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13 17:14:34

民族文化常识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1篇

老湾回族乡地处洪湖"鱼米之乡"腹地,是湖北省的散居少数民族乡镇,回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1/3。近几年来,老湾回族乡中心学校在洪湖市初中毕业年级的教学质量评比中声誉鹊起,2007年全市排名第四名,2008年、2009年、2011年全市排名第三名,2012年我校录取省示范高中洪湖市第一中学的比率达21.6%,取得骄人的成绩。

教学成绩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学校的基础建设、文化构建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学校以"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作为一个突破口,把这项工程作为学校特色工作来抓,贯彻落实国家《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和《湖北省"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学生心中。

下面我将学校所做的"民族文化进校园" 工程的工作向领导、同仁做汇报:

1.争取支持,确立目标

一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十分关心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省民宗委领导曾多次来校视察工作,悉心指导洪湖市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的开展。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立足学校的工作实际,学校确立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目标:(1)依托老湾是全省的回族乡镇,在中小学实施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对回汉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我乡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2)打造特色,以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为主线,深化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创建民族特色学校;三是形成优势,按照《湖北省"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标准》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校园建筑等方面突出民族特色,力求工作成效,为学校长足发展助力。

2.挖掘资源,编制教材

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必须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作为散居民族地区的老湾回族乡,除全国通用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外,编撰符合地方实际的民族教材成为首当其冲的工作,学校结合本地特色,挖掘本地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校本教材,着力构建民族特色课程体系。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及《湖北省"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标准(试行)》的通知精神,在洪湖市民宗局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组织专班编纂了《民族常识读本》一书。全书突出民族团结、回族风情、乡土特色的主旨,内容分为团结融合的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回族风情、和谐发展的老湾回族乡等三章,既有民族常识的介绍,也有地方人情风物的讲述,还特别编入了回族的音乐、美术绘画及传统体育等内容,是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合适教材。

书稿的编写从2011年岁末到今年6月,过程历时半年,书稿主体由老湾乡政府主持,学校资深的教师参与编撰,清真寺的阿訇做顾问,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让相关知识通俗易懂。为了民族校本教材的编撰出版,省民宗委朱建昌处长先后两次给我们提出指导性意见。洪湖市民宗局王明林局长四次修改审定书稿,从民族常识到语法标点校正,为《民族常识读本》的出版付出了大量心血。乡党委书记、乡长定正清两次赴武汉专程拜访回族人士,收集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各级领导对民族教育工作的美好感情、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行事风格,一直鼓舞、勉励着为"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实施工作着的教师团队。

3.打造特色,丰富活动

特色课程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强有力保障。学校将民族课程引入课堂,学校十分重视民族课程的教学常态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领导的专项工作组织机构,由教务处统筹调配师资、安排课程、中心活动策划等工作,在学校小学段3-6年级、初中7-8年级开设民族教育课,实行教学过程中做到"五有"常规检查,即有课程、有教师、有课堂、有作业、有活动,等等。

特色活动是落实特色学校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学校年内开展了一系列民族特色活动,使民族教育在活动中得到延伸与落实,民族精神在活动中得到传承与升华。今年国庆节后,为推进学校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阶段总结工作成绩,在洪湖市教育局、民宗局的关怀下,举行了洪湖市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启动仪式。启动式上,老湾回族乡党委政府领导为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揭牌,校本教材《民族常识读本》实施首发,学校校长总结了前段工作并对今后民族教育工作作了工作部署,启动活动在音乐、绘画、民族体育三节精彩生动的民族展示课中进入高潮。《湖北日报》、《荆州日报》以及洪湖电视台都在第一时间对本次启动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有力扩大了"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开展的社会影响。

学校还常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现民族特色课外教学活动。平时充分利用班会、校园广播、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方式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推广活动,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运动会比赛项目,设单项奖;实施音乐、美术等民族艺术教学过程目标化,让课堂上学生的歌舞节目和绘画作品直接入选学校艺术节的舞台和展台等。去年年底举行的"首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由我校创编、学生表演的歌舞《洪湖岸边是我家》荣获省节目优秀奖,展示了洪湖市民族特色教育的成绩。

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程,推进民族特色学校创建,是老湾回族乡教育落实跨越发展的创新举措。一年来,我校围绕工作目标,落实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各项活动,增强了中小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目前我们正在聘请全国资深的教育专家洪湖市教研室主任贺洪清指导我校开展民族教育活动,围绕"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的合理挖掘"课题组织研究,让民族文化发扬光大。随着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渐进式推进,打造民族特色校园的基础性工作也将启动,我校将结合民族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需要,合理规划,重点建设,整体推进。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2篇

成人教育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的优势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真正的文化应是触手可及的、存于人们内心的和能引起价值及情感共鸣的,外在的制度化规约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内在的文化认同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传承。每个民族都负有发展与传承的双重任务,只不过主流文化群体因文化的自觉传承而淡化了刻意传承,对非主流文化群体而言,除非非主流文化群体间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否则非主流文化将会在与主流文化的涵化与濡化过程中逐渐被同化。因而当非主流文化群体未形成自觉的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意识时,教育更应有意识地发挥自身的文化功能,让文化传承渗透于人的内心之中。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成人教育在少小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更具有优势。(一)成人教育具备文化传承的功能自然环境及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少小民族文化的渐变,文化传承断裂成为文化渐变过程中的主要表现形式,此时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显得更为重要。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同样具备文化传承功能。一般而言,成人教育的功能可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包括文化传承与传递功能、选择与统合功能、创造与更新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其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发挥与实现的基础和前提,[7]表现为成人教育对经济、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依托于成人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布朗族善制茶,茶文化是布朗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因而针对布朗族的技术培训应侧重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等环节;基诺族目前以种植橡胶为主要经济来源,因此,针对基诺族的技术培训应多关涉橡胶种植、收割的技术。(二)成人教育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仍以发展经济为主要任务,对其所开展的成人教育活动大多是技术培训,而切合少小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技术培训本身即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他们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社会联系紧密,成人教育的教学成果需要能直接用于实际,成人教育直接反映了社会的当下需要。因此,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除了上文提到的技术培训外,还有卫生医疗常识、法律常识、公民生活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推动少小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通过提升人们的素质而强化了少小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如布朗族不随意砍伐树木,枯死、倾倒的枯木也要通过相关的“手续”(简单的祭祀)后才能搬回家做柴火,这种行为虽迷信,却保护了自然。如今,尽管市场经济已渗透布朗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这个习俗并没有被湮没,而成人教育中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知识更进一步强化了布朗族爱护森林的意识。由此看来,直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成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三)成人教育培养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包括民族内有威望的长者、民族成员及民族文化研究者,其中众多的民族成员是民族文化的主要承载主体。学校教育尽管在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之后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但目前相对统一、系统、标准的课程设置难以在少小民族学生群体中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且少小民族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较多地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相对灵活多样、实用性更强、更注重终生受教育的成人教育成为培养民族文化承载主体主要的教育形式。一方面,民族文化既可以成为成人教育内容,也可以成为成人教育方法,如将扫盲教育融入民族歌舞中,并在歌单上用民族文字、汉语言文字标注,文盲学员既可以参加民族歌舞活动,又可以习得民族文字与汉语言文字,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另一方面,成人教育通过提升家长的认识与素质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承载者。文化传承在代代相传中得以继续,而家长作为直接与子女生活、沟通的群体成为子女了解民族文化的主要来源,且少小民族成人教育活动中传承的民族文化也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素材之一。除此之外,成人教育工作者通过成人教育活动提升自身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并在不断的积累、沉淀中成为民族文化的承载主体。

