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08:58:19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运动康复与健康;学生;实践能力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374-02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新兴的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首次开设,弥补了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本专业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现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

2008年2月,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我院新增运动康复与健康试办专业(依据辽教发[2008]18号文件),专业代码为040206S,修业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沈阳体育学院2008年开始招生,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发现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和临床实践能力有待提高[1,2],笔者认为改进以下几点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增加实践课和实习的课时

运动康复作为一门以康复技能和经验为导向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为重要。我国临床医学大都采用五年制,实践课时与实习课时所占总课时比例为五分之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国临床医学注重的环节;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运动康复专业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医疗康复和运动康复体系较成熟,课程主要是康复医学,运动机能学,运动生物力学,康复心理学,运动疗法原理与技术,运动损伤学等,理论与实践课时安排为一比一,每门课程的安排都参照这一标准,严格执行,培养出来的学生无需岗前培训,可即刻上岗。结合到目前我院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实际情况,实践技能和实习的时间可提高到一年半,医疗系统和体育行业实习时间各占一半。

2调动学生实践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理论课时中的实践环节学生须轮流操作,物理治疗设备的使用,康复手法的熟练应用,康复评定软件的操作都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应用到实际的病例中。实践环节查找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手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每月增加竞赛环节,评定技能手法和康复效果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在传统康复技能和康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成适合学生个体的操作思路。

提高学生参与实践课兴趣,给学生主动表达和交流的平台,引用医疗和体育病例或实际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例子,作为康复教案,由点到面,由面概全,推广到相似病例的研究与康复技能的探讨。

3充分指导发挥指导老师的监督指导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在职康复治疗师多由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知识技能较差,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规范[3],这就要求专业的指导教师,深入教学医院,与带教治疗师加强沟通,定期回访带教治疗师,协助完成学生实习,及时解决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4培养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运动康复人才

现代社会知识结构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医学工程和社会制造技术不断提高,行业交流越发频繁,对于医疗和体育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只有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康复人才最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运动康复涉及康复医学、骨科学、神经科学、体育学等众多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专多用的特点。

5尽早了解和掌握临床操作规范

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熟悉临床科室的基本安排,人员设置和相关基本准则;另一方面,要学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4,5]。

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必须有完整的医疗康复经验,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印发康复医学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对康复专业本身和相关专业都得有所了解,骨科的手术流程,CT,HR等影像学检查,神经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在临床科室体验实习,知行合一,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只有了解临床的整体环境,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才能在日后的医疗岗位,体育岗位上尽快的融入,适应自己的角色。

实践过程中,学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技能非常重要。当前,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疗官司逐渐增多,正常的医疗秩序常常被打乱,治疗师无法专心地进行诊疗活动,患者无法得到最佳的治疗,在这种极为紧张的医疗环境下,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95%的患者无法正常交流,与病人的交流实陈上变成了与家属的交流,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实践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这方面的问题。大多数病人看病时都会感到焦虑和紧张,理想的医患关系建立在对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交流的基础上。

6掌握多套康复手法,至少精通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流行的康复治疗技术较多,六大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神经促通术,悬吊技术等,每套治疗手法都有适合的领域和患者人群。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针对个人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熟悉掌握一整套技术,同时对于其他治疗手法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结合教育医院,体育运动队的实际情况,强化治疗手法,拓展学生视野。

7掌握常用物理康复治疗设备的使用

除了康复治疗手法之外,物理治疗设备的使用决定着康复疗效的好坏[6],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台设备治什么病症,每台设备的使用原理须深刻了解,编制个体使用程序。同时要注意,每种物理治疗手段的禁忌症,和临床操作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

常用设备为电疗,超声,微波。电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严重高血压,严重心脏病,起搏器,心脏支架的患者不能适用,皮肤有破损尽量避开,防止交叉感染,正负极引起电灼伤的处理,海绵垫水分要足,防止电灼伤,加载电流的大小,由患者的主观难受度为宜。操作过程一定要规范,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

微波治疗仪使用时,金属物件,潮湿衣物,心脏起搏器,助听器会形成干扰,不在出现在同一房间或周围。影响骨垢形成,对未愈合的骨折产生不利影响。操作者与设备保持一定距离,防辐射。

实践能力强,知识结构多样化的运动康复专业学生,符合现代康复医学和社会的发展,最终才能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建.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讨[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7):696-697.

[2]刘婵,陈翔,汤行录.我国康复治疗师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97-898

[3]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29-131.

[4]卫芳盈.我国职业教育康复治疗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2):199-200.

[5]张凤仁,李洪霞,赵扬.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96-98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康复在我国大陆地区译为康复,香港地区则译为复康,台湾地区译为复健。内容包括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康复不但针对疾病本身,更重视疾病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着重于提高生活质量,恢复患者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1]。目前我国康复医学发展迅速,与海外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王清华等[2]研究了反思教学法在康复医学科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练艺影等[3]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运动康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总体来讲康复医学在大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台湾地区的康复专业位于世界前列,经历了启蒙期、奠基期、发展期和稳固期4个阶段[1]。综观台湾地区复健治疗的发展,从启蒙期的小儿麻痹后遗症为主的复健医疗,到奠基期的骨科、神经、呼吸循环、小儿等4大专科的复健治疗,再到发展期机构式、小区式、居家式3种不同服务形态的复健治疗,复健治疗的服务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台湾大学医学院、中山医学大学、高雄医学院等高校的复健医学系为期2个月的交流及对台大医院、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台中和高雄的荣民总医院的复健医学科的参访,我校教师在康复教学临床康复医疗方面收获颇丰,对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思考,归纳总结出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方式

1.1学历学制

入学方式主要分为考试入学、个人申请和学校推荐甄选入学。在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主要分为两大路线,一类是学术型教育体系,一类是技职教育体系,分别需参加不同类型高考入学。学术体系分为3个阶段,大学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3年及以上。技职教育体系包括科技大学和科技学院,其中科技大学为本科教育,学制4年,科技学院包括五专和二专,五专招收国中毕业生,即内地所指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取得专科毕业证;二专是指职业中学学生考入科技学院后再学习2年获得专科毕业证。

