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5:50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1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体现着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民族传统体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流传至今,形成了代表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一方面展示了其社会价值作用,比如健身、娱乐、陶冶身心等,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包括对中国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生活内容、习俗宗教http://等的传播与促进作用。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作用也必将会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与发展而发生改变,因此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及特征

1.1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其发展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注重对其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内涵界定。

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方面界定,主要是指古代民族体育,包括奴隶制与封建社会时期的体育运动项目[1]。后来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民族之间也出现了不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界定便更加宽泛起来,世界各国都形成了本民族的体育项目。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指世界各国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人类身心发展及其他方面需要的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2]。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不断吸收外来体育形式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小农经济的发展与大一统的文化氛围[3],在与其他少数民族进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多民族不断融合与发展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形成的与其他国家有显著不同的体育形式。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体育出发,运用社会学独特视角,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进行剖析,并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进行建构。

1.2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

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特征主要包括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两方面,其中显性特征包括健身性、大众性等特点,隐性特征主要包括传统性、民族性与文化性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显性特征

(1)健身性体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以身体活动锻炼身体为基本的目标,鼓励人们直接参与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一般都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是劳动形式的一种转化,因此具备健身的特点,涵盖健美、保健与体疗康复等方面的内容,对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2)大众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群众性特点主要包括体育项目方式、技巧的简单化倾向,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并不断传承;另外还表现为其健身性附加的恒定性,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利于最广大的群众接受并习得,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众性价值体现。

1.2.2 隐性特征

(1)传统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统性主要表现在其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特定风俗与生活习惯,并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予以表达出来并进一步的促进其发展,将寓意深刻的内涵及文化表达方式渗透到体育项目中,使传统体育项目更加具有民俗风情,体现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价值的发展。

(2)民族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性主要是指体育项目对民族特定内涵、文化与习俗的融合,比如蒙古族的摔跤,体现了一种高原生活方式,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本民族之间不断流传,象征着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并不断影响着这些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及体育精神的不断充实。

(3)文化性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性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习俗的传承与文化精髓的继承,其中文化习俗主要包括民族生活习惯与宗教信仰,比如赛龙舟与龙图腾之间的关系;文化精髓主要包括传统的文化观念、伦理价值与哲理思想等的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动静相生”、“阴阳辨证”等观念与哲理体现在体育项目中出现了太极拳、气功等运动形式,充分证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传统民族文化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

2 民族传统体育的综合价值分析

2.1 大众娱乐与强身健体

民族传统体育注重以静养生,相对于日渐形成的封闭的自然与社会生活环境来讲,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与娱乐方式,调整着人们的心理与情感发展,不断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其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内容不断增强了其娱乐价值体现。另外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有氧运动,其最初的价值就体现在强身健体方面,通过机体的运动协调,使机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活动与锻炼,从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现阶段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亚群体不断出现,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其独特的优势与文化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促进参与者身体能量的消耗与恢复的代谢过程,保证人的身体强壮。

2.2 陶冶情操与增进团结

民族传统体育陶冶情操的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包括对人的感情的培养与信仰的追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多是一种健康、优雅、有内涵的项目,比如太极拳、气功等,这类体育运动更多能陶冶人的心性,反映生活的情趣与价值,进而促进自身感情与心态的升华。另外透过传统体育项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传统体育延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从而有效的维系人的信仰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民族传统体育增进团结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凝聚力方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必然存在合作与竞争等环节,内部的有效合作与外部的有效竞争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团结与凝聚的内涵,反映在民族之间主要是民族内部不断凝聚交往的价值内涵,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往与情感交流,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向心力。

2.3 拉动经济与传承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市场需求出发,结合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特色,开发出新的体育项目、服务及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形成新的民族产业链。民

转贴于 http://

族传统体育产业主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商业表演、民族文化本体宣传产业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比如民族传统体育器械、服装、文化旅游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都将经济与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融合,促进了传统体育对经济的有效拉动作用。

民族传统体http://育对文化的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宗教的信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等方面。宗教与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与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论其表现形式还是其特定的文化内涵,都体现了一种特定文化的表达,体现了民族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价值信仰与文化形式所起到的作用。在许多民族内部,体育项目均是特定的宗教价值取向的表达,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及民族内部文化观念的有效整合与认同。

 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

3.1 代表民族母体文化的价值取向

民族母体文化可以通过任何代表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体育运动形式与其母体文化及其各个文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4],在母体文化的积淀中得以发展,并受母体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例,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其本质与中国民族文化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与母体文化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任何其他外来的文化或者体育项目形式在与民族文化与体育形式结合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首先与母体文化相融合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以中国武术为例进行分析,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中国武术各门派中关于阴阳学说的印迹[5],还能体会到其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意境。同样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也具有这样的文化痕迹,比如篮球——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体现在在现代工业文化发展过程中西方诸国逐渐形成的竞争意识。

任何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都隐藏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音乐、戏曲、诗歌等的融合与统一,西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同样与其绘画、交响乐、歌剧等相统一[6],具有本质上的关联性。

3.2 代表民族文化品格的价值取向

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本民族的母体文化中,并与母体文化共同发展,体现了一种不断的扬弃与融合过程,因此二者之间具有天然的统一性与历史传承性。另外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的结合还表现出了另一种主体价值取向,这种主体性及价值取向与母体文化内涵与规范相结合,体现出了本民族的特色。这种主体性的发展一般不会偏离母体文化[7],而是在母体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丰富与创新,最终发展成为具有自身运动特色与母体文化特点的文化品格,即文化标识。以中国武术为例,武术是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同样朝鲜民族有具有自身文化品格内涵的跆拳道,大和民族有相扑、美利坚合众国有篮球[8]等。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与文化个性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规训作用。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不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也出现了不断融合的趋势,比如在印度、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中出现了英国的半球,在世界各国基本都存在的篮球与足球等,都体现了一种对外来文化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吸收与传承。另外,在世界民族传统体育不断融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反对外来体育项目,保存本民族文化品格主体地位的行为,这些方式也体现出符合本民族文化品格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自选择性。因此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下体育过程中,需要从本民族文化品格及文化内涵出发,不断扬弃,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与本民族文化品格的延续。

