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感悟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8:36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1

安龙县融媒体中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县级党媒行业工作实际,带着信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好自身学习教育,学好党史教科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用好党史营养剂,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媒体先行、舆论先行,多形式强化全县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全方位营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宣传强势。

坚持学史明理,强化理论武装。组建党史学习教育读书会,将10名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拓展到融媒体中心24名全体干部职工,建立“每周一个读书会活动”学习机制,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在学习教育中,从编辑到普通记者,坚持把学习领会思想贯穿始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更好领悟好这门“心经”、掌握好这部“真经”,认真研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指定学习材料和参阅材料,深入学习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在全国“两会”期间有关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真理性,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感悟思想伟力、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学史增信,强化信仰信念。安龙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常态化开展党史知识讲座,激发全体记者爱党爱国热情。通过邀请县史志办同志到县融媒体中心,讲解员详细讲述了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安龙的史实,让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安龙的红色历史,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主要就是让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特别是让我们广大干部职工在一些活动当中,潜移默化的学习党史知识。我们将持续开展党史知识进机关的活动,持续掀起学习党史的一个热潮。”安龙县融媒体中心主任陈昱波说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学好党史,做好党史知识的宣传员和讲解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党员熊守怡如是说。安龙县融媒体中心还通过开展党史知识主题演讲、党史知识抢答、赠送党史书籍等方式,向全体记者宣传了党史知识、党的历史进程以及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学习教育中,县融媒体中心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站稳政治立场,在各种诱惑干扰面前保持坚如磐石的政治定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坚持学史崇德,强化精神追求。安龙县融媒体中心立足思想宣传工作实际,主动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中,轮流分派记者参与全县各部门(单位)开展“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报道,到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走“定头-纳扰-上马贡-平乐-乌寨-干海子-岔河-安龙县城”“册亨冗贝-安龙石盘-兴隆-巧凹-绿海子-安龙县城”“册亨坡妹-笃山王院-龙山北乡-兴仁马路河”3条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精品线路,实地参观草纸街71号“安龙革命历史陈列馆”,聆听“红色故事”,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精神,发扬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强化全体记者精神追求,坚定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截至4月13日,安龙县融媒体中心已派出记者100人次参与76个部门(单位)开展“瞻仰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从中接受精神洗礼,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以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状态,投身到营造建设“一区三城六乡”绿色特色新安龙宣传强势工作中。

坚持学史力行,强化使命担当。安龙县融体中心坚持学史力行,引导全体记者通过学习党史鉴往知来,认清历史使命、明晰历史责任,把前人的智慧和经验转化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做好全县思想宣传工作的强大动能,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安龙县融媒体中心立足本单位职能,围绕把党史学习好、总结好、宣传好,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发全体记者担当使命、主动作为,营造了比、拼、赶、超浓厚氛围。安龙县融媒体积极发挥作用,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线上宣传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统筹抓好媒体宣传,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用好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和“故事安龙”客户端、“安龙新闻”微信公众号、“安龙融媒体中心”抖音快手号等新媒体平台,深入宣传党中央、省委、州委决策部署,深入宣传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基本要求,深入宣传全县开展学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2

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 为秉承老一辈革命先烈优秀传统,增强院在职在编干警奉献意识,3月20日,新蔡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付自强的带领下,前往泌阳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主题教育。在泌阳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院同志们聆听了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英勇战斗的事迹,参观了故居及陈列文物,观看照片留影及文字遗迹,回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斗争历史和生活场景,深刻的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初心信仰。在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前,面对党旗,县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陈春伟领誓,院全体干警重温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了共产党员的理想与信念。通过参观学习,让大家重温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接受了革命传统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始终保持昂扬的革命斗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焦竹园革命旧址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驻地,以此为中心开辟的鄂豫边革命游击根据地(又称桐柏山革命根据地),是南方八省市十五块红色游击根据地之一,是被称为“小延安”的竹沟革命根据地的前身,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全体党员先后参观了焦竹园革命旧址、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馆,集体观看了革命专题纪录片,重温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英雄业绩,感受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的高尚情操,从精神上、思想上、心灵上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洗礼。

