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法论文选范文

时间:2023-03-15 01:04:21

金融法论文选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合作金融 发达国家 经验 启示

合作金融最早诞生于德国,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已遍及全世界,信用合作运动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对于促进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实现效益与公平的统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选择了合作金融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尽管各国国情不同,措施各异,但在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方面有许多共性和相通的经验。

一、德国、美国、日本的典型三种模式

1.德国“金字塔”式体制模式

合作金融发展的渊源在德国,早在19世纪中期,德国人雷发巽和舒尔茨就先后在合作运动中倡导信用合作。德国的合作事业经过15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模式,该模式呈“金字塔”形。德国的合作银行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层合作银行,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资本金主要来自于农户、小农场主、银行雇员、自由职业者以及社会援助,直接从事信用合作业务。第二层是地区性合作银行,共三家,它由地区性的信用合作经营管理机构组成。第三层是全国合作金融组织的中央协调机关―德意志中央合作银行,它是德国信用社合作金融体系的最高机构。

2.美国多元复合模式

美国的合作金融是在二十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开始兴起,在政策的支持下,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在社区内结成了合作性质的信用社,为入社成员提供借款等信用服务,其宗旨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和“一人一票制”的民主管理信用社不仅在农村设立,在城市各社区、企业、军队、学校都可以设立,其会员一般局限于本区域内中低收入阶层。美国信用社基本框架是由美国中央信用社、44个州中央信用社和遍布全国各地的信用社构成的。美国的合作金融体系是多元化的,它由三大系统组成,分别是: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银行及信用合作社。三大系统受农业信用管理局领导,都有一套自主的经营体制和明确的职责范围。

3.日本协同组合―“二二三”模式

日本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在“二战”以后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由于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在创建初期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因而带有一定的官办色彩。此外,合作金融组织依附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协同组合),是农业协同组合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又具有独立的融资功能。194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农业协同组织法》,成立了农林渔业体系。该模式是由二重结果(既有政府投入、又有农民收入)、三个系统(农业、渔业、林业)和三个层次(上、中、下)所构成。在三个层次中,农林中央金库是中央级机构。都、道、府、县的信用农业协同联合会(简称“信浓联”)是中层机构。综合农协是最基层一级。

二、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政府的扶持政策

由于农业生产和农业资金的特殊性,使农业贷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非均衡性和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性,一般农业合作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较低,风险较大,因而弥补农业金融吸引资金水平低、能力差的不足,保证农业资金的充分供给,政府的重视与参与是十分必要的。应在税收政策、利率管制、资金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政策性的扶持。

2.具有严密的审计监督系统和风险防范系统

风险是影响金融决策行为的基本要素,而农业容易遭受较大的自然风险,这会造成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的加大,鉴于农村信用社业务范围较为狭窄,业务量较小,农信社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抗御能力比商业银行更为脆弱,建立风险控制体系是确保农信社战略得到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控制:系统风险控制、市场风险控制、信用风险控制和操作风险控制等等。

3.完善的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西方发达国家农村金融运作模式较为固定,成效比较显著,主要得益于制度的保证。在美国各州都颁布了关于信用社的法案,从而使得美国的合作金融法律数量多、比较齐备。要规范我国农村金融,引导农村金融繁荣兴旺,必须要有完备的农村金融法律规范体系。我国应尽快研究和制定农业合作金融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尽快制定和颁布《信用合作法》、《合作银行法》,以利于央行以立法的形式对农业合作金融的作用性质、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及经验范围等加以界定与规范。

4.加快电子化步伐,完善农村信用社结算体系

21世纪是网络经济时代。科学的管理必须借助科学的手段,必须实行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网络化动态管理。一是加快农信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将党务、劳动、工资、人事、绩效考核等工作都实现微机管理,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二是农村信用社体系内的结算制度、结算的技术手段要到位。三是信用社与其它金融机构的结算关系、制度和技术手段也要到位,加入银联系统,提高农村信用社跨行结算能力。与其他银行的合作,解决信用社网点分散、结算渠道不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林业享: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农业合作金融的发展模式[J].农村经济1999(2):47~49

[2]于 海:中外农村金融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仲之祥: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政金融,2007(27):14

[4]卢 斐: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10

[5]许 朗 张 虎 韦应芬.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选择[J].农村经济问题,2007(4):54~58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变相吸收 扰乱金融秩序

一、案情简介

2001年11月起,被告人徐杨进伙同袁敏等人,先后以简称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以及上海方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名义,通过委托理财、国债投资、保证金存款等的名义,采取支付高于银行同期利率的方式,以高达8%-10.5%不等的年固定回报收益率,对外进行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其中徐杨进主要负责联系存款单位、确定存款规模、利率,而袁敏则主要负责具体办理吸入资金、还本付息资金、拆借资金的调配、划拨工作等。至2005年6月,先后非法吸收了上海明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诚物业有限公司等48家单位及季红兵、许蕊等106名个人的资金,金额共计42.7亿余元人民币,至案发,造成5.18亿余元人民币本金未偿还。上述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除直接被用于还本付息外,陆续被徐杨进、袁敏用于拆借给杨本坤、陈亮等个人及方洋公司、上海华屋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东方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等用于炒股、收购公司股权和投资房产项目等。

二、案例分析

《刑法》第176l规定,违反国家金融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严重的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危害,为了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月4日颁发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中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行为的定罪标准予以量化,加强实务案件办理的可操作性。

本文将结合《刑法》及《解释》,从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四个部分来对国泰君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进行简要分析。

(一)犯罪主体

所谓犯罪主体,是指需依法对本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刑法》第176条第2款规定,我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自然人或单位均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通常是指犯罪行为是经由一个单位的决策机构经集体决定后实施的行为。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来说,个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的定罪标准是不同的,因而区分本罪的主体到底是个人还是单位,对于定罪量刑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分的一个首要标志就是:吸收公众存款是以个人名义还是单位名义实施的。如果是以个人名义实施的,就不可能构成单位犯罪。只有是以单位名义实施的,并且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才可能由单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作为一个独立营业部,享受独立的经营权,并且能够以自有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立体。徐杨进作为该营业部的总经理,全面负责经营工作,对经营部的经营活动具有决策权,其决策营业部开展吸收公众存款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单位意志的体现,而后续一系列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皆通过营业部的名义进行,且是基于为营业部谋利的目的而开展的。徐杨进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袁敏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责任人员,二人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最高法2001年下发的《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指明对单位犯罪案件中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但未单位的情况的处理意见:“对于应当认定为单位犯罪的案件,检察机关只作为自然人犯罪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及时与监察机关协商,建议监察机关对犯罪单位补充。如监察机关不补充的,人民法院应依法审理,对被的自然人根据指控的犯罪事实、证据及庭审查明的事实,依法按单位犯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并应引用刑法分则关于单位犯罪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刑事责任的有关条款”。

本案中,公诉单位仅将徐杨进和袁敏作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虽未将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作为被告予以指控,但并不影响其单位犯罪的成立。

(二)犯罪主观方面

所谓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意识形态,是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之间需要搭建的精神桥梁。

通常来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应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会造成扰乱金融秩序的危害结果,但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本罪的行为人通常都有利用非法吸收的公众存款来进行牟利的主管目的,但行为人事实上是否存在任何获益以及获益的数额大小并不会影响对本罪的定性,即本罪的成立不需要具备特定犯罪目的。

本案中,徐杨进和袁敏两名被告人均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故意。判定徐杨进、袁敏是否具有犯罪故意,关键不在于二人是否明知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是否具有委托理财的资格,而在于二人是否明知其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采用了以承诺保本付息方式融资的实质。本案中,徐杨进和袁敏二人承诺8%-15%的固定年回报率即变相承诺保本付息,2015年《证券法》第144条内容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而二人均为证券从业人员,应当了解相关证券法律规定,但仍然以承诺保本付息的方式吸收公众存款,可认定二人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故意。

(三)犯罪客体

所谓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明确两点内容:第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必须触犯国家金融法律法规。这其中首先要明确对于“存款”这一概念的认定,吸取公众资金的行为是否触犯本罪,必须先行判断该资金是否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意义上的“存款”。第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的危害程度应当足以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于危害程度的判断必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即行为人进行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正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为了进行资本经营活动牟取经济利益,如果第一种行为则不一定全部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本案中,海明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诚物业有限公司等48家单位及季红兵、许蕊等106名个人将个人资金用于对徐杨进、袁敏等人对外宣传的委托理财、国债等固定收益金融产品进行投资,符合存款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存取欠款,且徐杨进、袁敏等吸收资金者有吸收贷款并予以发放的行为,综上行为可认定本案中徐杨进、袁敏等吸收的资金属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含义下的“存款”。

《解释》第3条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以上的;

第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第三,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第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本案中,徐杨进、袁敏等人以简称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和上海方洋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名义进行吸收公众存款的活动,前文中认定本案属“单位犯罪案件”,其中非法吸收存款的款额达到42.7亿元,远超于《解释》第3条第1中100万元的规定,非法吸收存款的对象人数达到单位48家、个人106名,满足第二款的入罪规定150人以上标准,至案发时逾5.18亿元本金未偿还,远超第三款中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规定,已经达到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程度,应认定徐杨进、袁敏等人的行为达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入罪标准,违反国家金融法规,属于“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四)犯罪客观方面

所谓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的客观活动行为,即犯罪活动所具有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沟通犯罪主体与犯罪客体间不可缺少的物质中介。我国《刑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解释》第1条规定: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76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第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第二,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第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第四,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如果行为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并未向社会公众公开宣传,而仅仅是针对亲友或者在单位内部范围内向特定对象进行吸收资金的行为,则不能够认定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存款。

1.关于“公众”。1996年最高法出台的《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指出:“‘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的行为。”

一是“公众”的“多数人”应理解为“符合一定人数标准的众多人”。多数是一个比较级的概念。要明确多数的范围则首先需要有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标准,在这个标准内再来区分多数和少数的概念才有现实意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明确要求出现扰乱金融秩序的结果,如果所确定的范围标准不够大,我们在这范围内认定了“多数人”的界限,但从理性范围标准的设定角度来看,事实上只吸收“少数人”的资金,即使吸收资金的数额达到巨大的标准,也只能看作是一般的行政违法行为,而不能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向的法益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只有达到一定数目的多数人现实参与集资活动才有可能会达到冲击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实际效果。

二是“公众”的“不特定”应理解为“可以包含但不局限于亲友或单位内的人”。根据《办法》和《解释》的相关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公众”仅仅是指“不特定的对象”,针对特定对象进行的非法集资的行为即使数额巨大也不能认定为向“公众”集资。《解释》还规定到:“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方面,对象不特定具有相对性。只有针对不特定对象进行的委托理财行为,才有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可能。另一方面,关于特定范围的限制表现为社会性和非社会性。这里的社会性是指行为对象不限于亲友或单位内部,非社会性则相反,指行为对象局仅限于亲友或单位内部。

2.关于“存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犯罪对象应为公众存款。因此,一个吸收公众资金的行为是否触犯金融法律法规,达到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程度,首先要判断的一个问题就是该资金是否属于“存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存款人能够依照自己的真实意思对该笔资金进行存取,吸取资金者有吸收该笔资金后予以放贷的盈利行为,即应认定为本罪意义上的“存款”。

3.关于“变相吸收”。2015年修订的《证券法》第144条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对客户证券买卖的收益或者赔偿证券买卖的损失作出承诺。依据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4条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活动。

本案中,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先后非法吸收了上海明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中诚物业有限公司等48家单位及季红兵、许蕊等106名个人的资金,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关于“公众”的要求,且被害人依自己的意思存取资金,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有吸收存款予以放贷的行为,应认定被害人的资金为本罪意义上的“存款”。

