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2-07 11:32:44

品格教育的内涵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1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民办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办学体系。当然,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确实如大浪淘沙,有的民办学校壮大了,有的处于衰退期,有的悄无声息消亡,从不同的角度印证了:民办学校的发展一定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

浏阳新文学校的办学实实在在按照内涵发展的路子行进。教育行家办学,不为赚钱办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凝聚教师人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这个硬道理,建构适合孩子的教育教学路径。学校不追求办学的大红大绿,而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内涵发展的规律,办出了让当地老百姓称道的办学业绩。

浏阳新文学校的办学经验,让我们弄清楚了民办教育内涵发展中的这么几个问题。

一是要处理好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与取得合理回报的关系。投资民办教育要求适当的回报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然而,办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是公益性事业,这要求民办学校在办学中正确处理资本的寻利性与教育的公益性的关系,把实现办学目标放在首位。只有在办学目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考虑投资的合法经济回报。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摆正位置,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就会是一句空话。我们很高兴地从浏阳新文学校的一系列举措中,感到了他们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坚强决心。这是民办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

二是要尽快实现由缺乏特色的同质性办学向个性化品牌创建转变。过去民办学校发展,很大程度上靠机遇,现在主要是靠实力,靠办学质量。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的学校难以吸引和留住学生,势必会在竞争中淘汰。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建设是民办学校的利害所系、命脉所在。民办学校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按教育规律运行;要由过去过多关注学生数量增长的粗放式发展向追求卓越办学品质的精致化发展转变。民办学校不能求大求全,而要办出特色,树立品牌,这一方面,新文学校有自己的思考,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是要在教育教学中遵循规律、遵守规则、遵行规范,既依规办学,又要适合孩子。民办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育人规律。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相应的年龄阶段,帮助学生提升应该形成的品德,完善应该健全的人格,丰富应该学会的知识,提高应该掌握的技能,强健应该发展的体魄,品味应该享受的快乐,而不要只盯着分数。要遵守课程规则。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随意增减学科教学学时。同时又要遵守减负规则。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减轻学生考试压力。要遵行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过程规范。在依规办学的基础上,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特点,因材施教。新文学校提出的“最好的教育是适合孩子的教育”的观念值得借鉴。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2

【论文摘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从人文索质教育的视角,着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所潜含的隐蔽性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及其文化性、行为性的特点,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发展。

我们知道,体育课程中的隐蔽课程与正规课程一样,是构成学校体育系统的重要元索,也是对学校体育产生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小可或缺的因索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而的内涵显现出来,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辅射至体育教学整个话动过程,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同时也会对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发挥潜在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在倡导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人背景下,隐蔽课程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实质上都凸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据此,本文依从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试图从隐蔽课程中的理性层而,着力探讨隐蔽课程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潜在价不值。

1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

所谓隐蔽课程就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索,如师生关系、教风、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的教师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能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发挥作用,如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情感性等教育要索。

正规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完成的课程。隐蔽课程虽然不像正规体育课程那样有统一的人纲、教材、内容、要求及日标,但它所潜含于正规课程中的精神、文化、伦理等教育内涵,却一自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如体育教师的良好精神姿态、为人师表、教业精神等作风和风格,就隐含着隐蔽课程教育的意韵。因此,可以肯定,只要在体育课中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就足以说明隐蔽课程教育在发挥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学校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索养和内心境界。那么,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拓展什么文化,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能体现在隐蔽课程教育这一环上。作为体育教师史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对隐蔽课程教育的主旨有所认识、领悟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具有正而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才能在一定意义上把人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历史证明,“教育能使人获得史多的人性,形成史高级的人格的水”。提倡隐蔽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队列队形教学,其“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性,即,一是培养人学生的基木规范能力,一是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尽管这一练习单调、枯燥,但对人学生心灵的陶冶、触动是久远的。所以隐蔽课程教育,无疑对时代风貌、伦理道德、行为举止、审美情趣等正而的东酉起到了副止化及传承作用,尤其是对练达人性、朔造人格、培养人生能力意义深远。

有鉴于此,我们以为,隐蔽课程教育较好地体现了现今所倡导的人文索质的精神飞因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体育等诸多方而的能力培养以及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正规课程的有关知识上,而是让他们多向地摄取体育文化内涵,井能消化于人格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人生意蕴的全而体验,来充实生命内容,陶冶情感与灵魂,进而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成为全而发展的多维的人。

2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涵义的探析,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已经让我们‘觉察出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和行为性,而且这又是人学生社会化成长最为自接和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索。

2.1文化性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那么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及其体系自然就会被传承、发展,特别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进而使之成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动力。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_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体育文化又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界中的各种体育话动以及话动的组织形式、话动的规模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构成的。所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要索。随着人们对积祟起来的文化价值(包括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于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亦越来越显示出对人学生的陶冶和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人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意味着是将大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朔造中“唤醒”的过程,亦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程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集合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学生通过一定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可形成相应的体育文化规范、价值和日标意识。所以说,隐蔽课程教育也是人学生形成一定规范意识和价值意识的关键之所在。隐蔽课程教育中的文化性及其教育因索,不是简单的累加,它是从不同文化层而来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的,譬如体育教师的思想作风、情感修养、智慧能力和生话习惯等,都会对人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开展隐蔽课程教育,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理性的思维和视角来选择、设计其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若从课堂常规环节看,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的教师,则会有不同的主题要求和执行方式,有较注重追求整齐划一风韵的,也有较注重严格考勤制度的,更有较注重练习方式的,等等。这一系列不同风格的常规性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帮助人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规范的概念,并起到甚至约束自己竭尽全力地按照这一要求去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进行隐蔽课程教育时,只有体现出一定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才是体育教育的真义和实质。

