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职业医疗保险范文

时间:2023-10-13 13:42:43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1

【关键词】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人群乙肝的高发和结核病、艾滋病、梅毒等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医务人员正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性,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为了解我院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以便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我院2006年6月~2008年12月工作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我院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共发生职业暴露37例,按工作类别分前3位是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医生,按危险因素分前3位分别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发生的职业暴露个案经追踪均末发生感染,调查对象均为医院的工作人员。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根据职业暴露发生的个案记录,对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及导致发生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在发生的37例职业暴露中,按工作类别分有护士、医疗废物处理人员(清洁工及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医生、检验人员、麻醉师,见表1。

2.2 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在发生的37例职业暴露中,按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可分为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空气污染、其它相关因素,见表2。

3 讨论

表1的统计结果表明,基层医院不同工作类别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最多的分别是护士、处理医疗废物人员、医生,医护人员发生率高是由于侵入性操作及接触利器的机会较多,而医疗废物处理人员由于每天都要接触感染性及损伤性医疗废物,所以也容易发生职业暴露。

表2的统计结果表明, 基层医院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最危险因素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缺乏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没有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措施。表1 不同工作类别人员职业暴露的构成比(%)表2 导致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构成比(%)

4 防范措施

4.1 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

为了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除了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防护培训,以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于防护培训基层医院不够重视,工作人员对防护知识不熟悉,自我防护意识也不高,特别是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护士。有一些调查显示,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缺乏,对那些患者的血液、体液有传染性知晓率仅为36.2%,有37.9%的人不知道标准预防的隔离措施,而且防护意识淡薄,因此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工作,是减低职业暴露发生的主要防范措施之一。

4.2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由美国CDC1995年提出,我国于1999年引入并在2000年编入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中。标准预防就是把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均具有传染性,不论其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性的皮肤与粘膜, 均需进行隔离,它是预防医院感染成功而有效的措施,更是预防职业暴露的有效措施。

4.2.1 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及其污染物品,医务人员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接触清洁与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当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污染。被污染的医疗用品、仪器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在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污染的床单要及时处理,对传染病病人应针对相应的隔离要求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在戴手套前要检查有无破漏,在操作中要注意防止损坏。据报道[3],英国一位护士被一名患艾滋病的非洲病人的含有新鲜动脉血的注射针头刺破皮肤,两周后,她的血样检查呈阳性。因此,工作中使用一些防护用具非常重要,国外有些医院已经提倡使用双层手套,这样有助于更有效地隔断肝炎病毒等感染。

4.2.2 利器损伤的防范措施[4] ① 医务人员执行注射、手术、传递锐利器械、侵入性等高危险技术操作时,应注意力集中;② 工作环境光线充足,区域宽敞;③ 物品摆放整齐、有序,锐器盒放置在离操作者最近的位置;④ 对不合作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可多人协助,必要时做好约束工作;⑤ 充分暴露注射、手术部位;⑥ 选择使用安全的医疗护理用具;⑦ 操作过程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针头等锐器,避免徒手将针头插入肝素帽、上手术刀片及将针头帽回套、徒手捡玻璃碎片等;⑧ 所有使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针头及头皮针不作分离,直接放入利器盒;⑨ 设计更安全的工作工具及方法,如静脉采血使用真空试管并使用防护用具。

4.2.3 保持医院工作人员有良好免疫状态 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经常处于接触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危险中,因此保持他们的良好免疫状态是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医务人员接触的感染中较为常见的是肝炎。据报道[3],医院职工乙型肝炎的感染机会比一般人多得多,并被一些机构视为一种职业病予以考虑。一些研究表明,医院职工的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率比其它人群高2倍,而且随着在医院工作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对经常接触乙肝病人的工作人员应注射乙肝疫苗,合理使用免疫制剂,不仅能保护工作人员,而且也能使病人免受感染。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2

【关键词】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防护

口腔内存有大量细菌, 在口腔科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等体液成分, 尤其是面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性病患者, 以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时, 口腔科护理人员就会处于职业危险因素中, 面临院内感染的职业危害[1]。本研究中, 从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 以及尖锐器械伤害等方面, 对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生物因素及防护措施

1. 1 生物职业危险因素 口腔科患者多, 流动性大, 并且诊疗过程中应用多种特殊器材时, 产生大量携带病原体的气溶胶, 悬浮于空气中, 增加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含量, 医护人员手面部随时可能接触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导致院内感染。

1. 2 防护措施 (1)加强个人防护:口腔检查、口内治疗时、接触使用过器械时、接触患者体液时, 必须穿戴工作服, 戴口罩、帽子、手套、眼罩等, 减少直接接触危险因素的风险和几率。(2)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每日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 紫外线空气消毒, 维持室内环境的洁净度。治疗前, 告知患者应用1%过氧化氢漱口, 降低口内细菌含量。(3)洗手:患者诊疗前, 护理人员需要洗手, 佩戴手套, 并且做好检查, 及时发现手套破损情况, 及时更换破损、污染的手套等防护设备, 避免双手被血液、唾液污染, 尽可能避免医源性的交叉感染。(4)消毒灭菌:口腔器械相对繁多, 也是病原微生物传播的重要媒介, 所以, 口腔科器械要做到“一人一用”的治疗原则, 严格根据诊疗器械的材质、危险程度, 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 避免交叉感染[2]。(5)定期体检:每年组织一次常规体检, 对于免疫力低下或丧失的护理人员, 及时进行疫苗的补种或者接种, 提高机体免疫力。(6)增强防护意识:定期组织抗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对传染病的感染途径、预防, 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 进行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对生物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能力, 增强防护意识, 避免院内感染。

2 化学因素及防护措施

2. 1 化学药物 砷类、醛类、过氧化氢等口腔诊疗过程中常用的化学药物, 以及器械浸泡、地面清洁时, 散发的氯味、醛味, 长期处于这些有毒化学药物中, 对护理人员皮肤黏膜造成较强的刺激, 甚至出现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等。防护措施:严格根据配方, 进行化学药物的配制, 加盖保存, 避免挥发, 污染空气;化学药物配制和应用过程中, 护理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手套, 减少药物对呼吸道、皮肤的强烈刺激;加强空气流通, 保持空气清新, 降低空气中化学药物的浓度。