成人教育促进少小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树立强烈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感长期以来,成人教育被视为扫盲教育或技术培训,扫盲教育关注的是人们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提升,技术培训关注的是人们某项技能的提升,而很少将成人教育与文化传承联系起来,文化传承被认为是某一部分人通过刻意的、专门的学习才能达到的结果。其实不然,成人教育直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与传递,还是对文化的更新与创造,成人教育总是介入其中。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文化传承还未引起成人教育的高度重视,单纯的技术培训仍是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因而提升成人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使命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成人教育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使命,正视自身的文化功能;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与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相辅相成,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后两者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民族文化的传承可以是民族地区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基础。(二)确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观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是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渐渐失去色彩。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主流文化占优势、非主流文化占优势、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驾齐驱。目前,在我国少小民族地区,主流文化占据优势,但文化的单一化并不利于少小民族文化的发展,如何改变文化一元化发展的趋势,让民族文化与社会相互促进成为少小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又一使命。总的来说,在推动少小民族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人教育要确立正确的民族文化传承观,即:有意识地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对其价值及意义的认识;民族文化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表象,而是寄托着民族信仰的内在化的精神动力;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核心,它有利于民族团结与发展;文化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民族正视自身的发展与主流文化的关系;少小民族经济及社会要发展,必然要积极学习主流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因此,强调民族文化传承并不等于将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对立起来,也不等于排斥主流文化,而是更加关注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融合,加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同中求异。(三)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多元文化有利于社会多元发展,为保护少数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关各方采取了多种措施。如2002年,云南省景洪市基诺乡连降暴雨,巴飘村发生特大山洪滑坡,为躲避自然灾害带来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威胁,香港红十字会捐资帮助巴飘村从交通不便的“山上”迁到现在毗邻公路的位置(其实仍属于‘山上’,只不过交通便利了许多)。为保留民族文化特色,政府严禁巴飘村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而统一出资修建木制吊脚楼。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云南普洱市芒景村,这是一个布朗族聚居的地方,2007年,政府明确规定不准修建砖瓦结构的汉式民居,只能修建木制吊脚楼。此类措施虽只是文化传承的表面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营造了氛围,有利于年轻一代从感官上认识吊脚楼。除了物理环境的营造,成人教育也应通过教育活动营造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如布朗族不仅在茶叶制造的过程中传授现代制茶技术,还有意识地宣扬手工茶叶的价值,加之市场对手工茶叶的青睐,更多的布朗族人愿意学习手工制茶技术。(四)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它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有利于提升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提升成人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的认识,还有利于将民族文化融入成人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总是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及期望,因此教育目的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在注重扫盲教育的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在于提升成人的识字量与阅读、书写、计算能力,在注重技能培训时期,成人教育目的更多地体现为提升人们从事经济生产的能力。由此看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相对于该时期来说是合理的,但这种合理是具有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传承民族文化应成为成人教育目的之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成人教育活动开展的航标之一,它应当具有统领性质;好的教育目的既要体现未来,面向现实,满足受教育者等相关利益团体的需要,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发展,还要承接历史,面向过去,将人类历史上积累、沉淀的优秀文化传递给年轻一代,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成人教育的目的之一,包括通过成人教育提升人们对少小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少小民族地区正确处理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五)在成人教育内容中渗透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在成人教育内容中能直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此环节也正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手段。目前我国少小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多以职业技术培训为主,因而可将民族文化渗透在职业技术培训或扫盲教育、公民生活常识教育中。如布朗族的茶文化不仅是布朗族文化的精髓,也有助于他们打开茶叶市场,因而在种茶、制茶的技术培训过程中,茶文化的传承始终是其内容之一。另外,有的少小民族地区开展的扫盲教育中包括民族语言文字扫盲,这也是成人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直接体现。由此看来,成人教育内容应展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宣传民族优秀成果,注重民族约定俗成的优秀风俗习惯,让少小民族重视本民族文化,端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保护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将民族文化孤立起来加以保护,而是要用动态的、开放的观点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途径与策略,将其与主流文化的扩散结合起来,在与主流文化的交流中寻求有效的、合理的文化传承方式。成人教育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除了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中将民族文化传承作为己任,还可视民族文化的类型与特点在教育方法中渗透民族文化,换言之,应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适时在成人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

作者:张春梅 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3篇

Abstract: Minority language a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Bu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nd modern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the use of Dongxiang language reduces. Minority language gradually disappears. Taking Dongxiang language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of Dongxiang language, the paper discusses its current status and loss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tection measures, hoping to protect Dongxiang languag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national culture.

关键词: 东乡语;流失原因;代际传承;保护措施

Key words: Dongxiang language;loss reasons;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protec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H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297-02

0 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晶,每一种语言都有它存在的历史必要性和宝贵价值,不同民族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探索历史古迹、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在少数民族语言逐渐消亡的今天,它的保护与传承是不容忽视的,而代际传承无疑是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的关键。本文以东乡语为例,在东乡族最集中的聚居区——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对东乡语的现状、流失等方面做了深入的探究。

1 东乡语发展现状

东乡族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之一,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人口多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甘肃的兰州、定西地区和新疆、宁夏也有分布。东乡语是东乡族内部使用的一种语言,也是我国仅存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大花园中的稀有瑰宝,其文化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东乡语其自身特点,即有语言而无文字,以及受周边回族、汉族语言的影响,东乡语的传承与发展面临了一定的挑战。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完全掌握东乡语并且每天都在使用者的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26.4%;完全掌握但却使用汉语交流的占8.3%;而剩余的比重则是仅限于听得懂基本用语和完全不会这两项,比例分别为44.5%和20.8%。

这让我们不得不担忧东乡语的未来,同时相关学者也明确指出:不要在少数民族语言濒临灭绝时才认识到民族语言的重要价值,对民族语言的保护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1]因此,加强东乡语的代际传承和保护刻不容缓。

2 流失原因

东乡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它的产生和濒临消亡与一定的社会因素和历史因素分不开。对东乡语由胜及衰渐趋消亡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历史剖析,大致有以下几种。

2.1 东乡语自身特点 东乡族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2]传承只能依靠口头传播。东乡语最初形成时主要运用于生活领域,因而词汇大多属于生活词汇,缺乏部分属于文化层次的词汇。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东乡语在准确、详尽地反映生活、概况新事物方面显得先天不足。因此,许多汉语新词汇就被东乡族人民所接受和使用,许多东乡族人民为了直接吸收汉语,干脆放弃了东乡语。

