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监理细则范文

时间:2024-02-27 16:48:30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1

1.1水泥与钢筋质量控制施工单位的水泥、钢筋无法大批量进货,且进货渠道多,所以对于进场的水泥、钢筋可采用分批、分种类堆放的方式,并要求供应商提供出厂合格证明。对进场的钢筋应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并分析用于特殊部位钢筋的化学成分;对于水泥,进行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强度试验,禁止未经检验合格的钢筋、水泥用于施工。

1.2钢筋焊接控制现场钢筋,多数经加工后方可用于施工,比如通过张拉、焊接与成型等加工。本文以钢筋焊接为例进行说明。验收钢筋后,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须进行技术交底、质量控制等,并要求焊接人员持证上岗,对于不同品种、焊接工艺的钢筋接头,先进行焊接试件的工艺检验,合格后方能实施焊接[2]。焊接成品的检查是质量控制的重点:首先是外观的检查,将检测与目测相结合,对弯折角度、烧伤、轴线位移等进行严格检查;其次,随机抽样检测,以300个焊接接头为一组,对焊接质量进行抽检;第三,发现不合格产品后,分析原因,并及时总结,规范焊接操作,并按相关的规范验收[3]。

1.3混凝土控制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材料,其质量如何关系到工程质量。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原材料、搅拌、运输、振捣和养护等各环节。所以,在原材料控制中,应加强对混凝土质量的管理,保证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材料性能均应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各种计量器具、量具、混凝土拌合物的称量偏差和搅拌时间应符合标准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原材料称量数量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进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根据现场砂、石的含水率的变化及时调整水、砂、石的用量。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不出现离析、分层现象,还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后期的养护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经常被人忽视的环节,混凝土养护部好往往会前功尽弃,所以应安排专人负责保养;选择的养护方法应满足施工养护方案或者养护制度来进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则更加重要。

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2.1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并强化合同管理由于劣质材料而导致的质量事故与损失往往无法挽回,所以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需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对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建立健全材料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加强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材料出现问题。同时,加强对施工合同的管理,明确材料管理中施工单位的责任、权限等,对材料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抽检。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施工单位也需要对材料进行抽检,并提供准确的试验检验结果。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合同规定办事,强化合同管理,管理始终以合同为依据,将抽检与复检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并以施工单位的自检为主,将直接与间接控制结合起来,强化第三方监理,以避免将不合格材料用到施工作业中。

2.2制定完善的材料监理细则在土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单位应明确工作的性质、方法和程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完善的材料监理细则,明确质量监理的程序。在材料的监理细则中,明确监理人员的职责、工作方法、手段和监理措施等,并严格根据这些细则实施监理,确保材料监理工作迈入正规化的轨道。

2.3审核施工材料规划在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监理人员应首先了解材料监理的总体规划,并审核其是否满足工程进度的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做好该项工作的基础上,每月的25日之前,施工单位向解材料监理提出材料进场规划,主要的内容包括生产厂家、数量和品种等,确保材料的监理符合法定程序,避免监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此外,施工单位还需要加强对材料采购的管理,对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技术水平等进行确认,对于订购的产品,要求生产厂家提供质保书,并按照质保书列出的检验项目,对材料质量进行再检验。如样品不符合规范,则可不订购该厂家的产品。

3结语

土建工程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大可小,为了尽可能降低施工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应首先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相关的理论文献,从材料与施工质量的关系以及材料质量的控制措施等两个方面对该命题做了系统分析与总结。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2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供应室;应用

中图分类号:R782.0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85-01

0引言

消毒供应室是向医院各个科室提供各种无菌辅料、无菌器械以及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质量与医院热源反应、院内感染的发生息息相关。医院应该合理规范重新建筑消毒供应室,更新更换先进设备,周密细致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质量控制标准,使消毒供应室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整个医院医疗器械和其它污染物品的回收及无菌物品的发放任务,杜绝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本文就护理质量控制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制度落实和护理质量的细节管理

1.1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

对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进行完善,促使相关工作的有效组织进和开展。确保护理制度的严格落实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此需要以“重点查,反复查”的原则促使其制度意识的强化,从而加强护士工作的过程管理,最终实现各种查对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1.2护理质量的细节管理

对消毒供应室标准化质量文件及操作流程进行完善,促使护理质量的良好实现。由于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对这项工作进行实施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性。通常是由一人对各项工作进行实施,其中消毒灭菌物品的操作就会容易出现各种失误,而只有相关操作的质量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护理工作的实施才能得以确保。此外,还必须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操作的规程,充分履行护理工作者的职责,从而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细节管理是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措施,护理工作需要依靠一个个细节的实施才能得以完成。优秀的护士在按时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细节措施及管理的实施,才能获得良好的护理工作质量。作为护理管理者,不仅需要促使宏观控制的实现,还必须通过细节管理的执行对各项工作进行监控。只有这样,工作中的各个细节才能得到工作人员的重视,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也就更为突出。

2消毒供应室安全意识的细节培养

2.1 加强护理人员岗前安全培训, 强化其护理安全意识

细节管理是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目前也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因此,护理人员要胜任这项工作,除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之外,还要对机械物理知识、电工电学知识、化学和数学知识以及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故有必要定期组织全科的医务人员学习《消毒技术规范》以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一系列法规性文件,对其加强岗前的培训,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确保临床工作质量。

2.2 定期分析护理安全形势

科室必须要建立相关护理缺陷的管理登记本,要对所有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定期召开安全管理会,查找出问题的关键,分析护理安全形势,尽量把护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要对高压消毒包的灭菌效果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测,并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教育,从而确保防范工作的落实到位,防范医院疾病感染的发生。