2. 2 汞 口腔科诊疗过程中, 尤其是充填过程中, 会接触到重金属汞, 汞蒸气会弥漫在诊疗室内, 护理人员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汞蒸气, 导致过敏性皮炎、汞中毒。防护措施:诊疗室保持空气流通, 治疗完毕后, 墙面、地面应用过氧乙烯进行消毒喷刷处理;应用密闭自动银汞调和器, 充填过程中, 护理人员佩戴口罩、帽子、手套, 减少与汞的直接接触;充填过程中多余的汞不要随意撒落, 需要收集在盛放饱和盐水的容器内, 避免空气中汞蒸发;护理人员不在诊疗室内进饮食, 避免接触有毒气体和物质, 定期进行汞含量的检测, 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诊治[3]。

3 物理因素及防护措施

3. 1 噪声 口腔科诊疗室内涡旋机、吸唾器、电机、抛光机等器械工作时, 都会发出较大声音, 对患者和护理人员造成较大的刺激。防护措施:定期清洗和保养医疗器械, 对于石膏修理机、抛光机等安放位置应远离办公室, 使用时关闭门窗, 及时淘汰和更新设备。

3. 2 石膏 粉尘吸入呼吸道, 容易导致矽肺, 所以, 口腔科护理人员灌模时, 双手长期接触石膏, 容易导致皮肤粗糙、皲裂等。防护措施:口腔护理人员操作时, 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

4 尖锐器械及防护措施

4. 1 尖锐器械职业危险因素 口腔科尖锐器械分为一次性尖锐器械(一次性探针、外科刀片、缝合针等)和重复利用的尖锐器械(冲洗针头、牙周刮治器、根管扩大针等)。口腔诊疗过程中, 尖锐器械的频繁应用,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刺伤的意外情况, 这也是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的主要途径。

4. 2 防护措施 严格执行尖锐器械的应用和废弃原则, 减少刺伤皮肤的几率, 对于一次性尖锐器械, 用完及时置于尖锐器械容器内, 重复利用的尖锐器械使用完毕后, 置于带盖金属盒内, 及时消毒、灭菌, 以备下次使用。一旦发生刺伤意外, 需要保持冷静, 及时进行急救处理[4]。

5 讨论

口腔科护理人员处于高危职业危险因素中, 这是世界公认的问题, 所以, 在口腔科实际工作中, 护理人员不仅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规范各项护理操作, 医院管理部门制定相关防护制度和应急措施, 做好监管工作, 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相关培训, 定期体检, 及时发现医护人员的健康异常情况, 并给予及时治疗, 尽量减少职业危险因素对医护人员的危害,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诊疗环境, 确保医护人员的自身健康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谭秋红. 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中国实用医药, 2012,7(4):267.

[2] 卢爱工.口腔医护人员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与对策.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9(3):137.

[3] 吴崇玲, 口腔科门诊医护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全科护理, 2010,8(7):1939.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3

关键词: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

一.台湾全民健康保险的制度分析

台湾地区健康保险制度源于1950年的劳工保险,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有13种健康保险。由于当时这种保险制度存在着如保险费交纳不

一、医疗费用支付标准不一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从1988年开始台湾当局就组织人员着手规划实施全民健康保险,简称全民健保。1994年8月9日,台湾当局公布了“全民健康保险法”,1995年3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全民健康保险,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

(一)台湾全民健保的制度模式

台湾全民健保前后规划了6年,台湾当局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实施经验,同时结合台湾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与民众需要,创立了具有特色的社会健康保险体制。其制度模式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中央集权的单一公营体制。在台湾的全民健保体系中,中央健康保险局是整个健保运作的具体承担者,充当保险人的角色。健保局总局综合管理全局业务,负责业务制度规划、督导、研究发展、人力培训、信息管理等。健保局总局下设6个分局,直接办理承保业务、保险费收缴、医疗费用审查核对及特约医疗机构管理等业务。在台湾,负责监督全民健保运作的机构有:负责监督保险业务的“全民健康保险监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各项争议的“全民健康保险争议审议委员会”、负责协议与分配健保年度所需医疗费用总额的“全民健康保险医疗费用协议委员会”。这三个监督机构同健保局总局一起,向上对“行政院卫生署”负责,构成了全民健保的行政体系。

2.全民强制纳保。在台湾“全民健康保险法”中规定,凡是“中华民国”国民,在台湾地区设有户籍满四个月以上,都必须参加全民健保。此外,领有台湾地区居留证件的外籍人士,在台湾居留满四个月,也应该参加健保。可见,台湾全民健保是一种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被保险人依其职业类别与所属投保单位,共分为六大类:第一类为公营事业机构公务或公职人员,私立学校教职员,自营作业主和雇主;第二类为职业工人,外雇船员,自营作业和雇主;第三类为农民和渔民;第四类为军人眷属;第五类为低收入户;第六类为荣民(指早期的退伍军人)、荣眷等。投保者中有职业者应透过所属单位投保,没有职业的可透过乡(镇、市、区)公所投保。

3.保险费收缴以薪资为依据。在台湾全民健保中,保费收入是健保资金的主要来源。具体由三部分负担:一是被保险人缴纳的保险费;二是被保险人所在单位(雇主)为被保险人所缴的保险费;三是“政府”为一些特定被保险人(第四类、第五类低收入户和第六类无职业荣民)所提供的补贴。在所有的保险对象中,除第

四、

五、六类保险对象以全体保险对象每人平均保险费作为计算基础,其它都以被保险人的薪资所得为计算基础。被保险人的资本所得,包括营利所得和财产所得,则未列入费基计算。

4.自负盈亏的财务责任制度。为避免全民健保拖垮财政,台湾健保实行的是自负盈亏的财务制度,健保必须负责自身的财务平衡。为了健全健保财务制度,台湾当局制定了一些措施:(1)允许及时调整保险费率。健保法规定保险费率最高上限为6%,开办第一年为4.25%,至少每两年精算一次。根据精算的结果和财务收支情况,可以对费率加以调整。(2)提取安全准备金。为了避免医疗费暴增或因经济不景气、失业等原因导致的保险费收人减少和保险财务短期失衡,健保法规定每年应从保费收入总额中提取5%的安全准备金,以保证健保财务的稳健运行。