2.2 民族融合的自然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迫于生计外出打工,或外出求学,或族际通婚等,东乡族开始从封闭的民族聚居区走出来,与人口众多的回族、汉族进行沟通交流,并与这些民族居住在一起,逐渐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生存环境。而东乡族在与回族、汉族的频繁接触中,从交往的实际需要出发,汉语便很自然地成为他们实现互动与交流的统一工具。

2.3 东乡族自身的不重视 东乡语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本民族内部对于语言权利和义务的意识觉醒,缺乏这种觉醒,东乡语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萎缩,其语言文化生态就会衰败。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东乡人恰恰对于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的价值与作用认识不够,对母语文化的兴衰缺乏关心和热情。有一部分人自己不说东乡语,也不向下一代传播东乡语,甚至还羞于使用母语,出现语言自卑的现象。东乡族民众自己目前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民族语言即将流失的危机感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

2.4 学校教育的影响 接受学校教育的需要使大部分东乡人不得不疏远了自己的母语。汉语目前是东乡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接受外来信息、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语言手段,尤其是东乡族的儿童,上小学后就开始接受汉语教学。他们不仅在学校里使用汉语,而且在家里也逐渐使用汉语,对其周围的人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积极接受现代学校教育是加快东乡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但入学教育也导致了东乡语的生存出现困境。

3 总结和建议

语言危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3]因此在这种文化大潮流下,要保护和传承东乡语势在必行。

3.1 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东乡族人民群众的代表和领导,对东乡语的保护责无旁贷。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其强制性,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

3.1.1 加强宣传,转变少数民族语言无用论的错误思想 传统的文化保护都是被动的,许多都是到了濒临灭绝才开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保护,而且只关注到了形式并未真正考虑民族语言持续传承、传承的根本动力等关键问题,结果使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最终以文本、博物馆等标志性资源存在,缺乏原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东乡语保护传承工作中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群众树立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认知和强烈认同感,改变东乡人心中“东乡语无用”的思想,通过开展民族活动月等活动促进东乡语乃至整个东乡族文化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可持续性。

3.1.2 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传承人 除了加紧宣传,政府还可以投入资金,设立民族语言传承人,使其专门从事东乡族语言的传承发展等系统研究当中,从而实现东乡语的保护和传承。在本次调研中,有75%的东乡人表示政府专门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非常有必要,这种现象尤其表现在受过教育的东乡族学生和家长之间。有些东乡人还表示,语言文化的代际传承需要被延续下去,否则这将成为东乡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极大损失。

3.2 家庭方面 作为孩子学习的第一站,东乡族家庭在东乡语传承方面承担着很大的责任。家长不仅要教授孩子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汉语言文化,而且为了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还应让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和学习东乡语。

但是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中仅有的四名具本科学历的家长表示会让孩子学习部分基本的东乡族用语,但更多以学习汉语为主。而学历在高中以下的家长中有40%的表示不愿让孩子学习东乡语,认为东乡语在未来社会中毫无用处,会让孩子以学习普通话为主。有位家长明确指出“除了在这个山沟沟里能用东乡话以外,走出东乡县谁还会在意你会不会说东乡语呀!”。这种东乡族语言无用的错误思想已深深扎根于部分家长的脑海中,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东乡语,并实现东乡语持续的代际传承,我们应该从家庭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家长从小给孩子教授东乡语,将孩子培养成在未来生活中可以双语通用的优秀人才。

3.3 学校方面:开设民族常识课 在本次被访问的学生中有54%的表示他们只听得懂基本的东乡语,但平时交流用汉语;而有25%学生完全不会东乡语。青少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接班人,东乡族学生掌握本民族语言和基本文化常识是必需的,而开设民族常识课是普及东乡族文化、发扬东乡族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

在本次调研的被访者中,支持在学校开设民族常识课并认为切实可行的占样本总数的72.2%;认为没必要开设的只占10.1%。因此,民族常识课的开设很有必要并且也会受到同学家长的欢迎。民族常识课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总之,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而每个民族的语言对本民族个体的思维、性格、情感的发展以及知识体系的形成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东乡族语言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五千年博大文化和厚重历史经验的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周彦每.少数民族语言保护的宏观视界与认知机制解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2]万明钢.汉、藏、东乡族9一12岁儿童汉语被动句理解水平的跨文化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1991(04).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4篇

当前,人们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还相当陌生、隔膜,人们对国语、国文、国学,对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常识还不甚了解;体制内的,从幼儿到博士的受教育的制度安排,基本上是西化的,青少年学习英语的时间与精力大大超过了学习母语、国文的时间与精力,而体制内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又非常薄弱;所谓"传统文化热"并非真热,其实是假热,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而已。有的只是敲敲边鼓,只是自发与偶然的现象。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常识层面、学术与技艺层面、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国魂与族魂的层面。而且,传统文化还具有平民化的特性。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形成民族认同与伦理共识,有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地位及文化输出。在人生的安立、精神的归属方面,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资源。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廉耻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良性的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洗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整合起来。

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幼儿、小学生和中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历史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教育。不然,大学人文教育就根本没有办法做好。同样的,我国应当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承传立法,或者说,应当在法律上规定,必须对幼儿与小、中、大学生进行传统语言与文化的教育,维护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纯洁与尊严,必须改变目前青少年学英语的时间、精力大大超过学习母语的状况。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国民,有接触本国经典的义务。一个西方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在他经受的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中,起码诵读过、学习过荷马史诗,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等希腊哲学,西塞罗等罗马政论,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等。这都是视为当然的,是他们的人文修养的基本功。一个中国人,也应当掌握好母语,具有中国文化的常识。可是今天在中国,如果我们让青少年读一点有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会被认为是守旧复古、大逆不道。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要了解的最基本的经典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有:《老子》、《庄子》、《六祖坛经》、《史记》、《汉书》、《诗经》、《楚辞》等。

重视和发掘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和谐思想的资源,决非要鼓吹全面复古,全盘照搬古代文化的整套东西,更不是试图以中国固有的传统去对抗、抵制现代的文化。我们提倡以批判继承的态度、多元开放的心态,对传统智慧的和谐思想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策略方法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诞生和消亡。但无论是已经消亡的还是现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融合为中华文化体系影响世人。信息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人们沟通和信息文化壁垒,这在促进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同时,也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逐步消亡的风险。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亡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使少数民族文化能够继续传承。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最早源自于西方,这一理论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民族国家通过大量实践,已经证明其优越性。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如何运用好这一理论体系,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则成为社会各阶层和专家学者重点研究和谈论的问题。

一、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纳入国家教育法规和制度

汉文化是我国国家教育开展的基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文化教育也占据着主流地位。但这虽然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打下基础,但也使少数民族文化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流失问题。在国家教育法规和制度中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家中的地位,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现代社会里教育已经普遍成为一国公民必须承担的义务和权利。因此在多民族国家的教育体系里应该在相应的条款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进行制度化的规定,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具有法律保障。这样,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能够在国民教育中得到普遍的实施。尤其在一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立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明确的规定,促使人们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自觉地履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义务。

