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行业专题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13 17:35:32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既有相似性,又有特异性。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升高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对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临突如其来的重大事件,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和已有的支持系统都不足以帮助他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出现的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1]。心理危机的发展一般有四个阶段:冲击期、防御期、解决期、绝望期或成长期。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遵循危机干预的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预防发生更严重、更持久的心理创伤,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2]。

二、心理危机的诱发因素

(一)现实因素引发的自卑心理

职业教育虽然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中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不高,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由于我国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比较歧视,对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二流的教育”,政策导向看不起高职,高考制度也不合理,把高考分数低的学生送进高职,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

(二)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导致的厌学情绪

在结束紧张的高考学习进入大学后,多数学生阶段性地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虽然多数学生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掌握专业技能,以增强自己未来的职业竞争能力。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直接导致较为严重的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迟到、旷课现象普遍。

(三)人际关系的困扰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但由于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了解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常带有理想的模型,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产生障碍,出现心理危机。

个别学生受其特定的家庭背景影响,不懂得尊重他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长期与同学不和而导致关系紧张。有的学生个性抑郁,缺乏自信,由于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自卑、甚至自闭心理,长期处在忧虑之中。

(四)家庭贫困引发的心理危机

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长期在贫困状态下求学,与那些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相比,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有所不同,往往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心理空间。特别是来自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学生,有的除了学习之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因而压力很大。他们在高中的时候,学习很好,能够赢得大家的尊重。进入大学很多方面很难找到自信。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部分贫困生缺少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不能自我接纳。

(五)恋爱与性方面引起的情感困惑

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机制渐趋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友、恋爱。但由于其心理未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性意识和理智感未完全形成,理想中的交友恋爱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经常发生矛盾,难免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无法正确应对恋爱和失恋问题。这会使他们在情绪、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受到干扰,引发诸多心理问题。

三、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策略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笔者所在学院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利用心理讲座、播放心理电影、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教会他们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学会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明白当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懂得应该如何寻求帮助。

(二)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还特别重视以他人为媒介的间接干预系统,那就是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心理委员的职责主要有两个,一是宣传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二是发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及时向学院汇报。经过一定培训的“心理委员”虽不能像心理学专业教师一样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直接干预,但他可以最快的速度把学生心理危机的信息上传给专业教师,为实质性的危机干预争取宝贵的时间,因此必须对学生干部、班级“心理委员”进行预防心理危机的教育。

(三)做好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关注工作

心理健康机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心理普查识别出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从2006年开始,笔者所在学院坚持将每一届新生进行排查梳理,建立“需关注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学生情况、关爱措施及工作效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和咨询活动,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教育和指导。此项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四)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

心理危机干预并非一个教师就能够独立处理的。笔者认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预警系统。心理委员和辅导员等与学生有亲密接触的成员若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危机预兆时,应及时向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报告并在该机构指导下监控其心理危机发展的态势。二是值班制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应每天安排专业人员值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处于严重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进行干预。三是干预系统。通过澄清、解释、安慰以及问题解决技术的应用,协助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减少或摆脱危机的影响,恢复心理平衡。

总之,高职院校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机制。我们相信,随着心理咨询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危机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方面的有效联动和积极配合,高职院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会逐步改进和完善的。

参考文献:

[1]马燕丽.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策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64),第29卷,第2期;

[2]马学果,魏平,戴卫银.高职院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策略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0,(8)下期;

[3]朱和慧,郝金魁.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及干预策略[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5).第11卷,第3期;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2

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高校还要构建一个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这是成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保障。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的原因。首先,引起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因素很多,心理问题也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疾病和问题的方法、手段与渠道也必须要有一个立体的支持系统。专业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由专业教师、工作人员通过电话、信函、面对面等手段解决学生面临的心理疑难与心理障碍,它针对性强、专业色彩浓,是目前解决学生心理疾病和问题,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途径。但是我们也要承认,专业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危机干预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一方面,大学生心理问题类型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一般的心理障碍、精神疑难可通过辅导咨询解决,如果上升到神经官能症,出现精神疾病,就必须去专业医疗机构了。而即使是专业辅导与咨询、专业医疗机构,对复杂的心理病也不是就能彻底根治好。另一方面,专业心理咨询中心与学生接触有限,虽然能够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档案,进行跟踪。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必须通过系统全面、直接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手段地进行。

其次,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与社会是紧密相联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潮流都会在学校得到反映。社会任何变化,尤其是时尚、文化性的东西,在青年学生中都能很快找到根基与生命的土壤。从某种程序上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从长远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要走入社会,学校的学生就是社会的学生。目前学校要解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面临的心理学难题。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的方法。一是多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立体支持系统。1.学校。有针对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学校的义务与责任。目前全国高校专业性的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并不多,无论社会与学校,建立优化大学生良好心理的成长环境,搞好心理辅导与咨询这项工作还大有文章可做。2.班级集体。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组合在不同的某一个班级内,班内同学彼此熟悉,没有较大的距离感。因此,加强班主任、辅导员的责任,让班干部发挥应有的心理辅导、引导作用,在班内建立一些爱心小组,同学间互帮互助,这种对心理的关爱往往能落到心坎上,并能让人动情、感触深,甚至终生难忘。3.家庭。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小孩上大学了就认为长大成人了,不愿管也不想管了,或者怀着一种想管但又管不住的无奈心态。家庭应该而且必须配合学校,继续关心青年学生的成长,父母有责任了解与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尤其在一些年轻人情感纠葛问题上,家庭的处理往往比其他机构更有效。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指大学生某种心理上的严重困境,当事人遭遇超过其心理承受能力的紧张刺激而陷入极度焦虑、郁闷和失去控制乃至不能自拔的心理状态。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大学生自杀或致伤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伤害,也给高校和社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现象都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外在表现。心理危机事件虽然发生在极个别学生身上,但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

2011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专家论坛公布了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结果。这项名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显示,全国300多家高校接受调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有4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危机情况比较严重。68.1%的受访者表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积累,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首要原因是恋爱感情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问题,占55.1%,接下来是心理疾病问题、学习问题等。这项研究还发现,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管理时,显得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的认同度一般。不少被调查者呼吁所在高校能够加强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的培养,其次是“加强普及工作”和“建立危机干预机制”。

