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26 11:37:52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1

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4567亿元,同比增长25.6%。6月份CPI同比达到6.4%,创近年新高。6月份M1,M2增速则有所反弹,分别由上个月的12.7%和15.1%上升至13.1%和15.9%。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保障房投资的带动下,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平稳运行。

“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居民消费需求将继续稳定增长,保障房投资将成亮点,出口有望超过预期增长。”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表示,“我们经过初步测算,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将9.4%。”

对于工业增速,李明亮认为,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还会出现反复,主要理由包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需求端来看,先行指标PMI订单指数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增速均显示总需求增长放缓态势并未出现明显改观;二是从供给端来看,PMI产成品库存指数6月份上升,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增速5月仍处于较高水平;三是产销情况不支持工业增加值增速上行。2011年6月份,工业企业的产销率为97.6%,比5月份的98.1%有了较大下降。

李明亮认为,6月份大幅跳升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应该冷静应对,而不是过分夸大。从供求两端的情况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大幅上行的基础并不牢靠。短期异常扰动终将收到供需基本面的制约,而去库存过程因为异常扰动而延长。预计7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13.5%。

国泰君安分析师姜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们预测工业环比反弹仅出现在3 季度,4 季度以后工业环比或重新回落。考虑到6 月工业增速超预期,我们上调7月工业增速至14.5%,全年增速至13.5%,。”

不过,对于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李明亮表示他有充分的信心。“保障房进入开工旺季以及“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国家今年对水利的4000亿投资,投资的超预期将成为常态。当前的情况下企业去库存进程似乎有些反复,如果企业去库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则对未来投资增速构成正面支撑。”

国元证券分析师李明忠也认为保障房投资是6月份工业增加值大幅反弹的重要原因。“工业增加值在6 月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同比15.1%,环比也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高值,我们认为这与保障房建设相关,而保障房投资到目前为止,才完成今年计划的50%,这种驱动因素在下半年继续存在。”

消费方面,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明亮预计,需求总体保持相对稳定。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将对刺激消费产生积极影响。以个税调整后的数据来匡算,应可直接增加300多亿的消费。80%工薪族的零个税率,对消费增长产生的乘数效应可能在万亿以上,这都可以部分补偿消费率贡献的下降。

虽然近两个月出口连续下滑,不过李明亮认为,下滑仍是在预期之内的,出口保持在年初那么高的增速是很难的。我们认为影响出口最基本的外需因素没有改变,出口保持平稳增长问题不大。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2

一、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总体上讲,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后劲增强、平稳运行的特点,实现了“开门红”。初步预计,一季度全市经济总量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比全省增速高出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位。

⒈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春耕生产全面启动,全市完成春播面积近万亩,其中粮食作物万亩以上。及时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一类苗占,同比提高个百分点;二类苗占,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三类苗占,同比下降了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改造更新果树经济林万亩,种植优质牧草万亩,种植早春蔬菜万亩。牛存栏量增加万头,达到万头;出栏量增加万头,达到万头;牛奶、禽蛋等畜产品产量分别增长和。一季度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万元。

⒉工业经济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总量位居全省第位,增速为第位。完成销售产值亿元,增长。煤电企业产销两旺,一季度生产原煤万吨,增长;发电量完成亿千瓦时,增长。煤电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拉动全市工业生产增长个百分点。企业改革改制进展顺利,已有户企业制定了股份制改造方案,有户正在调研论证,制定方案;有户需要出售、转让、兼并或联合的企业,方案已经批准,正在开展工作;有户企业已进入破产程序。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加大,一季度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亿元,占年计划亿元的%,增长%。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新增个体户户,新注册私营企业户。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万元,占年度调控目标的。

⒊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落实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项,总投资万元,其中续建项目项,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新开项目项,完成投资万元;储备各类前期项目项,概算总投资亿元。重大前期项目进展顺利。平凉电厂二期项目已完成初可研审查;超高压输供电项目已完成选址;西平铁路建设已列入铁道部“十一五”建设规划;万吨甲醇项目已完成可研;兔里坪水库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上待批。重大新开项目全面启动。平定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正在进行招标;平凉城区电网改造项目正在实施;崇信县铜城水库开工准备已基本就绪;竹林寺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灌区工程已通过可研审查;农村沼气项目已开工建设。华砚煤矿改扩建、华陇集团日产吨特种水泥技改等重大续建项目进度加快。招商引资工(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作有了新进展。一季度全市共洽谈各类招商引资项目项,签约项目项,签约资金亿元,落实到位资金万元。

⒋财政金融工作运行平稳。一季度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占预算的,同比增收万元,增长;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增长。累计完成支出亿元,同比多支万元,增长。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增长;贷款余额亿元,增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达到亿元,累计支出亿元,分别增长和。

⒌城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即将全面启动实施。市列的个县城基础设施项目已有个开工建设,个小城镇建设项目已有个开工,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已有个开工建设。一季度全市完成城镇化建设投资亿元,增长。

⒍物价指数小幅攀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亿元,增长,增速高于全省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扬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同比增长;农村居民由于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净增元,达到元,增长。

但是客观地看,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理想”:

一是部分指标完成年度计划进度不够理想。从完成情况看,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实际进度与时间不同步,即时间已过四分之一,但完成进度达不到年度计划的四分之一。比较突出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年预期完成亿元,一季度完成亿元,仅占全年任务的。全市生产总值全年预期完成亿元,一季度完成亿元,占全年任务的。限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占全年任务的。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亿元,占全年任务的。

二是主要指标在全省的排位不够理想。除工业增加值外,其余主要指标在全省排位均不够理想,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增速与去年同期的倍相比,下降较大。如果剔除农村投资这一块,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仅为亿元,增长,增速仅为全省第八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为全省第八。

三是发展的均衡性不够理想。从工业上来看,轻、重工业运行不平衡,重工业增速高于轻工业个百分点;工业内部发展不平衡,煤电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增加值的,其余部分行业增加值和产量有所不降。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县(区)完成增幅大、增速高,情况比较好,但中省投资大幅下降;县区之间也不平衡,增幅最高的华亭县增长了倍,灵台县却下降了。从财政收入来看,全市八个预算单位中,除市级和华亭县收入分别超进度和个百分点外,其余各县差距都比较大。

造成三个不理想,有季节等客观原因,但我认为主观努力不够是主要原因。

二、关于二季度工作

二季度工作总体要求是:扎实开展“百日集中落实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在抓落实上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项目建设上把工作指标放在全省的大盘子中来衡量努力实现“双过半”。各市长要抓督查、抓进度、抓重点项目各职能部门要抓协调、抓服务、抓落实。