二、在各层次的教育内容中加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要真正实现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少数民族人民自身要学习,主体民族的人民也要学习,也就是说必须是全民的学习和教育。当然这种教育并非一定要成为国民教育的主体内容,是在坚持现有教育体系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少数民族文化的知识或者在现行的某一教育内容中增加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这种教育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一些单一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民族文化教育内容里应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适当加入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比如说可以在小学、中学的教育内容中适当的增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课程,让学生对本民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一些常识性的内容为主,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传授,通俗易懂。二是在一些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更要精心设计,内容既要全面,又要高度浓缩,还要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这对教育实施者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在各级教育层次中都要进行,使其成为全民必须接受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通过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

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扩大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范围。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视野下,任何一个人包括少数民族人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都可以参与到教育的活动中来,因此教育或者接受教育是全民的。为了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范围,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共同相处,在普通民众中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是必要的。在现代社会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隔阂,往往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甚至引起大的冲突。因此对普通民众进行少数是在一些多民族杂居地区,这项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当然对普通群众的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校教育的社会教育,其教育形式更是要灵活多样,要充分考虑到普通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这种教育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比如说举办一些各民族普遍参与的文艺活动展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组织一些民间组织吸纳不同民族的人参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举办各种形式的民间活动,在活动中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也可以对一些当地知识文化较高的人进行专门的教育,请当地民族的一些人士进行本民族文化的讲解等等。

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文化水平,使其担负起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任

尽管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存在着比较多的民族融合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干部中既有少数民族也有汉族的,既有本民族的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的,因此作为地方最直接的领导者,地方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学习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尤其是自己所任职地区的民族的知识,应该成为一项基本的业务能力。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人同样应该接受教育,尽可能多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常识,并自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尤其在现代社会里,随着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日益成为一种迅速改变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资本。许多领导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有意识地鼓励群众发展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干部进行适当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鉴别能力,以便政府在实施相关政策过程中确保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内容能够发扬光大,并在人民中间发掘出更多的优秀文化要素。当这些领导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后,他们势必会将其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和提升地方文化品位的一个重要手段,而鼓励群众进行广泛的学习和宣传,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说无疑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多元文化理论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实践具有极高的价值。想要实现多元教育论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就一定要从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层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地位,并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改革,来提高国民教育体系中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最后,还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领导干部的文化水平,使其能够以正确的观点看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真正成为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守护者,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传承与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伊丽斯克, 邓猛. 多元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特殊教育发展的思考[J]. 中国特殊教育, 2016(1).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6篇

【摘要】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所在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将少数民族艺术赏析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起来,进行具有本地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普及,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些民间艺术的图式和技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启发学生对传统艺术进行发挥和创造。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本地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的方法,为本地文化传承有所贡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艺术小学美术教学

前言

贵州省荔波县共有16.82万人口,其中有14.51万少数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可是,笔者在调查中却发现,本地的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风俗、文化和艺术缺乏基本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面临困局。

笔者曾对工作小学的807名小学生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常识调查,全校73%的学生不了解本民族(包括布依族、水族、苗族和瑶族)的民族风俗,85.5%的学生不知道本民族的代表性民族艺术是什么,87.6%的学生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

笔者通过在乡镇实地走访发现,绝大多数掌握本地的绘画、织绣、织布、蜡染、马尾绣等民间艺术的艺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本地的少数民族艺术家老龄化严重,民族艺术面临失传的危机。

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曾经指出,我们对于自己的文化要有“文化自觉”,唯有自觉,才能自信,唯有自信,我们的文化才能绵延下去。费老所说的“文化自觉”,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希望在于年轻人。唯有引导我们的下一代产生一种“文化自觉”,我们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才不会堙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试图在自己的教学中,将少数民族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们更了解本地少数民族文化,更喜欢这些艺术。

正文

一、基本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笔者的主要教学思路是,首先,通过传播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其次,展示少数民族艺术的风格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最后,鼓励学生吸收和发挥创造,发扬传统艺术。教学包括介绍、欣赏和创造三个重点环节。

二、教学环节的应用

1、少数民族文化常识介绍

在课上,介绍少数民族艺术之前,笔者首先会对本地的这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简要介绍。这种介绍并非空泛地说教和宣传,而是鼓励学生将日常看到的少数民族文化与课堂联系起来。在学期的课程中,笔者会安排3到4节课外活动,有一次会去参观本县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另外三次会深入到村子里,到少数民族集会中去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在参观之后,笔者再对其中的艺术品、文化作品的内涵进行解析,让学生们有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文化和艺术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到目前,笔者介绍了布依族和水族的民族艺术。

2、少数民族艺术欣赏

在课上,笔者首先会向学生展示艺术品,介绍其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

比如说,在说到布依族民族艺术的时候,笔者会谈到某一种具体的艺术品,如蜡染。通过教师介绍蜡染制作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更加熟悉这个传统的少数民族艺术。随后,笔者会向学生展示一副简单的布依族图案,让他们进行评价,然后再模仿和创作。

图1:布依族图案

谈到水族的民间艺术,就会想到剪纸、刺绣、染织、编织、银饰等。在美术课上,笔者向学生展示了刺绣中最有特色马尾绣。

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艺术制作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艺术主要用于制作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性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

与布依族艺术教学一样,笔者会让学生对欣赏简单的水族图案,随后模仿创作。

图2:马尾绣图案

3、学生模仿和创造

在艺术品介绍之后,笔者就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形式一般包括绘画、剪纸和缝纫。

在画画的过程中,笔者会介绍民族图案的特色。像布依族的蜡染,它图案丰厚朴实,绘画活泼豪放,并呈现出独有的龟纹,具有机器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其风格各异:有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茨藜花,色调粗犷明快。

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发现,少数民族图案一般是对称的,内容很多跟水、鱼有关,而且布依族和水族的图样都有自己偏向的颜色。

这个时候就可以解释民族艺术的风格与特色。然后,再鼓励他们添加自己喜欢的图案,改变配色。经过课堂的练习,他们既掌握了一些民族艺术,同时还进行发挥。

三、教学效果

经过了两个学期的教学探索,笔者的教学收获颇丰。

结合本地的少数民族艺术,课堂上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有个学生在课上绘制的图案,结合了民族特色和儿童特有的艺术感受,让传统图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笔者经过与纪念品制作者联系,这个学生的作品已经制成了可以出售的小工艺品,这对于其他学生是极大的鼓励。

同时,通过美术课上的介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于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兴趣。有学生说,在回家之后,他向爷爷奶奶学习了布依话;有学生说,他现在很喜欢蜡染的衣服,自己还让家长缝制了蜡染的服装;还有学生在课上将土布缝制成了笔袋,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流行热潮……

结语

综上,笔者认为,在小学教育中,将少数民族艺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希望继续进行具有地方性文化特色的美术教学,探索出适合本地文化艺术基础教育的方法,为本地文化传承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美]玛琳·加博·林德曼.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M]. 李蒙丝译,长沙:湖南美术,2009.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藏寨;旅游接待业;基本属性;藏寨旅游培训;甘孜州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187-03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农家乐”的兴起、1995年“民俗风情旅游”的推出到“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主题的确立以来,中国乡村旅游市场个性化需求日益明显。在此期间也造就了独具特色、深受旅游者青睐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接待点。近年,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1];(2)少数民族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2];(3)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3]。但学术界对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应用研究却寥寥无几。本文就甘孜州的藏寨为例,探讨其旅游接待培训要素。

