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范文

时间:2024-02-21 10:06:46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1

论文摘要: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产物,它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资金供给不足,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但是,村镇银行也面临诸如吸收存款难、风险控制难和监管难等问题。文章从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和村镇银行自身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明确了要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发展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笔者认为贯彻文件精神,应健全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和责任,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和业务,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结合目前农村实际情况,发展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实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目前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体系的现状

自2000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先后裁撤农村金融网点,逐步淡出农村金融市场。清华大学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7年度调查报告》指出:商业银行虽然退出了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在农户调查的有效样本中,商业银行吸收了17%的富裕农户的存款,而只给5%农户发放贷款,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显示资金净流出。2007年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主要提供储蓄服务,虽然开办了小额信用贷款试点业务,但是吸收的农村资金也是大部分流出。农业发展银行仅为粮棉油购销企业提供单一的购销贷款,服务无法覆盖农户。农业银行主要向农村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即使发放扶贫贴息贷款,也是变相投向了农村企业,向农户贷款较少。

由于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对资金的要求有较强的季节性,农户相对分散,资金需求数额少、期限长,对利息负担能力低,这些都决定了经营“三农”信贷具有风险大、收益低等特点。这类小额信贷在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占比中相对较少,大部分中低收入的农户仍然无法从信用社获得资金支持,只能向亲友借贷或寻求其它非正规渠道融资。这说明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脱贫致富。由于城市和较发达地区占有较多的金融资源,而广大农村相对贫乏,资金却仍在向城市流动,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

二、发展村镇银行是对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有益的补充

村镇银行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其它监管允许的银行业务,主要为县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1983年尤努斯在孟加拉国开设的乡村银行(grameenbank)是最早的村镇银行,它先后帮助了本国数百万人口成功脱贫。该银行用实践证明了贫富与信用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向穷人发放无抵押小额贷款,只要保障措施得当,违约率甚至比商业银行有抵押贷款还低。

在我国,村镇银行首批试点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6省(区)的部分农村地区,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2007年3月成立。经过近一年的运行,村镇银行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使金融支农落到实处。从目前来看,农信社是农村资金供给的主力,但是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户却无法从信用社获得金融支持。真正在农村设立网点,与其竞争的金融机构并不多,这与农村银行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参与主体相矛盾。设立村镇银行,是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切实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举措,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少、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使金融支农落到实处。

2.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意识,提高服务效率。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成立之后,使得当地农信社感受到竞争压力,迅速调整业务流程,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建立贷款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创新服务品种和担保形式,当地农户得到了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实践证明发挥村镇银行的“鲶鱼效应”,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参与者的竞争意识,扩大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渠道,对农信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积极引导民间资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长期以来农村的民间借贷在农户融资中占有较高的比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7年度调查报告》指出在有过贷款经历的农户中,67%的借贷发生在亲友之间和其他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国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将个人参股比例提高至10%。这为民间资金提供了进入金融业的正规渠道,可以减少农村民间借贷的发生,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三、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1.贷款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村镇银行的贷款申请人主要是当地中低收入的农户,多数从事的是种养业,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还要面临由于供求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市场风险。现行小额农户贷款主要是信用贷款,信用评级是根据申请人上年收入、上两年节余、家庭财产、品德、社会反映等五项指标来综合评定,凡符合信用评级要求的,可以领取2万元以内的贷款额度。信用贷款缺乏抵押物,可控性较差,即使有抵押,抵押物也难以变现。

2.吸收存款困难,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一方面村镇银行所在地区经济往往相对落后,农户收入水平不高,储蓄资源不丰富。另一方面村镇银行是新兴的金融机构,无论从信誉方面,还是资金实力方面都无法与农信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贷款业务的发展需要存款业务的支持,广大农户对村镇银行缺乏了解和信任,存款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其发展速度。

3.监管难度较大。村镇银行设于农村地区,监管半径大,成本高。不同地区,各村镇银行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经营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监管者不能实施统一的监管,增加了监管难度。此外,村镇银行的监管有别于成熟的商业银行,没有监管经验可寻,监管的有效性面临巨大挑战。

4.人才匮乏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离不开人才的竞争。村镇银行需要专业人才经营管理。目前,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才匮乏。一个乡镇还不能保证有一名信贷人员。每年大学毕业的金融专业学生,择业时大多会考虑选择大中城市的金融机构,几乎没有意向去农村发展。从近年来商业银行招聘情况看,往往出现几十人、其至几百人争一个岗位的现象。这就造成了城市人才的相对过剩和农村金融人才匮乏的极大反差。

5.金融服务多样化尚未形成。目前已有的村镇银行贷款对象集中在种植户、养殖户和个体工商户,额度比较小的农户信用贷款一般在2万元到10万元之间,个体工商户贷款一般能达到十几万元,但在抵押担保方面有要求。对万元以下的贷款业务很少,对处于贫困线水平的农户资金需求还无法满足。

