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4-04-08 11:41:48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1

关键词:基层妇幼医院围产期保健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329-02

近年来,我国不产医院都新开设了围产期保健门诊,从确诊妊娠起就进行积极监护,针对母儿在围产期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疗,为孕妇提供保健服务和指导,保证母亲、胎儿和新生儿的安全、健康、优生。根据医疗行业的相关规定,结合笔者在基层妇幼医院的理论与实务经验,总结出了“六方面、四原则”的围产期保健体系。

1围产期保健管理体系的六个方面

当前国内产期统计多数以妊娠28周起至产后1周,但是从保护胎儿正常生长,降低围产期胎、婴儿死亡率和提高新生儿健康的要求,围产期保健应从发现妊娠开始,直至产后42天通过康复检查后结束。这个过程所形成的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六方面的内容与步骤。

1.1初诊产妇登记掌握孕产妇基本情况,详细询问健康状况和疾病病史;通过相关检查,筛选出高危孕妇;建档建册;发放宣传资料。

1.2产前检查定期对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进一步筛选出高危因素,检查项目包括:测量骨盆经线及有关常规化验,筛查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孕妇的亲属中有遗传病或出生过先天性畸形者,做遗传咨询及相关筛查;用B超技术检测生殖道情况、子宫大小及有无肿瘤等。

1.3高危处理对于高危孕妇,根据其高危因素评估是否适于妊娠,将结果向孕妇做详尽说明,以便孕妇及家属知情选择。针对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医疗干预,并加强管理和监护,避免早产、难产、过期产及死胎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对于可纠正的高危因素,例如,贫血、缺钙、异常胎位等症状予以纠正;对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等妊娠合并症患者,在治疗与处理的同时,适时终止妊娠。

1.4孕期健康教育定期开设孕妇学校,讲解孕产期注意事项、营养搭配、生活禁忌、孕期锻炼、如何正确对待分娩、婴幼儿哺育等卫生保健知识,积极预防环境不良因素及某些药物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指导妊娠妇女科学地渡过孕产期,并为母乳喂养做准备。在活动组织形式上,开展准爸爸、准妈妈知识竞答、技能操作比赛等活动,以加深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5住院分娩要求所有孕产妇住院分娩。对入院后的孕产妇重新进行高危因素评分,根据评分等级分级管理,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确保母婴安全。对未按期就诊的高危孕妇进行追访,开展产后家庭访视。

1.6产育期保健指导产妇及家属做好产育期康复保健;进行正确的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告知产妇选择正确的避孕方法及实施时机;正常分娩42天、剖宫产56天后,来院接受康复检查。

2围产期保健管理体系的四大原则

为保障母儿健康,减少因围产期处理不善导致的并发症和死亡,在实施围产期保健管理体系时,除做好以上六方面工作外,还应坚持“普遍管理、分级管理、持续管理、综合管理”四个原则。

2.1普遍管理“普遍管理”原则是指:妇幼保健人员普遍参与并普遍面向本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孕产妇开展的围产期保健服务。根据村、乡镇、市三级医院管理模式,村、乡镇保健人员上门登记、服务及宣传教育;市级医院对乡镇医院的围产期保健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区内的妇幼卫生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承担来院孕产妇的保健、医疗服务。

2.2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是指:一方面医院分级接诊。根据高危因素评分,30分以下的孕产妇可在当地乡镇卫生院接受保健服务及分娩;30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到指定的市级医院进行筛查和住院分娩。如果不遵循分级管理原则,擅自接收服务范围外的孕产妇或推诿急危重症孕产妇,则可能贻误治疗、抢救时机,导致孕产妇、围产儿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另一方面在医院的内部管理上,要对不同程度的高危孕产妇进行分级处理,在保健科悬挂所有就诊孕产妇情况一览表,横纵列分别为预产期所在的日期和月份,用蓝、黄、橙、红四种颜色的卡片对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标记。

2.3持续管理“持续管理”原则要求:孕妇从怀孕、分娩至产后恢复到正常状态,前后要经历近一年的时间,这是需要医学观察和保护的最长的生理过程。而且,在孕期、产期、产褥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各有特点和不同的保健要求,每一时期的保健工作质量相互关联、互相影响,预防与医疗相结合。

2.4综合管理“综合管理”原则要求:从整体、联系和开放的观点出发,为母儿提供综合全面的检查、治疗和服务。围产期保健除需妇产科、儿科、妇幼保健、麻醉科等医生参与外,还需要生殖、内分泌、生理、病理、生化、物理、免疫学、遗传学、药理学等方面人员及上级医院的协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3围产期保健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

近年来,本地区实施了围产期保健管理体系,加强了基层妇幼卫生网络建设,提高了保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行业的服务能力,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以承担妇幼保健指导、监督、检查工作的我院为例。2010年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中,91.12%在该院建卡建册、参与围产期保健服务;2011年,这一管理率则达到92.40%,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1.28%个百分点。而在该院分娩却未在该院建卡的产妇,则有一部分由其他医院转院而来,或者曾在乡镇医院建卡,接受过村卫生所的医疗服务。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2

