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范文

时间:2023-12-29 17:16:09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1

【关键词】分配公平 市场 体制完善

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已从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高度均等的国家变成最不均等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达到0.53,远超过国际公认的警界线0.4,紧次于巴西和南非,位居世界第三。目前,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之间、劳资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日益拉大,财富迅速向少数人集中。我国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人口占全国财富的1.4%,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储户手中。同时我国弱势阶层人数估计已达1.4亿~1.8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和腐败问题一起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认为,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要让社会更加公平,必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毫不动摇,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一、我国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1、指导思想上对公平重视不够

我国的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是由政府发动自上而下进行的,政府的指导思想对分配结果有很大影响。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主张让部分人和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实现先富带后富,等到世际之交的时候再来突出地解决收入不公问题。我国采取的是先发展后分配的战略,而不是像台湾和韩国边发展边分配从而实现收入较为均等。这样的发展战略把公平放在兼顾的次要位置,实际上是不重视公平。在当时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政府是经济建设的主体,指导思想在强调一个方面时,往往会忽视另一方面。

与此同时,有许多理论认为,收入分配越是高度不均越有利于经济发展。其理论根据归结起来就是:富人会把自己的财富用于储蓄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而穷人的财富都消费了。等经济发展了再来分配,大家都可以得到更大的份额,而在这之前的分配都会影响蛋糕做大。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会经历收入差距先扩大而后缩小的过程,这很容易诱导人们坐等收入公平时刻的到来。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把经济部门分为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主张牺牲农业的发展来发展工业,这对五六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大影响。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梯度转移推进理论,有利于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方式。

2、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初次分配不公平

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是长期的过程,现在在相当程度上是按权力分配。

(1)我国产权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产权关系不明晰造成的后果是农民土地可被任意剥夺。目前中国失地农民达到5000万人,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和权钱交易的需要,低价甚至无偿地把土地送给房地产开发商及外商。由于没有法律保障产权,极少数人可以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中化公为私、一夜暴富。1997年以来我国的国有资产每年流失一千亿,与此同时我国有3000万国有企业职工在没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被迫失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分配不公平。

(2)要素市场价格严重扭曲。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分配中,我国工资所占比例持续下降:我国职工工资占GDP的比重1989年为16%,2003年下降为12%,2005年只占到10.91%。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政绩和稳定的需要在劳资冲突中经常站在资本的立场上。

(3)政府掌握太多的资源并作为经济建设的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表现在垄断存在于经济和社会的各方面。人事制度方面,我国的优秀人才走向市场后,他们要靠自己的劳动艰难谋身,而有关系的人可以在国家的要害部门和垄断部门工作获取较高收入。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性强的企业和部门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大量利润,而民营经济处于弱势地位。初次分配的不公平是最主要的不公平。

3、再分配制度不合理加剧了初次分配的不公平

由于市场而形成的收入差距应在人们的可承受范围内。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是促进分配公平的有效手段,可以增进人们起点的公平,是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二元结构,除了城乡二元结构外,还有地区二元结构、部门二元结构。我国的利益集团结构非常明显,有行业性利益集团、地方性利益集团、特权性利益集团和暴富性利益集团。就城乡二元结构来说,各种资源纷纷由农村流向城市,这是因为城市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农村,城市是金融和政治中心。区域结构也是这样,发达区域具有回波效应的特点,各种生产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资源都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

根据这些二元结构的特点,我们从协调发展和分配公平的思想出发,财政税收等再分配政策要向农村、向不发达地区及向弱势群体倾斜。但事实上,我们的再分配使得富者更富,而贫者更贫。我国富人的财产很难统计,向他们征收个人所得税很困难。我国富人对待财富的态度不同于西方,他们很少有捐赠的表示。由于我国的弱势群体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表,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我国的社保基金也被层层节流或者被挪用。

二、分配公平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容性分析

1、市场经济体制能提供机会的公平

在市场制度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市场而不受其他方面的干涉,其所遵循的仅仅是市场供求规律和等价交换规律,不因为自己的出身等不可控因素而受到影响。在劳动力市场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竞争的主体,都有劳动的自由,有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职业的自由。虽然市场也分为多种形式,但任何市场都比封建特权制度好,我们要创造条件让市场更有竞争性。这就要终止诸如给予外商等的特殊优惠政策,各种所有制企业权利和地位一律平等,还权于民营企业。自由竞争的市场需要打破地区之间的封锁,特别要打破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制度。机会的公平需要各种要素可以自由地流动,机会的公平使人们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使人们的潜力充分发挥,以此带来整个社会的效率,让社会充满活力。这正是实现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机会的公平需要制定各方面完善的规则。这就需要规则的制定更加透明,需要分权,弱势群体要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市场是天生的平等派,它强调的是价值规律而不是等级特权。我国分配不公平的现实主要在于人们不是通过劳动知识和创造从市场获得财富,而是通过各种手段进入特权的圈子,这应成为加快我国市场制度建设的动力。

2、市场经济体制能保证过程的公平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这样的分配制度是公平正义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其根本保证。由于人们的出生环境、所受教育和天赋才能的不同,人们的起点总是不平等的。政府要整顿非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扩大中间阶层,扶持弱势群体,以促进人们起点公平。政府给人们创造起点公平的同时,应让市场保证人们过程的公平,使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场打破了人们身份地位的限制,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尊重的是价值规律和供求原则。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