在鄂豫边省委革命纪念广场,党员代表王昆鹏及青年代表吉德果先后发言,各自谈到自己的观后感及认识,并表达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纪检监察书记石国芳为我院干警上了一堂深刻生动的党课。

付自强院长指出,要明确重点、把握关键、知行合一,学好党史这门必修课,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一是自觉对标对表,提升政治站位。按照党中央、省委、市委开展学习党史教育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融会贯通学,入心入脑、务求实效,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问题,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真正做到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二是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学习形式。要用好理论宣传阵地,在法院微信公众号群上开辟“党史专栏”,展示回顾党的历史、弘扬革命精神,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通过观看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开展党史知识测试、“我学党史有感悟”“我讲党史故事”等系列活动,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三是结合工作实际,确保学习实效。要注重提高党史学习的“转化率”“变现率”,力戒学用“两张皮”,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担当作为,狠抓工作落实,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破解工作难题、推动经济发展的实际能力。

此次活动积极探索党课新模式,让在职在编干警走出机关,走进历史,把党课搬到本土红色路线,让党课“活”起来,努力提高新时代党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既接受了党史党性教育,又凝聚了全体干警忠诚担当、履职尽责的合力。大家纷纷表示,要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将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激发出来的信念信心、热情激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3

关键词: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课程思想与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的前沿思维,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体系与教学实践契合的生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意味着教学效益的确定,良好模式的推广即是效益的放大。随着人们对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历经曲折道路,终于确定以课程改革作为突破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中小学教师确立新的课程思想和新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专业生活方式,重构具有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缺失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课堂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及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达到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生为本的生态模式。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概念,[1]并在他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的观念和实践模式研究”中对此作了深刻的理论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 本文试图结合自己参与该课题部分研究的实践和思考,对课堂的生态模式进行探讨。

一、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生”是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长大;“生”是活着的,有生命的;“生”又是“学生”。“态”是指形状、样子。那么,“生态”也可理解为“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成长的样子。”现代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环境,即让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自然地和谐自由地生长发展。正如诗人特奥多尔·冯塔内所描述的那样,教育“旨在努力为毫无依靠的幼树提供一根拐杖,从而使其能在纯净的空气中自由自在地、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则接受了非常不错的教育。”[2](23)传统教学伦理观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关系:人──人”,把人当作社会工具来看待,把课堂作为培养“社会工具人”的“教堂”,而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生态实体──教师与学生。郭思乐教授在《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教育中生命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存在这种可能性,使生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生命会从中受到鼓舞,从而收获丰富和充实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必须创造这样一种人的整体生命投入的生态。”[3]生本教育观念指导下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看作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人的生命存在,成长和促进人的生命完善发展,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生态模式。