廖添土: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论析5.医疗费用部分负担制度。所谓的“部分负担”是指,民众就医除了健保给付外,仍须自己负担部分医疗费用。推行部分负担制度,是为了强化患者的医疗成本意识及个人责任,避免医疗资源的不当使用。同时,为了避免因实施部分负担制度加重一些贫困民众的经济负担而影响其正常就医,又订立了免除部分负担的相关措施。免除项目包括重大伤病、分娩、预防保健、山地离岛、慢性病连续处方笺等,免除对象涵盖低收入者、职业伤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及3岁以下儿童等弱势群体。

6.保险医疗给付范围广。参加了全民健保的台湾民众,在缴交保险费并领取健保卡后就可享受范围非常广的保险医疗给付。不管是牙医、西医还是中医门诊、急诊、住院、生育、预防保健、家庭病房、精神病社区康复等医疗服务都涵盖在保险给付的范围内,民众从小感冒到住院手术或重大疾病,仅需要担负部分负担费用,其余皆为保险给付。

(二)实施效果简评

台湾健保实施后,获得了国际上比较广泛的好评。健保开办后短短数年间,民众纳保率由1995的57.48%上升至2003年的98%,几乎全岛民众皆可接受健康保险社会保障,大大降低民众就医的经济障碍。特别是老、弱、妇、孺等医疗照护需求高的民众,就医不需花费昂贵的医疗费用就可享受医疗照护。台湾健保取得了全民纳保、民众满意度高、保障范围广、就医方便、保费低廉等成效。2000年,英国的《经济学人》在评估《世界健康排行榜》时,综合各项指标,将台湾地区列为第二名。美国知名期刊《健康杂志》(HealthAffairs),也于2003年5月份专文论述台湾全民健保的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台湾全民健康保险财务危机的实证分析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4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健康风险

[中图分类号]D922.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1)04-0058-06

农村城镇化又称城市化,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在我国,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社会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必然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或作钟摆式移动,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在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各种健康风险便是其中之一。早在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数据就已表明,我国有2亿人正在遭受职业病危害,其中90%以上为农民工。城镇化的推进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但它不应以牺牲农民工的健康权益为代价。因此,本文结合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全面分析农民工健康风险来源、特点与应对策略。

一、农民工的健康风险及其来源

医疗卫生领域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早已证实,人们的健康状态受其所面临的环境、所接受的医疗服务、所采取的社会行为、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都可能给人们带来不良的健康结果,使其面临一种风险,即健康风险。在此,健康风险是指发生不良结果的可能性或导致这种可能性增加的因素。由于不良健康结果主要是指疾病,因此实际上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二是疾病发生后使损失增加的因素。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移,使他们所面临的原有生活环境、生产工作环境、在原居住地形成的社会网络环境都发生了改变,有些成了影响农民工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

1.使疾病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

①环境因素:包括职业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

目前,农民工大多分布在外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这些企业有相当一部分不具备起码的安全生产条件,技术落后、工艺简单,多数无通风设备,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无法排出。毫无防护的工作环境致使农民工随时处于职业危害的危险环境中,这一点从各地展开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充分显示出来。1992~2005年,广西省累计诊断职业病发病总数1475例,其中2004年、2005年农民工发病病例为154例和225例,分别占当年病例总数的45.2%和52.0%。河南省安阳市2002~2007年间共确诊职业性铅中毒患者168名,其中农民工占95.2%。

除了职业健康危害之外,由于农民工劳动强度大、报酬低、居住条件差、生活水平低,加上缺乏免疫接种条件,也导致传染病、寄生虫病在农民工群体中的传播和蔓延。

在社会环境方面,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尤其是对离开居住地到外地工作的农民工来说,其原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改变。作为一个在城市社会中居于边缘地位的弱势群体,其社会交往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主要在农民工之间互动,难与城里人融合。而城市现行的管理体制也没有将农民工看作城市人对待。另外,农民工原有的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断裂,城市中的社会网络主要以业缘关系为主,网络成员间的不信任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再加上农民工与城市产业工人同工不同酬、社会地位难以与迁入地城市居民相比、对迁入地的社会文化的适应存在时滞,因此他们的社会交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使得农民工无论在自我意识上还是在实际生存状态上都存在心理上的较大落差。生活与工作上的巨大压力、精神生活的严重缺乏、在城市社会地位的低下、备受城市人鄙视等构成了农民工所生活的特殊社会环境,并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恐怖等。

②心理、行为因素:主要指由农民工不健康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健康风险。

有研究显示: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技术技能低,获得信息和资源的程度低,艾滋病等疾病防范意识薄弱,又缺乏医疗卫生服务和指导,农民工成为一个为数众多的艾滋病等疾病防御的脆弱人群。

另外,由于信息贫困与弱势导致部分农民工心态失衡,由此引发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据调查,88%的农民工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12%。而自发性外出又主要靠亲友介绍或帮带,这就决定了他们生活在一个被主流文化遗忘的角落,没有交流信息的平台。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相对剥夺感、社会差异感、社会距离感、混乱的身份认同和不满情绪等。这种负面社会心态对农民工身心健康的影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使疾病造成的损失增加的因素

使疾病造成的损失增加的因素,主要包括治疗的可及性、经济性、有效性,这些都有赖于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较高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

①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健全的卫生服务网络是确保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城市卫生保健网络比较健全,基本上能够满足广大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但是对处于农村迁移的农民工来说,因支付能力有限,所以对城镇健全的医疗服务网络可望而不可及。2005年北京首家平民医院挂牌,对外来务工人员可免挂号诊疗费,所有药品优惠5%。但是到2010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亿人,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亿人,仅靠一两家平民医院难以满足农民工的医疗保健需求。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大批农民工返乡就医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农民工在城镇难以获得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而返乡就医既增加了农民工的治疗成本,也难以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因此成为制约农民工健康风险损失状态的重要因素。

