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10:06:43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定论至今也没有一个严格的说法,但是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开发编程程序是固定不变的。计算机软件在电脑系统里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应用软件,另一部分是系统软件,在整个计算机软件运行的过程中属于高级程序。应用软件由共用软件与专用软件两部分构成,共用软件像我们使用WPS文字或表格或演示文稿等共用软件;而专用软件则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操作,像影视后期的AdobeAfterEffects软件和Premier软件、动画建模用的Maya和3DMax等特别专业的软件,这些软件也是很热门的应用软件。而系统软件则是电脑自身配置,电脑系统版本的性能等与电脑本身相关的软件。现在计算机软件应用的使用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很多软件开发商不停留在使用旧有的软件,而是注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换代。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开发将会成为主流。

2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现状及优势

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在软件开发和使用出现了不同情况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种计算机软件应用行业的现状。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是针对高级的操作系统来运行系统软件,其中包含着计算机软件应用部分的一些程序和部分文档以及大量的数据,都是用来探究怎么样才能够让系统运行在新的领域中更好地发展,开辟新的软件发展市场。计算机软件应用也还是能够进行运营操控的系统,这种尝试通过长时间和无数次的实验得知,计算机软件现在已经具有自己一套条例清晰的模型框架。然而在这些年中,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一直处于一种半停滞状态,我国至今仍在用一些引进的应用软件。像Adobe公司研发的Photoshop、Premier、3DMax、Lightroom、AfterEffects、Illustrator、Indesign、Dreamweaver、Flash等应用软件,另外还有文字编辑等众多软件,而我国截至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中国创造的应用软件出来,这也是我国计算机软件研发的一个瓶颈,究其原因得知是由于国外软件研发公司软件的核心部分是绝对保密的,这也导致了我国为什么一直对软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研发。我国在软件开发的投资力度不是很大,软件的开发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中国政府用的也是美国研发的win-dow7系统软件,办公软件用的也是美国研发的Word文档等应用软件,在我们使用的电脑中很少有我国研发的软件,但是像“百度”“腾讯”“360安全卫士”这些应用软件是我国研发的,也是值得让我们国人骄傲的应用软件。

我国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软件的使用技术水平也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因此计算机软件应用处在一个开发升级更新与新型产品相结合的阶段,这将是我国计算机软件应用发展方向,也包含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率和软件开发水平以及编程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软件是由很多程序组合而成,它们的功能就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整理和操作,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关机指令下达的时候,计算机关机存储程序来执行这项命令,这也是将程序语言向计算机语言进行过渡,从而帮助我们进行人机互动。然而应用软件也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管理和操控,像“360安全卫士”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定期清理和查杀系统软件中隐藏的病毒。应用软件像Maya软件,既能制作模型也能自动动画,在动画行业和广告行业当中深受青睐,它可以完成人所需要的制作产品,对制作的模型进行制作处理,虽然这个软件至今没有汉化版,但在中国影视动画中的地位是相当高,在众多动画制作的应用软件当中,Maya动画软件对将来制作高质量高水平的动画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平台。我国计算机软件的优势也有很多方面。首先,计算机软件的支柱是IT产业,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计算机安全地正常的运行保障,通过安装了计算机应用软件,才能够对电脑进行操作,推动着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其次,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用途是特别宽泛的,像网购、智能电子产品等,这都是家庭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成分,像腾讯公司的软件产品,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应用软件也成为了人们学习必备的用具;最后,我国的辅应用软件的研发弥补了很多缺失的应用软件。

3我国计算机软件发展趋势

1)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运行的核心成分,因此必须对其定期的升级来满足人们的需求。如今不管是学校还是在社会,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已经成为单独的学科来发展,它的用途范围特别宽广。在最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力度。

2)我国计算机软件的不断更新,出现了对版权维权的困难,因为社会上有太多的盗版软件层出不穷,造成了对新型软件版权的法律保护力度不够,我国必须在这一方面制定一套针对软件使用的法律条文条例,以保护正版软件的推广。

3)在不断研发应用软件的同时,我国要重视软件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因为有很多用户对软件的可靠信任度不是很高。因此,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是我国软件开发重中之重。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2篇

>> 计算机软件发明专利授权条件之新颖性研究 计算机软件可专利性之辩证思考 探究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方法 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方法研究 浅谈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方法 浅析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方法 计算机软件可维护性方法探讨 计算机软件行业探究 论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制度问题研究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问题探讨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方法研究和探索 美国商业方法可专利性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探究计算机软件基础数据结构之算法 基于项目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方法探究 美国商业方法专利发展之历程及启示 计算机软件安全检测技术探究 加强计算机软件设计可维护性的措施探究 关于计算机软件设计过程中的可维护性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 See Statement of Congressman Rick Boucher,Introduction of the Business Method Patent Improvement Act of 2000,Tuesday, October6,2000,.