1.2课程设置

台湾地区的复健医学专业分科比大陆要细,通常主要分为物理治疗、职能治疗,有些高校还设置言语治疗和呼吸治疗。物理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大学一年级,物理治疗导论、物理治疗理论基础;大学二年级,公共卫生、肌动学、发展学、物理治疗伦理与规范;大学三年级,骨科物理治疗、心肺物理治疗、儿童物理治疗、神经物理治疗;大学四年级,临床实习。职能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大学一年级,职能治疗导论、职能治疗理论基础;大学二年级,职能治疗活动学、肌动学、发展学、职能治疗伦理与规范;大学三年级,职能治疗评估学、职能治疗技术学、生理障碍职能治疗、心理障碍职能治疗、小儿职能治疗、感觉统合、日常生活机能再教育、职业复健、社区职能治疗等;大学四年级即进行临床实习。

1.3教学实践

①完善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教师演示和学生实训练习统一在实训室进行。尽管大陆很多院校康复专业目前也是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但与其相比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台湾地区在教授复健专业时,实训室屋顶上装有摄像监控传输设备,可将记录教师示范动作并转发到大屏幕上,以使学生在不同位置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室前方装有两个屏幕,一个转录老师现场操作,另一个播放同步PPT课件,这样可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更好地结合,值得借鉴。②学生课后练习的管理制度。晚间及课余时间实训室开放,供学生自行练习操作。实训课程全程无授课教师参加,全部聘请临床康复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学室值班,这样既可以管理自学室,又可以指导学生操作。自主练习室旁设置一间小教室,学生可以在练习前,通过观看教室电脑里老师的规范操作教学视频,以纠正自己的不足。③人性化的操作考试制度。操作考试形式和大陆院校基本相同,均为自主抽题、角色模拟等。角色模拟为一位同学扮演康复治疗师,另一位模拟患者,老师在监考的同时提出若干与本操作相关的问题,以考察学生对操作的理解情况。这种考试更加人性化的地方体现在,学生需将自己拍摄的操作视频以光盘形式交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评定分数。④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教学实训设备。学校实训教学设备较为完善,由学生制作的简单的自助具陈列在柜橱里,其中包括康复专业中帮助残疾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自助器具,如加长、加粗手柄的勺子,挎在手腕上的梳子等,制作这些自助具既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节约了实训设备资金的开支。⑤合理安排学生见习时间。学生大三之后,基本上全部为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每周五下午安排学生去附属医院见习,由临床老师带教讲解,见习内容基本与本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同步。⑥复健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物理治疗和职能治疗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时间均为一年,实习单位主要为在台湾地区具有带教资质的各大医院。临床实习目标分为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基础目标包括专业技巧、专业特质、行政管理等。专业目标包括能熟悉复健治疗相关的基本临床医学知识;能对相关的临床检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能独立执行并完成常见复健治疗病患之治疗评估;能整合评估结果,列出病患的问题;过程中应具备与相关专业人员、病患及病患家属有效沟通的能力;制定长、短程治疗目标与计划;并能评估疗效;能执行各项治疗技术,操作基本仪器与设备;依据病情及病患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协助拟定有关的后续照护计划。

1.4师资力量

①本专业教师讲授全部课程。台湾地区复健专业所开设的每一门课程均是由康复专业老师讲授,这样可以避免基础课与专业课衔接障碍。在欧美等康复起步较早的国家,也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②情景教学模拟———实训室打造模拟医院。实训室设计成医院病区的格局,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做好铺垫和衔接。

1.5就业形势

①台湾地区复健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台湾地区复健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不是很高,全台湾地区复健治疗师执业人数占取得治疗师证书总人数的69%,治疗生的执业人数占取得治疗生证书总人数的41%,有些学生即使取得证书,也不一定会从事本专业,有些则是主动选择转行,还有部分则是因为工作不理想而选择转行,所以台湾地区复健专业学生的目前就业情况也并不是特别乐观。②台湾地区复健治疗师证照考试情况。考试中心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呼吸治疗等各专业设置各自考试,证书亦不相同,通过率约40%。参考教材均为英文原版教材,无专门的统一考试用书。总共考6门科目,考试如有一门不及格,次年成绩不能累计。每6年取得特定继续教育学分(30h/年),才得换照[4]。物理治疗师考试科目包括解剖学与生理学、物理治疗学概论、骨科康复治疗学、神经康复治疗学、儿童康复治疗学、心肺康复治疗学。职能治疗师考试科目包括解剖学与生理学、职能治疗学概论、生理障碍职能治疗学、心理障碍职能治疗学、小儿职能治疗学、职能治疗技术学。

2启示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病房,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院校应创造条件,参照这种模式安排学生同步见习,早期紧密联系临床。我国目前的康复发展现状为学校合格的师资投入不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由各自教师分别教授,造成课程衔接困难,为此,学校应加大合格师资投入力度,建立合格的实训室,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参照台湾地区的教学模式,发展由同一位教师讲授本专业课程。通过开放实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动手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重新整合了知识体系。同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也值得借鉴。多元化人性化的考核制度值得推崇,为避免部分学生因临场紧张而影响操作考试中的发挥,学生可将自己拍摄的操作视频以光盘形式交给老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人性化特点,大陆院校在考核制度中也可考虑融入人性化、多元化特色。大陆目前的康复教育多是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康复治疗人才为主,而台湾地区的康复医学教育因其起步较早已发展成为分科较细的专业教学,随着大陆康复医学的逐步发展,临床康复医学科对于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科康复治疗师的需求增高,大陆院校培养的治疗师也会向台湾地区一样,逐步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未来将出现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专业,而不是现在笼统的康复治疗专业。

3小结

海峡两岸,一脉相承,在医学教育国际化、全球化的理念倡导下,让医学教师走向海外、走向港澳台是开展学术交流,提升视野的有利方式。通过分析台湾地区康复专业教育,让我们找到了提升的空间,我们坚信在新医改对康复医学工作的重视下、在卫生部对康复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全体一线康复教师不懈的努力下,我们也会将中国大陆的康复医学教育打造成一朵绽放的奇葩!

【参考文献】

[1]吴英黛,廖华芳,徐阿田,等.二十一世纪物理治疗教育之期许[J].医学教育,2000,4(4):443-453.

[2]王清华,倪朝民,许业松,等.“反思教学法”在康复医学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4,29(4):362-363.

[3]练艺影,于涛,赵立平,等.案例教学法在运动康复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化[J].中国康复,29(4):366-367.

