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0:41:32

临床护理学论文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供收治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经检查无一例并发症。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8~52岁,平均30.3±8.9岁;平均体重(53.3±14.1kg);25例干预组(患者的年龄在17~56岁,平均3(4.1±9.5)岁;平均体重(50.3±15.4kg)。其手术的种类主要是包括:异位妊娠手术,附件或卵巢肿瘤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盆腔包块等。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疾病的种类、手术的类型、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上并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因而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临床护理学中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的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常规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出凝血时间、肝功能检查、心电图、X线胸片;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1)术前一天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及手术室环境以减轻对手术恐惧心理。病房护士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身心的具体情况及病种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指导,将腹腔镜手术前后所要注意的事项对患者进行讲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2]。(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解手术名称、手术过程及手术所需时间。(3)让患者与病房同病种手术后病友交流、沟通、消除顾虑。(4)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床上被动运动,尽早的下床进行适量的活动,有助于减轻术后腹胀,促进伤口愈合。(5)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饮食尽可能合理、多样化。(6)术前晚与患者进一步沟通,消除所有顾虑,保证睡眠充足。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围术期患者的平静心理,更好的配合,促使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的进行。在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至麻醉之前、手术之后的第一天,对患者的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测量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1.3统计学的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用(平均值±方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的比较

两组在手术前24h所测量的HR、SBP、DBP的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入手术室之后连续测量三次,取其中的平均值记录见表1,两组患者术后HR、SB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由表2得知,术后对照组甲级愈合20例(80%),并发症中肩痛4例、皮下气肿3例,高碳酸血症3例,腹胀5例,恶心、呕吐2例,共17例(68.0%),干预组甲级愈合25例(100%),并发症中肩痛1例,腹胀1例,恶心、呕吐1例,共3例(12.0%),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增加了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变能力及对该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讨论

腹腔镜手术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早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伤口小愈合快,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鉴于此,腹腔镜手术收到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腹腔镜术中的一些并发症应重点护理。①皮下气肿:术后CO2可残留于腹腔隔下间隙中,刺激膈神经引起肩背部酸痛或皮下气肿,患者的不适感一般比较轻微,无需特别处理,术后3~5d可自行消失。②高碳酸血症:残留的CO2可渐渐扩散入血,引起呼吸变浅,加快,呼吸频率增加、CO2分压增高等症状[3]。③恶心、呕吐:其引发原因较多,CO2对隔肌的剌激、高碳酸血症和麻药对呕吐中枢的兴奋等均可能造成恶心、呕吐。④腹胀:长期卧床易引起消化不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使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血液循环,利于CO2气体的吸收,积极预防腹胀。腹腔镜手术采用全麻后手术,术后应去枕平侧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通畅,促进CO2气体的排出,床边应备好急救药物及器械以处理突发的副反应和进行复苏。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肺栓塞患者,其中男17人,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7岁。女13人,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70岁。腹部手术28例,下肢骨折术2例。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较为严重的有2例,喘鸣者5例,胸痛者6例,咳痰且带血丝的1例。同时,这些患者部分有基础疾病:静脉炎1例,高血压10例,动脉硬化1例,冠心病3例。这些患者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方式为:肺通气灌注(V/Q)显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等。

1.2治疗

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给予吸氧,同时,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抗休克和抗病毒感染等方式的综合治疗。且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溶栓抗凝治疗。静脉注射低分子葡萄糖酐,促进微循环。

1.3护理措施

1.3.1常规护理: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首先要使其卧床休息,千万不要随意活动,减少触碰患者的血栓部位。因为触碰或腹腔内压力增大有可能使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危险。对于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栓塞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鼻(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用于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如果运用机械通气,要考虑正压通气对患者全身心循环的不利影响。一般情况不要将行气管切开,否则有可能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局部大量出血。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如:温度、皮肤、循环改善情况等。同时,记录好患者每小时的排尿量,以便为诊断提供更为合理、准确的依据。

1.3.2生活护理:当急性肺栓塞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得到有效控制时,护理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一定的营养补充。这时应多补充些流质性的富含营养的食物,以增强病人抗病能力,还要注意营养的综合搭配,补充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这也能有效阻止肺栓塞诱发因素的产生。如果一旦患者有血栓形成,就要积极采取抗凝治疗措施,监督好病人定时吃药,按时检查。需长期服药抗凝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催促患者按时检查,监督患者坚持用药。