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巨大的冲击。教育部门希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疾病预防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获得心理支持的能力;为有心理困扰和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为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对校园内出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及时干预和转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普及性强的特点。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停留在抽象的道理说教上,教育内容与实践脱节情况严重,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教育方法单一,停留在传统的德育理论灌输上。主要存在问题有:对于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应变能力和意识差。当学生发生心理危机时,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行动迟缓,对于有心理危机的学生防控意识差。对待学生心理危机的非科学化和专业化现象严重,行政干预情况较多。缺乏高素质、专业性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者和有效的机制。投入用于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经费不足。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现代化的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时,不仅社会问题频繁发生,而且心理问题也大量凸显,导致出现社会性的“心理动荡”现象。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日趋开放,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也难免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更加丰富而复杂。一些人际交往能力相对差的学生在新的环境里不可避免地遭遇人际交往困惑,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严峻就业压力的影响。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60余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压力。有的学生对自己不能有正确的认识,在择业前盲目乐观,过高估计自己,在就业失败后,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导致紧张、烦躁、焦虑、情绪低落和自卑,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家庭问题的影响。父母的价值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家庭经济情况及家庭环境的氛围等对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的第一课堂,他们最初的是非意识都是通过对家长和亲人的模仿学习而来的,这些意识是耳濡目染的从小就刻在孩子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长期以来,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期望下,在只追求学习成绩的压力下,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由于相当一部分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但不懂得科学的教育观念,反而采用一些自认为很正确的错误观点来误导孩子,在教育方式上也多采用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落后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

(4)学业问题的影响。大学的教育与学习方式和高中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大学课程很多 教师上课进度很快,和学生交流的时间有限,平时作业和考试都非常少,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该怎么学,学什么都由学生自己安排,很多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合理安排,而利用这些自由的时间上网、看小说、谈恋爱等,最后导致逃课、厌学、考试舞弊、课程考核不及格等问题,从而产生困惑、矛盾、烦躁等情绪。

(5)情感问题的影响。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抱有强烈的需求与较高的期待,但由于缺乏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技巧和经验,而使期望与现实产生强烈反差,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比较严重的是因恋爱问题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在心智上还不完全成熟,也没有能力承担该尽的责任,加上对爱情的懵懂及不恰当的认知,这使得他们在相处过程中出现矛盾、纠纷,导致分手、自杀等一系列问题。

(6)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互联网因其跨时空性、匿名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形式。不少大学生一方面通过网络浏览了大量的信息,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生活;但是,另一方面有的意志薄弱的学生也因此对网络日益迷恋和依赖,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进而可能导致心理错位、人格分裂,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渗透,可能造成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思想矛盾引发心理焦虑,进而产生心理问题。

(7)环境适应问题的影响。目前在校生已有相当比例为90后,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大,不少学生受长辈溺爱或缺少家庭教育,父母等长辈未能很好地纠正和引导子女的一些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缺乏尊重与关爱别人的情感,自我中心意识与逆反心理较强,耐挫折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及后干预机制

通过开展新生心理普测、高年级学生心理疾病调查、对长期身体疾病困扰和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加强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医生、辅导员与学生心理危机信息沟通,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作用等渠道,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信息的预警机制。同时组织专家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鉴别,形成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评估一整套工作机制;建立学院心理异常学生及时报告制和咨询教师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建立从学生党员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学院、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校领导的心理危机信息反馈机制;对严重心理疾病学生及时转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或休学治疗,对轻度心理疾病学生和心理康复期学生要求家长陪读治疗等措施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通过对危机当事人进行危机干预,一般会产生三种结果:一是心理平衡,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二是留下永久性的心理创伤;三是暂时实现了平衡,但随时可能会反弹或爆发,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连续性、长期性的工作。建立后干预机制不仅是对干预效果的强化和保证,也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需要。

2.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通过教育宣传使学生树立心理危机理念,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举办心理剧演出、心理沙龙以及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心理危机知识。

3.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危机脆弱性成强负相关关系,即社会支持越多,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越强;反之则相反。因此,建构社会支持网络是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外部援助的重要方面。来自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学校师生的鼓励、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入,这些都可极大缓解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心理干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家庭这一重要环节。应及时和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沟通更方便,学生也更易接受。但要对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防止出现负面作用。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4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高校;思想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金融危机的概念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致使正常的投资活动无法继续的情况。2008年,全美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寻求破产保护,将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经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高等院校也难逃金融危机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作为高校教育重中之重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面临着新的挑战,给高校师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金融危机对高校师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1.金融危机下的高校师生思想现状

(1)对当前的就业危机产生了恐慌心理。可以说,这一点在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个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企业纷纷面临减产、裁员甚至破产倒闭的困境,致使就业岗位急剧减少,使本来就十分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在一项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超过50%的学生表示,目前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压力,远高于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而且不断加大的就业期望值与实际情况的落差也加剧了他们恐惧和逃避就业的心理。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很多在校大学生也对自己上大学的目的、所学专业产生了迷茫和质疑,进而产生了一些过激的行为和有害的思想倾向。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就业观,更不利于高校开展全面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另一方面说,受危机影响下降的高校就业率,也给高校教师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例如,就业危机对高校声誉的不良影响,对专业发展的禁锢,以及对高校收入的冲击,都会使高校教师群体的情绪及思想产生波动,进而影响高校就业励志教育的效果。

(2)对高校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了质疑。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的群体,他们对各种教育模式认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当前,高校的思想教育仍以管理学生为主,未能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紧密联系,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品质结构还有提升与完善的空间,课程设置的时代感、现实感也不强,理论对现实的诠释能力更有待提高,无法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实严重脱节,既没有就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门讲述,又没有对学生讲清国家宏观形势、高等教育形势以及学校改革发展形势,无法引导他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而也就无法让他们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产生认同感。对高校教师来说,学生对教育模式的否定,也容易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前景、授课方式、学校发展等产生迷茫,进而影响他们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开拓专业研究的兴趣以及对创新教育模式的热忱。

