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药品范文

时间:2023-10-30 11:57:06

高危药品

高危药品篇1

【关键词】 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98-01

保证患者医疗安全是医疗机构开展治疗行为的前提,也是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TO)及欧美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最重视的议题之一[1]。高危药品(High-alert Medications)是指用药过程中副作用很大,容易给患者身体带来危害的各种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将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导致死亡[2]。近年来,由于对高危药品管理疏忽造成了大量的医疗事故。相关研究表明,加强医疗机构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力度及规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就医过程中的用药安全性。高危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及用药安全问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医疗机构都应重视的一个议题。笔者对我院西药房与病房区进行了详细检查,总结高危药品管理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明确高危药品概念及目录

20世纪末,美国医学研究所对医疗药品进行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医疗差错是除疾病外的首要死因,其中尤以用药差错为主。因此,美国安全使用协会(ISMP)率先提出高危药品概念:即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3]。这类药物的显著特点是用药错误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用药错误,将带来严重的后果。ISMP于2008年所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中,排名前五的主要是:注射用磷酸钾或浓氯化钾、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0.9%)、胰岛素、阿片类及静脉用抗凝药。

2 了解高危药品用药安全

2.1 高危药品摆放问题 检查中发现,很多西药房未对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明确的分类和相应的药柜及摆放设施,即使有空间亦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药房应对高危药品进行必要的分类,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足够的药柜及相关设施,亦可通过分层或分类摆放加强管理。此外,对于需冷藏保存的高危药品,应配置专门的冷藏设施如冰箱等保存,以保证药效。

2.2 高危药品警示牌标识问题 对于重要的高危药品,应设置显眼的警示牌进行标示。瓶外粘贴醒目的分类标志,标识药物相关内容,如:药品名称、浓度、有效剂量和最大剂量、单位及有效期。对于易混淆的药品,可采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相关人员要做好及时更新高危药品目录及注意事项的工作,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2.3 其他用药安全问题 西药房工作人员应熟悉高危药品的特性,严格控制其使用剂量并有效控制给药,严格遵守高危药品的用药规定,避免临床用药错误;应重视高危药品的有效期问题,可在药房专设一人负责药品有效期,保证药品先进先出,安全有效;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讲解高危药品的特性,解说其不良反应及适应症,确保患者按照医嘱服药,杜绝药物配伍不当导致用药安全问题。

3 讨 论

高危药品用药错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严重的危害,故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高危药品管理方式的探讨,人们不断寻找着更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以确保用药安全。西药房管理者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用药错误或联合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可直接与医师进行沟通,并向有关部门反应;管理人员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西药处方药进行严格的把控和审查,保持高度的责任感;若发现有不合格药品,应及时向负责人举报,并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对药品质量进行管理;拒收无正规批号、包装不合格及检验报告不合格药品,杜绝不良药品进入西药库。应积极建立规范化管理制度,强化用药安全意识,有效管理高危药品。

综上所述,医疗机构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力度,合理规范化高危药品的临床应用,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和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幸国,吴永佩.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9(25):600-602.

[2] 毛雪英.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与用药安全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7):637-638.

高危药品篇2

关键词:JCI认证标准;规范化管理;泌尿外科;高危药品管理

高危药品是指少数特定的、若使用错误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导致死亡的药物,该类药物管理属于我国医疗体系和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International,JCI)评审标准的重要安全目标之一[1]。由于以往临床对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导致错误使用率提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鉴于此,医院泌尿外科于2017年10月引入JCI认证标准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加强对高危药品的风险防范管理水平,提升医院服务质量,进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2]。现本文就对JCI认证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在泌尿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医院泌尿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采用JCI认证标准的规范化管理设为实施后;将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医院泌尿外科高危药品管理中采用常规管理设为实施前。选取泌尿外科的21位护士作为研究部对象,年龄:24~38岁;文化程度:中专学历4名、大专学历12名、本科学历5名;工作年龄为1~14年。研究期间无人员变动情况。

1.2方法

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实施后采用JCI认证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具体如下。

1.2.1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小组,组员为药剂科主任、护理部主任、临床药师及泌尿科全体护士。该组主要负责制定合理规范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及相应考核标准。有专业人员对全体护士进行相应高危药品知识培训,选出1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资深护士任命为高危药品质控员,由其主要结合科室患者的用药情况,制定高危药品目录,规定药品的确认、使用标识和地点及储存方式等,定期评估护士用药安全的情况,针对问题完善改进。

