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感想范文

时间:2024-02-07 11:32:49

品格教育的感想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1

Abstract:The ideal personal education i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ortant content, has shown the new time university's moral education goal and the value localization. “moves China” the character to take the personality the model, is helpful take it as the personal education source material to the enhancement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Follows the personality to form the theory and the personal character forms the rule, explores “moves China”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the theme activity, sharpen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self-education ability, regarding advanc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deal personal education the practice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关键词:感动中国人物 大学生 理想人格教育

key word:Moves the Chinese character University student Ideal personal education

作者简介:梁飞飞,女,(1986年―),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人是以人格的形态存在于世界上的;并以人格与他人和社会交往,而现实的有特色的人就是人格”[1]。对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确定的关键期和特定阶段,理想人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感动中国》是央视2002年创办的表彰具有崇高人格魅力的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品牌节目。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进行理想人格教育,符合高校德育内在要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 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同时:大学生的总体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大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行为水准,符合社会对这一群体的要求,但其道德价值取向的层次性与多维性比较明显, 呈现不稳定性和矛盾性的特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有待加强。[3]鉴于以上情况,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和主力军,对其进行理想人格教育,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的适切性

(一)真切感人的榜样是极佳的教育载体

感动中国人物“在他们身上,国人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4],他们“都是善的集大成者,他们高尚的品质,表现了坚韧的道德意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道德震撼力”[5]。以这些人物为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的载体,带给学生的是深刻地心灵洗礼。

(二)“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与理想人格教育内容相匹配

理想人格是人们追求的人格典范。“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所体现出的崇高人格,能够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进行挖掘、整理,与理想人格教育接轨,教育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

三、 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开展理想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组织开展“感动中国”主题活动,丰富理想人格教育内容

我们“让他们在参与中获益,在娱乐中感受,在生活中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3]。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品德认识,开展主题活动给学生一种正确认识,认识越全面、深刻、正确,越助于转化为信念及行为。组织主题活动认识感动中国人物人格魅力,是我们从这个角度来探索进行理想人格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二)建构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评价体系构建,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评价是一种对评价对象的量化。建构适应当前形势的新的大学生人格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克服、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促使他们在思想意识、行为合理化的同时,形成更高层次的信念、价值观,提升他们的人格境界,形成高尚、完善的人格。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进行大学生理想人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这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基础,只有培养他们自主评价、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能力”,[1]使他们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努力实现“慎独”,塑造理想人格。

注释:

[1] 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第181页, 第182页

[2] 李婷婷.全球化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第32页

[3] 金鑫,张耀灿.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教育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第14页, 第16页

[4] 鲁宁.沉甸甸的“感动中国”感动你了吗[N].东方早报,2008-2-18B06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2

一、找准结合点,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

教材是进行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我国现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尽管内容编排和版本不同,但都具这样的特点:语言灵动、情境鲜活、生活熟悉、视角开阔。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那些蕴含人格教育的内容,把人格教育融入每一单元每一课时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过去,有部分教师过于偏重有关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甚至仅将记忆一些知识点作为教学目标,教师只以作业形式来提高分数而忘却了课本的其余重要价值,导致思想品德课失去了它应有的地位,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此类问题的产生,不能不说是教师忽视贯彻人格教育的结果。

思想品德课教育的价值在于唤醒、弘扬、生发和不断提升人们心中的“向善性”,培育和养成学生的良好德行。挖掘教材本身固有的思想教育内涵,注重知、情、意、行的教育、注重人格健全的培养,这是思想品德课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水平,使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的人格结构能够系统地向更自觉、更独立、更富有创造性、责任感的健全人格方向发展。

二、拓宽教学思路,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全过程是知、情、意、行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系统工程,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思想观点包含着丰富的、多层面的人类的价值和知识,同时也凝聚着人类的优秀的品格,这些知识都是中学生成才成人所应具备的知识素养和人格修养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人格方面的修养知识,才能了解做人的行为规范、掌握评价各种事物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能力、心理和生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利用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理论、观点的传授。同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体验、见解和个性差异;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学生的错误、失败采取宽容的态度。教师只有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使学生在融洽、有利于交往的心理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学习,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还要坚持外部教化和自我修养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以及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作为主要素材滋润课堂,引导学生对先进人物品质肃然起敬,对伟岸人格心驰神往,并在个人生活中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去竭力实现人生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此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与学生形成互动,通过彼此切磋、互相交流、形成和发展自身的情感、态度等个性特征,获得新的体验感受,得到新的成长空间,实现品德的内化、人格的提升。

