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主要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4-04-09 15:27:41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1

    方法:采用案整体护理查房的形式。查房的全过程是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主持,运用护理程序对骨科常见病的个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护生精心准备,积极发言,讨论热烈。种查房形式得到了护生的认可。通过分析讨论能将专科护理知识应用于个案病例中。

    结论:骨科护理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专科知识水平及临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护理查房 护生 骨科

    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护生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的现象。为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护理教学查房的形式加强对护生专科知识的培训,引导护生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护理实践,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查房过程

    1.1  时间安排  每年年初科室制定出临床带教计划,为保证每一位实习同学有一次参与护理查房的机会,按照护生科室轮转表的安排,定于 3 月和 11 月组织骨科护理教学查房一次。

    1.2  参加人员  大外科所有实习同学、带教老师和本科室年青护士。

    1.3  查房形式  个案整体护理查房。查房时间确定后,由带教老师选择病案,提前一周通知在外科实习的同学和本科室年青护士做准备。如查房内容为“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同学要收集和复习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知识、治疗和护理方法护理程序的内容。要到骨科病房查看病人实际情况,了解病情。由带教老师指导一名骨科实习同学准备书面查房汇报材料。

    1.4  查房内容  由带教老师主持护理查房,首先介绍查房内容和目的。让同学明白,通过护理查房,要掌握骨科常见病的专科知识;会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学习与沟通交流的技巧,向患者传达医学信息和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等。由一名同学汇报病情及护理过程。老师以启发式提问:针对骨科具体病案应该如何正确护理评估病人、准确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组织护理实施、正确护理评价及怎样进行健康教育等。同学们积极发言,展开热烈的讨论,能比较准确地评估病人,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能正确地介绍健康教育内容。年青护士补充临床护理经验,介绍骨科功能训练方法。带教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完善查房内容,讲解护患沟通技巧,评价查房效果。最后,老师带护生到病房看病人,接触病人,了解临床护理过程,评价护理效果。

    2  讨论

    2.1  护理教学查房激发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  以往的护理查房是以临床老师为主,护生只是听众,不敢大胆发言,没有主动参与思考。骨科护理教学查房的全过程是由护生组织实施,为了能在同学面前充分展现自我,为了能在讨论中正确回答问题,在查房前护生必须认真复习专科护理知识,主动查阅有关医学资料,主动请教带教老师和医师,主动下病房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病情,观察疾病治疗及护理效果。整个护理查房过程是一个护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护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参与性明显提高〔1〕。

    2.2  护理教学查房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  在查房中护生积极发言,将学习的专科知识和医学信息与同学分享。对于专科新知识、新技术是渴求了解。如在介绍膝关节康复器( CPM )训练膝关节功能时,护生兴趣很大,纷纷要求老师讲解使用方法。老师则用 CPM 仪在同学身上示范操作方法,讲解训练时间以及注意事项。护生认真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骨科训练仪的操作技巧。护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大,达到了教学的预期目的。

    2.3  护理教学查房使护生掌握了专科护理知识,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分析病案,护生学到了专科护理知识;老师将临床思维方法与步骤传达给护生,指导护生学会分析问题,用理论知识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通过老师解答护生的疑难问题医学|教育网搜集,让护生学习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丰富临床经验。使护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渐趋完善〔1〕。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8-01

实习生的护理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它影响护理队伍后备军的素质和能力。我院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重视护理实习生专科护理知识及专业护理技能临床带教并结合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本院骨科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1 对象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临床实习生105人,护理专业3年制中专生95人,大专生10人,骨科实习时间为4周。

2方法

2.1 专科知识训练

2.1.1 护理讲课: 实习生入科后由护士长安排高年资、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临床带教。入科第一周内进行专科知识讲课,内容主要是人体骨架、骨性标志、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搬运、急救方法等。

2.1.2 护理卡片示教及发给考试模拟题: 将本科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以卡片形式制作,同时给实习生复印三套相关专业知识考试模拟题,让学生熟记,以便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及病人的健康宣教;也为出科理论考试做好准备。

2.1.3 护理业务查房: 每月进行2次护理业务查房,将本科比较特殊及大型的手术,复合伤手术进行业务查房。首先通知老师及学生翻阅资料,第二天以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以提问式方法提问实习生;病人术前宣教、术前护理问题,术前准备及护理措施;术后宣教、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病人潜在护理问题及需加强哪些病情观察及护理等。如学生回答不完全请带教老师补充并说明意义。