一、藏寨旅游接待业基本属性

1.藏寨是传承、展示、宣传民族(地区)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藏、汉、彝等民族在甘孜州生息繁衍并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但受当代从业观、现代科技、外来文化冲击等因素影响,部分民族文化的传承已岌岌可危。当今,旅游中进行人际间的文化信息传播[4]是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藏寨旅游接待在这一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第一,居民以其生活方式传承本民族习俗、审美观、等文化元素;第二,服务主体为了赢得顾客而积极向游客表演民间歌舞、戏剧、手工技艺等,个别经营者将传统民族文化加以适当创新并合理商业化,使其更具时代活力。如梦幻九寨宫廷养生文化藏餐、阿热藏餐、现代藏餐为该方面的典范;第三,表1表明,藏寨中的民居旅游接待与一般意义的商业饭店相比更具民族文化传承与宣传的积极意义。

2.藏寨旅游接待既是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旅游业是一种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在一定意义上,一次旅游活动就是一次广义的文化交流(田里,2006:218)。藏寨在旅游接待中一方面带动了当地居民致富,另一方面实现了民族(地域)文化的交流,增强了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认同。

3.独特的藏寨本身就是极具魅力的吸引物之一。藏寨独特的民族建筑、绚丽的民族服饰、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等不仅是地域文化符号标志更是极赋审美价值的吸引物。它以不可替代的吸引力牵引着旅游者前往参观游览。如甲居藏寨2004年共吸引7万余人次前往参观游览[5]。

4.藏寨旅游接待业是地方“富民”途径之一。在甘孜州“旅游兴州”指导方针下和“富民安康”工作中,部分县政府明确提出“把游客带进藏寨居民家,让群众增收,旅游发展”的思路。甲居乡一村的旅游接待户秀英从2002年前年收入不到万元,发展到现在年收入超过20万元[6]。这表明藏寨旅游接待在 “富民”工作中是实施可行的新生行业。

二、甘孜州藏寨旅游接待培训现状

甘孜州的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许多村寨居民甚至基层组织对于何谓旅游、如何开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的认识仍十分模糊[7]。旅游培训者应深知学员的心声,培训应具有“明确的侧重点”。但在近年甘孜州先后举办的甲居、九龙县五须村、雅江八角楼等十余期藏寨旅游培训中,却偏离这一“侧重点”忽视“雇主”的差异性需求,形成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培训皆为“政府包办”之下的通用性培训的现状。其主要体现在重理论教条而轻实践应用的“说教式”、重服务区域共性而轻村寨个性的“一刀切”、重宾馆规范化标准、流程而忽视藏寨民族特色的“一招全”等现象。这不但不能体现藏寨旅游接待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反而导致学员在后期工作中的盲目化及本土文化泯灭化。

三、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建议

(一)组建“三段位式”培训师资队伍,反应性培训与前瞻性培训结合

“三段位式”培训师资即“本土文化通晓型、适用技能精通型、行业理论专家型”相结合培训师资结构。“本土文化通晓型师资”主要负责藏族村寨所处地的民族文化普及与提升教育。民族地区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主要吸引物。失去了民族特色,旅游业也终将解体[8]。因此,在藏族旅游发展中应特别注重该类师资的参与度。“适用技能精通型师资”应是对培训区域行业实情有较为全面认知的旅游行业专业人士,以便其发挥自身的双边优势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适用性。“行业理论专家型师资”是指在旅游业学术理论方面具有一定造诣的人士。当藏寨旅游接待已具备前两个层次的素质基础时,其主要为藏寨旅游提供一定层面的战略指导以促进藏寨旅游进一步发展。

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应由“反应性培训”和“前瞻性培训”两大板块构成。其中,反应性培训是指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为了缓解临时或短期性的单一环节限制问题而举办的培训,如:普通话培训、村寨旅游接待业务培训、旅游操作技能培训等。其培训工作的任务主要由“适用技能精通型师资”完成。前瞻性培训是指,当藏寨旅游事业已基本成熟后,为了博得更好、更大、更快、更持久的发展而举办的综合接待实力提升培训。该项工作主要由“本土文化通晓型和行业理论专家型师资”完成。

(二)语言通俗,表达灵活

“放下锄头,从事旅游业;淡季种地,旺季旅游”、“村姑变导游、农夫成老板”是很多乡村旅游业的写照[9],甘孜州藏寨旅游接待业也不例外。同时,由于教育水平整体偏低、民族语言差异及习惯导致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对培训师的语言有着特定的要求。

培训师应以“口语化、灵活化、专业术语通俗化”的原则实施教学工作,以提高学员的接受能力。如:旅游的教材定义为,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0]。培训师可将其表述为“旅游就是让老百姓赚钱的行业”,其次强调它是直接造福于老百姓的大事[11],并以周边实证举例,从而提高村民对旅游参与的积极性。旅游者的教材定义为,出于定居和谋求职业以外的原因,暂时离开常住地到异国或异地活动,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上享受的人[12]。在培训中可以将其表述为,旅游者就是我们的“取款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员更容易接受,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甘孜藏族部分藏文学校将汉语作为辅修科目,日常用语也为藏语[13],致使藏寨旅游接待从业者不能正常使用普通话对客交流。另外,民族地区不良语言习惯也影响了游客对服务人员的态度评价。如:道孚县、雅江县居民受民族文化影响正话倒说习惯将“您是自驾车来的吗”说成“车子开到你来了吗?”“房间里只有你一个人吗?”说成“屋头光光的你一个人?”将“请喝一碗酥油茶!”说成“酥油茶喝你哦!”这将使客人误认为,业主对自己不欢迎、不尊重,从而影响接待形象。因此,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极力推广普通话并及时纠正学员的不良语言习惯。

(三)科学设置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不能脱离了乡村特性而谈论”[14],藏寨旅游也不应只停留在普通层面而论,其核心是以藏寨接待为媒介所展示出的民族文化。因此科学设置符合藏寨文化内涵与特征的培训内容尤为重要。

1.旅游意识。良好的旅游意识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这里所说的旅游意识是除了行业通用的服务意识外,更侧重于整体、全员、环境与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的树立与培养。(1)整体旅游意识,即藏寨旅游接待主之间须克服唯我独营的“小农意识”,树立“村寨一家亲”的整体意识。在旅游接待中由于“利益分割、居民平常积怨”而出现接待主之间相互诋毁对方的经营形象,致使游客对村寨形象大打折扣,最终导致整体利益受损。(2)全员旅游意识,即村寨应不分经营与否、不分长幼,人人树立良好的对客意识。(3)环境与民族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藏寨并非是以豪华的房间、舒适的床位、可口的菜肴而备受旅游者喜好,而是其丰富的民族文化、优美的居住环境吸引游客前往游览。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藏寨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这种利益是否长久与持续在于他们对自己文化家底的认识,在于自己成为自然文化主动传承者和保护者[15]。因此,培训师在培训中应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学员从饮食、服饰、建筑装饰、自然环境等方面开展自我保护,确保藏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民族礼仪。在旅游事业已呈现出全球化的今天,礼貌礼节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衡量社会公众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旅游从业人员为旅游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基本准则。虽然,在旅游服务中,礼貌礼仪应体现出自律原则,从俗原则――“以我为主体,尊重他人”[16]。但礼仪的基本形态要受到民族习俗、历史传统、文化心态等因素的影响。藏寨旅游接待服务中的核心元素是民族(地区)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正是其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所在。因此,在民居接待礼貌礼节培训中,应以公共礼貌礼节为基础,以藏族村寨所在地的藏族礼节为主要表现形式,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引力。