3、市场经济体制能促进结果的公平

根据经济学理论,如果人们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那么市场作用的结果――收入分配不会有太大的差距,因为市场的权力是分散的。而在国家掌握过多资源的情况下,收入分配的结果会高度不均。这是因为权力的集中使得人们只要进入权力圈子、进行一些权钱交易就可一夜暴富。市场结果的公平,指的是没有权力集中在政府时的差距那么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差距一般说来是人们能接受的,而且这种差距是公平的体现。市场竞争作用的结果是企业利润会下降到平均利润,从而有利于分配结果的公平。分配的公平不是没有差距,而绝对的平均才是不公平的,因为人们的才能、机遇与所付出的劳动不同,结果当然会有差别。市场作用造成的收入分配结果差距需要政府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

4、市场经济体制能做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公平是建立在效率的基础上的,没有效率的公平是没有意义的。当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就是有再好的指导思想也是不能实现的。当强调一个方面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另一方面,因此只有市场体制能自动地保证公平和效率的统一,这是由它的内在机制决定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表现在经济主体是自由的,经济主体进出某一行业都是按价值规律办事,可以根据客观情况作出决策。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表现在它是竞争经济,价值规律鼓励人们改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做到产销对路,以此赚取超额利润。市场经济体制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对各方面的人才可以兼容并包,做到和而不同。市场经济是权力分散的,它所需要的信息没有计划经济那样多,经济决策能较客观地反映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市场经济的经济周期没有计划经济那样的大起大落,从而可减少大量不必要的浪费。市场经济体制提倡每个人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这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追求个人利益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利益。从制度变迁理论看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市场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培刚:影响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公正的原因探析与治理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07(4).

[2] 田国强:和谐社会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完善[J].经济研究,2007(3).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2

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抉择

早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82年,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管理原则;第二阶段是1983~1986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阶段是1987~1992年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第四阶段是1992年以后,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它通过自发性竞争,调动了微观领域的动力,提高了效率。尤其是它利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必须尊重的种种“资产阶级权利”作为发展的动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等等;第二,它使生产自动适应需求,客观上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相符,从而增加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相互选择的可能性、灵活性,以形式的平等,给人的“自愿”以自由的空间;第三,它使资源在不同领域间循平面网络路径自动进行配置,广泛、频繁的竞争换促进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第四,它促使社会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自组织机制,简化了政府组织经济生活的工作量,减少了存在的空间。

市场经济体制:存在需要矫正的缺损

毋庸讳言,即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存在若干需要矫正的缺损。从市场经济体制存在缺损的角度看,必须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安排。

首先,社会主义性质的公平是没有剥削,没有两极分化,能够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市场经济的公平就是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公平,是相对于人的依赖关系、超经济强制、行政性垄断等等的公平,主要体现在市场准入、等价交换、自由竞争、平均利润等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当多的劳动者同生产的物质条件存在不同程度地分离,他们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雇佣劳动者。他们和资本所有者、企业主的关系,在劳动力市场上是等价交换的关系,但在生产过程中却必须无偿提供剩余劳动。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原因。

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种所有制、多种分配方式中还包含一部分不合理的成分。这部分资本份额达到一定比例且宏观调控能力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市场经济也会较长时期地出现相对需求的不足或者其他方面的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命题逐渐变成了“日益增长的社会物质生产与人民群众相对落后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命题。这个问题无疑是阻碍我国未来长期发展速度与质量的主要经济因素。显而易见,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仅仅依靠市场这一“看不见的的手”是鞭长莫及的,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制度的优化也是不可或缺。

再次,目前我国无论在商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都还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和违法、违规行为,如地区封锁、部门垄断等,社会信用严重缺损,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体系残缺不全。特别是,一些部门和地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引起的诚信缺失,比企业或个人的诚信缺失更有害,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国家整顿市场秩序的努力,往往受到部门垄断和地方政府保护行为的干扰,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制度和执法监督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最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目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与职能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不适应。在发展观念上,存在着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忽视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偏向;在政府职能上,直接干预市场较多,项目审批职能较多,战略导向和创造外部环境的职能相对薄弱;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纵向管理层级多,横向部门相互分割和掣肘现象,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在约束和激励机制上,有些责任不明确,存在权力与利益挂钩、权力与责任脱钩的现象,激励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在决策方法上,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机制亟待建立;在经济工作中,还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和个别腐败行为的影响比较恶劣。

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弱化市场缺损给社会经济运行、公平与和谐等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地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积累的矛盾不可忽视,需要用科学发展,统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继续优化,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十”报告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由此可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但是我国政府的不适当干预仍然存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即政府必须由原来的经济活动主体向经济调控主体转变。一方面,政府作为直接生产经营者的身份需逐渐淡化。另一方面,政府又必须强化作为宏观经济规划与调控的职能。要克服那种完全否定经济计划的“一边倒”倾向,通过制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必要的金融与财政税收等经济调节手段引导企业开发适合当今社会经济状况的各类产品满足社会主体消费者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作用的有效性与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成正比,而市场作用的有效性又直接决定着全社会的生产效率,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投入应更多地向发展严重滞后的社会事业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政府的公共财政政策和财政投入,应当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除了免除农业税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外,要尽快构建全覆盖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并逐步提高水平,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公共财政投入应更多地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进一步加强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制化建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经济运行主体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冲动。在这样一种分散化的竞争格局下,这种内在冲动必然需要一系列法制规范来界定各自的产权界限,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各自的经济活动在一个“利己不损人”的规则框架下展开。这样,才能使各经济主体以合理合法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解决好所遇的各种权益矛盾,从而,使整个社会朝着“帕累托最优”的目标和谐发展。在通过经济法规明确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业准入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通过行政立法规范政府的公务权限和行为准则,以确保公共资源真正服务于公共利益而不被部分人员和集团所侵吞。■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3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境和发展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随着一场与工业革命意义同样重大的“环境革命”的诞生,环境资源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从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的法律之一。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环保法是多部门法发展的结果,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不仅使其成为环境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使其原理成为环保法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