②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水平与支撑能力。与农民工健康风险相关的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与工伤保险。

首先,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对于减轻农民工的医疗负担、缓解农民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问题,目前农民工可以参加的医疗保险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各地多种形式的农民工医疗保险。因此,从制度覆盖来看,农民工群体缺乏医疗保险的状况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采用自愿参加的办法,以大病统筹为主,重点是解决大额医疗费用的补助,而且,农民工群体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疾病风险较低,因而普遍缺乏保险意识。况且许多

农民工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负担重、收入较低都制约了他们参保的可能性。

其次,农民工大多处于流动状态中,一旦变换工作地点就必须退保,统筹基金不予退回,不利于保持他们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连续性,从而制约了他们更换工作地点后续保的积极性。再加上医疗保险制度均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对于大多数始终处于流动中的农民工来说,参保地与工作生活地点常处于分离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和保障能力。

最后,工伤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它在帮助农民工转移职业健康风险中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依然不高(表1)。因此,当农民工受到职业伤害时,这一制度能为其提供多少必要的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可想而知。

二、农民工健康风险的特点

1.健康风险具有多源多因性

根据以上健康风险因素的分析,农民工所面临的健康风险既包括使患病概率增加的因素,也包括患病后使损失增加的因素;既包括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农民工个人行为、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的因素。因此,总体上呈现出多源多因性的特点。风险来源的复杂性增加了风险应对的难度,如果想有效降低农民工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必须综合分析其风险来源与成因,单一的措施难以取得良好效果。

2.职业危害成为最重要的健康风险因素

在农民工所面临的诸多健康风险中,与职业相关的职业危害成为现阶段农民工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如前所述,多数农民工居无定所,工作、生活环境差,造成其健康与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仅2009年暴露出的问题就足以让人触目惊心,2009年3月,云南发生“农民工集体怪病”事件,其中有68人被确诊为矽肺病,12人死亡;6月,郑州张海超为自证职业病不得不“开胸验肺”;12月,在深圳某企业打工的149名农民工要求作职业病检查,最终6人诊断为“疑似尘肺”,4人诊断为“肺结核”,4人“胸片有阴影”。在建筑施工、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等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中严重职业病病例更是屡见报道,农民工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80%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农民工所面临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条件恶劣,对农民工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隐患。由于职业病难以治愈或根本无法治愈,患病后往往丧失劳动能力甚至过早死亡,职业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农民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预防职业病应成为农民工健康风险防御的重点环节。

3.农民工的健康风险大多是已知的、明确的

以农民工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健康风险为例,目前农民工所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主要包括意外伤害和职业病。而我国关于职业病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已建立起比较健全的职业病病种确认、诊断标准、防控体系等。在农民工中高发的职业中毒、尘肺病等,不但病因明确、防控措施已知,而且干预措施大都具有成本低收益好的特点,说明农民工职业健康风险干预具有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可得性,不存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防控的技术障碍。

三、化解农民工健康风险的社会策略

健康风险既会对农民工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诱发各种身心疾病,损害其劳动生产能力,又会增加人们的经济负担,削弱农民工家庭长期的收入能力。尤其在城镇化进程中,它不仅会损害农民工个人的劳动生产和生活能力,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造成不利影响,并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保护农民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更是责无旁贷,鉴于农民工健康风险的复杂性、多源多因性等特点,应采取综合措施以更好地化解农民工所面临的健康风险。

1.创新公共政策,消除社会政策排斥,消灭农民工健康风险的社会成因

消除健康风险应从源头抓起,农民工所面临的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与政策是各种健康风险的重要源头。农民工健康风险的群体性聚集,与现有社会政策对他们的排斥密切相关。在现有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政策中,农民工难以获得与城镇工人同样的权益,他们在居住条件、工资待遇、教育、健康权益保护等方面都处于弱势。这种弱势性使得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无法与雇佣单位形成稳定的劳动关系,难以获得与其他产业工人相同的安全、卫生的职业环境与居住条件,也无法获得同样的职业劳动保护,因此造成的职业健康等危害较其他产业群体更严重。再者,城乡二元制结构、农民工户籍身份的限制使大量农民工未纳入城镇工伤、基本医疗等社会保障范围。尽管许多地方试点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中,但是对处于城乡两地流动中的农民工来说,他们常常身处异地,医药费用的报销无论对农民工本身还是管理者都有很大的操作难度。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农民工春节前的退保、大批农民工返乡就医等问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无论是农村抑或城市的医疗保障体制能在多大程度上减轻农民工所面临的诸多健康风险?其作用大小值得商榷。

因此,改革与完善现有公共政策,通过公共政策创新消除对农民工的政策排斥,保护农民工生产生活的政策环境。其政策创新的重点应包括:进一步弱化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影响,使农民工与其他产业工人同工同酬同保护;在劳动力市场监管制度中,着力督促雇佣农民工企业对各种劳动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在社会保障政策中,根据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工资较低等特点,构建适合这些特点同时具有一定可持续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既要保证政策的稳定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福利水平,从而降低各种政策对农民工的不良影响,消除农民工各种健康风险的社会成因,营造良好的社会政策氛围,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2.创新健康风险管理机制,建立部门协调与合作机制,帮助农民工积极应对各种健康风险

从风险管理的视角而言,通过及时收集、评估与干预等手段对各种健康风险进行管理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措施,可以确保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健康效果。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健康信息的收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健康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但是对农民工个人来说,由于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所以识别和控制风险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于职业健康风险因素来说,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

基于此,现阶段有效管理、控制农民工健康风险需要结合农民工健康风险的特点,创新现有管理体制。这种创新应从制度、组织、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制度层面上要求对健康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组织层面上要求对健康风险管理的部门进行重新划分和角色定位,卫生部门、产业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各部门共同参与,改变原来仅由卫生部门独立承担的局面;机制层面上要求各部门根据健康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进行分工合作,加强协调配合。这种创新便于从风险的源头、风险发生环节和过程上采取措施,所以对风险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政府作为公