体育课程中的教育性、表现性、竞争性、娱乐及审美性均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这诸多特性,通过隐蔽课程的形式而迁入体育教学话动中,其本身就说明了隐蔽课程具有文化性的表征。强调民族文化的归属性教育,乃是许多国家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在对待这种教育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又是以隐蔽课程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用,因为追求潜移默化和自然渐进的教育,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的途径。譬如日本课堂上充溢着“日本精神”的文化意识,努力表现求合作、共存亡的民族人格特征,就是较典型而又成功的课程教育范例,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好的、健康的,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在发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功用性方而所涉及的实质性题材甚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隐蔽课程这一教育方式或手段,把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即求娱乐、求养身、求技艺、求优美等)及美德充溢在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才是普通高校最有效、最有力的体育课程改革。2.2行为性

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主要包含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味性和智慧能力性等方面,是以其外延的行为影响来评价的。在体育课上,影响人学生的积极性因索颇多,但教师的外延行为乃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等,是决定人学生行为表现的自接而重要的条件。由于隐蔽课程特别强调行为的潜在教育要索以及追求自然渐进的影响效果。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智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又要求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那么,体育教师在运用隐蔽课程进行教学时,其行为的外在表达应体现出积极的思想内涵,这是隐蔽课程教育最为真义的一面。

2.2.1品德修养

在体育课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或受到尊重的基木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也涵盖着人的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体育教师的行为表达中,或多或少表征着其一定的思想和品德,因此,只有内在和外在表达统一或一致,才能构成体育教师完整的品德形象。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或操作方而,其诸多行为表达必须恪守师者风范,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展示出教师品德修养上美的一面,以此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颤,并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达到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

2.2.2知识修养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的知识修养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能力层次,一般说,知识越丰富,其的修养、层次相应也较高,那么,其的探知能力自然就越强,对事物的判别、驾驭或把握的能力就越高飞可见,知识的学习、吸收及掌握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教师若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识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知识,就能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增进心理相通和令学生信服。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身体力行中,若能以理来概括其自身的身体行动,以及体现自身的知识价值和诸多能力的话,不仅能起到对学生的教化、陶冶作用,而且还能更深一层地激发学生认知、探究、创新的心理。

2.2.3才艺修养

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需要具备多方而的能力,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巧、动作能力、示范能力、人际能力和预见创新能力等。也就是说,“琴棋书幽、歌词诗赋”略知一、二,并能从中展示出其一定的才华、才干和才智,从而给学生留下一种博人精深、触类旁通的感觉。体育教师具备多才多艺的品质,既有利于隐蔽课程教育的开展,又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一定程度上讲,更能使学生产生无比的信赖感。

2.2.4情感修养

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应本着感情对感情的交流,人格对人格的交流,这是建立良好感情基础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行为上坦诚自然、开明豁达,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爱护以及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尤其是在课中形成和谐气氛、良好的沟通、协调的行动、个性的相容等气氛,无疑会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也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亲切、友谊、信赖和支持。所以,从情感角度讲,体育教师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为本质、最可信赖的立足点,也是最根本的保证。

3结束语

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涵盖其中的文化、品德、知识、情感等具有正向价值的内涵,无论是其的内延性还是外延性,都足以表明隐蔽课程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同时隐蔽课程教育又集中体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其理性层面中的教育元索,所反映出的内容、实质都是健康的、正向的,对人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向上的。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隐蔽课程教育中应立足于理性层而这一着力点,通过一定的文化朔造和行为表达,把属于美好的、优秀的、善意的、坦诚的、和悦的等具有时代特质的内涵体现出来,对人学生施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进而使体育隐蔽课程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苹和人学生社会化成长中发挥效能。

【参考文献】

【1】l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l裴时英教育社会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3】李学农学校文化论[Ml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26-01

1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价值

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观、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1]。当代的人文精神,旨在弘扬价值观念,重视人的主体性。即在社会生活中秉持自主创新、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能力,追求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进而实现自身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谈到,“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维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如此重要的大学教育,其是否成功,从某个角度看取决于大学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成功与否。我国现代的大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颇为严重。教育本来是人的教育,但是我们却看到它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消解了自己的本质,人的教育被忽略了,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了。而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或人的精神,严格说来就不成其为教育。[2]由此可见,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教育之本。教育者应认识到,大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更要弘扬人文精神。而大学语文对于人文精神的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进行的是母语教学,语言和文化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整体。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说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绝不是排斥它的科学精神,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也绝不是削弱它的人文精神,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问题。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割裂,不可偏废。[3]文化内涵丰富的大学语文教育,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

2 大学语文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路径

大学语文中培育人文精神应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鉴赏能力、敏锐感悟人生和社会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素养,使其具有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且具有与专业技能相应的文化素养。

