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6 11:29:33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1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讲几点意见:

10月1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出台了含金量极高的《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鲜明地提出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明确我省分两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任务,第一步,扎实推进“33668”扶贫攻坚计划,大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到2017年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按照省定标准24个贫困县、375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580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第二步,认真落实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保护、加强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五个一批”扶持措施,到2020年末,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实现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群众收入迈上新台阶,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县研究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1个配套文件,这12个文件将作为指导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政策性文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结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的“1+10”政策文件,把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1+11”文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各级干部认真学习领会,深刻理解和吃透精神实质,全力抓好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和基础设施“六个小康建设”,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一是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增加。目前我县已争取到财政扶贫项目18个,到位财政扶贫资金9064.8万元。二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1—10月,我县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025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4.53%。三是“33668”扶贫攻坚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四是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成效显著。在11月4日全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情况统计表中显示,我县在全省88个区县中干部遍访人数为4255人,居全省第一,访问贫困户户数36886户,居全省第二,访问贫困村次数242次,居全省第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首轮贫困村贫困户的遍访工作进度较慢,部分乡(镇、街道)完成较差。遍访贫困户录入率低于50%的有2个镇、街道,其中双塘街道贫困户遍访任务为1041户,实际录入64户,占比为6%;鹦鹉溪镇贫困户遍访任务为2549户,实际录入510户,占比为20%。遍访贫困村录入率低于50%的有3个乡镇,其中__镇遍访任务为14个村,实际录入2个,占比为14%;鹦鹉溪镇遍访任务为19个村,实际录入2个,占比为10.5%;长坝镇遍访任务为10个村,实际录入1个,占比为10%。二是贫困户信息不精准,存在逻辑错误。系统中超过120岁的有6人,其中孙家坝镇3人、大坝场镇1人、长坝镇1人、天桥乡1人;小于0岁的有7人,其中青杠坡镇2人、天桥乡1人、思林乡1人、兴隆乡1人、鹦鹉溪镇1人、__镇1人;贫困村登记表中女性贫困人口填写为0的村有25个,其中__镇9个、__镇14个、枫芸乡1个、大坝场镇1个;林地面积填写为0的贫困村有30个,其中__镇14个、__镇14个、枫芸乡1个、大坝场镇1个;收入大于贫困线(2884元)未脱贫户数有3户,其中板桥镇、凉水井镇、杨家坳乡各1户;非低保户领取了低保金的有23户,其中大坝场镇21户、板桥镇2户。三是贫困村计划出列、贫困户计划脱贫标注不完全。贫困村计划出列年份未标注的有76个,其中:__镇18个、鹦鹉溪镇15个、__镇10个、思林乡8个、青杠坡镇8个、大河坝镇7个、大坝场镇4个、塘头镇4个、香坝镇2个;贫困户计划脱贫年份标注率低于30%的有11个,其中大河坝镇22%、枫芸乡25%、合朋溪镇27%、胡家湾乡24%、三道水乡29%、双塘街道25%、天桥乡21%、亭子坝镇22%、鹦鹉溪镇24%、许家坝镇24%、香坝镇22%。四是数据填写不完整。全县有1602户贫困户未填写银行账户,其中:鹦鹉溪镇663户、大坝场镇413户、许家坝镇390户、三道水乡93户、塘头镇25户、大河坝镇11户、胡家湾乡3户、思唐街道1户。五是身份证号重复人口较多。其中塘头镇707人、__镇179人、大坝场镇171人、鹦鹉溪镇149人、大河坝镇113人、青杠坡镇105人等。

(一)切实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

1.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一是看扶贫对象准不准。对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拉网式全面认真核实,逐户逐人彻底核清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对尚未建档立卡的其他农村贫困人口,一并进行全面清查核实,通过程序上级确认后补充建档立卡,确保扶持对象精准。继续认真开展财政供养人员、工商注册人员、购置车辆人员和在__、铜仁购买房屋人员等“四类人员”信息比对和复核清理工作,所有问题这次必须全部解决。二是看脱贫需求清不清。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完善帮扶措施(即,通过产业和就业发展一批:包括城镇化、旅游业、建筑建材业、山地高效农业、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产业园区带动和能力素质提高8项措施;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安置一批:包括小城镇、产业园区、重点景区、县城及县城

规划、就地就近搬迁5项措施;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主要是低保保障兜底措施;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主要是医疗救助措施),并按年度拟定帮扶项目计划,解决好“怎么帮”的问题。对贫困乡、村、组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乡施策,制定明确、具体、可行的整乡帮扶、整村或整组帮扶措施,并准确记入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三是看指标数据是否齐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档案(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是否资料齐备、数据详实、管理有序;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信息登记和贫困户收入管理数据是否全面、准确、合理。四是于11月28日前全面完成信息平台核查任务。五是对重新核实的贫困人口及相关工作,实行由村支两委主要领导向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书面承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于11月28日前向县委、县政府书面承诺,县委、县政府于12月5日前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书面承诺。2.扶贫项目管理实施“回头看”工作。一是看扶贫项目安排是否精准,是否集中瞄准贫困村、贫困户。要对2014年和2015年扶贫项目覆盖到贫困村和贫困户情况开展认真核查,解决建档立卡和项目安排“两张皮”的问题,消除大而化之、撒胡椒面、面子工程、优亲厚友、扶富不扶贫等突出问题。二是看项目是否严格按照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批复的实施方案进行实施。三是看项目的进度快不快,质量好不好。四是看群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度高不高。五是看“第一支部书记”在项目管理中是否做到全程参与项目申报、全程指导项目实施、全程加强项目监管、全程督促项目评估等“四个全程参与”。

3.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回头看”工作。一是看资金是否使用精准,是否安排到贫困村、贫困户,并在“信息平台”项目管理系统上做好到村到户项目资金及报账进度、项目覆盖农户及项目地理信息等备案工作。二是看是否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的要求规范使用和管理,保障资金的安全。三是看是否按照要求实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4.2015年计划乡镇“摘帽”、贫困村和贫困户出列“回头看”工作。一是看帮扶机制实不实。健全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责任,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落实好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做到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两个全覆盖”;解决好人员选派不好、工作任务不明、驻村时间不够等问题,切实做到因村派人;解决好帮扶责任流于形式、帮扶效果差等问题;解决好非建档立卡贫困村中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落实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的问题。二是看脱贫成效真不真。准确反应2014年、2015年减贫成效。主要核实2014年贫困人口脱贫标识及后续跟踪管理情况,2015年扶贫开发信息采集、减贫计划落实情况(含贫困人口计划脱贫、贫困村计划出列)、减贫摘帽乡镇的标识。对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标准和程序精准度进行随机抽查核实等。探索对贫困乡镇减贫摘帽以及贫困村退出开展第三方评估核查。三是要坚持“三个按照”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即: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对贫困人口进退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要求,对贫困人口进退实行动态管理;按照国家贫困退出机制指导意见中“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地区,凡纳入低保的家庭,视为脱贫人口”的意见,对低保人口进行动态管理。四是要巩固扶贫成效。对2014年以后脱贫的人口,如有返贫迹象要进行后续跟踪管理。对纳入2015年及以后脱贫计划的贫困户要认真落实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原则上计划脱贫人口在当年应享受到国家政策扶持(包括投入的各类公益性项目)。

(二)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工作考核。

1.减贫摘帽暨巩固考核验收工作。一是已经实现“摘帽”的17个贫困乡镇,按“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以上”的标准,按照县级年度评估核查、报市级年度复查的方式进行,确保稳定脱贫。各乡(镇、街道)的减少贫困人口计划年初已经下达,要提供可靠真实资料,按照程序录入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二是尚未实现省定标准“摘帽”的杨家坳乡、兴隆乡2个贫困乡,必须在2015年末实现“摘帽”目标,通过县、市两级验收。

2.贫困村出列考核验收工作。贫困村出列执行国定退出标准。以贫困发生率和村级集体经济为主要衡量指标,在实现“贫困发生率年度下降4.3个百分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3万元”两个指标时,即可退出。今年,我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计划安排有71个贫困村出列,其中:宽坪乡、亭子坝镇、青杠坡镇、三道水乡、天桥乡、合朋溪镇、鹦鹉溪镇、板桥镇、胡家湾乡、大坝场镇、枫芸乡、凉水井镇、关中坝街道、双塘街道、塘头镇、许家坝镇各2个村,兴隆乡、杨家坳乡、长坝镇、思林乡、大河坝镇、__镇、文家店镇各3个村,香坝镇、孙家坝镇、__镇、瓮溪镇各4个村。贫困村出列任务已在贵州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备案标识,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工作要求和流程,按照出列程序,准备好相关资料,千方百计确保贫困村如期出列,由县扶贫办于11月15日前出台考核方案。