⑧见USPTO网站:103 Rejection Examples for Business Method Inventions FORMULATING AND COMMUNICATING REJECTIONS UNDER 35 U.S.C. 103 FOR PPLICATIONS DIRECTED TO COMPUTER-IMPLEMENTED BUSINESS METHOD INVENTIONS

⑨See UPC 705,

⑩保证商业方法发明的新颖性,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000年3月提出的商业方法专利行动计划中要求扩大在先技术的检索.美国知识产权法协会建议专利商标局收集非专利商业方法的在先技术,美国国会议员提出的2000年商业方法专利促进法中有充分的在先技术以检索商业方法发明的新颖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①曾文怡.商业方法发明之可专利性研究,世新大学智慧财产权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6月。

②陈健.商业方法专利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第1版,2011年5月1日;第一章,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商业方法专利审查的“三部曲”。

③蔡明谚.欧美商业方法专利之比较研究[M].国立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11年6月。

④冯晓青.专利权的扩张及其缘由探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由美术学和艺术设计两个系组成,其中艺术设计系包含了平面设计、环艺设计、动画设计三个方向,而计算机教学贯穿了艺术设计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到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建立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能更好的开展有美术学院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从而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美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

(1)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师资较为欠缺。同一门课程往往由不同专业教师担任教学,还包括不少兼职教师和在职研究生。并且部分艺术专业教师对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并不熟练擅长,也对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稳定开展,也不利于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在教学管理上较松散混乱,任课教师间缺乏交流,同一门课程往往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各不相同,并且最终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上也都没能形成统一标准。这导致目前学院学生对计算机软件课程的教学存在较大的意见。

(3)从2010-2011学年开始,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增加了Photoshop的教学要求,同时该课程也是美院学生需要深入学习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这必将导致教学内容上的冲突。因此在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教学上需要展开思考教研,注重教学的相互结合,保持计算机教学的连贯性。

(4)学院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科研领域很是空白,目前相关任课教师不愿把精力和重心放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因此没有很好的开展科研教改工作,这对美术学院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很是不利。

二、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构建和实施

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是美术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实验机构,主要承担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和上机实验任务。结合美术学院的各专业特点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使计算机教学更好的与艺术设计课程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学实验中心的硬件组成:目前学院有12间计算机机房,学生实验用微机共计约600台。(其中包含苹果机房1间,60台苹果电脑)已能基本保证学院师生的教学实验要求,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部分电脑硬件逐步升级,以更好的满足计算机教学实验需要。

教学实验中心的师资组成:计划由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师、计算机课程实验员和熟悉计算机软件教学的艺术教师共同构成,各系部可在课程开课前推荐擅长计算机软件教学的教师,实验中心将根据每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协调组织教师展开教学工作。

三、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

(1)逐步改变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师资欠缺的现状,以计算机教师和艺术教师共同组织建立较为稳定的教学团队,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展开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软件操作技能和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在计算机应用知识外掌握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结构,如色彩、构成、辅助设计、影象处理等。注重扩展自身知识领域,不断学习和提高,展开跨专业知识交流。

(2)提高学院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每门课程开课前就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统一的制定,使教师对每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更清晰的理解。在教学中注重把控每位老师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召开教研会加强教师间沟通交流。在课程结束前制定统一的考核方式和评分标准,使学生能更好的完成课程学习并有更加统一量化的成绩来体现学习水平。

(3)针对计算机应用方向展开科研教改工作。准确地把握住美术学院中各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向。结合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探索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软件—艺术设计三者之间的更好融合,通过论文、专著、教材编写等形式展开科研,并争取教改科研立项工作。促进学院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4)注重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连贯性,结合计算机基础中增加了Photoshop等软件教学的情况,在教学内容上,教学方式上进行探索。保持教学的整体连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的开展跨专业的计算机选修课程,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

(5)逐步健全完善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的软硬件条件,更好的维护管理学院硬件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精心设置实验项目,为学院师生提供更好更稳定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环境。

在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强调动手能力,促进理论和实验的更好结合,这是现阶段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必然趋势。美术学院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会以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开展计算机课程的教研教改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科研探索,从而大幅提高学院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教学就业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把学生们培养成专业应用型人才,我们高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地探索的问题。《礼记·中庸》疏: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本论文就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培养方向、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教学水平、新思维考核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有益于深化计算机教学改革。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外企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娴熟动手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在教学上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改革培养目标

(1)科学地进行课程内容增删在数字化的今天,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软件运用更新特别快,这也是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特点。计算机软件是与科学、生产、学习,生活及娱乐紧密不可的,因此高职计算机教改也要与时俱进,在课程安排,选教材以及相关软件安装,上机实习安排课时,熟悉软件分类精选其操作方向,了解国际计算机软件动向及预测。根据高职学生不同的专业,选择国内国外实用性强,操作性强的软件,重点引导操作,避免纷繁复杂的实用性不强的软件课程。在教学用书方面,要选取最新实用计算机基础教材,避免陈旧的操作方法和理论,理论课程和上机课的比例一定要安排科学。教材不一定要选厚重或项目繁多的书籍,其实有些实用操作性强的软件小册子也可作为教材,而且价格相对低,教学成本也降低了,学生掌握起来也挺快的。