四、对村镇银行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大对村镇银行的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资金供需矛盾,显然是行不通的,这就需要政府帮助。可以建立县域小额贷款风险补偿及专项奖励基金,对村镇银行发放的小额贷款进行一定的风险补偿或奖励,提供专项利息补贴,激励村镇银行加大对乡域、县域农户和中小经济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其次,鼓励成立农户贷款担保、互保小组,以其有效资产向村镇银行贷款提供经济担保。

2.统一监管与分层次监管相结合,提高监管效率。根据银监会的预测:2008年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突破100家。村镇银行将进入快速发展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一定的监管压力。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监管模式需要创新。对村镇银行资本金应实施统一监管,严格按照8%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执行,并鼓励有条件的村镇银行发行次级债,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对不同地区的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其规模和业务范围实施分类,并对其经营管理进行评级,根据不同类别和级别采取差别监管。

3.加强村镇银行自身建设。首先,引进金融人才,充实基层金融机构。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用人机制,积极引进人才,保障村镇银行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完善贷款信用评级管理,降低运营风险。村镇银行的小额贷款通常是无抵押贷款,这就需要配套建立信用评级、风险管理体系。可以考虑针对申请贷款农户的现金流、运作模式、还款能力等,制定较为切实可行的评级标准,从而降低村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更好地保障运营资金的安全高效。村镇银行应根据贷款对象的信用评级灵活运用贷款利率浮动政策,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合理确定利率水平,视其贷款对象信用情况实行差别利率。可以参照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0.9倍至2.3倍之间浮动。同时,加强小额贷款运行的动态跟踪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资金挤占、挪用和产生不良贷款的情况发生。村镇银行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自有资金往往较少,这就决定了在抗风险的能力方面比大银行要差,其运营更应注意资金风险的防范。因此,小额贷款数额虽小,却不能一贷了之,必须建立对贷款的动态管理机制,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

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创新的产物,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村镇银行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明确其市场定位,根植于农村,面向本地农民,不仅在存贷款方面,还要在结算、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村镇银行的服务功能,拓展其业务范围,开发适合“三农”经济发展特点的多样性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对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要因地制宜,既要加大对当地具有特色产业优势的农产品及其产业链的扶持力度,也要兼顾急需贷款脱贫困难户的资金需求,提高对“三农”的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7)

2.张晓华,唐家锦,斯华东.构建村镇银行的思考.金融纵横,2007(11)

3.陆烨.关注农村地区民间借贷现状.中国合作金融联合网,2008.1.24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 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建立资金均衡机制,首先,建立金融机构考评制度,监督金融机构履行农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通过财政资金补充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的转化为农村投资。其次,结合金融市场准入制度的改革,把其他金融机构推入或引入农业领域,规定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在农业上的贷款必须达到吸收存款额度一定比例,以减少农村资金外流。

3.4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更新金融发展理念。首先,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农村发展慢、农户收入少的问题。其次,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适应经营者对结算、票据流通、金融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更高要求。最后,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在农村建立多层次体系、多经营主体的农村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1]祝志民,张莉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调查与分析。乡镇经济,(文秘站:)2007(12):017.

陈时兴。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外经验及启示。中共浙江省党委校学报,2006(2):008.

李巧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9):033.

梁春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路径研究:[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王威。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李学春。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学位论文],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1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1 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共同组成。从 2006 年以来,我国开始引导各类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改革进程中,村镇银行、农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截至 2010 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509 家,其中开业 395 家。全国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2451 家。

    2 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现状。

    近几年来,各涉农金融机构大力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例如:大力推行创新贷款,通过开办创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贷款业务,切实解决农业贷款难的问题。从资本市场方面来看,重点之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了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至 2010 年 6 月末,共有 14 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了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 118.8 亿元;共有 31 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604 亿元,中期票据179 亿元,合计募集资金 783 亿元。

    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这些新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其表现有3.1 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萎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从农村地区撤离,如 2008 年末,河北省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 9958 个,比 2005 年减少 766 个,保留下来的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权限,变成了单纯的“吸储机器”,在农村地区的存贷差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在贷款方面只对少数农户发放贷款,而抵押品种十分有限,起不到真正为农村弱势群体服务的目的。农信社的改革也使业务不断偏离“三农”,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乡镇企业,农业贷款比重不断下降。

    3.2 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分工不合理且效率低下。

    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间缺乏竞争性,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垄断必然带来低效,损害了农村需求者的利益。另外,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商业性金融结合的不好,农村政策性导向的力度不大,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的适合的金融服务明显不足。

    3.3 农村资金缺口大且大量外流。

    现阶段,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到城市或非农产业的现象仍存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剩余的部分分支机构也不再有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成为了“吸储机器”。邮政储蓄银行利用网点多,结算畅通的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吸收的存款主要上缴总局,用来同业存放和证券投资,没有使资金真正回笼到农村地区。