[4]廖华芳,赖金鑫,柴惠敏,等.台湾地区公园2000年物理治疗人力供求之研究[J].中华物理治疗学杂志,1995,20(1):52-67.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年科;护理实习生;带教

临床护理实习是对护理人才进行全面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是实习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然途径。学生既要对临床操作技能进行全面掌握, 还要对现代医学模式的进行迅速的适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逐渐老龄化,所以老年病房如今也成为实习生重要的实习基地了,但老年患者年龄大、管道多、病情复杂多变等特点,实习生不仅需掌握专科疾病护理常规,专科技能及基础护理技术,还要了解老年病人的特点,所以也对临床带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年科护理带教老师,如何对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 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是临床教学中需思考的问题[。为了对老年科护理实习生带教的经验进行总结, 为今后对老年科实习生进行更有效的带教,提供一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为此我们制定了能突出老年病房特色临床带教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带教经验总结如下:

1、老年患者方面

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 担心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否会有并发症、后遗症等, 因此护士要多与患者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信仰、对疾病的认识、个人需求以及存在的具体困难[1],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增强信心, 消除恐惧, 以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 针对具体病情, 作出耐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工作,使其能更快的康复。

2、实习生方面

2.1增强实习生的责任心

实习生的责任心的高低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患者的整个治疗与康复过程起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对实习生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对一个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理人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2]。除了按照实纲规定的实习生守则外, 我们还应该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和患者公休会增进护患沟通,对一些先进的护理技术进行宣传, 讲解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成功挽救生命的具体实例, 使实习护生能全面了解护理工作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2临床实践

护生在进入本科室的第一天,晨会后举行一个简短的欢迎仪式,护士长就要对实习生进行介绍,尽量让实习生尽快的熟悉自己实习的工作环境,与带教老师互通信息,建立一种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按阶段目标教学计划,实习生已实习的月份,制定早、中、后期阶段目标教学[3]。分阶段目标教学共分为四周日程安排,具体到每天的所学内容。实习生根据教学计划步骤每天做好理论的预习,第二天由带教老师进行讲解及操作。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拉近带教老师同实习生的关系,带教老师应该多关心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问题。

3、带教老师方面

3.1.选择高素质的带教老师

选择对工作热情,具有专业素养的护士进行培训,挑选经验丰富、善于与人沟通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在实习结束后,让实习生对自己的带教老师作出评价,以帮助带教老师更好的改进自我工作。同时,在每年的实习前期,护士长都要组织历年优秀带教老师给带教护士开一次经验交流会,让大家互相讨论,交流带教心得,让护士们意识到带教老师的重要性。

3.2为带教老师减压

带教工作正式开始前,应对带教老师进行一次减压培训,使各位带教老师交流减压心得,讨论如何处理与实习生的关系[4]。同时应相应的减少带教老师的工作量,并对带教老师进行合理的排班,实施相应奖罚制度以激励带教老师的工作。

3.4引导实习生正确认识护理内涵知识

督促实习生对老年患者进行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要多关心患者,有耐心,要让实习生明白,这也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5],并教会实习生在进行生活护理的同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会及时汇报。

3.5培养实习生的沟通交流技巧

带教老师应多给实习生同病人接触的机会,自己在一旁指导,看到实习生的不足时,应该立即指出并要求态度温和。要想彻底解决现实带教中遇到的问题,是需要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共同努力的,所以医院应多开展临床实习带教的相关活动,增进师生了解。

3.6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作为带教老师,要按照专科分阶学习。主要结合专科特点,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措施,各个疾病的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病情的观察要点和处理的方法,结合楼层的病例进行床旁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6]。教与学是相互的,应鼓励同学多问问题,对其提出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当时不能向同学回答时,应查阅资料后给答案,也可以经常提问学生,让她们多思考,并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并每月组织实习生进行查房一次,将书本知识运用到临床。

4、总结

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护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制订规范化的带教机制不仅能激发带教老师的工作热情,还能促进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教老师是护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因此带教老师应带着学生从老年患者的生活和思想上多关心他们,与他们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在临床工作中,保持慎独、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实习生都是一种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勇,季晓辉. 对提高临床医学实习质量的思考和实践[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 12) : 100-105.

[2]陈军,倪静. 临床带教实践中的医学人文教育探析[J]. 西南 军医,2009,11( 3) : 529-523.

[3]于俊娟, 史春英, 崔颖.泌尿外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与对策[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0 ,17(4):317-318.

[4]张琼.护生临床实习初期静脉穿刺带教应注重的4个环节[ J] .全科护理, 2010 , 18(29):832-833 .

[5]王美兰, 黄崇敏, 朱佩兰, 等.护生临床实习中潜在的护理安全问 题及对策[ 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21(1):673-674.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我在从事护理工作十余年里,在这些年的临床工作中,带教了不少实习护士。带教实习护士目的是让学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实习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掌握了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但缺乏临床实践和基本技能,为了给医院输送大批优秀的护士,带好护生实习,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带好实习护士呢?现总结如下:

1严格选择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热爱护理专业,具有高度责任感,由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她们临床经验丰富,技术熟练,能以自身良好的素质去影响护生,使护生产生崇敬和信赖感,促发护生探索知识和刻苦学习的热情。

2一个护士最重要的道德好坏

当护生刚接触临床护理工作时,首先要告诉她护士的职业是崇高的,无私的,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本分职业高低,文化水平高低,美貌美丑,都要给予温暖的关心和帮助。我们的目的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护理工作是琐碎的、片断的工作组成,但我们的价值却是很大的,一个人在生病时,最痛苦时,如果我们给予无微不至的帮助,使他们减轻疼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不仅要不怕累,不怕脏,还必须掌握现代医学及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观察病情变化,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护士形象的培养

护士的形象是指仪表、姿态、语言等。

护士的仪表很重要,它代表护士的形象,医院的面貌,着装整齐给人以正规、严肃的感觉,否则给患者不信任的感觉,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姿态,站有站姿,坐有坐姿,严格按《护士行为规范》要求去做,给人一种高雅、有修养、有知识、一种美的享受。语言是大脑,思维的产物,来自内心,反映内心,我们使用文明用语,温暖患者的心灵,安慰他们的精神,使他们的自尊得到满足,抗病能力增强,康复就快。

4加强实际操作,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

护生实习的目的是巩固理论知识,加强临床基础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要热情主动了解病房环境,专科特点,各班职责,使她们熟悉工作,适应环境,尽快进入角色;鼓励护生多动手,勤学苦练,养成正规操作习惯,护生在操作时,带教老师应在旁观察暗示,纠正不足直到正确掌握为止,消除护生紧张的心理,正确对待失误,为能操作成功创造条件,对危重,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的患者要做好思想工作,争取时间,加强“三基”训练,使他们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她们对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的处置能力。