关键词:高危妊娠 筛查 监测 管理 死亡率

1、高危妊娠的定义和范围

凡妊娠时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或新生儿健康或导致难产者称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

(1)生物学因素。1)特殊基本情况:年龄<18岁或≥35岁、早孕建卡时体重≤40kg或>70kg、身高≤145cm、先天发育异常或有遗传病家族史。2)异常妊娠分娩史:流产≥2次,有早产史、多年不孕、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史、难产史、产后出血史、畸形儿史、新生儿溶血病史。3)孕早期病毒感染,吸烟及服用过孕妇禁忌药物史,放射线及可疑致畸物、职业毒物接触史等。

(2)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困难(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孕妇或丈夫为文盲或半文盲、丈夫长期不在家、交通不便(由居住地到卫生院需要1小时以上)等。

(3)心理因素:焦虑、恐惧、精神障碍、抑郁症。

(4)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肝病、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血液病、贫血(血红蛋白值<100g/L)等。

(5)妊娠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先兆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过期妊娠、母儿血型不合等。

(6)可能发生分娩异常的因素:胎位异常、巨大胎儿、胸廓畸形、骨盆异常,软产道异常、多胎妊娠、盆腔肿瘤等。

高危妊娠分为一般高危和重度高危两大类。凡有各种内科合并症,因妊娠加重各系统的功能负担,影响器质性病变者属重度高危。为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对以下七种重度高危妊娠(以下简称七种高危)进行重点管理:(1)妊娠晚期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不明原因产前出血等);(2)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包括合并心脏病、肝炎活动期、肾脏疾病、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甲亢、血小板减少<70×109/L;(3)贫血(血红蛋白值≤60g/L);(4)子痫前期及子痫;(5)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死胎(指本次妊娠);(7)其他(指危重疾病)。

2、高危妊娠的监测与管理

对每位前来产前检查的孕妇,严格按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认真填写孕产妇系统保健卡(外卡)和产前检查记录单(内卡)按高危妊娠评分标准筛查出高危孕妇,由专人负责治疗追踪、随访,并在保健卡上标出“高危”记号,同时填写高危孕妇登记簿,高危预约卡、将预约卡放入高危预约表内,并向孕妇预约复诊时间,每天由专人负责查看预约表内的预约卡,对于无法及时复诊的孕妇进行电话通知,如电话无法联系则填写高危妊娠联系卡,由居住地妇幼保健机构协助追踪,督促其来院复诊。

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指的是对孕产妇从孕前或至少从孕早期开始到产褥期结束的一系列的保健管理。只有做好孕期保健管理,才能及时发现高危妊娠。

(1)孕早期,不论城市还是乡村均要求从早孕开始保健,至少产前检查1次,建保健卡,询问病史(月经史、婚育史…),并进行全身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必要的化学检查,筛查高危因素,进行专案管理。(2)孕中期,城市每月1次,农村至少3个月要查1次。(3)孕晚期,在城市,前2个月(满7-8个月),毎2周查1次。后一个月,每周查1次;在农村,至少毎月查1次,如遇异常(胎儿生长过快、过慢、羊水异常等),适当增加检查次数或转诊,做好对高危人群的管理。(4)产褥期,应进行3次家访(产后1、2、4周各1次),产后6周携小儿到分娩单位或医院进行产后检查,如产妇身体恢复良好,将保健卡送到管辖地区保健机构结案,小儿转当地保健单位进行系统保健。

3、危险管理在孕产期保健中的应用

危险管理也称高危妊娠管理,指用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根据科学的分析选择优先待解决的问题。保健工作中,危险管理可根据不同的危险程度给予不同的保健。把最好的保健给予最危险者,使人人得到自己需要的保健(对症下药,各取所需),所以说,危险管理适用于各种保健。又由于危险管理节省资源,它能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环节。所以,危险管理更适合我们发展中国家推广使用。又由于孕产期保健是以孕产妇和新生儿两个脆弱群体为对象,所以,危险管理更适合于孕产期保健。

3.1 危险管理的特点

定量化,在筛查高危因素时,评定高、中、低危时,需要应用丰富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和大量实践经验,对不同危险或不同程度的危险给予不同的评分或评估。这意味着需要不同的医疗保健技术及条件,所以,出现了转治、会诊等活动的配合。

具有新医学模式兼顾医疗与预防的特点,在危险管理中,危险因素的范围,既包括病理性的,又包括非病理性的。既包括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又包括了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是比较全面的保健管理。

例如,孕妇患高血压病是病理性问题,干预因素是治疗高血压,但有的孕妇是过去有过不良孕产史,生过一个不明原因的死胎,下次妊娠,再发风险会较高,虽然此次妊娠检查胎儿一切正常,也应作为高危险对待,认真监护,对此次妊娠的干预已属于预防范畴。

3.2 社会危险因素

常见的,如,经济困难、受教育少、交通不便、家庭人口多等等,常可造成孕期保健不足,缺少医疗条件及必要的营养、休息等,而增加孕产妇的病死率。在新医学模式下,针对这些因素也应及时发现给予干预。对知识不足者,加强保健教育;对经济困难者,给予多方协助;对交通不便者,所在社区对其进行救援。家庭人员多使孕妇不能得到特殊照顾的,对其家人进行宣教,使保健服务从单纯生物学范畴扩展到社会心理范畴。现在,国家降消项目中的孕产妇保健经费,不能用于购买其它物品,否则就失去作用。

参考文献

[1]卢云石.高危妊娠的定义[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1年05期.