3.3 代表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

通常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都与本民族的生活习惯与习俗相关,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人们的日常劳动与生活,是特定习俗与宗教信仰的产物,比如端午节划龙舟,是一种节庆礼仪与祭祀活动[9]。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不仅对一个民族的庆典、祭祀及其他娱乐活动发挥着丰富与完善的作用,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民族品格与民族性格。

回顾中国历史,透过文化发展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便可发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发展价值取向的代表性作用。中国从孔子到康熙大帝,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都以自身的行动切实倡导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10]。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的形成与文化品格的塑造有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与智慧结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的能力与价值。比如美国的篮球,日本的相扑,中国的武术等,都是本民族能力与信心的表现,是塑造本民族文化性格的重要表达方式,代表着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价值取向和追求。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

4.1 摒除文化自卑,回归民族传统体育到主流文化领域

中国近代以来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充满冲突与演变过程,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随着中国政治地位不断下降,经济不断衰弱,外来文化的不断侵袭,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心态,使国人陷入一种深度的文化自卑之中。反映在体育文化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则是对西方竞技体育的无限崇拜,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认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不具有独立发展的形态与健全科学的体系,因此开始用西方体育的标准来衡量民族体育,使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完全失去了自身特有的价值与内涵。随着以奥林匹克运动为基调的西方体育世界性发展,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得不去适应西方体育发展的要求,甚

转贴于 http://

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西化,最终失去自身的特点及主体地位。

新时期要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恢复主体地位与自身的特色与特殊价值,需要从根本上摒弃民族自卑心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http://文化的博大精深内涵,将西方体育运动作为借鉴对象与辅助工具,不断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回归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体地位与价值。

4.2 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的信念

民族传统体育积淀着一个民族与国家的文明成果,也蕴含着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文化基因。尤其是现阶段全球化发展趋势逐渐明显,如何在世界范围内保持自己的特色,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的发展健全自己,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因此需要不断树立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维护民族与国家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基础与价值。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存在于整个社会进程中,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来讲,首先需要确定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并且坚信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深厚的民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数千年,已经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风情,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独特内涵的体育项目体系,但受地域及传承方式的影响,一些项目逐渐消失了,因此要有效保护民族传统体育及其特殊的功效价值,应重视其存在的意义与作为民族原创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现有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

4.3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

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也面临着多元开放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因此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进行融合与对话、沟通,在沟通与对话中相互理解和包容,从而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与多元化的体育文化进行对话与沟通一方面可以促进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构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需要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发展意义出发,不断实现现代化的追求与目标。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促使民族传统体育需要不断适应多变的社会,解决好民族化与全球化、个性化与普遍化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加深对多元一体化文化内涵的理解,在文化形式、文化风格等方面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民族自身特点,形成与现代化发展步调相结合的现代化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从民族传统体育与全球化发展来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通过与其他民族体育相互碰撞与沟通、融合,逐渐实现了自身世界性的发展,提高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4.4 以原创文化为基础,实现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需要以本民族的文化为基础[11],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逐渐实现世界化的发展,才能有效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本民族文化的结晶,如果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也就失去了其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民族传统体育相融合与发展的世界性意义与价值。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及其他各方面的不断扶持、指导与配合,充分考虑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依赖性。世界各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其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矛盾与冲突,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论证。民族传统体育与其内涵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在本民族原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当代性的变迁,即将体育项目与文化内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背景、外来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不断的接触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意义与价值,进而实现其现代化的转型与变迁,体现出文化筛选的作用。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受国家与民族发展历程特殊性的影响,很少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因此民族原创文化在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承载了独特的民族地域文化。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往往决定其发展的方向,不论是参与运动的主体还是运动过程及内容,传统的文化内涵及其他不科学的形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因此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讲,民族传统体育要持续进步与发展,应不断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去除其中封建的、不科学的因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5 结 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集民族性、传统性、体育性与文化性于一身的体育形式,民族传统体育对传统文化的沿袭是其区别与其他体育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民族凝聚的重要内涵。民族传统体育在满足其作为特定体育运动项目所产生的基本社会价值外,还包括一系列衍生价值,比如娱乐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等。在全球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现代社会,如何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维护其文化选择模式,保持民族特色文化内涵是社会学界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界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不断出现,交流中的“势差”现象也开始流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遭到西方体育的冲击,面对中国传统体育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探讨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不断维护民族体育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权利,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始终遵循与历史和现实对话沟通的原则,融合西方体育的优点,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内涵与价值选择的世界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版权战略;传统文化产业;精神价值;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D99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50-03

收稿日期:2010-02-09

基金项目: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08SFB2039)

作者简介:黎六娅(1982-),女,四川泸州人,知识产权研究所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知识产权法研究;汪虹(1966-),女,湖北武汉人,科技处副处长,硕士研究生,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研究。

一、版权战略中的传统文化产业

(一)对传统文化进行版权保护的基石――产权激励理论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又是现代科技与文化成果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文学艺术的创新之“源” [1]。因此,应当承认和尊重传统文化的特殊价值,并进行多形式、多维度的保护和利用。 世界各国基于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都在努力从不同角度对其提供保护,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产权激励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家用以论证公共产品保护合理性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最主要的有关知识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产权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表明,产权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是产权的一个基本功能。”传统文化的私法保护可以授予传统文化的权利主体以垄断性权利,有利于保存、发展、合理利用本群体、本部落的传统文化 [1]。拥有这样的垄断性产权,便能激励享有民族传统文化的部落、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