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生态课堂主体──学生学习生态的建立。在课堂教学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要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要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这是现代人本教学伦理价值的根本体现,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生态课堂教学要求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压力和内部压力,人的意识和机体活动,情感与认识活动,社会规范的要求和学生的天性统一起来,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关爱的课堂人际氛围,让学生富有个性地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课堂环境。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知识的“精选”。这是由生态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所决定的。由于生态课堂教学的伦理价值的核心是指向生态课堂的主体──学生,因而教学的内容选择既要适合社会规范的要求,更必须尊重知识生成规律和儿童学习的特点。吕达先生曾形象地把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知识、儿童和社会喻为“一尊鼎的三只脚”,“只有‘三足’都兼顾了,才能做到‘鼎立’。”同时强调在承认社会对课程的制约作用的同时必须尊重知识和儿童自己的特点。[4]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认为,“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2](75)社会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其教学效果却可能是负面的。所谓“尝试”即意味着“适合”,儿童只有穿上“合脚”的鞋,才能走得更快。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课程本源和本质认识上的误区,过分强调装饰,使“整体课程膨胀,学非所用,远离人的生活,严重压抑人的学习积极性,阻滞了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5]因此,生态课堂教学必须把教材当作范例,精选“知识”,使知识能真正进入儿童视界,只有儿童喜欢的知识,乐于接受和感悟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在广州、深圳、梅州的生本实验学校的生态课堂教学中,笔者目睹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灵动与热情,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是对一种苦差的“应酬”,课堂成为学生最依恋的地方。这是与生本教材的精心设计分不开的。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感悟,把感悟作为学习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对知识和精神生命获得一种整体状态,否则就是“赤裸裸的教育假象”,虽然是严肃认真的却是徒劳的努力。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内化,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而是人对自己的挑战和创新,是学生未来学习与生活的核心基础。为此,生态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领,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学生自已“生产”出来的浸润着学生自己血脉的知识才是有生命的,才会产生刻骨铭心的爱。这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重视讨论的常规化,使儿童的体悟水平得以提升。儿童具有天生强烈的对集体所具有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价值观的学习需要,求得同集体具有的文化方式的一致是儿童的一种强烈愿望。儿童个体的体悟有时也许不是很深透,通过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讨论,使儿童对已有悟见重新组合、选择、建构,使体悟水平向更深层次内化,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讨论的常规化不但使学生获取深层感悟的经验,而且加强了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了集体探究和团队精神,和谐自由的富于创造的课堂讨论氛围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民主参与的课堂氛围正是灵动与创造的必要条件,压抑、不自愿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可能有“出格”的表现。因此,只要是学习需要的就可以讨论,让学生的学习天性自由释放,才能使学生进入“乐知”、“好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生态。为使讨论常规化,必须改变课堂环境中的“生态位”,将座位的“行列式”改为“方块式”,在目前课堂环境条件下,这种“生态位”的改变,正是体现了生本教育对课堂生态主体──学生的尊重。

课堂教学生活是提升自己生命质量的人生历程。多尔赫认为“教育是促进人们之间相互的满意关系,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以及促进人格发展的一种共同生活。”[2](49)深圳南山学校李先启校长认为教育应是“充满爱的教育”。同时,学生又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大教育的视野看,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成为先行的永远的学习者。教师只有融入儿童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才能体味和领略教学的神圣和精彩,才能精神感奋,充满乐趣与活力,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赢的共振共生的满意生活的地方。

因此,可以认为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精选适合儿童学习的知识,减少对学生学习的时空占领,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教师、知识、学生以及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生态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这就是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

二、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习,在课堂学习生活过程中学会感悟,体味生活,在与知识的“相遇”中,使知识融入生命。教师在“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中也在“点化”自己,学生和教师在生态课堂环境中共同提升生命质量。生态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就必须依据这一宗旨来安排。因此,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就可以“领受—领悟—提升”三阶段来进行。

(一)领受

领受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要适合儿童当前心理年龄的最新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儿童学习的基础,间接经验可以转变为直接经验,学生学习应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精选示范知识要考虑儿童的接受特点,要为儿童所喜爱,容易进入儿童视界。学习任务要相对确定,提出的问题要简明扼要。学生领受是在上一次课结束时就已开始,这样学生才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做课前社会化的准备。教师要融入课堂生活,表情动作和言语能让学生体味到教师的关爱和深切的期望。因而当一次新课开始,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教师对讨论巡问即可获得学生领受的现状,为下一阶段的领悟引导以及对教学设计及时作出调整。

(二)领悟

领悟是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主题和核心环节或阶段。阅读、讨论和相应的必要练习是主要的教学策略。通过阅读、讨论或相关练习,让学生深入知识的内部,领会知识的内涵及发现知识生成的初步或基本的规律,拓展知识的生命。同时用集体学习的动机促进内化的方法,使知识与思维、情感、态度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有机成分。学生的领悟有显性水平和隐性水平两个层次。显性水平是学生对知识领悟透彻,既能意会又能言传;隐性水平则处于领悟的朦胧状态,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在领悟层次上必须把握住一个“度”。如生本教育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死海》的教学,文中有“比重”一词,小学三年级学生没有必要弄清“比重”的科学概念,只要懂得“由于死海含盐量很高,人在海里就像木头漂在水上一样”即可。