3.贫困人口脱贫出列工作。贫困人口脱贫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有安全住房、家庭无辍学学生为主要衡量指标。凡贫困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当年国家贫困标准(今年贫困线标准为3028元),即视为脱贫人口。今年,我县计划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2万人,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减贫工作流程,对照在建档立卡中标识今年要脱贫的农村贫困户完善资料,各乡(镇、街道)既要有脱贫人口花名册,又要有减少贫困人口的专题报告,经过县扶贫办审核后及时录入贫困户信息平台,确保完成减贫任务。

(三)切实抓好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1.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工作。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立项、审批、实施、验收、评估等管理制度和监管程序。一是按时拨款报账。项目实施单位要按项目实施进度拨款报账,实行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不挪用、不滞留。通过对5个报账试点乡镇的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很多,如未采购、未招投标及委托实施的项目内容与批复方案不一致等。二是加强管理。县扶贫办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开展项目、资金监管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三是强化监督。县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要组织开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督促检查工作,要做好扶贫项目的廉政档案建设,确保扶贫资金

高效安全。2.扶贫项目实施工作。一是抓好已建项目的管抚。对已建好的核桃、油茶、精品水果等项目要按照方案进行管抚,县扶贫办要及时将管抚费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二是抓好在建项目的实施。各项目实施单位要按方案实施项目,按时拨款报账,县扶贫办要抓好督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发挥效益。三是抓好竣工项目的验收。对已竣工的项目,项目实施乡(镇、街道)要进行初验,然后申请县级验收。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单位申请县级验收的项目进行验收,必要时可采取第三方验收的方式进行。

3.2016年扶贫项目申报工作。一是建设好项目库。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结合县整体规划、本地资源、扶贫对象需求和精准扶贫要求,扎实开展项目编制工作,县扶贫办要抓紧建设扶贫项目库,将质量高、可行性强的项目列入县级项目库。今后县级审批项目原则上从项目库中筛选。二是抓好对接。县扶贫办及有关部门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列入“十三五”规划。

任务已经明确,现在关键就是狠抓落实。全县上下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以务实高效的作风、以强有力的工作执行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一)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要履行“主体”责任,始终把精准扶贫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安排部署、亲自检查督促、亲自核实把关。各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要履行“主抓”责任,把主要精力和到位的项目资金安排在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上。要认真实施好“1+11”配套文件,明确目标、规定时限,层层分解责任,确保取得实效。各级干部要履行“主帮”责任,按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折不扣做好帮扶工作,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二)切实加强监督监管。县督查局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时对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专项督查,重点对乡(镇、街道)和部门工作开展、人员到位、工作效果进行督查,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给予通报表彰;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通报批评,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县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全程监管,严格落实资金报账制、公示制和拨付制,实行专户、专账、专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县纪委、审计等部门要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对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三)切实强化考核考评。按11月4日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各单位2015年年度目标考核,严格按照《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思党发〔2015〕16号)文件,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或在扶贫资金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乡(镇、街道)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严格按照《__县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扶贫开发工作实绩考核办法》(思党办发〔2015〕115号),年终严格兑现考核。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及活动意义

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精神为指导,以改善人口性别结构,实现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从关爱女孩入手,进一步消除农村性别歧视,为女孩生存、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意义:由于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是现行教育政策扶助的空档。发动社会力量,重点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女孩高中阶段帮扶助学,可以促使她们文化综合素质提高,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得到争取高等教育、就业成才等机会。不但可直接帮助计划生育家庭提高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更有利于转变农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婚育观,消除性别歧视,促进性别比整治工作落实,有效推进基层计划生育国策落实,促使人口自身和谐发展,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帮扶对象及帮扶单位

帮扶对象:农村已经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纯女户家庭女孩,其中重点帮扶在校高中生,兼顾家庭生活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及中专生。

帮扶单位:区、镇所有单位及驻区、镇、所有单位、部门,社团组织,各村(居)委会,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等各类经济组织,欢迎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自愿参与。

三、方法及步骤

(一)方法

1、帮扶方式:采取个人勤务单位结对帮扶形式。

(1)定点帮扶,原则上有扶贫、村建、新农村建设挂点任务的单位完成所在驻村符合条件的帮扶对象;

(2)民营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和无驻村任务点的单位,由计生部门提供被帮扶人名单及家庭基本情况,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帮扶对象。

2、助学资金:每学年资助每位女孩1000元,结对三年,直至高中毕业。

(二)步骤

1、确定受助对象(7月30日前)。

以村(居)为主,对本辖区的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生活、女孩成长、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收集名单。7月30日前完成摸底和资格确认工作,为帮扶单位提供第一手资料。

2、社会宣传发动(7至10月份)。

充分利用党校、人口学校、计生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宣传发动,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动员广大国有、民营、私营企业和个人参与“阳光助学”工程,及时进行典型个案的宣传报道。把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情况和女孩就学情况进行张榜公示,并号召全社会都来关注女孩的成长,伸出友爱之手,共同帮助女孩成才。

3、办理帮扶程序(8月份)。

采取个人申请、双向选择、单位推荐、组织审核的助学方式。(1)定点帮扶,由被帮扶人提出申请,各村(居)提供推荐帮扶名单,各驻村单位自行决定由单位或单位干部职工个人与被帮扶人签订帮扶责任书,与被帮扶人共同协商制订帮扶计划。(2)民营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和无驻村任务单位,由所在单位本级计生部门提供推荐帮扶名单,帮扶人及帮扶对象采取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然后双方签订责任书并共同协商制订帮扶计划。

4、履行帮扶责任(8月20日至9月5日)。

在确定帮扶对象后,各帮扶单位和个人要切实履行好帮扶职责,确保女孩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帮扶单位要同被帮扶对象签订合同书,被帮扶人接受资助后,必须完成当年的学业。帮扶单位资金在每年9月1日开学前支付给被帮扶人或其家庭监护人。

5、考核汇总(10至12月份)。

将“阳光助学”纳入到各村(居)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管理责任中。为确保“阳光助学”落实实处,每年10月15日前以村(居)为单位汇总“阳光助学”落实情况,12月25日由镇计生办汇总后报区人口计生委。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各村计生领导小组和各帮扶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阳光助学”的重大意义,把它作为服务“三农”、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放在突出位置,制定好落实方案,明确责任人。各地每年的9月5日前举行一次大型“阳光助学”公益宣传活动。

2、建立进入、退出机制,规范管理。

以女孩考入高中第一学年为进入时限,以三年为一个帮扶时段;如现其已读高中,则以今年9月1日为进入时限,到高中毕业为一个帮扶时段。高中毕业则退出;再转入帮扶另一个对象。对考出大学(含职大和大专)的原则上由帮扶单位和个人视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帮扶助学。各村(居)要如实提供第一手资料,镇计生办要按照一人一档的原则建立“阳光助学”档案,内容包括计划生育女儿户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助学责任书、助学计划书等内容;档案统一保存在镇计生办。

3、持之以恒,抓好抓实。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为实现*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确保*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结合我镇实际,特提出*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意见。

*年,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推进“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建设,夯实工作基础,改善服务条件,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为稳定低生育水平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宽松的人口环境。

*年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指标是:全年全镇人口出生控制在100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4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85%以上;节育及时率达85%以上;综合节育率达90%;避孕药具应用率达100%;计生协会会员达总人口数的12%;出生统计误差不得超过2%;重点对象三查率达到100%;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奖励扶助无误差;“三结合帮扶计生户92户(其中新增户12户、联系户20户、帮带户60户),巩固帮扶基地3个(江水桥村、*村、云林安村),新建帮扶基地一个(建设村);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合格村5个(江水桥村、建设村、云林安村、*村、广阔村);争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确保*年度镇计划生育工作升位。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

