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的调整对象范文

时间:2024-04-18 16:48:18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1

【关键词】视觉调整;建筑造型

如果人对建筑的外形产生欣赏或愉悦感,这就说明建筑的造型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视觉感知之间达成了共鸣,建筑美感由此生成,这时建筑自身的美学法则才会被人理解并欣赏。建筑在比例协调、稳定性等方面的美学形态是其造型的基础,美学价值高的建筑不仅能给人视觉冲击,还能对人进行视觉调整,进而使人产生各种心理感受。笔者先对视觉调整及建筑造型进行概述,然后着重分析视觉调整在建筑造型中的应用。

一、视觉调整

建筑造型艺术对人进行的视觉调整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与心理反应,我们常将这中差异性称为视错觉。视错觉是建筑进行视觉调整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建筑对人进行更加细腻的视觉调整,基于视错觉原理的视觉调整在建筑造型中应用广泛。

视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视力生理条件决定了视错觉的存在。一般人在看事物时双眼观察的角度是不同的,因此事物在视网膜的成像也具有差别,形成视觉差异。人在观察及思考事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经验感受,由此视错觉的程度会相应加深。人在观察建筑时会形成对建筑色彩及造型的视觉判断,其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视错觉,进而在建筑艺术欣赏中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由此可见,视错觉是客观性存在的,建筑造型与视错觉之间也因此而存在必然联系,基于视错觉进行建筑造型设计是造型设计的重要途径。

而建筑造型中的视觉调整主要是对视错觉进行改变、利用以使人产生各种心理感受。比如,建筑色彩中的冷色调可以使人产生收缩后退感,而暖色则使人产生膨胀靠近感;建筑空间内的光线明暗可以使人产生透亮或压抑的感受等。建筑的色彩搭配或艺术造型中都会用到视错觉效应,建筑造型运用视错觉规律,注重视觉调整效果在造型中的应用可以增加建筑的美学价值,使人产生完美的心理感受。

二、建筑造型艺术概述

建筑的艺术造型是建筑内容与形式两方面的外在统一,其中包含很多的构图技巧,而且不同用途的建筑其造型中的比例、主从、韵律、重点、均衡等都存在差别。建筑造型借助其空间比例造型、色彩、质感等构建一定的形象,传达一定的抽象内涵。

总体而言,建筑造型一般具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空间特点,建筑造型不仅注重外部的艺术形态,还要在进行造型设计时考虑到室内空间的制约;其次是建筑的环境特征,建筑的造型构建要考虑建筑周边的环境,力求建筑造型与环境格调相契合,根据建筑的环境特点需要建筑造型设计时主客观相结合;最后是建筑造型的象征特征,该特征主要是指建筑的造型传达的理念、寓意等,建筑造型要根据内涵盖的各种要素促使人产生某种或某些抽象的心理感受,如建筑宏伟壮丽、小巧玲珑、神秘、高雅等。

建筑造型中包含多样化的元素,作为建筑的语言。欣赏建筑造型时需要结合建筑面、体型、体量、内部空间、外部建筑群、环境艺术等建筑“语言”。建筑造型中的视觉调整应用也离不开这些“语言”。

建筑造型中的“面”、“体型”、“体量”等主要致力于建筑造型的丰富变化,面中的比例、尺寸、线条韵律等可以塑造出和谐完美的艺术造型,建筑的内部造型也离不开这些元素;外部建筑群造型也是需要一定的协调性的,其间的顺序、空间变化,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而且视觉调整在群体建筑中的应用更能产生艺术感染力。视觉调整在建筑艺术造型中的应用便主要体现在建筑群布局中、单体建筑造型中、室内装修设计中。

三、视觉调整在建筑艺术造型中的应用

1.视觉调整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室内空间造型设计中,视觉调整的手法与表现方式更加多样,而且根据设计人的喜好,造型设计更具有多变性。室内的空间造型中运用色彩、光影、质感等手法按照使用功能要求与心理需求进行设计。比如我国的人民大会堂内部空间设计,处处体现着庄严、神圣、高大的理念,内部充分利用一些手法促使人形成视觉感受或心理反应。此外,室内的空间设计各环节都运用视觉调整的规律给人心理震撼。

2.视觉调整在单一建筑造型艺术中的应用

根据人的视错觉生理现象,视觉调整也广泛应用于单体的建筑艺术造型中。单体的建筑造型主要包括建筑的外形比例尺寸及其空间造型、线条、质感等,这些实际的造型元素使人形成不同的比例感、空间感、质感、线条感等,其中的视觉调整原理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单体建筑的视觉调整在国内、国外的建筑造型艺术中均有应用体现。

国内的北京民族文化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北京文化宫作为单体建筑造型的典型,其建筑中间部位采用的塔式造型,塔两侧建筑对称,在造型外观上是一个形似的“山”字形,其中还包含亭式元素、楼阁造型等。北京民族文化宫建筑造型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形成建筑体瘦窄而房顶宏阔的特点,继承了中国古典建筑华美、优雅又不失庄重的造型特点。建筑的中间高层塔楼是审美视觉调整的典型,建筑的主体部分是一座高台基,整个建筑为了配合建筑的台基将塔楼的顶部设置成A字形,以使建筑基于厚重的台基的同时又增添了高耸的视觉效果。文化宫造型中将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等美学理念相融合,有借鉴利用传统建筑中的视觉及心理定势,并加以视觉调整。其造型的视觉效果完全适应民族团结等的综合理念。

国外的典型例子如雅典卫城,这是视觉调整手法与建筑造型结合的早期案例,充分说明了视觉调整与建筑造型艺术之间的渊源。卫城让人产生的最基本的视觉印象便是体重大、建筑的厚重感很强,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理性追求。建筑中的立柱便进行了视觉调整手法,一般的立柱建筑设计会使人对立柱产生中间细两端粗的视错觉,在卫城中做了相应的调整,使其柱体上下粗细均匀,进而加强建筑的宏伟形象。所以说卫城是视觉调整与建筑造型结合的成果之作。

3.视觉调整在建筑群造型中的应用

视觉调整在建筑群布局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其中融入了单体建筑造型元素,有增加了建筑群的整体视觉调整手法,形成更佳的效果。建筑群中的视觉调整的应用也最为古老。成功典型包括中国的明十三陵神道与国外的圣马可广场。

明十三陵神道地处燕山圈内,需要在建筑群布局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特征。十三陵建筑中设有东西双阙,而且双阙的比例差别很大,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建筑群的均衡性,于是在建筑群布局中着重从空间角度出发,摒弃了建筑的对称原则,而是进行部分道路距离与布局的调整,以此形成不同道路中不同的仰角视觉效果。