1.3.3心理指导:急性肺栓塞发病快,且病情较为严重,伴有不同程度胸痛、呼吸困难、濒死感等不适感觉,患者会产生烦躁、焦虑和恐惧的心理[4]。这种情绪状态极易引发栓子的脱落。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病情的好转就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一定想方设法稳定病人情绪,细心、耐心地为患者讲解该病的有关知识,使其坦然看待该病,减少不必要的疑虑担心,以及不良情绪对肺动脉和肺血管的不良刺激。同时,多和家属沟通,让家人做好配合,鼓励患者,给病人精神上的最大安慰,让病人树立自信,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1.3.4溶栓和抗凝护理:如果患者一旦被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最好的办法就是溶栓和抗凝治疗。这种方法能使病人栓塞的血管再通,降低右心前阻力,保障正常的肺循环血量,在实施溶栓和抗凝护理前,要保证患者卧床休息14~16d,然后测量凝血酶,接着,根据患者病情在严格掌握溶栓药物剂量和滴速下,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时要尽可能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尽可能防止药物外渗。溶栓治疗后还要定时检测凝血酶,并进行观察。在溶栓治疗时,并发症也是不可避免的。如:肠胃道出血或颅内出血,几率为4~6%。所以,护理人员要真正做到尽职尽责,时刻注意患者有无出血症状,还要注意患者的神志状态和情绪变化。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皮肤等有没有出血点。嘱咐患者咳嗽不要用力,不要让外力伤及皮肤。一旦发生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及时报告,防止病人脑出血发生。

1.3.5出院后生活护理指导:急性肺栓塞患者病情好转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及家人一定按时服药,同时说明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复况,在患者自我监测方面做好指导,如果出现出血、再栓塞情况或其他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嘱咐患者家人做好监督,多让病人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减少脂肪类和糖类食物的摄入量,避免患者体重增加,保障大便通畅。还要戒烟戒酒,不吃辛辣食物。

2结果

统计分析我院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经溶栓、抗凝、抗感染等临床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出院20例,病情好转9例,1例患者因年龄偏大,病情恶化,被及时转院治疗。

3讨论

护理人员精心护理、仔细观察和医生准确治疗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要护理到位,无微不至,精通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症状特点,准确判断评价患者病情,为医生诊断正确提供准确依据,从而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正确的护理指导,要让患者坦然看待该病,稳定病人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肺动脉和肺血管的不良刺激,防止病情的恶化。这样也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总之,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均得到了有效护理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在抗凝、溶栓过程中也无并发症出现。因此,只要医护人员强化责任意识,精心呵护,细心观察,及时治疗,加上正确的护理引导,就能减少患者痛苦,大大提高病情治愈率。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共收治46例冠心病患者,男24例,女22例;患者的年龄均在34~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2.3岁。患者到院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检查之后确症为冠心病。

1.2治疗的方法

现目前对该病的有效和最佳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CI),该治疗方法能有效的重建血液系统,促使血液循环机制得到充分的改善,使血液恢复健康的血流状态。该治疗方法痛苦较轻、创伤面较小,手术之后恢复较快,因此在临床上很容易被患者认同和接受。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还是见于老年人,且发病较快、病情较重,常有较多的并发症,因此,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临床上的常规临床护理学。

2临床临床护理

2.1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基本知识的教育。对临床护理学人员和非专业的人士要进行有关冠心病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教育,让他们充分的了解该病之后再进行治疗,以便患者能及时的认清自己的病情,更好的配合医生。其次,让患者理解该病的发病因素。该病的常见的病因有:高血脂、高龄、高血压、高血糖、吸烟等;其他的因素有:遗传、过度的肥胖、饮食的不规律等。

2.2调整日常饮食习惯

对患者饮食的调整是治疗和预防冠心病最基本的方法。饮食是直接关系着该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临床护理学人员根据医生所开的处方通过各种方式向患者介绍调整饮食的具体措施和意义,让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科学的调整其进食的材料和进餐的次数和量,尽可能的做到少食多餐(3~5次/d)、定时定量(6~7成饱)。同时还要注重饮食材料的丰富化,但需要强调的是:进食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低盐、高维生素、高蛋白等的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喝浓茶、浓咖啡,防止心跳加快。针对有吸烟喝酒不良习惯的患者定要做到戒烟戒酒。针对肥胖的患者要控制自己的食欲和量,避免加重心脏的负荷,从而影响其心脏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上通过调整患者饮食的习惯,对改善患者的血压和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能有效的延缓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2.3注重药物的治疗