5对护生进行整体护理教育

护理模式由疾病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应把病人看作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人,把病人当作亲人,给予适合于不同个人需要的护理,从收集,整理资料到作出诊断,制度护理计划,实施到病人身上,最后进行评价,经常到危重病例的床旁进行观察、查房。师生共同探索护理知识,互相启发,使护生在理想人格的影响下和带教老师的潜移默化的推动中,逐步激发内心的道德观念,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变成自觉的行为,从而确认了护理道德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基础。

6理论水平的提高

临床经验的丰富,这些都要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慢慢的,一点点的积累,掌握每一种疾病的护理常规,知识,如我在上夜班时,遇到一位股骨干开放性骨折的病人,一测血压不足12/8kpa,我让护生立即建立两组静脉通道输液,一路静脉快速点滴生理盐水,另一条通路遵医嘱点滴生理盐水加止血药物,仍伤口流血不止,就用止血带握紧伤口的上端,用无菌纱布块覆盖,与医生配合送往手术室手术治疗,为病人抢救赢得了时间,事后护生感触很大,她认为护士工作不仅高尚、伟大,也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细致的病情观察。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1.1全科医学定义

全科医学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社会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伦理学的有关内容进行综合,提供社区为范畴、家庭为单位、个人为中心医学服务的一门高层次的医学专科。

1.2全科医学的原则

1.2.1医疗体系门户的责任原则:一般认为,在1000名健康人中,约750人有健康问题,其中仅一人需住大医院,5人需专科医疗,9人住一般医院,约250人可由全科医学培养的全科医生(GPs)治疗。因此,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即是守好医疗体系的门户。

1.2.2明显特征的全科服务原则: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格化,即新型的医患互动关系服务(希波克拉底语“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什么病更重要”);考虑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层面、服务范围及服务项目的综合;对个体从生前到临终关怀的持续;多方合作的协调;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可靠的可及。

1.3专科医学与全科医学、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的区别。

2我国全科医生培养的准则

2.1全科医生培养的基本原则

2.1.1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管理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策划和维护患者的健康事务,并能负责医务所的运作和管理。

2.1.2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诊疗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负责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治和提供连续性、全方位、全过程(包括疾病的早期发现、干预、康复和临终服务)的家庭卫生、医疗、保健服务,在社区内解除疾病的困扰。

2.1.3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协调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在病人需要时,负责为其提供协调,包括动用家庭、社区卫生资源以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资源,与专科医生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关系。

2.1.4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咨询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提供健康和疾病的咨询服务,认真听取和体会病人的感受,通过有技巧的沟通与病人建立信任,对各种有关的问题提供详细的解释,并指导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自我保健。

2.1.5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支持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协助服务对象适应疾病和健康需要,全力以赴支持患者克服困难。

2.1.6全科医生应是社区卫生的教育者:社区全科医生应能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形式,对服务对象随时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保证教育的全面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并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

2.2全科医生应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2.2.1全科医生应有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思维:一个人患病的整个过程包括:觉察到一些不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觉察到一些连续的机体功能障碍尝试某种程度的自我保健以家庭服务为第一线的外部资源利用其他非专业的外部资源求助于职业性的非医疗资源医生诊视诊断性评估处理计划结果(治愈、慢性病、死亡)。

2.2.2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各个层面的相关知识:在个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医—患关系动力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熟悉个体正常发育及人类行为的知识,了解人类易感的健康危险因素,了解用筛检方法早期诊断疾病;在家庭层面,全科医生应有病人—家庭相互关系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掌握与病人、病人家属和其他人交谈以获得有效信息的技能;在社区层面,全科医生应有了解心理、社会、环境、职业、经济因素的知识,了解卫生资源对疾病影响的知识,了解疾病对社区和人类生态学影响的知识,了解家庭及成员对社区影响的知识。

2.2.3全科医生应有处理短期健康问题和持续性保健措施的知识:包括能迅速机敏进行急救处理,能熟练提供慢性病长期连续性照顾,能向病人解释各种合并症并及时预防和处理,有康复方案设计和康复技术的知识。

2.2.4全科医生应有对待健康问题的整体观点,并有预防保健的态度和技能:即对个人问题的预防态度,理解三级预防思想,具备疾病预防知识和设计个人保健计划;对家庭问题的预防态度,制定家庭预防时机,预测家庭健康问题;对社区问题的预防态度:了解社区流行病学和预防时机,关心支持社区干预措施。

2.2.5全科医生应具有家庭医生的责任感。

2.2.6全科医生应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需要。

2.3全科医生职责范围

2.3.1医疗服务:包括常见的内科、儿科、妇产科疾病,不需住院的外科疾病,慢性病和心理问题。主要内容:(1)门诊项目:建立健康档案、对病人诊疗、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处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门诊登记和统计、随访观察;(2)会诊和转诊:对病人有效的会诊和转诊是社区卫服务的重要内容,既要及时的实施会诊和向上级业务部门转诊,又要有制约措施促使在上级医院的康复病人返回到社区治疗;(3)建立家庭病床。

2.3.2护理服务:主要内容:(1)门诊护理:接诊分诊和预约,建档和统计,实施门诊检验和治疗操作,慢性病人随访。(2)家庭护理:实施各项家庭治疗,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教育动员病人家属理解病情并参与病人管理;(3)社区护理:参与特定人群健康目标管理,负责社区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社区资源服务于全科医学的发展。

2.3.3预防保健服务:包括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特殊人群保健,疾病筛检,慢性病管理(内容:种类、内容、传单、教育活动、建卡、整体干预评价、计算机管理)、家庭保健合同(完善—制度化—与保险系统接轨)。

2.3.4康复服务和善终服务:(1)康复服务是针对慢性病患者、伤残老人和老年患者进行的治疗和训练,使病人最终在身体、心理、社交和职业上获得最大的潜能;主要内容包括:康复评价(理化因子疗法、中医疗法、辅助用品、心理干预)和组织工作(家庭、社会支持,自助小组)。善终服务是指对生存期在6个月以内的危垂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服务,使其获得平静舒适尊严的死亡;主要内容包括:死亡教育(权利、反应、解释、安慰)、止痛与支持疗法、多方协作关怀(随访、护理、目标设计、价值与社交能力提高)、家属居丧期支持。

