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范文

时间:2023-11-01 01:28:47

品格篇1

品牌个性是区分品牌的重要依据。奥格威曾指出,最终决定品牌市场地位的,是品牌的总体性格,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没有两个人的性格会完全一样,一百个人就会有一百种性格。与充满阳刚之气的万宝路相比,健牌则是休闲的。

企业在塑造品牌的过程中,能帮助其凸显品牌个性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10类:

产品特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到了难以区分彼此的地步。因此,品牌的个性树立首先要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特征为基础。如果品牌个性是创新,那么其产品与服务就必须具有创新性。例如吉利公司规定,其年销售额的40%以上要来自过去3年中推出的新品。杜邦则对所有员工实行创新培训。因为其管理层相信,无论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可能有好的创意。

包装设计 产品的包装犹如人的衣服,它不仅可以美化产品,同时也是品牌个性的体现。劲王枸杞汁是一种以枸杞为原料的饮料。以前它在超市货架上与身边的同类产品没有任何区别。为了使它从众多的竞争产品中“跳出来”,形成自己的独特气质,于是,企业管理者将迷彩的包装和“酷文化”内核融入包装中,以宣扬“做独立自我”的品牌个性,以引起青少年共鸣。

价格定位 如果企业一以贯之地坚持高价策略,其品牌很可能会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高档、富有、略带世故的个性。相反,如果企业喜欢运用低价策略,它的品牌则会被认为是朴实、节约而略显落伍;在消费者看来,雕牌就拥有这样的品牌个性。对企业来说,经常改变价格策略是塑造品牌个性的大忌。

广告风格 许多成功的品牌都会逐渐形成自身的广告风格,且其所有的广告也都会遵循这个风格,以使品牌个性越来越清晰。海王银得菲虽然有许多不同版本的广告,但它们都围绕着“关键时刻,怎能感冒”这一主线出现在媒体上。

使用群体 使用群体是指:实际使用某一品牌的是一些什么人。人们一提到劳斯莱斯,自然会联想到它的使用者——有地位、有声望、在某一领域有卓越成就(只有钱还不行),处于金字塔顶尖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和再现了劳斯莱斯的个性特征。

标志符号 心理学家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人们接受到的外界信息中,83%以上的是通过眼睛,11%要借助听觉,3.5%依赖触觉,其余的则源于味觉和嗅觉。视觉符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一个成功的标志符号是品牌个性的浓缩。麦当劳金黄色的“M”形拱门、苹果电脑缺了一角的苹果标志,对它们品牌的个性都具有强化效果。

雀巢是人们熟悉的品牌,它的的标志性符号是一个鸟巢。这极易使人联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慈爱的母亲和健康营养的育儿乳品。雀巢通过这个标志,在消费者心中注入了慈爱、温馨、舒适和信任的情感个性。

问世时间 品牌诞生的时间也会影响品牌的个性。一般而言,诞生时间较短的品牌占有年轻、时尚、创新的个性优势。百事可乐之所以比可口可乐更具有年轻的个性,除了它选择了不同的广告策略外,还由于百事可乐比可口可乐上市的时间短。而诞生时间较长的品牌则常常会给人以成熟、老练、稳重的感觉,但也可能令人觉得其过时、守旧、死气沉沉。因此,企业需要经常给老品牌注入活力,以防止个性老化。

出生背景 由于历史、经济、文化、风俗等不同,每一方水土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地方的人也都会有个性上的差异。这些个性差异往往会影响到生长于这方水土上的品牌。如果白酒来自四川和贵州,会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如果香烟的产地是云南,人们也会感觉其更地道。这就是地域文化对品牌个性的背书作用。

有一些品牌很会借“出生背景”之势树立个性。孔府家酒便借助产地——孔子故乡曲阜,使人相信它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如果孔府家酒产自它方,则非但不会增强其品牌的个性,反而还会稀释它的性格。

公关活动 国内仅次于中华烟的极品烟“芙蓉王”,便是通过拍卖活动很好地传达了品牌个性。1994年,当时国内市场高价烟极少,“芙蓉王”通过拍卖卖到了每条1500元,这在当时犹如天价。这一精心策划的拍卖活动经过媒体报道,“芙蓉王”神秘、高贵的品牌个性进入了消费者脑海。耐克公司一直坚持只赞助体育活动,而对其他赞助活动从不参与。这也是为了通过体育活动树立其充满活力的个性。

品格篇2

对不少有着士大夫情怀的企业家而言,在他们心中,文化凸显的价值细节是其对人生品味的一种实践、遵循和承诺,唯此才会有客户的认同和组织的共同价值观的塑造。这一点,对古代的那些巨贾来说,早已是题中之义了。

义在诗书

不得不说,财富有助于品位的提升,品位也会鞭策财富的取舍。这种财富不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利益,还有精神上的财富,包括对社会、他人尽责任后的满足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辅佐越国勾践灭吴,功成名就后,毅然放弃高官厚禄,选择了经商。由于他注意研究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的规律,买卖非常成功。特别是养鱼和经营粮食、陶器等尤为昌盛,成为大江南北的大商贾,被后世誉为“商圣”。

这样一个饱经风霜、吃穿不愁的“企业家”,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文学梦。业余时间他的爱好是写书,出了一本相当实用的经管书籍《计然篇》,教他那个时代的人们如何做生意,他提到的经商理念,就是把历史事实和他本人的评论融为一体。他也写过兵书“投石拔距绝于等伦”。匪夷所思的是,他还写了一本科普读物《养鱼经》,《养鱼经》全文共350余字,以鲤鱼的养殖,来传授鱼类的养殖技术,这是世界鱼类养殖史上的一个创举。经过2400多年养鱼实践、观察的总结,至今仍有实际操作意义。

与范蠡不同,子贡的文学梦似乎是与经商共生共荣的,算不上什么业余爱好。子贡本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可以说,他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儒商”。诸侯不但需要他的货物,也需要他的政治识见和才学。《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因此,与上古时代的同龄人相比,能把赚钱与写作搞得两手都能抓、两手都能硬的,无人能出其右。

子贡的文学名著《越绝书》集历史学、哲学、地理学、文学、科学为一身,记人叙事传神有趣,语言生动,辞章瑰丽,其中不少发展生产、商品流通、保障民生的记载,直至今日也是一部经世致用之书。《越绝书》详细记载了吴越交兵、越王勾践生聚教训以及兴越灭吴的经过,书中对吴越山川地理、城池物产都有精当的描述,是中国最早的地方志。

由此可见,对一个现代企业家而言,敢于在工作之余展现自己“诗词歌赋”并非什么新鲜事,古已有之。业余时间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家自身的文化品位,这一点毫不置疑。但仅仅提高文化品位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应该注重于文化品格的培养和提升。品位解决的是高低雅俗,标明水平;品格解决的则是正邪曲直,标明是非。

利出人文

乔致庸之所以能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最根本的原因也是他饱读经书,积累了深厚的儒学底蕴。正如电视剧演绎的他张扬的个性,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张扬:他自然朴实又深邃敏感,他的性格既“刚”又“柔”――对恶人、对坏人,刚直不阿,从不屈服;对好人、对穷人,通情达理,屡屡解囊相助、相救。

在乔致庸的办公案头常摆有《大学》、《中庸》、《史记》等书籍,每天按时起居,按时读书,数十年如一日,许多书要数十次上百次地阅读,对书中好的段落还会用红笔勾画出来。

“大学、中庸是中国儒家学说的精华,文中时时处处洋溢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文旨在于引导人们修身养性,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读这些文章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爱读它们,因为它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身,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为人父、为人子;怎样交朋友。每读必受益。”

诚然,“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之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强调了理想和目标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藉此,乔致庸经商才能更加游刃有余,比如用人,从来是不拘一格。马荀,原是复盛西字号下属粮店里的小掌柜,不识字,但经营有方,盈利不小。经过观察考验后,乔致庸便给他一些资本,让粮店独立经营,马荀成为“CEO”也给乔家赚回不少银子的红利。

企业的特性是趋利的,企业文化里是回避不了一个“利”字的。不过,企业家的财富观正确与否,决定了企业识贤、创新、发展的态度,它是企业文化品位深层面的反映。

红顶商人胡雪岩不差钱,但在他那个战争与动荡的年代,敢于花钱的有钱人还真不多,尤其是他爱好钻研的传统中医事业。在经营管理胡庆余堂药号时,他就本着“悬壶济世”的文化精神,对中医药既有继承,又有创新。

自1874年建药厂起,胡雪岩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雪岩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且设养鹿园。胡庆余堂成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药号。