2.1.4 健康宣教知识带教: 主要为入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和住院期间病情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2.2 专科技能训练

2.2.1 急救演习: 主要为肢体包扎,肢体固定及搬运。

2.2.2 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位: 主要讲解功能锻炼目的及示范骨折术后肢体怎样进行功能锻炼,肢体功能位摆放。

2.2.3 石膏托固定: 首先让实习生明白石膏托的目的,用物准备;再指导石膏托固定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2.2.4 牵引术的护理: 牵引的目的、作用、牵引的种类、牵引的并发症及牵引术后的护理。

2.2.5 夹板外固定: 主要为肢体固定原则,固定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

2.2.6 大型手术后病人的搬动及各种管道的护理: 例如:股骨头置换、脊柱骨折病人的搬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胸腔闭式引流管搬运、固定及骨盆骨折合并膀胱破裂中造瘘管及尿管的护理等。

2.3 护理文书带教: 首先带教老师指导手工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然后指导进行微机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的指导主要强调骨科专科的内容。

2.4 意见交换: 实习期间由护士长定期抽查带教情况,听取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听取带教老师需要学生改正及加强学习方面。

2.5 考试

2.5.1 理论知识考试: 主要考实习生基础护理及骨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2.5.2 技能考试: 骨外科骨折肢体固定、搬运以及无菌技术操作等。

2.5.3 护理文书考试: 检查各个实习生书写护理文件3份。

3结果

出科前理论考试成绩平均93.5分,操作考试成绩平均94分;护理文书考试为满意,综合评价为优。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3

实验骨伤科学 中医骨伤 教学实践

一、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要性

实验骨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和方药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理,以阐明骨伤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及中医药防治疾病骨伤科疾病的原理,是现代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医骨伤现代化及培养现代中医骨伤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等多种研究方法。

多年以来这门课程在陕西中医学院一直作为自修课程,但随着中医骨伤专业的发展及学科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必要性愈加明显。通过开设实验骨伤科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中医骨伤科学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中医学(骨伤方向)于2007年正式开设了该门课程。但其涉及面广,对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课时相对较少,给这门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进行了有限的实践与探索。

二、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可行性

从课程设置看,实验骨伤科学涵括范围广,课程内容系统性强,使学生能系统地用实验去印证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机会增多,课程更贴近临床实际,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的同时,能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同步发展。因此,从课程特点看,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设计看,如果把开设实验骨伤科学的目的局限于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范畴是不够的。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只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实验内容,就能通过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制备狗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及假设股骨头坏死等临床景象以后由学生自己独立处理,锻炼其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些问题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这就促使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从实验中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做使实验骨伤科学课不再是简单地重复手术操作步骤,而是一个探讨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过程。无疑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实验骨伤科学是可行的。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创了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主动的实践者,从而充分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其求知欲望。学生在实验中思维活跃,操作认真,讨论热烈,探索精神强。由此可见,学生们对实验骨伤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基础医学教育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基石

实验骨伤科学教学内容涉及到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这些基础医学知识掌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很多相关基础知识较差,对于很多基本的实验方法不了解,对一些基础实验的原理也不清楚,这样该课程让他们觉得很难理解。所以对于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学生,加强基础医学的学习对于开设实验骨伤科学有重要意义。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尤其要注意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及实验原理,了解基本实验程序,实验仪器。

四、科研创新意识及基本能力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内涵

我们这门课程开设的意义就在于增加我们对中医骨伤疾病研究的本领,要开展科学研究,首先我们要有科研意识,要在我们的工作及学习过程中,通过意识去发现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尚无这方面意识,因此,如何加强对中医骨伤专业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引导,培养正确的科研意识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通过介绍近些年来现代医学、现代骨科学及中医骨伤科学发展的最新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新成果、新进展、新动态来扩大学生知识面。这对开拓科研思路,培养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同时通过课堂探讨,要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科研精神。

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他们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及科研思路后,通过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学习,让他们在进一步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的基础上,也了解到学科前沿,同时对他们的外文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操作中重视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良好的科研思维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的科研能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培养科研意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科研方法,如科研的概念、科研分类、科研选题的步骤及原则、有关医学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等。