    3.4 组织管理体系混乱,缺乏与农村金融相匹配的配套设施及保障。

    目前,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信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中介服务不规范,致使难以控制农村贷款的风险。另外,许多商业银行农村分支机构和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只考虑仕途升迁和个人利益,忽视经营管理和农户的金融需求。农业保险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较窄,信用担保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缺乏等现象,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3.5 金融创新不足。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品种单一。农村金融主要以传统贷款为主,贷款种类较少,缺乏票据融资、项目理财、投资顾问等新的金融服务,无法满足一些优质客户的金融产品需求,而流失一批优势客源。并且,金融服务手段落后,受人才、技术等条件影响,金融业务办理时间较长、效率低,且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缺乏。

    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启示。

    农村金融是一个国家处于二元经济时期所特有的金融现象,各国在此过程中都多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从发达国家农村金融体系中,找出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2.1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

    2.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较晚,在 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才开始建立,为了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迅速完善,美国政府最初采取了先由政府创设,后积极培育农民力量,政府干预在逐渐淡出的策略。美国根据《农业信贷发》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美国对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实行了税收优惠、利率补贴等措施。在美国,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国的农业实行农场主经营的特色,能满足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因此,商业银行支农意愿强烈。

    2.1.2 日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日本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经济实力较强,以合作金融为依托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和农业信用保证机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主要是日本政府根据《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设立的。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日本政府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其它几个国家相比,日本政府干预农村金融力度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向农协组合增拨财政资金来扶持农村金融机构。

    2.1.3 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印度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较少,正处于工业化和传统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中,经济相对落后,主要依靠大银行来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印度颁布了《印度储备银行法》来保障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了 31 家分支机构,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了 2- 3 家分支机构,并且规定了必须将全部贷款的 18%投向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在扶持农村金融机构方面,印度对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了利率补贴计划,并且规定了商业银行农村信贷的差别利率。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颁布的《地区农村银行法》明确规定,地区农村银行的经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到目前为止受到忽略的那部分人的专门需要”。

    2.2 国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借鉴与启示。

    2.2.1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与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

    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弱质产业,追求高利润的农村金融机构,会从收益较低的农业和农村流向工业和大城市,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加以纠正。各国政府一般都会制定一套扶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的措施。

    2.2.2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有效运作,避免人为因素的干预,以更好的保障农业发展。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针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规范农村金融体系的行为。

    2.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各国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制度,建立各种管理、协调、服务性机构,设立担保基金,发展农业保险等措施来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使愿意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商业性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服务主体逐渐实现多元化,推动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2.2.4 商行支农力度的加大。

    国外的经验表明,政府无权强迫商业银行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但可通过运用利益机制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自愿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政府也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将存款增长按一定比例用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对于支持政府农业政策的商业银行贷款给予利差补贴等。

    3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选择。

    3.1 规范农村金融机构及业务。

    依照透支主体多元化,坚持产权关系清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组织、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业正常发展。同时放宽保留下来的金融分支机构的独立贷款权限,增加对农村地区的贷款额度,加大对乡镇企业资金注入。此外,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保险模式,国家可以给予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免除保费收入的一切税费,加大保险组织自身积累功能,保障农业正常发展。

    3.2 对农村金融机构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

    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首先,农信社要经营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其次,农业银行要立足农村金融、发挥出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再次,农业发展银行要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把建全市场机制、提高市场效率、繁荣农村金融市场作为长期目标。除此以外,支持发展其他形式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引导其他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

    3.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体系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14302

如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局面,金融机构实力不断增强,存贷款不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以2008为例,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重为23.4%;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2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24.8%。然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不容乐观,农村资金供求失衡,资金大量外流;政策性金融薄弱;农村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资金供给结构不合理,农业结构调整缺少资金;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农村金融环境;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称;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功能落后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改革与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现状及主要原因

1.1农村资金供求失衡,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使农村资金需求呈多方位的刚性增长态势。然而,现有的农村金融却远远跟不上发展。一是随着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基于利润率的考虑,调整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已纷纷撤出农村,仅在县城设有营业网点,基本上收其贷款权,由此大量资金外流,由农村流向城市。二是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家承担农村的金融供给,由于农信社的商业性动机,其资金也部分流出农村,转向城市。

1.2政策性金融薄弱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除财政资金和商业信贷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应发挥其对“三农”特有的扶持作用。但实际上,农业发展银行将业务范围的重点放在粮棉油的收购资金的上,对“三农”信贷资金数量却很少,严格限制贷款条件,还没有开展对“三农”的一系列政策性金融业务。