(二)版权保护的动力――传统文化产业的精神价值与商业价值

1.保护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首先,对传统文化实施版权保护是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这种对精神价值认同的理论依据是“族格”理论。“族格理论”认为各个民族都有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所谓族格就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或在国际关系中),每个民族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尊严。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格,所以各民族无论大小强弱,无论其宗教、文化的差异,均享有天生的平等自由 [2]。从古代开始,中国各民族就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之下,从饮食起居、衣衫服饰、生产劳动、娱乐活动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创造着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即使是在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下,这样的文化创造活动依然在延续和更新。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特性表现为拥有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他们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 [2]。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目的就在于实现民族平等和法律范围内的民族自由发展。尊重民族文化权利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现,也是必然要求。其次,对传统文化实施版权保护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一定地域内或世界范围内文化要素的数量庞大、文化类型的多种多样,构成了文化多样性 [3]。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用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西方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指出:“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 4]。“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生存根基,失去了文化身份和特殊性的族群,仅仅是‘人口’,根本谈不上是独立的民族。” [5]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是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的需要。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基于对民族文化权利的尊重,中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共同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各具个性的华章,拥有这样的丰富宝藏,得益于在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内各民族的长期并存。所以,为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传统文化作品给予版权保护在中国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2.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传统文化的恰当开发和利用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版权视野内,对传统文化作品的商业开发如火如荼。例如,将具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图形、标识用于对该区域旅游业的宣传,既能宣扬其瑰丽的区域和民族文化,更能为该区域、该民族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土著部落文化旅游”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实例,这种以土著部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文化旅游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其独特的魅力。据统计,1993年2月和3月在澳大利亚的国外游客中,1/3到1/2的游客希望亲身领略和感受土著部落的传统文化,如观看他们的图腾、有关器物、手工艺品等。与此相似,在新西兰的Kaikouta地区,1987―1995年的文化游客从3 400人增加到188 000人!在美国,西南土著部落艺术家出售其土著艺术品和工艺品每年可以获利8亿美元 [6]。中国的民族特色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标识作品与该区域、该民族旅游业的恰当结合,对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如虎添翼。

但不容忽视的是,“传统文化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传播,可能导致对一国文化遗产的不适当利用。传统文化的任何商业上或者其他自然的滥用或者任何扭曲,是对一国文化和经济利益的损害。” [7] 一旦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卖点”出现大量的仿制品或者渐渐淡化“其价值将大打折扣”并渐趋消失 [6]!因此在版权战略视野中,传统文化作品的商业化过程需要版权保护这样的有力工具进行干预。

(三)版权战略中的任务详解

中国于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第四部分“专项任务”之一的版权任务部分指出:支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作品的创作。对此可作如下理解:

1.战略立场:扶持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从时间维度上,中国所拥有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从文化域限上,中国各民族文化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从地理区域上,中国幅员辽阔,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阔。对这样一笔“深而广”的无形财富,认识到其商业性价值并为享有该文化的民族和国家所用,能够为享有者和使用人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2.作品的标准:传统、民族特色、鲜明三项标准。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风格迥异,但真正进入版权战略保护视野的传统文化作品应当符合如下三个标准(严格程度递增):

首先,传统标准。“传统”是个发展的过程,传统的事物并非都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义。传统文化需要时间的沉淀和“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筛淘。版权战略倡导的是优良的传统文化作品,即能体现该民族的先进文化与积极文化、具有美感的文化作品。如,云南丽江古城东巴文化中的“金色青蛙”文化标识,就是传承了纳西族的宗教文化,该民族自古将青蛙视为智慧之神,认为其能救人于危难之时。纳西族保留至今最古老的民族舞蹈《勒巴舞》也源于金色青蛙的跳跃 [8]。纳西族自古流传下来的纳西福蛙文化向世人传递着该民族的信仰,具有积极的意义,符合版权战略的传统标准。

其次,民族文化特色。版权战略中的“民族”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nationality”而不是“ethnic group”,指我们中华民族;另一层是指“minority”,即中国55个少数民族,正如加拿大民族学家威尔・金里卡在其作品中所述:“这里我所说的少数民族是指聚居于某特殊区域,拥有自己的体制、文化和语言,且在归属于一个更大国家管辖之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并运作着的群体。” [9]

任何文化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民族禀性,这种独特的民族特征是各民族对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认知世界的反映 [1]。一个民族之所以是这个民族而不是其他民族,根源在于其“民族特色”。“民族特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要性不亚于个性特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结果便是同化于他人、随波逐流;如果一个民族的核心文化消失湮没,民族有可能逐渐同化于其他民族而消亡,民族集体人格不复存在;如果一个民族核心的文化体系遭到破坏,这个民族完整的集体人格无疑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表现为民族身份的模糊、民族威信的下降、民族尊严的受损等[2]。版权战略强调“民族文化特色”标准,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关注该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文化,更着眼于该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因为“保持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体系对于本土居民和地方社区未来的福利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其知识和文化的活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0]。体现该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能成为传承和宣扬其文化的媒介,更能成为实现该文化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再次,鲜明性。“鲜明性”强调该作品的文化特性,该标准类似于注册商标必须具有鲜明的“可识别性”。历史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成为了各民族自己的“识别码”。中国拥有56个民族,就拥有着五十六个识别码。