(2)实践教改措施在课堂上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他们的想像空间。

在PPT,WORD,EXCEL,ACESS等软件应用课程中,高职计算机老师在操作课时注意不要作冗长的讲解,首先简单地介绍,然后按步骤一步一步让学生操作,突出技术应用性,练习手法。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练习操作,主动设计。老师在上机课中要做到在机房里“走几圈”,“问几句”“演示几回”,多给学生们提操作相关的问题,多与学生们交流,问问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或设计中的构思,根据学生的问题反馈,,随时调整授课措施。学生在操作中获得自信,在学习中获得兴趣,在设计中获得成功,这样的教育才真正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讲解时必须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和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视觉上,听觉上立体感受,提高教学效果。根据不同的讲解内容制作 PPT幻灯片,FLASH以及下载的视频资料,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精心选裁,新颖的教学方式,综合性教学活动。特别是在上机课时,老师可通过多媒体设施,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步骤操作,老师可以把握节奏,教学形式多样化,强调专业与就业的紧密联系,启发学生憧憬未来事业,开阔思维。

(3)加强手法练习,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本着教学为学生服务,为就业服务,所以重点培养高职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及实用软件的设计的能力,甚至演讲能力和继续教育自学能力。在此建议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比例在1:3,权重向实践环节倾斜。侧重几个实用的软件应用上,重点操作练习,整体设计,反复修改,引导学生计算机理论和完美手法的融合,解决生产实践,企业软件应用及设计及管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作业布置上也是如此,理论作业少布置一点,多布置操作课题和甚至讲解课题,让学生不仅能操作,而且能自如地说出操作步骤以及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课后写出上机实习报告。这样的课堂训练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保证教学质量。

2.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诸多措施

(1)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目标新导向 高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根据各个不同的专业如平面设计专业,网络专业,基础计算机专业,以不同的技能训练模式,不是的专业软件应用培训,让学生适应在未来就业职场上能驾轻就熟,成为专门的职业技术人才。

(2)打造各专业的计算机授课特色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制定计算机课程是必修课或选修课,这样更加符合学专业知识的需要和专业特色。采用精讲理论知识,即条理性逻辑性生动性,“少”而“精”,轻推导,删纷繁复杂的推算。引导学生操练娴熟手法,突然实用性,针对性,职业性的实习,学生通过理论考试,技能培训以及资格证书获得有效地结合起来。

(3)更新高职院校计算机的教学考核模式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和评价,也是教改的重要环节。除了沿袭传统的考试方式外,计算机学科的考试模式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比如模块操作考试,设计考试,技能比赛等,总成绩的权重也发生着变化,作业成绩,出勤成绩,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总体评价学生的成绩。

(4)注重高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继续教育及科研交流教师不仅担任授业解惑的重要责任,更重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素质的高职学生,教师是一线与学生面对面的人,因此是教改非常重要的资源,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素质职业道德而且必须要有高的综合素质。教师不能只抱着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教育学知识一成不变,必须要接受继续教育,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接受科技人员心理学,教育学的培养,参加网上学习,进修学习,参加培训班,使专业知识更加巩固、参加企业实践锻炼,才了解让学生掌握什么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软件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领学生了解国际上流行的软件以及设计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追求完美,追求阳光时尚,了解国际技术前沿。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和论文的编写,不断总结,不断交流,不断反思,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

高职计算机教学是各专业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专业性强,应用性强,更新快,教师们要把握这样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各高职院校教师横向交流,多听讲座,更多了解国际上最新软件动向,更新教学理念,应用教改实践措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拓宽创新空间,培养他们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练习出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手法,理论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邓泽民,陈庆合.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7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教学实践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以概率论、数理统计及线性代数为基础,能够对实验进行合理设计,并采用恰当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有效结论的一门课程,也是在科研过程中应具备基本技能的一门课程[1-2]。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常用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在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过程中会选用适当的方法设计实验,对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模,以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目前,“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度较弱,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稍显不足;课程中涉及到数学内容多,公式多,数学基础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3]。因此,结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更好为学生开展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专业软件的实践应用,注重学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训练,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基本素养,对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有效支撑。

1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特点:一是工程特色显著,要求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可知,专业主干课程中涉及到大量经验和半经验公式,导致数据处理过程繁琐且计算量大。因此,相比于其他专业或学科来讲,化工科研和设计工作中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及技术。结合这一特点,教学中拓展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Excel和Origin等常用数据处理软件,STATISTICA、SPSS、MAT⁃LAB和MAPLE等化工计算软件,AspenPlus、PROII和HYSYS等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以及FLUENT、CFD和COMSOL等化工流体力学计算软件等。众所周知,化学工业过程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常通过实验室研究建立能准确反映其生产状况的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生产过程进行工艺操作条件优化,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能耗及生产成本。因此,过程模型是对化工过程进行控制、优化、调度、管理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4]。鉴于此,在教学中将化工中数学模型的建立纳入教学内容。另外,对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已经学过的教学内容,在本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删减。表1为“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授课内容和课时分配。