⒈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一是要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当前,当前粮食生产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高,要集中力量抓好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加强对条锈病等已发生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力争粮食丰收。二是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特别是要确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政策的落实兑现,让广大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三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巨型畜牧基地和优质苹果基地建设,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在提高打响“平凉红牛”、“平凉金果”品牌的上狠下功夫。五是加大农村劳务输出,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转。六是加强防汛抗旱工作。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抗大灾的思想,未雨绸缪,早作部署。

⒉精心组织工业生产

一是要紧紧抓住全国电力趋紧、火电工业形势看好、煤炭市场持续旺销的有利时机,突出抓好煤炭、电力、建材等优势行业,确保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满负荷生产。二是要着力抓好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确保达到进度要求。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调度,及时研究工业生产和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企业技术改造所需资金,保障工业企业水、电和原材料等生产供应,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四是要千方百计扩大产品市场销售,防止产品积压,保持产销衔接,努力实现增产增效。五是企业改革要在加快进度的同时,把好清产核资关、资产评估关、预案审核关、职工利益关、企业发展目标关等“五关”,按照进度要求高质量地完成。由于统计口径的变化工业增加值要确保的增速但在实际工作中要力争。经委要认真研究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总体考虑要以企业为主体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今年上半年要拿出方案,力争下半年启动运转。

⒊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二季度是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这一阶段的工作对于能否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至关重要。今年一季度的工作不够理想,给二季度的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发改委要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争取在第二季度有一个大的突破。对在建项目要抓好协调调度,跟踪服务,督促施工单位充实工作力量,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建设质量。对已竣工的项目要抓紧验收。对新开项目,要积极创造条件,落实资金,争取尽早开工,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要确保按期开工。协议项目要责任到人,尽快签订合同,投入建设。对争取国家立项的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国家早日批复。要抓好重点项目的督查严格落实按季通报制度。今年各县(区)要超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力争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以上。

⒋着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

一是要加强收入调度,依法打击各种偷、漏、骗、抗税行为,依法收取各项规费,防止财政资金流失,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均衡入库确保完成“双过半”。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协调,优先保证各项重点支出。三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部门要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为主线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大信贷投入。要重点加强银政、银企、银校合作,最近组织召开银行和建设口、商贸口、社会事业口和企业的座谈会,通过搭建平台,增进相互了解,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⒌抓好城市和交通建设

“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和平凉城区东西出口改造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除滨河路以外,其余城市建设工程要在月日前全部完工,迎接月份在我市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

三、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3

2009年上半年,我国通信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电信收入增长缓慢,但已出现回升迹象。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的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固话本地电话收入与长途电话收入不断减少,在电信收入中所占比例持续下降。在三大运营商大力建设3G网络的推动下,电信投资额保持较快增长。

电信业务分析

2009年上半年,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12240.3亿元,同比增长11.8%;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完成4170.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3%。其中,第二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同比增长12.7%和2.7%,增速高于一季度(10.8%、1.9%),但仍低于去年四季度(15.15%、3.29%)。另外,6月份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2%和3.3%,回升趋势有所加快。

数据表明,我国电信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长速度趋缓,这表明在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电信业的影响已经呈现。电信收入增长趋缓一方面是受到固话用户不断流失和移动用户增长减慢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用户的话费支出有所缩减,从而对电信业务收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从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发展形势初步好转,第二季度增速已实现正增长。2009年1~6月,东部、中部和西部业务收入分别增长-0.3%、2.6%和9%,中、西部地区发展明显快于东部地区。第二季度,东部地区增长0.1%,已从一季度的-0.7%转为正增长。从分省数据看,北京(同比下降3%)、上海(同比下降2.8%)、河北(同比下降2%)、广东(同比下降0.7%)等七省业务收入呈现负增长,其中除河北和上海外,其他五省负增长态势有所减缓。

电信业务收入构成分析

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所占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固定本地业务和长途电话业务所占比例持续下滑。2009年上半年,移动通信收入为240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占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的59.3%;数据通信收入为48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占电信业务收入的11.9%。固定本地业务的收入为70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2%,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降至17.3%;长途电话业务收入为46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2%,所占比例降至11.5%,是收入最少的业务。

电信投资分析

2009年1~6月,我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291.4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二季度的投资额为842.2亿元,比第一季度增加了393亿元,投资额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季度正处于春节放假期间,运营商的基站建设等工程比较少,电信投资额也随之下降,从二季度开始,运营商恢复了正常的工程建设,从而带动电信投资额的回升。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4

出口增速出现反弹

中国出口增速的反弹,主要是由G3(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从低谷回升的拉动。我们预计,G3的GDP增速会从目前的年率-3%上升到一年以后的1%,即上升四个百分点。另外,根据过去15年的统计经验,G3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动中国出口增长7个百分点。因此,在此期间中国的出口增速将提升约30个百分点。

这个预测,并不要求对G3的预计过分乐观。事实上,我们对G3的预测还低于市场平均。我们对G3经济从低谷反弹的预测只要求企业库存水平趋向正常化,消费者对恐慌性削减开支(如对汽车消费)的修正,和目前已经出台的刺激政策;这个预测不要求G3消费和生产活动回升到危机前的增长潜力。另外,我们预测的中国出口增速回升30个百分点,只要求其增长速度在明年年中达到5%左右,远低于过去20%至30%的增长速度。

固定资产投资回落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景,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关于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约占整体固定资产投资25%),预计将在未来一二个月内见顶,届时增速为同比60%左右,但此后一年内估计将明显降低至10%或以下。主要原因是政府的项目审批已经在去年四季度见顶,新增银行贷款在今年首季见顶,各种迹象表明新开工项目涉及的金额在今年二季度已经见顶。这个情况类似于1999年刺激政策带来的政府投资增速达到峰值以后的大幅下降。我们认为,4万亿元方案之后再继续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必要(估计今年二季度年化的环比GDP增速可能达到18%,为历史最高,并大大超过了保“8”的目标)。如果继续加码,会进一步加剧中期的通胀压力、银行的坏账风险、资产泡沫和产能过剩。

第二,制造业和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43%),预计也将从目前的同比增幅29%大幅放缓至明年中的10%左右。我们从对许多企业的调研中发现,制造业和矿业的产能过剩,很大程度是结构性的,目前的需求反弹远远不足以消除产能过剩。产能过度扩张是过去多年来由于美国的过度消费、国内的房地产泡沫、人为压低的资源环境和劳力成本造成的。这些以前支持产能扩张的因素以后都难以为继。政府的刺激政策,也只能暂时吸收部分过剩产能,但随着刺激政策作用的弱化,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将重新浮现,有些甚至会更为严重。国际经验表明,产能过剩增加10%,要求企业投资增下降速20%到25%。

