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23:03:06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1篇

一、表格对比,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的情趣出现在教材开头比分布在后面效果好,开启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了学生的量化思维,对原有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调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追求新知的心理。例如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的导入中,本人出示了“三国势力比较表”(表一)。

然后设问:根据上表的统计,三国中哪一国的实力最强?哪一国的实力最弱?引入三国实力不均衡,魏国实力最强,开始了统一大业,但最终由取代它的西晋实现了统一,接着导入了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章“西晋的兴亡”的学习。

二、表格展示,掌握重点

教学重点是指教材里关键性的知识,它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识和技能,是一切所有活动、环节的落脚点。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起着核心作用,并在进一步学习中起基础作用和纽带作用。《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原始的农耕生活》一课的重点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这里的“农耕生活”实际上就指原始居民的原始农耕、原始家畜饲养业和原始手工业三大板块,囊括了整课书的内容。我在教学中使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简表(表二),把分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从而明确农耕经济中的劳动分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表格分析,化解难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中关于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理解难度较大。在教学中本人运用了城濮大战(春秋时期)和长平大战(战国时期)的对比表(表三)进行比较分析。用城濮大战(春秋时期)和长平大战(战国时期)进行比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大的比较项分解成小的比较项,从而化解难点,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春秋争霸战争军队数量少,往往一天决定胜负,目的是为了争霸,政治意味强烈;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对阵双方攻守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伤亡几十万,战争的残酷性尽现。

四、表格归纳,复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情景语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初中语文课程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标识。然而,受时代影响、价值观多元化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广泛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说的是让人费解的网络语言,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可怕的冷漠感。如何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觉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兴趣和认同感呢?文章将深入解析实施情景语境策略,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初中语文课程进行探讨。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种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涵盖着许多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和生存智慧,是稳定社会结构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中华民族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围广大,内涵丰富,包括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传统节日、传统习俗、戏剧艺术、建筑文化、语言文字、医药医学、民间工艺、中华武术、地域文化、衣冠服饰、古玩器物、饮食厨艺等文化现象。

二、国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初中语文课程的规定

2021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教材〔2021〕1号),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学段要求、学科安排等要求。

(一)国家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主题内涵

在主题内容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大主题内涵进行教学:一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二是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三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二)国家明确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比较系统地介绍我国各族人民创造灿烂文化的历史及伟大成就,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悠久历史及其对世界的意义,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的主要载体为汉字、书法、成语、古诗词、古代散文、古典小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格言警句、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13个类别,这些类别在初中语文课程中都能找到。

三、情景语境策略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情景语境最开始是言语活动的一个解析单位,但后来也逐渐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所谓情景语境策略,即在语用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营造恰当而生动的情景语境促进交际。因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符号,缺乏直接观感,又往往用初中生还不能十分理解的文言文来表达,在理解上存在难度,情景语境策略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发现,从教学课堂与文化历史之间的构造关系的角度,可以将情景语境划分为再现式情景语境、代入式情景语境、对比式情景语境、再造式情景语境等四种类别。这四种类型情景语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传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再现式情景语境

再现式情景语境即通过各种手段创设场景,尽量还原传统文化关键因素,使学生与教师进入到传统文化典型场景进行文化传承。比较适合运用再现式情景语境进行教学的,无疑是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两大类传统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教育部编写审定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风俗习惯的主要包括:庙会(鲁迅《五猖会》七年级上册)、送别(李白《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朱自清《背影》八年级上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下册、李白《送友人》八年级下册)、踏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八年级上册、欧阳修《采桑子》八年级上册)、社戏(鲁迅《社戏》八年级下册)、腰鼓舞蹈表演(刘成章《安塞腰鼓》八年级下册)、灯会(吴伯箫《灯笼》八年级下册)、书信(傅雷《傅雷家书》八年级下册)、满月酒(刘绍棠《蒲柳人家》九年级下册)、打猎(苏轼《破阵子·密州出猎》九年级下册),主要涉及9类14篇文章。涉及传统节日主要包括:过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七年级下册)、中秋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九年级上册、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九年级下册),主要涉及2类3篇文章。在这些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中,对一些大型的风俗或节日,如过年或中秋节、春游,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不必创设情景。在这里,可以选择“灯会”作为主题进行传统文化传承:全班划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款灯笼,写上灯谜或祝福语,在晚上熄灯挂上灯笼,全班模拟进行短暂灯会,让学生通过再造的灯会场景切身体会到中华传统习俗的伟大之处,受到其文化熏陶。教师再加以总结引导,普及灯会常识,探讨灯笼由来、发展、种类及其作用,开阔学生视野、升华学生思想、启迪学生智慧。

(二)代入式情景语境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据统计,在教育部编写审定的初中语文课本中,共收录古诗词82首,其中古诗62首,词20首。82首诗词,时间从上古到现代,跨越历朝历代,主题思想也是丰富多彩,有览胜咏怀,如曹操《观沧海》(七年级上册)、王湾《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七年级上册)、温庭筠《商山早行》(九年级上册)、张养浩《山坡羊·潼山怀古》(九年级下册)等,有爱情吟唱,如《关雎》《蒹葭》(八年级下册),有离情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年级下册)、李白《渡荆门送别》(八年级上册),有登高抒怀,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七年级下册)、王安石《登飞来峰》(七年级下册)等,也有抒发爱国情怀,如李贺《雁门太守行》(八年级上册)等。虽然古诗词各具特色,写作背景也不同,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在某一瞬间触发思绪或感情。在教学中注意创设这个情景,在模拟环境中让学生代替作者进行观察、思考,看是否也能产生同样的思绪或感情,这就是代入式情景语境。代入式情景语境可以让学生扮演诗词作者,对诗词主题更有代入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如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班上临时开辟一条“离别通道”,“王勃”在这头挥手送别,“杜少府”在那头泪如雨下,两边都是“哭哭啼啼、伤心欲绝的行人”,试问学生如果是“王勃”,他能想到什么?如果要作诗一首送给极有可能一去不复返的友人,诗上要写什么内容?这么一代入,学生就会产生离别的心绪,然后更能理解和敬佩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三)对比式情景语境