(1)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孔子曰:“以教人者教己,己立才能立人”。首先,具备较高人文修养的教师,是培养具有高尚人文精神修养的学生的首要条件。率先垂范的优秀大师是大学人文精神的灵魂所在。蔡元培先生上任北大校长之时,锐意改革,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摒弃大学“读书、做官、发财”的培养目标,否定了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学风,奠定了“学术自由、囊括大典、兼容并蓄”的大学精神,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北大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培育人文精神对教师的要求包括:教师要成为一个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提升、文化内涵丰富的人;要有创新精神、挑战精神、奉献精神;要做到与时俱进,海纳百川。这样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者。

其次,教师要注重用自身良好的人文素养感召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文精神去感召学生的人文精神,努力做到“千教万教,教人做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培养的主导。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教学的内容,其中蕴涵的文化内涵需要进一步挖掘、展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其人文精神的潜质需要激发、引导;教材及学生的人文因素,须由教师主导完成。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建构,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文学修养与台风、高尚的道德修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博爱之心等,并以此影响学生。

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乌申斯基曾说:它“构成这样一种教育力量,决非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格言,任何奖惩条例所能代替的”。“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良好的人文修养,会使学生受用终生,久而久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成为集良好修养于一身并善于以此感召学生的精神大师。这样,才能胜任育人这一神圣的使命,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优秀人材。

(2)善于启发学生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如何对待人生,如何理解生命的意义,经典文学作品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帮助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真谛,使文学成为学生须臾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大学语文的这种思想教育,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所无法企及的,恰似叶圣陶所说:“心灵的陶冶较之于知识的灌输更为重要,它将根植于学生的一生,照亮他们的精神”。

(3)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实现以情激情。在语文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必须借助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内容,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实现情感升华。首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交流,与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对话,进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中观照自我,产生情感共鸣。其次,要善于营造和创设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情感活动的学习情境,在对作家作品的探讨中,在对理想和现实的比照中,在对审美、伦理、宗教等人生各个层面的剖析厘清中,重情感渗透,即以情激情。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使其成为情感细腻而丰富、健康而真挚的性情中人。

(4)唤醒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感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美的欣赏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要重点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意蕴、美的思想,感受美言、美人、美性,重美感体悟,以美育美。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美的分析评价和探求中美感不断得到升华,进而提升审美品位,最终达到塑造完善人格,提升人文修养的目的。

(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谓创新就是要勇于质疑和批判。具备创新精神,即要有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精神,这正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尧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读者均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意在说明文本的题旨在于欣赏者不断的构建中,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将语义、文学、文化、思想相贯通,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学古而不泥古,分析作品与解答现实问题相结合,大胆探索与开拓,有独到的见解,创造性地填补作品的意义空白,提高鉴赏能力与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 Diener Ed.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2):276-302.

[2] 郑雪,严标宾,邱林,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4

关键词:滋养; 文化品格; 引领; 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18-002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学前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机遇与挑战并存,学前教育同样面临着教育信息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只有优秀的幼儿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前教育,才能适应学前教育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只有重视幼儿园文化建设,才能求得自身进步和发展的主动权。

近年我园将园所文化建设与市级“十二五”立项课题“吴地节日文化在园本化的实践研究”相融,精心营造育人环境,倾力打造“一园一品”之“虎娃节节高”,分别从品位、品味、品格三个层次深入推进,谋求园所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之路,为此笔者经过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探究,带领广大教师躬身践行,进而带动园所整体工作的优化发展。

一、设计文化品位,为园所特色发展之本

笔者清晰地认识到:园所文化是园所历史的积淀,属于“历史”的范畴,但同时园所文化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与时俱进。因此笔者带领广大教师深入分析了园所的发展轨迹、地域特点和区域优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走文化塑园内涵发展的正确之路,为此确立传承吴地文化,将古老的节日与现代的教育相融合,进一步开拓创新,挖掘教育价值,丰富教育内涵,为园所特色发展之本。

1.文化定位,寻找根性文化

为探究我园文化品位,我们追寻办园历史,寻找园所的根性文化,聆听我园在其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声音。经过反复思考和探究,构建文化品位,确立我园的办园理念:用民族优秀文化濡化(“濡化”是指园所文化对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涵化(“涵化”指幼儿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接纳和内化,用适合幼儿认知发展的活动方式,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儿童,早期培养幼儿“德艺双华・乐学敏行”的儒雅风范。倡导“大爱、和谐、书香、人文”的园所愿景,逐步形成我园的办园价值观、思想理念及园所精神。

2.文化品位,确立核心价值

办园理念的确立,它体现了园所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取向,是园所精神的内核,也是园所对社会的宣言书,它既要体现办园者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又要体现具有运作中的战术可操作性。在办园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办园目标是:在学前教育普惠公平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的构建园所文化新体系,一年普惠特质、三年优质特色、五年形成品牌。五年内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在市区内享有知名度,使在籍幼儿在认知、情感、体质、习惯和学习意向等方面跟区域内同龄幼儿有显著性差异,被上一级学校认可。