2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两部分,内容繁杂且多,同时涉及到的数学公式多,理论性强,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通过教师“问”和学生“答”,发挥问题对学习的导向作用,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回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如在实验数据回归分析教学中,针对反应动力学数据的回归,所提出的问题可涉及到基础性问题“针对实验数据应建立什么样的回归方程?模型参数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回归?”与专业知识关联度大的交叉性问题“建立机理模型的回归方程还是黑箱的线性代数模型回归方程?”以及拓展性问题“回归出的方程能否用于化学反应中的预测和控制问题?”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回答,学生在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另外,在“问-答”互动环节中,通过教学反馈掌握学生学情,及时开展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体现“学生中心、成果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具有理论联系工程实践的特点,如结合环己烷氧化脱氢制取环己烯动力学模型研究案例,结合专业背景知识,确定该研究案例的教学思路为“探讨反应机理→选择动力学模型→设计动力学实验→实施实验→获取实验数据→求取动力学模型参数→验证动力学模型可靠性检验→采用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与控制”。在教学中,将本课程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两部分教学内容全部贯穿于该研究案例中。通过此案例教学,在深刻体会“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实验设计”内涵的同时,提升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训练学生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中心”理念,本课程同时上线“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内容包含教学ppt、化工常用计算机软件介绍、上机软件教程以及测验等教学资源;另外,还通过讨论和留言等互动板块,师生间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强化课程教学效果。

3强化上机实践操作与软件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与普及,一方面,计算机软件做为辅助教学也越来越成为课程教学和实际应用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在科研中可通过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复杂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变得简便易操作,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以课程教学内容为根本,结合化工专业学生科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实际需要,课程上机环节设置了“化工数据处理软件应用”以及“化工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综合应用”实践任务。为了达成课程目标和学生能力培养,上机实践环节按照“三步走”原则开展教学:首先,确定上机实践软件,即所选用的计算机软件应具有代表性,如要求通过Excel对化工数据进行简单处理,Origin软件进行数据绘图、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及数据拟合,SPSS软件进行正交实验设计、统计假设检验以及回归分析,DPS软件进行均匀实验设计等,体现“基本技能”课程的内涵,并通过自学和熟悉软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本着“学以致用”原则,布置与专业结合度高的上机实践任务,如根据动力学实验数据建立某一反应的机理模型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符合图例等简单任务,或根据研究目的采用恰当的软件进行实验设计,并对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等综合任务,体现“工具”课程的特点,并通过综合任务训练学生在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时的思维能力;最后,按照规定的格式规范要求撰写上机实践报告,体现专业术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必要性,训练学生应用专业术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4结束语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依据“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推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以致用”;强化计算机软件的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创新实验设计方案的能力。通过一系列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基本素养,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有效支撑。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6篇

一 课程体系设计和实践实训设计整体思路

1.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

严格遵照教育部对经济统计学专业的要求。主干学科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其中核心课程为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含基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统计实务模拟等),社会实践(含经济社会统计调查、统计工作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专业实验包括计算机基本技能实验、统计分析应用软件实验、经济计量分析软件实验、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实验。

2.参照其他院校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财经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金融学院、 河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和山东工商学院)和综合类院校(如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以及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参照院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统计学经济统计、商务统计、金融统计方向中,财经类院校主要突出经济学课程,招生偏重理科生。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主要课程为理学类,招生偏重理科生。

综上所述,经济统计学专业应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熟练掌握现代统计理论和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具有扎实的统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基础,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复合型高素质经济管理统计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外资企业和大中型公司等从事经济统计分析、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和商务数据分析等管理工作。

3.与学院培养方案形式统一

新制订的培养方案和整个学院的形式保持了统一,以便于教务人员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 经济统计学培养方案专业课的设置

经济统计学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和招收对象为理科生,设置了保险精算、金融统计和商务统计三个方向。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由于经济统计学对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要求较高,我们提高了课程总学分和总学时,注重主干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开课顺序和教学周学时分配,强化实训实践课程,实行理论和实践并行。

培养方案确定了5门学科基础课程,分别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学。确定了5门专业基础课程,分别为基础会计学、经济统计学、货币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确定了9门专业核心课程,分别为国民经济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统计预测与决策、抽样技术与应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金融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投资学、数据挖掘。

分设了三个专业方向,分别 为保险精算(开设保险学、保险统计学、利息理论、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5门课程)、金融统计(开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市场、金融资产评估、金融工具与金融风险管理、投资组合分析 5门课程)和商务统计(开设信息检索与利用、企业经营统计学、投入产出分析、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统计方法5门课程)方向。

开设专业任选课4门。开设实训课程8门,为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SPSS统计软件应用实训、会计软件实训、计量建模与Eviews软件应用实训、市场调查与分析实训、多元统计分析与SAS软件应用实训、时间序列分析实训、数据挖掘(Matlab语言及其应用)实训。专业课合计为36门。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是加速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高职教育的计算机软件教育虽蓬勃发展,但其教育教学质量及社会认可度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必须有开拓性的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思想,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使高职软件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软件设计在中国虽已有数十年历史,但近两年软件业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激增,可是人力市场上的软件人才水平却满足不了需求。面对这样的压力,因循守旧恐怕是没有出路的,只能积极地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软件人才。