格言警句言简意赅,发人深省,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闪光点,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散文、歌赋中,也包含有不少的格言警句。如《论语》十二章(七年级上册)中,包括一日三省、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格言警句;《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学》(七年级上册)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等。在教授此类文章时,可以创设对比式情景语境,即创设模拟环境,学生自己与作者进行对比,察看与作者的差距,从而更深刻地领悟格言警句中蕴含着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非凡魅力。如在教授《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八年级下册)时,可以创设孔子讲课情景,面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比较好?”的学生提问,你会作何回答?学生分组饰演“教师”,分别说出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政治制度,然后再与孔子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观点进行相比,再将现在的开放时代与孔子所处的封闭时代进行对比,就能更好地理解世代追求的“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超越时代,中国人民是多么热爱和平、渴望秩序。

(四)再造式情景语境

汉字是最能代表中国书法优秀传统文化的符号,书法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要求初中语文课程要“立足汉字与文化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书法之美,体悟汉字魅力”。虽然在初中语文课本上没有单独开辟汉字为主题的课程,但在八年级上册设置了“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主题,学生可以在本节综合性学习主题中,寻找包括石刻等文化遗产,也可以寻找其他的文字作品。在教授汉字文化时,可以创设再造式情景语境,即创设文字尚未发明时期场景,“你如何记录生活和传承文化?”让学生在几乎无可利用的环境中,想方设法记录生活、表达想法、传承知识。在这个再次创造的过程中,学生思路会彻底打开,最终能够切身体会到象形文字的精妙,深刻理解汉字蕴含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同样,再造式情景语境也适合在教授古诗词,创设与古诗词相似的环境,让学生重新“创造”诗词,重走作者心路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理解古诗词蕴含的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之,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实施恰当的情景语境策略,能够很好地拉近学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更立体、更生活化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认同和向往。情景语境并非耗事巨大、矫揉造作的铺陈之作,而是目标明确、精准施力的传授捷径,对初中语文课程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新然.中小学要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7).

[2]程为民.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效性;兴趣;课前小故事;历史教学

根据不同的情况,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所起的作用不同。精心指导设计,对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显著。现将“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总结如下。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考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四班的鲍××同学站在讲台上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历史小故事是硬脖子县令”,她刚一说完,“啊?”学生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有的偷笑,有的在看我,鲍××接着说:“同学们!听我细细讲来。”她当时那个表情既严肃又幽默,我暗中窃喜,这个小丫头还挺有驾驭能力的。她生动地讲述着汉光武帝时的那段历史,吸引了全班学生,我的那堂课上得也非常顺利。学生说喜欢上历史课,因为历史课很有趣。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通过讲戚继光抗倭、杨振宇抗日等故事,利用故事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大唐盛世等故事,树立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通过小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包公的清正廉明、秦桧的阴险狡诈等不同的人物性格特点,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学生讲述了勾践卧薪尝胆等故事。当时李××同学在点评时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大业。我们学习中遇到点小挫折算什么,只要不放弃,将来一定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她的评论让我为之赞叹。半年后第11届校田径运动会的长跑赛场上,我班的李××同学,最后一个跑到了终点,被其他的长跑运动员落下了两圈半的距离。观众席不断传来嘲讽:“跑得那么慢还参加这个项目。”在众人的注目下,她坚持跑完了全程。“你真棒!”我鼓励她说。她笑着回答:“当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坚持不懈,最后成功了,我知道在长跑时大家都在笑我,但是我坚持下来了,我没有放弃,事实证明我能跑完一万米。”说话时她的眼睛里充满坚定和信心。这件事让我很感动,至今难以忘怀。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得不感谢当时讲这个小故事的学生精彩的表现,也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历史小故事的魅力。对于当代独生子女听不得批评、经受不了失败这一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五、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大一统的汉朝”时,学生讲了“韩信谢漂母”的故事,韩信为感谢漂母当年的分食之恩,到处寻找漂母并赠以千金。我留下了当天的作业,就是放学后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二天,回来汇报,有的为父母洗脚;有的打扫房间;有的给父母捶背。感恩教育要不间断地进行。

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时,学生讲述了历史小故事“有为的商汤”和“残暴的商纣”,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关心百姓的君主,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商汤得到伊尹等贤才的辅佐,成就大业。商纣众叛亲离,使固若金汤的商朝土崩瓦解。当时我设计了一个延伸问题,“这件事对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与同学间的交往有什么借鉴意义?”大家争着抢着地回答:“要关心同学,同学才会关心我。”“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我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也会伸出援手。”“不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否则比我大的同学也会欺负我。”

经过4年多的教学实践,在我的初中课堂上创设“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这一环节,收获很大。首先,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历史素材、讲故事、点评三个环节的参与锻炼,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特别是通过讲故事树立了进步生的自信心,重新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他们积极热情地面对学习,敢于迎接挑战,使学习能力加强,成绩收效显著。其次,教学契机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使得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的成长。几年下来,积累了大量的精华历史小故事,汇编成历史小故事集,供学生学习借鉴。

历史小故事是古人留给我们最生动、最丰富、最典型的教育素材。在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善于挖掘、利用这些素材,使历史鲜活,课前3分钟历史小故事,让历史课魅力无限。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26-01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运用,它可以凝聚精华、深化认识、激趣求思。课堂总结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和科学概括的再创造。那么,怎样把好课堂总结这一关呢?笔者总结出几种方法。

一、“线索式”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但由于时间短,加之一些学生不善于总结,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教师可通过“线索式”课堂总结,以精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相关知识用点、线穿成网络,揭示知识结构。例如,教学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时,可以这样总结:“中华文明的勃兴最早产生了文字,而文字又使文化得以传承。文化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学生明确:科技与文艺)假如外国朋友来中国考察夏商周科技成果,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我们中华的古老文明?”这样既抓住了重点,揭示了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悬念式”课堂总结

在课堂结束时设计悬念,可以为新课提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可以这样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了解了他们的生存年代、生存地点、生产能力、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的体质特征,同学们想知道他们进化之后又是怎样生活的吗?请带着这个问题预习下一课。这样既简要概括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下一课有更多的期待。