以建设新型人口生育文化为目标,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普及计划生育基本知识,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围绕关爱女孩行动的主题,倡导男女平等和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精心组织7.11世界人口日,9.25《公开信》宣传周,10.28男性健康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分层次、分内容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增强针对性。

搞好思想发动,掀起学习宣传《决定》的热潮。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决定》作为今年的头等大事来抓,促进各部门、村级负责人进一步增强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把《决定》精神及各项优先优惠政策及时让群众知晓,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分层施教,在全镇范围内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决定》的热潮。

加强对村社干部的培训。依托各种会议、培训会、讲坛等形式,对村级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重点传授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

在创新宣传思路,树立宣传教育工作适应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观念上下功夫,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发展,确立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宣传教育新观念,在宣传导向上注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多讲实用知识,创建“人口学校”和服务站一体化的宣传工作阵地,并且把村级人口学校纳入村建工作之中,形成融宣传、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宣传教育工作新格局。

二、推进依法行政,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

实现部门工作规范化,优化和简化办事审批程序,提高行政事务的公开性、时效性和透明度,强化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社会监督机制,设立举报电话,保证监督渠道畅通。

坚决纠正违反计划生育“七不准”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开展便民维权活动,保障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加大对违法生育的处罚力度,规范计划生育工作秩序,解决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加大对计划生育案件的强制执法力度,争取做到立案一件,执行一件。切实加大社会抚养费收缴力度,善于抓住典型,营造社会氛围,对有钱罚不怕,没钱不怕罚的钉子户、难缠户,要抓几个反面典型。

与有关部门配合,取缔非法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为育龄妇女取环、接生,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溺弃女婴等违法行为。

严格落实责任制,按照有关要求,对于责任不落实、问题严重、工作乏力的村,采取“一票否决”、通报批评等方式,督促其履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责任。

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严格执行现行生育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以及、超生人员等重点人群的生育管理

三、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新机制建设的步伐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尽快加强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的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创新,努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金、独生子女死亡家庭扶助金、农村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经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经费、城镇享受低保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农村村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等统筹纳入财政预算或转移支付,启动“生育关怀行动”,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育龄群众、独生子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提供物质帮扶、精神慰藉、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关怀行动。

建立人口宏观调控和综合治理工作的机制。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和完善经常性协作配合机制,建立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中心工作目标与计划生育责任、任务、考核、奖惩一体化的日常考核制度,增强各部门抓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协调监督机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畅通群众举报渠道,狠抓重大举报案件的查处,确保结案率100%。

狠抓经常性工作到位。一是狠抓三查工作,强化孕前型管理和服务。要组织力量进村入户摸清底子,逐户逐人清理登记,搞好三查组织动员,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重点对象一年三查三次,普通对象一年两次,重点对象三查率达到100%。二是抓手术及时到位,实行干部包抓节育手术责任制,做到生育妇女90天内及时落实节育措施,要纠正认识上的偏差,防止片面理解知情选择,坚决落实一安二扎三补救的措施,对流动人口手术对象,要定期组织工作组外出开展清理清查工作,降低盲怀超生隐患。三是坚持信息通报制度,建立婚姻登记、人口出生、户口申报、医学出生证明信息通报制度,有效防止人口漏登、漏报和早婚早育、非婚生育现象的发生。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坚持流动人口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长效机制和短期措施相结合、经常性工作和集中清理清查相结合的原则,对流入人口严把五关即:把好登记关、做到摸清底子,户不漏人;把好验证关,每年开展2-3次流动人口清理整顿活动,验证率达到95%以上;把好建档关,对重点管理对象分类建档立卡,实行跟踪服务;把好重点关,根据流动人口育龄人群的不同特点,分类管理,突击重点;把好居住(经营)关,组织村、社区等房屋出租户、门面(经营场所)出租户、集贸市场签订流动人口管理合同,实行合同管理。在流出人口的管理中坚持实行六个一的管理制度,即流动人口在外出前必须接受一次三查服务,落实一项有效节育措施,签订一份计划生育合同,办理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流出后及时提供一个准确的通讯地址,每季度按时寄回一份有效的三查证明。同时充分发挥全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作用,定期提交个案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异地查询,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

扎实推进计划生育新农村新家庭创建活动。积极支持帮助计划生育户发挥自身优势,搞好生产,实现快富,发现并培养一批计划生育致富奔小康的典型户,进行宣传推广,形成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在医疗改革、教育补助、以及红层找水、沼气建设、科技入户等项目中,要优先扶持计划生育户;积极建立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救助制度;以镇服务站为依托,强化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五位一体的服务功能,打造村级计划生育工作平台,促进乡村治理机制的完善;配齐村计生专干,逐步建立起一支能力强的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切实解决好村计生专干的待遇问题。

四、配合县级部门开展好计生“三结合”工作

做好新增帮扶对象的选择和联系户、帮带户的巩固帮扶工作,对新增户的选择要按照要求的五个条件进行选择,即:一是城镇低保户中的计生家庭;二是独生子女死亡的计生家庭;三是独生子女或父母伤、残、病的计生家庭;四是独生子女因贫失学或面临失学的计生家庭;五是独女户或符合政策生育的两女户。选择的新增帮扶对象要在村内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镇政府在“三结合”帮扶工作中,根据困难家庭的不同情况,制定帮扶方法,落实帮扶措施。为计划生育户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帮助计划生育困难户解决生产、生活、生育中的具体困难,由输血型帮扶转变为造血型帮扶,把“三结合”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政策帮扶上来,不断扩大计划生育“三结合”的覆盖面和受益面,把我镇所有的企业和各行各业逐步建成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网络。加快我镇计划生育家庭的脱贫致富步伐。

五、充分发挥协会会员的作用,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

加强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建设,发挥好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积极参与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推广“两委负总责,村民搞自治,协会当骨干,群众作主人”的经验,在计划生育群众工作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积极抓好村级计划生育协会阵地建设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树立先进村级协会5个,使各种制度落到实处,使计生协会基础工作和活动网络等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使基层计划生育协会组织进一步加强。

六、夯实工作基础,抓好后进转化

坚持每月一次的督查及每年二次(半、年终)的考核工作,重点围绕节育措施落实、环孕情服务、各项优先优惠政策落实、打假求实、综合治理等工作,对工作责任不落实的村和村专干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尤其是把考核排名在全镇倒数的后一名村进行重点管理,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促使其后进转化步伐。

七、严格考核,逗硬落实“一票否决”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4

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区委办公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我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办发〔〕6号),切实完成区委、区政府赋予我部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现结合实际,做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坚持“部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扶贫开发思路,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着力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目标任务

从开始,用3年时间,对区下达我部的**区高地街道办粤海居委会坡头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29户贫困户,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综合扶贫措施,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80%以上被帮扶的贫困人口达到农村年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被帮扶的贫困户基本改变落后面貌。

三、组织领导

区委统战部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林理国同志,副组长为邓仲才同志、朱国祥同志,部各股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我部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规划协调工作。按“规划到户、责任到人”要求,我部扶贫工作分为三个小组,第一组:林理国、李伟莲,第三组:邓仲才、赖青,第三组:朱国祥、倪营,扶贫日常工作由各小组及联络员承办。

四、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创举。我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谋划,真抓实干。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如期完成区委、区政府赋予的工作任务。

各扶贫小组干部负有对帮扶贫困户脱贫的直接责任,出钱出力,出谋划策,发挥各自的工作优势,从人才、资金、技术、项目、信息等各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扶持。要充分调动贫困户主动参加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制定的扶贫规划要与村民特别是贫困农户沟通协商一致,让贫困户主动参加扶贫开发。

(二)明确任务,深入谋划。

贫困户的脱贫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若干脱贫措施。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真谋划,配合贫困户所在居委制定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规划措施和年度实施计划,协调、确定、跟踪有关帮扶项目及措施的落实,联系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确保每一贫困户都有具体的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三)定点帮扶,动态管理。

实施定点帮扶,把高地街道办粤海居委会贫困户的帮扶任务、目标、要求,具体分配到我部各个帮扶小组人员中,进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

建立动态档案。贫困户的真实情况逐户登记造册,建立动态档案,并实行电脑管理。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如实填写统一制发的《帮扶记录卡》,并及时上报区扶贫办。

(四)加强检查,考核验收。

把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责任制纳入到对各干部绩效考核范围。每年组织检查考核,公布结果。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悉心指导下,******乡镇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脱贫攻坚工作