从行为的客观方面看,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的行为具有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实质。营业部开展的所谓委托理财活动,究其实质,均具备如下特点:一是约定保本付息,承诺给予客户固定的理财收益;二是客户只获取收益,不承担亏损风险;三是营业部对客户资产进行了实质性的支配,并且并不体现客户的意愿。国务院《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第4条规定,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的行为。而吸收公众存款承诺履行的主要义务就是还本付息。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吸收资金的行为反映出的特征,恰恰符合上述规定,应当认定为借理财之名行融资之实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三、结语

笔者通过四要件角度对国泰君安福山路营业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一典型案件进行分析,明确实务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标准,为我国司法实践中关于该罪的各项司法适用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乔大元.《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刘艳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钟良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杨万明,郭清国.《〈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理解与运用》.载最{人民法院编:《刑事审判参考》,第15辑,64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5]刘健,李辰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之辨析――兼评》.载《法治研究》2012年第3期,77-81页.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公司绩效;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引言

在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是相对集中的,不是高度分散化的。不同的股东持有不同比例的股权,对公司的智力就有不同的话语权和参与度,因此容易产生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如何处理好不同股东之间的矛盾利益冲突,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以数字电视行业为例,对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二、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数字电视行业上市公司康佳集团、中兴通讯、四川九洲等共18家样本上市公司2016年的数据,其财务指标数据均来自RESSET数据库。为了保证研究的可靠性,本了一些修正:①删除股权集中度等变量信息披露不完整和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②删除ST类公司;③删除了同时发行A股以外股票的公司。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Y代表公司绩效,X1代表股权集中度变量CR1,X2代表股权集中度变量H5,X3代表股权集中度变量Z,X4代表公司规模,X5代表财务杠杆,X6代表经营能力。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为:

(三)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的检验

在回归检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1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Z指数代表公司股权结构的制衡程度,H5指数和Z指数和净资产收益率呈现负相关关系,代表公司规模的总资产取对数,表示经营能力的每股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正相关关系,代表财务杠杆的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

2.统计推断检验

在回归中,我们可以得出,R2=0.7308,这说明模型拥有较好的的拟合程度,F统计量也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也比较显著,但是X2和X3这两个变量由于统计值不显著,因而对Y的影响不显著,或者因为多重共线性的关系使其t值不显著。

三、计量检验及结论

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由于F=4.977663>F0.05(3,9)=3.86 (显著性水平α=0.05)表明模型从公司绩效与6个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对X1、X2、X3、X4、X5、X6进行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检验,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发现X1与X2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进行多重共线性的修正,采用逐步回归法对多重共线性进行补救。运用OLS方法逐一求Y对各解释变量的回归, 经比较可知,选择Y对X6回归的方程作为基本方程,依次加入其他五个变量,通过拟合优度和t检验统计量的变化,剔除无效变量,得出最终方程:

对所得方程进行异方差检验,由残差平方项与各解释变量的散点图可知,残差平方项与x6存在异方差性。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异方差性进行修正,重新进行回归估计,得:

分析可知,底值缡有幸瞪鲜泄司第一股东持股比例CR1,代表经营能力的每股收益率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第一到第五股东持股百分比的平方和H5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第一和第二股东的相对持股比例Z,公司总资产取对数,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无显著影响。

四、 建议

依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

(1)股权结构应当适当地集中,不应过度分散化。(2)建立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对于中国的股民而言,持股比例如果比较大的股东,就有搭便车的激励,所以建立一个有效的股权制衡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公司的活跃性,形成有效的公司监督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钱美琴,黄黎利,王立平.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5).

[2]曹新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8.

[3]张翔.基于我国城镇居民住房面积的多元回归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2-14.

[4]杜湘红.投资者保护对股权治理影响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2002.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金融 监管 体制 完善

Abstract : Finance,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core of modern market economy, as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ut, finance-the rapier will not leave us forget the disaster it brought with to human kind while the economy are drastically promoting. To realize the finance of accelerated, it should be regulated strictly and seriously. Only a favorable financial order could be constructed, could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 steadily. The author plans to analyze the flaws and give some suggestions involved in finance regulation system of china, with considering the legislative type exists in the world in a historical angle.

Keywords : Finance ;Regulation; Institution Improvement

1. 金融危机带来的关于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思考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金融危机,是指资产价格急剧下降、多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相关联的金融市场的动荡。在给金融危机一个确切定义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采用了格德史密斯(R.W.Goldsminth)19821年的定义,即“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加个、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背后隐藏的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失业率长期低下的不到解决,国民经济泡沫严重,资本投机盛行等隐患,加之金融监管体制的真空,这些隐患在投机热的推动下,最终通过资本市场爆发。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并进而使得多个国家的经济趋近崩溃。从2008年秋季二十国集团美国华盛顿金融峰会到2009年英国伦敦和美国匹兹堡金融峰会,如何“治未病”避免金融危机重演成为与会领导人最为关注的议题之一。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利用行政权力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实施规则和约束,促使金融市场依法文件运行的一系列行为总称。金融监管的目标是构建稳定、健全的金融体系,从而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保护金融活动参与者的利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金融监管体制的形成和金融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正因为市场经济的不稳定,存在着其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市场监管才油然而生;金融监管也是如此,正是因为金融业的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的存在,所以金融监管也必然应该随着金融业的深化和扩展而变迁、深化、发展。

金融监管制度的形成和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并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变迁、业务的发展和职能的完善而不断发展。政府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的有效方式就是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执行监管职能。这一专门机构主要是中央银行,有些国家专门设置金融监管委员会。由于金融监管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较强,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委员会就必然要依据政府的意图来制定一系列金融政策和监管法律制度。同时,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和中央银行及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实践的需要,又不断推动着金融监管制度的调整和完善。

2.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

2.1行政气息浓厚

我国的封建时代是世界上最长、最深刻的之一,封建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虽然经历了100多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以及新中国建立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但是,事实是,我们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中,被的只是封建主义的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而封建主义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残余并未彻底消灭。自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开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了中国企业的市场化改革,企业的市场独立地位逐渐得到确立,企业财产权也得到了法律的承认,取得了跨世纪的成就,符合了时展的趋势;但是旧体制仍然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股份制改革后的国企仍然是国家一股独大,在董事会、监事会上仍然是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拍案决策,绝大多数中小股东根本不能充分行使其重大事项决策参与权,因此在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体现的其实并不是绝大多数股东的一致,而是国家一个股东的意志,实际上是政府部门的意志,行政性与经营性界限模糊,不少地区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成为了政府标榜业绩的大靠山。我国这种政企不分、行政性浓厚的不正常观念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是受当时的高度集权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影响,其中不仅是受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影响的产物,而且是受“官工”、“官商”、“官农”不分等封建主义经济思想影响的结果。北京大学法律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任吴志攀教授在《金融法的“四色定理”》中论述了金融法制的四种主要影响因素:政府、市场、单位、个人。所以,这种根深蒂固,覆盖面遍及以上四种因素的封建残余思想会一直阻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以及作用的发挥,所以,在此,笔者把它谓之为贯穿历史的监管的弊端。

2.2分业监管的弊端

在2007年以后,我国金融市场将对外资实行全面开放,尽管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受到中国法律的限制,也必须分业经营,但多数外资银行的母行实行的是混业经营,与实行分业经营的中资银行相比具有先天的优势,这对于只能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某一领域的国内金融机构来说,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带来的影响将是致命的,因此,许多中资金融机构不得不谋求自身结构的调整,在行业间进行股权交叉等事实上的混业经营,突出表现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之间的业务划分日益模糊。当不同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一项新业务的推出需要经过多个部门长时间的协调才能完成,同时,多头决策、多头监管模式还会加剧各部门在设计宏观经济调控的货币政策制定、银行业改革、股权分配改革等问题上的分歧与正义,增加了政策协调的复杂性,这就会产生较高的协调成本,降低了决策效率和执行效果,损害政府公信力。如果不及时对现行的监管体制进行调整,还可能形成交叉监管、重复监管以及监管的空白地带和灰色地带,加剧金融业本身所带来的风险性。因此,如何在混业监管经验不足和分业监管的与时局不符之间谋求一个黄金分割点,是目前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否则,将会加大金融业的高危性。

2.3监管真空以及不协调

首先,随着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加深,金融工具以及金融衍生品创新不断,金融机构业务的交叉不断增多,再加上混业经营的事实存在,专门的分业监管模式的监管效率日益低下,监管体制的设置不合理造成的部门监管界限不明确、含糊,甚至存在广阔的真空领域。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是按照行业领域进行的监管部门的划分,但是,随着金融国际化趋势的增强,为了能够适应国际竞争,我国已经出现了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按照巴塞尔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和保险联合会的定义,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框架内,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无论在法律还是实际层面上都具备其可行性。虽然我国采取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但是,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并没有禁止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虽然规定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之间互相不能持股,但是并没有禁止这些机构拥有共同的大股东。从1999年开始,金融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同业市场管理规定》、《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业务管理规定》,为不同行业背景的金融企业彼此进入对方业务创造了条件,也为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经营框架下进行混业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尤其是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交叉金融业务的监督和管理上,“三驾马车”分别对领域内的金融活动进行监管,设定不同的监管目标和监管标准,同一机构涉及不同的业务则需要向不同的监管机构进行业务审批,重复监管的现象凸显。

其次,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中,对金融风险的监管措施相对金融业的发展程度,是非常缺乏的,监管措施的不完善,对于本身就属于高风险行业的金融活动来说,犹如没有交通指示灯的十字路口,隐患越发加深,风险概率增高;同时由于相应协调措施的缺乏,也导致了部门间协调监管的成本增加。在笔者分析,中国的金融风险措施漏洞,主要是监管力度不均衡,监管没有一套系统性的标准。我国的金融监管侧重事前审批程序,注重合规性审查,但是对于事后,特别是事中的风险监测管理力度和广度都非常有限,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监管机制;对国有控股银行的监管严密,但是对其他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测和风险控制都显得极其娇弱;重外资、轻中资,且对金融金钩的日常经营过冬的风险监测管理尚未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体制,由此,则较容易造成风险极易集中在部分环节,对于脆弱的监管体制来讲,这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2.4中国金融监管法制落后

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行为的监管是必须取得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以及对相关的监管权力进行界限的明确,以保证金融监管机构本身能够权责分明,严格按照己身的权限范围来执行监管权,杜绝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随意性,维护市场经济的而客观性和所应具备的公正性,由此,才能确保竞争的有序进行,从而推进社会法治和经济的健康运转。没有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无法从权力源头保证金融监管的合理、有效以及合法实施,更无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在执政党的有效引导下健康发展。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多达四千多部,规章制度更是数以倍计,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法律学习中,可以知道,金融监管机构在依法监管时多依靠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信托法》等法律,由法律名称可知,这些法律基本上都是以监管机构主体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尚未能形成以业务和职能划分的法律法规条文,以按业务功能来进行监管市场经济的法律、细则等都未能配套制定,单纯的上述几部按监管主体来划分而制定的法律不能够形成整体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脉络。

3. 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思考

3.1国外金融监管体制的经验教训

从目前的各国金融监管体制来看,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调整改革,全球的金融监管体制主要有三种类型:统一监管模式、分业监管模式以及双峰监管模式。采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国家主要就有我国和法国;而同样是在分业经营的同时采取统一监管的有韩国;美国采用的则是综合经营分业监管;著名的金融帝国—英国采用的是统一监管的体制,采用同等模式的还有诸如日本、新加坡等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各种监管体制的融合趋势日益增强。

统一监管模式指由一个机构统一负责至少对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主要金融领域的审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统一监管主要是为了适应金融业务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而产生,也是全球金融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其利在于利于对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系数进行把握和控制,有利于规模效益,同时能够降低监管时不统一所产生的摩擦成本,减少了监管真空和重叠,对于在混业经营日益明显的当今,能够对整个金融集团进行风险评估,并做出有效的监管。不足之处则在于如果没有对监管目标进行清晰的界定,其监管效果反而会比分业监管更加低下,不能达到与其的一致性和监管效率;与此同时,集权统一的监管机制容易造成,并进而产生道德风险。