我国是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空前繁荣,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一方面使原本某些方面的立法空白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因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亟待修改。1下文将就我国现行的环保法的体系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及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我国的环保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环保法体系的缺陷及原因

关于我国环保法体系的划分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普遍都认为环保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形成了以宪法关于环境资源保护规定为基础,一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为补充,以及包括污染纺织、自然保护、环境纠纷处理、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体系。2但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环境问题,且我国的环保法体系相当一部分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上述这些缺陷日益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迫切要求加大力度完善我国的环保法体系。以下将从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出发,分别论述之:

㈠、体系外部原因所带来的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新的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不断出现,必然要求新的环保法的制定实施,再继之便是环境司法要适应新的环保法体系的要求。体现在外部层次上,即为立法上的空白,亦可称为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指环保法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环境问题的要求及实践发展。滞后现象已为各国环境法的发展历史所证明。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种滞后性:3⑴、国家权力观念。环境问题只有发展到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时才成为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对象。⑵、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环境意识。一般说来,环境意识落后于环境问题的发展程度,而环境意识在行政管理领域又直接制约着管理制度,这必然带来滞后性。⑶、反馈机制自身的限制。系统的复杂性,反馈环节的多元化及立法程序上的时间限制都会引起这种滞后性。从解决方法上看,滞后性只能事后进行完善,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当然,立法时在现实可行性基础上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使立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也是可取的。

㈡、体系内部原因所引起的缺陷

从环保法体系内部来看,作为体系组成部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改变都会相应地改变环保法体系的内容和影响环保法的执行。而且,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环保法体系的结构还不完整,子系统不周全,导致系统功能不完善,使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尚无适当的控制手段。具体说来有:

1、功能不协调。从实践上看,它表现为某一环境问题未被调整或进行了互相矛盾的调整,亦即有的环境法律系统间作用互相矛盾或存在空白点。初步看来,这有两个原因:⑴、系统结构不完整,某些应有的法律制度尚未确定。(这和立法的滞后性是有根本区别的)⑵、系统结构不合理,有的制度间未能很好地配合。如排无收费和水源利用政策及市政工程管理等方面就存在着配合不周的问题。

2、有的子系统不符合技术合理性。环境问题首先作为一个技术经济问题而存在,其产生原因是各类技术的不合理运用,最终解决也只能依靠技术进步。环保法要产生有效的作用,它本身必须合理,即:⑴、内容满足技术合理性。许多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内技术规范的发展,应符合环境科学的规律和要求。⑵、结构满足操作技术合理性。环保法是通过法律对社会进行调整控制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必须有适应的结构和程序保证操作上的合理性,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一般规律。4但是,目前我国环保法在这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某些问题,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共参与问题、现场检查制度问题、“三同时”制度问题,等等。总的看来,作为技术性很强的环保法,在我国并未体现出这一特点,而更多的是一般的原则制度的规定。

三、环保法体系的完善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段期间也是政治、经济、社会变动最大的时期。环境立法问题就在这高度变迁的时空中,不断受到试炼,不断受到调适。由此而形成的环保法,也就因而带有浓厚的动态气息。现阶段完善我国的环保法,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㈠、环境立法对完善环保法的前提作用

这里所讲的立法,仅包括制定新的法律规范。没有环境立法,就没有环保法体系,环境司法更无从谈起。因此,完善环境立法是完善环保法体系的一个前提条件。而“立法的发动、进度及内容未必单纯是事理与民意的结果,而会因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而有不同的演变。”5目前,尽管环境立法领域空前活跃,但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看,还未能完全跟上。因此,加强环境立法,完善环保法体系,促进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鉴于环境问题的四项特色即科技关联、利益冲突、隔代平衡、国际关联,6当前加强环境立法,完善我国环保法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环境立法要突出自然规律。环境立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环境立法要突出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与发展。⑵、环境立法要充分体现经济规律。环境问题使经济发展的产物,各国实践证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环境立法时,要充分体现经济规律的要求,以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用法律来教育人们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以环保来促进经济的发展。⑶、环境立法要体现“地球一体”的观点。在国际关联的特色之下,环境行政容易衍生外交、国防及国际势力介入等现象,造成环境问题的复杂化。7故环境立法应从整体角度考虑环境问题,把我国的环境问题纳入世界环境问题的范围内进行考虑。