1.3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市场竞争不足

一是农村金融市场缺少市场竞争主体。规模效益和风险制约等因素使商业金融银行较为困难地向农村居民提供服务,民间借贷又不具有正规性,农村信用社成为唯一正规金融,在政策保护下垄断农村金融市场。二是在向分散的农村居民提供服务时,农村信用社以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会开展寻租行为,致使农民借贷成本增加,甚至正常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三是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和商业性,直接影响了利率水平。由于农村信用社追求高额利润,致使大量资金外流,将贷款利率浮动的定价权力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用以改善财务状况。四是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和服务整体滞后。由于缺少竞争主体,农村信用社缺乏创新理念,服务理念滞后,仍沿用传统金融服务手段,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缺乏金融创新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4民间金融的现状

现在,民间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民间金融缺乏法律保护,不具备正规性。其提供的金融服务过于单一,仅仅局限于资金的借贷上。民间金融的运营模式,存在着各种潜伏风险,阻碍了民间金融的发挥。主要表现为:(1)借贷风险大,容易产生债务纠纷。(2)借贷利率较高。(3)组织结构松散,影响效率。(4)民间金融由于得不到法律认可,并未纳入了政府监管体系,一定程度上会干扰货币政策。

1.5农村信用社的现状

在一开始,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没有界定清晰, 全体社员对信用合作社只是名义上的占有,事实上由国家控制的。所有权不清晰, 无人对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负最终责任。这是农村信用社呆账坏账居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在治理结构和监管上也存在着缺陷:(1)农村信用社改革之后,不良资产率和资本充足率虽有明显改善,但是“一农支三农”的重任和经营实力还相当有限,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存在。(2)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落后,产品种类单一。比如农村信用社没有全国统一的联行系统,虽建立省内联行体系,却跨省汇划业务必须借助其他银行,中间环节多,资金不能及时到账,未能发挥农信社点多面广的优势。

1.6没有形成一个良性的农村金融环境

(1)农村金融的政策环境不宽松, 像利率自由化、市场准入和退出等金融政策仍然偏紧,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2)农村的信用环境较差, 赖账的行为时有发生。农村对金融环境缺乏认识, 一部分农村企业和农民拖欠债务, 甚至部分乡镇政府也是,虽然这仅仅是少数现象,却严重破坏了农村信用环境。

1.7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称

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农业保险为其提供服务。但是,农业保险却发展滞后,跟不上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农业保险滞后,无法保障“三农”经济平稳增长,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大。

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2.1分类指导农信社改革, 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农信社改革需要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对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老少边穷的农信社改革,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要简单的套用现代银行的模式去改革;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沿海地区应继续进行股份制改造, 依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其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省联社应尊重县联社和信用社的法人经营权,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所属关系, 保持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 严禁省联社办成行政性管理机构;重点发展个人理财、担保和金融咨询等中间业务, 加快联网, 实现联合经营。

2.2引入有序竞争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高其金融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其金融创新理念,在保证其原有的“存贷”业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其他中间业务。争取办成民主管理、社员入股、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是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整体优势,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发挥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三是要完善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在保证粮棉油的收购正常进行之外,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的深加工、农村道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扩大政策性金融支农业务范围,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引导作用。四是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或小额信贷(贷款)公司,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辅助功能。五是正确引导和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补充作用。

2.3推进业务创新,为农村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

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合理设置服务网点,使农村经济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提高金融创新理念,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要积极开展商业票据、银行票据、金融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努力拓展银行卡、网上银行等业务,宣传金融知识。在保证农户联保贷款、农户小额贷款的基础上,积极拓展适应农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既要满足存贷款服务需求,又要满足各类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和理财服务需求,还可以提供保险、汇兑、结算、信贷、证券等金融服务;既要满足一般农户小额信贷需求,又要满足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大额资金需求,在做好小额贷款的前提下,推出联保贷款、联合贷款、龙头企业贷款、社团贷款。对农村理财、办教育医疗改革、医疗改革等金融需求,积极开发相应金融产品。

2.4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引导资金流向“三农”

一是政策性银行应加大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建设的贷款力度。二是小额信贷公司发放小额信用贷款满足农村对资金多层次的需要。三是农村信用社加大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力度。四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规定每年的农村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在扣除准备金和备付金后,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存款用于本地。五是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联系起来,促使资金回流农村。六是政府部门出资设立农业风险投资基金,用于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农业项目的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三农”。

2.5建立健全信用担保和农业保险机制

(1)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政府直接出资设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或政府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在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或引进国外涉农担保机构等,以解决农民和农村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2)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全备的农业保险间接补偿机制,降低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由财政、保险公司和农村金融机构三方共同出资建立农业保险基金等形式,进行农业保险或用于弥补农业保险损失;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独自从事涉农保险业务,政府对其实施政策优惠。

2.6发挥地方政府在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的作用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优化体系