品格篇3

[关键词]教育家;教育官员;教育品格

近些年来,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所张扬的强烈的功利意识和欲望,使“白衣天使”、“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传统美德承载者身上的高洁色彩顿减,只有科学家、教育家等极少数称号尚能保持未被世俗风气污染的纯洁和高贵。这些称号内涵的纯洁和高贵,与我国极少数的未被污染的自然资源一样,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极其稀缺的文化资源。珍惜和维护这些稀缺的纯洁和高贵称号,把它授予或留给那些名副其实的、真正有资格得到的仁人志士,是我们社会应有的品格和责任。然而,在目前的一些报刊文章中,教育家称号也有被滥用的迹象。比如:在2006年3月23的《南方周末》上,就有标题为“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家”的文章。对此,作者疑惑的是,难道教育家还能够被区分为人们是否需要的两个群体吗?如果“我们(社会)不需要”,那还是教育家吗?细究该文背景,才知道该文是对表示“政法大学今年将在全国各省的本科招生中,首次实行按照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中国政法大学校长表达赞赏之情的,因而欣喜地欢呼“我们需要这样的教育家”。作者虽然也与文章的作者一样非常赞赏徐显明校长为推动中国的教育公平而作出的努力,也因此而对徐校长和文章作者深怀敬意。但细观该文所依据的材料,则以为标题中所使用的“教育家”称谓过于简单和随意。而存在于这种随意看法后面的对教育规律的漠视态度则更令人忧虑。

在笔者的印象中,教育家应该是一个十分崇高的荣誉称谓,它是社会对于那些真实地推动教育文明和进步的人们的最高赞赏和褒奖。在教育家的称号中,凝聚了社会对教育家们真挚的尊敬和信赖。它们不是任何机构可以通过行政权力或话语权力随意封赐或任命的,而是人们基于自己由衷或真挚的尊敬和热爱赠与的,是产生于人们心中的。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往往集社会责任和良知于一身,他们不但在对教育本质和精神的理解上具有真知灼见,而且在教育的实践上能够开拓创新,树立和引领一代教育风气。在真正的教育家身上,可以说积聚了社会中极其优秀的思想和品质,他们是高尚、文明、理性、学识、正义、爱心、责任感、社会良知等诸多美德和高贵品质的化身。如同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创造者、艺术家是艺术成果的创造者一样,教育家是教育成果的主要创造者,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力量。

综观中国教育史,凡是被尊称为教育家的人,都是德行高洁、视教育精神和品格为生命追求和道德操守的人。他们忠于教育宗旨而不为世俗所囿,秉持教育精神而不为权势所屈,他们是教育精神的体现者和实践者,是教育境界和品格的活的标本和示范。他们虽然学富五车却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并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作为奠基自己教育思想的基础或条件,作为自己进行教育创造的依据或思想源泉。他们或许曾经向古人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外国人学习,但绝不是生搬硬套外国教育理论的“文字贩子”,也不是亦步亦趋的“效颦东施”,而是在学习别人先进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制度。他们的教育思想、观念、境界、品格一定是独特的,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是熔铸和凝结了自己的个性品格和理想追求的。他们在教育工作中依据的规则,往往不是来自政府机构的、本质上为行政规则的规则,而是由自己的教育理想、境界、信念内化的“教育法律”。他们在教育思想上的真知灼见和深刻领悟,很自然地体现于自己的治校方略和工作方式之中。比如:蔡元培“三顾茅庐”礼请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聘没有考上北大的梁漱溟为北大教师;陈序经从广州专程恳请陈寅恪到岭南大学任教,并长期对其持弟子礼。他们虽然置身“体制”之中但绝不拿教育原则和自己的教育信念做交易,比如竺可祯主持浙大校政之前向“委员长”提出的“约法三章”(不许干预校政、保证经费充足、任期半年),蔡元培先生关于“我绝不再任这不自由的北大校长”的通电声明。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惜舍弃显赫的名誉地位和优裕的生活条件,比如陶行知辞去中央大学教务长而办晓庄学校,梁漱溟辞去北京大学教授而投身乡村(教育)建设运动,胡适多次拒绝“人阁”而终生不党不派、“不降志、不辱身、不追赶时髦、不回避危险”,矢志不渝于教育。他们虽然会顺应时势采用一些活动的策略或不得已地屈伸,但他们都不会视策略为目的,为教育进步和发展的目标和信仰不会改变,特别是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教育信念和原则。比如陶行知为了晓庄学校的生存甚至向“化缘”,张伯龄为了南开的生存不得已接受“中央考试院长”的任命等。总之,教育家是一群甘愿为教育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视教育宗旨和精神为生命的人,是为教育进步不惜舍弃自身利益的人。可以说正是这些真正的教育家们的本色行为,才为我国的大学积聚了丰富而感人的历史和传统,而人们对他们的尊重和敬仰也是极其真诚和发自肺腑的。

反观时下有些文章中被指称为教育家的人,其依据往往不是基于他们在教育思想创造方面的杰出贡献,或者是在教育业绩方面的卓越建树,而是因为他们是著名大学的校长或位高权重的教育官员。显而易见,这些文章是将教育家与教育官员的概念混淆了,他们以为教育官员与教育家是可以相等的。而只要诉诸简单的教育和文化常识,就可知二者是有区别的:一是教育家作为一种荣誉称号,是人们基于真诚的尊敬和崇尚在自己心中授予的;而教育官员则是一种教育行政职务,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委派或任命的。二是教育家的荣誉是无限的,是可以伴随其终生及世代流传的;而教育官员的任期则是有限的,其权力是会随着职务的卸任而消失的。三是教育家是以教育事业为精神追求和生命寄托的人,他们不仅具有深刻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而且还有世人所公认的教育建树。教育家们往往视教育本质和宗旨为自己的精神生命,为此他们可能不惜舍弃自己的名誉和利益。教育官员则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角色,对上他们往往是一个执行者,只能贯彻和落实上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而不能有不同于上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对下他们只能传达和布置上级的要求和任务,遵循上级制定的规则来处理各种事务,不能超越有关规定。他们追求的工作目标,往往不是教育本质的实现和教育精神的体现,而是上级领导人或领导机关的满意。他们追求的教育目的,往往不是自己内心自觉认同的教育目的,而是上级规定的教育目的。四是教育家可以因为社会原因而去做教育官员,比如张伯龄被迫离职南开大学校长而任中央考试院院长,傅斯年在北大校长任上被调去任教育部长等。但教育官员不能自然地成为教育家。教育官员如果要成为教育家,则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必须修养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推行先进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将自己本质性的以权力服从为宗旨的教育管理方式,转化为以体现教育本质和规律意蕴为宗旨的管理方式,使自己执掌的大学或教育机构出现本质性的进步和变化,赢得人们心悦诚服的赞赏和肯定。五是人们可以根据教育官员的表现对其作出是否称职、进而是否需要的评价,但却不能对教育家进行这样的评价。因为教育家就是教育家,其价值和意义不容置疑。教育家之间只有风格的不同,而不存在是否需要的问题。有谁听说过哪个社会宣称他们不需要教育家吗?

联系我国大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说大部分的高校领导还只是教育官员,他们当中还很少有人具备真正的教育家的内涵和境界。当然,我们承认这种现象的形成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的。首先,我国高校领导人选拔的基本标准是行政官员而不是教育家,他们在被任命时就被确定了行政级别,并且根据大学的背景和实力被分为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等。大学校长作为政府的代表,首先需要履行行政官员的职责,以对任命他们的行政机关负责为第一原则。其次,他们在大学治校活动中,主要秉持的还是行政的规律和逻辑。在大学的行政管理活动中,他们一方面是上级行政命令的承接者和执行者,以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时期性、权宜性工作任务为目的。即使这些任务是非教育的、甚至是与教育本质相悖的,他们也不能拒绝。一方面是行政权力的普及者和强化者,使行政权力极度地膨胀和放大,以至于在我国高校内部,官本位的风气甚嚣尘上、铺天盖地,覆盖了高校的各个角落,学术权力则极其微弱甚至沦为空白。再次,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本质上仍为计划体制,这种体制要求大学校长必须以服从上级指令为原则,而不能以自主决策为原则。在这种体制下,大学校长们名义上握有大学行政的管理权,实际上在内要服从校党委的组织领导,在外要完成政府管理机构布置的各种任务,其思想和组织活动空间极其有限,基本上无法发挥教育家的创造性或开拓性作用。虽然有些大学校长在某个短暂的时期或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推行一些体现自己个性的创新性措施,但他们主导的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在现行的体制下往往难以持续。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影响很大的教育改革家刘道玉的被免职,就是现行体制中教育家精神难以彰显的明证。所以,我们虽然理解大学校长们难以成为教育家的原因,但不赞成因此而降低教育家的标准,简单化地把大学校长换算成教育家,因为这种换算出来的教育家是没有文化和历史意义的。