另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于骨伤特色及重点病种的科研思路及方法训练,如讲述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中医药的优势,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骨折愈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包括长骨干骨折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及观察指标。另外,颈椎病、股骨头坏死、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骨质疏松、脊髓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研思路及研究方法也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在科研思路方面,我们在教学中引用国外最新文献,通过这些文献的结构设计、涉及的研究方法,研究层次来让一方面学生了解科研思路及科研设计。

五、突出实验技能培养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点

一个好的课题需要严谨的设计,但涉及再好的课题也是需要熟练科学的实验方法来完成,所以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基础医学的教学实验相结合,适当增加骨伤科疾病研究方法中的基本实验,如我们在组织学实验中可以适当增加肌肉,骨骼的标本处理、常规及特殊染色方法的教学;在免疫学实验中可以增加神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等。目前全国中医药院校尚没有统一编制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教材,我们根据以往给中医骨伤专业2003级、2004级、2005级本科学生讲授这门课时的经验,结合教学改革内容,并参考了同类相关教材,编写了内容配套、操作性强、重复性好、同我院现有基础条件适宜的实验骨伤科学实验指导院内教材。以期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多媒体教学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利用自己制做及应用国内外相关实验方法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表达知识的媒体结合起来,提供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理论感官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嗅鞘细胞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及其培养,我们把培养嗅鞘细胞的实际操作过程及培养结果的图像拍摄下来,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深受他们的欢迎。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节省时间。我院目前此门课总时数为36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验8学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单位时间里增加了信息量,减少了板书时间,与以往相比相对延长了学时,使我们有时间给学生讲解更多的内容。

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是强化实验骨伤科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使人对工作、学习和创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而使人思想活跃,注意力集中,产生较高的智力而获得成就。这门课程因内容较广泛和前沿,在教学中我们应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设计性实验或课题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我们布置以“中医肾主骨生髓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通过这一任务学生就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科研专著去了解科研的整个过程,如,设计思路、动物分组、动物造模、指标测定及统计学方法等内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科研方法,又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这一点对于以后的临床工作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但迄今为止,该学科尚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具体涉及到传统基础理论及临床技术,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实验骨伤科学的开设和规范教学对于中医骨伤专业发展及培养创新性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增加学生兴趣,培养新世纪中医骨伤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寿好长,朱津浦,金京南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改革[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7).

[2]耿建芳,王玉芬,邢天娥等.中医专业实验诊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

(上接第168页)用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Blog的出现使网络教育的发展更上了一个台阶,也使得人们将重新审视教育信息化的许多认识。在Blog短短的发展阶段,它已经用它的优势,使人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人们学习和进行知识管理的工具。随着它的日益普及化,它也必将成为教育中的重要工具。Blog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它将引发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新的思考,使网络教育走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然Blog在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每一个Blog受益者去探究、发展和推广,使它成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成为教育发展中的有利工具。

参考文献:

[1]黎加厚. Blog与教育:体验生命历程共享[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2]张正国. Blog:承载我们的教育理念[J].信息技术教育,2004,(2).

[3]冯纪元.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4).

[4]于斌. Blog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05,(05) .

[5]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01).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4

[关键词]中医骨伤;人才培养;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70-02

随着交通事故增多、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出现,骨伤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骨伤科是中医的特色专科,具有西医骨科学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中医骨伤的传统诊疗特色,如小夹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有不断减少的趋势,部分骨折疾病可以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却逐步为手术治疗所代替,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局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培养出来的中医骨伤人才存在诸多与设置中医骨伤方向的初衷不符之处,其中问题之一是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的中医特色并不明显,这是中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针对这种状况,为了办出中医骨伤专业特色,我们在总结以前中医骨伤专业和近年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中医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对中医骨伤特色人才培养进行以下探讨:

1 中医骨伤特色教育要尽早开展,并贯彻到整个育人过程中

自从教育部1998年实行高校专业调整,合并了中医骨伤学专业后,因为骨伤人才的需求量大,全国多数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中医学专业分化出骨伤方向,不同的院校分化方向的时间不同,多数在四年级开始分化,在后期实行骨伤方向教育。我校总结了以前办学经验,从招生开始就设置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实践证明这对培养学生的中医骨伤特色有很大帮助。