农村金融是一类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部门,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伴随产物,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壮大,成为农村的农业和农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有力保障。再者,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村资金供给的提升与农村农业和经济的稳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着重强调了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并且对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并且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本文的写作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接着,剖析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随后,提出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的完善措施(①改善农村地金融的生态环境;②重构农村金融体系;③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后,分析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当时资金由极度匮乏到有资金富足的背景和政府主导的基本体制背景下,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形成。在此之前,整个国家都是处于一种资金短缺的状态,这就使得政府对社会的金融控制,主要放在动员资本上面。而在当时农村的金融机构,主要是起一个储蓄资金的作用,利用储存的资金来促进城市和工业发展。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和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使得金融体系划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的两种类型。但是在20年代后期,资金的供求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资金极度短缺变成了资金有大量的剩余,这种情况使得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持政策相继而出,于是这种新型的垂直合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就逐渐形成。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在农村地区的扩展,使得城镇与l村之间、工人与农民之间有巨大的经济差异,另外农村地区经济的固有特征,也不便于农村地区留住和利用其所拥有的资金。我们只有清晰的认识到市场逻辑的存在,才能更好的认识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不仅要认识市场逻辑还要跳出这个逻辑,我们才能从本质上真正的缓解农村的金融约束改善农村的金融体系。

虽然我国经济近年来发展迅猛,并且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经过了改革开放的这一阶段,但是目前我国当下的农村金融体系所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地区人门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完善。尤其是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的供给仍然严重缺乏,首先就是我国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稍显不足,我国与农业、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银行机构还不能承担起扶持农村经济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节的职责;其次就是商业性金融向农村金融的转变,由于银行自身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使得其为农村金融提供的金融服务也非常的有限,再者就是,农村金融并非正规的金融机构,虽然非正规金融机构是构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就目前来看非正规金融相较于正规金融来收还未得到全面发展。所以,要想加快农村金融的发展与改革,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照当下的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方面着力于把农村金融体系逐步向正规金融体系转变,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现下非正规金融所特有的一些优势,使其朝着正规化迈进,重新构建一套既能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又有助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要巩固农业在农村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提高全体农民的收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我们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毕竟一个国家的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村地区。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是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种资本配置方式,并且它在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本文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严峻;②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缺乏;③农村金融的服务内容多样化不足;④国家政府对于农村金融的支持政策还不够。

(一)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严峻

农村金融环境一般是指由企业,政府和一般居民所构成的对金融产品和服务消费的一个群体,和金融体系在消费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法治,习俗等金融环境。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有些严峻,很多的制度存在缺失或不完善的问题,这对农村地区金融的融资有很大的阻碍。农村的信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存在不少乡镇的工厂接口破产而逃避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并且金融机构的相关维权法律不够完善,所以金融机构的维权存在较大的问题。而且农村的信用监管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金融机构没有办法判断客户真实的信用情况,因此对贷款的风险不能有效地评估。信息的不完整性,法制的规范程度还不够,尽管系统的缺失,这些都考验着我国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对于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恶化让投资者望而却步,恶性循还,使得矛盾更加突出,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也变得严峻。

(二)我国农村的金融机构缺乏

当下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地下降,首先,我国的国有银行中农业银行对于三农的金融功能存在严重的金融功能缺失问题,农村的金融资金供给不足。其次就是对于农业发展银行来说,由于融资渠道的不完善,是的银行本身的融资成本提高,另外还有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总之目前的农村金融形势不容乐观。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6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金融生态环境;优化

金融生态环境就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等内容。作为金融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直接影响并制约着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我国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相关制度运行尚处于初期。一些农民缺乏诚信观念和还贷意识,某些企业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以破产恶意逃废债务,严重破坏农村生态金融环境。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创造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一)加强农村信用建设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

农村信用体系是保证信贷资金投放、回收安全,减少信贷风险的保障体系。目前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很大,但因为放、贷款两方信息不对称,各类金融机构纵然拥有充足资金,却并不敢放贷,而造成供求之间差距明显。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能够保证农村金融体系资本充足、功能健全,并帮助金融机构发现与支持信用良好的农村客户,满足农村经济对资金的渴求。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能提升农村金融机构集聚资金的能力

资金的流动性取决于金融生态,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户与农村企业资信不足、抵押担保品缺乏,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多数县域金融机构只存不贷,资金系统内上存或转存,资金外流的现象比较明显。只有培育农村信用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使农村产生形成资金“洼地效应”,才会有更多的资金就会向这个地方,提升农村金融资源聚集能力,有效发挥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促进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农村信用体系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严格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以及完善的法律、信用、担保及体系,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风险,降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所以,良好的信用体系能够有效防止农村金融机构危机状态的发生,更有利于农村金融机构去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金融业的发展速度越快,质量越高,金融支农的能力也越强。