而人们之所以习惯于将大学校长换算为“教育家”,笔者推断可能是由于在我国教育界曾经长期流行的“(让)大学校长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口号的影响所致。因为在这个口号的影响下,有些人已经习惯于把大学校长当成教育家。亦即不管担任大学校长的人是否具有教育家的素养和建树,都认为他们就是教育家。对于这种极具随意性的口号,本是无须当真的。因为它只是一种具有善意的、但缺乏起码逻辑基础的假口号,不可能有任何真实的意义。试看在该口号提出的10多年中,有谁实现了这种转变呢?因为教育家不仅要具备极其深厚的教育学知识素养,而且要具备极高的教育境界和道德操守。他们是引领社会风气的文明灯塔和道德楷模,其所持学识、见识、胆识是需要在“淡薄明志、宁静致远、以天下为己任”的心境和气氛中修炼出来的。并非是领受了行政指令、担任了大学校长职务的人自然就能具备的;也不是那些本来就缺乏对教育深刻理解和体悟的人,通过所谓的“岗位练兵”或“党校培训”便能够速成的;也不是别的领域的专家仅仅由于被任命为校长便能自然成为的。近年来我国有些著名大学校长的言论之所以屡屡被质疑,即与他们本人的教育学理论修养欠缺及教育境界过于工具化有关。如同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头衔不能通过规划和任命产生、只能依靠自己的科学成就和艺术成就产生一样,教育家的头衔也不能依靠规划和任命产生,只能依靠自己的教育理论成就和教育实践成就自然获得。

其实,何为教育家?何为教育家的思想或理念?这些问题可以说是无须我们繁琐论证的。只要认真地拜读一下我国上世纪前半期有些教育家们的文章和著作,认真阅读他们对于教育、大学的著述,就能理解什么是教育家和教育家的思想了。比如蔡元培先生“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的大学理论,陶行知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梅贻琦先生“通识为本,专识为末”、“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思想,竺可桢先生“大学犹海上之灯塔”、“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的教育思想等,既为发人深省的真知灼见,又是极具个性的至理名言,其思想光辉虽历时数十载而经久不衰,仍然使人衷心叹服且感真挚亲切。反观我们今天有些大学校长的文章,则明显地缺乏境界高度和思想深度,其中浓厚的功利性、工具性意蕴和趋向,使其高下一目了然。与蔡元培等先生相比,我们有几人敢自诩或坦然承认自己是教育家?这些先贤们的教育思想既让我们深受教育,又使我们惭愧和汗颜。他们的信念、境界、精神、品格、气节,都巍然如高山,需要我们来登攀。我们虽苦苦追求却仍然无法达到他们的思想高度,我们虽自谓真诚却羞怯于他们的胆识和气节。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劳和努力,才为我国的大学奠定了良好的思想观念和规章制度,使我国的现代大学在起步之初就能有较高的起点,并由此而积聚了辉煌的历史和传统。而我们由于长期在简单、浅显、甚至虚伪的文化中生活,不仅对“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大学自治”等大学传统非常陌生,而且对何谓大学、何谓教育、何谓教育家这样一些常识性问题也似是而非,模糊不清。而我国目前的大学校长们,要想成为真正的教育家,可以说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那种以为担任或担任过大学校长的人就自然而然成为教育家的想法,可以说是十分幼稚和浅薄的。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教育业绩都是与那些执着的教育家连在一起的。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崇尚和称颂的教育精神,都不是抽象的理论和观念,而是由教育家们的教育成就凝结而成的。事实上,教育家的出现是与教育的成就相互映衬的。因为有了诸多著名的教育家,所以才会有教育的繁荣和辉煌;而教育勃兴和繁荣的时代,也必然是教育环境宽松和温暖、教育家的思想和追求被尊重和保护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必然会有众多的教育家涌现。而在教育品质低下、教育风气浮躁、功利、庸俗的时代,教育家则无疑是稀缺或罕见的。因为在这样的时代中,教育的主体性被其他因素淹没了,教育家的思想和追求被边缘化了,教育领域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或者是政治,或者是经济,总之不是原本最应该一是的教育家。而教育的非教育化,使教育失去应然的高洁灵魂和品格,蜕化为权力的奴隶或逐利的工具,教育健康发展需要的正气缺乏,而渔利、势利、庸俗、投机的风气盛行,其不正常的追求和欲望使教育屡屡成为乱收费的重点、成为学术腐败的重灾区,从而使真正的教育家成为稀缺资源。退一步说,在这样的时代里真正的教育家不能说绝对没有,但无疑不会太多,而期待真正的教育家则在很大程度只是一种奢望。所以,以那些似是而非的标准给一些本质上只是教育官员的人乱贴教育家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教育的健康环境建设,反倒会给教育的思想和理论领域造成混乱,助长浮夸风气的繁衍和泛滥,降低教育精神和品格的品味,加深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轻视和不屑。君不见在当前的教育界,有多少身不在大学、学不足以教的人,却依据权力或金钱攫取了“教授”、“博导”的头衔,其中隐含的“逢迎”、“交换”、“功利”意蕴已经使教育变得非常猥琐和卑贱。而作为在国内享有盛名的学者,对此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和谨慎,因为真正的教育家的存在与否及其作用发挥的程度,是教育生态水平的晴雨表,而把教育官员换算为教育家,容易造成教育环境清洁、教育机制合理、教育风气纯正的假象,使我们丧失对教育生态的理性判断,减弱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动力和意愿,迟误教育实质性进步的速度和契机。这无疑是任何一个对教育怀有责任的人都应该深思的。

品格篇4

全球性普涨

全球范围内距离目前最近的一次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出现在1970年代初期。由于在1973年全球粮食库存降到了55天的历史最低消费量,结果粮食价格上涨1倍,并进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和通货膨胀,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由此也经过了相当长的低迷期。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食品价格的上涨与上个世纪一样也具有扩张性与全球性,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推断是,全球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食品价格上涨时期,几乎没有哪个国家不感受到食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美国扮演着全球食品价格上涨的急先锋。据美国商务部调整季节变动后的数字显示,今年以来美国国内食品价格已经上涨了6.7%,如果今年余下时间食品价格照此水平上涨,这将是1980年以来最大的年增长幅度。无独有偶,美国研究机构Bernstein则判断,相关指数预测今年的食品商品价格将上涨21%,该指数追踪食品公司使用的小麦、大麦、牛奶、可可和食用油等农业原材料,今年的数据将是指数近十年前创办以来的最大涨幅。

欧洲地区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同样格外明显。据英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该国截至目前的食品价格年增长率达到了6%,是近6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包括食品、酒精等在内的核心CPI(消费物价指数)也达到了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欧元区,食品价格上涨相对较低,为2.5%,但仍然比高出物价总体上涨率的速度上升,特别是匈牙利的食品价格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13%。

亚洲国家同样没有逃过此轮食品价格上涨的风波。在印度,食品价格10%的年增幅创下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最高记录;在中国,食品价格正在以高出其他商品价格两倍多的速度上涨,特别是刚过去的5月份上涨了7.1%,上涨率达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日本,食品价格也显露出了可能上涨的痕迹,因为这一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经历了长期的经济低迷之后其总体物价水平才刚刚开始上升。

需要特别指出地是,在持续走高的食品价格上,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原因。不错,全球化曾是抑制通胀的一个积极因素,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在过去10年,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低价产品使美国每年的通胀率降低一个百分点。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相互影响,一个国产品价格的上扬同样可以传递和影响到另一个国家。最为代表性的是在其他国家食品价格上涨力量的拉动下,南美洲的阿根廷等国的土地价格迅速上升,南美许多农场主纷纷放弃传统农产品的种植,把土地投入到大豆等出口产品的种植上,从而提高了其国内农产品的价格。

供求因素的作用

食品价格的上涨的最强大推动力来自于农业原材料――粮食价格的上涨。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至今已经上涨了约20%,2007年还会继续上涨,其别是玉米、小麦等价格的暴涨构成了食品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目前,玉米和小麦价格已双双触及10多年来最高水平。与玉米和小麦一样,咖啡和可可价格也已分别触及8年和4年高点。由于小麦、玉米等被广泛用作于食品加工和养殖行业,食品价格的上涨在所难免。

除了成本推动型的食品价格上涨之外,粮食供求关系的失衡也使食品价格很难得到下转的机会。世界银行的分析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粮食库存处于30年来的最低水平。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称,尽管2007-2008年全球粮食产量将增长6.2%,达到创纪录的16.66亿吨,但产量仍跟不上全球消费量。IGC预测,今年全球粮食消费量将达到16.80亿吨,较上年增长3.1%。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生态必然是粮食价格的一路看涨。

值得指出的是,在整个粮食供给链条中,小麦产量和库存是最为脆弱的环节。IGC预计2007-2008年度全球小麦库存将降至198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为1.1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300万吨。同时,IGC将今明两年全球小麦产量调低到6.206亿吨,但与此同时世界小麦消费量预计为6.24亿吨。

经济增速双双超过9%的印度与中国已经日益成为粮食需求的的大户。一方面,该地区粮食自给能力有限,仅以玉米为例,目前中国玉米库存仅为3000万吨左右,低于上世纪末1亿多吨的水平。按照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尽管中国目前仍是玉米的净出口国,但在今后几年里中国将成为净进口国。同样,印度的玉米产量自2001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4%左右,而需求每年增长近5.5%。另一反面,随着这些地区食物结构的改善以及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农产品材料的消耗也越来越大。据统计,一公斤鸡肉需要消耗三公斤的饲料,而一公斤牛肉则需要六公斤饲料。最近5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对农产品进口都已经上升一倍,从而直接推升了小麦、玉米、牛奶和食用油等农产品价格。