(一)基本情况    

******乡镇成立于2012年11月28日,前身为石桥片区办事处,总面积约25.9平方公里,辖白泥、石桥2个居委会(其中:石桥12平方公里、白泥13.9平方公里),26个居民小组(白泥社区12个,石桥社区14个);户籍人口7651人。

******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已脱贫72户256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建档立卡在校学生30户56人,享受教育扶贫资助16户23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6户9人,已经全部获得教育扶贫资金;建档立卡劳动力63户156人,实现就业63户77人。

(二)取得的成效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成立了由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省、市、开发区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先后制定了《贵州钟山经济开发区******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乡镇2018年度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施方案》、《******乡镇夏秋攻势行动方案》、《******乡镇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方案》、《******乡镇2018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实施方案》。采取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入户动员、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2、规范程序、精准识别、精准脱贫,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严格按照《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贫困人口漏评错评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七个方案的通知》(六盘水扶领办发〔2018〕24号)文件要求,完成7个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循“五定五看”统一标准、全面调查、精准识别;坚持做好“四访”,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把收入低于收入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我们坚持“六个到村到户”,严格按照“两公示一公告”,完善贫困户“一户一档”建档立卡相关资料,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台帐实。

    3、打赢脱贫攻坚“四场硬仗”。

(1)产业扶贫成效明显。春风行动开展以来,******乡镇始终坚持“六个引领”,牢牢把握好产业发展“八要素”,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一是以“三变”1+N为引领,采取“合作社+农户+扶贫”模式,成立合作社5家,先后实施种植红豆杉、刺五加、白芨、草莓和培育羊肚菌、人参育苗等项目,流转土地1139亩,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实现脱贫72户256人,脱贫率达到82.5%。二是以退耕还林、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完成产业结构调整1167.86亩,涉及260户,发放产业结构调整资金350358元;完成退耕还林1692.37亩,发放退耕还林资金846185元,新增退耕还林面积1100余亩。

(2)“组组通”项目稳步推进。今年以来,******乡镇始终把“组组通”项目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建设“脱贫攻坚致富路”为目标,全力打好公路脱贫攻坚战。******乡镇涉及“组组通”公路5条约16.38公里,主要涉及辖区海坝组、罗家寨组、石桥八组、十三组、十四组,目前均已完工投入使用4条12公里,未完工的1条已经完成工程总量的90%,预计年底完工投入使用。

(3)易扶搬迁动员效果显著。******乡镇2017、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125户640人(贫困户30户118人)。其中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45户197人(贫困户30户118人、非贫困户15户79人);2018年易扶搬迁总人口80户443人(贫困户0户0人、非贫困户80户443人)。工作开展以来,组织召开易扶搬迁培训动员会、群众院坝会累计50余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明白卡200余张,出动宣传人员120余人次,宣传覆盖群众累计1000余人次。

截至目前,2017年易扶搬迁总人口中已签订搬迁合同41户185人(贫困人口29户116人);已搬迁入住42户191人(贫困人口28户114人),完成率是91%;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拆除16户2456平方米,拆除率35%,预计12月底达60%。

(4)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全面落实。******乡镇始终按照“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原则,加大对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的支持力度,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得到全面落实。一是按照应助尽助原则,争取教育帮扶贫困学生9人,获取补助资金5530元。二是减免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2人合作医疗参合资金37200元,申请临时救5000元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救助问题。三是将住房困难群众125户640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计划,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

    4、多措并举,建立脱贫帮扶长效机制

一是充分利用“特惠贷”优惠政策,采取“贫困户+政府公司”的运作模式,贫困户人均可贷款5万元,资金由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统筹运作,贫困户不承担风险,资金收益有保障,投资收益分配暂定3年,收益为投资金额的3%,目前完成特惠贷任务28户72人,贫困户年末可分红达10.8万元。二是通过上门服务企业,向企业汇报精准扶贫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企业形成扶贫联动,计划争取企业帮助解决就业18户39人,目前已经解决就业16户30人,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三是按照“五级包保”的帮扶原则,结对帮扶104户312人。户均制定帮扶计划3个,落实帮扶措施3条,协调投入帮扶资金达50万元。四是统筹实施低保兜底政策。完成低保兜底23户32人。积极做好扶贫开发和低保扶助两项制度衔接。五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生态效益、贫困户及低收入群众增收“双赢”,力争在2018年年底退耕还林3000亩。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很多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导致易扶工作推进缓慢。二是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对滞后,项目扶持、资金帮扶管理等有待加强。三是贫困户就业困难,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40岁至60岁的劳动力占比超过50%以上,就业非常困难。四是三块地盘活方面的问题。群众担心不能及时获得退耕还林补偿资金,担心得不到第九年以后的占股比分红资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扶贫先扶志的要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帮扶措施,不断加大“三变”改革力度,集中力量搞好贫困户脱贫规划,重点完成“五个三”中的盘活“三块地”、落实“三个保”、确保“三个就”,集中火力打好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1户1就业工作硬仗。让贫困户逐步靠勤劳致富,最终实现全面脱贫致富。

一是进一步整合资金和项目,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六项行动”创建工作,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美化亮化农村环境。

二是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落实农村“三变”改革要求,同时探索发展城市“三变”,保证一村至少发展一个良好的“三变经营主体”,让产业发展真正惠及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

三是充分利用开发区吸纳就业的优势,充分挖掘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不高的工种,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业,巩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成果。

四是实现脱贫攻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把退耕还林工作与城市近郊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脱贫攻坚长效发展机制。退耕还林打造万亩红豆产业园,前期推进青山红豆杉生态养生园旅游综合体农旅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山地旅游与休闲度假、农业生态观光、民风民俗体验融合发展,形成脱贫规划长效发展机制,实现贫困户脱贫和农户持续增收。

二、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

根据《六盘水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落实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反馈脱贫攻坚存在问题的整改方案》文件要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实施方案。我社区积极对省委第八巡视组反馈的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现就整改情况分项汇报如下:

    (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贫困户的就业、就医、孩子读书等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2017年度有易地扶贫搬迁人口45户197人(贫困人口30户118人),目前已完成搬迁合同签订41户185人,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迁的贫困户中,已完成引导就业22户,其中有3户贫困户因年事较高无劳动力,已督促子女进行赡养,其中有1户贫困户全为在校学生,已于2016年纳入低保户进行政策兜底,现在正在落实低保兜底政策,目前剩余4户搬迁贫困户正在积极引导就业。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搬迁的贫困户因各种原因暂未完成引导就业。

    3、整改情况。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石桥社区将继续注重引导该4户贫困户进行就业,以帮助搬迁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同时,2017年度参加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贫困户于2018初由开发区代缴新农合医疗保险,目前,参加搬迁的贫困户的基本医疗全部保障到位。对于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石桥社区服务中于2018年6月完成搬迁户孩子就学意愿的统计工作,并将统计结果上交开发区社事局,目前,上级部门正在对接搬迁户孩子就学事宜。

(二)贫困户脱贫存在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目前,******乡镇共有建档立卡人员104户312人,其中2015年脱贫人数54户195人;2016 年度脱贫人数9户29人;2017年脱贫9户32人。现有贫困户32户56人(一般贫困户9户24人,政策兜底户23户32人),两无户23户32人,两因户1户1人,两缺户8户23人。贫困发生率为0.73%。

石桥社区所有脱贫的贫困户均在满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条件以及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达标时才进行脱贫,未发现数据脱贫、统计脱贫、平均主义脱贫等现象。

2、工作存在的问题。在贫困户脱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居住石桥社区山上的六个组的少量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

3、整改情况。针对部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存在困难的问题,******乡镇已多次向发区社事局写报告,寻求帮助,目前,正在协调处理中。接下来,我社区将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及基础生活设施改进工作,不断改善辖区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