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社会参与不充分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地方政府、涉农金融机构、农户等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前农村信用建设主要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开展工作,一些地方政府参与积极性不高,支持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乡(镇)村至今尚未成立信用环境建设工作小组,乡(镇)村两级干部工作贴近农村,对农户信息情况比较了解,这种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全国多个地区,信用体系建设只有信用社一家唱“独角戏”,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的重担。同时,农户和农村企业主动参与意识不强。一些农民及农村企业领导人受小农经济思想影响,对征信认知程度不高,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农村征信客体的支撑。

(二)信用村镇创建仍存在不足

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创建“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工作,大大提高了农民群众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但是信用村镇的建设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个别乡镇没有及时地把创建信用村、信用户的条件及好处向农民宣传清楚,社会诚信氛围不浓,有的农户如今还不知道信用村和信用户应具备的条件;有的镇只有极少数符合信用村条件的行政村,只建几个联保小组,镇、村两级创建组织机构形同虚设;一些信用评定小组流于形式,存在一言堂的现象,增大了信用评定工作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导致信用评定过程中出现了信息失真和走过场现象,影响了评定工作的严肃性。

(三)征信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1.征信规模和质量需要提高。目前我国采用的是被动征信的方式,只有与信用社发生过借贷交易的农户,信息才会被采集,征信范围狭窄。收集到数据信息基本上是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信息、信用卡交易记录信息等,信息不够完整齐全,而且存在信用社录入差错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金融机构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影响到征信系统功能的发挥。

2.信息资源不能达到共享。在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都有农户和乡镇企业的信用信息,如工商部门对个体工商户建立有信用档案,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情况建立有档案。可这些涉信单位因顾虑承担责任和风险等原因,缺乏沟通,给信用信息的整合、管理带来较大困难,信息需求者要查询这些信息还比较困难。农村信用社在创建信用村、镇活动中,建立的“农户信用档案”,也仍然属于内部信息,没有实现信息共享。

3.社会信用度评价标准不统一。从事征信管理工作的相关职能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造成了企业、个人信用评级结果上的偏差和混乱。

(四)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

农民文化素质是影响其诚信理念的重要因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诚实守信的观念和受文化程度是成正比。现有的诚信教育确实提高了农村信用意识,但是还不够扎实、全面。从全国看,农民征信意识不强,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农户对征信的认知水平不高。据对10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农户对征信的认知程度较低,45%的农户不知道征信概念,47%的农户不赞同信用社要求客户提供涉及企业商机或个人隐私方面的信息。信用社与农户之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征信与被征信的关系。

三、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村信用和征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7

关键词:金融体系;货币政策;经济发展;宏观效率

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重要命题,也提供了重大机遇。总理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以大篇幅文字“定调”农村金融改革框架。回顾黑龙江省半个多世纪以来走过的辉煌而艰难的历程,可以看到经济发展对金融业需求的状况以及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创新、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现状

(一)资金投入不断增多

黑龙江省十分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在省政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由2003年的206.589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294万元,增幅达到77.31%。与此同时,金融部门对农业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2007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683.92亿元,比年初纯增29.01亿元,占全省纯增贷款投放量的31.83%;全年收购粮食961.04万吨,比上年多收购235.65万吨。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43.9亿元。

(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初见成效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经营实力增强。截至2007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14.9%,不良贷款率比2002年末下降26.1个百分点,组建1家农村合作银行和6家统一法人社;72家城市信用社更名改制为农村信用社。全省79家农村信用联社已经全部获准发行专项央行票据,认购额度达54.2亿。

二、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量的不良贷款限制了农村金融部门对农业的信贷投入

目前,农村地区资金供应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历史包袱问题、信贷管理机制问题,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的资金主渠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由于政策性、历史性原因造成的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得不到解决,使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从而限制了其对农业的信贷投入。由于农业贷款的高风险、基层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不够完善、人员素质低下、信用环境差,不良贷款问题困扰着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主要产生于民营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贷款。

(二)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资源配置本来就十分稀缺,需要紧急“输血”,及时补偿。但由于服务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而且,农村金融机构中,只存不贷或多存少贷,然后把吸储的资金全部划分到地市级金融机构,最后转存人民银行并获得利息收入。致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出农村,转移到城市或发达地区或非农部门,导致农村资金大量缺失。农村资金流向呈现出从贫穷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工业的趋势。2002年以来,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存贷款活动中的存差逐年大幅度增加(表1)。

(三)金融债务“死结”难以化解,金融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以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为例,全省农信社走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历经数次改革和政策的调整,产生了许多问题,形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改革前历年亏损挂账和资产损失达141亿元。近年来,全省农信社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化解历史包袱54亿元,但仍有资产损失和历年亏损挂账87亿元,占各项存款的20%,再投放能力被

严重削弱。

三、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宏观经济效率分析

(一)农村正规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偏低

由于农村资本市场的不发达,农村金融的正规供给主要来源于银行体系的资金,农村金融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中资本积累也主要依靠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途径而实现。因此,分别选择了农村存款、农业贷款作为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资本积累中的金融供给总量;经济增长指标选取了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作为替代。由图1可以看出,2002以来,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林牧渔总产值与农业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存在同步趋势,但是,农业贷款曲线波动幅度相对要小一些。