此外,在立法的进程中,应见贤思齐,认真学习环保先进国家的制度和经验,并可以有条件地援用欧美、日本等国环境法律所通用的管制手段,以便及时、高效地解决环境问题。

㈡、健全现有制度,协调体系内部的功能

1、从技术上完善现存的相关制度。这是改善环保法体系的重要措施。首先,应加大处罚力度。可适当引用不同程度的刑罚,但应认识到环境问题多元因应的执行手段中,刑罚只是其中的一种,且适用刑罚不得背离环境问题的特质与刑罚最后手段的定位。其次,应加强科技在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事实上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议在现行环保法体系的基本原则中加入“科技促进”一项,以彰显科技的重要性。再次,“公共参与”这一原则在立法中虽得到体现,但在现实的决策运行中,却往往抛开公共力量而自行决策,或多或少地损害了公共的利益。故有必要将公共参与落实到实处,如通过听证、质询、述职等途径将之制度化。但同时也应注意不宜一味主张多参与,而应在参与的时机、范围、方式与效力上,妥为规划,并由整体的角度出发,健全相应辅助措施,以免造成公共参与的错置。

2、协调各制度的功能。各制度的协调依赖于其内容衔接和控制手段的协调,即⑴、内容衔接,不留任何空白点,控制环境行为的各主要方面和环节。⑵、内容协同,功能协调,制度间不应有矛盾点。这是由环保法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目的性所决定了的。

显然,当前形势下,要完善我国的环保法体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须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以求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

1 韩德培著:《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三版第61页。

2 陈泉生著:《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55页。

3 胡保林、曹叠云、杨延华著:《环境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74页。

4 胡保林、曹叠云、杨延华著:《环境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78-84页。

5 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第73页。

6 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第88-91页。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4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一、行政体制改革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20年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到九届政府任期接近尾声的时候,这一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一)大力精简机构和压缩编制,使机构和编制更加精干

我国现有政府机构设置的基本框架和原则,是在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法制不完善条件下形成和确立的,其弊端之一就是政府机构庞大重叠、人浮于事现象严重。这不仅滋生严重的文牍主义和,助长和不正之风,而且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因此,精简机构和压缩编制,是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为转变政府职能,克服文牍主义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减轻财政负担,奠定了基础。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任务。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1998年到2002年,国务院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更加明确。政府宏观调控部门的主要职能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完善经济、法律手段,改善宏观调控机制。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行业规划和行业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引导本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维护行业平等竞争秩序。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是:政府按投入企业的资本享有所有者权益,监督企业资产和盈亏状况,负责企业主要领导干部的考核、任免。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国有资本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不能损害所有者权益。

(三)职责关系进一步理顺,政府结构进一步优化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提高政府工作效能的需要,对政府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加强了国务院宏观调控部门和省级区域经济调节部门,促进了宏观调控和区域经济调节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2)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障机构,克服了社会保障领域多头管理的弊端,促进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3)组建了信息产业机构,以致力于振兴我国的电子产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4)组建了国土资源机构,统一各类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

二、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

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一样,行政体制改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通过一两次改革,就能彻底解决问题。1998年以来我国行政改革尽管进展较大,成效显著,但一些深层次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1、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行政审批和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过多。

2、政府机构总量偏多,有些职责交叉重复,行政执法体制中的多层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严重。

3、中央与地方有些职权划分不科学、不规范,中央及省以下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没有理顺,条块矛盾突出。

三、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一)行政管理法制化

现代化国家是法制化国家,是依法行政的国家。“”结束后,中国痛感法制的重要性。没有法的约束,就必然盛行个人崇拜、个人意志和个人权威,结果是搞封建专制。所以,在我国跨入新时期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非常强调法制,指出“要集中力量,制定一系列法律”。其中,制定行政法律非常重要,邓小平说:“国家和企业、企业和企业、企业和个人等等之间的关系,也要用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它们之间的矛盾,也有不少要通过法律来解决。”在法制化社会里,政府与企业或与公民个人以及政府的各部门之间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行政法来打官司,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确立行政法律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是行政管理法制化的本质要求。行政管理法制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通过行政立法,用完备的法律体系来规范行政管理,使整个行政管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进行,即做到行政立法、有法可依;二是要运用法律来进行行政管理,通过行政执法和行政法制监督来实现行政管理职能,即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政府管理宏观化

现代化社会大生产和市场经济造成的生产,分工越来越细,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无须国家扮演“全能化”管理的角色,而应是“宏观化”管理的角色,即政府放弃对微观的具体事务的管理,转向加强对宏观的决策指挥的管理。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是现代政府职能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政府仍然是事事都管的“管家婆”,势必难以履行政府的职责。

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中,政企不分、以政代企,实行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对此,邓小平明确指出:“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改革高度集权、事事都管的行政体制,就是要实行中央宏观管理的行政体制,其中,最关键的是改革政府同企业的关系。邓小平指出:“要加大地方的权力,特别是企业的权力。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实行权力下放,使企业摆脱作为政府的附属物的地位。

(三)行政管理责任化

现代化管理要求严格的责任制,实现行政管理责任化。在行政机关中从上到下建立完善的责任制。现代国家机关的行政责任制,就是对每个机构和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邓小平认为,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必须正确处理好职、责、权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要明确职事。职事就是岗位任务,确定职事就是要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数量、定质量、定时间等几定制度,把这几项制度建立了,职事就明确了,机构和人员的职务要求也就清楚了。第二,要明确责任。有了职还必须明,还必须明确担负此职任务所应负有的责任。第三,要明确权力。权力是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责任的一种必要条件。真正做到职事到任,责任到人,权力到人。