药物治疗冠心病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医生要清楚药物的药效、药性、用药的原则以及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等;合理的给药,尤其是在输液的过程中要控制液体的滴流速度。其次,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清楚药的用量、用法、副作用等。口服给药的时候要是注意给药的剂量、方法和时间。针对患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在出院之后要叮嘱继续服用地高辛,但是由于该药的治疗量和中毒量比较接近,所以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同时还要叮嘱患者:定期要医院监测脉搏,患者的脉搏不能<65次/min;还有若是出现了恶心、头晕、心病加重等现象,需要即刻到院救治。

3冠心病的分型临床护理学

冠心病在临床上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猜疑型、焦虑性、恐惧性、孤独型。

3.1猜疑型

本类型的患者是一种自我消极的暗示心理,它严重的影响了患者对冠心病的了解和认识,导致患者对周围的事物过分的敏感,严重化自己的病情,同时不相信医生护士和家属;在情绪上往往表现为消极、暗沉、重疑心。临床护理学该类型的患者,主要是进行关心、照顾、疏导。通过优质的临床护理学技术、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能博得患者的信任。同时临床护理学人员在患者面前说话要自信、大方,避免患者产生猜疑的心理。在生活上、精神上要对患者进行贴心的照顾,及时的向患者见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并鼓励其学会自我的调节,以便保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配合治疗。

3.2焦虑型

患者产生焦虑的心理主要是因为对该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的效果、家庭所能承受的经济状况等产生的一种焦虑、不安、烦躁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临床护理学人员要主动的接近患者,与其进行交谈,以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临床护理学人员,在生活上、精神上要处处为患者着想,多给予鼓励、关心。日常生活中为患者提供缓解情绪的轻音乐、书刊等,以降低患者的焦虑心理。

3.3恐惧型

这类患者主要是因为病情突然转危,加之对冠心病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恐惧心态。因此临床护理学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种安静、舒适、清爽的治疗环境,使用温暖、热情的语言帮助患者消除心中的恐惧。以优质的服务、责任心、熟练的技术等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患者早日的康复。

3.4孤独型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主要是从我院2006年5月之2010年5月妇产科共收治的3642例孕产妇患者,其中有88例患者被确诊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在本组的88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发生子痫,其中,有29例患者是生产之前发生子痫病症、有7例患者是分娩时发生子痫现象、有6例患者是在生产之后发生子痫病症。本组的42例患者,其年龄为20~41岁,平均年龄为26.13±2.05岁;42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为初产妇,有12例患者为经产妇,其平均的孕周期为33~38周;产前未做任何检查的患者有8例。

1.2方法

主要是根据本组42例患者分娩不同时期子痫的临床特点对患者进行总结性的临床分析。

1.3子痫发生的原因

本组的42例发生子痫的患者,经询问、诊断,大部分患者未定期做孕检。由于妊娠高血压在临床上的表现不明显,加之临床原因也多半是诱发而存在的:年龄较小的初产妇、高龄初产妇;家族史中有发生高血压、肾脏疾病、糖尿病的患者等。

2急救的临床护理

每当患者在发生子痫疾病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对产妇的急救措施,同时还要顾及胎儿的安危,因为这样给子痫疾病母婴的急救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不过,对子痫患者采取急救的过程中要注意下一几点:

2.1专人的护理

对子痫患者的医护,必须要有1~2个有具备临床医治经验的医生、护理人员、助产士等为患者进行专业的医疗好护理。待患者在清醒之后,护理人员需适当的告知产妇相关的病情,接着因势利导的为患者做好相关的心理疏导工作,从而使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有助于增强内心的安全感;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耐心的倾听患者的叙述,及时的帮助患者解答相关的疑难杂症,这样有利于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和临床护理。

2.2气道的护理

每当患者发生子痫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即使的帮助患者解开衣领、腰带等,将患者的头放低于左侧位或者是平卧位,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有助于防止患者发生粘液吸入呼吸道或者是舌头阻塞呼吸道等;在必要的时候要帮助患者吸出喉部的黏液或者是呕吐物等。同时还要使用包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避免患者在发病时咬伤自己的舌头或者是因为舌头后坠而导致窒息现象;并还要给予患者氧气的吸入,控制好流量,一般为3~5L/min。