2.3.5健康教育:要适时宣传一般生活健康常识,常见病防治和合理用药知识,进行营养饮食卫生教育和帮助患者合理选择膳食,进行卫生运动教育,制定合理锻炼计划,进行心理教育和适时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心理咨询。

3我国全科医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

3.1全科医学培养模式

3.1.1基础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全科医学管理者,包括医院院长、防保科科长、家床科科长;目的是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明确全科医学的意义,掌握全科医疗服务的特点;从而为其决策全科医学服务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3.1.2技能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在职医生,包括全科医生和部分专科医生;由于这些学员都已接受过医学院校的正规培养,故全科医学的培养目的是按全科医学的要求,进行补缺和充实,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1.3学历培养模式:主要培养对象是具有中专学历较年轻的在职医生,经过成人高考后入学,通过3年正规全科医学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并授予一定学历。

3.1.4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对象是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后入学,经过3年(专科)和5年(本科)的全科医学正规学习,并结合临床实习和社区调查研究实践教学,使其达到全科医生的要求。

3.2全科医学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3.2.1对基础、技术培养模式,一般采用短期(3—6个月)的培养,用半脱产的形式,集中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最后经过结业考试,合格后发给结业证书。

3.2.2学历培养要系统的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康复医学,采用全脱产的形式,最后经过学历考试,各格后发给学历证书。

3.2.3全科医学生培养模式是一新生事物,基本培养原则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明确专业培养方法。

(1)明确培养目标: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从而可利用专业知识对社区人群进行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服务。

(2)明确主干学科和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主要课程包括:病原生物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流行病学、卫生学、医学心理学、社区医学和康复医学。

(3)明确专业培养方法:全科医学专业培养方法要借鉴哈佛大学的“新途径”教改方案,即以问题为中心,实践为手段,社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专门学习传统医学教育课程未曾教授,但在全科医学临床实践中必然要遇到且需运用的各种技能。

4全科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4.1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型的医学专科,它既不是通常认为的“赤脚医生”,更不是“万金油”。发展全科医学一定要加强领导,提高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将思想统一到全科医学教育关系到社区卫生服务乃至卫生事业发展。同时,还应广泛宣传全科医学知识,让人们了解全科医学与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

4.2加强师资、教材和基地建设

合适的师资、适宜的教材是全科医学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学院校均应给予人才物的重点投入。同时采用边培养、边总结、边建设的方法,加速培养一批专、兼职教师,总结编写各种模式的全科医学教育教材,抓好全科医学服务试点和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4.3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提高全科医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地位

建立健全全科医师制度,是全科医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全科医生制度建设涉及医学教育、劳动人事、管理体制和医疗制度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包括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体系、组织机构配套政策体系、医疗保险制度支持体系等“一揽子”政策措施体系。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分专题研究,尽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同时,对全科医生一定要提高其技术地位(业务学习和培训进修)、经济地位(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社会地位,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和持续化的良好态势。

4.4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全科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6篇

在内科的临床实习过程中,我遇见过的一些临床常见疾病总结有: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头痛,急性脊髓炎,麻醉意外性脑瘫,周围性面瘫,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肾盂肾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咯血查因,上消化道出血,酒精性肝硬化,脾肿大,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贫血,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毒蛇咬伤,急性农药中毒,食物中毒等。

从上述临床常见疾病观察,我们可以得知当前疾病存在以下特点。一、老年性疾病常见,随着人口逐渐老年化的趋势,老年人脏腑功能衰弱,容易罹患各种内科疾病。二、多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人们日常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偏于肥甘厚腻,生活习惯与起居规律异常,“富贵病”,“三高征”常见,并有年轻化趋势。三、病因多为外感,饮食,情志与体虚。四、农村条件相对落后,诊疗费用偏昂贵,因此病情多迁延加重。

由此观之,关注老年人及老年性疾病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合理饮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改变不良生活卫生习惯,提倡体育运动,增强人体免疫力,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能促进疾病早期诊断,早日康复,延缓病情的发展。

在内科的这段临床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一些常规病历书写,熟悉并了解这些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一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诊断治疗,常规护理及预后转归。比如:神经内科应注意监测血压,注意病人意识、瞳孔变化,区分脑出血与脑梗死,从CT或MRI可以加以鉴别;心内科应注意病人,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避免感受寒邪,患者多因肺部感染而引起胸闷气促。肾内科应注意病人水肿程度,复查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贫血患者应询问病人有无长期饮茶史;毒蛇咬伤患者应区分神经毒与脏腑毒,及时给予抗毒血清,目前常用“季德胜蛇药膏”敷用,但必须注意伤口部位不能敷药;2型糖尿病常见,胰岛素的使用应控制用量,避免过度使用导致低血糖昏迷;消化道疾病多表现上腹部疼痛。

这些疾病西医临床常用的诊疗措施是在入院询问病史与一般体格检查之后,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胸片等辅助诊断,经抗感染,护心,护胃,扩血管,降糖,降压,利尿,增加肾血流等,对证支持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医嘱是注意饮食,注意休息,避免受凉,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不适随诊。可病人稍稍不注意疾病又容易再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预防很重要,中医内经有“治未病”的思想,所以我体会到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重要性,我们临床过程中应积极地真正地做到中西医结合。

在临床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了西医治病的迅速,降压药,降糖药等对证后有立竿见影之效果;但同时也感受到了单纯运用西药的局限性与对身体的有害性,比如卡托普利可以引起咳嗽,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我基本能够诊断一些常见疾病,也了解一些治疗措施,但对西医用药的规格剂量不熟悉,需要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熟悉与掌握;还有临床技能操作方面欠缺一些,胸穿、骨穿、腰穿也只单纯地看着老师操作,充当一下助手,缺乏亲自操作,也需要在以后临床上加以锻炼与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做一名好的医生必须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对病人负责,对疾病负责,是我们每一个临床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临床学习中要学会做聪明的医生,有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医疗纠纷,胆大心要细,耐心地为病人家属讲解病情的危重程度,这样一来也能改善医患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医患关系很重要,只有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彼此应当“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疾病的难度,患者的焦急,医生的尽力,都需要很好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医生应当把病人与疾病放在第一位,以治好疾病为目的,以减轻病人痛苦为原则,认真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及每一个疾病。