首先,便于早期开展中医骨伤思想教育。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我们就聘请德高望重的中医骨伤专家举行中医骨伤讲座,使学生从一入学就了解中医骨伤的起源、特色、现状和发展前景,尽早认识中医骨伤科,培养学生对中医骨科的感情,以后我们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有关中医骨伤科的讲座,介绍中医骨伤名家的高尚医德和高超技术、中医骨伤有关知识,这对树立和巩固学生的中医骨伤思想有很大作用,能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明确了自己是中医学专业,必须学好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而学生又明白自己是骨伤方向,未来的职业与骨科有密切关系,所以学生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会特别留意与“骨”有关的知识,对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课程中与骨有关的知识印象特别深刻,达到了全面发展和重点突出相结合的要求。以前我校在四年级下学期才分化的骨伤方向,因为骨伤方向课的教学时间少等原因,较难在短时间内达到这样的效果。

第二,可以充分发挥中医骨伤专家的育人作用。我校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模式,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主要依托大学的附属骨伤科医院办学,日常管理和专业课程教学由附属骨伤科医院负责。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除政治辅导员外,还从一年级开始配备兼职班主任,兼职班主任由从医院遴选出的业务水平高、专业思想牢固、具有高级职称的中医骨伤专业博士担任,班主任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指导学生的学习,解答学生的困惑,通过班主任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言传身教,中医骨伤的信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巩固。因为骨伤医院有相对充足的师资力量,为骨伤课程的教师遴选提供便利,在遴选时,我校把教师的中医骨伤专业思想和专业水平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有中医特色的骨伤课程教学队伍。

2 在教学中重点贯彻中医骨伤特色的教育

中医骨伤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个特色专科,它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结合等的治疗原则,形成正骨理筋手法、夹板等外固定、内外辨证用药、练功方法等独特治疗方法[1],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贯彻特色教育是中医特色培养的关键所在。

2.1 加强培养学生的手法治疗能力

中医传统的正骨理筋手法,是中医骨科的精华,学生必须经过多途径的学习,从理论到反复实践训练才能掌握。所以,首先要遴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医生作为课堂教师,要根据中医骨伤科的直观性强、手法操作多等特点,将文本、图形、图像、录像和声音集成在一起,产生逼真的效果, 把中医正骨理筋手法、练功方法,把复杂的疾病整个诊治过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通过多媒体的视觉和听觉,再配合模拟实物教具的触觉作用,使抽象的教学变得生动、具体, 加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启发学生的思维与联想, 提高学习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接着加强学生的骨科实践技能训练,调整课内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训练时间,通过建立骨伤科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实验室,以解决扩大招生后临床见习基地不足的问题。每门骨伤课程学完一定内容后马上让学生进入训练室,把课堂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练习,通过实验训练考核后再进入临床科室见习和实习,这样既减少教学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减少学生对病人的打扰,又保证学生能掌握骨伤的手法治疗,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为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很多院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改革,重视动手能力的评价[2],把以考核能力为主的考试贯穿在各种测试中,课程考试、实习出科考试、毕业考试均要制定临床技能考核规范,考核内容包括夹板制作、手法运用、手术操作基本功、伤口换药等实际操作能力,保证学生理论和技能协同提高。

2.2 重视培养学生辨证用药的能力

辨证内服和外用中药是中医骨科区别于西医骨科的特色之一,它能使气血调和,达到同时调整全身和患处局部的功能,显著促进筋伤和骨折的恢复、减少后遗症、节省治疗时间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从学习方药开始到骨伤、骨病等有关课程的学习,都在不断强化方药使用有关知识。

辨证用药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入学就开始学习,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对此理解不够,觉得骨科是术科为主,骨科的诊断治疗都比较简单,X光、B超等现代检查手段一上去,诊断结果就出来了,一进手术室很多病就解决了,所以骨伤科对疾病的辨证、诊断、处方用药要求比较低,对方药掌握活血行气、补肾的药物和方剂就行了,对骨伤诊治特点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所以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多与学生交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动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还通过座谈、骨伤名家的用药体验,使学生明白辨证用药在骨科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促进学生在早期打下扎实的中药理论基础,再通过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实际用药,使学生掌握中医骨科辨证用药的精华。

2.3 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医患合作能力

现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进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目前要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医生的人文知识和能力越来越重要,传统中医骨伤疾病的动静结合、练功等更加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密切配合,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对患者的关爱、沟通、指导等能力,才能贯彻骨伤治疗的医患结合的治疗原则,共同完成治疗的任务。所以要把人文教育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医古文的大医精诚开始,到当代的骨伤名家郭春园等,从理论到临床实践都要贯穿人文教育,使学生掌握骨伤科病人心理学、沟通技巧等,在诊疗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合理进行课程和教学内容调整