第三,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23%),估计会从最近的同比增长5%上升到12个月后的25%左右。但是,房地产投资的上升只能抵销政府主导投资放缓的一半。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预计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未来一、二个月升至同比超出40%的水平,但此后12个月将持续回落到10%左右的低谷。

从刺激投资

转向刺激消费和科技

上述分析,意味着若干对整体经济走势和金融市场的含义:

第一,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其实远比出口重要,所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大幅回落,很可能导致经济增速二次下行,使经济复苏呈现W型。

第二,随着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某些原材料和其他投资品的需求和价格可能出现调整。

第三,出口相关行业(包括出口商、出口服务、集装箱航运、码头),随着出口增速大幅反弹,它们的表现很可能优于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

第四,出口导向型的亚洲经济体,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在今后十二个月内的经济增长和盈利的回升速度很可能高于主要由投资拉动的中国大陆经济。

第五,经济刺激政策应该也很可能逐步从支持投资转向刺激消费和科技,从而对消费、新能源和科技板块构成支持。

经济二次下行

是“健康的调整”

许多人问,如果经济出现二次下行,政府是否应该再度推出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笔者的观点是,根据我们对经济走势的预测,即使出现二次下行,也没有必要大幅加码刺激政策。理由如下:

第一,我们估计,今年二季度,如果按统计局研究人员的预测,同比经济增长接近8%,则年化的环比GDP增长就将高达18%。这个经济增速的飙升反映的是过去八个月内力度巨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

在达到18%之后,从技术上和从项目审批周期、企业投资趋势等几方面判断,增速都将回落。我们估计在三、四个季度之内,年化的环比增速可能回落12个百分点,到6%左右“二次触底”。因此,二季度之后出现环比经济增长二次下行是一个健康的调整,不应该用加码刺激政策的手段来阻止二次下行的出现。

第二,二季度之后如果出现投资下行,其中一个原因是制造业和矿业企业为削减过剩产能而放缓投资增速。这种投资减速是正常的和健康的,没有必要也不应该用继续加大政府投资的措施来阻止这种调整。

历史经验表明,靠政府投资来拉动需求只能在短期内减少产能过剩,永久依赖政府投资拉动的财政成本巨大,也无法持续。大部分企业在政府投资减速之后,最后还是需要通过削减过剩产能来恢复正常产能利用率。换句话说,企业投资放缓是迟早的事,用加码刺激政策来拖延企业的调整只是将“短痛”变成“长痛”。

第三,假设出现二次下行,年化的环比增速从18%下降到下次低谷的6%左右,社会稳定并不至于成为大问题。去年四季度,年化的环比GDP增速降到了1%左右,也没有出什么大事,如果下一次见底在6%左右,更不应该过于担心。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5

关键词:纯碱 费用 边际贡献

一、纯碱市场不利因素分析

1、2008年金额危机,在这国际大环境影响下,纯碱行业也很受影响。

2、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造成纯碱行业萧条。

3、国内纯碱产能逐年递增,下游行业玻璃、合成洗衣粉、氧化铝等对纯碱的需求总量相对下降,造成纯碱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4、纯碱行业价格战带来的低成本竞争成为发展趋势。

5、2010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好转,股份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提高生产负荷,纯碱环比增产67万吨,增幅35.45%。

6、2011年全年预算产量260万吨,一季度实现64万吨,预算完成率24.6%,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全年预算完成率能达95%以上。

二、纯碱生产情况

1、纯碱变动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蒸汽、原盐、白煤、石灰石、电、变动性制造费用等,2010年发生255180万元,约占总成本的10%。

2、白煤、石灰石、变动性制造费用等主要是外购方式取得,蒸汽、原盐(50%)、电、水(淡水、海水)通过关联交易取得。

3、通过关联交易取得的原材料及动力约占变动生产成本的56%。

4、耗用的动力蒸汽、电、水由海化集团热电分公司提供,约50%的原盐由股份纯碱厂平级单位(股份分公司)股份盐场供应。

5、关联交易供需关系 :海化集团到海化股份公司再到股份纯碱厂。

6、纯碱固定生产成本包括折旧费、人工成本、大修理费及其他固定性费用,其他固定。

三、费用主要是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2010年发生固定生产成本29027万元,约占总成本的10%2010年纯碱售价大部分时间在低位徘徊,四季度受节能减排政策影响,行业开工率下降,供需矛盾有所缓和,纯碱售价较前期大幅上涨,至11月份达到全年最高的1720.18元/吨; 2011年1季度随着行业开工率的回升及各地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市场,行业竞争加剧,纯碱价格呈明显下降趋势,3月份降至1503.89元/吨。2011年一季度单位边际贡献比2010年增加185.46元/吨,增幅为98.69%,单位边际贡献大幅增长主要是纯碱销售价格提高 .以2011年一季度固定生产成本、边际贡献水平推算全年保本销售量。

2、以2010年纯碱销量249万吨计算,2011年纯碱厂约能实现4.44亿元销售利润; 根据保本销售量及一季度平均售价,2011年纯碱保本销售额为19.69亿元2010年纯碱保本销售量为154.46万吨,保本销售额18.97亿元; 保本销售量低于全年实际销量95万吨,2010年纯碱销售利润1.78亿元。 2010年,因关联交易价格转移,纯碱节约成本2.62亿元,其中热电分公司3.08亿元,股份盐场-0.46亿元;2011年1季度,因关联交易价格转移,纯碱节约成本0.5亿元,其中热电分公司0.73亿元,股份盐场-0.18亿元。

3、年度计划中涉及石化公司的投资计划共20188万元(其中待批计划2670万元),受一体化项目整体方案的不确定性制约,部分项目设计方案进展较慢,预计影响计划完成率;同时海化电网改造项目年度投资计划9965万元,基本为招标采办费用,因年初对采办审批时间预计不足,采办的进展将直接制约年度计划的完成;科技投资项目3350万元,尚未获得总公司科委会批准。也制约着待批计划中石化部分8600万元转正。为贯彻总公司及事业部节能减排精神,采取得力措施完成指标,预计年内节能减排项目调整和追加计划额度较大;一季度申请追加1314万元。

四、尽管管理基础不断完善,但持续有效的执行力和巩固程度仍是制约计划进展的重要因素

1、围绕利润最大化,科学进行经济分析,区别有利润、有边际贡献、无边际贡献等不同情况,加强调度,确定各企业、各产品最优生产方案。

2、推动销售客户端系统建设工作,尽快建立全集团集中的销售客户端系统,整合资源,完善产品定价机制和销售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保持产品价格的竞争优势和销售利润最大化。