面对着食品价格的上涨和粮食供求关系的失衡,许多国家纷纷调整自己的进出口管理政策。如印度政府宣布2007年全年禁止小麦出口,乌克兰对小麦出口实行了许可证和配额制度,使小麦出口实际上陷于停滞,澳大利亚、南美等粮食出口地纷纷开始提高了粮食出口价格,一定程度上恶化了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市场环境。

天灾与人祸

与1970年代食品价格上涨完全由粮食库存减少完全不同,如今急速上升的食品价格还得到了许多外在因素的强烈作用,特别是生物燃料产业的兴起与扩张将食品价格推到了一条可能大步前进的快道。

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一系列恶劣自然天气已经开始无情地危及着农业生产。最近5年,作为世界粮食主要出口国的澳洲接连爆发百年一遇的干旱,以至澳洲总理霍华德不久前发出就警告说,澳大利亚的干旱已到“空前危险”的边缘。在美国,该国农业部宣称,冬小麦在南部平原地区遭受了霜冻的打击,后来的大雨天气都使小麦的收获期推迟,特别是头号冬小麦种植区――堪萨斯州的过量降雨天气已经导致农田的被淹和小麦作物的倒伏。在世界第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持续的干旱已经导致40万公顷的小麦作物颗粒无收,同样罗马尼亚今年小麦产量也因干旱可能创下四年来的低点。

更让人惊讶地是,气候异常还造成土豆和花生等农作物的野生亲缘植物灭绝。世界农业研究咨询小组日前报告称,预计未来50年,51种野生花生中有超过60%会灭绝,108种野生土豆中12%会灭绝。粮食和食品的安全由此敲响了长期性警钟。

近年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突飞猛进,迫使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将粮食产品用于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生产,生物能源产业方兴未艾。资料表明,目前美国已经有上百家工厂生产乙醇燃料,预计2008年这些厂家将耗费大约1.3亿吨玉米,相当于全国玉米产量的一半,而且有专家预计,到2008年,美国约有30%的粮食可能会用于生产乙醇。同样,印度目前已有9个州和3个地区下令使用调和5%乙醇的汽油。菲律宾政府通过法案,计划用生物乙醇逐渐替代汽油作为交通运输燃料。泰国能源部也决定从2008年起,在销售的91号汽油中掺入10%乙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说,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已经导致玉米和大豆价格的上升。

还须指出,引发目前食品价格上涨潮的部分力量将长期存在。如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土地和水资源短缺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以往食品价格上涨时是不存在的,因此现在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来轻而易举地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覆压全球经济的阴影

客观而言,食品价格背后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坏事,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将因此而增加。但是从全球经济的发展角度审视,食品价格的上涨还是弊大于利。

世界范围内的食品生产行业无疑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最先接棒者。虽然食品公司可以将价格上涨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前景意味着,食品行业利润可能受到挤压,因为该行业将不得不自行消化成本上涨。前不久,因为牛奶成本上升,美国巧克力制造商好时食品公司成为首个降低2007年利润预期的食品公司,与此同时,瑞士雀巢公司警告投资者,公司仅靠提升价格无法应对高涨的牛奶成本。

消费者除了承接食品公司的价格转嫁负担之外,其正常的生活秩序也将不可避免受到直接冲击。由于担心食品价格会进一步上扬,消费者必然会非理性地增加相关购物的支出,与此同时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世界银行警告,未来18个月的食品价格上涨可能给贫穷国家造成严重后果,当地的购买力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食品价格在发展中国家CPI中所占权重高达40%以上,特别是菲律宾,食品在消费者价格指数所含的商品中占据了50%的比例,因此,食品价格上升带来的通货膨胀风险可能最大。当地中央银行的升息压力也与日俱增。

品格篇5

品格教育,顺应社会发展规律

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能温暖他人、给社会带来美好的东西,说穿了,人要有良好的品性。

当下的中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没有成正比,我国公民的道德修养有待提高。这不是一个个体、小团体的事,这是你、我、我们,整个中国社会的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指责别人,实际上,当我们自己处在那个环境中也是一样。我们随波逐流,总是自然地加入到破坏规则、漠视秩序的队伍中。

学校是我们培养下一代的场所,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里的道德教育课、道德教育活动存在一定问题:德育成效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道德教育变成说教;道德教育停留在道理层面,难以落实到行为;道德教育像语文数学学科一样变成了记忆、背诵,而不是改变孩子们的行为,知行不统一。

现在又是推行品格教育的好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每个公民,确立了各自应该遵循的价值趋向。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学校,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对我来说,在当下,品格教育就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好的路径和载体。它将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长此以往,公民的道德修养将会整体提升。

在《品格周刊》和成都市教育局的支持下,今年三月,我带领成都市六十所学校开始了品格教育试点试行。

根据过去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在的实际,我们提出了“品格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开始”的指导思想,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人类共同崇尚的基本公共价值追求,以及少年儿童本身的认知规律、品格形成规律,梳理出24个品格4级阶梯,每个品格按十五个实施路径编写教材。

二十四个品格四级阶梯如下。

第一级:专注――有序――友善――诚实――感恩――真诚;第二级:责任――坚持――主动――守时――忠诚――宽容;第三级:勤奋――创意――热情――明辨――谨慎――勇敢;第四级:守信――节俭――尊重――怜悯――勤劳――智慧。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在编写教材时,我们遵循了从易到难、从形象―实操―巩固的过程,每一个品格历经6个星期的培养,让孩子的美好习惯成自然。以第一个品格“专注”的部分路径为例:

路径1:品格动物LOGO。每个品格的引入都从一个动物的视频开始,我们称之为品格动物LOGO。“专注”的动物代表是小鹿,当观看故事视频时,我们会问孩子们小鹿身上有什么最重要的品格,感受“专注”是什么。小鹿作为专注小精灵,和“专注”之间建立了联系,孩子的感知记忆和形象记忆就形成了,这非常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同时配合学校环境布置,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看见小鹿这个品格动物LOGO,随时提醒自己习得“专注”。

路径2:品格的定义和行为表达。我们把专注定义为“全神贯注地聆听,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并将它在不同的场景分解成几个行为动作,比如在说话时要做到专注,就要:眼睛看着对方的眼睛或者肩膀;身体微微倾向于说话的人的方向;手不做无关谈话内容的动作;如果你想打断别人,一定要礼貌地说“对不起,我打断一下”……这样,老师就能有指向性地去指导孩子,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培养,让孩子形成专注倾听的习惯。

路径3:传统故事中的品格传承。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每个品格都引入了传统经典故事和成语,告诉孩子中华民族注重塑造品格的传统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以前就有了,我们应该将之传承。

路劲4:品格在生活当中的运用。我们给孩子们讲生活中“专注”会运行在哪些地方:听课的时候,在与人交流的时候,在做事情的时候,在做作业的时候,在排队的时候……这个品格是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的。

路径5:动物界的故事介绍。我们会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小鹿是怎样接收信息,这些信息是怎么通过耳道传递到大脑,大脑做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反应,让它逃跑获得生存的。孩子们通过学习故事、做传话游戏,将“专注”的作用表现出来。

由于看得见,摸得着,能落地,这套教材深得家长、老师和学生们的喜爱。

从60到300,一场上万学生参与的品格践行

在我推行品格教育的4个月时间,得到了积极的反馈:主动申请加入品格教育项目的学校发展到300多所,上万名学生参与到品格教育中来。由于效果明显,成都市教育局在六月出台文件宣传和推广品格教育。我们的课题也成功申报了四川省级重点课题。用老师的话说:“这批孩子有福了,他们能好好享受和经历品格教育这个培养过程。”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想和老师们一起,让更多的孩子得到这样的福气,让他们成为真正能温暖他人、成就自我的人。但是,做品格教育就像播种子,要经过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才能结出果实。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这粒种子,不久的将来,它会慢慢发芽开花――成就自己,温暖他人、回报社会。

我愿意做这样一个践行者!