3.藏文化基础。少数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起步阶段,旅游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影响强于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影响[2]。然而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同时由于民族地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主动吸收外来文化,不分优劣地摒弃部分民族文化,这就导致了民族文化在逐渐消失,致使原本极具“民族特色”的藏寨趋向“一体化”的旅游点。因此,加强民族文化知识培训不仅是藏寨旅游接待个性彰显的重要保障,更是提升藏寨旅游文化品位的根源所在。

4.因地制宜的接待标准。民族村寨旅游既属于乡村旅游,也是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应是民族文化的展示与体验。因此培训中,应在尊重、方便、照顾客人的基础上以“通用标准”为借鉴,以“藏族文化”为核心,以“特色服务”为展现手段,向学员传授具有明显民族特色的接待标准。

5.高原旅游保健必备常识。甘孜州藏寨接待点多数分布在交通不便、医疗卫生事业落后、通信盲区点多、海拔高的山区。因此,培训工作应加强相应针对性培训提高藏寨的旅游应急能力,以应对旅游经营接待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确保客人的人生和财产安全。如:防晒防寒常识、高原反应急救措施、高原(森林)迷路求救方法等。

6.必要的旅游装备操作技能。随着科技的日异更新、电子产品的不断精化,当今旅游者在出游中所携带的高科技旅游装备、繁杂的旅游用品逐渐增多。旅游者在使用这些装备时偶尔需要从业人员的协助。因此应培养藏寨旅游从业人员对现代旅游装备操作的技能,以供游客不时之需。如:各种数码产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帐篷的搭建与拆装、笔记本电脑的存放环境要求等。

7.旅游法规常识及经营避责手段。旅游法规是旅游活动及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是判断旅游是非的标准。而部分接待主的法律知识欠缺、法制观念淡薄、经营过程中风险意识低下、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对该部分内容培训时应以周边典型案例为引子、以实用性为原则、以利益损失为唤醒制定相应培训内容。同时加强对藏寨旅游一线从业者的旅游责任回避培训以避免其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结语

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工作不能忽略接待主的真实需求、脱离民族文化内涵、生搬硬套酒店业通用培训内容及标准,而应认清藏寨旅游接待与一般商业食宿业的异同、本着适用原则、融入民族文化、高度彰显民族特色,从而提高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工作的实际意义。总之,要使藏寨旅游接待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就必须正确认知藏寨旅游接待的基本属性和特殊性。同时,主管部不应只局限于藏寨旅游当期的“富民”经济价值,更应注重其长远的社会、环境综合效益,并以此为着力点开展培训工作。这不但是藏族村寨旅游接待走向标准化的途径,更是其走向民族村寨旅游品牌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5):53-56.

[2] 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21-25.

[3] 李凡,蔡桢燕.古村落旅游开发中的利益主体研究[J].旅游学刊,2007,(1):48.

[4] 吉祥甘孜网,www.省略/t/040513zggz/2004020041222162133.htm,2009-06-02.

[5] 中国网,www.省略/news/szxw/201107/t20110707_1102024_1.htm,2011-07-07.

[6] 巴晓芳.旅游开发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以鄂西土家族的“文化旅游开发”为例[J].新闻前哨,2011,(3):35.

[7] 罗辉.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构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3):31.

[8] 张晓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前沿,2011,(9):120.

[9] 兰宗宝,兰申菊.关于广西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的战略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9,(8):264.

[10] 田里.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10.

[11] 梁焰,麻学锋.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41.

[12] 黄福才.旅游学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74.

[13] 邓建萍.甘孜州普通话水平测试现状分析[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75.

[14] 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2006,(5):6.

[15] 刘丽君,于彦.试论大连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07,(11):97.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言国情词典学;俄罗斯;城市名;民族文化语义

中图分类号:H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2-0061-03

一、语言国情词典学的理论基础

语言国情学理论由Е.M.维列夏金和В.Г.科斯托马罗夫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是研究俄语称名单位,如词汇、成语典故、格言警句的民族文化语义或词汇背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写特殊类型的词典――语言国情词典的理论。Е.М.维列夏金、В.Г.科斯托马罗夫、В.В.莫尔科夫金、Т.Н.切尔尼亚夫斯卡娅等都是此类词典理论的奠基人。

语言国情词典是目的明确地描写俄语称名单位民族文化语义的词典[1]5。此类词典属于详解―说明类词典,即在该类词典中既解释词的概念,也说明词的词汇背景。它的描写对象是语言单位,但对语言单位进行的释义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普通语言学的语义解释,而是考虑到该词典的阅读对象――学习俄语的外国人的特点和兴趣的教学性语义解释。

对词条进行教学性语义释义的目的首先是发现词义的民族文化成分。因此对词条进行语义释义时要引入为俄罗斯人所熟知、而未反映在以俄罗斯人为编纂对象的词典中的信息,即将背景知识模式化,反映语言集体社会意识的日常生活层面[1]9。论述语言单位,它与其他语言单位的联系,它的搭配性、它的主题和联想外延都属于教学性语言国情学语义释义。应当强调的是,引入语言之外的信息的目的是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语言。这也表明,语言国情词典既具有提供知识的特点,也具有普遍教学的特点。该类词典在指明言语中语言单位地位和功能作用的同时,也是在教授语言。因此,从分类关系看,语言国情词典是介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之间的一类新型词典。它与二者的区别在于:

1.在词汇表的选择上,语言国情词典不仅研究单词,还研究多词语言单位,即对表示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和物体的称名单位进行释义。此外,词汇表的选择不是以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标准,而是以存在于词汇意义中的民族文化成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用性为标准。语言国情词典还释义在百科词典和其他参考书籍中没有严格定义的词条,如莫斯科。

2.从对词条的语义释义上来说,语言国情词典的词条释义部分包括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中缺乏的日常生活知识,如Иваново-город невест;在实践中作为某文化共同体成员的语言学家即词典编纂者,会首先将自身的语言认知模式化,然后再对其进行检验、精确化及扩充。

3.语言国情词典与百科词典的临界部分。这一部分的出现,从一方面说,是由语言国情词典的中间性特征造成的;从另一方面说,是由对语言单位详解和科学定义相接近的趋势造成的。详解词典的编纂者并不满足于常识,他们试图从科学参考书和百科辞典援引词条释义。语言国情词典的编纂者也首先将自身的现代生活常识客观化,然后再根据权威文献对此知识进行检验,补充属于被释义词条的科学背景知识。

4.与语文词典不同,语言国情词典的词条释义重在发现词汇背景,重视被说明事实的准确度和文化历史的可靠性。与百科词典的主要不同在于,语言国情词典的释义不包括不为普通俄语承载者所了解的狭窄专业知识。

5.语言国情词典释义的语文学方面由于广泛反映专题词汇和专题性搭配而得以加强[1]11。

迄今为止已出版了多部俄语语言国情学词典,如:Денисова M.А.Народ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СССР.- M.,1978.