3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的细节管理

护理管理是以各项质量标准为原则,制约、促进医院护理行为活动的整体护理质量。为此,护理质量标准的执行过程中,细节管理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而细节管理的实施与否,对护理质量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消毒供应室中消毒包的发放和回收,护理人员未能严格的进行相关项目的登记,在进行发放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发生丢失等较为严重的发放错误。所以,对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的实施而言,细节管理作为一种手段对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通常可以通过下列措施促使细节管理活动的实施,以促使护理质量的有效提高,确保消毒供应室能够顺利的进行各项工作及活动。

3.1要熟练掌握消毒灭菌仪器

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应了解消毒灭菌仪器简单故障的维修方法和显示信号的含义,熟悉和掌握消毒灭菌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功能、操作步骤,坚持做到定期保养。及时去除发现的结晶、腐蚀的线板,擦拭干净先用去离子水处理后用纱布或棉签擦干,禁止用无水乙醇。特别要注意仪器存放的环境,防潮、防尘、保持操作台的干净。同时,应该建立回收―洗涤―包装―灭菌―发放不逆行的工作程序,形成由污到净的合理布局,防止交叉感染。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质量控制标准,对针管每批做澄明度、PH值、氯化物监测和每月一次试验热源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柜严格进行程序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对一次性使用的输液器等物品认真兑换、回收、毁形,杜绝重复使用,避免社会污染。

3.2规范护理行为

应建立护理风险报告、预警制度,控制护理差错发生;在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中开展百日全勤无差错、全年全勤无差错等安全竞赛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服务意识;重视护士职业安全管理,并实施护理职业风险报告制度,保证医、患安全目标的实现。建立健全护理质控组织,按省护理中心护理质控标准对护理质量实行定期检查、公布成绩、书面反馈整改以保持护理质量的持续性。同时,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全面提高护士素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临床医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从法律责任的高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护理人员应学法、懂法、用法,增强防范纠纷的意识和能力。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职责、制度,规范护士的行为,不定期地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建立完善的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4总结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使消毒供应室工作走向了规范化和标准化,有效防止了院内感染,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海燕.护理查房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6)

[2]陈柳琴.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6)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3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或者是气管插管48h后发生的实质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属于常见感染并发症,通常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它具有死亡率较高、发病范围较广以及治疗费用昂贵的特点。如若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则会产生对呼吸机的依赖,增加医疗成本以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现将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程报告如下。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因素

1.1外部环境影响 因为重症患者其身体机能受损,抵抗力低下,医护人员为了防止患者感染情况的发生,一般将他们安排至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属于密闭环境,因而空气流动性差,但重症患者本身需要呼吸及进行日常行为,这就导致重症监护室整个环境的空气质量由于患者分泌排泄物中存在的病原体而降低。另外,医疗器械、设施设备的反复使用、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整治前未对双手充分消毒等因素的存在都增加了危重患者的感染风险。

1.2病重患者自身免疫力防御机制缺失 重症监护室病患在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往往还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患者自身缺乏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身体器官功能退化、免疫能力降低或伴有多器官或器官短时间内相继或同时衰竭,患者一旦受到感染,易导致患者应激反应的发生,增加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病风险。

1.3抗生素及安定剂的过度使用 抗生素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患者病菌感染情况的发生,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使患者体内病菌产生耐药性。尤其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因为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造成患者口腔及咽部的菌落失调,正常的菌落被抗生素灭杀,而致病菌落因其具有变异性以及生命力强的特征对抗生素产生抵抗能力。另外,对患者实施安定剂或镇静剂用药会抑制患者正常的咳嗽、吞咽等反射性动作。患者体内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分泌物内存在的病毒菌落会增加患者感染几率。

1.4呼吸道受破坏 重症患者在行人工呼吸道建立时,往往需要切开气管。那么,重症患者的上呼吸道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的上呼吸道防御功能及气道粘膜防御功能会受到影响,重症患者的吞咽及纤毛自行清理能力会减弱,致病细菌会导致患者上呼吸道及气道气管发生感染。病原体通过口腔或鼻腔吸入,并进入下呼吸道引发患者肺部炎症。另外,当患者呼吸道不够滋润会导致患者呼吸道粘膜干燥、患者体内痰液不能有效排除,或者是患者在接受雾化治疗时对呼吸道清理不够,使大量含细菌的气体溶液存在于患者呼吸道内,并沉积于肺毛细血管及肺泡内引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另外,通气时间过长则会造成患者呼吸道内细菌的滋生,呼吸机加热加温的环境更适合细菌的繁殖生长。当呼吸机冷凝水流入患者鼻腔内,便会引发患者发生鼻腔阻塞或是鼻窦炎的情况。患者在接受呼吸机通气过程中如果误将感染分泌物吸入下呼吸道,也会增加重症患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

2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2.1人工气道的护理

2.1.1清理气囊分泌物 呼吸机使用之前,要对病重患者搭建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则会破坏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导致患者呼吸粘膜受损,另外,如果患者人工气道的搭建导致患者气管充血,那么患者声门和气门会发生充血梗死现象。患者往往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患者的分泌物及食物残渣会滞留于气囊处。患者的咳嗽相关性条件反射不能正常进行,且其下呼吸道纤毛运动消失或减弱,对呼吸道无法实现清理工作,使大量致病细菌定植于此,从而引发相关性呼吸性肺炎。那么,要预防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就需要对患者气囊上的分泌物、食物残渣、血液等及时有效地清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气囊清理手段是对患者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尤其是氧化电位水囊上冲洗能有效清除患者气囊上细菌定植。

2.1.2气囊适量充气 对重症患者实施气囊充气时,充气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适量的充气能对患者的气囊起到保护作用,且能避免声门分泌物流入到下呼吸道。气囊的最佳充气压为25cmH2O~30cmH2O(1cmH2O=0.098kPa)。