多数全国中医药院校的中医骨伤方向,多年来把方向的必选课程分为《骨伤科影像诊断学》《骨伤科手术学》《中医筋伤学》《创伤急救学》《中医正骨学》《骨伤科古医籍选》等,这几门课程实际上是中医学专业中的《中医伤科学》的内容的分化后扩充而成,课程设置太多,部分内容交叉重复,而多门课程设置又把疾病诊断和治疗割裂开来,不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应该把它们重新整合,省去重复部分,使它们更便于教师的讲课和学生的学习,如把某骨或关节常见的筋骨疾病的诊断(包括影像检查)方法、正骨和理筋手法、手术和其他治疗方法等内容整合到一起来系统地讲授,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有关的教学改革。

因为骨科方向毕竟只是中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在突出基础的现代中医教育中,骨伤方向的主要课程要与中医学保持一致,才能符合中医学专业建设需要,这就产生了基本教育和特色教育的矛盾,如我校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以皮肤病、肛肠病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外科学》有81学时,而包括无菌操作、切开缝合、创伤急救等与骨伤手术关系密切的《西医外科学》只有54学时,这并不符合骨伤科的实际教学需要,我们进行局部调整,减少前者课时来适当增加后者的课时,并举行专题讲座来增加后者的学习内容,以争取骨伤特色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谭远超,刘峻.如何在21世纪振兴和繁荣中医骨伤科事业[J].中医正骨,2005,17(10):63-64.

[2]李瑛,熊勇.中医学专业(骨伤方向)中医骨伤学的教学方法[J].中医正骨,2005,17(7):73-74.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5

通讯作者:陈秀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专科化管理对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影响。方法 手术室设立专科组,在手术设备、环境、人员相对固定的前提,选择50例采用传统方法随机抽取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选择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同种手术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术中手术医生对护士配合的满意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专科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深化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

【关键词】 专科化管理; 骨科手术; 深化; 围手术期整体护理

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年起,手术室实施专科化管理,设立专科护士组,根据手术种类分为4个专科组,其中设有骨科组,与传统管理方式进行比较,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改善医护和护患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份50例采用专科护士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对照组,其中脊柱结核24例,膝关节结核15例,髋关节置换5例,胫(腓)骨骨折6例。以2010年6月50例采用传统方式配合的骨科手术为实验组,其中脊柱结核25例,膝关节结核14例,髋关节置换4例,胫(腓)骨骨折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专科分组方法 手术室成立专科护士组,各专科护士组设组长1名,组员2~3名,专科组长不轮转,专科护士每半年轮转一次。

1.2.1 专科管理方法 管理框架实行三级管理,即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1]。护士长每月组织一次各专科组长座谈会,了解各专业存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组织一次各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定期征求专科主任、医生意见,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切实起到督导作用。

1.2.2 骨科组专科组长要求 (1)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曾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骨科专科知识,精通本专业理论和技能,经验丰富;(3)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担负本组疑难、复杂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配合工作,做到术前有准备,术后有小结;(4)负责骨科手术间的管理,做好骨科手术器械、仪器及特殊手术用物的管理,定期检查指导本组器械的清洗、保养及灭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严格管理好术中所用的人体植入物品,详细登记;(6)负责专科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人文知识及心理知识,指导本组护士正确实施术前访视、术中关怀及术后回访工作;(7)经常听取医生评价和回访手术患者,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手术配合技巧,提高专科护理质量。

1.2.3 骨科专科组员要求 (1)服从组长管理,完成专科组常规工作任务;(2)协助专科组长参与新手术项目、疑难、复杂手术的开展;(3)掌握本专科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骨科常用的C-臂X机、电动止血器、高频电刀、电动床等,熟练掌握各种摆布;(4)虚心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专科理论和技能水平,熟悉手术医生的个人习惯与特殊要求,熟练完成手术配合。

1.3 观察指标 (1)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2)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3)平均每台手术时间;(4)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 <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对骨科手术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比较