(四)行政管理民主化

现代国家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普遍承认在民的原则,实行民主政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更是如此,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要建立高度的民主政治。行政管理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行政管理是在国家政治意志的支配下进行的,实际上是国家政治意志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政治过程不断民主化的推动下,行政管理民主化也在不断发展:一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性,行政活动开始面向行政组织机构的顾客即服务对象,采取公布机关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人员管理和经费开支情况的方式,增加行政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方面对行政机构的直接监督;二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参与制,主张行政组织机构的底层组织如社区组织,向普通民众开放,让他们介入基层行政机构的活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减少政府对社会事务的包办,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治制度。

(五)行政管理信息化

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科技革命,目前已跨入全面发展的阶段,高新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一批高新产业,使人类社会由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给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信息技术对行政管理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行政管理现代化的途径就在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化,行政管理信息化已成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中国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化已迅速起步,并且有了长远的发展。行政机关中,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等行政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之间、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之间以及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之间联系、指挥,哪怕是在偏僻、边远的山区县城,通讯联系立时可达,能以最快的速度处理行政事务。

(六)行政管理高效化

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调控,需要借助政府管理的力量。而后者则必须适应前者的要求,发挥政府管理的优势。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注重效率,因此也要求政府实现行政管理高效化。政府的管理要有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中国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行政管理高效化。其一,要解决行政机构臃肿、重叠的问题。机构过多,盘根错节,层层关卡,难免产生。其二,要解决各机构和各工作人员的职责问题,这样,工作才能有秩序,有效率,才能职责分清,赏罚分明,不致拖延推诿,互相妨碍。其三,要解决干部队伍年轻化的问题。不能让老人、病人挡住比较年轻、有干劲、有能力的人的路,否则缺少朝气、缺少效率。其四,要解决国家工作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改变许多人员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精力、知识和效率的状况。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行政管理,2003(3).

2、宋德福.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5

从2006年开始执行的“十一五”规划,本来要解决国内存在的这些问题,但是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总结经验教训,应当从这里开始。

“十一五”规划,是一个调整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划,实行结果却事与愿违。

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总结了“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指出了“十五”时期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同时,指出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明确规定了以下六个政策导向:

第一,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第三,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第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第五,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

第六,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应当说,这六个转变的规定是清清楚楚的,是完全正确的,是切中时弊的。其中前四项都是属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但是尽管作了这样的规定,执行情况却与此相反,经济增长依然是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依然是主要依靠工业和数量扩张带动,依然是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投资与消费关系更加不协调,产能更加过剩,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加大。

投资率:2000年是35.3%,2005年上升为42.7%,2008年上升为43.5%,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更大,投资率将继续上升。“十一五”这几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增无减。

消费率:2000年是62.3%,2005年降为51.8%,2008年降为48.6%,2009年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其中,居民消费率,2000年是46.4%,2005年降为37.7%,2008年降为35.3%。“十一五”这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减无增。

进出口依存度:2000年是39.6%,2005年上升为63.8%,2007年进一步上升为64.8%。其中出口依存度,2000年是20.8%,2005年上升为34.4%,2007年进一步上升为36.3%。“十一五”这几年出口的拉动作用更加强劲。2008年和2009年进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表明在国际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

一、二、三产业结构,“十一五”规划期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三个百分点。实际情况是: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维持2005年的比重纹丝未动。这种情况,2009年也难以改变。

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000年是13.8亿吨标准煤,2005年是22.5亿吨标准煤。“十一五”规划预期2010年把这一消耗总量控制在25亿吨左右,2007年的专项规划把这一总量放大为27亿吨,实际上2008年已达到28.5亿吨标准煤,防线一次次被突破。

这说明,“十一五”这几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加快,而是进一步放慢。前3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经济结构愈加不合理的基础上。这样的“大起”之后难免“大落”随之而来。2008年10月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除了国际的原因,也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必然结果。

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落空,根子在于政企不分、块块分割的体制,在于地方执行的不是国家的计划,而是以追求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手段并以行政干预为主导的地方自己制定的计划。

2006年3月,我们曾经发表文章分析过多个地区人大会通过的地方“十一五”规划。我们发现,地方的“十一五”规划与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有以下重大差别:

第一,“十一五”的经济预期年均增长率,全国规划为7.5%;省、地、县规划平均为10%、11%、12%以上,高出全国规划30%、40%、50%。年度计划也是一样。“加快发展不动摇”,是地方的普遍行动口号。

第二,地区经济的高增长预期是以高投入作为支撑的,不少省区市的“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成倍地高于“十五”,有的高出1.5倍、两倍甚至更多。这些投资又多有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作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狠抓项目不动摇”,这一口号具有代表性。

第三,在产业结构的选择上,多数地区仍然强调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成为共同的追逐目标。

第四,能源消费总量,全国还有一个中期规划,地方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规划,甚至连统计数字也说不清楚。

这就是说,地方的“十一五”规划经济的增长方式依然是沿袭传统的方式,而没有转变。全国7.5%增长速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它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基础上的。地方追求的增长速度一高,就把整个的综合平衡打乱了,什么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统统放到了从属的地位,从而把“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各地区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就总体来说与全国规划差距那么大,两者能否“并行不悖”和“和平共处”?结论是否定的。

第一,两者规划的政策导向不同,全国规划追求的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许多地区的规划依然是高投入、高消耗,从而必然是低效益,两者是不相容的。

