为重点,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污行为,着力解决江河沿岸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隐患,集中整治涉镉、涉砷、涉铅、造纸业等重污染行业违法排污问题,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和地方土政策,依法关闭一批违法排污企业;加大排污费征收稽查力度。在全市开展对重点污染源排污大户缴纳排污费情况的稽查,督促各县市按照全面、足额、按时征收排污费,加大对拒缴排污费企业的处罚力度。

(八)抓好监测工作和加强监测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的要求,加大环境监测设备投入力度,完善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年内完成省局省站组织的应急监测演习和全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取样分析。强化环境监测在职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全市环境监测工作水平。

(九)抓好环境和污染事故防范与处置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处理环境问题来信来访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的重要工作来抓,及时稳妥解决各类环境问题,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减少和避免因环境问题引发的。高度重视并着力推动全市一批历史遗留环境敏感问题的妥善处理。进一步强化全市环境安全责任制,抓好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工作,建立健全环境应急工作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把环境污染事故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环境宣传教育。立足党校、企业和面向社会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认真落实环保总局、、教育部《关于做好‘*’时期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意见》,将环境保护列为党校培训和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必修课,提高各级领导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利用办班学习,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增强环保意识,履行环保责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环境宣传和监督作用,积极配合市人大开展*环保世纪行和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等活动,强化全社会关爱环境的理念和责任。

(二)严格环保考核。完善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机制和考核办法。

(三)加大环保投入。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银行对我市“*”重点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支持。将水口山等重点地区污染整治列入我市重点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和区域环境安全保障项目,争取国家和其它资金支持。落实环保价费政策,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等收费制度。完善排污费征收手段,进一步做好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

(四)严格环境监管。明确环境监管责任主体和污染治理责任主体,严格执行排污申报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和环境执法工作。严肃处罚环境违法行为,追究环境违法违纪责任。建立健全地表水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规范环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村环境; 环境监测; 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83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7404

1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峻,且农村环境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征[1]。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其环境质量的恶化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为此,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实行“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的通知》(〔2009〕11号),同年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全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指导意见》(环办[2009]150号)。2014年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和《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发〔2014〕125号)。截止目前,全国除港、澳、台外的 31 个省(区、市)均已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

为确保在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中获得准确、可靠、科学的监测数据,在监测前期就必须依据“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全程序的质量控制,以期保证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变化趋势及潜在的风险。本文在介绍河北省开展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中各环节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

2河北省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概况

2.1“以奖促治”村庄环境试点监测阶段

河北省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正式开展始于2009年的“以奖促治”村庄环境试点监测工作,该项工作一直持续到2013年,这五年期间,河北省每年在11个设区市内选取11~14个村庄作为“以奖促治”村庄环境监测试点。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又将这些村庄划分为生态型、现代种植型、养殖型、工矿企业型和其他型等4 个类型。

按照各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的相关要求,对试点村庄的河流水库、地表饮用水源地、地下饮用水源地、环境空气和土壤环境开展监测工作。自2009年开展典型“以奖促治”村庄环境质量工作以来,该省农村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部分农村环境质量略有好转。

2.2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阶段

2014年,环境保护部印发了《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和《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环发〔2014〕125号)。该方案明确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范围、对象以及具体的监测内容。河北省按照文件中的具体要求在全省11个设区市内的61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监测对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 2 个层次。

在县域监测层次上,以县域全境为监测区域,优先选择了已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评价与考核的县域以及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所在县域。此次监测共选取20个县域进行监测,其中已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评价与考核的县域有6个;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所在县域有6个。该层次上主要开展了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其中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主要通过遥感手段开展监测。

在村庄监测层次上:一种是静态村庄,共11个,即每年都开展监测,用于村庄环境质量年际间比较;另一种是动态村庄,即地方根据需要每年新增的监测村庄,共50个。村庄类型,在统筹考虑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基础上,选取人口数量相对较多、分布相对集中的代表性村庄共61个。其中生态型村庄16个,种植型村庄35个,养殖型村庄3个,旅游型村庄2个,其他类型村庄5个。从监测对象来看,具体包括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土壤环境质量和自然生态质量。尽管该省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开展近7年,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诸如监测能力不足、监测技术体系不完善、业务化运行缺乏必要性的保障、监测村庄数量不足及缺乏代表性等[2]。

3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质量要求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从“说清农村污染源、环境质量状况,掌握潜在的环境风险”出发。为保证监测数据结果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的要求,应对此项工作从技术方案的制定到技术报告编制等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必要时,编制现场工作手册以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针对各环节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保证农村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数据质量,提交科学准确的技术报告。

4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中的质量保证

4.1监测机构的资质

监测机构必须经国家认监委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取得相应的资质认定证书,并在其能力范围内开展监测活动。