- Фелицына В.П.,Прохоров Ю.Е.Русские пословицы,поговорки и крылатые выражения.-M.,1979.

- Чернявская Т.Н.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СССР.-M.,1984.

- Фелицына В.П.,Прохоров Ю.Е.Русские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ы.- M.,1990.

- Акишина А.А.,Кано Х.,Акишина Т.Е.Жесты и мимика в русской речи.- M.,1991.

- Харченкова Л.И.По одежде встречают...Секреты русского костюма.- СПб.,1994.

- Прохоров Ю.Е.,Борисенко В.И.,Го Ликай.История и культура России.- Пекин,1996.

这些词典涉及俄社会的多个领域,是学习俄语的外国人的有益参考书。除上述领域外,俄罗斯的城市也是语言国情词典应当选择的描写对象。因为,作为历史文化事件和现代生活的空间载体,城市名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

二、语言国情学视角下的城市名

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语言学界开始对地名进行研究,但当时的研究具有片段性特征,只有个别文章涉及该领域。从60年代开始,地名研究得以积极发展,一些著名的学者在该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如Р.А.阿盖耶娃,Н.В.波多丽斯卡娅,Е.M.波斯别洛夫等。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地名辞源学、地名的结构、地名学的构词方式、地名的词汇语义和专题分类、地名学的符号特征等。

每一个地名都是按照语言基本规律构成的,在言语中也按其原则和传统起作用。由于词根和生产词干的特征、产生动因和在地图出现的历史条件的个体特征,指称客体和历史形成稳定的联想及背景知识特征,地名可以被定义为所属民族生活及该族语言的历史文化与时空坐标[2]。

地名拥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但对它来说最重要的是在词的语言国情学理论中被称为词汇背景的知识和联想。

地名词汇背景的研究最初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语言国情学领域的专家多次强调,地名不是普通的地理学术语,它们具有民族文化语义成分,而且这一语义成分的承载者正是其词汇背景。Е.M.维列夏金曾说,“地名与天体名,及普通语言学使用的任何专有名词一样,是一系列将民族文化语言共同体成员鲜活的意识客观化的、共时联想的出发点和集中体现。”

地名的词汇背景主要是由联想背景语义成素组成的,它是历史文化、文学、社会及其他联想的总和[3],反映的是被社会意识记录的地理客体的生活,是民族文化信息的基本载体。如,Сталинград 使人联想到具有转折意义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Сочи使人联想到夏日黑海边的休假和喜欢在此度假的普京总统;Новгород使人联想到古罗斯、维契会议、索菲娅教堂等。

作为居民点名称的城市名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地名的其他组成部分,如河流名称、山川名称,具有更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与之相关的联想也更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尤其对于俄罗斯,城市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古就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的城市出现得较早,并且增长速度很快。在9―10世纪的年鉴中记录了24座城市,11世纪时增加到88座,12世纪时已拥有119座,14世纪初达到了130座。由于城市数量众多,古罗斯被邻国称为Гардарика,即“城市之国”。而现在俄罗斯已拥有上千座城市。俄罗斯的城市自古就是贸易、手工业、政治文化思想的中心,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名累积了丰富的词汇背景,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形成了宽泛的联想。

三、与俄罗斯城市名相关的联想

获得城市名的背景知识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联想实验。2003年10―12月我们选择了48个在俄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并以这些城市的名称为联想对象,在俄罗斯人中进行了联想实验。结果显示,关于这些城市的联想,即它们的主要词汇背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的建筑,如Mосква―克林姆林宫、红场、阿尔巴特大街;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伊萨基辅教堂、圣血教堂、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涅瓦大街、青铜骑士、喀山教堂、冬宫广场;Сергиев Посад―教堂;Новгород―索菲娅教堂、古木质建筑保护区。

城市类别特征,如Калининград―港口城市;Суздаль―博物馆之城。

名人的名字,如Тула―列夫・托尔斯泰;Сочи―普京;Грозный―伊凡四世、沙米亚里・巴萨耶夫;Владимир―弗拉基米尔大公;Новгород―亚历山大・涅夫斯基。

职业和民族的名称,如Mурманск―军人、渔民、海员;Смоленск―游击队员;Якутск-якуты雅库特人;Владивосток―中国人、日本人。

历史事件,如Смоленск―第二次世界大战;Грозный―战争、国内战争;Волгогра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城市的产品,如Владивосток―鱼、海带;Тула―甜饼;Астрахань―西瓜、鱼子酱;Краснодар―葡萄酒;Вологда―黄油。

天气条件,如Владивосток―冷;Краснодар―夏天、太阳;Астрахань―热。

自然客体,如Новороссийск―大海;Владивосток―黑龙江、太平洋、东方;Пермь―乌拉尔河;Сочи―黑海。

歌曲或文学作品,如Воронеж―沃洛涅日的小猫(神话);Mосква-Как много в этом звуке(莱蒙托夫的诗句); Саратов-В деревню,к тетке,в глушь,в Саратов(《聪明误》)。

城市名城的别称,如Иваново―未婚妻之城;Mосква―第三罗马、白石城;Псков―诺夫哥罗德的小弟弟。

在经济和政治中的意义,如Mосква―工业中心;Mурманск―发达的驯鹿业; Екатеринбург―化妆品工厂“Самоцветы"。

经济矿物,如Якутск―钻石、金子;Грозный―石油;Тюмень―天然气、石油。

交通工具,如Mосква―地铁;Тула―飞机Ту-134;Mурманск―潜水艇。

对城市的评价,如Волгоград―灰尘多;Вятка―蠢人之城;Краснодар―适合生活的城市。

实验结果为我们呈现了城市名所承载的宽泛、丰富及动态的民族文化语义,我们可以了解到俄城市的多面性,这对学习俄语的外国人正确、深入地理解俄社会、文化、文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而这些丰富的联想语义存在于俄罗斯人的日常意识中,是一种常识,因此不会被放入语文学词典和百科词典中,而学习俄语的外国人只有通过语言国情词典才能够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背景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国情文化,更好地与俄罗斯人进行交流。

综上所述,外语学习不是单纯的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所学语言了解该语言国的文化,更好地与该语言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了解一个国家的城市是更好地认识该国文化的渠道。因此,编写语言国情词典《俄罗斯城市》是必要而可行的。这部词典既可以应用到俄语教学中,也可以以汉俄双语的形式成为俄语爱好者了解俄历史文化及现状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Чернявская Т Н.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Культура СССР: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K].M.,1984.

[2]Горбаневский M В.Русская Городская Топонимия:Mетоды Историко-Культурного Изучения и Создания Компьютерных Словарей[M].M.,1996:3.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9篇

那么,普洱茶真的唠叨吗?

回答是:是的,普洱茶真的唠叨。

可是,我们还要反问:普洱茶为什么就不能唠叨呢?