第二,全国的规划要靠地区去执行,如果地区执行的不是全国的规划而是地区自己的规划,那全国规划必然被架空、被地方规划所取代。2006―2008年3年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地方规划与全国规划的另一个重大差别,在于全国规划制定的预期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而地方规划制定的预期性指标,是由政府主导实现的,即由政府下达,并且把主要指标完成好坏列入政府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从而把预期性指标变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指令性指标,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致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六个政策导向的第五条“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也成为空中楼阁。

从这里可以发现,为什么中央屡屡强调转变增长方式而转变不了,根源在于中央的方针并没有普遍为地方干部所理解、所接受、所遵循,地方干部往往强调地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在实际行动上不执行国家的统一方针和政策。而在体制上,地方政府并没有把该由企业管的事交给企业、该由市场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自身的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对地方经济仍然是统帅一切,处于主导的地位。全国不是统一的市场,计划体制仍然是以地方计划为主。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党的十七大制定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提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必须为此身体力行。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同时提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大致测算,从2011―2020年10年间,GDP每年增长6%左右,2020年人均GDP就可以比2000年翻两番。同现在年均增长10%相比,好似轻而易举。但是,中央规定的翻两番是有前提条件的,这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这四者决不是一个空洞的前置词,而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置于优先地位。多年来,我们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上欠了很多账,今后不仅要做到新账不欠,而且要做到老账要还。就这个意义来说,6%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并不轻而易举。

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及欧美日的经济衰退,其影响波及全世界,而且将改变全世界的发展格局,也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一个转折。要避免危机再次发生,世界的主要国家都要总结经验,改变增长模式,不能企望一切再回到危机前的状况。

中国将进入一个中速发展时期,不可能再回到2003―2007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这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巨变,发达国家即使结束衰退,也不可能回到2008年以前依靠过度消费维持的繁荣状态。我国国内产能过剩,消化过剩的产能只能主要依靠国内的消费需求。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率下降,进而投资的欲望也将会减弱。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费总量增长太快,无法维持。环境生态恶化必须遏制,否则2020年很难实现人们渴望的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清洁的水的全面小康生活,而且我们必须承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就是说,未来有三个不复存在,或者三个已经结束。一是大进大出的时代已经结束;二是企业高赢利和投资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三是高耗能、高污染、无序和过度开发的时代已经结束。归根结底,建立在上述前提下的爆发式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当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还没有结束,增长仍然有潜力,但是奢望恢复过去的高增长已不现实。什么时候不追求高速度了,什么时候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转变。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任务是艰巨的。只有增长方式转变,调整好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结构,我们的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是改变以地方计划为主、资源配置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体制,以及相应的财税体制。

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结构是否合理,这不是一个地区能够判断出来的,也不能要求地区对此作出判断。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多搞一些投资,多上一些工业项目,多消耗一些能源和资源,把经济增长速度搞快。至于这样做在宏观上能否承受得了,会发生什么问题,那不是地方要考虑的,而是国家要考虑的问题。全局把握不好,出了问题,很难责怪地方,要地方承担责任。

因此,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地方政府的政企不分、画地为牢的体制,把社会化大生产的计划权和管理权从地方政府手里拿出来,真正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既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交给了市场,地方政府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也不应当要求地方政府不这样做。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不在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上下功夫,国家再怎么提倡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部门再做多大的努力,中央的计划依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作用依然有限。2007年国家计划的经济增长率为8%,实际达到13%,超过国家计划60%,这还有什么计划性?

现代化的大工业,现代化的服务业,以行政区为界,块块分割,画地为牢,这是极端落后、极端不合理的,弊病太多。再不考虑改变,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6

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境和发展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课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随着一场与工业革命意义同样重大的“环境革命”的诞生,环境资源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从而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最快的法律之一。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环保法是多部门法发展的结果,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不仅使其成为环境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使其原理成为环保法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

我国是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空前繁荣,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一方面使原本某些方面的立法空白凸显出来,另一方面也使得原本环境法体系中的一些内容因不适应当前的形势而亟待修改。1下文将就我国现行的环保法的体系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及产生这些缺陷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有关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我国的环保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环保法体系的缺陷及原因

关于我国环保法体系的划分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普遍都认为环保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形成了以宪法关于环境资源保护规定为基础,一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法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为补充,以及包括污染纺织、自然保护、环境纠纷处理、损害救济、环境管理组织等内容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体系。2但由于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产生新的环境问题,且我国的环保法体系相当一部分带有浓厚的计划体制色彩,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上述这些缺陷日益阻碍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迫切要求加大力度完善我国的环保法体系。以下将从这些缺陷产生的原因出发,分别论述之:

㈠、体系外部原因所带来的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新的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不断出现,必然要求新的环保法的制定实施,再继之便是环境司法要适应新的环保法体系的要求。体现在外部层次上,即为立法上的空白,亦可称为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指环保法在时间上总是落后于环境问题的要求及实践发展。滞后现象已为各国环境法的发展历史所证明。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种滞后性:3⑴、国家权力观念。环境问题只有发展到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时才成为现代国家行政管理的对象。⑵、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环境意识。一般说来,环境意识落后于环境问题的发展程度,而环境意识在行政管理领域又直接制约着管理制度,这必然带来滞后性。⑶、反馈机制自身的限制。系统的复杂性,反馈环节的多元化及立法程序上的时间限制都会引起这种滞后性。从解决方法上看,滞后性只能事后进行完善,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当然,立法时在现实可行性基础上充分考虑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使立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这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也是可取的。