2.2 实验组较对照组术中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医师对护士配合满意度、术后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专科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以往手术排班是管理者根据手术的大小、护士的年资随机安排,手术配合流动性大,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由于医生的习惯不同,易出现理解偏差而影响手术配合质量。实行专科分组后,医护相互固定,使护士强化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通过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护士熟练掌握了手术配合路径,如安置、特殊用物的准备、手术配合注意事项等,使手术配合趋于规范化、程序化,减少了差错发生。熟记医生的习惯及特殊要求,掌握了手术配合技巧,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医护配合熟练而默契,协调了医护关系,提高了医生满意度[2]。手术进行顺利,减少了因传递器械失误、设备使用不熟练、摆布不合适而浪费的时间,手术时间缩短,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专科化管理进一步深化了手术室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内涵 多数患者术前怀有焦虑、不安心理,导致失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一系列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效果[3]。如果患者对手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就会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潜能予以应对,并尽力配合。专科护士通过专科组培训和连续性专科手术配合,具有更丰富的专科知识及人文知识,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能够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用适当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并提出应对策略。

术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清醒患者注意控制手术间的环境和声音,保护患者的隐私,不随意议论患者的病情,尤其是骨科器械的撞击声,经常给予患者解释和安慰。巡回护士关心体贴患者,经常出现在患者的视线范围内,使患者有心理依托感,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亲切询问患者感受,必要时握住患者的手,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感,使其心理得到稳定,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随访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受,运用专科知识做术后指导。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评价护理服务效果,针对问题加以改进。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康复指导贯穿手术患者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感到手术室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深化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服务理念[4]。

综上所述,手术室通过专科化管理,系统培养专科护士,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式变为主动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密切了医护和护患关系,提高了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毛晓萍,戴红霞.手术室专科护士组的设置与管理.护理杂志,2005,22 (8):83.

[2] 张剑芳.手术医生档案在手术室的应用与管理.护士进修杂志,2006,2(3):3.

[3] 谢倩,杨敏,陈莉,等.我国医院手术室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09-811.

[4] 潮欣畅,范素红.手术室护士对骨科围手术期病人实施访视的方法与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07,7(4):31.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6

教师。

骨干教师是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我们一般把骨干教师定义为在教师群体中师德修养、职业素质相对优异,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认的、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学校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承担了较重的工作量,对教育研究方面有一定兴趣和较为突出的能力,取得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并对一般教师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能够支撑所在地区或学校的学段或学科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的优秀教师代表。骨干教师培训,一直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骨干教师培训中,增强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能力,对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机构而言都是新的挑战。

一、把师德建设放在骨干教师培训的首位

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转化落地的要求,是党的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从宏观层面明确了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素养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六大要素中,几乎都融入了道德元素,例如“学会学习”中的“信息意识”,要求学生具有网络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健康生活”中的“健全人格”,要求学生自信自爱,坚韧

乐观。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行为准则,教师在工作中呈现什么样的态度,表现什么样的道德品行,会直接影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在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必须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这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要把师德作为遴选骨干教师培训对象的首要条件。严格制定遴选条件,把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考核骨干教师的首要条件;严格遴选工作程序,通过个人自荐、专家举荐和区县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申报,综合考虑专家和区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师德评价;最后,入选教师与培训机构签订师德承诺书,才能正式成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

要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对师德的认识。在培训课程中设置师德专项模块,以提高师德认识为目标,深入学习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新要求,使骨干教师明白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明白高尚的师德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意义。

要把师德考核作为骨干教师培训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骨干教师师德考核标准,由指导专家、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同事等人从多个角度对参训教师进行全方位评价,促使骨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师德行为习惯。对于评价不合格者,不予发放培训结业

证书。

二、重塑骨干教师的学生观

李希贵校长说过:“教师不是教学科的,而是教学生的。素养应该以人为核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广大骨干教师必须重新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观,以适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

需要。

学生是核心素养的主体,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学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立性和独特性。教师的重要作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转化者的重要角色,建立新型学生观的关键在于促进骨干教师全面理解学生核心素养。要全面理解核心素养,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完善骨干教师的知识结构

体系。

培训机构通过组织集中面授、高校深造和自主研修等培训项目,帮助骨干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核心素养,重塑学生观。在全市乃至全国范围内聘请专家、学者、一线名师,围绕“核心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研发,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封闭式学习,安排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加强与专家面对面的深层次交流与对话;在全国范围内为骨干教师精选高等院校、学科专家、学科专业课程,分批组织学员进入高等院校接受教育专家的系统学科专业培训,学习学科高端理论,接受学科学术陶冶,与学科顶尖专家建立高端师承关系;为骨干教师精选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书目,以阅读任务为驱动,将自主学习、自觉实践和自我反思有C融合,调动学员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丰厚理论功底,促进学员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养成自主学习的