(三)“三变”改革及产业扶贫工作抓得不够认真,抓得不实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以农村经济组织推动“三变”改革工作,目前在石桥辖区两个村参与“三变”改革的经济组织共有5个,包含3家合作社和两家企业,5个经济组织共计流转农户土地约1100亩,包含贫困户土地约200亩,目前完成红豆杉种植约630亩,草莓种植约50亩,刺五加等中药材种植约340亩,独角莲等中药材种植约70亩,支付土地流转金约53万元,包含贫困户土地流转金约10万元,引导农户到“三变”改革经济组织务工约110户120人,包含贫困户约20户20人,发放工资约30万元,包含贫困户务工工资约6万元。引导参与“特惠贷”贫困户28户72人,共计贷款360万元,2017年底发放该28户贫困户“特惠贷”分红金10.8万元,人均分红1500元。辖区两村的“三资”清理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工作已与2018年1月开始开展,目前完成1个村的“三资”清理并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约2500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石桥社区参与“三变”改革的产业发展周期长,短期很难产生效益。如红豆杉种植产业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需生长多年才可用于发展红豆杉附加产品。二是对“三变”改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很多群众对“三变”改革工作不理解,仅同意将土地流转于合作社或者企业,不愿意将土地入股承担风险,导致“三变”改革扶贫项目对群众的覆盖面不广。三是自然条件限制。石桥辖区属于开发区统一规划开发区域,大部分土地用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剩下的土地较为贫瘠,不利于种养殖产业开发,同时,缺乏相关的技术指导,导致现有的“三变”改革产业发展不理想,目前仅有白泥村裕民农民专业合作社草莓种植销售额达到15万元左右,其余项目,暂未出产品。

    3、整改情况。加强“三变”改革工作政策宣传,让群众加深对“三变”改革工作的理解,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三变”改革工作中来。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监管,督促辖区经济组织良性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寻求技术指导,对辖区闲置土地进行同意规划使用,项目规划时进行严格技术测试,确保“三变”改革等扶贫项目的成功实施。

   (四)驻村结对帮扶不扎实、流于形式等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乡镇办公地点位于辖区白泥居委会及石桥居委会交界位置,同时和两个居委会联合办公,离群众较为接近,能达到驻村的效果。目前辖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314人,该104户贫困户共有结对帮扶责任人125人,包含开发区级结对帮扶责任人55人,涉及8家单位,在帮扶单位中仅有一家单位为学校(钟山区职业技术学校),涉及帮扶责任人7人,该7人帮扶的贫困户均已脱贫,目前正在稳固脱贫效果,未对该7名教师造成较大压力。社区在帮扶过程中力求“扶贫扶志”的效果,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劳动改善生活,同时对于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引导参与“特惠贷”等国家优惠政策,并将上级针对贫困户的政策积极落实到位,并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医生签约,目前已完成家庭医生签约88户245人。

    2、工作存在的问题。部分帮扶责任人思想意识不到位,对帮扶公共还在流于形式,未对贫困户采取具体帮扶措施,同时部分帮扶责任人自身业务能力不强,对精准扶贫政策学习不够,导致帮扶结果不理想。

    3、整改情况。在以后的精准扶贫工作中,我社区将会加强各帮扶责任人的思想意识教育,提高帮扶责任人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同时加强帮扶责任人的业务培训,针对不同贫困原因贫困户制定合理帮扶措施,努力提升帮扶效果。

(五)扶贫对象识别不精准现象的整改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石桥社区所有贫困对象在纳入贫困时均是按照“农户申请、入户调查、民族评议、一公告、两公示”等程序进行评定,再将结果进行上报,在评定贫困户过程中,因社区权限有限不能精确查询贫困中的“四有”人员,仅能通过走访调查的形式核查贫困生产生活状况。同时社区对贫困户的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进行动态管理,对贫困户人口情况等信息积极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动态更新。

2、工作存在的问题。因社区职能权限限制,未能对贫困人口的资产情况进行精确核查。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6

主要开展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实施政策扶贫

领导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市委常委、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以及分管副主任×××等多次深入到贫困村开展调研,研究制定扶贫计划。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多次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了解情况,对扶贫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在发展产业带动、农户增收、引进外来项目、增加群众就业岗位、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等方面多下功夫。依照有关要求,各相关部门、办事处积极研究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措施,分包到村、到户,责任落实到人,切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2016年8月,出台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制定一系列扶贫政策,对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贫困家庭子女上学享受助学补贴,有病住院可以享受二次报销等大病救助,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享受×××元护理费,为×××户×××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保费由区财政承担),春节前为每个贫困户发放慰问金×××元,全区共制定帮扶计划××套,年底前全部得到落实。

二、拟定帮扶措施,切实实施帮扶工作

为使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让贫困村贫困户从根本上脱贫,我们从各局委抽调人员,派出15支扶贫工作队,分布到各个贫困村开展工作。工作队进村入户,深入到群众家中了解村情,分析致贫原因,依据每家每户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做到了每村、每户、每人都有脱贫帮扶计划,有帮扶责任人。

驻××办事处××村工作队,在以××为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帮助该村搞好村内建设,麦收期间拿出××万元为贫困户解决收麦难问题,并为××名长期未入户儿童解决户口登记问题,深得村民好评;××局驻××庄工作队,在以××为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结合该村实际,积极帮助该村争取扶贫项目,并筹措××元慰问看望老党员、贫困户,组织郑州市骨科医院××名医务人员,为村内××名村民义诊,为该村解决了实际问题;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积极为该村协调资金××万元,解决村内打井配套问题,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三、多策并举,实施帮扶

积极扶持当地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村原是省级贫困村,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日光温室大棚和拱棚116座,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水果为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常驻该村,实地进行指导,办事处抽调专人对该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措施,目前该产业发展平稳,参与种植农户100余户,基本涵盖全村贫困户,每棚年收入2万元左右,此项产业发展带动了该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提高。

引进“金种子”互助资金项目,增强发展能力。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申请“金种子”互助资金××万元,共涉及3个试点村,截至2016年12月底,资金运转良好,已累计发放贷款××户,共计××万元,其中贫困户××户,共计××万元,贫困户贷款率达12.38%;累计贷款占金钟子比率××%。同郑州市周边各县市区运转情况相比较好,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等,拓宽了贫困人口的增收渠道。

加强技能培训,引导劳动力转移。借助“雨露计划”培训,在4个村分别开展了四期劳动技能培训,主要以大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烹饪技术、电焊技术为主,共计培训贫困人口440人,目前已有50余人实现了自我创业,60余人进入了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培训增加了劳动就业技能,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借助培训计划的实施,人社部门联系企业30余家,到贫困村组织召开现场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登记求职者500余人,为贫困人口再就业创造机会。

积极争取扶贫项目支持,加快脱贫步伐。在上级部门支持下,2016年落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基础设施项目资金共计××万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万元,本级配套资金××万元)。资金下达后我们积极组织办事处、贫困村委及相关专家进行座谈,依据村情民意制定实施方案,经过专家论证,按照先向未脱贫的贫困村倾斜兼顾已脱贫贫困村巩固提高的原则,在××××四个办事处的××个贫困村,实施生产路修建和水利打井配套为主的扶贫项目,共计新修生产路××平方米,新打井及配套××眼。目前,各个项目已经完工,元月底前进行全面验收。

通过以上各项措施的实施,贫困人口走出了贫困地带,据2016年12月份统计,全区××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最高达到××元,最低达到××元,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元。人均纯收入在4000-6000元的有15户,占总样本的51.7%,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有14户,占总样本的48.3%。

四、下步工作计划

扶贫开发工作是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任务,也是加快××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推进发展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下一步工作主要是围绕脱贫后贫困村、贫困户增加自我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成果,稳定经济收入。

(一)继续常抓不懈,巩固脱贫成果。

为保障脱贫各项目标的实现,在原有扶贫开发领导组织不变的原则下,继续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职责分工,一如既往地做好扶贫工作,发挥各自的智能作用,相互配合,全力搞好帮扶支持工作。

(二)落实完善各项政策,保障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要不断完善各项政策,使每项政策都能落到实处,发挥效用,把政策引领、支持作为战胜贫困、解脱贫困的基本保证,通过政策扶贫保障贫困人口基本收入有来源。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最终要靠自身再创造,增加内生动力,要利用专业技术学校具有的培训能力,尽可能更多的在贫困人口中进行一些社会实用技术,企业基本技能需求等方面的培训,使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要注重培养一些农村经纪人,经济头脑灵活的老板式领头人,使这些人能够在本村发展产业走出去搞经营等方面成为引领脱贫的带头人。

(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

积极谋划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条件改善等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配套我区资金,搞好项目实施工作,尽最大限度提升贫困村基础水平,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利用产业优势,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7