㈡、体系内部原因所引起的缺陷

从环保法体系内部来看,作为体系组成部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改变都会相应地改变环保法体系的内容和影响环保法的执行。而且,从整体上看,我国现有环保法体系的结构还不完整,子系统不周全,导致系统功能不完善,使环境资源保护关系中的某些环节尚无适当的控制手段。具体说来有:

1、功能不协调。从实践上看,它表现为某一环境问题未被调整或进行了互相矛盾的调整,亦即有的环境法律系统间作用互相矛盾或存在空白点。初步看来,这有两个原因:⑴、系统结构不完整,某些应有的法律制度尚未确定。(这和立法的滞后性是有根本区别的)⑵、系统结构不合理,有的制度间未能很好地配合。如排无收费和水源利用政策及市政工程管理等方面就存在着配合不周的问题。

2、有的子系统不符合技术合理性。环境问题首先作为一个技术经济问题而存在,其产生原因是各类技术的不合理运用,最终解决也只能依靠技术进步。环保法要产生有效的作用,它本身必须合理,即:⑴、内容满足技术合理性。许多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内技术规范的发展,应符合环境科学的规律和要求。⑵、结构满足操作技术合理性。环保法是通过法律对社会进行调整控制的一种工具和方法,必须有适应的结构和程序保证操作上的合理性,使之符合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一般规律。4但是,目前我国环保法在这两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某些问题,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共参与问题、现场检查制度问题、“三同时”制度问题,等等。总的看来,作为技术性很强的环保法,在我国并未体现出这一特点,而更多的是一般的原则制度的规定。

三、环保法体系的完善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这段期间也是政治、经济、社会变动最大的时期。环境立法问题就在这高度变迁的时空中,不断受到试炼,不断受到调适。由此而形成的环保法,也就因而带有浓厚的动态气息。现阶段完善我国的环保法,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㈠、环境立法对完善环保法的前提作用

这里所讲的立法,仅包括制定新的法律规范。没有环境立法,就没有环保法体系,环境司法更无从谈起。因此,完善环境立法是完善环保法体系的一个前提条件。而“立法的发动、进度及内容未必单纯是事理与民意的结果,而会因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静态结构和动态发展而有不同的演变。”5目前,尽管环境立法领域空前活跃,但从整个国

家的经济发展来看,还未能完全跟上。因此,加强环境立法,完善环保法体系,促进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鉴于环境问题的四项特色即科技关联、利益冲突、隔代平衡、国际关联,6当前加强环境立法,完善我国环保法体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⑴、环境立法要突出自然规律。环境立法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环境立法要突出自然生态规律的要求与发展。⑵、环境立法要充分体现经济规律。环境问题使经济发展的产物,各国实践证明,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因此,在环境立法时,要充分体现经济规律的要求,以环境保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用法律来教育人们提高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以环保来促进经济的发展。⑶、环境立法要体现“地球一体”的观点。在国际关联的特色之下,环境行政容易衍生外交、国防及国际势力介入等现象,造成环境问题的复杂化。7故环境立法应从整体角度考虑环境问题,把我国的环境问题纳入世界环境问题的范围内进行考虑。

此外,在立法的进程中,应见贤思齐,认真学习环保先进国家的制度和经验,并可以有条件地援用欧美、日本等国环境法律所通用的管制手段,以便及时、高效地解决环境问题。

㈡、健全现有制度,协调体系内部的功能

1、从技术上完善现存的相关制度。这是改善环保法体系的重要措施。首先,应加大处罚力度。可适当引用不同程度的刑罚,但应认识到环境问题多元因应的执行手段中,刑罚只是其中的一种,且适用刑罚不得背离环境问题的特质与刑罚最后手段的定位。其次,应加强科技在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事实上科技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议在现行环保法体系的基本原则中加入“科技促进”一项,以彰显科技的重要性。再次,“公共参与”这一原则在立法中虽得到体现,但在现实的决策运行中,却往往抛开公共力量而自行决策,或多或少地损害了公共的利益。故有必要将公共参与落实到实处,如通过听证、质询、述职等途径将之制度化。但同时也应注意不宜一味主张多参与,而应在参与的时机、范围、方式与效力上,妥为规划,并由整体的角度出发,健全相应辅助措施,以免造成公共参与的错置。

2、协调各制度的功能。各制度的协调依赖于其内容衔接和控制手段的协调,即⑴、内容衔接,不留任何空白点,控制环境行为的各主要方面和环节。⑵、内容协同,功能协调,制度间不应有矛盾点。这是由环保法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共同目的性所决定了的。

显然,当前形势下,要完善我国的环保法体系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必须加快法制建设的进程,以求更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法院。

1韩德培著:《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三版第61页。

2陈泉生著:《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55页。

3胡保林、曹叠云、杨延华著:《环境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74页。

4胡保林、曹叠云、杨延华著:《环境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78-84页。

5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第73页。

6叶俊荣著:《环境政策与法律》,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第一版第88-91页。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换为了市场经济,并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取得的效果显著。在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必须完善经济管理体系,紧抓市场机遇,合理调整经济,在满足新时期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新型、科学合理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企业稳定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1.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论述

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一般采取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这一方式是在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具备计划性、目的性特点。同时,这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增加成本的有效途径。在计划经济过程中,政府负责监督企业经营管理,在里面起到了辅助作用,企业依靠政府帮助而运营。市场经济环节中,市场指导企业经营方向,市场决定了其发展趋势。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征,结合优势,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产体系,确保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稳定经营和发展。