(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低

从经济增长理论中不难看出,人均资本配备水平即平均每人所使用的资本数量不变,则人均收入水平不变。而且,在资本边际产出大于零的前提下,提高人均资本配备水平可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相反,如果劳动力增长率大于资本增长率,即人均资本水平下降,那么人均收入水平将会下降。因此,要使人均国民收入逐年上升就必须使人均资本增长率大于劳动力增长率,即平均每个劳动力使用的资本数量增加。但是,由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主要依靠内源性融资或者非正规金融融资渠道,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低,人均资本产出效率低。这可以通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间接反映出来。农村居民每年可用于储蓄量等于每年人均收入减去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后的余额。通过分析近几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每年除去生活消费支出以后的人均可储蓄额增速,发现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储蓄额增速在2002年达到30%,2003年下降至3%,2005年为60%,随后下滑,2006年为20%,2007年为26%(见图2)。农村居民每年人均可储蓄额增长缓慢,一方面说明农村居民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农村经济欠发达导致储蓄倾向偏低;另一方面说明在以内源性融资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资金供给短缺,并进一步导致农村经济发挥中的资本集约化程度不高。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宏观经济效率偏低,已不能适应支持黑龙江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必须进行积极的变革、完善。

四、改革与完善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一)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全面提升黑龙江农村的战略地位

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之所以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思想解放程度等方面的主观原因,但金融发展和资金投入的差别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当地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金融政策取向,金融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区域资本体制形成中金融政策有其特殊的聚合功能,而且表现在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有显著的结构调整功能。黑龙江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工业经济只是近年来才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一直不尽人意,一直是农业在苦苦地支撑着工业,相反,工业不仅没能反哺农业,而且往往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种子、化肥、农用生产薄膜、农机具的价格持续增长,直接影响了农民(农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因此适度增加金融政策与制度供给、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无疑会对黑龙江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二)建立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一是发展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增强财政实力,这样才有可能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二是完善财政对农业投入政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切实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耕地占用税投入农业,保证“三农”投入每年都要有所增长。逐步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三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别是调整财政建设资金和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在安排预算时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足额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也要尽量向农村倾斜。四是积极向国家争取,实现更大区域内的“工业反哺农业”,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五是发挥财政资金政策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激励手段,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六是增加财政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转移支付数量。

(三)加强金融、财政、税收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金融企业的资金供给能力,助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金融体制缺乏效率的问题,不可能单纯依靠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改善而得到解决。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与其他非金融机构的改革配套进行。在改革金融制度时如不同时采取正确的国内税收刺激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仅仅改革金融制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E.S.萧)。扭曲的财政政策将减少社会金融资产,制造金融业内不平等的竞争环境。财政政策补偿金融,金融扶植经济,就是国家把扶植农业经济发展的补贴和保护政策更多地通过对农村金融的扶植和补贴来改善农村金融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抵抗风险的能力和信用创造能力,发挥对经济的推动力,以及对经济资源的组织和调节能力。财政和金融相互配合,二者能够共同发展,达到同一个政策目标。

参考文献:

1、高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07(2).

2、刘仁伍.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问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张召力,王飞.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财政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4、陈光焱,边俊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政策选择[J].特区经济,2006(11).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篇8

关键词:“三农”发展;金融服务;“功能”视角;体系构建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特征

中国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伴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大致经历了1951-1957年的创建阶段,1958-1978年的动荡阶段,1979-1983年的恢复调整阶段,1984-1993年的全面改革和1993年至今的完善阶段。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举措很多,主要围绕着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清理整顿,注重的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忽视农户、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和农村金融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走的是一条典型的“机构路径”。该改革路径有两个重要特征:农村金融体系的每一次变动,都是围绕着金融机构的合、分、起、落等调整来进行;金融机构的调整基本上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这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自下而上、诱发性改革不相一致。其结果是,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的界定和职能的定位非常模糊且收效甚微,难以真正体现农户的意愿和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提高农村金融自身的经营效率。

“机构路径”的改革思路,其实是长期以来在理论上指导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的“金融机构观”的产物。金融机构观的分析隐含一个基本前提,即假定金融体系的内部金融机构与组织结构是既定的,公共政策的目标就是要找到这一结构,并帮助所有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

二、对农村金融体系演变“机构路径”的反思

金融机构改革的举措很多,但固有的、根本性的问题却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这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演变依赖“机构路径”的问题所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完善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一的国家银行系统逐步发展为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组成的主导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多元格局,但这一体系及其中的金融机构是否有效地发挥了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中国农村金融“机构路径”改革的实践表明,不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现实以及由此决定的对农村金融的需求来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而仅仅从机构调整入手人为架构金融体系是难以达到经济﹑金融发展的最终目的的。