对此,帮扶双方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实现先富帮后富、缩小东西部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和“两个100年”目标的重要举措来抓,做到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级各有关部门狠抓落实。通过沟通衔接,建立工作机制;围绕重点任务,制定帮扶规划和相关制度;积极筹措帮扶资金,统筹安排帮扶项目;以共建产业园区为平台,深入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形成了共谋发展、共同进步的对口帮扶工作新格局,实现了新一轮对口帮扶的良好开局,为深入推进下一步对口帮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口帮扶工作的主要做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8个城市与贵州省积极行动起来,“一对一”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全面展开。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8个帮扶城市均明确了具体部门负责对对口帮扶工作的管理、协调和落实。贵州省明确由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省长为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统筹协调,由负责“三农”工作的副省长分管,其中,国家层面对接工作由省发改委牵头,省及省以下组织实施工作由省扶贫办牵头,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工作。各市(州)也都相应建立了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对口帮扶工作。

二是召开会议,安排部署。2013年5月7日,国家发改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州联合召开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启动会,全面启动了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

启动会召开后,贵州省人民政府于5月11日召开“推进落实对口帮扶贵州有关工作专题会”,6月17日召开“研究推进对口帮扶工作专题会”,研究贯彻落实启动会的工作措施,对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8个受帮扶市(州)相继召开党委常委会,贯彻落实启动会和省政府两次专题会议精神,8个帮扶城市也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传达学习启动会议精神,对对口帮扶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8月20-22日,贵州省和8个帮扶城市承担对口帮扶工作的部门在贵州共同召开了2013年度对口帮扶贵州工作联席会议,研究、修改了《2013-2015年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讨论通过了对口帮扶的相关工作制度,并就进一步做好对口帮扶工作达成了共识,印发了会议纪要。

三是互访交流,深入对接。为开展好新一轮对口帮扶贵州工作,2013年9月8-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率党政代表团赴贵州考察对接工作;10月16-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专程用4天的时间赴黔全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与此同时,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等帮扶城市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都已率团赴贵州受帮扶市(州)开展考察调研。

2013年4月9-13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考察学习,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贵州受帮扶的8个市(州)党政一把手都带队赴帮扶城市进行了工作对接。通过帮扶双方高层、各有关部门、结对区县、企业之间频繁的互访交流和对接磋商,签订了对口帮扶框架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积极成果。

四是区县结对,开展帮扶。根据帮扶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8个帮扶城市在对贵州8个市(州)实行“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安排所辖69个区(市、县)、园区(开发区)、15个市直部门与8个受帮扶市(州)所辖的75个县(市、区)、开发区结成帮扶对子,开展结对帮扶。

五是编制计划,有序推进。为使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有力有效有序开展,8个帮扶城市都编制了2013-2015年对口帮扶计划,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协调平衡,陆续由8个帮扶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贵州省对8个市级计划进行了汇总、提炼,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对口帮扶贵州工作总体计划(2013-2015年)》,于2013年11月21日以贵州省人民政府名义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并印发施行。

六是安排资金,实施项目。根据8个帮扶城市2013-2015年对口帮扶计划,三年间,8个帮扶城市计划投入财政帮扶资金8.28亿元(其中2013年2.9亿元,2014年2.67亿元,2015年2.71亿元),围绕“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深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加强干部和人才培养交流”四大重点任务,按照“面向基层、民生优先、突出重点、示范引领”的原则,安排实施帮扶项目,用于受帮扶地区的重点民生工程、干部和人才培养交流、必要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及社会事业领域。

七是突出重点,民生优先。为杜绝“撒胡椒面”的现象,经帮扶双方协商确定,每年集中对口帮扶资金,办成1-2件真正惠及贫困群众民生的大事、实事,充分发挥帮扶项目引领性、示范性、探索性的作用。2013年度,根据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在启动会上提出的“各对口帮扶城市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纳入帮扶规划,分别帮助受帮扶市(州)建设一所标准化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议,8个帮扶城市把支持贵州省职业教育建设作为帮扶工作重点,集中安排资金在8个市(州)重点建设中等职业学校。

八是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帮扶双方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经济技术合作。以共建园区为平台,帮扶双方共建1-2个园区,动员和吸引帮扶城市企业在园区投资兴业,开发资源,形成产业联系,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推介会、产品展销会等形式,开展经贸互动,为贵州企业提供宣传展示的平台,拓宽贵州名优产品进入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渠道;争取帮扶城市通过技术培训、合作入股等方式帮助贵州推广新品种、新工艺及实用技术、管理模式,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发展水平;深化帮扶双方在发展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拓展旅游市场、共同培育双方精品旅游线路、联合组织推介、招揽旅游客源等方面的合作。

九是干部交流,人才培训。帮扶双方做好了联系对接有关工作,已编制了人力资源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并根据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年度干部人才需求情况,制定了2013-2015年度干部人才实施计划。三年间,计划安排专项帮扶资金,组织实施“贵州专门人才培训工程”、领导干部培训计划、“院士专家援黔行动计划”等,支持贵州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十是健全制度,强化管理。根据对口帮扶工作实际需要,帮扶双方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机制,保障对口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包括制定了对口帮扶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帮扶资金和项目管理;建立了对口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贵州省与8个帮扶城市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了对口帮扶工作信息通报制度,保持帮扶信息通畅,以信息指导资金落实、项目推进;制定了对口帮扶工作考核评估办法,提高对口帮扶成效。

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2013年,8个帮扶城市共向贵州省投入各类帮扶资金和物资折款累计35316.47万元,其中资金投入33507.47万元(超过了计划投入数)。在这批资金中,由8个帮扶城市市、区(县)两级政府提供的财政援助资金31632万元,占总额的89.6%,由8个帮扶城市社会各界捐赠资金1875.47万元,占总额的10.4%。这些资金和物资与贵州省受帮扶市(州)其它资金捆绑整合,实施了各类帮扶项目,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育、文化、卫生、人才交流、科技培训等社会事业各个方面,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8个帮扶城市坚持把改善受帮扶市(州)生产生活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自我发展后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特别是针对贵州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的实际,坚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146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7236.06万元用于兴修乡村道路347.64公里,投入1367.1万元用于饮水工程,投入1822万元用于居民住房建设),受益农户达34859户。

第二,以支持产业发展为重点,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帮扶城市依托贵州省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贵州确定的“核桃、生态畜牧、中药材、蔬菜、茶叶、精品水果、马铃薯、油茶、乡村旅游、特色养殖”十大扶贫特色产业,投入6168.7万元用于支持受帮扶地区产业开发,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了贫困农民增收渠道。

第三,以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重点,加强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2013年,8个帮扶城市以支持贵州省职业教育建设作为帮扶工作重点,集中安排帮扶资金7780万元(随着中职学校的建设进度,2014年以及2015年将持续投入帮扶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在受帮扶的8个市(州)重点建设1所中等职业学校,并选择实力较强的职业学校结对帮扶,加强选派职业学校校长互派挂职、师资培训、引进“双师型”支教教师、共建实训基地等帮扶工作。

此外,帮扶城市还投入562.7万元用于其他文化教育的校舍、场地建设等,并资助贫困学生769人次。在卫生帮扶方面,投入749万元用于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卫生院(所)9所。

第四,以人才技术培训和劳务输出为重点,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综合素质。8个帮扶城市2013年派出37名干部到贵州省贫困地区挂职;接受贵州49名干部、147名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才等)到8个市学习;举办干部培训班43期,为贵州培训2670人次,其中干部培训1007人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1113人次,劳动力输出培训550人次。在劳务合作方面,在帮扶城市的大力协助下,贵州省共向8个市输出劳务人员21400人,挣回劳务收入76608万元。

第五,以共建园区为平台,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经帮扶双方充分协商,决定采取援建、托管、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模式,开展共建工作。

贵州省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8个市(州)编制了共建园区规划提纲或规划初稿,交由帮扶城市征求意见。目前,上海市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遵义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结成帮扶对子,在遵义经济开发区规划共建了“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分区”。由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牵头,聘请国际知名公司编制了城市及产业两个规划,并以产业规划中的5.5平方公里区域作为产业合作核心区进行共建,同时定向引进实力企业,如现在上海发展的原遵义长征电器061基地企业产业转移回遵义、上汽集团与遵义成功汽车合作,以及电子、特色轻工等。