(三)提升

提升是在学生领悟的基础上对知识生命的拓展。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成功领悟,让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探究的精神得到张扬和发挥。如深圳外国语学校的罗华老师,在生本教育观念的指导下,打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在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这一历史事实领悟的基础上,花两节课时间让学生对二战后“苏联模式”的积极影响与弊端展开争辩,使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讨论中得到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发现知识变化的规律后,其领悟水平是可以再提升的,提升的速度和广度常常是令人震惊的。在提升阶段的常规化讨论中,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我们在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上常常会发现无法预知的令人心灵震撼的场面,这就是生态课堂教学的无限魅力。

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是对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各生命实体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以及知识生命的多元、多向的互动和不同层次的提升。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还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教学时空进行调整,实行大课堂的联动,把课堂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做学习社会化准备,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的开放,同时可以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按教学需要作灵活的选择与组合。生态课堂的教学流程可以在一课时完成,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用几节课来完成。例如对一些探究性问题的解决,就需要较多的时间来组成一个“领受—领悟—提升”的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永远是一个与时代同行的话题。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以生命合作活动为宗旨,把讨论作为常规化的教学策略,把领受、整体领悟和点化升华结合起来,预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7.

[2]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郭思乐.经典科学对教育的影响及其与教育生命机制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3,(2):15—21.

[4]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J].课程·教材·教法,1998,18(2):10—16.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4

一、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即德育:第一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第二是其内容包括社会思想和道德原则的教育。德育的成功与否是通过个体对所认知的东西有所感悟并转化成自己的行为、进而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如孔子所说思想上懂得“道”,而在行动上按照“道”去做,才是“德”。显而易见,“德”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点一滴的生活中。而“德育”则是让人在思想上懂得“道”。

古往今来,德育一直在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所谓“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而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1],”说明古代办学的目的是“明人伦”,即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并维护相应的社会秩序。在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美德必须通过理性的教育、形成道德习惯。可以说,德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教育发展过程的始终,而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即德才兼备。

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德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德育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纲要》教学在德育中的地位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其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追求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的讲述,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层面实现对大学生的德育渗透。

《纲要》不同于普通的历史教科书之处在于它以综述的形式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作为背景、并以专题的形式将近代以来的中国大事件系统阐述,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了解中国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联系和比较中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广大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实现《纲要》的政治教育渗透功能。“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本质和主流来说,就是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线[2]。”《纲要》就是抓住这条主线,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放在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中来介绍,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的世界列强之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形势的总体走向,在比较中认识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这两个主要活跃于封建社会形态下的阶级成分都不可能领导中国的革命取得成功,而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又由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脆弱而显得格外软弱,中国需要新的阶级力量来领导革命,历史的重任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与成长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相结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到土地革命的掀起,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到敌后战场的开辟,从抗战胜利后争取团结、民主、自由的努力遭到失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对历史事件的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比以往任何阶级领导的革命和运动都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支持,并实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主的百年梦想,使学生领悟到“三个选择”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摆脱封闭状况,逐步走向世界的开放史,这使得《纲要》在思想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优势。《纲要》以历史事实说明:大学生必须培养开放意识,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重任。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运动倡导的“西学为体”,从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向往在中国建立共和体制,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挫折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都说明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是在以开放的意识、改革的理念来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百年历程包含着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艰难历程,从器物方面的引进到制度方面的学习进而认识到中国人要“强体魄,达心智”,这样的基于拯救国家危亡而求索于世界的过程,反映了中国人改革进取的雄心壮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人民终于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信念、开放的胸襟和气魄,吸纳并有选择地继承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新时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百年历史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的教训和经验,《纲要》以历史的视角、世界的视角让现代大学生领悟到改革开放之理念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是中国英才人物辈出的时期,而历史人物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因此,《纲要》的道德教育渗透功能不可忽视。见贤思齐,高山仰止。以优秀人物为典范,点燃大学生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念,进而肩负起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是一百多年来所涌现出来的革命家、政治家、科学家等一切优秀人物留给大学生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纲要》教学以德育而达到育人之目的的重要方面。中国人民、尤其是那些革命志士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向大学生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甘于落后和屈辱的坚强信念,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并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方式,培养着青年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人生历程中的责任感,并指导着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纲要》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英国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说:“没有政治科学的历史无果,没有历史科学的政治科学无根[3]”。可以说,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历史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密切关系。《纲要》的目的就是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这一政治命题通过历史事实的论证而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政治科学与历史科学的相得益彰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决定了《纲要》教学中德育的最大特点是蕴含性,即渗透性。