[2]周苏文.如何正确处理高危妊娠[J].中国临床医生,1981年03期.

[3]周郅隆,刘棣临.高危妊娠系统监护[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2年04期.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3

自从19世纪60年代德国孕妇为了减轻妊娠反应,在孕期服用反应停(止吐剂),生出了相同表现的短肢畸形儿后,孕期用药安全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关注,但同时也使有些孕妇对妊娠期用药过于谨慎,无论得什么病都拒绝服药,以致病情加重,影响母婴安全。

孕期用药应遵循的10个原则

1 用药应有明确的指征。既不能滥用,也不能有病不用,因为疾病本身对孕妇和胎儿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用药时应权衡药物或疾病延续所带来的损伤哪个更大,以选择对母亲和胎儿最有利的处理方法。

2 孕期可用可不用的药尽量不用。原则上应尽量避免在怀孕的头三个月用药。

3 用药应尽量用疗效肯定的、副作用明确的药物,避免使用尚未确定对胚胎、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

4 用药应尽量用最小有效量,最短有效疗程,避免大剂量,长疗程。在医生评估认为病情控制后,应及时停药。

5 尽量单一用药,避免联合用药。当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相同或相似的疗效时,就考虑选用对胎儿危害小的药物。

6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对于提及“孕妇禁用”的药物,不应使用;对于提及“孕妇慎用”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用。

7 孕妇不要随便自行使用非处方药。孕期需要服用的所有药物,应在咨询医生后使用。

8 禁止使用已肯定致畸药物。

9 避免“疏忽用药”。有受孕可能的妇女用药时,须注意月经的情况,应主动告知医生末次月经及受孕情况,从而避免“疏忽用药”。

10 烟、酒、均属药物范畴,可对胎儿造成危害,孕期应避免接触。

不同孕期用药注意点

如果孕妇已用了某种可能致畸的药物,应根据用药剂量、用药时的妊娠月份等因素综合考虑处理方案。在不同的孕周用药产生的后果不同。

1 受精卵着床前期因与子宫内膜尚未直接接触,还在输卵管管腔或子宫腔的分泌液中,孕妇用药对其影响不大。若药物在分泌液中的浓度很高,对囊胚的毒性极强,可以造成早期流产。

2 受精卵着床后至12周内,是胚胎、胎儿各器官处于高度分化、迅速发育、不断形成的重要时期。若孕妇在此期使用了对胚胎、胎儿有毒害的药物,干扰了胚胎、胎儿组织细胞的正常分化,那么,就可能造成某些局部与胚胎、胎儿其他部位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平衡、不匹配。随着妊娠进展,就会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发生先天性畸形。目前认为,妊娠12周内是药物致畸最为敏感的时期,尤其是妊娠的3周~10周间视为用药的极度危险期。孕妇在此期用药需慎之又慎。

3 妊娠12周后,由于胎儿体内绝大多数器官已经形成,药物致畸的敏感性明显减弱,不会出现大范围的畸形,对某些尚未分化完全的系统仍有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尤其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一直存在,仍应引起高度重视。

常用药物的妊娠危险性评级

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FDA)颁布的对妊娠的危险性等级标准。共分为A、B、C、D、x5个等级,以使医生、孕妇及家属能对此引起重视和警惕。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4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发生”指在妊娠后发生的糖代谢异常,是真正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现”则指妊娠后发现的糖尿病,是妊娠前就患了隐性糖尿病而被漏诊的情况。

在体内,胰岛素是由胰腺内的胰岛细胞分泌的。妊娠早期,胰岛功能逐渐旺盛,分泌的胰岛素增多,再加上胎儿不断从母血摄取葡萄糖,孕妇空腹血糖水平略低于非妊娠时。以后,随着妊娠的不断发展,胰岛不断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平衡,如果胰岛功能不能适应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则孕妇可表现为糖耐量减低或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检查时,若孕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四项值中有两项以上异常,或两次空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5.8毫摩/升,则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对母儿危害较多

一般说来,准妈妈血糖水平越高,高血糖持续时间越久,危害性越大,孕产期并发症越多,其原因:①由于血糖高,羊水中含糖量也高,刺激羊膜分泌增加,或胎儿高血糖致高渗性利尿而胎尿增多,多并发羊水过多,发生率可增加10倍。②由于白细胞有多种功能缺陷,趋化性、吞噬和杀菌作用均明显降低,常并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③由于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狭窄,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升高4~8倍。④由于胰岛素缺乏,葡萄糖利用不足而热量供应不够,临产时常子宫收缩乏力,以致产程延长,易并发产后出血。⑤子痫、胎盘早期剥离、脑血管意外也会增多。