4.2人员

所有从事监测活动的人员应具备与其承担工作相适应的能力,接受业务技术培训,并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持证上岗,考核合格后取得上岗资格。持有上岗合格证的人员,方能从事相应的监测工作;未取得上岗合格证的人员,其工作应该在持证人员的监督和指导下完成工作,监测质量由持证人员负责。

4.3仪器设备

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影响的监测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均应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或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必要时可在两次检定或校准间隔期内进行期间核查。对于已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在有效期内关键部件出现故障,经修复、更换后应重新检定、校准合格后方能使用。监测分析仪器设备都应张贴表明其状态的标识,在使用前应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校准或检查。

4.4试剂及材料

监测活动中所涉及的试剂及材料在投入使用前,应做符合性检验,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4.5分析方法

优先选择国家和行业标准分析方法,也可选用国际标准方法,但应经过验证,保证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达到相应方法性能要求;或者选用环保行业统一的分析方法,例如《土壤元素近代分析方法》等。监测分析选用的方法均应通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并受控和现行有效。按照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选择的监测分析方法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6环境设施条件

现场监测、样品采集和用于样品分析的实验室,其设施和环境条件,应满足实验室和分析方法的相关技术要求,确保环境条件不会对监测结果及人员安全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5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中的质量控制

5.1技术方案的质量控制

技术方案的制定是项目实施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关系到最终技术报告是否能够满足预期目标,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状况。

技术方案的制定,应根据《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以及相关标准或技术规范文件的要求进行编写,内容应全面、准确、科学。方案应包括任务来源、目的意义、监测范围、村庄类型、各环境要素的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方法,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指标要求、评价标准、数据管理以及组织实施等内容。如果样品需委托其他实验室进行测定时,应制定样品分析质量控制方案,向被委托的实验室提出样品测定的质量控制要求。方案经本单位人员编制完成后,经单位审核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实施。

5.2点位布设的质量控制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应根据其监测目的和要求、监测对象及污染物性质以及所选县域的环境特点和村庄的实际情况,按照各环境要素监测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规定进行点位设置。监测点位的布设除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外,还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点位确定后,应按对采样点位逐一核查。对不满足技术规定和监测目的要求的,应及时更换监测点位。

5.3采样前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明确现场监测项目负责人。收集现场资料且尽可能全面(包括监测区域周围的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水系、土壤类型、区域气候、气象特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文特征、植被及生态系统情况等信息[3]);根据检测项目和实施方案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采样器具和样品容器等,以及所需的材料或物品,例如样品保存剂、吸收液、滤膜、GPS、地图等。

所有准备完成后,应有专门人员对所带物品进行清点核查,以保证能满足样品的采集工作要求。

5.4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是项目监测过程中真正意义上实施的第一步。样品采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开展的质量以及技术报告的科学与准确与否。

5.4.1环境空气采样质量控制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中明确指出环境空气监测的质量控制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中的技术要求执行。每次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气密性检查;流量需校准且采样时须稳定;使用气袋或真空瓶采样时用气样重复洗涤3次,采样后应有防漏气措施;颗粒物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向上,采集后,如不能立即称重,应在3 ℃条件下冷藏保存;使用吸附采样管采样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每批样品采集过程中应保证采集10 %的现场平行样或至少2个现场空白样。

除上述要求外,实施过程中还应满足各监测项目标准分析方法中规定的质控措施要求,例如《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482-2009)指出,采样时吸收液的温度控制在23~29 ℃,吸收效率为100 %。

5.4.2水质采样质量控制

水质采样的质量控制主要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执行。地表水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识物,必要时用GPS定位核实,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位置准确,注意避开油污,漂浮物、水草等,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地下水采样时应同时测地下水位,采样前应将抽水管中存水放净,泉水在涌口处出水水流的中心采样。污水采样时应调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相关情况。此外,还应根据各分析项目的具体要求实施采样,例如:细菌类、油类应单独定量采样。根据待测污染物的性质,现场采集10 %-20 %的平行样或全程序空白样。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采样的容器应分开使用。

5.4.3土壤采样质量控制

农村村庄周边土壤采样质量控制要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保证技术规定》中的相关规定执行。按照规范的采样方法,选用合适的采样工具,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采集、包装和保存样品,应避免在施用化肥、农药后立即采样,同时保证一次性获得足够重量的样品,严防交叉污染;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农田土壤的采样点要避开田埂、地头及堆肥处等明显缺乏代表性的地点,有垅的农田要在垅间采样。在采样前清除表层植被及其根系、砾石;测定金属的土壤样品采集时不能使用金属工具和金属容器,要用竹铲、竹片采取样品;每个分点等重量采集土样,土样混合缩分后每个样品重量应满足样品制备要求。

5.5样品保存、运输与交接

现场采集的样品选用符合要求的包装或容器保存,需加入保存剂的按要求加入。采集的样品包装要完好,保证运输途中不破损,样品不受外界污染和交叉污染。样品标签应有足够的信息量且正确、完整,其中土壤标签应一式二份,一份在内,一份在外。