三、“升华式”课堂总结

放飞理想、展望未来,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时,特别是讲到中央人民政府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这样进行课堂小结:“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你将如何开发西部,怎样描绘西部的宏伟蓝图?”让学生代入角色,大胆想象。这不仅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巧妙地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让学生潜意识里产生为西部开发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四、“图表法”课堂总结

用图表的形式将讲授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突出重点地进行归类、比较,可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可以用以下表格进行课堂总结(见下表):

使用图表进行课堂总结的做法通常是先列好表格,小结时再拿出来使用;或讲课时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写板书,最后加上横竖线,便成了用于总结的表格;也可以先设好栏目,总结时由学生归纳填写。

五、“引申式”课堂总结

“引申式总结”就是在总结时提出带有趣味性或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寻访历史古迹等。例如,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时,笔者这样总结: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请同学们查阅报刊或互联网,了解一下亚太经合组织有多少个成员?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课终既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又是课后活动的起点,我们可以以课终为阵地把教学的某些任务加以延伸和扩展,辐射到课外活动中。

课堂总结不只有以上几种方法,各种方式可以互相融合、交叉使用。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关键是我们怎样把握它、运用它,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5篇

一、讲文化要注意与社会发展及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在上层建筑的反映,历史文化是以往的一定社会制度的产物,是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服务的。” 如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当时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度确立,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观点,反对别人的主张。南北朝时佛教盛行的原因与佛教本身宣扬的因果报应、来世说等具有欺骗、麻醉作用有关;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战乱不断,灾荒连年,人民渴望摆脱苦难,寻求精神寄托有关;与当时封建统治者提倡有关。同时,也与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空虚有关。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朝廷内部争权不断、阴谋不断、流血不断。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觉得原来儒家所宣传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三纲五常不可信,如阮籍、嵇康就公然簿孔孟而非周礼。于是佛教(还有玄学)乘虚而入,得到广泛传播。把文化与当时的社会情况相系,就能更好地理解那个时期各种文化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那个时期文化的总特征。

二、讲文化要同文化本身的发展相联系。文化史中的每一部分,无论是思想、文学、艺术,还是科学技术,都有自身独立的发展过程。同一类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表现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有联系,有继承。教师讲授时应表现文化史本身的联系和继承关系,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史的内容。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先后涉及到的知识点就有四个。第一,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第二,战国时期的孟子。他们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压迫和剥削人民,反对连年不断的战争。他认为“民为贵”,“君为轻”,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荀子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是从孔子不信鬼神的思想中发展出朴素的唯物思想。第三,秦始皇焚书坑儒。第四,董仲舒主要吸取法家思想中的“法治”思想改造儒家思想,提出“大一统”的观点,使之适应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他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汉武帝基本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儒家学说逐步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以后的各代封建王朝都以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教师讲课时,如能在这一方面多加挖掘,对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大有益处的。

三、讲文化要注意多民族的文化观和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地区之间,后来在民族、国家之间,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依从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也是在不断的民族融合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讲文化要注意多民族的文化观,要注意突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如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4课着重介绍了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北朝时开凿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尽管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并不多,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讲授文化史时,要注意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特别是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在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单元回眸”中,特别提到“中国是发现早期人类文化遗存最多的国家,是世界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在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的“单元回眸”中提到,“中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古代埃及、印度、希腊等地的文明交相辉映。”同时,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不是绝对孤立的,它是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中国古代文化既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亚、欧洲,也通过水陆两路传到朝鲜、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也吸取了外来文化,丰富了自身的发展,使之更加灿烂辉煌。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写道:“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仅就文化方面而言,佛教对我国的影响就十分广泛。涉及到思想(如佛教思想对我国上层和民众的影响,范缜写《神灭论》反佛教的神不灭观点)、风俗习惯、建筑(如现在仍到处可见的寺庙)、文学(如唐代传奇)、艺术(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还促进印刷术的发展。此外,如唐朝僧人玄奘翻译大量佛经,保存了古代印度文化。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僧一行作了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子午线的测量工作。这些都说明了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讲文化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体现时代精神首先就是要宏扬时代主题。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在第11课“史海拾贝”中介绍孙武的思想时,除了说明《孙子兵法》全面论述了影响战争胜负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时、地利、人和、将帅等基本因素,强调了“避实击虚”、“知己知彼”的作战原则,指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打败敌人的重要性。还突出了他对战争的态度是重视战争而不轻易发动战争,反对穷兵黩武。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战争,追求和平,突出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对庄子的介绍,过去多突出了他思想的消极面,作如此描写:“他的思想消极,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竭力逃避现实。但他敢于批判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现象。”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写为:“他鄙夷权贵,批判和嘲笑当时‘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合理现象。但他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既更加客观地评价了庄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人生。体现时代精神还在于要立足现实,为现实服务。史学家蒋大椿在谈到21世纪的中国史学时提出“历史学家应当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选择相关的历史研究课题,将历史的科学研究和价值研究相统一,提供满足现实社会需要的有针对性的应用历史知识。” 如我们在讲授天文历法的成就,古代医药学的成就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

五、讲文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能力。文化史的许多内容是很好的能力培养的素材,要注意充分加以发掘。如了解文化与社会发展及当时政治、经济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了解同一类文化本身的发展联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就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既引人入胜又难于处理,也颇能反映出一个老师的教学功底。绘画是讲究构图、线条、色彩等的,每个画家都有他的专长。顾恺之和阎立本都以线条见长,阎立本的画线条盘屈如铁丝,顾恺之的画线条悠美。我们怎样体会顾恺之画中人物的线条优美呢?看教材所用《女史箴图》(局部),就能看到,顾恺之画人物的线条没有折线,没有线条粗细的突然变化,线条的变化比较舒缓,只有直线和曲线。再有歌舞是怎样起源的?原始文化生活中的舞蹈是模仿式的。如仿效禽兽的飞跃、野兽的奔跑。后来逐渐增加了抒情的内容,如欢呼猎人凯旋、庆贺丰收等。原始舞蹈大都是集体舞,为了步伐一致,就以音乐的节奏加以协调。这样,身体的跳动(舞)、口中念念有词或狂呼高喊(歌)、各种敲打齐鸣共奏(乐),混合在一起,形成歌舞。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充分利用。