3、围绕低成本战略,加快建立供应商库和完善采办管理机制等举措,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加强集中招标采办工作,有效控制大宗原材料和物资的采购成本,保持主导产品的成本优势。

4、加强预算管理,以体系建设为契机,深化内部业务流程再造工作,建立便捷、高效、管控有力的预算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5、强化市场调研,根据目前市场环境,对石化公司存货及其它有关产品明确“快进快出”的策略,核定存货限额,加快资金周转。

6、完善“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全覆盖计划体系,以年度生产建设计划为统领,年初安排各单位、项目组制定了年度计划实施方案,对年度投资项目的里程碑点、进度计划及投资预算进行分解;在实施过程中,按月、按季下达执行计划。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6

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宏观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一季度有所下滑;受翘尾因素的影响,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有所提高。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适当收缩货币供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薄弱环节,调整房地产供给结构,切实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一、2007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一)宏观调控目标分析

1.经济增长高出预期,工业生产增速加快。2007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28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去年同期快了0.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比去年第四季度也加快了0.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3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5552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4亿元,增长9.9%。如果再继续加快的话,经济运行存在着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农业生产形势平稳,粮食播种面积略有扩大。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预计为10,61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连续4年保持增加。其中,夏粮面积2660万公顷,早稻面积605万公顷,秋粮面积7345万公顷。(见图表1)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在连续四年保持16%以上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呈现高位加快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达到近十年同期最高增长水平。拉动工业较快增长的原因,既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长期因素,也有当前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电力和资金供应较为宽松的短期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贸易顺差继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存在反弹压力等问题在工业领域的反映。

从主要行业看,纺织业增长1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2.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3.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7.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3.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4.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9.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5%。从主要产品看,原煤、原油产量和发电量分别为49,493万吨、4604万吨和7012亿千瓦小时,同比分别增长14.8%、1.5%和15.5%;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10,852万吨、11,470万吨和12,634万吨,分别增长19.7%、22.3%和26.2%;水泥产量24182万吨,增长14.5%;汽车产量225万辆,增长22.3%,其中轿车121万辆,增长32.1%。(见图表2)

2.价格总水平有所上升。今年以来,价格走势延续了去年年底的高增长态势,单月增幅呈扩大趋势,1月份CPI同比增长2.2%,2月份升至2.7%,3月份进一步升至3.3%,不但超过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3%的预定目标,而且创下了2005年3月份以来的历史新高。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5个百分点,比上年第四季度增幅高0.7个百分点。分类别看,有些项目的较快上涨值得关注:一是食品价格上涨6.2%,其中粮食上涨6.7%,肉禽及其制品因饲料运输、劳动力成本等费用提高,上涨15.1%,蛋上涨24.1%,鲜果上涨6.2%;二是居住类价格上涨3.8%,主要是因原材料涨价导致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6%;水、电、燃气分别上涨5.1%、3.4%、3.7%;其他的服务项目,比如说物业管理费等也在不同程度的上涨。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存在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扣除上年因食品价格上涨1.5%的翘尾因素,1季度新上涨仅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2.7%,增速明显低于1月份的3.3%和去年12月的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增长3.7%,继续2004年10月份以来的下滑趋势,而且已接近2003年1月份3.2%的增长水平。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1%。

3.就业工作进展平稳。2007年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的30%,就业情况好于往年。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24%。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34%。此外,今年以来,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

4.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120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36%,比上年末增加1357亿美元,同比增加795亿美元,增长率超过100%。其中,由于热钱流入,导致外汇储备新增规模大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季度顺差及外商直接投资仅为623亿美元,另外有734亿美元的非正常资金流入,特别是三月份,新增外汇储备447亿美元中70.77%是非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汇流入。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经常项下的非贸易账户以及资本项下的证券账户进入,但根据经验数据,这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外汇是看好人民币升值以及中国经济前景等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并投资于国内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如果这种增长形势发展下去,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不容乐观,会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推高资产价格,会积累风险甚至危机。

(二)三大需求分析

一季度经济增速明显高于预期,主要是外贸顺差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快,消费品市场进一步活跃和投资增长有所反弹,使得社会总需求的扩张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强。

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526亿元,同比增长23.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4544亿元,增长25.3%(3月份增长26.8%),回落4.5个百分点;农村投资2982亿元,增长16.7%。从产业分布看,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9亿元,增长20.3%;第二产业投资6381亿元,增长27.0%;第三产业投资8064亿元,增长24.0%。从行业看,煤炭开采及洗选业投资同比增长4.1%;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1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投资增长22.6%;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7.0%;非金属矿采选、制品业投资增长41.2%;黑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2.7%;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54.8%。一季度新开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规模都得到了明显控制,新开工项目数较上年同期减少2294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规模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3.9%,但由于目前在建规模依然很大,在建项目投资规模足以维持投资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房地产项目都以较快速度施工,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9%,比上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到目前为止,各投资热情依然很高,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依然存在。(见图表3)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加快。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宏观经济景气持续高涨、证券市场活跃等因素的带动下,一季度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188亿元,同比增长14.9%,尤其是正常年份一般3月份增速会出现下降,但今年3月份增长15.3%,比前两个月还提高了0.6个百分点,说明扩大居民收入确实起到了带动消费增长的作用。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5%;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4%;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4.4%。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4%、27.2%和25.8%。其中,粮油类增长30.4%,肉禽蛋类增长32.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2.9%,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5%,日用品类增长23.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1.0%,家具类增长37.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5.3%,化妆品类增长24.8%,金银珠宝类增长37.9%,通讯器材类增长10.6%,汽车类增长38.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4.0%。消费增长速度的继续稳步提升,主要与流动性过剩有关,也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的提升有关。在投资增速回落的情况下,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提高是经济运行的良性趋势。

3.外贸进出口继续快速增长,外贸顺差迅速扩大。2007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457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出口2520.9亿美元,增长27.8%,增幅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进口2056.5亿美元,增长18.2%,增幅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回升而进口增速回落,导致外贸顺差进一步扩大,一季度外贸顺差达到464.4亿美元,比2006年一季度增长近一倍,是三大需求中增速最快的。利用外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9297家,同比增长4.36%,而上年同期为下降4.2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5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56%,增幅同比提高5.16个百分点。(见图表4)

(三)政府、企业和居民得到经济增长的实惠

2007年一季度,国家财政收入11784亿元,增收2484亿元,同比增长26.7%,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前2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6.51,同比提高20.65点。其中,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8764亿元,同比增长27.7%,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9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8%,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为2004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亏损企业额同比下降12.4%。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新增利润前5大行业为钢铁、电力、化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炼焦业,占整个工业新增利润的68.4%。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原油价格的下降在成本上为工业企业利润的增长创造了条件,国内外消费增长在需求上为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创造了条件。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亮点,农民收入增幅为十年来同期最高。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5元,同比增长1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60元,同比增加166元,增长1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 %,增速高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