分业监管模式指在机构监管的基础上,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领域分别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负责对领域内金融活动进行全面监管。其利在于有明确的监管分工,能够避免单一金融领域的风险而产生连锁的金融危机;各监管机构能够集中部门经历对领域内的市场活动进行监控,专业性强。但是,随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其不足之处也日益凸显,监管交叉重叠;金融法律不统一,冲突严重,影响权威;监管效率由于协调机制的不完善而日益低下;监管的分散容易产生“真空”地带,金融高危性增加;主要是在混业经营趋势的当今,难以对金融集团的集体风险进行把握。我国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代表国家。有些国家在回归综合经营后,依然实行分业监管。

双峰监管模式,指在功能监管的基础上,根据金融监管的两大主要职能,即审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进行监管,由此而产生两类监管机构,分别进行负责,这种监管模式的典型国家为澳大利亚。此种监管模式的利处在于能够较好的分别对金融机构的两个阶段的行为进行有效监控,能够保证在各自的监管领域内的监管目标一致,同时也避免了不同机构的存在同领域监管但是因为部门因素、体系因素而产生的监管交叉、真空。降低了监管机构之间的摩擦成本与协调难度;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制衡机制,避免道德风险的产生。但是同样也存在其天生不足的弊端,就是容易在两块监管领域之间产生“灰色区域”,没有能够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特色而进行监控。

总而言之,三种监管体制都存在其可取之处,但是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借鉴不同的监管体制的同时,立足于国情,取长补短,审时度势地构建符合我国金融现状的金融监管体制。

3.2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监管由分业型向功能型转变

在功能型监管理念在金融业国际化趋势增强的今天,笔者认为有着分业监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一,针对混业经营下的金融业务交叉,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跨国界的监管与风险预测,监管部门不局限于某一金融行业或机构内壁的金融风险。第二,功能型监管体制因为其依据金融机构所经营的业务职能来进行划分的监管体制,功能稳定,可以较好地对各种金融创新进行监管。第三,根据金融机构的各项社会、商业功能,如支付方式、资金融通机制、资源转移机制、风险预警监测制度等来对监管机构进行重组,对监管规则进行设置,以求监管匹配发展。第四,功能型的金融监管体制,其广度可以原则性地涵盖金融业的几乎一切领域,可以抑制商业银行的“套利”动机,减少银行的“监管套利”行为。第五,依据业务范畴来划分功能型的监管机制能够在对金融机构所经营的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监控,减少监管机构之间因为重叠监管而形成的摩擦成本。

目前,金融业交叉经营已事实上存在,在不久之后的将来,混业经营将成为中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的监管模式必将取代今日的分业监管,以避免因金融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更多的监管真空,以及因为监管协调所造成的高成本和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限。以此而改变多重监管体制下的监管重复,不公平竞争,监管冲突等市场异态,为此,要做好一下准备工作:

首先,要完成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的转变,需要把转型期间的关键问题把握好,才能避免因转型而导致的官商投机、权力寻租等情况出现。第一,在现有及金融监管机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协调机制,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完善监管协调合作机制。逐步地将原有的金融监管机构统一到作为过渡时期而建立的协调机构下属部门,并且再进一步将协调机构改为统领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委员会。跳跃性的合并无利于监管机制的转变,面对专业人才和监管经验的缺乏、监管法律机制的滞后以及群众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等问题,避免因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而带来的社会经济不稳定、客户不信任以及被监管者的套利投机等风险,过渡性的步骤是必须的。

其次,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功能型监管体制并不能取代市场的作用,要加强金融业的自律,培育成熟的金融市场,健全即溶机构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内部自律机制,使其能积极配合金融监管机构的调控与检测,维护金融企业资产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预警机制,以危险监管为核心,合规性和事后救济措施为辅助,提高对金融机构的治理水准。

再次,加强金融业自律性组织的建设,自律性中介组织在作为市场主体的同时,也是国家监控市场的副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与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兄弟关系,所以能否引导其发挥应有的监控职责,关系着监控能否及时到位的发挥作用。固然,严格的行为守则,赋予其行业保护、协调、合作与交流等职能是必须的,让它能够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在政府的较宏观的监管之下,通过行业道德规范加以补充,形成市场多元利益主体的相互制衡机制,由此全国范围内形成,在政府的统一监管之下,监管机构按照功能类型对金融业进行监管,自律性组织对行业进行微观的、道德性的引导与检测,更好地配合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调控,由此形成健康、稳定的金融业秩序。

3.3中国金融监管法律完善与统一

完善金融监管法规体系,立法是第一步骤,也是关键性环节,需确立统一、综合的金融监管体制法,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将金融监管纳入到法律框架内,严格禁止政府对金融经营的不当干预,防止一直以来都长存中国的企业行政干涉,,政企不分等情况,防止因监管体制改革期间引起的权利过度集中于某个机构或部门而导致的权力寻租、政治腐败等问题,明确在改革过程中以及改革之后监管机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保证监管依法有序进行。对已经逝去的分业经营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清理,适应当今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针对原有的指导性的、框架性的金融监管法律,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加明确,可具操作性。例如接管、破产、兼并、清盘等市场退出方面,对事中风险监测管理进行严密规划,如金融机构组织管理办法、信息披露制度、网络银行机制、外资金融机构管理等方面,以形成全方位的风险监测监管业务风向标和相应的操作规则。

最后,建立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能盲目求宽求严,要给予一定的宽度和广度,适应市场条件的变化以便能及时做出调整。加强法律的透明度,解决有法不知等外资频繁出现的问题,同时也能增强社会对于监管部门的督和批评。防止孤立的对单部法律进行修改,应当在制定出统一框架,指导原则的同时,在原则精神的指导下金融相关法律进行修改,各项法律法规条款明确肯定,其中的专业名词进行详细解释,避免监管随意、法律冲突等社会问题。

3.4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

首先,中国立法机构应当参照国际惯例和借鉴国际经验,对已颁布的《外资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外汇法》、《期货法》、《证券交易法》、《信托法》、《外资财务公司法》、《金融处罚条例》等金融业专门法律法规进行修改与完善,其中也应当包括《公司法》、《刑法》、《反垄断法》中涉及金融业的法律和文件,解决国内法律不能与国际法律有效衔接的尴尬局面,并进而形成一套符合中国金融国情的,又能与国际立法接轨的金融法律体系。要完成如此浩瀚的立法工程,必须从立法、改法、废法、借法、创法等层面出发,审时度势。

其次,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法规建设,对WTO运作规律进行预期把握,在把握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应对政策,以降低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滞后性所来带的风险。同时,遵循WTO的解决国际争端的规则,从原本单一的政府角度转变为国际视野,因为金融市场已经逐步跨出一国国界,单一的己身考虑不能保证国际金融的安全;转“人治”为法治,转“人治之上”为“法律之上”,由此,才能保证国际监管的协调一致。

再者,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从根本上消除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国际市场之间的时空限制,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对各国经济影响日益深刻,金融风险的严重性、扩散性和危害性是前所未有的,从每时每刻的汇率波动到难以预料的金融危机,从全球性银行系统的风险到货币市场交易规则,都是任何单一国家力量所不可控制的。为了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在完善和加强本国金融监管法律的同时,应该主动加强与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并且签订相关备忘录,与各国互通有无,积极吸取国际先进监管经验,,参照和依据《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1997年)和《巴塞尔协议III》(2010年)等,实现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我国要与其他国家金融当局签订双边谅解备忘录,诸如在信息提供、相互磋商、技术合作等方面展开合作。同时,要发挥各类国际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在协调国际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利用国际协定和别国监管体制的优势完善本国监管体制欠缺之处。积极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广泛开展多边金融合作,增强本国在抗击国际金融风险方面的预测和防范能力,与其他国家开展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通本国金融发展状况,加强各国对于金融风险的预警能力,杜绝对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真空。同时,主动与世界各国建立统一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形成对跨国金融机构的全程监控和跟踪管理。

参考文献:

[1] 郭雳.《思在录:金融法律问题研究》.第二版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11.

[2] 吴志攀.《金融法“四色定理”》.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 彭森、张小冲、金春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1.

[4] 顾功耘.《论金融危机的防范及其法制 对策》.经济法论文选粹.第二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12.

[5] 姜洪、曹红辉.《金融监管体制的现状、弊端及其改进》. 经济研究参考 ,2006(72).

[6] 蓝寿荣.《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信用-金融法专论》.第一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4.

[7] 庄少绒.《中西方金融法治演进研究》.

第一版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4.

[8] 顾功耘 徐世英 吴弘.《经济法教程》.第二版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9.

[9] 唐波.《新编金融法》.第二版 上海: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

[10] 张乐 权永辉.《金融危机背景下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对策建议》.海南:海南金融 2010.10.27.

[11] 宋士云.《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与改革建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2010.8.12.

[12] 张晓君.《国家经济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研究》.第一版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7.

[13] 邱本:《经济法原理研究》上卷. 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8.31.

[14] 亨利·勒帕日著. 李燕生译《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第一版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4.

[15] 保罗·萨姆尔森等著.高鸿业译《经济学》 第十八版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01.01.

[16] 贺君.《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04).

[17] 邱虹.《国际金融监管与合作问题浅析》. 《福建金融》,2008(08).

[18] 钱小安.《建立统一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构想》.《财经科学》,2002(01).

[19] 易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 新浪财经,2007.11.20.

作者简介:任晶晶,女,1986年6月26日生,辽宁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法学)专业。

杨广顺,男,华夏银行 中小企业信贷部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5篇

一、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

首先,大型国有银行在最近几年比之前更加重视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近几年来,邮储银行、工行、建行和中行,都设立了专门的农村信贷项目,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投放力度伴随着新农村建设。而不同的银行,会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不同的金融产品组合。例如,建设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邮政银行对农村邮政业的支持。

第二,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新型的金融机构在农村也迅速增加。例如中国富平基金会,在陕西尝试的农户联保小额信贷,也带动了很多农民合作组织尝试金融服务。

第三,政策性的农村金融服务,例如贫困县的扶贫贷款,返乡农民创业贷款,农村妇女创业贷款等政策性金融服务,也活跃在全国各地。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领域法律、法规缺失,相关制度仍然不够完善

一是农村合作金融法律缺失。虽然国家有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法律法规,但是对于农户之间如何开展合作金融,尚没有成为的、系统的法律进行界定。然而,很多农民在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后,金融互助成为会员发展生产的首要选择,其好处是便利,村民之间拥有世代居住建立起来的信任。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相关法律,对于合作金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合作金融,如何制定利息,吸纳资金,如何规避风险,这些都只能依靠农民自己摸索着进行。[1]

二是农民享受信贷服务时,抵押物的法律界定问题。农民最主要的财产,往往是宅基地或承包的土地。但是宅基地是村集体的,农户只有使用权,那么能否能够像城市一样将住房进行抵押贷款,还有待法律进一步确认。那么农户能够提供的固定资产就相对较少,因此不能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审核通过和大额贷款。[2]

(二)正规金融机构的复杂程序让农民望而却步

虽然正规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信贷服务,但是更多的是倾向于农村已经具备规模的乡镇企业、政府建设方面。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不仅仅是农业生产、盖房子、儿女教育,都会出现需要金融服务的时候。另一方面,伴随着外出务工大潮,农村留守的往往是老弱病残、妇女儿童,这个时候要让留守的妇女一趟趟的奔走于金融机构和家庭之间,面对繁冗的表格,是一件非常为难的事情。因此,农村私人之间的高利贷悄然兴起,利息往往高出银行一倍以上。一方面很多借款农户不堪重负,一方面如果发生拖欠和违约不还的情况,出借人的经济权益也很难得到保证,也容易出现农民之间的矛盾。这种私人高利贷长期在没有政府监管的环境中自行运转,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体系对农村服务的鞭长莫及,但是也滋生了更多的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