所谓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自觉意识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而进行了一些改革,譬如增设实用性课程,增加学生实训、实习机会等等.但似乎这些改革收效并不多,因为这些改革都仍然局限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以知识灌输为宗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院计算机系在软件人才培养教育中进行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带领教师更新了教育观念

办学水平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师资。在教学中我们提出了“面向工程实践,以应用为纲,在实践中求发展”的教育观念和工程化思想,打破软件应用模块分割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教育观念在系里正日益完善,不断促进教学的全面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我们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过去的软件培养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比如计算机语言学了很多语法、语句、函数等,却不能动手编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可采用知识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做到知识与案例相结合,从第二学期开始,每期开设实训课程并让学生参加项目开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活学活用,增加实践经验。通过系里相关老师和学生的调查,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有很强的成就感,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我系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师有一部分在公司或学校承担了项目设计与科研开发工作,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案例+实战+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软件人才培养教育必须有一种全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和各科研机构及实业公司之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教师的双重角色可相互切换,人才可自由流动。采取以学生评价为主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行末位淘汰机制。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创新

基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群体特征,我系积极倡导因材施教,强调要根据学生特点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扬长补短,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成才。

l、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和推广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互动型模式,鼓励案例教学法、实地考察法、实训法,探索基于研究的教学和以探索为本的学习,以及研讨式课程。只有从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到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钻研能力引导的模式,才能使学生有终身学习的习惯。

2、建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建立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互动机制,将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与科技学术文体竞赛、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和各有关学生团体任职、大学生军训及其它教育实践活动统一纳入学分制,并统筹规划,出台相关管理办法,鼓励学生扬长发展。

三、开展实践式软件开发教学模式转变

传统程序设计课程的不足在于过分突出程序设计语言本身的学习,学生并没真正获得实用的编程技巧和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实战训练”来提高学员的编程能力,通过大量实际训练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让学生学习编程语言、熟练掌握开发工具和理解开发架构。并且.它将计算机基础理论、C语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整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学习编程没计语言,不可能真正掌握。只有通过大量训练,特别是在具有丰富编程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程序员。“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实践式教学模式一开始就要求学员把自己当作一个子项目的负责人进行培训,以训练学生从宏观、整体角度来把握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快速提高编程能力。

四、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

每门课程的教学必须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知识结构特色和能力结构特色,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完全按照“教学体系”的需要来编排。经常组织教师围绕课程中知识点的详略、教学方法等展开讨论,要求每位教师将“体系”的精神和目标贯穿于课堂之中。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精英教育模式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传承的系统与完整、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与就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产生严重脱节,以学科为本位的学术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形式更是难于适应软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适应培养人才的多样性要求,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作出快速准确的变化而又坚持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要求,系里把课程体系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普通教育课程,要求在不削弱学历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能反映学科发展潮流的内容,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学历的规格要求,努力拓宽学生的专业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则突破按学科方向分模块的传统思维,结合就业市场、软件产业结构人才需求来设置,进一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养成。与此同时,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中还实施了课程学分标准化、课程体系模块化,便于保持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及日后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而课程学分标准化便于课程与课程组问的相互替换,实现课程结构的机动灵活,给予学生纵向深造或横向转专业发展的空间。

五、适应实践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l、认证与技能紧密结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参加国家水平考试、信息产业部的信息技术认证考试、劳动厅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各IT厂商的专项认证考试等。

国内许多学院的计算机系理论知识重于实际应用,这些问题是我国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编程能力,到公司再经6到l2个月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这加重了公司的成本负担,并需要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训新人,等于是企业投资对学生进行了一年的补充教育。在企业与软件人才之间,缺乏一个有效的过渡阶段。如果通过快速强化学习,使学生迅速达到某一工作领域所需的全部要求。学生不但在技术上可以铸造坚固的知识结构.而且在实际应用能力上可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学生在求职时才能充满自信,上岗后能很快进入角色。

2、“量体裁衣”的职业生涯设计。学生人校后半年可重新选择专业方向。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帮助每位学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对IT业各方面的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深化与拓展的能力。

3、良好的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入学后的第一学期采取多学时强化训练,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其阅读能力.并突出听力及口语的培养.然后每学期都开设英语课,达到巩固和不断提高的目的,因为好的英语能力对软件开发能力至关重要。

4、培养职业能力及团队精神。在软件项目实战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分工并合作完成项目。

5、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进行专业介绍.开展专业讲座.外请专家介绍专业发展前景、就业形式等。

长期以来.高职的层次教育形成了以系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为人才培养取向,以学科的知识生产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传授为工具的教育教学模式.它重学科知识体系.轻社会需求;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但这样的人才往往很难适应社会的实践。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CDIO理念;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5