2.1.3吸痰 患者痰液中往往伴有炎性物质和致病菌落,如果对患者肺部痰液不及时清理会导致患者肺部细菌感染。对重症患者开展吸痰工作能帮助患者保持呼吸道畅通。在对患者实施吸痰前,为保护患者气道免于受损,可先对患者的气道给予湿化处理,让患者先吸入2min纯氧,再对实施吸痰,吸痰工作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医护人员吸痰动作要轻柔,时间应控制在15min以内,操作完毕后,再给予患者2min纯氧吸入。

2.2气道湿化 呼吸机的使用会造成患者上呼吸道粘膜及气道受损,患者的上呼吸道往往会因为人工气道的搭建而失去恒温保湿及去菌的功能[1]。患者的气管及支气管纤毛受损,其气道就会出现脱水、干燥、排痰困难的现象,这就增加了患者肺部感染和肺部炎症的发生。针对患者气道湿化可以采用湿热交换器联合微泵持续气道湿化法的使用方法。

2.3呼吸设备管路的护理

2.3.1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 重症患者身体机能受损且免疫力低下,患者肺内存在致病细菌,细菌可通过患者的呼吸运动留置于呼吸机内,且呼吸机内温热潮湿的状态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另外,外部环境及护理人员的操作手法等方面都会造成呼吸机管路内细菌污染严重。因此最合理的呼吸机管路更换时间为5d 1次[2、3]。

2.3.2呼吸设备管路的消毒操作 严格按照《呼吸设备管路消毒标准》对重症监护室管路进行消毒工作。因此可采用热力消毒方法开展消毒操作,由于该方法操作简便、方法集中等,以及可以降低环境污染现象,有助于加强消毒质量管理以及检测。但要重视的是要更新、更换清洗物质、转换消毒方法等,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消毒操作;除此之外,所使用的消毒材料、设备需要通过合格检验后才能使用。

3对内源性感染实施控制

3.1口腔护理 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患者的口腔卫生有直接关联。尤其是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源于细菌定植。医护人员针对于此,应要求患者做好口腔护理[4],保持口腔清洁以达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目的。

3.2合适的 患者误吸呼吸机内的冷凝水或是痰液等分泌物都会增加患者的患病几率,同时,由于误吸物内含有大量细菌及炎症因子,会引起患者炎症或细菌感染情况的发生。那么,在对患者实施通气时,应抬高患者床头,避免冷凝水及患者痰液分泌物的吸入,患者的最佳通气姿势是30℃~50℃半卧姿势[5]。

3.3翻身 重症患者往往难以实现自主翻身动作,如果长期不翻身,患者则易出现肺内压增加,肺内神经压迫的情况,这容易引发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应时常帮助患者捶背、翻身,促使患者排出肺内痰液分泌物[6]。

4防止交叉感染

4.1定期消毒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往往会收治各类危重患者[7],患者人数多,病情复杂且重症监护室内空气流动性不强,患者本身缺乏免疫力,这就容易导致各患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定期对重症监护室严格消毒。

4.2医护人员洗手消毒 医护人员是对患者实施诊治的直接人员,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行手术前后及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对双手进行清洗消毒,手术操作则在无菌环境下进行[8]。尤其是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吸痰时,要严格手消毒,以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传播。

5鼻饲护理

重症监护患者采取鼻饲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是预防患者胃部失误出现误食以及反流现象所采取的一项护理工作,由于肠胃所维持的粘膜常规性免疫功能以及胃肠内部免疫功能和内部细菌出现平衡状态,降低定植细菌出现移动状态。通过研究显示,鼻腔肠管留置在患者中应不断采用输液装置进行恒温连续性泵入,严格按照温度为38℃-40℃,确保患者半坐卧位状态,有助于避免食管出现误吸以及反流的情况。

6营养护理

重症科室患者和其他科室患者相比,由于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以及抵抗能力较低,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性感染问题出现。因此只有加强患者免疫能力以及抵抗能力,通过运用非药物治疗以及健康的方法进行治疗,降低其他病症的出现,根据帮助患者调整健康饮食规律以及合理饮食习惯增强其抵抗能力较为重要。患者在运用机械设备通气期间,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负氮、血压升高等现象,那么就会对人体肺部造成重大负担,导致肺部出现感染性症状,所以通过营养护理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增加患者身体抵抗能力。此外还应给予患者采取镇静护理措施,由于患者在治疗期间会难以忍受插管治疗出现抵抗的心理状态,会与设备产生对抗的现象,导致呼吸设备以及自主呼吸出现不协调症状,导致治疗困难,病情较为严重者会使患者生命健康受到威胁。进行镇静护理措施是对呼吸设备护理一项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期间用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药物使用量,并对患者肺部功能、血气指标等进行严格观察。

7其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对重症患者的通气时间要严格控制,要帮助插管患者尽早脱机[9-10],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几率。另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对患者实施无创通气[11-13],无创通气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的预防有效率,应该从人工气道、呼吸机管路、内源性感染、交叉感染以及医护人员的消毒措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联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和云珍.重症监护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1,09(29):2702-2703.

[2]石崛.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8):243-246.

[3]周勤,田君,郑凯中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1-33.

[4]李威,彭粤铭,曹静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09(4):282-284,281.

[5]张昌碧,何磊.集束化循证策略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干预的临床实践[J].重庆医学,2013,42(15):1719-1721.

[6]郝秀菊,张传静,辛燕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524,1528,1548,1551.12.013.

[7]莫裕春.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J].华夏医学,2014,27(2):117-119.

[8]李莲,吴军勇,乔有萍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21-22.

[9]周玲玲,赵慧莉.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上海护理,2012,12(5):11-14.

[10]汪瑾,巨容(综述).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J].临床儿科杂志,2014,18(5):494-497.

[11]吴雪明.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07):510-531.