六、讲文化要注意控制好“度”,特别是初中年级的文化史教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前所述,文化史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且很多知识点可以成为一个研究的专门课题,甚至形成“某某学”。如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提到的孔子、楚辞等等。文化史的内容又涉及到许多专有名词、生僻的概念。教师备课时要有整体的安排,讲述时要深入浅出。同时,讲授文化史又绝不能照本宣科。由于文化史面广内容多,上文化史课的通病就是讲述一般化,即没有揭示文化内容实质和线索,没有把握内在联系,甚至把文化的各项内容割裂开来。因此,讲文化史要有适当的发挥和阐述。可见,如何控制好“度”,对讲好文化史十分重要。要控制好“度”,首先要考虑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其次要考虑当地的具体实际。岳麓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一套面向中部省份的教材。考虑到这些省份基本是农业大省。农村乡镇中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学生文化基础较弱,所以教材编写应适当精减内容,降低难度。如对孔子思想的处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形势下,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由于“仁”的概念对初中学生来说,难于理解,因此教材作了淡化处理,只提“孔子是大思想家。他主张人们相互爱护,反对暴政。”从教材的选用来看,这一思路也得到了体现,该套教材现在主要在湖南、湖北、河南、贵州等省使用。即便如此,教师在讲授文化史时,可进一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三,要根据课时,每一课的整个教学内容来安排、处理好教学内容,做到有详有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6篇

语文与生物学科的渗透,如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奇妙的克隆》与济南版八年级生物教材《克隆技术》一节整合为“话说克隆”课。语文与历史学科的渗透,如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框题内容渗透整合,突出品味“文体语言差异”这一知识点,将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与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火烧圆明园”框题整合。

首先,我们在进行学科渗透时要求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紧扣教材。紧扣教材本身的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中现有的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和活动和问题设计,紧扣教材间内容的编排顺序。

(2)紧扣学科知识点。紧扣语文学科的知识点,或字词或阅读知识或概括、品析等某一具体语文能力。其他学科也要着眼于具体的目标内容,不宜设计不靠语文,也不靠相契合的学科的“两不靠”的问题。

(3)转换学科视角。所谓转换学科视角是指从另一学科角度对某一学科内容观察应用,设计渗透问题。

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提倡在学科视角下的问题设计:

1.语文学科视角下的问题设计:

积累与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学科教材中处处有语文,首先我们从语文角度审视学科契合点,有意识的寻找积累与运用的素材,从而设计有关的教学问题。如记忆理解语文外各科教材中的诗句,名言警句等,在该学科这些内容大多属于不怎么重要的内容,但对语文积累有用,就可以从积累理解背诵角度学习它,既能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又能加深对该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理解。

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外延广泛,有时很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学类课文往往需要一些社会科学知识背景,说明文往往需要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背景。这些背景知识大多隐藏在其他相关学科教材里,可以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设计问题,加以运用。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陈涉世家》一课时,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63页的“陈胜吴广起义”框题和94页司马迁的内容当做背景知识,理解司马迁为什么把陈胜列入“世家”,理解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倾向。再如让学生将商务印书馆和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65页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作为背景知识理解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中影响物候的因素。

写作教学是信息的输出环节,综合主要是信息的组合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新课程在语文外学科中增加了很多知识的输出运用环节,如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7页,有一仿句子的题目,完全可以当做语文题: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写实验报告、开故事会辩论会朗读会等在语文外学科的教材中随处可见。如还是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22页就有以下活动:开展一次“赞美青春,赞美生命”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朗诵会。从教材的进度看恰与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讴歌生命”单元的进度和内容一致,可以在学生欣赏和朗读方面设计问题和要求。

再如,商务印书馆和星球地图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材第49页有“模拟播报天气预报”活动,地理教材要求“分组播报图上各城市的天气情况。比一比,看哪一组的播报更快捷,更准确”,这一活动可以在学习语文《看云识天气》一课时使用,并可添加从语文学科角度添加如下要求――口齿清晰,播报内容精练准确。

教材本身就是文本,本身就是阅读的素材,延伸阅读不是没有目标的简单的重复,而是转换学科视角后,依据语文学科的知识能力训练点设计好问题,如理科类的教材内容可以当做说明文的延伸阅读,设计说明事物的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2.语文外其他学科视角下的问题设计

导入新课,不仅其他学科内容可以导入到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学习,同样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也可以作为其他学科的导入内容。一般是先学的的学科内容作为后学学科相关内容的导入。如历史教师让学生回味课文《土地的誓言》导入到历史“难忘九一八”一课的学习;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端木蕻良这么悲痛?

诠释含义 , 其他学科教材主要是用语言表述的,必然会有一些地方需要借助语文的理解,如重要字词的含义,概念定义的理解,过程的描述,图像文字的转换都要借助语文的工具特性。如物理、生物等学科与说明文的下定义、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渗透问题的设计。

联系拓展 , 语文教材中同样也有很多其他学科的相关的内容,从某一学科视角研究语文教材内容,拓展本学科内容,看看能从中获取这一学科的什么知识。如:学完《奇妙的克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生物学的知识?再如:《西游记》虽是神魔小说,但是也反映了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你知道吗?

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内容以语文与历史、思想品德为最多。语文与历史政治都属于社会学科,文史哲都植根于社会生活,本是一家。语文与历史政治的渗透实际上是文科内部的合渗透,因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文与历史和思想品德的渗透上。语文与地理生物和物理学科的渗透实际上是文理之间的渗透。文理之间的主要集中在语文教材中以自然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文部分,如《奇妙的克隆》与生物教材中的克隆技术;《落日的幻觉》与物理教材中光的折射反射灯,这样的渗透点较少,但内容的相关度和集中度较高。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教学理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问题的提出

提起当前的课改,人们总喜欢与标准、理念、构想、设计等宏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这些理念与设想不是光靠几句话和几篇文章就能体现的,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体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在新课程即将来临之际,需要我们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细节中,从细节做起。

2.概念的界定

所谓细节,即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它短小精悍,便于教师钻研和突破。它往往就是那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动作、一个表情、一场错误,而表现的却是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透视的是教师对理念的实践把握。

3.让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细节中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教师要用浪漫的情怀去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便于精彩生成。教师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要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的教育本质,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教师要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