三、教师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其人格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学生的人格。正处于长身体、增知识、立德志、塑人格的重要时期的初中生,他们的情感、意志、行为都不稳定,人格都尚未健全。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等问题还缺乏切身的体验和成熟的看法。他们要懂得道理,就得不断向他人学习,而教师的人格面貌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观的榜样。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态度、劳动习惯、待人接物等,都会给学生以影响,甚至连教师的日常板书、服饰、发型、语言举止,学生都爱模仿。

教师的高尚人格主要体现在:

1、热爱学生。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感情基础。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是师生间的一座感情桥梁,教师只有处处关心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全面发展,帮学生之所难,想学生之所想,做他们的贴心人,学生才愿意接近教师,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教师的这种“爱”,不仅能够提高眼前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对学生成人成才,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2、率先垂范。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榜样力量。作为一名品德教师要在政治思想、品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学生不做的,自己一定不要做,要知行统一。一个合格的品德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品德方向,有较强的品德辨别力和敏锐性;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理解、认知和体验融合在一起,进而传授给学生,绝不能照本宣科,充当传声筒;必须为人正直、正派,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在工作、生活中,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正直诚实、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教师人格这种最现实、最生动、也是最有力的教育影响,在塑造学生的人格中是其他方面难以比拟的,也是任何其他手段替代不了的。而且,教师人格不仅深刻地影响学习期间的学生,还将继续影响学生今后的生活道路,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学生 人格素养 作用

人格素养表现为一个人的人品、气质、修养、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一个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和思考。语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养,能温暖人的心灵,怡养人的性情,促进人品格的健全和品质的提升,从根本上对人起到教化作用,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人格素养的重要性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指出:“人文教育:立人之本,立国之本。” 我国提出素质教育已经十余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重智育而轻德育、重功利而轻价值、重工具而轻生活、重理性而轻人性的现象依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而且不尽如人意,甚至遭社会非议的地方还很多。从徐力弑母、马加爵杀人、刘海洋硫酸泼熊等案件,到报刊、电视中时有报道的校园暴力、自杀等事件,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的人格素质教育是不是缺乏。

面临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青少年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人文素质与文化素质是基础。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古人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都包含了语文教学中人文因素对人的人格素养的影响。普通教育开设的各门学科中,语文学科与人的发展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二、语文对提高中学生人格素养的作用

(一)语文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现行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素材,很好地利用这些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羚羊木雕》启发学生学会尊重;《与妻书》表现了一个革命志士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妻子、家庭的责任感, “以天下人为念,乐牺牲吾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的幸福观,引导学生理解人格的道德力量带给人幸福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只有获得道德上的满足感,一个人才能达到高度幸福的境界。这种和道德义务相统一的对幸福的追求,使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达到内在统一。

(二)语文有助于培养中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对人的修养与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思想道德上有教育意义,而且在语言文字上也是相当美的,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形成对美好纯洁事物的向往,对祖国美丽山川景物的热爱,对人物的崇高品质和坚贞精神的赞叹,对好人不幸遭遇的悲痛,对丑恶事物的憎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和启迪,提高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能力,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审美观和审美理想。

(三)语文有助于丰富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了作家的思想,体现了他们的精神追求。教师在讲授作品的同时,要将作家的生平经历和人格魅力贯穿于教学的过程,回到作家对生命的抗争和奋斗的现场:引导学生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体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意境;从钱钟书的《围城》里感悟“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围城;从张爱玲的《半生缘》里体味她几十年苍凉的心路历程;从史铁生的《地坛》里体会生命的孤独;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领略生活的美好,唏嘘生命的脆弱;从毕淑敏的《孝心无价》里领悟尽孝要趁早,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让学生从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中得到顿悟和温暖,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获得各种丰富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对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具有特殊的意义。

总之,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语文学科,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溢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体现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信息。语文课文中所蕴涵的真挚感情,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生感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从根本上使学生的人格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4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本土文化品格

[作者简介]孙月华(1971- ),女,宁夏灵武人,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宁夏 银川 75002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8-0042-02