[12]王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及护理研究进展[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569-610.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4

关键词:石质文物保护;遗产监测;病害肌理;环境研究;保护材料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石质文物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如何科学有效的保护石质文物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石质文物的保护是包括文物现状调查、病害机理研究、环境监测分析、保护材料研制、保护修复操作、保护档案建设、美学价值讨论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一个由考古、艺术、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地质等多学科分工与合作的过程。多年来,中国在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保护研究工作,同时也与国外建立了广泛联系,并组织国内外专家针对石质文物的保护联合开展了多项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5年6月13~14日,2015中国石质文物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大足隆重举行。旨在展示石质文物保护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也为与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探讨和交流石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平台。本次会议的研讨范围包括:石质文物保护原则、理念的探讨,遗产监测与保护策略,诊断分析方法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保护材料、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来自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石窟保护研究机构以及意大利、英国、日本、叙利亚、以色列等国家、地区的69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38人在大会做了专题发言。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各位专家、代表多角度、深层次对石质文物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石质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守保护理念,积极探讨遗产监测问题

在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从文物保护逐渐转变为文化遗产保护后,对保护理念的认识日益深化,文化价值的保护得到更多关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基于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保护指向,与我国类型多样的文化遗产实际更加适合。对于石质文物的价值多样性和病害复杂性,如何理解其真实性,如何权衡、体现其价值,如何兼顾历史价值和修复干预的稳定性,如何平衡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皆是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次会议的发言和讨论也体现了这些特点。

詹长法以《现代文物修复的思考--以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为例》为题从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保护修复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与传统艺术品修缮在理念和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同时在实践中两者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意大利文物保护修复理论家布兰迪认为修复首先是对对象的价值的认识和判断,并让其得以传承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孙华的《摩崖石刻保护建筑设计理念初探》总结了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先前在石窟寺及石刻保护性建筑设计和实践的得失,从地表防渗、通风防潮、遮阳避雨、崖壁减负、建筑形体、环境协调,以及保护性建筑的可逆性等方面对摩崖石刻保护性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奚三彩的《杭州龚隹育墓石刻文物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对早期文物本体上的水泥填补和使用铁钉的铆接等取舍问题进行思考,并指出在不对环境风貌有较大扰动的情况下,在摩崖石刻外部修建保护性建筑及设施是保护石刻的有效方式。张晓彤的《修者其责观者其权决定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因素的探讨》就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同时又从一个修复者的角度和一个普通观者的角度,探讨开展专业修复活动时自身的困惑与反思,浅析“舆情”差异的原因和背景。

目前,在文化遗产本体和关联环境要素类型多、范围广、影响因素复杂的条件下,遗产监测要体现更好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有效性,需要在认清突出普遍价值和遗产保护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梳理监测指标、明确工作重点等方面开展细致的工作,以便更好的服务于遗产保护,实现监测的意义。同时使遗产监测有助于对世界遗产本身及相关的保护政策与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在本次学术交流中,意大利Heleni Porfyriou(海伦尼・博尔菲里昂)以《世界遗产地和历史中心的监测――意大利的贡献》为题介绍了欧洲最初从有形的角度保护历史遗址到后来的监测保护措施和政策,基于意大利在遗产城市进行的监测实践和经历,一是评估世界遗产地的监控情况和世界遗产的现状;二是ICVBC制定了“保护地”方案来评估游客对历史中心造成的影响。郭璇的《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建构初探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了大足石刻世界遗产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成果,尝试构建大足石刻世界遗产地的监测指标体系,探讨了这一指标体系对于石窟类遗产地的适用性和地域特殊性。叙利亚Maya Hassan(玛雅・哈桑)的《沿海石质遗产地气候变化的保护策略》指出在其绝大多数文化遗址中,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对石质材料的运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石质遗产正面临气候变化的威胁,需建立一个可持续、有成长和扩展空间的防线,从而制定一个针对叙利亚海岸考古学区域的保护策略。

二、加强病害机理研究,促进检测分析水平提高

多学科结合研究与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已在文物保护的方案制定、操作实施、研究评估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微观分析与表观现象的结合研究、劣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干预手段与材料的评估方法和综合体系的完善,对文物本体保护至关重要。参加本次会议学者在会上交流了各自在这些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

意大利Fabio Fratini(法比欧・弗拉蒂尼)以《建筑石材的损坏》为题指出物理蚀变的过程会导致石材分裂成不同大小的碎片,但其化学和矿物学成分不会发生改变;化学蚀变会给石材带来巨大的改变,使矿物在溶剂中完全溶解,氧化元素发生颜色上的改变进而生成氢氧化物,元素溶液化形成黏土矿物和不溶残渣等,为此,关注石质艺术品材料的损坏过程尤为重要,有助于选择最恰当的修复手段来延缓石材损坏现象。李黎的《承德凝灰岩文物的劣化机理及保护材料筛选研究》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凝灰岩质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凝灰岩的微观分析认为,凝灰岩岩样中伊利石/蒙脱石混层(I/S)是凝灰岩劣化的物质基础,流纹构造和微节理是凝灰岩劣化的结构基础;通过劣化模拟试验证实了水和结晶膨胀性盐是凝灰岩发生风化破坏的外界条件。根据病害类型及成因筛选出了修复保护材料,为承德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作为我国凝灰岩质文物的保护加固参考。

意大利Loredana Luvidi(罗娜丹娜・拉维迪)以《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的可持续诊断方法通过快速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进行比较》为题针对文物本体受损原因,强调如何将制定保护计划的可持续诊断方法应用于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张兵峰的《梵天寺经幢岩石病害分析检测研究》通过对经幢石灰岩岩性特征鉴定、岩石吸水性能实验、化学成份分析及其几种主要病害样品分析检验出发,分析其岩石劣化机理和表层风化病害产生的原因,为经幢文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意大利Maria PerlaColombini(玛利亚・佩尔拉・科隆比尼)的《高等亚洲古代造像彩绘和工艺修复仪器分析》,通过多项分析技术得出的有关颜料和粘结剂的数据,呈现累积的样本,讨论古代亚洲画家使用的彩绘技艺,首次对古代亚洲雕塑的彩绘材料和技艺提出独到的见解。严绍军的《宜昌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分析和防治对策研究》指出为研究三游洞渗水病害机理,进行了三游洞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调查,采取岩、土、水样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岩石的物质成分和微观结构,查明了三游洞景区的地下水类型和埋藏条件,研究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的规律,建立了水文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水对摩崖题刻的危害,提出了渗水病害防治对策。