除了上述孕产期并发症外,胎儿及新生儿也会受到不良影响:①早孕时的高血糖可致胚胎发育异常、死亡,流产与畸胎发生率增加。②由于葡萄糖可以而胰岛素不能通过胎盘转运进入胎儿血循环,致使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刺激胎儿胰岛细胞增生,产生大量胰岛素,致使胎儿全身脂肪积聚,胎儿往往巨大而增加难产率。③孕妇高血糖可降低胎盘对胎儿的血氧供给,导致胎儿宫内缺氧,严重时发生胎死宫内。④胎儿出生后,由于母体血糖供应中断,新生儿可发生反应性低血糖和低血钙。⑤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胎儿常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增加死亡率。

是否需要终止妊娠

高血糖对母儿的危害如此多而广,那么,孕妇一旦被诊断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是否需要马上终止妊娠呢?一般不需要。因为血糖水平的高低与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无论是孕后发生的还是孕前漏诊的,大部分通过产前检查诊断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水平不太高,病程短而极少有微血管病变(或仅有轻微的病变),只要排除胎儿畸形,都不需要终止妊娠。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患者应由内科、产科医生共同监护,将血糖控制至正常水平,严防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以保母子平安。如果孕妇糖尿病严重,已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恶性、进展性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那就需要及时终止妊娠。

进行降血糖治疗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的治疗基础,其原则为既要有足够的营养维持自身和满足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又必须将空腹血糖控制在5.6毫摩/升以下,且不引起餐后高血糖。每日总热量应按标准体重计算,总热量中蛋白质占20%,脂肪占25%,糖类(即粮食)占50%~55%。可按早餐10%,中、晚餐各30%,上下午及晚上临睡前点心各为5%~10%分配。具体膳食内容可由营养专家安排,只需照办,实行少量多餐。

单纯饮食控制不理想的孕妇,需用胰岛素治疗。原因如下:①口服降糖药,如D-860、优降糖、降糖灵等均能通过胎盘,导致胎儿低血糖,且有可能导致胎儿畸形。②有些药物可与胎儿体内胆红素争夺蛋白结合,使胆红素游离造成新生儿黄疸。③双胍类降糖药具有导致胎儿乳酸中毒等作用,孕期不宜服用。

胰岛素具体用量与孕妇体重、孕周有关,但主要取决于血糖升高程度,医生会根据测得的24小时血糖水平制定及调整胰岛素用量。

几点注意事项

在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患糖尿病的孕妇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外阴清洁卫生,慎防念珠菌阴道炎。正常情况下,约30%孕妇阴道中有念珠菌寄生,但不引起症状。孕妇患糖尿病时,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适合念珠菌繁殖,易引起炎症,以致外阴瘙痒、灼痛,白带增多、稠厚,似凝乳或豆渣样。若出现上述症状,应从速就医。

2.孕期禁止性生活,避免泌尿生殖道感染。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5

一、什么是羊水检查

羊水是胎儿生长和发育的环境。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漂浮于羊水中,许多生命代谢活动通过羊水进行,因・此,检查羊水和羊水中胎儿脱落细胞,即能反应胎儿的生理和病理情况。自从1967年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应用羊膜穿刺术,从羊水脱落细胞中查出染色体异常疾病以来,羊水检查技术有了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羊水检查多在孕妇妊娠16~20周期间进行,通过羊膜穿刺术,采取羊水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细胞培养、性染色质鉴定、染色体核型分析、羊水甲胎蛋白测定、羊水生化检查等,以确定胎儿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诊断胎儿是否异常或患有某些遗传病。孕妇在进行羊水检查前,往往先通过遗传咨询,估计胎儿有可能异常时方才进行。

二、羊水检查能诊断哪些疾病

羊水检查是胎儿产前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能诊断下列疾病。

1,先天性畸形。测定羊水中的甲胎蛋白。可知道胎儿是否畸形。甲胎蛋白是胎儿期一种特有的蛋白质,有些先天性畸形,可使羊水中甲胎蛋白含量大大增高。

2,先天性代谢缺陷。先天性代谢缺陷是指遗传性酶缺陷所导致的疾病。目前已发现各种先天性代谢缺陷有1000多种,这类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为0.8%,其中80多种可以通过产前检查羊水中的酶而作出诊断。

3,染色体异常疾病。胎儿生活在羊水中。胎儿皮肤的上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道的细胞会脱落在羊水中,将这些细胞经培养等特殊处理,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能准确了解胎儿细胞染色体的数日和结构是否正常,诊断出染色体异常疾病。据调查,在每20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染色体异常病儿。