品格篇6

驾驭市场经济,积淀、研究、凝炼、发展有关经济运行、价值规律尤为重要。为探求知 识经济,深化与升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真正内涵,浙江大学余大雄老师从几十年的教学、实 践,结合自身深入的市场运作,写出了多篇关于“经济・客观・价值・规律”的学术论文, 并在本刊连续发表文中充分体现了视角的多样性,主论的新颖性,观念的前瞻性和市场的指 导性,值得一读。

贸易活动的最基本单元是商品交换,马克思的“资本论”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这里我们 对马克思和他的理论应该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近几年来我国内地,特别是在高校中对马克思 和他的理论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仍将马克思的所有论述作为经典来引证,而不顾客观事 实的发展。另一种则跟在两西方主流经济学说后面,全面否定,并以批判者的姿态而洋洋得 意。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

本人认为,尽管有史实记载马克思后来的生活历程是一场悲剧。但是他在两个方面作出 卓越和杰出的贡献,就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仍很少有人可以与之相比。

其一,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图从客观内在本质来揭示人类经济、政治活动规律 的人。尽管由于当时历史文化条件和他本人生活条件的限制,这个工作事实上并没有完全完 成,但他留下了大量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宝贵的资料。而被马克思斥之为庸俗经 济学的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不管是整合成微观经济论,宏观经济论,还是混合经济论,本质 上都是外观经济论。我们仔细阅读这些主流经济理论,其中的确也不乏一些真知灼见,也是 人类文明思想的宝贵财富,但是从总体来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一直没有真正把握经济活 动的内在客观规律,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充满了大量的假设,假设是推导科学的工具,假设本 身不能直接构成科学。

其二,马克思支持鼓励和指导巴黎公社和工人,劳动阶级的各种维权运动,表现的高度 人类文明精神,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人权文明的普及和发展。尽管以马克思的知识,他知道巴 黎公社最后不可能成功,但他还是给予热情支持,他主张为社会生存创造基础财富的工人和 劳动阶级有权自主地争取自己的权利,有权和其他社会阶层一样在发展中因无知犯错误。

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有严重缺陷,不但历来有很多人指出,就是恩格斯在“资本论 ”第三卷增补中也提到“有的地方还不完全”并专门做了一些基础性和限制性的说明。

100多年后的现代社会,已经有足够的社会文化基础,可以完整地完成马克思没有完成 工作。

商品的本质是什么?一些客观事物所以可以成为商品,其中凝结着劳动和劳动成果不一 定是普遍的本质。比如自然环境,一般并不由人类劳动创造,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成为商品 。事实上,构成商品的本质有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它必须是某个人或某个人的团体的所有 物,那怕是暂时地所有。因此发展商品活动,首先要界定和建立正当地拥有物品的规则;第 二,这个所有物对所有者来说是剩余价值品,对他自己不构成直接必须的需要,而可以渡让 换取自己更为需要的物品。第三,这个所有物对交换的对方来说是预期价值品,存在对方希 望实现的某种价值。

这样一个商品交换者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他既是商品的提供者,又是对方商品的接受者 ,汉语“价值”这个词就体现了这种双重身份出发的考虑,“价”就是指“代价”,“值” 就是指可以实现的效用,两者综合考虑,最后得出的判断结果;所谓“价值”就是一个付出 的代价和得到的效用的两维函数。

人类一开始商品交换活动,事实上就打开了财富增值的大门。比如一个生产粮食的劳动 者,花4个月时间收成1000公斤粮食,但他自己一年只需食用500公斤,剩下的500公斤在这 一年对他来说就是剩余价值品。如果在他周围又有五个一年都只需化1/6时间生产出满足自 己需求的缝衣匠、建屋匠、菜农、养鸡人、捕渔人等劳动者,他们都满足自己需求的劳动化 费时间作为价值的计量基准,选择粮食作为统一的价值表达载体,并另外创造了一个“元” 的货币符号作为交换的计量单位。如果这6个人的小社会某一年不进行商品交换,只为自己 生产和消费,就只能创造和实现500元×6=3000元的价值品,而如果进行充分的生产和交换 ,即每个人都得到等量的6种产品享受,则就有可能创造和实现最高3000×6=18000元的价值 品。这相差的15000元就是可能剩余价值空间。6个劳动者完全不进行商品交换,这些价值就 完全消散,而进行充分合理的交换,这些剩余价值就会被充分利用,大大改善劳动者的生活 质量和财富增值。

所以商品交换活动就是把各人所拥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有效价值,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剩余价值的交换。商品交换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就是要发现和认识所有者的所有物品中的剩 余价值和所有者对期望价值品的预期价值。

上述这种充分合理的交换,可以视为一种“均衡交换”,基准一致,各人付出的代价和 所得没有发生偏差。按付出的劳动代价获得收益。即按劳取酬的原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正 确的出发点。也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文明原则的基石,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资本论”增补中所 指出,随着商人的出现,随着分工和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这个原则的实现变得十分复杂 和困难。

我们可以看到商品交换可以充分利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因此会进一步促进劳动的分工 和专业化。劳动者如果专业化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由于熟练,由于各种劳动条件的积累和 完善,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在汉语语义中“贸易”字来耗于曾作为货币物的名称组合,表示价值物品的含义,“易 ”就是交换的意思,“贸易”就是价值物品的交换。这种交换的前提是先明白了解价值物品 中包含价值的性质和价值的含量。由于客观现实中劳动者作为商品提供者,对自己价值品的 成本比较清楚,而且为了提高支付能力,还有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的动机,并有降低估价方 法进行判断,所以有高估的可能和趋势。这样对双方的剩余价值和预期价值比较充分了解的 一方,就可能将对方的剩余价值更多地转化为自己的实现价值。如果双方都不很了解对方的 预期价值,就为中介贸易商留下了可利用的剩余价值空间。中介贸易商是专业觅找,发现和 利用剩余价值的劳动者,由于他们得到的是别人不了解,而且可能放弃的剩余价值。因此一 旦中介成功,他们花费较少的劳动,就可以得到较多的收益。形成较强的支付能力和资本实 力。他们的劳动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人类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剩余价值消散,但是,由于生产 者价值判断知识上的滞后,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在他们身上,不加以充分利用,也又会变成剩 余价值,而发生消散和浪费。

客观现实中一个人的生活实际需求可以选择和流通的商品更是成千上万种,任何人都不 可能完全了解商品的成本和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各种需求。因此每个商品交换者事先 往往很难确切了解自己的剩余价值,最高可以转化为多少交换价值,最高可以换回多少自己 需要的预期价值品。如果先努力去了解,就要化一定代价。而且了解的结果又随时会发生变 化,这时如果同时遇到有两个以上的交换对象或两个以上的替代交换品。无疑会尽可能选择 代价较少,对自己效用较高的对象进行交换。这样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剩余价值品和各自的预 期需求,放在一个公共场合进行自由选择,交换,这个场合就是市场。

市场的作用就是创造这样一个环境,可以培育和充分发挥独立经济活动主体独立进行价 值判断的能力,充分发现和利用各种新的剩余价值,经济比较,以最小的代价使自己的剩余 价值得到最高限度的利用,成功的市场化交易往往能得到双赢,多赢的结果,同时对各种潜 在价值品不断进行发掘和利用,又能不断地创造出新的需求和消费。在市场中如果不对经济 行为主体的进入和活动范围进行限制,类似中介贸易商获得的超额收益往往是奖励性质的, 一旦被有关各方发现,很快就会被拉平。

因此从理论上来看,充分自由的市场活动平台,只要经济活动主体处于稳定的正常健康 活动状态,就必然会导致趋向“均衡交换”、趋向“均衡价格”,趋向资源的合理配置。但 是客观现实中却往往并不如此。

在自发运行的市场活动中,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乃至现在,经济活动仍在发生 周期性波动,甚至危机,以及各种所谓市场失灵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从客观的价值原理角度去看,就会发现市场运行的导向工具是价格,价格虽然是某 些人的价值判断结论,但会发生偏差,因此很多情况下价格并不真正代表了真实的价值,错 误的价格信号必然导致市场运行进入岐途。从宏观上来看,社会经济运行进入岐途的根本原 因在于“价格失衡”。

至今仍有很多经济学研究者,没有清楚地理解价值和价格的区别,常常将它们混为一谈 ,其实价值是一个独立个体思想中内在的判断结论,可能会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基准尺度 来作出,但是价格却是明确按某种固定的基准尺度,比如某种货币,来表达的价值结论,是 外在的与别人的价值判断进行沟通和交换的工具,所以在商品活动中,价格是两个以上的人 对同一价值物品,按同一基准尺度得出的价值共识,价格只有在完成交易时才是真实有铲。 标价、报价、竞价都是价格预期。

价格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大致有七种。

第一是成本。商品所有者对自己所有物的第一个价值认识,往往来自成本或代价,接受 了解该商品的成本时,也会对其价值认识作出修正。

第二是预期目标。商品如果被发现有较高的预期效用(包括满足爱好、文化习惯和心理 因素产生的需求),无疑它的价值评估就会大大提高,反之评估就会较低。

第三是支付能力。商品交换是一种交换,一定要有付出才能得到,因此一定要在对方有 支付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成效,对方有较高支付能力时,按边际效用原理,他的支付能力的价 值会降低,容易给出较高的成交价。而支付能力较低时,他持有的支付能力的价值就会显得 很重要,不但出价较低而且不容易成交。在现代社会,支付能力还与货币流通量和信用流通 量有关。

第四是商品的供应量。在市场化交易的情况下,同一种商品和它的替代品存在充足和竞 争性供应时,为了争取成交、供应方会不断降低标价,直至出清。相反,供应量较少,需求 方较多时,需求方会不断抬高竞价,直至获得该商品。