3.文化品牌,虎娃节节高

在设计文化品位、确立核心价值后,我园精心挖掘和打造文化品牌,深入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十二个节日”,并提炼文化品牌的核心词,即“虎娃节节高”。“虎娃”是我园全体师生和家长心中的偶像,健康、活泼、积极、进取,虎头虎脑。“节节高”跟“天天向上”同意义,指借助节日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每天有进步,每人有进步,每事有进步,促使每个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后继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幼儿园设计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虎娃”卡通形象,为所有幼儿树立一种健康偶像,用榜样唤醒幼儿的学习意识,达到教育目的。我们还在全体家长中征集“虎娃节节高”的徽标,最终王语涵妈妈设计的徽标脱颖而出,形象、寓意简明贴切,深得所有虎幼人的认同。

4.文化内涵,实施素质教育

《指南》中明确提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依据指南精神,我们将凝聚园所的文化传统、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融入园训,视它为园所的“心灵窗户”。我们的园训―虎风童趣:“外追童趣,内炼虎风”,以符合幼儿兴趣和身心发展需求的教育方式,培养幼儿不怕困难、不怕输的虎威霸气,把意志品质、习惯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的核心。

我们出台和完善了“虎娃培养方案”,成立“虎娃志愿者”和“虎娃腰鼓队”,建立了“虎娃星星榜”激励机制,认真制定虎娃评比细则,“健康虎娃”、“文明虎娃”、“爱心虎娃”每月展开评比;“巧手虎娃”、“智慧虎娃”、“伶俐虎娃”和“大拇指虎娃”每学期末进行评选;近期还新增了“虎娃好习惯班集体”的评比,“星星榜”还及时公示在幼儿园网站及园门口,大大激励幼儿的上进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积累和展现成长之路上的点滴进步,体验获取成功的喜悦,最终形成积极向上的园风。

二、提炼文化品味,为园所特色发展之魂

品味,源于文化,成于内涵,始于理念,成于特色。在《指南》中突出强调的教育理念中就提出: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重视家园共育等。因此,我们扎根课程,坚持以课程形式开展活动,那活动必然能深入幼儿生活,丰富幼儿经验,给幼儿留下最深刻的体验、及最美好的印象,而我们的园所文化品味才具有独特的韵味,特色发展才富有内涵和灵魂。

1.专家引路,学习实践

我们分别定期邀请民俗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丰富了教师的传统节日知识、知晓了民俗民风,让教师获益良多,如金桂节的香斗、腊八节的传说等。科研专家则对课题进展的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指导梳理了课题成果框架,明确了课题每一阶段的发展任务及目标。

结合教研,我们组织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活动,加强对艺术领域的研究,切实掌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美术和音乐目标。同时,我们邀请资深美术老师来园进行艺术指导,“多媒材”美术理论也逐步走进教师实践工作中,丰富和拓展了“多媒材”的运用,使民俗文化作品的表现手法更具魅力。

2.规范制定,课程指南

我们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根据本园课题“吴地节日文化的园本化实践研究”及本班幼儿特点,尽可能地开发利用家长、社区环境资源,合理设置、积极构建“园本课程”,努力再构“班本课程”。规范制定和出台了“虎丘中心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指南”,分别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计划的制订、课程的实施、环境创设的要求及课程评价需注意的问题,提炼关键词,增强教师园本化课程意识,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园本化课程实施的核心。

3.园本课程,引向纵深

在开展园本节日主题时,每个年级组同时开展同一个节日主题活动,加强资源共享、经验交流,使受众面更广,幼儿获益更多。同时一个班级至少开3个园本节日主题,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力度。同时将节日主题与常规主题巧妙融合,如将“新米节”融入秋天主题,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让孩子进一步感知农作物收获的喜悦,知道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将“消寒节”融入冬天主题,使常规主题有特色,节日主题更扎实。

4.课程活动,家长参与

节日教育离不开家庭,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如中班每次开展节日重大活动前,都会张贴告家长书,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节日活动,同时也邀请家长积极报名,家长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报名,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家长的尊重,加强了家园互通。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园本节日主题”中“调查表”和“学习单”的研究,尽量提高幼儿的可操作性,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既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节日课程,又避免增加家长的负担。

三、滋养文化品格,为园所特色发展之精

品格源于格调,成于滋养,始于涵养,成于精髓。在推进园所特色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依循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秉持“发展好每一个孩子,成就好每一位教师,打造好一所幸福幼儿园”的办园宗旨,纳新弃旧,以前瞻的眼光、理性的思考,为园所发展注入活力,彰显出园所与时俱进的生命张力和独具特色的园所个性。

1.优化环境,根植育人文化

结合我园“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和特色发展蓝图,我们优化了园所育人环境,一是从生本理念出发,为幼儿营造浓郁的吴地文化氛围,师幼共同创设富有特色的班级环境;二是从园本课程出发,创设校园文化墙、吴地节日展板、班本节日主题墙等;三是从人、物和谐原则出发,使人、物相互点缀,和谐相生,文化才能自然地流溢;四是从园所发展出发,凝练园所文化传统,强化吴地文化与现代教育相融共生的精神文化,进一步形成浓郁的园所特色发展氛围。