(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仍面临诸多困难

基于第一条,农民抵押物不足,以及农业的低利润常识,金融机构针对抵押品不足的农村地区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上述国有大型银行更多的将农村金融服务界定在公益事业和扶贫事业领域,没有认识到农村潜在的金融市场。这也就阻碍了这些资金雄厚且专业的金融机构,针对农村特点进行金融创新的动力。各类商业保险和商业银行虽然看到了农村的市场,但是主要是从农村吸收资金,而始终没有拿出创新的投资产品来。

三、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整合多方资源,进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建议结合农村合作金融、邮政、农村信用社以及不同银行的自由资源和特点,退出更多灵活组合的“农村金融服务套餐”。例如“惠农卡+转账电话+产品体验和金融知识宣传”的服务套餐;“贷款证(农户信用评级)+桂盛卡”的服务套餐;“公司+基地+农户”农户小额贷款;农村青年、妇女、返乡农民工、个体工商户、残疾人创业贷款;农户(社员)联保方式发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因此,政策性贷款,特别是扶贫贷款应该与正规的金融机构联合,从安全、专业以及便捷度方面,给予农户更多保障。[3]

(二)大力支持农村合作金融

对于农民合作金融组织,它根植于当地农民社会,有农民自主管理,是一种本土的、创新的、而且最有可持续潜力的金融模式。基层涉农政府部门,应该设立大力支持农民合作互助金融的政策法规。首先从政策上,给予法律许可的支持,让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再是“黑户”,而是能够在阳光下生长。第二,要进行专业的监督,对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其资金募集方式、发放信贷的手续和流程、收益分配以及风险规避,进行一系列的指导和监管,避免出现恶性欺诈事件。第三,专业的金融组织,例如农村合作信用社,邮政银行,可以与农村合作金融进行深度的合作。例如通过农村合作金融进行联保抵押,这样既能鼓励农村合作金融,又能利用合作组织的管理资源和社会动员资源,降低正规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广泛的铺设金融服务点

相比城市地区,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因此农村金融服务应该深入到更基层的地方。比如,在农村设立信贷管理员,安装自动存取款机、ATM机、POS机以及转账电话等扩大金融服务渠道,不断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对农民,包括外出打工的农民,要进行理财理念和理财尝试的培训,让农民建立健康稳妥的理财知识。

对农村信贷员,要给予培训,确保其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要给予必要的安全物质支持,例如保险柜等设备,确保资金安全;还要对于积极对农民进行信贷、存款吸收服务的信贷员给予奖励。通过农村信贷员,积极的推进农村理财服务,例如定期存款,贷款等。因此农村信贷员也要承担金融知识普及宣传的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孟春,高伟.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2]李.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蓝佳林.中国农村商业银行运行效率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6篇

每年6月、12月各办理一次,办理前请将所有材料提前3个月准备齐备送交自考办,逾期不候。

二、准备材料

1、毕业登记表2份(自考办领取):自行填写封面(在"准考证号"下面填写好身份证等证件号码)、第一、二页,"组织鉴定"一栏以组织的名义自行填写,贴1寸蓝底照片;

2、毕业论文:参照"自考博客"上的毕业论文撰写提纲,按照提纲要求撰写论文;

3、办理前,请提供原毕业证书复印件;全日制本科考生,另提供大学期间成绩单(加盖公章),英语四级证书或PETS--3复印件;电大法律专业大专考生,需另提供电大成绩单(加盖公章);4、考生准备5张1寸蓝底免冠照片、联系方式及身份证等证件复印件;

三、说明所有材料尽快送交自考办,考生课程结束前请主动联系自考办,以方便办理毕业证。

格式示范

毕业论文主标题(黑体﹒三号字)

--副题(宋体·四号字)

考号:(楷体·四号字)姓名:(楷体·四号字)

(内容提要)(黑体·五号字)

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公诉,检察权在本质上主要表现为公诉权,以公诉权为基本内容的检察权在本质属性和终极意义上应属于行政权。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各项权力都是具体的诉讼程序性权力,与所谓的法律监督权并不存之必然的关联性。(宋体·五号字)

[关键词)(黑体·五号字)检察权公诉权法律监督(宋体·五号字)

正文:(宋体·三号字。)

谈论中国的检察体制,探讨检察机关转职托以及检察机关的改革,首要的问题就是对检察权的性质给出一个科学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刘这个问题已经作了初步的探讨,但是意见颇多分歧,归纳起来大致存在以下四种主要观点。观点一:行政权说,认为检察权就是行政权。(1)观点二:司法权说,认为检察官与法官同质但不同职,具有同等性,检察官如同法官般执行司法领域内的重要功能。(2)

(注释)(黑体·五号字)

(宋体·五号字)

(1)龙宗智:《论检察权的性质与检察机关的改革》,《法学》1999年第10期。(2)谢鹏程:《论检察权的性质》,《法学》2000年第2朝。(参考文献)(黑体·五号宇)

(宋体·五号字)

l、朱勇、李育编著:《台湾司法制度》,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2、张穹、谭世贵:《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0年版,第34页。

毕业论文选题参考一、《宪法学》1、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征

2、违宪问题研究;

3、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4、论公民权利与自由的发展趋势

5、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6、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立法

7、比较研究

8、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之关系二、《婚姻家庭法》1、论离婚自由

2、试论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

3、无效婚姻制度探析4、论夫妻财产制度的发展5、对结婚禁止条件的探索6、拟制血亲间婚姻关系探讨

7、试论夫妻相互忠实义务

8、论家庭暴力中的权利救济

9、论重婚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婚姻家庭观

12,论"禁育不禁婚"13、论探视权的实现

14、婚外同居行为的定性与法律责任

15、试论夫妻约定财产制度三、《刑法学》1、论无罪推定

2、论间接故意与疏忽大意的过失

3、论无限防卫原则

4、论犯罪构成

5、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6、论紧急避险制度

7、论数罪并罚

8、论9、浅议计算机犯罪

10、论洗钱罪

12、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14、论犯罪

15、论金融诈骗罪四、《刑事诉讼法学》1、论两审终审原则

2、论回避制度

3、论刑事辩护人4、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5、论取保候审

6、论不制度7、论当庭判决

8、论死刑复核程序

9、论死刑缓期执行

10、论审判监督程序

五、《民法学》

1、论民法的基本原则

2、论诚实信用原则3、论民事主体制度

4、论物权与债权的异同5、论物的所有权

6、试论用益物权7、论债的担保

8、论引起债产生的原因

9、试论代位权

10、论无权

11、论表见的条件和结果

12、论合同的订立13、论无效合同的种类14、论合同的履行]5、论交付的种类和意义

16、论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原则

17、试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18,论人身权的种类

19、试论不当得利20、论一般民事侵权的构成要件

六、《民事诉讼法》1、论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2、论民事诉讼的辩论原则

3、论诉的和关

4、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5、论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6、论我国民事诉讼管辖的种类7、论特殊地域管辖

8、论我田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制度

9、试论第三人

10、试论共同诉讼11、论我国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12、论举证倒置

13、论的条件14、论反诉制度

15、论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公示催告程序

16、试论支伺令

17、论上诉的条件18、论民事案件的督促再审程序

19、论民事案件:的执行"难"20、论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七、《知识产权法》I、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

2、著作权许可使用之研究3、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

4、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界限之研究

5、专利技术与专有技术法律保护之异同

6、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

7、驰名商标的法律问题

8、企业名称权研究

9、从商标纠纷看企业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

10、论商标撤销制度¨

11、专利无效宣告制度的有关法律问题研究

八、《公司法》

1、论我国公司法的体例与结构2、论我国公司法的基本原则

3、论我国公司的种类

4、论公司设立的条件5、论公司设立的法律责任6、论公司资本的三原则

7、论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8、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和股东出资

9、论公司的发起人制度

10、论国有独资公司的设立11、论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12、试论国有独资公司制度的完善

12、论有限责任公司的监督机构14、论有限责任公司的债券发行

15、试论上市公司。16、论公司股票发行的条件17、论股份有限公司境:外上市的条件

18、论外国公司分支机;沟的设立程序

19、论公司集团的设立20、试论破产债权

九、《外国法制史》1、世界著名民法典体系之比较研究2、试论英美判例法之可借鉴性2、民法法系的历史发展与我国民法典的制定4、罗马法与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构建中的法理问题5、论美国商法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6、信托的发展与我国信托制度的建立

7、论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关系8、法国民法发展制度考9、普通法系主要国家刑罚制度之比较

10、民法法系主要国家行政法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十、《合同法》1、论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2、论合同的分类3、试论合同的成立条件

4、试论缔约过失责任5、论合局的效力6、试论无效合同7、论债的保全

8、试论债权人的代位权9、试论合同的转让

10、试论合同解除的条件

11、论提存

12、试论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

13、试论定金责任

14、论违约行为的形态和责任

15、试论合同的解释

16、论要约和要约邀请

17、试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要件18、试论不安抗辩权.

19、试论概括移转

20、论合同权利和义务终止的原因

十一、《国际私法》1、论我国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立法原则与补充完善

2、论适用外国法的理论和方法

3、论冲突规范的意义与重要组成部分的探讨4、试论香港与大陆的法律冲突问题5、谈涉外经济贸易合同中的法律问题

十二、《国际经济法概论》1、论关税减让原则与我国关税制度改革2、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法律问题3、试述关贸总协定对国际贸易的法律调整4、试述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法律问题

5、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对外贸易法的适用关系

十三、(劳动法学》

1、试论劳动法律关系

2、试论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3、试论工资保障法律制度4、试论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法律问题

5、试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十四、《保险法》

1、试论责任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异同

2、我国保险立法的现状及其完善

3、试论保险合同的补偿原则

十五、《金融法学》1、论贷款的法律调整

2、浅议我国商业银行现状及其发展对策3、金融违法行为的研究

4、票据法的探讨

5、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权利及其制约十六、《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制度》1、论环境标准

2、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3、论"三同时"制度4、论排污许可制度

5、论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

6、论土地资源的法律保护7、论风景名胜地的法律保护

8、论国际环境责任

9、论可持续发展原则

10、论国际水道的保护11、论海洋污染防治

12、论文化遗迹地保护的法律制度

十七、《公证与律师制度》1、论公证的客观真实原则2、论遗嘱公证

3、论房屋买卖合同公证

4、论出国留学协议公证

5、论涉外公证

6、论刑事诉讼中的律师辩护

7、论民事诉讼中的律师

8、论行政诉讼中的律师

9、论政府法律顾问的实务操作10、论法律援助制度

就几个方面论述

一国际投资争端是什么

二解决方案

三ICSID是什么

四两者比较下面再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在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时还要注意:

第一,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一是标题式写法。即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二是句子式写法。即以一个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该部分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具体而明确,别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费时费力。毕业论文的提纲编写要交与指导教师阅读,所以,要求采用这种编写方法。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制造业 信贷融资 信息不对称

一、引言

根据Myers的融资优序理论,企业融资应当首选内源融资,然后外源融资,即以“内源融资优先,债务融资次之,股权融资最后”的融资次序。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内源融资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还需借助外源融资才能做大做强和实现企业转型。我国的金融体制属于银行主导型,银行信贷融资形式在我国融资活动中比较成熟,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较,信贷融资具有融资速度快,融资成本较低,还款期限可协商,融资风险较低等优点,因此银行信贷融资在我国企业融资中占有显著地位,成为缓解制造业融资困境的良好渠道。本文在回溯有关信贷融资文献基础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量实证研究。根据实证结果,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与企业融资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缓解融资困境的相关建议与方法,为企业自身增强信贷融资能力和做出正确的融资决策提供方向。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企业做为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组织单元,其各方面活动都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影响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因素同样包含外在因素也涵盖内在因素,其涉及宏观社会经济因素,银行与企业关系因素,企业自身因素等方面,其相互共同作用影响着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银行信贷资金发放时较多考虑企业自身因素,首先是盈利能力。盈利能力的高低成为企业能否获取效益的衡量标准。盈利能力也是企业偿还信贷资金和维持信用的保障,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偿还债务资金能力就越强,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小。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抵御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给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假设:

假设1:企业盈利能力同信贷融资能力正相关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为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带来的损失,以及弥补风险损失或增加信贷融资效益,在对企业受信时可能会采取提高利率或提高抵押品价值手段。基于此银行在设定信贷条件时会考虑企业规模,一方面企业规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获得信贷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规模的大小关系到获得信贷融资额度的大小。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银行对企业的信任度越高,受信风险越小,企业则可获得较好的信贷融资条件和资金。因此假设:

假设2:企业规模同信贷融资能力正相关

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预期收益,银行授信前既要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又要考虑企业资产结构的布局。企业良好的财务条件是信贷谈判中一个重要筹码。资产结构可较好的可反映企业的资产的流动性和资产风险等财务状况。如企业拥有可供抵押的资产份额和质量对博得银行信任度能起到一定作用。衡量企业资产结构的指标一般有资产负债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等。如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说明负债总额较低,资产总额较大,表明企业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条件下,企业有着较强的偿债能力,短期之内不会面临破产清算的危机,这也就间接促使企业履行偿还信贷资金的责任和反映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度。合理的资产结构有助于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甚至可以享受较低的信贷利率优惠。因此假设:

假设3:企业偿债能力同信贷融资能力正相关

发展是企业实现盈利和获取预期效益的根本途径。银行可通过企业的发展潜力分析企业的成长性和粗略估计信贷资金回笼与取得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企业未来发展潜力越好,受市场接纳度越高,则对信贷资金还本付息的可能性就越大,银行的信贷资金也就越安全,从而企业从信贷机构获取信贷融资的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假设:

假设4:企业的发展潜力同信贷融资能力正相关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程度,经济周期和社会文化等都会对信贷融资成本和信贷融资契约的履行产生影响。市场化程度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发展程度越成熟,社会诚信制度越健全,各经济主体之间信任关系越稳定,则信贷资金来源显得越充足,信贷资金市场运行更健康,公平和安全,企业信贷融资环境就越良好,其对增强企业信贷融资能力间接产生正面影响。因此假设:

假设5:市场化程度指数与信贷融资能力正相关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样本。在样本的选取过程中剔除了如下公司: (1)剔除被归为ST、*ST、S*ST、SST、PT类的上市公司; (2)剔除财务数据异常或者财务数据不完整的公司。经过上述筛选,最终获得631家上市公司共3155个样本观测值。公司财务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市场化进程指数来源于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本文采用E-views统计数据软件和EXCEL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选取变量如表(1)所示。选取贷款比率作为反映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指标,以此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盈利能力反映企业资本增值能力,涉及偿还信贷资金的保证度,净资产收益率是反应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则采用其作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一般而言,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的可能性越强,根据学术界采取的方法,选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企业规模指标。从上述理论分析中,资产结构可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情况。信贷机构为了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回笼,在对信贷资金发放资格审查时会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产生偏好,因此选用资产负债率作为反映企业资产结构对信贷融资能力影响的指标。企业发展潜力越强,信贷机构的信贷资金越有保证收回和获取预期的信贷收益,因此选用净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综合发展潜力。市场化进程指数是对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本文选取的市场化进程指数来源于樊纲《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其中2010年数据根据二次平滑指数法得到。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和变量的确定,本文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oan=α+β1Roe+β2Size

+β3Dar+β4Growth+β5 Market +ε

注:Loan为被解释变量,α为常数项,β1―β5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干扰项。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2)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看出,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比率较低,均值维持在19%左右,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环境并不理想。

(二)回归分析 依据前文建立的回归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回归结果,详见表(3)。可以发现,各解释变量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通过了检验,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也在1%的水平下得到检验。但模型的拟合优度只有36.37%,拟合度欠缺优良性。从每一项影响因素来看,除了与前文提及假设H6相违背之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验证。(1)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同其取得信贷资金成正相关。线性回归结果中,金资产收益率t=2.445,在5%的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回归系数为0.063,假设H1得到验证。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为企业偿还信贷资金奠定了保障,其盈利能力是对拥有较好的市场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反应。企业盈利能力同信贷融资的关系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将在很大程度上获取信贷资金的发放。(2)从线性回归结果表中可知,制造业上市公司企业规模t值在5%的水平下通过验证,且回归系数为0.008,因此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假设H2:企业规模同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获取信贷资金的能力就越强。虽然企业规模同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但对信贷比率的解释贡献度并不突出,这可从其回归系数0.008中看出。因此本文认为在同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较而言,企业规模是重要因素,但其重要程度不如其他因素。(3)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决定了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从上述线性回归结果中可看出,企业的偿债能力t=17.690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回归系数为0.312.这就验证了前文提出的假设H3:企业偿债能力同信贷融资能力正相关。任何一家企业举债筹资就等于承担了一项契约性的责任,契约性责任是财务风险的实质,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事关这项契约的履行结果。企业偿债能力越强表明企业财务风险相对较小,企业归还信贷资金的能力越强,银行发放的信贷资金也就越安全。因此企业获取信贷资金能力就越强,甚至还能享受额外的信贷优惠。(4)企业发展潜力是未来收益的现实表现,债权人可以根据企业发展潜力判断企业拥有的实力和判断未来资金的回收程度,从而做出正确决策。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良好的发展潜力能对企业发展壮大和创造收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直接向外界传递了企业的借贷资金的安全性。从上述线性回归中,可以看出企业发展潜力t=0.806,在5%的水平下通过了检验,回归系数为0.023,表示企业的发展潜力同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因此前文提及的假设H4:企业的发展潜力同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得到验证。(5)从上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中可知,市场化进程指数t=-3.029在5%的水平下通过检验,但是其回归系数为-0.004,这表明市场化进程指数同企业信贷融资能力成负相关,或者是市场化进程指数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解释度太低。上述结果同前文提及的假设H5:市场化程度指数与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相违背。市场化进程指数是对不同地区社会,经济,法律,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等因素都是衡量市场化进程的指标。市场化进程指数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程度较为良好,信贷资金源头丰富和充足,且受到的政治干预较小,信贷资金将会流向收益良好,风险较小的企业。上述实证结果同前文提及的假设相违背,原因在于选取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中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而我国中小企业在信贷资金的获取上受到较多的限制,信贷机构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和排斥。较高市场化进程指数地区会压缩对其的信贷融资。我国市场化进程指数总体而言并不高且各地区的差异很大,金融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非正规化的融资现象,这就给信贷市场的有效化带来了阻碍,给制造业企业的融资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选取631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信贷融资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上市公司信贷融资能力受到企业自身和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双重影响。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规模、发展潜力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成正相关。现阶段制造业正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应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选取和找准较好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抓住消费者偏好,加快企业转型增强其发展潜力。从宏观层面上而言,国家应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包括完善信贷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有效的信贷融资担保体系等方面。由于本文获取相关数据和资料的途径有限,仅此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规模、发展潜力和市场化进程指数开展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而并未考虑诸如企业信用,企业家的异质,货币政策,贷款利率,企业盈余质量等方面对信贷融资能力带来的影响,因此前文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建议 缓解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1)强化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制造业企业自身所具备的信贷融资条件是信贷机构审批和发放信贷资金时考虑的首要方面。优质的信贷融资条件包括公允适当的财务信息,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首先,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完善和健全企业自身财务制度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给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企业财物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清晰性,合理完善制造业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信息(如明晰企业可供抵押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同关联方之间的往来交易,盈余质量管理,为社会福利作出的贡献,以及企业控制风险的制度措施等方面),可向信贷机构传递企业营运状况,收益成果以及企业外界影响力信息,降低银行因考虑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惜贷效果。其次,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增强企业自身信贷融资能力的软实力。其包括发掘和招募优秀的人力资源,打造企业自身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向外界传递正面的企业风貌。企业在经营,筹资和投资活动中,应与同行业,跨行业之间扩大合作局面,打开交流渠道,为企业建立稳固的融资担保体系奠定基础。最后,增强企业自身信贷融资能力的硬实力。一方面,以市场和消费者偏好为导向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拓展企业的主营业务,采用经济适用手段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优化自身资产结构,控制好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以及可供抵押资产的数量与质量。(2)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目前国内的金融体制中,商业银行的金融垄断地位仍然占据主流,制造业企业同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势必会对制造业企业获取信贷资金能力产生影响。一般而言,良好的银企关系不仅对企业获取信贷资金起到间接正相关作用,而且可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增进社会福利。加强制造业企业同银行之间的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发展银行与制造业企业之间长期合作关系,同银行共同开发新式信贷产品对企业增强信贷融资能力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商业银行应在一定程度响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和发展提供服务,增强自身对社会和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改善信贷融资宏观环境。依据前文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市场化进程指数同企业信贷融资能力成负相关,我们目前的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对信贷资金存在干预和控制,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这些负面的外部环境给企业信贷融资能力以及给银行推进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产生不良影响。首先,国家应加快推进金融市场的法制化,建立信贷融资法律体系,维持信贷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制造业是实习经济的核心部分,对维持经济发展和平衡经济波动起到良好作用,而目前制造业企业正面临融资困境,因此国家应在融资方面对其给予优惠,如税收,信贷利率,补贴,咨询服务等,同时合理引导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其次,外部融资担保是解决信贷融资困境的良好方法。国家应建立和完善的制造业信贷融资担保体系,一方面对提供融资担保的机构给予法律上的肯定和认可,为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提供保障和支持;另一方面引入信用评级机制,对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进行全方位评价,降低由于担保不足带来的风险,同时,对被担保企业实行财务,经营活动等方面的审计和监督,掌握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信用等级等方面情况。通过建立融资担保体系,为借贷双方以及担保者之间搭建平台,以此交流公允、恰当的信贷信息和维护信贷市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万良勇:《银行道德风险、利益侵占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金融研究》2010年第4期。

[2]汪文昕:《内部治理结构、会计信息质量与信贷融资可获性――来自我国深市中小板的经验证据》,《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成果、黄远里:《现金持有行为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影响》,《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4]郑兴东:《银行竞争,区域信贷差异与企业信贷融资行为》,《安徽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5]徐立森:《盈利能力,信用等级与信贷融资利率》,《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文晶:《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结构 公司价值

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至关重要,合理的融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改善治理结构,促使企业创造价值最大化。自1950年代MM理论诞生以来,关于融资结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一直方兴未艾,Harris和Raviv(1991)基于对美国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认为公司的破产风险、固定资产比例、投资发展机会等对资本结构有影响。Frank和Goyal(2003)研究发现,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杠杆对公司绩效则产生正向影响。Johnson等(2000)研究认为,控股股东可能为追求自身利益通过实施隧道行为(主要指内部交易行为,如资产转移、证券回购等)侵害其他股东权益,所以较高的股权集中度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关于融资结构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但针对融资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利用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抽样数据,实证研究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剖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一、研究假设

1、债务融资与企业价值关系假设的提出

由于短期负债流动性强、偿还期限短,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经理人短期内偿付现金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调动工作积极性,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根据Jensen(1986)的自由现金流理论,负债融资能有效约束高管层无序使用自由现金流的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效益。综上提出假设1:我国上市公司短期负债比例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相比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条件苛刻、审批程序复杂,对于银行借款的长期借款而言,由于债务期限长,经营风险与不确定性增大,银行从自身利益考虑,必然会提高利率,对借款资金的用途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企业财务费用增加,成本上升;再加上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商业银行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相机治理作用。综上提出假设2:我国上市公司银行借款比例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商业信用主要依靠的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的信誉,这种关系的约束力相当有限,如果债务人对所欠款项拖延期限过长,势必会损害双方的信誉机制,债权人从自身利益考虑会缩短收款期限,对债务人资金链造成一定压力。加之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不参与债务企业的经营活动,即使债务人出现滥用商业信用资金的行为,债权人也很难干涉,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证。综上提出假设3: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比例与公司价值呈负相关关系。