2.3降低对患者的刺激

为了降低患者发生抽搐现象,要尽可能保持病房的绝对安静,同时还要避免声音和光线的刺激,其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临床护理中为了保证患者的达到较好的镇静、降压的效果,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0mg地西泮,一般以5~10min注射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间隔15min之后重新给予药物注射。但是,患者在抽搐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使用该药,避免患者出现呼吸心搏骤停现象。每当患者的舒张压≥10mmHg、平均动脉压≥140mmHg,或者是伴有高血压造成器官损伤的表现时必须要使用降压药[3]。通常情况下,临床降压药首选使用肼苯哒嗪,同时还可加用甘露醇以降低患者颅内压,使用抗生素以抗感染,从而保证相关器官的正常功能。

2.4输液速度

患者行双管静脉输液时,速度不能过快,一般控制在30~50滴/min,避免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引起心力衰竭或者是肺水肿等现象。

2.5密切监护

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胎儿的心跳,并还要监测产妇的宫底高度、呼吸、血压、买脉搏以及置尿管接引流袋等,护士要24h监测并做好准确的记录,对患者每小时的尿量也要做好记录。若是发现患者的尿量减少、无尿等现象,需及时的告知医生,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告知接班护理人员。

2.6用药不良反应

患者要遵照医生的叮嘱按时的服用药物,并密切关注患者在用药中是否出现异常现象,若是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对症处理。

2.7适时的终止妊娠

在临床疾病中,子痫属于一种产科中的急症。产妇一旦发生该病,母儿引发相关并发症以及病死率较高,所以要重视,紧急的处理。因为要为子痫患者选择合适的、科学的、适宜的抢救、护理方法,适时的终止妊娠,这是保障母婴生命安的关键。在治疗原则上,子痫抽搐控制24h以上是可以终止妊娠的。若是患者在抽搐之后已经是进入第一产程的活跃期或者是进入第二产程,即在密切的监护下是可以进行阴道助产分娩的;若是抽搐不能控制、经治疗后已被控制但不能自行临产的患者或者是刚刚进入第一产程、有产科手术指证、胎盘功能明显降低、胎儿在子宫内窘迫的患者要进行剖宫书以终止妊娠[4]。本组42例子痫患者中,由于采取了正确的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尤其是选择了适时终止妊娠的患者,其胎儿均成活,没有一例产妇出现死亡。

3子痫的预防

为了降低子痫病症的发生,必须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首先,要大力的宣传和教育预防性的的知识,降低子痫疾病的发生率;各级妇幼保健组织应该积极的推行孕期中的保健知识,例如举行讲座、创办宣传栏等,主要是加强对育龄产妇(尤其是农村育龄产妇)的宣传。

其次,对产妇要做好系统性的产前检查,对于已经进入妊娠晚期的初产妇要采取严格的高危妊娠的筛查,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以便将病症控制在最轻阶段。对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的患者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针对中度、重度患者需要入院治疗,并根据发病情况对患者采取适时的终止妊娠。

第三,加强对患者饮食、健康、睡姿等的重视。通常要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高铁、高锌等食物,降低并控制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患者一般采取坐车卧位进行休息;口服维生素E及其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等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妊娠综合症的发生。产妇在孕期中补充足的钙可以明显的降低该病的发生率。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选取我中心门诊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门诊输液室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5-78岁之间,男68例,女72例,其中有呼吸道感染55例,支气管炎45例,肺炎12例,肠炎28例。排除有严重心脑肾等基础疾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

2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措施

2.1输液的安全性

2.1.1查对制度

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在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到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做到查患者治疗单的药品名称、剂量以及给药时间,查此药是否需要行过敏试验,查药液本身质量问题诸如是否过期、外包装是否完整、药品的安瓿有无破损、瓶口有无松动等。并认真做好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浓度和用法。同时须注意用药前的过敏史、配伍禁忌和用药后的反应。门诊输液涉及多个流程的工作,配药、静脉穿刺和巡视时,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不良后果。

2.1.2了解药物特性掌握常用药物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备齐相应的抢救药物,方便及时准确救治。掌握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避免使用不当出现不良反应。甘露醇注射液,主要用于降颅内压、降眼压,应用时应快速输入,才能保证最佳的疗效;硝酸甘油静脉应用时,应严格注意滴数,严格遵照医嘱,输液过程中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避免发生低血压[2]。