我是中西医结合专业,在西医院实习能够直观的了解病种,能够掌握视触叩听,能够了解一些临床常用技术,但是对于中医方面的望闻问切,辩证论治,处方用药,缺乏老师的临床指导,只有自己在平时有一小些体会,体会到中医实质上疗效的快捷与标本皆治。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学会将中医与西医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诊治疾病,也为中西医结合做一些贡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在理论学习后的临床实践我才刚刚起步,临床经验还需要很大程度的积累,临床技能还需要很大程度的加强。这段学习的日子,也开始收获临床的点点滴滴,这些就是我第一次临床实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对自己不足的总结,对学做医生的体会,对自己学医路上的重新思考,也含有一些对医学事业的瞻望。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7篇

第一天走进了科室,强烈的感觉到了手足无措,每个医生都在紧张的完成手中的工作。交班时,院长说了句话:不管是医生,实习生,见习生,所有的人都要穿着白大褂,意味着在所有病人面前你们就是个医生,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尤其是实习生更不可以放松警惕,要尽职尽责。我怀着有责任心的决定开始了。

在内儿科的临床实习过程中,我遇见过的一些临床常见疾病总结有: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急性冠脉综合征,美尼尔氏综合征,周围性面瘫,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颈椎病,类风湿,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液,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肺部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贫血,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低血钾病,脂肪肝,新生儿窒息,小儿支气管肺炎、肺炎、消化不良性腹泻伴脱水、急性扁桃体炎、哮喘、腮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川崎病等疾病。

从上述临床常见疾病观察,我们可以得知当前疾病存在以下特点。一、老年性疾病常见,随着人口逐渐老年化的趋势,老年人脏腑功能衰弱,容易罹患各种内科疾病。二、多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人们日常生活水平提高,饮食偏于肥甘厚腻,生活习惯与起居规律异常,“富贵病”,“三高征”常见,并有年轻化趋势。三、病因多为外感,饮食,情志与体虚。四、农村条件相对落后,诊疗费用偏昂贵,因此病情多迁延加重。小儿性疾病起病急,发展、转变快,由于家长医学知识的缺乏,导致久治不愈和后遗症多。

由此观之,关注老年人、小儿及老年性小儿性疾病是一项重大的任务,合理饮食,提倡低盐低脂饮食,改变不良生活卫生习惯,提倡体育运动,增强人体免疫力,能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完善农村医疗建设,能促进疾病早期诊断,早日康复,延缓病情的发展。

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领悟到了心血管内儿科的工作应掌握病史的采集及正确的体格检查和了解心电图的记录和阅读,胸部X线的阅读,超声心动图结果及各种实验室检查的判断等。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8篇

1医学生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在高度专业化、复杂化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服务对象也越来越重视通过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个人权利。由于医患间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和医患沟通的不充分使医患矛盾日益突出,医患纠纷逐年增加甚至部分演变为暴力事件。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及时或不充分引起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患关系的和谐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良好的医患沟通,为医患之间构筑起交流的桥梁,使患者增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对医疗技术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高风险性有正确的理解,营造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氛围,减少或避免医患纠纷,从而构建起和谐医患关系。但在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体制下,医学生在校期间很难接受到有效的与病人沟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时,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慨叹书本知识和现实差距太大。因而在实习阶段培养医学实习生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对于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十分重要,并为更好的完善他们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有重要意义。

2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中所面临的问题

医学实习生由于欠缺社会经验和临床经验,对目前医疗现状认识不足,对医患沟通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可能表现为如下误区:①现代医学教育体制下的医学生对人文关怀和人的心理需求重视不够或仅停留在书本理论上,片面强调掌握医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盲目相信先进技术和高新仪器的检查结果,认为当医生只要技术好就行,学好看病的本事比学习沟通技巧重要。②有些医学实习生虽对医患沟通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由于缺乏临床经验,难于体验和了解病人的痛苦和其它复杂感受,但又急于从学生角色步入医生角色,有可能会生硬、死板向病人或家属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造成病人的不满意,甚至产生医疗纠纷[2]。③部分教学医院的带教教师由于担心医疗纠纷,不鼓励甚至限制医学实习生独自参与诊疗活动,加上病人对实习生的不信任,使实习生在诊疗活动中往往采取旁观者的消极态度,失去了实践锻炼医患沟通技能的机会。④部分人从网络等各种媒体了解到一些负面新闻,如某些医闹围攻医院、伤害医务人员的报道,在自身留下了心理阴影,害怕遇到这类事件而对如何与病人沟通显得不知所措。

3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培养医患沟通能力面临的特殊情况

神经病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医学学科,在面临当前医患关系普遍问题的基础上,还面临一些特殊的情况。神经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许多疾病迁延不愈,病人大多经过多次辗转住院,反复的检查和治疗使病人心理和经济都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对医生的信任感和治疗的依从性都大打折扣。神经疾病多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在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同时,还给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以神经内科最常见的脑血管病为例,它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发病后多伴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由此带来的治疗、康复、护理等费用数目不菲,对病人及家庭都是很大的负担。神经疾病部分伴有意识、认知或心理障碍,应用常规的沟通手段难以达到目的,需要针对这类病人采用个性化的沟通技巧。如对伴有语言功能障碍的病人,一般的以谈话为主要方式的沟通就很难奏效。因此,在面对神经疾病病人时,要求沟通更人性化,手段更灵活,需要更多的耐心才能达到效果。这些特点也对培养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在临床教学中培养医学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4.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消除过于乐观或悲观的认识,正确认识医患沟通在促进病人康复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医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有效的医患沟通可以搭建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平台,促进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帮助收集完善诊断资料[3],还能更好的了解病人的需求和治疗的预期,帮助调整病人情绪,促进病人对疾病本身的认识,取得病人对治疗的配合,从而增进病人的满意度和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建立医患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利于从根源上消除目前医患之间不和谐的现象,因而成为临床医生进行诊疗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4.2以人为本,用心沟通医患沟通最重要的原则是把病人作为平等的主体对待,与医生组成应对疾病的利益共同体,促使病人主动参与配合诊疗过程。这就需要摒弃那种以医生为主导,病人被动配合治疗的传统模式。但由于目前大部分医学实习生是独生子女,部分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使他们在诊疗活动时只考虑把医学技术和自己的观念强加给病人,忽视了病人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主体,因而难以达到应有的沟通效果。因此,在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临床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向医学实习生强调尊重病人的意愿和各项权利,充分调动病人积极主动参与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共同承担应对疾病时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用“心”沟通,培养他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真正的关心、帮助病人,为建立起医患相互信任的关系打下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医学实习生善于倾听的能力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前有关病人不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最集中的方面就是认为医生与病人接触时间太短,往往还没有等病人把话说完,就已经开出了检查和治疗单。而通过训练医学实习生倾听病人的叙述,同时对病人适当的予以理解、重视或心理支持,建立起医患相互信任的关系,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实际沟通的能力。