(3)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心态。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高校师生的经济保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部分学生来说,家庭收入的减少,使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经济来源不断缩减,给他们的在校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与此同时,社会助学来源和资金都有所减少,这也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经济来源。而对高校教师来说,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的冲击必将波及高校,进而影响高校的整体收入,导致教师的各种待遇难以调高甚至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产生一些消极的态度,从而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2.金融危机给高校师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金融危机给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改变提出了挑战。过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得比较少。而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社会性,根本无法回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点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如果仍然把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做一种单一的学校行为,将无法向学生解答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因此,高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和需求出发,自觉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社会大环境和家庭环境之下,建立起一整套良性的社会和家庭运行机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单一的学校行为变为整体的社会和家庭行为,为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金融危机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挑战。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都处于主体地位,在思想、学习、就业及发展等诸多方面给予大学生各种有益的指导。因而,他们的个人品质、思维观念、教育手段都会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当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仅引起了大学生思想的巨大震动,更动摇了部分大学生长期信守的很多观念,使他们在就业压力增大、经济持续低迷的现实面前充满了悲观情绪,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抵触,这就在无形中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大挑战,要求他们不但具有较强的政治发展敏锐性,更应具有一定的金融危机意识和知识。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金融危机应对教育为契机,通过对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针、教育方法等的全方位改革,建立一整套与金融危机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体系,用以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金融危机给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调整提出了挑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为主,很少根据现实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无法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极大地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主题提出了新要求,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特征。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根据金融危机的本质特点和大学生思想变化及时作出调整,通过强化信念教育、责任感教育、挫折教育、危机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可能遭遇的各种严峻挑战,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性、预见性、前瞻性,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三、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及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也是高校师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1.高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1)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高校师生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念。当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形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各种思想观念交融激荡,各种社会问题交织缠绕,导致部分高校师生在理想信念、精神需求与认知需求上存在误区,不但不能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对高校及整个社会的影响,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动摇,甚至在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不但不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而且也不利于更好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时代的变化,并且善于根据时代的变化创新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其早在100多年前就对经济危机有了全面论述,为我们今天更加理性地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指明了方向。因此,只有积极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才能使高校师生正确认识当前的金融危机,并树立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念。

(2)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不可否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理论教育薄弱、教育形式单一、课堂教学多照本宣科等,无法及时准确地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难以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因此,当金融危机爆发后,大学生由于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困惑和疑虑,无法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受到的教育来正确认识和处理面临的各种新问题。为摆脱以上困境,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而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高校应通过教育机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不断创新,来丰富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头脑的形式,用以开阔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思路;另一方面,可经常聘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讲授学术界、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共识,帮助他们厘清一些认识上的困惑和误区,使之增强理论对现实的理解能力,并掌握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从而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2.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1)以高校思想政治课为主阵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理论素养。一直以来,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从客观上增强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主体地位,更对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更应改革创新,更加贴近高校师生的思想、情感及实际需求。通过有分析有比较地介绍当代其他各种社会思潮,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等方式,可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理论素养,使之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各种社会现象的能力,帮助他们以理性的心态面对现实。

(2)以高校学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社团为辅助手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任何一种教育要想获得最佳效果,必须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当前,在高校要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支柱,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切实发挥各种高校社团、学生理论研讨组织的作用,引导其通过演讲、辩论、专题讲座、交流学习心得、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高校学生中形成自觉学习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氛围。例如,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更好地认识了金融危机的本质,摒弃了各种消极心态,提高了自我修复能力,能够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理论研讨组织的指导与管理,将之纳入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体系当中来。例如,学校可为社团提供办公场地、活动经费,并对社团骨干定期进行培训;还可鼓励社团举办各种主题鲜明、形式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渗透到各类文化活动中;也可组织和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和阅读理论书籍,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等等。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危机干预 工作实效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地位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学校、院(系)、班团组织,通过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面对全校学生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共同协调、合作完成。首先,在学校一层需要专业的心理团队系统化、专业化地指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从事学生群体的心理普查、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并通过课堂教育、心理约谈、健康讲座等形式来实施。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心理干预无法直面学生群体,产生信息不畅通,工作不深入等问题。因此,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建立非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以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体系十分必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主要在各院(系),院(系)就是在学校层级下第二层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然而,在三位一体的干预体系中辅导员处于院(系)下“班团组织”这一最直接的环节,也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第三层级,最直接地掌握着学生的日常动态和心理变化。各院(系)辅导员组成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把心理危机干预落实到班级、团组织,直面学生群体,并根据各种渠道搜集信息,通过谈话、侧面了解、群体辅导等方式密切掌握学生真实情况,关注重点学生,加强信息传递。可见,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处于最基础性的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阶段性角色

1.心理危机干预预防阶段的组织宣传与追踪者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通过一定的筛选和控制对学生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诊断和甄别,在预防阶段为心理问题预警与应急提供前提和基础,避免危机事件的产生。每年新生入校,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都将组织新生普查,建立新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同时,每学期也将对其他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复查,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辅导员作为第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心理建档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心理普查,解答学生疑问,同时掌握普查结果,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根据心理健康中心测评结果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心理档案,适时更新学生心理状态,通过主题班会、团组织活动、简报、网络等形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预防知识的宣传。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心理活动主题,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在学生群体中营造温暖友爱、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协助心理健康中心对处于或可能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进行追踪,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定期与重点关注学生谈话,充分发挥学生自助和信息沟通渠道,带领心理委员与室长把我潜在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行程及时汇报制度,必要时将关注状态升级。

2.心理危机干预治疗阶段的心理辅导与转介者

在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区分问题学生的不同程度,对于轻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一对一沟通的方式真诚地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化解心中的苦闷与情绪,并寻找自身资源,找到其擅长和在意的方向重新建立信心,并持续给予关注和关怀,使他们能够渐渐地进行自我调节和探索,获得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由于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结构的特殊性和其专业的局限性,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辅导员应及时转介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尽快的咨询与治疗。在这之前,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走访寝室、与专业教师、心理委员和室长沟通等多方渠道了解学生情况,必要时还可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在对学生进行转介时能够较为全面和真

地反映学生情况。

3.心理危机干预事后阶段的处理与善后者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紧密,对学生最为了解,往往是第一个发现学生有问题的老师。学生一旦处于心理危机状况中,根据程度的轻重辅导员负责成立以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好友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对学生进行安全监护,并24小时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处报告情况,同时请家长前往学校,向其说明情况并与其确定治疗方案。在学校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辅导员对该生进行24小时监护,并将该生情况随时向家长反馈。辅导员对危机干预进行善后处理,重点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也尽量减小危机事件带来的遗留问题和不良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后教育,调查分析、反思与调整,存档与学习,避免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优势