2.1.3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应不断进行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药品知识学习;门诊输液室,静脉输液操作频繁,穿刺成功率一定程度上极大影响着护患关系,应加强护理技能的训练;门诊人流量大,护患之间接触时间有限,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技巧,和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避免沟通方面不善引起护患冲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洗手制度,操作前操作后要严格洗手,确保提高患者全面的服务。

2.2舒适护理

2.2.1输液前的护理输液前,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详细询问患者病情,有无过敏史及目前病情。向患者介绍输液的相关知识、药物作用、此次输液总量及可能需要的时间,讲解输液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耐心解答患者的一些问题,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亲切、热情,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2.2.2穿刺技巧在操作时,能够一针见血,动作轻柔迅速,减少患者的痛苦。具体技巧为:穿刺前,护士以左手握住患者进行输液的手,四指轻握患者手心,大拇指向下绷紧患者手背部皮肤,力度适中,使得患者放松,且便于穿刺;穿刺时,注意进针速度要快,尽量减少针刺真皮层的时间,可以减少穿刺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带来身心不适。

2.2.3输液中的护理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情况,与患者沟通听取患者的不适主诉,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处理,并做好安抚解释工作,避免患者恐惧紧张。护士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2.2.4拔针技巧快速拔针,用拇指沿血管方向按压针眼,确保按压住两个针眼。穿刺输液时,针头进入皮肤接着进入血管,会出现两个针眼。拔针时避免渗血,应该同时按压住两个针眼,包括皮肤及血管的针眼。按压时避免揉的动作,会导致血管针眼摩擦重新出血,进而出现大片皮下淤血。按压时间以5分钟为宜。

3结果

通过实施一定的护理措施,门诊输液室未出现严重的护理纠纷,其中发生恶心呕吐6例(4.3%)、疼痛5例(3.6%)、穿刺失败18例(12.9%)、发热4例(2.9%)。

4结语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要将病患安置在隔离区,并每天用500mg/l的的含氟消毒剂来清理床位,床周围的桌椅等东西,并用动态空气消毒剂来对病患病房进行消毒,(早晚各消毒一次),每天都应该保证有30分钟的开窗时间,病患所用过的医疗、生活品都需要合理存放,严格分类,并对此做出一定的标识,不同的垃圾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存放。例如,生活垃圾用黑色的专用袋之后,那么医疗垃圾就应用其他颜色的专用袋,并展开统一存放和管理,病患每天在检查时用过的血压计、听诊器、监护仪等都务必要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氟消毒液进行卫生清理,对于病患在做痰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工具,最好是使用一次性物品,用后及时对其进行清洗,并做焚烧处理,要定期对物体进行检测,观察其细菌状况,并隔6天开展一次细菌培养。对于护患人员的探视次数和时间,探视人数在探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院的制度办事,并穿上隔离衣、戴口罩。

2手部清洁卫生

保持手卫生是有效防止感染的最重要的屏障,对于医护人员来讲,治疗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严格洗手与执行无菌技术都是避免操作中传播细菌的重点内容,现阶段,很多医务人员还不具备较强的手卫生依从性,并对病患的所处病区的医生、护士、护理员、保洁员等手卫生引起重视,做到适时隔离防护,并设专人监督管理,对于国家卫生部提出的“六步洗手法”,一定要严格执行,以此来预防医护人员在进行检查操作时随着手部在病患的身体上随处定植,医护人员操作时一定要佩戴手套,并勤更换。

3专科临床护理学

3.1吸痰护理

3例病患在入院时均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痰较多,入院后又在病患的痰里面检查出了鲍曼不动杆菌,所以,就需要对吸痰临床护理引起高度重视,尽可能的采取措施减少感染几率,病患所使用的吸痰管、吸痰盒务必要用一次性使用材质,并及时更换,专管专用,保证其病区内干净、清洁。

3.2鼻饲护理

在开展鼻饲护理时,病患所用的一切容器等都需要通过含氟消毒剂消毒,每顿饭消毒一次。

4讨论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1.1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一般护理以及知识宣教等。

1.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的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内容:①心理护理:由于患有妊高症,患者的心理可能会比较紧张、很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以消除患者对病情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使患者充分了解和认识自己的病情,以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②严密监测病情:对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尿量、血压以及呼吸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并注意患者阴道流液、流血以及腹痛的情况。同时,增加巡查的次数,并主动询问患者的症状,若患者有胸闷、眼花、头痛、恶心等症状时,立刻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③产后护理:当产妇顺利分娩之后,仍然有发生子痫的可能,而且常见于产后的1~3d,因此,必须持续对产妇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者阴道流血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产后还应该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有关预后的知识,以及有关子痫发作期间的禁忌等。