1.2.2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①严格按照药理作用将其进行分类贮存,对急救、麻醉、精神等药品进行专柜贮存,将注射液、口服药区分按照药物温湿度贮存要求进行常温或低温保存,并统一使用温湿度计量温度。在名称、性质、包装等相似的药品原包装上做不同颜色标记。②由质控员遴选高危药品种类、数量,在护士长与护理主任双重审核无误后于药剂科备案。制定药品使用登记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规范对接,质控员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总结后要及时纠正。对如标签模糊、已过期、破损等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药品,需及时退回处理。③于高危药品存放区设置红色的“高危药品”警示标识,于药品医嘱打印标签时均印上警示标识,确保各环节均有警示。在药品或者容器上用红色胶布缠绕表明失效期在3个月内,提示取药人员优先用。④建立高危药品应急措施,在开高危药品时,所有有资质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均要严格遵循双人核对制度,患者使用时,要加强巡视,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1.2.3持续改进管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质量,由质控员每月分析和统计高危药品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向组员汇报,集体讨论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以培训的形式反馈,由护士长制定改进防范和管理流程,并对后续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规范完善管理制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知识考核情况和检查合格率。①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科室高危药品风险管理评定量表》考核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内容包括分类、适应证、禁忌证、贮存、配置、审核等6项,每项10分,得分越高表示掌握程度越好[3]。②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小组分别对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情况进行了21次检查,现比较统计实施前后合格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比较

实施后护士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检查合格率比较

实施后的高危药品管理检查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讨论

高危药品篇3

胰岛素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生理性激素。作为药物,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及血糖长期不达标、存在口服降糖药使用禁忌或使用口服药治疗失效、发生急性并发症、合并妊娠、出现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把双刃剑。糖尿病患者若不能掌握该药的正确用法,就会把这种“救人的药”变成“害人的药”。此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若偏大可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并可引发饥饿、瞳孔散大、焦虑、头晕、震颤、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外,糖尿病患者在滥用胰岛素时还可出现胰岛素耐受、过敏、水肿等不良反应。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晓蕙教授指出:“一项涉及171个医疗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只有不到一成的糖尿病患者掌握了胰岛素注射的技术。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在我国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只有37%的人血糖达标,有超过6成的此病患者血糖不达标,而且有很多此病患者出现过血糖偏低的情况。”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陆菊明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认真学习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免在使用此药时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他说:“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时,常会出现用药剂量不准确、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注射手法错误等问题。以重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为例,目前,我国市场上出售的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都是按照‘一次性使用标准’设计制造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的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应一次一换。重复使用胰岛素笔用针头和胰岛素注射器会影响注射胰岛素剂量的精确性,并可导致皮下脂肪增生和产生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目前,这种状况有望得到缓解。据了解,天津、浙江、广东等8个省市已经将胰岛素笔用针头纳入当地门诊医保报销的范畴。在2012版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目录》中,已经明确将“胰岛素皮下注射”单独立项并将胰岛素注射针头列为“不可单独收费”的耗材之列,从而为制定胰岛素笔用针头门诊医保支付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物价收费政策依据。)

陆教授说:“现有的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流程比较繁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正确度。胰岛素的规范注射技术包括9个步骤。其中,注射时捏皮的方法及进针的角度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最易弄错的环节。此病患者若选用新型的4毫米或5毫米超细超短型针头,在注射时几乎无疼痛感,因此基本不需要捏起皮肤,只需单手操作即可。这将进一步简化胰岛素注射流程,使胰岛素注射更准确、更安全、更舒适。”陆教授指出,糖尿病患者必须根据个人的病情及对胰岛素的反应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在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遵医嘱选择胰岛素的种类和用量,不要随意改变用药的剂量和方法,尽量避免出现漏用药的情况。患者如果调整了胰岛素的用量或种类,在用药的最初两周内需密切监测血糖的水平。

2.在保存胰岛素时,要避免使其处于高温环境中或受到阳光的照射。应将未拆封的胰岛素保存在2~8摄氏度的冰箱冷藏室内,并在保质期前使用。将胰岛素从冷藏室内拿出来以后,要等此药的温度升至室温后再用。冰冻过的胰岛素不能再使用。若发现胰岛素的颜色发生改变或含有不均匀的悬浮颗粒,说明其已经变质,不能再用了。