首先,辅导员作为第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年龄相仿,和学生一起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学生共同参与各项活动,易跟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往往愿意与辅导员交心做朋友,接受辅导员的建议,这样有利于辅导员了解青年学生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工作的主动性。其次,辅导员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就是辅导老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最后,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第一线,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堂以外的心理健康活动,将心理健康引导渗透到各项学生活动中,培养学生骨干协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指导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不足

首先,辅导员自身专业的局限性。高校辅导员往往来自不同专业,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作支撑,在处理较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干预事件时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能力与技巧,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处理不当的行为。其次,辅导员年龄层普遍年轻。心理危机干预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心理咨询经验,而这往往是年轻辅导员所欠缺的方面,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时缺乏经验,感觉力不从心,情况严重的甚至情绪会收到学生的影响。最后,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量过多,精力有限,无法兼顾到每位同学,不能全面的掌握所有同学心理状况的转变,使得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减弱。

三.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效的途径

(一)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1.建立班级多层管理体系,结合角色特点做好心理危机干预阶段性工作

辅导要明确认识自身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实际能力和作用,针对不同的阶段开展工作。在预防阶段,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宿舍社长、班主任及班干部反应的个体情况,及时提供信息。辅导员在筛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实施测验的主试,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并在施测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同作用,开展如学习经验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在治疗阶段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增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及工作坊、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活动、构建学生学生工作干部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三级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咨询,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及时转介。辅导员要正确区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工作的出发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立场是以国家和社会全局利益为出发点;而心理咨询则是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其价值观是中立的。在善后阶段配合学校、学院等相关部门做好心理危机后干预,同时对相关学生进行危机后教育,调查分析、反思与调整,存档与学习,避免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2.加强专兼结合的辅导员心

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大多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制约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辅导员参与危机干预的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咨询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加大对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及心理咨询师资格等相关培训,通过各项专题讲座、开设辅导班、系统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特殊群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心理专业能力建设,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识别、心理危机处理等必备的职业能力,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限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在干预的整个过程中,辅导员要全程跟踪,危机前参与预防与宣传工作,危机初期参与识别与应对工作,危机中参与辅导与转介工作,危机后参与补救与善后工作。作为干预中的主力军,辅导员的工作不容忽视。

(二)充分发挥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

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家庭、同伴和社会的支持,以及正确的信仰、理想和价值观,一旦遭遇挫折,就有可能发生自伤或自杀等极端行为。就“80 后”、“90 后”的年轻一代而言,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年轻人,其共同特征是价值观单一甚至扭曲、理想与信仰缺失。这是由应试教育等诸多问题造就的共同问题。这种缺乏利他、利国和自我肯定的理想和价值观,以金钱收入为主要甚至唯一价值取向的群体,其心理支持是非常脆弱的,也比较容易陷入焦虑。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避免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根本性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存在问题的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怀揣梦想,拥有信念,从而为追寻自己人生价值而努力,从根源上肩上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枫,朱以财.“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杨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2).

[3]林瑛,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教学园地,2011,(16).

[4]肖京林,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结构研究综述[j].心理 ,2013,(03).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6

专家呼吁,如果招生结构不调整,北京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将更加严重,“生源危机”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实,“生源危机”已成为影响北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事关北京中职的健康、持续发展,还从很大程度上考量着政府处理复杂问题与把握平衡大局的智慧、决心和勇气。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危机”一直就是北京教育特别是北京职业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

近期,更有专家指出,在未来5年内,有三个情况是难以改变的。其一,北京应届初中毕业生数量将持续下降,降到10万人以内;其二,在北京,中等技能型人才较低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一时也难以改变。其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难以快速改变。

于是,一方面,随着“危机指数”愈升愈高,中等职业教育向何处去已成为北京中等职业教育战线上份量不断增加的“重”;另一方面,随着北京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的不断减少和招生形势的愈加严峻,“没落”的走势也成了许多老职教人心中的“痛”。

“生源危机”已然成为影响北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考量着政府处理复杂问题与把握平衡大局的智慧、决心和勇气。

演变轨迹:十六年“冰火两重天”

以1998年为界线,北京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先涨后跌”,可谓经历了“火冰”两重天。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是北京中等职业教育的“黄金时代”。1991-1998年北京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量快速增长,从1991年的45319人增长到1998年的100620人,八年间增长了5万多人,增幅达122%。1998年北京中职招生数量更是达到了1991-2006年间的最高峰―10万人。当时,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32万,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不足20万。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比例约为6.5∶3.5。

因此,1998年也被认为是北京中等职业教育最辉煌的时候。

然而,从1999至2006年的八年间,北京中职似乎感受到了“盛极而衰”的寒意。1999年,北京开始出现招生“普增职减”的走势。至2001年的三年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一路下滑,由1999年的106901人下滑到2001年的81731人,下降了24个百分点。2002年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北京初中毕业生达到历史最高峰而出现中职招生的小幅反弹。自2002年以后又一路下跌,2006年北京中等职业学校共招生63860人,降到八年来的最低点。

与北京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相对比,北京普通高中招生数从1994年开始一直保持快速上升的态势。从2003年开始,北京普通高中招生数已连续四年超过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招生职普比也由1993年最高时的69.56:30.44下降为2006年的45.54:54.46。普高在校生人数也在2004年超过了中职。

北京市在公布的2007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计划中,提出五年制高职计划招生3000人,三类校共计4万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6万7千人。细究可以发现,2007年招生计划比实际毕业生人数多出8000人。对此,有着26年职业教育经历的原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校长吕牧指出,“2007年招生计划又比实际初中毕业生人数多出8000人,这实际上是为普高超计划扩招的后期运作服务的伏笔!2006年招生计划也曾比实际毕业生人数多出1万人,基本上为普高后期扩招提供了倾斜。”

八年一线,江河日下,北京中等职业学校在招生问题上似乎快要到达冰点。而十六年间“冰火两重天”的巨大反差,也难免让教育工作者感到一丝担忧。

严峻形势:职高感受最痛,政府蓄势待发

从目前来看,总体招生形势更加严峻,中专招生相对较好,职业高中招生情况却不容乐观。2006年,北京三类中职校共计168所,总招生63860人,校均招生380人;具体来看,中专47所,总招生27812人,校均招生592人;职业高中74所,总招生22786人,校均招生304人;技校46所,总招生13262人,校均招生288人。