中国版权战略将那些烙着识别码的民族文化特色作品纳入版权战略中传统文化的保护范畴,强调各民族文化之间、各区域文化之间的“界限”,强调文化特征的绝对性,从而形成不同特征的地方文化 。只有能将该作品归入其所代表的文化,符合下列具体条件之一的作品,方能称之为具有“鲜明性”:对外,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例如,中国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世界呈上的一道文化大餐:奥运会轨道线北土城站贯穿奥林匹克公园,连接“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的奥运轨道线的起点站地铁10号线的换乘站北土城站装饰一新,绝妙应用了民族传统文化符号青花瓷,获得了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该设计的实施应用大大提升世界对中国传统民族符号青花瓷的认知度 [8]。 对内,能代表特定区域文化、特定民族风俗文化。如重庆的“铜梁火龙”、前文所述的“纳西福蛙”,都体现着地方、民族独特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版权战略

1.特殊版权模式。1990年颁布并于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和国务院于1997年5月20日制定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一并构成了中国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著作权保护机制。这样的保护机制随着时间的推进和民间民族文化的日益多样,已不断暴露其不足之处:第一,《著作权法》鼓励对中华文化、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着眼于传统文化作品创造人、创作民族权益的保护,侧重的是对版权人精神利益的保护;而于2008年6月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版权战略的主旨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文化、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更强调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二者在主旨上的分歧不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精神价值还是经济价值);第二,中华文化、各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无限延续性对著作权保护时限具有挑战性。《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著作权的短期时限,将严重束缚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需要调整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的著作权模式。《著作权法》设立著作权保护期限的立法宗旨是基于对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与知识共享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防止无限期保护著作权人的垄断性权利而导致知识独占。但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初衷本身就是为了凸显民族特色,对外,保护中国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对内,体现各民族文化个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实行短期时效保护不利于实现文化的“民族特色”,因为期限终结后,民族传统文化作品(例如传统文化标识)将进入公有领域,建议对民族传统文化作品延长期限,并可借鉴《商标法》规定的“续展制度”,用可续期的制度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无限延续。

2.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并非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作品都具有经济价值――为所有者和使用人带来经济利益。虽然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宗旨是为了实现产业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对于版权领域中“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特别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作品,依然是重视的对象。这需要从源头着手。可行的措施包括[1]:支持创作人及其后续创作人的创作;例如,提供创作金费、解决创作者生活福利问题 [2]。解决作品的出路问题,主动创造作品的流通链;例如提供专门的作品展示平台。

3.鼓励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传统文化”虽然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朴事物,但是与物质文化不同,传统文化①总是动态的,由于和实际的生活紧密相连,他总是不断发展的。传统的文化表达方式必须适应现代生活,才能保证生存下去 [11]。因此,版权战略鼓励传统文化产业的创新,促进基于传统的创造性和创新,使之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② 为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三、结语

版权战略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既是由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朴事物,拥有体现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权利的精神价值,又是可以融入创新元素的文化产业,能够成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为享有该文化的民族、区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根据实际的需要,改变旧的著作权保护模式、扶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的优秀文化作品的创作、鼓励传统文化产业创新,将是版权战略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玉烨.保护传统文化的政策目标论纲[J].法商研究,2008,(1).

[2]马俊毅,席隆乾.论“族格”――试探民族平等与民族自治、民族自决的哲学基础[J].民族研究,2007,(1).

[3]陈洋.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以文化多样性为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2007,(1):7.

[4]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多元与冲突共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9.

[5]寇清杰.树立全球化时代的健康文化心态[J].南开大学学报,2001,(5).

[6]严永和.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当性――以人权为视角[J].学术论坛,2005,(2).

[7] UNESCO and WIPO ,Model Provisions for National Laws on the Protection of Expressions of Folklore Against Illicit Exploitation and Other Prejudicial Actions with Commentary ,WWW.wipo.gov.tw/cooperation/cooperation_4_3_12.asp.

[8]李芳.浅析中国民族传统符号在标识导向设计中的应用[J].广告大观,2009,(4).

[9]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0]朱瑾.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艺保护的战略性思考[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11).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遗产部主任爱川纪子(NORIKOAIKAWA). 无形遗产:新的保护措施[EB/OL].中国民族文学网,省略.cn,日期:2006-07-13,访问日期:2009-06-26.

Copyright Strate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Industry

LI Liu-ya,WANG Hong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provides tasks of copyright strategy: to support the creation of works with clear national features.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s of the spiritual and economic valu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pyright strategy holds supporting standpoint to its development.To change the old model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to assist in the creation of excellent cultural works that have difficulties in market competition, to encourage innovation will be new measures of copyright strategy to develop traditional culture.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民族传统艺术;繁荣;发展

中图分类号:J1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07-0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几代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目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的发展,将社会和谐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化、具体化,并赋予其更丰富、更科学的内涵。

一、民族传统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方式

社会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文化和谐。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在于构建和谐文化,而中国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和谐文化的多民族、多样性特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传统文化既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又有机结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地域、民族传统、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传统文化无不以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艺术为载体和表现方式,体现了各民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维特征的时空貌像,从而折射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纵观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之间基本上呈现出一种内向存在和外向表现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民族传统艺术是民族成员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文化体现,民族文化的根脉深植于民族传统艺术,民族传统艺术蕴含了本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特征,也正因如此,民族传统艺术是一民族区别于他民族的社会符号,是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同时对促进民族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国家为边界的广义民族和以地域、血缘、为标志的狭义民族莫不具有上述特征。因此,尊重、保护和繁荣民族传统艺术,展现我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杰出文化创造力,研究民族传统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而促进民族和谐、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保护与繁荣民族传统艺术的时空条件