《纲要》的德育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中的,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到近代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必然趋势,领悟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深刻含义,从而激发起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道理的领悟,不是靠教师单纯地灌输历史知识而取得的,而是靠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内心感悟而获得的。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从单纯的对知识的接受中走出来,而对中国近代以来各个时期的革命和运动进行比较、总结和评价,以理性的分析得出近现代中国的历史选择,并在这样的比较与评价中培养学生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历史教学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和人际交往过程,教师的以身教人是必不可少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讲台只是教育的场地之一,课堂教学线索性强,任务明确,而生活中的教育则是小中见大。因此,《纲要》教学的德育渗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内容教学之事,而是一点一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这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渐进性特点要求教师“行不言之教”,即以身教人,以自己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影响学生,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完善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的方永刚教授在这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展示了一个党的理论创新的研究者、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仰,将坚定的政治信念与高尚的人格魅力不知不觉地融进学生的心田。

总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探索与奋斗的历程告诉青年学生: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怎样走过来;启迪青年学生:我们的国家要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鼓舞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复兴而承担起青年所应该承担的使命。能达到上述之目的,也就实现了《纲要》教育人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孟子·滕文公上

2.“开阔视野突出主线——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建议”.中国教育报,2007;3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5

根据《中共漠河林业局委员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漠河林业局工会认真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部署及林业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党员党史集中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方向

使党员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系统掌握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铸就的革命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

二、学习目标

通过开展党史教育学习,使党员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三、学习计划

党员党史教育集中学习计划表

序号

学习内容

具体要求

学习方式

时间安排

1

深入学习领会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党员干部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汇聚起“十四五”时期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党中央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感悟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学习强国集中学习

2021年3月

2

根据《中共漠河林业局委员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人力资源科组织全科党员干部,传达落实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部署及林业集团公司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工作要求。

紧紧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学习方向,进一步加强党员自觉“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学”的使命责任感。在党史学习中铸就信仲之魂、夯实思想之基、担当为民之责、增强斗争之力、涵养清廉之风,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成为推动林业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上,以优异成绩迎庆建党100周年。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2021年4月26日

3

全面深入学习党史和近代史,深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通过长期坚持学习伟人留下来的宝贵精髓,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学习中掌握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断营造人力资源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

读书班集中学习

2021年5月-7月

4

深入学习领会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学习党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

深刻领会百年来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初心宗旨,深入学习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淤血奋战,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坚持党员每天20分钟、每周100分钟的自学进度,并做好学习笔记)

读书班集中学习

2021年5月

5

深入研读《习近事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党的历史性变革和重要著作篇目。

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道路,党领导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坚持党员每天20分钟、每周100分钟的自学进度,并做好学习笔记)

读书班集中学习

2021年6月

6

深入研读学习《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及时跟进学习关于党史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最新指示精神。

坚持注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使党员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解掌握。(坚持党员每天20分钟、每周100分钟的自学进度,并做好学习笔记)