建筑群布局中的圣马可广场注重广场的深远布局,变局促为宽宥,变压抑为尊崇,建筑群布局形成更佳的视觉效果。

四、结语:

基于视错觉的视觉调整手法在建筑的艺术造型中应用十分广泛,继续深化建筑造型中的视觉调整应用有利于建筑经济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义忠,郭兆儒.视觉调整与建筑造型艺术[J].河南大学学报,2010(5)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2

关键词:建筑体型;立面设计要求;分析

建筑体型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外形总的体量大小、形状风格、比例尺度、组合方式等,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建筑外形有不同的要求。立面设计主要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和构图法则,将建筑体型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处理,准确根据部件的比例、位置、大小、材料等来保证建筑体型趋于完美。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设计的过程中都要以设计的总原则为指导方向。

1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的原则

1.1 和建筑内部空间形成统一性

建筑的整体设计到布局风格都是要通过仔细的推敲,并且形成高度的统一。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室内空间不同也会导致有不同的外部形象。室内空间和外部形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个优秀的外部形象必须能够代表室内空间的要求。不管是建筑体型和建筑立面设计都必须反映室内功能要求。不同的建筑类型有不同的内部空间组合。住宅中重复排列的阳台、回廊等都形成了风格浓郁的居住建筑特征。而教学楼的立面特征是高大明快、成组排列和宽敞的入口,形成严谨的教学风格。

1.2 应善于利用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的特点

建筑是一个庞大的艺术品,需要有结构和材料来支撑。由于结构体系的选择不同,建筑将会产生不同的外部形象和不同的建筑风格。所以,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要妥善利用结构体系本身所具有的美学表现力这一因素。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物质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制约,比如说古代木质结构建筑为了防雨防潮,设计成高台基或者大屋檐。砖混结构的墙体承重由于构件受力要求,外部形象通过门窗的比例和合理组合使窗间墙保留了一定的宽度,形成朴实、稳重的外观效果。而且不同的外形材料,如清水墙、混水墙、贴面墙和玻璃幕墙等都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1.3 符合城市规划及环境要求

建筑物是构成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主体,所以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城市规划和环境的影响。建筑的体型和立面处理都要和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形、朝向、市政设施、绿化等进行合理协调和分配。比如在风景优美的地区中,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就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自然的整体美感;在山地、林地建筑中,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要结合地形、朝向和树木层次来布置,形成不同的空间感受。建筑物和城市规划和环境不可分割,既要突出建筑的个性和风格,又要和整个群体具有一定的共性,达到和谐统一。

1.4 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要把握经济性

建筑外形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的制约,但是建筑外形的艺术特征并不是完全以经济来决定,在很大程度上,设计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能够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条件下,运用技术手段和构图法则,设计出使用性能高、安全使用的建筑外观,所以在构思和立意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关系,合理安排,使这三者之间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1.5 满足艺术特性

建筑物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品,还是一项艺术品,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文化、自然、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精神需求。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也要体现出社会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精神面貌。不同的建筑对建筑外形有着不同的艺术要求,对于有些建筑来说,艺术特性和形象价值就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

2 建筑体型与立面设计的构图法则

2.1 统一与变化

为了取得和谐的统一,有以下几种基本手法:

(1)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简单的、容易被人记住的几何形状都具有一种统一性。

(2)主从分,,陪衬求统一。体型和立面设计中各个部位因为规模大小和风格区分会有主次之分。在外形设计中要恰当处理主要和重属、重点和一般之间的关系,比如以低衬高,以小衬大等使建筑物主次分明、以次衬主,使建筑完整统一。

(3)以变化求统一。并不是有规律、有顺序的才能形成统一的效果。比如说建筑造型利用圆形、折线等轮廓来突出主体,也能起到控制全局的效果。

(4)以协调求统一。不管是造型上的协调还是风格上的协调都能使建筑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比如简洁的建筑体型与地形、绿化形成统一性。

2.2 均衡与稳定

均衡是建筑物各部分前后左右的轻重关系。通常在体系和立面设计的过程中以中轴线为中心加强重点效果,使两侧取得完全统一的效果。这种对称均衡性常常使用在纪念性、标志性建筑中,给人端庄、肃穆的感觉。而不对称的均衡是利用体量、材质、色彩等将均衡中心偏向于建筑的某一侧,这种不对称均衡则显得轻巧活泼,如荷兰希尔佛逊市政厅。稳定是建筑物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上小下大、上轻下重时最具有稳定感的。

2.3 对 比

建筑物中各要素除按一定规律结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外,还要以各种差异来形成对比。如体量大小、形状的区别、线条曲直粗细、材料质地的确保、色彩的明暗、立面的点线面、虚实之间的相互映衬等等。这种差异就是对比,在建筑物中要突出主体时常用强烈对比,比如色彩中的红与绿、线条上的粗与细、方向上的垂直与水平等。要在变化中取得相互呼应、和谐、协调的效果,则采用微弱对比。

2.4 节奏和韵律

节奏和韵律是建筑构图中的主要方法之一,因为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建筑中被广泛使用,所以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韵律是建筑构图中有组织、有规律的简单重复体现,能够使一个因素交替变化形成有节奏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韵律主要体现在规则设置的在建筑外形上门窗、墙柱等。而节奏不仅仅是韵律的简单重复,还包括某些属性有规律的变化,包括他们的形状、大小、数量、色彩、质感的重复和有规律的交替。在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中通过节奏和韵律可以丰富建筑的形象,在多变中取得统一。

2.5 比例和尺度

比例是指建筑整体、房间、门窗等长宽高三个方向之间的大小关系,能够保证建筑的协调。建筑物都是实体的,都具有长宽高,因此建筑物从整体到各个部分及细部之间都存在着比例关系。适当的比例能够给人完美、和谐、舒适的感觉。尺度是建筑物整体和局部给人的印象大小和实际大小之间的区别。比如踏步、扶手、栏杆等都可以通过尺寸来保持和建筑构件之间的恒定关系。在尺度效果中有自然尺度、夸张尺度、亲切尺度,不同的尺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

3 结 语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除了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深入考虑外,还要把各个部分设计形成有机统一整体,进行通盘考虑和设计,创造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完美建筑。

参考文献

[1]周明.高层建筑选型及结构设计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117):188~189.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3