样品运输中的贮存环境条件应保证待测组分含量不受影响。交接时双方要对数量、标签、重量、样品的冷藏温度、采样记录或送样单进行核对,确定无误后分别在样品流转单上签字。对编号不清、重量不足、盛样容器破损、受沾污的样品,样品管理员应拒绝接受、指出问题,必要时重新采样。

5.6样品分析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样品分析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或河北省技术方案中规定的方法执行。

5.6.1空白试验

每批样品至少分析1~2个全程序空白样和实验室空白样(含前处理),其检测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4]。

5.6.2准确度控制

通常采用有证标准物质分析或加标回收样分析的方式来实现。对于有国家标准物质的项目可以直接使用质控样品控制准确度,每批样品至少分析1~2个标准物质(明码或密码)。

对于没有国家标准物质的项目通常选用加标回收样分析来进行准确度控制。加标回收试验又分为空白加标或基体加标,建议首选基体加标回收试验的方式进行,此分析结果的可信度更大。加标样分析时应和实际样品采用同样的前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分析。每批样品随机抽取10 %样品做加标回收试验。

5.6.3精密度控制

通过测定平行样品进行控制,每批进行不少于10 %的实验室平行样品分析,再加上10 %的现场平行样分析,因此样品分析过程中至少分析20 %的平行样品(明码平行+密码平行)。平行样结果的判定一般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或各自方法标准中的规定限值,通常密码平行样的标准偏差可以适当比明码平行样的标准偏差略大一些。

5.6.4校准曲线的检验

应在每次分析样品的同时,同步绘制校准曲线。若确有困难且校准曲线的斜率较为稳定的方法,至少应在分析样品的同时,测定两个适当浓度(高、低)及空白各2份,分别取均值,减去空白均值后,与校准曲线的相同浓度点校核,相对偏差须

5.6.5其他质控措施

上述质控措施多为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可以进行外部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间的能力比对或能力验证,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质控考核。

5.7数据处理

分析测试结果应以规范的格式填写,注意数据的有效位数应按相应规则进行处理,单位均采用国际制单位,现场平行或实验室平行样品分析结果取其平均值以及数据结果低于检出限时,以未检出或ND的形式上报,同时注明相应的检出限值。所有数据结果均应进行三级审核后报出。

5.8技术报告

技术报告应按照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的要求进行编写,至少包含任务来源、目的意义、县域和村庄社会、经济、人口等基本状况,年度监测开展情况、不同要素环境质量状况及年际变化、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等内容。必要时,可附县域/村庄布点图片、现场采样照片或相关工作图、表加以说明情况。同时根据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及年度监测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编制该年度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报告。技术报告须经本单位审核通过后提交至上级主管部门。

6结语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涉及范围广、项目多,只有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落实在监测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的数据质量,真实反映所选县域或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状况。

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所积累的大量基础数据将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技术依据,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肖辰畅,吴文晖,邓荣,等.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2(6):72~76.

[2]陆泗进,何立环.浅谈我国农村环境监测[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3,25(5):1~3.

[3]王伟.农村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农业科学研究,2013(3).

[4]李国刚.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over-viewe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in Hebei Province,discussed the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rur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monitoring. The results could truly reflect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selected counties or villages, and could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Beautiful Countryside.

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根据国家普查办《关于印发<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编写大纲>和<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总结编写大纲>的通知》(国污普办31号,以下简称《通知》。不另行转发,请各地从国家普查办网站上自行下载)要求,各地应认真做好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的编写工作,并按时上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设立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编写小组。

根据国家普查办有关要求,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是体现污染源普查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务必要高度重视,要以普查办人员为主体,抽调环境监测、科研等有关专业人员,成立编写小组,负责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的编写、组织论证工作。

二、编写要求

要严格按照国家普查办《通知》要求组织编写。各地可以增加相关项目和内容,但不得随意减少《通知》规定的项目。技术报告偏重于数据、图表与分析,文字说明力求做到准确、精炼;结论务求明确、清晰;所列数据应当与各级普查汇总数据保持一致。工作总结主要反映普查工作及其成效。

三、编写及论证程序

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与工作总结初稿完成后,首先要在环保局内召开论证会(农业源技术报告由农业部门负责组织论证)。随后组织第二次论证会,邀请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所辖市、县(区)普查办及相关专家参加。在此基础上,召开政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通过并上报上一级普查办。

四、完成时限

根据国家普查办印发的2009年普查工作要点安排,省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将于2009年3月30日前上报国家普查办,2009年5-6月将逐级开展污染源普查验收工作,所以,市、县级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与工作总结必须于4月底完成并上报上一级普查办。

根据国家普查办有关规定,省、市、县级普查办都要编写技术报告与工作总结。结合我省实际,市辖区原则上可以不编写。具体情况由各市普查办自行确定。

上一篇:远程教育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经营工作要点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