在教育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民族、历史、文化等客观实际情况的认识是一致的。2012年11月,在山东师范大学举办的“全球化与道德教育专题学术会议”上,学者戚万学指出:“当前中国道德教育应以中国当今时代的社会生活为根基,以中国社会文化传统的流变和转换为依托,树立道德教育的本土文化品格,找寻道德教育的文化根基,循序渐进地实现植根于自身文化脉络中的再造。”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也应当遵循戚万学提出的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以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努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固、持续发展。

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化品格是文化内容中包含思想道德情感在内的知情意的精神境界。本土文化由于是植根于本民族的、深藏于民间的,具有民族传承性、继承性、典型性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因此,本土文化品格更集中地体现了本民族精神文化的特征和人民大众的精神境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什么要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呢?这主要源于以下必要性、可行性的因素:

1.本土文化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但现实要求必须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当前我国传承的民族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充斥着人们的头脑,给高校传承民族的本土文化带来了影响。很多人崇洋,对本土文化开始淡漠;同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受到多元精神文化中不良成分的影响,发生了价值观的扭曲和畸变。很多人对传统的、民族的东西不屑一顾,对本土文化持怀疑甚至拒绝的态度;另外,当前一些理论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片面追求创新理论、忽视研究和利用本土文化这一根基资源的问题。因此,在这种复杂的文化环境中,具有不可比拟的、民族的、传统的、大众的这些特征的本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缺失,存在着自觉和自信的缺乏,亟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关注。

2.本土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文化内容具有朴素内容的基础层次和理论认知的较高层次。本土文化是最基础的文化层次,它潜藏于大众日常生活中,是人民大众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产生、形成和积淀而成的特定的本地文化、区域文化和乡土文化,是老百姓在衣食住行、日常起居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标准、道德规范、思想情操,体现在大众生活礼俗、婚丧嫁娶、尊卑情感、族规民约之中,是一种朴素的原生态的文化成分。虽然本土文化是未经文化精英加工改造的原生态文化,但它却具有民族文化的精华和经典,经历了民族文化的积淀、现实社会生活的变迁,因此本土文化的思想道德情感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值得挖掘、研究和有效地利用。我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众多的名人文化,亦有不胜枚举的景观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还有众多的现代文化、奇特文化等,这些都是培植学生思想政治情感,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感悟能力的不竭资源,应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本土文化植根于大众生活中,容易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产生深刻影响。本土文化植根于民族生活中,人们十分熟悉,倍感亲切,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潜藏于大脑之中,每当触及就会勾起人们心里的波澜,本土文化成为每个人头脑中不变的思维。从大学生接受学习的心理这一视角来看,本土文化最亲近、最直接、最真实,因而他们也最乐于接受,最容易从中获得深刻的体验。相比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大道理、大理论,则在大学生面前变得遥远、无味,仅能获得思想道德的“知识”,却很难获得思想政治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充分借助本土文化让学生们吸收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丰富情感。

4.本土文化特有的传承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化。本土文化是质朴的、潜藏于大众日常生活中的,通过人们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举手投足表现出来,通过口传心授、相互效仿不断传递,是一种潜意识的、朴素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是日常的、不间断的,它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们的血脉中,不经思考就会被人们接受,自发地影响着人们行为,而且,这种影响远比讲大道理,看经典影片更具有亲近感和说服力。所以,本土文化中的乡俗、家风、族规、礼仪等,人们大多只是思考“怎样去做”,而不去思考“为什这样做”。本土文化这种“天然”的秩序规则和结构原则,是促进人们道德情感走向理性的起点,是青年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作用

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就是将本土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野。这是适应时代要求,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实效性的正确选择,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1.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本土文化紧密契合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亲和力、感染力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山川、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政治情感。以本土文化资源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历史经典、文化内涵,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品格的培养,有利于使广大学生树立深厚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促进学生人格养成、道德养成和思想养成。

2.有利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鲜活的内容。植根于大众生活中的本土文化资源最能体现民族的思想政治品质,是最贴近现代人生活的鲜活内容,是原汁原味的、少受污染的、原生态的文化资源。通过本土文化的利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民俗与经典的思想道德内容,若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以利用,必将激活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驱动力和感召力。