3.1 让新课程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语言之中。教师的角色如何扮演?直接地反映在教师课堂语言的变化上。所谓“口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当我们审视课堂教学时,我们不时地会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请大家配合老师上好这节课好吗?”、“老师还没让你们讨论,你们怎么就讨论开了?”。显然这些教学语言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是矛盾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新理念下教学语言进行反思。

3.2 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进新课程,教师要确立新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强化教学语言的开放性,开放学生的学习时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3.3 增强教学语言的亲和力,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如在小组讨论后,如何激起学生的交流评价欲望,教学语言的作用至关重要。“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方法最有效、最合理。”“第一小组的发言已经结束,难道他们的结论那么完美无缺吗?我看有谁能对他们的发言提出问题。“谁能”、“哪个小组”、“评一评”等语言将平静的课堂挑起波浪,激起学生用于挑战的勇气。交流的过程是互动、互进的过程,是自我解疑的过程,是将部分学生的理解转为全班共识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鼓动和与同学的争辩中升华了知识。

3.4 增强教学语言的激励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会激励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激励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生长剂,是活跃课堂心理环境的催化剂。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怎样激励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位和学生交流意见的参与者?转变语言,增强其激励性、鼓舞性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如,“他的看法可以吗?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诱导学生学会表达与倾听;“某某同学能第一个回答问题,值得大家学习。”激励学生敢于回答、愿意回答;“你差不多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给弱势群体以信心和鼓励;“请同学们大胆地猜一猜,可能是什么原因?”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这样,能使学生及时感受到学习群体的认同与鼓舞,体验到求学的快乐。

总之,课堂渗透时当今教育界最有生命力的,最先进,具有最广阔发展前景的,最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教学理念,将这一教学理念实实在在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使之转化成生产力,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是我们矢志不渝贯彻的原则,今后,我们仍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完成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真正是学科渗透在教学中生根开花。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7篇

一、找关键词法

通过找关键词法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解答材料解析题的能力,使学生更乐于学习历史,因为他们从学习中尝到了记忆的成就感。

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各有其特点,能体现出这些特点的都会有关键的语句。要把握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特点,就要找出这些相关的关键的语句。平时只要能多引导学生想办法去找,是比较容易的,因为直接从课文中画出即可。如上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时,笔者提问:秦的暴政表现在哪?然后让学生比赛找一找,看谁找得又准又快又好,学生会很快找出“暴政”这个词语,再找出暴政表现的关键词语:繁重的徭役、赋税沉重、刑法残酷。

二、归纳词法

找关键词法是直接在课文中找,而归纳词法是根据自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用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对一段话或者一句话进行意思归纳,形成属于自己的归纳词。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只要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归纳,进行内容的复述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会很清楚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其方法有:

(1)一句话。例如,通过学习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用一句话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即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2)一个词。例如,关于巴黎和会的性质用一个词语概括即分赃会议。

(3)一个字。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中,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可以用一个字来归纳——救(救党、救红军、救中国革命)。

三、图示法

让学生感到有趣,他们就会乐于动手做,并觉得这样好记,不易忘。如很多历史知识可用图示法来帮助记忆。例如,七年级上册里秦的统一后的疆域等可以用十字图型法来记:

又如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讲“和同为一家”时可用网状图法理解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然后看图用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来说明关系特点。如民族关系用一句话即“唐与各民族和睦相处”,用一个词即“和睦相处”,用一个字即“和”。

在学习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时,又可以在第五课的基础上扩充为:

最后看图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说明对外友好往来的意义:和;友好往来;唐朝对外友好往来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材;修订;容量;话题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18-03

2011年,根据修订后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实验情况,《义务教育教科书?摇英语》(七至九年级)教材开始了新的一轮修订。截止到2013年,整套教材的修订已经基本完成。修订后的教材仍以单元话题形式编排,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各单元、各册之间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学校、家庭等日常生活和活动,但是话题更为广泛,体裁也更为丰富,结构也更加清晰。修订教材到底有哪些具体变化呢?现就本人工作角度的一点认识,分析如下。

一、教材容量和难度减低了

1.总体编排体系。初中阶段教材编写继续采用教案式编排,但修订后原九年级上下册合并为全一册。其中,七年级分为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八年级分上下册,每册8个单元;九年级全一册,共10个单元。这样,原来的初中阶段6册调整为5册;原有整套教材44个单元降为42个单元;新授课由原有308个减为252个,适当降低了教材容量。

2.单元结构。在保持教材原内容特点和教案式编排等风格基础上,每单元由7+1模式改为6+1模式,即将原来的7个新授课加复习课改为6个新授课加复习课,以方便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安排教学计划。

3.具体内容。本次修订对语法、语音、词汇等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梳理。改写或替换了部分课文内容,对语法、词汇、功能意念的呈现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安排,删除了部分超标词汇和超标语法项目。初中阶段词汇在小学阶段掌握423个核心词汇的基础上,学生能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达到英语五级目标要求。语法教学从七年级上册开始系统介绍,采用归纳法展示语法规则,并对语法项目进行小结。从七年级上册开始,在复习课中听与说部分增加语音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读音规则,及时总结归纳。

修订后的教材在保证教材语言地道生动的基础上,同一单元话题下的重点词汇、语法和功能项目出现得相对集中,在全书的呈现中做到螺旋式上升。教材的难度也相应降低,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话题更为丰富了

本次修订参照修订后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24个话题项目表,重新调整本套书的话题。七年级上册的话题基本没有变动,只是将第8单元的话题由“讲英语的国家”改为意义更加广泛的“国家”;七年级下册的话题调整比较大,将原有1~4单元的旅行浓缩到1~2单元,北京之旅改成了围绕丝绸之路的中国之旅,使得故事发展的节奏加快,并扩展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增加了学校生活、课外生活、英语学习三个单元,就饮食、音乐、服装、学校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使话题更为丰富。

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话题改为交通话题即Go with Transportation;八年级下册的话题对原有八年级下和九年级的话题进行了进一步整合,比如:将The Olympics 单元改为Be a Champion!删除对获奖个人和团队介绍的素材,增加了反映奥运历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相关内容;Internet话题中补充液晶电脑的图片,增加网络搜索信息、网络博客、视频聊天等内容;Know Our World单元减少地理内容,增加不同国家的社会风俗及文化的内容,使得对geography的理解不是记忆地名,更是对一个社会在地理位置、历史发展、风土人情等因素上的综合理解。