中专之所以招生比较好,一方面是因为中专历史久,综合实力强,社会声誉较好;另一方面,也跟中专开设的二产理工科专业对初中毕业生的吸引力比较强有关系。技校由于归属行业和企业多年,在操作技能培养上很有心得,百姓也较为认可。而职业高中多是改革开放后由薄弱的普通高中校转制而来的,一方面学校基础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开设的专业多属三产服务业。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面临家长的挑选时自然是落了下风。据说,2006年有的区县职业高中竟遭遇了只有几个人报名的窘境。

另外,拨款体制的不同加剧了职业高中对“生源危机”的痛彻感受。中专和技校由市里按“生均定额+专项”拨款,而职业高中则是由各区县按“教师人头费+学生综合定额”拨款的。因此,招生数量对学校所受财政拨款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职业高中的“生源危机”会加剧“财政危机”,进而可能会导致“生存危机”。

虽然北京市出于城市人口总体规模控制的考虑出台了严格控制中等职业学校对外地招生的政策,但事实上政策的执行打了一定的折扣。由于归属各区县主办主管职业高中普遍感受到了生源危机带来的沉重压力,不少职业高中都在偷偷摸摸地对外地招生,采取“2+1”或“1+2”甚至“1.5+1.5”的方式与内蒙、河北、山西等地的职业学校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而北京市由于遭受到教育部对于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向中西部招生不力的批评压力,政府其实对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职业高中对外地招生的情况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政府最近几年来一直对此问题比较慎重。虽然还没有直接对生源结构进行大的动作,然而近年来特别是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2006年北京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还是出台了一些积极的政策措施,比如实行贫困生资助政策,逐步免除本地生源学费,希望借此能够拉动一部分教育需求;在保障供给方面,政府也希望通过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增强学校基础能力来增加百姓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这些举措得到了职业学校和有关专家的热情欢迎,也引起了社会的重新关注。

从最新的情况来看,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重视和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热情在增加,对职业教育在北京政治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地位有新的和更高的认识,而且频频深入行业、企业、学校调查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研究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自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问题也是其重点考虑的一项。新的计划和政策可能也会在近期出台,届时相信北京职业教育的面貌将会有一定的改变。

危机:本质是“吸引力危机”

专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危机”问题其实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危机”问题。

对普通百姓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即要么能够满足孩子毕业后的高工资就业需求,要么能够满足孩子读完中职后继续升学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所以中等职业学校“门庭若市”,主要是它能够满足当时中职毕业生高工资就业的需求。因为,当时高学历的学生不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当时一般人的工资不足1000来元,中等职业学校有些毕业生月收入能达到2000多元,而且就业去向往往是大饭店、大企业、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然而,到了1998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北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和工资水平的提高,到90年代末期,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工资水平已经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自1998年开始,高校扩招带动了普通高中的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对百姓的吸引力逐渐变淡,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危机”问题也就逐渐显现。

实际上,高校第一轮扩招的三年恰恰也正是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下滑最严重的三年,中职的招生数量从1998年的10万多下降到2000年的7万多。而同期,普通高中招生数量却上涨了13000人,到2000年达到66000人。1999年,北京高考招生录取比例达到80.85%,为有史以来最高。此后,一直维持在73%以上。

2003年是北京初中毕业生数量的高峰年,也是普通高中招生最多的一年,更是中等职业教育开始面临“招生难”的第一年。随着2003年以来应届初中毕业生数量的逐渐下降,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量都有下降。然而相比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量下降更多,2006年首次降到7万以下(63860人),而普通高中则自2003年以来首次降到8万以下(76375人)。

招生政策:限制太多,困惑不少

近些年来,北京主要实行严格控制职业学校招生外地初中毕业生、严格限制职业学校提前招生(有专业限制)、限制职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仅有几所重点职业高中可以有限制地在指定的其他区县计划招生),“死挡”考生优先统分到再次扩招而补录的普通高中、以提前招生和中招统一招生(含“补录”)为终极统计依据的招生政策。2007年中考招生工作已经明确,中专、技校不再限制在各个区县的招生名额,而职业高中没有放开可能主要是出于一种审慎的态度。

其实,北京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也曾出台过改革举措。2000年,北京曾在两个城区建立招生改革试验区,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登记入学的办法,当时显示有一定积极效果。2001年,又进行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改革,允许学校根据自身条件确定招生数量,允许学校在统一考试录取招生、提前单独考试录取招生和登记入学三种招生形式中自主完成。2004年,北京实行高职教育五年一贯制招收初中毕业生。然而,这些政策除了五年一贯制仍在稳健运行外(2004年5所高职试运行,2005、2006两年保持在6所),其他政策后来都发生了变化。从总体上看,北京中等教育招生政策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来说限制太多。

面对生源锐减的不利局面,广大职业学校在寻求对策的同时,纷纷将希望寄托于“中招统一考试、录取”工作的技术层面上,改变一些不利于职业学校的招生限制,支持职业学校招生。

北京市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如何解决?是政策确定相应比例的北京户籍的初中毕业生报考职业学校,还是顺应民意,适当调整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和招生策略?实际上北京市高层领导也有很多困惑。

就记者看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政策一定要服务于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被明确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部分,主要是解决大量初中生的升学问题。因此带来了中等职业教育在上世纪末的“黄金时代”。然而,随着后来形势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变得模糊了。

直辖市比较:对于北京的借鉴意义不大

北京虽然和上海、天津、重庆同为中国的直辖市,然而由于城市功能定位、教育资源禀赋、体制改革空间都有不同,因而在职业教育发展方面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从现实情况来看,北京、上海都遭遇了中职“生源危机”,然而应对却不同。在对外地招生方面上海采取的是有所控制、不失积极的政策,而北京采取的是明令严格控制却监管宽松的政策;上海、天津都有和西部合作招生的经验,不同的是上海将联合招生控制在一定的规模,而天津却比较积极;重庆与北京最大的不同是重庆“生源”太多,一定时期内培训压力太大,而北京则完全相反。