4,伴性遗传病。伴性遗传病与性别有关,通过对羊水检查,可测定胎儿性别,并可间接诊断伴性遗传病,从而防止此类遗传病患儿出生。如血友病等伴性遗传病,如果母亲家族中患有这种病。男孩患病的机率大大高于女孩,则应保留女胎,流产男胎。如果父亲家族中有这种病,则女孩患病的危险大干男孩,应保留男胎,流产女胎。

三、哪些孕妇应进行羊水检查

羊水检查能诊断出多种胎儿畸形和疾病,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可疑有异常胎儿的孕妇,现在一般认为,以下几类孕妇须做羊水检查。

1,曾经生育过无脑儿、脊椎裂,或其他神经管畸形儿的孕妇,这类孕妇下一胎出生患儿的可能性为5%。

2,已生育过先天性代谢缺陷儿的孕妇,再次生育时,后代患同样疾病的危险高达25%。

3,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孕妇,这些孕妇不论年龄大小,其下一胎出生同样患儿的危险较高。

4,有伴性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通过预测胎儿性别,可防止严重的伴性遗传病患儿出生。

5,年龄在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随着孕妇年龄增加,生育染色体异常患儿,如先天愚型等的相对危险性增加。

6,妊娠三个月内,有致畸因素接触史的孕妇,这些因素包括某些药物、病毒感染、射线、化学制剂和农药等有害、有毒物质。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6

【摘要】目的:使广大孕产妇充分认识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的影响做好对此病的预防,降低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方法:从非药物性预防及药物性预防两方面来讲明如何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结果:使广大孕产妇从不同程度上了解及掌握有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带来的危害及有关的预防知识。结论:通过孕产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关预防知识的了解以及医务人员针对有关高危人群出现的一些问题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护理措施,来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防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特有的疾病,我国的发病率是9.4%-10.4%,国外7%-12%[1],我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产妇约3247人,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258人占8%。据不完全统计,大部分孕产妇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终止妊娠,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引起全身各脏器的病变,若未能及时诊治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的孕妇,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肺水肿、凝血功能障碍、脑溢血、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产后出血及产后血循环衰竭等并发症[2]。对胎儿方面主要是由于子宫血管痉挛所引起的胎盘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减退,可致胎儿窘迫,胎儿发育迟缓、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由此可见,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它也越来越被产科工作者所重视,而由于此病的病因尚未明确,还缺乏肯定的预防措施,但一般认为与遗传、年龄、肥胖、免疫、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高脂肪症、钙、镁、锌、硒等微量元素缺乏、低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因素,我们采取了下列的一系列预防护理措施。

1 非药物性预防

1.1 加强围产保健和孕产妇系统管理:各级妇幼保健组织应积极推行孕前期保健和孕期健康教育。应从加强一级预防为重点[3]普及孕产期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开展孕妇学校组织一些专业临床医师针对一些问题进行授课,要教育育龄青年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机,减少许多危险因素和高危妊娠女性的年龄35岁是妊娠危险因素,易造成难产及产科其它并发症,所以要选择适当的生育年龄。二级预防,使妇女在生育期因孕育或节育导致的各种疾病,能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提高防治质量。定期做产前检查,在早期检查时,应对孕妇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包括血压、尿常规、体重、血象,以便以后定期检查时做对照,对容易并发本病的孕妇,如心脏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糖尿病、贫血、双胞胎或羊水过多等尤须注意,一旦发现早期征象,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4]。三级预防,提高对高危孕产妇的处理水平,尽量控制病情,争取母体可以完全恢复健康,胎儿生后能够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1.2 开展预测性诊断:在妊娠期高血压症发病前,应用简易而准确的方法预测,这是一项有效的措施以利于早防治。对预测为阳性者应密切随诊,必要时住院治疗。①孕中期平均动脉压测定(mear arterial pressure MAP)计算公式为MAP=(收缩压+2*舒张压)/3。当20-28孕周MAP≥11.33kpa(85mmHg)时,表示有发生子痫前期的倾向。当MAP≥18.67kpa(140mmHg)时,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导致孕妇昏迷或死亡。②体重指数(BWI)BWI=体重(kg)/身高(cm)2*100,凡BWI>0.24者,则妊娠期高血压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加。③翻身试验(ROT)在26-30孕周期间,使孕妇在安静处未服任何镇静剂的情况下,先取左侧卧位,休息15分钟后,每隔5分钟测血压一次,直到舒张压稳定为止,并记录舒张压,然后转为仰卧位,立即测血压,如仰卧位舒张压较左侧卧位上升2.67kpa(20mmHg)者为阳性。可联合孕中期平均动脉压测定预测,如ROT阴性则93%不生妊娠期高血压症,如两者均阳性则发生率为80%,不论用什么方法只要测出阳性者,应高度重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就诊,必要时住院诊治[5]对孕妇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筛查及对筛查阳性孕妇进行动态监测和临床干预可以大幅度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