九年级全一册在原有九年级上下册基础上做了较大整合,例如:去掉了DNA作为单元的内容,压缩与重新整合,将其并入Look into Science单元中;将Pardon Me!和Culture Shapes Us合并,使相关话题更为精练;改编原书单元题目You Can Write Poetry为Poems and Stories,通过增加寓言和童话故事,丰富文学题材;新增加了Movies and Theatre,Communication等单元。通过这些调整,教材话题更加精练、深入。这些话题切合学生的生活和他们的认知水平,结合自然地道的语言,在螺旋上升中层层展开,能够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体安排如下:本次修订中通过调整教材单元和内容,使其和小学内容衔接得更自然,题材更为充实多样,更具时代感。

三、结构更为系统清晰,操作更方便了

1.修订后的教材结构清晰、系统完整。教材以话题为单位进行设计,每单元设计6课。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学习活动,在整套书中部分话题不断有重复和螺旋上升。每个单元围绕主话题设计了课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段学习目标,围绕单元话题,以教材人物之间的对话或故事展开话题,逐步过渡到深入探讨单元主题。整个单元沿着浅入深入浅出的认知循环,语言信息逐步深入,话题逐渐展开。以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为例:

新授课两页对开,左面是内容丰富的课文,右面是形式多样的活动。每篇课文都是主话题下面的一个子话题,最后一篇课文是对话题的回顾和总结,复习单元所学。新授课设计有Think About It!(课前思考)部分;另外根据内容适度穿插了Dig In(学习研究)等板块。复习课引导学生对词汇、语法等单元重点进行横向复习,并归纳、总结。

2.教材听说读写等活动融入了教科书中。原有在实验教材中与课文相配套的活动另外成册,由于各地情况不同造成了学生活动方便。新修订的教材每课内容安排遵循“新授+活动”的形式,新授课文后面增加的活动即Let’s Do It部分,便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Let’s Do It!中设计了与新授课相结合的活动,每一个活动都经过精心设计,分别从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的角度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活动数量控制在3~5个,分别从课文理解、听力训练、基础知识、小组对话活动及项目(Project)等几个方面着手,每个单元各有侧重并保持整体平衡,语用练习的形式多样,有效控制学习过程的难度和进展幅度。

3.小知识板块,增加教材弹性。根据单元具体内容,适时增加了Dig In(学习研究),Culture Tip(文化点滴),Learning Tip(知识点拨),Hands on Activities(动手做一做)等板块,和教材内容自然穿插?其中,Dig In引导学生就课文中关键内容作进一步思考;Culture Tip对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或文化差异给出必要的说明,渗透跨文化意识;Learning Tip是对课文中知识点的解释和说明,便于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语言要点;Hands on Activities则强调学生在动手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四、体裁多样,时代感更强了

经过十年的实验,教材原有一些时事性的话题随着时间的变化显得陈旧。修订中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及时调整,将原有单元中时事性内容删除,增加体现单元主题的内容。教材呈现方式以对话和故事为主,结合海报、问卷、报刊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论坛、博客及微博等多种体裁。如:七年级上册第30课,詹妮的奶奶过生日,詹妮用微博的方式写出;七年级下册第11课,詹妮从丝绸之旅回国后,用论坛的形式介绍中国的饮食文化;七年级下册第13课王梅和詹妮用网络聊天工具交流学校生活,七年级下册第26课Alicia和老师用网络视频电话交流英语学习。这些更有现代化的交流手段,丰富了体裁,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具有浓烈的生活气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教材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话题素材,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语境支持,便于学生用语言思考并做事情,对同一话题可进行多方面、深入的探讨,以此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本套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1.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标。原有单元页以图片等非语言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本次修订在保留这一特色基础上,增加了We Will Learn板块,将本单元的主要功能、语法和句子结构列到单元页,使学生对本单元的重点一目了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凸显了学生的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2.活动科学系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在安排每课的活动练习时,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有的侧重于合作学习,有的侧重于个体的思考。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八年级开始,每单元以对话教学为起始课,适当加大了教材中语篇的长度,适量增加了针对语篇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对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对篇章信息和主旨大意进行分析理解,对写作方法进行比较,设计了改写、缩写、仿写、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3.自我评价更加科学。单元复习听说部分中系统安排了对语音知识(读音、重音、语调、连读等)的学习和归纳;拓展欣赏部分与单元主题紧密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单元知识作适当拓展。评价部分由原有的Do You Know?改为Self-Evaluation,采用发现式的方法呈现,不再是对学习目标的陈列,而是提纲挈领,要求学生自己归纳和总结本单元所学主要内容,同时评估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完成情况。

4.学习策略指导更为细致。教材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通过多种板块引导学生发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意识地呈现学习英语的多种手段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查找相关学习资料,丰富学习资源,收获成功的喜悦;适时对比和总结英语语言的规律,如:英、美词汇的差异,合成词的示例,帮助学生借助联想和归纳来记忆词汇。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或求助于老师、家长甚至是同学来使问题获得解决。

5.教材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在英语国家文化基础上适当补充了其他国家文化的介绍,并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比重,渗透了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素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外文化风俗、饮食习惯、禁忌幽默等,使学生开拓视野,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增强世界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同时更加热爱祖国的文化,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发展健全的人格。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历史地图册;学习兴趣;知识体系;直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0-0209-03