3.在注射胰岛素前要洗净双手,并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在注射预混胰岛素时,要先将胰岛素瓶夹在双掌间搓动,将其混匀。

4.不要与他人共用胰岛素注射笔和针头,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原则上,每个胰岛素针头只能使用一次。如果在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注射时出现了疼痛感,说明针头已经变钝、弯曲或出现了毛刺,继续使用会造成皮肤损伤。

5.在注射胰岛素时,应根据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的长度确定是否需用手捏起皮肤及确定进针的角度。在使用4毫米或5毫米的针头时一般无需捏起皮肤,只要垂直进针即可。注射完毕以后,应让针头滞留在皮肤内至少10秒钟再拔出。在人体上,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不多,主要是腹部、手臂前外侧、大腿前外侧和臀部外上1/4处等。这些部位的皮肤下面都有一层可吸收胰岛素的脂肪组织,而且仅含有较少的神经,因此在注射胰岛素时很少会诱发不适症状。一般情况下,人腹部的皮下组织对胰岛素的吸收率可达到100%,手臂的皮下组织对胰岛素的吸收率可达到85%。

6.在长期使用胰岛素期间应轮换选用不同的注射部位,两次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应相距2厘米以上。应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注射胰岛素的部位若出现肿胀、红斑、硬结、水疱等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处理。出现硬结的地方不能再注射胰岛素,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

高危药品篇4

高危药物管理现状

病区高危药品基数不符、不合理[1]:①造成药品基数不符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有些患者用药时只需单包装药量的一部分,不需全部用完,这就使某些药物由两个人合用而节余下来,如氯化钾、氯化钠等;二是各科室备用药设置缺乏针对性,药物储备品种、基数随意,太多的品种、数量使护士每天药物交接流于形式;三是因临时医嘱更改、患者拒用、病区退药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备用药品增多。②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种类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和医疗用药不断更新,使常用药品的种类需求产生变化,从而使某些原消耗量大的基数药极少用或不使用;二是新的替代药品用量加大而出现配备紧张,导致基数药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及药品基数数量与使用率不符。

未按储藏条件储存:护理人员不重视阅读药物说明书,对药品理化性质、储藏条件不了解,对有些需避光保存的药物如维生素C针、肾上腺素针等未严格避光保存而导致变色,对凝血酶等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置于常温中,对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未密封放置等。

病区高危药物没有清晰、醒目的标识:与普通药物混放,如10%氯化钠与10%氯化钾同一个柜子存放,且没有明确的标识。

存放毒麻限剧药物的抽屉未加锁:毒麻限剧药物交接本登记不规范,管理者检查登记不及时,未实行交接班双人签名。

药品的摆放随意:口服药和外用药混放,未按照药物的效期先后顺序摆放,个别药物裸放,未存放药物原装盒。个别病区甚至存在一个塑料盒子内裸放多种药物的单只包装,由于经常反复查看,导致药瓶表面药物名称、批号、效期模糊。

有些使用率低的药物,如利血平等易过期,护士检查不仔细,导致不合格药品没有及时被清理。

不同批号的药品混放在一起: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注射剂领回科室后除去原包装,放入备用盒中时未按照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急救药存放在抢救车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因原外包装盒标记药名虽相同,但剂量不同却混放在一起,护士取用时如查对不仔细,极易发生差错。

整改措施

成立高危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主任任组长,各科室护士长为管理小组成员。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院高危药品管理目标制定及与药剂科共同研讨制定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根据《美国ISMP2008年最新修订的高危药品目录》,结合我院药品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高危药品目录:①抢救药品;②品;③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④抗凝血药;⑤化疗药物;⑥中等作用强度镇静剂;⑦阿片类麻醉剂;⑧骨骼肌松弛剂;⑨特殊种类如胰岛素等。

制定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实行护理部、护士长、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护士三级质量控制与管理。