1.3 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妊娠前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也很重要,生活中发生不良事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也有关。长期反复的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失调,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引起全身小动脉痉挛,外周阻力上升,血压升高[6]。要使孕妇保持精神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应在产前检查时给予有关妊娠分娩生理常规的宣传,使有正确认识,使孕妇了解怀孕及生育的基本常识,认识到怀孕至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不要使思想上产生过大的压力和造成精神上的负担,要顺其自然,心情要舒畅、愉快,不要紧张、焦虑,医务人员态度要热情诚恳,工作要认真负责,除了在诊疗上慎重外,还要懂得做思想解释工作,以获得孕妇的信任和合作,许多临床实例足以证明恐惧可以引起精神紧张,而精神紧张可能导致孕、产期的异常。因此,对孕妇的精神鼓励也是产前检查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1.4 适当运动,增强抵抗力:适当户外活动,包括一些走路、散步等等,有助于消化、睡眠,经常变换,预防性水肿。但在妊娠4个月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如骑自行车、游泳及过度疲劳,长时间坐或立的工作。

1.5 合理饮食,增加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钾及其他微量元素(镁、锌、硒等)食品,如:鸡蛋、牛乳、豆汁、豆腐、豆类、瘦肉,每日蛋白进量宜有100克,防止进食热量高的食品,一般热量控制在1000-1500卡以下为宜,最多不超过2000卡,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对一些出现浮肿的孕妇应多吃一些瓜类,如:冬瓜、西瓜、南瓜和黄瓜均可起到利于消肿,清热解毒防止妊娠水肿。要做到荤素搭配,适当进食些粗粮,做到营养平衡。

1.6 注意休息与睡眠。在妊娠期,指导孕妇保持精神安静及充足休息与睡眠,妊娠前期每晚应保证10小时睡眠,妊娠后半期每日中午应卧床休息1小时,将近妊娠末期应增加休息时间。坚持左侧卧位,避免增大的子宫压迫脊柱前大血管,助于增加肾及子宫的血流量,促进排尿,降低血压,还可以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改善胎盘的功能,有利于抑制妊娠期高血压症的发展,对产儿的生长发育大有好处。有研究发现,左侧卧位24小时,可使舒张压降低10mmHg.

1.7 适当控制体重:每周测体重二次,凡体重增加每周>0.5kg者,应注意有无隐性水肿,但应注意鉴别孕妇体重的增长究竟是母体与胎儿的健康征象,还是为病理性水肿。若过于肥胖,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2 药物性预防

目前,文献报到,用于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药物为钙剂、阿斯匹林、维生素C、维生素E、镁剂和一些中药。

2.1 钙剂: 有资料表明人类及动物缺钙均会引起血压升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细胞内钙离子升高,血清钙下降,刺激甲状腺(PTH)分泌,促进肾小管对钙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钙离子丢失,但PTH能使钙离子跨膜内流,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性增强而收缩导致血压上升[7]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自孕20周起,每日补钙2g,以保证孕妇骨骼中的钙不至因满足胎儿对钙的需要而被大量消耗。可以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2.2 阿斯匹林: 小剂量的阿斯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烷生成的药理作用,可以预防小血管内血栓形成,防范血栓烷引起的小血管收缩和痉挛,降低血管对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血管扩张,周围循环阻力降低,从而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血压,降低先兆子病及子痫病的发病率。一般孕妇在24 或28周时,每日服阿斯匹林50-150mg,在低危和高危孕妇中能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2.3 维生素: 维生素是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而维生素E和维生素C均为抗氧化剂,可抑制磷脂过氧化作用,减轻内皮细胞的损伤。孕妇自16周始至分娩每日服用维生素E400单位和维生素C100毫克,可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下降18%[8].

2.4 镁剂: 镁是钙的天然拮抗剂,镁能够调节钙平衡,使血管内外钙离子浓度处于稳定状态,同时,镁离子使血管舒张,增加肾血流量,使尿钙排出增加,认为可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第17-26周孕妇口服钙镁片6片/天,每片含钙216.7毫克,含镁108.3毫克,连续口服至分娩。

2.5 中药: 有些中药如小剂量熟大黄丸750毫克/天,口服至分娩也可用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

[2]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7

[3]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77

[4] 苏应宽.徐增祥.江森主编.实用产科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47

[5] 周郅隆主编.高危妊娠的监护与处理.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159

[6] 姚景鹏主编.内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9

[7] 周卫卫.沈雁萍.孙敏.妊娠期高血压早期防治成功病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17③.256

[8]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3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7

关键词 高危孕产妇 医院感染 因素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3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中的1200例孕产妇患者,均来自我院2006年5月~2008年4月收治的高危妊娠住院患者,年龄20~28岁。

方法:对高危妊娠患者住院的所有病历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对医院感染者逐个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高危妊娠患者的详细居住地、有无定期产前检查、分娩方式、发生医院感染的时间与诊断、感染发生的部位、病原菌培养结果、抗生素的使用等项目。

诊断标准:高危妊娠诊断标准,参考Williams Obstetrics(sixth edition);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则,按照中华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审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执行。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结 果

正常孕产妇与高危孕产妇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从本组资料分析可以看出,正常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25例,其发生率为0.81%(P