3.有利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大多是理论性的、灌输性,学生处于单调的学习情境之中,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是消极、被动的,甚至存在反感、抵触的情绪;而本土文化的介入,有利于为大学生营造多元的学习方式和手段,从而获得多种学习资源,体验多种学习情境,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4.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往往是学术权威的化身,教师我说你听的一言堂教育,抑制了学生的思考,并且少有吸引人的教学情境,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情绪,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而利用本土文化,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基于学生的切身感受,就地选材,灵活运用,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创造了条件。

5.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就是选择的素材来源于生活,采用的形式也是生活化的场景,教师容易操作,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因此,能够改变传统的学生课堂理论教学的场景,增强学生的生活感受,是直接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本土文化品格的策略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本土文化的品格,需要研究、挖掘、整合本土文化资源,并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规划、科学选材、巧妙构思、积极组织。

1.考察、研究本土文化,将其整合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资源之中。由于本土文化是朴素的、原生态的,其中不乏“糟粕”,有一些文化成分不适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适合高校的学生需求特点,需要对本土文化的原始素材进行深入考察,细致分析,进行“去伪存真”,从中选取素材。同时,每个高校都处于不同的文化地域中,其本土文化带有特有的“乡土”气息,在思想政治教育选材中,既要考虑其本土性,还要考虑其适应性、典型性和教育性,使选取的素材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在选材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整合:一方面要以学生全局视野,以专题教育进行材料汇总、梳理。另一方面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将国内外的地理人文、历史景点、经济社会、民俗民风中的积极的东西,纳入其中进行整合,形成条理分明、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

2.创新本土文化融入的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独具魅力的教育载体。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本土文化和地域文明,面对浩瀚的本土资源,高校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以多种形式将本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高校独具魅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如,可以编写乡土教材,在梳理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加工,提升本土文化的思想内容和境界高度;开设本土文化教育课堂,让学生在认识本土民俗民风中了解家乡、了解社会礼俗,从而理清思路,提炼总结,提高对本土文化的理性认知,增强学生的道德情感,铸造学生优秀的品格;组织学生深入了解本土文化,开展寻根、考察地域文化、家乡文化、历史文化的系列活动,让他们寻访古迹、了解历史,搜寻名人、缅怀伟人,聆听故事、感受乡土魅力,让他们在与大众的接触交流中,体验民俗风情,增加对家乡、祖国、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使他们在浓郁的本土文化气息中受到熏陶和磨炼,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境界。

3.构建与家庭、社会沟通联动机制,建立起本土文化教育的科学体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本土文化教育的主要力量在于高校,并体现在高校的组织和精心设计。因此,高校在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构建与家庭、社会沟通、联动的机制为目标,在本土文化资源整合、教学方案设计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设定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内容,激发家庭、社会挖掘利用优秀的本土文化,使大学生在家训、古训、家族史中受到家庭美德、家庭伦理的教育,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中接受社会公德、社会伦理的感化与引导,从学生爱家、爱社会的情感出发,完善他们的人格,扩展对他们的爱国、爱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时勇鹏.依托本土红色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菜单化”的教学模式[J].鸡西大学学报,2012(9).

[2]周凯模.中国本土“乐教”哲学与民间“乐教”传承――兼议古代“多元化”教育思想的当代续接[J].中国音乐学,2012(3).

[3]朱季康.民国时期民间本土育儿思想中“教”属性的缺失与“育”属性的习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4]曹迎.论地方本土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5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情感;教学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了学生认知因素的基础上,将教、学双方的情感因素也考虑到教学工作中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如今,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须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情感教育相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出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塑造学生品格,端正学生价值观、道德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情感教育又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从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与目的上来说,它主要是以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及社会认知为主要的培养、教育对象。通过对现实事件与基本理念的分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生意义与社会价值,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主要途径,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由于思想意识的进步与发展,虽然社会各方对过度重视理性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有了清楚的认识,但却并没有积极探索互补手段,没有重视对情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学双方都能够以愉快、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交流会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此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最佳的。所以,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方式,以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与道德素质,提升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如上所述,情感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对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师生间的教学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使学生受到最佳的思想品德教育。

1.寓教于情

要将思想品德教学与情感教育相融合,最主要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真实情感。我国古话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是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那么教师所教授的知识也能够被学生有效地接收,此时的教学工作是最为主动、有效的。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投入自己的真情来感染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情。