2.改革制度,助推特色发展

制度文化作为园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于核心精神文化和浅层物质文化之间的中间层文化,因此唯有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才能助推特色发展。一是积极推行“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外圆内方、合理调整”的管理理念,先后修订和完善了十五个管理制度、十二个岗位职责和十个应急预案等;二是倡导上岗靠竞聘,晋级凭能力,报酬看贡献的激励机制,如骨干教师的奖励、项目管理奖等;三是畅通渠道,充分发挥教代会组织和园务公开阵地,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园务管理,增强透明度,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听取广大教师的民意,如教师请假制度,通过反复讨论和论证,最终全体教师对该项修订的制度达成共识。这也体现了将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也切切实实为教师解决了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幸福感,积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

3.专业引领,优化师资队伍

我们紧紧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贯彻落实《新纲要》和《指南》精神,通过制定教师个人五年发展规划,挖掘师资潜在力量,以骨干引领先行,以梯队培养紧随,以团队成长发展勾画师资队伍建设,每学期扎实开展各类教科研活动,如园本培训、节日课例研讨、各领域目标及教学研讨、主题审议及反思、青年教师的每月一课等,让每一位教师清清楚楚知晓唯有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科素养,才能以正确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学前教育,稳步提升我园的保教水平。

笔者通过近年的思考和实践,深深感受到园所的特色发展在品位、品味和品格的递进中前行,才有生生不息的文化张力;园所的文化建设和发展,需要不断地传承,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延伸,不断滋养着自身文化,才能养成园所的特质,它的理念、价值、目标、行为、风格以及外化的形象标识,才会烙上鲜明的园所印记;老师的学养、幼儿的素质以及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等也是反映园所文化的内在名片;园所教育品质的成长,也必将会成为优秀的育人之所。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清臣,卢元锴编著.《学校文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5

1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意义及现状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内涵十分宽广,不仅包括体育精神和文化教育,也包含着体育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和培养。通过这些方面的教育,可以让大学生对体育文化有更加直接和深入的认知,同时还能通过这种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更好地感受体育对人的关怀。具体而言,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意义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点。第一,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对健全大学生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中看,我国的高校教育存在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对本专业知识专而深,但是在人文素养上却相对欠缺。而加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则能够建立起大学生健康人格,提高他们在道德、情操、责任以及素养等方面的水平,使其不仅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更是一个拥有极高人格魅力和丰富内心的人。第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对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日新月异,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来临。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人们的“德与智”有着很强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人们能拥有坚强的意志、强健的身体和善良聪明的内心,另一方面,要求人们能拥有更好的智商和情商。而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大学生勤劳、包容、博爱的人文精神,更能提升他们的智商和情商。这就为高校的体育教育打下了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基础,也为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来源。尽管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也毋庸讳言,在一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了大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培养,却忽略了人文教育的注入。从调查和分析来看,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高校体育中人文教育的比重较低。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还存在那种传统的“重武轻文”思想,觉得体育就是让人强身壮体的,不需要加入什么人文教育。应当说,这种落后的体育思想观念已然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与时俱进的“绊脚石”,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很多体育教师缺乏足够的人文素质和知识水平。三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教学方法落后。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虽开设了相关的人文教育课程,但是却存在方法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仅仅是按照书本给学生讲一讲、念一念,仅此而已,缺乏足够的互动和深度教育。也没有足够的创新性,在教学方式上比较单一和枯燥,这就很难引起广大大学生的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致使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很难顺利开展。

2茶道精神的人文内涵

茶道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的祖先从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到把它当成一种饮品,再到提炼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最终将其上升到一种思想甚至哲学的高度,茶道精神也就此逐渐形成。大约从有唐一代开始,茶道精神便初步形成,其与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以及佛教思想相互碰撞融合,最终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静、和、清、美”的茶道精神。首先我们来看看茶道精神的精神内涵。第一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茶源自于自然,具有清新淡雅素净的自然属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回归自然的追求十分契合。茶道精神的这一内涵,不仅影响着品茗者在饮茶环境、茶类和饮茶器具等方面的选择,更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处世之道。其次是茶道精神中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一言概之,就是指对世间万物始终保持一种适度的、不卑不亢、恰如其分的态度。茶具有去火清热静心的自然功效,所以饮茶者在品茗时,会在自觉不自觉间,让自己变得深沉且安静。茶道精神的这一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茶事活动中注重火候、温度、口感的恰当和适度。二是在茶事活动中在意礼节上的表现,比方说用恰当的礼仪去招待饮茶者,或是用尊敬的态度去回敬烹茶者。这体现在饮茶各个环节的动作以及言行举止上面。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种精神能够感染品茗者对自身人格上的追求和完善,他们会试图通过饮茶这一载体,来修心养性,培育自己清廉、高洁、朴实的内在特征。再来说一说茶道精神中“禅茶一味”的内涵。这种思想来自于佛教,它能够让人在尘世的烦恼中达到顿悟的境界,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品味到茶的本味。这里以禅茶一味中的“苦静凡放”的思想来举例。何谓苦?苦就是生命中的众多苦难,如生老病死等;何谓静?静就是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安静,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凡就是要善于觉察生命的细微之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从这些小处感悟到整个宇宙的运转和生命的秘密。放就是要善于放下一切,喜也放下,怒也放下,让内心轻松没有负担。可以说,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这些精神内涵,对引导一个人的健康心理和优秀品质大有裨益。论述完茶道精神在思想层面上的内涵,我们再来看一看茶道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方面,笔者主要对饮茶环境的选择和营造进行阐述。我国的饮茶者特别注重对饮茶环境的选择和营造,讲究很高的品位。从现实中看,我国的茶道环境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户外的大自然,会选择与茶有关的自然环境,譬如说松林、竹林、小溪、深山等,再配以清风明月等气候环境,以此来达到心中那种“天人合一”的茶道精神。一种是在庭院里,结合不同的建筑特点和庭院环境,来配以不同的饮茶元素,比如说在传统园林里,配以流水、竹子、梅兰竹菊等植物,来衬托茶的内涵。一种是在室内,会根据饮茶者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茶具和桌椅,再佐以不同风格的字画、古玩等元素。这三种不同的茶道环境,有着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追求一种雅致和清幽的境界。