第一,忽视了金融功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金融产生于农村经济的土壤,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决定农村金融的服务功能,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反之,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但是,从现行农村金融体系的服务功能来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这种联动关系远没有建立。农业发展银行日益成为单纯收购粮棉油的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撤离农村区域,逐步脱离农村金融体系;作为支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一社难支“三农”。为何农村金融机构越改革、越调整,农村金融需求反而越难以满足?问题在于目前的改革仍然是基于部门利益制定的改革方案。

第二,忽视了金融功能的完善是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三农”发展,没有功能健全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是难以想象的。金融的本质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功能主要有3种:投融资功能、金融服务功能和风险管理功能。其中,投融资功能是金融业最基本的功能。随着经济货币化、信用化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体系的支付结算等服务功能、动员储蓄﹑资源配置功能日益突出,风险管理功能和经营监管功能越来越重要。根据金融功能观,执行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的载体可以是各种金融机构,一项金融业务可以是几种功能的组合体,同一金融功能也可以由不同的金融产品来实现。

第三,忽视了竞争机制的培育对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关键作用。有效运转的农村金融体系离不开农村金融竞争机制的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机制的完善,不仅需要规范发展现有的金融机构,而且还要注重培育新的农村金融竞争主体,使不同所有制性质的金融机构之间适度竞争,共同发展。但长期以来,基于“金融机构观”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忽视了金融竞争机制的培育,缺乏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和以竞争为基础的监管机制,无法促进农村金融同业的良性竞争;缺乏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使资不抵债、亏损严重的金融机构无法退出,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缺乏存款保险制度,无法在保护存款人利益的同时,使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成为可能。

第四,忽视了金融创新对农村金融体系完善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狭小,而且品种少、结构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是,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力度不足,没能真正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金融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忽视金融法律、监管、信用担保、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建设,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第五,忽视了政府扶持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现象比其他市场更为严重,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无法培育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政府的适当介入十分必要。在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干预完全采取第一种路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表政府直接经营农村金融。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后的相当一段时期,中国人民银行成为专门的中央银行,政府被迫放弃第一种路径,但同时仍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其他路径,政府介入要么陷于严重缺失状态,要么干预过度。鉴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政府应将政策着重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从逻辑上说,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起点,是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内容上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法律体系、税收优惠体系、监管体系、信用担保体系、资金支持体系、信息和技术支持体系、人才储备体系等。

三、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设计

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默顿和博迪提出的“金融功能观”可以为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金融体系框架的设计,首先应明确具备的经济功能,然后据此来设置或建立可以更好地行使这些功能的金融机构组织形态、市场竞争机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支持“三农”的发展。

按照“金融功能观”的要求,一国金融体系的建设要考虑金融机构及其调整,但更要研究如何发挥金融机构的经济功能,这是构建与完善基于“功能观”的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在重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三农”经济运行的特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包括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和农村金融监管体系,显著增强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

(一)改革农村合作性金融

合作金融是以合作经济原则为准则,以金融资产的形式参与合作,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一种合作经济形式。中国合作性金融组织的实践表明,合作性金融不仅是适应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金融制度安排,也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的基础性金融。因此,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因地制宜地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形成多种产权形式相互竞争和功能互补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体系。

(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一国政府为了满足农业生产、流通与服务的融资需要,通过设立农业政策性银行进行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金融形式。农业政策性金融融财政与金融优势于一体,在一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充当政府贯彻农业政策的工具,又补充、纠正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的不足与偏差,通过增加农村金融资源供给和有效再配置资源,实现政府宏观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政策效应。

(三)重构农村商业性金融

目前,政策性金融囿于国家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政策的限制,存在支农范围狭窄和支持对象锁定的局限;合作性金融则由于信贷结构和信贷规模的不足,使其支农对象偏重于农业种植业,对其他涉农组织和农村第二、三产业支持相对不足,因而,从建立合理分工、富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出发,亟待调整与完善农村商业性金融。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加快中国农业银行转轨改制步伐,要在对农业银行进行全面外部审计、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不良资产处置、国家注资等财务重组和设立股份公司,并实现业务经营战略转型。

(四)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构建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具有涉及领域多、影响面广的特点,它不仅是金融领域的改革,而且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改革的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影响深远,既需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还要求改善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具体措施:改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加大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的扶农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创新动产抵押担保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开发适合“三农”发展需要的保障型产品、投资型产品和衍生型产品及服务;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探索合适的组织结构、投保方式、赔付金额和监督职能;完善农村金融立法与金融监管,依法保证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法实施对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经营风险和市场退出的监管,确保农村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从而显著增强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8.

2、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7-03-02.

8、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J].经济学动态,2004(8).

9、陈亮.撬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金融支点——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演进与改革发展[J].新华文摘,2006(11).

上一篇:工程安全防护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财务实践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