2、股权融资与企业价值关系假设的提出

当公司股权高度分散时,股东在重大决策时很难保持一致,小股东“搭便车”的现象同时也会导致股东对经营者的监督弱化,当发生公司并购时,经理人员积极性会大大减弱,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股权适度集中有利于股东目标统一,抑制经理人的短期化行为,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的作用。综上提出假设4: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股权制衡可以通过大股东之间的内部牵制减少关联交易的发生,有效抑制大股东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对上市公司资源的侵害。另外,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全流通格局使得对第一大股东形成制衡的其他大股东选择合谋掏空公司资源的可能性减少,使得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公司的长远、高效发展。综上提出假设5: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呈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论文从沪市A股各个行业按20%的比例随机抽取20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样本公司2014年年报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为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按以下标准对初始样本做了剔除:一是资产负债率大于1的公司;二是ST、PT公司;三是金融类公司;四是其他存在异常值的公司。经过上述样本筛选,最后得到有效样本共154个。论文所使用的数据全部来源于新浪财经网(http://.cn/),数据计量分析软件为SPSS17.0。

2、变量定义与模型建立

(1)变量定义

论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公司价值,融资结构包括债务融资结构和股权融资结构。债务结构主要从负债期限结构和负债类型结构两个角度来考察,选择指标为短期负债比例、银行借款比例及商业信用比例。股权结构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两个角度考察,分别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来衡量。论文同时选择企业规模及成长性作为控制变量,分别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衡量。变量类型、性质、符号、描述等内容如表1所示。

(2)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及变量定义,建立如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检验提出的有关假设。

ROE=?琢+?茁1SD+?茁2BD+?茁3CD+?茁4OC+?茁5SH+?茁6SIZE+

?茁7GROWTH+?着

其中,?琢为常量,?茁1―?茁7为回归系数,?着为残差项。

3、回归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数据结果显示短期负债比例均值超过80%,表明样本公司流动负债占比较大;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比例均值达到30%;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值大致为34%,股权集中度总体适中;股权制衡度均值仅为0.25,处于偏低的状态。

(2)相关性分析

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中数据中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之间整体上相关系数均小于0.5,说明各变量间不存在较显著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偏差范围被缩小,研究结论具有可靠性。

(3)多元回归分析

由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短期负债比例与公司价值在10%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短期负债融资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假设1成立;银行借款比例、商业信用比例均与公司价值负相关,前者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假设3得到验证;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正相关,结果并不显著;股权制衡度与公司价值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与预期的假设5一致。另外,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调整后的R2为0.568,进行F检验时,sig.值为0.000,说明模型整体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短期负债融资具有较强的治理作用,还本付息期限短的特点对管理层使用现金的行为产生刚性约束,使其更加注重投资的效率与效益,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最终对公司价值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2)银行借款未能发挥负债融资硬约束及提升公司价值应有的作用。可能原因一方面是银行借款特别是长期借款利率高,加重了上市公司还本付息负担,削弱了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目前金融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作为债权人的商业银行对公司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相机治理机制尚未形成,降低了治理效率和效益。

(3)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说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管对公司的积极作用大于其对大股东对公司掏空的负面影响,因而较高的股权集中度有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和绩效的增长,上市公司保持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是十分必要的。

(4)从回归结果来看,公司价值随着股权制衡度的提高而提升,说明其他大股东的存在可在一定程度上对第一大股东产生制衡作用,防止大股东为求一己私利而产生“利益侵占”行为,为提升公司绩效水平起到保护作用。

2、建议

(1)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期限结构,在不影响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短期负债融资比例,缓解过度投资等现金流的非效率使用行为,以发挥其较强的公司治理功能。

(2)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对公司信贷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修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商业银行能够以主债权人的角色参与债务人的公司治理,从而大大降低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

(3)通过健全商业信用的偿还保障机制,如加强信用担保、推广使用商业票据等措施,减少商业信用长期被占用现象,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商业信用的公司治理作用。

(4)保持股权结构适中,提高股权制衡度,以更好地发挥股东内部牵制作用,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管理层的潜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参考文献】

[1] Frank.M and Goyal.V:Testing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79).

[2] 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竞争性[J].经济研究,2000(8).

[3]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及管理股权比例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2(3).

[4] 姜付秀、刘志彪:经济波动中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J].金融研究,2005(12).

[5] 陈耿、周军:企业债权融资及结构研究[J].财经研究,2004(2).

[6] 陆正飞、韩霞:公司长期负债与投资行为关系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6(1).

[7] 汪辉: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公司治理与市场价值[J].经济研究,2003(8).

[8] 肖坤、秦彬:我国上市公司债务结构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1(2).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9篇

这是一次小规模、高层次的研讨会。这次会议除了收到论文及相关资料20余篇外,主要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其中包括专门听取研究生代表的意见。与会代表围绕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位论文的撰写、评判标准以及论文答辩等事宜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既有共识,又有交锋,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五个阶段,既1949至1977年的院系调整阶段,1977至1983年的法学恢复时期,1984至1992年的蓬勃发展时期,1993至1999年的“调整、充实、提高”阶段和1999年至今的扩招阶段。随着我国法学教育的迅速发展,经济法学异军突起,在法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西南政法大学李昌麒教授指出,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法学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显学。有学者认为,“就中国法律来说,最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中国特色的法律学科也许就是经济法原理了。”早在1981年,北京大学就开始招收经济法专业的硕士生,接着是五所政法院校、许多综合大学以及工科、师范院校等相继取得了经济法硕士和博士授予权。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高等学校当中取得经济法硕士授予权的学校已达80余所,其中去年就有29所学校取得了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权;取得经济法博士授予权的学校已达13所;在许多学校开办的法律硕士专业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经济法作为其论文的写作方向。现在可以说,经济法学已经成为法学专业当中研究生人数最多的学科之一。这种状况的存在不仅是一种激励,同时更是一种鞭策,它为经济法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和学制

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何在新形势下对招生与学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会代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普遍认为应当从考试科目的设置、笔试与复试分数的比重以及复试程序方面不断创新招生制度,一些代表介绍了各自学校在这方面创新所取得的经验。在学制方面,代表普遍认为应该由国家作出统一规定,而不宜由学校自主决定。

李昌麒教授认为,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的质量。为了改变过去单纯的以考分定“终生”的录取制度,建立新的人才选拔机制,他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在录取中加大了面试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即硕士生为20%,博士生为25%,在面试当中又把考生的情况作为一个考量因素的做法,他还表示将继续探究如何更科学地把握研究生的“进入关”问题。他还指出,招生规模与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数量应该控制在什么样的程度较为合适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北方工业大学张士元教授认为,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大,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一些新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学生规模和师资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任课教师的数量不足,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二是规模与管理的矛盾;三是规模与需求的矛盾。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是当前研讨的重点;四是规模与教育方法的矛盾;五是规模与素质教育的矛盾。暨南大学符启林教授认为,目前研究生的招生考试制度存在较大问题,淘汰制度不合理,经济法学科是否招收非法学专业学生的问题值得探讨。硕士研究生代表张继峰认为,应当限制跨专业报考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河北大学孟庆瑜副教授认为,研究生扩招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地方性大学就会由于受地方因素的影响,造成生源单一等问题需要解决。

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婕介绍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招生做法,她谈到北京大学在招生方面严把两道关:一是研究生初试科目分为综合A和综合B,考试内容涵盖十门法学二级学科;二是研究生复试的比例为200%,在面试的过程中强调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地位。此外还建立了复试学生的确认制度,学生有权对研究生复试过程中老师的认真态度、复试时间等方面发表意见。安徽大学储育明教授介绍了安徽大学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招生面试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即面试时采取分别由五位老师打分并且一律公开,最后成绩采取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的做法。西南政法大学盛学军副教授认为,要改善研究生复试制度,根据研究生复试评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复试考题,细化评分标准,以便充分、准确地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确立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制度。

对于学制问题,李昌麒教授认为,硕士研究生是读2年还是3年,博士研究生是读3年、4年还是5年?这些都需要研究,不过,研究生的学制应当由国家作出统一规定,而不宜由学校自主决定。符启林教授表示赞同李昌麒教授的观点,认为学制应当由国家统一规定。针对如何协调学制改革与研究生培养矛盾问题,李友根教授认为,在目前学制调整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学生的有同等的时间和同样的态度来保证撰写学位论文,他认为从法学院和导师的角度要都有一个共识,即“制度先行,严格执行”。蒋亚娟老师则认为,学制应该针对不同研究生的特点培养设计。

三、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

准确的目标定位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要前提,研究生扩招前,培养目标是明确的,但扩招后培养目标就变得模糊起来,对于这一问题需要及时研究和探讨。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对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是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部分代表对研究生的理论素养提高与训练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郑州大学程宝山教授认为,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其核心是培养目标的创新。硕士研究生应该定位为专业素质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素质应当包括具体知识和能力的积累。硕士研究生应当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需要逐步掌握做学问的方法。湖南大学王全兴教授认为,经济法研究生培养定位的基本点应该立足于:硕士研究生是培养中级法律人才,博士研究生是培养高级法律人才,硕士研究生阶段是培养高级法律人才的过渡阶段。中国政法大学时建中教授认为,经济法教学需要确定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定位,他认为,本科生应以知识传承为主要目的,研究生应以学术训练为主要目标,博士生应以学术创新为目标,培养层次上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学科设置、培养方法、培养目标。暨南大学朱义坤教授认为,研究生应该是一种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与理论素养的培养并不矛盾,从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他倾向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发展。西南政法大学岳彩申教授认为,理论素养与训练始终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绕不开的问题,自研究生扩招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包括经济法专业在内的法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越来越不清晰,而且越来越强调实践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理论化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他认为这种做法需要及时纠正。因此,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必须强调理论素养。他还强调理论素养与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关系,他认为理论素养应当是高水平专门人才的内涵和条件,缺少理论素养的人才不能算是高水平专门人才。在提高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理论素养上,他提出的措施有:加强对研究生的经济法学方法论的训练;重视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教学与讨论;加强对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江西财经大学蒋悟真教授认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应当把理论素质与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这类学生主要定位于继续升造攻读博士,或到相关院校与研究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但是,鉴于目前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根据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兴趣以及学术研究的潜质,在重基础与学术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这是第二位的。西南政法大学在读博士杜仕林认为,经济法研究生学术素养成形须借助于研究生期间的学术素养的系统训练。提高经济法博士研究生学术素养的措施有:注重综合性的课程安排;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增强学术敏锐性等。他还认为,要准确地界定经济法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在目标价值的判断上综合考虑以下要素:一是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适应受教育者需要;三是适应经济法学发展的需要。西南政法大学盛学军副教授认为,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存在纵向和横向的问题,从纵向看主要表现为在博士、硕士与本科生之间缺乏区分度,不能准确区分本科与硕士、博士之间的课程内容及考核要求,乃至出现博士、硕士教育本科化的现象;从横向看,学术型和应用型的学位体系之间在培养要求上也并未真正分立。因此他认为,要进一步明晰培养目标,从根本上要明确什么样的研究生才能毕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让研究生对自己、导师对研究生都有一份质量意识,这才是质量保障的最终依靠。张士元教授针对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整体现状,提出应当加强使命感教育、责任感教育、国家至上观念教育、理念教育、国学教育、国情教育(特别是对农村情况的了解)、能力教育(注重研究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教育。

四、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与否,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优劣。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中国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应当及时借鉴其他国家的创新经验,找准自己的培养模式。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使社会需求与个人要求的两个多样性得以统一和实现。与会代表对于如何实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即需把握哪些条件,应避免哪些误区进行了探讨。