高危孕产妇医院感染因素分析:通过对高危孕产妇医院感染的综合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6.9%,城镇患者发生率为4.3%(P

讨 论

正常的妊娠及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而当妊娠的妇女患有本身疾病或威胁胎儿、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时,就称为高危妊娠。在发展中国家其死亡率与发病率仍较正常妊娠为高。其中医院感染是导致高危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本组资料数据分析可见,因妊娠分娩而住院的孕产妇,其发生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是高危妊娠。因此预防控制高危妊娠,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的途径。

目前,有关高危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等方面的报道很少。我们分析中发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农村高危孕产妇显著高于城市高危孕产妇,其原因可能是前者经济收入低,生活、工作环境较差,欠缺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正常产前检查。农村孕产妇大多数是在临产时,到私人诊所或者基层较小的医院生产,经治疗效果欠佳后,再转送到城市较大的医院就诊。而城镇孕产妇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大多数患者都有医保,正常的产前检查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因此高危妊娠的发生率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都显著降低。另外,本组资料还证明,执行定期产前检查的高危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明显低于无定期产前检查者。这充分说明,产前检查在降低高危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机会方面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降低孕产妇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围产期的健康,我们各级医院也要配合政府和部门,做好围生期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一部分农村人群及弱势人群的相关知识水平,从政策上、宣传上多给予倾斜,建立对弱势群体围产期健康的监控体系,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李冰,刘见桥,苏念军,等.高危孕产妇医院感染的相关社会因素调查.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8:69.

2 王枢群,张邦.医院感染学.重庆:科学技术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274-284.

3 胡晨.南京市1990~200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1):87-88.

高危孕产妇管理细则篇8

2009年全县妇幼卫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以“两纲”为目标,以规范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控制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为重点,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体保健意识和能力,强化基层保健和产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出生缺陷和病残儿发生,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一、夯实基础,提高工作质量

1、孕产妇系统管理:各基层单位要充分发挥村级公共卫生网络效能,及时全面掌握辖区内孕情,提高早孕建册率。正确规范填写孕产妇保健册和各类报告卡、报表,建立规范档案。重视全程保健管理,做好孕中期上送县级筛查和孕早、中、晚期随访和产后访视工作,早孕建册(检查)率达92%以上,孕中晚期追踪随访率和产后访视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在90%以上。

2、儿童系统管理:准确掌握辖区内各年龄组儿童数,加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增加儿保门诊开放日和辅助检查项目。以高危新生儿为重点,加强体弱儿保健工作,对低体重儿、早产儿、佝偻病活动期、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出生缺陷儿、中度以上贫血患儿等进行筛选、登记和上送复查,做到“减少漏筛、切实随访、重点管理、详细记录”。儿童系统管理率应在90%以上,保健管理率92%以上,体弱儿管理率100%。加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每季度对辖区内幼儿园开展保健指导工作,全面开展入园儿童血红蛋白、乙肝表面抗原和肝功能项目的检查,与教育部门协作,开展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年审工作。

3、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加强妇女儿童保健适宜技术和知识的培训,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年内开展4期(次)以上妇幼保健业务培训,内容以高危妊娠的识别和管理、体弱儿管理、产科急症的处理为重点,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妇幼系列死亡病例的讨论评审,总结经验,提出干预措施,控制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加强针对妇幼群体的健康教育工作,印制《孕产期保健手册》和《婴幼儿保健手册》,并及时发送到每一位孕产妇和儿童家长手中。在全县暂设7个点,每季度集中开设“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各1期,孕产妇和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率力争达到70%。对高危妊娠、体弱儿、妇科患者等重点对象,采取以“面对面”为主的宣教指导方式,逐步提高妇幼群体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4、基层指导和量化考核:县妇保院要加大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制订月、季度基层指导工作计划,安排妇儿保专业人员,针对各基层单位妇儿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检查指导工作,促进全县基层妇儿保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建立妇儿保工作量化考核机制,以便更加客观地反映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的实际工作量,同时,与妇儿保工作的质量考核相结合,更为合理地分配社区卫生服务经费,要增大考核结果透明度,以便被考核单位针对性地去解决存在的问题。孕产妇和儿童数较多、工作量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增加妇儿保人员力量,安排专职人员和兼职协助人员负责妇幼保健管理和技术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5、“两个规范化门诊”建设:加强孕产妇、儿童保健规范门诊建设。根据《浙江省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规范》的要求,继续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门诊”和“儿童系统保健门诊”的建设。前阶段已创建的单位要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改善环境设施,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开展自我评估并确保通过年度的市级抽查复评。目前尚未创建的5个单位(熟溪、茭道、白姆、坦洪、西联,三港妇儿保已托管于县第二人民医院)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力争创建规范化儿保门诊,为推进公共卫生示范镇乡的创建工作提供必备条件。日前,金华市卫生局制定了《金华市乡镇孕产妇、儿童保健示范门诊评估细则》,根据市卫生局“每个县(市、区)创建1至2家示范保健门诊”的要求,2009年我县拟上报的创建单位为东干、白洋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县妇幼保健院建设:加快县妇幼保健院迁建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医疗保健用房紧张的问题,改善软硬件设施和服务条件,充分发挥全县妇幼保健管理中心的各项功能,为全县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