第五是商品的需求量。在市场化条件下,作为供应量的对应因素,需求量较大时,即为 商品创造了大量的价值实现机会,因此可以保持较高的价格,反之就有被压低价格的趋势。

第六是渡让紧迫性。有些商品保持期有限制,如鲜活商品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实现它的价 值,否则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有些人在某些情况下,对某些商品有紧急的需求,在一定时限 内获得就可保证其重大的利益,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远远低于成本或高山支付出能力的成交 价格,即:出让方越急,价格越低。受让方越急,价格越高,大家不急,成交就难。

第七是权力干涉。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受一定规则支配,商品交换活动也一定 会受到一定的政治权力干涉,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部分人的利益,也可能因为一些历史文化 的原则,一些商品的价格可以人为操纵脱离市场化运行。

这些因素在实际的市场活动中都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参数,成本会因生产效率的提高 而降低,预期目标会因为处境的改变,甚至舆论导向影响而改变。支付能力不但自然随价格 波动变化,也会因获得信用或援助发生变化。供求量、紧迫性、干涉性都会随一些条件变化 而变化。因此任一商品价格的形成,都可能以其中某一因素为主,也可能由各种因素综合决 定,完全由当时场景条件下的当事人承受或感觉到的影响程度瞬间决定。但是一个理性的商 品交易者,特别是专业贸易商肯定会另化代价,充分了解有关因素的趋势,综合权衡后作出 最有利于自己的价格决定。

正是因为各种因素的波动性和定价者价值认识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商品实际成交的价格 与其内在的价值往往会有差别,甚至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也导致产生大量的商机。很多人 都会有花了一定代价购入的商品,回家发现并没有多大用处,而有时很便宜购入的东西却有 很大的用处的经历,这就是价格偏差“价格偏差”会导致“利益转移”。

我们再来看前述中介贸易商参与粮农和建屋匠的交易例子。粮农支付1500公斤粮食向中 介商交换一间房屋和建屋近支付三间屋交换900公斤粮食,粮农和建屋匠是按最高劳动效率 的成果基准计价作出支付,而按落后的劳动效率基准计价获得交换品,这种支付和购买的期 望基准失衡,造成付出品价格与获得品价格的不平衡,我们可以称为“价格失衡”,在用货 币作为价值计量载体,支付和购买过程完全分割的情况下,十分容易形成,但在充分市场化 运行情况下,一旦粮农知道,建屋匠只要300公斤粮价就可给建一间屋时,就会直接去找建 屋匠,同样,建屋匠了解了粮农的预期目标时,也会直接去找粮农,双方充分了解对方的成 本和预期目标后,就会协商采用均衡的500公斤粮价换一间屋子的均衡价格成交。但是很多 情况下,特别是劳动者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往往会长时期维持这种价格失衡,这样虽然 社会总体上是实现了最高效率的劳动产出,但是中介商通过剩余价值转移,获得超额收益。 他再把这些超额收益作为资本,争取获得更大的收益,投入循环,驱动劳动者扩大生产,但 是劳动者并没有因此获得相应的支付能力的增长,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的萎缩,以至有一天 资本家们发现,他们驱动劳动者创造的大量劳动产品,找不到消费对象,而变成剩余价值品 ,面临价值消散的危险。甚至面临破产,这时也使社会拖入经济波动、危机的混乱局面。

在社会工业化的初期“价格失衡”有利于财富的集中,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形成,也有 利于专业化的发展,但是自发的专业化和产业化,虽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产出的效率,却 会导致受益主体人群缩小的局面,也会进一步导致和保持“价格失衡”,导致财富向少数人 集中的过程。

我们仔细观察市场运行可以发现,人类的商品活动中发生“价格偏差”、“价格失衡” ,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状态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存在,人类的商品活动才可以创造丰 富多彩的画面,我们不能也不应去彻底消灭这些“差别”、“偏差”、“失衡”,但是也不 能允许这种“失衡”过分发展危及社会的正常运行。

市场经济是人类发明了商品交换之后的必然产物,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工具,盲目崇拜 市场经济万能论是一种幼稚的想法,把政府跟市场对立起来更是一种错误的看法,政府的文 明进程是克服,不断完善为一个公共政府,政府也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角色, 而市场经济在发展实践中也需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前的贫穷,并不是因为计划、命令和没有 效率,本人的经历和了解可以证明当时一些一心为公,鞠躬尽粹的共产主义信徒,在一定的 安排下,以极高的效率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贫穷的真正原因是当时放弃利用商品交换, 放弃了大量客观存在,可以利用的剩余价值,让那些剩余价值白白地消散了。

因此现代社会为保持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应当监视和限制“价格失衡”使之较低范围 ,使付出劳动的劳动者都能获得相应的支付能力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保持生产供应和消费需 求的均衡增长。

在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构建一种公共努力和受益机制。

对于已经形成的资源财富配置偏差,也应构建一种税收和有益流动导向相结合的纠正机 制。

在我国目前有两项不恰当政策,一是对生产型企业的所得征收所得税,明显限制企业实 力的提升和发展,而鼓励浪费。应改为对所得中的消费行为征税,如用于投资、扩大生产不 予征税,可大大有利于发展生产,增加就业;二是对已经拥有高收入的人群维持公费医疗和 公费福利保障有失公正,高收入人群的医疗和福利保障应率先进入市场化运作,既可减少浪 费,杜绝医疗腐败,又可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就业。

品格篇7

美学的学科格调是由来高深,学理高迈,风采高雅;其人文品位是核心尊人,本质尊真,演绎尊史;其临界精神是向根而生,向他而生,向死而生。“三高”自信自强而瑕瑜互见,“三尊”自矜自重而利弊杂陈,“三向”自律自化而生死相依。在学科混乱,学品模糊,学术浮躁的国内外美学大潮中,厘定美学的品格对于美学学科建设举足轻重;在美学几乎膨胀为文学艺术“原理”的文教形势下,透解美学的品格不啻重审基础;在美学泛化为社会广告包装的市侩风气前,澄清美学的品格等于正本清源。美学学后学和美学学外学亟待提上议事日程。

人有人品,文有文品,一个学科也有它的品格。学科品格既是一个学科自身素质的凝聚与疏通,也是它与学林群科的酝酿与斟酌。长期以来,人们局限于封疆划界式的学科处理,“圈”内人满足于围绕某“科”的研究对象画地为牢,“圈”外人习惯于现有“科”际的既成事实,久而久之,学科成了壁垒,品格流于标签,学科弊端丛生。

美学是人文群科的翘楚,一向以品格之品格著称。细加推究,不难发现美学的品格从未真正地经受剖析。学术界注目居多的是美学的丰采,学内人被审美文化贵族化的涡流偏向所牵引,学外人被好美恶丑的人类童心所“情结”,人们对美学趋之若鹜,但是对美学品格的探讨却付之阙如。

如何逼近美学酝酿与斟酌、凝聚与疏通的真实品性?如何既超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倾向,又克服人类童心稚嫩的审美“情结”?笔者的方法是“原始以要终”,“叩其两端而问之”。换言之,本文力求将散点与焦点复合,入之与出之并用,在圆观宏照中洞幽烛微,于熟知非知处开显启蔽。

一美学的学科格调

美学的学科格调高深、高迈、高雅。高深指其由来,高迈言其学理,高雅示其风采。美学高深莫测,因为它是人类源远流长的审美文化所孕育的结果。美学学理超迈,因为它是德国古典哲学催生的思辨理念。美学风姿绰约,因为它是主流精神雅化了的青春型学科。美学的三高格调在其缘起性存的起承转合中流荡出不同凡响的音色。

一、学科演化的奇葩。

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的教育体系将传承已久的人文统绪进一步学科化。17、18世纪,经过长足发展的文史哲三大文类科别底气十足地衍生支脉。18世纪中叶,美学在文史哲的肥田沃土中催生。其奇特的发生现象本身给人以“多面神”的感受。它是哲学的种子,所以在其冒尖之时便被看作哲学的分蘖,或曰爱智之林的老树新芽,由此造成了美学隶属于哲学的定论;它酷爱少艾且本性风雅,文坛留情颇似登徒子好色,艺苑开花有如红杏出墙,这又是文艺学与它盘根错节的原委所在;它是史学长河的韵律,故其在西方现当代时常凸显史实的亮色,它也是文明轨迹的反响,所以中国近百年来屡屡有人试图在美学中聆听史蕴诗心的绝唱。文-史自古相通——所谓“文胜质则史”,时-空也可以为之别裁——此即美在瞬间永恒。这种与文史哲兼通且互根的优势,给了它逍遥人文中却又超然学科外的独特样态。遗憾的是美学的跨学科特点常常被人们忽略,而它的科别化的方面则被国际学术界大张旗鼓地扩展开来。于是便出现了美学辉煌现象的另一面:它是审美文化的集合体,却将感性学(Esthétique)的大号据为己有;它与丑学仅有切分和渗透的一面,却将整个审丑文化和丑学疆域生吞活剥地“吃”了进来;当丑学崛起并且促动了感性学的回归之时,美学却变得器量狭小,扭捏作态于科教文发展的大趋势之前。美学遇到了危机,遇到了挑战。它的窘境既是江山代有新科出,各领若许年的必然逻辑,也是其一生媳妇熬成婆,难舍昔日旧钗鬟的心态使然。