4.3换位思考,角色扮演通过换位思考训练,培养医学实习生在明确自身职责和定位的同时,还要注意分析和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在医患相互关系中,患者希望自己被了解和重视,并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和爱护,同时他们还期待医务人员技术精湛,对待病人热情,服务周到。但病人可能因为专业知识的局限性,对于疾病的规律缺乏了解,或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假如出现并发症或后遗症,就容易误认为是由医疗技术不当造成。部分病人甚至自认为病情重,不愿花钱进一步治疗,隐瞒重要的疾病信息[4]。譬如对于部分神经疾病的病人,在经历反复的检查和治疗后,对自身疾病形成了一种潜在固定的自我理解,还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甚至对医生产生了防备心理。通过了解、分析病人的这些心理状态,可以帮助医学实习生理解临床诊疗过程中病人的一些异常情绪反应,并针对性采取预防沟通措施。角色扮演是换位思考训练的重要手段。通过角色扮演训练,促进医学实习生较真实体会病人躯体和心理的痛苦感受,有助于在实践中把握病人的心理变化,针对性的进行沟通。在训练过程中,可从医学实习生中挑选具有病人角色或陪护经历的人负责扮演病人,更真实的表现出病人在身体上的痛苦和各种心理变化;还可以培训标准化病人,专门表现出某一疾病的症状、体征和心理反应,其他人扮演医生,模拟问诊、查体、交待病情等临床诊疗活动,体会医患双方心理活动的变化,并通过运用言语交流、肢体动作、心理支持等沟通技巧达到信息交换、增进相互信任的目的。譬如设置伴有肢体活动障碍或情绪障碍的特殊病人,他们无法配合或不配合医生的常规交流手段,甚至抵触医生的检查和治疗。这就要求医学实习生有更特别的耐心,把握病人的心理需求,在沟通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如借助肢体语言、或表示鼓励的微笑,拉近与病人的心理距离,在取得病人信任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或通过与病人家属的沟通间接达到目的。

4.4有的放矢,灵活沟通由于神经系统专科查体项目较多,需要事先熟练掌握,避免因紧张等因素导致条理不清,得不到有意义的诊断信息。针对一些特殊病人入院阶段的交流,需要事先充分准备,灵活应对,避免沟通失败。如对于因脑血管病导致听觉性失语的病人进行问诊就是一个特例。该类病人表现为意识清楚,活动正常,听觉正常,但听不懂自己和别人说的话。他们很想通过不断的诉说努力表现自己是正常人,但言语混乱,自己和别人都无法理解,因而容易被人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由于这类病人可能还部分保留阅读或书写功能,视觉理解能力也部分保留,因此可以培养医学实习生先通过简单的微笑、友好的表情表示对病人的理解,以安抚病人情绪,再通过简单的手势、文字或符号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要培养医学实习生展现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充分的耐心,并注意表现出对病人的理解和关爱,以达到沟通的目的。而在告知病情、制定诊疗方案阶段,由于一方面是医学的专业性、复杂性,另一方面是病人不同的文化层次、社会经验、治疗预期,因而需要培养医学实习生在沟通过程中充分与病人互动,运用病人能够理解的表达方式把医学专业知识呈现给对方。通过有效的沟通,使病人了解自身病情,并调整适当的治疗预期后主动参与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在患者院外继续治疗的依从性教育阶段,医学实习生应充分说明院外治疗对巩固疗效和防止疾病复发的重要性。如对于脑梗死病人,应说明必须坚持3-6个月的功能锻炼,神经功能才可部分恢复,还需要按时服药,防止梗死复发引起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

4.5加强讨论,注意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回顾与总结在一个周期的理论训练、模拟演练、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巩固训练成果。通过讨论,可以交流扮演医患的双方在此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体会良好的沟通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分析指出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或缺点,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对沟通技能的运用和沟通效果的评价,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沟通准备不充分或一些可能被病人认为不尊重的细节提出改进措施。在总结过程中应注意开放式的提问,避免设置标准答案。通过实践学习,促使医学实习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自己实际沟通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医学实习生在经过这一全程的训练过程后,一般都能合理认识医患沟通在临床医疗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并初步掌握一些基本沟通技能,当然其运用能力还需要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锻炼提高。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带教;护理;实习生

临床实习在护理教育中是非常重要一个环节。作为实习生从课堂理论知识向实践经验及工作能力转化的过程,也是有效培养合格护理人员的关键步骤。实习生由于离开学校,进入实践操作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实习生护理操作的成败。有效的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克服忐忑心理,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实习生实际护理操作能力。

1存在的不足

1.1了解实习生特点,消除忐忑心理。

提前对带教的实习生进行全面了解,在首次见面介绍时,自信的表扬实习生的优点,如:对性格外向的实习生,称赞其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对性格内向的实习生称赞其踏实稳重等。这都是我们护理工作不可缺上的优点,消除实习生对陌生环境的忐忑,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2增强实习生自信心。

在实践护理中,抓住每一个机会不加掩饰地去表扬她们,挖掘其闪光点,增强自信心,培养积极进取的能力。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 由老师作示范,让实习生去自己动手实践,尽量给予充分的信任。如:常见的基本护理操作静脉输液、铺床等,在常规的晨间护理中,也可以让实习生进行实际操作, 让其切实感受临床的氛围,感受老师对她们的尊重和信任,增强自身的自信心。

1.3因材施教。

根据实习生性格的不同点,所潜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也不一样,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女生,心理敏感性强,对某些事情的承受能力较弱,如:静脉输液,多次扎针失败、患者的无意眼神、生硬的言语等都会影响其心理状态。另外, 个人能力的差异也会对实习生的实习产生不良影响。实习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地方方言差异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带教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差异情况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如:加大对实习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中尽量采用普通话,根据个人能力的差异采用具体的施教方案等。