规范高危药品存储及标识:制订药品摆放规范,标识统一,对全院类似楼层同一标识,便于轮转护士适应,增加用药安全。在统一归类放置高危药品标识的同时,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明确各类高危药品的位置、熟知药品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等,并在晨会上进行抽查与考核,确保用药安全。高危药品存放柜门上粘贴黄色醒目提示“请查对后慎用高危药品”,随时提醒护理人员在拿取或使用高危药品时注意。高危药品按使用途径专柜内分层定位放置,静脉输液用药放上层,口服药摆放专柜中层,外用药摆放下层。分别以黄色标签、红色标签、蓝色标签电脑打印单字迹清晰注明药品名称、浓度、剂量、单位、基数量及失效期,所有注射针剂使用药品原包装盒。对于易发生混淆的高危药品,如10%氯化钾注射液和10%氯化钠注射液,存放地点要分开一定的距离,并对10%氯化钾注射液使用黑色标签,以着重引起使用者的重视。对过敏需进行皮试的药品集中管理,抽屉设有特殊标识,粘贴“未皮试禁用我喔”的温馨提示,并提供常用药品皮试液浓度配制方法,供临床护士随时查阅。同种药名不同效期的高危药品,对失效期较近批号用不粘胶粘贴红色“先用此药”标识,提醒护理人员在取药时坚持先进先用、旧的先用的原则。

规范毒麻及抢救药品管理:毒麻药品按照国务院关于品和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品和第一类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库或者专柜储存,专柜应当使用保险柜,建立专用账册,实行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做到“五定”,对使用频率每月少于1次的病区进行抢救车封存管理,并张贴药品摆放示意图,便于护士知晓抢救车内药品的摆放位置,为抢救赢得时间。

强化药品知识的培训,加强药品使用过程中管理:建立重点药物使用后的观察制度和程序,明确巡视的时间、观察内容及处理方法;对于需严格控制滴速的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为保证药物匀速、安全使用,建议使用注射泵进行输液治疗;对于需限制滴速的药物,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并对患者要尽到最高滴速告知义务;对于液体外渗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药物,要使用静脉留置针增加安全性,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治疗室及治疗车上粘贴“三查七对”的温馨提醒标识,时刻提醒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鼓励积极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药物保质、保量、安全使用到病友身上。

讨 论

综上所述,规范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高危药品篇5

关键词:JCI医院评审标准;高警讯药品;安全管理;给药

JCI即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JCI医院评审,是实施国际安全目标的目的,对高警示药品进行科学管理,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合理使用,降低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的发生率[1-2]。我院引进《JCI医院评审标准》并顺利通过JCI医院评审。在改善高警讯药品的安全、科学管理、用药方面进行了持续改进。得到JCI医院评审小组的认可并顺利通过了JCI医院评审。

1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组织架构

医院对药品的科学的、安全管理尤其是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十分重视。专门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授权分管院长任主任委员,药学和医务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委员由具有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临床医学、护理和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行政管理等人员组成。

2高警示药品安全性管理

2.1高警讯药品包括:高危药品类、相似药品类

2.1.1.高危药品 是指药理作用显著、迅速,如果使用不当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我院的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全麻药、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药物、胰岛素制剂、抗凝血药及其他特殊品种等。

2.1.2相似药品 包括名称、包装和标签或临床使用相似的药品;发音相似的药品;"一品二规"药品等。

2.2高危药品的储存、摆放、监管

2.2.1药品贮存地方 所有药品贮存场所均应光线明亮、环境整洁、环境无污染源,并有相应的消防措施、安全措施,远离汽车库、油库;用电设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药品不得直接放在地面上。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区域、药柜存放、定位、加锁管理,每个高危药品有固定的摆放位置,做到标识统一,执行人员不得随意改变固定位置。并有专门的登记本。

2.2.2药品储存区温度湿度 药品储存区要有检测和调节温度、湿度的设施;温度:冷藏:2~10℃;阴凉处:不超过20℃;常温:10~30℃。湿度:相对湿度45~75%。

2.2.3药品冷藏 需冷藏的药品,用冰箱分类贮存,标识明显、严格控制温度。不得与其他药品、不同批号或不同厂家的药品混装。

2.2.4避光药品 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应放在避光包装容器内保存。

2.2.5相似药品 名称、包装和标签或临床使用相似的药品;发音相似的药品;"一品二规"药品,应分别放置,避免混淆。

2.2.6特殊管理 需特殊管理的药品须加锁保管,并有相应保管规定。并有专门的登记本。

2.2.7内、外药品管理 内服药品和外用药品应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2.2.8药品摆放 药品摆放应整齐、有序;标签应与药品相对应;按失效期远近顺序依次存放,以保证药品先进先出、近效期先出。