三、重视环境质量研究,扩大信息技术应用

本次会议中的环境研究交流内容均不局限于单纯气候因素的分析评价,而是体现了文物本体病害与环境影响对应关系的探讨。研究方法和动态监测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研究结果为预防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支撑等趋势,在代表的发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三维扫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及文物信息精确留存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会议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清华大学张彭义以《环境因素对千手观音造像保护的影响研究》为题从大足千手观音所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的监测,大气颗粒物、雨/雾水成分分析,造像表面成分分析等研究表明,千手观音造像所在的微环境高湿度、凝结水多发且酸性颗粒物污染严重,需要及早对千手观音造像开展预防性保护。黄继忠的《石窟岩体水分循环研究》根据石窟山体的宏观环境和包气带空隙特征,从水分循环的角度研究了大气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气候因子驱动下的循环转化规律。说明云冈石窟所在山体含有一定量的空气,确实与外界存在密切的水汽交换关系。

吴育华以《三维之下觐观音――三维扫描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为题指出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因雕凿结构复杂且存在多种病害,使得其空间形态异常复杂,如何准确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应用于保护修复工作具有一定挑战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因精度高、安全性高和效率高被应用于千手观音保护修复工程,应用实践表明,三维扫描成果为现场实际形态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且在千手观音的科技考古、形态监测与数字展示等方面应用具有广阔前景。日本TANIMOTO Chikaosa(谷本亲伯)的《石质文物保护中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介绍了电阻率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其在石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必要性,与传统的文物保护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易于扩充,测量准确等特点。刁常宇的《融合激光三维扫描与多图像三维重建技术的石质文物数字化方法》总结出激光三维扫描和多图像三维重建的优势可以结合应用,实现最高精度形状细节和最高精度纹理细节的文物数字化。

四、研发保护材料应用,增强文物安全因素

本次研讨会中,国内外的学者们也带来了在保护材料应用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材料应用更加注重对文物本体的最小影响,对材料自身的稳定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耐候性的考虑也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亮点。学术交流中,学者们对具体实例讲解让大家看到修复的实施和专项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系统,文物保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科学,文物保护修复的过程即是研究的过程,同时也是修复和研究同步的课题,这对促进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体系的完善具有更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西安交大和玲的《透气性POSS基聚合物保护砂岩的研究》以POSS为起点,分别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酯异丁基聚倍半硅氧烷(MA-POSS)为单体,获得用于保护岩石的POSS封端共聚物(简称P1)和刚柔兼具的共聚物(简称P2);分别研究了这两种材料在溶液中的组装胶束、膜表面动态吸水性与热机械性能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不同孔隙度的砂岩进行保护效果评估;结果表明:P1和P2有望作为有效的砂岩保护材料。戴仕炳的《石质建成遗产表皮材料学监测技术体系研究》结合我国及德国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石质文化遗产表皮材料学检测技术体系,为石质建成遗产日常维护及保护修复提供依据。蒋德强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的研制》采用改性醋酸纤维素材料为主要黏结剂,并结合能够与基体中残留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的有机硅单体,制备出了一种能够在潮湿环境下正常挥发干燥,不用去除基体中的水分,同时具有一定透气透水性的溶剂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有效地解决了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的加固问题。所研制的潮湿环境下风化砂岩加固材料,已成功地应用于大足千手观音造像的砂岩加固。

陈卉丽的《大型石窟寺石质本体保护修复 以大足千手观音保护工程为例》对千手观音造像石质本体勘察研究、石质本体修复工艺及典型病害修复案例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修复与研究同步的思路为石窟寺石质本体保护修复提供了有益借鉴。黎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石质彩绘的修复》对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本体石质彩绘的修复技术和保护研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石质彩绘本体修复保护分为前期调查、实验和本体修复等三个阶段。周伟强的《户外大型石质文物表面污染及其微粒子喷射去除技术研究》介绍了石窟文物表面有害污物清除技术研究过程中遵照文物保护相关原则理念及其研究基本程序,相继完成了污染调研评估、微粒子喷射清洗作用机理、去除模式、技术安全性、清洗效果测评等基础性理论研究工作,填补了相关技术空白。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5

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规范完善制度建设,依法科学管园

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颐和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实行颐和园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缓冲区的三级区域保护管理。在内部管理上,颐和园始终坚持“科学规划、永续利用、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工作方针,严格遵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城市规划、文物、环境保护及风景名胜区、旅游、城市绿化等法律法规,并且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持续补充完善《颐和园管理制度汇编》,近年来又新制定实施了《颐和园工作创新突破及节约筹集资金与超计划开支奖惩办法》,建立了科级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选人用人机制;坚持党务国务公开和领导干部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热情。公园各单位更是逐步细化二级管理制度,每年均修改完善作业指导书,具体指导综合管理、规划建设、文化展示和接待服务等多方面工作,使公园的各项管理工作更科学、更规范、更先进。同时,坚持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方式,强化全方位的统筹管理,每年进行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复评,系统研究、综合分析全园管理工作,2012年更是开展了GB28001健康安全体系的创建工作,使综合管理、层次管理、职能管理、交叉管理、细节管理、精细管理系统结合,形成统筹兼顾、纵贯全园的立体化管理网络,使管理网络的运作发挥最大效能。

此外,严格执行国家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在游览、经营、饮食、宣传、礼仪、接待等方面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优质服务。