二、启蒙运动的宠儿

美学学科的秀出,与启蒙运动息息相关。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启蒙运动的杰作。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核心是美学的逻辑起点;启蒙运动的科学主义思想是美学的精神支柱;启蒙运动的意识形态规范是美学的政治底牌。人本主义使美学自信是人类的福祉,科学主义使美学有了客观性的标签,意识形态化使美学得到了主流话语的嘉宾席位。围绕着人本主义的枢纽,美学是一只放飞最高的风筝,在美学的折光镜下,人本主义的积极意义似乎发挥到了最佳的生存状态。为了人和一切为了人几乎成了所有美学家的基本理念,而人类正在膨胀的恶价值层面此时还未被学术界警觉。借助于科学主义的工具理性,美学获得了学科建设的真理性的门票,这就是为什么鲍姆嘉通和康德等人尽量鼓吹美学是科学的思想根源。他们确实相信美学是科学,而这种信念也是美学的工具理性化并过分放大人本主义积极意义的方法论依据。意识形态是启蒙运动的强势语言,美学受意识形态大潮裹挟而跃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等待它的必然也有卷入低谷的时刻。可以说启蒙运动催生了美学,成全了美学,推动了美学的学科化进程,美学在文教系统中的一切成功无不得益于启蒙之启蒙。反之,美学作为启蒙运动的宠儿,也不只是时代潮流的点缀,而是有着重大的思想贡献。如果说启蒙运动最大的成果是推动和完成了现代性,那么从社会意识方面而言,美学就是现代性的理想,是现代性成就的标志,是现代性最迷人的包装。同样,当现代性的局限绽露之时,美学的成败利钝和学科改造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学术自觉的骄子

近三百年是学科蜂拥而出的时代,就人文学科而言,美学的蓬勃兴起确实代表了一种学术的自觉。在美学的“史前”时代人类文化已经有过漫长的审美积储,追求美一向是文明的亮色。人类的思想文化为美而奢侈,为美而自豪。不可否认在美学学科的完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力求法其上的审美精神。美学的史前时代审美更多地是真善的光环,美学的现代建设集中地体现了人真善的价值取向。不论以人为本位的美学需要做多少调整和修正,以此为核心的理想文化毕竟牵动了二百多年的学术思考。启蒙的学术是一种工具理性特点很强烈的科学研究,事实上正因为美学的突起和展开,为启蒙的文学、艺术、史学、哲学、伦理、宗教等方面的探索多少增加了牵制工具理性一脉独张的成分。美学借启蒙运动之大势而腾飞,自然摆脱不了该运动所具有的消极影响,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美学的特殊存在为现代性的学术建设起了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学把人类自我升华的可能放大到最高限度,把学术中的执着抑或为学都纳入了尽力接近本真的高层追求。康德用美学弥合理论大厦的缝隙,黑格尔用美学软化过于逻辑化的理念体系,狄德罗用美论作为自己百科全书的重要篇章,歌德用美学思想为庞杂的学术探索点亮火把,马克思用劳动创造美的命题完善自己的实践唯物主义,罗丹用审美的准则概括雕琢出人性之光。美学成了学术自觉的骄子。它虽然带着时代的局限和审美文化的历史性偏颇,但是做出的努力显而易见:将审美理想推向极致,把人性之光当作太阳。

美学的学科格调以三高取胜,但在其具体演化过程也常常因三高见绌。深远的审美文化由来赋予其绵长而厚实的学科“史前”底蕴,但是论美必此美的谱系遮蔽了“功夫在诗外”的曲旨。学科滋生时的机遇给了它“好风凭借力”的幸运,可也使它多了些脂粉奶油香,少了点风骨野草味。形而上学的思辨和启蒙运动的理性增添了它的学术风采和学科风光,同时也奠定了它的高迈学理和意识形态地位。三高有利弊,高处不胜寒,而且送它登高的历史条件本身也在与日俱变。学科演化的奇葩倘不自我更新,很难说不会成为“明日黄花蝶也愁”。好在美学有学科自觉的反思意识,自我检讨对于整个学科的命运至关重要。

二、美学的人文品位

美学是人文群科中璀璨的金星,探究其人文特点有重大的意义。美学的美意识和美氛围陶醉了学界的批判精神,人们往往把美学的研究对象混同于美学的人文品位。美学的人文品位主要体现在下述三点:出自本根的人类天性的独白;源于雅化的审美文化的升华;基于求真的历史时空的补缀。简而言之,尊人、尊真、尊史。

一、人类天性的独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类的优秀品质不止爱美之心。美学的最大功绩就在于为爱美之心做了理论上的充分发挥。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学是爱美之心的一枝独秀。爱美的古希腊人早就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文艺复兴把人称作“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启蒙运动把人置于上帝的地位。美学从1750年诞生之日起就是人文主义的金字招牌。它不仅把审美文化的人文精神推向极致,而且把启蒙运动从宗教神学那里夺来的桂冠戴在人类的头上。美学学科的几位巨擘为此做了不遗余力的开创工作。鲍姆嘉通把感性学的天地统统划归美学。康德为审美主体做了大量的先验预设。黑格尔为审美理性做了精心的外化。席勒把美育提到了准宗教的位置。费尔巴哈倡导以审美推广爱的宗教。马克思非常推崇爱美者的美的创造。不难看出,美学学科本身就是人类爱美之心的独白。它至少在经典思想家的笔下道出了一个心声:美学意味着人类独尊。从表面上看,人类独尊有人性本善的思想作为其内在的支持,但是在事实上谁都无法剔除人性之恶,也无法从根本上克制人欲横流。人类当然要有尊严,但是这种尊严应是有条件有节制和有保留的。无条件、无节制和无保留的独尊,其后果不堪设想。因而美学的人类独尊或多或少暴露出该学科在人文品格上的稚嫩性。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则表现得比较审慎,他们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知道“天地间,人为贵”,但同时并不低估宇宙间和社会中的其他神圣事物。美学学科对人类爱美天性的独尊和对人类善根的独靠,披露出了可爱和可怕的学科稚嫩。

二、审美文化的升华

美学是审美文化的升华。如果说审美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雅化,那么美学不仅继承了雅化传统,并且在理论上对雅化过程做了高强度的整合。首先是极力强调一个真字,以真理的名义昭示天下;其次是将求真推向科学的规范和学科的自明性;其三是用真实性为唯美和泛美思想扩充地盘,将审美的合法性伸向万事万物。这一套高强度的整合确实有其去伪存真的积极价值,但是真作为理性主义系统中的核心概念和它在现实事物中一样,都有一个如何恰当把握的尺度问题。审美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本身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贵族化倾向,美学对雅化传统的高强度整合把尊真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统绪似乎是一种公正——真对人人平等,实际上只是雅化基础上的逼真,本质上属于贵族化倾向的登峰造极。离本讲真,失其圆通,科学观物,也欠其“正”。在审美和审丑问题上不可少真,但是也不能过真,更不可将审视对象连同审视本身一揽子地铰入科学之真。因为审美和审丑问题是一个和合价值和中庸取舍的人文情感领域,重要的是正而不是真,而且美学和丑学在本质上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科学,过真失正,过于科学就没有人文,人文失却,遑论美学。美学与真实、与科学有一定的公度性,但是其根本的人文禀性与纯粹理性之真有一定差别,与完全科学之实也有所不同。它的基点在正,核心在中,境界在和,功德在善,而审美文化偏张则为真失正,为雅失中,为贵族化的唯美倾向失和,为高强度的兼并而失善。它的真、雅、贵、强并无大错,甚至可以看作审美文化的优根性,但是中肯的精神毕竟是该学科应有的品格。学科板块过强,只能同化不能顺化,终非美学之福音。

三、历史时空的补缀

美学尊真,必然尊史,因为历史是人类与人文时空打交道的一条基本途径。西方史学一向尚真,尊真的美学在史学之真的向度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历史是真理之川流过错误河谷的痕迹,也是人类记忆对遗忘的抗争,史学本应在这两个方面都应有所反思,但是西方史学实际上只做了一半——对遗忘的抗争,而忽略了另一半——对历史川谷陵替之误区本身的界外的思考。美学尊史,接受了西方史学的长处和短处。如果说西方史学紧抓记忆以对抗遗忘,那么美学则把记忆与遗忘的辩证法作为人文秀出的工笔重彩。换言之西方史学在真理之川的断带和岔口上寻找真理不败的理由,美学则在文明的破绽和裂隙上添加漂亮的补缀。发人深思的是,中国古代哲人所谓“文胜质则史”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史的三重含义和背反的吊诡。史是文之胜出,史就是“饰”,夸在其中;史是质之遮蔽,史就是“使”,由从史出;史是持中守正,史就是庸,美节制也。西方史学家和美学家可以找出众多的理由解释和补缀历史时空的裂缝,却无法跳出川谷陵替的迷宫和错上加错的怪圈。诸如,人类越追求美,人文品质越失落:越创造美,越趋于异化;越想永恒,越难逃速朽;越把持主流话语,越失却学术本真;越坚守人类中心,越显得人而不人。这些问题决非尊真尊史的西方史学和美学观念所能独解,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借鉴“他者”思考的向度,在珍视美学补缀时空之品格的同时,积极汲取不同于西学的异质文化的优点,如孔子史论、诗论、美论的有关方法,甚至可以创辟界外思考的超常规视域,消弭美学尊史的盲点。这将是对美学顺史的肯定,也是对其过于尊史的矫正。