共事务的管理者,是公众利益的委托人,有义务为劳动者职业环境的安全负责,因此应对企业加强监管,以降低和减少不良影响对农民工的生活与健康产生的危害,即从风险源头控制。卫生部门对农民工健康风险进行全面管理,及时识别、评价和控制各种风险,当这些风险危及他们的健康时,及时采取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措施,以减少风险对农民工健康造成的危害,属于中间环节的风险管理。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要从维护公平就业、维护公平的劳资关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角度,为农民工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并提供就业指导、培训,促进就业;同时通过完善现有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农民工因病失业、因病致贫时能及时获得经济和服务上的帮助,即风险终端控制。

3.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着力降低农民工职业健康风险

在农民工面临的所有健康风险中,与职业有关的风险表现最严重、最突出,这与企业普遍缺乏职业环境安全责任制度有重要关系。这种缺失表现为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而规避劳动和环境成本,没有主动告知农民工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害,任意减少必要的劳动保护,甚至于随意延长农民工劳动时间。此外,有些企业既没有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建立工伤保险,也没有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职业卫生服务。因此,应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地建立健全职业环境安全责任制度、工伤保障制度与职业卫生责任制度,为农民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各种职业伤害事故的发生,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其身心健康。

4.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农民工健康保护意识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5

关键词:社区医院;口腔科医生;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hazard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dentists in community hospitals,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protection towards dentists, enhancing their attention of prevention. 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hazard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of dentists in community hospitals, including HIV, HBV, BCV and mercury pollution,etc., concluding the ways that dentists are easy to be hazarded at work, coming up with efficient protecting measures. Results Dentists increase their attention of prevention, implementing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decreasing their occupational exposures. Conclusion Good prevention job of dentists in community hospitals can avoid occupational hazard.

Key words:Community hospital; Dentist; Occupational hazard; Prevention measure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口腔医学的迅速发展,社区医院口腔科工作量逐渐增加,口腔医生潜在的职业危害也发生着变化。口腔科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工作中医生直接或间接地受、针刺、噪音、辐射、感染、药物、工作压力等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社会性因素的危害,因此, 口腔医生工作具有较高的职业危险。为了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害,明确与职业危险相关的因素及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口腔医生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生物因素 口腔科医生在工作中频繁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是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等疾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1.1病毒性感染 由于口腔治疗操作的特殊性, 医生与患者面对面近距离接触, 高速运转的牙科手机使患者的血液、唾液四处飞溅,容易污染医生的面部,口腔科医生是经血传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HIV、HBV、HCV可经血液传播性疾病,通过锐器损伤而感染 HIV、HBV、HCV是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丙型肝炎(HCV)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和疫苗的预防,口腔医生应加强对 HCV 病毒认识和防护。艾滋病在全球流行日趋广泛,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一旦感染会带来一系列的医疗、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问题,特别值得重视。

1.1.2细菌性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的病原体,尤其是活动性肺结核及未确诊者的危害性更大。口腔医生职业性近距离接触患者导致感染。此外还有真菌、原虫感染等也很常见。

1.2化学因素 口腔治疗过程中,有些化学物质可引起疾病。汞、修复材料、消毒剂以及粉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有毒化学物质,可造成职业危害。

1.2.1汞 汞对口腔医护人员来说是重要的危险性化学物质之一。银汞合金是口腔科的常用充填材料, 医务人员如果长期暴露于被汞污染的环境中, 容易形成慢性中毒。

1.2.2消毒剂 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是口腔科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长期接触各种挥发性的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重者可引起中毒甚至致癌。

1.2.3空气污染 超声波洁牙机、高速手机等会产生大量的带有细菌和病毒的气溶胶,口腔修复治疗用的喷砂机、打磨机等,可产生石英、滑石粉尘, 长期吸入可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眼结膜炎等。

1.3物理因素 口腔操作常见的物理性损伤为长期不对称工作姿势造成的肌骨骼系统损伤、针刺伤和眼睛损伤等。

1.3.1肌骨骼系统损伤 不对称工作姿势致肌骨骼系统损伤,是口腔科医生最常见的一种物理性职业损伤。长时间处于弯腰、扭颈的工作姿势以及手腕部连续地操作,引起腰、颈部和肩部以及手腕的疲劳和疼痛,造成这些部位的病理性改变。

1.3.2锐器伤害 医务人员在使用、回收、清理过程中很容易被患者血液、唾液污染的锐器刺伤而造成感染。

1.3.3噪音污染 口腔科常用的高速手机、超声洁牙机、治疗椅上的气泵等可产生高强度噪音。长期在高分贝噪声的环境中工作, 对听觉感受器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使听力下降。来社区医院就诊的老人居多,需大声问病史,这也是噪音的来源。

1.3.4辐射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放射性检查,长时间接触会因蓄积作用而造成机体损伤, 如白细胞减少、放射病等。非电离辐射来源于光固化机、激光治疗机等, 其产生的光束可造成视网膜不可逆性损伤。

1.4心理社会因素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患者要求高,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面对的压力愈来愈大。加之就诊患者多,工作任务重,每天应对形形复杂的人群,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给医生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

2口腔医生的职业防范措施

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诊疗工作具有特殊性,其它疾病比较隐蔽,来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不筛查传染病,口腔科医生往往忽视前来就诊的相对健康的人群,在口腔门诊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 严重威胁口腔医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口腔科职业防护势在必行。

2.1提高自我职业防护意识 社区口腔科门诊患者多,许多传染病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菌者。因此,口腔科医生必须全面防护。通过培训、教育等,提高口腔医生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掌握职业防护知识,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自觉采用防护措施,遵守安全防护规范。

2.2执行标准预防 口腔科医护人员必须执行标准预防,无论患者的血液、唾液是否具有传染性,都必须按照血源性疾病感染者的标准进行防护。将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污染的物品均视为有传染性的物质,要严格遵照标准防护原则,采取防护措施。社区医院口腔科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就诊时医生法知晓全身状况,应采取标准预防措施,既保护了患者,又保护了医务人员自己。