习惯。

三、重构骨干教师的课程观

核心素养不只是课程目标,还是一种崭新的课程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过程的不同阶段新发展。钟启泉教授指出,“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校教育从“知识传递”转向“知识建构”的信号,标志着我国学校的课程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核心素养体系下,学会学科知识本身不再是教育目的的全部,形成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任务的能力与价值态度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未来的学生需要的是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与素养。

以跨学科学习为特征的课程统整改革,是改变传统分科教学只注重学科知识、强调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以跨学科教学为基础,打破学科内容、学习时空和教师间的边界,重构新型的课程形态。骨干教师专项培训,集合了各个学段和学科的骨干教师,组织骨干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开发基于主题的跨学科的课程,一边设计,一边施工,一边完善,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自己的课程观。

首先,要在培训中培养骨干教师的课程统整意识,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理念,设置相关培训内容,帮助教师体验、理解、掌握课程统整的运行机制和操作方法,确保骨干教师能有效进行课程开发;其次,提升骨干教师的学科素养,聚焦本学科目标,在自己的学科内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统整;最后,积极在培训中安排专门的时间和场所,创建网络研修社区,为骨干教师提供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环境,加大教师合作的力度,帮助骨干教师在跨学科的合作中,共同对各学科的目标进行研究,以某一主题为切入,进行跨学科的课程

整合。

此外,适时引导骨干教师将课程统整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组织专家进行课题研究指导,确保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培训机构对课题研究进行统筹管理,负责选题指导、开题论证、过程监控、结题评审验收等具体工作,形成研究成果。

四、改善骨干教师的教学方式

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具体而言,需要体现三个着力点:一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二是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三是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在这个原则下,鼓励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系列研究,开发更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课程整合开发的跨学科主题课程,开展基于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打造多学科教师参与开发课堂模式等,都需要骨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实践和反思。

培训机构在本省市遴选一批热心支持骨干教师培训、在素质教育中取得显著成效的中小学校作为骨干教师的实践研修基地,以导师带教的方式开展实践研修活动,观摩常态课,参与基地学校的备课、教研、说课、做课、评课、磨课等各项教学活动,与指导教师探讨“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在全国范围内联系一批在核心素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的优秀特色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教育考察,帮助骨干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促进学员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学员发展核心素养的能力,借鉴名校的成功经验,在感悟中提升完善。

让骨干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实践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对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出现的具体问题制订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行为,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提炼有效的教学方式及其理论依据,形成核心素养的实践经验和智慧。

五、依托学习共同体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而建立的,而非基于学科知识体系建立。W生的核心素养不是仅靠一个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需要借助多学科、多种知识和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各个学科根据核心素养体系和本学科特点,研制学科核心素养,并把它贯彻到学科教学当中。

骨干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不仅在学校工作中具有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还影响着区域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发展。培训机构应积极推进骨干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创建,既有基于课程统整的骨干教师团队,也有基于骨干教师工作室的青年教师团队,为学习共同体安排指导专家,通过开展主题沙龙、课例评析、案例会诊等活动,共同带领所在学校和所在区域教师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实践,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

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了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教师培训工作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也在同步改革,培训先行是课改顺利推进的保证。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培训目标、培训模式、评价方式等,都是新一轮课改来临时教师培训机构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系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2WT1401)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7

随着医学发展,高新技术时代的到来,骨科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手术方法和器械日益更新,骨科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面对这一形势,骨科护理人员迫切需要提高和更新专科理论和护理技术,那么,如何适应骨科护理专业发展,是摆在每位骨科护士面前的紧迫问题,在此,谈谈骨科护士的继续教育。

做法:

1 强化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意识:明确骨科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继续教育不仅是护理人员梯队建设的铺路石,也是提高护士应变能力的加油站,更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2 制定骨科护士继续教育计划:对不同职称的护士进行不同难度和深度的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熟练掌握骨科常用护理技术、骨科常用治疗技术及护理配合、骨科护理概论(如骨与关节的解剖与生理、骨折的基本知识、骨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症状及护理、营养护理、康复护理、常用药物护理等),逐步掌握专科各疾病护理。

2.1 定期进行业务学习:除了学习对常见病的护理外,还要对新业务、新技术进行专科护理讲课,借鉴他人的护理经验、掌握新的专科护理方法,并进行多次PPT讲课,使护士们了解新的理论和技术。