(四)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

3月末,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8%,加快6.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1%,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高7.14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2.33个百分点。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6.41万亿元,同比增长17.27%,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1.4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0.33个百分点。今年1~3月累计净投放现金315亿元,同比多投放875亿元。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4%,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3.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88个百分点。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52个百分点,比去年末高1.18个百分点。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

同时,银行间市场利率有所下降。今年3月份,我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1.74%,比上月低0.93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62%,比上月低1.15个百分点。针对今年前几个月信贷的高增长和物价的走高,央行在货币市场上加强了回收流动性的力度,一季度在货币市场上共收回资金7903亿元,加上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上调,资金回收超过万亿元。但是,货币市场利率未被拉高,尤其是加息后利率又回落至原来的低水平。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降,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仍然存在。此轮货币政策紧缩效果有限,需要在“微量、小步、频调”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见图表5)

二、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国际收支失衡未有改观,解决流动性过剩异常艰巨

国际收支失衡,导致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外汇储备增长迅速,外汇占款渠道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增长过快,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受限,对冲过剩流动性的成本和压力越来越大,2005年下半年以来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加快,使得信贷扩张、投资反弹和资产价格过快的压力一直存在,并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大。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虽然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降低1.5个百分点,但仍然属于较高增速。不仅如此,周转较快、对经济活动影响较强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加快,3月末较上年同期增长19.8%。由于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延续了2005年下半年较快增长的势头,货币供应宽松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银行贷款增长出现了反弹。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今年前3个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约1700亿元。可见,我国今年一季度货币信贷扩张并无舒缓,尤其是信贷增幅大幅上升,超过去年超高增长的同期水平;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超过广义货币(M2),创下2000年4月份以来的次高纪录。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年人民币贷款仍将保持旺盛需求,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也不会因为三月份出口增速大幅下降而改变,流动性过剩的来源仍然存在。适当的流动性是维持经济体系正常运转所必需的,但是一旦超出合理的界限,则可能会对金融、经济体系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助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造成资产价格膨胀、导致利率风险和信贷风险上升等几个方面。目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不利因素。

(二)资产价格上涨面临较大上涨压力,高位振荡风险加大

在人民银行连续提高法定准备金、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情况下,证券市场在经过去年的快速上涨之后,2007年又不断突破前期高点,社会资金流入证券市场的速度和规模均创历史纪录;今年一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高达478.59万户,已经大大超过去年全年308.35万的新增A股开户数,其中3月新增A股开户数即高达253.53万户;新增基金开户数亦高达374.42万,其中3月份新增基金开户数为149.72万户。3月份A股市场存量资金大幅增加20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包括沪深两市的保证金存量上升1400亿元和新发股票基金募集611亿元;截至3月末,A股市场的存量资金达到了8661亿元,存量保证金达到8050亿元,均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新高。从资金入市速度和A股动态市盈率变化看,A股市场资产价格上涨趋势还在加强,证券市场整体风险加大。资产价格的风险也体现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上。一季度城镇房地产投资完成3543.8亿元,同比增长26.9%;住宅投资完成2764.4亿元,同比增长29.7%;完成商品住宅投资2462亿元,增长30.4%。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在高位基础上进一步上涨,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9%,涨幅比上月高0.6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9%,涨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累计为108.8%,涨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但是,一季度北京商品房销售面积减少,住宅降幅明显。一季度,我市商品房现房和期房销售面积均较大幅度下降,现房销售面积为87.2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为235.4万平方米,分别比2006年同期下降51.8%和28.6%。其中,住宅现房销售面积61.5万平方米,下降59.3%;住宅期房销售面积179.6万平方米,下降40.8%。我们分析,可能是由于目前供给中大户型还占有较高比例,与广大中小户型的需求不匹配。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房地产开发与需求的错位有可能导致房地产结构性过剩,面临一定风险。

(三)高耗能产业再次抬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2007年一季度GDP和工业增长加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重工业增长加快带动的,特别是重工业中的高耗能行业增长明显加快。一季度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6%和19.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9和2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距由上年同期的2.9个百分点拉大到4个百分点,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其中,钢铁、有色、化工、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建材等六个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左右、用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64%左右、能耗占全国工业能耗的70%左右。它们是开展节能降耗、完成总体节能减排目标的重点对象。一季度,这六个行业增加值增长20.6%,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2.3个百分点;用电量增长18.2%,比工业用电量增速快1.4个百分点;钢材、氧化铝、铝材、铁合金、十种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6.2%、53.7%、43%、44.4%和30.8%。一季度工业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但发电量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反映了增长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一季度能源生产总量累计增长12.1%,原煤产量增长14.8%;均明显高于GDP增长速度,原煤产量在全部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必将会使得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量增加,对资源环境带来双重压力,使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带来很大困难。

(四)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

受市场销售看好、行业利润大增的驱动,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效果较差。今年一季度,钢铁、有色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石油加工及炼焦六大高耗能行业中,有三个行业出现投资大幅反弹走势。这三个行业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13.5%,比去年同期加快15.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高达56.5%,比去年同期加快40.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28.6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高达43.8%,比去年同期加快5.4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加快10.8个百分点。此外,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投资增长15%,比去年全年加快3.9个百分点,增速基本反弹到了去年同期(15.8%)的水平。除这些高耗能行业之外,还有一些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出现了大幅反弹走势,导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达到31.7%,比去年全年反弹了2.3个百分点。与之相反,一些本应加快发展的服务业,投资反倒呈现走低趋势。两相比较,投资结构不仅没有在调整中得到优化,反而出现与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背道而驰的苗头。从发展趋势看,率先反弹的这些行业的快速增长,还将带动与之相关行业的投资走高。这种走势不仅使去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投资增速逐步回落的局面发生逆转,而且潜藏着使整体投资增长再次加速的风险。

三、2007二季度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

(一)GDP增长略有下滑

2007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依然较好。

1.世界经济今明两年将继续持续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11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全球经济2007年和2008年均将增长4.9%。这一预测与该组织去年9月的估计相同。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率今年降到2.2%,比6个月前的估计下降了0.7%,但明年可望回升到2.8%;欧元区经济今明两年均将增长2.3%,增速低于去年的2.6%,增速略有放慢主要是由于货币和财政紧缩效应以及外部需求有所下降;预计日本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2.3%和1.9%,而去年增速为2.2%;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今明两年分别增长8.8%和8.4%,增速低于去年的9.4%。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不确定因素有:住房市场形势恶化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更急剧地降温;金融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可能导致风险资产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可能随石油价格飙升而死灰复燃;全球失衡可能无序调整。