“构成”是将繁杂的造型关系分解还原成形态要素 ( 点、线、面、色彩、肌理、材质等 ),并在形式美法则和秩序下重组,综合构建成全新形态的过程。形态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是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和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研究对象是造型的构成要素,形式美的法则及其设计原理,构成设计的思维培养等。传统的形态构成主要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训练步骤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通过抽象形态要素培养对学生美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系列课程教学的问题

目前建筑教育中的形态构成课程脱胎于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构成教学,其课程体系源自于工艺美术训练,并非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程自身演变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以视觉艺术基础训练为主,多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建筑学专业的特殊需要。

1.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传统的形态构成教学强调抽象的造型训练,单纯从形式角度探讨形态要素及其组织规律,如平面构成着眼于抽象的点、线、面的构成组合训练及形式美原则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则旨在训练三维实体的造型能力以及材质和肌理的表达;色彩构成则多从抽象的角度,在心理学的层面探求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这种基于工艺美术类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通常是普适性的,缺乏针对性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到纯粹的点、线、面学习抽象,与建筑语言的形式逻辑缺乏联系。因此带来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手法脱离建筑形态设计,色彩构成与建筑空间形体的创作过程缺乏对应练习等种种问题。

2.课程衔接缺乏连贯性

建筑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具体性、功能性,而传统的形态构成训练往往不涉及设计目的、内容、条件和手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分解性、形式性的特征。如果缺乏与建筑设计课程衔接,极易造成对学生建筑本源的忽视。学生在完成设计基础课程之后的建筑设计专题训练中,将面对多种环境因素和更多的设计矛盾,必然需要对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等要素的综合权衡,此时很难将之前学习的构成手法熟练运用于具体的设计。不仅如此,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中三大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独立内容教学,缺少相互之间的连贯训练,对建筑学学生而言,就无法体会在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二维平面、立面与三维立体造型之间严密的逻辑性。

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

通过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让学生在形态构成的训练过程中了解其与建筑设计的联系。因此,使课程更好地体现建筑学的专业特点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要求相结合,是设计基础教学团队探索改革的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校建筑学院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逐步形成了“建筑化”形态构成的特色教学方法。

1.强化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训练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建筑学的设计基础课程学习中,尽快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体会到形态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掌握一定的与建筑相似的空间造型能力,从而为真正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 “三大构成”,基于“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三大构成”主要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由于空间是建筑的本质,因而对空间构成的训练将有助于加强建筑学专业对空间形体塑造。通过改革和调整形体构成系列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更加关注于空间形体(实体或虚空)由二维到三维的生成过程,以及三维形体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平面、立面和剖面的二维对应表达。以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使学生在学习建筑形体设计的同时认识和理解对设计内容的表达,从而直观地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关系。

此外,根据建筑教学目的对专题讲座、作业要求、教学参考书等的设置方面进行相应调整,促使学生在进行形体构成系列课程学习时,积极主动地收集和思考有关建筑实例,认识构成要素和构成手法在建筑造型中的运用,积累设计形态,提升设计修养。

2.整合构成系列,加强与建筑设计的联系

“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的课程按照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构成的顺序,将三大构成课程紧密联系,逐层展开,组成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有机整体。

每个构成训练均分为两个步骤进行,即“向大师致敬”和“对自我重构”。第一部分侧重大师作品解析:对课程提供的建筑作品平面、立面及其空间形态进行还原抽象,以原有平面、立面、及空间的解析为基础,进行新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训练。第二部分强调个人作品生成:平面构成将建筑平面的各空间组成,建筑立面的门窗、细部构件,及其使用的材质和色彩关系作为构成要素,进行一个建筑平面或一段建筑立面的构成训练;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对自己设计平面或立面进行深化,生成新的建筑体量组合形式;空间构成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依据人体尺度和建筑模数标准,对建筑空间内部及其外部环境进行调整和塑造的过程。

整个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过程,都着力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后续训练中运用之前课程学到的知识。对构成作业的辅导及评价也不只是关注结果本身,更重视作品推敲生成的整个过程,并且强调构成作品的逻辑性与秩序性。通过“建筑化”形态构成系列课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学习建筑是一个整体连续的、循序渐进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并逐步做到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突破原形态构成训练仅对视觉感受的强调,注重构成系列课程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以建筑教育领域自身的力量不断修正与充实教学体系,是建筑学专业教育工作者探索课程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积极整合教学成果,出版一套依托传统构成课程知识体系,同时具备建筑学专业特色的形态构成系列教材,是建筑院系的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的紧迫需求。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姜国栋.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高等建筑教育,2007(3).

[2]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3]马跃峰,张庆顺.构成辅助设计启蒙——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构成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建筑学报,2010(10).

[4]方小山,李敏稚,邓巧明.传承·发展·突破——立体构成教学的总结与反思[J].华中建筑,2011(10).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4

引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设计任务使建筑设计的从业人员无暇顾及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相应地室内设计便从建筑设计系统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室内设计具有了更新更广且更为复杂的内容和独立性,而室内设计的这种独立性是相对而言的;从专业的角度,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与宏观的建筑设计是不可分割的设计体系。本文从室内设计在“时空维度”延续建筑设计的角度,着重探讨建筑内外相互协调的室内设计观的应用分析,以求为我国的室内设计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为室内设计的逐步完善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建筑设计阶段的室内设计

从国内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内的专业分工而言,建筑设计阶段是建筑师创造建筑主体的造型、形体、体量、比例等的过程,也是协调宏观的建筑整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包括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便要求建筑师必须注重考虑室内空间的后续设计问题,包括景观、结构、设备、水电、暖通和室内设计等多个环节。其中,从室内空间的环境和氛围的营造而言,建筑设计主要应该为后续的室内设计提供完善合理的物质基础,从而创造舒适、美观、经济、安全的室内空间环境。因此,在建筑设计阶段,除了建筑主体的创造,还必须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者或拥有者的因素和室内设计的后续工作等。在以建筑师为主导的这一阶段,仍然需要其他相关专业的配合和协调,以及建筑物业主的参与(见图1)。

图1建筑设计阶段的室内设计思考

二、室内设计阶段的具体深入

在室内设计阶段,设计师应注重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和互动,使其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和氛围在“时空维度”充分地延续建筑整体的性格和内涵。在室内设计各个阶段(见图2),从初步构思到深入设计,到最后创造出理想的室内空间环境,也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和协调。