我国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大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通过教师对知识点或范例进行讲解以达到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目的,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则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增加课程实验等,这是提高学生知识掌握水平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软件工程是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与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计算机软件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单纯的依靠课堂教学或实验教学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对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将CDIO教学理念引入到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实践中实现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与提高实践能力的双重发展。

1 CDIO教学理念

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CDIO是将构思、设计、实施与运行的有机结合体,概括了现代工业产品从无到有再到更新换代的全过程。CDIO教学理念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融入到某一个特定的项目中,学生组成项目研究团体,对项目整体运行周期包括项目构思、流程设计以及实际操作等,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CDIO教学理念增强了实践教学的开展力度,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团体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CDIO教学体系的建设是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保证。

2 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CDIO教学模式的建设

在CDIO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建设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根据CDIO教学理念的基本构成,合理确定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实践教学是以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是:(1)不断加强专业基础教育,同时还要关注工程实践,重点应该放在实践环节;(2)有机地将个人职业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结合起来;(3)强调综合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大环境,并且能在其环境下不断成长。依据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培养软件工程能力目标可以分为5个等级,即编程能力、系统构建能力、职位胜任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这种培养目标可以建立实践教学阶段的目标模型,将实践教学环节与不同程度的能力模型有机对应起来,将不同实践教学环节与不同程度的能力训练结合,构建以软件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学习-实践-学习-实践”能力不断进步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模式。

3 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CDIO教学体系的建设

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教学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渠道的建设,不断建立符合CDIO教育模式及大纲要求的工程教育实践体系,确立“以技能培养为基础、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体系建设指导方针,要根据CDIO实践教学特点以及人类认知客观事物的规律,针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可以尝试建立以“课程学习+项目实训+企业实训+毕业设计”为主线的软件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从“课程学习到专题技能实训”、“项目实训到工程项目能力实训”、“企业实习到社会适应与社会拓展能力训练”、“创新能力训练到研发实践”的过渡,从而独立、完整地构建“毕业设计到产品或系统能力训练”的不同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目标。

4 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教学质量的建议

4.1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实践教学环境

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是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学生对项目生命周期进行研究的实践过程中的物质保障,实践教学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研究结果的质量,因此要加强CDIO实践教学环境的建设。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实践教学环境包括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两部分,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的具体建设要根据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教学需要,一般软件环境包括建模工具、NET系列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Java系列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等基本工具以及研究项目涉及到的专业软件等。此外,软件构架以及数据库软件也要根据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教学要求,确保实践教学环境具有基本的配置,保证实践教学环境能满足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需要,确保CDIO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注重验证性实践教学于探索性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知识水平与动手能力,有层次、有,目的的制定CDIO教学方案,逐步开展CDIO实践教学。由于教学初期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水平较低,因此CDIO实践教学初期应以验证性实践教学为主,在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后,适量增加探索性实践教学,例如,确定项目生命周期的构思部分,明确项目研究思路,让学生完成其余的设计与实践部分,逐步提高学生对项目整体的掌握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验证性实践教学与探索性实践教学的结合,是确保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计算机软件知识与编程水平的重要保障。

验证性实践教学的开展目的是对课堂教学中讲解的知识点或实验现象进行验证,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实践能力,掌握实践方法和专业技能,验证性实践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教学中试不可或缺的,这是因为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只有确保学生完全掌握了基本知识,才能继续开展探索性实践或综合性实践。探索性实践是在验证性实践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探索能力为目的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探索性实践教学是对学生安排具有一定难度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探索研究发现新知识与新方法,在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水平的同时也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对学生基础学习的提高。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教学过程中,要实现验证性实践教学与探索性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过分的注重验证性实践,学生只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学生专业优势小,这在竞争力逐渐增加的社会中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过分的注重探索性实践教学则相当于在不稳固的地基上建设房子,根基不稳不能保证房子的顺利建设,学生没有熟悉基础软件工程知识的情况下开展探索性实践教学,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低,会导致教学质量差,不能确保实践教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验证性实践和探索性实践进行合理的调整,在确保学生打下良好专业基础的情况下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5 结束语

CDIO教学理念在高校课程中的应用是提高高校课程教学质量,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科学研究能力、创新探索精神的根本途径与重要保障。计算机软件工程CDIO实践教学实现了计算机软件教学的新局面,能全面、稳定、快速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韩智,张振虹,李兴娟.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新[J].计算机教育,2010(11):31-32.

[2]梁瑞仕,曾荔枝,杨亮.基于CDIO理念的本科《软件工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上半月版,2011(08):65-66.

[3]冯志林,周佳男.基于CDIO 模式的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5):74-75.