2.国内经济增长环境良好。一是二季度消费品市场销售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以来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一季度增长势头进一步明显加快,加上证券市场继续保持上涨势头,居民消费性支出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五一黄金周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增强,商务部最新监测显示,5月1日至7日中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0亿元,比2006年“五一”黄金周增长15.5%,其中餐饮业增长17%。初步预计,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8%,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由于居民消费在三大需求中占有比例最大,消费增长的加快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二季度外贸顺差增幅明显降低。2、3月份我国出口和贸易顺差出现了大幅度波动,但这主要是受企业预期4月份要调整出口退税的影响,4月份以后这种影响会逐渐消失,外贸出口趋于正常。但从2006年外贸顺差的变动情况来看,2006年二季度外贸顺差较一季度大幅度增加,几乎增加了将近1倍,因此,上年二季度外贸顺差的基数较一季度大幅度增加将会使今年二季度外贸顺差的增幅明显缩小。此外,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会对部分行业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美国经济在2006年下半年增长势头逐渐放缓,考虑到美国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存在半年以上的时滞,2007年二季度我国出口受到的影响也会加大。此外,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又降低了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这些也对出口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预计二季度外贸出口的增长会有所放慢,上半年出口增长速度将达到2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2.8个百分点;受国家扩大进口政策的影响,二季度进口增长将有所加快,上半年进口增长速度将达到1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约988亿美元,增长60.8%,增幅较一季度明显缩小。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略回升。国家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去年下半年,我国投资水平已经出现了高速回落的迹象,今年初的效果也较为明显,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但这并不能令人放心。目前,国家抑制投资的主要方式是“节源”,即控制信贷、限制土地供给及缩减项目数量等方法,而事实上人们的投资冲动并没有减小。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加之奥运会临近,人们对未来宏观经济的预期变得更高,进一步推动了投资热情的高涨,这并不能简单的通过宏观调控解决。另外,一季度工业企业利润的大幅增长也会成为刺激社会投资欲望的重要因素。按照中央优化投资结构的要求,在优化投资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过程中,国家会加快重大水利、能源基地、铁路干线、国道主干线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社会事业、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中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和滨海新区开发的投资,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并不能排除投资水弹的可能。初步预计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9%,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8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略快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5.6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分析,考虑到上年二季度基数较大的影响,使得二季度经济增长势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弱。除了前述外贸指标的情况之外,上年一季度GDP增长10.4%,但二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1.5%,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上年一季度投资增长27.7%,但二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达到30.9%,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7%,但二季度同比增长速度达到18.5%,二季度比一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上年二季度几项主要指标基数都明显增大,这会对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一些影响。初步预计,上半年GDP增长11%,增幅速比去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微降0.1个百分点。

(二)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提高

2007年二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比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一季度有所提高,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9%左右,高于上年同期1.3%的水平,也略高于一季度2.7%的水平。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自2005年四季度开始,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直处于增速较快的状况。2006年年中开始,对经济运行影响更为直接的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也逐渐加快,目前两者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由于货币供应明显宽松,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市场都比较活跃,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较快增长,一季度增长率达到了近十年未有的高增长率,加上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步伐较快,对价格水平形成拉动作用。考虑到货币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二是粮食价格上涨并带动食品价格上涨。2006年底以来消费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到粮食价格上涨推动,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净出口增加对国内市场供求平衡状况的影响。根据农作物种植调查结果,2007年夏粮播种面积2660万公顷,与2006年相比不仅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考虑到2006年粮食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2006年下半年以来降水量不如2005年底2006年初那样丰沛,对今年夏粮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这意味着粮食价格上涨的势头可能将保持到2007年秋季。

三是近年来房地产销售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销售价格上涨,正在逐渐向租赁价格传递。由于房地产销售价格不直接计入消费价格,但租赁价格计入消费价格,租赁价格的上涨会对消费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是翘尾因素导致二季度消费价格涨幅高于一季度。根据笔者的估算,2006年消费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对2007年各月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2005年消费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对2006年的影响大约0.5个百分点,由于2007年受翘尾因素的影响比2006年高1.2个百分点左右,这将影响消费价格涨幅提高。从翘尾因素的变化来看,2007年年中翘尾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四季度翘尾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弱,这一因素将导致消费价格涨幅在2007年年中前后上涨幅度会较高,四季度涨幅将会减小。

五是价格预期影响也促使价格维持上涨态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居民和银行家调查结果,由于近期粮油食品价格上涨,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延续了上升的趋势,有44.3%的受调查居民认为物价会继续上行,比去年同期提高15.6个百分点。银行家的判断与居民基本一致,有65.3%的银行家预期消费品价格上升,比去年同期提高25.2个百分点。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居民和企业的价格上涨预期没有消除的情况下,价格上涨势头很有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

四、对策建议

从当前经济运行趋势看,经济增长趋热的势头有所发展,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波及范围扩大,价格上涨的压力有所加大。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该从多方入手,实施微调政策措施,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经济由偏热向过热发展。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步伐,从源头上控制流动性过剩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从今年一季度外贸顺差急剧扩大的情况来看,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没有对调节国际收支起到较为预期的作用。因此,在对外汇市场的调节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一揽子货币中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适当加快人民币对欧元等货币的升值步伐,争取使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适当加大。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范围,尝试人民币境外融资。扩大国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机构范围,允许人民币出境使用。尝试允许境外企业在境内直接上市,使人民币融资逐步国际化。严格控制短期外债规模,控制短期外债的结汇。

(二)加快进出口结构调整步伐,抑制贸易顺差的过快增长

抑制外贸顺差的增长,应该在增加进口、调整进出口结构方面加大力度。除了多进口国内需要的资源类产品外,在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要加大先进设备的进口规模,用先进设备来淘汰落后产能,既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又促进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提高。

(三)加快资源价格改革步伐,建立节能减排的价格体制机制

应该适度加快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和调整的步伐,抓紧研究出台燃油税政策, 适当提高资源税率,油气资源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尽快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财税机制。要从价格机制上理顺资源类产品进出口关系,形成利于进口、抑制出口的比价关系。可通过调整资源类产品价格,加大这类产品的价格弹性,充分利用价格杠杆来调整国内外资源的配置,避免出现由于价格不合理导致的资源类产品国内紧缺、出口增长的不协调局面。