图2室内设计的深化阶段图解

(一)把握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图

在室内设计阶段,室内设计师的首要工作便是充分地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图,从而更好地把握建筑内外空间的协调和统一,塑造建筑的整体性。在这一阶段,以室内设计师为主导,而建筑师可以参与进来阐明其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图,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供室内设计师作为参考。而后由室内设计师对建筑内部空间展开的细化和完善提出设计构想,并咨询建筑师、使用者的意见,必要时作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二)室内设计的构思深化

在室内设计的深入阶段,必须注重室内设计对建筑设计在“时空维度”的延续,以各种空间处理手法及细部处理手段对室内空间进行细化和完善。从而使室内设计创造的微观的室内空间环境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功能要求,并且反映建筑外部形象所传达的性格和内涵,达到视觉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和生态层面上的延伸和互动。

(三)空间使用者的参与

室内设计相比于建筑设计而言,更为贴近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实际内容,更加直接地反映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的功能需求,因此,在室内设计阶段由使用者参与进来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就显得十分的关键。因此,在室内设计阶段,设计师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甚至是室内设计进行的主导因素。

三、内外协调的室内设计方法

室内设计的空间处理手法和美学法则多种多样,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秉承“内外兼具”、“表里如一”的原则对室内空间进行创造和再创造,必须注重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和互动。从专业角度分析,建筑内外相互协调的设计观强调室内设计必须注重建筑内外的相互协调和统一,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即视觉层面上、心理层面上、文化层面上以及生态层面上,从而使所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在风格、文化、内涵上更好地延续建筑所传达的精神和内涵,使整个建筑达到内外的协调和统一。

(一)视觉层面上的内外协调

借助室内设计对室内空间的各种“视觉感知元素”进行细致的处理,给处在室内空间中的人在空间感知和体验方面提供一个最为方便和直接的方式,并且,在室内设计的实践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法和美学法则,在秉承“内外兼具”的原则下完善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和互动。

1.充分利用门、窗和墙洞的视线交流

建筑设计所界定的门、窗(包括天窗)、墙洞是达到建筑内外空间在视觉上相互延伸和交融的最为典型和直接的方式。建筑物的门、窗和墙洞一个主要的功能是用于采光、通风和换气,为室内空间提供足够的光线和新鲜空气,使人在室内的活动更加的舒适和愉悦。除了这些基本的功能外,门、窗和墙洞还使人们的视线能够穿透建筑内外空间(见图3),使建筑的内外空间产生了“交流”和“沟通”,使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门、窗和墙洞的这种使建筑内外空间相互延伸和交融的作用,塑造了建筑空间的可达性和引导性。

图3室内外视线交流

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设计人员在已界定的内部空间进行各项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注重室内空间在“时空维度”对建筑的延续,秉承室内外同步性设计的理念,利用建筑设计所创造的各种物质基础对空间进行细化和完善。而在细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建筑原有的门、窗和墙洞是联系建筑内外环境的媒介,也是影响室内物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室内设计在注重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和交融的前提下,对内部空间进行重新的划分和组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内部空间进行装修和装饰,使人不论是处在室外或室内时都可以透过门、窗和墙洞看到别样动人的“风景”。

其次,室内设计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设计手法“控制”或“限制”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和互动,从而营造相对私密的空间供人使用。

2.引用建筑外部的设计元素

在室内设计的实践中,设计师首先需要进行的工作便是研究建筑的使用性质和整体的风格风貌,充分地分析和理解建筑设计的构思和意图,从而更好地把握建筑内部的各种关系,以利于室内空间环境的创造。在这个前期的分析和研究过程中,理清室内设计与建筑整体的结合点,并挖掘建筑外部使用的设计元素,将建筑外部的造型、材质、色彩、符号、图案、肌理等直接或间接地使用到室内空间中,使之在视觉上与建筑外部的设计元素相呼应。

3.引入大自然的元素

建筑外部的美学通常表现在建筑设计所采用的造型、材质、色彩、符号、图案、肌理等美学元素上,也体现在建筑整体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和浑然一体。因此,将大自然的元素引入到建筑内部中可以营造一个“室外化”的室内空间,使人在室内空间中从视觉上找到大自然的“痕迹”和“影子”,从而达到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和互动。

(二)心理层面上的内外协调

每一幢建筑物就其外部面貌而言,都具有其特定的风格风貌,都给人传达着其特殊的性格和内涵。室内设计的工作便是要使具有不同性格的建筑在其室内空间中同样传达着建筑外部所表现的性格特征,以达到建筑内外空间的相互协调和统一。

1.满足人们的完形心理

人对建筑的感知很大程度都来自于视觉感官,而人从建筑内外空间获取的各种视觉信息会引起人的不同的心理感受。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相似原则”及“连续原理”,人们认识和体验的建筑内外空间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情景,还是动态的内外空间意识的连续性。人们对室内空间的体验并非简单的“叠加”和“堆积”,而是由动态的相互联系的多视点情景、印象复合而构成空间的整体体验。人们对建筑内外空间的体验,首先是由视觉上获取的建筑外部形象的信息,进而人们渴望“完形”的心理促使人们对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性质和美学形象进行假设或猜想。人们的生活经验积累,使建筑外部形象所传达的信息对应的某种性格特征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种定势,因此,每每看到一幢建筑物首先就会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其属于哪一种建筑类型,进而使人把建筑外部形象与室内空间特征联系起来,以先入为主的观念猜想建筑内部的功能性质和美学形象。例如,现代办公建筑通常简洁细致,建筑外部形象表现的较为清爽明快,当人们看到此类建筑时便会提前猜想或假设其内部空间的使用功能是办公。

2.利用特殊的象征意义

建筑设计采用的某些特殊的设计元素,对人们的心理上能够产生某些心理暗示,如具有象征意义的造型、符号、图案和雕塑等。室内设计借助这种“心理暗示”对内部空间进行细致的处理,使其创造的内部空间环境得到人们心理上的认同和共鸣,塑造建筑内外相互延伸和呼应的整体形象。

(三)文化层面上的内外协调

室内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外部环境和相应规范,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资和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室内环境。建筑内外相互协调的设计观念要求注重把握室内设计对建筑设计在“时空维度”的延续关系,并且强调建筑内外空间在文化层面的相互延伸和交融。

1.地域文化的传承

建筑内外空间是地域文化一种载体形式,它用丰富的艺术语言传递地域文化,并使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提升。对于地域文化的表达和传承,因地制宜是任何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需要遵从的设计法则。室内设计可以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建筑所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运用于内部空间中,并利用一些色彩、符号的图案的文化象征意义,营造了一个建筑内外在文化层面上相互延伸和互动的内部空间环境。