青岛市组成“共建园区协调推进组、投融资协调推进组”,与安顺市密切合作,已完成拟共建的园区选址,正在开展新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工作。其他受帮扶地区也积极主动与帮扶城市对接园区建设的系列方案。

第六,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大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2013年,贵州与8个帮扶城市达成经济合作协议项目175个,协议合作投资1619.81亿元,项目涵盖工业、农业、商贸、旅游、文卫等诸多领域。其中实施合作项目27个,实际投资44.04亿元,吸收就业5000人左右。

2013年4月10日,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省长陈敏尔亲率代表团赴上海举行了贵州面向长三角招商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海市副市长周波、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浙江省副省长卢子跃和来自长三角地区的459名知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推介会,共促成122个相关项目达成投资合作协议,涉及金额1315.87亿元,其中现场集中签约40个项目,总额达694.49亿元,涉及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旅游综合体、城市综合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商贸物流、新兴产业等领域。

5月22日,毕节市在深圳举行了“毕节市2013(深圳)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近70家深圳企业负责人出席推介会,五洲龙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共与毕节市签约项目15个,投资总额106.5亿元。

7月4-6日,青岛市国内经合办组织青岛温州商会部分企业家赴安顺市就电子商务产业园、商贸物流业等项目进行投资考察。

8月23-26日,广州市举行“广州博览会”,黔南州积极动员全州所辖12县(市)组织特色优势农产品参展。

9月9日,在贵阳举行的“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和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会上,8个帮扶城市以不同方式组团参会。

11月5-14日,贵州省扶贫办和省投资促进局牵头,分别组织安顺市、六盘水市、铜仁市、黔西南州赴对口帮扶的青岛市、大连市、苏州市、宁波市开展招商对接活动,共计对接项目150余个,现场签约项目20个,投资总额50.8亿元;46个项目达成投资合作意向,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

2014年1月9-12日,上海市举办“2014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暨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邀请上海对口支援的9个地区和西部12省(区、市)组团参展。贵州省由省扶贫办牵头筹备,组织了77家企业,在77个展位上展销贵州的名优特色农副产品,使贵州的特色商品更加便捷地进入上海。

第七,以深化旅游合作为重点,共同开发互为目的地的旅游市场。贵州与8个帮扶城市的旅游资源特色迥异,各具风格,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帮扶双方把深化旅游合作作为对口帮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互为目的地的旅游景点作为重要客源地市场,加强宣传推介、招商引资和市场营销。

贵州省利用赴长三角、珠三角、大连、青岛、苏州、宁波等地招商引资平台以及借助2013年国内旅游交易会、第九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和国际生态会议在贵阳举办的契机,大力推介贵州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贵州省旅游局联合上海全家超市官方微博共同进行“你有一颗漂流的心吗?全家一起去漂流吧!”微博有奖宣传活动,与上海泡泡海文化传播公司、中国银行合作策划推出“美丽中国・多彩贵州”营销活动,与广东南方电视合策划推出“拍拍拍―2013多彩贵州微摄影大赛”,与浙报传媒集团共同策划推出“百名浙商贵州行”、“浙江名家贵州行”―写贵州、拍贵州、画贵州系列活动、浙江“贵州宣传周”、“浙江人畅游贵州―微游记”大奖赛等系列活动。

同时,帮扶城市与受帮扶市(州)之间的旅游合作也在紧锣密鼓开展之中。广州、青岛、深圳市旅游局与对口帮扶市(州)的旅游部门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铜仁市在苏州市成功举办了“美丽梵净山・铜仁过大年”旅游资源及产品推介活动,并组团参加了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在苏州市举办了“2013铜仁・苏州文化旅游活动周”,宣传推介“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文化旅游目的地形象。遵义市在上海开展了“直航遵义・醉美之旅”推介会,设计制作旅游花车参加2013年上海旅游节开幕式,在上海环球商贸城举行“红色遵义・醉美之旅”旅游风光图片展,在《上海旅游交通图》上刊登遵义旅游地图。黔南州在广州市举行了2013年“地球绿宝石・风情黔南州”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在杭州市举办第五届中国民间艺人节期间,黔东南州雷山县在杭州市南宋御街举办2013年贵州・雷山旅游推荐会暨雷山县原生态民族歌舞表演和民族民间工艺品及非遗传承大师作品展示等活动。安顺市黄果树景区和青岛市崂山景区结成友好帮扶景区,在青岛市设立“中国瀑乡・魅力安顺”黄果树营销点,形成了青岛啤酒节和黄果树瀑布节联动的态势。

对口帮扶计划实施方案篇8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一

4月7日,市林业局召开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文清书记对开展结对帮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出的要求和市政府冷新生市长在全市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就林业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上,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明哲对林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全市林业系统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高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精准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结对帮扶作为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林业工作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排除困难、主动作为,切实把这项工作扎实开展好,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为确保林业系统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市林业局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工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把林业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快发展赣南油茶、毛竹、花卉苗木等林业特色富民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困难群众就业渠道和增收致富空间上来,充分发挥林业工作富民作用。一是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产业调研。组织局领导带队,围绕精准扶贫开展产业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座谈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深入各县(市、区)的林业产业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和种植户,就林业产业精准扶贫等情况作了全面调研,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赣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赣州市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高效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工作方案》、《赣州市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毛竹基地建设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林业精准扶贫专项工作方案。二是制定和出台帮扶政策。认真谋划,组织编制了《江西省赣州市国家精准扶贫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提出完成油茶产业示范区建设任务100万亩,帮扶贫困农户50140户、覆盖贫困人口200560人的产业扶贫目标;制定下发了《市、县两级林业局局长挂点建设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实施方案》,采取五个一的措施,充分发挥林业部门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结合全市实际,代市政府草拟《关于扎实推进油茶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扶持,完善机制,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力争把我市油茶产业建设成为农民致富、企业增效、财政增收的生态富民产业,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三是强化结对帮扶工作措施。充分利用三送工作服务群众的优势,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组织驻村三送工作队对帮扶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把结对帮扶挂点村于都县黄麟乡黄龙村等3个村114户扶贫对象的情况摸清、摸准、摸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建立登记台账;多方筹集扶贫资金。按照班子成员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及以下干部结对帮扶2户标准,筹集专项帮扶资金,确保结对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二

1月8日至9日,国家林业局科学研究院所长陈绍志率国家林业局定点扶贫调研组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调研精准扶贫、生态脱贫、绿色产业脱贫等工作开展情况。罗城县县长潘秋琳,副县长覃周民,以及区市县乡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人先后到宝坛乡拉郎村金洞屯,进村入户调查林业扶贫情况,通过查看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村委干部交流,了解工作推进落实情况。随后到四把镇水源毛葡萄基地、东门镇猕猴桃产业基地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我县毛葡萄产业、猕猴桃产业基地生态产业、绿色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据悉,目前罗城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29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4.2%,有林地面积151.9万亩,其中,衫木林面积85.9万亩,松林面积17.9 万亩,速生丰产林面积62.5万亩,经济林面积6万亩,公益林面积143万亩,全县森林蓄积量114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7.5%,林业生产总值 16.5亿元。但是林农收入并不高,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林业收入与林地资源的现状极不协调,丰富的森林资源没能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优势,林业扶贫空间仍然广阔。

在1月9日召开的反馈会上,调研组对罗城县在扶贫方面勇于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调研组指出,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把对罗城的定点扶贫作为自身工作职责和政治责任,此次调研的目的就是从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方面,在调查摸清贫困人口情况、广泛征求地方党委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意见建议基础上,结合罗城县情实际和需要,有针对性地从资金、项目、政策、人才等方面向罗城县倾斜,开展有效的精准扶贫工作。

对今后如何做好林业扶贫工作,调研组要求,要落实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机制,做好对接工作,确保在1月底前做好林业定点扶贫规划;要尽快确定主导特色产业,以便在政策上给与倾斜;要尽快做好抽样户数调查工作,县乡各有关部门加大配合力度,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摸底调查工作。

2016年林业局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三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岳池县委、岳池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岳委[2014]99号精神,切实做好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识别,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就进一步搞好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部署安排。全镇26个驻村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等村委干部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充分识别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低保户与五保户,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有针对性地落实扶贫政策、对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加快我镇扶贫攻坚进程意义重大。要求各村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建档对象,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体现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作任务。现就我镇2014年到户产业项目帮扶落实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成情况