通过综合比较,北京和上海有更多相像的地方,而天津和重庆则有更多类似的成分。北京和上海经济发展走在前面,城市建设日益完善,人口趋于饱和,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人口规模控制压力更大。而天津是近年来国内发展势头最猛的城市之一,作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水准的全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因此,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扩张必然引发各类人才缺口,而和外地联合招生则是迅速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最佳途径。

2006年初,天津市戴相龙市长提议为西部职业教育发展增招2万名中职生。而重庆市作为国内历史最短、拥有最多人口的直辖市和新批准的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其职教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迅速解决3100万人口中占大部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问题。

由此来看,天津和重庆更具有后发优势,职业教育原有规模不是很大,今后的发展空间会更大,而北京和上海结构调整压力更大。例如,在过去的几年里,上海中等职业学校从四五百所减少到130所左右。“十一五”期间,还要调整到100所左右。

总体来说,国内其它直辖市在处理职业教育生源问题上的经验对北京的借鉴意义不大。

调整:更多是教育结构问题

一些专家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问题其实折射了北京职业教育深层次的结构问题。

1998年世界银行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贷款时,邀请专家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进行了调研,专家预计20年后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将消失。1999年世界银行发表题为《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的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提出:在今后20年内应当根据地方的条件,逐步降低独立设置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应大力发展两年制高中后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要从经济增长快速,变化迅捷的城市地区开始。

毋庸置疑,这对北京教育决策层的决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对此,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北京职业教育一要为北京市区域经济服务,为百姓服务。北京应根据北京经济社会和百姓的要求,办好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中等人才可以由外省市和民办教育机构培养。普通百姓不愿意上中职,与其政府用决策迫使一部分人读中职,不如满足民意,取消中等职业学校,改为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上移到高等职业教育;二要面向全国,而不是仅仅面向西部地区。要按照劳动力、生产力的规律制定政策。

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前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马叔平则认为,从现实来看,北京产业结构需要中职教育。亦庄经济开发区中等人才占到75%,西城金融街中等人才占到50%。因此,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取消,他主张中高职要一体化。

“首先要考虑职业教育为区域服务、为不同劳动力服务的功能定位,北京市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不能仅仅从供给上来进行规划,更多应该从社会需求上进行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将需要大量的初、中等技能人才,不管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是否为外省市生源开口,同样会有适量的外来技能人才在北京就业”,中华职业教育社副总干事陈光表示,政府应进行政策引导,制定进入北京就业的标准,保证就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认为,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对外招生可以试一下,招生政策可以灵活一些,比如采取联合办学形式“2+1”、“1+2”、“1.5+1.5”、高中后等等,制定系列进京策略等。

解决之道:发展方程,参数太多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危机”实际上涉及到了两个重要的方向性问题,即要不要继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怎样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前者多出于顺应一定时期内实际的教育需求,而后者调整生源结构的取向更趋于主动开拓的蓝海战略。

北京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的蓝海有哪些呢?可能遭遇的问题主要又是什么?

蓝海之一:对非传统生源开刀,扩大职业培训功能。面向本地农民、失业人员、在职职工和外地进京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文化知识培训。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每年为社会培训六七千人,而行业就占三分之一。作为公益事业,失业人员培训政府买单;也要搞有偿培训,形成培训产业。问题不在于归属教育部门主管的中专和职高能不能开展培训,而在于应该和能够开展多大的培训量。

蓝海之二:招生外地学生。比如,北京市建筑材料工业学校校长张志华认为,焊接专业作为北京市紧缺专业,供不应求,而北京市的孩子又不愿就读这个专业,其他学校因为该专业投入成本太高而没有发展这个专业,而其学校恰好有这个专业优势,所以希望上级能够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允许其开拓外地生源市场。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开放政策,而在于怎么放开政策。

记者看来,结合中职“生源危机”问题,还有三个劳动力市场变化趋势需要认真考虑。近两三年以来,劳动力市场变化传递出几个信号:第一,高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提供高于博士的优厚待遇,年薪10万以上也难觅踪影;第二,一般技能劳动力价格因素的变化。广东和浙江等东南沿海“招工难”现象又在安徽等内地省份出现,一般技能劳动力工资逐渐上涨到1000元左右;第三,大学生“就业难”,愿意接受2000元以下甚至1000元以下的低待遇留在大城市,而用人企业反映大学生职业素养差,动手能力弱。这其实折射出了高等教育今后转型的可能。

总之,北京中职“生源危机”问题牵涉了太多的因素,而在北京职业教育的发展方程里,参数较多,解答不易,但如果不解答却越来越会成为发展中的障碍。

战略选择:北京职业教育要说“不”

中职“生源危机”是北京职业教育遇到的困难之一。但危机也可能是一次改革的契机,关键在于把方向选对。因此,北京职业教育要敢于并善于说“不”。

第一,北京职业教育不应该流于平庸。北京作为国内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城市以及国际交往重要城市,职业教育要与北京的地位相称。职业教育不能在低水平上重复和徘徊,要办出特色,要办出名牌,要增强国际化色彩。

第二,北京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政府不能再被动调整、消极等待,要有解决重大问题的清晰思路,出台积极的发展政策,在制度和体制上有所突破。

第三,北京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力也不应该完全依赖政府,应该适当引进市场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发展动力上把握好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平衡和谐。

第四,北京职业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走规模发展之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和优势,做大的调整以求突破。比如,部分应用性本科要转向高职;再比如,大力加强培训,把培训作为战略转移重点。

第五,北京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不可能再单一化。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拓宽职业教育招生范围,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认为,过去十年,北京职业教育主要是在学校布局结构和专业结构以及课程体系上调整,未来北京职业教育应该主要在生源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调整。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方针应该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调整学校生源结构,试验开拓培训蓝海”。相应的具体建议有三条:

放松中职招生限制,改革招生入学方式,允许中职学校采取提前招生、推荐入学、注册入学、自主招生、集中录取、多次录取、春秋两季招生等多种方式招生。

在北京人才紧缺的重点专业,适度扩大对外省市招生的规模和比重,以“1+2”、“2+1”等多种模式招收外省市优秀学生。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7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安全教育;目标要求

化学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农业、轻工、建材、纺织、电子、国防、医药及日常生活等密切相联。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行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因此,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严格[1]。高职化工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化工行业的重要力量,将直接负责企业一线的生产操作、管理等工作,其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的安全和发展。