2.2.9高浓度电解质药品管理 在病区不得存放高浓度电解质药品。高浓度电解质注射液一般情况下要在静脉配置中心经药师调配稀释到安全浓度后再送至各病区。紧急情况下,高浓度电解质注射液由病区护士根据医嘱稀释到安全浓度后使用。

2.2.10其他高危药品管理 除高浓度电解质外,其他高危药品确需在临床科室常备的,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讨论批准备案,经讨论同意后科室方可按种类、基数储备。

2.2.11抢救车内高警讯药品 存放抢救车内高警讯药品应相对分区存放,并每支都贴有警示标识。

2.2.12负责高危药品管理员 高危药品管理员应负责基数的请领、消耗药品的补充、药品的储存养护。应每周检查高危药品基数、效期,并记录在科室备药交接登记表上。

2.2.13药学部督查 药学部对病区高警讯药品存放、调配、使用、管理的人员进行日常用药指导与宣教。保证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月检查全院各病区高警讯药品的存放、不良反应发生数等情况进行监测。依据其特性储存于适当的环境。如超出规定范围,及时采取调控措施。过期、变质、被污染;标签丢失或模糊不清、包装破损或按规定召回药品,应隔离存放,及时退回药房,并作书面记录。

2.2.14药品卫生 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大扫除。做好药品卫生工作,保证药品整洁有序。

3高警讯药品的安全给药

3.1药房发往临床科室的高危药品,会在药品盒子或最小包装(瓶、袋等)上粘贴"警示"标签,并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确保在各个使用环节都有警示。保证各个使用环节的安全。

3.2对患者的安全给药需由有资质护理人员执行。

3.3给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进行用药宣教。给药前、中后检查核对、给药后应加强对使用高危药品患者的巡视、观察,询问患者用药后情况,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3.4给患者用药前,应先核对以下内容 询问患者姓名及核对病案号以确认患者身份、药品、剂量、溶度、给药时间、给药频率、给药途径是否与用药医嘱一致。

3.5给药应做好记录 住院患者的给药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病案号、床号、药品名称、药品溶度、给药时间、用法用量、给药途径等,要求每次给药均有记录,执行给药的人员签名并记录给药的日期和时间。

3.6给药后应观察药物疗效,并评估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患者新用药物的首剂或初始反应应密切观察。如有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处理程序执行。

3.7患者给药时间管理

3.7.1长期医嘱的给药应在规定时间前后1.5 h内完成,后一次给药时间按相应时间间隔。如特殊情况(手术、检查等)延误给药,待医生评估后,方可用药。1次/d给药(QD)给药时间为:8AM;2次/d给药(BID)给药时间为8AM-4PM;3次/d给药(TID)给药时间为8AM-12N-4PM;4次/d给药(QID)给药时间为8AM-12N-4PM-8PM;每晚睡前给药(QN)给药时间为8PM。多组静脉输液,根据轻重缓急,按序使用。

3.7.2临时医嘱 (ONCE)医嘱:在医生开具以后2 h内完成给药;St医嘱:应30 min内给药。

3.7.3诊断用药等特殊用药遵具体医嘱执行。

4讨论

对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的严密程度及安全给药的严谨性,充分体现对高警示药品管理及安全给药的高度重视及重要性。高警示药品的安全性管理及安全给药,是体现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对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科学、规范的管理,并落实到每个环节,是保障制度有良好的执行的前提。

参考文献:

[1]赵蕊,马珂.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及条码管理,提高用药安全[J].药品评价,2010,12(10).