2.3物理因素的防护 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管理认识的提高,职业防护已被提到了医学界的工作日程。口腔科医生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成为高度职业危险人群,必须做好防护。规范操作行为,如:操作时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操作中禁止接电话、手机等。

2.3.1防锐器伤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感染HIV、HBV、HCV 等经血传播疾病的重要原因。应深刻认识到锐器伤的危害性,树立职业防护观念,改变不正确的操作习惯,养成用钳子取污染针头和尖锐物的习惯,处理锐器时一定要仔细、小心,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用过的锐器必须放入防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

2.3.2防辐射 进行放射性操作时,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激光机、光固化机等设备在开启前要先戴好防护镜,防止因误操作伤害眼睛,操作时戴防护镜,避免光源直射眼睛。

2.3.3防噪音 设备要定期保养注油,减少工作时产生的噪音。诊室尽量分开,做到一室一椅,选用功能好的、噪音低的设备。改善服务,减轻患者恐惧,合理安排就诊秩序,保证就诊环境安静,医护人员加强修养,做到 "四轻"。

2.3.4防肌骨系损伤 工作中保持正确姿势, 避免长时间固定动作,各关节尽量处于放松的位置;搬运物品时避免用力过度。提倡工间操制度,如颈椎操、广播体操等。

2.4化学因素的防护

2.4.1防汞中毒 汞是口腔科常用材料,常温下易蒸发,调制和填充时会产生汞蒸气,引起慢性汞中毒。加强诊室通风换气,减少空气中的汞含量,每天多饮水,喝牛奶,促进汞的排泄。

2.4.2防消毒剂损伤 含氯消毒剂要现配现用,严格掌握剂量,不可浓度过高,使用时要加强室内通风;使用戊二醛消毒器械时,盛放戊二醛的容器要加盖。每日经过消毒擦拭处理后的房间,应定时进行通风换气,减少对医务人员呼吸道的刺激。

2.4.3防粉尘污染 超声波洁牙机、高速手机、口腔修复治疗用的喷砂机、打磨机等,可产生石英、滑石粉尘,长期吸入可导致呼吸道慢性炎症、眼结膜炎等。操作时注意戴口罩和湿式操作,诊室定期通风换气,以降低环境污染菌浓度,每天用紫外线照射30~ 60min。

2.5采取屏障防护

2.5.1严格洗手 洗手是防止病原菌传播的简便有效措施。口腔科医生的手在操作过程中直接进入患者的口腔,极易造成污染。在诊疗患者前后、接触患者前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必须规范洗手,用肥皂洗手,六步洗手法搓洗,用流水冲洗,肥皂保持于燥,擦手的毛巾每日消毒,最好用一次性消毒纸巾。

2.5.2戴手套 口腔医生进行操作时要戴手套,在两例患者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戴手套前先洗手,脱手套后要立即洗手。严禁戴一副手套为多人操作。不允许戴手套触摸公共物品,戴着污染的手套应避免接触自己的耳、鼻、口及搔抓头发、皮肤,避免接听电话、开处方。

2.5.3戴帽子、口罩、面罩、护目镜 口腔医生的个人屏障性防护在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口腔操作产生大量的血液、体液、汽雾飞沫等, 飞溅集中在患者口腔周围,是医生所处的位置, 成为口腔科医生的传染源和患者交叉感染的途径,因此做好防护隔离是减少传染源的有力措施。戴帽子、口罩、面罩和护目镜可以有效地防止气溶胶、飞沫的附着, 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播散。注意口罩的有效防护时间,如有潮湿立即更换。

2.6社会心理因素的防护 正确认识口腔工作的特殊性, 以积极乐观地心态面对工作,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减少心理疲劳。积极学习口腔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 适应口腔医学的发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维护身心健康。

2.7定期体检,免疫接种 定期体检,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化验乙肝五项阴性者注射乙肝疫苗,防止医务人员成为传染源。

3讨论

口腔医生的职业危害普遍存在,预防交叉感染的最好办法是加强防护意识,口腔科医生应充分认识职业安全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确保自身职业安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口腔科规范化培训与操作,做好医生定期体检及职业暴露报告与管理,加大医院对职业防护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口腔医生的职业防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口腔医生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6

随着科技发展、环境的变化,细菌种类的繁多、细菌结构的不断变异、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使得我们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做好职业防护。

1、所谓职业防护即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为加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的职业危险:

2.1工作环境特殊:病原微生物集中;

2.2工作对象特殊:直接面对的都是病人(易感者);

2.3遭受职业伤害的机率和频率高;

2.3.1随时有受传染性疾病感染的可能。如:艾滋病患者、乙肝患者、结核病患者;

2.3.2有受被污染的医疗器械损伤的可能。如被含有艾滋病病毒或者乙肝病毒污染了的针头等锐器刺伤或手术刀等误伤;

2.3.3有受化学物质侵害的可能。如:化疗药、消毒剂、福尔马林固定液、二甲苯透明剂、氧化汞等;

2.3.4有受放射性物质侵害的可能。

如放射污染;

2.3.5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制度;

2.3.6所以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过程中均具有存在感染性疾病传播的潜在危险,其中以锐器误伤最为常见。锐器误伤的原因有:

2.3.6.1未遵守标准操作规程;

2.3.6.2工作中不慎误伤;

2.3.6.3保护屏障的完整性遭受破坏;

2.3.6.4医疗废物处理不当。

3、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

3.1 sars疫情:sars疫情可能随时爆发;

3.2艾滋病疫情:目前艾滋病感染病人超过百万,性病每年递增15%①;

3.3结核病疫情:目前全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600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人,150万人传染源每年又使相当一部分人被感染①;

3.4乙肝疫情:我国乙肝病情携带者为世界总数的1/3。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这些都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是医务人员最大的职业风险。

总之,为了避免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危险,为了全体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地为社会服务,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保护医务人员本身,保护环境,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关注职业防护,并严格认真做好职业防护。