一、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化工安全教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行业、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高温、高压等特点。一些发达国家统计的资料表明,在所有工业企业发生的爆炸中,化工企业约占1/3。化工行业的中毒事故数量及职业病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随着化工科技的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急剧增长,化学品生产方式及化工行业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化工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的改变,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5年间,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达48000多起,平均每天27起[2],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化工行业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成为影响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化工安全事故中,人往往是事故的受害者,也是事故的肇事者,据世界各国对事故成因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70%以上的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矫正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3]。因此,对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2.安全教育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和基础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l0%以上。预计到2015年,全行业总产值增长到l6万亿元左右[4]。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化学工业引发的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的会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引发次生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恐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也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面向当前及未来化工行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将提高化学工业的整体安全性,为化学工业的继续快速增长提供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安全教育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安全教育是化工专业学生职业安全与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从事生产操作、工艺控制、质量检验、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化工生产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素养。高职学生大多无化工行业经历,对化工行业及物料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缺乏安全生产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了解安全生产规程及事故的原因、防范及应对处置措施。在校期间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进入企业很难应对复杂的岗位生产环境,势必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及自身职业生涯的隐患,也会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顺利推进和实施。化工行业固有的危险性与学生薄弱的安全基础间的矛盾,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必须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奠定岗位安全生产基础,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当前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

二、安全教育的目标要求

1.明确安全教育的要素

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人、物、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会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会造成人有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作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某些环境因素也会引发物的性能的变化。因此,安全教育要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研究人、物、环境三方面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出现的条件和形成事故的规律,探讨控制危险、预防事故的有效对策和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5]。安全三要素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安全教育要使从业者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技能,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排除生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三不伤害”等安全发展理念,掌握化工生产的主要特点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危险性,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待各项安全工作,能在任何活动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养成遵纪守法、按章办事、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3.充实必要的安全知识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了解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环境与条件,掌握常用化学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能、潜在的危害性,能应用相关参数及物质的理化性质辨识物料、储罐、设备、装置等存在的风险,掌握燃烧、爆炸、中毒、触电、灼伤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各类危险事故防范和处理处置方法。

4.掌握必须的安全技能

围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要求,掌握化工安全操作技能,能根据安全规程从事生产操作,规范进行电器及压力容器安全操作、安全检修、静电防护,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运输,安全防护、安全分析与评价。能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分析生产、储运等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可能诱发事故的潜在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预案,正确排查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工程技术方法和科学管理手段控制危险。掌握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腐蚀、防化学灼伤的方法,并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避免伤亡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等事故的发生。

5.熟悉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

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安全状态。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管理要素及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能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生产实际,制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危险源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基本方法,利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将化工安全专业知识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手段相结合,实现控制事故、消除隐患、减少损失的目的。

三、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

1.开设化工安全技术相关系列课程

开设《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防火防爆》、《大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技术、工业防毒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装置安全检修、电气安全、劳动保护、安全分析与评价、安全管理等内容。使学生对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与防护、应急处理与处置等有全面的了解。规范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控制、考核评价等管理,提高课程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都达到化工安全生产的要求。

2.专业课中融入安全教育

高职化工专业开设《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维护》、《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与化工安全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化工设计》课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综合评价,确定设计方案。对其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设备选型、施工建设到投入运行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分析,提供防范措施,同时要对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及废弃物进行危险性分析。将先进的安全监控方法、设施和预警系统引入课程,通过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消除隐患,实现本质安全。在《化工工艺》课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典型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产成品的理化性质,比较各工艺控制条件(反应温度、压力、投料的速度、配比、顺序等)下存在的风险,学会优化工艺防范事故的发生。《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使学生理解流体流动与输送、吸收-解析、精馏、离心泵、反应器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的同时,介绍单元操作中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对于《化工设备维护》课程,要强化设备管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特种设备、大型生产设备、压力容器、储罐、仓库存储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同时要强调各类安全环保装置、防电、防雷、防爆设施的重要功能。在《化工仪表与自动化》课程中,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虚拟车间里预设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使学生辨识安全隐患,分析各类事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引导学生结合化工岗位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安全分析和评价,找出事故隐患,通过仪表与自动化控制进行事故预警和预防,并能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3.加强实践环节的安全教育

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化工专业学生学业期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其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直观性、实效性。制定实践环节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多途径推进实施,注重科学管理,使安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验实训教学中,要将安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每次实验实训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在理解实验实训目的、原理、操作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报告,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安全注意事项在预习报告中明确列出。实训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危险性分析,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前对每次实训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等有清晰地认识,明晰实训的安全要求,规范操作程序。实训结束后要做好安全善后工作,及时关闭仪器设备,清理现场并做好记录,记载实训中的安全隐患,总结存在问题,消除危险。在顶岗实习前进行专门的系列安全教育,包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危险性分析流程、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运转失灵到故障、异常、事故、灾害)及防范措施等,事故多发部位、原因、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常见事故和典型事故案例,生产劳动保护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制定企业实习安全须知,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岗前安全早预知。充分利用校外实训环节开展企业生产现场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具有危险隐患辨识能力、电气安全监控能力、防火防爆监控能力、安全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4.将安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

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全过程覆盖、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各重大节假日、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环节直至学生毕业前,开展全过程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有专项安全教育,每周有普适性安全教育。在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请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生产一线技术员、专业消防队员、医院急救中心负责人等来校开设多形式的安全讲座,实现安全教育全员参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系列讲座、案例分析、火灾逃生及灭火演练、安全救护演练、视频图片动画观看、化工典型事故处置软件操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选取企业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实例,引导学生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开展模拟操作训练。指导学生编制重大活动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使学生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掌握防护和急救常识,了解应急救援装备的选择、使用、检查及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及事故现场处置能力,提高防范意识,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5.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教育和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提升安全素质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以培养和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从精神、物质等多个层面营造安全氛围,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使参与安全教育和管理活动内化成为师生的自我需求与自觉行动,将“要我安全”转化成“我要安全”。加大校园安全宣传力度,在学生活动密集的公共场所、各实训中心、校园内配电房及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设计安全提示宣传板块,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内广播、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进行安全宣传。开展事故案例、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安全知识图片展,举办安全教育月活动,聘请专家开展安全法规咨询,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演讲会、安全宣传小报制作比赛、暑期安全宣传社会实践、家用化学品安全防护宣传等活动,定期开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四、结语

为行业企业培养满足现代化学工业安全要求的,有实践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保障。面向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强化安全教育,既是本专业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人身安全、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事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开展全面的、高效的安全教育,可使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建立符合时展的安全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安全素质和系统安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景良.化工安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2]陈晓伟.多种隐患亟待全面排查[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2):30-31.