1.4以期望代替批评。

实习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纰漏,要最尽最大努力表扬学生,作为一名实习生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指责,而是去挖掘批评背后实习生值得肯定的一面,在肯定其原有的想法和操作后,说出个人对她的期望,让实习生感觉老师对她的尊重,激发其动手操作学习的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5促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带教老师对实习生除了培养临床实习操作能力外,还需要多关注实习生的生活和其她需要,让其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心和重视,增强师生和谐关系, 挖掘其潜在的学习能力,促进实习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2具体实施成效

2.1护理实施

2.1.1交接班方式改变

在实施带教过程中交班的方式改为一对一交接班,带教老师带领自己的实习生对自己责任包干的患者进行交接。不仅对每个患者进行交接,而且在实习生之间也进行一对一交接班。在排班过程中排班的模式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护理过程中直接减少了交接班的次数,也减少了多人传递带来的信息流失。

2.1.2实施个案护理

个案护理就是针对某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所采取的具体护理方式。笔者从病情稳定患者出发,其基础护理比较多,采取个案护理,以增强实习生对某个病种的具体护理知识的掌握,在今后护理此类相关疾病时不胆怯, 还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病情进展,有效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同时也减少了整体护理工作量,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和效率。

2.2护理目标

2.2.1患者病情观察更直接

实习生每日及时将患者的饮食、两便情况以及心理报告进行总结,给自己的带教老师汇报,病情的观察更为直接、细致,针对患者每个细小的敏感的问题,带教老师都会与医师交流。在科室基础护理工作开展以来,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多了,处理也及时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2.2.2医患关系更加融洽

每个科室都会关心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重视家属的需求。我科室有效的合理利用实习生自身的优势,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对于患者家属而言,她们感受到实习生优于自聘陪护人员。并且在专业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的恢复更快,还减少了陪护费用,降低了陪住率,也减少了医院安全隐患。在患者入院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及家属无论从护理、治疗还有生活等方面,都能给予理解和支持,融洽了医护患之间的关系。

2.2.3实习生带教双丰收

实习生在长期实践中自己的综合业务能力提高了,感觉不再是单纯的治疗护士,根据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到护理实践中。实习生实施包干制后,结合患者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的次数增多了,沟通的融洽度也增强了,直接带给我们患者的信息也多了,患者表扬同学的情况多了。护理服务满意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另外,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也在提高。

3总结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是承认差异、挖掘闪光点、展示潜在能力的教育。通过赏识教育增强实习生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兴趣,挖掘潜能力,提高业务水平。进入临床实习是实习生接触临床的初始,不仅对其以后的工作和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整体的实习生素质和护理质量。由于实习生的个体差异性,年龄、学历的不同,对于基础护理的理解不同,所以临床护理教育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在对实习生整个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时刻做到思想上进行引导,实践中进行辅导,生活上进行开导,心理上进行疏导。在科室内要及时了解患者和家属对实习生的反应和评价,以便于提高科室护理的完整性,起到良好的效果。自一对一带教护理实施以来,改变传统的实习生带教方式,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更加细致,解决问题更加及时;实习生掌握和运用实践能力的深度大大加强,同时对带教老师评价也逐渐提高;建立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让医疗纠纷消失在了萌芽状态;患者和家属懂得了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小红;护理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护士;2011年03期

[2]李朝霞;浅谈做好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体会[J];光明中医;2010年11期

临床康复实习个人总结范文第10篇

目前我国高等对护理人员的培养模式为专科3年教育,本科实行4年;研究生3年;在教育中,其中专科的主要在校学习时间为2年,随后一年的学习主要在校外进行实习,在就业岗位进行学习;本科生3年的在校学习,除了报考研究生的学生以外更多的将进行岗位实习。在校的学习中的教导模式为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中,缺乏了对学生的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在客观上形成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节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纸上谈兵的现象,并且在校的学习中多以讲授为中心,重视学生实际理论的灌输,在考核中以理论考试为主,更多的使用答卷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2.教育模式下的问题

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很难形成主动认知,并且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学科,更多的科研都是在对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根据对实际患者的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整理再发展出新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与临场的判断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更多的依赖心理,与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灌输式教学转向探索式学习教学,应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3.护理专业创作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人员是医疗行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在进行患者诊断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期的全心照料。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统计,护理人员在与病人的接触时间上,要远远超过其患者的主治医生,因此患者的康复周期的长短除了主治医生的治疗以外,更多的依靠护理人员的心细照顾。对护理学生的的培养不应该只满足与简单的护理知识的传达,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创新思维和临床的判断能力,与总结能力,并且思维水平和创意能力的提高对前者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可使其终生受益。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培养中心不仅仅停留于会专业的护理方法,更应该重点要求创造知识、开拓文化,要专门训练和不断开发其创造潜能,让其在岗位上能有更多的创新,对我国的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一份身为白衣天使应尽的责任。

4.创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当学生在大脑中逐步形成想法和见解时,老师应该用事实来验证是否正确与可行。美国的教育学家杜威创作了一种名为“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其重要的内容是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在实际中实现自己大脑中形成的想法,即在做的过程中学习,通过实际操作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实际情况发生,所以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也是学生自我形成反思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时候教师以现有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对学生的方法做出改进,改变学生原有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中出现的错误。灵活机动地解决,力争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护理专业属于临床性较强的一门科学,很多知识都靠“从做中学”的,因此教师应该更多的开展试验课程,利用实验课大胆要求学生进行创新,鼓励与提倡学生说出自己思维中的新奇想法,从而发现护生的创新行为,给以认同、鼓励。比如,铺床法中,被盖与床头的距离,不同版本教材中说法不一,教师鼓励学生自己睡到病床上试一下,要求保证两肩部不外露,保暖,脚不跖屈,病人感觉舒适,而外观平整,少皱折。又如,臀大肌肌肉注射,有的同学习惯于右手进针,右手推药,与书本上的左手推药有差别,但只要对病人安全,没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教师都应该给以肯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根据以前的经典护理案例进行提问,让学生自主的进行“头脑风暴”互相的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加以总结,最后得出准确的答案,当有出入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因为一个思想在一个人的大脑中形成初期是很容易在学生的大脑中生根的,因此在这时不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纠正,学生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真正工作中很难纠正。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目前我国的医疗教育还处在改革的初期,在现代医学教育中有更多的学者与教师,也意识到了对护理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背景问题等,因此,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以及国家卫生部的导引下,较快制定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医学教育评价标准是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标准的建立,对于促进我国的医学教育有序化、全球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新的教育体制下能有效地提高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幼儿大班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农业生产实习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