一、利用历史地图册开展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潜能就会得到大幅度的发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科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历史”是七年级学生首次接触历史课,上好这一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课一开始抛出8张卡片,每张卡片分别体现中国历史的8个知识点。上课时我让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小组领走一张卡片,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卡片上的知识点在课本和历史地图册上找论据,然后每组派代表再进行陈述。学生领到任务后都很兴奋,每一小组的成员都能团结协作,积极寻找材料,由于历史地图册更加直观,学生更容易在历史地图册上找到答案。例如有一卡片的内容是“北京人已经知道用火烧烤食物了”,学生很快在人教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第2~3页里找到所需的材料。完成任务的学生显得很有成就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中国历史地图册》提供了很多课外知识,设计了一些有趣的问题,上课时加以利用,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很有帮助。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第9页展示了唐都长安的平面图,在平面图的旁边提出两个问题。问题一:假设你是唐时的一名举子,你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要买必备用品,要去国子监,考中后要去赴国宴,要去大雁塔题名留念,你都要去长安城的哪些地方?问题二:请问唐长安城的城市布局有何特点?学生根据历史地图册上清晰完整的唐长安城布局图,能较快地找出答案。经常利用历史地图册开展课堂活动,能对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利用历史地图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历史地图册根据历史课本内容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单元,每单元内容由单元导读、地图、历史图片、读图等组成,内容非常丰富直观,历史线索整理得很完整。新学期一开始,就可以指导学生浏览整本历史地图册,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授课内容。开始讲授新单元的时候,单元导读发挥了巨大作用。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一单元导读写道:“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日益强盛,19世纪中期,其侵略魔爪开始伸向中国。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从未间断。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血战、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等,表现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和斗争精神。”这样的单元导读层次分明,突出重点知识。通过细读这篇单元导读,把分散到各课的知识点概括起来,学生可以很清晰地掌握本单元的脉络,后面的教学就显得轻松。历史知识又是互相联系的,利用历史地图册的单元导读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理解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实用性更强,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高,为以后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直观教学,充分感知历史

古人有“左图右史”的读史习惯,现代教学论认为,观察是历史思维的开始,也是探索、发现、思考的开始,历史地图册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历史的阵地。历史地图册内容非常丰富,图文并茂,就图而言,就有地图、图片、图表,这三者都是课本语言的延伸和补充,具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作用。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分析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空间概念,把抽象的历史事件还原于具有立体感、真实感、空间感的历史环境中,对事物的表述更生动、形象,更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28~29页展示了“西域图”、“张骞通西域图”、“丝绸之路图”、“班超经营西域图”,把西域的地理知识、人文知识、丝绸之路的路线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配上文字说明,把本课的内容表达得淋漓尽致,教师上课时只要引导学生观察、阅读、思考,由学生讲解这四幅图的内容,教师再加以总结,就能很生动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人教版《中国历史地图册》对教学活动帮助较大的就是历史文物图。文物是历史文化遗存,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见证。日常生活中极难见到文物,历史地图册里的文物图片成为学生认识文物主要的途径。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第11页收集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等文物图片,和课本的内容相呼应,让学生感到历史的真实感。

近现代史的历史地图册出现大量珍贵的历史人物图片,细腻传神地记录了近代历史人物的活动,这些近代历史人物学生通过其他渠道都能略知一二,历史人物图片的出现会让学生感到好像遇到老朋友一样觉得亲切,让学生对历史产生认同感,而图片的“现场性”则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迅速调动课堂气氛,学生容易把已掌握的知识同课本的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拓展。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28~29页展示了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及香港回归的有关图片,学生通过观察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表情、姿势,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揣摩两个领导人的内心世界。学生会想:“假如我是邓小平,我要怎么说?”从而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把自己置身于历史现场,缩短与历史的距离,更具体地感知历史、认识历史,使知识得到升华。

四、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德育教育

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学科,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任务。在这一方面,历史地图册以其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给学生提供了培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肥沃土壤,更能打开学生的情感大门,更易于培养和上升情感。如体现古代科技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都江堰、秦长城图;展示人格魅力,体现人物风采的左宗棠、、邓小平人物像;控诉西方列强对我国犯下罪行的《沙皇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示意图》等,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这些图片面前,学生更能进一步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含义,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激发,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这些,单靠语言表述是难于达到的。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这句话也概括了历史地图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

历史地图册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仅传播知识,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分析综合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运用历史地图册进行教学,是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非常直观的教具和课程资源,课堂上充分有效地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教学,必然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历史微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 运用

引言

所谓的历史微故事,其实就是章节短小、情节生动和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这类故事对初中生有较大吸引力,符合初中生心理特征,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对历史好奇心的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可以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初中历史教师还应加强历史微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的研究,以便更好的提升教学水平。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的条件

1.合理选择故事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故事帮助学生领会历史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所以,教师还要做好微故事的选择,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中“鸦片战争”的内容时,仅通过课本的介绍很难帮助学生体会清政府在抗日战争中的无能,进而难以引导学生理解战争失败的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可以选择讲述两广总督叶名琛推行“六不”政策的小故事,即在面对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时,叶名琛采取了“不守、不和、不战、不死、不降、不走”的制敌方略,最终被敌人俘虏,以至于广州城被英法联军占领。在为故事内容感到惊讶的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正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才最终导致了战争失败。此外,通过合理进行微故事的选择,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中华文化的勃兴”中有关孔子思想的内容时,考虑到“苛政猛于虎”一类的故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教师可以讲述“子贡赎人”这一历史微故事。该故事讲述了孔子反对弟子子贡没有按照鲁国政策报销救赎奴隶费用的事情,阐明了孔子主张人人遵守制度的思想①。为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思想,教师可以列举吃饭插队的例子,从而加强学生生活与历史微故事的联系,进而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学习孔子的一些思想和主张,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合理导入故事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想要进行历史微故事的合理运用,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故事导入,才能通过讲述微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学内容,从而更好的完成有关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讲述历史教材上“小字”内容时进行微故事的导入。这部分内容实际是对教材正文展开的进一步解释,能够使历史细节得到体现。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的内容时,在讲述唐太宗推行减轻赋税劳役和荣奢从简的政策时,教师可以重点进行小字部分涉及的故事的讲述,即唐太宗宁愿忍受气喘病也不愿意耗费民力建暖阁的故事②。另一方面,在历史课堂气氛不活跃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微故事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繁荣一时的隋朝”这一内容时,讲到隋炀帝的暴虐行径时,课堂气氛可能较为压抑。此时,教师可以引用《资治通鉴》中的资料,讲解隋炀帝自认为是高富帅,并且扬言如果跟臣下比试自己依然是最适合的皇帝人选的故事。通过讲述这个故事,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也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隋炀帝的自负、可笑。