2.时代精神的传达

建筑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是整个社会文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传达时代精神的一种物质载体形式,而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则是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的传达工具和手段。建造的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都反映着某一特定时期的时代精神,而不论是建筑的建造工程还是室内空间的完善过程都离不开与其时代所匹配的物质技术手段和工艺技巧。

(四)生态层面上的延伸和互动

当前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各种功能和美学要求,而必须注重考虑建筑内外空间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共存;从这一层面上而言,建筑内外相互协调的设计观要求室内设计在“空间维度”延续建筑设计,把握自然生态环境与室内空间环境的相互结合和协调,注重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从而实现建筑内外空间在生态层面上相互延伸和可持续发展。

1.生态环境的利用

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外部环境和地域文化等创造建筑的外部形体和宏观的内部空间;室内设计对宏观的内部空间进行细化和完善工作,并充分考虑室内空间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把内部空间的“小生态”与外部环境的“大生态”相结合使之相互协调共存,从而使建筑内外空间在生态层面上相互延伸和互动。首先,建筑物的门、窗、采光顶、墙洞和通风口等是建筑内部空间满足采光、通风、换气的主要措施,室内设计可以通过利用它们把自然光、自然风以及新鲜空气引入室内。建筑设计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内部空间进行通风、采光、换气、给排水等处理,而室内设计则需充分地运用这些“生态”的技术措施,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通风设备、换气设备、给排水管道等更为细致的处理和完善,从而使其创造的室内空间环境“生态化”、“环保化”。

其次,门、窗和墙洞等是建筑内外的视线交流的主要途径,室内设计利用门、窗和墙洞等把自然景观引入室内空间,或直接把山石、水体、植物等大自然的元素“移植”进入室内空间中,不仅增强室内空间的生气和活力,还满足了人们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心理需求。另外,门、窗和墙洞又是使室内外空气流通的途径,而山石、水体、植物等又能够起到净化空气、过滤粉尘的作用。

2.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筑设计根据地形、地质、植被、水体等自然环境的要素,在尽量少破坏这些要素的前提下界定建筑的外部形体;而室内设计对内部空间的处理也需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最小破坏,尽量用绿色材料和环保技术,从而创造“生态化”、“环保化”的室内空间环境。

首先,室内设计利用生态环保型的材料,降低保护生态环境的压力。从室内空间中更出来的旧材料或废弃材料又易于自然降解及转换,并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生产其他的新产品。如当前已经研制出来的无毒涂料、再生壁纸等,都在不同程度实现了室内设计“生态化”和“环保化”的目标。因此,在室内设计对各种材料的选用过程中,要考虑选择无毒气散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的材料,从而降低室内空间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危害。

其次,室内设计通过先进的技术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从而降低暖通设备和人工照明的使用频率和时长,并通过现代设备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进行处理,避免其未经处理前直接向自然生态环境排放,甚至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在满足室内空间的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既节约了能源,又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另外,室内设计利用洁净能源为室内空间提供光线、通风等物质条件,从而节约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例如,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它主要通过特定的构造和材料来利用太阳能,用于室内空间的照明、热水技术、温室技术等。由此可见,室内设计通过各种空间处理手法以及科学技术手段,既充分地利用自然的能源、资源和景观,又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从而使室内空间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延伸和交融。

四、结论

建筑内外相互协调的室内设计观是强调建筑内外空间在视觉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和生态层面上相互延伸和互动的设计理念,强调室内设计在“时空维度”延续建筑设计,注重建筑外部形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协调和统一,从而创造有机的建筑整体;并且,这种设计观念强调注重协调处理人、社会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人的设计实践活动既利用自然又能够保护自然,达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5

【关键词】建筑造型设计方法论

在建筑师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这四种“方法论”是具有综合性的,但是在建筑师的设计过程中会有依据自己的观点有着某方面的倾向,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也会在方法当中侧重某一个方法进行设计。就像在一些理性观点较为强的建筑设计师当中,他会着重强调功能,以围绕功能进行设计。而对手法主义的建筑师会将手法进行强调,甚至会将建筑当做一个现代的艺术品来对待。在此我们不主张建筑设计要走向手法主义,恰恰相反,我们需要将具有综合性的设计手法,换而言之,在建筑设计把设计手法的地位和作用明确

1 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是建筑设计最前沿的阶段性设计,建筑首选要表现其作用性,如一座建筑大楼,我们最先要明确的是这座楼的功能关系。那一层的空间需要怎样设计,按照这个空间是需要做什么的功能来进行规划设计,各层楼间的关系;楼的各层都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考虑。另外,还需考虑裙房与主楼的关系,他们直接的功能作用等等。

2 环境设计

这里的环境,具有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的建筑环境和建筑的所在场所的环境。强调环境,是当代建筑设计所强调的一个论点。

3 形态设计

形态即造型,这里要强调的形态设计不是最后的工作,不是功能、结构、设备、经济诸方面设计好了以后再作形态上的"调整"处理,而是当你进行功能分析和考虑诸技术问题时就应当伴随着形态的思考,即形象思维,如以上说的综合大楼:裙房的形态如何,怎样的入口形象,主楼形态如何,外轮廓线怎样,等等。这个好处在于,它最终会比较顺利地解决功能和造型的协调问题,而不致于一个去迁就另一个。

4 手法设计

时代在进步,建筑设计的方法也在变革。古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不以现在这样的方法进行设计,而是使用者提出要求,要建造多大的房子,造在何处,有何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如何,等等,然后匠人就着手策划,并无图纸,至多在墙上画一些局部的建筑图形。

5 建筑造型设计手法实例

建筑设计手法有很多类型,在这里结合实例作一些简单论述。

5.1 西方古代建筑中的手法实例

西方古代建筑,从造型设计来说更多地重视立面构图、立面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此,我们以古希腊的波赛顿神殿的正立面为例来分析,这个立面形象,可以用平面几何作图法则来分析,得出两点:一是从山花顶点到底边外側两点,可以连成一个正三角形,这就是它的形态和谐而庄重的重要原因;二是水平檐部下面的柱廊,形成1 :2的高宽比。这也是形成柱廊与整个立面形象之间的和谐关系的重要原因。这座建筑,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凡到过那儿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个建筑形象的神奇性:当人们远远看去时,这个建筑形象和谐得体,而走至近处,在感受上更感雄伟有力,越近越甚,有人形容它的这一排柱子,那些硕大的柱头正像海神波赛顿的手臂,有力地将建筑物高高擎起,威力无比。