当我们在圆观宏照中洞幽烛微,就会发现美学的人文品位辉煌在于三尊:尊人、尊真和尊史。其所失则在于忘记了应有的分寸。从而由三尊导致三过:过人(trophu-main)、过真和过史。过于人类,显示出美学在人文质地方面的稚嫩性;过于逼真,包含着美学在理性轨道上的唯科学主义倾向;过于尊史,透露出美学补缀历史裂隙的缪斯功能。美学之所长在三尊,其局限也在三尊。尊者,遵也。由尊入过,遵有余而失其正。“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三、美学的临界精神

探讨美学的品格只关注其学科格调和人文品位还不足以审视其深层底蕴和再生潜力。只有深入透视它的自救自赎精神和出神入化境界,才能真正领悟美学的超凡品性。我把这种超越品性称作临界精神。临界是疆域的际遇,也是极限的关头。在这个份上诠解美学,才有望不诬美学于偏执,不佞美学于辉煌。概而言之,美学的临界精神主要体现在向根、向他和向死的三向境界方面。

一、向根而生的归化

美学是所有学科当中最具荣华的“王谢门第”,发人深思是它虽有贵族气却很少“纨绔相”,颇有出豪门而不堕,入污泥而不染的清醇品质。这一特点主要得益于其向根而生的执著和回归本源的努力。简言之,有以下三重原因值得关注。一是坚守与文史哲互根的学术基础,理论建树坐落在大人文的广阔领域;二是保持着亚人文和超人文的原始脉络,自然生态和神圣文化给了它源源不断的“两端”滋养;三是天人合一境界构成其“原始以要终”的元点,回归而生生不已,开拓而头头是“道”。这三重原因构成了美学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文史哲互根奠定了美学融汇贯通的长处,同时卓有成效地沾溉着美学的各个分支。亚人文和超人文为美学拓展出了新的向度,在人文的浮沉中调节着美学过于人文的人类中心主义盲点。天人合一境界是中国学术对世界美学的贡献,在这一层面西方美学从中国文化中获益匪浅。这里的“原始以要终”就是天人合一,“原”与“要”,“始”与“终”,回归与开拓,实际上都是元点的归藏启蔽。向根而生,是美学学科的固本培元。向根而生,也是雅化学科不致弱化的返朴归真。互根、护根、淹通、融贯;“两端”、用中、质文、交变;“原始”,始元;“要终”,合天。根——中——元回环呵护,掩蔽着美学学科青春的秘密,养育着美学的温不增华和寒不改叶。

二、向他而生的潜移

向他而生是美学问世以来坚持不懈的努力,也是美学自我更新的生存状态。从积极的方面讲,由他见己,标志着美学学科意识的自觉;正视他者,体现了美学对非美学领域开放。从负面效应来看,以偏概全,透露出美学妄自尊大的弊端;划他为己,表现出青春学科缺乏反思的自负。因而,美学的向他而生是一个复杂的现象,需要专题深入讨论。此处仅举其大端。美学对邻近学科的兼通汲取和潜生暗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渗透粘合——美学向文学艺术的蔓延,与诗学的通化即属此类;二是移花接木——举凡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与自然科学的联姻可作如是观;三是生吞活剥——美学对感性学的僭越,对丑学的蚕食鲸吞都有自我中心主义之嫌。美学向文学艺术的渗透和向自然学科的嫁接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扩展,可是过度的膨胀就会走向反面,如它对感性学的独统就是亟待反思的学术问题。美学发挥自己的亲和性和兼通性是其优点,但是对连理、交叉或的学科增生点却需要审慎地让度。美学并不万能,对有些领域它是可以染指却无法兼并,诸如丑学、厚黑学、后现代思潮以及急需开掘的道德腐败学等相关的学问。事实上这些领域的存在和发展,正是美学难得的他在坐标,它们对美学的健康生长十分有益。从根本上来看,向他而生是美学成长过程中的“入世”特征,一方面博采众长以自强,另一方面,和合群科而互补,有时难免忘乎所以,但是最终毕竟与“他”共生。什么时候美学真正地为他而生,其潜移就变成默化,“入世”就成为乐群。

三、向死而生的超越

向死而生是对美学最为重大的考验。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命题,实际上却是日常可见的事实。美学从哲学的母腹中孕育之时,就有一个是己非己的变态问题;在启蒙时代降生之日,有一个自我非我的转化问题;在科教文的分合聚散当中,有一个科际间的归化问题;在大文科的总体宿命之中,有一个必然的“秋收冬藏”问题。生,动;死,眠。生,寄;死,归。生,死之开;死,生之蔽。生死相反相成,相依相待,这就是万事万物的自然之理,也是美学学科的生死辩证法则。生是美学在随心婉转;死是美学之与物俱化。生死合一,是火候。化入他在,是成色。为他而死,是境界。这条道路对于分有和负责美学学科的美学人来说免不了背井离乡般的难受,甚至会感到灵魂出窍般的恐慌,但是这种死之化和化之死确实是学科演化之真如。学科的目的是化解学科。一个学科只有明于、敢于、善于牺牲自己,那才是一个超凡脱俗的学科。这里说的向死、敢死和化解,不是打倒、取消和抛弃,而是追求学科出神入化的真精神。丑学百年的急流中美学淡出,然而正是由于丑学崛起的大背景,才使美学遇到了新的挑战,新的场域,新的机遇。感性学思潮在上个世纪突起,又为美学和丑学的合题展现出全新的格局。人之有死,益显生之价值。学科有死,倍增在之重量。死是事物的极限,也是事物的终极储藏。脱俗的学科惟其向死,才能置于死地而后生。惟其敢死,才能视死如归。惟其善死,才有望于速朽中永恒。

向根、向他、向死是美学临界精神的集中体现。表面上看,“三向”似乎只是美学应付危机的生存谋略,而在本质上则是美学的最高境界。因为“三向”逼近了美学的生死渡口,触及到了美学的终极关怀。一个学科只有当它做好化入他在的思想准备时,才算臻于成熟。

“三向”关涉到了学问的本真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出神入化的大美学家常常是美学家,却又非美学家,他们的如椽大笔有移墙倒壁之功,出入群科如履无何有之境。同样,一些从职业角度看并非美学家的思想家,所著不是美学却处处胜似美学,对读者的启迪远远大于冠以美学名号的各类著作。在死守学科块垒的拗夫子看来,这是越轨出格甚至离经叛道,但是学科的真精神和学术的真通变,恰恰在这种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与道俱化之中。

如果说美学在学科格调上的“三高”见出自信与自强,人文品格上的“三尊”凸显自矜与自重,那么临界场域的“三向”,则昭示其在终极关怀处的自律和白化。

称赞美学的长处令人鼓舞,指陈美学的弊端使人清醒。上述几方面的深研细磨,让我们多少领悟到美学的品性气质,体会到美学的成败利钝,揭示出美学的高下精粗,展望到美学的启蔽归藏。美学在学科格调上“三高”秀出,瑕瑜互见;在人文品位上“三尊”矜持,利弊杂陈;在临界精神上“三向”归化,生死相依,给美学乃至整个学术界提出了一个透视学科体魄的学后学和学外学的问题。

品格篇8

浓维生素e胶丸说明书

维生素e是一种对人体生长、发育、促进健康与预防衰老有关的营养要素。早在1992年evens等已发现它的功能,可调节生育机能,防治流产和不育。半个世纪以来,就生理和机理作用,近代分子生物学学者作了详尽研究,在营养及医疗上有了重要发现。

1.本品能促进人体能量代谢,增强人的体质和活力:

2.本品能预防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异常氧化所致的有害物质积累而损伤正常组织引起的早衰,有延迟衰老的作用。

3.本品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溃疡愈合。

4.本品能防止胆固醇沉积,能预防治疗动脉硬化。

5.本品能调整性机能,厦更年期综合症。

6.本品能保护肝脏。

[适应范围]动脉硬化、脑血管硬化、冠心病、间歇性跛行、胃肠溃疡、皮肤溃疡、血栓性静动脉炎、静脉曲张、肝功能障碍、肌肉萎缩、不孕、习惯性流产、性机能衰退、烧伤、冻伤、贫血以及预防衰老。

[用法与用量]

日服量:每次50mg-100mg,每日三次或遵医嘱。

[规格]50mg,100mg。

[贮藏]密闭、遮光、阴凉处保存。

上一篇:秋天的词语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事件范文