读书班集中学习

2021年7月

7

深入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围绕学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讲话的时代意义、学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树立正确党史观。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系统把挥,更好地知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地继承传统、立足当前、开创未来。

观看直播集中学习

2021年7月

8

组织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直播,组织党员线上观看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型主题展览,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通过观看中国共产党成100周年庆祝活动深化学习。

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进一步深化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理解,增强党员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凝聚推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力量,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观看直播集中学习

2021年7月

9

按照2021年漠河林业局职工培训计划的时间节点,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党员学习“红船精神”、“北大荒精神”、“百年初心与历史使命”、“漠河林业局发展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等培训学习,进一步锤炼党员的“七种能力”。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学习党史中守初心、担使命。不断提高党员思想站位和觉悟,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人民情怀,勇担历史重任,提振人力资源科党员队伍的“精气神”,为林业局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培训班集中学习

2021年7月-10月

10

深入学习党的六中全会精神。

围绕学习党的六中全会精神,开展专题研讨,选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地用觉中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力、统一行动。

读书班集中学习

2021年11月

11

深入学习在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上的重委讲话精神。

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成果、宝贵经验,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漠河林业局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党员队伍保障。

会议集中学习

中央党史学习教育总结大会之后

漠河林业局人力资源科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6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些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有助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要搭梯架桥,让学生了解背景;聚焦语言,让学生深入体验;依托文本,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这样才能发挥它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阅读教学 革命传统 课堂教学 题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25

当前的语文教材,有不少革命题材的课文。这些课文取材真实,人文内涵丰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由此可见,教好革命传统题材文章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优势。那么,对这种题材的文章怎样教学才能更有效呢?

一、搭梯架桥,把握阅读起点

由于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距离学生现在生活较为久远,相对来说,能够从文本中获得的阅读信息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因此,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体验感受,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写作背景补充,把握阅读教学的起点。

例如,苏教版《七律 长征》一课是毛泽东在长征取得胜利以后所作的一首诗。对如今的小学生来说,红军长征的故事更像是传说。因此,他们很难走进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对诗中流露出的磅礴气势也很难读出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上网查阅长征的历史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和视频。当一个个真实的历史场景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很容易就被毛泽东诗词中大气磅礴的气势所感染,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和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教育。

在革命传统题材文章的教学中,补充时代背景,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提高阅读效率。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巧妙搭桥,帮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理解和判断,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体验。

二、聚焦语言,获得真实体验

作为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同样离不开精彩的语言描写。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引领学生深入语言,品味语言,走进文本深处,才能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一般来说,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大都是以人物的对话或者独白性的语言进行描写。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聚焦语言,精心选择语言训练点进行训练。

如,苏教版《军神》一课,主要通过人物的一系列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突出人物的品质。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抓住这些语言反复朗读、体会,激发起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一向镇定”“双手微微颤抖”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更加凸显出了这次不使用麻醉药手术的痛苦程度;同时,作者也对刘伯承在做手术过程中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汗如雨下”这些词语都充分体现出了手术过程的艰难。这种痛苦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承的神志依然清楚,能够准确地说出手术所用的刀数。引导学生对这些语言进行品味,他们的感受体验就会更加深刻,可以深化学习的效果。

可见,对革命传统题材文章,只有聚焦文本语言,真正深入文本,才能走进人物内心,从而激起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

三、依托文本,丰富人文内涵

文本是课堂教学的载体。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大都记叙真实的历史事件,表现的是实实在在的真实的历史人物,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在教学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做到不误导、不偏移,这也是对革命传统题材课文教学要坚守的教学底线。

如,在教学苏教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教师不光要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还要引导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挖掘出人文精神以及教学价值,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教学要求呢?依托文本,深入文本,在语言品味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受到情感的熏陶就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体味的:“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怎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彭德怀对战士们怎样?大黑骡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它与革命胜利有什么关系?从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就这样,步步为营,各个问题之间彼此关联。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光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感受到了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在这种革命传统题材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自己的阅读体验硬塞给学生,而要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会。只有这样,才能使革命题材的文章发挥应用的价值,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总之,教学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历史,铸就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而且也是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有效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文本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深刻感受,发挥文本的最大价值。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7