2.2 定期进行护理查房:通过对病人病史的熟悉及汇报,和病人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快速地提升了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并且找出护理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加深护理人员对骨科常见护理问题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2.3 组织疑难病例讨论:针对病人情况,由护士提出护理难点及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便于护士系统的学习该疾病的知识,更好地掌握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

3 做好知识的巩固:运用晨会提问的方式,对专科护理知识进行提问。一人回答,另外一人补充,最后由护士长全面点评。

总结:

骨科主要理论知识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处方; 骨折; 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003-01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评价护理效果标准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使护理健康教育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如健康教育方法单一,护士简单的照本宣科,患者能记住的内容很少,效果也比较差,健康教育不规范,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计划性等。而骨折又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康复的疾病,强调手术而不重视健康教育,一直是存在于我国很多医院的一个误区[2]。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指导下,设计了14种骨科常见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也就是把健康教育内容以处方的形式反映出来。骨科健康教育处方内容:(1)骨科患者的饮食指导;(2)骨科病人功能锻炼时间和方法;(3)骨科各类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4)骨科病的出院指导;(5)骨科小常识: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半年来,我科采用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辅以口头教育及示范教育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健康教育,对促进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9月在我科诊断为骨折实行骨科内固定术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14-75岁,平均43.6岁;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4例,年龄15-77岁,平均43.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单纯的口头宣教。实验组发放了14种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分为饮食、功能锻炼等,重点是功能锻炼,同时辅以口头宣教。通过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掌握程度、主动程度及功能恢复效果的资料,将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及X2检验。

1.3 评价标准

术后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主动程度、功能恢复效果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10个问题,让患者能复述功能锻炼的知识与技能以及对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每个问题均有3个答案: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分别得分10、9、8分。在出院前给予两组问卷评价测试: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一般,69分及以下为差。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功能锻炼掌握程度

由表1可见,实验组的功能锻炼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有96例,占96%掌握程度优良,对照组有72例,占72%掌握程度优良,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例)

3 实施方法

功能锻炼是骨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及预后,合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1健康教育处方的制定与发放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的口头宣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骨伤患者虽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功能锻炼知识,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转归、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并且许多功能康复锻炼是在出院后完成的,失去了医护人员的监控,无法维持功能康复锻炼动态的平衡。针对患者的诸多情况,我科根据临床常见骨折种类制定了14种骨折患者的健康教育处方,包括患者出院后的功能康复锻炼。对在职护理人员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知识的专门培训。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各种讲座、外送参加短期学习等方式。目的在于通过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骨伤功能康复锻炼的理论和技能,有效实施功能康复锻炼的宣教。实验组患者入院待医嘱作初步处理后,发放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给患者或其家属,急诊患者待其术后发放。

3.2功能康复锻炼的实施

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宣教,分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期功能锻炼和出院康复的指导。方法根据健康教育处方上的宣教内容,最主要的是医护人员针对不同的患者个体进行,让患者亲身体会,反复练习,使患者能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对于文化程度低、年龄偏大患者,除了耐心反复地讲解外,护理人员还要定时检查和督促。对年龄小疼痛敏感的患者,多鼓励表扬,以利于功能康复的顺利实施。此外,病房内还可根据患者骨伤相似情况分为若干组,利用治疗结束时间组织患者在组内或组间进行交流讨论。患者出院前的出院指导中必须再次讲明功能康复宣教的各项内容,让患者真正了解和掌握。患者复诊时还要进行检查和评估,有条件者进行电话随访。而对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则按常规的口头宣教为主进行护理。

3.3 完善健康教育质量标准

根据健康教育组织体系中各层次工作人员的不同职责,分为护理部、护士长、教育组长、分管护士4级评价,评价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1)病人与家属是否能够准确地复述与所患疾病相关的功能康复锻炼知识;(2)病人与家属对护士传授知识与技能是否认同;(3)是否能准确地演示功能锻炼方法;(4)病人在预定时间内是否达到功能恢复的预期目标;(5)病人是否因知识缺乏或锻炼不当引起并发症。

结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3],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护理部通过对我科骨折术后患者和家属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知识覆盖率的调查,结果患者和家属对功能康复锻炼知识覆盖率达100%,功能康复锻炼知识掌握率由72%的优良率上升为96%,患者对功能康复锻炼的主动程度由70%上升为95%,患者功能康复锻炼后功能恢复效果由68%上升为93%。总之,健康教育处方对促进骨折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红.浅析护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52-53

[2]李晓连.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583-584.

上一篇:高中语文计划范文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本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