5.2 西方现代建筑中的手法实例

一提起现代建筑的手法问题,也许立即会联想到日本建筑师山下和正的作品一一京都人脸住宅(1974年)。这个作品属手法主义的。但在现当代建筑中,好多手法问题不是把手法作为建筑形象的目的,而是作为构成建筑(艺术品)的手段。因此,大量的现代建筑在手法的运用上都把手法的结果作"隐喻''式的表述。

5.3 古代中国建筑中的手法实例

说建筑造型手法,只是按西方建筑理论之说,当然也包括中国现代建筑;而中国古代建筑,也有自己的手法道理。在此举一实例,即苏州拙政园中的香洲。从构图手法来说,它是从"船舫"的形式来做文章的;其具体做法,至少有三点值得说说。一是整体比例,二是虚实处,最后为实。

5.4 现代中国建筑中的手法

现代中国建筑中,也有许多讲究手法的作品。如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其屋顶本是一个不等边的两坡斜屋顶,但设计者将红瓦贴在上部墙面上, 使人捉摸不定,误以为它是个屋顶,而且是不对称的,似乎另一半被割去了一部分。这种趣味感使建筑增加了感染力和艺术性,而其表情又是十分亲切的。现代中国建筑,从形式来说大量的是走西化的道路,特别是在设计方法和过程上更是如此。也有人说现在建筑已"国际化"。但建筑物毕竟是中国的,所以在建筑形象上总或多或少会带有中国性,或者地方性。在这里举一个实例,即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有关这个建筑的内部空间处理手法,有待后面章节去讨论,这里仅讨论它的造型的问题。这个建筑的外形,既不追求西方现代派风格,也不强调民族形式,而是用复古主义的"大屋顶" 宫殿式形态;它用的是轻巧近人的江南地方特征。这首先在"立意"上是成功的,而且其形态个性也完全符合作为一个俱乐部的功能。在具体的手法上,至少有两点特别值得指出:一是利用对比、统一的方法,在表现材料上用了两种主要材料:清水墙和白灰粉刷,砖是红的,红白相间,十分得体。屋面的红色机平瓦和下面的红砖矮墙之间,又产生上下呼应。二是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相当协调,无论是水平方向的左右比例,还是垂直方向的上下关系,都能产生和谐的感觉。左面的红矮墙和右面的白粉墙的比例,人口红矮墙在白粉墙之中的位置和大小比例,几乎达到黄金分割的关系。有人认为这个建筑形象,在任何部位上作增加或减少都会显得不妥,例如,若变为三层楼,在立面构图上就不会好看。

6 结语

手法是一种方法,但又不同于艺术法则,更不同于设计原理。建筑设计手法往往追求两个目的:一个是为建筑本身的,追求建筑形象的完美;另一个则是把建筑作为一个表现对象,要表达的是另一层意思。但手法不同于"手法主义",因为手法主义往往把建筑形象反而视为手段, 以达到手法的目的,这就有些过分了。建筑中的手法问题值得重视,特别是在现当代建筑创作中,就显得更有意义了,它能使建筑有更多的表述性,但又不失建筑的自我性。

参考文献:

[1]荆其敏,张丽安.个性建筑.百花文艺出版社.

[2]吴良镛.建筑的文化品位.人民日报.2003年3月21日第十一版.

[3]张晓军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建筑设计 2007年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6

自去年4月11日全市市容环卫工作会议以来,市建筑垃圾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和各区、各部门不断加大力度,推进工作,建筑垃圾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撒漏乱倒建筑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各界反映强烈,从整治工作的角度看,主要问题可概括为三个“不到位”: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六个一”和“四不开工、四不出门”的源头管理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超载、不蓬盖、带泥上路、撒漏、乱倒等违法违规行为没有有效制止。二是攻坚破难的措施不到位。建筑渣土管理确实是一项城市管理难题,但是天桥区却从建筑渣土乱倒、撒漏重灾区,成为今天整治的样板区,主要做法还是领导重视,措施到位。各级各部门都要反思。三是管理合力不到位。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执法力度还不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这是全运会、园博会筹备的迫切需要。筹办好全运会和园博会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为此而营造良好环境是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垃圾沿途撒漏和随地乱倒问题已经成为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严重破坏城市形象。这个问题如果在全运会和园博会之前得不到有效治理,给城市形象和政府形象带来的损失将无法挽回,也无以弥补。

第二,这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大量的建筑垃圾堆积在道路两侧和居民区附近,甚至有的路段路面的三分之二被渣土覆盖,绵延四五公里长。大量无证车辆违规运营、违章驾驶,每年造成交通事故上百起。已经严重影响到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建筑垃圾问题已经成为人人喊打的社会公害,强力整治已经刻不容缓。

第三,这是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城市形象和环境,既是城市生产力,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建筑垃圾管理问题是我市提升城市宜居、创业水平和生态环境的一个瓶颈制约,成为改善发展环境的短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第四,这是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迫切需要。围绕建筑垃圾的治理,各级各部门采取了很多措施,想了很多办法,但仍未取得根本性的效果,群众意见很大,各界十分关注。建筑垃圾处置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因素,能不能快速地、有效地处理好建筑垃圾问题已经成为检验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重要方面。

二、标本兼治,重拳出击,全面推进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

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高度重视。荣竹书记近期指出,要切实加大对乱堆乱倒建筑渣土行为的整治力度,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出重拳打击,根治乱倒渣土问题。建国市长要求,要采取多种措施,坚决把乱倒渣土的问题解决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瞄准全运会和园博会之前取得根本改观的目标,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措施,出手要快、出拳要狠,切实管住、管实、管好,实现渣土处置的长效管理。

(一)强化属地责任,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建筑垃圾点多面广,必须以行政区域为主,坚持属地管理。一要突出建筑工地源头管理,全面落实签订承诺书和缴纳保证金制度,把整治的重点放在建设、施工单位落实管理责任上,放在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和车辆的考核管理上。要安排专人对辖区内所有建设施工工地,盯靠管理,定职责、定岗位、定考核、定奖惩,全面落实“六个一”和“四不开工、四不出门”的管理措施。二要突出运输单位和车辆的管理。市建委、市容环卫、城管执法、公安交警、环保等管理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对建设施工工地不符合规范,达不到施工标准要求的坚决停工,运输单位和车辆没有通过核准的坚决不允许运输。三要全面推开。全市重点建设工程要带好头,起到表率作用。要积极借鉴天桥区经验,在现场会后一周内,各区要抓出1—2处示范工地,以点带面,推动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二)注重严管重罚,形成打击垃圾撒漏乱倒的高压态势。要认真借鉴外地成功经验,采取技术手段、经济杠杆等多种措施,形成打击非法营运建筑垃圾和撒漏乱倒现象的高压态势。一要督促建设施工单位使用核准的运输单位和车辆,对擅自使用非法营运车辆的坚决采取停工措施,该处罚的要严厉处罚,决不手软。二要严格做好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和车辆的管理考核工作,实行“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违章计分达到限定标准以上的运输单位要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其建筑垃圾运输资格。三要认真落实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实施24小时监管,发现撒漏乱倒现象立即查处,并实行联单处罚、倒查追究制度。四要坚决打击强包强运建筑垃圾行为,对不按照市场规则,扰乱市场秩序,强行包揽建筑垃圾运输的业户,实行联带追究和累计追究措施,借鉴天桥区6部门联合处罚签单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公安和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触犯法律的依法严惩,确保建筑垃圾市场的有序运行。