前瞻性做好规划编制,促进景区建设科学有序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调研、论证、制定、实施战略性规划和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管理建设工作进行有序规划,做到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完善中长期战略,分解、细化、落实短期计划,并在保护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保证了规划实践的连续性和有序性,为今后合理保护、协调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近三年中,颐和园先后完成《北京颐和园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以规划谋发展、以规划促建设,推动了园林的协调可持续和谐发展。

加快推进具有颐和园特色的遗产保护监测

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为重点,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地的监测标准进行景区综合监控保护工作,每年规划制订环境和资源保护目标,持续对古树名木、绿地植被、景观水体、文物古建加强管理保护,并将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完成情况纳入各级管理考核之中,逐步建立具有颐和园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支撑体系。

今年4月12日,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成立,全园遗产监测工作正在逐步推进,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完成方案编制及试点申报工作,已经得到国家文物局关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项目的立项批复,全面启动颐和园遗产监测工作,全面推动颐和园保护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为北京历史名园的保护积累经验,探索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模式,为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快速推进数字景区建设,推进智慧颐和园建设步伐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0.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如今,环境保护工作在发展条件下面临着新挑战和机遇,同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也需要重新认识[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指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的情况检查,设施运行效率测试,污染物达标排放测试,设施建成后排放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检测评价[2~4]。验收监测是检验建设单位执行“三同时”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项目能否通过环境保护验收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5,6]。近年来,国家环保部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的验收技术规范,使得各类型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有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但是,当前验收监测工作仍然存在着不足,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建议。

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存在

的不足 (1)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全过程在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的落实不够重视。“三同时”制度是指环保设施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7]。目前,验收监测局限于环境治理设施末端排放污染物的监测,侧重于污染型项目的环保设施,而对于非污染性建设项目的“三同时”管理不够视。

(2)验收监测技术规范有待完善。2007年至今,国家环保部相继了包括城市轨道交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石油炼制、乙烯工程、汽车制造、造纸工业、生态影响类、港口、公路等行业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验收监测技术规范机制设计逐渐趋于完善,但局限于对技术性测试内容的监测,而对环境管理检查缺乏明确的细则和评定标准,并对生产工况的判断方法不明确。

(3)环境管理在建设项目的施工期监管不到位。由于环保部门对项目建设过程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建设单位也未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不少建设项目在环评中对施工期提出的环保措施基本上未得到落实。因此,验收监测单位更难提供施工期环保措施和环境影响的情况及落实效果。

(4)建设项目验收环境监测部门扮演着双重角色。目前,大部分验收监测部门一方面依据指令进行验收监测,全面检查环境法律、政策规定措施的落实情况,是行政角色;另一方面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以技术测试服务角色进行验收监测。验收监测部门的双重身份使其处于尴尬局面,验收监测数据难以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建设项目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影响状况。

(5)建设项目试生产审批把关不严,导致部分项目以试生产为名长期生产。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上重环评而轻验收的现象较为普遍,突出表现在批准企业试生产时把关不严,许多企业只顾生产不顾环保,不到逼不得已不申请验收,甚至有些企业以试生产为名长期生产,不主动委托验收监测。

(6)环境监测收费标准需健全。目前,各地的环境监测收费因当地的经济条件不同而有异,这在情理之中。但不少地方制定的环境监测收费项目不够全面或颁布年代已久,这不仅给验收监测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还可能滋生乱收费现象,给环保工作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3 解决的建议

(1)首先,在项目建设前期加强生态保护、审批手续、相关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资料的审查力度。其次,在项目的建设过程对环评中建议落实的各项生态保护措施进行严密的监督,并应使建设单位落实的各项措施形成文件,以便于日后竣工环保验收检查。另外,对于大中型非污染性建设项目,在其建设过程严格实施生态环境和敏感区域的跟踪监测。

(2)制定环境管理检查的细则、评定标准和生产工况的判断方法。环境管理检查是保证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得以实现的重要工作,也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具体体现[8]。环境管理检查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各阶段环境保护法规的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审批手续、环境保护档案资料、环保组织机构、环保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设施运行记录、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危险废物情况(种类、产生量、处理单位的资质、处置协议和转移联单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防护设施、绿化情况、排污口规范化、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事故及公众投诉和清洁生产等,可根据各项内容制定环境管理检查细则表和评定标准。生产工况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9]:①核定原辅料用量;②核定产品的产量;③核定用水量、用电量和燃料消耗量;④察看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可通过压力、流量或蒸汽量等确定);⑤了解企业人员规模和当班人数。

(3)针对建设项目的施工期建立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并使之得到有效的实施。同时责令建设单位制定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制度,并认真开展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工作,必要时应对施工期造成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并备案待查。

(4)进一步明确环保主管部门的权责,环保部门应只进行行政管理工作,负责环境检查、监督和验收;而验收监测工作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完成。

(5)制定严格的试生产审批程序,对于不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同意试生产,对于故意拖延不申请验收或经验收监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坚决予以处罚。

(6)以省为单位,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监测收费项目全面的环境监测收费标准并严格实施,使环境监测各项目收费均有标准可依。

4 结语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验证和延续。目前验收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或多或少会给验收监测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影响验收监测工作的质量。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想方设法进行完善以利于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的更好开展,为建设项目审批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春水.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5):56~57.

[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3]江伟军,孙新宗,潘 易.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工作的再认识[J].广州环境科学,2009,24(1):27~29.

[4]刘 方,敬 红,滕恩江,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的环保检查[J].中国环境监测,1999,15(1):10~11.

[5]谢 飞.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服务职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26(11):20~21.

[6]王 超,徐 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注意的问题[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4):124~125.

[7]薛 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海环境,2003,13(3):134~135.