2.寓理于情

如今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以学生的主观需要为主,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

由于思想品德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有着相当强的关联性,所以利用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明白事理、塑造自身情感,从本质上发挥出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比如,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思想品德话题进行讨论,以辩论、演讲等多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思维与学习积极性。

3.以情动人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一切思想、行为都与其自身情感有很大的联系,这是决定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的教育家自古以来就相当重视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情感教育。对于中学思想品德课来讲,长期以来存在理性有余而感情不足的问题,教师的感情投入往往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其中各部分教学内容都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要积极地运用情感教育,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如今,情感教育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与推崇,尤其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花了很多力气在情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上。我国虽然也一直在强调情感教育,但却未在实质上付诸实践。这是我国教学工作当前需要积极转变认识、改革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情感教育来弥补传统理性教育的不足,提高我国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苏克诚.谈在思想政治课中情感教学的应用[J].才智,2008(24):51.

[2]廖邦俊.试析思想政治课情感教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4):72-84.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6

关键词:品德教育;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手段

品德教育是学校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实施小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起奠基作用。因此,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对思想品德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地位和作用已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嗣后,《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及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对此问题都做了具体的阐明[1]。在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今天,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以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重新领悟中共中央有关德育工作的指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机构成部分。除思想品德教育外学校的各种教学、工作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彼此相互配合为共同实现德育目标服务。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目标。把它作为一门学生思想品德奠基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基础,为培养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思想基础,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劳动者奠定基础。由此可见,思想品德课的特殊地位、重要途径不是人们主观捏造,而是有着客观依据的。

二、思想品德教育对小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品德教育是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思想品德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思想品德素质是人在先天条件下,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比较稳固的且在长时间内起作用的基本品质。用良好的道德教育影响学生认识并逐步认同这些良好的道德准则,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顶得住环境变化的影响,抵抗住不良干扰和诱惑,始终保持良好的品行。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小学品德教育内容浅显易懂,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既感到集体的温暖使人人爱集体又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儿童有主观需要,同时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又显得非常幼稚。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不会正视困难,独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他们不懂得与人沟通,也不会与人沟通,很难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语、数、外等各门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促使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慧技能的形成发展人格,但它们并不是专门考虑如何发展人格的课程。通过品德教育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批评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调控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敞开胸怀的交流互动中,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

2.活动性是品德教育形成的本质特征

活动总是具有特定的对象、任务及内容。儿童对象性活动使得原本没有特定对象的主体需求在活动中得到满足,从而使儿童形成特定的需要,即把活动的内涵转成儿童的自我价值取向和人格倾向。通过活动感受到道理具有真正的意义。品德教学的性质必须是活动性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使儿童形成社会规范和积极的价值观的内化以至于人格的发展。小学品德教育的一些内容,诸如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团结友爱等,道理上没有多少深浅之分,他们的深度变化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特点上。低年级的学生要知道父母、老师辛苦,要知道讲礼貌并尊重他们的劳动。高年级则要懂得父母、老师的养育和培育之恩,要听从他们的教导。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一致,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所以要更好地进行品德教育就得从设计教学活动入手。

3.生活性、建构性是品德教育的活动特色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内容领域包括学生的校内生活及学生的校外生活;既要与学生的知识学习渗透,又要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的研究告诉我们,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为了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教学活动的安排必须具有内在逻辑的联系[2]。小学儿童缺乏主动的自我调节能力,还没有内在的稳定的人格。如何组织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建构性的活动方式。从儿童的生活入手通过角色的够进入一种特定的生活角色,从而逐渐形成人格发展的一个个侧面和一个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整合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要正确进入角色必须有角色活动,强调角色义务体现角色收获,充分注意学生的感受。要使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必须使校园文化的创造活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必须在品德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创造活动的建构性优势。

三、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贯彻实施品德教育,巩固其地位

信息技术与品德教育结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品德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拓展人格精神健康的人格表现