作者简介:张艳钗(1976-),女,安徽人,海口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Adobe认证设计师、MAYA国际认证讲师,研究方向:影视动画、图形图像处理。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海口 570203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 数模竞赛 创新能力培养 改革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15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Activities

in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ANG Wenfa[1], WU Zhongyuan[2], XU Chun[1]

([1]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2] 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s,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Abstract Under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based on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o Yan'an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sub-level, sub-module" model of teaching and organization contest guidanc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in accordance with academic competitions, math majors and computer majors, two contests with a thesis project and Daiso, boutique website and digital-analog Association and second class "four convergence" approach to student 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personnel traini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eam building, professional building.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reform measures

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科技创新能力。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竞赛的广泛开展对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既能增强大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大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个问题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关注的问题。延安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在近几年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1 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数学建模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如经济、计算机及软件、管理、国防等,虽然数学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其认识也不断加深。但是,人们对数学类课程、数学学科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仍认识不够深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措施等诸多方面,仍然沿用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导致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完全脱节。正如著名的数学家王梓坤院士所说“今天的数学科学兼有科学和技术两种品质,数学科学是授人以能力的技术。”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技术人才,数学作为一门技术,现已成为一门普遍实施的技术,也是未来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门技术。因此,在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数学类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不能将其简单地当作工具和方法,而要将其当作是一门技术,而且是一门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在保证打牢基础的同时,力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的。

2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分层次、分模块实施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竞赛指导

一是在数学建模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按照知识点及教师研究方向,将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九个模块。第一层次包括数学软件、初等模型、优化模型、数学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等五个模块;第二层次包括离散模型、概率模型、统计回归模型、数值计算与算法设计等四个模块。第一层次针对公共选修课教学,第一层次+第二层次针对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具体措施是:由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团队集体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每位教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实施计划主讲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模块,在保证课程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充分发挥每位教师专业优势,有效地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二是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按知识点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其中,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三是在校内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建模知识+专题讲座+模拟+竞赛”的模式组织校内建模竞赛,主要以数学建模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内容,使学生对数学建模有更加深入的感知和认识,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四是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按照“集训+软件应用+旧题新做+模拟选拔+强化训练”的模式组织全国建模竞赛,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联想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精神为内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得到良好培养。

2.2 建立数学建模精品课程网站,为数学建模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网站将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与数模竞赛有机地融合,为学生全方位了解、学习和掌握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相关技能开辟第二条通道。网站包括:课程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建设规划】、教学团队【整体情况、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学资源【教学安排、多媒体课件、授课录像、电子教案、课程作业、课程习题、模拟试卷、参考资源】、实验教学【实验任务、实验大纲、实验指导、课程设计、实验作品、实验报告】、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课题、教学论文、学生评教】、教学成果【教学成果奖、获教学奖项、人才培养成果、教材建设】、在线学习【在线交流、在线自测】、成绩考核【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下载专区【教学软件、常用工具】、数模协会【协会简介、协会章程、通知公告、新闻动态、竞赛获奖、优秀论文、往届赛题、模拟赛题、校内竞赛、新手入门】等,这些内容几乎囊括了数学建模教育教学活动的所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料学习就可以全面了解数学建模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3 专业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专业优势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四个专业,其中两个为数学类专业、两个为计算机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两专业的长处和不足,按照专业结队子、学生结队子的模式组织教学和小组讨论,强化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强化数学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培养;在竞赛组队中,每队均配备至少1名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和1名数学类专业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2.4 延伸数学建模竞赛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校内数学建模竞赛试题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取出的实际问题。因此,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时,从往届赛题或模拟试题中选择一些题目,将其进行适当的延伸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选题。通过这一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3.1 我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我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共获得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6项、陕西省一等奖33项、二等奖71项,4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1名指导教师获陕西省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优秀指导教师,600多名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该赛事因此也成为了延安大学学科竞赛品牌和亮点。

3.2 我校数学建模教育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质量工程项目及教改项目

教学成果奖:“理工类大学生数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地方性院校开展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荣获2003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荣获2012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厚基础、重实践、强化工程素质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11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数学建模课程改革及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7年延安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质量工程项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2010年省级特色专业;“数学建模教学团队”为2011年省级教学团队;“数学建模精品课程”为2012年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数学建模”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试点项目。

教改项目:“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为2009年省级重点教改项目;“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省级重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为2011年校级重点;“计算机相关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2013年校级重点。

3.3 依托数学建模教育平台,推动指导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

数学建模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为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数学建模课程是一门面向全校理、工、经、管、教各学科专业大学生开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主要以学生的洞察能力、创新能力、数学语言翻译能力、抽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使用当代科技最新成果的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数学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以数学建模课程教学、数学建模竞赛、第二课堂、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为手段,通过“分层次、分模块、四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在提高我校学生解决在理、工、经、管、教等学科专业领域遇到的数学建模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为我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基金项目:2013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3BZ37);2014年陕西本科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数学建模”课程建设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熊志平.《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6).