3茶道精神在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的运用和建议

要把茶道精神所蕴含的“中庸和谐”思想融入到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去。中庸不是平庸,不是说让人“差不多就行”,“适可而止”,而是一种对事物的把控能力。中庸和谐本质上讲究的是积极进取和乐观平和,它注重“入世”,要求人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取得一定的成绩,而这种思想正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所需要的。高校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运动性和竞技性,而高强度的训练和残酷的竞技很容易让人心理上出现失衡,或是成功后的洋洋得意,或是失败后的沮丧灰暗,这些心理上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就需要把茶道中这种“中庸和谐”的思想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让学生们有一个胜之不骄、败之不馁的平和心理,去理性和乐观地看待得与失。同时,茶道中的这种人生哲学,更能够给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注入礼仪上的内容,感染和带动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中的“礼节”。茶道中所蕴含的和谐思想,最能体现在对“礼”的讲究上。首先,茶是各种礼节的重要载体。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用茶叶作为祭祖祭神之物。而在古代的婚礼前后,茶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媒介”,受聘要送茶,订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入洞房时要合茶。总而言之,茶所蕴含的礼仪,早已深深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用于中国人招待客人、婚丧嫁娶、走亲访友、调解矛盾等各个方面。其最终目的,就是要追求一种规范有序的社会关系,一种和谐友好的人际来往。这种思想对于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来说大有裨益,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友好待人、和善处世。另外,这种人生哲学也体现在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上。茶道讲究修身养性,用茶来体现饮茶人的勤俭、廉洁和淡雅的君子风范。历史上不少文人都曾用茶诗茶画,来表现自己纯朴高尚的人格理想,寄托对美好品德和完美人格的向往。因此,茶被人们称为“饮中君子”,是修身养性不可或缺的一个载体。这对于大学生建立和完善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要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增加茶道精神的比重。要充分利用茶道精神博大精深的特征,通过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把茶道精神贯穿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方面,要把茶艺表演、茶舞教学、茶道讲座等活动融入体育教学中,并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多做创新,做到理论性和趣味性、竞技性的更好结合,让学生们乐意去学、主动去学。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大学生尚未工作,没有收入来源,而茶道精神又需要一定的器具和场所去表现。因此,作为高校来说,就要主动去给大学生们采购一些相关的硬件设施,譬如说茶具、桌椅、音响设施等,并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场所,从而更好地把茶道精神融入到体育人文教育中去。同时,在把茶道精神运用到高校体育人文教育中时,还要注意把茶道精神中的体育元素更好提炼出来,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在此笔者以采茶舞为例来简单阐述一下。采茶舞蕴含着丰富的茶道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引入采茶舞,不仅能够让学生从舞蹈动作中感受体育之美,更能够感受到那种浓郁的茶人精神。在教学中,应当大胆创新,运用一些“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强化茶道精神教学效果。一是可以根据茶道精神的特点,给学生们购买一些传统的服装,让他们在学习采茶舞时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茶道精神的内涵。二是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和人文环境,多带领学生深入到一些产茶区或者是茶道场所,让他们从不同环节去感受茶道精神的文化脉络和形态精髓,从而让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变得更加丰富,使大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更多人文素养方面的提升。

作者:史博强 蔡运涛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体育部

参考文献

[1]陈德敏.学生体育人文教育使命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85.

[2]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3]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6

论文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人文教育;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难,“误尽苍生是语文”这虽然偏激却也不乏缘由的责难仍犹在耳,语文教育已深深地感受到它所不能承受之重。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语文学科基本属性的论争。数十年来,语文教学一个最具权威性的基本观点是:语文学科是工具学科,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另一种观点则是片面强调政治性为其基本属性,抑或是强调“文”(工具性)、“道”(思想性)统一而把人文精神拒之于语文学科的门外。有学者称:把工具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从这种意义上讲,这一切也是“应试教育”价值取向下语文教育浓厚的功利主义使然。如今,随着国务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语文教育也迎来了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春天,而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笔者以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之一便是摈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它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培养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如何才能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实施好人文教育,则成了广大语文教师不容回避、也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理解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本是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斗争的锋芒直接针对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其基本内容就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并以此对抗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它反对以“神”为本位的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的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今天所说的张扬人文精神,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一是人的生命尊严.包括精神尊严和灵魂尊严;二是人的生活尊严,包括人的精神自由愿望、个性舒展愿望、多元发展愿望。按照这一理解.在语文教育中.人的精神自由、情感自由、思想自由、言语自由,人的个性独立、生命舒展、灵魂生长,则成为非常重要的。诚然,语文教育要学习语言,但绝不是学习那些纯粹的无精神内涵的语言字码本身(事实上,那种纯粹的无实际价值意义的语言字码也不存在)。学习语言本质上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人的独立的自我精神与人格,并在此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感和情操,塑造一个有着独特的精神、情感、思想、个性,绝对不同于他人.而又与他人、与社会、与时代相互融洽的真正的自我。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语言也是学做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树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魅力所在、价值所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渎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一度时期,“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语文教育为“应试”而进行的近似于“技术化”的语文训练总是在消解着学生作为“人”的思想与情感,扼杀了学生作为鲜活个体的个性与精神,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灌输式”教育由于它远离学生的内心需求,远离当今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对此有着强烈的排斥倾向。加之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商业文化大潮所带来的肤浅、飘浮甚至于颓废的社会人生意识对学生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思想贫乏、情感苍白。这也有力地支撑了语文教育需要真正的“人文教育”这一新课程理念。