参 考 文 献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7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269-02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L险管理概述

风险管理是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不发展、社会变动和科技的进步之间的矛盾下产生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而产生了风险管理的概念。1990年初,我国也逐渐引入了风险管理,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管理中。目前,我国对风险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控制模式,管理体系以及风险评估模型等上的研究。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进行日常的管理中会遇到的潜在的危害,提前做出预测和预防措施,有效将危害降到最低。在医疗器械企业中,其实施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识别风险、并进行有效预测和衡量,采取合适的手段,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并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通常来说,医疗器械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以及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策略等,不断加快在医疗器械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医疗器械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取得了广泛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但是许多医疗器械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着许多管理不当的情况,很容易给患者等带来各种风险和危害。因此,医疗器械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中必须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使企业在不断发展中站稳脚步,为人民、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保障医疗器械的设备安全,就是对人们的最好的负责。

二、当前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要求片面化

生产企业对风险管理认识模糊,认为只要产品能够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即可,不需要进行风险分析及风险控制,更谈不上生产和生产后的信息反馈。产品注册审评时发现生产企业并不理解风险管理的本质,仅将其作为满足产品注册标准要求的管理程序。大多数企业在产品注册时提供的注册产品风险管理报告都是参照雷同的模板或别的产品稍加修改而成,实际上只是一种形式文件,注册产品的风险管理形同虚设。

(二)风险管理环节片面化

风险管理只是产品注册的一个环节。任何医疗器械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设计、研发、临床、制造、销售、安装、使用与维护乃至报废的各个环节,都会以一定的概率发生故障并带来风险,因此风险管理始终贯穿于医疗器械整个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大多数生产企业认为风险管理就是进行风险分析,仅仅是产品注册时的一个重要环节;或者只管上市前的风险;有个别企业甚至不知道医疗器械产品的寿命周期含义。

(三)风险管理理解片面化

许多企业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全面而有效的风险管理活动。虽然绝大多数企业注册时提供的风险管理报告基本包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全部剩余风险的可接受评价、风险管理报告、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等6个部分,但真正满足风险管理活动要求的并不多。如缺少风险管理计划;缺少风险管理过程的文档及记录;不了解且不会使用风险分析工具;对危害发生的概率、危害程度及可接受准则定性不恰当;剩余风险的评价和控制不完整;缺少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及验证记录;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责任不明晰等等。很多企业风险管理的结果就是在产品注册时准备了一份不完整的风险管理报告,远没有达到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管理要求。

三、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原因

1.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医疗器械制造商管理对于管理职责的履行是否到位,是构成医疗器械风险因素的重要部分。能保证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条件包括:相关法规标准的执行;适宜使用环境的建造和维护;维护、维修、更新等所需的资源(计划、人力、物力、财力);必须的在职培训计划和实施;预防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实施、监督等。

一方面,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最高管理者应承诺为风险管理创造条件,为保证医疗器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必要的计划。一是要提供充分的资源,包括:技术、设备、资金等,二是要确保给风险管理分配有资格的人员。

另一方面,最高管理者应规定一个如何决策风险可接受性的方针,并形成文件。方针应为风险可接受准则的建立提供框架,确保准则是基于适用的国家或地区法规和相关的国际标准,并考虑可用的信息,例如通常可接受的“最新技术水平”和已知的受益者的关注点。建立方针时,使用合理可行降低风险的方法可能是方便的。

现在很多的医疗器械企业不能从最高管理者开始贯彻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其实施的过程相当繁琐,若是企业管理者未能有效履行其在风险管理活动中的重要职责,资源没有投入,研发缺乏资金,人员培训无法保证,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自然是很难有效推行的。

2.研发投入不足。医疗器械是一个高科技行业,开发产品需要一定的投入,而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的开发资金最多只占总销售额的1%左右,科研人员与资金投入长期不足。如果在研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设计开发过程中必要的测试、验证、确认以及风险收益分析的进行必然大打折扣,必然影响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3.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体系缺失。由于一些公司内部文化氛围问题和执行力度不够,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表现的状况很不理想: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在客户的要求下建立的,就可以向客户交差了,体系是品质管理部门的事,甚至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虚假数据,欺骗认证公司;通过认证拿到证书后,有些企业认为质量管理从高层开始就忽视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会认为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没有价值,采取不配合的消极态度,还有些人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装门面,对必花的费用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员就因为企业管理层根本就不重视它;公司内部的员工教育培训严重不足,实施状况令人担心。

另外,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活动,包括拟定风险管理计划、确立风险管理目标、划分职责、分配人力资源、同顾客沟通、确认过程等项目,很多项目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基本一致,连质量体系都无法有效推行,风险管理更加无从谈起。

(二)外部监管因素

1.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管理这项工作,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时间,又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很多情况下是由国家对医疗器械监管的要求而被动进行,为产品注册要求的需要而不得不搭建一个风险管理框架。

2.医疗器械监管不到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组建历史不长,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差,医疗器械管理人才缺乏。个别监管部门审评、审批把关不严,越权审批、违规审批仍然存在,个别检测机构超范围检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医疗器械监管改革和发展,还可能给公众使用医疗器械带来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医疗器械产业的规范发展。

四、医疗器械企业加强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企业方面

1.进一步提高对医疗器械风险普遍性和风险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医疗器械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包括能量危害、生物学危害等八个方面,关键是必须得到识别和控制。企业生产医疗器械固然必须满足相关安全性标准,例如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医用电气设备安全要求等通用标准等,还必须实施风险管理标准,对在正常条件和故障条件下损害发生的概率进行定性、半定量甚至定量分析,来判断风险可接受性,以决定医疗器械上市的适宜性。

2.强化对风险管理标准的学习。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已经修订了多次,每一次的变更幅度都很大,这对企业掌握标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但是,标准反映的是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随着科技的进步,任何标准都需要修订、改版,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企业也应当把握行业的脉搏,了解科技发展的动向。政府监督部门与行业协会虽然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标准的贯宣和指南的编写,但是最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还是本企业的领导与员工,只有通过本企业的成员共同协作才有可能以最少的成本来规避最大的风险。因此,必须发挥企业成员的主动性来完成标准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原文,还需要学习指南性文件,集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管理。