民族传统艺术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更渗透到了民族国家的社会文化领域,对民族国家乃至国家内部的民族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在缩短信息传播距离、降低经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传播手段的革新,使文化艺术的大众化交流与传播在技术上成为可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作为一种普适性价值在全球范围的确立,不仅为产品包括文化、艺术作品的流通提供了基本的、共同的价格机制,也要求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的产业化和服务目标的大众化;全球化则以其开放性对民族国家及其内部的民族心理边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即使民族传统艺术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又为民族传统艺术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艺术发展的本质在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因而,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就建基于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矛盾之中。民族性的解构与嬗变构成时代性的赋存,而时代性的展示与活化需要民族性的支撑,艺术一旦丧失了民族性便丧失了艺术应有的内涵。近年来我国许多民族传统艺术如纳西古乐、裕固族口传文学、瑶族服饰、苗族木制家具等所面临的困境无不呈现出艺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相互抗争态势。我国民族传统艺术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全面裂解和嬗变。一些民族区域政府为发展旅游产业,对本区域传统民族艺术进行不切实际的改造与包装,反而导致传统意识的本真丧失。因此,民族传统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运用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艺术风格”。当前的时空条件下,民族传统艺术发展应具有双重含义,一是保留和反映真实的历史,彰显其历史教育功能;二是展示和刻画生动的现实,彰显其现世启示功能。所谓“保护性开发”与“开发性保护”虽着眼点与侧重点不一,但立意均在于凸现对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历史教育与现世启示功能的统一。

三、保护与繁荣民族传统艺术,市场化原则与公益化方式不可偏废

创造恬美家园,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心愿。民族传统艺术由自然状态进入制度化过程进而参与全球化过程,是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这一过程中,民族传统艺术必然会面临与外部文化的交融、整合乃至冲突,也要求民族传统艺术的转型。如何在转型中既顺应时代性又保持民族性,从而以艺术特有的魅力构建民族和谐文化,就需要我们以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态度、务实的措施发展与繁荣民族传统艺术。

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市场化原则。这里的市场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走产业化道路,发展艺术产业。二是摆脱封闭思维,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内外市场,在艺术的交流与整合中求得发展。

体现社会公平,采取公益性方式,加大政府投入。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生存的环境往往具有经济欠发达特征,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民族传统艺术方面面临一个现实的困境,一方面,保护民族传统艺术需要巨额经费投入,对地方财政造成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为创造经济效益发展艺术产业又可能造成艺术民族性的流失。同时,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在满足民族审美需求,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经济发展才具有对民族传统艺术保护与开发的物质保障,才能有效地举办一系列旨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艺术活动,也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民族性的丧失。因此,应该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公益性文化的要求,体现社会公正原则,发挥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大财政投入,为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与繁荣提供经费保障,使中华民族的众多宝贵艺术资源不致流失。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4

摘 要 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本文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体育 发展 路径

一、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理论基础薄弱

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独特的一整套概念、命题、范畴和研究方法[1]。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不清晰,具体理论来源不够明确,概念界定鱼目混杂等,反映了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上是模糊和混乱的,不利于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规范化的管理。民主传统体育的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引导,而理论研究工作的落后,已经失去了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指导意义,致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选入了低层次、无序、封闭的窘境。

(二)观念陈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化。如何扩大自身对外文化传播与交流提升自身软实力已成为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发挥并没有迎合时展的要求,在国外文化的强大宣传攻势下,我国传统体育已经失去了主导话语权,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持续发展。如:我国传统武术自我修炼的观念,不利于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播。在跆拳道、空手道的大力宣传攻势下,中国传统武术馆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三)普及率低

学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最为理想的载体,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俄罗斯将滑雪、民族民间舞蹈等纳入了小学教学大纲中;韩国民族舞蹈已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等等。但是我国教学大纲没有有效执行鼓励开展区域性和民族特色体育活动的政策[2],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普及率非常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我国现在已经大力发展城镇化,社区数量空前增加,因此,社区已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是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社区体育资源匮乏,直接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作用力和影响力的发挥。

(四)民族传统文化失去本色

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为表演性、娱乐性、实践性,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的举办,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主体价值功能逐渐向竞技性转变,致使民族传统体育失去了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味道,阻碍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如:赛龙舟、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受西方文化影响逐渐向竞技类活动演变的过程中,其民族传统文化特征也在逐渐淡化。

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力度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系统、统一的理论,促进其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目前,需要科学探索的民族传统体育问题还有很多,如:如何将传统节日与体育娱乐载体结合起来,如何把民族传统体育有序地推进学校体育课堂等。因此,应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力度,充分利用高效科研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

(二)转变观念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多元的相互交流、碰撞、融汇中取得进展的[3]。随着不断的发展,民族体育活动形态逐渐向人们需求的审美性、健身性、娱乐性价值观转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观念,逐步建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民族传统体育管理体制,重点培育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品牌化,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

(三)提高普及率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偏重于竞技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必要手段,学校应该积极开拓、整合、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应该结合民族文化背景、地域环境、民族风俗等方面因素坚持区域性原则进行教学[4]。让民族传统文化进入城市带入社会,现代人开始热衷于具有自然和谐性、民族风俗性、地域风情性、观赏体验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增设一些民族体育活动区,设立民族体育文化广场等,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四)挖掘民族传统文化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由于本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民族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息息相关。西方文化给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冲击,我们应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主创新,是促进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节日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借助传统节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例如: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赛马会、彝族的火把节等等,人们通过传统节日体验着民族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结语

随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给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更新观念、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自主创新,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汤立许,蔡仲林.文化变迁视域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流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4):67-72,82.

[2] 赵发田.创意经济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契机[J].体育与科学.2011.32(3):84-87.