西南政法大学张怡教授认为,关于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该进行哲学思考,即是采取统一的培养模式还是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培养模式?她明确表示赞同后者,因此,导师在课堂上要讲思想、讲方法;要注重课外辅导,要给学生推荐好书,好文章。杜仕林认为,我国原有的经济法硕士生培养模式与功能相对单一,不能适用社会对经济法人才的新需求。经济法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中问题表现为博士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更新与创造基本上很难在整体上达到首创、独创的水平,至多只能表现为局部的首创、部分的首创,因此必须实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河北大学孟庆瑜副教授认为,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业方向要力求具体,符合社会的需要;二是对于像河北大学这样的地方性大学来讲,它的研究生的培养定性问题应当具有地方性的培养优势;三是要注意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不要东抄抄、西抄抄。暨南大学徐瑄教授认为,经济法体系庞大,各种学说异彩纷呈,在最高人民法院取消经济审判庭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应当认真思考经济法的地位问题以及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问题。西南财经大学的王远均副教授对研究生淘汰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淘汰机制可以分为入学时淘汰、入学中淘汰、学位论文淘汰、预答辩制度淘汰等六个方面,他指出要在入学淘汰方面加大淘汰比例,并且不能根据分数高低的淘汰,应按面试优先。硕士研究生代表周昊认为,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可以采取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将每个专业的导师划分成几个导师组,每个导师组有一个组长进行总负责,导师组可以由老、中、青三个年龄段的老师组成,以研究生导师为主,同时可以吸纳一些年轻教师。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学生研究兴趣与导师研究领域脱节的矛盾,减轻学校师资不足的压力,更好的配置导师资源,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指导。

五、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研究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尤其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应当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与会代表在完善知识结构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方面达成共识,并认为研究生知识结构应该多元化,知识结构应该有不同的类型。他们还对如何完善知识结构提出了具体建议。

王全兴教授认为,研究生的知识和素质的结构对于经济法研究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也涉及到经济法学科的生存问题。他认为在设计知识和素质结构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兼顾经济法学科的特点,建构以经济为中心,以法律为主干的综合性知识结构,必须坚决反对“经济法属于学科综合派”观点;二是知识结构的设计应当区分不同的类型,包括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实务操作型的人才。前者包括理论工作者和理论精英;后者包括律师、法官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等。不同类型的人才,知识和素质的结构不尽相同。时建中教授认为,要健全知识结构,经济法研究生必须学习经济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辽宁大学郭洁教授认为,在经济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问题上,研究生的培养应当注重经济学专业的训练,特别是要注重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学习,不懂经济学,就难以判断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就只能拿经济学成果来设计法律制度,这必然成为经济法学研究的一大障碍。因此,对经济法制度的设计必须要建立在对经济学的认知的基础上。湖南大学单飞跃教授认为,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应当单一。因此,学生应当懂得政治学、经济学、法理学、宪法学和司法原理,应当“读法典(法条),读法官(判例)、读法理(著作)”。

六、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与研究生知识结构问题密切相关的是课程设置问题,研究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受课程设置的影响。与会代表在介绍各自学校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就课程设置应当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充分发挥教师所长等问题达成共识,并且指出了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与会代表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建议包括:“课程的设置要动静结合”、“课程的设置及其改革与培养模式互动”、“将社会调查作为一门必修课设置”、“采取跨学科的方式设置课程”等。

李昌麒教授认为,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各个学校不尽一致,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当满足培养一个合格的经济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所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的要求。课程的设置要动静结合,既要使学生掌握经济法最基本的东西,同时又要与时俱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设一些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课程或专题讲座。蒋悟真教授认为,在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容空泛;二是外语课程缺少专业性和实用性;三是法律基础与专业课程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因此他认为要强调课程的设置及其改革与培养模式的一致性,要注重两者的互动性。在内容安排上,强调理论研究型人才专业知识的渊博性,改革现有的公共政治课程内容,提升哲学的品味性;强化专业英语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听说与翻译。避免流于形式化;开设理论法学课程;开设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社会学等专业课程;强调开设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开设与经济法相关的部门法学课程,并着重在这些课程的原理与价值层面予以讲授;符启林教授认为,要考虑几方面的问题:一要考虑经济法与民商法、行政法等专业课程设置的异同;二要考虑经济法专业硕士与法律硕士课程设置的异同。时建中教授认为,经济法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应当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要考虑经济法学科内在的体系;二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学术专长和学术发展;三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经济对法学人才的需求。程宝山教授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应当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课程的设置应当体现开放性。西南政法大学江帆副教授认为,应该将社会调查作为一门必修课设置,通过对调查报告的选题、方法和时间安排等增强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同时她认为可以取消“经济法分论”这个概念笼统、内容庞杂的科目,而直接将经济法制度的核心内容设置为独立的必修课程,如,企业法,财税法等,由任课老师们根据自己所长选择担任一、二门课程。她还指出,由于经济法与商法在制度范围的彼此交叉、相似甚至雷同,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协调好和民商法课程设置问题,避免冲突和资源浪费。盛学军副教授认为,要调整学位课的授课内容与考核形式,通过实施案例分析、学术讨论、社会调查、课程论文及建立相应的考查量化制度,改善和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与社会阅历。杜仕林认为,鉴于经济法学领域涉及面广,其除了有自身的理论体系与逻辑结构外,还存在一个与外部的学科知识体系的衔接问题。这就要求基础课程是一种内容广博、用途广泛的科目范畴中的一个范例,应重视整体性、交叉性与综合性,须采取跨学科的方式设置课程,充分吸收与之相关的其它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且通过内在联系把各门学科联结起来,形成学生的跨学科视域。单飞跃教授介绍了他在研究生培养上的五种做法:一是考查学生现有和应有的知识储备,要求学生写一个已读书目,并写三个书评来考查;二是要求学生读通和读懂一本书,如推荐读金泽良雄的《经济法概论》;三是要求学生各找一个经济法案例进行讨论;四是要求学生找10本经济法教科书来读,从中总结教科书的写作规律,特别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教科书该怎么写;五是要求学生去研究一个具有典型性的经济法性质的法律。此外,他还认为,学生课堂上的训练方法包括强制性训练和创新性训练,其中创新性训练又包括知识性训练、规律性训练和方法性训练。

在研究方向上,部分学校提供了相关资料。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企业法(包括公司法)、竞争法、财税法和金融法、社会保障法。经济法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可以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竞争法、金融法、企业法律制度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主体法、市场秩序法、宏观调控法和商事法。北方工业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包括:企业法、公司法、会计法、审计法、金融法。辽宁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包括:经济法基础理论、市场秩序法、宏观调控法;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包括:金融法、资源经济法、财政税收法。

七、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传播文化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关系到法律人的职业素养,直接影响一国司法活动的质量和法治的水平。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与会代表普遍认为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法作为培养经济法职业体的一种手段,对经济法职业体的职业生涯将产生深远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家对此提出了许多种方式,包括:“师生合作研究”、“研讨课”、“专题讨论+课题研究”、“启发式、讨论式、调研式教学”等。

在教与学如何结合问题上,李昌麒教授认为,主要是要发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个是教师“教”的积极性,另一个是学生“学”的积极性。就教师而言,一定要激发起一种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教师应当主动跟踪经济法的前沿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定要防止知识的老化。就学生而言,一定要消除“混牌子”的学习态度,这里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实践《教育法》所确定的培养研究生的法定目标,即作为硕士研究生,他应当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能力;作为博士研究生,他应该掌握本学科宽阔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李昌麒、种明钊、卢代富、胡光志、盛学军认为,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应当注重教学相长,师生合作进行前沿性的专题研究,既发挥导师拥有较为深厚的思想积淀和丰富的专业信息的优势,又发挥研究生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优势,建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传承、发展与反思的互动机制,即是一种将“以老带新”落实到实处的人才培养方法。同时,对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方向进行整合,在每一届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都针对当时现实生活对经济法提出的课题,集中研究生的力量,按照分工与配合相结合的原则,就某一领域的问题展开集中研究,以获得规模性的研究成果。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应当建立本科生与博士生和硕士生的交流平台,以满足本科生从研究生层次的同学中获得学术资源以及研究生同学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心得向本科同学交流的迫切需要。对此,可以考虑建立两项制度:一是博士生必须为本科生作两次有相当新意的专题讲座,并且将讲座的质量纳入了博士生的考核范围;二是举办博士生论坛,要求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并参与学术讨论。

研讨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吴越教授认为,研讨课是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尝试。这种研讨课就是研究性讨论课,它既不同于传统的讲授课,也不同于一般的讨论课,而是集研究生论文写作、导师论文指导与学生、导师共同研究讨论于一身的“三位一体”式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研讨课主持方面,最好是以大学教授和法律实务界人士相结合,使得研讨课既可以联系理论,又不脱离实际。在确定了研讨课的主题或者大范围之后,指导教授还应当将主题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论文选题,供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作为参考选题。研讨课实现了从教授中心主义到学生中心主义的转变,学生在论文写作、研讨阶段都是主角。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研讨课具有巨大的优势,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及辩论能力,第三则可以实现教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变被动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为新型的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同时,他认为,要使得研讨课成为我国经济法学研究生教育的正规的、制度化的培养模式,还必须解决几个问题:一是应当以制度的方式将研讨课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形式固定下来。二是教师在研讨课的组织与设计方面应当认真对待,否则,研讨课也可能演变为教授偷懒的课,结果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三是要平衡学生规模和形成有效研讨课模式的矛盾。朱义坤教授认为,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应当倾向于多元化发展,上课要注重一个“平衡点”,采用动态知识传授加专题讨论的方法。程宝山教授认为,研讨课是一个知识传授、知识创新的过程,其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同步思维的规律进行。研讨课也要充分准备好,但有些人在准备的时候存在困难,因而他建议对这部分人还要采取特别的方法。储育明也赞成采取“研讨课”的教学模式,通过专题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启林教授认为,研讨课的培养模式因为目前经济法专业研究生人数众多,且缺少研讨的思想积淀等原因,很难推行。徐瑄教授认为,在研讨课中有很多重大问题都没有解决,并且经济法理论体系庞大,讨论经济法的理论问题都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一开始就采取研讨的形式,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硕士研究生代表周忻认为,研讨课初衷虽好,但不适应当前中国法学教育的国情和文化传统,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则难以保证教学效果,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最终可能流于形式。

顾功耘提出“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的培养模式。他们认为,专题讨论是一种体现了学习者自主性、探究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的交互式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它把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了掌握知识和提高科研思维能力、掌握科研方法的有机结合。吸收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为研究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在导师的传帮带下将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研究问题,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的培养模式根据法学教育本身的特点,把加强课程教学和学术实践活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互动,是确保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有效尝试。

黎江虹认为,研究生教学方式应该以启发式、讨论式、调研式教学方式为主,同学配合以自学、查阅、研讨、总结完成。常用的方式有:第一,学术沙龙。导师在课堂上提供选题,并组织学术沙龙,有几个人做主题发言,其他同学评议。第二,读书会。一个导师或多个导师的弟子聚集在一起,就一些经典法学名著进行讨论。第三,参加研讨会。导师带弟子参加研讨会的前提是必须要写符合要求的论文,在参加研讨会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就能获得较之以前更为全面的认识。第四,调查。有课题的导师就能带领研究生参与实践,为研究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第五,建立导师组培养制,特别是相关专业的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

八、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导师制度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生导师的风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如何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大家普遍认为研究生导师应当具有责任心、了解本专业前沿性的理论。对于应当建立怎样的导师制度,与会学者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观点,如“双导师制度”、“导师组制度”。

黎江虹认为,研究生导师与本科老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和直接。一个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应该是师德高尚,在学习中严格要求学生、鼓励学生创新、破除迷信,在生活上要宽容宽厚。