二、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光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还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要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受到文化、文学、情感、思想等方面的熏陶,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施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教材的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文学作品的增加是中学语文新教材的一大亮点。随着教材文学作品的增加,语文教学首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加强对学生的文学教育。教材中内容丰富、涉猎广博的千古传世之作可说是满目皆然,现代名家名篇可谓是应有尽有。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光是使学生增加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能起到陶冶情感、丰富想像力、扩大知识视野、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过分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情感体验,不注重美的熏陶,不关注人文素养,一句话,严重忽视了文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文学是语文教学中一片最丰富、最肥沃、最美丽的土地,应引导学生去漫游文学的大世界,去领略作品中的险峰峻岭、碧海洪峰、秀木繁花、晓月落日等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进入作品中各种人物或喜或悲、或乐或怒的内心世界,去获得灵魂的陶冶、精神的砥砺。

以文学作品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以文章分析法的方法孤立地去抠字词、抠语法,大讲语言知识,一味地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使作品对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文化等起不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际上,文学作品真正吸引人之处还在于人物本身的“人性”、事物本身的“非物性”(物外之趣)以及文学形式的多样性。因此,教学中一是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照与理解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去拉近学生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全面地看待人物命运的发展,体会写物之妙则要能抓住其神韵,让学生能深入到“人”和“物”的背后去体悟情感,感悟道理。文学作品能让学生区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学生懂得应该正直、善良、真诚、进取、有血性,懂得对社会与自然、人类与生物的全面关怀,懂得个人与集体的完美融合,懂得生活中还需要忍耐和宽容,懂得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想象和创造;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体验应当成为文学教育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形象之中.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人物形象的情感、心理与思想,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不去体验,或不能体验、不能真切地体验,是不可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和人文素养的。品味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学形象(也包括其它,如事件、环境、情感、语言等)进行理性观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便含英咀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三是让学生再现和再创造。由于中学生有着天生的好奇心、模仿心理和创造欲望。他们总是不满足于欣赏作品的语言、色彩与声音,不满足于理解作品的环境、情节与人物,有着再现文学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声音、动作、感情、思想、精神等去再现文学作品。如诗词朗诵、课本剧表演等。还可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及语言再现能力,修正、充实和完善文学形象.实现文学形象的再创造。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怍品的理解往住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展示富有个性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激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其次,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语文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并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我们正处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新时代,语文教育应当以此为依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文化(既包括习惯上所称的儒释道文化,也包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古现代文学怍品蕴藏的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非常好的精神资源和思想资源。第一,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个体人格的塑造、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对人生境界的体悟。比如我国的儒道释文化所注重的修身养性,儒家在人格修养上的诚信仁爱、刚正不阿、敬业乐学、尊师重道、以德交友、严己宽人等;道家在人格修养上的顺应自然、淡泊名利、真率旷达、虚怀若谷等;佛学在人格修养上的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清静自然等。又如,单从传统文化所蕴藏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牺牲精神来看,从《礼记》的“天下为公”、孔子的“先人后己”到顾炎武的“先天下为公”,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都是堪称典型。第二,传统文化还有助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以“技术化”的训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目的,从而忽视了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求。传统文化中则有许多学习心理和学习精神的思想资源,如志存高远、刚毅坚韧、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等对中学生都是非常有用的。第三,传统文化有助于中学生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学生个体精神的形成与情感的丰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怍品中,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的小说,从韵文到散文无不凝结着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的气韵,其中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国事兴衰甚至小巷春秋都成了人类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要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挖掘对作品的理解。总之,将传统文化融于语文教育之中,可以克服教学中说教式、简单化、表层化、功利性等毛病,而更为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人格修养、道德观念、人生境界、学习精神、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精神情感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形成。

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播、电视、读物、光盘、网络等,也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内容(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育要有多元开放的课程观,应该与鲜活的时代紧密相连,充分利用和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如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读物开展阅读讨论活动,选择观看一定的电影电视作品,让学生谈体验、抒情怀、悟哲理,从而多渠道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7