[3] 骆方成,孙丽萍.社会转型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困惑之殇与解惑之道[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2):36-38,41.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阿坝州;传统体育;藏族

1 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的形势

阿坝州藏区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地区,种类繁多,自称体系,具有鲜明的原始性与宗教性,文化娱乐性和趣味性,地理地域性和民俗民族独特性,习惯性和传承性,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中潜在能量巨大,尤其在开发全民健身体育运动项目,体育旅游产品和特色体育项目等方面前景十分广阔。对该地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发掘,整理,研究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促进阿坝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任至对拯救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特征

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是指定与近、现代体育对比显示出来的特性。这些特性是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2.1原始性与宗教性

是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基本要素之一。阿坝州部分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行为,这是由于从古代开始就不断深化的宗教色彩和因素,有些项目是以虚幻想象中的形象装扮而成,反映了藏民族体育中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淳朴意识。

2.2文化娱乐性与趣味性

与我国其它诸多少数民族类似,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中,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这些活动大都安排在欢庆和闲暇时间进行,江体育寓于娱乐之中,增加欢快的气氛。

2.3地理地域和民俗民族独特性

阿坝州藏区有人口少,分布广的特点,生产水平不高,交通不方便,信息量少,受经济自给性和地方封闭的影响,在此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体育文化,必然带有很强的地域性。爬山、骑马、射箭、使用牦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登山、赛马、射箭、赛牦牛等多种形式的传统体育。

2.4习惯性和传承性

从民族历史渊源看,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他地区一样,始终服务于政治、经济,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经过藏民族不断的吸纳和扬弃,多种有益的、符合当时当地民族体育文化的营养成分容纳吸收进来,长期积淀,形成了为本民族服务的工具,成为人们衡量约束自身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尺度。

3 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

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已出现逐渐衰退的趋势,其发展面临基本设施建设不足、工作经费保障不足、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体育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机构活力不足等特殊困难,暴露出所依存的区域社会经济薄弱、体育市场发育程度低、受资金约束资源开发艰难等严峻的问题。深入研究阿坝州藏区民族体育的历史和现状,提出如何发展阿坝州藏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对策与建议,对繁荣中华民族体育事业有现实意义。

3.1强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方面普遍存在基本设施、资金、人员不足,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法律的保障。只有尽快制定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工作的法律法规、资金和专业人员不足等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传统体育文化机构活力。

3.2加强体育基本设施建设,提供较为充足的经费保障

阿坝州经济社会相对滞后,对传统体育投入不足,体育文化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阿坝州诸多困难和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阿坝州各族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条件。要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产力,不断增强和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3.3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人才不足、流失严重是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概念,增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感,花大力气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干部与专业人才。阿坝州的高等学校,应该承担起培养高素质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重任,结合阿坝州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情况,因地制宜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加快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着力打造与现代体育学科协调和配套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繁荣和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3.4通过学校体育教育推广,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课堂

阿坝州很多藏民族魍程逵项目,可作为重要的体育课教学内容纳入该地区的教学大纲。应考虑到该地区的地理和环境,允许该地区有相当比例的教学内容,按照适宜本地区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等条件安排体育项目,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而有效保存、推广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文化。

3.5培养并逐步壮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市场

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持着浓郁的特色,但是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始终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促使民族体育和民族经济协调发展,并在实际中产生最佳结合,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已经深刻融入当地民俗民风,该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独树一帜,由此形成了特殊的、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藏族特色体育旅游项目,加大体育旅游市场的建设,是构建地区旅游特色的关键,不仅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也有利于阿坝州藏族体育文化的传播。

3.6加强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的挖掘

对少数极具阿坝州藏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创新,力求缩短它们与现代体育项目的差距,以适应现代体育比赛的需要。要继续加大对阿坝州藏族传统体育的科研力度,从长远的战略规划出发,制订出有关重点项目的挖掘、整理、改造以及训练和比赛的科研规划,制订出符合竞技要求的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不断为全国各民族人民特别是阿坝州藏民族人民提供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熊茂湘.转型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3.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6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丰富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必然性;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的必然性;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构建健康和谐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提出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具体实施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913Y67)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是具有浓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同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激烈碰撞与交融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每个华夏子孙的光荣职责。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应义不容辞的担负起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但是,纵观近些年来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潮起潮落,其原因和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不明确定位不无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也在进一步推进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校风建设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如何在当今多元文化发展中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高校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要求,明确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地位,把民族传统体育化教育工作做好。

1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高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的活动主体按照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参加校园体育教学、体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一共同参与为主体,以运动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不仅包括体育设施、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表象物质财富,也包括体育精神、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风尚等内在的精神财富校园体育文化在广泛吸收体育文化的营养下,在高校这个培养人的地力形成了受政治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文化风尚等力面制约的特殊文化形态下在不断构建自身的同时完成了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完美交义在教育功能力面,校园体育文化显示出了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立时空性从这一点讲,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与未来社会发展同步性的水恒文化。作为高校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应体现出一种选择性。

2 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必然性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财富,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她在文化的流变中逐渐形成种有形的、外显的民族文象征,使民族文化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而前。锻炼着人们的身体,娱悦着人们的身心,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与发展,强健师生的体魄,增进其身心健康,还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而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所在。马克思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是影响华夏各族人民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传统。传统是社会的一种生存机制和创造机制,借助于它,历史才得以延续和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实现。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言,不能仅存于博物馆和图书馆,还应活跃在当代人和未来人的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创新。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有助于使每位有志于为民族未来贡献自己才智和心血的大学生,都能够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分析、变革、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对西方强势体育文化剧烈冲击与碰撞下能够坦然地、理性地面对,取长补短,健康发展。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应担负的责任。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纲要》中明确规定要“组织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中华传统养生健身项目的挖掘、救理和推陈出新工作。”地下环境各异、宗教信仰小同、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对于公众体育设施薄弱的中国而言,少数民族运动会所挖掘出的各种运动项目,改变了大众的健身观念,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一种重要方式,从不知到晓,继而到喜好、到亲身参与是体育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具体体现,开展范围从少数民族地区,逐渐扩大到周边地区,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民族体育运动,其这种带有民族气息而又简单的运动项目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全民健身的内容来推广和应用,在增进人民健康的同时来发展和普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以我国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是必然的。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也是必然的。