【关键词】语文课堂;美德教育;美好情操

《新课标》强调“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优势,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美德教育。笔者认为两者的有机结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创设画面意境,培养美好情操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最描绘祖国如画风景的文章。有描绘山水美的,如《桂林山水歌》;有再现园林美的,如《苏州园林》、《晋祠》等,有表现天象美的,如《看云识天气》、《济南的冬天》、《大自然的语言》等。这些作品的描写,或是人化了自然,或是移化作用,或是注入社会美的内容,都是客观的自然美同主观的情感的有机的统一,因而能产生诱人的美感。在授课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我力求像有经验的导游人一样,带领学生,借助教材,饱览名胜,探幽寻美,启发学生采撷智慧的花朵,在祖国大自然的美景面前,升起一种崇高的美感,激发起学生的对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激情诵读表演,诱发美好情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哪些高尚而神圣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磨光了的旧分币。”新编初中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这些作品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特别容易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文章写得有情,如果再加上老师教的动情,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入情,就能培养出学生真挚的感情。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巧妙地利用语文教学特有的手段,特别是利用声情并茂的诵读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诱发。

教《春》一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之中四个环节是以诵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怀。我是这样设计的:先播放朗读磁带、纠正读音,让学生把握散文的感情基调;再让学生自读,在自读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江南春景的喜爱;然后是赏读,让学生探寻春天的美点;最后是配乐朗读,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表达出自己的感情。在反复诵读中,学生心中充满着爱,他们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读出了春天的朝气勃发,读出了春天的芳香,读出了生活在春天的人民的勤劳。

三、弘扬传统美德,丰富情感体验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思想和美德的内涵,并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会使教育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全面深刻,教育的效果更为有效显著。

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请学生诵读领会《游子吟》这首千古传唱、感人至深的古诗,让学生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吟诵中,初步领悟做儿女的应心存孝心。然后导入新课,讲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理解,深切感悟文章所表达的那种父子挚爱情深的浓浓亲情。使学生透过“父亲”那“蹒跚地穿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深切感知父亲为儿子甘愿付出一切的那份高尚博大的舔犊之情;让学生从“儿子”那“晶莹的泪光”中,深刻领会儿子对父亲的那颗愧疚、感激、思念的心。在学生读其文、明其理之后,请学生齐唱了一首曾经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这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口唱心悟,激发对父母的眷恋、感激、思念之情。

四、利用榜样力量,激励远大志向

可爱的祖国孕育了一大批民族英雄、革命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爱国志士,他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铸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魂;他们的光辉业绩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是我们后代景仰的楷模,学习的典范。

如,我在讲《沁园春·长沙》,在确立知识目标后,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教师抓住老一辈革命家心系天下、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胸怀的点,对学生进行“天下为公”传统美德教育。为此,在课堂上,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了气势磅礴的歌曲《沁园春·雪》作为背景音乐,并通过声请并茂的课文朗诵,引导学生赏析如火如荼的湘江秋景图,让学生感受青年时代“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革命情怀,最后,又通过搜集到的体现“天下为公”的7句名言警句,让学生感悟,践言立德。这样做,学生既学到了诗词写作知识及意境,又激发了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家崇敬的心境和继承革命传统的情愫。

五、熟读背诵美文,沐浴美丽心灵

熟读背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学生也是一种思想熏陶、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情操感染,能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自我教育作用。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古诗文都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例如,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人胸怀大志、天下为公的《岳阳楼记》;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教人勤奋苦学、立志成才的《论语》等。这些古诗文,大多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优美,读来琅琅上口。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这些古诗文,不但能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的积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深切感知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充分体验和领会我们民族的精髓与灵魂