(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支持科技创新

针对当前国内资金充裕的状况,应抓住当前证券市场持续上涨、人气较旺的时机,加快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的步伐,同时鼓励原来在境外市场上市的国内资质良好的企业回到国内市场发行股票,为证券市场进一步扩容,化解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抓紧时间,加快创业板推出的进程,为企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融资渠道。积极发展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使其成为企业创业的融资场所。积极发展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债券市场,为优质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

(五)选择适当时机,进一步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

为缓解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的状况,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和价格走势的跟踪监测,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可考虑进一步提高存贷款利率和法定准备金率。尤其是考虑到二季度消费价格上涨的幅度加大,应该加大利率调控的幅度。同时,可考虑取消利息税,既可为进一步提高利率腾出空间,又可增加居民收入。

(六)引导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薄弱环节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7

过去1个月,各大股指继续前期小幅震荡的态势。截至10月21日,上证指数站上年线,盘中冲上3100点。在A股市场小幅收红的背景下,权益类基金及固定收益类基金净值皆有所上涨,权益类基金中股票型基金净值表现整体较好,固定收益类基金中债券基金盈利能力较强。各类型基金过去1个月的表现如图1所示。

债券基金规模攀升,博时债券值得关注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的规模为8.83万亿元。其中,债券基金的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净值规模为11471.10亿元,占公募基金市场总额的10.12%。较二季度末债券基金8136.44亿元的规模,扩容40.98%。大量委外基金进入公募市场,成立相关定制债券基金可能是规模增长幅度较大的原因之一。今年以来各月债券基金资产净值总额如图2所示。

债券基金是一类低风险资产的总称,根据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分类标准,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均称为债券基金。如果按照投资方向、期限和运作方式等不同维度划分,债券基金可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二级债基、转债债基、信用债基和定开债基等。

定期开放类债券基金近期备受市场关注,其封闭运作期内杠杆可以放到200%,所以其收益率普遍高于纯债基金。普通投资者关注定开债时,除常规要素外,还需特别留意以下几点:第一,关注定期开放期限,目前的产品期限在6个月、1年、1年半,甚至2~3年不等;第二,注意区分这些定开债是全封闭不能申购赎回,还是能够上市交易的,做好个人资产的期限配置;第三,现在很多定期开放产品打开申购,如果这些老产品过往的业绩不错,也可以抓住机会申购。此外,如果1只定开债产品的管理费为0.3%或0.4%,托管费为0.1%,那么这类产品绝大部分是定制产品,普通投资者不要轻易认购。

其他债券基金品种中,博时基金旗下产品整体业绩表现较好。其中,博时信用债券在三季度的排名中为同类基金第1,单季度净值增长率为6.66%,较大幅度领先同类产品;博时双月薪定期支付债券在纯债基金品种中在截至10月21日的周业绩排名第1,短期及中长期综合绩效较优。根据招募说明书,该基金不投资于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资产中,不投资可转换,仅可投资于可分离交易债券的纯债部分,在投资范围方面对于风险的控制较为严格。该基金成立时间接近3年,投资运作较为成熟,业绩具备一定稳定性。

据相关基金2016年中报对四季度债券市场的展望,博时固收团队对于信用债保持谨慎操作,减持低评级信用债,严控信用风险。同时择机博弈长久期利率债波动来增强收益。投资者在了解不同债券基金细分类型的基础上,可根据个人投资需求及风险偏好配置相应的基金产品。三季度博时基金旗下绩优基金如右表所示。

高仓位股票基金盈利能力较强

过去1个月,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91%,在权益类基金中拔得头筹。整体来看,A股市场整体小幅上涨,主要投资于二级市场的股票型基金净值随之小幅上涨,但涨幅未能跑过各大指数。具体来看,过去1个月净值增长率排名第1的股票型基金为国富中小盘股票,净值增长率为4.18%。该基金成立于2010年11月23日,今年以来盈利0.59%,抗风险能力较强。另外,本期净值增长率排名第5的申万菱信量化小盘股票,过去1个月盈利2.64%,该基金股票选择行为均基于投资模型而定,坚持数量化的投资策略,专注于小盘股的投资。这种完全基于模型的数量化投资方法能够更加客观和理性地分析和筛选股票,并且不受外部分析师的影响,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投资策略的一致性与有效性,使得其盈利能能力较强,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根据《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条对股票基金80%股票投资仓位底线的规定,股票基金需长期保持高仓位运作。据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截至二季度末,股票基金平均股票投资仓位为85.84%。因此,在股市整体走强时,高仓位的股票基金会受益较大。如投资者看好后市,可对股票基金多加关注。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如附表所示。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析篇8

一、引言

盈亏平衡分析理论起源于管理会计中的利润管理领域,通过寻找销量和效益之间的线性管理来推导盈亏平衡点,从而综合指导企业的成本、销量、利润管理。

盈亏平衡分析作为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析工具,在企业管理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其核心思维是通过分析项目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即各种假设变量(投资、成本、销售量、产品价格、项目寿命期等)的变动对最终收益可能产生的影响,确定该项目的盈亏平衡点(BEP)。当这些要素的变化达到盈亏平衡点,或接近该临界值时,就会影响方案的取舍。盈亏平衡分析目的是分析、寻找盈亏平衡点(BEP)及影响该盈亏平衡点的各项要素,并通过优化、改变各要素的走向,使得项目收益远离盈亏平衡临界值,来提升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为决策提供依据。本文以该盈亏平衡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将其引导入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领域,以期更大化地发挥该理论的实践运用,并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提供更好的管理模式。

二、营运资金管理盈亏平衡理念

(一)营运资金构成

营运资金是指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票据、预收票据、预提费用、其他应付款等。其中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类科目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对自有资金的占用;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反映的是企业经营通过占用他人资金来降低、缓解自身资金的占用。 故营运资金也常反映为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二)营运资金盈亏平衡理念

1. 资金盈亏平衡的重要性远胜于利润盈亏平衡。

该观点的立足点在于利润的暂时性不平衡虽会使企业经营成果为负值,但短期内不会使企业经营难以维系,由于固定成本在经济学领域属于沉默成本,其暂时的无法弥补不会导致企业的现金流出,故企业仍能通过暂时的售价覆盖变动成本来维持经营,并依靠日后利润逐步改善再行弥补。但资金的暂时性不平衡可能直接导致企业经营停滞。由于固定资金流出存在,如企业经营中的变动资金净流入无法覆盖固定流出,则立刻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此时如企业无法获得外部融资,即使其他资产质量再好、效益再高也无济于事。故其管理的重要性程度远高于利润平衡。

此外,在企业不以持续扩大融资来维系营运资金的前提下,由于供应商融资的固有限制,企业营运资金的有效平衡也通常预示着利润的有效平衡,故妥善管好营运资金,对企业盈利也有正向带动作用。