对于如何充分有效的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作用,顾功耘教授认为,师资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作为导师要有工作责任心并且要站在学科前沿上看问题。黎江虹介绍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双导师制度”,即实行本专业的导师内部组合和内外部导师组合制度,前者是学院内部导师的组合,后者是由学院内部导师与其他学院的导师的组合共同参与研究生的培养。王远均副教授介绍了西南财经大学的“双导师制度”和“导师组制度”,“双导师制度”指的是确定两个导师来培养学生,一个法律理论的和一个实践部门的。“导师组制度”指的是对本校的不同专业老师进行组合,形成导师组,共同培养学生。盛学军副教授认为,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透过制度化、规范化的人才引进、岗前培训、同行交流、学术会议、专业进修、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确立导师队伍的良性更新与导师素质改进的类似学术休假的“充电”制度。周昊认为,应该采用一种导师负责、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各个专业的导师划分为几个导师组,由老、中、青三个年龄阶段组成。另外,采用多种形式在导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交流,如可以通过读书会、演讲会等形式。周忻认为,目前部分导师缺乏对前沿性理论的了解,难以将学生引入学术研究的前沿领域,建议改革教师的聘任制度,废除研究生导师的固定资格制。同时,把好经济法专业教师的“入口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强化教师的责任心,规范教师的第二职业,保证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九、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大家纷纷表示应该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增强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对此,与会代表从学位论文的定位、选题、形式、内容、答辩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还有代表对师生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

李友根教授着重谈到了学位论文的定位问题,他认为,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集中体现,即使学制改变,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的规定不得改变。

关于学位论文的选题,卢代富教授认为,要注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引导研究生研究本学科领域中的一些“冷门的”但又是现实的和必须回应的问题,就是要倡导学生啃“硬骨头”。符启林教授强调,要完善学位论文的选题制度,正确客观地对待学位论文选题的新颖性。李友根教授认为,除了可以从传统文献整理中发现前言问题外,还可以从现实问题出发,关注现实和案例,从制度导向转为问题导向,强调问题意识。吴邲光教授认为,学位论文要在论文的选题和中期报告上从严把关。张怡教授认为,选题应双向兼顾,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积累,也要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方向。

在学位论文的撰写上,储育明教授认为在论文写作上要重形式,轻内容。卢代富教授认为,一篇合格的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在论文写作乃至整个学习中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其所研究领域的最新理论、立法和实践动态有清楚的了解;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较熟练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能够将其思想以合乎学术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由于学生普遍不重视学位论文的写作且学术功底有限,为了通过论文答辩,一些同学不惜抄袭、做假;加之扩招导致教师的负荷加重,对硕士论文的辅导难以倾注大量精力,且导师的科研、行政等任务繁重,部分导师还兼有其他社会性事务,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对学生论文的指导,从而导致目前经济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存在论文注释、参考文献列举失误;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翻译不太规范;部分论文文不对题;措辞、表达不准确甚至出现错误;论文的资料内容陈旧,没有反映最新的理论和立法动态;文章剪裁详略不当等问题比较突出。李友根教授认为,法学学位论文形式要形成形式多样化,他指出在目前法学学位论文以研究报告形式写的很少,学位论文是主要反映学术研究水平的,并非必然要求纯法律形式的论文,可以不强调形式的单一性,但他同时强调对问题的研究得采用法学的方法和视角去研究,从法律的角度切入。王全兴教授则认为,学位论文可以采取研究报告的形式。

关于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中建立合理的淘汰机制,盛学军副教授认为,应该通过匿名评阅(抹去论文答辩申请者与导师姓名)、量化考核、建立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的“硬约束”。李昌麒教授认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都应当实行匿名评审,同时,还需要加强评阅人的责任心。同时他还亲自主持拟订了《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点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细则》,对答辩的程序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李东方副教授认为,研究生的学年论文属于非客观命题,导师在打分的时候往往偏高,从而导致同学对自己的估计过高。另外,由于导师个人的视野有限,许多论文中的问题可能不被发现。因此建议采用通过“文集”的形式对学生的学年论文进行公开评价。并且出文集的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才干,主要体现在:一是辩研精要,砥砺学术;二是培养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郭洁教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中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发表一定数量论文才能毕业的硬性规定提出质疑,同时提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其指导的学生答辩时必须全程回避的规定是否应予修改,她还建议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可适当看几篇国外的论文。

四川大学李平教授强调了文献综述和社会调查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他对文献综述和社会调查做了详细解释,认为论文写作中要强调文献综述资料来源的真实,通过文献综述可以使学生养成踏实学风,避免浮躁,养成谦虚态度,尊重他人劳动。他还认为通过社会调查有助于使研究的问题与现实相联系,通过调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他还指出,研究生的培养不同于本科生,在培养过程中要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语言表达、处理问题的能力。郭洁、孟庆瑜都强调要注意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培养中论文写作的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注重学术规范素质的培养。蒋亚娟认为研究生要建立导师和学生的合作机制。

十、经济法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收费制度

蒋亚娟、张怡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成本分担理论论证了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合理性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困惑以及如何完善收费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与本专科学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取得高额回报的能力。研究生教育具有更强的非义务性,应该采取国家和学生共同分担成本的机制,从总体上更好地维护教育公平,这也符合高等教育采取成本分担机制的国际趋势。同时她们针对研究生教育现实中存在的困惑,提出了未来研究生收费应该考虑的几个问题:一是收费的标准;二是研究生的质量;三是尽量避免出现“贫困研究生”;四是研究生收费能否给义务教育带来福音。同时她们认为还可以从培养方式上来完善研究生收费制度:第一,实行学分制;第二,要各种奖学、助学金;第三,要创造勤工助学机会;第四,研究生教育收费应当分专业区别对待;第五,要鼓励社会各方面资助或投资于研究生教育;第六,学校要坚持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标准,保证研究生的教学质量。

金融法论文选范文第10篇

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要求

为了实现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海金融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十二五”期间应实现三个转变:

1由缺乏特色到金融特色鲜明转变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虽然国内绝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仍无突破性变化,但已经有部分高校进行了非常务实的探索。例如,大连海事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注明为“港航行政管理方向”,突出航运特色,旨在培养满足航运企事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2]。浙江海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的全永波提出,海洋类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将海洋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方向,开设海洋科技概论、海洋管理学、海洋法律、海商法等课程,体现海洋特色[3]。东北林业大学的刘百惠提出,农林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突出农林公共管理特色,应与农业、林业紧密结合,依托农林学科优势,以农村事务管理为主要发展方向,培养具有农林特色的行政管理人才[1]。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开设的相关课程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WTO与行政体制、比较政治制度、涉外经济法、国际商贸制度、国际政治学等,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4]。金陵科技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设有“行政法”和“高级秘书”两个方向。根据上海金融学院校情,按照错位竞争的要求,应打造金融特色鲜明的行政管理专业。目前,我们已经在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科学研究等方面迈出了步伐,今后还需在师资力量、教材建设、科研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索。

2由重理论知识学习到重实践能力培养转变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强调学生对宏观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用非所学”现象比较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行政管理专业也存在这一共性问题。目前,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到行政管理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实践能力包括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其中,沟通能力(包括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对学生的最高要求,而学习能力贯穿在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之中//图1。

3由以公共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为主向以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为主转变

从社会需要出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应当从行业和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眼,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囿于公共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应当放眼于社会对文员、行政助理、商务秘书和人事行政等管理类人才的需要。从专业发展来看,行政管理的英文名称叫PublicAdministration,即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原本就具有共同的渊源。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最初并不是应用在企业上,而是应用在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构里;经理人(manager)这个名词……最初也不是应用在企业里,最早被称为经理人的职业是城市经理人。但是在美国大萧条时期之后,因为对企业的敌视和对企业主管的不满,管理与企业管理才开始有所区分。为了不与企业界挂钩,公共部门的管理开始自称为“公共行政”,主张不同的原则———在大学里自成科系,有自己的用词、自己的升迁方式[5]。随着20世纪末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由于管理本身具有相通性,西方国家在行政改革实践中广泛引进企业管理的方法,并用企业管理的理念来重塑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把源于私人部门管理实践的项目预算、绩效评估、战略管理、顾客至上、人力资源开发等融合到公共部门管理中去。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不断强调打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界限,已经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Public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例如,山东经济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偏重企业行政管理,主要特色是在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研究政府的“企业化管理”,又研究企业的行政管理[6]。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把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扎实的现代行政管理理论知识、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及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熟悉商务运作规则和法律规则的外向型和复合型企业行政管理人才[4]。有学者也提出,“我国的财经类大学可以侧重于企业行政管理”[7]。这样的转型也符合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的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以及科研工作的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实现“三个转变”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学科”与科研密切相关,“专业”与教学和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因此,不应当以学科渊源来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掌握公共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不应当以它们的学科体系来架构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8]。当然,根据“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也不能囿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岗位。

实现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措施

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规定着人才特征,它不仅直接反映着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决定着专业发展和就业方向,而且关系着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实现金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需要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1完善课程体系

为适应社会变化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上海金融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0年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在课程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综合性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沿袭了传统的课程设置,课程的“公共”色彩(或“政治学”色彩)明显,如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行政法学等课程都属于专业必修课,而我校把这些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相比而言,我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行政”色彩(或“管理学”色彩)突出。目前我校开设了公共管理学(双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部门项目管理等打通公私界限的公共管理类课程,并开设了公共关系学(双语)、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与艺术和管理沟通等跨越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一般管理类课程,同时也开设了秘书学、行政文书写作、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方法、公关礼仪、档案管理学等实务技能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体现金融特色方面,开设了财政学、财务管理学、金融学、投资学、金融法学、金融行政管理和金融市场学等课程。在未来的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引进企业实训课程、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和国外的课程。同时,要紧盯学科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补充、优化教学内容。

2突出实践教学

为了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我们已经形成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以课内实践和校内实验为基础,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为重点,以公民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的全过程、全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图2。目前,校内实验室开设有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实务、SPSS和ERP沙盘课程。在社会实践方面,组织大一、大二的学生深入社区进行调查,到福利院、民工子弟小学进行志愿服务,让学生有机会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大三结束后的暑假,我们积极为学生联系暑期专业实践。进入大四后,安排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此外,根据专业的特点,我们成立了瞻远行政人协会,以协会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演讲比赛、策论大赛、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大赛、公益创业计划大赛、瞻远论坛和社会调查等,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其他学院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3优化师资队伍

没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虽然学缘结构、专业结构比较好,学历层次比较高(全部为博士),但还存在结构性短缺的问题:一是缺乏高职称、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二是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这给整个专业的发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带来了挑战。今后,一方面可利用各种进修、培训、见习和挂职锻炼的机会,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积极做好科研和教学工作,争取多拿课题,多出成果,为职称评定和团队建设打造奠定坚实基础。在做好“内部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做好“外部招募”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聘请实务部门人员做兼职教师,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另一方面也争取引进高职称、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优化职称结构。

4探索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渡”给学生的“船”,是教师锻造学生能力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组织形式,并积极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近两年,已经发表了《项目教学法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应用》《LBL—CBL—PBL—RBL四轨模式在管理教学实践中的整合与运用》等教改论文,承担了“高峰体验理论在创业课程案例教学中的应用”、“人才培养创新考核方法研究”等教改课题。今后仍需对案例式、启发式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举行教学研讨,把各种教学方法纯熟地运用于教学之中。

5抓好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授课和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必备参考。为突出我院的金融特色,我们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努力做好金融和行政管理的结合,以实现错位竞争和特色发展。我们即将出版《金融行政管理》,并为学生开设了金融行政管理课程。该教材主要介绍政府的金融调控、金融监管和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企业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政府的金融行政管理和金融企业的行政管理。该教材在介绍理论的同时,重视学生实务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行政管理工作。同时,根据上海金融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规划,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案例式教学,同时还积极筹备案例教材建设,力图将案例教学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目前,我们计划编写的案例教材包括《公共管理案例教程》《领导学案例教程》《政治学案例教程》《公共政策案例教程》等。

6加强科学研究

上一篇:金融营销论文范文 下一篇:金融行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