2.1 高校应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常言道“坐着说,不如起来行”。高校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制度层面,更不能只说不做,而应身体力行,做个认真履行自己神圣使命的践行者,积极地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国家历来就重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原国家教委在1992年就下发了有关文件明确指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首先要解决校长、任课教师、体育教师、研究人员及其他人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只有形成共识,才能在学校顺利地推开、发展起来”。并且还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各级学校体育教学部(室、组)的负责人深入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内涵和意义,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止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级学校历次的体育课程纲要中,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逐步增多。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的开展并小尽人意,西方竟技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发展远远领先于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发展;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相当肤浅甚至允满误区……这些无疑影响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高校要积极地行动起来,要有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做好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践行者。

2.2 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

在我国高校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在我校还是一片空白。这个课题将是我们以后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3 民族传统体育在构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作用和意义

3.1 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所具有的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沟通情感、愉悦身心、教育教化、文化传承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等功能对良好校风体育文化的构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下,民族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大学所具有的特定的体育精神环境和体育文化气氛通过进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于我国产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日,掌握其技术和知识,透过具体的文化现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达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这种交流无论是课堂教学内容,还是课余所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体育人文索质、体育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使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得到很大的补充丰富和完善。

3.2 补充和完善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日众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许多项目是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最好力法和最具实效性的健身运动把那些适合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学生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日通过认真筛选、科学地改造、加工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来,就能极大地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大学生对于适合于自身的、自已感兴趣的健身力法和健身形式有了多样化选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3.3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的具有良好终身体育理念和行动的建设者,因此,体育教学要以终身健身为出发点,而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征,正适合这一出发点,现代竞技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日的结合,不仅可以拓宽锻炼项目的种类和数量,体现智慧的和谐发展观念的民族传统体育,不断拓展其生存的理论空间和实践空间,以弥补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西力后现代体育意识的片面性同时,使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已的锻炼项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了大学生对祖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也增强了他们爱校爱国的热情。

3.4 有助于师生终生体育理念的形成

民族传统体育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偏重于修身养性、怡情铸志,其健身主要是以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愉悦身心的运动中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促进体能的发展和体制增强。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功能具有长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其健身特点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活动力式简便易行,老少皆宜,且功效显着,因此,与我国现阶段社会特点和人民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相适应,容易使人形成终生体育的理念。

3.5 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像一条无形的纽带,把校园人与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学校体育目标制度和准则产生认同感,并以作为学校一员所具有的使命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把个体目标整合为学校体育的总目标。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构建和谐校园,民族的团结尤为重要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决定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增进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向心力,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起互相学习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人与人在运动中容易产生共鸣,增进彼此的信任和情感的同时,在运动中同学之间密切配合,真诚交往,从而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与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使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个校园中和睦相处。

3.6 有助于继承、弘扬与提高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在民族体育中将一些传统的文化印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同时,它又在相当程度上填充和弥补着现代体育的不足,在更特殊的层面上满足着现代人教育、娱乐、健身的需求。今天,我们有选择地将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引入学校,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推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继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少数民族体育具有特殊的教育与健身价值。目前,我国已挖掘出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达977项,其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达676项。在多资多彩的民族体育活动中,许多项目具有较高的健身与教育功能。此外,民族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传承的载体,在生动活泼的民族体育活动中,青少年还会受到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礼仪、民族伦理道德以及生产、生活技能等到方面的教育,如彝族的飞石索、蒙古族的骑马、拉祜族的射弩、傈僳族的过溜索、傣族的划龙舟、苗族的爬花杆、佤族的狩猎舞、哈尼族的栽秧舞等都是人们采集、狩猎、游牧、农耕生产活动的基本技能。开展这些民族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生产生活技能,提高生存能力。

4 结束语

学校体育文化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对于培育校园精神捉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交织,互相支持,共同发展,为校园文化增添了活力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对民族传统体育项日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使民族传统体育真正融入到高校体育中,师生积极参与,携手努力,共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的广泛开展,从而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社会主义新体育文化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讲到“要全而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这为我们今后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工作思路指明了方向。普通高校应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中,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和智力等资源优势,明确自己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合理定位,积极担负起发展、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责任,使之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走向世界,影响世界,促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

参考文献:

[1]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8:16-18

[2]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11

[3]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学校民族传统体育下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Z].教体厅[1992]8号

[4]饶远.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建设[J].贵州体育科学,1996.3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民族体育;高校体育教学;必要性分析

而今,民族文化担当着促进国家发展、民族团结的重要角色。传统民族体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使我国传统文化的骄傲得到传承和发扬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也渐渐走进中国,逐渐影响着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导致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影响。另外,由于国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外,日益增多的现代娱乐方式逐渐替代了传统民族体育运动项目。所以,传承和发扬传统民族体育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当务之急。高校体育教学是面向我国大学生进行的体育知识、技能传授。高校是文化传播的平台,因此把传统的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必然选择;此外,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群体庞大,即将成为我国各领域的接班人,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光荣使命。

一、民族体育的意义和存在价值

我国的民族体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国家范围内的民族体育项目。这类民族体育项目在国内被广泛普及,在正式的比赛中也经常出现。

2.民族间节日举行的体育项目。这类民族体育项目仅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而且通常只在节庆日才举行。

3.少数民族范围内的体育项目。这类民族体育项目产生于少数民族,有很多当地的讲究,仅在当地开展,很少项目被普及。

大多数民族体育都会结合当地环境或本民族特色等,产生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带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就拿少数民族的体育来说,所包含的类别颇为丰富,不仅有本民族象征性的服装、饰品,而且针对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神秘感和艺术感,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中的巨大财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民族体育也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讲,长期参加民族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调节心理,还可以使肢体更加灵活、身体更加协调。一些民族体育项目,如:太极、武术等,除了可以修身养性之外,还可以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讲,民族体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增加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整个民族更加团结友好;