(三)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在机制创新上求突破。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既要注重治标,用重典治顽疾,更要注重治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撒漏倾倒的乱象。一要高度重视执法力量建设。充分调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行政资源,着力打造一支指挥顺畅、业务精湛、反应快捷、作风顽强的联合执法队伍,形成打击垃圾撒漏乱倒、敢于碰硬的中坚力量,为垃圾综合整治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二要加强制度创新。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建筑垃圾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深层次原因,采取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办法,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形成一套完善配套的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对建筑垃圾市场存在的运输定额标准低,分包发包不合理,相关经费监管不力,体制上不完善等问题,要立足实际,分步破题,逐步解决,最终形成规范配套的建筑垃圾综合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形成建筑垃圾综合整治的合力

一要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要把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合力。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综合整治的任务逐级分解,定人、定位、定责、定奖惩,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件件都落实。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和等待观望的态度,瞄准建筑垃圾整治中的重点、难点做工作,不解决问题绝不放手。

二要督查督办到位。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实行日调度、周讲评、月考核制度,狠抓督查落实。切实细化督查工作制度和程序,督查项目要责任分解、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对各级各部门既定的整治任务,市领导小组要加大督办力度,落实不力的要追究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责任。建立综合整治工作定期调度讲评制度,调度讲评情况要发各成员单位,同时报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作为半年和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严格行政问责,从工作机制上解决抓落实中的梗阻问题,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工作的督查、问责力度,强化目标管理,严格时限要求,明确责任约束。

三要舆论宣传到位。市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新闻媒体,对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及时向广大市民宣传综合整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及具体措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参与建筑垃圾整治的主动性,通过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曝光一批严重违法的典型案件,打一场整治建筑垃圾的人民战争。各区政府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建筑垃圾随地乱倒对人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对城市形象的严重影响,形成整治建筑垃圾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要服务保障到位。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市工作的大局和讲政治的高度,为建筑垃圾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市区两级要进一步统筹有限的行政资源,在人力、经费和物资上给予大力支持,该调人的调人,该拨款的拨款,该筹资的筹资。市领导小组、市建委要考虑设立专项资金,根据工作进度,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支持。

另外,我再强调一下垃圾死角清理工作。在三级“两会”和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强化措施,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垃圾死角清理工作,确保以良好的城市形象迎接三级“两会”和新春佳节的到来。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7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设备安全管理;设备调配;建筑企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建筑行业的社会需求及发展空间明显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竞争程度,使得各企业不断进行自我优化,改革传统建筑建设中的不足和缺陷,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历程而言,机械设备的应用是一次革命性发展,其在实现设备优化配置和安全管理及科学选型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但在逐渐的应用过程中在安全管理与调配方面却也存在不足,影响整体效率,这就需在明确其具体现状的同时采取有效的优化措施。

1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存在的问题

1.1现场设备管理不善,安全管理意识欠缺

在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过程中,施工人员是直接参与者与管理者,其责任意识影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但就实际现状而言,存在着建筑设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且安全管理意识较强与相关设备操作技术熟练的综合性工作人员相对稀缺,队伍建设中多为缺乏设备安全管理意识的一线工人和工作经验欠缺的实习人员,整体比例严重失衡,使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相关工作难以有效执行,导致机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影响正常效能的发挥,极易引发建筑安全事故。

1.2安全保障措施缺乏,安全隐患频发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环境相对复杂,往往出现设备、物料及缆线等乱堆乱放的现象,加大设备安全管理难度的同时,还会降低设备整体使用寿命,这均为安全管理意识欠缺所造成的不良现象。此外,就安全管理实际而言,虽然国家依据具体现状出台了相关政策,但由于具体监督管理不到位,并未见太大成效,且相关技术档案不够健全完善,使实际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事实依据,进而影响管理效率。基于此,在避免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前提下,需充分正视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实际状况展开有效分析,同国家政策与建筑施工大环境相结合,从不良现象的根源有效解决问题。就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科学调度而言,可遵循有效分析问题、明确管理与调度目标、确定具体方案并依据现场环境合理选择与实施等程序进行,加大作为建筑主体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坚持持证上岗,并深化岗位培训管理力度,强化施工主体及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为现场施工创建安全、良好的环境,以有效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进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由此可见,在明确施工现场存在问题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新的有效措施,并协同设备安全管理与调度,能够从源头上避免现场施工不良现象的发生,优化施工现场管理,保障项目施工质量。

2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

2.1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2.1.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首先,具有健全完备的立法规范是实现设备安全管理的前提,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及效率的优化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其次,需同建筑企业自身所处实际环节的工作要求相结合,制定结构合理、内容完善且能够有效执行的行业规章制度;再次,对于达到使用年限要求且出现质量安全及老化现象的机械设备采取强制报废措施,杜绝安全管理隐患的滋生环境;最后,依法严格划分安全监督部门权限,在该环节需对部门职能权限予以严格划分,以在安全管理活动中深化行业监管职能,且该环节中,行政主管部门处于具体监管工作的核心环节,承担着监督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的职责,这就需部门管理过程中有明确的自我定位,优化管理效率的同时深化法律法规的尊严权威性。2.1.2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规划。在制定施工前项目方案时,其间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必须足够合理,并同具体的施工环境相一致,且必须同国家的相关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规定条件相符合。此外,在规划中还需涉及应对突发事件或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而导致必须缩短施工工期的预案,避免该类事件的发生影响施工项目的正常进行及施工质量,使机械设备不会出现超负荷运转的现象,进而保证安全性能和施工进度预控。2.1.3规范施工现场设备安全管理标准。在建筑施场需制定系统有效的现场机械管理制度,首先,要求各施工主体配备专职或兼职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人员,责任到人对现场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负责;其次,需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具体管理工作提供引导和依据;最后,确保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正确使用,不可存在带病运转及超负荷使用等现象。2.1.4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备调度计划。在项目施工现场往往存在场地分布散乱的现象,据此施工总承包商需同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计划方案能够有效防止因现场客观环境而导致工期延误的现象,进而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合理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整体而言,标准、规范且有秩序的机械调度施工计划能够客观有效地推动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执行力度,为建筑项目质量优化添砖加瓦,奠定良好基础。2.1.5完善技术档案管理。实现完备的技术档案管理能够从施工现场实际出发,依据实际施工进度对现场使用中不断进退场的各类机械设备予以动态化的追踪处理,并对其予以规划整合的前提下建立详细的相关安全管理技术档案,为安全管理活动提供现实依据。整体而言,通过建立安全管理技术档案能够将实际施工中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予以真实的呈现,不仅为安全生产检查提供便利,还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充分优化管理效率。