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实现全程管理。只要生产医疗器械产品,就应该进行风险管理,而且风险管理与企业利润无关,因为随着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和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的实施,医疗器械的风险会越发不容忽视,如果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疏于产品风险管理,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很容易产生危害。企业作为产品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对产品进行召回,影响利润增加。对患者造成的损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如果患者对企业提起诉讼,不但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与经营活动,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包括方针的拟定、目标的确立、职责的划分、人力资源的分配、同顾客的沟通、过程的确认等项目,而这些项目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基本一致。

(二)政府监管方面

高危职业医疗保险篇8

一、“非典”时期的准行政主体

医疗机构在平时属于公益机构、事业单位,但在“非典”时期必须确认其准行政主体的属性,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理由如下:首先“非典”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内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围绕遏制“非典”这一中心任务进行,凡是有利于遏制“非典”,救治人命的措施都必须立即采用。赋予医疗机构享有一定范围内的行政主体的职权,有助于医疗机构更好利用国家行政权完成遏制“非典”救助人命这一艰巨任务。其次从行政主体产生的途径看,有法定的行政主体也有授权的行政主体,医疗机构具备授权性行政主体的条件:它是依法成立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工作人员,具备进行技术鉴定和技术检查的条件,符合授权行政主体的资格。最后任何一个机构的权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国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赋予一些不具行政权限的主体行使一定的行政职权,也可以剥夺一些行政主体的行政权限。尽管医疗机构在正常时期并不具有行政职权,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但在“非典”的特殊时期,国家可以通过法定途径,使医疗机构享有一定的行政职权,成为准行政主体。这样医疗机构在“非典”时期通过法定授权就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公益机构和事业单位同时又是享有一定行政职权的准行政主体,医疗机构的职责必须根据其在“非典”时期的双重属性进行界定。

二、“非典”时期的准行政职责

医疗机构在“非典”时期具有准行政主体的属性因而享有行政主体的一些职责。从其内涵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职权、义务和责任。由于医疗机构的双重属性因而就决定了其行使的职权与行政主体职权有一定的区别:在平时是公益机构,“非典”时期是准行政主体,职权范围必须与遏制“非典”,救助人命有关;行使行政职权时间只能是在“非典”的特殊期间里。其行使的行政职权与职业特点是有紧密的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留置病人权力、强制治疗权力、检察病人权利。医疗机构在正常时期从事的是公益事业,属于事业单位,医患关系应该属于民法上平等主体这间的关系,病人到哪个医院就医,找哪个医生就诊完全取决于病人本身意愿,医疗机构不得强制病人到指定医院去就医,更不得强行留置病人。因为留置病人势必要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主体,宪法和行政法有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授权。在正常时期医院是不能对病人进行留置,对其人身自由进行限制,因为医疗机构不是宪法和行政法上享有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适格主体。但在“非典”时期,一方面为了救治患者的生命,另一方面为了保护更广大的社会民众免受“非典”的传染,医疗机构应享有留置病人的权力,这种留置具有行政上的强制性,但这种强制又是不完全的行政强制。是在坚持说服基础上的强制,强制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公民而是为了救助其生命,因而医疗机构留置病人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留置病人的目的是为了对其进行检查和治疗,如果通过检查确定患者属于“非典”就应对其进行强制治疗,强制治疗决定了病人在治疗与不治疗上不具有选择性,在何家医院治疗也不具有选择性。因为对付“非典”最有效的方法是集中治疗,隔离治疗,以避免“非典”患者对社会其他公民产生传染。由于“非典”具有传染性,为了保护更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非典”患者必须接受强制治疗,在指定医院进行集中治疗。强制治疗、集中治疗从表面上看是限制患者的选择性,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治救患者和维护最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由于兼顾了两者利益因而个人的意志自由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医疗机构为了履行其治救患者和维护社会人众利益的职责,应赋予其对患者强制观察、强制治疗的权力。

三、“非典”期间权责

为了使医疗机构在“非典”时期及时履行职责,就必须给予一定权利。授予的权利包括给医疗机构的权利和给每个具体医务工作人员的权利。给予医疗机构的权利主要是申请紧急拨款的权利和请求有关单位进行协助的权利。由于“非典”是一种特发性事件,在医疗机关事先预算之中,不可能有这笔款项。为了迅速有效地遏制“非典”就必须赋予医疗机构申请财政机关紧急拨款的权利。使得医疗机构有充足的资金对“非典”患者进行治救和进行“非典”新药的研制工作。由于医疗机关在“非典”时期仅具有准行政主体的地位,其行使的行政职权是不全面不充分的,为使其更加有效地应对“非典”事件,应赋予请求其它机关和部门协助权利,被请求机关和部门对其请求不得拒绝推诿。诸如请求运输部门在指定时间内运输治疗“非典”药品,请求药品鉴定部门在指定时间里对“非典”类新药给予立项、审查。在这次“非典”突发性事件中,一线医护人员的感染比例最高,有不少优秀的医护人员已以身殉职。为使医疗机构在处理“非典”事件中更加主动有效,不仅要赋予医疗机构作为法人整体享有的权利,还应赋予其一线工作员工的权利。首先应为一线医护人员设立处理高危病类补助金制度。处理“非典”病类,是一种高度危险的工作,医护人员尽管事先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但仍不能避免被感染的可能。我国已在一些高危行业诸如矿山、井下、救火、警事方面都设立了危险职业补助金。在“非典”治救中,医护人是以生命救助生命,在其治救了“非典”患者的同时往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更应为其设立高危职业风险补助金制度。其次应为医护人员投保公益奉献险,用以表彰和补偿那些在救治“非典”病人中光荣殉职的人员,保险金额应是人寿险中最高限额,以鼓励医护人员勇于救治“非典”病人。最后还应授予以身殉职的人员享有烈士称号的权利,其家属可以比照烈属享受政府的优抚。

上一篇:中医基础理论概括范文 下一篇:养老保险的管理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