花园镇位于岳池县城东北部,距县城2.5km,有省道仪北路、国道广南高速公路、县道万红路、双响路纵横贯穿而过。全镇辖1个社区26个行政村,148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镇总人口28300人,总户数7860户。2014年,县扶贫办分配我镇贫困人口总数为640户,1798人,实际录入1798人。我镇根据县扶贫办定的规模进行了总量控制,并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640户,贫困人口数1798人,其中:产业扶贫到户项目17个行政村,共有165户,382人,2014年实施项目的有101户,277人;另有9个整体推进扶贫的贫困村475户,贫困户1416人。2014年、2015年我镇均没有基础设施扶贫项目。

(二)建立健全档案资料

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组建工作机构

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镇纪委、财政所、农技推广站、镇包村干部及各村书记、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26个驻村工作组,分为4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26个行政村,协助开展入户调查等项工作。三是落实了工作经费,镇财政安排工作经费10000元,做到了机构、领导、人员、资金、责任五落实。

(二)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县扶贫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总体安排部署与要求,经镇党委和政府召开会议充分讨论研究,制定了《花园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实施方案》,提出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建立健全了镇政府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乡政府负责,村两委会具体落实的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机制。

(三)层层落实,部署周密

2014年9月25日召开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部署会暨培训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确保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把26个行政村成立了4个工作片区,分别由镇7名副职领导任组长,26名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指导小组、指导所属各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等为成员的民主评议小组,确保了我镇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四)规范程序,识别公开民主。

为确保此项取得实效,做到有章可循,和民政沟通,衔接民政部门的低保和五保数据,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 坚持分片负责、分类指导;坚持严格程序,公开公正的四项基本工作原则,采取在农户申请的基础上,调查人员进村入户调查,全面了解掌握各户收入情况,逐户计算人均纯收入。我们结合两项制度,严把报查评审批五个环节,把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和老弱病残等明显弱势群体人员的家庭优先纳入贫困人口范畴,然后根据调查收入低于新标准以下的农户拟定为贫困户。对拟定贫困户由村民主评议小组进行评议,真正把决定权交给群众。对拟定的贫困户进行最少不低于7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纠正评议、公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组织抽调的调查组人员在包村领导带领下迅速进村入社到户,按照入户调查,村组评议,镇审核原则,达到摸排全面,调查详实,登记准确,定性合理,全面实行阳光识别确认,确保新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甄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五)广泛宣传,培训到位

通过召开动员会、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相关政策。积极采取以会代训、全程参与的方式,着力抓好了培训工作,确保其掌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基本知识。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为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基于农村广大贫困群众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差,特别是一些特困群众不识字和白天忙农活的实际,各村成立宣传小组,上门逐户面对面宣传讲解,帮助广大群众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使他们真正理解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贫困户识别期间,我镇举办各级培训班8期共 624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识别工作的干部共26人,向广大农民朋友发放宣传资料3000份,极大地推动了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工作积极稳妥进行。

(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按照《关于开展四千干部齐下乡、三万农户奔小康活动的实施意见》岳委办发[2014]9号文件的帮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基层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县派县府办和财政局帮扶我镇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选派领导、干部等一共72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县帮扶单位主要领导为队长,镇主要领导为副队长,县帮扶单位一般干部和镇驻村干部为成员的26个扶贫工作队,按照321的帮扶模式,结对帮扶2014年产业到户项目17个村101户,277人,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475户1416人的贫困户,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 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通过扶贫工作队进行实地调研、进村入户走访、分析致贫原因并找准帮扶突破口,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出了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工作方案,并具有可操作性。

(七)产业扶持,到村到户

2014年,县扶贫办分配给我镇产业到户任务共101户,277人,扶贫资金20.2万元。按照17个村精准识别出来的贫困户,选择最需要扶持的对象优先实施产业到户项目,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必须由本人实施项目;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对项目实施完毕的贫困户,由各片区领导带队,进行片区内交叉检查验收,要求务必做到户要见人,项目要见物,同时必须每户拍照备查,否则,视为验收不合格。在验收合格后,计划在本月30日开始兑付贫困资金,实行打卡直发。经过全镇交叉验收,目前,我镇2014年产业扶贫到户项目共饲养生猪75头、牛6头、鸡509只、鸭312只、鹅120 只、羊4只、兔60只,种植果树130株,养鱼0.8亩,全面完成产业到户项目。

(八)扶贫规划,到村到户

针对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我镇通过走访群众,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征求意见,与各村委班子认真讨论研究,根据群众意愿,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对精准扶贫项目及产业进行了初步规划。并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和全民水库群众帮扶工作、大中型水库水淹区后期扶持工作结合起来,确定了重点改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居住环境、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具体规划如下:

大扁山村:贫困户50户153人,1.新建碎石路4.5公里,主要分布在8、5、3组,便民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1、7、4、6组。2.维修山坪塘4口,主要分布在1、4、2组。

高坑桥村:贫困户94户271人,1.新建通向养老院水泥路400米,整修跨社碎石路30米,规划修建张洪川处到8社公路10个汇车道。2.2015年底完成每户人家的自来水安装工作。3.规划种植藤椒12亩,蔬菜25亩,果树16亩

红坡盖村:贫困户44户145人,1.新建村级公路4000米,便民路4000米。

两不来村:贫困户52户167人,1.新建碎石路5公里,主要分布在4、3、1组,新建水泥路1公里,主要分布在6组。2.维修5组山坪塘1口,维修3组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600亩。

松马鞍村:贫困户34户118人,1.新建村级水泥路2公里,主要分布在1.3.4.5组,新建碎石路4公里,主要分布在2、3组2.种植西瓜100亩,果树50亩。

苏麻沟村:贫困户33户97人,1.新建村级公路2000米,便民路2000米2.新建山坪塘2口,维修山坪塘1口,维修水渠1000米。3.种植核桃570亩,套种西瓜570亩。

太平沟村:贫困户46户114人,1.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0口,顿水田1-6组,维修水渠8000米。2.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900米。

挖断山村:贫困户69户190人,1.新建村级公路3500米,便民路85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1口,顿水田4组,维修水渠2000米。3.种植花椒藤椒30亩,蔬菜62亩,果树30亩。3.修建村卫生室1个。

万寿寺村:贫困户53户161人,1.新建村级公路1800米,便民路7000米2.新建山坪塘1口,维修山坪塘5口,维修水渠5700米。3.修建村卫生室1个。

针对9个整体扶贫村,在大力规划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初步计划每个村培训300人次。

(六)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我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深入26个村督查指导,对贫困户名单及相关档案进行抽样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纠正,需要解释的进行耐心解释,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截至目前,我镇派出多批次干部组成的工作小组深入村屯,采用随机抽查的办法,抽检了17个产业到户的村 101户277人产业实施情况,9个整体推进扶贫村的475户贫困家庭识别情况,对照农户申请表中的数据和情况进行逐项检查。通过村干部反映、向附近村民了解情况以及到贫困户家实地察看、询问等多种方式核实,确保识别对象不错位、不缺位,实现了符合政策的一户不漏、不符政策的一户不评,让真正需要得到扶助的贫困农户享受到国家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

二是个别村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特别是在信息采集环节需要贫困户提供银行账号。一些比较偏激的群众还到村委会、镇政府要求评定为扶贫户。

三是一些村干部作风不扎实、工作不细致。一些干部为了减轻工作量,填报数据不够细致,也出现个别有关数据错误。

四是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只有由村两委主导,协调其亲属和朋友以及邻居,在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代为其实施项目。

五是部分贫困户饲养的家禽销售较快。由于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时,各村进度不一,饲养较早的贫困户,尤其是饲养鸡鸭鹅的贫困户,在3月即将结束之时,都已经到了销售时节,多饲养一天,就多一天的饲料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因此,部分贫困户在镇政府组织验收后,还未等到县扶贫办抽查,就对饲养的家禽进行了销售。

四、下一步工作

(一)档案归档,完善数据库。由于我镇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分管领导和业务人员变动较大,相关的档案资料较分散,我镇将安排专人负责,继续完善档案数据库。

上一篇:村帮扶工作计划及措施范文 下一篇: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