[8]郝思秋.浅谈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的环境管理检查[J].科技信息,2011(7):376.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监理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高层建筑施工前的监理

1.1 制定高层建筑施工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

高层建筑施工监理规划是监理人员进行工程监理的指导性文件,它是由工程的总监和监理工程师一起进行编制的;计划的编制应当结合工程实际,确定施工建设监理工作需要达到的目标,并明确工程监理的措施、方法、程序和制度,此项计划应当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是以监理规划为基础的,在工程项目总负责人的主持下,参与工程监理的相关人员依据监理规划的相关要求,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的相关信息进行编制。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进行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实施细则应当能够有效地反映出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的目标和管理控制、各专业技术上的要求。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可以依据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编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职能情况进行编制,如按照装饰工程、主体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进行编制,或者按照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等进行编制。

1.2 熟悉和审阅工程相关文件

高层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在开工建设前应当细读施工图纸,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向设计单位反映,主动参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会,并对交底会的会议记录签字确认。监理人员应当要求施工单位为高层建筑的各项施工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方案的审查应当重点关注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尤其要注意方案中提到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可以将本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情况同类似工程情况进行对比,必要时可以组织相关专家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1.3 检查工程承包单位的相关体系

高层建筑工程承包单位若想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则必须具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管理体系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缺少这些相关的体系很难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理人员在对工程承包单位审查时,应当格外注意工程施工单位的操作人员、特殊工程以及管理人员的岗位证书情况;工程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情况;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质量责任制度以及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各分项工程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工程项目分包单位是否具备分包资质,工程总包单位对于分包单位管理是否到位等。

1.4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检查

工程项目监理人员应当对施工单位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数量、型号、规格、备用情况以及完好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工程施工单位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将工程机械设备的相关情况上报监理人员审查,以便能够确保施工机械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验收和检查,格外注重有质量保质期的材料,数量少的进行全量检查,数量较大的进行抽样检查,对于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要进行性能试验,各项试验指标合格后方允许施工单位使用。

2 高层建筑主体工程监理

高层建筑主体工程主要包括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以及钢筋工程,以下将介绍在工程监理过程中发现的施工问题。

2.1 高层建筑钢筋工程监理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建设施工来说,钢筋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现场监理人员应当加强钢筋工程的监理力度。在高层建筑监理过程中,对于钢筋工程应当着重注意以下问题:1)高层建筑暗柱不按要求焊接;暗柱焊接过程中,由于两根钢筋搭接的长度不足,施工人员焊接水平有限,焊接处的焊渣未及时清理,导致暗柱焊接与要求不符。暗柱作为高层建筑物的重要受力部件,应对其焊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2)高层建筑暗柱钢筋出现移位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野蛮施工以及钢筋未有效固定,如果钢筋的位移小于2 mm,此时只要将钢筋恢复原位即可。实际施工时,监理人员可要求施工人员将箍筋与受力筋电焊上,这样可以避免暗柱钢筋出现位移。3)楼板筋错位。高层建筑的楼板通常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楼板配置两层钢筋,施工过程中工人不可避免的要在钢筋上走动,导致两层钢筋经常贴在一起,若为修正现浇筑混凝土会严重降低楼板的承载能力,监理人员发现此问题时,可要求施工方在钢筋下方添加马凳,进而控制楼板钢筋的错位。4)梁柱交界处钢筋过于密集,高层建筑要求的承载能力较高,使得梁柱的配筋量较大,导致梁柱交界处的钢筋过于密集,使得混凝土填充得不密实。此时,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可以依据平法图集和工程实际情况,要求施工人员适当调节梁柱筋的位置,或者将节点处箍筋做成开口状,若仍不能有效地将问题解决,监理人员可与设计单位和甲方进行协商,选择高等级钢筋以便减小钢筋横截面积,进而解决钢筋过密问题。

2.2 高层建筑模板工程监理

在高层建筑监理过程中,对于模板工程应当着重注意以下问题:1)两块模板之间的对接不合要求,浇筑混凝土时会导致漏

浆情况发生,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麻面,不仅对结

构的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影响结构的美观;此时,监理人员发现

模板对接不合格的,应要求重新对接或者使用木条将模板间缝隙进行封堵,采用后者办法有时模板间仍出现漏浆情况,因此,需要现场监理人员根据现场实际选择适当措施予以控制。2)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高层建筑对于垂直度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楼内的电梯井,因此,现场监理人员应当注重对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检查,必要时可请专业测量人员对楼的垂直度进行校核检查。3)当高层建筑的模板出现变形或者支护得不牢固时,有可能导致现浇模板的标高出现严重的误差;如果没有对模板进行有效的支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变形过大,模板拆除以后楼板的挠度大于规范要求,这样会严重影响楼板的正常使用;因此,现场监理人员应对重点检查模板的支护是否牢固,以便能够降低模板的变形,进而将模板的标高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2.3 高层建筑混凝工程监理

在高层建筑监理过程中,对于混凝土工程应当着重注意以下问题:1)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泛白;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没能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现场监理人员应当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白天每隔2 h要对混凝土进行一次洒水养护,并在其表面覆盖必要的遮盖物;2)剪力墙出现孔洞;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铺设的钢筋过于密集,混凝土振捣时无法将振捣棒伸入或者未对其进行振捣,出现这种问题时,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对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小洞可以予以补强处理,洞口较大时必需拆除重新进行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3)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未进行有效清洗。若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未进行有效的清洗,会使得砂石中有害物质与水泥发生作用,进而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因此,现场监理人员应要求混凝土搅拌前对砂石进行有效清洗。

3 结语

文物保护监理细则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阶段;监理

1 高层建筑的特点

城市土地越来越少,只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保证城市持续发展,城市内人口密度大,需要容纳更多人口,高层建筑满足了城市发展需求,成为城市的标配,高层建筑也是城市发展中的必须产物。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物相比,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1.1 高层建筑楼层高,施工技术要求难度大

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标式建筑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变得越来越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各城市间高层竞争加剧,高层建筑向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高层建筑楼层越高,其楼层受到风速影响则是越大,上部温度变得相对越低,同时,高层建筑所在的地质、地形和气候条件,也对建筑有一定的影响,在进行高层建设时,均需要全面考虑到这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高层建筑物进行施工时,其技术要求、施工难度就会增加。