2结果

干预组患者子痫以及子痫前期的比例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见附表。且所有的患者都顺利完成分娩,干预组的顺产吕为72.4%,对照组的顺产率为43.9%,干预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产妇或者婴儿死亡的情况。

3讨论

妊高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对于孕产妇和围产儿都有极大的危害,目前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3]。

临床上,治疗该病最重要的就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并做好护理工作,除了正常药物治疗之后,科学、正确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和预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作为护理人员,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地操作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对患者的病情检测以及其他的护理干预,防止并发生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在临床护理学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是口服给药,二是静脉给药。

1.1口服给药:口服给药适用于心脑血管病较轻和较重的患者,经静脉给药治疗病情稳定以后,需继续治疗者,应用口服给药可起到维持治疗和避免急性发作作用。

1.2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是老年心脑血管病常用的治疗方法,由于能很快达到血管浓度,其治疗效果也比口服给药和肌内注射快,特别是对病情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和病程较长的一般患者因某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发作,静脉输液是首选的给药途径。

2静脉穿刺部位及方法与临床护理学研究

2.1穿刺部位的选择:心脑血管病患者,血管的病变,主要表现在大、中血管内,远心端的表浅小血管往往受损较少,因此选择手前臂、手背及指背静脉较适宜。手的静脉血一般由掌侧流向背侧,大部分自手背静脉网回流。对于消瘦、体胖、水肿等病情较重的老年患者,由于长期输液手前臂的及手背较显露的血管常被破坏,加上穿刺失败造成的瘀血、水肿等原因使手前臂及手背显露有弹性的静脉无法穿刺时,可采用手背、指背细小静脉作为穿刺的部位[3,4]。

2.2针头的选择:选择针头的大小,原则上是根据静脉大小及部位的深浅而定,一般手背及手前臂较明显的静脉选用6.5~7号针头,手背、指背较细小的静脉选用4.5~6.5头皮针较适宜。

2.3进针方法:老年患者静脉穿刺进针手法,采用直刺法较好,手背、指背细小静脉穿刺,止血带扎在穿刺点近心端5~7cm或手腕部,右手拇指向近心端前推,使静脉充盈再固定静脉。水肿患者皮下组织疏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周围组织压力高,血管不显现,脆弱,无触及感。行静脉穿刺时先用左手拇指沿静脉走行解剖部位压迫局部组织,使组织水分被推挤到静脉两侧,这时静脉可显现。然后绷紧皮肤,但用力不可太大,在欲穿刺的静脉下方0.5~1cm处,针头与皮肤成30°~40°角进针,待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肤后,放平针头潜行1~1.5cm或针头进入1/3时,向下刺入血管内。穿刺的整个过程要做到轻、稳、准、迅速,对细小静脉,进针要掌握“宁浅勿深,见回血后不再进针”的原则。原因:细小静脉表浅不滑动腔内血量少,回血较缓慢,见有回血有明针尖斜面全部进入小静脉腔内。如果见回血继续进针就会穿破血管,使穿刺失败[5]。

2.4手指穿刺针头固定法:手指关节多,活动度大,面积小,静脉输入时,如胶布固定不牢或固定方法不当,手一活动就会出现液体外漏或针头穿破小血管,而导致输液失败。因此,固定针头时动作要轻柔,以牢固、滴注通畅为度,除按常规固定针头外,还要将手指固定好,不让其弯曲活动,可采用光滑的棉签两根(不去前端棉花),长度以手指长度相等或稍长1cm,放在手指掌侧,有棉花一端在指根部,另一端与指尖平齐,以三条胶布分别绕贴指尖、指根及中部,使手指呈伸直位,固定胶布松紧要适宜,以不影响血液循环和输液通畅为标准[6]。