3.合理讲述故事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还要合理进行故事的讲述,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一方面,讲述历史微故事也是为了进行历史情境的创设,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所以,教师的讲述还应尽量符合历史史实,而并非随意虚构。例如,在讲述“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中的科举制度时,教师想要进行能够反映历史现实的文学故事的讲述,还要注重讲述能够反映当时社状况和史实的内容。比如,可以讲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一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明代科举制度的无道和不公③。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述历史微故事时,还应照顾学生的情绪和认知水平,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内容时,教师在讲述“状元实业家张謇”的故事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恐怕难以理解张謇选择弃官从商的行为。此时,教师要先主动提出这一疑问,然后进行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的讲述,并进行实业救国思潮在当时产生的影响的介绍,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故事主人公的行为加深对当时历史背景的理解。此外,初中历史教师在讲述历史微故事,还应尽量做到生动且富有感情,以便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感染,进而使学生顺利理解故事内容。

二、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在新课导入中的运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中进行历史微故事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尽快投入到新课学习中。考虑到初中生求知欲较强的特点,教师可以进行富有悬念的历史微故事的设置,以便使学生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新课学习上。例如,在讲述七年级上册“伐无道,诛暴秦”的内容时,结合之前讲述的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提出问题:“秦朝是当时世界最强的国家,但是为什么会出现都城市场上无人买鞋子,人人买拐杖的情况?”在学生普遍对该问题感到疑惑的情况下,教师则可以导入新课,讲述秦始皇建阿房宫、修长城和建骊山墓等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对秦朝的残暴统治有更加深入的认识。通过合理设置疑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顺利实现课程间的自然过渡。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在新中国成立的典礼上,为什么设置了54门礼炮?又为什么让这些礼炮齐鸣28响?”的问题。在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后,教师可以做出解答:“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礼炮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经历的28年浴血奋战”④,学生由此也可以发现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自然导入新课。

2.在知识点介绍中的运用

目前,一节初中历史课的时长为四十分钟,在教学过程中将涉及较多的知识点。如果单纯进行知识点的讲述,学生将很难保证拥有充足的学习热情。而运用历史微故事进行知识点介绍,则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化”的内容时,主要需要完成一些知识的单纯介绍,学生容易出现“游离状态”。在课本中,则重点进行了“司母戊鼎”的制作内容的介绍,学术性较强,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进行有关“司母戊鼎”的微故事的收集,然后借助故事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比如,教师可以讲述安阳吴培文为防止“司母戊鼎”落入日本人手中,曾经试图用钢锯将鼎划分成多块的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刚开始都担心鼎被破坏,但是后来听到“锯齿都拉平了,鼎也只有浅浅的纹痕”的内容时,又惊奇于鼎的坚实程度⑤。在学生得知鼎最终还是因为用铁锤砸而掉了一只耳朵时,又会感到心痛和难过。在听到鼎没有被日本人搜走,却差点被带到台湾时,又会感到愤恨。最终,得知司母戊鼎最终得以陈列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又会感到欣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提问,然后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介绍鼎的制作内容,从而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的同时,产生保护文物的思想和认识。因此,通^讲述历史微故事进行历史知识点的讲解,将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在重难点讲解中的运用

对于初中生来讲,历史课相对轻松,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也主要只是产生感性认知。所以教师在进行重难点讲解时,学生容易出现懒于理解的情况,以至于无法较好的进行历史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运用历史微故事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则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思考历史问题,继而更好的完成历史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讲解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这整个单元的内容时,需引导学生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⑥。对于学生来讲,这个概念显然较为复杂和抽象,学生也只能将这一名词背记下来,无法做到真正理解这一概念。而结合当时的历史微故事进行讲解,则能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比如,教师可以讲述上海复旦公学老师在上海搭乘二等车去往江苏的故事。在故事中,这位老师碰到了数十个登上列车的美国士兵,而这些士兵要求中国人下车,在老师用英语与大兵理论后,被用武力强行驱逐下车。听到故事后,学生在因此感到愤怒的同时,也会了解当时社会中国人在殖民权力的统治下所遭受的压迫⑦。除了讲述这一故事,教师还可以讲述一些能够反映社会状况的故事,了解当时人们在清政府的统治下需要缴纳严苛的赋税,但是却无法得到政府保护的情况。经过思考,学生将能更好的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进而更好的完成有关知识的学习。

4.在知识点总结中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能否较好的结尾将对教学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简单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学生很有可能仍然停留在对之前讲述的故事的思索中,以至于无法进行知识的巩固。所以在这一环节,教师也可以进行历史微故事的适当运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这一环节的积极性,以加深学生对之前学习到的知识点的印象,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进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中“商鞅变法”这一内容时,学生在从课本上得知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的下场后,会感到无尽唏嘘。而为了进行这一节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的总结,教师可以提出“商鞅死了,变法就失败了么?”这一问题,然后讲述商鞅的故事。故事中,当时贵族纷纷诬陷商鞅谋反,秦王则派出官吏捕捉商鞅。在商鞅逃亡的路上,秦人因为不知商鞅身份,又惧怕“留宿无通行证的人要判罪”的法令,以至于商鞅只能逃亡至魏国⑧。听完故事后,学生纷纷感到惋惜,认为商鞅变法确实得到了广泛推行,但也给自己带来了糟糕的结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变法不仅需要经历复杂的过程,还将付出献血的代价。通过适当引导,学生则能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想要较好的运用历史微故事开展历史教学,教师还要做好故事的合理选择、导入和讲述,才能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而通过合理运用,教师也能顺利实现历史新课导入、知识点介绍、重难点讲解和知识点总结,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相信本文对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展开的探讨,可以为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① 安爽. 浅析故事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J]. 科技风,2012(19):178.

② 周建华. 听故事,学历史――浅析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136.

③ 许桂治. 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巧用成语故事的策略探析[J]. 亚太教育,2015 (12):66.

④ 张连卿.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灵活运用历史故事[J]. 华夏教师,2016(02):35.

⑤ 杨淑兰. 故事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 (15):84.

⑥ 刘孝华. 浅谈初中历史“故事化”教学法[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2):65-66.

⑦ 王宗美. 将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与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4(17):71.

⑧ 邱聪伟.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 学周刊,2014(31):83.

上一篇: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 下一篇:九年级上册历史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