[3]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07-208.

[4]陈瑞峰,等.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化学工业,2012,(Z1):8-10.

[5]许文.化工安全工程概论(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2.

高危行业专题教育篇8

2007 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2008 年9 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变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度外[1]。这场金融危机已经并且将会在一段时间内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是按照市场的需要,按照企业的需求,面向市场,面向经济,面向社会,以就业为导向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因此这次金融危机必然会对我们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这次金融危机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有哪些影响,如何应对,本文以信息管理专业为例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影响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学带来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出口大幅下降等因素使企业效益下滑,社会用工需求减少,必将使高职院校学生的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困难生救助等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这次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经济发展机遇同样也给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下一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金融危机给高职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带来的挑战

1、企业效益下滑,校企合作与学生实习等工作困难重重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须要同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一定岗位实习时间,共同培养学生岗位工作技能。这不仅需要企业付出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支持这项工作,还必将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企业本身的积极性就不高。在经济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为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赢得企业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自金融危机以来,绝大多数企业都遇到了困难,经济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大都放慢了步伐甚至停顿下来,而合作企业的积极性跌到了低谷,信息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2、社会用工减少,对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严重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滑坡必然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引起社会用工的减少。教育部的统计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数量2009年第一季度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的用工需求比第二季度下降了5.5%,这也是二十年来我国用工需求的第一次大幅下降[2]。信息及其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占的比重较大,就业压力相对较重。

3、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提高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欧美发达国家都出台措施降低中国学生的留学“门槛”,加上人民币升值这一趋势,将有更多的优秀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者就读港澳台的大学[3],而国内近几年来生源数量下降,这将加速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生源质量下降的趋势。课堂上学生对老师讲授内容的领悟程度将会有所下降,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金融危机给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1、加快内涵建设、提升信息管理专业办学层次的机遇

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日趋严峻,我国产业总体上处于国际分工链条的低端,竞争力弱的问题更加突出,一批产品科技含量低、服务水平弱和管理水平差的企业难以立足。在市场的倒逼机制下,政府和企业不得不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创新和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层次的同时大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而政府和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必然要加大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这样使信息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这会对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和层次提出更高的要求。近来人才市场上信息类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强劲回升就已经显示出这方面的一些征兆。这将促使政府和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也会使政府加快提升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办学层次的步伐。这为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2、促进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机遇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和企业需要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度,以提高管理效益,促使企业管理升级,这样必然对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也将会发生变化,这将促使着高职院校加快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步伐。

3、加快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机遇

金融危机后,企业管理升级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更高的信息化技能水平,还需要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既要知理论又要能熟练操作;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不仅会做,还要会说等等,这样的人才仅仅靠学校是培养不出来的,这就促使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共同进行课程教学,这为高职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4、提升师生专业水平的机遇

金融危机以来,严峻的经济形势逼使着要想生存下去的各类企业都要进行管理升级,向管理要效益。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需要通过外聘专业人才进行或者项目外包的形式进行信息化建设,这就为广大信息管理专业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提供了平台。

5、促使学生提升人文素质改变就业观念的机遇

大学生不愿吃苦、就业期望值高等问题一直是困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难题之一。金融危机以来,就业形势严峻逐渐逼使学生认清了现实。此时国家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将经济发展方式由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向扩大国内需求拉动,要想扩大内需,就为广大农村市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因此未来县乡城镇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高技能人才提供相当多的就业机会。这种状况下如果高职院校引导得力,将是促使学生提升人文素质转变就业观念的有力时机。

6、促进国际交流共同办学的机遇

金融危机以来,一方面我国的很多企业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纷纷走出去,收购国外的一些优质资产或投资扩大国外生产基地,这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国外高校为了摆脱经济不景气带来的负面影响,纷纷加大了与中国高校合作办学的力度;再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使聘任国外优秀教师来中国任教更加容易,这些为促进信息管理专业国际交流合作办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高职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分析

1、科学管理,加大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要下大力气进行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受到社会和企业所欢迎的素质与技能都过硬的人才,这样将会取得政府和企业更多的青睐,获得它们更多的支持,使自己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大信息管理专业建设力度

要经常进行市场调查,及时了解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与素质要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加大专业建设的投入,培养师资,更新设备,尽可能地缩短专业建设的周期。

3、加强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

高职院校要统一思想,从校长到专业教师,都要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进行金融危机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影响的培训。学校要提供条件和激励措施鼓励信息管理专业教师走出去,与企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沟通,让企业家们认识到金融危机后经济运行的形势,认识到信息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同时主动寻求参与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等为企业服务的机会,既加深与企业的感情,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这些工作争取企业参与学生培养,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岗位,共同培养学生。这样还为学生的就业拓宽了渠道,

4、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通过形势报告、企业家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信息管理专业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开设人文素质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素质拓展、成功学讲座等具有特色的第二课堂,建设具有个性的校园环境氛围,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等等。学校要通过这些途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人文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

5、做好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

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职业化,做好分层次、分专业、分对象的指导与服务,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将结果性就业指导转化为过程性就业指导,将群体性就业指导细化为个性化就业指导,将求职技巧指导深化为生涯发展指导。要引导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心态、准确定位、抓住机遇,尽快就业。

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高职院校要利用当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大好机遇,主动联络,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范围。还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吸引国外优秀信息管理专业教师来学校任教,把外教的授课范围从外语扩展到专业课程,把外教的聘任从短期向长期扩展[3]。这样将加速中外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培养一支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为高职院信息管理专业校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要高职院校认真分析金融危机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机遇,积极应对,必将会使高等职业教育迎来新的一轮发展高潮。

参考文献:

[1]卢永明.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9(5)

[2]王守涌. 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

上一篇:心理健康主题教学设计范文 下一篇:艺术空间文化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