为人格结构的各个侧面和各个层次间的整合协调,并且人格的整合是在丰富性基础上形成的。因此,为了培养健康发展的人格必须创造丰富开放的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要具有美感和知识性。这样的材料容易吸引学生,更容易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和升华。美的东西是含蓄的,在深刻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价值观的同时与每一个具体的人有着一定的距离。他们的褒贬是利用人们的想象,在人们的欣赏之中、体味之中展开的。另外,选择反映历史和科学知识的作品为教材有助于把我们常听到的一些大道理赋予实实在在的内涵。我们可以利用现在的网络时代,多搜集一些符合小学生成长发展的材料,如尊老爱幼、帮助他人、积极向上的图片和小故事等吸引学生,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和升华。与社会沟通,了解社会,了解世界是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这必须让学生对社会的事予以关注,网络信息可以说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孩子们借助网络及时地了解和掌握社会的发展、世界的变化,这体现了品德教育的丰富性、开放性。

2.在结构性的教学设计中塑造人格角色

品德教育设置的结构应该着眼于建构人格角色。进入每一人格角色就意味着形成人格的某一侧面,如果这些侧面相互联合促进,角色的进入必然引导健康人格的形成。结构性表现在年级之间教学安排的内在联系上。同一类型同样主题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年级以不同水平的材料呈现,以不同能力要求的活动形式展开。通过与特定角色相关的活动设置体现出课程的层面性,教学主题可相对集中化,有利于教学有逻辑地推进,有利于人格建构的整合。如我们可利用建立班级博客的形式,也可微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建构人格

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激起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是保证途径的有效性,保证教育活动之根本。离开了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教学就不能成为人格建构。只有让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的主体需要,真正成为他们喜欢的工作,才能够从中建构出自己的人格。小学生个体创造活动常常与他所在同龄群体共同完成,这不仅是小学生的能力特点限定的,而且是儿童个体社会化发展的规律限定的。小学生必须在与同辈人的交流中,在伙伴群体的合作氛围中形成合作交往能力、强化和发展自我。学生的合作活动在各个年级以不同的形式展开,随年级升高活动的创造性成分渐增。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并提供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自我感受。在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生成对祖国、对世界、对科学的真实热情,长期的生动活泼的品德教育活动对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德育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教育,品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和有效的途径。小学德育教育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中应结合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教育的模式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元敏,主编.大、中、小学德育规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虹,夏勇,新编.当代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7

关键词 高中生 语文教学 人格

有人说,语文是一门科目,有人说,语文是一串符号,也有人说,语文是一门学问。作为语文教师,一定是文人,自古文人多骨气,语文教师吸取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向学生传达的是自己知识宝库中最精美的东西,语文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把自己的思想展现给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因为语文课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师因该是人格教育的主导。蔡元培说"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教育的第一要旨就是加强德育,培养学生的人格。但现在,特别是语文教育,只是为了让学生学习语言及课本知识,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其实,语文课本所选文章”文质兼美”,内容本身具有育人作用,所以语文教师绝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挖掘,应设计有效的方式实施育人教育。要始终坚持打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学和培养健全人格有机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把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语文教学进行育人是得天独厚的,语文教师做育人工作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方便,更有效。

通过课本学习培养学生的美好品格。语文课本中不乏关于人格教育的课文,道德情感是学生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内涵之一,它包括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等。情感是道德的内驱力,催化剂,它可以推动人去克服困难,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善于诱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品质和意志,培养社会责任感,最基本的就是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认真、细致、谦逊。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篇目,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荷花淀》、《记念刘和珍君》等篇目中的人物形象都闪耀出热爱祖国、勤劳朴实、勤劳勇敢,善良谦逊等优秀品质,如果教师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采用多种教法,诱导学生产生敬佩之情,吸收,学习,从而形成对祖国的忠实感,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一些积极的人格特点,那会是学生美好人格形成的催化剂。学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诱导学生学习史铁生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学密的《陈情表》,让学生知道人应该“以孝为先“,学习了司马迁的作品,就应该学习他坚强的意志。找寻每篇课文人格教育的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通过作文教学塑造学生的美好品格。魏书生老师认为“作文教学的源头,就是雕塑学生的心灵”教学生作文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写一写人格系列的作文,如“理想”“诚信”“爱国”“高尚”“自信”“执着”“人生观”等话题,把作文与做人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写作之前,老师应该加以指导,作文之后,教师应该进行点评,在作文、指导、点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塑造学生美好的品格。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讲素材来感染学生,比如讲“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事迹,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正确引导,使学生人格得以提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现象,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作文与育人相辅相成,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背诵名人名篇来指导学生形成美好的品质。在高中课本中不乏德育的诗篇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这样的诗句,在背诵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精神营养,形成正确的思想和美好的人格。