高危药品篇6

初中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管理使用回收安全措施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使得各学校的化学实验室里配备了足额的化学药品,这为化学实验教师有效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极大的物质基础和便利。然而,以2015年8月12日,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仓库爆炸造成85人遇难、700余人入院治疗为典型代表的特大事故,给我们这些从事初中化学危险实验药品管理以及实验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为了教师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安全,本人对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管理、使用以及回收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探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一、初中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安全管理

1.初中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种类

在我们初中化学实验药品室里,存放的危险药品有如下几类:(1)易爆炸品。主要有高氯酸、硝化纤维素和硝化棉等。(2)易燃品。它包括易燃固体、易燃液体和自燃品。易燃固体主要有红磷、硫磺、镁粉、铝粉等;易燃液体主要有工业用酒精、汽油、甲醇、乙醇、丙酮等;自燃品主要有白磷等。(3)遇湿危险药品。主要有金属钾、钠、锌粉等。(4)氧化剂。主要有硝酸盐、亚硝酸盐、高氯酸盐、氯酸盐、高锰酸盐、过氧化物等。(5)有毒药品。主要有氯化钡等。(6)腐蚀性物品。主要有硝酸、硫酸、盐酸、磷酸、甲酸、氢氧化钠、氨水、生石灰、过氧化氢等。

2.化学实验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首先,化学实验教师必须严格遵守化学药品室安全守则,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能及时地将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各类账目要清晰无误。仪器及药品总账、明细账、低值易耗品明细账等账目必须账账相符、帐物相符。再次,对化学危险药品要本着“安全、科学”的原则进行合理摆放;对易燃易爆以及有毒药品,要摆放在独立的易燃易爆药品橱和有毒药品橱内,双人双锁管理。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各种化学危险药品的档案进行严格的管理,通过演示实验报告单、探究实验报告单、分组实验报告单,对危险化学药品的出入库进行严格管理,存档存册,查有实据。冬季对液态的危险化学药品适度保暖,防止冻裂或冻碎试剂瓶。

二、初中化学实验危险药品的安全使用

对于化学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演示实验,其安全措施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化学教师在充分熟悉实验内容和实验操作步骤的前提下,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有充分的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如何观察教师演示。并缺一不可地将实验所用的危险药品通过演示实验通知单一一表现出来,避免遗漏。

2.教师要严格按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演示实验。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要严格按照实验所需的药品的用量取用药品,以免取用过量,造成浪费并引发安全事件;实验步骤要严格按实验操作规范进行。

化学实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的探究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其安全措施如下。

第一,化学实验教师必须事先组织安排学生预习探究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相关内容,提醒学生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实验的危险药品的使用的安全点重点预习,以免发生安全事件,伤及自身及他人。

第二,化学实验教师要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探究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危险药品的使用的安全点进行不厌其烦地讲解,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起来。在他们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这一问题时,化学实验教师要一一将危险药品的实验的安全点及安全注意事项列举出来。比如,在利用试管给危险药品加热时,如何将试管倾斜,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另外,诸如“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等一些制取气体的探究,其安全要求更高,凡此种种,事无巨细,化学实验教师务必讲深讲透,安全第一。

第三,家庭趣味小实验,因能就地采取实验“药品”,利用家里的瓶瓶罐罐拼拼凑凑就能实验,这是动员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的最佳机会,然而,正是因他们离开了教师的视线和监管而进行实验,所以,易发生安全事件的概率也就相当高。对这类实验,化学实验教师必须戴上“望远镜”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间,来到学生家中,对学生进行现场安全实验指导;亦可动员有一定实验能力的学生家长监督学生安全实验。

三、初中化学实验危险药品回收的安全管理

不论是化学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化学实验教师的探究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其实验完毕后剩余的危险药品,必须有化学实验教师丝毫不漏地予以回收,并将其妥善集中处理。在处理这些危险药品时,一要严格按规范操作处理,注意自身安全,防止给自己造成伤害;二要防止泄露,造成污染,伤及无辜。

参考文献:

[1]王志宁.初中化学实验绿色化的实施.新课程研究,2008,(04).

[2]邓宁.浅谈初中化学实验室中危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新课程,2014,(06).