二、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实施成效

1、妇女健康促进工程:要切实贯彻《*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意见》(武妇儿工委〔20*〕1号),在体检前运用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重要意义的宣传,提高社会民众的参与意识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动员已婚育龄妇女参加宫颈癌、乳腺癌等扩展项目的检查。充分利用农民健康体检、查环查孕、送医下乡等时机,开展妇女健康检查工作,建立完整的妇女健康检查档案,对患病妇女提供书面的医疗意见,并做好查后随访工作。针对性地安排妇科及检验人员在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进修学习,县级医疗保健单位要以“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活动为契机,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受援单位技术扶持,逐步提高妇女健康检查技术水平,保证检查质量。各检查单位要及时上报项目工作报表,做到检查数、登记簿数、档案记录数、统计上报数相符,杜绝虚报谎报的现象发生。

2、母婴健康工程:在省市的安排下,继续实施“母婴健康工程”,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工作计划,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适时开展项目的督导检查,保证项目工作顺利实施。要加强抢救中心、分中心产科建设,改善县妇保院和基层妇儿保门诊的基础设施条件,积极参加省市级的产科和妇儿保业务培训并加强县级培训,开展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的演练和新生儿复苏技术培训。对贫困高危孕产妇,实行以孕产期保健、宫外孕诊治和住院分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救助和保健管理,以保障弱势人群尤其是流动人口的母婴安全,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

3、妇幼卫生监测和信息工作:继续开展围产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的监测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及时准确掌握相关数据,与疾控、计生等部门核对并规范上报。开展县乡两级漏报调查和监测质量调查,杜绝孕产妇死亡漏报,县乡两级做好资料的采集、整理和归档等项工作,保持历年资料延续完整。开展“非住院分娩”情况调查和“非早孕建册”情况调查,分析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妇幼保健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信息上下沟通,做好信息质量控制,迎接妇幼卫生监测质量的省级抽查。

三、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预防

1、艾滋病和梅毒检测:把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保健常规工作相结合,建立常规免费检测工作机制,做好孕期咨询指导服务,把好孕期检测关和产科术前检测关,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疾控中心、妇保院和各医疗单位做好协同配合。根据市卫生局要求,2009年孕产妇艾滋病、梅毒检测率应达85%以上,指导咨询率100%。为顺利完成指标任务,未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的产检单位,应及时将孕妇转上级单位进行检测,各社区责任医生要配合做好指导咨询工作。

2、产前筛查:产前筛查是减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民健康工程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根据《浙江省产前筛查管理办法》,依法开展孕期胎儿21—三体和神经管畸形的筛查,我县的产前筛查(唐氏筛查)定点单位为县妇幼保健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要对所有孕妇执行产前筛查书面告知制度,并动员孕20周以内的孕妇适时到县妇保院进行产前筛查,逐步提高产前筛查率。县妇保院要强化产前筛查的规范管理,加强与检测单位的技术协作,提高产前筛查工作的质量,要对每一位筛查结果“高风险”的对象提前诊断的指导咨询和必要的帮助,并进行追踪随访,同时结合影像、临床筛查技术措施,提高胎儿缺陷检出率。同时,配合计生部门做好无证分娩报告工作,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3、婚检和优生检测:根据上级将出台的相关文件,适时在全县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免费孕前、孕早期的优生检测(两免)工作。通过积极倡导、广泛宣传、优质服务,使公众了解和认识“两免”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提高“两免”检查率。

4、新生儿疾病筛查:继续做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工作。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2009年筛查率力争达到100%,血片合格率、可疑病人召回率均达到100%,并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各接产单位年度筛查率达90%以上,并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做好复查、转诊和随访工作。

四、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管理,控制孕产妇死亡率

1、高危妊娠管理:提高基础筛查工作质量,有效落实高危妊娠报告、转诊、会诊、随访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措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县乡两级产检单位,实行高危妊娠首诊负责制,做到“谁发现,谁报告”,做到高危孕产妇掌握三及时:“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治疗和追踪”,提高管理到位率。要通过监护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进高危妊娠因素的转化,必要时可选择在母儿最有利的时机进行适时计划分娩或终止妊娠。进一步发挥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作用,重症高危继续实行“县乡联管,以县管为主”的制度,加强县乡两级信息沟通,重症高危对象随访管理率100%。

2、产科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两级产科急救组织,完善县级和抢救中心高危孕产妇救治应急预案,畅通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强产科协作和产科质控,提高中心的抢救能力和各产科的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助产技术服务准入制和分级定向分娩制度,开展产科质量检查,规范产程观察和操作处理,避免过度的产科干预,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和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切实保障产科安全。依法取缔社会上威胁母婴安全的非法接生行为。

上一篇:房地产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绿色化学工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