2.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发展历程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一般是通过筹划、控制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稳定经营和开展。总体而言,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现状和运营理念,科学的选择与之相符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标准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性,以此减少企业成本输出费用,这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可以看出,可以将发展历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是在国家政策支撑的基础上出现的,由国家提供相应资金,并且负责企业运营情况。第二,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其是根据企业经营目标,以市场为指导,将内外部环境结合在一起,从而建设出经济管理模式。

3.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1)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企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将企业资源扩散到最大化。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不断进步,它为企业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必须对企业管理模式加大创新力度,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有效节省成本输出,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保证质量。(2)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有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和改进,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改革,以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无法顺应市场需求和市场发展脚步。在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现状下,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有所改变,使得企业必须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引起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创新这一模式,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活力,从而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不具备完善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组织结构不具备合理性,限制了企业稳定发展。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经营管理期间,组织结构不完善,很多人员只是一昧的提升经济效益,同时,组织结构灵活性不好,没有受到合理的规划,因此,没有办法跟随市场进行改变。再者,企业管理人员对经营管理结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受某种因素的干扰,严重限制了企业发展。第二,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不完整,没有办法随着市场经济环境变化而变化,在建立企业管理经营组织过程中,因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使得结构混乱,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不完善

在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环节中,经常出现制度建设不健全情况,引发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①企业过于重视生产,对经营管理积极性不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②企业经营管理层思想理念保守,在经营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对市场认识力度不够,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足,其中,主要体现在:第一,企业激励制度不完善,没有办法全面提升员工工作兴致,再加上企业内部人员流动性高,所有人员自身素质低下,从而影响了工作的稳定进行。第二,企业员工上升空间不大,全能型人才较少,导致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具备不合理性。第三,企业员工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和自身技能低下,没有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限制了经营管理活动正常开展。

三、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对策

1.优化企业人力资源

对企业人力资源展开合理配置和优化,能够提升企业整体水平,推动企业全面进步。在当前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现状,合理配置资源。因此,可以从做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第一,引进专业性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加强人才储备,制定完善的发展策略。另外,要建设人才激励机制,全面调动员工工作兴致,不断创新,从而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第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对企业员工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以此提升业务水平。

2.引进新型经营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

一般在企业管理资源中,就需要引进新型的资源管理理念,来完善对我国经营的制度。这样就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自身国家尤其是在合适的法律基础上,完善对企业的制度。并且随时关注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以此调整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变化,制定出合适的市场发展体制,如果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进行解决,同时,要加强企业员工的交流和沟通,整合企业各项的资源。

3.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为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应当从管理体制开始,对其加大重视,建立完善的体系,使企业内部呈现规范化管理,确定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定期参与考核,将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发挥到最大。另外,还要完善企业组织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灵活的组织机构,保证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活动顺利开展。

四、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为良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也应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找出现有经济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构建高效组织部门,并实现对人力资源的人本化管理。引进新型经济管理理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以实现企业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荣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

[2]弓慧玲.论当前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J].企业导报,2015,01.

[3]马炎,王素娟.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中小茶叶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分析[J].福建茶叶,2017,03.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和谐社会;均衡理论

1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和谐社会中讲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而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裕依赖于资源的多寡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然而,资源是稀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也是不争的事实,一旦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生产发展从而生活富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如何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促进生产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关于这一点已经得到理论的论证和实践的验证。

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说明我们党领导中国进行的市场化改革是正确的,市场经济确实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2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在实现经济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其自身难以克服的不足,即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比如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的动力机制,但是自由竞争必然引起垄断,垄断的存在不仅妨碍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还会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从而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再比如市场经济确实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但却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问题。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的缺陷也日益暴露出来。关于垄断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曾身居电信行业要职的杨贤足委员就一种现象提请国家高度重视:“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浪费数额相当于建几个三峡了。”①关于垄断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平均工资水平最高的行业集中于垄断程度较高的证券、烟草等行业,最低的是农业,差距近7倍。关于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据测算,在2004年年底的我国,作为判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基本指标的基尼系数已达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由此可见,由垄断和按要素分配而产生的资源浪费和贫富差距过大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和谐,如果我们忽视垄断的弊端,允许贫富差距过大,对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将造成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同时,必须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无法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和无法自动实现公平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来保证市场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有效利用,保证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以实现社会的和谐。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我认为现阶段我国首先应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因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应该是法制健全的体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而竞争离不开规则和法治。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竞争的有效性、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市场秩序的有序性都将依赖好的法治环境。可以说我国社会中诸多不和谐问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健全。其次,应该尽快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各种制度。①要尽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更有赖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提高。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②要尽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兼顾社会上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的弱势群体和阶层,努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和谐,还必须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多方面来进行,对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坚持和完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措施和政策。我们相信这些政策和措施在实践中的贯彻执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转贴于

总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的构建有利有弊。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现象,确实是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出现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否定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而应该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我们必须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而不能重回传统的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进,关键是在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基本问题、战略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坚定,而决不可动摇倒退。总之,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实践中加快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注释:

①中国青年报,2005-03-14.

参考文献:

[1]胡静波,李立.我国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经济纵横,2002(11):31.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周建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月刊,2005(7).

上一篇:初中几何教学研究范文 下一篇: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思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