2.2建筑机械设备调配分析

2.2.1机械设备配套的简便条件。首先,满足安全性要求与具备合格的安全性能是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环节,该条件多在出厂过程中得到保障;其次,设备投入具体生产中时,需依据机械设备自身承重量进行施工安排,确保工程量在设备可负荷范围,实现重型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应用;最后,相关部门需以创建良好健全的施工环境为前提,从机械设备的出厂规格等方面加大检查力度,保障设备自身质量的同时,使整个工程建筑项目能够顺利有序进行,实现科学调配。2.2.2调配原则。首先,建筑机械设备的调配必须同建筑施工组织保持一致,且对其予以合理调度,并在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及整体完好率的基础上充分优化整体机械化施工水平,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最高目标;其次,多变性是建筑工程项目的显著特点,机械设备调配必须同其保持一致,使具体应用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以便于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最后,调配过程中需充分满足和体现分散、集中相结合的原则。2.2.3调配方法。依据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实际状况确定调配方案时,需对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影响因素展开合理有效分析,如机械设备的实际质量指标、调整方案同机械设备的协调性与适应性及调配方案的整体经济性等,其在不同状态环境下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就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调配方法的现实可行性。此外,具体调配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且具体相关程度并无明显界定,这就在具体事件分析中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同设备具体实施情况充分结合,以对实际调配问题及现实需求予以精准分析,强化具体应用状态的实际可操作性,进而保障整体合理调配,优化设备应用效率。

3结语

明确施工现场使用的建筑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与调配的重要性,能够在实现机械设备科学配置及合理选型的基础上,确保整个施工项目的科学有效性,为现代建筑机械化施工提供保障。科技化是现代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标志,但也需正视及直面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及调配应用,降低非正常消耗的同时提高机械设备整体利用率,发挥最大效能的同时优化建设质量,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创造优良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波.探究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其调配[J].江西建材,2014,(13).

[2]单波,夏同强.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建筑安全,2015,(3).

[3]张顺瑜.施工现场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探讨[J].四川建材,2015,(3).

建筑法的调整对象篇8

(一)地基自身原因

地基自身问题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中建筑结构基础沉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建筑地基存在着孔隙较多的现象,从而导致其可压缩性增强,而建筑物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也开始出现沉降的现象。沉降现象是建筑工程项目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由于地基孔隙不匀称的问题,也导致在现代工程项目中逐渐凸显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了建筑物整体安全性;第二,加载速度也是导致建筑结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原因之一,即在建筑物上作用后,促使建筑物中地基抗剪强度降低,由此引发了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1]。

(二)结构自身原因

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原因还包括结构自身原因,即由于现代居民对建筑结构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居民对建筑结构的满意度,其逐渐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建筑结构体型的复杂性,但是在此基础上,其行为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建筑平面设计的规则性,最终导致建筑物在建成后开始出现建筑结构不均匀沉降现象和问题。另外,由于建筑平台设计的不合理性影响到了建筑地基所承受的荷载量,最终也由此加剧了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结构自身的不合理构建严重的影响到了建筑结构基础沉降现象,因而要求现代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给予此问题高度的重视,并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确保地基处理的规范性,有效避免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

二、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分析

(一)建筑措施

为了有效避免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的频繁发生,要求建筑单位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从建筑方面入手,有效杜绝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凸显,且最终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对于此,首先施工单位在构建建筑物的过程中应尽量确保建筑物体型的简便性。例如,可将建筑物的体型构建成“工”型、“T”型、“L”型等等,以此来降低建筑物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并最终避免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筑设计师在实际建筑的长高比时,应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并将其长高比控制在2.5左右,从而有效提高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并由此加强建筑物整体刚度,控制不均匀沉降。另外,纵横强的合理布置对建筑结构基层的沉降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而建筑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纵墙进行开洞行为的发生,最终有效提高建筑物整体沉降控制能力。再次,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也应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考察合理设定相邻建筑物间的距离,从而有效降低相邻建筑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建筑物整体稳定性。

(二)结构措施

结构措施也是避免建筑结构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的有效途径,对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选择轻质施工材料,如加气砖、多孔砖等等,以此来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并将其合理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以此来实现结构的合理布置,且由此达到控制建筑结构基层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另外,为了有效减轻建筑物的自重,要求建筑物设计人员在对其结构进行设计时即应提高对此问题的关注,并由此实现轻型结构设计目标;第二,在结构措施的实施中要求施工人员应根据具体的方案设计内容合理调整基底的附加压力,以此来避免建筑结构基层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发生[2]。

(三)施工措施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施工人员的实际施工行为也决定着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发生的可能,因而建筑单位在开展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施工单位施工行为的规范性。对于此,首先,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强调逆作法施工行为的重要性,进而将其广泛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减少施工中的排土量,平衡建筑物整体结构,最终达到控制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的目的。其次,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表明,应力解除法也是建筑施工中控制基础不均匀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有效降低基础沉降幅度,要求其应在沉降幅度较小的一侧进行打孔处理,解除地基中的局部压力,确保地基中力分布的均匀性。另外,在进行打孔处理时,一定要确保操作行为的规范性,最终有效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3]。

三、结论

综上可知,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的频繁发生将给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带来一定的危害,因而要求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给予此问题高度的重视。同时,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满足时展需求,要求建筑单位在实际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应从施工、结构、建筑等角度入手有效控制建筑结构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并由此提高建筑物整体施工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

上一篇:扶贫工作计划大全范文 下一篇:中小型企业发展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