2. 盈亏平衡管理能弥补传统资金管理的不足。

企业传统资金管理的手段通常以资金滚动预算为主,即在月末通过各条线汇总出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信息,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实现企业月度资金平衡,并维持企业正常经营。该管理手段的缺点在于:(1)各条线上报的资金流入流出信息较为主观,容易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导致实际数据和预算数据发生偏离。(2)管控手段比较单一,企业通常习惯通过压缩开支来适应资金流入的变化,但由于经营支出本身也存在刚性特征,所谓的压缩开支更多的是延后支付,只是将问题放到以后来暂时满足当前的资金平衡,并未系统地解决问题。(3)财务管控风险较大,由于上述资金流入预测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经营开支的刚性特征,财务部在资金管控时往往受到双重挤压,如没有较多的闲置资金或及时的融资渠道支撑,企业随时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而盈亏平衡管理的出发点是将企业的资金流量区分为变动流入/ 流出和固定流入/ 流出两大部分,以企业的固定净流出部分必须得到满足为平衡临界点,并以此设立安全边际,联系其他营运资产、负债的管控手段来共同实现盈亏平衡,能够较好地避免上述传统管理中主观、单一、高风险的不足。

3. 盈亏平衡管理能系统集成其他营运资金管控工具。

盈亏平衡管理在计算变动现金流入/ 流出,固定现金流入/ 流出时不是依靠各部门的主观预测,而是结合企业各项营运资产、负债的管控政策/ 手段推倒形成。如:变动现金的流入依据企业销售预算,应收账款的赊销政策,变动流出测算则依据月度生产计划,采购经济批量政策等。因此能够将企业其他管控手段系统集成,形成一套互相关联、整体有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在运营领域的全面管控。

三、营运资金盈亏平衡分析

1. 经营资金流入和流出分析。

( 1)分析各项经营资金短期和长期流入情况。本文假设企业除经营收益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投资收益或持有房产等获得的收益。则企业经营资金流入主要为销售收现以及应收账款回笼。现假设企业的销售预算和应收账款政策如表(1):

企业在此销售预算和赊销政策,企业各季度的短期现金流入分别为700 万元、520 万元、620 万元和700 万元,年度长期现金流入合计为2540 万元。且资金流入由于和销售收入存在线性相关,属于变动资金流入。

(2)分析各项经营资金的短期和长期流出情况。正常生产性企业的经营资金流出项目通常包括存货采购支出,生产人员工资,管理及研发人员工资以及房屋租金等。这其中包含变动资金流出和固定资金流出两大类,其中:变动资金流出包括采购支出,生产人员的计件工资。其和销售的线性关联度如下表(为便于举例,假设各项支出也是按季度支付,下同)如表(2):

固定资金流出包括管理人员工资、研发支出、房屋租金和生产工人工资等。具体构成如表(3):

公司短期和长期的营运资金流入流出如表(4):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根据预算全年营运资金结余120 万元,各季度资金除三季度需要外部融资支撑之外基本平衡,后续将以此预算表为基础来探求阐述盈亏平衡点的确定和配套管控方式的运用。

2. 营运资金盈亏平衡点分析。

根据上述表(3)所示,企业季度的固定资金流出恒定为200 万元,可视为盈亏平衡理论中的固定成本部分,必须要有资金给予补足,否则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而变动资金流入和流出在企业赊销、采购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虽然和销售收入正相关,但由于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故无法像传统理论通过公式求导盈亏平衡点,但在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下,可通过如下步骤推导盈亏平衡点:

(1)如果在一季度初时,企业假设后三季度能按照预算完成,则一季度盈亏平衡销量经计算为280 万元,此时全年资金净流入为零,达到临界点,如表(5):

(2)若一季度末企业实现了预算400 万元销售目标,各项赊销、采购收支也都按政策执行,则二季度盈亏平衡销量为400 万元(假设后两季度按预算完成),此时全年净流入达到临界点,如表(6):

按照上述模式,可逐一推导三季度、四季度的盈亏平衡销量,此外,如果一季度实际销量未完成预算指标,也可按照实际数逐步修改后面季度的销售值,以确定年度净营运资金的临界值。

3. 营运资金管理。

(1)以年度为单位的长期营运资金平衡是企业的经营底线,短期内企业营运资金的缺口可以考虑利用外部融资支撑,因为这在后一季度可以通过营运资金的净流入补足,但如果年度营运资金净额为负数,外部融资的支撑很容易变成长期占用,间接反映了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风险,如不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只一味等待下一轮经营周期的营运资金净流入来弥补,很可能缺口金额越滚越大,最终导致企业外部融资风险巨大,难以维系正常经营。

(2)固定营运资金流出是企业短期维持稳定经营的保障。主要基于固定营运开支从短期看和市场波动不存在相关性,是企业围绕发展战略,建立生产组织形式,搭建管理架构,实行职责分工、定岗定编时就确立和形成的固有成本,支出如需要调整,需全面分析、系统考量后实施,如直接和销售波动关联,用于缓解营运资金缺口,则容易动摇军心,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故资金必须得到保障。

(3)变动营运资金管控的抓手是销售,并辅助于赊销、采购等其他政策支撑。盈亏平衡点的反映是通过销售临界值来体现,企业应通过积极的市场开拓来确保实际销售额超过临界值,并在制定全年销售目标时,根据盈亏平衡的理念和企业需要的资金安全边界确定。在销售受市场原因难以实现时,企业可以辅助于赊销政策的改变,或者采购政策的改变来改变变动营运资金流量,并可根据该改变后的政策重新确定盈亏平衡点,来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在确立了上述原则后,企业的营运资金管控模式可分为以下步骤:确定一季度的预算目标和盈亏平衡临界值,确保销售超过临界值,并力争完成预算目标;根据一季度的实际销售额测算二季度的盈亏平衡临界值,确保销售超过临界值;如企业短期内(通常为两个短周期,本案例设定为两季度)销售情况都难以超过临界值,反映企业按现有模式正常经营存在风险,则尝试修改赊销或采购等经营政策,并根据修改后的政策确定后一季度的盈亏平衡临界值;如企业使用上述各项措施之后盈亏平衡点仍难以保障,则可以系统考虑精简管理价格、生产组织方式、研发模式等影响固定支出的因素,以尽最大努力保障营运资金平衡。

四、结语

该盈亏平衡管控模式综合了企业销售预算管理、应收款赊销政策管理、采购政策管理、员工工资薪酬管理等一系列企业内部管控流程,每个管控流程的执行和变动情况都会影响到营运资金临界点,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平衡和正常经营,因此较传统的资金预算更为全面、反映问题更突出,也更能为企业营运管理提供效率和效益支撑。

上一篇: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