高危药品篇7

为了确保患者及时用药,江油市人民医院肾病内分泌科根据临床工作的需要,临床用药的特点、使用频率、药物性质和效期长短有选择性的储备了一定品种和数量的药品。如抢救药品、常用药品、品等。而病区备用药柜的药品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安全,因此确保备用药柜的药品质量尤为重要。为了克服药品种类繁杂,数量较多,摆放凌乱,药品混装、裸装的现象,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针剂药品进行有效的归整,方便取用,方便交接班,现将我科巧用分隔板及透明收纳盒制作备用药柜的方法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首先根据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目录要求设置高危药品备用药柜和普通药品备用药柜。

1.2 利用隔板将不同种类的药品完全区分开,将高危药品的药名及数量采用黑底白字的高危标识粘贴于隔板上,将普通药品的药名及数量采用白底黑字的标识粘贴于隔板上。

1.3 利用麻醉科废弃的透明塑料盒(镇痛泵)将外包装盒较大,体积较大的药品进行收纳,在透明塑料盒盖上面依然采用白底黑字的标识粘贴药名和数量。

1.4 将透明塑料盒应用于冰箱的药品管理,专门存放不同种类的胰岛素,血凝酶、鱼精蛋白等药品,透明塑料盒盖上面同样采用黑底白字的高危标识粘贴药名和数量。

1.5 根据制作好的备用药柜,设计出备用药品交接班本,眉栏上将高危药品和普通药品区分开,按照药柜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排列出各种药品的名称、剂量、数量,即减少交接班查找的时间,又提高工作效率。

2.优点

2.1 巧用分隔板及透明塑料盒制作的备用药柜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将针剂药品进行有效的归整,确保一药一格,一药一盒,在使用过程中一目了然,取用方便。

2.2 经济适用,简单方便,利于推广;

2.3 各种药品分隔摆放,分盒摆放,能够有效避免混装、裸装的现象,提高用药安全,杜绝隐患;

2.4 各种药品摆放井然有序,能够有效保持治疗室的整洁;

2.5 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及时用药,为临床工作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高危药品篇8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利用;依从性;分析

高血压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有报道称,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原因是患者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1]。本研究中,根据Morisky评估法,评估高血压药物的利用度,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方式,探讨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90例,女性患者410例,年龄44.0-71.0岁,平均年龄(57.0±5.5)岁,病程1.0-11.0年,平均病程(6.0±2.2)年。

1.2 病例纳入标准 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5mmHg,有高血压病史,正在服用降压药物。

1.3 分析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方式,由通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对不依从的危害、药品标示、给药途径、给药剂型、给药品种、每日用药频率等进行调查,分析药物利用与用药依从性的关系。

1.4 药物依从性评估标准 根据Morisky评估法,评估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估内容包括:是否忘记服药,是否按时服药,当症状改善或变坏时,是否自动停药,当上述问题回答均为否定时,则认为用药依从性好。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 共发放800份自制问卷,回收795份,回收率为99.4%,其中430例规律用药(54.1%)、365例不规律用药(45.9%)。

2.2 高血压患者药物利用与用药依从性关系 影响用药依从性因素包括不依从的危害、药品标示的完整性、给药≤2种、剂型≤2种、品种≤2种、每日用药频率≤2次,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年龄趋于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高血压的控制不仅与降压药物有关,还与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关[2]。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提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也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结果中,不规律用药365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

本研究中,通过自制问卷调查方式,对不依从的危害、药品标示、给药途径、给药剂型、给药品种、每日用药频率等进行调查,分析药物利用与用药依从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依从的危害、药品标示的完整性、给药≤2种、剂型≤2种、品种≤2种、每日用药频率≤2次是影响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所以,高血压患者应了解不依从性的危害,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严格遵守医嘱服药,不能擅自停药。

医师需要告知患者家属,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监督,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生理功能的减退,可能伴有脑萎缩、脑血管并发症等基础性疾病,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如果用药品种、频率过多时,容易导致漏服、误服等现象,降低用药依从性[3]。所以,家属监督对于患者用药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定期检测血压,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并将结果及时告知患者,促使其坚持完成用药依从性。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时,尽可能采用低剂量、固定方案,减少每天服药品种、服药频率,便于患者规律用药,提高依从性。

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与医护人员沟通病情,将病情进展或控制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临床医生及时调整治疗,并在彼此交流期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4]。

总而言之,医护人员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可能减少复杂、联合用药,增强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促进作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加强健康宣教,使患者真正意识到不依从用药的危害性,重视患者家属的监督作用,严格遵守医嘱用药,不擅自停药,定期检测血压,切实做到提高用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宁晓东,郑翠红,李华萍.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33-35.

[2] 智力.92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75-176.

[3] 翁黎荣.高血压患者药物利用与依从性关系研究[J].海峡药学,2012,24(9):213-214.

上一篇:药品标准范文 下一篇:食品药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