当前的语文教育,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意识到语文教育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性”教育,它更应该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的培养。这和当今的崇尚个性,尊重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把美德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使得久违的语文教育人格化得到回归,而当这种健全人格充满了时代气息,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时语文教育的人格化就已经冲破了传统的羁绊,语文课堂必将焕发魅力,语文教育必将呈现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初中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3】《心理学》叶奕乾、祝蓓里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革命传统教育感悟篇8

天地宇宙之间,最贵重的价值就是生命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最奢侈的梦想就是生命之花尽情的绽放;最高贵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掌握生命的探究之道。教育的基础就是生命的存在,就是对生命的理解与尊重,让教育去润泽生命,这就是生命发展理念。生命化教育是对可能更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是随顺人的生命自然的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是人的心灵觉悟的教育,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心灵的觉悟,最重要的就是人生意义的觉悟。学校开展生命化教育,就是要把对生命的尊重、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

语文课堂教学中蕴含广博的生命教育资源,这是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的前沿阵地。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这是时代使命与语文学科优势。针对着语文的思想性而言,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以及对美好的灵魂的塑造、高雅情操的开发离不开语文教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生命的感受,是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的真谛,语文教学和生命教育同在。

生命教育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其生命特征的体现就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衡则扼杀了师生生命的和谐发展,教学过程的预设封闭、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构建生命关怀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强化教师自身的生命意识。教师应当明确: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在这一次的生命中我们应该珍视生命、善待生命、让生命精彩。对于学生要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格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才能真正关爱生命,呵护生命之花的成长。语文课堂教学就是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构建生命关怀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既教书又育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观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构建生命关怀的语文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僵化的模式,应该注重多元化灵活开放性的课堂,应注重学生的生命体验、切身真实感受的唤醒与引领。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呢?

一.深入挖掘文本中的生命资源,激活生命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就包含对生命意识的重视与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与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许多文章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着“生命情感的信息”。在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切入口,从文本中挖掘生命教育的素材,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对“生命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这三个问题产生正确地认识,帮助学生树立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使学生建构起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以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体会生命的可贵,善待自己,尊重他人的存在,善待他人;认识生命的价值,实现自我。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课文实际内容出发,运用形式多样的各种方法来挖掘出文章内包含的生活技能和精神食粮,力求让每一位学生懂得:生命是一种美丽,要学会欣赏;生命是一种善良,要学会感恩;生命是一种关爱,要学会在乎;生命是一种责任,要学会履行;生命是一种宽容,要学会谅解;生命是一种付出,要学会磨练;生命是一种尊重,要学会理解;生命是一种和谐,要学会相处。因为,生命教育的根本就是教育学生注重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挖掘生命潜力,使生命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让学生知道如何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与家庭、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从而高质量地完成生命的历程。

二.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促使生命觉醒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读”,在读中体味感情,读出认识;可以让学生“议”,在议中领会主旨,议出精神;可以让学生“品”,在品中体味情感,品出主旨让学生“悟”,在悟中感受人生,悟出深意。

三.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体验生命意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必须构建师生平等的新模式。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交往的朋友。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相互启发、相互作用,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发光体,既受别人的照射,又散发着自己的光芒照射别人。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的一段人生历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学习过程,更是师生之间心灵交流、思想沟通的平等对话过程。一、转变观念,做课程改革的新型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是“唯书”,“唯上”,严重束缚着学生,造成了教师一人说了算的命令式教学,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萌芽。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认为自己永远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应该看到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给予他们一个平等而广阔的空间。教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以充分尊重。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是针对传统的知识为中心的课堂而言,她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应成为一种促进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过程,是关注人,关注师生生命和生命价值。在语文生命化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吧“生命”作为教学内容,一种教学形式,从而做到“教生命”和“有生命力的教”结合起来,实现生命的完整性、独特性、精神性、超越性。力争实现语文教学的深入浅出、点石成金、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化育生命的场所,滋养生命的殿堂,生命成长的乐园!

上一篇:道路景观规划与设计范文 下一篇:模糊神经网络的优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