(2)使民族经济更加发达;

(3)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4)使体育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二、传统民族体育的威胁

传统民族体育的存在价值意义非凡,然而,它的传承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正面临消亡的威胁。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除了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外,现代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沉重,一心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无时间、无精力去进行体育活动,尽管我国很早就提出全民健身。另一方面,传统民族体育的传承还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学校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及家长只关注考试成绩,在学校上课只注重文化课的教学,课后还是参加文化课的补习,因而缺乏体育锻炼的时间。

2.日益增加的娱乐活动充斥着人们的业余生活,一些现代化的娱乐方式在形式上取代了传统民族体育,如:网球、高尔夫等。

3.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年青一代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目前一些传统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只是由一些年长者保护和传承,缺乏年轻的传承人。

作为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高校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体育的重任。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的文化和精神更是义不容辞。

三、传统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前面两节已经提到,一方面,民族体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象征,对国家发展、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它正受到各种威胁,面临消亡。所以,把传统的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民族体育基本不受地理环境的约束,对器材的要求也不高,可以因地制宜,这就便于在高校内推广。高校作为知识、文化的传播平台,面向我国大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教学环境。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不但要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更重要的是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高校应该承担起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的重大责任。

高校教育的目标是传播知识和文化,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然而,民族体育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并且长期参加民族体育项目的锻炼可以培养自身肢体的协调能力和某些专业技能。从这个角度来说,传统民族体育是对高校教育的补充。此外,民族体育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它的开展可以直接借助各高校现有的条件,不需另外重建场地。因此,把民族体育融入高校教育中,可以凭借高校的教学资源和环境这个良好的平台,传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和精神,不仅可以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保护民族体育免受消亡的威胁,还能使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教学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要在不同地区的高校开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体育课程,让传统民族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既可以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自己国家各个民族的特色和文化,更可以了解祖辈们的智慧结晶,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不仅如此,民族体育的内容本身对于学生来讲也具有很大的意义。它是祖辈的智慧结晶,对于当下的大学生而言,不但有助于身心锻炼,强身健体,还有很浓的文化、娱乐氛围。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应该树立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勇于承担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文化和精神的重任。

本文从传承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的意义和存在价值及传统民族体育所面临的危机,分析了传统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总之,民族体育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我们不愿意看到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从此消失。高校教育应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的西方文化等进行融合,向当代大学生传播这些文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高校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通过把传统的民族体育融入高校教育中,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而且使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启发和锻炼。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N].光明日报,2011- 05-06.

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篇8

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传统体育通过不断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大量渗透到民族传统文化中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如武术、射箭、摔跤、拔河、高跷等。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项目有竞技性、群众性及娱乐性的活动,还有养生、保健、气功等强调个人身心同步发展,动静结合的健身性活动[2]。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便易行,适应性强,可满足男女老少不同健身群体的需求,是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方法,在国际上也倍受关注。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高校作为我国体育教育最高层次,它不仅是强身健体、祛病保健的锻炼手段,也是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措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方式多元演进的呈现,对培养和发扬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认识、适应并引领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高校校园是影响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境场所。校园文化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一种特殊的群体文化,它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有一个非强制性的影响。它是社会文化作用于青年大学生的“中介”,对社会文化具有积极能动的反作用。校园文化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其间充满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文化与国内文化、本土文化与外地文化、汉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交锋,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文化再现,是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的渗透与传播。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对校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校园文化作为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的高层次优秀文化,可以辐射到社会中去,引领社会思潮,并深刻影响社会群体,以一种富有激情的形式渗透到民族文化中。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倾向。校园文化它通过自己培养的人才对社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传播原有的社会文化,并推动和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随着青年大学生社会作用的日益扩展,使社会文化的发展跃入新的层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各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精神的呈现。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丰富校园民族文化内容和学生的业余生活,并使民族精神在学生群体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们的瑰宝,应充分利用其优良的价值,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好的传承和发展。

3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的呈现形式,随着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日益受到挑战。我国高校在传承与发展世界现代文化的同时,要承担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任。随着历史和科学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体文化转型产生剧烈的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练习的人也越来越多。高校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形成和人生目标的树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新载体。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以及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到校园文化中,在陶冶学生情操、培育学生审美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变化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直接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也是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工具。

4民族传统体育促进高校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4.1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学生娱乐、体育活动,有很好的锻炼价值,运用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让学生在形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能够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高校通过不同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等。培养学生宽厚、礼让为理念,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人文素养和热爱和平、善良诚信、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的道德情操。

4.2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体育课程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与训练是对高等学校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与提高[3]。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好的健身价值和很强的表演性,在众多校园文化活动中,都能看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如武术表演、民族健身操表演等。学生根据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自己的爱好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表演节目的形式改编和创编,使这个项目在校园中广泛开展。在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增加了高校校园体育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开展民族传统项目“跳竹竿”“抢花炮”“毽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新鲜的体育课程,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这项民族的体育运动形式和方法,有利于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

4.3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加强各民族团结

大学教育阶段是接受、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环境,各各不同民族学生相聚一堂学习,为多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充分感受各民族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使大学生在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得到陶冶[4]。民族传统体育代表着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是民族体育意识、民族体育精神的象征。大学课堂教学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接受多元文化的过程,接受多元文化的过程就能起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各民族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广泛开展,让大学生熟悉、了解并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练习和锻炼方法,并起到传承、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推广民族体育项目的教育意义,促进各民族大团结以及社会大和谐。

5结语

在高校校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是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是现代体育飞速发展时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选择。在高等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时,要积极配置政府、社会和学校等各方资源,跨界整合各种文化思潮,在与现代体育正和博弈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上一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审计风险评估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