这个问题,可能连央视也很难正面回答。

原因很简单。在信息时代,谁能找出一种不需要唠叨的品牌?看看满世界铺天盖地的广告,答案早已不言自明。别说那些刚面世的新品牌需要玩命唠叨,就是那些早已名闻天下的老品牌,又有哪一个有自信从此闭上唠叨的嘴,任世界风云变幻,翻云覆雨,我自岿然安静?那还不等于在每天、每时、每刻、每秒都需要不停唠叨的品牌丛林世界自绝门路,挥刀白宫?可见,普洱茶的唠叨,和任何一个茶种,任何一个品牌一样,是否唠叨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有没有能力唠叨?如何唠叨?唠叨的效果如何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如今,普洱茶唠叨得让满世界都知道,我们只能说,普洱茶真能唠叨!普洱茶唠叨得大大的好而不是不好!

虽然,普洱茶需要唠叨,应该唠叨,能够唠叨,唠叨得大大的好而不是不好,这些都早已不是问题,可是,我们还是忍不住再唠叨一回:普洱茶为啥要唠叨?

第一个理由,也是天经地义的理由――品牌传播需求、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就不用唠叨了。这个理由太功利,我们唠叨点不那么功利的。

作为一种断代百年的传统茶种,普洱茶要在现代世界接续生命,发扬光大,这需不需要唠叨?当然需要唠叨!这就像当今的孔子需要唠叨、国学需要唠叨、传统文化需要唠叨。作为普洱市、云南省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符号之一,普洱茶当然要唠叨。这种唠叨,是中国当代社会规模庞大的文化招魂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北方,不招魂,就找不着北;在南方,不招魂,就找不着南。总之,面对未知的未来世界,不招魂,就找不着行走的方向。而招魂,哪有不唠叨的?看看《楚辞》中屈原老先生的那首《招魂》,一口一声“魂兮归来”,这不叫唠叨还叫啥?可是,你能说屈老先生唠叨得不好?如果有人那么说,那只能说明个问题:那厮不是就是没心没肺。

普洱茶生长在澜沧江中下游的苍茫大地上,那是当今中国生态较为完好的一片大地。唠叨普洱茶,就是唠叨生态文化。而生态,是当今世界最为重大的主题之一,关乎人类的生死存亡。这样的主题,就是每天唠叨一万遍都不过分。我们不知道,普洱茶的唠叨,具体保护了多少棵原生的大树,但意识决定行为,我们能够肯定:倘若普洱茶不唠叨,被粗暴灭掉的大树肯定更多。

普洱茶生长在多个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众多的民族文化是普洱茶生长地域的一大特色。唠叨普洱茶,也就唠叨了云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让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获得更多的自信。在世界文化日益趋同化,也就是日益无趣化的今天,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日益显得弥足珍贵,更加需要我们精心呵护。普洱茶生长在这样的地方,哪有不唠叨的道理?

由于普洱茶生长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制作工艺,普洱茶的农残在全国茶种中是最低的,对人体的健康价值是最大的,这也日益得到了茶界的一致公认。所以,唠叨普洱茶,就是唠叨健康,唠叨健康的品饮方式、生活方式。在各种现代病越来越严重的当今世界上,唠叨普洱茶健康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单凭这一点,普洱茶就需要唠叨,并且是大大的唠叨,唠叨得越是唠叨,就越是大大的好!

好了,就唠叨这些吧。普洱茶为啥要唠叨,那是因为品牌、经济、传统、文化、生态、健康这些常识需要唠叨。是的,是常识,并且是好的常识需要唠叨。在信息爆炸,人们习惯标新立异、追逐刺激的世界上,越是常识的东西,越是好的常识的东西就越是容易被忽略,被覆盖。而好的常识,是需要永远唠叨下去的。

民族文化常识范文第10篇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深入挖掘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从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让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滋润心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让每一个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我努力实践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积极介绍经典著作,让学生喜欢经典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其思想对中学生影响很深。但是,现在的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只是从电视剧中了解故事情节,了解作品中的人物,而只有很少的一些学生才能拿出有限的时间去阅读,直接从四大名著中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对此,在学习四大名著的节选章节时,我先让学生看电视剧,通过某些镜头让学生粗略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中与课文关联的章节,然后布置下作业,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整部经典著作。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传统的名著产生了兴趣,也会继续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使学生受到了文化的熏陶,不失为一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式。

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快餐式阅读,喜欢卡通漫画之类书籍。这些书有它的优越性,比如简短适合短时间内阅读,但是思想肤浅,缺乏文化的厚重感。我国的古典名著是一座无穷的智慧宝藏,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包含着丰富的人类情感,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体会,去弘扬。所以,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推荐和介绍,让每一个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好途径。

二、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各类体裁无所不有,所选篇目从先秦两汉到近代文学无所不包。尤其是在诗歌、散文、小说等古典作品中,蕴藏着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在进行这些作品的学习时,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向学生讲解语言文化知识的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将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及时地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真正领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比如,学习《颐和园》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的智慧,体会我国建筑风格的独特性,领略华夏文化的富丽堂皇。又如,学习《黄河》《三峡之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到中华大好河山的壮美,欣赏祖国的旖旎风光。再如,学习《清明上河图》《拉萨古城》等课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去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了解各具特色的风土民情。学习诗文,可以让学生了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厚与仁慈;了解《汉乐府》《乡愁》等诗词文化及名人轶事,杜甫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强烈的爱国思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内涵:在导入新课时,介绍有关的文化常识;在解读课文注释时,补充必要的文化常识;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挖掘作品的内涵;在提炼主题时,挖掘作品的传统美德等。教师要以不同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并渗透传统民族文化。

三、注重个性化阅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意境深远,文化内涵丰厚,内容涵盖面广,既有古人传统美德的再现,也有今人艰苦创业的事迹;既有诚实守信的模范,也有忠贞报国的英雄,无不表现着人类的真善美,无不充满着乡情、亲情和友情。学习这些课文,我们就能走进经典,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我们是在与古人交流,是在与今人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品味作品的语言,把握人物的形象,从而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去体验文本,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

如《水浒传》中的人物性格各异,鲁智深、林冲等人物学生都耳熟能详。《三国演义》妇孺皆知,其影片深受学生喜欢。其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明争暗斗的场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次学习到三国演义中的章节,学生都会兴致高涨。教学《赤壁之战》时,教师就要告诉学生,这篇课文让学生自己来讲述大败曹军赤壁的故事。这样,学生很感兴趣。课前,教师可把一些资料粘贴在学习栏里,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此外,教师要特别强调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谁发现的多,谁的思维最敏捷,谁就是本课的值堂老师。

顿时,有的学生画出了三国的形势图,有的学生画出了浩浩的长江,有的学生总结出来各个将领的用兵方式和部署特点,并能够从天时地利诸方面分析双方的用兵策略,胜败原因。无论是讲台上还是讲台下学生都能展开讨论,为某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真可谓百家争鸣。学生参与到了课堂活动当中,深入理解了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能够将人物置于典型的环境去分析,自然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传统文化的素养。

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时代,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承担起责任,让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根植于每个学生心中。

上一篇:白色生物技术范文 下一篇:酒店管理机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