关键词:师德建设;以人为本;师德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承者,教师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素质的体现,而且联系着全体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高校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德育工作与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随着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学办学的理念不断变化,如何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师德新模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师德建设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师德的内涵其表述是多种多样的,爱岗敬业、育人为本、治学严谨、博学精业、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在师德内涵的众多描述中,人文精神应该是新时代师德的基本内涵,也可以说是师德内涵的实质和核心。新时期的师德内涵也应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因此人们应从时代特点看待教师形象,教师更应以新的风貌展现于改革的浪潮中,社会应赋予师德以新时期所特有的内涵。

新时期的教师对待职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对待自己的知识修养树立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观念以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对待自己的品行要从严要求,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以奉献的精神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加强师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根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同志曾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师资水平是办好高水平大学的灵魂,没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就谈不上高水平的大学。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关键。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先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在现今教育的发展中,加强素质教育是社会对学生的新要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好少数的尖子生,而要教好全体学生。不但要教好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代的大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在自我思考的情况下,主动吸收自己认为需要的知识。在讲台上,笔者听到的较多的一句话就是:“学习这个知识能应用在什么方面,如何应用?”对于学生的这种质疑,教师应该正确地接受而且去解惑,在明白了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后,往往教学效果会好很多。由这一个方面发现,现代的学生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习惯了自我的思考和选择,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方式要由简单的讲授式发展到启发式、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良好的师德能促进师生关系

教师自身的学识和道德水平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大过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提出为人师表要求的原因。加强教师道德建设,通过自身的品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品质。

3.加强师德建设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一位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鉴于当前信息量庞大,知识更新迅速快的特点,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量,力争将最先进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使教材更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加顺利地掌握所需知识。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自然而然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品格教育的内涵篇8

论文摘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种态度体验影响着人对社会、自然、他人和自身的认知和态度,是大学生人格形成和发育的基本内容。本文着重研究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涵及情感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领域,由于机制和观念及社会等的原因,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长期忽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盲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因为脱离学生感情而成为空洞的说教。部分教育者将情感教育看作是对学生如何处理个人情感的教育,是狭隘的。这些观念不利于高等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研究和实践。

在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情感的需要是人较高层次的需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求的反应,情感是人的态度在人的心灵中的映射。

情感体验影响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进而影响个体人格结构。情感教育是针对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提出的教育类型,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

探讨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对培养大学生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情感及情感的特性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 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等。

情感是人类的心理现象,是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它也是人对客观失去的态度的一种内心体验1。情感作为一种内心体验,能够对人的思维、行为和心理产生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为人对待社会、自然、他人、自身等一切可能满足自身的需要的事物的态度。情感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情感影响人生活的状态,影响人的心态和心理乃至于性格、品质、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界对情感的理解有以下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情感在更深的层次体现为情感的品质。情感品质包括自我意识的调节能力和情感倾向性,强烈性,稳定性,深刻性等多重维度。2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情感现象包括三个层次,即生物性需要的纯情情感心理、与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真情情感心理和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大情情感心理3。第三种人为人的情感表现为对关系的反映、对客体及主客体关系的体验和人的行为。4

总结和分析上述观点,笔者认为,情感是人类具有的对主客体关系的态度体验和行为实现,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自然性,主观性和客观性。情感的社会性体现在人的情感在社会关系中发生和实现,自然性则体现为实现情感的主体—人,具有自然的生理属性,任何个体的情感都受到个人生理因素的制约;人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带有人的主观色彩,同时又受到客观社会和自然的限制。

基于情感的两类四种属性,情感必然会对人自身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的情感首先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需要者与被需要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情感其次反映了人对上述各种关系的体验,包括人的认知、判断、理解和感情。情感最终体现为人的行为,人的任何态度最终都转化为人对外部事物的判断,这种判断有外化为人的行为。这种价值判断和行为对个体而言,会影响个体的道德感、价值观、个人品格、心理等。对社会而言,会影响社会的价值体系和运作。

二、情感教育及其内涵

情感教育就是以重视人的情感培育为教育的切入口,关注情感在人的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积极影响,并且运用情感机制和条件,寻找如何使情感品质支持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的发展。情感教育既以情感为目标和内容,又以情感为手段和途径。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6。

情感丰富的层次决定了情感教育的内涵是丰富和深刻的,不仅包括对学生处理感情问题的指导和教育,更要求通过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理性方法、能与他人与社会产生共情的适度的情感体验、健康的心理。

关于情感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学界提出了众多的观点,有学者认为,情感教育体系应分为情感体验教育和情感提升教育,即培养在生活活动中直接得到的情绪经验和情感的感悟、理解和升华5。笔者认为,情感教育应以从情感的特性出发,从情感对个体的影响出发,确立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内容。

从情感社会性、自然型和主观性和客观性四中属性,即情感内涵的“关系-体验-行为”层面讲,情感教育的体系应该让学生学会对关系的认知、理解和处理;对自身情感体验的教育和升华;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制约。这就将情感教育内涵分为三个层面:社会层面和自我层面,社会层面表现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理性方法、能与他人与社会产生共情的适度的情感体验。自我层面则包含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心理的培养。

2 道德观念的教育和培养

2.1 道德教育

2.2 价值感教育

3 情感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3.1 情感教育的意义

3.1.1 情感教育有利于树立大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1.2 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3.1.3 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

3.2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的思索》河南焦作大学法政系闫丽华.

[2]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与情感教育》范美香.

上一篇:网络媒体时代范文 下一篇:专项运输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