1.2 高层建筑规模大,建设成本不断增高

高层建筑容量不断增加,导致建筑物主体规模变大,相对资金投入较多,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建筑物设计、施工、养护、使用上的问题,其后果较为严重。只有在施工中全面加强管理,细化管理内容,才能有效保证各个环节质量,从整体上提升建筑物质量。高层建筑体量的增大,会使用较多的建筑材料,如果在施工中,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就无法保证顺利施工,如期完成任务。不论是成本还是技术,投入非常巨大,要合理进行工程预算,保证施工方案合理性,通过协调各部门、技术工种,推进建筑进度。施工方要保证投资充足,只有成本投资越多,材料供应才会更加充裕,确保流程环节质量提高。

2 高层建筑施工阶段监理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离不开有效的监理,只有全面发挥监理作用,才能保证建筑安全施工,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

2.1 严格监理制度

高层建筑施工需要严格落实监理制度,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理工作全面推进高层建筑进度,那么工程监理要提前做好功课,建筑之初就要对高层建筑整体设计、方案、结构有一个全方位掌握与了解,通过对高层建筑整体特点的分析把握,针对性的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系统的监理细则,通过责任落实,确保职能的发挥。监理过程中,需要事先对建筑部位所拟定具体情况和要求出发,全面细化与完善监理细则,为监理的实践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发挥监理例会制度,全面确保例会制度作用的发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制定例会内容,同时也可以针对具体问题,不定期召开会议,达成统一协调的目的,推进建筑进度,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加强现场组织协调,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2 钢筋工程监理

建筑物需要使用大量的钢筋,这是高层的骨骼部分,要在这个环节抓好落实,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还要在技术上提升档次与标准,只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对钢筋进行有效排列,才能制作出稳定的钢筋构件,提高建筑物实际抗震能力,确保钢筋工程主体质量。那么,在对钢筋施工环节进行监理时,需要严格把握好如下几条原则:一要盯紧暗柱钢筋焊接环节质量,避免出现焊接搭接长度不标准的现象,确保焊缝质量。二要避免剪力墙漏筋对建筑安全的影响。高层建筑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支模后期,混凝土对压力的承受巨大,拆模就会露出钢筋头,这种情况,不但影响了整体建筑外观形象,同时也对建筑质量造成影响。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理,才能充分解决出现的问题,要想解决好施工质量问题,就需要在相应部分加焊横向短钢筋,进一步保护好面层。三要加强对现浇板配置双层筋的监理控制。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工人会在上面不断走动施工,这个过程也会导致上、下层两层钢筋紧贴现象,使钢筋稳定性减弱,加焊马凳全面解决紧贴问题。四要加强暗柱钢筋移位的监理。钢筋施工非常重要,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建筑稳定与安全,钢筋进行排列和安装时,需要良好的责任心,细致的工作步骤,只有全面仔细的施工,才能避免出现后期的损坏,避免移位现象的发生,加强细节处理,对钢筋和箍筋焊接要选准点位。五要对钢筋搭接位置进行有效监理。高层建筑物梁跨度非常大,需要使用大柱距作支撑,在钢筋规格不变的前提下,就需要梁下部和上部存在钢筋衔接,通常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当,这个部位就会出现钢筋搭接问题,工程监理相关人员就要参照平法规则,加强对现场的控制,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在梁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处做好搭接建设,提高钢筋衔接强度的同时,合理避免材料上的浪费,节省施工投入成本。

2.3 模板工程监理

模板工程要求的技术难度较高,需要在监理过程中全面把握好模板缝隙、垂直度和浇筑混凝土标高等一些重点问题,确保施工整体顺利,保证建筑物安全,处理相关问题时,一要保证模板缝隙大小合适。模板缝隙不能过大,如果预留太大,在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就会出现跑浆情况,浪费材料增加成本,严重影响建筑外形,模板拆除就会发现混凝土跑浆部位存在麻面或蜂窝,要想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就要利用木条堵塞缝隙,保证严密。模板有着各自的编号,进行整体安装时,一定要严格编号程序,合理规范使用每一块模板。二要有效控制好模板标高,不能出现过大的误差。在进行施工时,如果控制不力,就会导致支撑不牢固,使模板出现变形,并产生浇模板标高误差,大大减弱了支撑强度,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做好基础性工作,使各类支撑相对牢固,特别是加强对大于四米的梁的监理与施工,可以从中部起拱处理,强化质量建设。拱度大小标准的形成,需要监理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做好对比,使误差减到最低。三要控制好垂直度偏差。这类偏差过大,则会导致建筑整体稳定性差。高层建筑垂直度,需要全面做好测算,保证建筑物稳定。

2.4 混凝土工程监理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的重点,需要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做好监理工作,有效避免出现施工误差,提高建筑环节质量,最终保证建筑整体质量要求。一要避免混凝土泛白问题。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如果养护不到位,方法不恰当,就会出现泛白问题,那么进行监理时,就需要保证养护时间、养护方法的正确。白天每隔三个小时就需要进行一次养护,要在混凝土表面加装遮盖物,避免阳光照射出现质量问题。合理处理好水化反应,确保湿度和温度符合施工标准,只有通过合理的养护,才能保证混凝土凝结稳定强度;二要保证砂石料处理的合理性。进行施工时,需要提前做好砂石料水冲工作,有效把杂质进行清除,避免砂石杂物影响混凝土施工整体强度。三要保证施工缝预留位置受力最小。这种处理方式,主要是能够全面避免墙体孔洞对质量的影响,墙体漏洞会削弱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利用振捣棒做好振捣,确保质量与安全。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不断强化监理责任,相关监理人员应不断强化工程施工全过程监理控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能够在预定工期内符合标准的保质保量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林省.浅谈建筑施工监理过程中质量控制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6).

上一篇:民办企业会计制度范文 下一篇:财务共享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