总之,对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长期输液,采用细小静脉穿刺输液,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和掌握各种患者静脉特点,有计划地使用和保护血管,才能提高老年患者长期输液的穿刺成功率,为老年患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学保障。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①术后患者将进入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行常规吸氧;让患者处于平卧状,并将其头部偏向一边,避免出现窒息;另外还需要检测患者的尿量情况,而输液量可根据患者尿量情况进行适当调整。②口腔护理。患者在禁食期间需进行口腔护理,2次/d;患者在可以进食之后,在三餐之后均需要用漱口液漱口;护理人员需要叮嘱患者不能下咽唾液,进而避免因唾液细菌进入食管后引起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口瘘。③术后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切口处是否存在裂开、感染、渗血等情况,另外还需要保持敷料的清洁度。

2胃肠减压管护理

为了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可加强胃肠减压管护理,术后4d内都需要持续给予患者胃肠减压,在降压过程中需详细观察、记录胃肠减压的性质和引流液的量及性质,若有必要可低压冲洗胃管(一般采用无菌生理盐水),以此来保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性,进而有效降低发生吻合口瘘的几率;术后24~48h患者胃肠减压管引流液中若出现大量血液,同时患者伴有脉搏加快、烦躁、血压下降或者尿量减少症状时,其表示可能出现吻合口出血,此时需立即报告医生并叮嘱患者禁食。

3饮食指导

术后待患者恢复肠蠕动及排气后便可将胃管拔除,然后可让患者少量引用温水,若患者未出现腹胀或呕吐症状则可在第2d少量进流质饮食,之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有流质饮食——半流质——软食,在食物中尽量多食用含有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患者的饮食原则最好以“少量多餐”为主。

4健康指导

由于临床行食管癌手术,其手术的自身原因及对食管癌患者机体的影响,使得在术后患者呼吸功能将出现急剧下滑现象。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一方面术后需要做好呼吸道准备工作,另外教会患者如何正确咳痰、咳嗽方法,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等),并叮嘱患者注意保暖以及保持口腔卫生。除上述以外,还可指导患者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腹式深呼吸或肺功能锻炼活动。

5结果

本组选取的42例病例,其住院时间为14~40d,平均为(28±3.5)d。其中有1例患者并发吻合口瘘,但经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均治愈。本组患者的切口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均较高。

6讨论

临床护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1.1对象选取

我校2009级护理本科生597名为对照组,在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2010级护理本科生709名为观察组,在内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护理教学模式。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大学前4个学期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课+实践课+医院见习的培养模式。

1.2.1.2观察组教学方法①教学过程融通: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让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临床实践,并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悟,提高学生融人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专科护理技能的同时,每月安排1次或2次让学生进入校内实践基地及各专科病区,并根据课程进程有计划地安排科室,见习专科护理或在指导老师的带教下实施专科护理,完成简单的专科护理任务,培养职业认同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②教学情境融通: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临床的病例资源,按照“展示病例一病例分析一找出健康问题一选择护理措施一制订护理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在校内护理实践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练习,然后进入医院临床实践完成真实病例的护理工作,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让其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护理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

1.2.2评价方法①期末成绩:包括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两部分。两组学生理论课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由任课教师出试题库妇产科护理学共2400题,内科护理学共3200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6类题型,由学校考试中心按照组题原则随机形成考试试卷;实践成绩(含技能操作)由任课教师根据每次实践课考核标准进行评议。②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向观察组(2010级)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调查表”,该调查表白行设置,共8个条目,包括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调查评价结果为“赞同”“中立”及“反对”,发放问卷709份,回收有效问卷70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护理职业岗位出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尝试着“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探索和发现;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培养了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了护理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做中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建构知识,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学习模式回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缩短学生进入医院实习的适应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参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强化职业引导,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病例分析、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执业能力。张秀英一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表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脉络清晰、思路明确、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操作程序和内容的熟练掌握,在边讲、边学、边做中,理论知识很自然地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可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2.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与学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设疑、讨论、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教师处处通过释疑、引导、点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紧跟教师的目标,使知识真正通过理解而获得,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又按照“记忆、理解、应用、创新”的能力层次去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师融入到学生中,在有利“做”的实践环境指导学生、电子条、1日期示例支持学生,帮助学生不断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真正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点拨者。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临床评判思维能力

评判思维能力是人类最有活力的思维活动,其思维习惯不受制于常规的思维定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问题,不墨守成规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通过置疑、讨论、实验见习,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在记忆与理解的同时,还应联系实际进行归纳与应用,不但促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对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为迁移而教的目的。也有研究发现,98%的学生赞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98的学生表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人耳目一新,容易激发学习积极性;90的学生认为在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时,学生能够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参与操作,手脑并用,能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医生与患者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学社会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