计算机软件应用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在工程结构计算中,应该合理的利用计算机的验算速度的快捷,但不能让计算机替代结构工程师的对专业知识的钻研、工程设计经验的积累、工程设计思想的思考、工程结构计算过程的理解。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水利、水电、建筑、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工程中,就开始引入了计算机替代人工进行计算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但是现在很多刚离校就业的大学生们,完全依赖着计算机,以计算机的计算数据为准,进行工程设计,这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是极大的威胁。对工程勘察设计工程师进行正确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教育和提醒,是当前应该注意的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1结构工程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开发形成了这一批结构工程师从走出校门,就在计算机上进行结构工程计算、设计。他们不再经历老一代结构工程师们通过手工计算的过程。甚至迷信计算机,以为计算机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源泉,简单地信赖计算机。随着大量的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但又缺乏对计算机软件的质量的保证,包括对软件开发者和其技术支持的技术资质证明;软件开发商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过程的严格评价,软件中所用技术的理论依据的严格评价;简单和复杂例题测试结果的严格评价及其与其他独立求解结果的比较;等等很多威胁到工程结构安全的问题,被计算机软件应用的发展所掩盖了。

在当今世界,计算机的滥用开始日益威胁着公众的安全,计算机被抬高到了是知识、经验、思维的替代品。人们越来越愿意相信计算机使他们能对工程作出正确的判断,而很少有人在想,特别是年轻的结构工程们更很少去想,如果没有计算机,结构设计工程中需要哪些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大家都相信,解决工程问题的专业知识就是怎样使用计算机以及计算机本身的专业知识。甚至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当成能胜任工作的能力。大量的结构工程师们相信,他们仅仅依靠计算机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没有人认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只能是渊博的工程理论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以及艰辛的脑力劳动、高质量的设计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中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已有了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它使年轻的一代结构设计工程师们相信计算机的安全性、知识性和能力。他们变得如此依赖计算机,以至于丧失了不依赖计算机进行计算工作的能力。他们不懂得,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在现实工程实践经验中,工程结构,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模型是千差万别的,计算机不可能识别上千万种工程设计思想,除了具有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些离散的知识。而真正的工程知识是经验、直觉、灵感、领悟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认知”的巨大综合体,它超越了任何计算机程序和程序员对结构工程的“理解”。

现代工程具有复杂的理论依据、集体的设计思想,依靠计算机是不可能让人们学习有意义的经验的。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们都期盼计算机软件能将结构工程设计程序完全自动化。希望在解决工程问题时他们只需要区化类型和条件,让程序自动生成必要的数学模型,完成复杂而重复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最后由制图工具完成设计图纸。这样,结构工程唯一的责任就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评价最后的设计“成果”。而对于是否能可靠的检测特征值,在进行分析时是否用了足够的模型、状态,或计算机建立数学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工程实际的特征,分析结果对工程结构敏感部位是否敏感,计算结果是否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是否能根据实际的工程结构模型对某些边界条件进行调整。这些在年轻一代的结构工程师们心中,都变得模糊不清。

很多软件开发商,在对计算机知识的精通之外,毕竟不是结构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肯定有着各种方面的欠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不可能替代人的脑力劳动、人的知识、经验的积累,计算机能处理大量的信息,但计算机程序是没有多少工程实际工作经验的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对工程建立的数学模型也不会很完善,在计算中,即使是错误的信息,计算机也不可能识别,同样的都在计算机上显示给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这就要求专业技术工程师们自己能通过专业技术知识的掌握,来控制设计计算中的偏差。

在软件的实际应用方面,那些只有极少经验、极少学识、年轻的结构工程师依靠计算机软件来解决极度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设计问题。他们对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和设计规范的背景知识了解很少。无法判断程序算法所蕴含的假设和步骤,也无法判断计算机运算结果的质量。宁愿相信计算机程序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正确的,无法怀疑计算机作出的所有结果,以及用独立的例题校验结果。

2在工程结构设计计算中正确合理的应用计算机技术

首先,在年轻一代的结构工程师中,应让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危险性、对公众安全的威胁、对工程建筑设计的责任感有一定的认识,结构工程师应该知道,工程结构特性是由结构工程设计的质量决定的。真正的结构工程师,应该不用计算机就能工作,计算机应用技术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的核心是在结构工程计算中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不能滥用计算机。要强调工程实践中知识、专业技术以及经验的重要性,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才是关键。专业的结构工程师应在参加工作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对结构工程设计计算进行手工求解,了解手工求解的原理、基本原则和提炼模型、识别计算结果中的错误,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判断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对计算机的计算结果应持批评态度,尊重工程实践经验,通过工程实践学习工程设计,强调从那些资深的或有经验的结构工程师那里学习结构工程设计。不依赖计算机解决工程问题,经常怀疑计算机,在没有深入的谁以前不使用计算机的结果。在被工程师证实正确之前,假设计算机提供的结果是错误的。在用计算机求解之前,必须先知道答案。不崇拜计算机,而崇尚知识和经验,提倡全面了解工程理论和实践中的所有经验。

计算机在为人们提供很多方便、快捷的图像、文字、数值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的同时,要认识到计算机不可能成为人类知识、经验、远见、灵感、创造力、想象力、独立思维的替代品。虽然在结构工程实践中计算机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但是结构工程师们必须认识到对工程学的原理、方法、标准等等的全面了解,比对计算机操作方法的了解要重要得多。计算机不可能记录有关模型、分析和设计的一些技巧。可以这样认为,除了具有快捷的计算速度以外,计算机程序只是一些离散的知识。

上一篇:计算机信息安全论文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