通过课外活动完善学生的美好品格。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延续和补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自己的性格。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外采用课外阅读,写阅读随笔,影视观常等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

品格教育的感想篇8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能够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品德与道德情感培养为核心的学科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意识。本文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出发,以此为基础,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道德情感;培养路径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伴随着他们的一生,倘若学生在早期就培养了良好的道德认知,日积月累,将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感意识。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应着力于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渗透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结合我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现状,研究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不仅能够丰富学科教学理论,还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实践予以理论上的指导。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性

小学生正处于感官、神经系统的巨大变化期,他们的行为习惯正处于形成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更是一个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时期是充满希望和培养良好品质的黄金时期。对于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来说,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属性与教育功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及良好的道德品行,并督促他们在生活及学习中加以践行,实现自我道德行为的调节,加强道德自律。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把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从点滴抓起,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寻找契机,让学生不由自主地、积极主动地接受德育知识的渗透教育,从而端正他们的思想,实现人格的完善。

二、当前小学生道德情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有些教师仍旧沿用呆板的授课模式,传统的教学观念在他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在授课中只是一味地按照课本内容授课,教导所谓的道德原则,s没有将道德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忽略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思想品德教学逐步走向一个死胡同,即教学未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未能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分析,学生无法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这样的教育带有盲目性,学生在这种盲目的教学模式中,逐渐丧失学习能力,走向学习误区,不仅降低了对道德的认知能力,还阻碍了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道德教育成果并不理想。

三、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路径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精力旺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趋新”心理和行为倾向。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出发,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出发,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的规律出发,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氛围,把知识点和情境融合在一起,对学生内心深处的情绪进行激活、带动和渲染,使学生在此过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实现道德情感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母爱的伟大,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艰辛,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书包放在肚子上模仿妈妈怀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经历“挺着肚子”爬楼梯、弯腰系鞋带等活动。刚开始时,学生都觉得很搞笑,一边模仿,一边嬉戏,但是慢慢地他们就体会出了其中的艰辛,由嘻嘻哈哈转为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抓住教育契机,教育学生:“你们只是经历了几分钟就觉得辛苦了,但是你们的妈妈要坚持十个月,那是怎样的一种艰辛,你们可以想象吗?”在教师的教育中,学生都陷入了思考,真实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2.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渗透的,而不是仅依靠理论知识的教授。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唤醒身上潜在的本能,并自由自在地表露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课堂活动应从如下方向实施:第一,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认识活动的本质,并产生创造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书本理论知识内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第二,通过多种环境,由深化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引导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3.结合课外活动,内化学生的道德情感

课外活动的实施是德育教育的推动力量。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课外活动整体性的内涵,并重视渗透教育过程,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目标,达到良好的教育结果,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当然,要想在实施渗透教育的过程中有所作为,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只有把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寓于课外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再现品德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外活动的渗透教育功能。

例如,在教学“讲不完的家乡故事”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一周给学生发放调查表,让学生调查家乡地名的来历、传说、名人、贡献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相互交流所得的调查情况,在交流中,学生都体会到家乡拥有的悠久历史以及独特的传统。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家乡的名人、英雄人物是如何为家乡做贡献的?”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家乡之所以有今天的新面貌,离不开家乡人的付出,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随之而生。

4.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学校应深入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放飞梦想,铸就希望。例如,在学习“腾飞的中国”这一章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思想教育节目,如大型公益电视节目《我的梦・中国梦》,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这些公益电视节目大多采用专题短片、演讲、互动的形式,形式新颖,生动活泼,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展现理想信念,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内涵。在观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组织开展“放飞心中梦想,行动铸就希望”的活动,选取一些丰富而新颖的内容,让学生畅谈理想,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体现了德育教育的本质,促进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思想品德教师必须要深刻感受到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并立足当前的教学现状,推进教学改革,在日常的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实现德育目标,逐步完善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宋宁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方法思考[J].速读(下旬),2015(8):74.

[2]柳艺萍.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J].教育教学论坛,2011(5).

上一篇:初中物理线上培训范文 下一篇:环保信息化建设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